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的区位因素和区位选择教学设计
工业的区位因素与区位选择教学设计
![工业的区位因素与区位选择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92153b035901020207409cf2.png)
素质 工 资 水 平
让你选建一个钢铁厂,你要考虑哪 些因素? 土地局 银行 气象台 煤矿 冶铁厂
劳务市场 自来水公司 供电局
工业区位选择的原则是:从经济利 益看,工厂应选择在具有明显优势 条件的地方,以花费最低的生产成 本获取最高利润(经济效益)。
经济效益
社会效益
环境效益
出发点
目的
厂商
经济效益
成本最低利润最高
理想区位条件 现实区位选择
充足的原料和动力、质高价廉的劳动力、 前景广阔的市场、便利的交通
具有明显的区位优势条件的地方
原料导向型 市场导向型 动力导向型 廉价劳动力导向型 技术导向型
主导区位因素
假设下列不同工业部门的生产成本如下表
工业 部门 原材料 和运费
A 15
工 资 35
20 20 25
技术 研发 10
10 10 40
其他
25 25 25 20
产品 运费
15 10 35 10
B
C D
35
10 5
根据材料,判断石化企业的导向类型? 原油运输过程相对安全,不易爆炸;
各种成品油运输途中易燃易爆
为了节约产品运输费用和充分满足各地对石油产品的 广泛需要,有利于石油加工工业的均衡布局,通常都 是用输油管道(或油船、油罐车)将原油送到消费区 进行炼制加工,就近提供消费。
第四单元第一节工业的区位因素与区位选择教学设计
![第四单元第一节工业的区位因素与区位选择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7f3732e9dd36a32d72758154.png)
教学方法
以理论为指导,多联系实际,分析 各区位因素对工业区位的影响及其 变化,要求学生掌握工业区位的原 理及应用,激发学生灵活思维,合 理选择优势区位,保护环境,促进 经济的发展。
课时安排:一课时
知识结构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尤其是市场
3.上述两企业布局的变化是什么因素在其中起到重要作用? (对于上述问题,老师要向学生作简单分析,让学生的思维转入影
响工业区位的因素变化的重要因素——科学技术上。)
影响工业区位选择变化的主要因素: 1.科学技术进步 2.环境质量 由工业生产的一般过程中可以知道,工厂产出产品的同时,也产 出废气、废水、废渣。这些废弃物排入环境,会造成环境污染,危 害人们的身体健康。随着人们环境意识的增强,环境质量已成为重 要的区位因素。在工厂的区位选择时,应以不污染当地环境为佳, 进行合理选择。
第四单元第一节工业的区位因素与区位选择教学设计
知识目标
1.结合实例,理解工业的主要区位因素及 区位因素的变化,了解工业发展与区位 的关系。
2.结合案例和阅读内容说明科技水平的提 高对工业区位因素的影响。
3.通过对教材61页污染严重工业的区位 选择图的分析了解环境因素对工业区位 因素的影响。
教学难点
经济的高速发展,大大小小的工厂迅速崛起, 可是有的工业(厂)蓬勃发展,而有的工业 (厂)则渐渐被淘汰,为什么呢?今天,如果 给你一笔资金让你建一个工厂,那么,你将从 何处着手呢?(学生将会热烈讨论,积极回答, 老师则从归纳影响工业的区位因素引入本课正 题并板书课题及知识结构)
[新课教学]
一.主要的工业区位因素 1.工业生产的一般过程:(即工业生产
工业的区位因素与区位选择教学设计
![工业的区位因素与区位选择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27f276676c85ec3a86c2c52b.png)
工业的区位因素与区位选择教学设计教材分析区位理念是人文地理部分“活的灵魂”。
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更具有较大的经济价值。
本节内容是高中地理必修模块二第四单元《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中的第一节,在该单元中具有核心的地位,是学习该单元各主要内容的基础。
本节内容是对前面知识的深化,也为后面知识做辅垫,在教材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由于前面已经学过了“农业的区位选择”,学生对区位因素和区位选择有了一定的认识,因此本节教材内容学生较易理解和掌握,但是工业在区位因素及区位选择上比农业更加复杂,又因涉及到大量的理论联系实际的案例分析,涉及到的地理背景知识较多,因此难度也较大。
借助信息技术与本节课的整合,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学生分析学生已经学习了农业的区位选择,这就为学习“工业的区位因素和区位选择”提供了一定的知识铺垫和方法基础。
遵循高中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借助信息技术帮助学生通过探究地理过程、总结地理原理等活动实现地理思维的发展。
设计思路新课程强调,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互相交流启发、互相补充沟通,求得新的发现。
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探究意识和研究能力等。
本节课在设计时充分考虑了新课标的要求,力求改变学生传统的学习方法,探索一条行之有效的师生互动的课堂教学模式。
由于本节课的理论和实践内容多,使学生感到很难学,必然使部分学生产生厌学的现象,有的甚至干脆放弃。
因此通过信息技术与本节课的整合,充分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促进智力因素的发展,提高注意力,增强求知欲。
本节课将信息技术与地理学科恰到好处的整合在一起。
这种有效的运用信息技术融于教学中,是培养学生探究和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
信息技术的运用(一)运用目的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探索欲望;通过提供学习资源,提高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
(二)信息技术起到的作用创设情境型:可以真实的模拟地理环境,调动学生探索欲望,突出了地理学科的特点——区域性。
工业的区位因素与区位选择 教案 说课稿 教学设计
![工业的区位因素与区位选择 教案 说课稿 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f33f0b2e02d8ce2f0066f5335a8102d276a261b3.png)
工业的区位因素与区位选择知识目标1.了解工业的投入和产出要素。
2.了解工业的发展概况及不同阶段的特点。
掌握第三次技术革命的标志及对工业发展的影响。
能力目标1.联系身边实际生活,进行一次工业生产活动的调查,简要绘出其生产联系图并作说明。
2.以市场经济理论为指导,在我国加入世贸组织(WTO)后,分析判断我国工业发展的新趋向、新变化。
德育目标1.从工业的发展史了解到,科学技术的进步是促进工业发展的巨大动力,并领会人类应因地制宜发展生产的重要意义。
2.调动学生的思维能力,联系实例,培养学生积极思考问题的能力,渗透素质教育。
※教学重点1.工业生产投入的主要因素。
2.科学技术对工业发展的推动作用。
※教学难点1.工业的发展历程。
2.市场经济的完善对工业发展的影响。
※教学方法1.联系实际工业生产情况,组织学生讨论工业生产活动的过程及发展变化,把自己置身于工业生产活动的环境中,了解工业生产情况。
2.对学生进行理论指导,归纳、总结工业生产的投入—产出要素及工业发展的三个阶段,把工业的生产过程上升到一定的理论阶段。
※教具准备当地工业企业的相关生产资料,新闻报刊资料,通过多媒体技术制作一些课件,采用投影仪灵活投影一些图片资料。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农业生产相对应的工业生产,同样是人类生产活动中的基础部门,在现代经济中起着主导作用,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我们从本节课开始,来逐步学习本单元的后半部分内容——人类的生产活动与地理环境之工业生产活动。
[新课教学]4.1 工业生产活动(板书)引言:1.工业的概念(板书)工业是采掘自然物质资源和对农产品及矿产品进行加工的一个物质生产部门。
工业和农业都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两大物质生产部门。
一般地说,农业是基础,工业是主导。
工业的生产过程是怎样的呢?2.工业的生产过程(板书)工业生产同农业生产的过程不同。
工业生产主要在工厂里进行,对自然条件的依赖性不像农业那样强,它一般不受季节和地带约束,所以,工业生产受自然灾害的影响小,生产也比较稳定,可靠。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24.1工业的区位因素与区位选择优秀教学案例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24.1工业的区位因素与区位选择优秀教学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9e080d25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e31fbfb.png)
一、案例背景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工业的区位因素与区位选择是一个重要的教学内容。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一知识点,我设计了一份优秀教学案例。
首先,我以我国东北地区的一个典型工业城市为例,引导学生了解工业发展的历史背景和区位因素的影响。通过分析该城市的发展历程,使学生认识到资源、交通、市场等因素对工业区位选择的重要性。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多媒体展示、实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工业的区位因素与区位选择。
2.培养学生运用地理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他们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中。
3.鼓励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4.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操作,例如为拟建的工业企业选择合适的区位,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二)问题导向
1.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工业企业会选择特定的区位,引出工业区位因素的概念。
2.通过提出问题,让学生分析不同工业企业的区位选择因素,例如资源型工业企业倾向于选择靠近矿产资源的区位,市场型工业企业则更倾向于选择靠近市场的区位。
3.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问题,激发他们的思考和探究欲望。
(三)小组合作
5.综合评价: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综合评价,关注他们的知识掌握程度、思考能力以及团队合作能力等方面的发展。这种全面的评价方法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和勇气。
最后,我设计了一道实践题,让学生结合当地实际情况,为一家拟建的工业企业选择合适的区位。学生在解决这个问题时,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区位因素,从而提高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启发学生思考,引导他们通过实例分析和讨论,深入理解工业的区位因素与区位选择。此外,我还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使他们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中。通过这份教学案例,学生对工业的区位因素与区位选择有了更加全面和深入的认识。
高中地理第一节工业的区位因素与区位选择教学设计
![高中地理第一节工业的区位因素与区位选择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19a33e6f65ce0508773213b7.png)
学生练习:钢铁企业为考虑环境效益,结合下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箭头朝
北):
.
A.a适宜伯明翰 B.b适宜鞍山 C.c适宜加尔各答 D.d适宜上海
[引导] 从环境效益角度考虑,钢铁企业主要是污染大气,我们在思考该题时要从各地的气候特点入手。
该题难度较大,请同学们相互讨论,并说出理由。
答案:A
总结归纳:
影响工业的区位因素及发展变化:
1、自然条件:①土地②水源③原料④能源
2、经济因素:①近原料地(减弱)②近燃料地(减弱)③近市场(加强)
④交通运输(加强)
3、社会需要:①政策环境②文化环境
4、劳动力因素:①数量、体力(减弱)②知识、技术水平(加强)③工资
水平
5、科学技术(加强)
6、环境需要(加强)
教学反思:
•主要的工业区位因素
对于“工业的主要区位因素”这部分内容,教材以图示的方式,从决策者的角度分析选择工厂区位主要应考虑哪些因素?这种处理形式,比较贴近社会实际,容易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我在教学中也做了“角色扮演”,让学生投入其中。
工业区位因素是多方面的,在诸多的区位因素中,某种工业的区位选择所要考虑的主导因素可能只有一个或少数几个,那么这类工业的区位选择以其主导因素为指向,确定主导因素应以达到经济目的为原则。
教材以举例的形式,分别讲述了原料导向型、市场导向型、动力导向型、劳动力导向型和技术导向型等五类工业的具体部门及其区位选择的主要原则。
我在这里给学生展示课件进行代表性的分析,以便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并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工业的区位因素与区位选择》复习教案
![《工业的区位因素与区位选择》复习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27b6b11c950ad02de80d4d8d15abe23492f0364.png)
一、教案基本信息教案名称:《工业的区位因素与区位选择》复习教案学科领域:地理年级:高中课时:1课时教学目标:1. 理解工业区位因素的概念及其变化趋势。
2. 掌握影响工业区位的因素及其作用。
3. 能够运用区位因素分析工业区位选择的合理性。
教学重点:1. 工业区位因素的概念及其变化趋势。
2. 影响工业区位的因素及其作用。
教学难点:1. 工业区位因素的变化趋势。
2. 运用区位因素分析工业区位选择的合理性。
二、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展示我国不同工业区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这些工业区会出现在这些地方?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2. 新课导入:教师简要介绍工业区位因素的概念,引导学生了解工业区位因素的变化趋势。
3. 知识讲解:教师详细讲解影响工业区位的因素,如土地、水源、原料、运输、劳动力、市场、动力、政府政策等,并通过实例进行分析。
4. 案例分析:教师给出一个工业区位选择的案例,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案例中的区位因素,并判断其合理性。
5. 课堂练习:教师布置一道关于工业区位选择的练习题,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
6. 总结与拓展:教师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总结,并提出拓展性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三、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回答情况,了解他们对工业区位因素的理解程度。
2. 练习题:检查学生在练习题中的答题情况,评估他们对工业区位选择的掌握水平。
3. 课后作业:布置一道关于工业区位选择的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以检验他们对课堂所学知识的巩固程度。
四、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总结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并提出改进措施。
五、课后作业请结合实例,分析影响工业区位选择的因素,并判断其合理性。
作业请在下次上课前提交。
六、教学活动设计1. 复习导入: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复习上节课所学的工业区位因素,激发学生的回忆。
2. 课堂讲解:教师详细讲解工业区位因素的变化趋势,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分析。
第四单元第一节工业的区位因素与区位选择教学设计
![第四单元第一节工业的区位因素与区位选择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ef052a23ae1ffc4ffe4733687e21af45b307fed4.png)
[新课教学]
一.主要的工业区位因素 1.工业生产的一般过程:(即工业生产
的投入与产出,略讲) 2.影响工业的区位因素
影响工业区位的主要因素
3.区位因素不同形成的工业分类
二、影响工业区位选择变化的 主要因素:
读一段材料:见课本60页“阅读”然后回答:钢铁区位选择的三次 变化说明了什么?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进步很快,工业区位 因素以及各因素所起的作用在不断变化。
西部地区发展工业的力度。 4.乡土情感:近年来,广大港澳同胞,海外华人华侨纷 纷回国、回乡投资建厂,除了政策方面的原因外,还有
乡土情感方面的因素 。 5.企业决策者的理念和心理因素:有时会成为主导因素。
[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系统地阐述了工业区位因素和工业 区位选择的原理,对其影响因素进行了逐一分 析,这也是我们本单元的一个重点内容,应重 点掌握。关于“工业的主要区位因素”,要明 确不同工业的区位选择所要考虑的主导因素可 能一个或少数几个,应因地制宜,具体分析。 其中,影响区位选择的这些区位因素也在随着 社会的发展而变化,我们应以发展的观点来看 待。对工业区位的选择,我们应多方面、全方 位考虑,因地、因时制宜,合理选择。
污染严重工业的区位选择
3. 政策:政府政策在发展中国家的影响是巨大的。例 如,我国20世纪50年代在内地建立了一些大型工业基地 (重庆钢铁基地、攀枝花钢铁基地),在西部一些非纺 织原料产区或消费密集区、经济欠发达地区,陆续建设 了一批纺织工业中心。进入80年代,国家为促进经济的 发展,调整重点,实行改革开放政策,沿海地区经济迅 猛发展,陆续建立了一些经济区、经济特区,对我国总 体国力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在20世纪末,我国 为谋求缩小东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加大了在
工业的区位选择教学设计
![工业的区位选择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c2ff5a53fe00bed5b9f3f90f76c66137ee064f3c.png)
工业的区位选择教学设计课题:工业的区位选择教学目标:1.了解工业的区位选择的重要性和影响因素;2.掌握工业的区位选择的方法和策略;3.发展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一、工业的区位选择的重要性和影响因素1.工业区位选择的意义和目的2.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因素二、工业区位选择的方法和策略1.规划目标和规划评估2.综合评价和权衡3.可行性分析和风险评估4.优化调整和灵活运用三、案例分析和实践操作1.选取具体的工业项目案例2.进行实地考察和实际调研3.分析案例中的区位选择要素和策略4.进行小组讨论和报告汇报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引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引入课题,引发学生思考工业区位选择的重要性。
2.知识讲解(15分钟)教师讲解工业区位选择的意义和目的,说明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因素,并结合具体案例进行解释。
3.小组讨论(15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讨论一个具体的工业项目案例,并分析其区位选择要素和策略。
4.小组报告(10分钟)每个小组派代表进行小组报告,汇报案例的区位选择要素和策略。
第二课时:1.知识回顾(5分钟)教师回顾前一堂课的内容,强调工业区位选择的重要性和影响因素。
2.知识讲解(15分钟)教师讲解工业区位选择的方法和策略,包括规划目标和规划评估、综合评价和权衡、可行性分析和风险评估、优化调整和灵活运用等。
3.案例分析(20分钟)教师给出一个具体的工业项目案例,引导学生分析该案例的区位选择要素和策略,讨论其合理性和可行性。
4.实践操作(10分钟)学生分成小组,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工业项目案例进行实地考察和实际调研,收集相关资料并进行分析。
第三课时:1.知识回顾(5分钟)教师回顾前两堂课的内容,概述工业区位选择的方法和策略。
2.小组讨论(20分钟)学生根据实地考察和实际调研的结果,对自己选取的工业项目案例进行区位选择要素和策略的讨论。
3.小组报告(15分钟)每个小组派代表进行小组报告,汇报自己选取的工业项目案例的区位选择要素和策略。
《工业的区位因素和区位选择》教学设计
![《工业的区位因素和区位选择》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b67b281f0b4e767f5acfce3a.png)
《工业的区位因素和区位选择》教学设计
常坟中学殷祥
课型:新授课课时:1课时
时间:2013年3月26日上午第四节班级:高一(1)班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是高中地理必修模块②第四单元《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中的一节,是该单元核心原理的概念图,是学习该单元各主要内容的基础。
由于前面已经学过了“农业的区位选择”,学生对区位因素和区位选择有了一定的认识,因此本节教材内容学生较易理解和掌握,但因涉及到大量的理论联系实际的案例分析,涉及到的地理背景知识较多,因此难度也较大。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结合实例理解影响工业区位选择的因素。
2.联系实际理解工业区位因素的变化及其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
1.利用图表,分析影响工业区位的因素,进一步提高学生读图分析能力。
2.结合实际分析工业的区位选择,培养学生对知识的实际运用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分析环境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树立工业发展必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思想。
2.通过结合家乡的实例分析,了解当地工业发展的区位优势,树立热爱家乡、为家乡服务的信念。
【教学重点】
1.影响工业区位的主要因素。
2.运用工业区位选择的基本原理对工厂进行合理的区位选择。
【教学难点】
某个工厂(或某类企业)的主要区位因素及其合理布局。
【教学方法】
案例教学法与归纳法有机结合,采取活动讨论课的教学模式
【学法指导】
引导学生在思考、讨论与活动中获得新知,完善知识的归纳能力及实际运用能力。
【教学用具】
地图册P21-24;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板书结构。
工业的区位因素与区位选择教案_高一地理教案
![工业的区位因素与区位选择教案_高一地理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5e71a9d65ce0508763213cd.png)
4.1 工业的区位因素与区位选择教学设计【讲解】工业是指从事自然资源的开采,对采掘品和农产品进行加工和再加工的物质生产部门。
工业生产是在工厂里,劳动力利用动力和机械设备,将原料制成产品的过程。
从图中可以看出,进行工业生产时需要投入资金,原料,能源,劳动力,水源,等因素,才能生产出产品,同时还要产生“三废”,并对废弃物进行再处理。
【归纳】那么进行工业生产时,到底要考虑哪些因素?看下面图片【点拨】影响工业布局的因素有:(1)自然资源:矿产资源、土地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等;(2)自然条件:地质、地形、气候、水文、植被等;(3)社会经济因素:经济发展水平、基础设施、交通运输、劳动力、投资环境、经济政策等;(4)生产技术因素:生产设备与工艺、人员素质、科技开发水平等;(4)市场因素:市场需求等;(5)生态因素:环境生态状况等;(6)信息和知识因素:科研能力、信息通达性等。
【讨论】你作为工厂的总经理,你如何选择这些因素才能让工厂效益最好呢?有没有完全符合你要求的地方?【生】市场最广阔,劳动力最丰富,交通最便捷,地租最低---【讲解】实际上很少有这样的理想场所供选择,但我们知道不同的工业部门,其生产过程和生产特点不同,生产投入的要素不同,生产成本的构成也就不—样。
因此决策者常把工厂建在有明显的优势区位条件的地方。
市场劳动力技术(课件展示)活动:讨论这些工厂的位置选考虑哪些区位因素?把影响较大的因素用横线连上甜菜或甘蔗制糖 啤酒厂 炼铝厂 普通服装 飞机【点拨】 对于工厂的地点选择,都从经济利益考虑,即找一个成本的最低而利润最高的地方,因此决策时最终把工厂布局在具有明显优势的地方,而影响不同工业主要因素的不同,因而形成了不同的工业导向。
【归纳】我们根据不同工业部门区位选择时需要考虑主导因素的不同,将工业分为不同的类型: 主要区位因素特点有代表性的工业部门 厂址选择要求 原料导向型 原料不便于长距离运输或运输原料成本较高 甜菜或甘蔗制糖、水产品加工、水果罐头厂接近原料产地市场导向型 产品不便于长距离运输或运输产品成本较高 啤酒厂、家具厂、印刷厂、 接近消费市场 动力导向型 需要消耗大量能量的工业 炼铝厂、有色金属冶炼等 接近火电厂或水电站 廉价劳动力导向型 需要投入大量劳动力的工业普通服装、电子装配、包带、制伞、制鞋等接近具有大量廉价劳动力的地方 技术导向型技术要求高的工业集成电路、卫星、飞机、精密仪表等接近高等教育和科技发达地区 【过渡】随着社会的发展,市场需求的变化,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工业区位因素以及各因素所起的作用在不断变化。
部编教材高中地理《工业的区位因素与区位选择》教学设计
![部编教材高中地理《工业的区位因素与区位选择》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16317601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c646346.png)
部编教材高中地理《工业的区位因素与区位选择》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了解工业的区位因素和区位选择的相关概念及其影响因素;2. 掌握工业的地理分布特征和模式;3. 理解工业的区位因素和区位选择对于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4. 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工业的区位因素和区位选择的相关概念及其影响因素。
难点:工业的地理分布特征和模式。
三、教学内容及进度安排1. 工业的区位因素(1)什么是工业的区位因素(2)工业的区位因素包括哪些因素2. 工业的区位选择(1)什么是工业的区位选择(2)工业的区位选择的影响因素3. 工业的地理分布特征和模式(1)工业的地理分布特征(2)工业的地理分布模式4. 工业的区位因素和区位选择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1)工业的区位因素和区位选择对于经济发展的影响(2)如何合理规划工业布局教学进度安排:第一节课:工业的区位因素第二节课:工业的区位选择第三节课:工业的地理分布特征和模式第四节课:工业的区位因素和区位选择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介绍工业的区位因素和区位选择以及地理分布特征和模式。
2. 研究性学习法:通过案例分析和小组讨论,让学生深入探讨工业的区位因素和区位选择,以及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3. 影视讲解法:通过播放相关视频资料,生动形象地展示工业的地理分布特征和模式。
4. 图示法:通过一些地图、图表等视觉化方式,生动地展示工业的区位因素、区位选择和地理分布模式。
五、教学评估1. 案例分析: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并做出结论。
2. 问答法:通过问题评估学生的掌握程度。
3. 实践作业:布置实践作业,对学生对工业区位因素和区位选择的应用能力进行评估。
人教版必修2第一节《工业的区位因素和区位选择》教学设计
![人教版必修2第一节《工业的区位因素和区位选择》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e8ff305e02d8ce2f0066f5335a8102d276a26183.png)
4.创设情境教学,以现实生活中的工业布局为例,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运用所学知识,提高问题解决能力。
5.教学评价方面,采用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其创新思维和批判性思维。
4.提醒学生注重团队合作、沟通与交流,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
五、作业布置
1.结合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选择一个身边的工业区位案例,运用SWOT分析法进行综合分析,并撰写一篇分析报告。要求报告内容包括:案例背景、优势、劣势、机会、威胁以及针对这些因素提出的改进建议。
2.设计一道关于工业区位选择的思考题,要求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我国某地区工业布局的合理性,并提出优化方案。
3.实践操作的技巧和方法:学生在使用GIS等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进行实证研究时,可能面临操作技巧和方法的困扰。
(三)教学设想
1.采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发现和探究工业区位因素的影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设计多样化的教学活动,如小组讨论、案例分析、角色扮演等,帮助学生突破教学难点,提高综合分析能力。
人教版必修2第一节《工业的区位因素和区位选择》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工业区位因素的基本概念,掌握影响工业布局的主要因素,包括自然资源、人力资源、交通条件、市场因素、政策环境等。
2.学会运用SWOT分析法对工业区位选择进行分析,能够从优势、劣势、机会、威胁四个方面对工业区位进行综合评价。
3.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结合地理信息系统(GIS)等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组织学生进行工业区位因素实证研究,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工业的区位因素与区位选择教学设计
![工业的区位因素与区位选择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7f0679f743323968001c92b2.png)
工业的区位因素与区位选择教学设计4、学会运用课本知识增强合作学习的能力,自我分析概括问题的能力;学会列表比较分析事物的方法,培养分析推理能力和概括归纳能力过程与方法1、以熟悉的工厂为例分析主要工业的位置及影响因素2、小组合作分析如何合理布局工业情感、态度、价值观1、形成科学的发展观,在进行工业区位选择时要综合考虑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2、加强对环境的认识,增强积极主动参与环境保护行动的责任感教学重点:1、影响工业区位的主要因素2、运用工业区位的选择的基本原理对工厂进行合理的区位选择教学难点:判断影响某个工厂区位的主导因素及其合理布局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新课导入:同学们,我们知道榆林近年来,城市规模在不断的扩大,人口数量不断增加,经济更是迅速的发展,这主要得益于我们榆林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如煤、石油、天然气。
更有人把我们榆林称为“中国的科威特“ 那么,假如现在有外商看中了我们的资源,要来这里投资办厂,你们认为应该建什么厂?要考虑哪些因素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工业的区位因素与区位选择。
图片(纺织工业的生产过程)学生总结什么是工业生产,工业区位有哪些。
承转假设你有一笔资金,想建设一个化工厂,你希望这个工厂建设在什么样的地方呢?要考虑哪些因素呢?(在学生讨论的同时展示工业区位因素思维图)充足的原料、动力廉价的地租理想的工业区位便利的交通质高价廉的劳动力前景广阔的市场工业的主导区位活动:分小组讨论,讨论时呈现图片、影音材料及相关资料。
(附在最后)第一组:图示甘蔗地和市场示意图(相距1公里),8吨甘蔗榨1吨糖,假设每吨物品的运费是1块钱每公里,那么请大家分组讨论一下,蔗糖厂应该建设在哪儿呢?为什么呢?请小组长记录观点展示给大家。
总结:原料比产品重,原料运费高,这类工业应该接近原料产地,属于原料导向型的工业。
除了蔗糖厂,还有哪些工业属于原料导向型的?为什么属于这类,能解释一下吗?(水产品加工厂、水果罐头厂,原料不易保鲜)第二组:按上面的思路,家具制造呢?应该在林区加工成家具还是把木材运到城市加工成家具呢?瓶装饮料,是原料重还是产品重呢?那这类工业应该接近市场。
高中地理 4.1 工业的区位因素与区位选择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
![高中地理 4.1 工业的区位因素与区位选择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https://img.taocdn.com/s3/m/379fdd1c4028915f814dc281.png)
工业的区位因素与区位选择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目的:1.了解工业区位选择的基本原理和主要区位因素。
2.运用案例分析主要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
3.使学生能够联系实际,分析不同类型工业的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不同,学会用发展的眼光研究工业的区位。
教学重点:1.工业区位选择的基本原理2.工业分布的主要区位因素教学难点::用发展的眼光研究工业的区位及合理的进行工业布局教具准备:有关挂图等、自制图表等教学方法:比较法、图示分析法、启发式讲述法教学过程:一、主要的工业区位因素工业生产主要在工厂里进行。
在工厂里,劳动力(工人、技术人员)等利用动力(燃料、电力)和机械设备,将原材料制成产品。
图4.1展现了工业生产的一般过程。
阅读此图思考工业的投入----产出分别有哪些?1.工业的投入产出投入有:土地、劳动力、资金、能源、水源等原料、零部件等生产过程中有三废(废气、废水、废渣)排放,其中部分循环再利用。
产出是:各种工业产品。
工厂建在什么地方,在什么地方建设工业区和工业城市,需要企业和政府进行思考和决策。
在决策时需要考虑很多因素(图4.2)。
假设你是政府决策者或厂商决策者,你会选择在什么样的地方设厂呢?也就是说应重要考虑哪些区位因素呢?2.工业的主要区位因素(1)影响工业的区位因素主要有:原料、动力(燃料)、劳动力、市场、交通运输、土地、水源、政府等(2)从政府或厂商决策的角度看,厂址应当选在花费生产成本最低而获得利润最高的地方。
理想的厂址应是:原料和燃料(动力)充足、劳动力质优价廉、交通方便、市场前景广阔的地方。
实际上:很少有这样的理想场所供选择,但我们知道不同的工业部门,其生产过程和生产特点不同,生产投入的要素不同,生产成本的构成也就不—样。
因此决策者常把工厂建在有明显的优势区位条件的地方。
我们根据不同工业部门区位选择时需要考虑主导因素的不同,将工业分为不同的类型:随着社会的发展,市场需求的变化,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工业区位因素以及各因素所起的作用在不断变化。
高中地理 4.1工业的区位因素与区位选择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2
![高中地理 4.1工业的区位因素与区位选择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2](https://img.taocdn.com/s3/m/0be83339a26925c52cc5bf99.png)
4.1 工业的区位因素与区位选择一、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影响工业区位的主要因素;2.联系实际理解工业区位的发展变化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3.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工业的主要区位因素;4.通过案例分析,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5.初步了解怎样进行工业的区位选择;过程与方法:联系本地实际,以广州钢铁厂为例进行案例教学,并让学生通过计算机模拟软件进行工业区位选择。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树立工业发展必需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的思想2.联系实际理解工业区位的发展变化对工业区位选二、教学重点1.影响工业区位的主要因素;2.运用工业区位选择的基本原理对工厂进行合理的区位选择三、教学难点判断影响某个工厂区位的主导因素及其合理布局四、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五、课时安排 2课时六、教学过程课堂引入:创设情景,“今天我们到广钢进行社会实践,请注意观察,结合你生活中的感受,把工业生产的一般过程记录下来。
”展示:“广钢”组图,让学生感受钢铁工业生产的过程学生活动:总结出工业生产的一般过程并与图对照,得到“工业的投入与产出要素”“工业生产过程主要是在工厂里进行的”。
学生活动:“如果由你来安排一个工厂的地点,你会从哪些方面进行考虑呢?”(通过角色扮演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当中)假如你是投资者?假如你是政府官员?假如你是厂区附近的居民?展示材料:进军南沙欲建千万吨级钢厂广钢有望2010年前搬迁《2004-10-28 南方日报》目前正在南沙兴建镀锌板生产线的日本JFE,有意与合作方广州钢铁集团进一步加大合作力度,在南沙实施包括镀锌板生产线、100万吨不锈钢、定位500万甚至是1000万吨的钢厂等内容的全流程钢铁企业和“一条龙”项目。
有关人士表示,如果这个庞大的项目最终能获国家批准建设,南沙临海钢铁基地将成为拉动广州经济网站发展的强劲动力,而广钢集团也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南沙利用深水海港,发展临海钢铁基地优势明显,不但可以采用大量进口矿石,还可装备大型现代化设备。
工业的区位因素与区位选择教学设计
![工业的区位因素与区位选择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4df1cf258bd63186bdebbc10.png)
《工业的区位因素与区位选择》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1.结合实例,理解工业的主要区位因素及因素的变化,了解工业发展与区位的关系。
2.掌握社会因素、环境因素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
能力目标 1.运用相关图表,理解分析影响工业区位的因素,培养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
2.联系实际,了解当地工业发展情况,应提倡或避免哪些因素的影响,培养学生的调查分析能力。
德育目标 1.由环境需要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树立起工业发展应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观点。
2.通过了解当地工业发展的优势区位,为家乡的生产建设服务,树立热爱家乡的信念。
●教学重点1.影响工业区位的主要因素。
2.运用工业区位选择的基本原理对工厂进行合理的区位选择。
●教学难点判断影响某个工厂区位的主导因素及其合理布局。
●教学方法以理论为指导,多联系实际,分析各区位因素对工业区位的影响及其变化,要求学生掌握工业区位的原理及应用,激发学生灵活思维,合理选择优势区位,保护环境,促进经济的发展。
【导入新课】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工业的区位选择越来越突出,尤其是现在市场经济的竞争,有的工业(厂)能够继续生存下去,而有的工业(厂)则遭到被淘汰的威胁,那么,一个工业企业如何才能生存下去,并立于不败之地呢?今天我们就先从工业的区位要素谈起。
【提问】假如你是一名企业家,要创办一个工厂企业,在选择地点的时候,你会考虑哪些因素?(交通便利、市场广阔、租金便宜、有丰富廉价的劳动力、靠近资源产地等)【课件显示】“工业的主要区位因素”图,请学生对其进行归类——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
【提问】那在座未来的老板们,是不是就要找到符合上述所有条件的地点才会投资创业啊?【引导】现实生活中这样理想的场所很少有,这就要求我们作为决策者,要切合实际,因地制宜,把工厂建在具有明显的优势条件的地方。
影响工业的区位因素是多方面的,不同的工业部门所要考虑的主要区位因素不同。
某种工业的区位因素选择所要考虑的主要因素可能只有一个或少数几个,那么这类工业的区位选择就以其主导因素为指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工业的区位因素和区位选择》教学设计
安师大附中李红梅
课型:新授课课时:1课时
时间:2007年4月12日上午第二节班级:高一(3)班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是高中地理必修模块②第四单元《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中的一节,是该单元核心原理的概念图,是学习该单元各主要内容的基础。
由于前面已经学过了“农业的区位选择”,学生对区位因素和区位选择有了一定的认识,因此本节教材内容学生较易理解和掌握,但因涉及到大量的理论联系实际的案例分析,涉及到的地理背景知识较多,因此难度也较大。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结合实例理解影响工业区位选择的因素。
2.联系实际理解工业区位因素的变化及其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
1.利用图表,分析影响工业区位的因素,进一步提高学生读图分析能力。
2.结合实际分析工业的区位选择,培养学生对知识的实际运用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分析环境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树立工业发展必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思想。
2.通过结合家乡的实例分析,了解当地工业发展的区位优势,树立热爱家乡、为家乡服务的信念。
【教学重点】
1.影响工业区位的主要因素。
2.运用工业区位选择的基本原理对工厂进行合理的区位选择。
【教学难点】
某个工厂(或某类企业)的主要区位因素及其合理布局。
【教学方法】
案例教学法与归纳法有机结合,采取活动讨论课的教学模式
【学法指导】
引导学生在思考、讨论与活动中获得新知,完善知识的归纳能力及实际运用能力。
【教学用具】
地图册P21-24;多媒体课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