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尔巴特与杜威的教育思想话语的比较
杜威、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的比较和对现代教育的启示
大学答题纸(20^6—2017学年第_2_学期)课号:___________ 课程名称:中外教育史改卷教师:___________ 学号:156004022 姓名:段昊雪得分:______________浅析杜威及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对现代教育的启示一、杜威的教育思想及其启示杜威是美国现代著名的哲学家、心理学家、教育家,实用主义教育流派的代表人,代表作品为《主义与教育》,其思想可主要归纳为以下几点:1.论教育的本质。
杜威认为“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改造、学校即社会。
2.论教育目的。
主教育无目的论,认为教育的过程就是教育目的,教育之外再没有什么教育目的。
3.论课程与教学。
杜威主以活动经验、经验性的主动作业来取代传统的书本式教材,即活动课程。
提出了从做中学的教学原则,强调从儿童的现实出发,利用儿童游戏的本能,让他们在活动中学习知识。
活动课程的教学组织形式应该是活动教学。
4.提出五步教学法。
即:创设疑难情境、确定疑难所在、提出解决问题的种种假设、推断哪个假设能解决这个问题、验证这个假设。
5.提出了儿童中心论。
杜威认为教师是学生的辅助者,教学活动要根据儿童的兴趣进行。
形成与传统教育相对应的三中心:儿童中心、活动中心、经验中心。
杜威这些教育概念,都是根据他的理论观点,针对“传统教育”而提出来的。
他猛烈抨击“传统教育”压抑儿童个性发展、漠视儿童的才能和兴趣、使学习成为儿童的沉重负担、残害儿童的健康等诸种弊病;反对“传统教育”以生硬灌输的方式传授过时的书本知识,反对以训练的方法获得那种孤立的技能和技巧;认为“传统教育”脱离实际生活,不适应美国现实的需要。
杜威对传统教育的批评,在许多方面是切中时弊而富有积极意义的,对当时的美国教育乃至世界教育的发展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杜威的这些教育观点,就其强调教育对象的特点、注意实际有用的科学知识和比较生动有效的教学方法、要求教育同实际的社会生活协调一致而言,是有合理因素的,在当时也是比较新颖的。
从兴趣的角度看赫尔巴特和杜威教学思想的异同-精选教育文档
从兴趣的角度看赫尔巴特和杜威教学思想的异同杜威在其所著的《学校与社会》、《经验与教育》等著作中对教育现象作了“进步”与“保守”、“传统教育”与“进步教育”等划分。
他把以赫尔巴特为代表的以书本知识、课堂教学和教师主导的教育统称为“传统教育” , 而把自己所倡导的以儿童自身、以个人经验和活动教学为主的教育称之为“进步教育”或现代教育”。
由于理论上的误读和误解, 人们有意无意地为赫尔巴特和杜威分别贴上了“传统”与“进步”的标签, 似乎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本身就是两种截然不同的事物。
从兴趣这一角度看, 二者的教学思想存在着相同的地方, 本文旨对这一问题在理性上做点分析, 以更清楚的了解两位教育家有关兴趣方面的理论客观的对待两种教学思想的异同。
兴趣教学思想无论在中国古代, 还是古希腊、罗马等西方教育史中都有提及。
早在孔子时期, 他就提出兴趣在学习中的重要性问题: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古希腊罗马时期的三哲虽不曾明确的提出兴趣的重要性, 但是在各自的教育思想中都有所体现: 如苏格拉底的“产婆术”式的提问从学生熟悉的事物说起以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柏拉图让儿童在求知的过程中获得“理性之乐”使人获得幸福。
近代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的开篇提到: “大教学论是一种教起来使人感到愉快的艺术, 它不会使教员感到烦恼, 或使学生感到厌恶, 它能够使教员和学生全都得到最大的快乐。
”到赫尔巴特时 , 他在《普通教育学》构建了相应的学科。
杜威对兴趣学说的研究也非常多 , 散见于《我 的教育信条》、《儿童与课程》等著作中。
另外 , 他还专门出版 了《兴趣和意志训练》的关系一书来研究“兴趣心理学”。
澳大利亚教育家康纳尔评价说 : 兴趣是杜威教育思想的一个关键主题”和“中心概念” , “赫尔巴特的有意义的贡献之一就是把兴趣看作是教育中的一个重要概念 , 杜威的著作则更加强想的重要乃至核心概念。
我们不妨从对兴趣的研究入手 , 来分析两种教学思想的异 同。
赫尔巴特和杜威教育思想的差异
赫尔巴特
• 赫尔巴特认为教育以道德的养成为 最高目的,主要表现为内心的自由、 完善、仁慈、正义和公平五种道德 观念
• 他把教育的基本目标分为两种,即 “可能的目标”和“必要的目标”
• 必要的目标就是指教育所要到达的 最高和最基本的目的,即道德的培 养
杜威
• 杜威主张以生长为教育的目的,反 对外界因素对儿童发展的压制,要 求教育要尊重儿童的愿望和要求, 使儿童在教育本身中、从生长过 程中得到乐趣。
感谢同学们的观看
May I be strenuous, energetic and persevering ! May I be patient! May I be able to bear and forbear the wrongs of others! May I ever keep a promise given!
1.积极:教学过程理论中注意运用心理 学于教学,重视系统知识与技能的传授, 发挥教师在教学中的领导作用,加强了 课堂教学并使上课规范化,这都使教学 得到改进、质量得到提高。 2.消极:过分强调教师和课堂的作用, 导致教学模式僵化,限制了学生的思维, 不利于教师和学生的互动。
杜威
杜威提倡从做中学,在经验的 情境中进行思维。 杜威提出思维的五步法: 1.学生有一个真实的经验情景; 2.从疑难中提出问题; 3.作出解决问题的各种假设; 4.推断哪一种假设能解决问题; 5.经过检验来修正假设、获得 结论。 可以简明地概括为: 困难、问 题、假设、验证、结论的五步。
约翰·杜威
美国著名哲学家、教育 家、心理学家,实用主 义的集大成者,也是机 能主义心理学和现代教 育学的创始人之一。 杜威最有影响的代表作 是1916年的《民主主义 与教育》。这一著作与 柏拉图的《理想国》、 卢梭的《爱弥儿》被认 为是人类教育的三个里 程碑。
赫尔巴特与杜威教育思想的比较分析及启示
赫尔巴特与杜威教育思想的比较分析及启示
;
海尔巴特和杜威是两位著名的哲学家,他们对高等教育的思想独具特色。
本文旨在比较他们的教育理论的异同,并从中提出可得到的启示。
划分到教育的思想领域,海尔巴特似乎更多的被归类为“学术主义者”,他认为学术保持其原来的独立性,而不听任何人的指挥。
他重视学科知识的积累,认为其中蕴藏着深刻的思想启发和新理念的发展,而不是将学科当作工具来获取受益。
此外,海尔巴特强调了教育的“经验启蒙”,他主张老师应用实践教学的模式,使学生获得实践经验和技能,并有益于他们的全面发展。
杜威的教育思想则更多的被归类为“人本主义者”,他认为教育中最重要的是教会学生自我尊重和自我控制,即开发学生已有的潜力,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以及培养学生自身的学习能力。
杜威向学生提出了促进自主学习的观点,并倡导学生更自主的参与到学习的过程中以及做出更正确的决定,这种自主学习的理念可以通过教育发挥最大的效用。
综上所述,海尔巴特和杜威的教育思想差异明显,海尔巴特强调的是学术的独立性,而杜威着重教育学生自我尊重与自我控制,他们对教育的理论提出不同的观点,并且都有各自理论强大的支持集体,这一点也可以为当今社会的高等教育提出具有启发性的建议,即新兴教师应该专注于培养学生的自我思维,加强个体差异的尊重和认可,使学生能够自主学习。
此外,为促进高等教育的完善并保持其精神,高校也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学术知识,在开拓学科领域的同时,加大对学科思想的增强,使学科更系统地、更丰富地发展,从而提高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获得实践经验的能力。
试比赫尔巴特与杜威的教育思想
试比赫尔巴特与杜威的教育思想赫尔巴特与杜威二人对于教育界的影响是有目共睹的,他们提出的教育思想对于整个教育界而言都是一笔财富。
二人对于教育的理解及有共同点,也有分歧。
对他们教育思想的研究对于我们理解教育这个概念有着深远的意义。
首先我们先了解下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
约翰.菲力德利赫.赫尔巴特是近代德国著名的哲学家、心理学家和教育家,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出生在一个律师家庭,从小受到了严格的家庭教育,同时也广泛接受了各种新的思想。
1806年著《普通教育》,并在哥尼斯堡大学创办第一所教育研究所。
非凡的个人经验注定他在教育思想上必定有大的作为。
赫尔巴特是近代第一个试图把教育建立为一门科学的人。
古代社会的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以及后来的夸美纽斯、洛克、卢梭、裴斯泰洛奇等人,都曾提出过自己的教育体系。
但都没有形成科学规律的形式。
赫尔巴特试图在伦理学的基础上建立教育目的论,在心理学基础上建立教育方法论;他不仅指明了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指出了它同其他学科的相互关系,而且提出了科学的术语、定义和分类。
赫尔巴特教学理论是基于他的心理学,称之为“统觉联合论”。
他认为心灵原始是一无所有,只是接受外界印象的受容器。
我们内省了解的,只是一些感觉、愿望和观念。
心灵作用首先靠与外界接触,而后产生种种统觉;各种统觉联合心灵作用的种种,这些统觉的互相联合或排斥,有一定的机械性。
他甚至用数学公式来说明心灵作用的现象,以奠定近代教育科学化的基础。
赫尔巴特认为,教育是建设心灵或培养品德的过程,而建设心灵的原料是教材与课程。
他主张教材应包括两种知识:第一种知识是与外界事物接触的知识,从物体本身、力量性质和自然法则推理而来的实证知识。
第一种知识来自与事物接触感觉,就像未进学校的儿童累积了许多感官得来的具体经验;但是这些经验进入学校后就会发现有许多错误,因为这些知识太偏狭,缺乏有系统的推理。
教师要补救这种缺点,应运用两种方法:一是提示学生接触广泛事物,使得到完整而广泛的见识;二是教导学生从这些感官得来的具体经验,经思考和判断的推理,使得到实证的知识。
简述赫尔巴特和杜威教育理论的异同
《简述赫尔巴特和杜威教育理论的异同》摘要:因此可见赫尔巴特和杜威教育理论的重要性,从教育思想和理论内容上看,赫尔巴特和杜威的理论联系十分紧密,具有一定一致性,由此我们可以知道,赫尔巴特的教育目的更为宽泛,而杜威的教育目的比较专一摘要:作为教育学界的两座丰碑——杜威和赫尔巴特称得上是继往开来的人物,前者代表了传统教育理论学派,而后者开创了现代教育理论学派。
要深入了解并研究教育学理论,就必须对两位教育学家进行学习讨论。
本文在大量文献阅读和研究的基础上,对赫尔巴特和杜威这两位教育学家理论中的异同进行探讨,并得出结论。
关键词:教育理论学习兴趣教学过程在教育学史中,赫尔巴特和杜威可以称得上是两座里程碑——前者被视为传统教育理论学派的代表,而后者被视为现代教育理论学派的开拓者。
一直以来,学界都无法避开二者的理论而讨论教育问题。
因此可见赫尔巴特和杜威教育理论的重要性。
一、赫尔巴特与杜威之间的联系赫尔巴特,德国著名教育学家、心理学家、哲学家。
他于1806年发表了《普通教育学》一书,促进了教育学单独成为一门学科,是传统教育理论学派的开拓者和奠基人。
杜威,美国著名教育学家、心理学家。
他立足于现代社会讨论教育问题,是现代教育理论学派的发起者和创始人。
从教育思想和理论内容上看,赫尔巴特和杜威的理论联系十分紧密,具有一定一致性。
1.学习兴趣赫尔巴特认为,教学过程是培养兴趣的过程。
兴趣既是教学的目的,又是教学的手段。
一方面,任何教学都要建立在学生现有兴趣的基础之上,通过激发和引导的手段,把教学渗透到学生的兴趣和欲望之中,这样才会取得最大效果。
另一方面,教学的直接目的是培养兴趣。
只有培养了兴趣,才会使学生终生受益,也就是赫尔巴特提出的“道德培养”。
杜威的教育理论中学习兴趣也占很大比重。
他认为真正的兴趣可以充当学生现有能力和教育目标之间的中介。
兴趣在教育中能够起到两种作用:首先能够避免将心理过程单纯地理解为一种内部的孤立状态;其次避免将教材理解为与孤立心理状态相对应的外部状态。
赫尔巴特与杜威的教育思想比较
赫尔巴特与杜威的教育思想比较赫尔巴特与杜威历来认为分别是传统教育和现代教育的典型代表,他们的教育理论中都凝聚了前人论述和当时他们对教育问题的反思与改进,因为时代在变,他们中的理论也会随着时代的不同的而出现了不适应甚至遭到后人的强烈谴责,但我们应该正视这些被认为是不足的方面,用科学的眼光的看待他们,因为时代是有局限性的,人也必然有局限性,所以,我们应正确看待这两位教育史上的著名教育家他们理论的适用范围,分析他们的教育理论,去粗取精,为我所用。
一、道德教育理论的目的和途径分析。
这两位教育家都很看重对道德的培养,在其教育著作中用了不少篇幅论述这个问题。
⑴赫尔巴特的道德理论分析:赫尔巴特认为:“道德普遍地被认为是人类的最高目的,因此也是教育的最高目的。
”“教育的唯一工作与全部工作可以总结在这一概念之中---道德”由此可见,他将道德教育目的与教育目的融合在一起,教育的目的也就是道德教育的最终目的----形成道德。
并且他认为的道德主要包括这几方面:内心自由、完善、仁慈、正义和公平等五种道德观念。
而这五种道德观念是依据他的伦理学提出,他的伦理学使他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础之一。
伦理学主要起着价值规范的作用,即为教育目的和基本方向的确立提供依据,简言之即培养怎样的人。
赫尔巴特认为教育的基本目的有两种可以分为“可能的目的”与“必要的目的”,其中,可能的目的指学生将来作为成年人本身所要确立的目的。
从这里看出赫尔巴特的教育目的是有现实性的,是为未来的生活做好打算。
必要的目的是指形成道德。
可以看出他最终的教育目的是与他的道德教育目的是一致的。
但通过什么途径培养?赫尔巴特认为知识与道德具有直接的和内在的联系,人只有认识了道德规范,才能产生服从道德规范的意志,从而形成符合道德规范的行为,因此,赫尔巴特为了培养具有那五种道德品格的理想人格,采用了教育的途径来达成。
从他的论述中,我们可以知道他想表达这样一种观点,即道德教育是通过,并且只有通过教学才能真正产生实际的作用,教学是道德教育的基本途径。
赫尔巴特与杜威的区别和联系
• 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对后世有重大影响, 其 中������ 教育性教学������ 理论仍具有重要的 现实价值和借鉴意义。
历史背景
• 德国的教育理论呈现������ 教育������ 与������ 教学 ������ (教授)理论相分离的局面, 对此, 他描述道: ������ 教学的概念有一个显著的标记, 它使我们非 常容易把握研究方向。在教学中总是有一个第三 者的东西为师生同时专心注意的。相反, 在教育的 其他一切职能中, 学生直接处在教师的心目中。 ������ 而这种差异的存在, 造成了������ 教育������ 与 ������ 教学������ 理论彼此独立、相互分离的局面。 随着近代学校教育的不断发展, 这种������ 不完整 ������ 的理论已经无法全面地解释和指导学校教育, 两者走向融合已成为必然趋势。
赫尔巴特
赫尔巴特
生平介绍
约翰.菲力德利赫.赫尔巴特 (JohannFriedrichHerbart,1 776-1841)——近代德国著名的
哲学家、心理学家和教育家,
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有 “科学教育学之父” , “现代教育学之父”的称 谓
• 赫尔巴特( 1776- 1841)是德国著名的哲学 家、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 在西方教育思想 史上被视为“科学教育学之父”。他倡导 “普通教育学”,主张建立独立的教育科学, 并以哲学、心理学作为教育学的基础。他 认为: ������ 教育学作为一种科学,是以实践哲 学和心理学为基础的。前者说明教育的目 的; 后者说明教育的途径、手段与障碍。 ������
赫尔巴特与杜威教育理论的比较赫尔巴特和杜威教育思想的异同
赫尔巴特与杜威教育理论的比较赫尔巴特和杜威教育思想的异同赫尔巴特(William Heard Kilpatrick)和杜威(John Dewey)是美国教育领域的两位杰出人物,他们共同创立了现代教育学的基础。
虽然他们有很多共同点,但是他们的教育理论还存在一些区别。
本文将从教育的起源、教育的目的、教育的方法和学生的角色等四个方面来比较赫尔巴特和杜威的教育思想。
一、教育的起源赫尔巴特认为,教育是来自于社会传统的一种继承。
社会对个人的需求是通过掌握文化遗产来实现的。
教师应该是传承者,他们必须把文化遗产传递给下一代。
因此,他为人们提供了一种全面而严格的教育观,教育规划应该遵循传统的路线。
杜威则主张教育的起源在于人类本质的需求。
人类因为有着本能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因此需要不断地通过学习来满足自己的需求。
他强调了自由主义、民主主义和人本主义的教育原则,要求对教育的目标进行重新定义。
二、教育的目的赫尔巴特认为,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实现社会化,即培育社会管治者和公民。
他主张学习精神与学习意愿之间的统一,以达到培育公民的目的。
他强调了学生的知识、技能和价值观的培育,这些能让学生融入社会并为社会作出贡献。
杜威主张,教育的目的是发展完全成形的人。
他强调人类的自由、创造和自我实现的自我实现。
他认为,教育是建立在学生对问题的独立思考和解决能力之上的,这种思考和解决能力不仅可以解决学校内的问题,也可以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
三、教育的方法赫尔巴特主张的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教育方法。
他强调老师的权威性,并以教师为中心来设计教学内容。
他认为,教学方法应该基于课堂和家庭,通过课堂教学,学生应该遵守教师的规定,从而更好地掌握学科内容。
然而,杜威则认为,学生应该成为课程设计的重要参与者之一。
他主张学生在课程的设计和实施中具有主导作用。
他认为,学生应该围绕他们自己的爱好和兴趣去学习,并基于他们探究的兴趣来发展他们自己的能力。
四、学生的角色赫尔巴特强调学生需要遵守规定,遵从教师的指导,老师则扮演着传授知识的角色。
赫尔巴特与杜威教育思想的主要分歧是什么
赫尔巴特与杜威教育思想的主要分歧是什么,你的观点是什么。
不同点:1,·赫尔巴特是传统教育学的代表;杜威是实用教育学的代表。
2·教育目的不同:赫尔巴特主张培养和发展儿童多方面的能力和兴趣,以便其将来选择职业。
其根本目的在于培养良好的国家公民,所以强调道德教育。
而杜威认为教育除了教育本身之外没有任何外加目的,丰富人类经验的内容,增强经验指导生活和适应社会的能力,从而把社会生活维系和发展起来。
3·教育方式不同:赫尔巴特也强调儿童的兴趣是教育的出发点,但更多地把教育过程看成是接受过程,强调教师,教材,课堂的主导作用;而杜威重视儿童的天性,强调以现代化,生活化的教学取代传统课堂的教授,以儿童实物亲身经验代替书本知识以学生生活代替教师的主导。
4·赫尔巴特重视纪律与管理,约束儿童意志,提出威吓,监督,命令和惩罚等是管理的有效方法。
而杜威反对外部纪律,主张自由活动。
个人观点:对于两人的观点都是有可取之处,两个人某些观点的融合就会是一个杰出的教育系统。
对于我个人来说,现在的我们属于应试教育的体系之下,对于应试教育,谁也无法绝对的评判好坏,‘棍棒出人才’,‘不打不成才’,它是沿袭了多年的一种人才选拔制度,在这种教育下,人才也是辈出;可是随着时代的进步,老的东西不是说要摈弃,但是应试教育限制了学生们在某些方面的发展,也在某些程度上跟不上时代的发展。
我认为兴趣是学习的基础,一个人多于一个事情连必要的兴趣都没有又如何能用心去做呢,那何谈专业人才!自由并不等于放任再给与自由空间的同时更要收放有度,不然自由就会变成放纵,那某些程度上和约束的结果如出一辙。
当然经验在现在生活中是一个很重要的东西,经验是提炼智慧最好的方式。
墨守成规,不思进取,不懂发现,不会创新是一种程度上的缺陷。
我们要从经验发现生活,认识生活。
赫尔巴特四步教学法与杜威五步教学法之比较
赫尔巴特四步教学法与杜威五步教学法之比较作者:谭琳来源:《教育实践与研究·小学版》2008年第11期摘要:赫尔巴特四步教学法与杜威五步教学法之间有着区别与联系,从产生的理论基础、对学生的关注点、提示材料的方法、对学生兴趣的理解、师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关系与地位五个方面进行比较分析可知,要努力吸取赫尔巴特与杜威教育思想的精髓,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与变革时期人的发展需要探讨新的教育理论与新的教学法理论。
关键词:赫尔巴特;四步教学法;杜威;五步教学法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08)11-0004-04杜威在《民主主义与教育》中批判了赫尔巴特把教育理解为教师按照心理的统觉过程向儿童提供教材,从而形成四步教学法的学说。
他指出,按照赫尔巴特的理论,“依靠从外部提示的教材,通过建立内容的种种联合和联结而塑造心灵。
”“心灵的塑造完全是一个提出恰当的教材的问题。
”“无论教什么,都必须通过这样的过程,因此,不论学生年龄的大小,一切科目的教学完全采用统一的方法。
”①他认为,“赫尔巴特的教育哲学考虑教育的一切事情,惟独没有考虑教育的本质,没有注意青年充满活力的、寻求有效地起作用的机会的能量。
”②为此,他根据在直接经验的情景中发展学生思维的观念,提出了反省思维的五个基本阶段,并根据五个基本阶段提出了教学的五个基本步骤,后来学者总结其为“五步教学法”。
本文旨在通过对赫尔巴特四步教学法和杜威五步教学法的比较分析,揭示两者的区别及相似或相通之处。
一、赫尔巴特四步教学法和杜威五步教学法的具体内容(一)赫尔巴特的四步教学法。
赫尔巴特把教学过程理解为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的观念积极活动的过程。
他认为,教学只有在儿童已有的经验(统觉团)的基础上,才能得以顺利进行。
“没有经验任何事物的儿童,是不能接受教学的。
”③统觉过程的完成大体上具有三个环节:感官的刺激、新旧观念的分析与联合、统觉团的形成。
杜威和赫尔巴特教育思想的区别
1.赫尔巴特和杜威教育思想的主要分歧是什么?你的观点是什么?
答:1) 赫尔巴特认为教育的本质就是以各种观念来丰富儿童的心灵,把他们培养成具有完美的道德品格的人。
当意志和教育领悟相符合的时候,品德便得到了。
所以,品德是靠着后天的教育而得到的。
他主张教学应包括两部分内容:第一种知识是与外界事物接触的知识;第二种知识是来自社会关系交互作用的体会。
他认为道德教育对儿童的心灵发展是非常重要的,对性格生成也是很关键的,赫尔巴特所建立管理儿童的制度曾经广泛地推行着,这种制度严重压抑了儿童的创造性,不能让他们的天性充分发挥,只能服从成人的权威。
而杜威的思想和赫尔巴特是对立的,杜威认为人的兴趣是起决定作用的。
他把儿童的兴趣、创造性、天性看得很重,尽量给儿童创造、表现的机会。
在课程上,儿童有其自创的活动;在学习上、方法就较内容为重要。
杜威的教育思想了,是倾向于反传统教育的,特别对于传统教育中的形式主义的空泛、严格的特性加以攻击。
总之,赫尔巴特和杜威的思想的主要分歧有两点:一是教育目的不同:赫尔巴特认为教育的目的是将来方便选择职业;杜威认为教育除了教育本身之外没有别的目的。
二是教育与方式不同:赫尔巴特坚持传统课堂教育;杜威主张在“做”中学,强调儿童天性。
2) 以往有一种观点认为:赫尔巴特只强调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而忽视对学生的学习研究;杜威只注重儿童的兴趣,却否认教师的主导作用,他们各执一词,相互对立,都是错误的。
我以为,这种评论是不符合他们教学论的原意的。
教师不是简单地从事于训练一个人,而是从事于适当的社会生活的形成,教师应当认识到他的职业的尊严,他是社会的公仆,真正上帝的代言人,真正天国的引路人。
赫尔巴特与杜威教育思想异同
同样,仅仅根据杜威提出"儿童是教育的中心",便认为他"否认教 师的主导作用,"也是不公正的,杜威正确地指出:"对儿童的兴趣 不应予以放任,也不应予以压抑.放任兴趣等于以暂时的东西代替永 久的东西,它的必然结果是以任性和好奇代替了真正的兴趣."教师 不是简单地从事于训练一个人,而是从事于适当的社会生活的形成, 教师应当认识到他的职业的尊严,他是社会的公仆,真正上帝的代言 人,真正天国的引路人."教育上的问题在于怎样抓住儿童的活动并 给予指导,通过指导,有组织的使用,它们必将达到有价值的结果, 而不是散漫的或听任于单纯的冲动的表现."可见,杜威没有否认教 师的作用,他反对的是把儿童置于被动的吸收的状态中,教学的任务 就是让学生"静听". 杜威,赫尔巴特从不同侧重点向我们揭示出教育过程是教师和学 生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动态过程,分别深化了我们对教师和学生在 教学中所起作用的认识,正确的结论产生于双方的统一之中.
1.都把明确的社会目的作为教育的根本目的. 赫尔巴特认为: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真正善良"的人,是要形成完全符合'完 善'和'正义'观念的人,从而能将"世界导之于正轨",能自觉把"不利于社会秩 序"的念头,思想和行为克服和消除掉.为此他把教育目的分为"可能的目的——选 择的目的,必要的目的——道德的目的".前者在于通过教育培养人未来从事某项社 会职业的能力,后者在于通过教育形成人类的共同道德品质.这样,两者的教育既培 养了人类社会生存能力,又使之具有社会正义观念.赫尔巴特的教育目的论,为的是 巩固资产阶级政权,维持现存资本主义制度,具有鲜明的社会性. 杜威提出,教育是社会进步及社会改革的基本方法.通过教育,社会能明确地表 达它自己的目的.他认为:西方文化和美国社会,表现出严重的分歧和分裂,产生了 不必要的冲突,灵魂与肉体分裂,人与自然分裂,自然与上帝分裂,表现在教育上, 学校脱离了社会,教育脱离了生活,它不利于民主,和谐的社会稳定和发展.为此, 他主张"使每个学校都成为一种雏型的社会生活","引导和训练每个儿童成为社会 成员,用服务的精神熏陶他,授予有效的自我指导的工具,""为一个有价值的,可 爱的,和谐的大社会,""提供最深切而最好的保证."这就是杜威所谓"教育即生 活","学校即社会"所体现的强烈的社会功利性目的.
比较赫尔巴特的教学思想与杜威的教学思想之异同教育管理
比较赫尔巴特的教学思想与杜威的教学思想之异同教育管理赫尔巴特(Herbart)和杜威(Dewey)是教育领域中两位重要的教育思想家,他们对教育管理的理念和方法有着不同的见解。
本文将比较赫尔巴特的教学思想与杜威的教学思想之异同,并探讨其在教育管理中的应用。
一、教育目标的差异赫尔巴特认为,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品德和智力素质,使其成为理性、道德和有判断力的公民。
他主张通过对知识的系统化组织和传授,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判断力,以及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和解决能力。
相比之下,杜威的教育目标更加注重学生的个体发展和实践经验的积累。
他认为,教育应该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他强调学生的学习应该是基于实践经验的,通过实际操作和实践活动来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二、教学方法的差异赫尔巴特提出了一套系统的教学方法,主要包括讲授、复习、应用和关联。
他认为,教师应该通过讲授知识、复习知识、应用知识和将不同知识之间进行关联,来帮助学生建立起知识体系,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判断力。
而杜威则主张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方法。
他认为,教学应该从学生的实际问题出发,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和解决问题。
教师应该充当引导者的角色,帮助学生构建知识结构,并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三、教育管理的差异赫尔巴特的教育管理理念注重学校的组织和纪律。
他认为,学校应该建立严格的纪律和规章制度,以确保教育的有效进行。
他主张学校应该有明确的目标和规划,并通过严格的管理和监督来实现这些目标。
相比之下,杜威的教育管理理念更加注重学生的参与和自主性。
他认为,学校应该营造积极的学习环境,鼓励学生参与学校的管理和决策。
他主张学校应该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关注学生的需求和兴趣,并提供多样化的学习机会。
四、教育管理的应用赫尔巴特的教育管理理念在传统的教育体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许多学校和教育机构通过建立明确的目标和规章制度,来提高教育的质量和效果。
他的教学方法也被广泛应用于教师的教学实践中,帮助学生建立起知识体系。
赫尔巴特与杜威教育理论的比较赫尔巴特和杜威教育思想的异同
赫尔巴特与杜威教育理论的比较赫尔巴特和杜威教育思想的异同赫尔巴特和杜威,这两位西方近代教育史上颇有影响的人物。
赫尔巴特被誉为“现代教育学之父”“科学教育学之父”“传统教育理论的代表”;杜威被称为“现代教育理论的代表”“进步教育的代表”“实用主义教育的代表”。
这两位伟人,往往被人们看成是互相对立的两种教育思想的代表,但经过仔细研究发现二者的教育思想除了区别,还有不少共通之处。
差异:一、教育目的不同。
赫尔巴特强调教育是人们未来生活的准备;杜威提出了无目的教育理论。
他反对外在的、固定的、终极的教育目的。
在杜威看来,教育的外在目的是被强加的,儿童的本能和需求不能得到充分考虑;固定的教育目的缺乏灵活性,无法适应不断变化的具体情况。
“教育过程没有超越自身的目的;它是自己的目的。
”“教育就是增长;除了教育本身,没有其他目的”。
这是杜威最著名的教育目的论。
二、教师与学生地位不同。
赫尔巴特强调“旧三中心理论”,即教师、教材和课堂。
他强调,教师是中心,教师是主体,学生处于被动地位;杜威提出了“新三中心理论”,即儿童、活动和经验。
他强调以儿童为中心的理论。
整个教育过程应该以儿童为中心,尊重儿童的天性。
三、课程方面不同。
赫尔巴特强调以系统知识为中心,注重学科学习,忽视学生的生活体验。
杜威在其经验主义哲学的基础上提出了“做中学”和“从经验中学习”的课程理论。
杜威一直反对把成人和专家事先编写的教材作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主张把儿童的直接经验作为教育的起点。
他强调直接经验的组织、抽象和概括。
四、教学方法不同。
赫尔巴特强调教师的教学,杜威高度赞扬这种在实践中学习或从经验中学习的教学方法。
这种方法强调教学必须考虑儿童的自然发展特点、儿童接受能力和个体差异,以及教学中的儿童和需要,使儿童积极主动地学习。
五、教学重点不同。
赫尔巴特强调学生会对知识的掌握。
杜威非常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和训练。
他要求学生掌握科学思维的方法。
六、教学过程不同。
赫尔巴特与杜威教育思想不同点
杜威教学思想与赫尔巴特教学思想之不同赫尔巴特教育思想属于近代教学过程理论,杜威的教育思想属于近代教学过程理论。
1 教育目的不同:赫尔巴特把资产阶级的“德行”作为教育的最终目的,而且把多方面兴趣作为教育的较近目的。
杜威认为教育除了教育本身之外没有别的目的。
教育的目的就在教育的过程之中。
其实,他反对的是把从外面强加的目的作为儿童生长的证式目标。
2 教育方式不同:赫尔巴特坚持传统课堂教育;杜威主张在“做”中学,“从做中学”也就是“从活动中学”、从经验中学入它使得学校里知识的获得与生活过程中的活动联系了起来。
(由于儿童能从那些真正有教育意义和有兴趣的活动中进行学习,那就有助于儿童的生长和发展。
)3 教学活动的侧重点不同侧重在于教师和教材。
赫尔巴特侧重于道德教育,强调教学服从道德教育,教师对学生具有强制性。
杜威侧重于以儿童为中心,强调儿童天性,强调经验的重要性。
4 对儿童的管理态度不同赫尔巴特通过威胁,监督,命令,惩罚,培养儿童服从的品质来达到教育顺利进行的目的。
但同时,主张权威,慈爱的作用。
杜威注重通过探究活动进行学习、交往与反思,联系实际,人的兴趣是起决定作用的,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与创作性。
5 对课程设置的分歧赫尔巴特主张全面而系统的知识的教学,杜威反对设置广泛课程,注重所学质量。
6 教育思想形成的基础不同赫尔巴特主张心理学是教育科学的起点。
形成了其形而上的实在论哲学观基础。
并且,其思想具有保守性,表现出资产阶级的妥协性。
教育方法主要指导思想是统觉论。
下面讲解时候可以用:(统觉,就是意识观念由无意识中选择那些能通过融合或复合而与自身合为一体的观念同化过程。
)在统觉论的基础上,赫尔巴特及其学派提出了许多至今还在学校教育中有影响的教学原理。
例如,强调学生在过去经验中形成的统觉团在吸收有关新观念中的作用,这与当代认知心理学家强调学生头脑中原有图式在同化新的学习任务中的作用的观点是一致的。
又如,根据统觉论,教师不应只传授知识,而且应当唤起和刺激学生的统觉过程,这与当前认知心理学家强调在教知识之前激活学生认知结构中原有相关知识的观点如出一辙。
赫尔巴特与杜威的教育思想比较
赫尔巴特与杜威的教育思想比较赫尔巴特与杜威历来认为分别是传统教育和现代教育的典型代表,他们的教育理论中都凝聚了前人论述和当时他们对教育问题的反思与改进,因为时代在变,他们中的理论也会随着时代的不同的而出现了不适应甚至遭到后人的强烈谴责,但我们应该正视这些被认为是不足的方面,用科学的眼光的看待他们,因为时代是有局限性的,人也必然有局限性,所以,我们应正确看待这两位教育史上的著名教育家他们理论的适用范围,分析他们的教育理论,去粗取精,为我所用。
一、道德教育理论的目的和途径分析。
这两位教育家都很看重对道德的培养,在其教育著作中用了不少篇幅论述这个问题。
⑴赫尔巴特的道德理论分析:赫尔巴特认为:“道德普遍地被认为是人类的最高目的,因此也是教育的最高目的。
”“教育的唯一工作与全部工作可以总结在这一概念之中---道德”由此可见,他将道德教育目的与教育目的融合在一起,教育的目的也就是道德教育的最终目的----形成道德。
并且他认为的道德主要包括这几方面:内心自由、完善、仁慈、正义和公平等五种道德观念。
而这五种道德观念是依据他的伦理学提出,他的伦理学使他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础之一。
伦理学主要起着价值规范的作用,即为教育目的和基本方向的确立提供依据,简言之即培养怎样的人。
赫尔巴特认为教育的基本目的有两种可以分为“可能的目的”与“必要的目的”,其中,可能的目的指学生将来作为成年人本身所要确立的目的。
从这里看出赫尔巴特的教育目的是有现实性的,是为未来的生活做好打算。
必要的目的是指形成道德。
可以看出他最终的教育目的是与他的道德教育目的是一致的。
但通过什么途径培养?赫尔巴特认为知识与道德具有直接的和内在的联系,人只有认识了道德规范,才能产生服从道德规范的意志,从而形成符合道德规范的行为,因此,赫尔巴特为了培养具有那五种道德品格的理想人格,采用了教育的途径来达成。
赫尔巴特和杜威教育思想差异性比较
赫尔巴特和杜威教育思想差异性比较作者:张伟李兴韵来源:《现代教育科学(普教研究)》2012年第06期【摘要】赫尔巴特和杜威都是西方教育史上著名的教育家、哲学家和心理学家,他们都对前人的教育理论进行了批判、继承和发展,创造了自己的一套独特的教育理论体系。
他们的教育思想有相似之处,但也有很大的差异。
本文主要研究和探讨他们教育理论中的教育目的、教育管理思想和教学论三个方面的差异。
【关键词】赫尔巴特和杜威;教育思想;差异性比较赫尔巴特是德国教育史上具有重大影响的教育家、哲学家和心理学家,他的教育理论代表作《普通教育学》被视为西方教育史上第一部具有科学体系的教育著作。
人们甚至把“赫尔巴特教育理论”等同于“科学教育理论”。
他明确提出教育的目的、教学的步骤、教学的材料、教学的方式、教学的过程、教学的结果等一整套具有科学性的教学体系。
杜威是美国教育史上著名的实用主义教育学家、心理学家、哲学家和评论家,阅历广、著作多。
他一生中发表了许多著名的作品,还创办了“芝加哥实验学校”,是美国教育史上一个里程碑式的教育家,其教育思想的产生标志着一个新时代的到来。
赫尔巴特被称为传统教育的教育家,杜威是现代教育家的杰出代表。
为了更进一步区别他们为什么是传统教育和现代教育的代表,本文具体研究和探讨了他们的教育目的、教育管理思想和教学论的差异性。
一、培养德行与教育无目的论:教育目的的差异性比较赫尔巴特认为,教育的目的是培养道德性格的力量,主要体现在五种道德观上,即自由的观念、完善的观念、仁慈的观念、正义的观念和公平的观念。
同时,他还提出实现这种教育目的的三个手段:管理、教育性教学和训育。
管理的目的在于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外部指导,其措施包括威胁、监督、命令、禁止惩罚、权威与爱等。
教育性教学的条件有注意和统觉,其途径分为分析教学和综合教学。
赫尔巴特认为,训育是一种持续的诱导工作,通过交际、榜样和启发诱导等促进学生积极发展,其措施有抑制、赞许和奖励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赫尔巴特与杜威的教育思想话语的比较
在近代教育思想史上,自夸美纽斯以后,思想家们一直在围绕学校课程应如何再现社会生活作各种各样的努力。
因而,形成了围绕从个体的人出发的认识论的课程理论与实践。
由于不同的思想家在对待个体的经验上有所分歧,形成了两套不同的课程话语系统,一种是基于感性经验的经验主义,另一种是基于理性经验的主知主义。
但是,两者的最终目的是一样的,即通过对学校课程的控制来达到塑造具体的人的目的。
人在认识论的思想体系中已经成为了一幅清晰的“画像”,教育家已俨然从古典本体论中的“智者”、“哲人”或“教父”变成了“画家”。
从认识论的哲学旨趣来看,赫尔巴特与杜威具有相似的性质。
他们之间的课程话语的传承与冲突关系都非常典型,只不过长期以来被思想史用线性化的所谓的“进步与落后”、“传统与现代”等对立性词汇来简单地给予了概括,蒙蔽了后人的视线。
如下表所示:
从课程形态的维度上说,学科课程到活动课程的转换,反映了赫尔巴特与杜威在知识观上的冲突,以及对知识话语权的争夺。
在以学科课程为主流形态的课程中,知识躺在学科的框架之中,是学生认知与索取的对象。
学校课程总是在事先制定好的课程表的引导下进行的,学生学这些知识而不是那些知识,其价值早已预设好了,学生并无多大自主建构的权利,学生依附于知识。
然而,活动课程打破了学
科的边界,学生拥有了自主建构知识的权利,课程不再在事先框定的表格范围内进行。
知识观发生巨大的变革,知识不再认为是学科的知识,而是人的知识。
在近代认识论的思想框架之内,无论是赫尔巴特、斯宾塞还是杜威,他们都有强大的学科背景作支撑,有社会学的目的,从而把课程作技术化的处理。
赫尔巴特、斯宾塞要通过学科课程为学生的未来社会生活做准备,而杜威则通过活动课程把人的经验搬进学校,试图通过学校课程来织造民主社会之梦。
从生活旨趣的维度上说,杜威说教育即生活,他在反对学科课程时提出了课程不应是学科意义上的知识,而是儿童的活动经验。
但是,杜威仍然是认识论意义上的工具主义者,是建构性的、非解释学的,试图建立一种基于生物机能主义心理学的课程观。
从这个意义上说,他于赫尔巴特的理论并无本质上的区别。
相反,在杜威的“教育即生活”的命题背后,隐藏着他的真实意图——为理想的民主社会的民主生活做准备。
①同样作为工具主义者的赫尔巴特强调课程应为生活做准备,他的课程观虽然是学科知识意义上的,但是他的理论支点是统觉心理学,其背后隐藏着政治伦理学的目的,这与杜威的实验伦理学的企图没有实质上的区别,只是他们两人所使用的认识论工具或认识路线不一样罢了。
正是因为赫尔巴特使用了统觉心理学中的联想主义,确立了具有辩证法意义的——从感性经验到理性经验的认识论途径,使其理论体系走向了科学化,为以后的(甚至影响到至今)世界范围的课程实践提供了一种比较便利的操作框架;也正是因为杜威使用了生物机能主义,他为其后世的建构主义的课程思想的发展开创了一个思想史路标。
当然,只可惜杜威本人由于教育实验上的不成功,基于活动课程理论的课程改革与实践没能向前再迈进一步。
杜威学派所标榜自己的理论是现代的、进步的,只因为他们是站在不同于赫尔巴特的时空条件上说话,并不能说明原来的理论就是落后的、传统的。
这就好像物理学家探讨落体运动的规律,亚里士多德从现实生活经验出发,得出“重物先于轻物落地”的结论,而伽利略则在亚里士多德的实验条件基础上,添加了空气阻力的变量,得出“重物与轻物同时落地”的结论。
在探讨时空观的时候,牛顿在万有引力
①有意思的是,曾经从师于杜威的我国教育家陶行知的课程理论对杜威的课程思想有所突破。
他所主张的社会即学校、生活即教育、教学做合一的思想,彻底消解了学校与社会的边界,从而从根本上托破了“课程为生活做准备”的认识论妄想,实现了学校课程与社会生活的统一。
课程在生活之中,而不是在学校围墙之内的“小社会”给予学生以生活的经验与空间。
的基础上,得出的是一种绝对的时空观,而爱因斯坦添加了时间的变量,得出的一种相对的时空观。
在赫尔巴特那里,其出发点是——人是伦理的实体,因而他的课程结论是伦理之人、规矩之人;到了杜威那里,其出发点是,人是生物的实体,课程的结论就变成了有机社会的有机之人、自然之人。
因此,现代与进步之分,并不是理论之间的进步与否的差异,而是由于构建理论的条件不同而产生的课程话语的差异。
理论成立的假设条件不同,实验条件与对象不同,得出的结论自然也就不同。
因此,在不同的假设条件与对象之下所得出的研究结论,就不具有可比性,不具有可比性的结论之间也就无所谓“传统与现代”、“落后与进步”的之区别。
亚里士多德相对于伽利略是如此,牛顿相对于爱因斯坦是如此,赫尔巴特相对于杜威也是如此。
后人似乎总有一种理论上的企图,即用所谓的“进步性”的理论来涵盖前人的努力,用总体性、一体化、时代性、里程碑等宏大叙述来确立自己在思想史上的地位。
殊不知,进步是特定意识形态的话语的产物,“进步既是一种意识形态,同样也是人类发展的一项总体‘法则’;由此它就是对人类心智的一种理性主义建构,强加了一种有关社会本身中的一体性的虚假意识。
”①也就是说,虚假意识通过对所谓落后与传统的压制与斗争,突显于历史的表面,而后被看成为进步的、现代的、必然的、逻辑的与符合历史潮流的。
这是一种连续性思想史的法则。
杜威早年从形而上学的俱乐部中脱离出来,跟从赫胥黎与詹姆士的方向,作为一种理论道路的选择,是其思想史的一个转折点。
可是,所谓的进步主义学派一旦用连续性的历史观去审视赫尔巴特的理论,并树立一个理论标靶或阶梯,进而标识自己站得更高,看得更远,则容易导致激进主义。
实际上,杜威的理论构想具备一定的学科知识背景的支持与社会经济状况的条件,但在课程改革与实践领域,并非像杜威所想象的那样会一帆风顺,致使与其同时代的新古典主义的思想家欧文·白壁德等人攻击他思想激进的一面②。
而一旦在实践中未能取得预想的成功效果时,更是有像巴格莱的要素主义、布拉梅尔德的改造主义、赫钦斯的永恒主义、萨特的存在主义等对杜威肇始的进步主义的责难。
更为糟糕的是,直至20世纪中期,美国教育实践上的种种不如意都归结为是杜威的理论惹的祸。
①[法]乔治〃索雷尔:《进步的幻象》,吕文江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第37页。
②参见周勇:《现代课程改革的知识重建思路与挑战——从白壁德式的知识批判谈起》,《全球教育展望》,2004,第11期,第24-28页。
概言之,受近代认识论的影响,在课程领域,人们普遍认为学校课程应更多地承载认识客观世界,获取知识的功能。
学校被人为地从社会中分离出来,学生在学校中的生活被划分为学校与社会的二元空间,学校的课程安排被认为是为学生日后走向社会生活服务的。
认识论无论是以基于感性经验的“经验论”还是以基于理性经验的“唯理论”的方式,无论是科学主义,还是人本主义,都很难摆脱二元论的纠缠,致使学生的生活世界从真实的社会生活中被剥离出来。
毋庸置疑,近代认识论对当代课程思想的影响是非常巨大的,自夸美纽斯以后直至20世纪上半叶的拉尔夫·泰勒,基本上都在围绕着认识论来从事各种课程的理论与实践。
比如,夸美纽斯的“百跨全书”、“教学艺术”、“班级授课制”;洛克的“经验”、“白板”;卢梭的“自然”、“感觉”;赫尔巴特的“统觉”、“伦理”;斯宾塞的“科学”、“实证”;杜威的“活动”、“经验”;皮亚杰的“结构”、“发生”、“认识”;泰勒的“设计”、“目标”;等等。
这些课程思想史中的概念碎片,都不同程度地与培根的“知识”、笛卡尔的“主体”、莱布尼茨的“单子”、康德的“理性”、孔德的“实证”等思想符号有或多或少的联系。
在认识论观照下,从内容到过程,学生的生活基本是概念化的、理性化的,只不过是以认识论的工具理性代替了本体论的超验理性而已。
不过,这一时期课程实践的积极意义在于:学生的生活逐渐走出了“形式化”和官能主义的羁绊,有了更多的感知觉等心理过程的参与,学生在求知生活中有了活泼的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