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门颂字帖集字诗九首
石门颂字帖的原文及释文
石门颂字帖的原文及释文原文:故司隶校尉犍为杨君颂惟坤灵定位,川泽股躬。
泽有所注,川有所通。
斜(碑作余字)谷之川,其泽南隆。
八方所达益域为充。
高祖受命,兴于汉中。
道由子午,出散入(碑误作“人”字)秦。
建定帝位,以汉氏(原种作“诋”)焉(焉字别写)。
后以子午,途(原碑涂加艹上下结构)路涩(原碑为歮)难。
更随围谷,复通堂光。
凡此四道。
阂(原碑作垓)隔(别写)尤艰。
至于永平,其有四年,诏书开斜(原碑作余),凿通石门、中遭元二,西夷虐(别字)残,桥梁断绝,子午复循。
上则悬(原碑为县字)峻,屈曲流(别字)颠;下则入(碑作人字)冥(别字),倾(别字)泻(原碑为写字)输渊。
平阿淖(别字,一释泉字)泥,常荫鲜晏。
木石相拒(原碑作距),利磨确盘(别字),临危枪砀,履尾心寒。
空舆轻骑(原碑奇为竒),滞(原碑氵为辶)碍(别写)弗前。
恶虫弊(原碑加草字头)兽(原碑作狩字),蛇蛭毐螨(别字)。
末秋截霜。
嫁苗禾(别写)残。
终年不登,匮馁之患。
卑者楚恶(别写),尊看弗安。
愁苦之难,焉可具言。
于是明智(碑作知),故司隶校尉犍为武阳杨君厥字孟文,深执忠伉,数上奏请。
有司仪驳(别字)君遂执争,百僚(别字)咸从,帝用是听。
废子由斯,得其度经。
功饬尔要,敞而晏平。
清凉调和,烝烝艾宁。
至建和二年,仲冬上旬,汉中太守、犍为武阳王升字稚纪。
涉历山道,推序本原,嘉君明智(原碑作知),美其仁贤,勒石颂德,以明厥勋。
其辞曰:君德明明,炳(别写)焕弥光。
刺(别写)过拾遗,厉清八荒,奉魁承杓,绥亿御(碑作衙)强(碑作作彊)。
春宣圣恩,秋贬若霜。
无偏荡荡,贞雅(原碑牙似楷书耳为篆书隶变,非耳)以方。
宁静蒸庶,政与乾通,辅主匡君。
循礼有常。
咸晓地理,知世纪纲。
言必忠义,匪石厥章。
恹(别写)弘大节.谠而益明。
揆往卓今,谋合朝情。
释(别字)艰即安,有勋有荣。
禹凿龙门,君其继踪。
上顺斗(似升字)极,下答坤皇。
自南自北,四海攸通。
君子安乐,庶士说雍、商人咸西嘻,农(别写)夫永同。
石门颂高清字帖
石门颂高清字帖
《石门颂》是汉宋古诗中的一首名篇,原作者不详,传说是晋代学者裴迪所作。
此诗讲述了赴石门之旅的深切感慨:走过长河,铺满清露,暮色苍茫;山气入画,人文古色,湖光秋波。
诗中提出了追求高尚文化和美好生活的理念,全诗节奏优美动听,情致深邃,思想深刻。
石门颂
长河横穿,满面落英,夜阑淅沥;
披衣上山,芳草连片,日色凋零。
湖月明媚,山光碧窗,暮色逼仄;
芳草芬芳,秋波澄澈,人文古色。
明月当空,清风送愁,念赴石门;
看舟樯槛,山桥横枝,满目苍翠;
砥砺前程,乘风破浪,贪欢殊途,
聊期初心,披褐重随,心灵偃息。
折芳蔷薇,薰衣草香,崔嵬斜映;
烟柳相继,芳田成山,湖边归来;
引得钓者,两三星火,萤火相赠,
烟竹傍晚,篝火轻舞,胜却此地。
嗟余文明,求古慧贤,扶携今宅;
浮沉自苦,跃然天地,凌烟万象;
临风垂纶,罗袜冠盖,腰悬霜剑,
奋志攀虎,信念推龙,智勇披荆。
张祖翼隶书临《石门颂》四屏
张祖翼隶书临《石门颂》四屏
2020-02-16 03:18·東海書畫
作者简介:张祖翼,安徽桐城人,字逖先,号磊盫,又号磊龛、濠庐,因寓居无锡,又号梁溪坐观老人,近代著名书法家、篆刻家、金石收藏家。
题识:临石门颂,磊盦张祖翼。
钤印:张祖翼印、逖先海外归来之书
释文:天姿明敏,敦诗悦礼。
膺禄美厚,继世郎吏。
幼而宿卫,弱冠典城。
有阿郑之化,是以三苻守。
致黄龙嘉禾木连,甘露之瑞。
动顺经古,先之以博爱,陈之以德义,示之以怀。
不肃而成,不严而治。
朝中惟静,威仪抑抑。
督邮部职,不出府门,政约令行。
强不暴寡,知不诈愚,属县趋教,无对会之事。
儌外来庭,面缚二千余人,年谷屡登。
石门颂的隶书七言诗句
石门颂的隶书七言诗句
石门颂隶书
《名家书法百日通系列丛书:石门颂隶书》按天分类,由简入繁,循序渐进,旨在习书者通过一百天的学习,能初步掌握书法用笔、结体的规律,为今后的深入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书中附有“书法知识小百科”栏目,内容涉及书法名家简介,笔、墨、纸、砚的基础知识,书法形式、落款、钤印等书法常识;“书家墨场必备”部分则选取了书家临场作书时常用的最脍炙人口的对联、古诗、词、曲、文等。
若将整套书集齐,便可获得千余条书法知识百科及书家经典诗文,这也是此书向多功能方向的一个拓展。
希望此书既经典又实用的入门图书,能为您提升临帖、书写和鉴赏水平给予帮助。
七言诗是汉族诗歌体裁之一。
全诗每句七字或以七字句为主。
起源于先秦和汉代的汉族民间歌谣。
不过,汉、魏之际七言诗极少,在南北朝时期至隋渐有发展,直到唐代,才真正发达起来,成为汉族古典诗歌又一种主要形式。
何绍基临《石门颂》真迹,全卷
何绍基临《石门颂》真迹,全卷何绍基是清代书法大家,诸体兼精,尤其隶、行、楷为最。
若论清人在汉隶上所下的功夫,何绍基可与邓完白、伊秉绶颉颃,甚至下的功夫更大。
他几乎遍临汉碑,有的如《张迁碑》《礼器碑》等还临了上百通之多。
此本所临为著名的摩崖隶书《石门颂》,用笔仍是自家回腕法造就的独特面目,含蓄隽永,在体势上则接近原碑,开阔雄浑,非常值得我们后人揣摩学习。
文末附何绍基之孙何维朴和民国大书法家沈尹默的题跋及释文。
何维朴的行书颇有其爷风范。
释文:先大父六十岁时始专习隶书,于东京诸碑无不临写,日有课程。
《礼器》、《张迁》二碑各临至百余通。
《石门颂》临本差少。
此本后题辛酉八月,正文宗升遐后所书。
大父受文宗特达之知,虽以建言被议,而感恩恋阙之心无时或释,每一语及,辄呜咽不能已已,此则非外人所得知者,因谨记之。
光绪二十有六年庚子(1900年)闰八月,道州何维朴书。
钤印:何维朴、诗孙。
释文:此蝯叟平日书课也。
落笔峻快,意与神会,不规规留心于点画之间,故偶有误处。
然皆易别。
惟“王府君闵谷道危难”句中,“危”字拓失已久,此临依前文涂路“歮难”语补作“歰难”,非是。
曾见精拓旧本,“危”字之形尚依约可辨。
即就近拓谛察之,仍存有“危”形,审是“危”字。
至于文中“隆”字皆略而不书,则避其先德文安公讳也。
文安公亦工书,颇风发,韵流不似蝯叟之朴茂醇古。
余幼时得见其家刻帖四册,先大父有题记。
先大父盖文安公所取士,此帖为其所赠,旧庋长安寓庐中,今则佚矣,殊可惜也。
闻蝯叟所临石门颂曾有刻本,未尝得见,不知文中“危难”字如何临写耳。
约持兄惠示此册,颇获启发之益,辄题数行奉教。
廿九年(1940)四月四日,尹默。
石门颂全碑和译文
石门颂全碑和译文故司隶校尉楗为杨君颂(石门颂)全碑【译文】坤灵确立天下大势,川泽像人体的股肱分布于大地。
湖泽灌注,江河流通。
褒水南流,水流丰盛,流向四面八方,褒斜道是通向益州的要冲。
汉高祖刘邦接受天命,兴起于汉中。
他从关中出走汉中时,走的是子午道;定三秦时,经褒斜道,出大散关,暗度陈仓,直抵咸阳。
后来因为子午道通行艰难,于是又有经过围谷、堂光的两条道路开通。
这样,从关中到汉中就有子午、褒斜、围谷、堂光四条通道,但通行都比较艰难。
从永平六年到永平九年,汉中太守鄐君曾用四年时间开凿褒斜道石门。
后来先零羌叛乱,通行四十多年的褒斜道被毁,所以,又不得不沿着子午道通行。
道谷中,上面悬崖险峻,水流屈曲,自巅飞流而下。
下面峪谷幽暗,倾泻而下的飞流直落深渊。
平阿之地因水而泥泞,山谷阴暗,少见天日。
栈道已毁,只有余柱支撑在岩石上。
岩石坚固而巨大,像被磨砺过一样锋利。
临危岩而仓皇。
像履虎尾而心寒。
空车轻骑也受到阻碍,不能行进。
恶兽毒虫出没,险恶之极。
没到秋天就遭受严霜,农作物被摧残,一年到头没有收成,民众受着饥饿之患。
卑贱者痛苦,尊贵者不安宁。
其愁苦之状,哪堪一一言表?于是,英明的司隶校尉杨孟文,深怀忠厚刚直之心,数次奏请开通褒斜道石门。
主管官员反驳杨君的奏请,杨君坚持据理力争,百官应从,皇帝终于诏准。
修凿之后,子午道由此而废,石门又可经行无阻了。
修治石门要冲,使之宽敞平坦,此处的环境也变得清爽调和,安定太平。
建和二年(公元148年)十一月上旬,汉中太守王升(字稚纪),亲历褒斜道,追根溯源,为赞扬杨孟文明智、仁爱、贤能的美德,撰文刻石,表彰其卓著的功绩。
赞辞写道:英明之君,美德闪光。
救弊补偏,治理八方。
上顺天道,安抚暴强。
和似春风,严若秋霜。
无偏无私,王道荡漾。
端正不阿,操守高尚。
众人安宁,政从天纲。
辅佐君主,遵礼守常。
娴熟地理,通晓法纲。
言必忠信,执法坚强。
弘扬大节,分明罚赏。
度古知今,谋合朝纲。
除险民安,美名高扬。
石门颂高清字帖、完整拓片、原石石刻图片收藏起来方便用手机临帖
⽯门颂⾼清字帖、完整拓⽚、原⽯⽯刻图⽚收藏起来⽅便⽤⼿机临帖
摩崖⽯刻的出现有很多说法,有的说周代,有的说商代,但是没有啥可靠的证据。
⽬前根据记
载,最早出现于东汉时期。
⽯门颂原刻为竖⽴长⽅形,20⾏,⾏30、31字不等,纵261厘⽶,横205厘⽶。
全⽂共655字。
藏汉中博物馆。
它卷镌刻在古褒斜道的南端,即今陕西汉中市褒城镇东北褒斜⾕古⽯门隧道的
西壁上。
内容为汉中太守王升表彰杨孟⽂等开凿⽯门通道的功绩。
⽂辞为王升撰。
这批资料王⼩⾪同学可整理的费⼤劲了,觉得有帮助的帮忙转发,⼗分感谢!
* ⾼清字帖
* 完整拓⽚
* ⽯门颂摩崖⽯刻原址图⽚
⾼清字帖
完整拓⽚
原⽯⽯刻
陕西褒城褒斜道南端⽯门隧道仿古栈道。
石门颂集唐诗
石门颂集唐诗《石门颂集唐诗》一、原文:《石门盛景》石门幽径入云深,山映斜阳天接林。
风动松声传古韵,泉流石上作琴音。
二、衍生注释:“石门”这里可以是一个实际存在的被称为石门的地方,有着幽深的小路通往云雾缭绕之处。
“幽径”就是幽静的小路。
“山映斜阳天接林”描绘的是傍晚时分,夕阳映照山峦,远处的天空和山林似乎连接在一起的壮观景象。
“风动松声”指微风拂过,松树发出沙沙的声响,“古韵”表示这种声音似乎带着古老的韵味。
“泉流石上”是清泉在石头上流淌,发出的声音就如同弹奏琴音一般美妙动听。
三、赏析:这首诗的主题是描绘石门的盛景。
首句“石门幽径入云深”直接点明石门这个地点,并写出小路直入云间的那种幽深静谧感,一下就把读者带入到一种神秘的氛围之中。
“山映斜阳天接林”则用宏大的画面感拓宽了视野,把夕阳下山河辽远的感觉表现出来,让人感受到大自然那雄浑壮阔的美。
后两句则通过对细微处声音的刻画,从风动松声的古韵到泉流石上的琴音,从视觉转到听觉。
表现手法上运用了以动衬静,比如松声和泉声,反而让整个石门显得更加幽静。
情感上表达了对石门盛景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四、作者介绍:从诗的风格来看,作者应是一个热爱自然、内心细腻之人。
也许是经常在山林间游玩,对山水有着独特的感悟力,所以能创作出这样画面感十足又韵味悠长的诗歌。
五、运用片段:例子一:小李是个摄影师,这天他去一个山区采风。
当他走进一条蜿蜒通向深山的小路时,旁边是参天大树,他突然就想起了那首诗“石门幽径入云深,山映斜阳天接林。
”他感觉眼前的场景就像是诗里描绘的画面一样。
于是他调整相机参数,拍摄了好几张照片,想要记录下这像石门盛景一样的景象。
例子二:老师在课堂上讲自然景观描写。
为了让同学们更好理解动静结合的写作手法,他举例说:“就像‘风动松声传古韵,泉流石上作琴音。
’这句诗一样,在描写石门的美景时,风动松声和泉流石上的声音描写就是动态描写,可是却衬托出石门的幽静,这是很巧妙的写法,你们在描写景色的时候也可以借鉴。
《石门颂》注解
《石门颂》注解《石门颂》[一]《石门颂》是著名汉隶摩崖刻。
东汉建和三年(公元148年)书刻于陕西省襄城县(今汉中市褒河区)东北褒斜谷之石门崖壁上。
此处是横穿秦岭、连接八百里秦川和汉中盆地的交通要道,古称褒斜栈道。
此处由于形势险峻、开凿困难,故历代文人歌咏、题刻者甚多。
有人整理出其书法尤著者十三品,此刻石及《石门铭》即其中影响最大的作品。
七十年代初期.因修水库,此刻石和其他刻石一起被凿刻下来,保存于汉中市博物馆。
《石门颂》全称《故司隶校尉楗为杨君颂》。
又称《杨孟文颂》。
原刻为竖立长方形。
通高26l厘米,宽205厘米,22行,行30或31字。
总共655字。
前人对此摩崖书评价极高。
如清人张祖翼说:“三百年来,习汉碑者不知凡几,竟无人学《石门颂》者,盖其雄厚奔放之气胆怯者不敢学,力弱者不能学也”杨守敬《平碑记》说:“其行笔真如野鹤闲鸡,飘飘欲仙。
六朝疏秀一派皆从此出。
”康有为认为:“《扬盂文碑》劲挺有姿,与《开通褒科道》疏密不齐,皆具深趣。
”此刻看似平常,实极浑厚自然,笔画、结字都有非常丰富的变化。
其中“升”字,“此”字,特别是“命”字末笔,拖笔极长,同某些汉简写法相似,这在碑刻中是极少见到的。
此碑刻字甚多,有些字虽非别字,但写法也很不规范。
本释文均用规范的简化字写出。
鉴于原碑拓本十分请晰,为了避免重新造字,仅在别字处注明(借代写“别字”。
系本字,写法不规范者写“别写”)。
别字写法.可直接看原碑即可。
原文:(碑额)故司隶校尉楗为杨君颂注释:此颂为汉中太守王升为歌颂原司隶校尉楗为杨涣开通褒斜道的功勋所刻。
“司隶校尉”:官名,汉武帝征和年间初置。
“楗为”:郡名。
“杨君”:指杨涣,字盂文。
楗为郡武阳县人。
武阳县在今四川彭山县东。
曾任尚书中郎、司隶校尉,任职期间,“甚有嘉声美称”。
因碑文中有“武阳杨君厥车孟文”字样《水经注》、欧阳修等称此碑为“杨厥碑”,误。
此处“厥”字为语助词,非人名也。
原文:惟坤灵定位,川泽股躬。
石门颂
石門頌全文(参考)惟靈定位,川澤服躬,澤有所注,川有所通,余谷之川,其澤南隆,八方所達,益域為充,高祖受命,興於漢中。
道由子午,出散入秦,建定帝位,以漢焉,後以子午,路難,更隨圍谷,復通堂光,凡此四道,垓鬲尤艱,至於永平其有四年,詔書開余,鑿通石門,中遭元二,西夷虐殘,橋梁斷絕,子午復循,上則縣峻,屈曲流顛,下則入,廎寫輸淵,平阿泥,常蔭鮮晏,木石相距,利磨确,臨危槍碭,履尾心寒,空與輕騎,遰弗前,惡虫狩,蛭毒,未秋截霜,稼苗夭殘,終年不登,匱餒之患。
卑者楚惡,尊者弗安,愁苦之難,焉可具言,於是明知故司隸校尉楗為武陽楊君,厥字孟文,深執忠伉,數上秦請,有司議駮,君遂執爭,百遼咸從,帝用是聽,廢子由斯,得其度經,功飭爾要,敝而晏平,清涼調和,烝艾寧,至建和二年仲冬上旬,漢中大守楗為武陽王升字稚紀,涉歷山道,推序本原,嘉君明知,美其仁賢,勒石頌德,以明厥勳,其辭曰:君德明,煥彌光,刺過拾遺,厲清八荒,奉魁承杓,綏億衙彊,春宣聖恩,秋貶若霜,無偏蕩,貞雅以方,寧靜烝庶,政與乾通,輔主匡君,循禮有常,咸曉地理,知世紀綱,言必忠義。
匪石厥章,弘大節,讜而益明,往卓今,謀合朝情,醳艱即安,有勳有榮,禹鑿龍門,君其繼縱,上順斗極,下答皇,自南自北,四海攸通,君子安樂,庶士悅,商人咸,農夫永同,春秋記異,今而紀功,垂流億載,世喋誦序曰,明哉仁知,豫識難易,原度天道,安危所歸,勤竭誠,榮名休麗,五官掾南鄭趙邵字季南,屬中漢彊字產伯,書佐西成王戒字文寶主,王府君閔谷道危難,分置六部道橋,特遣行丞事西成韓朗字顯公,都督掾南鄭魏整字伯玉,後遣趙誦字公梁案察,中曹卓行,造作石,萬世之基,或解高格,下就平易,行者欣然焉,伯玉即日徒署行丞事守安陽《石门颂》全称《故司隶校尉楗为杨君颂》。
又称《杨孟文颂》。
原刻为竖立长方形。
通高26l厘米,宽205厘米,22行,行30或31字。
总共655字。
前人对此摩崖书评价极高。
如清人张祖翼说:“三百年来,习汉碑者不知凡几,竟无人学《石门颂》者,盖其雄厚奔放之气胆怯者不敢学,力弱者不能学也”杨守敬《平碑记》说:“其行笔真如野鹤闲鸡,飘飘欲仙。
清张祖翼隶书节临《石门颂》欣赏
清张祖翼隶书节临《石门颂》欣赏清张祖翼隶书节临石门颂东方大观2015春拍成交价32.2万元作品鉴赏张祖翼(1849~1917)字逖先,号磊盫,又号磊龕、濠庐。
因寓居无锡,又号梁溪坐观老人,安徽桐城人。
近代著名书法家、篆刻家、金石收藏家。
张祖翼是最早走出国门看世界的清朝名士之一。
1883年(光绪九年)至1884年,他远赴英国游历近一载,把所见所闻的英国政治、经济、民情、风俗写成诗歌百首,回国后结集为《伦敦竹枝词》、《伦敦风土记》等书出版;并以孔孟之徒的眼光看近代英国,以“杨柳青青江水平”的笔调写泰晤士河,使得这些作品异趣横生,为人乐读。
张祖翼龆年即好篆、隶、金石之学。
篆刻,师邓石如,宗石鼓、钟鼎;隶法汉碑、魏碣,皆出于汉魏三代的吉金乐石,属于典型的碑学书风。
亦能行、楷书,兼有碑意。
其篆隶成就当高于其行草。
中年以后,其精心创作的篆隶作品上,有时会钤有一枚由邓石如所治白文长方印:“八分一字直百金”,这应是当时市场对其艺术品价值的一种认同。
西泠印社柏堂后石坊额上隶书“西泠印社”四字,为其所书。
张祖翼长期寓居海上,时与吴昌硕、高邕之、汪洵,同称海上四大书法家。
著有《磊盫金石跋尾》《汉碑范》等。
他最早提出“海上画派”的名目。
偶写兰竹,俱有韵致。
力充气足,望而知为书家笔也。
卒年六十九。
释文:君德明明,炳焕弥光。
刺过拾遗,厉清八荒。
奉魁承杓,绥亿衙强。
春宣圣恩,秋贬若霜。
无偏荡荡,贞雅以方。
宁静烝庶,政与干通。
辅主匡君,循礼有常。
石门颂摩崖。
张祖翼。
同类作品清张祖翼隶书年寿八言联上海嘉泰2012秋拍成交价25.3万元清张祖翼隶书书诵八言联北京传是2013秋拍成交价17.25万元。
石门颂高清字帖及释文
石门颂高清字帖及释文石门颂,是中国古代文学艺术的瑰宝之一,也是儿童必学的经典课文之一。
这首颂诗由中国唐代文学家、政治家、书法家王之涣所创作,被誉为花间四季之首,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以下是石门颂的高清字帖及释文的相关参考内容:【石门颂字帖】石门颂是一首由26个汉字组成的诗,整体布局平衡,字形古朴,线条流畅,非常适合用作书法练习。
以下是石门颂的高清字帖,供参考:【石门颂释文】石风急天高猿啸哀,门渚清沙白鸟飞回。
桂无边落木萧萧下,杨不尽长江滚滚来。
残万里悲秋常作客,阳百年多病独登台。
中艰难苦恨繁霜鬓,华潦倒新停浊酒杯。
举江城子弟多才俊,似卷土重来纷纷说。
重射覆膜明星正照,门花寒杂暖晓窗明。
溪欲将轻骑逐轻策,涧年年岁岁花相似。
汉属船满海风雨阔,家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石门颂释文分析】石门颂描述了孤独、苦难和坚韧的主题,以自然景物为线索,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和社会状况的忧虑与期望。
首句“风急天高猿啸哀”,写出了悲凉的秋天景色。
这一景象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忧愁,同时也寓意着他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第二句“渚清沙白鸟飞回”,通过描写江河的清澈与沙洲的白皙,表达了自然景色的美好。
可是,鸟群飞回的动作又带给人们一种离别的感觉。
第三至第四句“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以自然景象来寄托自己的意愿和主张,表达诗人对国家贫困和人民疾苦的关怀。
第五至第六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描述的是诗人胸怀壮志,却屡次身处逆境。
通过这些描述,诗人表达了自己对国家境况的忧虑与希望。
第七至第八句“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反映了诗人所受的苦难和困境,同时也宣示了他不屈不挠的精神。
第九至第十句“江城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纷纷说”,诗人称赞了江城子弟们的才华横溢,具备化解国难的智慧和能力。
第十一至第十二句“射覆膜明星正照,花寒杂暖晓窗明”,通过描绘自然景色的变化,表达了人们对国家前途的担忧和期望。
最后两句“欲将轻骑逐轻策,年年岁岁花相似”,深情地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美好未来的憧憬。
东汉《石门颂》
故司隶校尉楗为杨君颂
惟坤灵定位,川泽股躬,泽有所注,川有所通,余谷之川,其泽南隆,八方所达,益域为充,高祖受命,兴于汉中。道由子午,出散入秦,建定帝位,以漢氏焉,后以子午,途路涩難,更隨围谷,复通堂光,凡此四道,垓鬲尤艰,至于永平其有四年,诏书开余,凿通石門,中遭元二,西夷虐殘,桥梁断绝,子午复循,上则县峻,屈曲流颠,下则入冥,倾写輸渊,平阿泉泥,常阴鲜晏,木石相距,利磨确磐?,临危枪砀,履尾心寒,空舆轻骑,遰碍弗前,惡虫弊狩,蛇蛭毒女曼,未秋截霜,稼苗夭殘,終年不登,匮馁之患。卑者楚恶,尊者弗安,愁苦之难,焉可具言,于是明知故司隶校尉楗为武阳杨君,厥字孟文,深执忠伉,数上秦请,有司议驳,君遂执争,百辽咸从,帝用是听,废子由斯,得其度经,功饬尔要,敝而晏平,清涼调和,烝蒸艾宁,至建和二年仲冬上旬,汉中大守楗为武阳王升字稚纪,涉历山道,推序本原,嘉君明知,美其仁贤,勒石颂德,以明厥勋,其辞曰:君德明明,炳煥弥光,刺过拾遗,厉清八荒,奉魁承杓,绥亿衙蔃,春宣聖恩,秋貶若霜,無偏荡荡,贞雅以方,宁静烝庶,政与乾通,輔主匡君,循礼有常,咸晓地理,知世纪纲,言必忠义。匪石厥章,?恢弘大节,谠而益明,揆往卓今,謀合朝情,释艰即安,有勋有荣,禹鑿龙门,君其继纵,上順斗极,下答坤皇,自南自北,四海攸通,君子安乐,庶士悅雍,商人咸僖?,农夫永同,春秋記异,今而纪功,垂流亿载,世世叹诵序曰,明哉仁知,豫识难易,原度天道,安危所归,勤勤竭诚,荣名休丽,五官掾南郑赵邵字季南,属褒中晁?漢彊字產伯,书佐西成王戒字文宝主,王府君閔谷道危难,分置六部道桥,特遣行丞事西成韩朗字显公,都督掾南郑魏整字伯玉,后遣赵诵字公梁,案察中曹卓行造作石积?,万世之基,或解高格,下就平易,行者欣然焉,伯玉即日徒署行丞事守安阳长
《石门颂》和陕西省略阳县灵崖寺《甫阁颂》,甘肃成县天井山《西狭颂》并称为《中国汉隶三颂》,是我国东汉隶书成熟时期保存最完整的代表作品之一。
《石门颂》字帖集字诗九首
《石门颂》字帖集字诗九首《石门颂》字帖集字诗九首厦门市教科院魏道劲一、临书乐事临字合心空,伉僚其乐充。
案书杓斗下,受益校堂中。
章则隶行异,功夫伯仲同。
情随蛇蛭砀,门入焕然通。
二、归休情事归休数载过,情释海之阿。
焉废故经属,常欣鲜木禾。
高堂旬执礼,卑稚日相磨。
写字分行隶。
所尊惟永和。
三、厉政清弊禹部安危事,纵难高更登。
竭诚清积弊,厉政饬僚丞。
褒贬循功过,察听知废兴。
掾官贞与恶,烝庶主辞升。
四、宝地武夷南方有武夷,至者必心仪。
登极遂知峻,临深攸识危。
清流循谷曲,嘉木荫天垂。
泉注冥踪涩,山光晏午弥。
王城荒勒石,汉县显残基。
宝地特为诵,荣名载“世遗”。
五、今日嘉禾春城弥晓日,山海丽坤舆。
临泽利商路,出行通履途。
北原魁阁有,西荡静流无。
朝圣八方至,弘经四域输。
卓今尤可豫,揆往乐斯夫。
不用数年尔,嘉禾成大都。
六、嘉禾颂嘉禾咸曰美,灵地若天然。
四季春长滞,无霜冬弗艰。
人勤农稼易,序顺木苗鲜。
冥海围城下,朝阳位石颠。
涉流听驳奏,徙骑度桥悬。
丽府散山后,垂杨荡泽前。
置基弥百载,开祖万斯年。
就此君休叹,或言上帝偏。
七、文明颂禹域八荒定,文明开纪元。
书章充泽海,道德朗乾坤。
夫子《六经》注,渊明五斗尊。
《春秋》万年炳,《雅颂》亿人宣。
《史记》署司氏,《楚辞》推屈原。
前贤弘要义,后者得深恩。
作事承仪理,为官闵庶言。
於今复兴路,继往达龙门。
八、西川地颠西川复地颠,烝庶苦愁叹。
桥断道途截,山夷泥石盘。
弗宁堂所匮,遭虐稼禾亁。
书记匡谋即,相丞躬督安。
凡夫倾奉礼,戎士解危残。
凿通南北碍,开释馁凉寒。
整调无序事,褒贬有司官。
斯患太平度,同心自不难。
九、揆往卓今历故属余叹,言艰理更残。
守成从不易,造建确终难。
兴汉本烝庶,绝秦匪尔韩。
长平赵公苦,垓下楚王寒。
西北益雍隔,中原曹魏盘。
强梁争股利,仁者辅宁安。
揆往卓今事,贤前恶后官。
识人由大节,休遣拾虫亁。
中国碑帖经典《石门颂》
中国碑帖经典《石门颂》
《石门颂》当属分书之成功之作,又较少隶书之框架形成压束,故写来颈挺有姿,浑厚高古,疏秀灵动,皆具深趣,清杨守敬称之为:“其行笔真如野鹤闲鸥,飘飘欲仙,六朝疏秀一派皆从其出。
”可见其在书法史中的地位。
《石门颂》原摩崖石刻照片以及拓片,基本保持了原刻“字迹匀称,笔势圆劲流丽,结构布局端庄秀美”的特点,具有极高的艺术欣赏价值,可以说是初学者的最佳范本,可让广大书法爱好者领略到中国古典书法的一种理想境界。
初学者可根据每个字的用笔、结构、布势等去临摩。
汉隶名帖隶中之草《石门颂》全文
汉隶名帖隶中之草《石门颂》全文《石门颂》全称《汉司隶校尉楗为杨君颂》。
又称《杨孟文颂》。
东汉建和二年(148年)十一月刻,摩崖隶书。
汉中太守王升撰文,为顺帝初年的司隶校尉杨孟所写的一篇颂词,内容为汉中太守王升表彰杨孟文等开凿石门通道的功绩。
《石门颂》原刻为竖立长方形,20行,行30、31字不等,纵261厘米,横205厘米。
全文共655字。
刻在陕西褒城古褒斜道的南端,即今陕西汉中市褒城镇东北褒斜谷古石门隧道的西壁上。
1967年因在石门所在地修建大型水库,乃将此摩崖从崖壁上凿出,1971年迁至汉中市博物馆,保存至今。
是“石门十三品”之第五品,属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石门颂》乃东汉隶书的极品,又是摩崖石刻的代表作。
它对后来的书法艺术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被人们称之为国之瑰宝,清代张祖翼评说:“三百年来习汉碑者不知凡几,竟无人学《石门颂》者,盖其雄厚奔放之气,胆怯者不敢学也。
”艺术评论家、古文字学者、诗人,书画家郭赋林在记者采访中,郭赋林谈到:《石门颂》是东汉时期由篆书向隶书过渡时期的经典的隶书作品,也是隶书中的代表作,总体气象是雄浑肃穆,姿肆朴拙,结字自然舒张,点画细腻,体势瘦劲,飘逸奔放,有些点画的写法写得'草率',素有“隶中草书”的说法。
郭老师在用笔上,从线条上看有很深的功力,线质刚劲,线条夯实,有《石门颂》的力道和《张迁碑》的韵味,还有何绍基的笔意。
但更多的是郭赋林老师独到书写风格,字字有楞、笔笔有柱、结字堂堂正正,字行距齐整,苍劲遒美。
这也许就是郭老师所追求的理想中隶之美书。
由于它是篆书向隶书过渡时期的作品,主要以中锋用笔为主,有些字的写法也保留着篆书的形状,笔画主要是侧锋起笔,收笔回锋,因此,点画遒劲,显得刚劲有力,十分饱满,富有张力和弹力。
在体势上,《石门颂》中的字大小不一,错落有致,并没有刻意安排之嫌,正是因为这种'自然而然'的属性,给《石门颂》注入了更为天真烂漫和飘逸奔放之趣。
历代名家评《石门颂》
历代名家评《石门颂》《石门颂》为东汉摩崖刻石,高三二七公分,广二五四公分,二二行,行三O或三一字不等。
额题《故司隶校尉楗为杨君颂》,内容为司隶校尉杨孟文主持修复褒斜栈道事。
桓帝建和二年(公元一四八年)汉中太守王升撰文立石,未署书者姓名。
因镌刻在陕西褒城县褒斜谷石门崖壁上,故名《石门颂》。
《石门颂》整拓此摩崖乃汉隶中之上乘,用笔圆浑劲挺,体势纵逸多变,有“隶中草书”之誉。
杨守敬评曰:“其行笔真如野鹤闲鸥,飘飘欲仙。
六朝疏秀一派皆从此出。
”康有为云:“《杨孟文碑》(即石门颂)劲挺有姿,与《开通褒斜道》疏密不齐,皆具深趣。
”正因为此,一般认为初学汉隶不宜以此作范本,而应从较规整一路汉碑入手,有了一定基础之后,再攻此碑,自然水到渠成。
这就要对隶书有一个历史的了解和整体的把握,才好结合自己情况,由易而难,循序渐进。
一般言及隶书,便自然地想到两汉,这是因为隶书至汉代,尤其到东汉已完全成熟,非常完美。
若就现有资料看,隶书的出现则应上朔到战国时期,四川出土的青川战国木犊,已有明显隶意,有人称其为“古隶”,因为还保留着浓重的篆书成分。
之后的睡虎地秦简、马王堆汉简,乃至居延、敦煌等简书,显示了一个清晰的隶变过程。
学隶者对此不可不知,因为我们需要丰富文字知识,增加表现手段,就必须朔本求源。
这些大量的战国、秦、汉简牍,不仅可以帮助我们窥探文字由篆而隶的演变轨迹、形体由来,而且由于大多是下级官吏的手迹,信手写来,饶有天然之趣,其笔墨行使转运清晰可辨,也非翻刻、传摹者所能及。
为了对《石门颂》深入了解,编者收集了古今17人对《石门颂》评论。
文后附清人何绍基临《石门颂》。
1、(宋)欧阳修《集古录》右《汉司隶校尉杨厥碑》,用字简省,复多舛缪。
惟以“”为“坤”,以“余”为“斜”汉人皆尔,独“詆”字未详。
2、(宋)赵明诚《金石录》右《汉司隶杨厥开石门颂》。
余尝读范晔《后汉书·邓骘传》有云:“时遭元二之灾,人士荒饥。
”章怀太子注以谓“元二即元元也。
书艺精粹——石门颂集联
书艺精粹——石门颂集联
书艺精粹——石门颂集联
《石门颂》(全称为《汉故司隶校尉犍为杨君颂》,后世简称为《石门颂》)。
是东汉建和二年(公元148年)由当时汉中太守王升撰文、书佐王戎书丹刻于石门内壁西侧的一方摩崖石刻,是隶书书法作品。
现藏于汉中博物馆。
《石门颂》歌颂了东汉汉顺帝时的司隶校尉、犍为(今属四川乐山)人杨孟文“数上奏请”修复褒斜道的事迹。
整块摩崖通高261厘米,宽205厘米,题额高54厘米。
《石门颂》多用圆笔,逆锋起笔回锋收笔,线条沉着劲道,结字舒展放纵,体势
瘦劲,飘逸自然,素有隶书中的草书之称,是汉隶中的精品佳作。
《石门颂》是中国书法史上的一座丰碑,它与略阳的《郙阁颂》、甘肃成县的《西狭颂》并称为“汉三颂”,是汉代颂体代表作。
石门颂高清字帖
石门颂高清字帖
石门颂,也叫“石门公歌”,是中国最古老的宗教歌曲,起源于春秋战国时代。
它的歌词内容主要反映出中国古代神话,以感念古代神明、记述古代传说、描绘古代民间文化为主。
石门颂的歌词内容涉及自然界的神鬼,如太阳、月亮、星辰;也有春秋时期的历史人物,如周文王、夏启、伍子胥等;还有神祗,如山神、水神、青龙、玄武等等。
其中最著名的当属山神和水神,他们在石门颂中表现得栩栩如生,生动活泼,深深打动了无数向往宗教文化的心。
石门颂在历史上有着悠久的传承,由北宋以来就流传下来,清代更是流传盛极一时,五十种不同版本的石门颂字帖,都曾经在清代被收录下来。
石门颂的节奏欢快,旋律悦耳,且内容又丰富多彩,不仅在当时引起广大群众的关注与喜爱,而且成为了多国人民流传的佳绝句,仍然显得那么绚烂华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石门颂字帖集字诗九首 Standardization of sany group #QS8QHH-HHGX8Q8-GNHHJ8-HHMHGN#
《石门颂》字帖集字诗九首
厦门市教科院魏道劲
一、临书乐事
临字合心空,伉僚其乐充。
案书杓斗下,受益校堂中。
章则隶行异,功夫伯仲同。
情随蛇蛭砀,门入焕然通。
二、归休情事
归休数载过,情释海之阿。
焉废故经属,常欣鲜木禾。
高堂旬执礼,卑稚日相磨。
写字分行隶。
所尊惟永和。
三、厉政清弊
禹部安危事,纵难高更登。
竭诚清积弊,厉政饬僚丞。
褒贬循功过,察听知废兴。
掾官贞与恶,烝庶主辞升。
四、宝地武夷
南方有武夷,至者必心仪。
登极遂知峻,临深攸识危。
清流循谷曲,嘉木荫天垂。
泉注冥踪涩,山光晏午弥。
王城荒勒石,汉县显残基。
宝地特为诵,荣名载“世遗”。
五、今日嘉禾
春城弥晓日,山海丽坤舆。
临泽利商路,出行通履途。
北原魁阁有,西荡静流无。
朝圣八方至,弘经四域输。
卓今尤可豫,揆往乐斯夫。
不用数年尔,嘉禾成大都。
六、嘉禾颂
嘉禾咸曰美,灵地若天然。
四季春长滞,无霜冬弗艰。
人勤农稼易,序顺木苗鲜。
冥海围城下,朝阳位石颠。
涉流听驳奏,徙骑度桥悬。
丽府散山后,垂杨荡泽前。
置基弥百载,开祖万斯年。
就此君休叹,或言上帝偏。
七、文明颂
禹域八荒定,文明开纪元。
书章充泽海,道德朗乾坤。
夫子《六经》注,渊明五斗尊。
《春秋》万年炳,《雅颂》亿人宣。
《史记》署司氏,《楚辞》推屈原。
前贤弘要义,后者得深恩。
作事承仪理,为官闵庶言。
於今复兴路,继往达龙门。
八、西川地颠
西川复地颠,烝庶苦愁叹。
桥断道途截,山夷泥石盘。
弗宁堂所匮,遭虐稼禾亁。
书记匡谋即,相丞躬督安。
凡夫倾奉礼,戎士解危残。
凿通南北碍,开释馁凉寒。
整调无序事,褒贬有司官。
斯患太平度,同心自不难。
九、揆往卓今
历故属余叹,言艰理更残。
守成从不易,造建确终难。
兴汉本烝庶,绝秦匪尔韩。
长平赵公苦,垓下楚王寒。
西北益雍隔,中原曹魏盘。
强梁争股利,仁者辅宁安。
揆往卓今事,贤前恶后官。
识人由大节,休遣拾虫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