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演专业民族声乐人才培养模式与对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表演专业民族声乐人才培养模式与对策摘要:民族声乐教学是培养专业民族声乐表演和教育工作者的主要途径,对于提升民族音乐专业人才的综合素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民族声乐;表演专业;声乐人才;声乐教育
中图分类号:j61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2)26-0110-02
延边大学艺术学院声乐表演专业有美声专业和民族声乐专业是具有其特定的民族特色、区域特色以及开放式特色之特点,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的朝鲜族声乐艺术专业教学、表演、理论和研究的艺术人才培养体系,而形成了不可替代的艺术专业特色和优势。本文仅从音乐表演专业民族声乐教育为切入点,研究和探索建构高等声乐教育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和对策。
一、民族声乐教育现状分析
其一,由于文化事业单位体制与经营机制的改革,对培养人才的标准提出了新的要求。市场经济的形成,使得文艺团体走上了社会化、市场化的运作轨道。大部分专业表演团体,都面临着挑战和生存与发展的机遇。因此,无论是文艺表演团体,还是各类事业单位所需人才,一是,需要高、精、尖艺术人才。二是,需要“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通过市场信息的反馈我们意识到,过去的艺术教育体系中,还存在着专业比较单一、知识面过窄的弊端。
其二,现在,现代音乐教育体制中培养出来的学生,有些非但不懂传统音乐,还浅薄地认为它落后。其单一的西方文化视野,偏离了当今全球多元文化的主题,忽视了多元一体的五十六个民族的中华音乐文化。缺失了传统音乐教育为基础,学生便也缺少了许多接触多风格、多唱法的民族民间音乐的机会,也影响了对歌唱艺术的判断和辨别。这种缺失了以本土文化为根基的音乐教育随着层层渗透,被普及到中小学音乐教育,为我国近现代音乐文化的发展所带来影响的深度和广度不言而喻。与此同时,还有许多的朝鲜族民族、民间音乐和具有地方色彩的声乐唱法及声乐资料游走在专业音乐教育的门外。
二、民族声乐教育的发展思路和目标
1.建立完善的民族声乐教学体系。民族声乐教学应立足于科学性、民族性、艺术性与时代性的基础之上,建立和完善具有民族特色的声乐教学体系。以民族特色为基础,以改革创新为出路,以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具有创新精神,一专多能”复合型艺术人才为目标,注重对高、精、尖声乐艺术人才的重点培养。
2.拓展专业的知识面,同时,让学生与外界进行广泛的信息交流,培养出有高度创造性、适应新世纪激烈国际竞争的新型声乐艺术人才。我国著名的民族音乐学家伍国栋强调,“世界上并不存在唯一的、绝对正确的民族文化,相互不同的民族文化都有其自身客观存在的价值和作用”。因此,我们应当立足于本民族,尤其是我
们各个少数民族的文化底蕴发掘具有自己特色的声乐发展道路。
3.扩展理论研究领域,在学校的声乐教学大纲中,增加民族声乐的理论和实践课时,通过多种教学方式和手段,让学生更多地了解和学习民族声乐。
4.保护和利用民族声乐教育资源。组织举办民族声乐采风学习活动,鼓励师生走进民间、基层进行挖掘学习,研究、整理、开发和利用民族声乐素材。
三、民族声乐人才培养模式的措施
(一)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与投入
要注重人才培养目标中所具备的(知识、能力、素质)三结构,对学生创新能力和人文素质的培养以及区域文化选择等问题,使其更具科学化、系统化、规范化。是“全面发展+个性特长”复合型人才培养规格的需要;也是人才市场需求观的需要。专业方向课程通常都比较单一,而且课时的分量偏大。同是一个专业的课程体系,瞄准的仅仅是一种人才类型。而且重复的教学内容较多,分量偏大,使得接受大学专业艺术教育的学生没有时间和精力去选择其他门
类的课程,造成多数学生无法比较自由地进行双主修和转换专业的问题所在。
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大都以培养应用人才为主要目标,通过高强度的专业训练,使其达到所从事某种艺术专业相当水平,并能够掌握相应的专业理论知识。它反映着社会对艺术需求的态势,体现
着一个国家的艺术人才的质量和艺术专业的水平。
(二)调整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并加强教材建设
1.根据人才培养模式的具体措施,积极开展一系列的教学改革活动,优化课程体系,教学内容,使师生之间的课内与课外的沟通与衔接得到加强,提升课堂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2.加强新课内容建设。我院的音表专业教学课程内容来看文史课程较少,应该多设民族音乐史、声乐艺术史等相关学科的文献课程,提高学生对民族文化的理解和掌握,改变过去只注重专业技能训练,忽视对其文化及其韵律内涵的理解和把握,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素质。
3.加强教材建设。加强教材建设对于民族声乐人才有着重要的意义。努力丰富完善教学内容,尽快形成规范化的教材体系,为培养高水平的民族声乐人才,奠定良好的物质基础。
(三)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改革
我们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在声乐教学过程中,必须要克服片面性,不能机械地使用一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而应全面地分析教学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和考察各种因素,根据不同的声乐教学目的、按照声乐教学规律和教学原则以及每个学生的个性特征,有科学依据地选择最适合的教学方案进行教学。注重个性化层次教育、多种教学方法优化组合在教学手段上,打破传统声乐教学中完全一对一模式,在一对一教学的基础上,采用讲座式的教学方式,把个
别课与讲座式的教学方式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互相学习、互相观摩进行讨论、研究,使大家得到共同提高。实行因材施教、因人施教,交流式、讨论式的教学方法,用朝、汉双语教学和课内课外相结合的方法,提高学生的接受、理解和掌握技能的能力。
(四)注重培养学生实践技能
加快培养高素质的民族声乐艺术人才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在对传统教育进行反思的同时,要思考并实践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方法与途径。实践教学的基础是教学剧目课。根据教学剧目大纲的具体要求,认真研究和组织好剧目课教学。实践教学始终贯穿于教学环节的全过程。注重培养学生实践技能,并以多种方式体现声乐教育教学水平,注重汇报演出、优秀学生音乐会、及鼓励让每位学生参与到社会的各种正式演出,从多方面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并把实践作为重要的考核内容,与学生的学分联系起来。在采取期末进行教学剧目汇报会或面向社会进行公演的形式。建立教学实习基地,为学生艺术实践创造平台。
(五)深化师资队伍建设,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师资队伍建设标准:在思想品质方面;应树立爱岗敬业精神;在知识结构方面:应具有坚实的专业理论基础知识,具有丰富的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基础知识,至少应掌握一门外国语,能够较熟练使用计算机;在工作能力方面:要有较强的专项教学能力、训练能力以及科研能力和社会活动能力。高素质学生的培养,还要有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