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平阳新诗代表作赏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雷平阳新诗代表作赏析
雷平阳,1966年秋生于云南昭通土城乡欧家营,现供职于昆明市文联,出版作品集《风中的群山》《普洱茶记》《我的云南血统》《像袋鼠一样奔跑》等。

获2006年第5届华语文学传媒诗歌大奖。

这里选择他的《小学校》和《澜沧江在云南兰坪县境内的三十七条支流》进行解读。

1、小学校
去年的时候它已是废墟。

我从那儿经过
闻到了一股呛人的气味。

那是夏天
断墙上长满了紫云英;破损的一个个
窗户上,有鸟粪,也有轻风在吹着
雨痕斑斑的描红纸。

有几根断梁
倾靠着,朝天的端口长出了黑木耳
仿佛孩子们欢笑声的结晶……也算是奇迹吧
我画的一个板报还在,三十年了
抄录的文字中,还弥漫着火药的气息
而非童心!也许,我真是我小小的敌人
一直潜伏下来,直到今日。

不过
我并不想责怪那些引领过我的思想
都是废墟了,用不着落井下石……
触景生理:废墟上一道闪电
废墟,是这首诗的核心意象,一切描述与思考都紧紧围绕着它进行。

诗开宗明义,一下子点出就读过的学校,如今已成废墟:呛人的气味、断墙、到处长满紫云英、窗户破损、鸟粪,轻风吹着描红纸、雨痕斑斑,何其凄惨。

连续5、6个句子,在长镜头中做“推拉摇移”,经由味觉、视觉、听觉联合描绘,一幅农村教育的破败图景,赫然展现在我们眼前。

然而,在这充满暗灰色的回忆里,依然伸张着一丝亮色:几根断梁朝天的端口,长出了黑木耳,“仿佛孩子们欢笑声的结晶”。

这是颇为精彩的画龙点睛。

大家都知道,自然界生长的黑木耳,一般都长在倒地的腐木上。

“不经意”间,将黑木耳的自然生态与教育生态,叠合一体。

已经过去多少年了,教室里几根倾斜的“断梁”(意涵着教育体制、教育机制的影子?)还在“培育”着自己的黑木耳?黑木耳,给人以耳朵——聆听的形象质感。

“黑”的自然修辞,使之进而成为农村学童的代名。

起用黑木耳的比拟,真是十分贴切。

而“朝天的端口”,无疑预示着“木耳们”的朝气与生机,与下一句“欢笑声的结晶”形成恰到好处的对应。

不过,笑声前出现非确定性的“仿佛”两字,无意中于苦涩的回忆里,构成一个小小的反讽?
这几句,是废墟学校难得的亮点,也是上半段的精华,而废墟下半段半掩藏的“奇迹”,则需要挖掘一下。

说是奇迹也真是奇迹(当然也可能是联想中的奇迹夸大)。

竟然从废墟中寻到了自己三十年前的板报——“抄录的文字中,还弥漫着火药的气息”。

没有对这一“遗迹”再做任何描写,一如上半段的浓墨重彩,而是埋下“文革”的背景,然后急直下。

他看到了板报中的“非童心”和“非童心”的悲哀。

然而更为悲哀的是,“我真是我小小的敌人一直潜伏下来,直到今日”。

这一说,肯定唤起上一代与同一辈人的集体无意识:三十年前,那个充满兽性的文革岁月,“非童心”作为,包括批斗、游街、告密、打砸抢、算计、幸灾乐祸、落井下石等等龌龊的事情,这些人类固有的劣根性,在那个火药桶年代,被到处怂恿着,蛊惑着,不
但未彻底清算,反而乔扮为“遗产”,以各种形式潜伏下来——“直到今日”。

直到今日还在起作用,那才是比什么都大的灾难哪!
进入内心的谴责。

他清醒意识到,文革以及文革以来,“引领过”自己的思想(当然包括与之相应的体制、环境、土壤)统统不过如眼下这一场“废墟”。

要责怪的主要还不是这些废墟,主要的是我们自身——“自己是自己的敌人!”如一根针,挑出我们心中的伤疤、晦暗、以及不可告人的东西。

用不着推诿,用不着掩饰,用不着“落井下石”,每个人所应负责与承担的,才是酿成废墟的真正根源。

于此,流露了自己的忏悔,也带给读者揪心的自责与自查……
全诗13行,2/3场景,1/3思过。

套用古诗论,叫做“触景生理”或“缘景托理”。

不过最后一句,“落井下石”,感觉直露了点。

印象中的雷平阳一向致力于乡土诗写作,而当下,乡土诗写作仿佛与思想的闪电不太沾边,而能于乡土物象中,划出锋芒,则是较少见的。

或许,它是乡土诗歌写作另一条深切之路?
乡土诗人,不应只是乡村土地的测绘员,他同时充当乡村心灵的“风水”先生。

2 澜沧江在云南兰坪县境内的三十七条支流
澜沧江由维西县向南流入兰坪县北甸乡
向南流1公里,东纳通甸河
又南流6公里,西纳德庆河
又南流4公里,东纳克卓河
又南流3公里,东纳中排河
又南流3公里,西纳木瓜邑河
又南流2公里,西纳三角河
又南流8公里,西纳拉竹河
又南流4公里,东纳大竹菁河
又南流3公里,西纳老王河
又南流1公里,西纳黄柏河
又南流9公里,西纳罗松场河
又南流2公里。

西纳布维河
又南流1公里半,西纳弥罗岭河
又南流5公里半,东纳玉龙河
又南流2公里,西纳铺肚河
又南流2公里,东纳连城河
又南流2公里,东纳清河
又南流1公里,西纳宝塔河
又南流2公里,西纳金满坷
又南流2公里,东纳松柏河
又南流2公里,西纳拉古甸河
又南流3公里,西纳黄龙场河
又南流半公里,东纳南香炉河,西纳花坪河
又南流1公里,东纳木瓜河
又南流7公里,西纳干别河
又南流6公里,东纳腊铺河,西纳丰甸河
又南流3公里,西纳白寨子河
又南流1公里,西纳兔娥河
又南流4公里,西纳松澄河
又南流3公里,西纳瓦窑河,东纳核桃坪河
又南流48公里,澜沧江这条一意向南的流水,流至火烧关完成了在兰坪县境内130公里的流淌
向南流入了大理州云龙县
形式感与类型化
澜沧江这首诗的最大特点,是严格从地理学出发,准确地说,是严格依照地图指南,依次写出33条支流的名称;全部以现成的地理材料,按先后顺序结构一首诗。

其格式是统一用“前缀”:“又南流×公里”和“后缀”:“东纳XXXX河”、“西纳XXXX河”来组合,最后使33个分句,共同完成130公里水系的“流淌”。

“前缀”公里数字虽呆板重复,但因“后缀”纳入花样繁多的河流名称,故多少能冲淡“前缀”的机械排列,显出整饬中有变化。

同时不可忽视的是,“又”字在每一句开头,连续不断的“又南流”“又南流”“又南流”——做历时时态上的提领,形成语调语气的连贯迫促,从而带出河流湍急、奔腾的生命之声,这就使得整条澜沧江,在平面的地理学意义上,获得一种“生命”的喧响。

从中,似乎可以“闻”出的生命质感。

当然,此“生命”没有任何文化牵挂和历史负载,它的纯地理学流淌,是完全建立在某种形式美感上的。

客观的说,该诗的形式美感大于所谓的生命质感。

这对此前普遍以文化、历史、社会、民俗等角度进入澜沧江的书写,应该肯定,是对澜沧江“这一个”的一次“改写”。

不排除有人,在客观罗列的语像后面,想象(而不是读到)那种平静下的躁动力量。

不排除也有人,在机械的记录后面,“感受”存在论层面上的生命动向。

或许也可以从后现代语境角度考虑,看到资料、数据、公式、专项名词,在文本中成为构件的可能。

而更多人,则会因传统欣赏习性使然,发出非诗写作的质疑、不满,甚至愤怒之声。

如同上面分析的,笔者看到的是某种形式感:形式大于一切。

必须承认,在阅读到第7到第8行时。

当我意识到它的规律后,就没有太多耐心,很快跳到该诗的结束部分。

在认可形式感的后面,我担心的是,类型化写作风气的铺张。

因为在这之前,我在网上看到这类的东西多了。

比如写公交车上,反复播送“XX站到了”,顾客们下车请小心。

“XX站到了……XX站到了……XX站到了”——连篇累牍的循环,似乎要表现生存境遇的某种状态。

又比如,写“病历”,把内科外科妇科小儿科泌尿科,各种疾病通通罗列出来,似乎在警告人类的“病入膏肓”。

写“收费”,则一口气开列几十种清单:寄读费暂住费培训费超生费污水处理费,以此来反映国计民生。

这种类型化的操作,一般是经过精心选择,别出心裁“踩点”构思后,利用现成材料加以调配排列(通常采用并列排比),来达到某种意图。

有时候,带有较浓厚的游戏成分和形式成分。

如果是临屏书写,还可以利用便捷的复制技术,加快制作时间,并享受快感。

不是说类型化就不能产生经典,产生的重要前提之一必须是“第一次”的,否则,它的“格式化”特性,会叫你在同一对象题材面前严重“撞车”,而且诱惑你偷懒。

这样的写法,处理得好,的确有时能出“奇兵之效”,在形式上带来视觉冲击,在节奏上有所斩获。

但是,应该承认,它绝对是属于“一过性”的。

假设让雷平阳(包括李平阳王平阳)来写雅鲁藏布江,肯定他和他们不敢再来“×公里×公里×公里”的流淌,也不敢再做连篇累牍的多达70个地名串连。

这不止是审美疲惫,还涉及到最忌讳的重复问题,以及更为可怕的复制问题。

当你了解到它的“程式”化规律后,一个晚上“炮制”十首便没有问题,这就暴露了类型化、准类型化书写的弊端与局限。

所以偶尔用用,还新鲜,一旦广为风气,应该注意刹车。

陈仲义,著名诗评家,现居福建厦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