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拣麦穗》教案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拣麦穗》教案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

《拣麦穗》教案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

《拣麦穗》教案设计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拣麦穗》教案设计教案教学设计1《拣麦穗》教案设计教案教学设计1. 教案设计简介课程名称:《拣麦穗》教案设计教学内容:课文分析、课文朗读、情感体验、思维训练、评价检测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能够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原著文本中所表达出的思想和情感,并能够从中汲取启示,加强道德教育,培养学生的品格修养和情感表达能力。

时间安排:2课时2. 教学内容设计2.1 课文分析针对《拣麦穗》这篇优美的散文,进行认真的篇章分析。

引导学生通过关注作者采用的叙述方式和叙述结构、文本的主题和中心思想、人物个性描写等方面来深入理解文章。

2.2 课文朗读在学生全体朗读的基础上,要求学生分小组进行分角色的朗读,分析不同角色的言辞,语气等,并在小组讨论后建立初步文字分析框架。

2.3 情感体验在小组中,每个小组按照《拣麦穗》中的不同情感线索,每人朗读自己所分配的情感语段,有无独具一格的个人情感表达,有无透过地域、文化等多种因素,加深了解及培养情感表达能力。

2.4 思维训练利用文段及文中细节,启发学生进行由简入难的多项练习,例如文章思想内涵的概括和归纳、人物性格描写的推论和分析、语言表达技巧的练习和转化等,增强学生的文学素养和思维能力。

2.5 评价检测检验教学效果,分析学生对散文主旨和情感的掌握程度,并且对于一些文学性方面的知识也进行了检测。

全面性评价反映教学过程。

通过评价结果,来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不断提升教学质量。

3. 教学方法设计3.1 气氛营造创造舒适的教学环境,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并充分发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2 学生主体参与将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教师和学生的互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并让学生充分感受教学的乐趣。

3.3 多元化教学充分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例如对比分析、读写结合、口语训练等方面进行多元化教学,以便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4. 实施方案设计4.1 教学方案根据《拣麦穗》的文学特点、学生的教学情况,设计出合适的教学方案,为学生提供一个严谨的教学计划和一个有益的教学过程。

《拣麦穗》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

《拣麦穗》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

《拣麦穗》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掌握《拣麦穗》的基本情节和人物形象。

(2)培养学生对农村生活的理解和关爱。

(3)提高学生朗读课文、复述故事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运用图片、视频等资源,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课文。

(3)采用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方法,让学生体验农村生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农村、关爱农民的情感。

(3)增强学生对传统农耕文化的了解和尊重。

二、教学重点1. 掌握《拣麦穗》的基本情节和人物形象。

2. 理解课文中所描绘的农村生活场景。

3. 培养学生朗读课文、复述故事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1. 深入理解课文中所蕴含的农耕文化。

2. 培养学生关爱农村、农民的情感。

四、教学准备1. 课文文本《拣麦穗》。

2. 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图片、视频等资源。

3. 教学课件或黑板。

4. 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教学道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拣麦穗》的作者及背景。

(2)学生齐读课文,猜测课文内容。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了解基本情节。

(2)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分析人物形象。

3. 合作探讨(1)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深入理解课文。

(2)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分享心得体会。

4. 图片、视频展示(1)教师展示与课文相关的图片、视频等资源。

(2)学生结合课文内容,描述图片、视频中所展示的农村生活场景。

5. 角色扮演、情景模拟(1)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活动。

(2)学生通过扮演农民、拣麦穗等角色,体验农村生活。

6. 朗读感悟(1)教师引导学生朗读课文,感受文字之美。

(2)学生分享自己在朗读过程中的感悟和体会。

7. 课堂小结(2)学生谈收获,反思自己的生活习惯。

8. 课后作业(1)学生回家后向家人讲述《拣麦穗》的故事。

9. 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针对学生的反馈情况进行调整教学策略。

幼儿舞蹈拣麦穗教案设计

幼儿舞蹈拣麦穗教案设计

幼儿舞蹈拣麦穗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和理解“拣麦穗”这一农耕文化活动的意义和过程。

2. 培养幼儿对音乐节奏的感知和表现能力。

3. 培养幼儿的动作协调能力和舞蹈表现能力。

4. 提高幼儿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了解“拣麦穗”活动的意义和过程。

2. 学习与“拣麦穗”相关的音乐。

3. 学习与“拣麦穗”相关的舞蹈动作。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 重点:让幼儿理解“拣麦穗”活动的意义和过程。

2. 难点:让幼儿掌握与音乐节奏相匹配的舞蹈动作。

四、教学准备:1. 音乐:《拣麦歌》等与“拣麦穗”相关的音乐。

2. 舞蹈道具:麦穗道具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活动:教师播放《拣麦歌》,让幼儿听歌曲,观看相关图片或视频,引导幼儿了解“拣麦穗”这一农耕文化活动的意义和过程。

2. 学习音乐:教师向幼儿介绍《拣麦歌》的音乐特点,让幼儿跟随音乐的节奏摆动身体,感受音乐的韵律。

3. 学习舞蹈动作:教师向幼儿示范“拣麦穗”舞蹈动作,如摘麦穗、扔麦穗等动作,让幼儿跟随音乐的节奏学习舞蹈动作。

4. 组织练习:教师根据幼儿的年龄和能力组织幼儿进行舞蹈动作的练习,帮助幼儿掌握舞蹈动作的技巧和节奏感。

5. 整合表演:教师组织幼儿进行整合表演,让幼儿在音乐的伴奏下进行舞蹈表演,展示他们学到的舞蹈动作和表现能力。

六、教学总结: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活动,幼儿对“拣麦穗”这一农耕文化活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的音乐感知能力、舞蹈表现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在未来的教学中,可以通过类似的活动,进一步拓展幼儿的文化素养和艺术修养。

拣麦穗的语文教案

拣麦穗的语文教案

拣麦穗的语文教案第一章:课程简介1.1 课程目标通过学习《拣麦穗》这篇课文,让学生了解农村生活的艰辛,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提高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兴趣。

1.2 课文梗概《拣麦穗》是一篇描写农村儿童帮助父母拣拾麦穗的小说。

故事发生在一个炎热的夏天,主人公小明和妹妹跟着父母去田野拣麦穗,体验到了农村生活的辛勤和乐趣。

1.3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想要传达的思想感情。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课文中感受到农村生活的艰辛,并培养他们的感恩之心。

第二章:教学方法与手段2.1 教学方法采用情景教学法、讨论教学法和启发式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能力。

2.2 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直观的学习材料,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

第三章:教学过程3.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农村麦收场景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谈论自己对农村生活的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2 朗读课文让学生齐读或分组朗读课文,感受课文的韵律和情感。

在朗读过程中,教师适时停顿,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3.3 理解课文(1)小明和妹妹为什么要去拣麦穗?(2)他们在拣麦穗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3)他们收获了什么?3.4 讨论与感悟引导学生从课文中感受到农村生活的艰辛,并谈谈自己如何去关爱父母和感恩生活。

第四章:作业布置4.1 抄写课文要求学生抄写课文,以加强他们对文本的熟悉程度。

4.2 家庭作业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写一篇关于如何关爱父母和感恩生活的作文。

第五章:教学评价5.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情况和作业完成情况,对他们的学习态度和能力进行评价。

5.2 作业评价对学生的作文进行评价,关注他们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以及关爱父母、感恩生活的意识。

第六章:教学拓展6.1 小组活动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个与课文相关的话题,如农村生活、家庭成员关系等。

让学生通过讨论、调查、采访等方式,深入了解话题,并完成一份研究报告。

《拣麦穗》教学设计6篇

《拣麦穗》教学设计6篇

《拣麦穗》教学设计6篇《拣麦穗》教学设计1学习目标1、学生自觉阅读习惯的养成。

2、文中纯朴人性之美的感悟。

2、__主题的探讨:作者通过追梦和梦想的破灭来表现人在成长过程中,伴随着社会性的增长而导致美好情感流逝的怅惘之情。

学习活动设计一、教师导语“文学绝不仅是镜子般地反映人们的不自由和争取自由的斗争,而且是不自由态的自由补偿。

受着社会与精神种种羁绊的人们,可以在文学营造的审美世界里获得某种自由感。

”所以在本单元的散文世界里,淡雅的荷塘、朦胧的月色消解了朱自清先生现实世界的惆怅,精神“家园”的追寻体现了冰心老人对爱与美的永恒忆念。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拣麦穗》仍是一篇呼唤爱与美的力作。

幻灯展示有关张洁的内容。

二、阅读习惯养成活动1、交流预习过程中自己关注到的生词。

2、交流预习过程中发现的妙语。

3、交流你对__有疑问的地方。

4、教师幻灯展示应该让学生关注的字词。

三、文本解读活动1、交流阅读课文后整体感受到的作者的感情。

(1)学生阅读课文后交流整体的感受,可以不作理性分析。

提示:惆怅和失落。

(2)通过寻找课文中能直接表达作者情感的段落将此问题具体明朗化。

①课文:“这又算得了什么呢。

谁也不会为她们叹上一口气,谁也不会关心她们曾经有过的那份幻想,甚至连她们自己也不会感到过分的悲伤,顶多不过像是丢失了一个美丽的梦。

有谁见过哪一个人会死乞白赖地寻找一个丢失的梦呢?”提示:递进句式的运用将作者心中深沉的哀叹表现出来。

反问句式增强了这种惆怅。

②课文:“等我长大以后,我总感到除了母亲以外,再也没有谁能够像他那样朴素地疼爱过我——没有任何希求、也没有任何企望的。

我常常想念他,也常常想要找到我那个像猪肚了一样的烟荷包。

可是,它早已不知被我丢到哪里去了。

”提示:此处是梦想丢失的失落之情。

2、讨论__作者为何会感到惆怅和失落?(1)阅读__的第一个梦,讨论交流农村姑娘的梦与作者惆怅情绪的关系。

①体会农村姑娘边拣麦穗边做梦的生活是非常美好的。

《拣麦穗》教案

《拣麦穗》教案

《拣麦穗》教案第一篇:《拣麦穗》教案《拣麦穗》教案罗杏娣【教学目标】1.了解作者及其主要作品;掌握文章重点字词。

2.了解作品人物形象的;理解文章讴歌真善美的主题。

3.感悟文中人与人之间纯真无私的爱;感悟作者对人性美的讴歌和追求。

【教学重难点】1.重点:把握文章赞美、追求人间至爱的主题。

2.难点:理解“我”和姑娘们的梦及梦想破灭的涵义;理解文中“小火柿子”和“烟荷包”的象征意义及语言的深刻涵义。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习作展示,温情导入念读学生有关于童年生活的文章段落。

让学生说说感受。

明明写的是童年快乐的事,为什么读起来却有一种淡淡的伤感呢?(这种日子一去不复返)一位女性作家张洁也写了一篇关于童年的散文,不知道是否也会给同学们同样的感受呢?(二)速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写了哪些内容?(拣麦穗,梦想,破灭)虽然我的梦想也同样破灭了,但我与老汉之间的故事让人动容。

(三)细读课文,赏析品悟1.分角色朗读我与老汉之间的部分注意人物形象的特点2.分析人物形象的特点问题:我是一个怎样的女孩?答:天真无邪、懵懂纯真。

问题:老汉是一个怎样的人?答:慈爱、善良、漂泊、历经沧桑。

问题:老汉是真的想娶“我”吗?怎样理解老汉对“我”的爱?不是。

老汉对“我”的爱是出于对“我”的怜爱,是没有任何希求,也没有任何企望的,这是人间至善、至美的爱,也是作者所讴歌和追求的爱。

3.第三部分老汉的去世。

默读40-47段,思考问题(1)“烟荷包”在文中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为什么作者常常想找到那个象猪肚子一样的烟荷包?(对老汉的思念与感恩之情、对自己纯真童年的缅怀、代表了作者对人类美好情感和美好事物终究会逝去的惆怅、对于逝去的美好的一切仍然抱有的不灭的怀念与追求)(2)小火柿子象征着什么?寄托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小火柿子象征着生命力顽强的美好事物。

寄托了“我”对至纯、至善、至美的爱的向往与追求。

)(3)我仍旧站在那棵柿子树下,望着树梢上那个孤零零的小火柿子。

七年级语文《拣麦穗》教学设计(通用10篇)

七年级语文《拣麦穗》教学设计(通用10篇)

七年级语文《拣麦穗》教学设计(通用10篇)七年级语文《拣麦穗》教学设计1一、教学目标落实本单元教学重点目标:把握作品的细节,体会其语言魅力1.引导学生通过鉴赏不同人物拣麦穗的“细节”,体会人物的内心情感,探究作品主题(对农村妇女命运的感伤,对朴素美好情感的向往和追求永存)2.在体会人物情感和探究作品主题中,品味文章丰富细腻、精妙动人的语言3.赏析文章象征的表现手法(烟荷包和小火柿子的象征意蕴)二、教学重、难点重点:把握细节,品味语言难点:探究主题,赏析象征的表现手法三、教学设想1.教学策略(1)基于生本对话的多元对话(师生对话、生生对话等)策略(2)长文短教,化繁为简,重点落实文章的基本要素:人、事、物、情2.预习安排(1)熟读《拣麦穗》全文,体会其中蕴含的情感(2)完成预习作业,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预习作业:①这篇散文主要是围绕什么事情来写的?②姑娘们和“我”各是如何拣麦穗的?目的是什么?3.教学时间:一课时四、教学过程(一)师生对话:整体感知,把握大意1.这篇散文主要是围绕什么事情来写的?拣麦穗2.文章写了哪些人拣麦穗?姑娘们拣麦穗,“我”(大雁)拣麦穗(二)生本对话:解读“细节”,品味语言1.阅读第二部分,解读姑娘们的“拣麦穗”指一名同学朗读,其他同学思考:姑娘们是怎样拣麦穗的?她们拣麦穗是为了什么?时间(环境):“月残星疏的清晨”到“月亮又回到天边”——从早到晚(辛勤)动作:“挎”“拣”(拼命)内心:“遐想”“想”“痴想”“想象”“梦”——兴奋、喜悦,充满憧憬收获:“装满篮子”“或许能拣上一斗”目的:“卖”“攒”“扯”“买”“剪”“缝”“绣”“装”——备嫁妆(憧憬幸福的婚姻)板书:姑娘们——备嫁妆(憧憬幸福的婚姻)——美丽的梦2.阅读第三部分,解读“我”的“拣麦穗”(1)指一名同学朗读第1-8节,其他同学思考:“我”和姑娘们的“拣麦穗”相比,有什么不同?动作:“歪歪趔趔”“跟在姐姐们的身后”“跌跤”“追赶蚂蚱和蝴蝶”收获:“少有拣满一篮子的时候”“稀稀拉拉几个麦穗”目的:“备嫁妆”(嫁给卖灶糖的老汉)板书:大雁——“备嫁妆”(嫁给卖灶糖的老汉)——天真(纯真)的梦(2)指两名同学分角色朗读“我”与卖灶糖老汉的对话,结合第三部分有关内容思考:“我”是一个怎样的小女孩?为什么想到要嫁给卖灶糖的老汉?“我”:天真无邪、活泼可爱,贪吃、丑陋,少人疼爱,渴求并依恋老人那像“我”母亲一样的“朴素的爱”卖灶糖的老汉:衰老、孤独、居无定所,慈祥、纯朴,疼爱着“我”这个贪吃、丑陋而少人疼爱的小女孩,给“我”依恋,让“我”体会到人与人之间那种朴素美好的爱(三)生生对话:探究主题,赏析手法姑娘们和“我”拣麦穗都是为了自己心中的梦,而这两个梦最终都破灭了,那么,面对梦的破灭,姑娘们和“我”分别有着怎样的反应呢?1.阅读第二部分最后三节,思考:姑娘们面对梦想的破灭,有着怎样的反应?周围人又有着怎样的反应?姑娘们:“依依顺顺地嫁了出去”,“不会过分地悲伤”——甘于命运的安排,不再追求,不再梦想周围人:“谁也不会为她们叹上一口气,谁也不会关心她们曾经有过的那份痴想”——因司空见惯而漠然、麻木板书(接上):姑娘……——梦想破灭——对农村妇女(无法改变自己)命运的感伤2.有人说,姑娘们的“拣麦穗”是一个大背景,而“我”的“拣麦穗”是一个具体的“个案”,是对大背景的一个生动别样的“注脚”那么,“我”最终的命运会不会像姑娘们一样呢?(学生讨论,阐述理由)提示:从课文中找依据,一是要抓住姑娘们和“我”各自面对理想破灭的反应以及周围人的反应,二是要结合文中关于烟荷包与小火柿子的描写,揣摩其用意思考相关问题:(1)烟荷包寄托了“我”的怎样的思想感情?为什么“我”常常想找到它?(2)作者描写小火柿子有什么用意?烟荷包:寄托“我”最初的纯真幼稚的梦想,对人与人之间朴素美好情感的向往和追求小火柿子:象征自然界中那些生命力顽强的美好事物,暗示“我”不会像姑娘们那样甘于命运的安排,而是永存对朴素美好情感的.向往和追求板书(接上):大雁……——梦想破灭——对朴素美好情感的向往和追求永存(四)对话作者:知人论世,延伸阅读1.点击链接——张洁张洁,1937年生于北京,原籍辽宁,当代女作家著有《沉重的翅膀》(第二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方舟》《世界上最疼我的那个人去了》《爱是不能忘记的》等在以童年生活为主的“大雁系列”中,作者描述了一个憨直、纯朴的女孩“大雁”追求美好的人与事的故事,《拣麦穗》就是其中的一篇“在20世纪80年代文坛,张洁以写作具有女性意识和反映女性问题的作品著称……她的许多作品都是以女性人物为主人公,写女性感伤、细腻的心理……”她的作品“常会通过儿童视角,抒发一种温馨、感伤而清新的感情,展现‘人性’中朴素、感人的一面”2.小结“我手写我心”,在“我”的心中,在我们的心中,爱,是不能忘记的(板书)五、布置作业1.美国著名歌手迈克尔·杰克逊在《童年》中曾深情地歌唱:“你见过我的童年么?我在寻找我来自的世界”童年,本应天真烂漫;童年,本应百无禁忌;童年,本应无忧无虑……可是今天,令人神往的“童年”却渐行渐远,正从我们身边消失请以“找回童年”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1)写成记叙文(2)立意自定(3)不少于800字(4)不得抄袭,不得套作2.课外阅读《世界上最疼我的那个人去了》附:板书设计姑娘:备嫁妆(憧憬幸福的婚姻)——美丽的梦——梦想破灭——对农村妇女(无法改变自己)命运的感伤大雁:“备嫁妆”(嫁给卖灶糖的老汉)——天真的梦——梦想“破灭”——对朴素美好情感的向往和追求永存(“爱,是不能忘记的”)七年级语文《拣麦穗》教学设计2一、教学目标1、欣赏朗读,在获得审美愉悦的同时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及作者的思想感情。

七年级语文《拣麦穗》教学设计

七年级语文《拣麦穗》教学设计

七年级语文《拣麦穗》教学设计七年级语文《拣麦穗》教学设计《拣麦穗》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落实本单元教学重点目标:把握作品的细节,体会其语言魅力1.引导学生通过鉴赏不同人物拣麦穗的细节,体会人物的内心情感,探究作品主题(对农村妇女命运的感伤,对朴素美好情感的向往和追求永存)2.在体会人物情感和探究作品主题中,品味文章丰富细腻、精妙动人的语言3.赏析文章象征的表现手法(烟荷包和小火柿子的象征意蕴)二、教学重、难点重点:把握细节,品味语言难点:探究主题,赏析象征的表现手法三、教学设想1.教学策略(1)基于生本对话的多元对话(师生对话、生生对话等)策略(2)长文短教,化繁为简,重点落实文章的基本要素:人、事、物、情2.预习安排(1)熟读《拣麦穗》全文,体会其中蕴含的情感(2)完成预习作业,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预习作业:①这篇散文主要是围绕什么事情来写的?②姑娘们和我各是如何拣麦穗的?目的是什么?3.教学时间:一课时四、教学过程(一)师生对话:整体感知,把握大意1.这篇散文主要是围绕什么事情来写的?拣麦穗2.文章写了哪些人拣麦穗?姑娘们拣麦穗,我(大雁)拣麦穗(二)生本对话:解读细节,品味语言1.阅读第二部分,解读姑娘们的拣麦穗指一名同学朗读,其他同学思考:姑娘们是怎样拣麦穗的?她们拣麦穗是为了什么?时间(环境):月残星疏的清晨到月亮又回到天边从早到晚(辛勤)动作:挎拣(拼命)内心:遐想想痴想想象梦兴奋、喜悦,充满憧憬收获:装满篮子或许能拣上一斗目的:卖攒扯买剪缝绣装备嫁妆(憧憬幸福的婚姻)板书:姑娘们备嫁妆(憧憬幸福的婚姻)美丽的梦2.阅读第三部分,解读我的拣麦穗(1)指一名同学朗读第1-8节,其他同学思考:我和姑娘们的拣麦穗相比,有什么不同?动作:歪歪趔趔跟在姐姐们的身后跌跤追赶蚂蚱和蝴蝶收获:少有拣满一篮子的时候稀稀拉拉几个麦穗目的:备嫁妆(嫁给卖灶糖的老汉)板书:大雁备嫁妆(嫁给卖灶糖的老汉)天真(纯真)的梦(2)指两名同学分角色朗读我与卖灶糖老汉的对话,结合第三部分有关内容思考:我是一个怎样的小女孩?为什么想到要嫁给卖灶糖的老汉?我:天真无邪、活泼可爱,贪吃、丑陋,少人疼爱,渴求并依恋老人那像我母亲一样的朴素的爱卖灶糖的老汉:衰老、孤独、居无定所,慈祥、纯朴,疼爱着我这个贪吃、丑陋而少人疼爱的小女孩,给我依恋,让我体会到人与人之间那种朴素美好的爱(三)生生对话:探究主题,赏析手法姑娘们和我拣麦穗都是为了自己心中的梦,而这两个梦最终都破灭了,那么,面对梦的破灭,姑娘们和我分别有着怎样的反应呢?1.阅读第二部分最后三节,思考:姑娘们面对梦想的破灭,有着怎样的反应?周围人又有着怎样的反应?姑娘们:依依顺顺地嫁了出去,不会过分地悲伤甘于命运的安排,不再追求,不再梦想周围人:谁也不会为她们叹上一口气,谁也不会关心她们曾经有过的那份痴想因司空见惯而漠然、麻木板书(接上):姑娘梦想破灭对农村妇女(无法改变自己)命运的感伤2.有人说,姑娘们的拣麦穗是一个大背景,而我的拣麦穗是一个具体的个案,是对大背景的一个生动别样的注脚那么,我最终的命运会不会像姑娘们一样呢?(学生讨论,阐述理由)提示:从课文中找依据,一是要抓住姑娘们和我各自面对理想破灭的反应以及周围人的反应,二是要结合文中关于烟荷包与小火柿子的描写,揣摩其用意思考相关问题:(1)烟荷包寄托了我的怎样的思想感情?为什么我常常想找到它?(2)作者描写小火柿子有什么用意?烟荷包:寄托我最初的纯真幼稚的梦想,对人与人之间朴素美好情感的向往和追求小火柿子:象征自然界中那些生命力顽强的美好事物,暗示我不会像姑娘们那样甘于命运的安排,而是永存对朴素美好情感的向往和追求板书(接上):大雁梦想破灭对朴素美好情感的向往和追求永存(四)对话作者:知人论世,延伸阅读1.点击链接张洁张洁,1937年生于北京,原籍辽宁,当代女作家著有《沉重的翅膀》(第二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方舟》《世界上最疼我的那个人去了》《爱是不能忘记的》等在以童年生活为主的大雁系列中,作者描述了一个憨直、纯朴的女孩大雁追求美好的人与事的故事,《拣麦穗》就是其中的一篇在20世纪80年代文坛,张洁以写作具有女性意识和反映女性问题的作品著称她的许多作品都是以女性人物为主人公,写女性感伤、细腻的心理她的作品常会通过儿童视角,抒发一种温馨、感伤而清新的感情,展现人性中朴素、感人的一面2.小结我手写我心,在我的心中,在我们的心中,爱,是不能忘记的(板书)五、布置作业1.美国著名歌手迈克尔杰克逊在《童年》中曾深情地歌唱:你见过我的童年么?我在寻找我来自的世界童年,本应天真烂漫;童年,本应百无禁忌;童年,本应无忧无虑可是今天,令人神往的童年却渐行渐远,正从我们身边消失请以找回童年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1)写成记叙文(2)立意自定(3)不少于800字(4)不得抄袭,不得套作2.课外阅读《世界上最疼我的那个人去了》附:板书设计姑娘:备嫁妆(憧憬幸福的婚姻)美丽的梦梦想破灭对农村妇女(无法改变自己)命运的感伤大雁:备嫁妆(嫁给卖灶糖的老汉)天真的梦梦想破灭对朴素美好情感的向往和追求永存(爱,是不能忘记的)。

《拣麦穗》教案设计教案教学设计

《拣麦穗》教案设计教案教学设计

《拣麦穗》教案设计教案教学设计《拣麦穗》教案设计教案教学设计「篇一」一、教学目的:1.理解“我”与卖灶糖老人之间的“恋情”,思考人与人之间怎样相处的问题,感悟贯穿全文的纯朴的人性美。

2.学习本文通过环境描写刻画人物心理和情感的写法,学习本文生动传神的语言。

3.培养理解人物形象、作品主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细节描写对刻画人物性格的作用及作者的情感三、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一、教学内容:简介作者及背景;学习理解课文,思考人与人之间怎样相处的问题,感悟贯穿全文的纯朴的人性美。

二、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童年是美丽的梦,童年在每个人的成长历程中都或多或少的给我们留下了挥之不去的思绪,今天我们来学习张洁的<拣麦穗>看她给我们展示的又是怎样的童年?(二)研习课文1.速度课文,看看全文三部分的内容各写什么?概述其主要内容。

【1.写村姑们拣麦穗准备嫁妆的梦想及结婚后梦想的幻灭。

2.写天真的我与卖灶糖的老汉的“恋爱”。

3.写我对老汉浓浓的依恋和怀念。

】2. 村姑们拼命的拣麦穗,辛勤劳动的目的是为了什么?【为了换取嫁妆,寻觅幸福】3.她们的痴想跟她们的现实一样吗?对此她们持什么态度?【“她们会突然发现那些痴想全都变了味儿”,她们要嫁的那个男人,和她们所想像的又是多么不同。

“但她们还是依依顺顺地嫁了出去”,也不会过分的悲伤,--憧憬过的美丽、幸福的梦想的破灭,给人以难言的、悲凉和苦涩的心情,更让人难以接受的是她们那种麻木、顺受的姿态,以及她们从此以后不再梦想、也没有梦想的灰暗人生。

】4.文章的主人公是"我",但是为什么文章开头却由姑娘们写起作者这为什么?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这是作者给我们交代的文章一个大背景,在这个表面美好,实则灰暗的背景下,作者不仅巧妙的暗示了世俗婚姻的愚昧和广大农村妇女在爱情婚姻方面的不幸,更哀叹了美好事物的易逝。

作用:这个背景给全文定下了一个令人伤心、惆怅的基调,也为后文写“我”天真的“恋”情作铺垫和映衬。

拣麦穗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拣麦穗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拣麦穗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范文,如演讲致辞、合同协议、条据文书、策划方案、总结报告、简历模板、心得体会、工作材料、教学资料、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sample essays, such as speeches, contracts, agreements, documents, planning plans, summary reports, resume templates, experience, work materials, teaching material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the model essay!拣麦穗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拣麦穗》是中国作家张洁于1979年12月16日创作的一篇散文,文章通过一个小女孩拣麦穗、展示了农村女孩天真、纯洁的情感世界。

《拣麦穗》教学设计

《拣麦穗》教学设计

《拣麦穗》教学设计一、教学设想《拣麦穗》是一篇言近意丰,情愫复杂、绵长的散文。

虽然语言看似简单、朴素,但文章有着沉甸甸的情感积淀,而学生的鉴赏往往停留在文字的最浅层,因而引导学生通过对文中人物形象、性格的深入剖析,体会人与人之间纯朴的人性美和世间诚挚的真情是学习本文的重点。

二、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目标1、品味文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2、深入剖析传神的人物形象及其性格特征,体会文中所传达的情感。

(二)过程和方法1、教学按照“自主学习——讨论、合作——深入探究”的过程进行。

2、培养学生自我赏析,自我归纳,自我表达,互相合作、探究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体会人与人之间纯朴的人性美和世间诚挚的真情,学习在人与人的交往中真情以待。

2、引导学生寻找并珍惜身边纯真、朴素的爱。

三、教学方法1、启发点拨法。

2、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法。

3、合作探究的组织方式是:学生自己选择合作学习的伙伴,组成4-6人的学习小组,从课文的二、三部分中任选一个场景赏析,将其改写成电影特写镜头。

四、教学时数一課时五、教学步骤(教学流程)(一)情境创设課前两分钟,播放歌曲《让世界充满爱》。

(二)导入在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渴望能得到爱:渴望得到父母的疼爱,师长的关爱,朋友的友爱……每个人都是一条追寻爱的小溪,千万条小溪汇聚成爱的海洋,这个世界才充满爱!作家张洁就是其中一条默默追寻爱的小溪,今天就让我们通过品味她的散文《拣麦穗》来体味她对爱的追寻。

作者简介(Powerpoint展示)张洁(1937—),当代女作家。

长篇小说《沉重的翅膀》获全国第2届茅盾文学奖。

张洁的创作以“人”和“爱”为主题。

(三)整体感知1、速读課文,整体感知,把握文章脉络,感悟感情基调。

2、对话讨论。

(Powerpoint展示话题)①谁拣麦穗?②在拣麦穗时她们有着什么样的梦?③梦实现了吗?她们对梦的态度有怎样的不同?3、Powerpoint展示结构图:拣麦穗—→姑娘们我拣梦想姑娘们换取嫁妆幸福“我”嫁卖灶糖老汉梦想破灭麻木、顺受对爱的执着渴求4、教师小结。

七年级语文上册《拣麦穗》教案设计

七年级语文上册《拣麦穗》教案设计

七年级语文上册《拣麦穗》教案设计一、教学背景《拣麦穗》是七年级语文上册的一篇课文,属于文学类阅读。

通过学习这篇课文,带学生走进劳动的世界,感受劳动的辛苦和收获,加深对劳动的理解、尊重和热爱。

同时,也可以通过这篇文学作品,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二、教学目标•了解《拣麦穗》的作者、题材、写作背景和人物形象;•学习作品主题和主要情节;•锻炼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掌握文学类阅读技巧;•培养学生的感性理解和审美意识,提升综合素养。

三、教学内容1、课文阅读通过文本的课文阅读,让学生了解《拣麦穗》的写作背景和主要情节,掌握技巧和方法,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语言表达让学生通过课堂讲解和思考,学会如何用恰当的语言表达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3、主题探究探究《拣麦穗》的主题,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对主题的理解和认识,提高思维能力和文学素养。

四、教学流程1、引入用一张照片或一幅画展示麦田里的农民工作繁忙的景象,引导学生思考劳动的意义以及劳动的价值。

2、导读通过导读让学生了解《拣麦穗》的作者、写作背景以及题材,在引起学生兴趣的同时,激发学生思考与探究的欲望。

3、课文阅读通过老师的朗读或学生的自主阅读,让学生了解《拣麦穗》的主要情节和人物形象,进行理解和分析,在讨论中掌握文学类阅读技巧。

4、语言表达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巧,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5、主题探究让学生探究《拣麦穗》的主题,理解和认识主题对课文的意义以及文学价值,提高思维能力和文学素养。

五、教学资源•化学课本、PPT等多媒体教具•《拣麦穗》一文•电脑、投影仪等教学设备六、教学评价教师可以通过课堂讨论、课后作业、小组合作等方式对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和文学素养进行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果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同时,教师也应该根据教材改革和学生的实际需求,进行适当的调整和改进,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

《拣麦穗》教案

《拣麦穗》教案

《拣麦穗》教案教案:拣麦穗一、教学目标:1.了解麦穗的形态特点和采摘方法;2.培养学生观察、动手实践和团队合作能力;3.引导学生积极体验农田劳动的辛苦和乐趣。

二、教学重点:1.麦穗的形态特点和采摘方法;2.培养学生观察、动手实践和团队合作能力。

三、教学准备:1.麦穗样本和实物;2.相关图片和视频;3.提前准备好采摘所需的工具。

四、教学过程:Step 1:导入 (5分钟)1. 与学生分享一个与农田劳动相关的小故事或视频,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2. 引导学生讨论麦穗是什么,以及麦穗的用途。

Step 2:了解麦穗的形态特点和采摘方法 (15分钟)1. 展示麦穗样本和实物,让学生观察麦穗的形态特点,并引导他们描述麦穗的颜色、形状和结构。

2. 结合图片和视频,介绍麦穗的生长过程和采摘方法。

3. 与学生一起讨论麦穗的采摘时间和注意事项,如防止弄伤自己,避免伤害植株等。

Step 3:现场实践 (30分钟)1. 带领学生走进学校或附近的农田,让他们亲自体验采摘麦穗的过程。

2. 分组活动: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里有一个领导者指导其他成员采摘麦穗。

领导者负责观察和指导,其他成员负责实际操作。

3. 提醒学生注意安全,采摘时要轻轻拧动麦穗,避免将其弄碎或损坏。

Step 4:总结和评价 (10分钟)1. 让学生归纳麦穗的形态特点和采摘方法。

2. 分享学生在采摘过程中的体验和收获。

3. 鼓励学生就农田劳动与我们日常生活的联系进行思考,以及它们对社会的重要性。

五、作业布置:请学生在家庭中观察和探索农田劳动的其他方面,并写下自己的观察和体验。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实地采摘麦穗,使他们亲身体验农田劳动的辛苦和乐趣,培养了他们的观察、动手实践和团队合作能力。

教学方法综合运用图片、视频和实践,使学生的学习更加生动和有趣。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对学生的引导和激发学生的思考,加深了他们对农田劳动的认识和理解。

改进的地方是可以多安排一些与农田劳动相关的活动,如种植蔬菜、捕鱼等,从而更加全面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拣麦穗》教学设计

《拣麦穗》教学设计

《拣麦穗》教学设计一.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揣摩语言,理解关键语句的深层含义,提高阅读散文的能力。

2)通过景物描写和细节描写,剖析人物形象及情感,体会作者如何通过儿童视觉,抒发一种温馨又略带感伤的清新感情。

(二)过程与方法1)本文教学按照“整体感知—合作探究—拓展升华”的过程进行。

2)教学活动主要采用小组合作、讨论、探究和对话互动的形式进行。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认真感悟,仔细体会贯穿全文的人性美。

2)联系实际生活,探寻爱的真谛,感悟人与人之间纯真的人性美。

二.教学重点:揣摩传神的语言,提高阅读散文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认真感悟、仔细体会贯穿全文的人性美。

四.教学方法:1.探究点拨法:抓住关键语句进行点拨2.多媒体辅助教学五.教学用具:多媒体六.教学时间:一课时七.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五分钟)1、出示一组配乐(肖邦钢琴曲《月光》营造舒缓、恬淡、忧伤的气氛)的田园风光图片:老牛耕地、乡村麦田、金色麦浪、拾穗身影等画面,让学生欣赏并展开联想,感受农村生活的气息(多媒体出示)2、学生自主表达感受。

(二)整体感知课文 (四分钟)1、速读课文,思考问题(多媒体出示):本文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表达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学生自主交流,教师点拨。

明确:课文通过描述旧时村姑拣麦穗时对生活种种美梦的憧憬及其破灭,以及自己儿时与卖灶糖老汉之间一段令人感伤的往事,表达她对人生的美的执着追求。

(三)粗略探究问题(五分钟)1、小组合作讨论问题(多媒体出示):1)课文开头写到农村姑娘拣麦穗时的梦,这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2)“我”拣麦穗时的梦是什么?“我”为什么要嫁给“卖灶糖老汉”?2、学生自主交流,教师参与讨论。

明确:1)课文开头概述农村姑娘拣麦穗时的梦及其破灭,给全文营造一种淡淡的忧伤氛围,为下文叙写“我”由拣麦穗所产生的憧憬——嫁给一直疼“我”的卖灶糖的老汉作铺垫和映衬,由面到点,由此及彼,丰富了作品的内涵,揭示了作品的主题——呼唤真情,追求纯真的人性美。

拣麦穗教案(共5篇)

拣麦穗教案(共5篇)

拣麦穗教案(共5篇)第1篇:拣麦穗教案高一语文备课组课堂教学设计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_.《拣麦穗》教案(高一语文备课组课堂教学设计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明确:“我”:和姑娘们;我:嫁卖灶糖老汉姑娘们:换取嫁妆,憧憬幸福的婚姻;梦想破灭;我:寄托对人间至真、至善、至美的信念;姑娘们:麻木、顺受.3.贯穿全文的线索是什么?(明线,暗线)明确:明线:拣麦穗;暗线:爱。

汇成一曲催人泪下的人间挚爱的歌.板书设计:文章结构(姑娘们拣麦穗或姑娘们的梦想)(我要嫁卖灶糖的老汉或我的梦)(卖灶糖的老汉去了或梦幻的破灭)全文线索明线:拣麦穗;暗线:爱。

作业布置:做《新坐标》预习导案。

教学后记:_.《拣麦穗》教案(高一语文备课组课堂教学设计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主备课人:朱小剑审核:胡朝峰组员:杨得义胡朝峰尹薇朱小剑教学目标1.学习本文生动传神的语言,纯净朴素的语言风格,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感悟贯穿全文的纯朴的人性之美。

2.体味作者对农村妇女命运的感伤,仔细感悟贯穿全文的纯朴的人性之美,体会文中作者蕴涵的思想情感。

走向高考通过对“烟荷包”的分析,把握作品的细节描写,体会其语言魅力,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

教学难点理解并学习细节描写,理解象征手法。

通过揣摩语言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 提高审美赏析能力。

教学方法:问题教学法,讨论法,讲解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幻灯片授课时间:教学过程:一.导入复习上节课内容,从全文内容入手导入到对具体的细节描写的鉴赏。

二.赏析全文。

㈠精读高一语文备课组课堂教学设计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那棵树的顶梢梢上,还挂着一个小火柿子。

小火柿子让冬日的太阳一照,更是红得透亮。

那个柿子多半是因为长在太高的枝上,才没有让人摘下来。

真怪,可它也没让风刮下来,让雨打下来,让雪压下来.……我仍旧站在那棵柿子树下,望着树梢上那个孤零零的小火柿子。

它那红得透亮的色泽,依然给人一种喜盈盈的感觉。

……(高一语文备课组课堂教学设计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拣麦穗》的教案

《拣麦穗》的教案

《拣麦穗》的教案《拣麦穗》的教案(通用9篇)《拣麦穗》的教案篇1教材: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教材理解:《拣麦穗》是一篇富有哲理性的记事散文,作者用一种舒缓从容而略带伤感的语调叙述童年的往事,渴望用自己的笔帮助读者走向充满同情、友爱、关怀、信任的纯净世界,在此文中让我们体会到人性的至真、至纯、至美。

教学设想:此文是一篇基本阅读课文,全文虽较长,但大部分是人物的对话,相对来说比较浅显,教师对此文可以大胆的尝试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自己去阅读把握,培养学生一种仁爱思想。

教学目标:1、把握文本的感情基调,品味作者的思想感情。

2、品味本文的语言描写、细节描写。

教学重点与难点:把握的主旨,树立仁爱思想。

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设计: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播放歌曲《童年》,让学生回想在童年时最让他们动心及难忘的事。

二、学习目标展示:1、把握文本的感情基调,品味作者的思想感情。

2、品味本文的语言描写、细节描写。

三、学生自主学习:(学生阅读文本思考下面几个问题)提问:1、写了什么故事?2、你读后是一种什么心情,哭?笑?……3、作者想告诉我们什么?四、反馈评价:1、写了什么故事?读后的心情?一、背景农村姑娘纯真的梦和梦想破灭拣麦穗(忧伤) 二、我的梦“我”和卖灶糖老汉的纯真情谊以及对其的怀念五、问题探究:1、了解作者。

张洁:我国现当代著名的女作家。

小说散文集有《爱是不能忘记的》、《方舟》,小说集《祖母绿》。

而长篇小说《沉重的翅膀》获得全国第二届茅盾文学奖(作品以“爱”和“美”为创作主题)。

2、请找出大雁与卖灶糖老汉的对话,及细节描写,分析人物形象?学生分角色朗读人物对话,通过细节描写,概括人物形象。

思考为何二个不同性格的人物作者能将他们联系在一起。

(爱)3、(反馈评价)作者想告诉我们什么?在这一老一少之间,联系他们的纽带只是一句所有人都不当真话的小孩稚言,而老人却为一个贪吃的孩子付出了他朴素的爱;也因为童言无忌,“我”使一位饱经生活风霜的老人在孤独中品味到了一丝温情。

《拣麦穗》教学设计

《拣麦穗》教学设计

《拣麦穗》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了解小说《拣麦穗》的情节和主题。

2. 学习分析小说中的语言技巧和写作手法。

3.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教学重点:1. 了解和分析小说《拣麦穗》中的情节和主题。

2. 学习分析小说中的语言技巧和写作手法。

3. 阅读小说并进行文学鉴赏。

教学难点:1. 分析小说中的语言技巧和写作手法。

2. 进行文学鉴赏,理解小说的情节和主题。

教学过程:Step 1 导入引入小说《拣麦穗》的背景和作者的简介。

引起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对小说有初步的了解。

Step 2 阅读和讨论让学生阅读小说《拣麦穗》,并在阅读后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对小说的理解和感受。

教师可以给予一些问题引导讨论,如:故事中的主人公面对的困境是什么?他如何面对和解决这些困境?小说的情节和主题是什么?Step 3 分析语言技巧和写作手法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小说中的语言技巧和写作手法,如描写、对话、反思等。

教师可以选取一段文本,和学生一起分析其中的感觉描写、对话和心理描写等手法,并让学生探讨这些手法对于小说情节和主题的作用。

Step 4 文学鉴赏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文学鉴赏,从情节、写作手法、语言运用等方面分析小说的价值和意义。

可以让学生谈谈自己的观点和体会,也可以引导学生分析小说的阅读体验、对人生的启示等。

Step 5 总结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进行总结,并给予学生比较肯定的评价。

同时,鼓励学生在以后的阅读中多关注小说的情节和主题,注重对语言技巧和写作手法的分析和理解,从而提升自己的阅读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拓展活动:1. 鼓励学生阅读其他名著,如《红楼梦》、《西游记》等,并分析其中的情节和主题。

2.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阅读活动,让学生相互分享自己喜欢的小说,并进行文学交流。

Step 1 导入从课堂一开始,教师应该以简洁明了的方式介绍小说《拣麦穗》的背景和作者的简介。

讲解麦田里的农民工生活,描述故事背景中的贫困和压迫,使学生对小说有初步的了解。

《拣麦穗》

《拣麦穗》

《拣麦穗》教学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拣麦穗的基本技巧和注意事项。

让学生了解拣麦穗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性。

1.2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能够熟练地使用拣麦穗工具。

培养学生具备正确的拣麦穗姿势和动作。

1.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农业劳动的尊重和热爱。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和互助精神。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教材内容拣麦穗的基本概念和定义。

拣麦穗的工具和设备。

拣麦穗的技巧和要领。

拣麦穗的安全注意事项。

2.2 教学资源拣麦穗工具和设备的实物展示。

拣麦穗的视频教程。

拣麦穗的安全宣传材料。

第三章:教学过程3.1 课堂导入通过引入农业生产的背景,引起学生对拣麦穗的兴趣和重视。

向学生提问,了解他们对拣麦穗的已有知识和经验。

3.2 教学演示展示拣麦穗工具和设备,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其外观和功能。

进行拣麦穗的示范操作,让学生掌握正确的姿势和动作。

3.3 实践练习分组让学生进行拣麦穗的实践练习,给予个别指导和纠正。

设置拣麦穗的比赛,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竞争意识。

3.4 知识巩固通过小组讨论和分享,让学生互相交流拣麦穗的心得和经验。

回答学生的问题,解答他们的疑惑。

第四章:教学评价4.1 学生自主评价让学生填写自评表,评价自己在拣麦穗实践中的表现和进步。

鼓励学生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促进自我提升。

4.2 同伴评价让学生互相评价对方在拣麦穗实践中的表现和技巧。

鼓励学生给予正面的反馈和鼓励,培养团队合作和互助精神。

第五章:教学延伸5.1 课后作业让学生回家后观察和记录家人或周围人在拣麦穗时的姿势和动作。

5.2 课外活动组织学生参观农场或农业生产基地,亲身体验拣麦穗的实际操作。

邀请农业专家或农民来校讲座,分享拣麦穗的技巧和经验。

第六章:教学评估6.1 教学观察在实践练习过程中,教师应观察学生的动作是否规范,是否掌握了拣麦穗的技巧。

记录学生在实践中的表现,包括速度、准确性以及团队合作情况。

6.2 学生作品评价评价学生的课外活动参与情况,以及他们在参观农场或听讲座时的表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拣麦穗》教案设计教案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作者及文体特征。

2.理解作者对人间纯真的感情的赞美。

能力目标品味文中精彩的对话描写、行为细节描写以及含意丰富的语句,学习作者以舒缓从容而略带伤感的笔调叙述事件的散文写法,深刻理解作者的思想。

德育目标学习在人与人的交往中真情以待。

教学重点1.引导学生体会作者舒缓从容而略带伤感的语调中所蕴含的感情。

2.品味作者在对话描写、行为细节描写及含意丰富的语句中流露出淡淡的伤感的散文语言。

教学难点1.理解文中关键语句的深刻含意。

2.体味散文的思想性、文学性。

教学方法1.讨论点拨法。

教读本文,在学生自读的基础上,展开第一轮“泛读式”讨论,引导学生初步感知文意;接着展开第二轮“探究式”讨论,品味含意丰富深刻的语句,引导学生理解作者所要赞美的人间纯真的感情;最后是“交锋式”讨论,引导学生感受作品的感情基调,学习在人与人的交往中的真情付出。

2.探究拓展法。

以学生自行探究研讨为主,力求从课文写作技巧出发向纵横拓展,力求从学习理解向迁移运用转化,从而达到提高思维层次,增强学习能力,完善学习素养的目标。

课前准备准备多媒体课件、文字资料、图象资料等;让学生预习并解决字词。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步骤第一课时【教学要点】了解作家作品,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理解文章对人间纯真的感情的赞美;师生共同研习课文,分析文章的主旨。

【教学过程】一、导入设计播放歌曲《让世界充满爱》:在生活中,每个人都希望能得到别人的爱:希望得到父母的疼爱,希望得到师长的关爱,希望得到朋友的友爱……每个人都是一个追寻爱的小溪,而每个人又是付出爱的源泉,千万条小溪汇聚成爱的海洋,这个世界才充满爱!作家张洁就是其中一条默默追寻爱的小溪,她的作品使人要让世界充满爱。

我们通过品味她的作品《拣麦穗》来体味她对爱的追寻。

二、作者简介张洁(1937-),当代作家。

著有作品集《张洁小说剧本选》,小说散文集《爱是不能忘记的》、《方舟》,小说集《祖母绿》,长篇小说《沉重的翅膀》(获全国第2届茅盾文学奖,曾被译成德、英,法,瑞典等多种文字出版)。

《只有一个太阳》,散文集《在那绿革地上》以及《张洁集》等。

她的作品以浓烈的感情笔触探索人的心灵世界,细腻深挚,优雅醇美。

三、初读文章,“泛读式”讨论,初步感知文意1.速读文章,初步感知文意。

教师提醒学生积累一下词语:(1)死乞百赖:纠缠个没完。

(2)戏谑:开玩笑。

(3)步履:步行,步伐。

(4)蹒跚:腿脚不灵便,走路艰难的样子。

(5)约莫:揣测、估计(6)企望:期盼,盼望。

2.学生大声读课文,初步交流阅读感受。

(学生自由发言)四、再读文章,“探究式”讨论,整体把握文意,深层探究,理解作者的感情1.学生默读课文,根据问题概括课文三个部分的主要内容。

①“拣麦穗”在这里是一种实际的行动还是作者的某种情感的承载?②去拣麦穗的人情感发生什么变化?2.学生同桌之间进行讨论交流。

提醒学生注意细化的问题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若“拣麦穗”是某种情感的承载,那么我们可以用什么词语来概括这种情感?拣麦穗时村姑们心中的男人和“我”心中的男人有什么不同?怎么去形容这些情感的变化过程?明确:课文叙述了村姑们一个幻灭的梦和“我”(小女孩)一个失落的梦。

板书:村姑们--幻灭的梦拣麦穗小女孩--失落的梦3.聚焦关键问题,理解其深层含意。

①课文开头部分写到农村姑娘拣麦穗时的梦,它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②“我”拣麦穗时的梦是什么?③卖灶糖的老汉为什么要如此疼爱“我”?为什么“我”会越来越依恋他?学生联系上下文,揣摩文意,讨论交流。

明确:①文章先讲述了村姑们幻灭的梦作为下文的铺垫和映衬。

她们在做姑娘时起早摸黑地拣麦穗,一个季节也许只能拣上一斗。

她们把拣的麦子卖了,把钱攒起来,等到赶集的时候,扯上花布,买上花线,回来置办嫁妆。

她们做着美丽的梦。

但是,她们无法掌握自己的命运,“依依顺顺”地嫁出去后会发现,眼前的男人并不是她们在拣麦穗、扯花布、绣花鞋的时候所幻想的那个男人。

②“我”在刚刚能够歪歪趔趔地提着一个篮子跑路的时候,就跟在大姐姐的身后拣麦穗了。

别人戏谑地问她为什么拣麦穗,她“大言不惭”地说:“我要备嫁妆哩。

”别人又问她要嫁给谁,答曰:“我要嫁给那个卖灶糖的老汉。

”不谙世事、憨态可掬的话充满了童趣。

③卖灶糖的老汉听说“我”长大后要嫁给他之后,虽然知道这无法成为事实,但小女孩童真的感情慰藉了那个孤苦老汉,他以实际行动回报了小女孩纯真的感情,每逢经过村子,他总是带些小礼物给她。

因为卖灶糖老汉对“我”的疼爱不仅是带一些小礼物给“我”如此,还表现在尊重“我”的内心上,他保护“我”的感情,在“我”懂事知道害臊后,不再称“我”是他的小媳妇。

他的爱带着无私的性质,他疼爱“我”,还因为“我”是个“贪吃的、因为丑陋而又少人疼爱的孩子”。

4.教师总结:《拣麦穗》是一曲对人性美、对人与人之间纯真感情的赞歌,小女孩失落的梦与村姑们幻灭的梦的对比,还表现出作者对扭曲的人生形式的否定,对理想的人生形式的执著追求。

五、学生朗读文章,进一步深刻领会文意。

六、理解作者感情,“交锋式”讨论,合作研讨,开放探究。

教师提问:1.“烟荷包”在文中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为什么作者常常要想找到那个像猪肚子一样的烟荷包?明确:“烟荷包”象征着人与人之间一种纯真的感情,作者在卖灶糖的老汉去世后一直在追求着这种真爱,追寻着失落的梦。

2.这种感情现实生活中还存在吗?(老师先讲一个生活现实中的例子)前段时间报纸报道了一则新闻。

马路上一位老婆婆被一辆出租车所撞,肇事司机迅速逃逸。

一位男子自告奋勇要送老婆婆去医院,想请路人留下个联络方式证明事情经过,谁知路人无人肯签。

后来男子与另一不留姓名的货车司机送老婆婆到医院之后被老婆婆家属反咬一口,认定他就是肇事司机。

提问:为什么现在人与人之间的感情会这样?你心目中理想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应该是怎样的?学生思考,并相互交流。

在现实中,村姑们幻灭的梦是生活的常态,我们经常遭遇爱的幻灭,但是我们对于真爱的追求从来没有中止过,虽然这种真爱可能失落过。

七、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深刻理解作者的感情。

2.思考写作上作者是通过什么方法来形成怎样的感情基调的。

2005-4-11第二课时【教学要点】在熟读课文、理解作者的感情基调的基础上,探究文章的感情基调形成,学习作者的写作技巧。

【教学过程】一、品读文章,感受作品的感情基调,赏析文章中表现作者情感的细节。

1.小女孩的童稚纯真和因为时间的无奈而使美丽的梦逝去的淡淡伤感使文章的语调舒缓从容而略带伤感。

有感情地读课文,揣摩文章的感情基调,找出能体现文章感情基调的词语或句子,仔细体会品味。

学生自主赏析,同桌之间交流,然后师生交流。

(先让学生自己找,自己交流,然后老师提出自己找到的一些学生没有找到的细节,先请学生去品味,然后老师与学生交流看法)两个比较突出的而学生可能比较难品味到的细节:①“她拼命地拣哪,拣哪,一个收麦子的季节H到赶集的时候,扯上花布,买上花线,然后她剪呀,缝呀,绣呀……也不见她穿,也不见她戴。

谁也没和谁合计过,谁也没找谁商量过,可是等到出嫁的那一天,她们全会把这些东西,装进新嫁娘的包裹里去。

不过当她们把拣麦穗时所伴的幻想,一同包进包裹里去的时候,她们会突然感到那些幻想全部变了味儿,觉得多少年来她们拣呀、缝呀、绣呀实在是多么傻呀!她们要嫁的那个男人,和她们在拣麦穗、扯花布、绣花鞋的时候所幻想的那个男人,有着多么大的不同啊!但是,她们还是依依顺顺地嫁了出去,只不过在穿戴那些衣物的时候,再也找不到做它、缝它时的那种心情了。

这算得了什么呢?谁也不会为她们叹一口气,表示同情。

谁也不会关心她们还曾经有过幻想。

连她们自己也甚至不会感到过分的悲伤,顶多不过像是丢失哪一个美丽的梦。

有谁见过哪一个人会死乞白赖地寻找一个梦呢?”(由点到面地分析文段中流露的情感,然后探究表达效果产生的原因)农村姑娘们起早摸黑地拣麦穗,她们“拼命”地拣,一个季节也许只能拣上一斗。

但是她们“年年拣,年年卖,年年攒”,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拣,带着美好的幻想拼命拣。

她们把拣的麦子卖了,把钱攒起来,等到赶集的时候,扯上花布,买上花线,回来置办嫁妆。

她们做着美丽的梦。

但是,当她们出嫁时“她们会突然发现那些幻想全都变了味儿”,她们觉得多少年来她们“实在是多么傻啊!”。

她们无法掌握自己的命运,“依依顺顺”地嫁出去后会发现,眼前的男人并不是她们在拣麦穗、扯花布、绣花鞋的时候所幻想的那个男人。

但是她们“不会感到过分的悲伤,顶多不过像是丢失了一个美丽的梦”。

这一段农村姑娘们梦想的幻灭,让读者读来觉得字里行间读充溢着一种淡淡的伤感。

作者在这里用了一种比较的手法。

农村姑娘们当初越是拼命,越是卖力地去拣麦穗,后来就越能让她们自己觉得傻。

农村姑娘们的无奈,同时她们自己的不会感到过分的悲伤,让读者们会替她们惋惜并悲悯她们的命运,淡淡的伤感涌上心头。

②“那棵柿子树的顶梢梢上,还挂着一个小火柿子。

小火柿子让冬日的太阳一照,更是红得透亮。

那个柿子多半是因为长在太高的树梢上,才没有让人摘下来。

真怪,可它也没让风刮下来,雨打下来,雪压下来。

……我仍旧站在那个那棵柿子树下,望着树梢上的那个孤零零的小火柿子。

它那红得透亮的色泽,依然给人一种喜盈盈的感觉。

”本来柿子长在高枝上应该是早熟的,而且比较难没让风刮下来,雨打下来,雪压下来,所以在这里这个“小柿子”是一种象征,象征着人与人之间纯真的情感。

卖灶糖的老汉去了之后我仍然看见柿子“那红得透亮的色泽,依然给人一种喜盈盈的感觉”,老汉的老去让“我”与老汉之间这段纯真的感情成为一段过去,一段只能在记忆中追寻的过去,因为这段感情的可贵和纯真,所以老汉的老去让这段感情显得伤感而珍贵。

“它那红得透亮的色泽,依然给人一种喜盈盈的感觉”,让读者觉得这种真爱禁得起考验,而且永不褪色,同时让读者也来赞美和向往人与人之间纯真的美好的情感。

其他的细节学生自主品味③“他把旱烟锅朝鞋底上磕着:‘娃呀,你太小哩。

'‘你等我长大嘛。

'他摸着我的头顶说:‘不等你长大,我可该进土啦。

' 听了他的话,我急了。

他要是死了,可咋办呢?我急得要哭了。

他赶紧拿块灶糖塞进了我的手里。

看着那块灶糖,我又带着眼泪笑了:‘你别死啊,等着我长大。

'”④“我不明白为什么,我倒真是越来越依恋他,每逢他经过我们村子,我都会送他好远。

我站在土坎坎上看着他的背影渐渐地消失在山坳坳里。

年复一年,我看得出来,他的背更弯了,步履也更加蹒跚了。

这时,我真的担心了,担心他早晚有一天会死去。

”⑤“我看不见田里的麦穗,却总是看见蝴蝶和蚂蚱”⑥“大言不惭”、“贼眉贼眼”、“她们全都放声大笑,像一群鸭一样嘎嘎地叫着”、“我娘笑得个前仰后合,说那不是烟荷包,皱皱巴巴,倒像个猪肚子”……2.揣摩卖灶糖老汉和“我”的心理,表演“我的话,很快就传进了他的耳朵”到“你莫愁,等你长大,我来接你”的内容,尽可能地把既舒缓从容又有淡淡的悲伤情感表现出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