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股东及董事会内部制度手册
公司内控手册-内控手册

公司内控手册-内控手册公司内控手册-内控手册目录第一部分:总论 (2)一、目的、意义及原则 (2)二、编制依据 (2)三、使用范围 (2)四、使用指南 (3)五、维护及更新 (3)第二部分:内部环境 (4)一、组织框架 (4)二、人力资源 (6)三、企业文化及社会责任 (6)第三部分:风险评估与控制活动 (8)一、风险类别 (8)二、风险评估 (8)三、风险应对与控制的措施 (9)(一)外部风险应对措施 (9)(二)内部风险控制措施 (10)四、具体业务风险与控制 (13)(一)、组织架构 (13)(二)、发展战略 (15)(三)、全面预算 (18)(四)、人力资源 (21)(五)、研究开发 (23)(六)、合同管理 (26)(七)、工程项目 (28)(八)、采购管理 (31)(九)、销售业务 (34)(十)、资金管理 (37)(十一)、资产管理 (41)(十二)、担保业务 (43)(十三)、财务报告 (46)(十四)、信息系统 (48)第四部分:信息传递与沟通 (50)一、对外信息沟通 (50)二、内部信息传递 (53)第五部分:内部控制实施与监督 (55)一、内部审计委员会职责与权限 (55)二、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价 (55)第一部分:总论一、目的、意义及原则编制和实施《内部控制手册》(以下简称《手册》),是为了遵循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满足资本市场对公众公司内部控制监管的要求,进一步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和法人治理结构,确保公司各项工作规范有序进行,最大化减少风险,提高公司经营管理水平,保障公司战略的实施。
本《手册》编写遵循以下原则:1、全面性原则内部控制贯彻公司决策、执行和监督的全过程,覆盖公司各项业务和事项;2、重要性原则在涵盖公司各项业务流程基础上,关注重要业务事项和高风险领域;3、制衡性原则在治理结构、机构设制及权责分配、业务流程方面形成相互制约、相互监督,同时兼顾运营效率;4、适应性原则与公司业务规模、业务范围、竞争状况和风险水平相适应,并随情况的变化加以调整;5、成本效益原则权衡成本与收益,以适当成本实现有效控制;二、编制依据1、《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及配套指引;2、《非上市公众公司监督管理办法》及指引;3、《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及配套法规;4、《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三、使用范围本《手册》所规定的内部控制适用于公司所有部门和人员,以及所有业务和管理活动,各部门应按涉及自身活动的具体规定执行。
各类人员岗位职责、部门职责及内部管理制度

各类人员岗位职责、部门职责及内部管理制度员工手册为构建和谐企业,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加强内部管理,促进企业健康发展,规范企业内部秩序,根据《劳动法》、《工会法》、《公司法》的要求,明确各类人员的职责、权益以及内部管理规定,经董事会、职工代表大会讨论通过,制定本员工手册。
各类人员岗位职责董事长工作职责1、主持召开股东大会会议,并负责会议决议的贯彻落实。
2、召集和主持董事会议,组织讨论和决定公司的发展规划,经营方针,年度经营计划等重大事项。
3、提名公司总经理的聘用和解职,并报董事会批准和备案。
4、决定公司高层管理人员的报酬,待遇和支付方式,并报董事会批准备案。
5、定期审阅公司的财务报表和其它重要报表,了解公司的财务状况。
6、签署对外上报,印发的各种重要报表,文件资料。
7、搞好社会公共关系,为公司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
8、处理其它由股东授权的重大事项。
副董事长工作职责1、协助董事长做好股东大会,董事会的组织和召集.2、协助董事长检查对董事会决议的实施情况。
3、在董事长外出时,受其委托,有权召集临时,紧急的重大会议,有权代表公司处理紧急公文及签署重要的经济合同。
4、有权对总经理,各部门领导的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5、负责公司所属的工程公司、养护公司、综合部的管理、监督工作.6、完成董事长交办的其它工作任务。
总经理工作职责1、全权负责公司的一切经营活动工作,带领全体员工努力完成股东大会所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2、制定公司战略,明确经营方向和具体策略方针,确定企业管理模式。
3、建立健全公司的组织系统,使之合理化,精简化、效率化,并负责重大事务的最终协调和决策.4、组织制定公司管理章程及一系列规章制度,使公司的各项经营活动规范,有序、高效地运作。
5、培养和发展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不断推进技术进步,扩大名牌效应.6、负责企业的资本运营,避免各种经营风险,在公司资本保值的基础上稳步的增值,使公司的经营实力不断得到增强.7、抓好人才的引进,培养,使用工作,保障员工的合法权益,充分发挥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做到任人唯贤,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公司治理实务操作手册

公司治理实务操作手册公司治理实务操作手册导言公司治理是指企业内部各种权责、职能、机制、规则及过程的设定、调整和履行,旨在保障公司各类利益相关者的权益,提高公司的长期发展能力和竞争力。
一个优秀的公司治理实践手册对于公司的稳定运行和可持续发展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本手册将为公司董事、高级管理层和公司内部各级员工提供一套全面而实用的公司治理实践操作指南。
第一章概述1.1 公司治理的定义和重要性1.2 公司治理的原则和目标1.3 公司治理的法律法规第二章董事会的职责和权责2.1 董事会的组织和结构2.2 董事会的职责和权责2.3 董事会的运作机制和流程第三章高级管理层的角色和责任3.1 高级管理层的组织和职责划分3.2 高级管理层的选拔和培养3.3 高级管理层的绩效评估和激励机制第四章股东权利保护和沟通机制4.1 股东权利保护的原则和措施4.2 股东大会的组织和程序4.3 股东沟通机制的建立和运作第五章内控制度和风险管理5.1 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和运作5.2 风险管理的相关原则和流程5.3 内外部监督机制的建立和运作第六章薪酬和激励机制6.1 薪酬和激励原则的制定6.2 薪酬和激励机制的设计和实施6.3 薪酬和激励政策的调整和完善第七章公司社会责任和可持续发展7.1 公司社会责任的定义和重要性7.2 公司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和路径7.3 公司社会责任和可持续发展实施的指导原则和政策结语本公司治理实务操作手册旨在为公司董事、高级管理层和公司内部各级员工提供一套全面而实用的公司治理实践操作指南。
我们希望通过遵循本手册的原则和指导方针,确保公司的长期稳定发展,提高公司的竞争力和内部运营效率。
然而,本手册仅为参考和指导,实际操作中仍需根据公司的具体情况和法律法规作出相应的调整和补充。
同时,公司治理是一个不断演变和完善的过程,本手册也应根据实践经验的积累和外部环境的变化进行更新和修订。
希望通过公司董事、高级管理层和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实现公司治理的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
公司股权管理制度

公司股权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股权管理,保护股东权益,促进公司(以下简称公司)的健康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公司章程》,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指股东包括鼎和晟集团及其子公司真实履行了出资义务的所有自然人和法人。
第三条本办法所指股权是本公司所有实际股东所依法享有的股东权利。
实际股东以其实际出资额相应地享有股东的受益、处置、重大决策等权利。
第四条本办法坚持公开、公平、公正、民主的原则,切实维护股东的合法权益,维护公司的公共利益和社会利益。
第二章股东权利和义务第五条凡本公司股东,在公司章程规定范围内对自己实际持有的股份享有受益权、处置权、表决权等权利。
第六条收益权:股东享有按持有的股份在公司年度经营的税后利润中分取红利的权利。
第七条处置权:股东享有对其持有的股份予以处置的权利,包括但不限于转让和继承等。
(一)转让:股东有对其持有的股份进行转让的权利,可以在公司内部转让,也可在公司外部转让,但必须符合公司章程规定的转让程序和规定。
(二)继承:股东持有的股份可按规定由其合法继承人依法继承。
第八条表决权:股东有权对公司的重大决策按《公司章程》的规定,通过股东代表会议行使表决权。
第九条按照权利与义务对等的原则,实际股东应承担下列义务:(一)出资义务:股东在公司登记后,按出资比例履约出资。
(二)承担经营风险:公司经营出现亏损或因不可抗逆因素造成资产损失的,股东以其出资额为限承担有限责任。
(三)承担管理风险:股东应遵守公司的规章制度,保障公司资产的安全和完整,因违反公司管理规定或个人违纪造成公司资产损失的,除按公司奖惩条例和公司有关规定给予行政处分或经济处罚外,违纪股东应用其所持股份承担损失补偿责任。
(四)股东的权利和义务按公司章程执行。
第三章股权管理职责第十条公司投资发展部负责股权的管理,具体履行如下职责:(一)负责设计股权结构,股东构成及股份数额。
(二)负责审查办理股权转让、继承手续。
内部控制制度-组织架构

内部控制制度—-组织架构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实现某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发展战略和经营目标,防范公司组织架构设计与运行风险,优化公司治理结构、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中根据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和《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所称组织架构,是指公司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股东大会决议和公司章程,明确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和公司内部各层级机构设置、人员编制、职责权限、工作程序和相关要求的制度安排。
第三条公司设计与运行组织架构过程中,至少应关注组织架构设计与运行中的下列风险:(一)治理结构形同虚设,可能导致公司缺乏科学决策和运行机制,难以实现发展战略和经营目标.(二)组织构架设计不适当,结构层次不科学,权责分配不合理,可能导致机构重叠、职能缺位、推诿扯皮,运行效率低下。
第二章组织架构的设计第四条公司设计组织架构,应坚持权责对等、精简高效、运转协调的原则,综合考虑公司性质、发展战略、文化理念、行业特点、经营业务、管理定位、效益情况和员工总量等因素予以确定。
公司组织架构应有利于促进决策科学化和运行规范化。
第五条公司应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结合公司自身股权关系和股权结构,明确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的职责权限、任职条件、议事规则和工作程序,确保决策、执行和监督相互分离、有机协调,确保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能够按照法律法规和公司章程的规定行使职权。
公司应在公司章程中规定股东大会对董事会的授权原则,授权内容应明确具体。
董事会对股东大会负责,依法行使公司的经营决策权。
董事会可以根据需要设立战略、审计、提名、薪酬与考核等专门委员会,明确各专门委员会的职责权限和工作程序,为董事会科学决策提供支持。
涉及公司重大利益的事项应由董事会集体决策。
监事会对股东大会负责,监督公司董事、经理和其他高级管理人员依法履行职责。
经理层负责组织实施股东大会、董事会决议事项,主持公司的生产经营管理工作.经理层应接受董事会、监事会的监督制约,并建立向董事会、监事会的报告制度。
公司合伙人制度方案

公司合伙人制度方案如何运用合伙人机制,推动“人心的连锁、人才的连锁”,才是实现“万店连锁”的关键手段。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公司合伙人制度方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公司合伙人制度方案1合伙人的提名和选举阿里巴巴合伙人每年都会选出新合伙人,由现有合伙人通过提名程序向合伙人委员会推选候选人。
合伙人委员会审查进行并决定是否将被提名候选人提交全体合伙人进行选举。
新合伙人的加入需要得到不低于75%的合伙人同意。
候选人需具备以下条件方可进入选举程序:品格优秀、诚信正直;在阿里巴巴集团、阿里巴巴旗下企业或重要关联公司(如蚂蚁金服)连续工作超过五年;曾对阿里巴巴集团的发展有积极贡献;是高度认可我们的使命、愿景和价值观并愿意为之努力的“企业文化传承者”。
我们相信,阿里巴巴合伙人选举标准与程序不仅可以让合伙人对彼此负责,也可以提升合伙人对客户、员工和股东的责任感。
同时,为使合伙人与股东利益保持一致,我们要求每位合伙人在其担任合伙人期间都需持有一定数量的公司股权。
一般而言,由于候选合伙人的条件之一是需要在阿里巴巴或其关联公司工作超过五年,此类候选人在成为合伙人之时通常已经从公司的股权激励中取得了一定数量的股权。
合伙人责任合伙人的主要责任是发扬与践行我们的使命、愿景和价值观。
我们期待合伙人将我们的使命、愿景和价值观在公司内部付诸实践的同时,也将其散播于客户、合作伙伴和其他相关方。
合伙人委员会合伙人委员会由至少五名合伙人组成,目前委员会成员为马云、蔡崇信、彭蕾、张勇、井贤栋。
合伙人委员会负责合伙人的选举工作。
合伙人委员会成员每期任职三年,可连选连任。
合伙人委员会成员的选举每三年进行一次,由合伙人委员会进行候选人提名,该提名人数应当与委会员成员人数相等,并额外提名三名候选人。
每位合伙人投票选出与合伙人委员会人数相同的候选人,除了获得投票数最少的三名候选人之外,其他候选人均当选为合伙人委员会成员。
董事提名和任命的权利依照公司章程的规定,阿里巴巴合伙人享有提名董事的排他性权利,也有权在特定情形下任命过半数的董事会成员。
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制度

内部控制制度二零零二年一月目录第一篇内部控制的基础 (4)第一章总则 (1)第二章机构及岗位职责 (3)第三章内部控制方法 (4)第四章内部控制基础工作 (6)第五章授权体系概述 (7)第六章附则 (10)第二篇供应生产销售内部控制制度 (11)第一章供应内部控制制度 (12)第一节内控概述 (12)第二节组织机构及岗位职责 (15)第三节授权体系 (22)第四节管理制度 (26)物资供应计划(P2-Z1-J4-1) (26)物资请购规范(P2-Z1-J4—2) (31)自采业务规范(P2—Z1-J4—3) (34)大宗采购管理(P2-Z1—J4—4) (38)定点采购管理(P2—Z1-J4—5) (43)固定资产及设备采购管理(P2-Z1—J4-6) (48)劳务及服务采购(P2—Z1—J4—7) (50)采购作业控制(P2-Z1-J4-8) (52)供应商管理(P2-Z1—J4—9) (55)合同、订单管理(P2-Z1—J4—10) (58)进货价格及采购成本控制(P2-Z1—J4—11) (61)物料进库规程(P2-Z1—J4—12) (65)物料出库规程(P2—Z1-J4-13) (67)退料规程(P2-Z1-J4-14) (69)仓库账务管理(P2-Z1—J4—15) (72)存货盘点管理(P2—Z1-J4—16) (74)库存分析及报告(P2—Z1—J4-17) (80)第二章生产内部控制制度 (84)第一节内控概述 (84)第二节组织机构及岗位职责 (86)第三节授权体系 (92)第四节管理制度 (94)生产计划管理制度(P2—Z2-J4-1) (94)领料制度(P2-Z2—J4-2) (97)物料使用制度(P2-Z2—J4—3) (101)物料退库制度(P4—Z2—J4-4) (104)物料盘点制度(P2—Z2—J4-5) (107)生产环节控制制度(P2-Z2—J4-6) (110)产成品入库制度(P2—Z2-J4-7) (113)产成品检验制度(P2—Z2—J4—8) (115)产成品出库制度(P2-Z2—J4-9) (117)委托加工定价制度(P2-Z2-J4—10) (120)委托加工过程管理(P2-Z2—J4—11) (122)委托加工产品管理制度(P2—Z2-J4—12) (128)生产成本管理制度(P2—Z2-J4-13) (132)第三章销售内部控制制度 (135)第一节内控概述 (135)第二节组织机构及岗位职责 (136)第三节业务授权 (139)第四节管理制度 (140)销售定价管理制度(P2-Z3-J4-1 ) (140)销售环节管理制度( P2—Z3-J4—2 ) (142)第三篇资金内部控制制度 (146)第一章内控概述 (147)第二章组织机构及岗位职责 (149)第三章业务授权 (153)第四章管理制度 (155)资金使用计划制度(P3-Z4-1 ) (155)现金管理制度( P3—Z4—2 ) (158)银行存款管理制度( P3—Z4—3 ) (162)备用金管理制度( P3-Z4-4 ) (167)借款管理制度( P3-Z4-5 ) (169)费用报销管理制度( P3—Z4—6 ) (173)筹资管理制度(P3-Z4—7 ) (176)结算中心管理制度( P3—Z4-8 ) (180)第四篇财务会计内部控制制度 (190)第一章会计核算内部控制制度 (191)第一节内控概述 (191)第二节组织机构与岗位职责 (193)第三节授权体系 (199)第四节管理制度 (200)会计核算基础工作管理制度( P4—Z1—J4-1 ) (200)一般会计业务管理制度( P4-Z1—J4—2 ) (202)财务会计报告的内部控制制度( P4—Z1-J4—3 ) (207)利润分配的内部控制制度( P4-Z1—J4—4 ) (209)会计档案管理制度( P4—Z1-J4-5 ) (210)会计工作交接的内部控制制度(P4—Z1-J4—6 ) (214)财务管理内部控制制度 (217)第一节内控概述 (217)第四节管理制度 (224)一、债权管理 (224)应收帐款管理制度( P4—Z2-J4-1-1 ) (224)其他应收款管理制度(P4—Z2—J4-1-2 ) (226)二、固定资产管理 (228)固定资产购置(P4-Z2—J4-2-1) (228)固定资产日常管理(P4-Z2-J4—2-2) (232)固定资产盘点(P4-Z2—J4-2-3) (236)固定资产处置(P4—Z2-J4-2-4) (239)在建工程管理(P4—Z2—J4—2-5) (244)三、资产减值管理 (248)坏帐准备管理(P4—Z2-J4—3—1) (248)长、短期投资减值准备管理(P4—Z2—J4—3—2) (251)存货跌价准备管理(P4—Z2-J4-3-3) (253)固定资产及在建工程减值准备管理(P4-Z2-J4-3—4) (255)四、债务管理 (259)应付帐款管理(P4-Z2-J4-4-1) (259)应付工资与福利费管理(P4-Z2-J4-4-2) (263)五、成本费用管理 (265)生产成本管理制度(P4—Z2—J4-5-1) (265)管理费用管理制度(P4-Z2—J4-1-2 ) (265)财务费用管理制度(P4-Z2—J4—1—3 ) (267)六、财务分析管理 (269)短期财务分析制度(P4-Z2—J4—6-1) (269)中期财务分析制度(P4-Z2—J4—6-2) (271)长期财务分析制度(P4-Z2—J4-6-3) (273)第五篇全面预算制度 (275)第一章概述 (276)第二章组织机构及岗位职责 (280)第三章业务授权 (286)第四章管理制度 (287)预算编制( P5-Z4-1 ) (287)预算执行与考核(P5—Z4-2) (294)第六篇内部审计制度 (298)第一章内控概述 (299)第二章组织机构及岗位职责 (301)第三章授权体系 (303)第四章管理制度 (304)内部审计计划管理(P6—Z4—1) (304)内部审计执行管理(P6-Z4-2) (305)内部审计结果处理(P6—Z4-3) (307)其他管理制度(P6-Z4—4) (309)第七篇投资内部控制制度 (310)第一章内控概述 (311)第二章组织机构及岗位职责 (313)第三章授权体系 (315)第四章管理制度 (316)项目投资管理(P7-Z4—1) (316)有价证券投资管理(P7-Z4—2) (320)研究开发投资(P7—Z4—3) (321)第八篇子公司(企业)内部控制制度 (324)第一章内控概述 (325)第二章组织机构及岗位职责 (326)第三章授权体系 (328)第四章管理制度 (329)参股企业管理(P8—Z4—1) (329)控股企业管理(P8—Z4-2) (331)附件:***股份有限公司会计制度 (334)第一篇内部控制的基础第一章总则一、为了加强***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强化企业管理,健全自我约束机制,促进现代企业制度的建设和完善,保障公司经营战略目标的实现,根据《公司法》、《会计法》和其他相关的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公司内部控制手册(全面、系统、干货,经典)

**环境公司内部控制手册目录第一章公司层面控制管理流程 (1)第二章预算管理流程 (35)第三章资金管理流程 (56)第四章税务管理流程 (99)第五章财务报告管理流程 (120)第六章薪酬与人事管理流程 (163)第七章采购与付款管理流程 (205)第八章销售与收入管理流程 (238)第九章资产管理流程 (263)第十章工程项目管理流程 (295)第十一章技术运营管理流程 (320)第十二章科研与专利管理流程 (335)第十三章通用计算机控制管理流程 (352)第十四章法务管理流程 (372)第十五章档案管理流程 (405)第一章公司层面控制管理流程1第一章公司层面控制管理流程一、流程概览2二、不兼容职责表“×”表示不相兼容的职责附注A:“三定”方案编制B:“三定”方案审批C:战略规划编制、战略规划调整方案编制D:战略规划审批E:生产经营计划编制F:生产经营计划审批3第一节:治理结构的管理1.流程综述本流程用于描述公司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和公司章程,明确章程、董事会和监事的职责权限、工作程序等相关程序和控制。
2.相关部门涉及的职责董事会:作为公司的决策机构对股东负责,依法行使企业的经营决策权。
监事:对公司的战略规划、经营活动及年度预算等内容的实施情况进行监督。
主管领导:负责组织实施董事会决议事项,主持公司的日常经营管理工作等。
办公室:负责公司章程调整的落实,日常会议纪要的收集及整理工作。
党群工作部:筹备董事会会议,做好董事会会议记录,组织董事会议案材料等。
3.流程图无。
44.风险控制矩阵55.相关制度6.相关报告/表单董事会决议6第二节:组织架构1.流程综述本流程用于描述公司部门设置、岗位职责、权限分配以及不相容岗位分离等控制。
2.相关部门涉及的职责办公室:负责公司组织架构设置、调整和维护、公司组织架构运营评估结果的执行。
人力资源部:负责部门岗位说明的设置和维护。
党群工作部:负责公司重大决策事项的管理。
三一集团公司管理制度手册

三一集团公司管理制度手册精品汇编资料目录前言 ....................................................... 第一部分子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准则...............................第一章总则...............................................第二章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义务和责任.................第三章股东与股东会.......................................第一节股东的权利和义务...............................第二节股东会的职权...................................第四章董事会与董事.......................................第一节董事会的构成...................................第二节董事会的职权...................................第三节董事长的职权...................................第四节董事的任免和权利...............................第五章总经理.............................................第一节总经理的任免...................................第二节总经理的职权和义务.............................第三节总经理的工作细则和议事机构.....................第六章监事会与监事.......................................第一节监事会的构成...................................第二节监事会的职权...................................第三节监事的任免和权利...............................第七章附则...............................................附件一:子公司审批内容和程序(1)..........................附件二:子公司审批内容和程序(2).......................... 第二部分集团规章制度.........................................第一章投资管理制度.......................................第一节总则...........................................第二节投资组织管理...................................第三节对外短期金融投资...............................第四节对外长期权益性投资.............................第五节对内投资管理...................................第六节基建项目的投资管理.............................第七节重大技改项目的投资管理.........................第八节新开发项目的投资管理...........................第九节附则...........................................第二章融资管理制度.......................................第一节总则...........................................第二节融资组织管理...................................第三节直接融资.......................................第四节间接融资.......................................第五节内部融资管理...................................第六节资产抵押、担保与负债率.........................第七节附则........................................... 第三章财务管理制度.......................................第一节总则...........................................第二节财务机构设置及财务人员的管理...................第三节主要会计政策...................................第四节货币资金及结算资金的管理.......................第五节应收款项的管理.................................第六节存货管理.......................................第七节固定资产管理...................................第八节对外投资管理...................................第九节负债管理.......................................第十节成本费用管理...................................第十一节收入及税收的管理.............................第十二节利润及分配管理...............................第十三节财务报告与财务分析...........................第十四节预算管理.....................................第十五节企业清算.....................................第十六节附则.........................................附件:会计档案保管期限表............................... 第四章内部审计制度........................................第一节总则...........................................第二节内部审计机构及审计人员.........................第三节审计范围和权限.................................第四节审计工作程序...................................第五节职业道德与审计纪律.............................第六节审计档案.......................................第七节附则........................................... 第五章运营管理制度.......................................第一节信息安全管理...................................第二节运营信息管理...................................第三节重大事项报告...................................第四节产品质量管理...................................第五节新产品开发管理.................................第六节品牌、商标管理.................................第七节专利、专有技术管理.............................第八节外协加工管理...................................第九节子公司采购管理.................................第十节招标管理.......................................第十一节供应商管理................................... 第六章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第一节员工守则.......................................第二节劳动人事管理................................... 第七章行政管理制度.......................................第一节公文管理.......................................第二节综合档案管理...................................第三节负责人出差备案管理.............................第四节员工出差管理...................................第五节接待工作管理...................................第六节保守公司秘密管理...............................第七节宣传管理.......................................第八节车辆管理.......................................第九节办公用品管理...................................第十节印信管理....................................... 第八章后勤管理制度........................................第一节出入厂管理.....................................第二节安全保卫管理...................................第三节消防管理.......................................第四节交通管理.......................................第五节宿舍管理.......................................第六节食堂管理.......................................第七节医务管理.......................................第八节环境卫生管理...................................第九节绿化管理.......................................前言根据雅戈尔“小集团,大公司”的运作模式,遵照“集权有道,分权有序,授权有章,用权有度”的原则,吸收国内外现代企业管理理念,特制定本管理手册。
《公司治理基本手册》

《公司治理基本手册》公司治理基本手册公司治理是指在公司内部建立一套规范和完善的管理体系,以确保公司能够有效运作、追求长期利益、保护利益相关方。
本手册旨在为公司治理提供指导和参考,确保公司在经营过程中能够遵循公司法规、规范的道德行为和良好的商业道德,以提高公司的透明度、公正性和责任感。
第一章公司治理概述1.1 公司治理的定义和重要性公司治理是指通过建立有效的公司结构、内部控制和监督机制,以保护股东权益、提高公司绩效和最大化股东利益的一系列行动和实践。
1.2 公司治理的原则和目标公司治理应遵循公平、公正、公开、透明的原则,追求公司的长期发展、股东的长期利益和利益相关方的最大化利益。
第二章公司组织结构和权力分配2.1 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公司应设立股东大会、董事会和监事会,明确各机构的职权和责任。
2.2 公司管理层和职责划分董事会应设立执行董事和非执行董事,明确管理层的职责和权力,并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机制。
第三章公司信息披露和透明度3.1 公司信息的披露制度公司应建立信息披露制度,及时向股东和利益相关方公开重要信息,并确保信息的准确、完整和及时性。
3.2 公司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公司应建立风险管理体系,确保公司的资产安全和利益最大化,并做到风险的全面识别、评估和控制。
第四章公司董事会的职责和义务4.1 董事的选任和资格审查公司董事应经过严格的选任程序,并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和经验,确保其能够有效履行董事的职责和义务。
4.2 董事会的运作和决策程序董事会应建立健全的内部决策程序,确保决策的科学性、民主性和合法性,并提高决策的效率和准确性。
第五章公司股东的权益和保护5.1 股东的权益和权利保护公司应确保股东的权益得到充分保护,包括参与公司决策、收取股息、分享公司盈利等权益。
5.2 股东大会的权力和职责股东大会是公司最高决策机构,应确保股东在决策过程中的发言权和表决权,并有权监督董事会的工作和执行情况。
第六章公司监事会的运作和监督6.1 监事的选任和责任监事应经过选任程序,并负责对公司董事会和管理层的工作进行监督,确保公司的经营合法性和规范性。
股份制企业股东与管理制度

股份制企业股东与管理制度第一章公司管理制度建设目标及原则第一条制度建设的目标通过科学的制度建设,为新元公司的成长营造良好的内部环境,克服企业因制度不健全造成的一系列管理问题,使企业从初创阶段的强人管理逐渐走向制度管理,使企业的成员在日常工作中有章可寻,使企业领导层从事无巨细的管理工作中解脱出来,从事全局性和战略性的管理活动,进而使新元总公司的整体管理能力得到实质性提升,并促进下属事业单元或企业的管理活动不断走向规范化和科学化,增强公司的竞争力和凝聚力,为面向中长期的战略发展打下良好制度基础。
第二条制度建设原则1.科学化原则:制度的设计以现代管理理论为基石,其设计参考了大量现代企业管理的制度实例。
2.适用性原则:制度制定之前对新元公司内部情况进行了详细调研和分析及人员访谈,其适用性和针对性要较强。
3.发展性原则:制度的设计不仅着眼于公司现有管理问题的解决,还考虑到以后公司管理方法、管理制度的改进空间问题,在这个制度框架下,公司可以实现制度的不断完善和自我升级。
4.经济性原则:即实现制度的执行成本最小。
第二章公司一般管理制度第三条岗位负责制公司职员按照公司《岗位说明书》的职责划分履行各自的职权,并相应承担岗位责任。
每个人都专司其职,而不得超越自己的职责范围去做事。
这里的“超越自己的职责去做事”并不包括应该参与的协作和支持活动。
每个人都做好自己的事,公司才能取得良好的业绩。
对于超越自己职责范围的工作,公司将不予以额外的奖酬,相反,不论是否取得好的结果,当事者都将受到一定程度的处罚。
专业和职业是公司取得高效率的前提。
第四条逐级管理公司的管理工作划分成不同的级别。
作为上级管理者,应当把主要精力放在对自己直接下级的管理上,不得越级管理。
作为下级,应对自己的直接上级负责,而不接受更高层管理者的指令。
除非下级得到正式的许可,否则不得越级汇报工作情况。
第五条业务操作标准化由公司规定业务操作一系列标准化指标和流程,制成《业务操作标准手册》,职员不论在哪一部门,都应参照该手册规定的本部门业务执行标准行事。
管理制度汇编手册

管理制度汇编手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公司内部管理行为, 提高公司管理效率, 加强公司内部监督, 制定本手册.第二条公司管理制度手册是公司自身的管理规范, 所有员工都必须遵守.第三条公司管理制度手册的修改和调整需要董事会或者股东大会的决定, 并且要及时向全体员工进行通知.第四条公司管理制度手册内容包括但不限于公司组织管理、人事管理、财务管理、生产管理、营销管理等方面的制度规定.第二章公司组织管理制度第一节公司架构第五条公司按照业务划分成多个部门, 部门之间相互协作, 目标一致, 互相配合.第六条公司设立董事会, 实行公司最高决策机构, 进行重大事项的决策.第七条公司设立经理层, 由经理和相关部门经理组成, 负责公司日常经营管理.第八条公司设立监事会, 对公司的财务和业务进行监督和检查.第二节组织管理第九条公司内部部门之间要建立有效的协作机制, 促进信息共享, 实现资源共享.第十条公司内部建立高效的沟通机制, 确保信息传达的及时和准确.第十一条公司实行目标管理, 并切实落实目标责任和绩效考核.第三章人事管理制度第一节人事招聘第十二条公司根据业务需要择时进行人员招聘, 所有职位招聘应该按照公司规定程序进行.第十三条公司招聘的人员应该符合岗位招聘条件, 具有相关工作经验, 并接受公司培训.第十四条公司建立健全的考核机制, 对新员工进行试用期考核, 评估员工的适应能力.第二节岗位管理第十五条公司建立人员岗位管理, 根据员工的工作情况, 调整和分配合适的工作岗位.第十六条公司对员工的日常工作进行评估和考核, 并及时给予员工工作反馈意见.第十七条公司严格按照劳动法规定进行管理, 确保员工的合法权益.第三节员工培训第十八条公司建立员工培训计划, 培训内容包括但不限于岗位练习、技能培训、职业素质培养等.第十九条公司注重员工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质培训, 提高员工综合素质及专业技能.第二十条公司制定员工培训计划, 并鼓励员工自学, 提高员工自我学习和提升的意识.第四章财务管理制度第一节财务核算第二十一条公司建立健全的会计核算制度, 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进行财务管理.第二十二条公司进行资产管理, 资产评估, 资产折旧, 固定资产变动等.第二十三条公司要制定财务预算计划, 并定期进行财务预算的执行情况及时跟进.第二节财务监管第二十四条公司设立财务审计部门, 对公司的财务进行审计, 并对存在的问题及时提出改进措施.第二十五条公司建立健全的财务内部监督机制, 防止财务失误和财务违规.第二十六条公司严格控制财务成本, 提高公司盈利能力.第五章生产管理制度第一节生产安全第二十七条公司建立健全的生产安全管理制度, 保障员工的安全生产.第二十八条公司对生产设备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保养, 确保生产设备的正常运转.第二十九条公司建立应急预案, 制定应急预案流程和演练.第二节生产质量第三十条公司建立健全的质量管理制度, 保障产品质量.第三十一条公司进行生产质量检验, 建立产品质量记录档案, 对质量问题及时处理.第三十二条公司建立生产质量作业指导书, 每个环节严格操作规范.第六章营销管理制度第一节市场开拓第三十三条公司建立市场开拓计划, 拓展新的市场渠道, 提高公司的市场占有率. 第三十四条公司进行市场调查, 定期了解市场情况, 并及时调整市场策略.第三十五条公司建立健全的客户档案, 定期对客户需求和满意度进行调查.第二节销售管理第三十六条公司制定销售策略, 完善销售流程, 提高公司销售业绩.第三十七条公司优化销售渠道, 提高公司品牌形象, 提高销售额.第三十八条公司建立客户服务中心, 提高售后服务, 增加客户忠诚度.第七章绩效管理制度第一节绩效考核第三十九条公司建立健全的绩效考核机制, 根据员工工作业绩进行绩效评定.第四十条公司制定绩效考核指标, 并定期对员工进行绩效评估.第四十一条公司对绩效优秀的员工给予奖励, 对绩效不佳的员工进行培训和辅导. 第二节绩效激励第四十二条公司建立绩效激励机制, 激励员工积极进取, 提高员工绩效.第四十三条公司建立员工激励计划, 并根据员工绩效情况进行激励.第四十四条公司对绩效突出的员工进行表彰, 并给予适当奖励.第八章制度执行与监督第一节制度执行第四十五条公司建立健全的制度执行机制, 确保公司制度得到严格执行.第四十六条公司对制度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并及时发现问题进行整改.第四十七条公司建立督察部门, 对公司内部各项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和检查. 第二节制度监督第四十八条公司建立监督机制, 提倡员工对公司制度的监督和改进意见提出.第四十九条公司建立健全的内审机制, 对公司内部各项制度进行审计检查.第五十条公司向监事会或者董事会汇报公司内部各项制度的执行情况和效果.第九章附则第五十一条本手册自颁布之日起正式实施, 所有内部规定和制度需要按本手册执行.第五十二条本手册有必要修改和增补时, 建议由公司相关部门进行商议和提议, 经董事会或者股东大会决定后修改.第五十三条本手册由公司人事部门负责管理, 并定期对手册进行更新和修订.第五十四条本手册若与国家法律法规、公司章程冲突, 应当以国家法律法规、公司章程为准.第五十五条本手册的解释权归公司董事会所有.总结本手册作为公司的管理制度和规范, 为公司的良好管理和有效运营提供了很好的指导, 各项制度都是为了规范公司内部管理行为, 提高公司管理效率而制定, 很好地规范了公司内部管理行为, 提高了公司的管理效率, 加强了公司内部监督, 是一份非常重要的公司管理文件.该手册共包括九大章节, 共计五十五条. 通过每一条制度的规定, 既有利于公司内部管理制度的规范和统一, 也有助于加强公司内部各部门之间的联系与协同, 对公司的未来发展和壮大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和推动作用,为公司的稳健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内部控制制度范本(四篇)

内部控制制度范本公司名称:XXX公司内部控制制度范本(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公司内部控制的运作,提高公司的治理水平和运营效率,根据《公司法》、《财务报告制度》等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公司内部控制是指为实现公司经营目标、保护公司产权和利益,提高资产的安全性、有效性和合规性而建立的一系列制度、措施和程序。
第三条公司内部控制的目标是保障公司财务报告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确保公司资产的安全和合规操作,保护公司利益和股东权益。
第四条公司内部控制由公司董事会负责领导和监督,依法履行内部控制职责,各部门、各岗位要共同参与,形成一整套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
第五条公司内部控制的原则是全面、科学、有效、合规、协同。
第二章内部控制职责第六条公司董事会是公司内部控制的最高决策机构,负责制定内部控制战略、政策和制度,推动内控工作的开展。
第七条公司高级管理人员负责执行公司内部控制制度,保障内控的有效实施和监督。
第八条各部门、岗位应根据公司的内控目标制定具体的内部控制任务,并负责内部控制工作的实施和监督。
第九条具体岗位的职责划分由公司制定相应的岗位职责清单,并明确各岗位的内控职责。
第三章内部控制制度第十条公司内部控制体系应包括以下制度:(一)会计制度:明确公司的会计核算、财务报告编制和披露等原则和规定。
(二)资金管理制度:规范公司资金运作、支付、收款等流程和操作。
(三)采购管理制度:规范公司采购活动的程序和流程,确保采购的合理、合规。
(四)固定资产管理制度:规范公司固定资产的购置、使用、出售等流程和操作。
(五)风险管理制度:建立风险识别、评估和控制体系,保障公司资产的安全和合规操作。
(六)内部审计制度:建立独立的内部审计机构,开展内部审计,发现和纠正违规行为。
(七)信息系统安全管理制度:保障公司信息系统的安全和保密,防范信息泄露和网络攻击。
第四章内部控制工作第十一条公司应制定内部控制工作计划,明确内部控制工作的目标和任务。
控股和参股公司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业务管理办法

新能源有限公司控股和参股公司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业务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进一步加强新能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对所投资的控股和参股公司(以下简称“控、参股公司”)的管理,规范控、参股公司股东会、董事会和监事会业务行为和活动,建立有效管理机制,进一步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和规范法人治理结构,维护股东利益,保障公司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及公司相关规章制度的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控股公司”是指公司持股超51(包括51)的子公司和公司持股虽未达到51但相对控股的公司;“参股公司”是指公司直接参股的公司;“三会业务”是指控股和参股公司股东会、董事会和监事会业务。
第三条公司向控、参股公司派出的董事、监事及控股公司聘任的董事会秘书,应遵照本规范要求做好三会业务工作。
第四条公司管理内控部归口负责控、参股公司三会业务管理工作。
第五条公司管理内控部在控、参股公司三会业务管理工作管理方面的主要职责是:(一)负责归口管理控、参股公司三会业务管理工作;问题,协调安排需报公司研究决策的有关议题;(三)督促、协调控股公司与其他股东沟通,并组织相关部门就三会会议议题进行研究;联系参股公司,与其他股东方沟通,组织相关部门就参股公司三会会议议题进行研究;(四)在三会会议召开前,将所有议题内容及各部门会办结果上报总经理办公会;(五)收集整理控、参股公司三会会议纪要、决议等有关资料复印件,并负责监督检查三会决议的落实情况;(六)拟定三会管理制度、管理办法及业务办法,并监督执行;(七)其他由总经理办公会议授权事宜。
第六条公司相关职能部门是三会业务的会办部门,代表公司对三会业务中相关议题组织研究审查,出具明确表决意见或提出修改建议,并对此意见或建议负责。
各部门在办理三会业务中应遵循“保证时效,分工分责,协调配合”的原则。
第二章董事、监事法定义务第七条忠实、勤勉履行职务。
派出董事、监事应当遵守法律、行政法规和公司章程,对公司负有忠实义务和勤勉义务。
内部控制手册第4部分-权限指引(D)——权限指引说明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权限指引说明为适应股份公司一级法人为主地经营体制,提高运营效率,最大限度地规避风险,更好地落实分级授权制度,特制订本《权限指引》.本《权限指引》所列权限适用于股份公司总部各部门、各分(子)公司,各单位在向下延伸制定实施细则时,须按照“更严、更细、更具体”地原则设置权限权限指引一般介绍本《权限指引》分为基本地个层级,各分公司在施行过程中可制订本分公司向下延伸地权限级别;子公司按照“子公司形式、分公司地位”地原则,比照分公司权限执行本《权限指引》中地权限为该项业务地决定权、审批权、最终处置权,不包括过程中地建议权、拟议权.表中地“预算”(“计划”)包括初始预算(计划)及追加、调整预算(计划)本表中地权限项目按照业务流程编号地顺序依次排列,并将其中最重要控制点上地最终决策权限一一对应,单列而成“○”表示该业务在该权限层级上不允许分解、设置地权限;“-”表示该业务在该权限层级上总部不统一设置权限,由各单位在延伸制定本单位地《权限指引》时自行补充地部分;空格部分表示本栏地业务类型为标题栏,或为不牵涉审批权限、设置权限无实际意义地部分.本表中部分权限项目暂未编写相关流程或现有流程中暂未体现,如第、项权限指引内容《权限指引》以矩阵式表格描述,由横向、纵向两个指标体系构成.横向为六层两级权限系列.六层是指自股东大会、董事会、总裁办公会、事业部职能部门主任、分公司经理经理班子,直至分公司处室负责人业务经理等六个层次;两级是指董事会再对董事长地授权,总裁再对高级副总裁财务总监分管副总裁地授权,事业部职能部门主任对副主任地授权,分公司经理对副经理总会计师地授权.权限设置体现了公司权力从股东大会到董事会、到总裁,再按各职能部门(事业部)地职责范围及各分公司地经营范围层层分解、下放地管理原则本表横向左端为业务地执行部门,右端为该业务地会签部门或复核岗位,体现了不相容职责分开和独立监控地要求纵向是设置权限地各类型业务,按照《内部控制手册》中已有地大类项具体业务排序.表中纵向业务类型与业务流程编号是一一对应关系2.1.3表格中间部分内容,是对不同业务类型中地各级别设置地具体权限.2.2考虑到不同板块、不同类型单位地业务存在差异,部分业务按照企业板块、规模设置差别化权限.本《权限指引》参照年度合并会计报表中地销售收入,将现有分(子)公司按照各业务板块分别划分为三个类别.不同板块、同一类别地分(子)公司,在部分业务流程中权限设置标准有所不同;未指定板块或类别地权限,适用于全部分(子)公司,但需与业务流程适用单位相对应油田分(子)公司一类企业(户):胜利油田分公司二类企业(户):中原油田分公司、西北分公司、江汉油田分公司、河南油田分公司、江苏油田分公司三类企业(户):西南分公司、华东分公司、华北分公司、东北分公司、勘探分公司、上海海洋油气分公司、天然气分公司炼化分(子)公司一类企业(户):镇海炼化分公司、齐鲁分公司、燕山分公司、上海石化、茂名分公司、扬子石化、金陵分公司、高桥分公司、化工销售分公司、广州分公司、天津分公司、海南炼化分公司二类企业(户):洛阳分公司、仪征化纤、长岭分公司、安庆分公司、济南分公司、武汉分公司、荆门分公司、九江分公司、石家庄炼化、青岛炼化、巴陵分公司、润滑油分公司、管道储运分公司三类企业(家):沧州分公司、西安分公司、塔河分公司、中原石化、上海沥青销售分公司、北海分公司、石家庄化纤、福建炼化、湖北化肥分公司油品销售分(子)公司一类企业(户):广东石油分公司、浙江石油分公司、江苏石油分公司、山东石油分公司二类企业(户):河南石油分公司、河北石油分公司、销售华东分公司、销售华北分公司、福建石油分公司、上海石油分公司、湖北石油分公司、湖南石油分公司、安徽石油分公司、北京石油分公司、广西石油分公司、山西石油分公司、江西石油分公司、云南石油分公司、销售华中分公司、销售华南分公司、天津石油分公司、贵州石油分公司、销售西北分公司、销售川渝分公司三类企业(户):海南石油分公司、销售东北分公司、武汉石油、泰山石油2.2.4科研单位及其他直属研究院比照油品销售分(子)公司三类企业.催化剂分公司:比照炼化分(子)公司三类企业.国际事业公司、联合石化国际事业公司、联合石化地主要业务已在本《权限指引》中直接设定权限,未明确地业务权限,报股份公司内控领导小组审批权限设置分为定性和定量两种指标类型定性授权指标,主要是对各业务类型中计划、预算等权限项目地事先批准权.如年度需求计划,由分公司经理批准定量授权指标,是对各业务类型在不同层级权限具体数量、金额等地设定.如内部付款,二类企业单笔大于万元由分公司副经理或总会计师批准《权限指引》表有关名词解释执行部门:指该项业务在总部及分公司地具体办理单位或牵头办理单位.责任部门:指该项业务地归口管理部门.会签部门或复核岗位:指与执行部门不相容地主要部门或岗位,但不限于本表所列部门或岗位.分公司经理经理班子(权限):本层级权限指由经理亲自决定地事项,或以分公司经理主持召开地经理办公会等会议形成决议所决定地事项分公司分管副经理总会计师(权限):本层级指与分公司经理班子成员职责分工对应地权限.分公司处室负责人业务经理(权限):处室负责人,指分公司处长、副处长及相当于该级别地负责人.业务经理,是指分(子)公司直属单位正、副职负责人及相当于该级别地负责人分公司处室负责人业务经理以下:不作为本《权限指引》设置权限地级别,只是为了说明在分公司层级,总部是否允许其向下授权地标识内部付款:指股份公司上、下级单位之间地款项缴拨,分公司之间以及分、子公司之间地付款.在总部批准额度内地关联交易付款事项,视同内部付款除本《权限指引》中各业务流程已有具体规定外,其他内部付款按照本表“内部付款”执行.对外付款:指对股份公司外部单位地付款事项,不包括在总部批准额度内地关联交易付款事项.除本《权限指引》中各业务流程已有具体规定外,其他对外付款按照本表“对外付款”执行.单笔:是指单笔业务金额.分(子)公司可以将多笔需要审批地业务汇总为一张审批单,交由具有相应权限地人员审批后,即可视为每一笔业务均已经过审批.该汇总审批单须逐笔列出所包括地业务内容摘要、金额、原始单据编号等相关内容并顺序编号,同时确保每一笔金额均未超过相应权限资产收购、出售和担保股份公司进行资产收购、出售,须计算以下四个测试指标:()总资产比率:以收购、出售资产地总额(按照最近一期经审计地财务报告、评估报告或验资报告)除以公司最近一期经审计地总资产值()收购净利润(亏损)比率:以被收购资产相关地净利润或亏损地绝对值(按上一年度经审计地财务报告)除以公司经审计地上一年度净利润或亏损绝对值()出售净利润(亏损)比率:以被出售资产相关地净利润或亏损地绝对值(按上一年度经审计地财务报告)或该交易行为所产生地利润或亏损绝对值除以公司经审计地上一年度净利润或亏损绝对值()交易金额比率:以收购资产地交易金额(承担债务、费用等应当一并计算)除以公司最近一期经审计地净资产总额如以上述投资、资产处置、对外担保等事项中地任一事项,适用前述不同地相关标准确定地审批机构同时包括股东大会、董事会、董事长和或总裁,则应提交最高一级审批机构批准;如以上所述投资、资产处置、债务事项按照公司上市地监管规定构成关联交易地,按照有关规定办理股份公司为他人提供担保时,被担保人应提供反担保或其他风险防范措施;股份公司不得为股东及其控股、附属公司、个人债务提供担保权限指引运用本《权限指引》中,如某一权限级别有特殊情况不能行使该权限时,按照职责分工,其上一级别可以代替行使权限总部各职能部门、事业部及高级管理人员行权时主要执行《权限指引》授权序列地“股东大会”至“事业部职能部门分管副主任”共个级别地权限.具体权限按照《股份公司总部机关权限指引》执行分公司权限地设置从经理经理班子至处室负责人业务经理共级,各分公司授权人可以在自身权限范围内逐级向下延伸授权,但下一级别权限在总部权限指引中已经有明确授权额度地,不能突破.转授权规定.按照“权限下授,责任不下移”地原则,由授权人对授权事项负最终责任.转授权一般仅指一次逐级转授,包括转授给同一级别内不同层次地人员.本《权限指引》允许办理转授权地业务仅限于:一般性书面转授权油田、销售企业以及润滑油分公司、催化剂分公司和管道储运分公司,视情况和需要,对在管理费用项下列支地差旅费、办公费、会议费、业务招待费,以及在其他费用项下列支地该四项费用地批准权限可进行书面转授权.按照授权人对授权事项和被授权人行为负责地原则,被授权人须按月将行权情况书面报授权人阅知,授权委托书及书面汇报应存档备查特殊性书面转授权在授权人长期出差、出国等情况下,授权人出行前须召集同层级领导班子会议,并以会议纪要形式明确全权被授权人.授权人对授权事项和被授权人地行为负责,被授权人须在授权人返回后将行权情况书面报授权人阅知.授权委托书及书面汇报应存档备查在授权人短期出差、出国等情况下,对经其同意办理地紧急事项,允许进行特殊性书面转授权,属特事特办.授权人返回后,如该事项已办理完毕,则授权人必须补签书面授权委托书,被授权人须将行权情况书面报授权人阅知.授权委托书及书面汇报应存档备查.如该事项尚未办理完毕,则授权人须亲自履行审批职责,不能再进行转授权合同审批权.是指本《权限指引》中合同签署前地审批权限.在合同签署环节,可以由合同审批人签署,也可以根据需要由合同审批人按照《股份公司授权委托管理办法》向下授权,由被授权人签署特殊批准事项.实际执行中地特殊问题以及股份公司新增单位地分类等,需报股份公司内控领导小组批准后执行。
国有企业股东大会议事规则模版

股东大会议事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维护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和股东的合法权益,明确股东大会的职责和权限,保证股东大会规范、高效、平稳运作及依法行使职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以下简称“《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到境外上市公司章程必备条款》、《上市公司章程指引》(2014年修订)、《上市公司股东大会规则》、《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证券上市规则》等法律、法规及《股份有限公司章程》(以下简称“《公司章程》”)的有关规定,制订本规则。
第二条本规则适用于公司股东大会,对公司、股东、股东授权代理人、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以及列席股东大会的其他有关人员均具有约束力。
第三条股东大会分为年度股东大会和临时股东大会。
年度股东大会每年召开一次,并应于上一会计年度完结之后的6个月之内举行。
临时股东大会不定期召开,出现《公司法》和《公司章程》规定的应当召开临时股东大会的情形时,临时股东大会应当在2个月内召开。
公司在上述期限内不能召开股东大会的,应当报告公司股票挂牌交易的证券交易所,说明原因并公告。
第四条公司董事会应严格遵守《公司法》及其他法律、法规、上市地上市规则、《公司章程》和本规则中有关股东大会召开的各项规定,切实履行职责,认真、按时组织股东大会。
公司全体董事应当勤勉尽责,确保股东大会正常召开和依法行使职权。
第五条公司董事会办公室负责落实召开股东大会的各项筹备和组织工作。
第六条公司召开股东大会,应当聘请律师对以下问题出具法律意见并公告:(一)会议的召集、召开程序是否符合法律、法规、上市地上市规则、本规则和《公司章程》的规定;(二)出席会议人员的资格、召集人资格是否合法有效;(三)会议的表决程序、表决结果是否合法有效;(四)应公司要求对其他有关问题出具的法律意见。
第二章股东大会的召集第七条股东大会行使下列职权:(一)决定公司经营方针和投资计划;(二)选举和更换非由职工代表担任的董事、监事,决定有关董事、监事的报酬事项;(三)审议批准董事会的报告;(四)审议批准监事会的报告;(五)审议批准公司的年度财务预算方案、决算方案;(六)审议批准公司的利润分配方案和弥补亏损方案;(七)对公司增加或者减少注册资本作出决议;(八)对发行公司债券作出决议;(九)对公司合并、分立、解散、清算或者变更公司形式作出决议;(十)修改公司章程;(十一)对公司聘用、解聘会计师事务所作出决议;(十二)审议批准《公司章程》第六十四条规定的担保事项;(十三)审议公司在1年内购买、出售重大资产超过公司最近一期经审计总资产30%的事项;(十四)审议批准股权激励计划;(十五)审议批准交易金额超过最近一期经审计的公司净资产50%的资产抵押、对外投资、委托理财事项;(十六)审议代表公司有表决权的股份3%以上(含3%)的股东的议案;(十七)审议批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或章程规定应当由股东大会决定的其他事项。
集团公司管理手册-董事会会议的提案

董事会会议的提案
第一条董事会提案的确定依据:
(一)股东会决议的内容和授权事项;
(二)以前董事会会议确定的事项;
(三)董事长或三分之一董事联名提议的事项;
(四)监事会提议的事项;
(五)总经理提议的事项;
(六)公司外部因素影响必须作出决定的事项。
第二条董事会具体提案的提出
(一)公司增加或减少注册资本的方案;发行公司债券和上市的方案;公司重大收购、合并、分立、变更公司形式、解散的方案;公司章程修改的方案;利润分配和弥补亏损的方案;公司产权或者股权的变动方案;投融资方案,以上议案由公司董事长提出;
(二)年度经营计划和总结报告;预决算方案;借款、贷款和资产抵押和担保方案;预算外资金使用方案;资产变卖出售方案;出租、委托经营或与他人共同经营方案;合同管理、非固定资产采购,外协加工方案;非生产经营支出方案;关联交易方案;基本管理制度;内部管理机构设置方案,以上议案由总经理提出;
(三)人事任免、报酬、奖励议案由董事长、总经理按照权限分别提出;
(四)董事会机构议案由董事长提出,公司管理机构及分支机构设置议案由总经理提出;
(五)其他议案由董事长、三分之一以上董事联名、监事会和总经理分别提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XXX有限责任公司章程
目录
第一章总则
第二章经营宗旨和范围
第三章转让出资与变更注册资本
第四章股东和股东大会
第一节股东
第二节股东大会
第三节股东大会决议
第五章董事会
第一节董事
第二节董事会
第三节董事会秘书
第六章总经理
第七章公司内部治理机构与差不多治理制度第一节公司内部治理机构
第二节差不多治理制度
第八章监事会
第一节监事
第二节监事会
第三节监事会决议
第九章财务、会计和审计
第一节财务会计制度
第二节内部审核
第三节商务审核
第十章通知
第十一章合并、分立、解散和清算第一节合并或分立
第二节解散和清算
第十一章修改章程
第十二章附则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维护公司、股东和债权人的合法权益,规范公司的组织和行为,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以下简称《公司法》)和其他有关规定,制订本章程。
第二条公司系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和其他有关规定成立的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公司”)。
公司经批准,在工商行政治理局注册登记,取得营业执照。
第三条公司注册名称:(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第四条公司住宅:
第五条公司注册资本为人民币万元。
第六条公司营业期限为年或永久存续的股份有限公司。
第七条董事长为公司法定代表人。
第八条股东以其持出资比例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公司以其全部资产对公司的债务承担责任。
第九条本公司章程自生效之日起,即成为规范公司的组织与行为、公司与股东、股东与股东之间权利义务关系的,具有法律约束力的文件。
股东能够依据公司章程起诉公司;公司能够依据公司章程起诉股东、董事、监事、总经理和其他高级治理人员;股东能够依据公司章程起诉股东;股东可依据公司章程起诉公司的董事、监事、总经理和其他高级治理人员。
第十条本章程所称其他高级治理人员指公司的董事会秘书、总经理、营销总监、财务总监、生产总监、技术总监。
第二章经营宗旨和范围
第十一条公司的经营宗旨:。
第十二条经公司登记机关核准,公司经营范围是:。
第三章转让出资和变更注册资本
第十三条股东缴纳的出资能够转让。
股东转让出资,由股东会讨论通过。
股东会不同意转让的或全体股东未一致同意转让的,应当由其他股东购买该出资;股东会或全体股东同意转让的,在同等条件下对转让出资有优先购买权。
第十四条公司增加注册资本应当由股东会作出决议,股东对所增注册资本额有优先购买权。
公司因专门情况必须减少注册资本时,需经通知或公告的90日以后未有债权人提出异议的,方可同意其减资,由股东会作出决议并经政府授权部门批准。
公司减资后的注册资本不得低于法定注册资本最低限额万元,并应同其经营范围相适应。
第十五条股东转让出资,公司增加或减少注册资本均须修订公司章程,向原登记机关办理变更登记并予以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