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下册诗词曲五首24《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说课稿

合集下载

第24课《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教案+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

第24课《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教案+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

24 诗词曲五首《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教学目标】1、诵读并背诵诗歌,了解诗歌大意2、体会诗歌丰富情感,理解作品所表达的思想感情3、《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一诗中,学生能通过品读和丰富的想象,感受诗歌独特的画面美、语言美。

导入:唐朝诗人岑参,向我们描绘了一副边塞的风光图,我们一起来看下这首《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一、初读诗歌1.从题目《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你可以得到哪些信息?明确:前半部分是咏雪,后半部分是送别2.作家简介岑参(718年?-769年?),荆州江陵(今湖北省江陵县)人或南阳棘阳(今河南省南阳市)人,唐代诗人,与高适并称“高岑”。

两次从军边塞,先任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府掌书记,后在天宝末年任安西北庭节度使封常清幕府判官。

唐代宗时,岑参曾任嘉州(今四川乐山)刺史,故世称“岑嘉州”。

二、再读诗歌1.边塞诗的内容之一就是是描绘边塞奇异的风光,岑参作为唐代杰出的边塞诗人,他的突出特点就是“好奇”,杜甫曾说“岑参兄弟皆好奇”(《渼坡行》)。

请大家自由朗诵诗歌,说说你从诗句中读出边塞“奇”景奇在哪。

明确:(1)“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写出了边塞风雪奇大,飘雪奇早。

“卷”字,写出北风怒吼的巨大气势;百度“折”字写出北风狂暴肆虐的情态;“即”字写出诗人看到“八月”胡天就下了雪的惊异之情。

(2)“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写出了边塞雪下得奇快、奇大,雪花奇美。

“千树万树”,很多树,说明雪下得范围很广,雪很大。

“忽”,有忽然、意料之外的意思,表现雪下得紧、快,表现出诗人内心的惊喜(可以给学生提示:“忽”字改成“就”字行不行?)。

又将雪比作梨花,写出了雪之白,雪之美。

思考:为什么一定要将雪花比作“梨花”算好呢,那我把雪花比作是盐不行吗?联系以前学过的《咏雪》思考明确:诗人将春景比作冬景,几乎使人忘记奇寒而内心感到惊喜和温暖,想象奇妙,构思奇绝。

(3)“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写出了边塞天气奇寒。

第24课《诗词曲五首: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教案 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

第24课《诗词曲五首: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教案     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

24-2.《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诗词曲的有关知识,提高审美鉴赏能力。

2、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把握诗歌的大意及感情基调。

3、抓关键诗句,理解作品内涵,领会作者情感。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充分地诵读,注重学生的自主感悟,揣摩诗歌表达的情感。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古代文化的思想感情,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品析诗歌意境之奇绝,揣摩写作手法之奇妙,领悟作者情怀之奇伟。

教学难点:品味重点诗句,体味诗情。

教学方法:自主、合作、探究。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内容及过程一、导入语雪,大自然的骄子,人们灵魂的伴侣,它洁白美丽。

或纷纷扬扬,或飘飘洒洒,一朵朵、一片片,给我们的世界增姿添彩。

所以,它历来都是人们吟咏、描绘的对象。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咏雪的唐诗:《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去感受一番在大雪中送别的深情。

二、预学交流1、作者简介岑参(约715—770),江陵(今湖北荆州)人,唐代著名边塞诗人。

太宗朝功臣岑文本重孙。

代宗时,曾任嘉州(四川乐山)刺史,世称“岑嘉州”。

当时西北边疆一带战事频繁,岑参在边疆军队中生活了数年,因而对鞍马风尘的征战生活与冰天雪地的塞外风光有长期的观察与深刻的体会。

岑参的诗想象丰富,意境新奇,气势豪迈,情辞慷慨,色调雄奇瑰丽,具有浪漫主义色彩。

其诗与高适齐名,并称“高岑”。

代表作有《逢入京使》《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等。

由于从军西域多年,对边塞生活有深刻体验,善于描绘塞上风光和战争景象。

2、背景资料唐代天宝年间,李唐王朝在西北战事不断,许多文人也纷纷投入军人幕府,寻求个人发展。

天宝十三年(754年),岑参任安西北庭节度判官。

此时,他的同僚武判官要回京述职,诗人便在军帐中设宴为武判官送行,于是有了这首咏雪送人的名作。

这首诗可以说是唐代中期边塞诗的杰出代表。

三、朗读诗文,理解诗意1、朗读诗作,注意字音、停顿。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第24课《诗词曲五首》之《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教学设计 统编版九年级下册

第24课《诗词曲五首》之《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教学设计 统编版九年级下册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把握节奏,读准字音,注意字形,区别多音字;2、理解诗歌内容,准确翻译每句诗歌的含义,恰当地描述出诗中的画面,并能领悟诗中的感情;3、赏析并提炼诗歌中优美凝练的词句,学习本诗歌用词、炼句的方法、技巧,提升语文能力;4、培养丰富的情感,提升感悟能力,和表达能力。

二、重点、难点1、准备把握诗歌中重、难点词语的字音、字形和字义(特别是发生变化的字词);(重点)2、理解画面体悟意境:准确理解边塞画面、风情与营地特点,领悟人物精、气、神特点;(难点)3、领悟感情(重点)教学设计一【导入新课】白雪在我国古代文人雅士的笔下各美其美,如张岱的淡雅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又如谢道韫的浪漫之雪:未若柳絮因风起;再如柳宗元的孤寒之雪: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一千二百多年前,塞北一场奇绝的大雪,在岑参的笔下又是怎样的呢?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他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二【初读诗歌】1.从标题《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你能得知哪些信息?①诗歌内容:“咏雪”和“送别”,武判官即将回长安。

判官是什么官职?节度使、观察使等官吏的僚属、随员。

②通过朗读,你知道了下雪和送别的地点吗?轮台,现新疆境内,西北边塞。

③诗歌体裁:歌,为歌行体,一种比较自由的古体诗,不需讲究平仄对仗。

《登幽州台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都是这样的体裁。

2.我们通过解读标题、朗读全诗得知这首诗集咏雪诗、边塞诗、送别诗于一体,三者既相互交集,不同诗句又各有侧重。

这节课我们将根据这个思路研读全诗。

板书:咏雪诗、边塞诗、送别诗三【赏读诗歌】踏雪寻美赏读1-4句,有感情地朗读诗句并描绘画面。

1.对比“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和“北风扫地白草折,胡天八月正飞雪”,效果与和不同?明确:“卷”有席卷天地,裹挟万物迅猛推进的磅礴气势,极言风力强劲,狂风持久的状态。

而扫仅有很快横掠过去之意。

“即”意为就,表现对雪在八月就早早到来之惊讶。

部编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23课《诗词曲五首》(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说课稿

部编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23课《诗词曲五首》(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说课稿

部编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23课《诗词曲五首》(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诗词曲五首》是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其中包含了五首经典的中唐和晚唐诗作。

这些诗作风格各异,有写景抒情的,有咏史怀古的,也有表达抱负的。

本课旨在通过这五首诗的学习,让学生领略古代诗人的才华,感受古典诗词的魅力,并提高他们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接触过大量的古诗文,对古代诗人的创作风格和表达技巧有一定的了解。

然而,对于一些生僻的词语和典故,学生可能仍然存在理解上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帮助学生扫除阅读障碍,理解诗文内容,并引导学生体会诗人的情感和思想。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诗词曲五首》,使学生了解诗文的背景,掌握诗文的基本内容,提高他们的文学素养。

2.过程与方法:通过合作学习,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积极合作的能力,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和审美鉴赏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诗文中的美好情感,培养学生热爱文学、热爱生活的态度。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诗文的基本内容的理解和文学价值的欣赏。

2.教学难点:诗文中一些生僻词语和典故的理解,以及诗人的情感和思想的把握。

五.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合作学习法和引导发现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合作,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和审美鉴赏能力。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诗文的插图和相关的背景资料,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文内容。

六.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诗文的插图,引导学生关注诗文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诗文,扫除阅读障碍,理解诗文内容。

3.合作学习:学生分组讨论,共同分析诗文的结构和表达技巧,体会诗人的情感和思想。

4.展示与评价:各小组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其他同学和教师进行评价,共同提高。

5.总结与拓展:教师对诗文进行总结,强调诗文的价值和意义,并引导学生进行拓展学习。

第24课《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说课稿 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

第24课《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说课稿 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

第24课《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说课稿本次说课将围绕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24课《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展开。

该课文是一篇历史文学作品,所展现的是唐代开元年间,韦庄一时贯千古的卓著才华,和武则天的深情与毅力。

通过学习本课文,学生不仅能够了解相关的历史背景和社会情况,同时也能够提高自己的华语表达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

下面我们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阐述:一、教学目标1.了解唐代开元年间的历史背景和社会情况;2.理解韦庄的才华和武则天的深情与毅力;3.提高学生的华语表达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4.培养学生的历史文学鉴赏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学生能准确理解文中的人物形象和情感表达;2.培养学生的华语表达能力;3.了解唐代开元年间的历史背景和社会情况。

2. 教学难点1.正确理解文中人物情感的表达;2.简洁明了地表达自己的意见;3.理解并展开对历史文学的鉴赏。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简要介绍唐代开元年间的历史背景以及韦庄和武则天两位重要人物的生平,激发学生对本课文《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2. 学习课文1.学生朗读全文,了解全文的大体情节和语境;2.教师解读句子中的重点词汇和长句结构,引导学生梳理出句子的含义;3.分组讨论每个段落的中心思想和感受;4.整合各组讨论的结果,根据学生的理解深入讲解文中的人物情感和表达方法。

3.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1.提供一些文献材料,让学生了解唐代开元年间其他重要人物和事迹,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本文;2.让学生进行事实点拨,挖掘需要加深了解的社会背景,深入理解本文所传达的思想和意义;3.提供一些关于韦庄和武则天的其他作品或文献片段,看看作者是如何把这两个历史人物的情感和思想展现出来的。

4. 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通过以下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历史文学鉴赏能力:1.请学生理解本文的意义和特点,并根据自己的感受和理解,总结出自己的文学鉴赏观点;2.让学生读一些相关历史人物的诗歌或其他作品,挖掘文化传承中不一样的历史和人文意义;3.分析作者刻画人物形象和言语的方法,探索历史文学与当今社会生活的相关性。

九年级语文部编版下册 第六单元第24课诗词曲五首《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教学设计 教案

九年级语文部编版下册 第六单元第24课诗词曲五首《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教学设计 教案

24.2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教学目标1.提升朗读能力,反复朗读并背诵全诗。

2.学习借景抒情的写作手法。

3.培养学生昂扬乐观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1.学习借景抒情的写作手法。

2.培养学生昂扬乐观的精神。

课前准备1.指导学生完成预习2.制作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歌咏白雪的名句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江雪》柳宗元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李白《行路难》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杜甫《绝句》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高适《别董大》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唐·卢纶《塞下曲(之四)》二、作者简介岑参(715—770),江陵(今湖北江陵县)人,唐代著名“边塞诗人”,与高适齐名,并称为“高岑”,是边塞诗派的重要作家。

其诗早年以风格绮丽见长,后来历参戎幕,往来边陲,风格大变,诗中充满了积极乐观的情绪。

三、背景介绍岑参于唐玄宗天宝十三年夏秋之交到北庭,唐素宗至德二年春夏之交东归。

这是他第二次出塞,任安西北庭节度使封常清的判官,而武判官即其前任,诗人在轮台送他归京而写下此诗。

四、朗读课文,理解大意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字音、节奏、停顿。

2.在读准字音,读清句读的基础上,教师指导学生朗读,要求读出感情,读出韵律。

3.教师播放示范朗读磁带或教师范读,学生听读品味,进入意境,想像画面。

4.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教师鼓励学生放声读,大胆读,力求有所提高。

5.全班同学齐读课文,要求声音要洪亮、节奏要准,要读出韵律。

五、检查字词1.请给下面加点的汉字注音。

狐裘.(qiú)衾.(qīn)都.护(dū)着.(zhuó)瀚.海(hàn)掣.(chè)六、精读课文,把握文章1.开头两句描写了边塞怎样的气候特征?明确:描写了边塞风狂雪早的气候特征,“卷”“折”形容风势之猛,“即”,表明这里与内地相比,冬天来得格外早,不免使人惊异,“飞”字勾画出雪花漫天飘舞的景象。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六单元24《诗词曲五首》《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说课设计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六单元24《诗词曲五首》《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说课设计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六单元24《诗词曲五首》《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说课设计各位评委,老师们,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部编教材九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最后一课《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过程、板书设计、教学反思等七个方面对本课进行说明。

一、说教材(一)教材分析大纲要求学生了解诗歌的基本特点,培养他们阅读诗歌的兴趣和能力。

同时要求学生感受诗歌的节奏、韵律,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并提高自身的想象力和对古文化的涵养。

本诗是盛唐时期的边塞诗人岑参所作,很具有代表性,在整个教材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而且是历来必考内容之一。

(二)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A、了解边塞诗的基本内容与特点,做到教学上的点面结合。

B、朗读诗歌,理解作品表达的思想感情。

2、能力目标:掌握初步的诗歌鉴赏方法,提高阅读作品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丰富学生古典文化修养,体会古代诗歌描绘景物,抒发感情的特点和方法,并展开丰富的想象。

(三)教学重难点:反复诵读,掌握朗读技巧,体会诗人的情感。

二、说学情我所带的两个班的语文教学,学生的基础有差异。

这一班是我在初二年级接的,学生的情商很高,就是成绩有点儿低,比同年级要低六七分。

因而在备课时,尤其是在古诗文鉴赏方面,我对本班的要求要低一些。

三、说教法和学法1、我在教学时,介绍了边塞诗的内容与特点,以便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

2、让学生找出有关描写景物的语句及关键词语,在理顺诗歌线索的前提下,教师与学生共同探讨本诗的写作特色。

3、诵读法:“三分诗七分读”,将朗读教学贯彻到课堂始终,采用范读,集体读,个人读。

指导学生反复诵读诗歌。

4.提问法:以提问的方式把全诗讲析内容带出来,促进学生积极思考,希望以此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5.通过想象与联想,深切体验诗人的离愁别绪。

四、说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课前由巜读唐诗》的音乐导入,将学生带入学习唐诗的氛围中。

(二)、整体感知:从题目入手,寻找所给的信息,然后将诗歌分成前后两部分,找出过渡句。

初中九年级语文教案-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说课一等奖

初中九年级语文教案-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说课一等奖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一.教学目标:1理解诗歌内容并积累写雪诗句2有感情的朗读并背诵本诗。

3体会诗人昂扬向上的精神和对有人依依惜别之意。

二.导入:同学们还记得唐代诗人岑参的《逢入京使》吗背诵一下。

这首诗是诗人远涉边塞,半路碰上回京使者,托其带平安口信给家人。

诗中诗人渴望建功立业的豪迈与对故国思念之情,不禁令人动容。

哎,这首诗是岑参第一次出塞所写。

这节课我们来学习岑参的另一篇代表作《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这是诗人第二次出现所做,那这首诗又讲了诗人怎样的体验和感受呢,接下来我们一起学习。

三.解题: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白雪即交代了,时令天气。

歌,即歌咏歌唱。

白雪歌在指明天气的同时还交代了本诗的一个写作内容便是歌咏白雪。

武判官是送别的对象,武判官归京是事件,一个送字,说明了这是一首送别诗,那么作者的情感则是不舍和惜别。

四.朗读诗歌:自读、齐读、指读、指导读五.品析诗句。

方法:每位同学都要根据这首诗中的上下两句写出自己的赏析。

方法是,大致上可以用三个层次表达自己对所选诗句的分析。

第一层,诗句描写的是什么。

第二层,诗句表达的角度或作用是什么。

什么角度呢比如内外、动静、远近、正面描写、侧面描写等,这都是角度。

第三层,在诗中如果发现一个字、一个词对它进行赏析。

建议有选择的用上这些内容——内外、动静、声色、俯仰。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就是俯仰吧远近、视听、宏微、景情;正面与侧面、比喻与夸张、镜头与画面…尽可能地选用。

(同学们可以小组讨论自己的心得体会)预设:1“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用比喻的手法将冬景比作春景,不仅写出了诗人的惊喜同时也给人强盛的生机勃勃之感。

2“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静”这两句是全文中非常重要的一个过渡句,往下就开始写送别了。

3“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最后这两句运用了留白手法外,还寓情于景,把淡淡忧愁不动声色的融入到雪景中了。

六.拓展:送别诗和咏雪诗:四种写雪的诗:第一种伤感的:柳宗元的“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初中语文《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教案优秀范文

初中语文《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教案优秀范文

初中语文《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教案优秀范文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2)理解诗中的生词和典故,解释重要词语的意思。

(3)分析诗的结构和韵律,掌握古典诗歌的基本形式。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诗中的意象和表达手法。

(2)学会欣赏古典诗歌,培养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

(3)运用诗歌中的描写和抒发情感的方法,进行创意写作。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意和对别离的哀愁。

(2)培养爱国情怀,了解中国古代文化。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2)理解诗中的生词和典故,解释重要词语的意思。

(3)分析诗的结构和韵律,掌握古典诗歌的基本形式。

2. 教学难点:(1)诗中意象和表达手法的深入理解。

(2)欣赏古典诗歌,培养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

(3)运用诗歌中的描写和抒发情感的方法,进行创意写作。

三、教学过程1. 导入:(1)激发学生对古典诗歌的兴趣,引导学生思考诗歌的意义和价值。

(2)通过提问或讨论,引出本课的主题《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朗读《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注意生词和典故的理解。

(2)学生自主分析诗的结构和韵律,掌握古典诗歌的基本形式。

3. 合作探讨:(1)学生分组合作,讨论诗中的意象和表达手法。

(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进行分享和交流。

4. 欣赏与鉴赏:(1)引导学生欣赏古典诗歌,培养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

(2)通过讲解和示范,解释诗中的意境和情感。

5. 创意写作:(1)引导学生运用诗歌中的描写和抒发情感的方法,进行创意写作。

(2)学生展示写作成果,进行分享和评价。

四、课后作业1. 背诵《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2.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对诗中生词和典故的理解。

3. 选择一首自己喜欢的古典诗歌,进行欣赏和鉴赏,写一篇短文分享自己的感受和体会。

24 诗词曲五首《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教案)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

24 诗词曲五首《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教案)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教学目标1、回顾歌行体古诗特点,增进对诗人岑参的了解;2、找出诗中写景的句子,在朗读中体会作者笔下边塞雪景的奇丽壮美;3、理解作品的内涵,体会作者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在朗读中,体会作者笔下边塞雪景的奇丽壮美,感受岑参雄奇瑰丽的诗风。

教学难点:理解作品内涵,体会作者情感。

教学方法朗读法品读法悟读法教学过程一、回顾旧知,导入新课齐背《逢入京使》,引出诗人岑参,走进新课《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二、朗读感知1、读题。

说说你读到的信息。

预设:歌行体、送别诗、边塞诗、大雪天送武判官返回京城长安。

2、读诗。

你在字、词、句的含义上有哪些疑问?提出来,大家一起解决。

预设:字音问题;词语理解:不得控、饮、风掣红旗、空;句意: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互文)二、品读赏景1、找出诗中写景的句子并朗读,说说作者是如何描写边塞风光的,写出了怎样的特点。

(此环节通过朗读来体会诗意诗情,通过体会诗意诗情来提升朗读)预设:北风卷独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卷、折、即,边塞风狂雪早,重读这三个字。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以春景喻冬景,以梨花喻雪花,比喻新奇,让人在苦寒之地感受到春天的生机,也写出了边塞雪急雪骤,从南方过去的诗人看到此景,心生惊喜,指导学生读出欣喜之情。

)将军角弓不得控。

都护铁衣冷难着。

(侧面写出了边塞的寒冷是一种极度的寒冷,动词较多,朗读时语速可稍快。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画面壮阔又给人阴沉之感。

问:这种愁可能是什么愁?天气严寒、离别之时、离家万里。

朗读时重读百丈、万里,声音低沉缓慢。

)小结:边塞之景奇丽壮美2、寻找诗中点亮画面的词语,仿照示例说话。

(此环节旨在引导学生进一步感受诗人笔下的奇丽壮美风光,感受离愁别绪中的慷慨豪迈。

)西北边塞本来是单调的,但有了红旗,阴沉的天空就亮了;边塞本来是_____,但有了_____就______;预设:本来是死寂的,但有了树树“梨花”就有生机了;本来是寂寞的,但有了珠帘、罗幕就浪漫了;本来是无聊的,但有了胡琴琵琶与羌笛就热闹了;本来是寒冷的,但有了酒就有暖意了。

部编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第24课《诗词曲五首之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精品教学设计

部编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第24课《诗词曲五首之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精品教学设计

部编版九年级下册第24课《诗词曲五首》之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学习目标:1.通过诵读,品味诗歌内容,领悟诗歌意境,理解诗歌内涵。

2.学会引用诗句,学以致用。

3.背会这首诗。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唐朝是诗的国度,唐诗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千百年来,一直受到世人的最爱。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首盛世大唐边塞诗的压卷之作——《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诗人岑参是唐朝著名边塞诗人。

二、初读感知1.读诗,注意字音字义,把读不准的字圈出来。

(①学生自由读,注意红体字的读音。

②找一生读。

③老师提出要求:注意字音、节奏和情感。

)2.让生读一遍题目。

提问读到了哪些信息:送别诗、时间(冬天)人物:武判官、主要事件:送别;(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把题目说一遍)从内容上写了哪两方面的内容:咏雪、送别。

有景有情。

老师板书:景——情。

3.齐读全诗:看哪些诗句写咏雪,哪些诗句写送别?(读后师问:找好了吗?找好了不要说出来,我们再读这首诗,读完咏雪的部分就停下来,如果谁没有停下来,说明找错了。

)三、赏读美景齐读咏雪部分,你认为作者描绘的雪景美丽吗?现在让我们通过合理的想象,运用适当的修辞,四人小组讨论,用自己的语言描绘画面。

1.在咏雪部分,我们分组用语言描绘画面。

提示:描绘画面不是解释。

为了增添语言的描写性,可以运用修辞,如比喻、拟人等,使语言更形象、生动;可以添加联想与想象,把古诗因为追求简练而省略的内容补充出来。

过渡:诗人为了表现雪景的美丽和雪天的奇寒,还特别注意炼字。

领会哪个字最有表现力。

2.再读咏雪部分在咏雪部分,你认为哪个字最有表现力,请说出理由。

3.过渡句。

齐读全诗,咏雪部分和送别部分,两部分内容是如何连接在一起的?过渡是哪一句?四、品读情感。

1.齐读送别部分,找出最能体现作者情感的句子。

这些句子体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如何读出这种情感?2.写作方法。

以景衬托情感。

本诗主要写送别,为什么花费大量笔墨咏雪呢?(引导:本诗有景有情,叫作?生答:情景交融、触景生情、寓情于景、以景衬情。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教案(精选22篇)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教案(精选22篇)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教案(精选22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职场文书、公文写作、党团资料、总结报告、演讲致辞、合同协议、条据书信、心得体会、教学资料、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place documents, official document writing, party and youth information, summary reports, speeches, contract agreements, documentary letters, experiences, teaching material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教案(精选22篇)通过制定教学工作计划,教师能够更好地把握学生的学习进度和学习情况。

第24课《诗词曲五首——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课件 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

第24课《诗词曲五首——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课件 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

阅读感悟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美化的说法。 〔〔〔锦角控衾弓〕薄〕一〕种织以锦兽被角都作显装得饰单的薄弓了。。 〔都护〕拉开(弓弦)。 〔着(zhuó唐)朝〕镇守边疆的长官。
〔饮(yìn)〕宴请。
〔〔〔胡辕掣琴门(〕〕chè泛领)指兵〕西将域帅的的琴营。门。
〔翻〕
拉,扯
飘动。
穿。
疏疏通通文文意意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北风席卷大地吹折白草,仲秋八月胡地飘降大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仿佛一夜之间春风吹来,树上有如梨花竞相开放。
疏疏通通文文意意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雪花飘入帘笼沾湿帐幕,就是穿狐皮袍也不暖和。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将军兽角弓冻得拉不开,都护的铠甲冷得难穿上。
疏疏通通文文意意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无边沙漠结成百丈坚冰,忧愁的阴云凝结在长空。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帐中摆酒为回京人送行,助兴的是琵琶羌笛胡琴。
小结
总结本文的感情色彩
这首诗,以奇丽多变的雪景,纵横矫健的笔力,开阖 自如的结构,抑扬顿挫的韵律,准确、鲜明、生动地 制造出奇中有丽、丽中有奇的美好意境,不仅写得声 色宜,张弛有致,而且刚柔相同,急缓相济,是一乎 不可多得的边塞佳作。全诗不断变换着白雪画面,化 景为情,慷慨悲壮,浑然雄劲。抒发了诗人对友人的 依依惜别之情和因友人返京而产生的惆怅之情。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23《诗词曲五首》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说课稿新人教版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23《诗词曲五首》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说课稿新人教版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教案设计教学设想:这是一首融合了“咏雪”与“送别”两种主题的边塞诗。

学习这首古诗,我们不妨透过诗人好奇的双眼,借着想象的翅膀,以“奇”、“情”贯穿教学的始终,使学生的情感得到熏陶、提升。

教学中,采用点拨、引导的方法,要求学生不仅善于体会,还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共同构建一个“诗话”的课堂。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通过抓取奇特的景物描写及丰富的想象进入诗歌的意境,能在品析中去感悟诗歌独特的语言美、意境美。

能通过对诗句的品读,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2、过程与方法:以“奇”为切入点,把握诗歌的内容;从“情”出发,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鼓励个体感悟、小组合作,体味诗歌优美的语言。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情感,发挥想象,培养学生的审美体验和审美情趣。

学习作者面对艰苦的生活环境而表现出的乐观昂扬的英雄气概。

教学重点难点:1.领略岑参的诗歌“好奇”的特点。

2.感悟诗人乐观豪迈的英雄气概。

教学过程:第二课时(一)导入新课(二)朗读1.听录音,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

2.指名配乐朗读。

(三)赏析诗歌1. 解题2. 领略边塞美景(1)小组合作活动把文中描绘奇景的相关句子找出来,并用短语“天气奇_____”“地域奇______”“风雪奇______”“雪花奇______”来概括。

(2)学生交流讨论,教师参与活动。

(3)汇报,点评。

(4)赏析名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3.体会诗人感情(1)学生细读课文,体会作者在文中所流露的感情。

(2)指名汇报——依依惜别之情和乐观豪迈之情。

(3)赏析诗句“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4)齐读课文,感悟诗人的乐观豪迈之情。

4. 梳理文章结构层次(1)欣赏图片,用文中诗句来描绘画面内容。

(2)学生交流讨论:咏雪和送别有何联系?全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3)汇报小结,出示板书。

(四) 拓展练习1.你还喜欢文中的哪些诗句,为什么?2.“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人教部编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第6单元24.诗词曲五首《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说课稿

人教部编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第6单元24.诗词曲五首《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说课稿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讲课稿敬爱的各位评委,你们好,我今日讲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八级上册第六单元第五课最后一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下边,我将从教材剖析、学生状况剖析、教课目的、重难点、教课方法和手段、教课方案、板书设计等七个方面对本课进行说明。

一、说教材(一)教材剖析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是八年级放学期第六单元的课文。

大纲领修业生认识诗歌的基本特色,培育他们阅读诗歌的兴趣和能力。

同时要修业生感觉诗歌的节奏、韵律,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并提高自己的想象力和对古文化的涵养。

本诗是盛唐期间边塞诗人所作,很拥有代表性,在整个教材中据有重要的地位,并且是向来必考内容之一。

(二)教课目的:1、认知目标:A、认识唐代诗歌发展的基本历程,做到教课上的点面联合。

B、朗诵背诵诗歌,理解作品表达的思想感情。

2、能力目标:掌握初步的诗歌鉴赏方法,提高阅读文学作品的能力。

3、感情态度价值观:丰富学生古典文化涵养,领会古代诗歌描述光景,抒发感情的特点和方法,并睁开丰富的想象。

第1页共6页(三)教课重难点:频频朗读,掌握朗诵技巧,领会诗人感情。

二、说学生我同时担当两个班的语文教课,学生的基础也有差别。

因此,在备课上应当以备中游为主,兼备首尾的学习。

比方,在诗歌的鉴赏方面,对处后生的要求相对要低好多。

而对尖子生,很有必需提高他们的鉴赏能力,由于当前的考试难度逐渐加大。

而学习诗歌是提高对文学作品鉴赏力的一个特别有效的门路。

三、说教法和学法1、我参照了《中国文学发展史》,采纳以时间为线索的方式,启迪学生回想学到过的诗歌及有关的诗人。

这样,使学生对唐诗有一个系统性的认识,且便于他们对诗歌的记忆。

从中,也就达成了教课目标1。

2、让学生找出有关描绘光景的语句及重点词语,在理顺诗歌线索的前提下,睁开想象,用自己的话来描述诗歌中的画面。

教师与学生共同商讨本诗的写作技巧。

4.3、朗读法:“三分诗七分读”,将朗诵教课贯彻到讲堂一直,采纳集体读,小组读,个人读。

《诗词曲五首——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教案-语文九年级下册

《诗词曲五首——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教案-语文九年级下册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的结尾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明确:两首诗的结尾都是作者依依不舍地望着故友的身影逐渐消失不见,从而表达了对友人分离的留恋。
小结
全诗共18句,以“雪”为线索。全诗以写雪景衬托送别,又在送别中写雪景,表达了作者真挚而复杂的感情——对北国风景之赞叹,对灿烂春光的憧憬,对别友之惆怅,对故乡之思念——全部寄托在了这壮丽的雪景中。堪称盛世大唐边塞诗的压卷之作。
难点分析
能领略诗情画意,感受其意境美;并提高自身的想象力和对古文化的涵养。对于学生有一定的难度。
教学方法
1.反复吟诵,联想品味。通过抓取奇特的景物描写及丰富的想象进入诗歌的意境,能在品析中去感悟诗歌独特的语言美、意境美。
2、鼓励个体感悟、小组合作。
3、激发情感,发挥想象,培养学生的审美体验和审美情趣。学习作者面对艰苦的生活环境而表现出的乐观昂扬的英雄气概。
三、读中提升—悟情感
在这奇冷的冰雪天气里送别友人,本应该是一件凄凉悲伤之事,然而作者却借助对边塞雄奇瑰丽景色的描绘,将戍边将士之别衬托得雄浑悲壮。边塞雪景在诗人的笔下也是如此的雄奇、壮丽。这是为什么?
写作背景资料中这样写道:唐天宝年间,李唐王朝国力强大,不断拓展疆域,因而在边境与西北少数民族不断发生战争。许多热血青年投身塞外,立志报国。同时有若干仕途失意的文人把立功塞外视为求取功名的新途径。岑参就是其中的一位。他怀着建功立业的志向,两度出塞,前后在边疆军队中生活了六年。他曾在诗中写到:“功名只向马上取,真是丈夫一英雄。”
学科
语文
年级/册
九年级(下)
教材版本
人教版
课题名称
第六单元 24《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教学目标
学习《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面对艰苦生活环境表现出昂扬乐观的英雄气概。

2024春九年级语文下册第6单元24诗词曲五首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说课稿新人教版

2024春九年级语文下册第6单元24诗词曲五首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说课稿新人教版
教学方法与手段
1.教学方法
(1)讲授法:在讲解诗词背景、结构和意象等方面,教师可以通过讲授法向学生传授相关知识,帮助学生建立起对诗词的基本认识。
(2)讨论法:在分析诗词情感和意境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鼓励他们分享自己的感受和理解,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思考。
(3)实践法:在诗词欣赏和创作环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朗读、背诵和写作等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诗词的美感和情感表达。
2.学习兴趣、能力和学习风格:九年级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于具有美感和深度的文学作品往往比较感兴趣。他们在学习诗词时,更倾向于通过朗读、背诵等方式来感受诗词的音乐性和节奏感。在学习能力方面,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分析和解读文本的能力,能够从多个角度对诗词进行思考和探讨。在学习风格上,部分学生喜欢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而另一些学生则更愿意在小组合作中共同探讨和解决问题。
2024春九年级语文下册第6单元24诗词曲五首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说课稿新人教版
科目
授课时间节次
--年—月—日(星期——)第—节
指导教师
授课班级、授课课时
授课题目
(包括教材及章节名称)
2024春九年级语文下册第6单元24诗词曲五首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说课稿新人教版
教学内容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2024春九年级语文下册第6单元的24诗词曲五首《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说课稿》。本节课将重点讲解教材中的诗词内容,包括诗词的背景、诗词的结构、诗词的意象、诗词的情感等方面,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诗词的意境和作者的情感表达。具体的教学内容如下:
答案:
1.《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说课稿》的诗意是描绘了诗人送别武判官归京的场景,主题是表达了对友人的离愁别绪和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2.《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说课稿》的结构特点是采用了叙事和抒情相结合的方式,结构清晰,层次分明,有助于表达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九年级语文下册诗词曲五首24《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说课稿
九年级语文下册诗词曲五首24《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说课稿(部编版)
一、说教材
本诗是盛唐时期边塞诗人岑参所作,是一首咏雪的送别诗,雪景中衬托送别,送别中又咏雪景,表现了雪中送友的真挚情谊,传达出诗人独特奇妙的感受,在送别诗中很具有代表性。

二、说教学目标
1、理解、积累“狐裘、锦衾、瀚海、阑干、风掣”等词语。

2、提升朗读能力,反复朗读并背诵全诗。

3、欣赏诗歌意境,体会诗歌的感情,了解品诗的方法。

4、培养学生昂扬乐观的精神。

三、说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诗句中“角弓”"铁衣"等都体现了战地特有的环境特点,需要逐句品析。

通过写边疆将士眼中奇丽的边塞雪景,侧面烘托出将士们面对艰苦环境的乐观昂扬的精神。

教学难点:1.这首诗既是一首送别诗,也是一首边塞诗,诗人以咏雪为主线抒发送别之情。

景中含情,理解起来有难度。

2.学生常常忽略诗歌中的细节描写,不善于想象,难以很好地链接画面。

四、说学情
九年级的学生经过中学几个学期的学习,已经能够借助工具书,结合课文注释弄懂诗歌大意了,而且也比较熟练的掌握了自我探究、小组讨论的学习方式.绝大部分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对诗人情感的领会应该可以通过反复朗读、拓展探究的方式顺利完成。

新课程标准注重对学法的指导,强调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五、说教法学法
1、朗读法:教学中将朗读训练贯彻到课堂始终,引导学生在朗读、析读、讲读的过程中体验诗人的情感。

2、合作探究:让学生积极参与各个环节的讨论与学习,充分调
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3、想象与联想:通过想象与联想,深切体验诗人的离愁别绪。

六、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诗歌按内容来分类:可分为叙事诗、抒情诗、送别诗、边塞诗、山水田园诗、怀古诗(咏史诗)、咏物诗、悼亡诗、讽谕诗。

唐代天宝年间,李唐王朝与西北少数民族边境战事不断,许多文人也纷纷投入军人幕府,寻求个人发展,并体验到边塞紧张激烈的军旅生活和新奇独特的自然风光,形成了盛唐边塞诗派。

著名的边塞诗人有高适、岑参、王昌龄、王维、王翰、李颀等。

边塞诗主要是描写边疆征战生活和塞外风光的作品,一般表现建功立业、奋勇报国、抗敌御侮的主题,是盛唐时期诗歌的一朵奇葩。

问:你知道有哪些描写边塞战争的诗句?(可根据学生的回答展示课件)
1、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唐.王之涣.《出塞》)
2、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唐.王贺.《南国》)
3、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唐.王翰.《凉州词》)
4、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唐.王昌龄.《出塞》)
5、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唐.王昌龄.《从军行七首》)
师:这类诗大多格调高昂,气势磅礴,感情激越,意境开阔,章法多变,充满悲壮色彩和英雄气概。

从中我们既可看到黑云压城,狂风怒嚎、大雪飘落、沙石飞舞、将士搏杀的壮烈场景,也可感受到征人的痛苦、闺妇的哀怨和人民的灾难。

那么你知道怎么去赏析边塞诗吗?赏析边塞诗至少要把握以下几点:
①了解诗歌创作的时代背景②弄清每首诗思想感情的细微差别;
③体会不同的艺术风格。

现在我们一起来欣赏唐代边塞诗派的著名诗人岑参的边塞诗
(二)、检查预习:
1、简介本诗写作背景:(由学生介绍)
唐玄宗天宝十三年(754 ),岑参再度出塞,充任安西北庭节度使封常清的判官。

武判官的是他的同僚,要回京述职,岑参便写下了这首咏雪送别之作。

2、解题:诗歌题目《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告诉我们哪些信息?
学生回答:“白雪歌”即“白雪之歌”(咏雪),指明了天气情况,“送武判官归京”点明人物(诗人、武判官)、事件(归京),告诉我们这是一首雪中送别诗,表达了诗人因朋友返京而产生的依依不舍和无限惆怅之情。

3、指名一学生朗读诗歌。

(三)、诵读诗歌,理解诗意:
1、朗读提示:
(1)、注意语速语调:
本文又是一首送别诗,表现送别友人的依依不舍之情,吝惜,总的来说语调应低沉舒缓。

第1—4句:表现诗人八月见雪的惊奇之情,语调要高一些;第5—8句:情调应低沉而坚毅;第9—14句;朗读时宜用孤寂凄凉的语调;第15—18句:朗读时宜用舒缓的低平的语调。

(2)、注意朗读节奏与停顿:用“二二三”节拍读,第二拍要读出拖音。

如: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2、学生自由朗读三分钟后指名两同学读,最后齐读。

(四)、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1、分别找出诗中描写咏雪和送别内容的句子。

2、“咏雪”一层中,作者描绘出的边塞雪景的什么特点?哪些句子是正面描写?哪些句子是侧面描写?
3、“送别”一层中,哪些句子写饯别,哪些句了写惜别?
4、用几个字概括描绘的两幅画面?并说说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
5、用“描绘了,抒发了”的句式概括这首诗的主要内容。

(五)、品读赏析,感受意境:(由学生个人发言)
找出你最喜欢的句子,并说出喜欢的理由。

(提示:联系题目及背景资料,从写的景象、关键词、运用的修辞以及表达效果等方面来说)
请用句式:“我认为诗中————一句写得好,理由是————”来说。

(六)、小结全文,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这首咏雪送别诗,前十句从不同侧面写雪,后八句写送别。

全诗以“雪”为线索,以雪景衬托送别,送别中又描写雪景,情景交融。

诗在咏雪景的同时表现了雪中送友的真挚情谊,还传达出诗人独特奇妙的感受,意境鲜明壮伟,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

(七)、背诵课文。

先让学生自由朗读诗歌五分钟,再根据提示集体背诵。

(八)、积累迁移:
咏雪名句和送别名句。

(先由学生说,再多媒体展示更多的名句。

)(九)、拓展练习: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生活中,我们经常遇到分别的场面,请你设置一个与朋友分别的情景,其中至少包含一句有关友情的古诗文名句,同时做到情景交融,一百字以上。

(十)、布置作业:
1、朗读并背诵课文。

七、说板书设计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八、说教学反思
面对边塞战地严酷的自然环境和艰苦的生活,诗人感受到的却是充满生命力的惊奇与温暖。

这份青年锐气,正是诗人昂扬乐观的英雄气概的体现。

同学们,生活中,我们都会遇到很多不如意的事,都会面对充满挑战的艰苦环境,在这种环境中,我们也应该以一份昂扬勇毅的英雄气概,不惧苦难,奋勇向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