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桓晋文之事》学案(学生版)
《齐桓晋文之事》教案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齐桓晋文之事》教案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课文《齐桓晋文之事》的主要内容,把握文章的结构和思路。
(2)能够分析课文中的人物形象、事件和观点,理解其中的道德和政治思想。
(3)能够运用课文中的知识和观点进行思考和讨论。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阅读和讨论,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分析能力。
(2)通过写作和表达,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3)通过小组讨论和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和尊重,增强民族自豪感。
(2)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社会主义的高尚情操。
(3)培养学生积极向上、奋发向前的精神风貌。
二、教学内容1. 课文《齐桓晋文之事》的主要内容,包括人物、事件和观点。
2. 课文中的人物形象,如齐桓公、晋文公等,他们的品德和才能。
3. 课文中的道德和政治思想,如仁爱、忠诚、礼义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课文《齐桓晋文之事》的主要内容,人物形象和道德政治思想。
2. 教学难点:对课文中的观点和思想的理解和分析。
四、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回顾课文《齐桓晋文之事》的和作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阅读理解:学生自读课文,理解主要内容,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3. 分析讨论:老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人物形象、事件和观点,进行讨论和思考。
4. 表达与写作: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进行写作和表达,展示自己的理解和观点。
5.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共同探讨课文中的观点和思想,培养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6. 总结与反思:老师对学生的学习和表现进行总结和评价,学生进行自我反思。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课文《齐桓晋文之事》的主要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学生对课文中的人物形象、事件和观点的分析能力。
3. 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创造力,以及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4. 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和尊重,以及对祖国、人民和社会主义的爱。
《齐桓晋文之事》导学案(1)
《齐桓晋文之事》导学案班级:姓名:一、文章简介:《齐桓晋文之事》在《孟子》中是一篇长文,以对话的形式表现了孟子的政治主张和社会理想,全文以“保民而王”为核心逐层展开,既一气贯注,又收纵自如。
先从正面入手,论述“保民”的根源是“不忍之心”,进而指出“不忍之心”之所以重要就在于“推恩”保民;接下来从反面辨析“王”“霸”之别,指出“发政施仁”才能“王天下”;最后,点明“发政施仁”的关键举措是“制民之产”,又回到“保民”的主题。
二、学习目标:(一)知识目标1.熟读文本,总体感知全文。
2.疏通文意,弄懂大意,学习重要的实词、虚词及句式。
3.了解孟子的王道思想。
4.学习孟子迂回曲折的论辩方法。
(二)核心素养1、语言建构与运用:积累重点文言实词、虚词、句式,学会从语言入手读通读懂文言文。
2、思维发展与提升:整体把握文意,学会梳理文章段落大意,划分内容层次,了解孟子和齐宣王论辩的四个回合。
3、审美鉴赏与创造:赏析《孟子》文章的语言特点、论辩特点,分析文章中人物形象。
4、文化传承与理解:联系孔孟所处的历史时代,理解其仁政、王道、民贵君轻等思想,并思考这些思想在当今社会的价值。
三、背景知识自查1、社会背景:2、作家作品:四、文章预习1.查出下列词的读音觳觫便嬖放辟庠序褊小邪侈胡龁忖度2.预习课文,划分层次第一部分——()第二部分——()第三部分——()第四部分——()3.思考探究:①比较孔子(及其弟子)和孟子在社会理想、治国理念方面的异同点。
②孟子劝说齐宣王“发政施仁”,认为“推恩足以保四海”。
他对实现理想社会的设想,在今天看来有什么可资借鉴之处?又有哪些不足?③结合原文,赏析孟子论辩的风格。
参考答案:背景知识自查1、社会背景介绍:战国中期,是诸侯之间争斗不息、兼并不断的时代,“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孟子-离娄上》),给人民带来了严重的灾难。
“当是之时,秦用商鞅,富国强兵;楚、魏用吴起,战胜弱敌;齐威王、宣王用孙子、田忌之徒,而诸侯东面朝齐。
齐桓晋文之事教案(通用5篇)
由此可见,谈话双方开始的立场是完全对立的,而且对方是君王,孟子要想向齐宣王推行他的仁政看来是不可能成功的。
但孟子用一句托词"我没听说过"轻巧的转换了话题,既不得罪齐宣王又回到自己的预设话题"王道”上来了。
我们来分析孟子引入话题的方法:(掌握对方心里,因势利导)(1)避而不答:孟子托辞"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是以后世无传焉,臣未之闻也。
”避开齐宣王的问题而不回答。
(2)转移话题:孟子又巧妙地把话题转移到自己想谈的"王道"上去,婉转地说:"无以,则王乎?"使宣王难以拒绝。
第二层:从"日:’德何如,则可以王矣?‘"至"是以君子远疱厨也"。
(欲擒故纵、缩短距离)孟子从宣王"以羊易牛"一事肯定宣王有不忍之心,有"保民而王”的思想基础。
以其自身行为证明施行王道甚么高不可攀的难事,让宣王树立起施行王道的信心.接着孟子以"百姓皆以为爱也"一句使齐宣王陷入不能自圆其说的尴尬境地,紧接着又替他开脱,以"臣固知王之不忍"与之作对比,表现出自己很了解宣王,从而博得了宣王的信任。
孟子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为宣王辩解,进而借以申明自己的主张:(乘虚而入由近及远)⑴指出以羊易牛一事中,羊和牛其实没有区别,同样是"无罪而就死地",指出宣王思想行为上的矛盾,又一次使他陷入自己也不能解释的困境中,一直逼得齐王说出"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的话来.⑵孟子从齐宣王来分析:(明知故问步步紧逼)分析齐宣王以羊易牛的原因:1.眼见那牛惊慌颤M的样子,不忍杀它。
2.没有见到羊受惊的样子,故以羊换牛。
明确指出这足以说明他有仁慈怜悯之心。
最后点明"以羊易牛"一事与行仁政的共通点:都有怜悯仁爱之心;都有不忍见其它生命受苦及被杀害之心。
《齐桓晋文之事》导学案学案(含部分答案)
《齐桓晋文之事》导学案教学目标语言建构与运用:了解文言文的结构、表达、运用,抓住关键词语。
思维发展与提升:理解作者所论述的“保民而王”的思想,运用分析与思考、探究与联想等方法,体会孟子的仁者之心。
审美鉴赏与创造:了解文言文的写作背景,感受论辩特色,体会艺术的魅力。
文化传承与理解:体悟“孔孟”的儒家思想,加深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培养学生增加文化自信,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
教学重难点重点:文意的理解。
难点:孟子迂回曲折的论辩方法。
预习案【知人论世】孟子(前372—前309):名轲。
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他继承并发展了孔子“仁”的学说,被尊称为“亚圣”。
提出“民贵君轻”为中心的“仁”的思想,哲学上提出“性善论”。
他的老师是孔子之孙孔伋(子思)的门人。
【作品介绍】《孟子》是先秦诸子杰出的散文著作,内容包括孟子的政治学说、哲学思想、社会活动和个性修养。
《孟子》与《论语》同是语录体散文,孟子善辩,故《孟子》语言犀利酣畅,感情洋溢饱满,说理深刻透彻。
【背景链接】1.战国时期,列强纷争,以征伐为能事,各诸侯国国君都是野心勃勃地追求“莅中国而抚四夷”的霸主地位。
对外连年征战,对内盘剥人民,于是就出现“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孟子·离娄上》)的惨烈局面,致使广大人民“仰不足以事父母,俯不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苦,凶年不免于死亡”,过着苦难的生活。
而齐国在东方诸侯中又号称强国,齐宣王子承父业,野心勃勃,在稷下扩置学宫,招揽学士,任其讲学议论。
孟子这时也以客卿的身份在齐宣王身边供职。
于是,孟子便在一次齐宣王问有关齐桓晋文称霸之事的时候,针对当时的社会现实,阐发了他的“发政施仁”、改革政治、实行“王道”的主张,这就是著名的《齐桓晋文之事》。
2. 齐桓公,姓姜,名小白。
姜姓齐国第十六位国君(公元前),春秋五霸之首,姜太公吕尚的第十二代孙。
早年在鲍叔牙保护下,逃到莒国避难。
《齐桓晋文之事》教案(精选13篇)
《齐桓晋文之事》教案(精选13篇)《齐桓晋文之事》教案篇1齐桓晋文之事●说课孟子是继孔子之后活动于战国中期的一位儒学大师,他也曾周游列国兜售儒家学说,但和孔子一样,他的学说也百不一售。
本文记叙的是孟子晚年其次次到齐国时和齐宣王的一次关于“王道”问题的谈话。
这是一次特别胜利和精彩的游说。
在孟子的层层诱导之下,齐宣王侧耳恭听了儒家“保民而王”的“仁政”学说,虽然事后齐宣王并没有付诸实施,但这唯恐要归因于当时的社会进展大趋势。
在以兼并战斗为主要形式的动乱社会中,只有兼并才能实现社会的统一,才能结束战乱,因此孟子所说的“王道”和“仁政”在当时是行不通的。
可文章却写得很有特色,比较完整地表达了孟子的思想;而孟子在游说的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高妙的论辩艺术,更使本文成了游说的名篇。
本单元的学习最好是在第一单元结束之后,这样同学学习就有了更为宽阔的背景学问。
高三同学学习古文不能再限于逐字落实翻译,还应当扩展到思想与写作的评价,甚至还要从文化的深度来加深理解。
●教学目标学问目标(1)学习课文中重要的实词、虚词及句式,能够精确流畅地翻译课文。
(2)学习孟子迂回曲折的论辩方法。
(3)学习比方在文章中的运用和重要作用。
●力量目标研读、鉴赏(1)能够理顺思路错综的文章的理路。
(2)擅长切分课文这样的没有明显标志的长文章。
(3)能够运用简洁的比方进行论辩。
●德育目标孟子的主见(1)体悟孟子当仁不让的治世精神。
(2)领悟孟子急躁细致的工作态度和奇妙敏捷的工作方法。
(3)理解孟子的民本思想和怜悯广阔劳动人民的深切情怀。
●教学重点学习课文中重要的实词、虚词及句式,能够精确流畅地翻译课文。
体会并分析文章在论证说理方面的独到之处。
●教学难点学习课文中重要的实词、虚词及句式,能够精确流畅地翻译课文。
能够理顺思路错综的文章的理路。
●课时支配二课时。
第一课时主要朗诵并疏通课文,理解课文思想内容。
其次课时,支配开展讨论性学习。
课前预备:布置同学到图书馆或网上搜集孟子及其散文的有关资料进行讨论,分析归纳,初步形成自己的某一个观点。
大学语文齐桓晋文之事教案
1. 知识与技能:理解《齐桓晋文之事》的背景、人物和主要内容,掌握文章的中心思想和孟子仁政、王道的核心观点。
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分析等方法,培养学生对经典文献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传统文化,弘扬民族精神,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1. 理解《齐桓晋文之事》的背景和人物关系。
2. 掌握孟子仁政、王道的核心观点。
3. 分析文章中的修辞手法和论证方法。
三、教学难点1. 理解孟子仁政、王道的内涵。
2. 分析文章中的比喻、寓言等修辞手法。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 介绍《齐桓晋文之事》的背景和作者孟子。
2. 提出问题:为什么孟子会选择在齐桓晋文称霸之际提出仁政、王道的观点?(二)阅读与分析1. 学生自读课文,理解文章大意。
2.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文章中的孟子仁政、王道的核心观点。
3. 学生讨论文章中的比喻、寓言等修辞手法。
(三)讨论与交流1. 学生分组讨论以下问题:(1)孟子为何认为“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2)孟子如何通过“齐桓晋文之事”来阐述仁政、王道的观点?2. 各组代表发言,教师点评。
(四)总结与拓展1. 教师总结《齐桓晋文之事》的中心思想和孟子仁政、王道的核心观点。
2. 学生思考:在现代社会,如何践行仁政、王道?3. 教师布置作业:(1)背诵《齐桓晋文之事》的相关段落。
(2)结合自身实际,谈谈对仁政、王道的理解。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阅读、讨论、分析等方法,引导学生理解《齐桓晋文之事》的背景、人物和主要内容,掌握孟子仁政、王道的核心观点。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同时,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践行仁政、王道,培养学生的价值观。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鲁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第5讲:齐桓晋文之事(学生版)
齐桓晋文之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了解孟子及《孟子》;掌握本课的文言句式和文言实词、虚词。
2、理清文章思路;学习孟子善于设譬、善于引领的辩论技巧。
3、了解孟子“保民而王”的仁政思想及“制民之产”的具体措施。
1、孟子其人孟子(前372—前289年),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今山东邹城市一带)人。
孟子是战国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曾受业于子思(孔子的孙子)的门人,30岁左右收徒讲学。
44岁开始周游列国,晚年回到家乡讲学著述,直到去世。
后世统治者都把他作为尊崇的偶像,到元、明时被称为“亚圣”。
2、《孟子》其书《孟子》共七篇,分别为《梁惠王》、《公孙丑》、《滕文公》、《离娄》、《万章》、《告子》、《尽心》。
各章又都分为上下两篇。
作为一部语录体著作,它记录的是有关孟子重要思想的一些言论。
到南宋时,朱熹把它与《大学》、《中庸》以及《论语》合为“四书”,成为读书人的必读书。
明、清两代科举考试八股文,题目都来自“四书”。
③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封建时代士大夫出世进退的准则)④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对国君傲然视之)⑤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
治于人者食于人,治人者食人,天下之通义也当时的社会背景:①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
②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
3、关于“王道”和“霸道”这是先秦时代一对相对的概念。
“王道”是儒家提出的以仁义治天下的政治主张;“霸道”指君主凭借武力、刑法、权势等进行统治。
孟子继承了孔子的仁学思想,发展为一套施仁政行王道的政治主张。
孟子所处的时代是沿着霸道的方向前进的,凡是行法家主张,讲求耕战,富国强兵,便取得胜利。
《齐桓晋文之事》教案
《齐桓晋文之事》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分析齐桓公、晋文公两位君主的特点。
2.领悟文章的论证方法,提高辩证思维能力。
3.培养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提高文学素养。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分析齐桓公、晋文公两位君主的特点。
2.教学难点:领悟文章的论证方法,提高辩证思维能力。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向学生介绍《齐桓晋文之事》的背景及作者孟子。
2.引导学生关注课文,解释“齐桓晋文之事”的含义。
二、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标注生字词,理解字词含义。
三、课堂讲解1.讲解齐桓公、晋文公两位君主的特点。
a.齐桓公:雄才大略,善于任用贤人,改革政治,使齐国强大。
b.晋文公:明察秋毫,善于纳谏,重用贤才,使晋国崛起。
2.分析文章的论证方法。
a.采用对话形式,以事实为例,论述齐桓公、晋文公的成就。
b.运用对比手法,突出两位君主的优点。
四、课堂讨论1.让学生分组讨论:齐桓公、晋文公两位君主成功的共同点与不同点。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复习上节课的内容,让学生回顾齐桓公、晋文公两位君主的特点。
2.提问:文章中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二、课堂讲解1.讲解文章的论证方法。
a.对比论证:通过对比齐桓公、晋文公的成就,突出他们的优点。
b.事实论证:以具体事例论述两位君主的成功之道。
2.分析文章的结构特点。
b.文章结构清晰,层次分明。
三、课堂讨论1.让学生分组讨论:从齐桓公、晋文公的成功中,我们可以学到哪些道理?四、课后作业1.根据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齐桓公、晋文公的比较阅读心得。
2.收集关于齐桓公、晋文公的其他故事,进行分享。
五、教学反思2.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能理解《齐桓晋文之事》的内容,分析齐桓公、晋文公两位君主的特点,领悟文章的论证方法,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同时,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学习的能力,激发学生对历史文化的兴趣。
重难点补充: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孟子》中的一篇经典文章——《齐桓晋文之事》。
高一下册语文齐桓晋文之事课文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
高一下册语文齐桓晋文之事课文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齐桓晋文之事》选自《孟子·梁惠王上》,是孟子。
本文通过孟子游说齐宣王提出放弃霸道,施行王道的经过,比较系统地阐发了孟子的仁政主见。
我为大家预备了《高一下册语文齐桓晋文之事课文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供大家参考阅读。
1.高一下册语文齐桓晋文之事课文原文篇一齐宣王问曰:“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孟子对曰:“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是以后世无传焉,臣未之闻也。
无以,则王乎?”曰:“德何如,则可以王矣?”曰:“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曰:“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曰:“可。
”曰:“何由知吾可也?”曰:“臣闻之胡龁曰:王坐于堂上,有牵牛而过堂下者。
王见之,曰:‘牛何之?’对曰:‘将以衅钟。
’王曰:‘舍之!吾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
’对曰:‘然则废衅钟与?’曰:‘何可废也?以羊易之。
’不识有诸?”曰:“有之。
”曰:“是心足以王矣。
百姓皆以王为爱也,臣固知王之不忍也。
”王曰:“然,诚有百姓者。
齐国虽褊小,吾何爱一牛?即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故以羊易之也。
”曰:“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
以小易大,彼恶知之?王若隐其无罪而就死地,则牛羊何择焉?”王笑曰:“是诚何心哉!我非爱其财而易之以羊也,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
”曰:“无伤也,是乃仁术也,见牛未见羊也。
君子之于禽兽也: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
是以君子远庖厨也。
” 2.高一下册语文齐桓晋文之事教案篇二学习目标1、了解孟子及其思想2、学习课文中重要的实词、虚词及句式3、学习孟子迂回曲折的论辩方法教学重点1.理清文章思路,了解详细内容;2.文言实词、虚词及重点语言现象和句式特点;教学难点1.孟子的实行仁王道的治主见及在文中的体现;2.孟子的论辩技巧;教学过程:一、#教案# 导语:春秋战国时期,思想领域真正做到了百花齐放。
其中儒家思想对我国文化乃至治的影响都可以说是空前绝后的。
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是孔子和孟子,他们分别被称为“圣人”和“亚圣”。
齐桓晋文之事学案
寡人之于国也梁宏坤20120601明确学习方向一、知识与能力目标1、疏通文意,积累掌握课文中重要的实词、虚词及句式;2、学习孟子迂回曲折的论辩方法;3、体会比喻在文中的运用和作用,并尝试运用比喻进行论辩。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有效的研读与合作讨论,理清文章的论辩理路。
三、情感价值观目标1、理解孟子的“保民而王”的民本思想和同情广大劳动人民的深切情怀;2、领会孟子耐心细致的说理态度和巧妙灵活的论辩方法,并对此有个人认识。
课时安排:4课时课前导读:一、孟子与《孟子》1、孟子(前372—前289年),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现山东邹县东南)人。
孟子是战国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曾受业于子思(孔子的孙子)的门人,30岁左右收徒讲学。
44岁开始周游列国,晚年回到家乡讲学著述,直到去世。
后世统治者都把他作为尊崇的偶像,到元、明时被称为‚亚圣‛,与孔子合称为‚孔孟‛。
孟子继承并发展了孔子的仁政思想,其主要内容包括:1、民本主义思想。
2、邦国的主权在民。
3、对不施仁政的暴君人民是不可以不服从的。
4、政事以民为归宿。
5、用人以民意为准。
6、国家应以保民为职责。
7、国君施行仁政以使百姓安居乐业。
8、孟子反对不义的战争。
孟子善辩,在论辩时又善设机巧,先纵后擒。
散文气势磅礴,感情激越,锐不可当。
2、《孟子》共七篇,分别为《梁惠王》、《公孙丑》、《滕文公》、《离娄》、《万章》、《告子》、《尽心》。
各章又都分为上下两篇。
作为一部语录体著作,它记录的是有关孟子重要思想的一些言论。
到南宋时,朱熹把它与《礼记》中的《大学》、《中庸》两篇以及《论语》合为‚四书‛,成为后世(如明、清两代)科举考试八股文的唯一的取材依据。
3、孟子散文的艺术特色首先是刻画了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
书中对只图享乐,而又妄想称霸的齐宣王;对平时不行‚仁政‛,到关键的时刻施一点小恩小惠就沾沾自喜的梁惠王都刻画得淋漓尽致。
其次是雄辩。
孟子的散文特别显示了灵活多样的论辩方法,表现出高超的论辩艺术。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齐桓晋文之事》学案 含答案
《齐桓晋文之事》导学案【教学目标】(1)学习课文中重要的实词、虚词及句式,能够准确流畅地翻译课文。
(2)学习孟子迂回曲折的论辩方法。
(3)学习比喻在文章中的运用和重要作用。
【教学重点】学习课文中重要的实词、虚词及句式,能够准确流畅地翻译课文。
体味并分析文章在论证说理方面的独到之处。
【教学难点】学习课文中重要的实词、虚词及句式,能够准确流畅地翻译课文。
能够理顺思路错综的文章的理路。
课时安排:二课时。
第一课时【自学自测】一、诵读文本,结合注释和利用工具书疏通文意。
二、完成下列文言知识的梳理(一)通假字1、无以,则王乎2、然则废衅钟与(本文有多处)3、王说4、为长者折枝5、刑于寡妻6、然则王之所大欲,可知已7、盖亦反其本矣8、行旅皆欲出于王之涂9、其君者皆欲赴愬于王10、是罔民也11、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二)词类活用1、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2、危士臣3、朝秦楚4、明足以察秋毫之末5、为肥甘不足于口与6、轻暖不足于体与7、然则小固不可以敌大8、寡固不可以敌众9、弱固不可以敌强10、是以君子远庖厨也11、老①吾老②,以及人之老②:12、幼①吾幼②,以及人之幼②:13、刑于寡妻:14、然后从而刑之15、是罔民也(三)特殊句式1.百姓之不见保2.臣未之闻也3、莫之能御也4、未之有也5、何由知吾可也6、牛何之7、何以异8、夫子之谓也9、然则一羽之不举10、舆薪之不见10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四)重要虚词1、之(1)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2)臣固知王之不忍也。
(3)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
(4)夫子之谓也(5)牛何之?(6)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2、以(1)是以后世无传焉,臣未之闻也。
(2)无以,则王乎?(3)此心之所以合于王者,何也?(4)挟太山以超北海……(5)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6)百姓皆以王为爱也,臣固知王之不忍也。
(7)愿夫子辅吾志,明以教我(8)以羊易之。
(9)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何以异?3、而(1)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齐桓晋文之事》教案2021-2022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齐桓晋文之事》学习目标1.掌握重要的实词、虚词及特殊句式等文言知识点。
2.了解本文的时代背景和孟子“保民而王”的仁政思想。
3.体悟孟子心忧天下、仁者爱人、救民水火、推行王道的赤子之心。
重难点学习孟子迂回曲折的论辩方法。
第二课时一、课堂导入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完成了积累和梳理的人物,这节课我们将进行合作探究,学习孟子的论辩艺术,感悟孟子的仁爱之心。
二、合作探究1.为什么齐宣王一见孟子就问“齐桓、晋文之事”?孟子是怎样回答的?明确:齐宣王想像齐桓公、晋文公一样,通过武力施行“霸道”,所以一见孟子就迫不及待地讨教齐桓公、晋文公成为霸主的途径和方式。
孟子借口孔子的弟子没有谈论过这样的事,不正面回答,反而把话题引开,转向谈论“王道”。
2.孟子作为当时的大学问家,他真的没有听说过“齐桓、晋文之事”吗?他为什么要这样回答?你怎么理解?明确:孟子并不是真的不知道“齐桓、晋文之事”,而是看透了齐宣王想施行“霸道”的企图。
主张“仁政”和“王道”的孟子对此心知肚明,他不能助齐宣王实现图谋,因而避而不谈“霸道”,巧妙地引出“王道”话题,成功地为下文向齐宣王提出自己的“王道”主张打下了基础。
由此可以看出孟子敏锐的政治嗅觉和高超的谈话艺术。
3.孟子为什么不正面谈王道,而谈“以羊易牛”的事情?明确:(1)以齐宣王本身的事为例,由小及大、由近及远地言及为政的大事,使之对“保民而王”产生兴趣。
(2)以“以羊易牛”的事例证明齐宣王有不忍之心,具备行王道的基本条件。
(3)借此打开话题,激发齐宣王施行王道、施仁政的信心和兴趣,为下文的议论张本。
4.面对齐宣王的自我解嘲,孟子采取了怎样的策略?明确:(1)“彼恶知之”,先好言安慰,以免使齐宣王失去对王道的兴趣。
(2)再引导齐宣王思考“牛羊何择焉”,激发齐宣王的好奇心,引起他的困惑。
(3)“是乃仁术也”,最后进一步明确、肯定齐宣王的仁爱之心,将齐宣王对“齐桓、晋文之事”的注意转到对仁的注意上,并上升为“君子远庖厨”的普遍规律。
高三语文复习学案《齐桓晋文之事》
(3)
,
,然而不王者,
未之有也。
二、 重点实虚词
1、实词
考纲: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高考试卷中的文言实词一般
都是课文中学过的,复习的过程应该由面到点。:
1、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
2、保民而王,莫之能御
也。
3、若无罪而就死地
4、百姓皆以王为爱也
5、以小易大,彼恶知之?
6 王若隐其无罪而就死
地,则牛羊何择焉?
此非孟德之田于周郎
者乎
3.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部表现赵璜体恤民生的一组是
①行道上,得遗金,悉还其主
②德王府奏乞之,璜勘
还之民
③河滩地数百里,赋流民垦而除其租
④璜言诏下数月而忽
更,示天下不信
⑤璜因请与石景山诸房舍并斥卖以资用 ⑥二臣无与,乞罪臣
A.①②⑤
B.①④⑥
C.②③⑤
D.③④⑥
4.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解析,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赵璜治理政务政绩卓出。任职济南时,不良权贵,保住了农户租
17、行旅皆欲出于王之涂,天下之欲疾其君者皆欲赴
18、吾惛,不能进于是矣。愿夫子辅吾志,明以教我。
19、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
20、此惟救死而恐不赡,奚暇治礼义哉?
21、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22、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2、一词多义:
之、为”的意义和用法。 2、准确翻译重点语句 教学难点:学生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的培养
教学方法与媒体:回归文本、落实文言点、 学案、拓展延伸、多媒体
课件
【学习目标】 1.掌握文言实词“度、明、易、道”和文言虚词“若、之、为”等的 意义和用法,准确翻译重点文句,提高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 2.品味文中运用的修辞手法,学习本文记叙、议论、抒情相结合的写 作手法。 4.熟读并背诵课文最后一段。 【重难点分析】 重点:1、掌握文言实词“度、明、易、道”和文言虚词“若、之、 为”等的意义和用法。
必修语文《齐桓晋文之事》教案
必修语文《齐桓晋文之事》教案教案:必修语文《齐桓晋文之事》一、教学目标1.了解齐桓公和晋文公的事迹,了解他们在战国时期的政治地位和影响。
2.掌握文章的基本内容,理解文章中的重点内容和作者的观点。
3.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1.齐桓公和晋文公的事迹,了解他们在战国时期的政治地位和影响。
2.掌握文章的基本内容,理解文章中的重点内容和作者的观点。
三、教学难点1.分析文章中的重点内容和作者的观点。
2.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方法1.讲授法:对文章的重点内容进行讲解和解读。
2.讨论法:引导学生针对文章中的问题进行讨论和分析。
五、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引入齐桓公和晋文公的事迹,激发学生的兴趣,并复习相关的历史知识。
2.讲解文章:对文章的内容进行讲解,重点介绍齐桓公和晋文公的事迹,分析他们在战国时期的政治地位和影响。
3.分析问题:在讲解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分析文章中的问题,例如作者为何要引用齐桓公和晋文公的事迹来论述君子之道。
4.讨论解决问题: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解决分析出的问题,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5.总结:对今天的课程进行总结和回顾,概括齐桓晋文之事的核心内容,鼓励学生继续进行深入思考和研究。
六、课堂作业1.用100字左右的文字,总结齐桓公和晋文公的事迹。
2.阅读相关历史资料,了解齐桓晋文之事在战国时期的历史背景,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齐桓公和晋文公的事迹,帮助学生了解他们在战国时期的政治地位和影响,并通过分析问题的方式深入理解了文章的内容和作者的观点。
同时,通过小组讨论,培养了学生的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课后的作业设计旨在进一步巩固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并激发他们继续深入思考和研究的兴趣。
教学效果较好,但需要注意教学过程中的时间控制,确保学生有充足的时间进行问题分析和讨论。
《齐桓晋文之事》学案
《齐桓晋文之事》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孟子“仁政”思想的进步性及其现实意义。
2、学习孟子善于比喻和善于雄辩的写作特点。
重点难点:1、重点:了解本文的“仁政”思想的现实意义及其具体内容。
2、难点:本文比喻和辩论的方法。
学法指导:1、反复朗读课文,疏通文意。
2、小组合作探究,理解本文“仁政”思想的现实意义及其具体内容。
3、开展辩论赛,提高论辩能力。
一、背景知识:1、作者:孟子,名轲,字子舆,邹人,是继孔子之后的重要儒家代表人物,有“亚圣”之称。
其主张除继承孔子“仁”的思想外,还有发展,如提出“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
著作有《孟子》七篇。
2、本文的出处及写作目的:本文出自《孟子》,齐宣王曾向孟子询问齐桓晋文称霸的事,孟子回答说:“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
”本文是孟子对齐宣王的一番答问,目的是希望齐宣王能实行“王道”,达到“天下无敌”的境地。
3、本文的体裁:本文是一篇对话式的论说文。
4、本文的结构:全文可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1—3)是叙事,第二部分(4—6)是论理,第三部分(7)是结论。
5、本文的线索:本文以“王道之始”和“王道之成”为线索来论述,第一部分讲“王道之始”,第二部分讲“王道之成”。
6、有关资料:本文选自《孟子·梁惠王上》,是《孟子》中的第一篇,这一章在全书中具有重要地位,是孟子政治思想最集中的体现。
二、疏通文意: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并解释:齐宣王问曰:“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曰:“可得闻。
”齐桓晋文:春秋时两位霸主的名字;可:可以;得闻:可以听到。
他日又曰:“德何如则可以王矣?”曰:“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他日:另一天;德:道德;何如:怎样;保:保护;莫之能御:没有什么力量能够抵御住它。
之:指“德”。
曰:“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曰:“可。
”若:像;寡人:我;保民:保护人民;可:可以。
2、找出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例句:无以则王乎无以:没有用来……的;则:就;王:成就王业。
齐桓晋文之事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孟子“保民而王”的仁政思想。
板块五 学案29 《齐桓晋文之事》
学案29《齐桓晋文之事》复习任务 1.梳理积累文中的文言基础知识,重点掌握多义实词“闻”“舍”“辟”“制”。
2.翻译重点句子。
活动一基础梳理1.通假字请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意思。
①王说,曰:……“________”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为长者折枝“________”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刑于寡妻“________”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盖亦反其本矣a.“________”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⑤行旅皆欲出于王之涂“________”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⑥然后从而刑之,是罔民也“________”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⑦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________”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说悦高兴②枝肢肢体③刑型典范、榜样,这里用作动词,做榜样④a.盖盍何不b.反返回到⑤涂途道路⑥罔网这里用作动词,张网捕捉,比喻陷害⑦颁斑斑白、花白2.古今异义请写出下列加点词语的古义。
①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连词,连接并列的词或词组②不推恩无以保妻子..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义:男女两人结婚后,女子是男子的妻子③莅中国..而抚四夷也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中华人民共和国④a.否,吾何快于是..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吾惛,不能进于是..矣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表示后一事紧接着前一事,后一事往往是由前一事引起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齐桓晋文之事》学案
淄博实验中学主讲人:王德水
教学目标:
1、了解孟子、《孟子》及其他的“仁政”思想。
2、掌握文中出现的重点词语和句式,熟练翻译文言语句,并能背诵文章最后一节。
3、通过学习本文,领会孟子的论辩风格和取譬之妙。
教学重点:重点词句和翻译背诵
第一学时
一、引入新课。
在儒家的传统中,孔孟总是形影相随,既有大成至圣,则有亚圣。
既有《论语》。
则有《孟子》。
“孔孟之道”不仅成为儒学的代名词,而且在某种意义上,成为中华文化精神的旗帜。
孟子的思想和论辩艺术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今人冯友兰把孔子比作苏格拉底,把孟子比作柏拉图。
在以前的学习中,我们对孔子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今天我们再走近孟子,品味《孟子》。
二、作者及其相关背景简介。
孟子情况可参见《中华第一考》P96。
《孟子》作为一部语录体著作,它记录的是有关孟子重要思想的一些言论。
到南宋时,朱熹把它与《礼记》中的《大学》、《中庸》两篇以及《论语》合为“四书”。
孟子是继孔子之后活动于战国中期的一位儒学大师,他也曾周游列国兜售儒家学说,但和孔子一样,他的学说也百不一售。
本文记叙的是孟子晚年第二次到齐国时和齐宣王的一次关于“王道”问题的谈话。
这是一次非常成功和精彩的游说。
在孟子的层层诱导之下,齐宣王侧耳恭听了儒家“保民而王”的“仁政”学说,虽然事后齐宣王并没有付诸实施,但这恐怕要归因于当时的社会发展大趋势。
在以兼并战争为主要形式的动乱社会中,只有兼并才能实现社会的统一,才能结束战乱,因此孟子所说的“王道”和“仁政”在当时是行不通的。
可文章却写得很有特色,比较完整地表达了孟子的思想;而孟子在游说的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高妙的论辩艺术,更使本文成了游说的名篇。
孟子生活在战国时代,当时诸侯与诸侯之间,诸侯与大夫之间,大夫与大夫之间在政治上、经济上展开了剧烈的斗争。
由于连续不断的战争,统治者对人民的剥削和压迫加剧,横征暴敛,民不聊生,人民陷入长期的水深火热之中。
面对百姓的深重灾难,孟子提出“保民而王”,是有利于老百姓的。
所以说,孟子的观点是有一定的人民性的。
如果真能按照孟子所说的“制民之产”的措施去做,老百姓的生活是会得到改善的。
孟子的“保民而王”,是包含一定程度的民主因素的。
但当时诸侯都一心想用征战的办法来争霸,认为孟子的主张是不合时宜的,所以像齐宣王梁惠王这些大国的诸侯都愿意听他说,对他也十分优待,但并不采用他的建议。
孟子的“保民而王”的主张在当时是理想化了的,是不能实现的。
三、自主学习
1、朗读课文,借助工具书正音。
2、完成《中华第一考》自主预习的一二题。
自我订正。
四、课文串讲
学生根据所列重点词句,借助课下注解、工具书,自主学习以下段落(可以标画在课本上):
齐宣王问曰:“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
孟子对曰:“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是以后世无传焉,臣未之闻也。
无以,则王乎?”
曰:“德何如,则可以王矣?”
曰:“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
曰:“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
曰:“可。
”
曰:“何由知吾可也?”
曰:“臣闻之胡龁曰:王坐于堂上,有牵牛而过堂下者。
王见之,曰:‘牛何之?’对曰:‘将以衅钟。
’王曰:“舍之!吾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
”对曰:‘然则废衅钟与?’曰:‘何可废也?以羊易之。
’不识有诸?”
曰:“有之。
”
曰:“是心足以王矣。
百姓皆以王为爱也,臣固知王之不忍也。
”
王曰:“然。
诚有百姓者。
齐国虽褊小,吾何爱一牛?即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故以羊易之也。
”
曰:“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
以小易大,彼恶知之?王若隐其无罪而就死地,则牛羊何择焉?”
王笑曰:“是诚何心哉?我非爱其财而易之以羊也,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
”
曰:“无伤也,是乃仁术也,见牛未见羊也。
君子之于禽兽也,见其生,不忍见其死;
闻其声,不忍食其肉。
是以君子远庖厨也。
”
五、学科作业:翻译所学部分。
订正。
第二学时
一、检查上节课所学
写出重点词语意思,翻译句子。
二、串讲课文
学生根据所列重点词句,借助课下注解、工具书,自主学习以下段落(可以标画在课本上),然后讨论疑问:
王说,曰:“诗云:‘他人有心,予忖度之。
’──夫子之谓也。
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夫子言之,于我心有戚戚焉。
此心之所以合于王者,何也?”
曰:“有复于王者曰:‘吾力足以举百钧,而不足以举一羽;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
’则王许之乎?”
曰:“否。
”
“今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者,独何与?然则一羽之不举,为不用力焉;舆薪之不见,为不用明焉;百姓之不见保,为不用恩焉。
故王之不王,不为也,非不能也。
”
曰:“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何以异?”
曰:“挟太山以超北海,语人曰:‘我不能。
’是诚不能也。
为长者折枝,语人曰:‘我不能。
’是不为也,非不能也。
故王之不王,非挟太山以超北海之类也;王之不王,是折技之类也。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
诗云:‘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
’──言举斯心加诸彼而已。
故推恩足以保四海,不推恩无以保妻子;古之人所以大过人者,无他焉,善推其所为而已矣。
今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者,独何与?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
物皆然,心为甚。
王请度之!
“抑王兴甲兵,危士臣,构怨于诸侯,然后快于心与?”
王曰:“否,吾何快于是?将以求吾所大欲也。
”
曰:“王之所大欲,可得闻与?”
王笑而不言。
曰:“为肥甘不足于口与?轻暖不足于体与?抑为采色不足视于目与?声音不足听于耳与?便嬖不足使令于前与?王之诸臣,皆足以供之,而王岂为是哉?”
曰:“否,吾不为是也。
”
曰:“然则王之所大欲,可知已:欲辟土地,朝秦楚,莅中国而抚四夷也。
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
”
王曰:“若是其甚与?”
曰:“殆有甚焉。
缘木求鱼,虽不得鱼,无后灾;以若所为,求若所欲,尽心力而为之,后必有灾。
”
三、学科作业:翻译所学部分;背诵“挟太山以超北海”一段。
第三课时
一、检查上节课所学
写出重点词语意思,翻译句子。
二、串讲课文
学生根据所列重点词句,借助课下注解、工具书,自主学习以下段落(可以标画在课本上),然后讨论疑问:
曰:“可得闻与?”
曰:“邹人与楚人战,则王以为孰胜?”
曰:“楚人胜。
”
曰:“然则小固不可以敌大,寡固不可以敌众,弱固不可以敌强。
海内之地,方千里者九,齐集有其一;以一服八,何以异于邹敌楚哉?盖亦反其本矣。
今王发政施仁,使天
下仕者皆欲立于王之朝,耕者皆欲耕于王之野,商贾皆欲藏于王之市,行旅皆欲出于王之涂,天下之欲疾其君者皆欲赴愬于王。
其若是,孰能御之?”
王曰:“吾惛,不能进于是矣。
愿夫子辅吾志,明以教我。
我虽不敏,请尝试之。
”
曰:“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
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
及陷于罪,然后从而刑之,是罔民也。
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然后驱而之善,故民之从之也轻。
今也制民之产,仰不足以事父母,俯不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苦,凶年不免于死亡。
此惟救死而恐不赡,奚暇治礼义哉?王欲行之,则盍反其本矣: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
三、背诵最后一段
四、学科作业:翻译所学;复习背诵部分。
第四学时
一、检查所学:
写出重点词语意思。
翻译句子。
检查背诵。
二、亮点探究
1. 孟子并非真的不知道“桓文之事”,在《论语》和《孟子》的其他篇章中对此事都有所评价,那么他为什么说“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臣未之闻也”呢?圣人也会说谎么?
2.诗云:“他人有心,余忖度之。
”齐宣王说这是“夫子之谓也”,“夫子言之,于我心有戚戚焉”。
看来齐宣王对孟子比较信服了,那么,孟子是怎么达到这种效果的?
3. 孟子精心劝导齐宣王“推恩”于民,那么能否依据孟子的论述谈一下你对“推恩”的认识?
4.孟子政治理论里面的理想社会是什么样的?你认为这种理想在当时能实现吗?为什么?
5.本文中出现的疑问句比较多,请逐一挑选出来,进行分类总结。
三、学科作业:完成《中华第一考》自主预习其他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