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谢中书书主题

合集下载

《答谢中书书》(陶弘景)运用仰观俯察两种视

《答谢中书书》(陶弘景)运用仰观俯察两种视

《答谢中书书》(陶弘景)运用仰观俯察两种视角对待人生的态度。

【答谢中书书】(陶弘景)运用仰观俯察两种视角对待人生的态度一、仰观俯察的内涵1. 仰观俯察的概念仰:从高处往下看,远观全局俯:从低处往上看,近观细节2. 仰观俯察的哲学意蕴仰观:超然、高远、超脱俯察:细致、深入、贴近3. 仰观俯察的思维方式综合、全面、周到二、陶弘景《答谢中书书》中的仰观俯察1. 仰观俯察的人生态度从仰观和俯察中寻找人生的价值和意义2. 仰观俯察的文学表现通过对高处和低处的描绘,丰富了作品的内涵和深度3. 仰观俯察的情感体验从多个角度感知人生的酸甜苦辣,增强对生活的包容和理解三、仰观俯察对待人生的意义1. 仰观的价值保持超然,不被琐事困扰2. 俯察的意义看清细节,洞察问题的本质3. 仰观俯察的融合秉持仰观俯察的态度,能够更好地驾驭人生的起起落落结语通过对陶弘景《答谢中书书》中仰观俯察的解读,我们可以深刻领会到这种态度对人生的重要意义。

在看待人生时,我们既要有宽广的眼界,又要有细致的洞察力,才能更好地理解和把握生活的方方面面。

仰观俯察,或许就是对人生最好的解读方式。

个人观点在我的看来,仰观俯察是一种高级的人生态度,它需要我们既能看到全局,又能理解细节。

正是这种态度,让我们在生活中不至于被琐碎的事情困扰,又能充分理解每一个细枝末节所承载的意义。

希望每一个人都能在人生的道路上,学会仰观俯察,拥有超然、全面和深刻的人生体验。

通过对《答谢中书书》(陶弘景)运用仰观俯察两种视角对待人生的态度的文章撰写,我深刻地理解了这一主题,并且对这种态度和思维方式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希望我的文章能够给你带来启发和帮助。

仰观俯察的人生态度是一种全面、深刻的思维方式,能够让人更好地把握生活的方方面面。

这种态度要求我们既能够保持超然,不被琐事困扰,又能够看清细节,洞察问题的本质。

通过对高处和低处的描绘,我们可以丰富作品的内涵和深度,提高对生活的包容和理解。

语文八年级上册《答谢中书书》知识点及文言文背诵方法

语文八年级上册《答谢中书书》知识点及文言文背诵方法

语文八年级上册《答谢中书书》知识点及文言文背诵方法作品梗概《答谢中书书》:本文是陶弘景回复谢征的一封回信。

南北朝时,因政局动荡,矛盾尖锐,不少文人遁迹山林,从自然美景中寻求精神上的解脱。

这些文人在他们的书信中,常常描绘山水,表明自己所好,并作为对友人的安慰。

本文正是如此。

作者简介及背诵提示陶弘景(456一536),字通明,自号华阳隐居,丹阳秣陵(现在江苏南京)人,南朝齐梁时思想家。

有《陶隐居集》。

知识重点一、全文展示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实是欲界之仙都。

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二、主题概述本文以清新典雅的笔触描绘了秀美的山川景色,强调了山川之美,表达了作者沉醉山水的愉悦之情和与古今知音共赏美景的得意之感。

三、文言知识积累(一)古今异义1.四时俱备古义:季节;今义:时间。

2.晓雾将歇古义:消散;今义:休息。

3.夕日欲颓古义:坠落;今义:颓废,萎靡。

4.未复有能与其奇者古义:参与,这里有“欣赏” “领悟”的意思;今义:和。

(二)一词多义夕日欲颓(将要)实是欲界之仙都(欲望)(三)词类活用1.五色交辉(名词作动词,辉映)2.夕日欲颓(形容词作动词,坠落)(四)重要虚词1.实是欲界之仙都(助词,的)2.未复有能与其者(代词,这种)四、鉴赏品读1.“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这句话有什么作用?首句总领全文,奠定了写景抒情的基调。

2.作者是怎样进行动静结合的景物摹写的?一是形体的动与静:高峰为静,流水为动;二是光色的动与静:五色交辉为动,林青竹翠为静;三是声响的动与静:日出雾歇为静,猿鸟乱鸣为动,日落山暝为静,游鱼跃水为动。

3.“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这两句描写了哪些景物?是从哪些角度来写的?描写了高山、白云、流水三种景物,突出了山之高,水之净;分别从仰观、俯察两种视角来写。

4.“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答谢中书书

答谢中书书

一、激情导入孔子曾经说过:“仁者乐山,智者乐水。

”自古以来许多文人墨客都喜欢游山玩水,他们给我们留下了大量的歌咏自然山水的优美诗文。

如:苏轼的“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李白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更有孟浩然的“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这些优秀的诗句真是不胜枚举,今天,我们要走进的这篇文章,更是被称为是一幅“清丽的山水画”,又是一首“流动的山水诗”,既像画又是诗,那会是一篇怎么样的文章呢?我们一起来感受和学习这篇《答谢中书书》二、解题,介绍作者及写作背景“答谢中书书”两个“书”字连一起,这题目是什么意思?明确:前一个“书”与“谢中”连读指的是一个人,最后一个“书”是指书信,古人的书信又叫“尺牍dú”或曰“信札[zhá”,是一种应用性文体,可以抒情,如林觉民的《与妻书》;也可以写景,如吴均的《与朱元思书》。

作者:陶弘景――南北朝时期的思想家、医学家和文字家,字通明,号华阳隐居,著有《陶隐居集》,被称为“山中宰相”。

补充简介:“山中宰相”——齐高帝曾经召他进宫陪伴太子读书。

后来,陶弘景远离尘世,隐居句曲山(今茅山)。

他精通阴阳五行、山川地理、天文气象。

梁武帝继位后,他“礼聘不出”。

因此,每逢有凶吉、祭祀、征讨大事,朝廷都要派人进山向他请教,故称他为“山中宰相”。

陶一生好松。

每当轻风吹拂松枝,发出“沙沙”的声响时,他就象听到仙乐一样如痴如狂。

有时,他竟一人进山,专去听山野松涛之声,人又称之“仙人”。

作品背景:南北朝时,因政局动荡,矛盾尖锐,不少文人往往遁迹山林,从自然美中寻求精神上的解脱。

因而他们在书信中常常描山绘水。

表明自己所好,并作为对友人的安慰。

本文是作者写给谢中书(谢微)的一封书信,写的是江南山水之美,是六朝山水小品名作。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自由朗读。

(要求学生画出自己读不准的字。

)颓(tuí)歇(xiē)鳞(lín)与(yù)(2)教师范读,要求学生听准字音及停顿。

《答谢中书书》《记承天寺夜游》比较阅读

《答谢中书书》《记承天寺夜游》比较阅读

《答谢中书书》和《记承天寺夜游》是两篇不同的文章,它们有自己独特的主题和内容。

《答谢中书书》是一篇谢罪信,作者写信给中书书谢罪。

文章描述了作者在承天寺夜间游览时发生的一件事,即作者在承天寺内把一幅画像撕坏了。

作者感到非常抱歉,并希望能够尽快赔偿损失。

《记承天寺夜游》则是一篇描述作者承天寺夜间游览的文章。

文章讲述了作者的游览体验,描述了承天寺的历史和建筑,以及作者在游览过程中的感受。

主题:《答谢中书书》涉及谢罪和赔偿,而《记承天寺夜游》则更多地描述了游览承天寺的体验。

内容:《答谢中书书》描述了作者在承天寺内把一幅画像撕坏的事情,并表示谢罪和赔偿的愿望。

《记承天寺夜游》则介绍了作者在承天寺游览时看到的各种古迹,以及作者对这些古迹的感受。

语言:《答谢中书书》是一篇正式的谢罪信,语言通常比较正式。

《记承天寺夜游》则是一篇记叙文,语言风格可能更自然和随意。

时间:《答谢中书书》和《记承天寺夜游》都是关于承天寺的文章,但它们可能描述的时间不同。

《答谢中书书》描述的是作者在承天寺内把一幅画像撕坏的事情,而《记承天寺夜游》则描述的是作者在承天寺的游览体验。

总的来说,《答谢中书书》更强调道歉和赔偿,而《记承天寺夜游》则更多地描述了游览承天寺的经历和感受。

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陶弘景“答谢中书书”教案]

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陶弘景“答谢中书书”教案]

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陶弘景“答谢中书书”教案]教学目标:1. 通过学习陶弘景的《答谢中书书》,了解其中表达的感情和情感。

2.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分析文学作品的能力。

教学准备:1. 复印《答谢中书书》的原文2. 准备相关的教学资料和讲解材料教学步骤:Step 1:导入(5分钟)向学生介绍《答谢中书书》的作者陶弘景,并简要介绍作品的背景和作者的生平。

Step 2:阅读理解(15分钟)让学生阅读《答谢中书书》的原文,理解其中的情感和感情表达。

学生可以先自行阅读,然后再与同学讨论。

Step 3:分析文学特点(10分钟)引导学生讨论《答谢中书书》的文学特点,如诗歌的抒情性、对于友情和感恩的描写等。

学生可以结合具体的诗句进行分析和讨论。

Step 4:理解主题(15分钟)引导学生思考《答谢中书书》的主题是什么,作者通过怎样的方式表达了感情和情感。

学生可以结合故事情节和作者的表达方式进行分析和思考。

Step 5:个人反思(10分钟)让学生思考一下,他们在阅读《答谢中书书》的过程中有哪些感受和体会,有没有类似的经历或者情感。

可以让学生写下来或者和同学分享。

Step 6:小结和拓展(5分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并对学生的学习进行总结。

可以扩展学生的思考,如邀请学生阅读其他相关文学作品,比较不同作者对于感情和情感的表达方式等。

Step 7: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写一篇感谢信,表达对某个人的感激之情,并通过文字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感情。

教学评价:1. 学生的课堂参与情况2. 学生在分析和讨论《答谢中书书》的时候的思考和表达能力3. 学生写的感谢信的表达能力和情感表达是否自然流畅。

《答谢中书书》答谢中书书

《答谢中书书》答谢中书书
赋予景物以人的情感和动态。
语言风格
01
用词简练
文章用词简练,语言明快,给人 以清新自然之感。
描写细腻
02
03
意境深远
文章对山水的描绘十分细腻,从 不同角度展现出江南山水的神韵 和魅力。
文章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简练的用 词,营造出一种深远意境,使读 者感受到江南山水的独特魅力。
04
文章价值与意义
文学价值
富有情感
文章充满了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让人感受到作者对自然的尊重和珍视 。
对后世的影响
文学价值
文章是中国文学的经典之作,被选入中学语 文教材,成为学生必读的课文之一,具有很 高的文学价值。
生态意识
文章宣传了保护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 态理念,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现 代环保理念的重要思想来源之一。
06
总结与评价
总结文章要点
01
文章以山水之美为主题,描述 了自然风光的美妙绝伦。
02
作者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山 川、流水、云雾、动物等自然 元素。
03
文章中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热 爱和对生活的感慨。
对文章的总体评价
《答谢中书书》是一篇优美的山水散文,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文章构思巧妙,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 文章通过对自然风光的描述,表现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慨,具有很强的思想性和感染力。
02
文章主题
自然之美
四季景色
文章细腻地描绘了四季不同的景色,如春天的花朵、夏天的蝉鸣 、秋天的丰收和冬天的雪景,展现了自然之美。
山水景观
作者对山水的描绘十分生动,如“高峰入云,清流见底”,表现了 山的高耸入云和水的清澈见底,展示了山水景观的魅力。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27课《短文两篇》答谢中书书教案鲁教版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27课《短文两篇》答谢中书书教案鲁教版

二十六课答谢中书书教材分析:这是陶弘景写给朋友谢中书的一封书信。

文章以感慨发端:山川之美,古来共谈,有高雅情怀的人才能够品味,将内心的感受与朋友交流,是人生的一大乐事。

作者正是将谢中书当做能够谈山论水的朋友,同时也期望与古往今来的林泉高士相比肩。

学习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掌握生字词,领会文章大意,背诵课文。

过程与方法目标:学习作者缜密的结构,凝练,极富特色的语言。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1、领会课文大意,并背诵课文。

2、学习作者巧妙而缜密的构思。

学情分析:课前准备:学生准备:查阅有关苏轼资料,预习课文。

老师准备:录音机、多媒体。

教法与学法:课时安排: 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激情导入。

(一)导语:同学们,古往今来,许多文人墨客用饱蘸深情地笔讴歌了祖国河山之美,其中不泛名篇。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陶弘景的《答谢中书书》〉一文(二)出示学习目标(三)检查预习情况:1、注音:夕日欲颓沉鳞能与其奇2、几个重点词语:五色交辉四时将歇夕日欲颓沉鳞竞跃与3、学生交流搜集的陶弘景的资料与背景教师补充:陶弘景(456——536),字通明,南朝梁时人,曾任储王的侍读,因看透浑浊的现实,隐居句曲山(今茅山),有爱听山野松涛之声。

他精通阴阳五行,山川地理,天文气象,每逢有吉凶、祭祀、征讨大事,朝廷都要派人进山乡他请教,故称他为“山中宰相”。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悟1、请同学们认真听课文的录音后,模仿进行朗读。

2、根据课下注释,逐字逐句疏通文意,弄懂每字每句的意思,理出脉络3、归纳本文的主题思想:—通过高低,远近、动静的变化,视觉、听觉的立体感受,来传达自己与自然相融合的生命愉悦,体现了作者酷爱自然,归隐林泉的志趣。

4、背诵全文。

(分组进行,比赛的形式)三、精读课文,深入探究1、作者是怎样写美景的?(学生畅所欲言,互相补充后明确)其一:山水相映之美。

仰视其二:色彩配合之美观察不同的角度俯视平看其三:晨昏变化美其四:动静相衬美2 、课文的结尾能让我们联想到其它诗人类似的结尾,你能联想到那一些?表达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刘禹锡《陋室铭》中“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又如陆游《书愤》中的“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想伯仲间”,都有古人自观的意味,本文也是如此,“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看似感慨,其实表达了作者企盼与谢公比肩之意,也表达了作者酷爱自然、隐归林泉的志趣。

2020付《答谢中书书》复习

2020付《答谢中书书》复习
1.运用仰观俯察两种视角,写白云高山流水三重风物的对偶句 是: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2.讲究色彩搭配,用平远、高远的视角,表现一年绚烂辉煌的 气象的对偶句是: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3.将听觉、视觉结合,由静入动,表现一日之美,传达了生命 气息的对偶句是: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表达了作者沉醉山水的愉 悦之情、和古今山水知音 共赏美景的得意之感。
时代背景: 陶弘景一生历经宋、齐、梁三朝。
政权交替频繁,时局动荡不安,战争 连绵不断。
陶弘景厌恶官场黑暗而隐居山林。 梁武帝重金请他出山做宰相,他不肯。 只好每遇有国家大事,便去山中征询 他的意见,人称“山中宰相”。
山中何所有?
岭上多白云。
只可自怡悦,
不堪持寄君!
—山中宰相 陶弘景
主题 《答谢中书书》:本文以清峻的笔触描绘了秀 美的山川景色,并通过借古证今,强调了“山 川之美,古来共谈”的观点,表达了作者沉醉 山水的愉悦之情和与古今知音共赏美景的得意 之感。
作业:
1、《答谢中书书》课堂笔记(练习本上)和《中考对策》 上相应内容。 2、背诵默写两首古诗《 次北固山下》、《天净沙 秋思》 3、生字词积累 C(带拼音) (以上作业须在钉钉群语文家校本提交。)
答谢中书书
陶弘景
复习目标: 1.熟练诵读课文,准确默写内容。
2.掌握文学常识,积累文言词句。
3.理解内容写法,把握文章主旨。
目标导学一:诵读课文知文体
自学方式:1.熟读课文,体会本文在句式和节奏上的特点。 2.识记文学常识,把握题目和作者的相关知识。
答谢中书书 陶弘景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 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 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 有能与(yù)其奇者。

2023年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答谢中书书》教案(一)打印版

2023年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答谢中书书》教案(一)打印版

2023年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答谢中书书》教案(一)一内容解读1.感慨发端,总领全文。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文章以感慨发端,总领全文。

以“共谈”概说人人皆爱,以“美”点明全文中心。

有高雅情怀的人总能在品味山川之美后,将内心的感受与友人交流,并以此为人生的一大乐事。

作者正是将谢中书当作能够谈山论水的朋友,同时期望自己能与古往今来的林泉高士相比肩。

2.具体描绘,山川美景。

文章的第二部分,作者以凝练的笔触具体描绘了秀美的山川景色。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极力描写山之高、水之净,用笔洗练,寥寥八字,就写出了仰观、俯察两种视角,白云、高山、清流三重景物,境界清新。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改用平远的视角极目远眺,青翠的竹木与五彩的山石相映衬,呈现出一派绚烂多彩的景象,在清爽宜人的画卷上平添了万物勃发的生命力。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由静景转入对动景的描写。

猿鸟的鸣叫声穿透了清晨即将消散的薄雾,传入耳际;余晖中,鱼儿在水中竞相嬉戏。

这四句通过描写朝与夕两个特定时间段的生物的活动,又为画面增添了灵动感,传达了生命的气息。

这些句子中作者择取有代表性的景物加以组合,使读者对山川景物产生完整、统一的认知。

3.收束全文,流露真情。

文章以赞美和感慨收束。

“实是欲界之仙都”将此地山水比作人间天堂,是最大的褒奖和赞美!“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但遗憾的是,自从谢灵运以来,没有人能够欣赏它的妙处。

这既是对前贤的钦敬与追慕,又是在惋惜世人对秀美山水的无动于衷。

而作者却能够继康乐之后,从中发现无尽的乐趣,自许之情、与谢公比肩之意,溢于言表。

二技法总结1.结构缜密。

本文虽篇幅短小,但构思十分精巧。

全文分三部分:“山川之美,古来共谈”总领全文,以“共谈”概说人人皆爱,以“美”点明全文中心;“高峰入云……沉鳞竞跃”具体描写山川之美;最后点出“实是欲界之仙都。

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首尾呼应,使写景、抒情、议论融为一体,使文章主体部分更为鲜明、突出。

答谢中书书

答谢中书书

《答谢中书书》--优美的意境,无尽的乐趣。

自然景物的绮丽风光,本身就构成优美的意境,作家以自己独特的艺术感受,以饱和着感情的语言激起读者的兴致,从而形成文学作品的意境。

山水相映之美,色彩配合之美,晨昏变化之美,动静相衬之美相互作用,构成一幅怡神悦性的山水画。

《答谢中书书》全文只有68个字,就概括了古今,包罗了四时,兼顾了晨昏,山川草木,飞禽走兽,抒情议论,各类皆备。

先以感慨发端,然后以清峻的笔触具体描绘了秀美的山川景色,最后以感慨收束,“实是欲界之仙都”,自从谢灵运以来,没有人能够欣赏它的妙处,而作者却能够从中发现无尽的乐趣,带有自豪之感,期与谢公比肩之意溢于言表。

《答谢中书书》——优美的意境,无尽的乐趣。

自然景物的绮丽风光,本身就构成优美的意境,作家以自己独特的艺术感受,以饱和着感情的语言激起读者的兴致,从而形成文学作品的意境。

山水相映之美,色彩配合之美,晨昏变化之美,动静相衬之美相互作用,构成一幅怡神悦性的山水画。

《答谢中书书》全文只有68个字,就概括了古今,包罗了四时,兼顾了晨昏,山川草木,飞禽走兽,抒情议论,各类皆备。

先以感慨发端,然后以清峻的笔触具体描绘了秀美的山川景色,最后以感慨收束,“实是欲界之仙都”,自从谢灵运以来,没有人能够欣赏它的妙处,而作者却能够从中发现无尽的乐趣,带有自豪之感,期与谢公比肩之意溢于言表。

问题全解《答谢中书书》最后一句话“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有什么言外之意?这句话表达了作者要像谢灵运那样,陶情怡乐于这美妙的山水之中,抒发了归隐林泉的终身志趣。

《河中石兽》中心思想是: 许多自然现象的发生往往有着复杂的原因,我们不能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就根据常情主观判断。

应该正确分析,综合考虑,像文中的老河兵那样,既考虑石狮的比重,又正确分析水的冲力和石狮子的相互作用,进而又分析这种相互作用产生的反冲力对河床形态的局部的改变。

如此,才能得出正确结论。

《登幽州台歌》中心思想表达了诗人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感慨,以及对赏贤任能的英明君王的渴盼,也表达了人生的孤独感。

答谢中书书表达与古今知音共赏美景的句子

答谢中书书表达与古今知音共赏美景的句子

答谢中书书表达与古今知音共赏美景的句子
答谢中书书表达与古今知音共赏美景的句子:
1. 在这个繁忙的都市中,能够与你们共赏美景,实在是一种享受。

2. 通过中书书表达,我不仅能了解到古代文人的情怀,也能与当代的知音们分享美景的感动。

3. 感谢中书书表达,让我与古代文人通过文字相见,共同欣赏大自然的美景。

4. 美景是永恒的主题,中书书表达让我有机会与古今知音一同品味美景的独特魅力。

5. 感谢中书书表达给予我与古代文人一同领略美景的机会,让我感受到时间的穿梭与交融。

6. 在中书书表达的引领下,我与古今知音们共同沉醉在美景的海洋中,感受到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7. 美景是一种心灵的享受,通过中书书表达,我与古代文人在美景面前相互交流,心灵得到了滋养。

8. 中书书表达让我与古今知音一同欣赏美景,感受到时间的流转与岁月的变迁。

9. 感谢中书书表达,让我有机会与古代文人一同体验美景的独特魅力,领略到大自然的神奇之处。

10. 通过中书书表达,我与古今知音们一同漫步在美景中,感受到大自然的宏伟与壮丽。

总结:通过中书书表达与古今知音共赏美景,我不仅能够欣赏到美景的壮丽与宏伟,也能与文人们一同感受时间的流转与岁月的变迁。

这种共赏美景的体验让我心灵得到了滋养,也让我更加珍惜眼前的美好。

感谢中书书表达,让我与古代文人相互交流,一同领略大自然的神奇之处。

通过这样的体验,我更加深刻地理解到美景是永恒的主题,与古今知音共赏美景是一种心灵的享受。

语文八年级上册知识讲义 11《答谢中书书》-部编版

语文八年级上册知识讲义 11《答谢中书书》-部编版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无不为三峡的雄奇险拔、清幽秀丽所陶醉。

其实,我们伟大的祖国哪儿不是神奇如画呢?不信,现在就请你细细品读陶弘景的写景小品文《答谢中书书》。

读完后你一定会觉得江南的山水真是一幅清丽的山水画,是一首流动的山水诗呢!学习要点:一、重点1. 反复诵读,体会文章意境。

2. 抓住重点词语,揣摩品味文章的语言特点。

二、难点理解作者娱情山水的自得之情。

整体感知:一、理解文题“答谢中书书”即作者写给朋友谢中书的一封书信。

“答”是回复的意思,“书”即书信,又叫“尺牍”或“信札”,是一种应用性文体。

二、结构梳理1. 说说课文分几层,概括各层的意思。

一层:(1句)概述山川之美的无穷魅力。

二层:(2-6句)具体描绘“四时”“晨昏”的山川之美。

三层:(7句)总体评价,侧面衬托山川之美。

2. 本文的结构有何特点?总——分——总3. 文章的主题。

本文以清峻的笔调描绘了秀美的山川,表达了作者沉醉山水的愉悦之情和与古今知音共赏美景的得意之情。

三、走近作者陶弘景(456—536),字通明,号华阳隐居,卒谥贞白先生,丹阳秣陵(今江苏镇江一带)人。

中国南朝齐梁时期的道教思想家、医药家、文学家,道教茅山派代表人物之一。

对本草学贡献尤大,人称“山中宰相”。

作品有《本草经注》《陶隐居集》等。

课文精析:一、分析课文,疏通文意。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实是欲界之仙都。

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1. 重点词语①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五色交辉:这里形容石壁色彩斑斓,交相辉映。

②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时:季节。

③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歇:消散。

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颓:坠落。

沉鳞:指水中潜游的鱼。

⑤实是欲界之仙都。

欲界之仙都:人间仙境。

之:的。

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复:再。

与(yù):参与,这里指置身其中。

2. 重要句子(1)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见天地,见自我——《答谢中书书》《记承天寺夜游》主题阅读教学设计

见天地,见自我——《答谢中书书》《记承天寺夜游》主题阅读教学设计

见天地,见自我——《答谢中书书》《记承天寺夜游》主题阅读教学设计【课标摘录】2022年版新课标在“阅读与鉴赏”要求中指出:“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

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

【分解课标解读文本】一、学生学什么“基本内容”是指文章的结构特点、景物特点、写景方法,作者的精神世界。

二、学到什么程度1.“积累”是指能背诵重点实虚词的意思,诵读整篇文章。

2.“感悟”是指能区别两文的结构特点、语言特点、写景技法,比较二人不同的精神追求。

三、怎么学在反复诵读中比较两文在结构、句式、技法的不同,通过聚焦词句、小组讨论、资料助读,阐述作者的情感与精神世界。

【教材分析】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学习描绘自然山水的优秀诗文。

要求学生在反复诵读中,进入文中情景交融的境界,并对作品的语言特色有所体会。

《答谢中书书》是一篇写景抒情的优秀短文,作者抓住景物特征来写,注意到在不同时间内(晨昏、四季)景物的变化,并且情景交融,体现了作者能够品味山水之美的自豪感。

《记承天寺夜游》是苏轼在被贬于黄州的困苦境遇中所写的。

文中十八字写景,运用比喻手法,将随处可见的寻常景物描绘得充满诗情画意,充分显示了作者的闲情雅致和旷达宽广的胸襟。

【学情分析】学生已积累了一定的文言词汇,能利用注释基本读懂文章大意,能初步感受到句式特点与写景方法。

但学生对古代文人的精神追求理解起来缺少经验,没有更多的人文素养的积累,所以教授本文时,需要在教师的引导与资料的助读下,对文中的词句进行反复品读,并借助诵读、讨论,逐渐提升语文核心素养。

【教学目标】1.在多种形式的诵读活动中疏通大意,比较两文的结构特点、语言风格。

2.通过品读关键语句,区别两文的景物特点、写景技巧。

3.通过资料助读、讨论,分析两位作者的精神追求。

【评估任务】1.能够背诵重点实虚词的意思,与同学交流全文大意、行文思路、句式特点。

(对应目标一)2.能描述景物构织的意境,分析两文不同的写作技巧。

《答谢中书书-陶弘景作业设计方案-2023-2024学年初中语文统编版》

《答谢中书书-陶弘景作业设计方案-2023-2024学年初中语文统编版》

《答谢中书书-陶弘景》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设计背景:《答谢中书书/陶弘景》是唐代诗人张籍的一首千古名篇,该诗以质朴、直白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好友陶弘景的深情厚谊和对时事政治的不满之情。

此诗内容丰富,情感真挚,为学生学习古诗文提供了很好的素材。

二、设计目的:通过学习和分析《答谢中书书/陶弘景》,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唐代社会政治背景和人文风貌,培养学生对古代诗歌的鉴赏能力和批判思维,同时也促进学生对诗歌的创作热情,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和审美情趣。

三、设计内容:1.导入环节:通过介绍《答谢中书书/陶弘景》的背景和作者,引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理解篇章:指导学生阅读《答谢中书书/陶弘景》,分析诗歌的结构、意境和语言特点,深入探讨诗人的情感表达和写作技巧。

3.古诗赏析:分组讨论,让学生展示个人对《答谢中书书/陶弘景》的理解和感悟,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解读诗歌,拓展思维,提高审美品味。

4.情感抒发:激发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让学生写一篇与《答谢中书书/陶弘景》相关的作文或诗歌,表达对友谊和现实的感慨与思考。

5.诗歌创作:组织学生参与古诗歌创作活动,引导学生模仿《答谢中书书/陶弘景》的写作手法和风格,展示自己的诗歌才华。

6.展示交流:组织学生进行作品展示和交流讨论,鼓励学生相互学习、互相激励,共同进步。

四、教学方法:1.讲解与讨论相结合:老师进行先导讲解,然后让学生展开讨论,促使学生主动思考,形成自己的见解。

2.个案分析与群体活动相结合:通过对个案的深入分析,引导学生用群体智慧解决问题,体现合作与竞争的教学理念。

3.实践活动与理论学习相结合: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理论知识,通过写作、创作等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手能力。

五、评价方式:1.对学生阅读理解能力、诗歌鉴赏能力和表达能力进行全面评价,包括答辨、作品展示、小组讨论等环节。

2.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创造力激发,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活动,展示自己的才华。

3.评价方式多样,可以采用成绩评定、点赞投票、名师评审等方法,激励学生在学习中不断进步。

答谢中书书的表达方式

答谢中书书的表达方式

答谢中书书的表达方式中书书,是一种表达方式,它以文字为媒介,传递思想,表达情感。

而答谢,是一种对他人的感激之情的表达方式。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以答谢中书书的表达方式为主题,探讨其中的魅力和价值。

中书书的表达方式具有独特的魅力。

通过文字的运用,我们可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受,与他人进行交流和沟通。

文字的力量是无穷的,它可以跨越时空,让我们与古人对话,让我们与远方的人相连。

中书书的表达方式让我们可以用文字的力量,传递自己的心声,表达自己的情感,与他人分享共鸣。

中书书的表达方式具有深远的价值。

文字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记录了人类的历史、文化和思想。

通过中书书的表达方式,我们可以传承和弘扬文化,激发和启迪思想。

正是因为中书书的表达方式,我们能够读到古人的智慧,体验到他们的情感,从而拓宽了我们的视野,丰富了我们的思想。

中书书的表达方式让我们有机会与文化对话,让我们有机会与智慧相遇。

中书书的表达方式还具有艺术的美感。

文字的排列和组织可以形成美感,文字的运用和表达可以展现创造力和艺术性。

通过中书书的表达方式,我们可以创造出美丽的诗歌、优美的散文、精彩的小说。

文字的艺术性让我们的表达更加生动有趣,让读者能够在文字中感受到美的享受。

中书书的表达方式让我们成为了创作者,让我们感受到艺术的魅力。

中书书的表达方式还具有启迪思考的作用。

通过文字的表达,我们可以思考问题、分析情况、总结经验。

文字的表达让我们可以将自己的思考过程记录下来,通过文字的整理和梳理,我们可以更好地理清思路,得出结论。

中书书的表达方式让我们成为了思考者,让我们在文字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我要衷心感谢中书书的表达方式。

它让我有机会用文字的力量,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它让我有机会与古人对话,与他人交流。

它让我有机会传承和弘扬文化,启迪和深化思想。

它让我有机会创造艺术,享受美的享受。

它让我有机会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中书书的表达方式是一种宝贵的财富,让我们在文字的世界里感受到无限的魅力和价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答谢中书书主题 《答谢中书书 》表达了作者沉醉山水的愉悦之情和与古今知音共赏美景的得意之感。

作品原文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青林翠 竹,四时俱备。

晓雾将 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实是欲界之仙都。

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答谢中书书》被选入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 27 课《短文两篇》、鲁教版 七年级语文下册 26 课《答谢中书书》)本文节选自《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 ·全梁文》 〔中华书局 1958 年版〕 卷四十六。

谢中书, 即谢徵, 字元度, 陈郡阳夏 ( 现在河南太康 ) 人。

曾任中枢鸿胪 ( 掌管朝廷机密文件 ) 。

陶弘景 (456—536),字通明,号华阳隐居,丹阳秣陵(现江苏南京)人。

有《陶隐 居集》。

情感 自然景物的绮丽风光, 本身就构成优美的意境, 作家以自己独特的艺术感受, 以饱和着感情的语言激起读者的兴致,从而形成文学 作品 的意境。

山水相映之美,色彩配合之美,晨昏变化之美,动静相衬之美相互 作用,构成一幅怡神悦性的山水画。

全文只有 68 个字,就概括了古今,包罗了 四时, 兼顾了晨昏, 山川草木, 飞禽走兽, 抒情议论, 各类皆备。

先以感慨发端, 然后以清峻的笔触具体描绘了秀美的山川景色, 最后以感慨收束。

全文表达了作 者沉醉山水的愉悦之情与古今知音共赏美景的得意之感。

这篇文章中有直抒胸臆 的句子 , 文章开头写道“山川之美, 古来共谈”, 这个“美” 字,是山川风物的客观形态,也是作者对山川风物的审美感受 —— 愉悦, “实是欲界之仙都”, 将在山水之中飘飘欲仙的得意之态表露 无疑。

“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自从谢灵运以来,没有


人能够欣赏它的妙处,而作者却能够从中发现无尽的乐趣,带有自豪之感,期与 谢公比肩之意溢于言表。

作者从欣赏景物中发现无穷的乐趣。

同时能与谢灵运这样的林泉高士有志向 道同之处,生发出无比的自豪感,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与喜爱之情。

表达了作者沉醉山水的愉悦之情和归隐林泉的高洁志趣文学小常识: 汉魏时,极盛于汉代的辞赋,在形式和内容两方面都逐渐产生变化,最后在 南北朝时代形成新的赋体——骈文。

骈文注重形式整齐、藻饰华美, 是南北朝常用的文体,成为这时期的代表文学。

在这段时期,骈文作家中成就最 高的是由南朝入北朝的庾信。

作品中,陶宏景的《答谢中书书》、吴均的《与朱 元思书》,都是传诵千古的山水名篇,风格雅淡,文字清丽,可以和谢灵运、谢 朓的山水诗比美。

佳句赏评 ①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俊俏的山,直直耸立,有白云轻绕;俊美的水,清澈见底,有鱼儿嬉戏。

溪 水两岸的石壁,更是美妙绝伦:绿树、青草、翠竹、红花、蓝天、白云 ……四时不同、景色各异,五彩缤纷、交相辉映,美不胜收;特别 是青翠的丛林,碧绿的修竹,四季常青、生机盎然。

这一句是概括描写,作者紧 紧抓住江南景物的特点:高山、流云、溪水、青林、翠竹……用白 描的手法,稍加点染,便组成一幅江南山川秀美图。

②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作者选择了两个极具画面感的镜头 “ 晓雾 ” 、 “ 夕日 ”来描摹、渲染。

早晨,群山叠翠、清雾朦胧:山,似出浴的西子,亭亭玉立、超凡脱俗;雾, 似斜披的轻纱, 若隐若现、 似有似无。

这是一天最美的开始。

山, 阳光相拥, 雾, 紧紧依偎。

漫步崎岖的山间小路,看舒缓的溪水流淌,品轻巧的小鸟婉鸣,听通 灵的猿猴长啸,乐趣无限。

山是质朴的、独特的,水是自然的、灵动的。

多么清 净的山水啊!一如梵音自天际间飘来,顿时让人耳聪目明,如悟禅机。

黄昏、 夕阳, 又是另一幅山水佳景。

落日余辉铺就大地、 淙淙溪流碧波荡漾; 光和影巧妙的揉和在一起:分不清哪是光下的水、哪是水中的光,波光一起粼粼 生辉;调皮的锦鳞,时而在水底觅食、嬉戏,时而跳出水面,搅动阵阵涟漪,圈 圈荡漾到远远的岸边。

独处如此美景之中,自觉不自觉的融入了自然,不禁会产 生这样的疑问:人间仙境莫非在此?不然的话,为何这般清幽、脱俗,不带一丝 人间烟火。

语言简明、质朴、生动、形象,给读者留下丰富的想象空间。

总评 文章开始,作者从人们对山水的态度入手:古往今来,没有人不赞美青山绿 水的, 特别是江南的山山水水, 更是柔媚亮丽、 清秀绝尘, 是如此的典雅、 飘逸。




接着描写了山水、石壁、丛林、翠竹和早晨、黄昏的景象,融情于景,表达作者 对山水的赞美之情。

最后,作者发出慨叹:从谢灵运后,又有谁能欣赏如此美景 呢?望天下,熙熙攘攘皆为名利,能全身心投入自然的人,还有多少呢?一片黯然 之情,悄然流露。

整篇文章,六十八言,有山水竹林、晓雾夕阳、猿鸟锦鳞,有比喻、夸张、 拟人,有正面描写、侧面描写……说不完无限情趣、道不完生机盎 然。

这在魏晋六朝“诗尚玄理, 文工骈体”的文风中, 可谓一枝独秀。

读来凡心皆无,身在物外,心清神明。

中心思想: 中心思想(表达的思想感情)本文表达了作者沉醉山水的愉悦之情和与古今 知音共赏美景的得意之感。

段落 大意: 第一篇文章《答谢中书书》是陶弘景写给朋友谢中书的一封书信。

作者以清 峻的笔触具体描绘了秀美的山川景色。

最后,文章又以感叹收束,其与谢公比肩 之意溢于言表。

1、本文反映了作者什么思想? 答:反映了作者娱情山水的思想。

2、中心思想(表达的思想感情)答:本文表达了作者沉醉山水的愉悦之情和 与古今知音共赏美景的得意之感。

3、书是一种怎样的体裁? 答:书即书信,是一种应用性文体,可具有文学 性。

4、文中提到的“康乐”指谁?作者举他有什么用意? 答:“康乐”指谢灵运。

说明能够欣赏领略山川之美的人很少。

5、找出文中的议论句,说说其作用。

答:最后一句。

说明能够欣赏山水之美的人很少。

6、文中描绘了哪些景物?请用一个短语来概括短文内容。

答:峰、流、壁、林、竹、雾、猿、鸟、夕日、沉鳞等景物。

短文是:欲界 之仙都 7、“高峰入云,清流见底”表现了 山水相映 之美。

8、“两岸石壁,五色交辉”表现了 色彩配合 之美。

9、“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表现了 晨昏变 化之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