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

合集下载

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什么计算比较简便

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什么计算比较简便

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什么计算比较简便相同加数的和是一类数学问题,也称为等差数列求和问题。

在解决这类问题时,有几种常见的方法可以应用,包括差分法、通项公式、求和公式和迭代法。

1.差分法:差分法的基本思想是通过计算相邻项之间的差值,找到规律,从而得到相同加数的和。

假设相同加数为x,和为S,被加数的个数为n,则可以列出等差数列的差分方程:S=x+(x+x)+(x+2x)+...+(x+(n-2)x)+(x+(n-1)x)。

将其转化为x和n的方程,求解得到x和S的值。

2. 通项公式:通项公式是指等差数列中每一项的表达式。

假设等差数列的第一项为a,公差为d,第n项为an,则通项公式可以表示为an = a + (n-1)d。

利用通项公式,可以推导出相同加数的和的公式为:S = (a + an) × n ÷ 2、根据已知条件,可以求解出相同加数的和S。

3.求和公式:求和公式是指直接计算等差数列的和。

假设等差数列的第一项为a,公差为d,共有n项,则等差数列的和可以表示为:Sn=(n/2)×(2a+(n-1)d)。

利用求和公式,可以直接计算出相同加数的和S。

4.迭代法:迭代法是一种通过迭代计算逼近结果的方法。

对于相同加数的和,可以从初始值开始迭代计算,直到达到满足精度要求的结果。

具体的迭代计算公式为:Sn=(n/2)×(2a+(n-1)d)。

设定初始值,根据迭代公式进行计算,不断逼近真实结果。

这几种方法各有优缺点,适用于不同的情境。

差分法适用于通过观察数列的差异来找到规律的情况。

通项公式和求和公式适用于已知数列的首项、公差和项数的情况。

迭代法则适用于没有明确规律的问题,可以通过逐渐逼近的方式得到解。

总之,对于相同加数的和的计算,以上几种方法均可求解,选择合适的方法取决于问题本身以及已知条件的具体情况。

二年级数学乘法重点知识归纳总结

二年级数学乘法重点知识归纳总结

二年级数学乘法重点知识归纳总结二年级数学乘法重点知识归纳总结小学生想要学好数学,做题是最好的办法,但想要奏效,还得靠自己的积累。

多做些典型题,并记住一些题的解题方法。

以下是数学网小学频道为大家提供的二年级数学上表内乘法知识点归纳,供大家复习时使用!1、乘法的含义乘法是求几个相同加数连加的和的简便算法。

如:计算:2+2+2=6,用乘法算就是:2×3=6或3×2=6.2、乘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⑴连加算式改写为乘法算式的方法。

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可以用乘法计算。

写乘法算式时,可以用乘法计算。

写乘法算式时,可以先写相同的加数,然后写乘号,再写相同加数的`个数,最后写等号与连加的和;也可以先写相同加数的个数,然后写乘号,再写相同加数,最后写等号与连加的和。

如:4+4+4=12改写成乘法算式是4×3=12或3×4=124 × 3 = 12 或3 × 4 = 12�U :: : : :相同加数相同加数的个数和相同加数的个数相同加数和⑵乘法算式的读法。

读乘法算式时,要按照算式顺序来读。

如:6×3=18读作:“6乘3等于18”。

3、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及实际表示的意义在乘法算式里,乘号前面的数和乘号后面的数都叫做“因数”;等号后面的得数叫做“积”。

4、乘法算式所表示的意义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比较简单。

一道乘法算式表示的就是几个相同加数连加的和。

如:4×5表示5个4相加或4个5相加。

5、加法写成乘法时,加法的和与乘法的积相同。

6、乘法算式中,两个因数交换位置,积不变。

7、算式各部分名称及计算公式。

乘法:因数×因数=积加法:加数+加数=和和―加数=加数减法:被减数―减数=差被减数=差+减数减数=被减数―差8、在9的乘法口诀里,几乘9或9乘几,都可看作几十减几,其中“几”是指相同的数。

如:1×9=10―1 9×5=50―59、看图,写乘加、乘减算式时:乘加:先把相同的部分用乘法表示,再加上不相同的部分。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汇总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汇总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汇总第一单元小数乘法1、小数乘整数:意义——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如:1.5×3表示1.5的3倍是多少或3个1.5是多少。

计算方法:先把小数扩大成整数;按整数乘法的法则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2、小数乘小数:意义——就是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如:1.5×0.8(整数部分是0)就是求1.5的十分之八是多少。

1.5×1.8(整数部分不是0)就是求1.5的1.8倍是多少。

计算方法:先把小数扩大成整数;按整数乘法的法则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注意:计算结果中,小数部分末尾的0要去掉,把小数化简;小数部分位数不够时,要用0占位。

3、规律:一个数(0除外)乘大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大;一个数(0除外)乘小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小。

4、求近似数的方法一般有三种:⑴四舍五入法;⑵进一法;⑶去尾法5、计算钱数,保留两位小数,表示计算到分。

保留一位小数,表示计算到角。

6、小数四则运算顺序跟整数是一样的。

7、运算定律和性质:加法:加法交换律:a+b=b+a加法结合律:(a+b)+c=a+(b+c)乘法:乘法交换律:a×b=b×a乘法结合律:(a×b)×c=a×(b×c)乘法分配律:(a+b)×c=a×c+b×c或a×c+b×c=(a+b)×c(b=1时,省略b)变式: (a-b)×c=a×c-b×c或a×c-b×c=(a-b)×c减法:减法性质:a-b-c=a-(b+c)除法:除法性质:a÷b÷c=a÷(b×c)第二单元位置确定物体的位置,要用到数对(先列:即竖,后行即横排)。

五年级数学知识点

五年级数学知识点

五年级数学知识点五年级数学已经是小学高年级的科目了,所以把握好这些学问事实上是为自己的中考做预备。

我在这里为大家整理了五年级数学上册学问点,快来学习学习吧!第一单元小数乘法1、小数乘整数:意义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如:1.53表示1.5的3倍是多少或3个1.5的和的简便运算。

计算方法:先把小数扩大成整数;按整数乘法的法则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2、小数乘小数:意义就是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如:1.50.8就是求1.5的十分之八是多少。

1.51.8就是求1.5的1.8倍是多少。

计算方法:先把小数扩大成整数;按整数乘法的法则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留意:计算结果中,小数部分末尾的0要去掉,把小数化简;小数部分位数不够时,要用0占位。

3、规律:一个数(0除外)乘大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大;一个数(0除外)乘小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小。

4、求近似数的方法一般有三种:(1)四舍五入法;(2)进一法;(3)去尾法5、计算钱数,保存两位小数,表示计算到分。

保存一位小数,表示计算到角。

6、小数四则运算顺序跟整数是一样的。

7、运算定律和性质:加法:加法交换律:a+b=b+a加法结合律:(a+b)+c=a+(b+c)减法:减法性质:a-b-c=a-(b+c) a-(b-c)=a-b+c乘法:乘法交换律:ab=ba乘法结合律:(ab)c=a(bc)乘法支配律:(a+b)c=ac+bc【(a-b)c=ac-bc】除法:除法性质:abc=a(bc)第二单元小数除法8、小数除法的意义: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的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如:0.60.3表示已知两个因数的积0.6与其中的一个因数0.3,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9、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小数除以整数,按整数除法的方法去除。

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

整数部分不够除,商0,点上小数点。

《5 的乘法口诀》 知识清单

《5 的乘法口诀》 知识清单

《5 的乘法口诀》知识清单一、5 的乘法口诀的意义乘法是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简便运算。

5 的乘法口诀就是表示几个5 相加的结果。

例如:5 + 5 + 5 + 5 + 5 = 25,可以写成 5 × 5 = 25,用到的乘法口诀就是“五五二十五”。

二、5 的乘法口诀的内容1、一五得五:1 个 5 是 5,即 1×5 = 5 或 5×1 = 5。

2、二五一十:2 个 5 相加是 10,即 2×5 = 10 或 5×2 = 10。

3、三五十五:3 个 5 相加是 15,即 3×5 = 15 或 5×3 = 15。

4、四五二十:4 个 5 相加是 20,即 4×5 = 20 或 5×4 = 20。

5、五五二十五:5 个 5 相加是 25,即 5×5 = 25。

三、5 的乘法口诀的特点1、得数的个位是 0 或 5。

2、相邻两句口诀的得数相差 5。

四、如何记忆 5 的乘法口诀1、理解含义:通过具体的情境,比如 5 个苹果一堆,理解几个 5 相加的实际意义,有助于记住口诀。

2、多次重复:多读多背,加深记忆。

3、规律记忆:利用得数个位是 0 或 5 以及相邻两句得数相差 5 的特点进行记忆。

五、5 的乘法口诀的应用1、计算乘法算式在计算与 5 相关的乘法算式时,可以直接运用口诀得出结果。

例如:5×7 =?想:五七三十五,所以 5×7 = 35。

2、解决实际问题在生活中,有很多可以用 5 的乘法口诀解决的问题。

比如:一个文具盒 5 元,买 3 个文具盒需要多少钱?列式为:5×3 = 15(元)口诀:三五十五再比如:小明每天读 5 页书,5 天一共读多少页?列式为:5×5 = 25(页)口诀:五五二十五六、与 5 的乘法口诀相关的拓展1、 5 的乘法算式的积的变化规律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或缩小几倍,积也随着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

最新整理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知识点【三篇】

最新整理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知识点【三篇】

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知识点【三篇】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知识点一小数乘法1、小数乘整数:意义——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如:1.5×3表示1.5的3倍是多少或3个1.5的和的简便运算。

计算方法:先把小数扩大成整数;按整数乘法的法则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2、小数乘小数:意义——就是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如:1.5×0.8就是求1.5的十分之八是多少。

1.5×1.8就是求1.5的1.8倍是多少。

计算方法:先把小数扩大成整数;按整数乘法的法则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注意:计算结果中,小数部分末尾的0要去掉,把小数化简;小数部分位数不够时,要用0占位。

3、规律:一个数(0除外)乘大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大;一个数(0除外)乘小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小。

4、求近似数的方法一般有三种:⑴四舍五入法;⑵进一法;⑶去尾法5、计算钱数,保留两位小数,表示计算到分。

保留一位小数,表示计算到角。

6、小数四则运算顺序跟整数是一样的。

7、运算定律和性质:加法:加法交换律:a+b=b+a加法结合律:(a+b)+c=a+(b+c)减法:减法性质:a-b-c=a-(b+c)a-(b-c)=a-b+c乘法:乘法交换律:a×b=b×a乘法结合律:(a×b)×c=a×(b×c)乘法分配律:(a+b)×c=a×c+b×c【(a-b)×c=a×c-b×c】除法:除法性质:a÷b÷c=a÷(b×c)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知识点二1、小数乘整数(P2、3):意义--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如:1.5×3表示1.5的3倍是多少或3个1.5的和的简便运算。

《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案例与反思

《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案例与反思

《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案例与反思《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案例与反思「篇一」这一单元的核心内容是认识、理解、掌握“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可以用乘法计算。

”二年级学生虽然经常见到“几个几”的现象,但已有生活经验中很少用“几个几”进行描述;学习加法的过程中,虽算过同数连加,但并不要求说出是几个几。

由于二年级学生是初次接触乘法,认识“几个几”,接受新知有个过程。

在教学中,必须通过不同的情境和实例,帮助学生积累足够的形象感知,才能让学生领悟到这些不同实例的相似之处,从而在脑中建立起乘法意义。

为了帮助学生认识“几个几”,在本课的教学过程中,我着重引导学生在在具体情境中形成对“几个几”的感性认识。

让学生观察教材上的主题图,引导学生概括:小兔每2只一组,每组就是1个2只,两组就是2个2只,三组就是3个2只再让学生用小棒摆一摆,并说说:每几根小棒一组,一共有几组,也就是几个几根小棒?然后组织学生画一画:每3个圆圈一组,画5组,是几个几?你能用三角形画出4个3吗?《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案例与反思「篇二」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本人能注重学生兴趣的培养。

1、在课堂教学中运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兴趣。

如设计观察“游乐场”的画面,让学生主动去思考,去探索,去实践同时又注重让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即训练了语言表达,又发展了多项思维,有效地培养了学生多维的,主体的,开放的思维能力。

2、在课堂教学中注重了学生学习结果的反馈,并及时给予表扬与鼓励,使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本节课是通过由一般的加法算式(加数不同的加法算式),过度到有相同加数的特殊的加法算式,并且是说出几个相同加数连加和是多少,在课堂上让学生列出算式如:4+4+4+4+4+4+=245+5+5+5=203+3+3+3+3=15之后,让学生感觉到这样的算式太麻烦了,算式写得这么长很不方便,学生要求能不能用简单一点的算法来进行计算。

让学生了解乘法与加法之间的关系,感受学习乘法的重要性。

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

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

第一单元小数乘法1、小数乘整数:意义——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如:1。

5×3表示1。

5的3倍是多少或3个1.5的和的简便运算。

计算方法:先把小数扩大成整数;按整数乘法的法则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2、小数乘小数:意义-—就是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如:1.5×0。

8就是求1。

5的十分之八是多少. 1。

5×1.8就是求1.5的1。

8倍是多少。

计算方法:先把小数扩大成整数;按整数乘法的法则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注意:计算结果中,小数部分末尾的0要去掉,把小数化简;小数部分位数不够时,要用0占位.3、规律(1):一个数(0除外)乘大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大;一个数(0除外)乘小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小。

4、求近似数的方法一般有三种:⑴四舍五入法;⑵进一法; ⑶去尾法5、计算钱数,保留两位小数,表示计算到分。

保留一位小数,表示计算到角。

6、小数四则运算顺序跟整数是一样的。

7、运算定律和性质:加法:加法交换律:a+b=b+a 加法结合律:(a+b)+c=a+(b+c)减法:减法性质:a—b-c=a-(b+c) a—(b—c)=a—b+c乘法: 乘法交换律:a×b=b×a 乘法结合律:(a×b)×c=a×(b×c)乘法分配律:(a+b)×c=a×c+b×c 【(a—b)×c=a×c—b×c】除法:除法性质:a÷b÷c=a÷(b×c)第二单元小数除法8、小数除法的意义: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的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如:0.6÷0。

3表示已知两个因数的积0.6与其中的一个因数0。

3,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9、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小数除以整数,按整数除法的方法去除。

北师大版二上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2课时)

北师大版二上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2课时)
师活动)
学生活动 学生观看魔术表演。 学生提出数学问题:
备注
1、 朋友在人们生活中 扮演重要的角色。
一、观看魔术,并提出数学学问题。 师:同学们喜欢看魔术表演吗?魔术表演不仅非常神奇,
而且里面藏着许多数学问题。瞧,专业魔术师开始表演了, 一共变出了多少朵花? 看,他手中的魔棒一挥就变出了小花。你能提出什么数学 问题?
3.1 魔术表演(2 课时)
单元标题:魔术表演(求相同加数的和) 第一阶段:目标——学生将获得什么样的学习结果? 相关课程标准: 数学: 1.结合数数的具体情境,经历相同加数连加算式的抽象过程,感受这种运算与日常生活的联系,体会学习乘法的必要性。 2.会用两种不同的数法(一行一行或一列一列),数方阵排列的物体的个数,列出相应的两个不同的连加算式。 3.在具体环境中,体会生活中存在着大量的相同加数连加的问题,感受这种方法的局限性,体会到学习乘法的必要性,产生学习乘法的愿 望。 超学科探究范围: 我与他人、社会
反思及今后需要改进的地方: 1、课堂上要多注重学生们的生成,不局限于备好的课堂形式。在备好课的前提下,灵活调整课堂上的呈现过程及结果。做到活学活用。 2、多注重培养锻炼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完整表述问题的能力,平时课堂上多加练习,给更多的机会给学生,让更多的学生能力得以锻炼及提升。 3、课堂上在 ipad 使用时,还要严格训练,这样上课会更有效率。 4、课堂上可多加一些有趣的数学绘本内容,让孩子们更加喜欢上数学课堂。
第四阶段:反思——哪些问题或事件值得我们记录并改进?
设计思路: 本节课以魔术表演贯穿整个学习过程。整体分为三个模块,第一摆一摆、数一数,通过数花的过程积累数数的经验。第二个模块数一数、填一填,通过数 灯笼的过程,学生学会按行数和按列数以及列出连加算式。第三个模块说一说、算一算,应用到生活中,学以致用。

五年级(上册)数学学霸笔记

五年级(上册)数学学霸笔记

五年级(上册)数学学霸笔记第一单元小数乘法知识点:1、小数乘整数:意义——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如:1.5×3表示1.5的3倍是多少或3个1.5是多少。

计算方法:先把小数扩大成整数;按整数乘法的法则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2、小数乘小数:意义——就是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如:1.5×0.8(整数部分是0)就是求1.5的十分之八是多少。

1.5×1.8(整数部分不是0)就是求1.5的1.8倍是多少。

计算方法:先把小数扩大成整数;按整数乘法的法则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注意:计算结果中,小数部分末尾的0要去掉,把小数化简;小数部分位数不够时,要用0占位。

3、规律:一个数(0除外)乘大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大;一个数(0除外)乘小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小。

4、求近似数的方法一般有三种:⑴四舍五入法;⑵进一法;⑶去尾法5、计算钱数,保留两位小数,表示计算到分。

保留一位小数,表示计算到角。

6、小数四则运算顺序跟整数是一样的。

7、运算定律和性质:加法:加法交换律:a+b=b+a加法结合律:(a+b)+c=a+(b+c)乘法:乘法交换律:a×b=b×a乘法结合律:(a×b)×c=a×(b×c)乘法分配律:(a+b)×c=a×c+b×c或a×c+b×c=(a+b)×c(b=1时,省略b)变式:(a-b)×c=a×c-b×c或a×c-b×c=(a-b)×c减法:减法性质:a-b-c=a-(b+c)除法:除法性质:a÷b÷c=a÷(b×c)练习题1:一、填一填。

1.0.72+0.72+0.72+0.72+0.72=()×()=()。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汇总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汇总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汇总第一单元小数乘法1、小数乘整数:意义——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如:×3表示的3倍是多少或3个是多少。

计算方法:先把小数扩大成整数;按整数乘法的法则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2、小数乘小数:意义——就是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如:×(整数部分是0)就是求的十分之八是多少。

×(整数部分不是0)就是求的倍是多少。

计算方法:先把小数扩大成整数;按整数乘法的法则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注意:计算结果中,小数部分末尾的0要去掉,把小数化简;小数部分位数不够时,要用0占位。

3、规律:一个数(0除外)乘大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大;一个数(0除外)乘小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小。

4、求近似数的方法一般有三种:⑴四舍五入法;⑵进一法;⑶去尾法。

5、计算钱数,保留两位小数,表示计算到分。

保留一位小数,表示计算到角。

6、小数四则运算顺序跟整数是一样的。

7、运算定律和性质:加法:加法交换律:a+b=b+a加法结合律:(a+b)+c=a+(b+c)乘法:乘法交换律:a×b=b×a乘法结合律:(a×b)×c=a×(b×c)乘法分配律:(a+b)×c=a×c+b×c或a×c+b×c=(a+b)×c(b=1时,省略b)变式: (a-b)×c=a×c-b×c或a×c-b×c=(a-b)×c减法:减法性质:a-b-c=a-(b+c)除法:除法性质:a÷b÷c=a÷(b×c)第二单元位置8、确定物体的位置,要用到数对(先列:即竖,后行即横排)。

用数对要能解决两个问题:一是给出一对数对,要能在坐标途中标出物体所在位置的点。

2020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1-7单元知识点汇总

2020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1-7单元知识点汇总

【文库独家】第一单元小数乘法1、小数乘整数:意义——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如:1.5×3表示1.5的3倍是多少或3个1.5是多少。

计算方法:先把小数扩大成整数;按整数乘法的法则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2、小数乘小数:意义——就是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如:1.5×0.8(整数部分是0)就是求1.5的十分之八是多少。

1.5×1.8(整数部分不是0)就是求1.5的1.8倍是多少。

计算方法:先把小数扩大成整数;按整数乘法的法则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注意:计算结果中,小数部分末尾的0要去掉,把小数化简;小数部分位数不够时,要用0占位。

3、规律:一个数(0除外)乘大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大;一个数(0除外)乘小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小。

4、求近似数的方法一般有三种:⑴四舍五入法;⑵进一法;⑶去尾法5、计算钱数,保留两位小数,表示计算到分。

保留一位小数,表示计算到角。

6、小数四则运算顺序跟整数是一样的。

7、运算定律和性质:加法:加法交换律:a+b=b+a加法结合律:(a+b)+c=a+(b+c)乘法:乘法交换律:a×b=b×a乘法结合律:(a×b)×c=a×(b×c)乘法分配律:(a+b)×c=a×c+b×c或a×c+b×c=(a+b)×c(b=1时,省略b)变式: (a-b)×c=a×c-b×c或a×c-b×c=(a-b)×c减法:减法性质:a-b-c=a-(b+c)除法:除法性质:a÷b÷c=a÷(b×c)第二单元位置8、确定物体的位置,要用到数对(先列:即竖,后行即横排)。

二年级数学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应用题

二年级数学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应用题

二年级数学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应用题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小明和他的好朋友小华一起去公园玩。

他们兴高采烈地走在路上,口袋里还装着零花钱。

小明掏出他的五元钱,小华也拿出了五元。

哇,两个小朋友的钱加起来有多少呢?要不我们一起算算,嘿嘿。

五加五,没错,就是十元!他们一拍即合,决定买冰淇淋。

说到冰淇淋,小明的眼睛一下子亮了起来,脑子里想的全是五彩缤纷的冰淇淋。

听说有草莓、巧克力、还有香草,他们都想尝一尝。

在冰淇淋店门口,小华看着菜单,眼睛闪闪发光。

“你看,这里的冰淇淋真多啊!”小华兴奋地指着菜单说。

小明点点头,“是啊,要是我们每个人都买一个,那可热闹了!”然后他们开始算起了钱。

小明说:“如果每个人都花五元钱,那我们一共花了多少?”小华想了想,边算边说:“哦!那就是五加五啊!我知道,等于十元!”他们的数学真不错,真让人佩服。

但是,等到冰淇淋来了,小华的眼睛又变得更亮了!他看着手里的香草冰淇淋,心里美滋滋的,像是吃了蜜一样。

“小明,你也快来尝尝这个!”小明刚一口咬下去,嘴里满是冰凉的感觉,简直爽翻了!两人就这样在公园里享受着冰淇淋,笑声传遍了整个公园。

玩累了,他们坐在长椅上,聊起了学校的事情。

“你知道吗?老师说,我们要学会把相同的加数加起来,这样数学就会简单多了。

”小华一边舔着冰淇淋,一边说。

小明想了想,“哎,对呀!就像我们刚才算的钱,都是相同的加数啊!”两个人都笑了,觉得自己真聪明。

突然,小华想到了一个有趣的问题:“那我们如果每个人再买一个冰淇淋,那得多少钱呢?”小明抓了抓头,“我们现在已经花了十元,再来一个冰淇淋,那就是十加十!”小华抬起手来,“对!那就是二十元!”两人哈哈大笑,觉得这个问题真简单。

他们还在想,如果买三杯冰淇淋呢?五加五加五,那就得三十元!这可真是个有趣的数学游戏。

这时,公园里飞来了一只小鸟,停在了他们的肩膀上。

小华说:“哇,小鸟也想来吃冰淇淋吗?”小明乐了,俩人争先恐后地把手中的冰淇淋举到小鸟面前。

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优秀教案

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优秀教案

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优秀教案 1、借助情境图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引入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计算。

2、借助相同加数连加的计算,体会乘法的意义。

让学生经历几个相同的数相加的学习过程,初步理解乘法的意义。

根据图意列出相应的加法算式,体会乘法的意义,体现算法多样化。

谈话法,讲授法。

多媒体师:同学们,你们喜欢魔术表演吗?生:喜欢。

师:今天我们一起去看看精彩的魔术表演吧。

(出示主题图)1、初步感知画面。

师:多神奇的魔术表演啊,你都看到了什么?同学们这里会也藏着很多奇妙的数学知识,不信大家仔细的观察一下。

2、提问题。

师:小朋友观察得很仔细请你们接着看图,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和你的小伙伴交流一下。

学生可能回答一共有多少朵花?一共有多少条鱼?一共有多少个灯笼?3、解决问题。

师:小朋友们很了不起,提出了这么多有价值的数学问题,谁来解决第一个问题?生:2+2+2=6(朵)第二题:4+4+4+4=16(条)第三题:3+3+3+3+3+3=15(个)师:同学们说得不错,请同学们观察一下这几个算式,你发现有什么特点?生:都是连加生1:加数相同。

师:对每一题的加数都相同。

2+2+2是几个2相加?生:3个2相加,(依次说出后几个算式。

)师:请同学说一说20串灯笼的个数,怎么写算式?生动手写:3+3+3+3师:你觉得写起来怎么样?生:很麻烦。

师:怎么就不麻烦了?生:用乘法。

师:你真爱学习。

这个内容我们在下节课里学。

1、出示图:生说,师判断2、出示图:师说题意,生填写,集体订正。

同学们,这节课你知道了什么?你觉得自己的表现怎么样?提前预习下一课。

板书设计:乘法的初步认识。

本节课我把教学重点放在了让学生自主提出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策略上,引出多种不用的解决方法,然后着重认识几个几连加。

引导学生充分经历问题解决的过程,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这样对学生思维的发展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都是非常有益的。

内容仅供参考。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总结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总结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复习知识点归纳总结第一单元小数乘法1、小数乘整数:意义——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如:1.5×3表示1.5的3倍是多少或3个1.5是多少。

计算方法:先把小数扩大成整数;按整数乘法的法则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2、小数乘小数:意义——就是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如:1.5×0.8(整数部分是0)就是求1.5的十分之八是多少。

1.5×1.8(整数部分不是0)就是求1.5的1.8倍是多少。

计算方法:先把小数扩大成整数;按整数乘法的法则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注意:计算结果中,小数部分末尾的0要去掉,把小数化简;小数部分位数不够时,要用0占位。

3、规律:一个数(0除外)乘大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大;一个数(0除外)乘小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小。

4、求近似数的方法一般有三种:⑴四舍五入法;⑵进一法;⑶去尾法5、计算钱数,保留两位小数,表示计算到分。

保留一位小数,表示计算到角。

6、小数四则运算顺序跟整数是一样的。

7、运算定律和性质:加法:加法交换律:a+b=b+a 加法结合律:(a+b)+c=a+(b+c)乘法:乘法交换律:a×b=b×a乘法结合律:(a×b)×c=a×(b×c)见2.5找4或0.4,见1.25找8或0.8 乘法分配律:(a+b)×c=a×c+b×c或a×c+b×c=(a+b)×c(b=1时,省略b)变式: (a-b)×c=a×c-b×c或a×c-b×c=(a-b)×c减法:减法性质:a-b-c=a-(b+c)除法:除法性质:a÷b÷c=a÷(b×c)第二单元位置确定物体的位置,要用到数对(先列:即竖,后行即横排)。

小数的乘、除法知识点归纳总结

小数的乘、除法知识点归纳总结

第一单元小数乘法1、小数乘整数:意义——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2、小数乘小数:意义——就是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计算方法:先把小数扩大成整数;按整数乘法的法则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乘得的积的小数位数不够时,要在前面用0补足再点小数点。

(注意:计算结果中,小数部分末尾的0要去掉,把小数化简;小数部分位数不够时,要用0占位。

)小数乘法法则简记为:一算,二看,三数,四点,五去。

具体方法如下:(1)算:按照整数乘法的法则进行计算;(2)看:两个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3)数:就从积的末尾起数出几位;(4)点:点上小数点;如果位数不够,要再前面用0补足(5)去:去掉小数末尾的0。

能化简的要化简。

小数的性质: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3、规律:乘法中各部分之间的变化关系: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几倍,积也扩大几倍。

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缩小几倍,积也缩小几倍。

一个因数扩大A倍,另一个因数扩大B倍,积就扩大A×B倍一个因数缩小A倍,另一个因数缩小B倍,积就缩小A×B倍一个因数扩大几倍,另一个因数缩小相同的倍数,积不变。

(这叫做积不变性质)4、规律:一个数(0除外)乘大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大;一个数(0除外)乘等于1的数,积等于原来的数;一个数(0除外)乘小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小。

5、求近似数的方法一般有三种:⑴四舍五入法;⑵进一法;⑶去尾法“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的方法:根据要求,看被保留数位的下一位,如果大于5就向被保留数位进1;如果小于5就舍去。

(注意:在表示近似值时末尾的“0”一定不能去掉。

)6、小数四则运算顺序跟整数是一样的。

具体算理如下:一个算式里,如果只含有同一级运算,要从左往右依次计算;如果含有两级运算,要先做第一级运算,后做第二级运算;如果有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最后算括号外面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
教学目标:
1.借助情境图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引入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计算。

2.借助相同加数连加的计算,体会乘法的意义。

教学重点:
让学生经历几个相同的数相加的学习过程,初步理解乘法的意义。

教学难点: 根据图意列出相应的加法算式,体会乘法的意义,体现算法多样化。

教学方法:谈话法,讲授法。

教具:课本、电脑,实物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魔术表演吗?
生:喜欢。

师:今天我们一起去看看精彩的魔术表演吧。

(出示主题图)
二、新授,解决问题。

1、初步感知画面。

师:多神奇的魔术表演啊,你都看到了什么?同学们这里会也藏着很多奇妙的数学知识,不信大家仔细的观察一下。

2、提问题。

师:小朋友观察得很仔细请你们接着看图,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和你的小伙伴交流一下。

学生可能回答:
一共有多少朵花?一共有多少条鱼?一共有多少个灯笼?
3、解决问题。

师:小朋友们很了不起,提出了这么多有价值的数学问题,谁来解决第一个问题?
生:2+2+2=6(朵)
第二题:4+4+4+4=16(条)
第三题:3+3+3+3+3+3=15(个)
师:同学们说得不错,请同学们观察一下这几个算式,你发现有什么特点?
生:都是连加
生1:加数相同。

师:对每一题的加数都相同。

2+2+2是几个2相加?
生:3个2相加,(依次说出后几个算式。


师:请同学说一说20串灯笼的个数,怎么写算式?
生动手写:3+3+3+3……
师:你觉得写起来怎么样?
生:很麻烦。

师:怎么就不麻烦了?
生:用乘法。

师:你真爱学习。

这个内容我们在下节课里学。

三、巩固练习
1、出示图:生说,师判断
2、出示图:师说题意,生填写,集体订正。

四、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你知道了什么?你觉得自己的表现怎么样?
五、布置作业。

提前预习下一课。

板书设计:乘法的初步认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