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师大版六年级语文下册《五单元 19 访兰》教案_16
西南师大版六年级语文下册《五单元 19 访兰》教案_2
19.《访兰》教学设计主题:人生哲理授课对象:六年级下期学生一、目标确定的依据(一)课程标准相关要求。
1.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
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文中有关词句意思,体会其表达效果。
2.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在阅读中了解文章表达顺序,体会作者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的基本表达方法。
在交流讨论中敢于提出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
(二)教材分析本文写了父亲养兰、赏兰,“我”随父亲访山中之兰的一段亲身经历,一种真切感受。
课文以兰喻人,探寻做人处事之理。
学习中,感受对比这种写作手法的好处。
(三)学情分析六年级学生具有较强的独立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过程中能熟练运用抓重点词、联系上下文、自读自悟等多种方法进行学习。
之前学生学习过许多写景状物的文章,阅读中应抓住三个不同阶段景物特点,展开丰富想象,采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进行描写,感受大自然那整体无与伦比的和谐的美。
使学生能将课内学到的方法运用到平时的习作中。
二、学习目标(1)通过自由练读、同桌互助、观察比较、全班交流等方式,准确认读写本课的生字词。
(2)通过自由朗读、同桌互助的方式,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3)通过对重点句子的学习和感悟,了解家兰与野兰的不同特点,联系上下文领悟文章的思想内容。
(4) 学习借物喻人的写法,并写一个片段。
三、重、难点:通过朗读了解家兰与野兰的不同特点,联系上下文领悟文章的思想内容。
四、评价任务:(一)认读生字,听写词语。
(二)通过默读的方式勾画出批注积极地感受。
学习作者在观察仔细、生动描写的过程中抒发感情的写作手法。
五、课前准备:师生共同搜集有关兰花的名言、诗歌、图片等资料。
教学设计:一、引入质疑1.展示有关兰花的绘画作品和实物图片,让学生欣赏,展示有关描写兰花的诗词,让学生朗读。
并思考各诗句着重体现了兰花的什么特点。
2.谈话:兰花形态绰约多姿,给人们带来了愉悦的美的享受。
今天,我们一起来欣赏贾平凹先生笔下的兰花又是怎样的与众不同。
慈利县第二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第19课《访兰》教学设计 西师大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第
19。
访兰教学目标1.自学本课生字.2。
通过对比,了解家兰与野兰的不同特点,联系上下文领悟文章的思想内容.3.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教学准备师生共同搜集有关兰花的名言、诗歌、图片等资料。
教学设计一、引入质疑1.展示有关兰花的绘画作品和实物图片,让学生欣赏,展示有关描写兰花的诗词,让学生朗读.并思考各诗句着重体现了兰花的什么特点.2.谈话:兰花形态绰约多姿,给人们带来了愉悦的美的享受。
今天,我们一起来欣赏贾平凹先生笔下的兰花又是怎样的与众不同。
3。
揭题质疑.如:为什么用“访兰”而不用“赏兰"?父亲带“我"去访兰的目的是什么?二、初读知意1。
朗读课文。
2.文章按照访兰的缘由、观赏兰花、访兰后的感想分为三部分,请分别给这三部分拟上。
然后说说文章的主要内容。
3.在作者笔下,兰花有怎样的引人之处?请把有关描写兰花的语句勾画出来。
侧面描写--家兰:“家里庭院就有了百十余品种……方圆十几里的人都跑来观赏.”正面描写-—野兰:“盈尺高的,都开了淡淡的兰花,像就地铺了一层寒烟;香气浓烈极了,气浪一冲,站在峡谷的任何地方都闻到了.”三、重点研读1.读“我"与父亲在访兰过程中的对话。
说说从这一段对话中读懂了些什么。
2.小组讨论后交流.3。
重点讨论几个问题。
(1)家兰和野兰有什么不一样?(2)“两个味儿”指的是什么?(3)“我"对兰花的认识发生了怎样的变化?(4)父亲带“我"访兰的目的是什么?4.说说自己对“这正是它的不俗处。
它不为被人欣赏而生长,却为着自己的特色而存在着,所以它才长的叶纯、开的花纯,楚楚的有着它的灵性."这句话的理解。
四、深化认识1。
读最后一段,说说“不敢”、“后悔”表达了作者怎样的一种思想感情和人生态度?2.说说自己读了课文后的体会或感受,谈谈自己今后要做怎样的一个人。
五、背诵参考资料贾平凹,原名贾平娃,1952年出生,陕西丹凤人.1975年毕业于西北大学中文系。
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9访兰∣西师大版
《访兰》教学设计《访兰》是一篇托物言志的文章。
开篇写父亲爱兰、养兰,但当乡亲邻人去观赏的时候,父亲不但没有得意反而“愠怒”,这使“我”不理解。
以后和父亲一起访兰,通过和父亲讨论野生、家养的兰花品质,“我”才找到了问题的答案。
本文的描写对象是兰草,但作者并没有花大量笔墨来描绘兰草的外形,而是重点写了野生兰草的生存环境和父子间的对话,其目的就是要突出兰草的美不仅仅是外表的,更重要的是本质的美、内在的美。
【知识与能力目标】1、自学本课生字,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
2、通过对比,了解家兰与野兰的不同特点,联系上下文领悟文章的思想内容。
3、重点理解中心句“它不为人欣赏而生长,却为着自己的特色而存在着,所以它才长得叶纯、开的花纯,楚楚的有着它的灵性”,并由此想象自己要做怎样的人。
【过程与方法目标】1、以学生为主体,自读感悟,小组合作学习。
2、抓住描写兰的关键词句,通过对比以及联系实际等领悟文章的思想感情。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教学重点】1、自学本课生字,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
2、通过对比,了解家兰与野兰的不同特点,联系上下文领悟文章的思想内容。
【教学难点】重点理解中心句“它不为人欣赏而生长,却为着自己的特色而存在着,所以它才长得叶纯、开的花纯,楚楚的有着它的灵性”,并由此想象自己要做怎样的人。
学生准备:熟读课文,学会本课的生字,掌握新词语。
搜集搜集有关兰花的名言、诗歌、图片等资料。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生字、新词卡片。
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学会文中的生字,理解新词的含义。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初步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理清课文的脉络。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1、出示兰花图片知道这是什么花吗?说说你所了解的兰花,好吗?(鼓励学生畅所欲言)2、是呀,兰花的确很美,因为它的高雅,人们把它和“梅、竹、菊”并称为花中四君子。
诗人常以它为题材写了不少诗篇。
3、师出示关于兰花的一首诗,生自读感悟。
新西师大版六年级下册语文 访兰 教案
19.访兰教学目标1.自学本课生字。
2. 通过对比,了解家兰与野兰的不同特点,联系上下文领悟文章的思想内容。
3.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教学准备师生共同搜集有关兰花的名言、诗歌、图片等资料。
教学设计一、引入质疑1.展示有关兰花的绘画作品和实物图片,让学生欣赏,展示有关描写兰花的诗词,让学生朗读。
并思考各诗句着重体现了兰花的什么特点。
2.谈话:兰花形态绰约多姿,给人们带来了愉悦的美的享受。
今天,我们一起来欣赏贾平凹先生笔下的兰花又是怎样的与众不同。
3.揭题质疑。
如:为什么用“访兰”而不用“赏兰”?父亲带“我”去访兰的目的是什么?二、初读知意1.朗读课文。
2.文章按照访兰的缘由、观赏兰花、访兰后的感想分为三部分,请分别给这三部分拟上。
然后说说文章的主要内容。
3.在作者笔下,兰花有怎样的引人之处?请把有关描写兰花的语句勾画出来。
侧面描写——家兰:“家里庭院就有了百十余品种……方圆十几里的人都跑来观赏。
”正面描写——野兰:“盈尺高的,都开了淡淡的兰花,像就地铺了一层寒烟;香气浓烈极了,气浪一冲,站在峡谷的任何地方都闻到了。
”三、重点研读1.读“我”与父亲在访兰过程中的对话。
说说从这一段对话中读懂了些什么。
2.小组讨论后交流。
3.重点讨论几个问题。
(1)家兰和野兰有什么不一样?(2)“两个味儿”指的是什么?(3)“我”对兰花的认识发生了怎样的变化?(4)父亲带“我”访兰的目的是什么?4.说说自己对“这正是它的不俗处。
它不为被人欣赏而生长,却为着自己的特色而存在着,所以它才长的叶纯、开的花纯,楚楚的有着它的灵性。
”这句话的理解。
四、深化认识1.读最后一段,说说“不敢”、“后悔”表达了作者怎样的一种思想感情和人生态度?2.说说自己读了课文后的体会或感受,谈谈自己今后要做怎样的一个人。
五、背诵参考资料贾平凹,原名贾平娃,1952年出生,陕西丹凤人。
1975年毕业于西北大学中文系。
全国政协委员,陕西省作家协会副主席,西安市人大代表,西安市作家协会主席。
西师大版六年级语文下册《访兰》教学设计
西师大版六年级语文下册《访兰》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访兰》的内容,理解课文的主题和情节。
2.能够正确朗读课文,掌握关键词汇及表达方式。
3.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能够理解课文的意思并进行简单的分析。
4.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能够运用课文中的知识进行写作练习。
教学重点:1.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让学生了解课文的主题和内涵。
3.掌握关键词汇和表达方式。
教学难点:1.培养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
2.让学生能够进行简单的写作练习。
教学准备:课文《访兰》、多媒体课件、单词卡片、笔记本。
教学过程:Step 1 导入新课用多媒体课件向学生展示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引导学生讨论画中的景物。
通过讨论,引出本课的主题“访兰”,并引导学生猜测课文的内容和情节。
Step 2 练习朗读课文让学生跟读课文并进行矫正,纠正他们的发音和语调。
通过多次的朗读练习,学生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Step 3 学习重点词汇和词组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和词组,帮助学生理解其意思,并完成相关练习。
然后,让学生自己写出课文中的关键词汇和词组。
Step 4 阅读理解练习将课文分段展示,通过问答和小组合作,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意思和情节,进一步培养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
Step 5 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一个问题:“为什么兰开着门的房子里什么都没有?”鼓励学生进行思考和交流,并要求他们用自己的话进行表达。
Step 6 写作练习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想法和课文中的提示,写一篇关于访兰的文章。
要求文章要连贯、有逻辑,注意使用适当的词汇和句式。
Step 7 课堂总结通过小组展示和讨论,回顾本节课的内容,并对学生的表现给予评价和鼓励。
Step 8 作业布置要求学生完成课后习题,并预习下节课的内容。
以上是一份关于《访兰》的教学设计,希望对您有帮助。
西师大版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访兰》教案
西师大版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访兰》教案教学目标:1. 通过阅读文本,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访兰美丽的风景和访兰人的生活特点;2. 培养学生爱护自然环境的意识和保护生态的责任感;3. 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
教学重点:1. 学习理解文本的主要内容和细节;2. 学习通过观察和描写,表达对自然风景的喜爱。
教学难点:1. 学习通过文本中的描写,感受美丽的自然风景;2. 学习通过描写人物形象和行为,理解访兰人的生活特点。
教学准备:1. 课本《访兰》;2. 教学PPT。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新课(5分钟)1. 教师出示图片或视频,介绍中国西南地区的兰州市,并引导学生回忆兰州市的特点。
2. 引出新课《访兰》,询问学生对“访兰”一词的理解。
Step 2:阅读理解(15分钟)1. 教师指导学生阅读课文《访兰》,并回答以下问题:a. 文章的主题是什么?b. “黄土高原上的兰州”是什么意思?c. 访兰人为什么对兰州感到自豪?d. 通过描写访兰人的生活细节,文中想告诉我们什么?2. 学生阅读课文,并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
Step 3:词语理解(10分钟)1. 教师解释生词和词组,并引导学生理解:a. “滔滔”:形容山间的水流声;b. “脱缰野马”:比喻势不可当的力量;c. “密密麻麻”:形容非常密集;d. “杂乱无序”:指事物无条理、没有秩序。
2. 学生跟读并理解生词和词组的意思。
Step 4:品味语言(1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阅读课文中的描写,感受美丽的自然风景:a. 访兰人对着远山,闲看着远山渺渺的火红。
b. 这些树和花不懂人话,也不招摇,默默地扎根在了这里。
c. 访兰人有的耕田,有的养羊,有的炒菜,也有的拉牛车。
2. 学生思考并讨论这些描写有哪些美丽的意象,体会访兰人对自然的喜爱之情。
Step 5:写作训练(15分钟)1. 学生根据课文中的描写和感受,自由写一段对自然风景的描写。
2. 学生互相交流、欣赏和修改自己的作文。
西师大版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访兰》教案设计
西师大版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访兰》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理解并掌握《访兰》这篇文章中的原意。
•能够熟练运用读懂这篇文章中的汉字和词语。
2.能力•熟练理解并掌握《访兰》这篇语文文章的文化背景和历史故事。
•能够和同学合作进行本篇文章中的语文学习,提高自己的口语交流能力。
3.情感•引导学生体会到诗意和人情味在生活中的重要性,领悟兰儿姑娘纯真美好的品格,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和美好品质。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理解并掌握其中的用意,学习诗意的表达方式。
•多人互动,合作进步。
2.难点•了解兰儿姑娘的生活环境和文化背景。
•理解文意的高端词汇。
三、教学步骤及内容1.知识传授•课堂语文短期训练-汉语老师光盘。
•《访兰》历史故事的讲述(包括文化背景)。
2.思维启发•运用泛读式的思维启示,提高读懂汉字和词语的能力,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和把握。
•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访兰》这篇文章的背景和含义,领悟兰儿姑娘纯真美好的品格,体现诗意和人情味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3.观看视频/讲解•观看西师大版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访兰》相关视频并听取老师讲解,加深对访兰一文的理解和解读。
•调研古代文化、人文思想和诗歌艺术,对兰儿姑娘的文化背景进行剖析。
4.合作学习•建议采用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根据《访兰》这篇语文文章中的内容分工,一起讨论、交流和解决问题。
•在小组中进行互动,相互提供帮助,不断进步,提高口语交流能力和团结合作能力。
5.练字练习•练习访兰一文中字的写法,熟悉字的结构和书写规范,提高人的错误率。
四、教学工具与材料•西师大版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材。
•学生作业本。
•活页笔记或说故事卡片。
五、教学评价•课后布置在家演练访兰文章,关键是熟记住文章的一切内容。
六、教学反思•对领悟兰儿姑娘纯真美好的品格和体现诗意和人情味在生活中的重要性的提醒;强调注重学生思维启发与互动式合作学习。
《访兰》教学设计及课后反思 (西师版六年级下册)
《访兰》教学设计及课后反思 (西师版六年级下册)访兰姜堰市二附中严彬一、学习活动目标1.通过整体阅读,体味文本所表达的人生启迪;2.赏析美词佳句,了解人生的真谛,;二、学习活动重点:赏析美词佳句,了解人生的真谛,;三、学习活动课时安排:一课时四、活动流程设计课前屏显兰草花图片。
(一)导入语:同学们,“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是李白的名句,它告诉我们不施雕饰、自然纯洁是最动人的美。
“千教万教,教人成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是陶行知的名句,它告诉我们,做人要真诚,要有一颗纯洁的心。
是啊,生活在滚滚红尘中,人们都习惯了用华丽而虚假的面具装扮自己,将可贵的真性情藏在心里最深处,虚假,媚俗,失却个性……因此,保持本真,诚实待人,应是我们长久的道德追求;自然随性,不媚尘俗,应是我们不懈的人格保健。
今天,我们一起来阅读这方面的佳作。
屏显课题:访兰——贾平凹(用时2—3分钟)(二)活动组织【活动1】与文本对话1.速读课文,思考:文中写了哪两种兰草?父亲和我对这些兰草各是怎样的态度?请找出相关的句子。
学生发表意见后明确:文中写了这样两种兰草:(1)经父亲培育在自家院落里的兰草(2)自然状态下生长在山野的野兰草。
父亲对自己培育的兰草并没有特别的喜爱,倒是对自然状态下生长在山野的野兰草特别珍惜。
我起初对父亲培育的兰草很得意,虽也觉得野兰草好,但却以为父亲培育的才是仙品;后在父亲启发下对野兰草充满敬意。
2.学生再读课文,想一想:我们俩对两种兰草的情感不同是因为什么?请在文中找出有关语段。
学生发言,明确相关语段。
(3-15)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这几段文字。
试着归纳这两种兰草本质上的不同。
学生发表意见,然后屏显归纳:培育的兰草:好看,太甜,太媚,太格调俗——不够好山野的兰草:清妙,清爽,不俗,有特色,有性灵——好学生再读一读这段文字,体会其中的思想感情。
3.野兰草自有它的真“味”,你觉得是因为什么呢?请从文中找出有关的句子并体味其中的含义。
西师大版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访兰》教案
西师大版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访兰》教案《访兰》课文原文父亲喜欢兰草,过些日子,就要到深山中一趟,带回些野兰栽培;几年之间,家里庭院里,就有了百十余品种,像要作一个兰草园圃似的,方圆十几里的人,就都跑来玩赏,父亲并不以此得意,而且脸上倒有几分愠怒;时有进山去,便从此不再带回那些野长的兰草了。
这很使我奇怪,问他,又不肯说,只是有一次再进山的时候,要我和他一块:“访兰去吧!”我们走了半天,一直到了山的深处,那里有一道瀑布,几十丈高地直直垂下,老远就听到了轰轰隆隆地响,水沫扬起来,弥漫了半天,日光在上面浮着,晕出七彩迷丽的虚幻。
我们沿谷底走,便看见有很多野兰草,盈尺高的,都开淡淡的兰花,就像地上铺了一层寒烟,香气浓烈极了,气浪一冲,站在峡谷的任何地方都闻到了。
我从未见过这么清妙的兰草,连声叫好,又动手要挖起一株来,想,父亲会培育这仙品的;以前就这么挖回去,经过一番栽培,就养出了各种各样的品类、形状的呢!父亲却把我制止了。
问道:“你觉得这里的兰草好呢,还是家里的那些好?”我说:“这里的好!”“怎么个好呢?”我却说不出来,家里的确比这里的看着好看,这里的却比家里的清爽。
“是味儿好像不同吗?”“是的。
”“这是为什么?一样的兰草,长在两个地方就有了两个味儿?!”父亲说:“兰草是空谷的幽物,得的是天地自然的原气,长的是山野水畔的趣姿;一栽培了,便成了玩赏的盆景。
”“但它确实叶更嫩,花更繁更大了呢!”“样子是似乎灵了,但美得太甜、太媚,格调也就俗了。
”父亲的话是对的。
但我却不禁惋惜了:这么精神的野兰在这个空谷僻野,叶是为谁长的,花是为谁开的,会有几个知道而欣赏呢!“这正是它的不俗处,它不为被欣赏而生长!”我再也不敢去挖这些野兰了。
高兴看它的这种纯朴,悲痛以前为什么喜爱着它而却无形中就毁了它呢?父亲拉我坐在潭边,我的身影就静静地沉在水里;他看着兰,也在看着我,说:“做人也是这样的啊,孩子!人活在世上,不能失去了自己的真性,献媚处事,就像盆景中的兰草一样降了品格;低俗的人不会给社会有多大贡献的。
西师大版六年级语文下册《访兰》教学设计
西师大版六年级语文下册《访兰》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在整体读文的基础上,分部分读课文,概括段意,说出文章内容,理清文章思路。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抓住访兰过程中“我”的所见、“我”与父亲的对话,读出“野兰”和“家兰”的不同特点;对比特点,说出“野兰”与“家兰”的不同格调。
3.紧扣“不敢”、“后悔”读出作者对“野兰”的敬仰,学习“以兰喻人”的写作方法,谈做人打算。
教学重点:访兰过程中“我”的所见,“我”与父亲的对话。
教学难点:从重点句段中读出兰的品格,明白做人道理,学习“借物喻人”的表达方法。
教学方法:朗读法;质疑法;讨论法;启发式;讲授法教学准备:1.课前,学生把课文读通顺、流利;2.PPT课件。
教学过程:一、课前热身,导入新课1.课前热身——“君子”与“小人”之辨。
(PPT出示词语):“正人君子”、“卑鄙小人”。
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学生联系实际谈生活中所见的两类人。
(PPT出示两种人的特点):“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PPT出示君子的人生境界):“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2.导入新课下面我向你们推荐四位君子。
(PPT出示花中四君子:梅、兰、竹、菊图片。
)揭示课题(PPT出示课题)。
学生齐读课题,教师板书课题。
介绍作者。
引导学生从课题产生质疑为什么用“访”而不用“赏”?“我”是如何访兰的?设计意图:此环节重在打开学生话匣,理解何谓“君子”,为后文学习蓄势;质疑课题,旨在激起学生的阅读期待。
二、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理清思路,质疑问难1.学生根据阅读要求自由读文。
教师巡视指导。
(ppt出示阅读要求):边读课文边勾画出“我”随父亲进山访兰所见,找出父亲说的话,找出我说的话。
不懂的地方多读多想,能够举手提问。
2.检查学生读文情况。
文章主要内容;所见;父亲的话;我的话。
3.分部分用不同方式读文,说出大概内容,理清线索,大胆质疑。
⑴全班齐读第一自然段:(学生用自己的话说出大概内容。
)(PPT出示内容小结。
西师大版六年级语文下册《访兰》教学设计
西师大版六年级语文下册《访兰》教学设计教材背景本次教学设计的语文教材为西师大版六年级语文下册。
教材中的《访兰》是一篇介绍孔雀的文章,通过对孔雀外形和习性的描述,带领学生了解孔雀。
同时,文章中也融入了对孔雀的情感表达,培养了学生的情感体验能力。
教学目标•了解孔雀的外形和习性•学会一些展示孔雀的方法•对孔雀产生情感教学过程设计1. 导入环节引导学生回忆孔雀的形象,如颜色、大小、羽毛等特征。
然后展示一些孔雀的照片,引导学生描述孔雀的特征,培养学生对孔雀形象的感知。
2. 学习环节2.1 阅读课文《访兰》学生在课堂上逐句阅读课文,并跟随老师学习生词和重点词汇。
教师可以根据需要给学生讲解生词的意思并提供例句。
2.2 学习展示孔雀的方法介绍展示孔雀的方法,如通过视频、图片等形式展示孔雀,并可以加上解说文字或声音等多媒体形式来丰富展示。
有条件的情况下,可以让学生亲身体验孔雀的生活,如去动物园或者动物世界等,让学生近距离观察和了解孔雀。
2.3 课文内涵探究教师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探究,理解作者在文中传递的感情和信息。
3. 讲解环节教师讲解孔雀的外形和习性。
介绍孔雀的特征、生活环境、物种分类等内容,让学生了解孔雀的基本情况。
4. 情感体验环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孔雀的角度出发,感受世界和生活。
比如让学生描绘孔雀翱翔天空的场景,体现孔雀华丽而自由的生活方式。
通过情感体验,让学生对孔雀产生亲近感和情感共鸣。
5. 课堂练习通过进行课文的朗读、诗歌的创作、小组交流、PPT展示等多种方式,巩固知识点的同时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合作能力。
总结本次教学设计旨在通过《访兰》这篇文章,让学生了解孔雀的生活和情感,从而培养学生的感知能力和情感体验能力,同时提高学生的自我表达和合作能力。
通过多种形式的教学,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掌握和运用所学知识。
那坡县中心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第19课访兰教学设计西师大版
19.访兰教学目标1.自学本课生字。
2。
通过对比,了解家兰与野兰的不同特点,联系上下文领悟文章的思想内容.3。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教学准备师生共同搜集有关兰花的名言、诗歌、图片等资料.教学设计一、引入质疑1。
展示有关兰花的绘画作品和实物图片,让学生欣赏,展示有关描写兰花的诗词,让学生朗读。
并思考各诗句着重体现了兰花的什么特点。
2。
谈话:兰花形态绰约多姿,给人们带来了愉悦的美的享受.今天,我们一起来欣赏贾平凹先生笔下的兰花又是怎样的与众不同。
3。
揭题质疑。
如:为什么用“访兰”而不用“赏兰”?父亲带“我”去访兰的目的是什么?二、初读知意1.朗读课文。
2.文章按照访兰的缘由、观赏兰花、访兰后的感想分为三部分,请分别给这三部分拟上.然后说说文章的主要内容.3.在作者笔下,兰花有怎样的引人之处?请把有关描写兰花的语句勾画出来。
侧面描写—-家兰:“家里庭院就有了百十余品种……方圆十几里的人都跑来观赏。
”正面描写—-野兰:“盈尺高的,都开了淡淡的兰花,像就地铺了一层寒烟;香气浓烈极了,气浪一冲,站在峡谷的任何地方都闻到了.”三、重点研读1。
读“我”与父亲在访兰过程中的对话。
说说从这一段对话中读懂了些什么。
2.小组讨论后交流.3.重点讨论几个问题。
(1)家兰和野兰有什么不一样?(2)“两个味儿”指的是什么?(3)“我”对兰花的认识发生了怎样的变化?(4)父亲带“我"访兰的目的是什么?4.说说自己对“这正是它的不俗处。
它不为被人欣赏而生长,却为着自己的特色而存在着,所以它才长的叶纯、开的花纯,楚楚的有着它的灵性。
”这句话的理解。
四、深化认识1.读最后一段,说说“不敢”、“后悔”表达了作者怎样的一种思想感情和人生态度?2。
说说自己读了课文后的体会或感受,谈谈自己今后要做怎样的一个人。
五、背诵参考资料贾平凹,原名贾平娃,1952年出生,陕西丹凤人.1975年毕业于西北大学中文系。
全国政协委员,陕西省作家协会副主席,西安市人大代表,西安市作家协会主席。
临海市XX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第19课访兰教学设计西师大版
教学目标1.自学本课生字。2。通过对比,了解家兰与野兰的不同特点,联系上下文领悟文章的思想内容.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教学准备师生共同搜集有关兰花的名言、诗歌、图片等资料.教学设计
一、引入质疑1。展示有关兰花的绘画作品和实物图片,让学生欣赏,展示有关描写兰花的诗词,让学生朗读。并思考各诗句着重体现了兰花的什么特点。2。谈话:兰花形态绰约多姿,给人们带来了愉悦的美的享受.今天,我们一起来欣赏贾平凹先生笔下的兰花又是怎样的与众不同。3。揭题质疑。如:为什么用“访兰”而不用“赏兰”?父亲带“我”去访兰的目的是什么?二、初读知意1.朗读课文。2.文章按照访兰的缘由、观赏兰花、访兰后的感想分为三部分,请分别给这三部分拟上.然后说说文章的主要内容.3.在作者笔下,兰花有怎样的引人之处?请把有关描写兰花的语句勾画出来。侧面描写—-家兰:“家里庭院就有了百十余品种……方圆十几里的人都跑来观赏。”正面描写—-野兰:“盈尺高的,都开了淡淡的兰花,像就地铺了一层寒烟;香气浓烈极了,气浪一冲,站在峡谷的任何地方都闻到了.”三、重点研读1。读“我”与父亲在访兰过程中的对话。说说从这一段对话中读懂了些什么。2.小组讨论后交流.3.重点讨论几个问题。(1)家兰和野兰有什么不一样?(2)“两个味儿”指的是什么?(3)“我”对兰花的认识发生了怎样的变化?(4)父亲带“我"访兰的目的是什么?4.说说自己对“这正是它的不俗处。它不为被人欣赏而生长,却为着自己的特色而存在着,所以它才长的叶纯、开的花纯,楚楚的有着它的灵性。”这句话的理解。四、深化认识1.读最后一段,说说“不敢”、“后悔”表达了作者怎样的一种思想感情和人生态度?2。说说自己读了课文后的体会或感受,谈谈自己今后要做怎样的一个人。五、背诵
语文园地
1.仔细品读本单元的课文,学习场面描写中点面结合的方法。
西南师大版六年级语文下册《五单元 19 访兰》课件_16
生字词
• Tàng pǔ wǎn pì • 一趟 苗圃 惋惜 偏僻
yùn 愠怒
我会读会理解
园圃 愠怒
弥漫
虚幻 浓烈
清爽 惋惜 空谷僻野
• 二、初读知意
• 1朗读课文。
• 2文章按照访兰的缘由、观赏兰花、 访兰后的感想分为三部分,请分别给 这三部分拟上标题。然后说说文章的 主要内容。
•3 之处?请把有关描写兰花的语句勾画 出来。
草与家养的兰草的区别发生对话,自 然引出父亲希望儿子达到的一种做人 的境界:保持真性,不媚俗。
• 三、畅谈感想。
• 1、作者从自己和父亲的谈话中,更进一 步认识了野兰,再也不敢去挖这些野兰了, 请自读最后一段。
• 2、读后反馈:说说“不敢”“后悔” 表达了作者怎样的一种思想感情和人生态 度?
• (喜爱、敬佩野兰;人生态度:做人要不 失自己本色,不见风使舵,不随波逐流; 要勇敢地面对挫折,在挫折面前不低头。)
• “那里有一道瀑布,从几十丈高的山 崖直直垂下,老远就听到了轰轰隆隆 的响声。水沫扬起来,弥漫了半天, 日光在上面浮着,晕出七彩迷丽的虚 幻。”
• “那里有一道瀑布,从几十丈高的山 崖直直垂下,老远就听到了轰轰隆隆 的响声。水沫扬起来,弥漫了半天, 日光在上面浮着,晕出七彩迷丽的虚 幻。”
• 是呀 ,作者赞美野兰的不俗,更赞美具 有野兰秉性的人们,尤其是父亲的话更令 我们深思。
句子解析
这正是它的不俗处,它不为被人欣赏而生 长,却为着自己的特色而存在着,所以它 才长的叶纯、开的花纯,楚楚的有着它的 灵性。
这是全文的中心句,作者借父亲之口,赞美了兰 花的不俗,直透人生的真谛,切入生活的本质, 让人读来可思,思之有悟。
• 对兰草生长环境的描写有什么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访兰》
【教学目标】
1.在整体读文的基础上,分部分读课文,概括段意,说出文章内容,理清文章思路。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抓住访兰过程中“我”的所见、“我”与父亲的对话,读出“野兰”和“家兰”的不同特点;对比特点,说出“野兰”与“家兰”的不同格调。
3.紧扣“不敢”、“后悔”读出作者对“野兰”的敬仰,学习“以兰喻人”的写作方法,谈做人打算。
【教学重点】
访兰过程中“我”的所见,“我”与父亲的对话。
【教学难点】
从重点句段中读出兰的品格,明白做人道理,学习“借物喻人”的表达方法。
【教学方法】
朗读法;质疑法;讨论法;启发式;讲授法
【教学准备】
1.课前,学生把课文读通顺、流利;
2.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课前热身,导入新课
1.课前热身——“君子”与“小人”之辨。
(PPT出示词语):“正人君子”、“卑鄙小人”。
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学生联系实际谈生活中所见的两类人。
(PPT出示两种人的特点):“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
(PPT出示君子的人生境界):“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
2.导入新课
下面我向你们推荐四位君子。
(PPT出示花中四君子:梅、兰、竹、菊图片。
)
揭示课题(PPT出示课题)。
学生齐读课题,教师板书课题。
介绍作者。
引导学生从课题产生质疑:
为什么用“访”而不用“赏”?
“我”是如何访兰的?
【设计意图:此环节重在打开学生话匣,认识何谓“君子”,为后文学习蓄势;质疑课题,旨在激起学生的阅读期待。
】
二、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理清思路,质疑问难
1.学生根据阅读要求自由读文。
教师巡视指导。
(ppt出示阅读要求):边读课文边勾画出“我”随父亲进山访兰所见,找出父亲说的话,找出我说的话。
不懂的地方多读多想,可以举手提问。
2.检查学生读文情况。
文章主要内容;所见;父亲的话;我的话。
3.分部分用不同方式读文,说出大概内容,理清线索,大胆质疑。
⑴全班齐读第一自然段:(学生用自己的话说出大概内容。
)(PPT 出示内容小结。
)
学生质疑:父亲为什么愠怒?父亲为什么不再培栽野生野长的兰草?
⑵抽生读第二、第三自然段:
大概内容:访兰所见美好景物。
⑶分角色读4——15自然段:
大概内容:父亲同我谈兰,比较家兰和野兰的味儿。
⑷PPT出示内容小结。
4.齐读最后自然段,说出内容。
(PPT出示内容)
5.理清文章思路,进一步明确文本内容。
(借助PPT显示的文章思路流程理清文章思路。
)
【设计意图:语文学习的基本方法是读,用读把握文本言语内容是阅读教学的出发点,是文本原生价值的开发。
学生在读书的过程中不断质疑,有利于学生不断思考,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
三、研读课文2——15自然段
1.“我”随父亲进山“访兰”的所见。
(出示PPT图片,欣赏瀑布兰草。
)
读课文2、3自然段。
(读出景物的优美,读出兰的高雅不俗。
)
(板书:野兰清妙仙品)
2.父亲同“我”谈论什么?
(野兰与家兰的特点。
)
(板书:家兰)
3.野兰与家兰有些什么特点呢?
⑴家兰“好看”,野兰“清爽”。
(板书:好看清爽)
⑵野兰是空谷的幽物,得天地自然的原气,长山野水畔的趣姿。
家兰是玩赏的盆景。
(板书:空谷的幽物玩赏的盆景)
研读课文第二自然段,理解“得天地自然的原气,长山野水畔的趣姿”,理解“空谷的幽物”。
读课文第12自然段,读出供人玩赏的家兰的特点:叶更嫩,花更繁更大。
⑶家兰美得太甜太媚,为被人欣赏而生长,格调俗。
野兰不为被人欣赏而生长,只为自己的特色而存在,格调不俗。
(板书:为被人欣赏而生长俗为自己的特色而存在不俗)
4.抓住野兰与家兰的特点引导学生进行对比,学习抓住事物特点运用对比手法的写作方法。
(板书:抓住特点对比)5.解释父亲为什么不再带回野生野长的兰草培栽。
(板书:敬仰鄙视)
【设计意图:阅读教学要具有语文味,关键是咬文嚼字,关键在于“批文入情”。
抓住我的所见反复研读,让语言文字生成具体美丽的画面;抓住野兰与家兰的特点在对话中进行对比,体会兰的格调。
此环节既学习表达又为情感升华蓄势。
】
四、情感熏陶,提升人格境界
1.齐读最后自然段。
2.我为什么再也不敢挖野兰了?我为什么后悔毁了野兰?从中你能感受到作者对野兰是什么情感?
3.野兰不愧花中君子,父亲不愧教子有方。
父亲用野兰教育了孩子要怎么做人。
学了文章后,我们也应该懂得做一个什么样的人了,做一个像野兰一样有格调的君子了。
齐读出:(PPT出示)不为被人欣赏而生长,只为自己的特色而存在。
4.重复:我们也应该懂得做一个像野兰一样有格调的君子了。
再次齐读:不为被人欣赏而生长,只为自己的特色而存在。
5.现在大家明白课文为什么以“访兰”为题吧?
(板书:以兰喻人)
【设计意图:育人,这是选这篇文章的目的;学习表达,是选文具有的言语形式。
此环节让学生得意得言,体现语文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特点。
】
五、驻留内容,及时运用。
1.同学们或许在不断警示自己做一个像野兰一样的人:不为被人欣赏而生长,只为自己的特色而存在。
2.谈收获:表达方法方面的收获;做人方面的收获。
2.请同学们谈一谈自己将如何做到:“不为被人欣赏而生长,只为自己的特色而存在。
”
(可小练笔也可即兴交谈。
)
【设计意图:语文学习的结果在于学生驻留了什么知识以及如何运用知识。
此环节学生及时说出学习收获,目的在于检验学生学习内容的驻留;学生小练笔,进一步对学生进行熏陶感染。
】
【板书设计】
访兰
清妙仙品清爽
野兰为自己的特色而存在不俗敬仰
空谷的幽物
抓住特点对比以兰喻人
好看美
家兰为被人的欣赏而生长俗鄙视
玩赏的盆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