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五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 第7课 不甘屈辱奋勇抗争 第一课时 教案(教学设计)
五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案)第7课《不甘屈辱 奋勇抗争》(第一课时)
五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案)第7课《不甘屈辱奋勇抗争》(第一课时)教案【基本信息】课题: 不甘屈辱奋勇抗争教学目标:1. 了解在历史上中国人民通常是如何抗争侵略的。
2. 培养并加强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
【教学内容】1. 介绍中国人民在历史上的抗日战争。
2. 分析原因和条件,如何形成抗战态势。
3. 讲述抗战中不同阶层,不同组织,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士加入抗战的实践活动。
4. 介绍抗战胜利后国家建设的过程,阐明爱国主义精神在现代中国的重要价值。
【教学重点】1. 通过趣味性和实践性的活动,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2. 通过学习案例真实地感受到抗日战争的艰苦斗争,掌握历史事实。
【教学难点】1. 如何避免过度激励,弱化教育的效果。
2. 如何使学生获得立即实践的机会,促进行动力的培养。
【教学方法】1. 先讲后思考的方式,帮助学生分析原因和形成抗战态势的条件2. 定期播放抗战和新中国建设风云时期,以及当代爱国主义教育的优秀影片。
【教材设及师生活动】1. 教学设备多媒体投影仪,影片s,乐器。
2. 教学活动1)课前导入老师让学生自由活动,并用乐器演奏一段壮丽的抗战动态2)内部交流学生间互相分享与抗战背景相关的资源,并鼓励属于自己的观点。
3) 问答竞赛老师提问,学生竞赛回答,并奖给正确回答的学生们。
4) 感性输出展示抗战图案、项目制作。
5) 意义输出鼓励学生思考自己对爱国主义的了解。
【课后反思和延伸】1. 与学生互动沟通,听取学生评价并及时进行评估和调整教学方法。
2. 给学生一些延伸活动,如读书、写小论文,参与社区志愿工作等,以巩固心中深深培养的爱国主义情感。
7 不甘屈辱 奋勇抗争(第一课时) (说课稿)-2022-2023学年五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部编版)
7 不甘屈辱奋勇抗争(第一课时)(说课稿)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是2022-2023学年五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部编版)的第一课,主题为“不甘屈辱奋勇抗争”。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是介绍一些历史事件中发生的勇敢行为,让学生了解在困难的时候,人们要有勇气和决心去奋勇抗争。
二、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勇敢的行为,明白勇敢的意义;2.了解历史事件中的勇敢个体,感受他们的勇气和毅力;3.掌握“屈辱”和“奋勇抗争”两个词汇的意义。
能力目标1.能听懂故事讲解,认真思考故事的情节;2.能够分析勇敢行为的意义和价值;3.能够通过组织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
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对勇气和坚韧的崇尚情感;2.培养学生困难时有勇气和决心去面对问题的信心。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勇敢的行为,勇气和毅力的意义;2.熟悉相关历史事件。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深刻理解“奋勇抗争”的内涵。
四、教学方法1.故事法:通过讲述真实的历史事件,让学生感受历史的厚重和人物的勇气;2.问答法:通过提问帮助学生思考、分析,提高他们的思维敏捷性和判断力;3.讨论法:通过小组活动的形式,让学生集思广益,交流彼此的观点和不同意见。
五、教学过程第一步课前准备在上课前,教师应该准备好相关的历史故事,准备好问题以及小组活动的任务。
第二步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图片或者视频介绍一下历史事件,简要介绍勇敢的行为。
在引入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实际水平,逐步引导学生参与思考,并尝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和想法。
第三步讲解故事教师应该详细讲解历史故事,讲解故事的情节和相关的人物,引导学生理解勇敢的行为。
在讲解故事时,教师需要注意掌握讲述的节奏和重点,保证学生可以听懂故事的情节。
第四步提问分析在教师讲解完故事之后,教师应该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勇敢行为的意义。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问题,例如“为什么人们会选择奋勇抵抗?”,“勇敢的行为对人们有什么意义?”,让学生试着回答问题。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7课《不甘屈辱奋勇抗争》优秀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7课《不甘屈辱奋勇抗争》优秀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不甘屈辱奋勇抗争》是人教版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7课的一篇课文。
课文通过讲述中国人民在不同历史时期,面对外来侵略和压迫,不甘屈辱,奋勇抗争的事迹,教育学生热爱祖国,珍惜和平,勇敢面对困难和挑战。
本课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紧密相连,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和道德品质。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历史知识储备,对我国历史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在分析历史事件、理解人物情感等方面还存在一定难度。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注重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人物的爱国情怀,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中国人民在不同历史时期,面对外来侵略和压迫,不甘屈辱,奋勇抗争的事迹。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提高学生分析历史事件、理解人物情感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增强学生的道德品质,教育学生热爱祖国,珍惜和平,勇敢面对困难和挑战。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了解中国人民不甘屈辱,奋勇抗争的事迹。
2.难点:分析历史事件,理解人物情感,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相关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人物的爱国情怀。
2.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提高学生分析历史事件、理解人物情感的能力。
3.合作探讨法: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相关课件,展示历史事件和人物形象。
2.教学素材:收集相关历史资料,用于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
3.教学设备:多媒体设备、白板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播放一段关于我国历史的短视频,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历史知识,为新课的学习营造氛围。
2.呈现(10分钟)教师运用课件展示本课的历史事件和人物形象,让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3.操练(15分钟)教师学生分组讨论,让学生分析历史事件,理解人物情感。
最新统编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下册《7不甘屈辱 奋勇抗争(第1课时)》优质教案
教学设计1.组织教学2.导入新课:观察图示,结合所知知识,谈谈你读出的信息。
人民英雄纪念碑浮雕《烧鸦片》师:上述图片反映的事件,让我们体会到了中华民族不甘屈辱,奋勇抗争的精神。
目标导学一:虎门销烟思考:英国为什么向中国走私和倾销鸦片?2.小小分析师:鸦片泛滥给中国社会带来怎样的危害?小结:白银外流、国库空虚、烟毒泛滥。
3.连环画赏析《虎门销烟》(1)林则徐为什么要禁烟?他是怎样禁烟的?(2)这次虎门销烟有什么意义?相关链接:林则徐从小发奋读书,志向远大。
他为官清廉、爱国爱民,不仅是中华民族抵御外辱的民族英雄,也是我国近代开眼看世界的思想家。
在清朝闭关自守的年代,林则徐却放眼世界,聘请精通外文的人才编译了《四洲志》,其中记载了许多国家的地理、历史情况。
(3)人们为什么要把这幅图镶嵌在人民英雄纪念碑上?4.历史再现:鸦片战争林则徐在虎门销毁2万箱鸦片,打击了“联系昨天,感受今天,畅想明天”小讲坛评价单8.知识窗——邓小平的伟大构想“一国两制”目标导学二:火烧园明圆1.小活动:誉为“万园之园”圆明园是位于北京西北郊的皇家园林,前后修建了150年,规模宏伟,集中体现了中西园林艺术的精华。
园内风景秀丽,建筑风格中西合璧,收藏着不计其数的奇珍异宝、文物典籍和各种艺术品,被誉为“万园之园”。
2.小资料:万园之园的毁灭1860年10月18日,英法联军闯入圆明园。
他们见物就抢,拿不动的就砸得粉碎。
无数的金银财宝、绫罗绸缎以及珍贵的艺术品被他们洗劫一空。
为了销赃灭迹、掩盖罪行,英国全权大臣额尔金竟下令焚烧圆明园。
大火连烧了三天三夜,这座被称为“万园之园”的园林艺术杰作、世界上最豪华瑰丽的宫殿之一,就这样被侵略者焚毁了……思考:(1)他们是谁,在干什么?(2)他们怎么敢这么做?(3)你有什么感想?3.数据说明:据估计,圆明园被掠夺的文物大约有150万件,有秦代的青铜器,还有历代的名人书画和各种奇珍异宝。
你还知道哪些关于文物被抢的故事?从文物的流失和回归中,你想到了什么?4.小调查圆明园流失的文物如今在哪里?我们一起收集资料,制作资料卡吧!5.辨析活动:到底要不要重建圆明园小组讨论:如今圆明园遗址中到处断壁残垣,只有几根石柱还矗立在那里,有人提议重建圆明园,希望重现昔日皇家园林风采,供人们游览;也有人主张保留旧址原貌,以警示后人。
部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下册7《不甘屈辱 奋勇抗争》教案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下册第7课不甘屈辱奋勇抗争第1课时教学设计
月,鸦片战争正式爆发。
13、人民的英勇抗争:面对西方侵略者的坚船利炮,中国人民
英勇无畏,进行了顽强的抵抗。
14、民族英雄故事会:鸦片战争中,还有许多与侵略者抗争的
历史故事和英雄人物,让我们一起收集相关资料吧!
15、鸦片战争的结果:《南京条约》
16、明辨是非:
(1)你认为,是林则徐引起的鸦片战争吗?如果没有林则徐的虎门销烟,是否就不会发生鸦片战争,中国的大门就不会被打
开?
(2)从鸦片战争中,你感悟到了什么道理?
17、启示:落后就要挨打!
18、历史的昨天与今天:从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到振奋人
心的香港回归,再到今天我们可以鉴定而强硬地向世界宣告“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容侵犯和分割”。
请你说一说,历史的昨天和今天,给你留下了哪些思考?未来,你打算怎么做?鸦片战争的借口。
知道《南京条约》的重要影响。
从历史中吸取教训,树立远大志向,为国争光。
课堂小结只有民族振兴、国家强盛,我们才能够安居乐业。
作为祖国未来的
我们,要努力学习、积极锻炼,争取在未来成为祖国的栋梁,为祖
国的建设贡献属于自己的力量。
总结提升
板书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下册第7课不甘屈辱奋勇抗争第2课时教学设计
板书。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第 7 课《 不甘屈辱 奋勇抗争》第1-2课时教学设计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第 7 课《不甘屈辱奋勇抗争》第1-2课时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本课《不甘屈辱奋勇抗争》是统编版道德与法治第7课的内容,主要讲述了中国人民在历史上不甘屈辱,勇敢抗争的精神。
教材通过对中国近代史上的一系列抗争事件进行分析,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到中国人民在面对外来侵略和内部压迫时,所表现出的勇敢、坚韧和不屈不挠的精神。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已经对中国近代史有了初步的了解,对一些重要的历史事件和人物有所认识。
但学生对于这些事件和人物背后的精神内涵可能理解不够深入,需要通过本课的学习,进一步引导学生理解和领悟中国人民的抗争精神。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中国近代史上的一系列抗争事件,理解中国人民不甘屈辱、奋勇抗争的精神。
2.过程与方法:通过分析历史事件,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思想感情,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使命感。
四. 教学重难点重点:中国人民不甘屈辱、奋勇抗争的精神。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这种精神,并将其运用到现实生活中。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教师通过讲解历史事件,引导学生了解和理解中国人民的抗争精神。
2.讨论法:学生通过分组讨论,分享对历史事件和人物的理解和感悟。
3.案例分析法:教师通过展示相关的历史案例,引导学生分析和解构案例中的精神内涵。
六. 教学准备1.教材:统编版道德与法治第7课《不甘屈辱奋勇抗争》。
2.课件: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制作相关的课件。
3.案例材料:教师准备一些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历史案例,以便进行案例分析。
七.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中国近代史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呈现(15分钟)教师利用课件,呈现本课的教学内容,包括中国人民在面对外来侵略和内部压迫时,所表现出的不甘屈辱、奋勇抗争的精神。
3. 操练(2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历史事件和人物的理解和感悟。
新部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下册《不甘屈辱 奋勇抗争》教学设计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下册《7 不甘屈辱奋勇抗争》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帮助学生了解中华民族不甘屈辱、奋勇抗争的历史,认识中国近代遭受的屈辱和磨难,以及中国人民不屈不挠、英勇抗争的精神。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使学生能够从历史的角度分析中国近代遭受的屈辱和磨难,以及中国人民不屈不挠、英勇抗争的精神。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增强学生珍爱和平、维护国家利益的意识,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二、教学重点1.中国近代遭受的屈辱和磨难。
2.中国人民不屈不挠、英勇抗争的精神。
三、教学难点1.分析中国近代遭受的屈辱和磨难的原因。
2.理解中国人民不屈不挠、英勇抗争的精神内涵。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情境导入)师:同学们,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伟大的民族,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
然而,在近代,我们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屈辱和磨难。
但是,我们中国人民从未屈服,我们始终坚持抗争,为了民族的尊严和国家的利益不懈努力。
今天,我们来学习第七课《不甘屈辱奋勇抗争》,一起回顾那段艰难的历史,感受我们民族的伟大精神。
2.讲授新课活动一:中华民族的屈辱历史(1)教师布置任务:学生阅读教材,了解中华民族遭受的屈辱历史。
(2)小组讨论:为什么我们会遭受这样的屈辱?我们从中应该吸取什么教训?(3)教师小结:中华民族在近代遭受了列强的侵略和压迫,这是由于国家贫弱、科技落后等原因所致。
我们应该铭记历史教训,努力振兴中华,为国家的发展和繁荣贡献自己的力量。
活动二:中国人民的抗争精神(1)学生阅读教材情境,感受中国人民的抗争精神。
(2)小组讨论:这些人物和事件体现了怎样的精神?我们应该如何继承和发扬这种精神?(3)教师小结:中国人民在近代遭受了无数的苦难和压迫,但我们从未放弃抗争。
这种抗争精神体现了中国人民的坚韧不拔、英勇无畏的品质。
我们应该继承和发扬这种精神,为国家的繁荣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7《不甘屈辱 奋勇抗争》第一课时(教案)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下册
7《不甘屈辱奋勇抗争》第一课时(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近代史上的抗战胜利和国共内战的历史背景,了解百团大战中人民军队的英勇表现;2.引导学生在了解历史背景的基础上,认识人民军队的英雄事迹,了解军队英雄是怎样在极其恶劣的条件下履行自己的使命的;3.培养学生在德育方面的情感、能力和意识,使学生能够从英雄事迹中认识到国家及人民对英雄的敬仰和感激,感受到压力下挺身而出的勇气和责任感。
二、教材分析1.本次课程主要涉及到的小学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下册的第七单元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2.本次课程主要内容围绕着百团大战和其中的人民军队英雄事迹展开;3.本次课程旨在通过介绍历史和英雄事迹,引导学生认识中国近代史的历史背景和认识到极端情况下的履行使命的英雄形象。
三、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了解中国近代史上的抗战胜利和国共内战的历史背景;–了解百团大战中人民军队的英勇表现。
2.教学难点–如何用孩子能够理解的方式讲述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历史事件,让其产生类比和同理心;–如何让孩子从英雄事迹中认识到极端情况下人们履行使命的形象。
四、教学过程步骤一:引入1.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英雄?2.以赤壁之战为例,让学生看到历史上有许多英雄。
3.提出让我们聚焦于中国近代史中的英雄。
步骤二:学习历史背景1.讲述中国近代史上的抗战胜利和国共内战的历史背景;2.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百团大战这么重要?步骤三:学习人民军队英雄事迹1.介绍人民军队英雄的事迹;2.以“刘强东英雄”的事迹为例子,引导学生从英雄事迹中认识到极端情况下人们履行使命的形象。
步骤四:深化认识1.让学生进行自认知检视,了解自己是否能够在面对困境的时候挺身而出;2.分组讨论,让学生围绕主题“如何做一个有责任感的人”进行讨论。
五、教学反思1.教师需要在备课时深入研究历史背景和英雄事迹,以便能够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接受教学内容;2.教师需要采用引导性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广泛思考和讨论的过程中,逐渐理解知识和看到英雄以及英雄背后的真正意义;3.教师需要认真听取学生的反馈和讨论,通过改进教学方法和提高教学质量,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三单元第7课《不甘屈辱 奋勇抗争》第一课时教学设计(集体备课)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三单元第7课《不甘屈辱奋勇抗争》第一课时教学设计(集体备课)一. 教材分析本课《不甘屈辱奋勇抗争》是部编版五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三单元的第7课。
教材从中国古代历史入手,让学生了解中国人民在外来侵略面前不屈不挠、勇于抗争的精神。
教材内容丰富,通过故事、图片、史料等,展现了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英勇事迹,旨在引导学生感悟爱国情怀,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操。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对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历史有一定的了解。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历史事件的理解仍停留在表面,对历史人物的精神品质感悟不够深入。
此外,学生在情感态度方面,可能存在对国家、民族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不强的问题。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历史,感悟爱国情怀。
2.培养学生勇于抗争、不屈不挠的精神品质。
3.增强学生的国家认同感,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操。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了解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历史,感悟爱国情怀。
2.难点:培养学生勇于抗争、不屈不挠的精神品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史料、故事等,创设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历史。
2.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彼此的观点,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情感教学法:以情感人,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培养学生的国家认同感。
六. 教学准备1.教材、教参等相关资料。
2.图片、史料、故事等教学资源。
3.教学多媒体设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史料等,引导学生回顾中国古代历史,为学生讲述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英勇事迹,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2.呈现(10分钟)呈现教材中的故事、图片等,让学生了解中国人民在外来侵略面前不屈不挠、勇于抗争的精神。
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彼此的观点,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操练(10分钟)根据教材内容,设计相关的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艰辛历程。
部编版小学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7课《不甘屈辱 奋勇抗争》教学设计
7 不甘屈辱奋勇抗争第一课时教案班级:______ 课时:______ 课型:______第一板块【话题引入走进新课】1.话题引入:出示教材第44页第一段文字,提问“你知道我们中国史上有哪些抵御外国侵略的抗争吗?”2.走进新课:了解鸦片是什么,提问“中国史上的鸦片战争是怎样引起的?这场战争给我们中国带来了什么危害?”3.揭示课题:中华民族创造了灿烂辉煌的文化,为世界文明的进步与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然而,清政府的腐败无能使国家逐渐走向衰败,甚至陷入了落后挨打的境地。
出示课题:不甘屈辱奋勇抗争——虎门销烟。
第二板块【烟毒泛滥虎门销烟】1.活动园:从教材第44页活动园的资料中,你得到了哪些信息?如果鸦片长期泛滥,会给中国造成哪些危害?(1)播放视频,了解鸦片给当时中国带来的危害,懂得鸦片的泛滥给中国人带来了精神和肉体上的双重打击,也严重危害了中国社会的发展。
(2)鸦烟流毒,为中国三千年未有之祸。
——魏源《海国图志》2.感受画面:展示当时社会人们吸食鸦片的图片。
提问:图中这些吸食鸦片的人给你一种怎样的感受?(神色萎靡、慵懒颓废、精神萎顿、有气无力、昏昏欲睡……)林则徐:“若让鸦片流毒于天下,是使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
”目的:引导学生进一步感受鸦片泛滥给当时中国带来的危害。
3.阅读角:阅读教材第45页阅读角的内容,搜集资料,说说林则徐虎门销烟的事迹和意义。
4.虎门销烟的意义:播放视频,了解虎门销烟的相关史实及其历史意义。
(1)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鸦片在中国的泛滥,在民间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增加了中国广大民众对鸦片危害性的认识,唤醒了人们的爱国意识。
(2)维护了中华民族的尊严和利益,是中国近代史上反对帝国主义的重要史例;向全世界表明了中国人民禁烟的决心和反抗外国侵略者的坚强意志。
5.相关链接:结合教材第45页的相关链接,说说你对林则徐的了解。
展示图片:中国杰出历史人物金银纪念币:林则徐银币美国纽约的林则徐铜像,铜像基座上题中文“世界禁毒先驱林则徐”点拨:林则徐是抗击西方入侵的民族英雄,他对西方文化与科技持开放态度,主张学其优而用之,被誉为“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第一人”。
五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7课《不甘屈辱奋勇抗争》教案教学设计部编人教版
池南学校(五)年级(道德与法治)学科教案检查时间:执教时间:年月日教学单元第三单元:百年追梦复兴中华总( 13 )课时课题7.不甘屈辱奋勇抗争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 使学生知道英国向中国贩运鸦片,给中国社会带来的危害和发动侵略战争的罪恶目的,了解林则徐虎门销烟的简单情况。
2.使学生认识虎门销烟的伟大意义,充分感受林则徐等民族英雄的爱国精神和民族正气,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树立对国家、民族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
3.通过收集资料、讨论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收集、整理、分析历史信息的能力,以及利用图表等资料,表述观点的能力。
教学重点及难点1、让学生通过鸦片这一话题,知道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给中国人民带来的屈辱,知道近代中国挨打的原因。
2、认识虎门销烟的伟大意义,充分感受林则徐等民族英雄的爱国精神和民族正气,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树立对国家、民族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
教学准备、资源学生准备:了解虎门硝烟的历史背景,观看《虎门销烟》电影。
教师准备:教学媒体、虎门销烟相关历史资料背景、活动评价单、板贴。
教学过程活动一:提示背景,引入课题1、出示罂粟花图片,初识“鸦片”。
罂粟。
2、师述:在中国历史上有那么一个年代,鸦片充斥了市场,两百多万人深受其害,“东亚病夫”这一耻辱的称号由此而生!(出示相关历史资料图片)1839年,林则徐向皇帝上书:“鸦片不禁,中国有亡国灭种”的危险,皇帝派他前往广州查禁鸦片,于是就有了“虎门销烟”这一中国历史上不朽的一幕。
今天,我们就要学习第7课《不甘屈辱奋勇抗争》这一课中的《虎门销烟》。
(出示课题)活动二:了解毒品害处,揭露侵略野心1、师述:虎门销烟的“烟”指的就是鸦片烟。
2、讨论交流:鸦片给当时的中国社会带来了哪些危害?3、小结:鸦片这种杀人不见血的毒品,它使无数中国人因染上毒瘾而丧失劳动力、战斗力。
英国强盗向中国大肆倾销鸦片是要掠夺我们的钱财,使我国陷入危难之中。
4、师述:随着科技发展、社会进步,毒品家族日益壮大。
7不甘屈辱奋勇抗争第一课时(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下册统编版
答案:课本中提供了多个不屈服于屈辱、勇敢抗争的案例,如环保志愿者、人权活动家等。在现代社会中,不屈服于屈辱、勇敢抗争面临着一些挑战和困境,如社会舆论的压力、法律制度的不足等。为了应对这些挑战和困境,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加强公众教育和宣传,提高人们的法治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鼓励和支持公民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和维权活动,共同推动社会进步。
教学内容与学生已有知识的联系: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了解了关于自尊、自信、自强的概念,本节课将在这些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认识到不屈服于屈辱、勇敢抗争的重要性。通过分析课本中的案例,使学生能够将已有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提高面对屈辱和困难时的应对能力。
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为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道德观念和自我认知能力。通过学习,学生将能够理解法治在社会中的重要作用,认识到不屈服于屈辱、勇敢抗争的道德价值,同时提高自我认知能力,学会正确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挑战。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增强法治观念,树立正确的道德价值观,培养勇敢面对困难的品质。
7不甘屈辱奋勇抗争第一课时(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下册统编版
授课内容
授课时数
授课班级
授课人数
授课地点
授课时间
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为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下册统编版中“7不甘屈辱奋勇抗争”第一课时。本节课旨在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到生活中可能会遇到的屈辱和困难,并学会如何勇敢面对和抗争。通过课本中案例的分析,使学生理解到不屈服于屈辱、勇敢面对困难的重要性,培养学生面对屈辱和困难时的积极态度和应对能力。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第 7 课《 不甘屈辱 奋勇抗争》第1课时教学设计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第 7 课《不甘屈辱奋勇抗争》第1课时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本课《不甘屈辱,奋勇抗争》是统编版道德与法治第7课的内容,主要讲述了在中国近代史上,中国人民在外来侵略和内部压迫的情况下,不甘屈辱,勇于抗争,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事业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
教材通过丰富的历史案例和人物故事,引导学生了解民族英雄的英勇事迹,感受他们的爱国情怀,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使命感。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已经对中国近代史有了初步的了解,对一些历史事件和人物有所耳闻。
但针对本课的内容,学生可能对一些细节和深层次的原因理解不够,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进一步深化对中国人民抗争精神的理解。
此外,学生可能对一些历史事件和人物存在疑问,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进行解答。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中国近代史上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和内部压迫的历史事件,掌握相关的历史知识。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方式,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民族英雄的英勇事迹,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增强民族自豪感和使命感。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了解中国近代史上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和内部压迫的主要历史事件。
2.教学难点:深刻理解中国人民抗争精神的原因和意义。
五. 教学方法本节课采用情境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和小组合作探究法。
通过设置情境,引入历史案例,引导学生身临其境,感受历史人物的英勇事迹。
同时,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探究,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深入了解教材内容,熟悉历史案例和人物故事,准备相关的教学资料和课件。
2.学生准备:预习教材内容,了解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些历史事件和人物。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设置情境,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历史知识,引出本节课的主题《不甘屈辱,奋勇抗争》。
2.呈现(15分钟)教师利用课件呈现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包括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些历史事件和人物。
新部编版小学五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7课《不甘屈辱奋勇抗争》教案教学设计
新部编版小学五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7课《不甘屈辱奋勇抗争》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不同的抗争形式,及其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
2.培养学生勇敢的精神,懂得勇敢反抗不公平现象。
3.培养学生自立自强、坚韧不拔的品质。
4.提高学生的阅读和口语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1.学生了解不同的抗争形式。
2.学生理解与重视勇敢面对困难、具有不服输的精神。
3.学生学会用简单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
三、教学准备1.多媒体设备。
2.课件。
3.教学反思表。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环节首先,老师要激发学生对于学习的兴趣,可以通过问题、小游戏等方式来引起学生的兴趣。
例如:老师:同学们,你们有什么让你们感到不公平的事情吗?(等待学生思考)学生:有,有些同学明知道答案,却不肯说出来,只是留着自己看。
老师:那如果你遇到了这种情况,你会怎么做?学生:可能会生气、不开心。
老师:那你还有其他的办法吗?是不是可以不屈服于不公平,勇敢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呢?学生:(思考片刻后)可以去问别的同学,让自己变得更努力更聪明,然后在下次再给那些不正义的人一个教训。
通过这样的引导,使学生产生对于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二)核心环节1. 阅读教材老师将文本内容展示在课件上,并通过阅读带领学生了解文本内容。
同时,在阅读过程中,老师强调不同的抗争形式,特别是其中麻雀和蚂蚁的抗争方式和作用。
2. 分析教材老师发问,全班讨论整理教材中的信息,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教材。
(1)教师发问:这一课教我们什么呢?(2)学生发言:学会奋斗不屈服,学会选择不同的抗争方式。
(3)教师发问:什么时候值得抗争呢?(4)学生发言:我们遇到了不公平的事情、不公正的评价、得不到善待时都可以表达自己的不满和要求,这时就需要勇气去抗争。
3. 个案教学老师根据班级成员不同的身体条件、才能等差异,设计不同的教学任务,使所有学生都能理解和完成任务。
例如:小组任务:将教材中提到的麻雀和蚂蚁的抗争方式进行总结,并就此主题分组,合作编写故事或做出图画展示出来。
新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下册《不甘屈辱 奋勇抗争》教学设计
7不甘屈辱奋勇抗争【教材分析】本课以“虎门销烟”的历史事件为主题,带领学生了解英国侵略者用鸦片打开中国大门进而引发鸦片战争,并迫使清政府签订近代以来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一《南京条约》的史实,初步懂得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帮助学生认识到鸦片战争是中国百年屈辱的开始,也是中国人民面对外来侵略,不屈不挠斗争的开始。
从而激发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
【学情分析】大部分学生参与在线学习的积极性较高,能适应当前的在线教学环境。
少数学生不太适应目前的在线教学形式,互动比较困难且效率较低,学生自主性比较薄弱,在课上容易受到其它因素干扰。
五年级学生处于小学高年级阶段,但学生对我们的国情认识还停留在浅层,需要进一步借助各种资源多渠道、多方式的教育,让学生明白不甘屈辱、奋勇抗争的历史,培育爱国精神。
【教学目标】1.知道英国向中国贩卖鸦片给中国社会带来的危害,了解虎门销烟和鸦片战争。
培养学生收集、整理、分析历史信息的能力,以及利用图表等资料,表述观点的能力。
2.在收集资料,交流讨论中了解中国遭受外国列强欺凌的原因,懂得落后就要挨打的基本道理。
3.通过了解列强侵华犯下的罪恶行径,知道中国人民面对外来侵略曾经进行了不屈的斗争, 充分感受林则徐等民族英雄的爱国精神和民族正气和抗争精神,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树立对国家、民族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
【教学重难点】知道英国向中国贩卖鸦片给中国社会带来的危害,了解虎门销烟和鸦片战争。
【教学过程】一、激活生活经验1.同学们,我们中华民族的历史,有上下五千年,灿烂辉煌,但在这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中间有屈辱、有磨难,更有不屈不挠的斗争,这节课就请同学们和我一起学习第7课《不甘屈辱奋勇抗争》。
2.师出示图片,生认真观看,试猜图片它呈现的内容是什么?PPT:图片1人民英雄纪念碑上的浮雕、图片2在广东虎门广场的雕塑。
3.博学的你猜到了吗?对了,事件是虎门销烟。
今天,我们就要学习这一课中的《虎门销烟》。
第7课 不甘屈辱 奋勇抗争 第1课时(教案)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下册
第7课不甘屈辱奋勇抗争第1课时(教案)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下册一、教学目标:1.情感目标: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历史上抗争的先驱和它对我们的启示,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和人生观。
2.知识目标: 学会语文第七课《不甘屈辱奋勇抗争》中重点词语的意思及背后的意义,了解故事情节。
3.能力目标:通过阅读,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思维理解能力以及语文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1.理解故事中的思想内涵2.学会语文第七课《不甘屈辱奋勇抗争》中重点词语的意思及背后的意义三、教学难点:1.引导学生通过阅读了解历史上抗争的先驱2.通过阅读学生领悟故事中的思想内涵以及重点词汇的后面含义。
四、教学方法:1. 听课——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2. 词语学习——学生积极参与3. 文学欣赏——学生多线思维发挥、拓宽视野4. 互动问答——培养学生思辨、分析能力5. 故事分组讲解——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五、教学过程:(一)导入1. 热身:请学生们谈谈自己的英雄榜中,有哪些人排在前几位,为什么。
(二)预习1.教师可在课前布置第七课的阅读、朗读任务,要求口头复述、图片理解等方式预习。
(三)阅读1.课堂重点阅读——学生阅读第七课文本。
2.整体阅读——学生大声朗读课文,老师辅助纠正错读、缓读。
3.分段阅读——教师分段讲解故事。
4.小组活动——学生分组讲解故事要点,不定期点名引导。
5.师生互动——老师针对性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故事中的人物、情节及思想内涵。
(四)词语学习1.教师引导学生找到第7课中出现的词汇,了解其字面意思和背后的含义。
2.学生分组活动——每组选出三个词汇,解释其含义并谈谈背后的故事。
(五)思考1.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和总结第七课中传达的思想内涵。
2.学生阐述或口头表达自己的理解。
(六)巩固1.学生将课文内容流畅复述、画图呈现或在黑板上写下重点词汇。
(七)作业1.完成第七课练习。
2.复习上课内容,整理好阅读笔记。
(八)教学总结:老师简单总结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向上追求的精神。
最新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制五年级下册《不甘屈辱奋勇抗争》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统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五年级下第七课《不甘屈辱奋勇抗争》第1课时教学设计年6月30日午夜至7月1日凌晨,香港会议展览中心新翼灯火辉煌,举世瞩目的中英两国政府香港政权交接仪式在这里的五楼大会堂隆重举行。
3.播放视频《香港回归》珍贵资料。
4.看了视频有什么感受?5.同桌交流历史的昨天和今天给你留下了哪些思考?观看视频。
谈感受。
交流观点。
感受香港回归的喜悦。
体会国家在危难时和强大时的不同。
拓展活动知识窗——邓小平的伟大构想“一国两制”在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的不懈努力之下,香港回归祖国,百年的民族耻辱被洗刷,民族的神圣感情再次升华。
在收复香港的问题上伟大领导人邓小平为了实现中国统一的目标而创造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
“一国两制”为早日完成祖国统一大业提供了政策保证,它为解决台湾、香港、澳门问题指明了方向。
自由阅读了解。
了解“一国两制”及香港回归的伟大意义。
课堂小结虎门销烟壮举是振奋人心的!但鸦片战争失败后的灾难还远远没有截止,中英《南京条约》仅仅是个开始,中华儿女会甘愿一直承受屈辱吗?我们下节课继续探讨了解。
激发学生继续学习好奇心,初步树立荣辱观。
板书第七课不甘屈辱奋勇抗争后序:亲爱的朋友,你好!很高兴和你再次相遇。
满足您的需求,能够帮到你是我最大的快乐。
愿在知识的海洋里,你我携手共同进步。
请您阅读此文章后,对该文档进行点赞或留言。
文档如有不妥或需改进的地方,请您告诉我,我将尽快更新或完善,以便更好的提高文档质量,为您服务。
在此我深表感谢!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尺有所长,寸有所短。
你的宝贵意见,是我前进的方向。
其目的是文档能给您提供一份参考,哪怕只是一点点,我也倍感欣慰。
人生就像一场旅行,愿你我相伴。
共同欣赏沿途的风景,走向美好的未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
7不甘屈辱奋勇抗争第一课时
单元
第三单元
学科
道德与法治
年级
五年级
学习
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爱国主义情怀。
2、能力目标:能够结合史料进行分析。
3、知识目标:了解虎门销烟和鸦片战争,懂得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
重点
了解虎门销烟和鸦片战争。
7、小组合作:请结合小组搜集到的资料,分析一下鸦片对当时的中国带来了哪些危害。
8、总结:鸦片的危害。
9、民族英雄林则徐:面对鸦片给中国带来的巨大灾难,一些有见识的清朝官员主张禁烟,要求严惩贩卖和吸食鸦片的人,抵制鸦片的输入,其中态度最坚决的是林则徐。
10、林则徐禁烟:课本第45页文字材料。
11、相关链接:林则徐的故事。
总结提升
板书
12、打开中国国门的鸦片战争:走私鸦片受到了中国的抵制后,英国决定以林则徐虎门销烟为借口,发动侵略战争。1840年6月,鸦片战争正式爆发。
13、人民的英勇抗争:面对西方侵略者的坚船利炮,中国人民英勇无畏,进行了顽强的抵抗。
14、民族英雄故事会:鸦片战争中,还有许多与侵略者抗争的历史故事和英雄人物,让我们一起收集相关资料吧!
15、鸦片战争的结果:《南京条约》
16、明辨是非:
(1)你认为,是林则徐引起的鸦片战争吗?如果没有林则徐的虎门销烟,是否就不会发生鸦片战争,中国的大门就不会被打开?
(2)从鸦片战争中,你感悟到了什么道理?
17、启示:落后就要挨打!
18、历史的昨天与今天:从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到振奋人心的香港回归,再到今天我们可以鉴定而强硬地向世界宣告“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容侵犯和分割”。请你说一说,历史的昨天和今天,给你留下了哪些思考?未来,你打算怎么做?
5、小提示:中华民族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化,为世界文明的进步与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但到了近代,由于清政府腐败无能,抱残守缺,实行“闭关锁国”的政策,国家逐渐走向衰败。
6、鸦片流入中国:成为了工业强国的英国对中这个落后的东方大国垂涎欲滴。为了掠夺中国的财富,英国向中国走私和倾销鸦片,企图借此打开中国的大门。
难点
懂得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提问:“虎门”这个地名,你有听过吗?你为什么会知道这个地方?
导入新课。
讲授新课
1、虎门销烟简介。
2、小探究:林则徐为什么要在虎门销烟呢?你是如何看待虎门销烟的?
3、视频:当年乾隆下旨彻底闭关锁国的时候,西方都发生了哪些大事
4、思考:从视频中,你知道了什么?
从视频中读懂晚清时期中国与西方的差距。
充分认识鸦片的危害。
正确认识虎门销烟只是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借口。
知道《南京条约》的重要影响。
从历史中吸取教训,树立远大志向,为国争光。
课堂小结
只有民族振兴、国家强盛,我们才能够安居乐业。作为祖国未来的我们,要努力学习、积极锻炼,争取在未来成为祖国的栋梁,为祖国的建设贡献属于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