唐代妇女的发型多样化及其原因探析
唐朝女子的发型
唐朝女子的发型唐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繁荣时期,也是中国古代女性发型的一个重要时期。
唐朝女子的发型多样丰富,展现了唐朝女性的优雅和美丽。
唐朝女子的发型以高髻为主。
高髻是唐朝女子发型的主要特点之一。
唐朝女子将头发梳起,盘成一个个高高的髻子,然后用发簪、发钗等装饰品固定住。
这种发型不仅能够凸显女性的高贵气质,还能够显示出女子的青春活力。
同时,高髻的发型也给女子带来了一定的不便,需要花费较长的时间来打理和维持。
唐朝女子的发型还有一些变化和创新。
除了高髻,唐朝女子还流行一些别具一格的发型,如鱼尾辫、双髻、盘发等。
这些发型的出现丰富了唐朝女子的发型选择,给女子们带来了更多的时尚和个性化的表达方式。
鱼尾辫是将头发编成一条细长的辫子,悬在背后,给人一种优雅的感觉;双髻则是将头发分成两部分,分别扎成两个髻子,显得可爱俏皮;盘发则是将头发盘成一个圆盘,给人一种庄重大气的感觉。
唐朝女子的发型还与社会地位和场合有关。
在唐朝,女子的社会地位与其发型有一定的关系。
一般来说,贵族女子的发型更加精致华丽,装饰品更加豪华。
而平民女子的发型则相对简朴朴素。
另外,不同的场合也需要不同的发型。
在正式场合,女子的发型通常要求更加庄重大方;而在娱乐场所或者休闲活动中,女子的发型则可以更加随意自然。
唐朝女子的发型除了体现了个人的美丽外,还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
唐朝女子的发型可以反映出当时社会的风尚和文化。
其中,一些发型的流行与宫廷文化、文人雅士有关,体现了唐朝文化的繁荣和开放。
而一些发型的流行与民间习俗、民间艺术有关,反映了唐朝社会的多元和包容。
唐朝女子的发型丰富多样,展示了唐朝女性的美丽和气质。
这些发型不仅是个人形象的展示,也是当时社会风尚和文化的体现。
唐朝女子的发型不仅给人们带来视觉上的享受,更是历史和文化的瑰宝。
隋唐时期为什么会盛行妇女妆饰之风?以哪些发髻为主?
隋唐时期为什么会盛行妇女妆饰之风?以哪些发髻为主?隋唐时期妇女的妆饰之风盛行,发髻式样和首饰种类花样翻新,丰富多彩;化妆术日益精进,超过前代。
人们对妆饰有强烈的追求,往往宫中有什么新式样流传出来,民间竞相仿效,很快成为全社会的风气。
妆饰的发展充分说明了人们对仪表美的追求,也体现了当时经济的繁荣和人民生活相对的稳定和改善。
发髻隋唐时期妇女发髻的式样千姿百态,丰富多彩。
据段成式《髻鬟记》、宇文氏《妆台记》等文献,以及绘画、考古发现可知,妇女发髻有四五十种之多,其中最具特点的有高髻、花髻、椎髻、双髻、坠马髻、闹扫妆髻、双髻等。
髻鬟之上,又用各种金玉簪钗、犀角梳篦等作为装饰,所以又有"宝髻"之称。
妇女妆饰好追求时尚,许多流行的发髻大都由贵族妇女的倡导所致。
唐朝初年,发髻在隋代平顶式发髻基础上,略有加高,有"半翻"、"反绾"等样式,其中最具特点的"半翻髻",便是唐高祖时从宫廷中传出来的。
天宝年间以后,贵妇中流行戴假髻,当时称为"义髻"。
《明皇杂录》记载:"杨贵妃尝以假髻为首饰,而好服黄裙。
天宝末童谣曰:'义髻抛河里,黄裙逐水流。
'"①杨贵妃好"义髻"便带动了义譬在社会上的流行。
唐僖宗时,宫人的束发都很紧、很高。
黄巢起义军占领长安后,他逃至四川成都,同时把发根紧束向上梳出的发髻式样,也传至四川,"蜀中妇人都效之",时谓之"囚髻"。
发髻的式样因人们年龄、婚姻、职业等不同而发生变化。
这时,未婚女子梳双髻。
双髻又称"双螺髻",是将头发梳于头顶的两侧,所以又叫"丫髻"、"丫头"、"丫环",这成为未婚女子的代称。
同时,奴婢头上大都梳双髻,这从敦煌壁画中可以找到证明。
唐朝发髻样式
唐朝发髻样式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非常繁荣的时期,不仅在文化、艺术、科技等
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同时在时尚界也有着独特的风格。
其中,唐
朝的发髻样式就是一种非常具有代表性的时尚元素。
唐朝的发髻样式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高髻,另一种是低髻。
高髻是
指将头发盘成一个高高的圆髻,低髻则是将头发盘成一个低低的圆髻。
这两种发髻样式都非常的优美,给人一种高贵、典雅的感觉。
在唐朝时期,发髻样式的盛行不仅是因为它的美观,更是因为它的文
化内涵。
唐朝时期,女性的发髻样式不仅代表着她们的身份和地位,
更是代表着她们的文化修养和品位。
因此,唐朝女性在发髻样式的选
择上非常讲究,不同的发髻样式代表着不同的文化内涵。
除了高髻和低髻之外,唐朝的发髻样式还有很多种。
比如说,还有一
种叫做“莲花髻”的发髻样式,它是将头发盘成一个像莲花一样的形状,非常的美丽。
还有一种叫做“鱼鳞髻”的发髻样式,它是将头发
盘成一条条像鱼鳞一样的形状,非常的精致。
总的来说,唐朝的发髻样式是一种非常具有代表性的时尚元素,它不
仅代表着唐朝女性的身份和地位,更代表着她们的文化修养和品位。
虽然现在已经过去了很多年,但是唐朝的发髻样式依然在时尚界有着很大的影响力,成为了时尚界的一种经典元素。
略论唐代妇女发式
2006年7月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J ul.,2006第35卷专辑Journal of Shaanxi Normal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 ocial Sciences Edition)Vol.35Sup.略论唐代妇女发式谭燕鹏(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陕西西安710062)摘 要:唐代妇女的发式,无论是在样式的变化还是在形制的特征上,都呈现出五彩缤纷、令人目不暇接的蓬勃样式。
发式可具体分为髻、鬟、鬓三大类,此三大类发式繁盛发展的形成与唐代开明的文化氛围紧密相关。
关键词:唐代妇女发式;髻;鬟;鬓中图分类号:K2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4283(2006)Sup.-0370-03收稿日期:2005-03-05作者简介:谭燕鹏(1984—),女,广西贵港人,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学士。
唐朝统治的近300年间,一种开明的文化氛围贯穿始终。
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中,唐代妇女得到了一定程度的人身自由和个性解放,她们可以按照个人的喜好随意穿着和打扮,仅发髻的种类就有反绾髻、盘桓髻、惊鹄髻、抛家髻、倭堕髻、椎髻、花髻、螺髻、云髻、囚髻、双髻、乌蛮髻、半翻髻等百余种。
“女人服饰和化妆可谓是社会生活的晴雨表。
”[1]12本文论述唐代妇女发式的形制及特征以折射大唐文化的繁荣。
一、唐代继承前代的发髻作为中国古代妇女主要的发式———髻,很多是从前代流传下来的,唐代妇女的髻也是如此。
高髻:又称峨髻,以髻式高耸而名,是妇女穿礼服时梳的一种髻式。
从《后汉书・马援传》中“城中好高髻,四方高一尺”[2]卷24的记载来看,汉代已有高髻,唐时尤为流行,且式样众多。
高髻是一个比较含糊的概念。
广义地说,凡髻形高大,不论形制如何,皆可称高髻。
元稹《句》说:“髻鬟峨峨高一尺,门前立地看春风。
”[3]卷423陆龟蒙《古态》也说:“城中皆一尺,非妾髻鬟高。
”[3]卷627这样看来,盘桓髻、螺髻、乌蛮髻、半翻髻等均属高髻。
唐朝女式发型的演变
唐朝女式发型的演变
唐朝时期,女性的发型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以发髻为主,另一种则是以发辫为主。
初唐时期,女性发型以发辫为主,长发一般整理成两股对称的辫子,辫子上戴有发钗、发簪等饰品,显得简单朴素,不过也不乏一些喜欢豪华的女子,她们在发辫上悬挂小铃铛、珠子等饰品。
盛唐时期,女性发型的趋势开始转向以发髻为主,一些女子开始将长发盘成发髻,这种发型看起来更加典雅、大气,而且也更适合佩戴宝石发饰等豪华装饰品。
到了中期唐朝,女性发型更加复杂多样。
普及的发型是三髻,即一大两小的发髻。
上髻造型高挑,下髻则是两个较小的发髻,非常富有变化。
同时,发髻上也悬挂各种饰品,如铜质钩、银制钗、珠串等等。
到了晚唐时期,女性的发型变得更为豪华复杂,花式髻型应运而生,如花篮髻、魏晋髻、凤仪云髻等,这些髻型彰显出女性的高贵身份和优雅气质。
此外,还流行用金银丝线编成的髻环和发簪,以及嵌有宝石和珠子的头饰。
总的来说,唐朝女性的发型演变历经了不同时期和流派的变化,从简单朴素到绚丽多姿,凸显出了这一时代女性独特的魅力和风貌。
唐朝女子发妆特色
唐朝女子发妆特色
唐朝女子的发妆特色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高髻:唐朝女子流行将发髻梳得高耸入云,这样不仅可以增加身高,还可以展现出一种高贵、优雅的气质。
2. 发型种类繁多:唐朝女子的发髻种类非常繁多,如回鹘髻、娥髻、双鬟望仙髻、闹扫妆髻等,这些发型各有特色,展现出不同的风格和气质。
3. 发饰华丽:唐朝女子喜欢在头发上佩戴各种华丽的发饰,如金钗、玉簪、步摇等,这些发饰不仅有装饰作用,还有象征意义,展现出女子的社会地位和财富。
4. 假发流行:唐朝女子还常常使用假发来增加发量,使发型更加丰满、美观。
这些假发有的是用真发制成,有的则是用丝线、鬃毛等制成。
5. 注重头发保养:唐朝女子非常注重头发的保养,经常使用各种护发品来保持头发的健康和光泽,如发膏、润发油等。
总体来说,唐朝女子的发妆特色以高髻为主,发型种类繁多,注重发饰和头发的装饰,同时流行使用假发和护发品。
这些特色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审美观念和文化传统。
浅析唐朝女性发式的演变及特征
浅析唐朝女性发式的演变及特征摘要:悠久传统的中国历代发式,在整个中国文化发展史上,占据着闪光的一页,畅翔于我国浩瀚的史籍、文物之中,有关发式及其装饰品的记载,浩如烟海。
这一切为我们今天研究各个历史时期的不同发式及演变,提供了极其宝贵的参考资料。
而唐朝女性发式的演变离不开当时的社会环境的影响,由于统治者的宽松政策,不仅使得时人在承袭先人的风格时,又大胆创新,涌现出具有时代特色的新发式,同时也吸收了外来的风格和技巧,对异国异域衣冠服饰的兼收并蓄,使得唐朝发式的奇葩开得更加鲜艳夺目。
关键词:女性发式;髻;鬟;胡化Brief analysis Tang Dynasty feminine hair style evolution and characteristic Abstract:The glorious tradition's Chinese all previous dynasties hair style, in the entire Chinese culture history, is occupying a flash page, flies in circles smoothly in our country vast historical records, the cultural relic, related hair style and ornament record, voluminous. All these study each historical period today for us the different hair style and the evolution, has provided the extremely precious reference. But the Tang Dynasty feminine hair style's evolution could not leave the social environment then the influence, as a result ofruler's loose policy, when caused the human when carried on ancestors' style, also innovated boldly, emerges has the time characteristic new hair style, simultaneously has also absorbed the external style and the skill, to foreign land foreign land clothes clothing's swallowing anything and everything uncritically, caused the Tang Dynasty hair style the rare and beautiful flowers to open dazzling.Key words: Feminine hair style; Hair bun; huan; Hu Hua唐朝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黄金时期,而唐文化更是博大清新、辉煌灿烂,取其文化生活的一小点,即当时妇女怎样在继承先代人各种发式的基础上,又在那开阔的社会中推陈出新。
唐朝发髻样式
唐朝发髻样式一、背景介绍唐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辉煌灿烂的时代,也是中国古代发髻样式达到巅峰的时期之一。
唐朝发髻样式以其华丽、精致和独特而闻名于世。
它不仅是一种发型,更是一个文化符号,反映了当时社会风貌和审美观念。
二、发髻的起源与演变唐朝发髻样式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汉代。
汉代的女性发型以盘发为主,但比较简单朴素。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文化的繁荣,唐朝女性开始注重外貌装扮,发髻样式也逐渐变得复杂多样。
初期的唐朝发髻主要以高挑、蓬松为特点,通常呈现出圆锥形状。
这种发型需要梳理头发并将其从后方往上挽起,再用细带子或珠链固定住。
这种高耸而蓬松的发髻给人一种威严庄重的感觉。
随着时间推移,唐朝发髻样式逐渐演变成更加复杂的形式。
一些女性开始在发髻上添加各种装饰物,如花朵、珠子、发簪等。
这些装饰物不仅增加了发髻的华丽度,还展示了女性主人独特的品味和身份地位。
三、不同的发髻样式1.莲花髻:莲花髻是唐朝最具代表性的发髻样式之一。
它以其精致而独特的造型而闻名。
莲花髻通常由多层次的圆环组成,每一层都有自己的装饰物,如珠子、花朵等。
整个发髻看起来像一个盛开的莲花,给人一种高雅、清新的感觉。
2.凤冠髻:凤冠是古代中国传统婚礼中新娘所戴的头冠,唐朝女性也常将其与发髻结合在一起形成凤冠髻。
凤冠通常由金属丝和珠子制成,并配以彩色丝线和细节雕刻。
凤冠上还会悬挂着凤尾和珠子,增加了整体的华丽感。
3.云髻:云髻是一种以柔软、飘逸为特点的发髻样式。
它通常由多个盘发组成,形状像一团飘动的云彩。
云髻常常搭配蝴蝶结、丝带等装饰,给人一种柔美、浪漫的感觉。
4.松鼠髻:松鼠髻是唐朝时期一种受欢迎的发髻样式。
它采用了类似松树球果形状的设计,通过将头发编织成球状并固定在头顶上来实现。
这种发型给人一种俏皮可爱的感觉。
四、发髻与社会地位在唐朝社会中,女性的发型不仅仅是一种装饰,还代表了她们的社会地位和身份。
高贵妇女通常会选择更加复杂、华丽的发髻样式,而普通妇女则倾向于简单朴素。
唐朝女子发型
唐朝女子发型
,带有文化底蕴
唐朝女子发型,是历史上不可磨灭的活生生的图画。
它反映出当时的文化、习俗以及宫廷女性的仪容。
那个年代,宫廷女子进入内宫,必须依据礼制要求,准备调整头发。
头发由发髻分成上中下三部分,上边的发髻裹上红色丝带,是宫廷女子的标志;中间的发髻有各种造型,如鹤形发髻、马蹄形发髻,都很华丽;下层发髻也有各种发型,如带特殊结编的单辫、小发球。
为了保证发髻的牢固,女子会通过线发结绑住发髻,并加以金银饰物装饰;丝带、头饰也会搭配在发髻上,跟皇家宫廷女子一样,令一般女子也尽显高贵之色。
女子通过不同发型来表示她们对礼制及社会地位的认可,同时也表达出一定的审美观念,美观与大众认可是统一的。
发型设计上会搭配着精心设计和极致工艺,令当时的唐朝女子发型都令人惊艳。
唐朝女子发型,在当时社会颇具盛名,也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
如今我们又从古老的宫廷发型中回想出过去的美景。
它或浓或淡的带给我们的,定是一种思想上的艺术视觉感染,令当时历史不可磨灭的记忆,再现在我们的心中......
两千多年过去了,唐朝已是远古,而它的文化缩影又在今日流传开来,在历史的长河中,唐朝女子发型已经成为鲜活的世外桃源,带给人们历史的回味,又把我们安静地反省在今天追求什么,思考什么。
它丰富了我们对历史的认知,也让我们憧憬那一段萧瑟流年,传承她古典的气息。
唐朝的女子发型,正像一幅图画,美不胜收,独具风韵。
唐代女子发式
唐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繁荣昌盛的时期,经济、文化、艺术等方面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在这个时期,女子的发式也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既有典雅端庄的髻式,又有轻盈飘逸的披发。
这些发式不仅体现了唐代女子的审美观念,还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尚和审美标准。
唐代女子的发式主要有以下几种:1. 髻式:髻是唐代女子最常见的发式之一,有高低、大小、形状各异的髻式。
其中,高髻是唐代女子最为喜爱的发式,因为它既能展现女性的高贵气质,又能突显女性的婀娜多姿。
高髻的制作方法较为复杂,需要将头发盘绕在头顶,用簪子、钗子等发饰固定住。
此外,还有如螺髻、双髻、单髻等不同的髻式,各具特色。
2. 披发:唐代女子喜欢将头发披散在肩上,这种发式既显得自然大方,又能展现出女性的柔美。
披发的形式多样,可以是全部头发披散,也可以是部分头发披散。
披发时,女子通常会用簪子、钗子等发饰装饰头发,增加美感。
3. 编发:唐代女子喜欢将头发编成各种花样,如辫子、辫子盘绕等。
编发的发式既简单又实用,适合日常生活和劳动。
编发时,女子会用丝带、珠子等饰品装饰头发,使其更加美观。
4. 束发:束发是将头发扎成一个或多个小辫子的发式,适合年轻女子和儿童。
束发的形式多样,可以是单辫、双辫、多辫等。
束发时,女子会用簪子、钗子等发饰固定住辫子,防止松散。
5. 卷发:唐代女子喜欢将头发卷曲,以增加发型的立体感和动感。
卷发的方法是将头发分成若干小束,然后用热铁棒或木棒将头发卷曲。
卷发时,女子会用簪子、钗子等发饰装饰头发,使其更加美观。
6. 假发:唐代女子喜欢佩戴假发,以改变发型和增加时尚感。
假发的制作材料有多种,如丝线、金银丝、人发等。
假发的款式繁多,可以根据个人喜好和场合选择不同的假发。
唐朝女子的发型
唐朝女子的发型引言唐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繁荣、开放和富饶的时期,也是中国古代文化的巅峰之一。
在这个时期,唐朝女子的发型成为了一种独特而精美的艺术表达。
唐朝女子对于发型的讲究可以从她们所选择的发饰、发式以及所传达的社会地位和审美观念中得到体现。
1. 发饰唐朝女子非常注重装饰自己的头发,因此在发饰上花费了很多心思。
她们使用各种各样的发饰来增加头部造型的复杂性和华丽感。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唐朝女子使用的发饰:1.1 金钗金钗是唐代女子最常见也最重要的发饰之一。
它通常由金属制成,有时镶嵌着珠宝或其他宝石。
金钗有不同形状和大小,可以根据个人喜好来选择搭配不同款式。
1.2 珠串珠串是另一种常见且受欢迎的发饰。
唐朝女子经常在发饰上串起珠子,以增加发型的层次感和华丽感。
珠串通常由各种宝石、贝壳或珍珠制成。
1.3 花饰花饰是唐朝女子发饰中一种非常受欢迎的选择。
她们会将鲜花或花朵制成头环、头冠或别针,用来装饰自己的发型。
花朵的颜色和种类可以根据不同场合和个人喜好而变化。
2. 发式唐朝女子的发式也非常多样化,每一种发式都有其特定的用途和象征意义。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唐朝女子发式:2.1 盘发盘发是一种非常流行的唐朝女子发式。
她们将头发梳理得整齐并紧密地盘在后脑勺上,然后用金钗或其他装饰物固定住。
盘发不仅可以凸显女性高贵典雅的形象,还可以展示出她们丰富多样的发饰。
2.2 披肩长发披肩长发是另一种常见的唐朝女子发式。
她们将头发留长并披在肩膀上,梳理得非常顺滑。
这种发式不仅简单自然,还能展示女性的柔美和优雅。
2.3 编发编发是一种非常古老而经典的发式,也是唐朝女子常用的一种造型方式。
她们将头发分成几股,并将其编织在一起,形成各种复杂的花纹和图案。
编发不仅可以增加头部造型的层次感,还可以展示出女性的巧思和技艺。
3. 社会地位与审美观念唐朝女子的发型不仅仅是一种装饰,还反映了她们的社会地位和审美观念。
在唐朝社会中,女性的社会地位相对较高,因此她们有更多机会来展示自己的美丽和优雅。
唐朝宫中女子发型
唐朝宫中女子发型
在唐朝的宫中,女子们的发型被视为一种艺术,体现了她们的身份和地位。
这些发型精心设计,富有创意,展现了唐朝女子的优雅和美丽。
唐朝女子的发型通常采用高髻的形式。
高髻是一种将头发盘起来并固定在头顶的发型,使女子的头部看起来更加高大威严。
高髻的形状丰富多样,有圆形的、锥形的、椭圆形的等等。
不同的形状代表了不同的身份和地位,比如圆形高髻通常被皇后和贵妃们所采用,而锥形高髻则是一般妃嫔的选择。
唐朝女子的发髻上常常点缀着各种珠宝和发饰。
这些珠宝和发饰通常是由金银、宝石、珍珠等贵重材料制成,色彩鲜艳夺目。
女子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和场合的需要来选择不同的发饰,比如在正式场合,她们会戴上华丽的发饰,而在平日生活中,她们则会选择简约而精致的发饰。
唐朝女子的发髻还经过精心的编织和造型。
发髻上的发辫可以编成花朵、蝴蝶结等各种形状,使整个发髻看起来更加复杂而精美。
编织发辫需要女子们有一定的技巧和耐心,因此这也成为了女子们培养修养的一种方式。
然而,唐朝女子的发型并不仅仅是外表的装饰,它还承载着一定的象征意义。
女子们的发型不仅代表了她们的身份和地位,也代表了
她们的品味和文化修养。
因此,女子们在设计发型时会考虑到自己的个性和品味,力求将自己最美的一面展现出来。
总的来说,唐朝宫中女子的发型是一门独特而精湛的艺术。
它不仅仅是一种装饰,更是一种表达女子们个性和情感的方式。
唐朝女子们通过精心设计和打理自己的发型,展现了她们的美丽和优雅,也为唐朝宫廷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探析唐代仕女的发型与发饰
梳 子 ,通常 梳子都 是用 来梳 理 头发 的 工具 ,而在 唐 代 ,女性 也 可 以使 梳子 变成 装饰 品 ,一 般插 于 发髻 的都 是 小 而精 致 的 木梳 ,也 是 别有 一番 风格 。
簪 ,亦 称搔 头 ,在 古代 一般是 女 子 的定 情信 物 ,女 性 头 饰少 不 了簪 ,在唐代 女性 的装 饰 品 中簪 是 更 为 风靡 时 尚的 ,主 要 是 用 玉 、 金银 来 打制 的 ,并 刻有 精美 的图 案 ,簪 不 仅 有美 化 妆 容 的功 能 ,还 有 盘发 时 固定 发 型的功 能 。
钗 ,它 也是 唐代 女性头 部 装饰 必不 可 少 的装 饰 品 ,是 由两 股银 簪制 或是 金簪作 而成 的长 针 ,一端 是细 长 的长 针 ,另 一 端是 用 银 或 金制成 精美 的花 饰 ,插 于发 髻处 。
花饰 ,唐代 女性 也酷爱 用花 饰来 装 扮 自己 ,她 们 通 常是 用 大朵 的花朵 插在 发髻 处 ,比如在 周 畴的 《簪 花仕 女 图》 中所 描绘 的是 五 位 贵族 妇女 和一 名侍者 。其 中贵 族妇 女 全是 是 高髻 簪 花 的发 型 ,头 上 的发 饰是 以步 摇和 大朵花 饰 来打 扮 的 。丰 满 的体 态雍 容华 贵 、披 薄纱低 胸 的特征都 突 出 了唐 代妇 女形象 的 打扮特 征 。
唐代女子发型
唐代女子发型
随着时代的变迁,人们对细节的要求也变得更加严格,发型也不例外。
唐代是一个充满活力的时期,当时流行在街上的发型也受到了当时人们的注重。
唐代女子经常采用简单的发型,多使用绕发、双翘髻等绑发技法,这也是当时最流行的发型。
绕发的头发在额头上紧密的缠绕,像一个柔软的发团,一般是用金箔带编织而成。
双翘髻则是把头发分成两部分,在头顶两侧绑成一个蓬松的发髻,有时还会穿上发卡饰点缀,清新可人。
此外,还有髻、双马尾等发型,被称为唐代女子知名发型,如今仍然受到众多年轻人的喜爱。
髻,即把头发分成两个分组,分别缠绕成两个髻子,可以很好地把两边的发丝收紧,使其更有型。
双马尾也是在额头两侧开始梳,最后把头发梳成一把双辫,可以展现出一种可爱的发型。
唐代的发型也有很多变化,比如有的女子经常佩戴当时流行的细枝发饰,而且很多都选择把发饰穿在束发的顶部,使人看起来更有气质。
另外,也有一些女子采用丝绸、锦缎等质地较好的材料编织发饰,以增加气质。
当然,唐代女子偏爱的发型还有许多,比如捻发、斗发等,这些发型也是当时流行的,今天还可以看到。
捻发,取丝轻柔挽成发髻,造型流畅美观;斗发,把短发用棉布缠绕成小髻,形成一个小巧的发饰,也让人看起来更漂亮。
总之,唐代女子发型多样且优雅,一直是年轻女子们追求的目标。
如今,众多妹子们纷纷采用她们的发型,比如绕发、斗发等,来表达自己的优雅及时尚,这也让人看到了她们的美丽。
唐朝发型发式总结
唐朝发型发式总结唐朝(618年-907年)是中国历史上一个辉煌灿烂的时代,也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高峰时期之一、在这个时期,唐朝的发型和发式也表现出独特的风貌和时尚潮流。
下面我将总结唐朝发型发式的特点、变化和影响。
在唐朝时期,中国的发式发型呈现出多样化和独创性。
唐朝的发髻非常流行,成为该时期主要的发型之一、发髻通常是将头发梳成高高的圆形或椭圆形结构,使用各种头环、珠宝和发饰来装饰。
发髻的高度和规模也被视为一种社会地位和财富的象征。
除了发髻,唐朝还出现了其他类型的发式,如盘发、松发和杂发等。
盘发是将头发细细梳理,并盘成各种形状,如螺旋形、扭结形或花卷形。
松发则是将头发自然地披在肩上,展示出一种自由随性的感觉。
杂发则是头发杂乱地散在头顶上,创造出一种天然、野性的效果。
唐朝女性的发型发式也特别多样化。
在唐朝,女性可以选择不同的发型、发式来展示个人的美丽和魅力。
有些女性选择将头发梳成螺旋形,显示出柔美和优雅的气质。
这种发式常常被用作正式场合的发型。
还有一些女性选择将头发细细分割并盘成许多小束,形成独特的发髻,给人一种精致和独特的感觉。
此外,一些女性也会选择将头发松散地披在肩上,展示出自然和优雅的风采。
唐朝的男性发型相对简洁,一般都是短发或剃光头发。
不过,随着唐朝文化的繁荣和社会的变化,男性的发型发式也开始变得多样化。
有些男性会留一些短发,然后将其梳成螺旋形或扭结成独特的形状。
这种类型的发型发式适合年轻人和时尚人士。
而一些贵族和上层社会的男性则会保持头部光洁,以展示自己的贵族身份。
唐朝的发型发式也受到来自外国文化的影响。
隋唐时期与西域、中亚和北方民族的交往频繁,使得中原地区的发型发式受到了一定的异域影响。
特别是北方少数民族的发型对唐朝发型的发展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例如,突厥等民族的发型常常是将头发剪短,并留下一缕长发在额头上,用来凸显个人的阳刚之气。
总的来说,唐朝的发型发式呈现出多样化和创新性的特点。
不同阶层和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通过不同的发型,展示自己的地位和个人魅力。
唐朝时妇女的发型
唐朝时妇女的发型
唐朝时妇女的发型多种多样,名目繁多,有云髻、螺髻、半翻髻、反绾髻、乐游髻、回鹘髻、愁来髻、抛家髻、倭堕髻、堕马髻、乌蛮髻、长乐髻、娥髻、义髻、飞髻、锥髻、囚髻、闹扫妆髻、双环望仙髻及各种垂髻等。
其中,半翻髻是唐朝初期流行的发型,这种发型高耸向一侧倾斜,从侧面看就像一片荷叶被翻转;惊鹄髻是从魏晋时期的发髻发展而来的,造型像鸟的翅膀,梳成鸟翅的形状,仿佛鸟已经准备好飞翔;螺髻最初是佛教发髻,后来人们开始模仿这种发型的特征,可分为单螺髻和双螺髻。
浅析中国古代女子的发型
浅析中国古代女子的发型古代人物画的发型甚多,特别是以仕女的发髻造型,变化更是富丽多姿.上古时代,男女的发髻比较简单,一般用骨簪贯在发顶,用羊毛系结而挽髻,男女发型皆较简便自然。
从记载看,男子成年时则加冠,女子成年时则挽髻,男人的发髻则被冠、巾,帻、帽、盔等所替用,女人的发髻则沿着富丽多姿而迅速发展。
据记载秦始皇信奉仙道之术,崇向仙女发型,则令宫中后妃美女浓装艳饰,使发型变化多而新奇,于是相互崇向仿学与创新,使妇女发型的变化与装饰更加丰富多采而侈靡。
这种崇向一直延续以后的各个朝代,特别是汉,唐两代,发型的装饰变化更精致而艳丽,仅段成二式的《髻鬟品》所记载,这段期间所创的发型,其名不下百余种,元、明两代发型不作为审美的主要重点,于是就逐步趋向简约与单纯。
高髻之风,浓装艳饰也逐步减少,到清代则以满制为主,男人发式梳有长辫,女人发型则以后垂髻为主。
我们在塑造古代人物画时,特别是仕女画,更须考究。
发式是妇女头部的重要装饰,能增加其仪容的俊美。
古代妇女发式造型的变化,极为富丽而多姿,历代相承,不断变化,从简至繁,,又从繁复简,往返交替,有关记载甚多,仅就《髻鬟品》记载就不下百余种。
这些发名皆是由发型与首饰寓意而命名,绰号虽多,按其编法与发式可概括为几种基本类型,小编今天就简述以下:一、结鬟式发型:先把发拢结于顶,然后分股用丝绳系结,弯曲成鬟,托以支柱,高耸在头顶或两侧,有巍峨瞻望之状,再饰各种金钗珠宝,高贵华丽,多用于神女、后妃、贵妇与处女。
1、飞仙髻飞仙髻多是两侧结高鬟,据《炙毂子》记载:“汉武帝时,王母降,诸仙髻皆异人间,帝令宫中效之,号飞仙髻。
”多用于仙女与未出室少女。
2、凌云髻凌云髻属于高式的单鬟,据《中华古今注》记载:“始皇诏后梳凌云髻,三妃梳望仙九鬟髻,九嫔梳参鸾髻。
”这些皆属高鬟式。
3、垂鬟分髾髻垂鬟分髾髻,多是未出室少女的发式,将发分股,结鬟于顶,不用托拄,使其自然垂下,并束结髾尾、垂于肩上,亦称燕尾。
唐朝女子的发型
唐朝女子的发型
'唐朝女子的发型'
唐朝的发型是相当多样化的,几乎覆盖了文艺复兴时期的所有发型。
由于当时社会经济高度发达,一些有影响力的人物也恣意施展手脚,使唐朝的发型更加多样化、富有外形和艺术性。
唐朝女子的发型主要分为六大系统:高冠发型、包浆发型、圆头发型、宝发型、根发型和卷发型。
高冠发型:这是一种典型的唐朝女子发型,多以西装、披肩、裙子的礼服为背景。
头顶用六根棍子架起,并用一些彩象羽毛装饰,象征着女子的优雅和柔美,给人以轻松愉悦的印象。
包浆发型:这种唐朝发型也常被称为肩头发型。
头发用棍子挤在一起,用绸带或饰绳捆绑,再在发髻周围装饰一些彩象羽毛,宛如一个小小的花篮,非常的漂亮。
圆头发型:这是一种头部形状恰逢圆形的发型,装饰通常是用细棍子将头发撩起,再用饰绳将头发打成球形,最上面还可以用彩象羽毛装饰。
宝发型:这是一种比较复杂的唐朝发型,头发用饰索将心形的头发形成一个小宝盒,而且还可以雕刻花纹用来装饰。
根发型:这是一种比较传统的唐朝发型,将头发整梳梳匀,然后用一根细棍子将头发缠绕,形成一个十字根发型,给人以古典及雅致的印象。
卷发型:这也是一种常见的唐朝发型,将头发从两边卷起,再将
头发卷成波浪状,给人以清爽及活泼的印象。
唐朝的发型不仅仅是一种时尚,也体现着当时女子特有的风采和审美观念。
唐代女子发型
唐代女子发型
唐朝是中国历史中最辉煌的时期,在文化和经济方面都有突出的发展。
在唐朝,女子的发型也受到了很多重视,各种各样的发型在当时都很受欢迎。
当时,唐朝女子的发型有许多款式,它们美丽吸引,令人称赞。
首先要谈的是唐代女子最为流行的发型“梳妆发”。
它有三个步骤:梳头、放发、定型。
首先,将头发从头顶梳散,再从眉梢到脸颊不断梳理,最后用发夹固定。
梳妆发令人印象深刻,非常有气质。
其次,“菩提发”也是唐朝最流行的发型之一,通常由八分发,也叫“八字发”。
八字发的特点是,头部的头发只留下一个字,像“八”字,然后把头发放在耳后,再装饰出耳朵的发髻,头发从两边分别出发,形成八字发。
这种发型十分漂亮,有字迹,非常有精致感。
此外,“骑马发”也是唐代女子最常见的发型。
它的特点是,头发绑在一起,像人骑马的样子,然后在脑后把头发放在一起,头发末端向下拉,形成一道“骑马线”,有着耳环和耳朵的装饰。
骑马发具有大气美丽的特色,因此受到了许多女性的欢迎。
在唐朝,女子出行、参加文聚活动更加重视外表,发型也是很重要的。
这就是当时唐朝女子不同类型、款式的发型,它们没有一种发型是相同的,但都有它们各自的美丽,让人们难忘。
唐代女子的发型不仅体现了她们精致典雅的仪容,也折射出了唐朝文人墨客追求之美的观念。
唐朝女子以其玲珑剔透的发型,优雅的形象,被人们记住了几千
年。
虽然时间变迁,发型也不断变化,但精致的梳妆发、八字发、骑马发,还是让人熟悉而惊叹,令人不禁叹为观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唐代妇女的发型多样化及其原因探析刘雯雯【摘要】唐代在中国历史文化的长河中占据着重要而又独特的历史地位。
瑰丽多姿的唐代艺术文化融入到社会生活中,促进了唐代妇女独有的审美情趣和时代眼光的产生。
本文通过对唐代妇女别具一格、丰富多彩的发型和发饰等研究,展现出唐代妇女在特定历史环境下热情奔放、大胆新潮的精神风貌。
【期刊名称】《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年(卷),期】2018(000)002【总页数】2页(P38-39)【关键词】唐代;妇女;发型【作者】刘雯雯【作者单位】海南热带海洋学院人文社科学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C913.68唐代妇女的发型、发饰的多样性,在唐代历史文化上创造了一出繁荣昌盛的视觉艺术文化,它形象直观地反映了唐代文化的开放性、包容性、多元性,特定人群的精神风貌以及唐代的流行风尚,深刻揭示了当时社会的审美标准、妇女的观念与政治、社会、经济等环境的影响。
本文将通过探讨唐代妇女几种典型的发型和发饰研究,以期对唐代妇女生活风貌有进一步的认知。
一、唐代妇女几种常见发型唐代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的一个巅峰时代,国力强盛,经济繁荣、思想开放、兼容并蓄,受社会风气的影响,唐代妇女的发型样式也是与时俱进,层出不穷。
根据宇文氏《妆台记》、段成式《髻鬟品》、唐传奇《红线传》等书记载,唐代妇女发型样式有数十种。
唐代妇女发式有半翻髻、反挽髻、乐游髻、愁来髻、百合髻、蹄顺髻、盘桓髻、变环望仙髻及各种鬟式等。
如下将就唐代妇女几种常见的发型样式进行分析:(一)平顶式顾名思义,即发型较为平贴,而这种发型主要是唐代初期沿袭隋代的发型样式,只是唐代妇女的发型顶部不如隋代妇女发型那样平整,已有渐成高耸的趋势,大多作成云朵型。
这种发型变化较少,一般为平顶式,将发层层堆上,较为朴实,不如高髻那般花哨,或者说不如高髻那般更显得雍容富贵。
(二)倭坠鬓“倭堕髻”,又称“堕马髻”,发髻梳成歪偏于头的一侧,似堕非堕的样式,有如高明骑手斜身于奔驰的马背那样摇摇欲堕的惊险而优美的姿势。
喻其似蔷薇花低垂欲拂之态。
《古今注》载:“倭坠髻—云坠马髻之余形也。
”其形似倒垂侧向一边。
发髻挽得很低,这是此髻得特色。
从出土的形象资料来看,这种发髻的梳结方式是总发于顶,在头顶正中挽一发髻,并使之一侧偏斜,再用发簪将其固定。
唐代温庭筠《南歌子》“倭堕低梳髻,连娟细扫眉。
”这种发髻充分显示出女子的青春气息,充满活力,轻松活泼。
(三)高髻唐代妇女发髻,初唐稍后,身份较高的贵族妇女的发髻喜作向上高耸状,如唐李寿墓壁画、唐李重润木石椁线刻宫装妇女、陕西乾县永泰公主墓石刻、陕西西安韦顼墓出土石刻、西安开元四年出土石刻墓门装饰画、西安南里王村韦泂墓等所见画中妇女的发髻大多作高髻态,而高髻又不局限于一个样式,在向上高耸过程中又可以呈现出种种不同延伸态。
《妆台记》记载:“唐武德中,宫中梳半翻髻、又梳发绾髻、乐游髻。
”上行下效,蔚然成风。
有传有官吏上书唐太宗请求禁止这种高髻流行,而唐秘书少监令狐德棻认为,头在上部,地位重要,所以发型显得高大些也有理由。
因此高髻发型逐渐更加多样化。
白居易在《江南喜逢萧九彻因话长安旧游》有云:“时世高梳髻,风流澹作妆。
戴花红石竹,帔晕紫槟榔。
鬓动悬蝉翼,钗垂小凤行。
”由此可见,高髻已经成为当时的时世妆、流行妆。
而常见的高髻如下几种类型:1.回鹘髻。
史传称“回鹘”得名,因象征此鸟勇猛而健翮凌云之态而得名,发式呈一高一低样式。
这是在唐初流行样式中比较主要的一种发髻,开元、天宝以后较为少见,一般传世中晚唐画迹中更少见。
杜甫《即事》诗:“百宝装腰带,真格络臂媾。
笑时花近眼,舞罢锦缠头。
”即近似为这种秀发如云,健美活泼、善于舞蹈的年轻妇女而咏。
2.蛮鬟椎髻。
唐代社会善于吸收融合西北各族文化及外来文化,妇女的发髻样式就受了影响。
到中晚唐时,妇女发髻又效法吐蕃,作“蛮鬟椎髻”式样,或上部如一棒槌,侧向一边,加上花钗梳子点缀其间,虽然这个样式较初唐妇女发式而言,没有那么利落干净,稍显累赘,白居易在新乐府《时世妆》一诗中就曾经对这种发型予以批评,他有“圆鬟无鬓堆髻样,斜红不晕赭面状。
昔闻被发伊川中,辛有见之知有戎。
元和妆梳君记取,髻堆面赭非华风。
”然而却以其独特性受到当时妇女的喜欢,在唐晚期作品《宫乐图》中,此图描写后宫嫔妃十人,围坐于一张巨型的方桌四周,有的品茗,有的在行酒令,图上的贵妇都是着蛮鬟椎髻样式。
3.义髻。
《新唐书.五行志》称贵妇以假髻为首饰,称“义髻”。
又说唐末妇女梳髻以两鬓抱面,又叫“抛家髻”。
到开元、天宝年间,则因流行假发义髻,发髻两鬓因为虚发相称而加大,高髻更显得蓬蓬松松,非常壮观。
开元、天宝年间的妇女尤其是贵妇都喜欢用蓬松义髻,两鬓上贴满金翠花钿,杨贵妃就常以假髻为首饰来装扮自己。
在麦积山五代笔画进香妇女花冠复原图中,我们也可以清晰地看到几个贵族妇女云鬓高耸,云鬓蓬松,头戴各种不同折枝花朵,簪步摇钗,作浓晕蛾翅眉。
元稹在其《恨妆成》一诗中就有云:“柔鬟背额垂,丛鬓随钗敛。
凝翠晕蛾眉,轻红拂花脸。
满头行小梳,当面施圆靥。
”4.螺髻。
因唐代妇女的这种发型的形状像螺壳,盘旋扭转而上,颇富韵味,因此而得名。
据悉这种发髻本是儿童较多使用的发型,后来到了唐代,这个发型在唐代的成年妇女中也流行起来。
5.三角髻。
三角髻亦被称之为“三髻丫”,早在《汉武帝内传》一书中就曾有这样的说法:“(上元)夫人年可二十余,……头作三角髻,余发散垂至腰。
”书中描述了梳着三角髻的女子二十余岁,由此大概可以窥探出三角髻这种发型在当时年轻女子身上使用得比较多,呈现出使用的年轻化趋势。
及至唐代李白在《上元夫人》诗中也曾描述:“嵯峨三角髻,余发散垂腰。
”唐代的三角髻与汉代的三角髻有所不同,唐代妇女的三角髻没有“余发散垂腰”,即没有把头发松散垂下来,而是整个的都绾上去。
三角髻是因为发髻分为三大绺,在头部三处梳理而得,唐代女性在梳理这种发髻时,在梳理成三大绺的基础上作了一定的调整,从三个部分改成了四个部分来梳理,中间一部分在头顶上反接绕成一朵蓬松状态类似花苞的高髻样式,此发髻不是很常见。
二、影响唐代妇女发型多样化的因素唐代妇女发型所形成的视觉艺术魅力与唐代的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状况、时代历史环境、文化环境是紧密相连的。
它们既影响着唐代视觉艺术的整体走向,同时也反映在发型多样化审美倾向的特点之中。
(一)政治因素唐王朝建立,结束了隋末的战乱局面,社会逐渐稳定,生产发展。
纵观整个中国封建社会发展历史,唐代政治上较之前朝历代更为稳定、更为清明,也使得唐代成为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的高峰时期。
整个社会趋于稳定,人民不再流离失所,安居乐业之余,有更多的时间关照自我,这也就无形中促进了唐代妇女有闲暇时间追求美好的事物,其中就包括了发型审美的追求可能。
(二)经济因素唐代帝王在政治上励精图治,在经济上同样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唐太宗特别关注农业生产,实行均田制与租庸调制,轻徭薄赋,厉行节约,休养生息,减轻了老百姓的负担,使大家衣食有余,安居乐业。
到了唐玄宗开元年间时,唐朝的繁荣达到了极点和鼎盛时期,也成就了中国封建社会历史上有名的“开元盛世”。
充裕的经济基础、物质基础为唐代视觉艺术的发展提供了夯实的经济基础。
(三)文化因素唐代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的高峰时期,也是当时世界上文明发达的先进国家之一。
中国与世界其它国家保持十分密切的联系。
辉煌灿烂的唐代文化,深深为当时各国人民所向往。
在以首都长安为中心的中国,聚集着来自各国的各界人士,带来了本民族的文化艺术、工艺技术以及物产、商品,在广泛交流中,彼此互相影响,互相启迪,取长补短,促进着本国文化的发展。
唐代文化在向各国传布的同时,也吸收了国外文化而愈加丰富多彩。
这种日益频繁的文化交流活动,兼容并蓄、开放开明的社会风气大大影响了唐代妇女审美倾向的发展。
(四)女权因素唐代女权意识大大提升,唐代妇女地位较高,所受的束缚也较少,言行相对自由。
这里我们就不得不说一说唐代有名的女性——杨玉环和武则天。
前者是“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备受唐明皇宠爱,造成“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
承欢侍宴无闲暇,春从春游夜专夜。
”也使得“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
”后者位极巅峰,入主朝堂执政,成为一代女皇,在中国封建社会历史上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另外,唐代宫中设立了女师和学官教授宫中嫔妃、宫女知识,在宫外则设置了教坊等教授妇女音律舞蹈等科目,这使得唐代妇女的个人综合素质大大提高,也推动了唐代妇女在追求审美的过程中能够更加自由、自主。
三、结语三千青丝绕指柔,唐代妇女对发型的多样化追求,为我们探究复古美的艺术形式提供了借鉴作用。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唐代妇女对于发型样式多样化的追求也是记录人类文明的一种历史文化符号。
其独特的审美趋向,也是对大唐帝国繁荣开放的侧面反映,是唐代文明的一个缩影和表现。
唐代妇女发型发展作为又是视觉文化的一部分,不仅为灿烂的唐文化增添了璀璨的一笔,也为我们后世的学者和研究者提供了可以从中窥得大唐面貌的材料。
参考文献:[1]彭定求.全唐诗[M].中华书局,1960.[2]周汛,高春明.中国历代妇女妆饰[M].上海:香港三联·学林出版社,1988.[3]沈从文.中国古代服饰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3.[4]刘翔.探析唐代仕女的发型与发饰[J].西部皮革,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