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新教材人教版必修第一册课时分层作业常见地貌类型 Word版含解析

合集下载

新教材高中地理课时分层作业十一风沙地貌和海岸地貌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含答案)

新教材高中地理课时分层作业十一风沙地貌和海岸地貌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含答案)

新教材高中地理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课时分层作业(十一) 风沙地貌和海岸地貌A级·学考达标练[2022·江苏省江阴高一期末]读图,完成1~2题。

1.下列示意图(图中的线示意形成沙丘的沙层)能正确表示移动沙丘的是( )2.若想植树造林固定移动沙丘,造林地带应在( )①沙丘陡坡一侧②沙丘缓坡一侧③沙丘移动的前方④沙丘移动的后方A.①③ B.①④C.②③ D.②④20世纪五十年代,我国科学家自制了一种集沙仪器,通过收集大风中的沙粒来研究风沙流情况。

图1是沙丘中集沙仪的安置位置示意图,图2是集沙仪剖面示意图(①~⑩为收集沙粒的管子)。

据此完成3~4题。

3.形成沙丘的主要原因是( )A.风力侵蚀B.风力沉积C.风、水共同侵蚀D.风、水共同沉积4.管子内沙粒最多的是( )A.① B.②C.⑨ D.⑩海岸按照物质组成可划分为基岩海岸、砂质海岸和泥质海岸。

图1示意泥质海岸,图2示意基岩海岸及其各种地貌。

据此完成5~6题。

5.形成图示中泥质海岸和基岩海岸的外力作用分别是( )A.流水侵蚀、海水搬运 B.流水沉积、海水侵蚀C.流水侵蚀、海水侵蚀 D.流水搬运、海水沉积6.图2中各种地貌类型形成具有统一演化的过程,按其发展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海蚀洞——海蚀崖——海蚀平台B.海蚀崖——海蚀拱桥——海蚀洞C.海蚀拱桥——海蚀洞——海蚀柱D.海蚀柱——海蚀洞——海蚀拱桥7.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在湿润和半湿润地区的湖畔、河边和海滨,偶见规模较小的沙丘群。

其形成的主要条件为所在地区沙源丰富、多风、植被稀疏。

下图所示区域中,M处发育了规模较小的沙丘群;H县城附近是著名的风口,冬春季节风力尤为强劲;河流发源于黄土高原地区。

(1)分析M处附近沙源较丰富的原因。

(2)分析H县城附近冬春季节风力强劲的原因。

(3)某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对M处的沙丘群规模是否会扩大产生了争议,形成了两种不同的观点。

选择你支持的一种观点,为其提供论据。

高中地理(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课后习题:风沙地貌与海岸地貌(课后习题)【含答案及解析】

高中地理(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课后习题:风沙地貌与海岸地貌(课后习题)【含答案及解析】

第四章地貌第一节常见地貌类型风沙地貌与海岸地貌课后篇巩固提升合格考达标练图甲、图乙为两种地貌景观图。

读图,完成1~2题。

1.图甲所示地貌是()A.雅丹地貌B.黄土地貌C.喀斯特地貌D.丹霞地貌2.图乙所示地貌的形成原因是()A.流水侵蚀B.流水堆积C.海浪侵蚀D.风力侵蚀1题,据图示,图甲中有大量独立而残存的小丘,说明景观所在地气候干旱,风力强劲,属于雅丹地貌。

第2题,图乙所示地貌为海蚀崖和海蚀柱,是由海浪侵蚀形成的,故选C。

2.C下图中等高线(单位:米)示意一种堆积地貌。

读图,完成3~4题。

3.图示地貌为()A.三角洲B.风蚀蘑菇C.江心洲D.沙丘4.图示地貌区盛行风向为()A.东南风B.西北风C.西南风D.东北风3题,根据等高线形态并结合所学知识判读,图示地貌为沙丘。

第4题,图示地貌为沙丘,是风力堆积形成的,在迎风坡一侧,坡度缓。

结合指向标,图示区域盛行风向为西北风。

4.B读图,完成5~6题。

5.图中地貌景观主要分布在干旱地区的是()A.①B.②C.③D.④6.关于图中地貌景观的叙述,正确的是()A.①岩石具有成层性B.②地势起伏很大C.③所在地四季分明D.④岩层弯曲显著5题,读图并根据图中信息可知,丹霞山位于湿润地区,海南南天一柱是海岸侵蚀地貌,路南石林是流水溶蚀地貌,均不在干旱地区,A、C、D错误。

风蚀柱是风力侵蚀地貌,主要分布于我国西北干旱地区,B正确。

第6题,读图可知,①丹霞山岩石具有成层性,A正确。

6.A下图示意河北省秦皇岛南部的海岸沙丘地貌。

据此完成7~8题。

7.该地海岸沙丘地貌形成时期受到的主要外力作用是()A.风力堆积作用B.河流堆积作用C.海浪堆积作用D.风化作用8.古地质时期形成该地区海岸沙丘地貌的主导风向可能是()A.南北风B.东西风C.西北—东南风D.东北—西南风7题,根据材料可知,海岸沙丘中新月形沙丘链最多,主要是风力堆积作用形成的。

第8题,从图中看,该地区新月形沙丘链主要呈西北—东南走向排列,说明古地质时期当地的主导风向可能为东北—西南风。

2025版新教材高中地理课时分层作业13风沙地貌和海岸地貌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2025版新教材高中地理课时分层作业13风沙地貌和海岸地貌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课时分层作业(十三) 风沙地貌和海岸地貌A级·学考达标练辽宁省锦州市的笔架山风景区内,有一座通往笔架山岛的天桥堪称世界奇观(下图)。

天桥由砾石组成,砾石来源于笔架山岛。

涨潮时天桥被海水沉没,落潮时天桥又露出水面。

每天潮涨潮落两次,天桥就露出水面两次。

下表为农历初一、十六笔架山风景区潮汐表及景区巡游说明。

据此完成1~2题。

日期(农历) 大潮小潮大潮小潮初一、十六5:23 11:35 17:47 23:59说明:风力在四级左右时,大潮时间加上3个小时等于桥面起先露出时间;小潮时间加上2个小时等于桥面起先隐去时间。

18:00景区关闭。

1.形成天桥景观的主要作用是( )A.风力侵蚀B.风力积累C.海浪侵蚀D.海浪积累2.2024年8月16日(农历七月十六)风力较小,小明通过天桥到笔架山巡游,其通过的时间最可能是( )A.6:00B.10:00C.15:00D.21:00下图是雅鲁藏布江中游宽谷的爬升沙丘。

读图,完成3~4题。

3.该沙丘位于( )A.冲积扇B.洪积平原C.三角洲D.河漫滩4.下列能正确示意沙丘剖面及其外力作用主要方向的是( )A.①B.②C.③D.④[2024·广东珠海市月考]下图为“我国①②两地区的典型地貌景观示意图”。

读图,完成5~7题。

5.图示①②两地区典型地貌分别属于( )A.风成地貌、河流地貌B.海岸地貌、喀斯特地貌C.海岸地貌、冰川地貌D.冰川地貌、风成作用6.图示①②两地区典型地貌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A.风化B.侵蚀C.搬运D.积累7.下列地形区中,最可能广泛分布图示②地貌的是( )A.江南丘陵B.黄土高原C.华北平原D.青藏高原下图为“世界上两种外力作用形成的地貌景观图”。

读图,完成8~9题。

8.甲、乙地貌的共同之处是( )A.均为外力侵蚀形成B.均位于沿海地区C.形成的缘由相同D.所在地区气候类似9.乙地貌海洋一侧将来可能演化为( )A.海蚀崖B.海蚀平台C.海蚀柱D.海蚀穴10.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新教材高中地理课时分层作业十二地貌的观察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含答案)

新教材高中地理课时分层作业十二地貌的观察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含答案)

新教材高中地理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课时分层作业(十二) 地貌的观察A级·学考达标练下图是某地理兴趣小组考察了某地地貌发育特点后所画的素描图。

读图,回答1~2题。

1.图中甲地地形主要分布在我国的( )A.黄土高原B.云贵高原C.内蒙古高原D.准噶尔盆地2.图中地貌的发育主要是受何种外力影响形成的?( )A.流水侵蚀 B.风力侵蚀C.冰川侵蚀 D.流水沉积室外滑雪作为一项体育休闲项目,日益受到人们的喜爱,滑雪场的雪来源于自然降雪和人工取水造雪。

下图为我国北方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

读图,完成3~4题。

3.图示丙地与戊点的最大高差可能是( )A.599米 B.699米C.799米 D.899米4.某旅游公司决定在该区域投资修建一个现代化滑雪场地,图中最合理的地方是( ) A.甲B.乙C.丙D.丁右图为某观察者观察某地地貌时绘制的示意图。

据此完成5~6题。

5.图中A、B、C、D四点中,最适合观察图中地貌的是( )A.A B.B C.C D.D6.关于地貌观察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地貌观察的顺序是从微观到宏观,从点到面B.观察者描述地貌时,按照从小到大,从低级地貌到高级地貌C.某地的绝对高度一定大于相对高度D.相对高度大、坡度大的地貌,一般较陡7.下图是30°N附近我国东部某地1949年和2012年的土地利用变化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B两处河谷有何区别?原因是什么?(2)判断C处典型的流水地貌类型并分析其成因。

(3)分析图示地区2012年与1949年农业用地的明显变化及对地貌带来的影响。

(4)从图示聚落分布看,该地区聚落的分布特点是________,简述其原因。

B级·选考高分练[2022·河南新乡高一期末]蛇形丘是一种冰水堆积地貌,隆起如堤,弯曲如蛇,两坡陡峭。

其延伸的方向大致与冰川的流向一致,主要分布在大陆冰川区(大陆冰川是在两极地区发育的冰川)。

2020-2021学年新教材地理人教版必修第一册练习与检测:4.1 常见地貌类型 Word版含解析

2020-2021学年新教材地理人教版必修第一册练习与检测:4.1 常见地貌类型 Word版含解析

第一节常见地貌类型必备知识基础练进阶训练第一层知识点一喀斯特地貌读下面人民币版面图案,回答1~2题。

1.此人民币票样,展示的是我国哪类地貌景观()A.石林B.喀斯特地貌C.峡谷D.河口三角洲2.该地景观的主要成因是()A.冰川侵蚀B.流水溶蚀C.风力侵蚀D.海浪侵蚀徐霞客在《徐霞客游记》中记载某地的地貌景观为:“乱峰叠出,十百为群,横见侧出,不可指屈”。

读图,完成3~4题。

3.符合上述景观描述的地点为()A.① B.②C.③ D.④4.构成图中地貌的岩石为( )A.花岗岩B.玄武岩C.石灰岩D.大理岩知识点二河流地貌比较下图中河流a、b、c三处的位置与三幅断面图,回答5~6题。

5.河流位置与断面对应关系正确的是()A.①—a,②-b,③—c B.①-b,②—a,③—cC.①—c,②—b,③—a D.①-c,②-a,③—b6.与河流位置a、b、c对应的主要外力作用分别是()A.侵蚀、搬运、堆积B.侵蚀、堆积、搬运C.堆积、搬运、侵蚀D.搬运、堆积、侵蚀下图为某地貌景观示意图。

据此完成7~9题。

7.图中地貌可能是( )A.冲积扇B.三角洲C.河漫滩平原D.沙丘8.形成该地貌的主要外力作用为()A.流水侵蚀B.风力堆积C.海水侵蚀D.流水堆积9.该地貌类型主要分布在( )A.入海口B.河谷地区C.山麓地带D.高山地带知识点三风沙地貌下图为我国某种地貌景观图。

据此完成10~11题。

10.形成图示地貌的外力作用是()A.风力侵蚀B.风力沉积C.河流侵蚀D.河流沉积11. 我国下列地区中,图示地貌广泛分布的是( )A.东北地区B.西北地区C.东南地区D.华北地区下图为我国西北地区常见的石蘑菇和沙丘图片.据此回答12~13题。

12.石蘑菇是指顶部大、基部小的形似蘑菇状的岩石,其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是()A.风力侵蚀作用B.风力堆积作用C.流水侵蚀作用D.冰川侵蚀作用13.图中沙丘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是()A.冰川侵蚀作用B.流水堆积作用C.风力堆积作用D.流水侵蚀作用知识点四海岸地貌下图为“某海岸地区地貌景观图"。

2021版新教材高中地理课时分层作业10常见地貌类型(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2021版新教材高中地理课时分层作业10常见地貌类型(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课时分层作业(十)(建议用时:40分钟)[合格根底练]1.以下属于河流冲积(洪积)扇地貌景观的是( )[答案] A2.下面是某同学在旅游中拍摄的两幅地貌景观图,图1中岩石A处发育凹沟,图2中红色山群陡峭。

形成上述景观的共同的原因是( )图1 图2A.流水堆积B.流水侵蚀C.风力搬运D.岩浆活动[答案] B下面为某河流剖面示意图。

读图,答复3~4题。

3.下面地貌景观,发育在上图①②③④四地中的是( )A.① B.②C.③ D.④4.图中①~④沉积物颗粒大小的变化规律是( )A.由细到粗B.由粗到细C.先变粗,后变细D.先变细,后变粗[答案]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有一种形状特殊的地貌,裸露在外的岩石千疮百孔,类似于“蜂巢〞。

据此答复5~6题。

5.该地区可能位于( )A.河西走廊B.青藏高原C.三江平原D.江南丘陵6.形成这种花岗岩地貌景观的主要原因是( )A.流水侵蚀B.流水沉积C.风力侵蚀D.风力沉积[答案]7.喀斯特地貌是世界上一种非常独特的地貌类型。

读图答复以下问题。

(1)图1所示的是地表喀斯特地貌类型中的________,该地貌主要分布于图2中地貌类型界限以________(填方位)区域,该区域可能出现的地下喀斯特地貌类型是________。

(2)我国西南地区是世界上喀斯特地貌十分发育的地区之一,其主要原因是该地区分布大量的________岩,并且气温________,降水总量________,具备了喀斯特地貌形成的岩石和气候条件。

(3)分析喀斯特地貌对农业生产的不利影响。

[解析] 第(1)题,图1中喀斯特地貌地表起伏大,相对高度较大,形成众多山峰,可判断出该地为峰林。

图2中地貌类型界限西侧较为平缓,东侧有众多闭合等高线。

东侧符合峰林等高线的特点;地下喀斯特地形主要为地下河和溶洞。

第(2)题,喀斯特地貌是湿热气候条件下,可溶性岩石在大气中的水和二氧化碳等参与下,经过流水溶蚀作用所形成的一种地貌类型,我国西南地区分布大量的石灰岩,并且气温高,降水总量大,具备了喀斯特地貌形成的岩石和气候条件。

2019-2020学年新课标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4-1第一节常见地貌类型+Word版含答案

2019-2020学年新课标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4-1第一节常见地貌类型+Word版含答案

第一节常见地貌类型课程标准:通过野外观察或运用视频、图像,识别3~4种地貌,描述其景观的主要特点。

学习目标:1.运用资料,了解喀斯特地貌、河流地貌、风沙地貌、海岸地貌的类型和特点。

2.运用资料,判断地貌类型并分析其成因。

一、喀斯特地貌1.概况(1)概念:可溶性岩石(如石灰岩)溶于水并被带走,或重新沉淀,在地表和地下形成形态各异的地貌,统称为喀斯特地貌。

(2)分布:主要分布在我国广西、贵州、云南等。

2.主要类型及特点1.上游地貌上游流经山区或高原,流水不断侵蚀河谷岩石,使河谷两岸岩石崩解,形成深而陡的“V”形河谷,河谷岸壁较陡,谷底狭窄,河床底部起伏不平,常见巨大石块和卵石。

2.中下游地貌中游流经山区与平原交界的山前丘陵和平原地区,下游多位于平原地区,多发育冲积平原,河谷呈宽而浅的槽形。

在河流入海或入湖处,泥沙淤积,多发育三角洲。

三角洲和冲积平原地势低平,组成物质颗粒较细,适合农耕。

3.河流其它地貌在地势平缓地区,常常看到呈“S”形弯曲的河道,即河曲。

洪水泛滥时,河水冲断河曲的颈部,使弯曲部分与河道分离,形成牛轭湖。

三、风沙地貌1.概况(1)概念:在干旱地区,以风力为主形成各种地貌统称风沙地貌。

(2)分布:主要分布在我国西北地区。

2.主要类型及特点四、海岸地貌1.概念海岸在海浪等作用下形成的各种地貌,统称海岸地貌。

2.主要类型及特点海浪等侵蚀地貌,海蚀崖、海蚀平台、海蚀穴、海蚀拱桥、海蚀柱等。

海滩、沙坝等是常见的海岸堆积地貌。

海滩分砾滩、沙滩、泥滩。

地势平坦、滩面广阔。

1.黄土高原是怎么形成的?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又是怎样形成的?[答案]黄土高原是由风力的堆积而成,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则是由流水的侵蚀而成。

2.为什么河流凹岸发生侵蚀,凸岸发生堆积?[答案]河流流经弯道时,水质点做曲线运动产生离心力。

在离心力影响下,表层水流趋向凹岸,而底部的水流在压力作用下由凹岸流向凸岸,形成弯道环流。

弯道横向水流的流速是不一致的,从表层流向凹岸的水流流速大,从河底返回凸岸的水流流速小。

新教材高中地理课时分层作业12喀斯特地貌和河流地貌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含答案)

新教材高中地理课时分层作业12喀斯特地貌和河流地貌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含答案)

新教材高中地理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课时分层作业(十二) 喀斯特地貌和河流地貌A级·学考达标练下图示意某地常见的地貌景观。

据此完成1~3题。

1.形成图中“天窗”的主要作用是( )A.风化作用B.风力侵蚀C.板块张裂D.流水溶蚀2.该地地表可能发育的地貌有( )①洼地②峰林③石幔④石笋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3.该地貌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有( )①土壤肥沃,适合发展种植业②地表水源丰富,生产生活供水充足③地貌景观丰富独特,适合发展旅游业④地表破碎,地形崎岖,交通不便A.①③B.②③C.③④D.①④2019年11月15日,中国地质调查局公布在广西那坡县发现一世界级天坑群,该天坑群由19个天坑组成,附近还发现众多的岩溶地质遗迹。

据此完成4~5题。

4.形成该天坑群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A.冰川侵蚀B.风力侵蚀C.流水溶蚀D.海浪侵蚀5.该天坑群附近聚落较分散,其自然原因主要是( )A.地形崎岖B.降水较多C.土壤肥沃D.交通不便[2023·湖北黄冈月考]下图为“我国局部地区示意图”。

读图,完成6~7题。

6.甲处地形名称及其形成的主要地质作用分别是( )A.冲积扇、流水堆积作用B.冲积平原、流水侵蚀作用C.三角洲、海浪侵蚀作用D.三角洲、流水堆积作用7.近年来,甲处地形面积增长速度明显减慢,主要是因为( )A.海平面上升B.沿海地壳下沉C.黄河入海泥沙减少D.该区植树造林8.[2023·山东平度模拟]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喀斯特岩溶天窗是指地下河通往地面的窗口。

广西的地苏地下河是我国长度最长、水量最大的地下河,天窗、溶洞、峰丛等各类岩溶地貌集中分布,形成了“一河、百窗、千山”的地貌形态。

下图示意地苏地下河流域天窗的分布及该地区的喀斯特地貌。

(1)描述地苏地下河流域内天窗的分布特征。

(2)“岩石裂隙→溶洞→天窗”是天窗的形成机制之一,阐释其形成的具体过程。

(3)分析当地地貌对农业生产的不利影响。

(2019新教材)人教版地理必修第一册课时分层作业:11 地貌的观察 Word版含解析

(2019新教材)人教版地理必修第一册课时分层作业:11 地貌的观察 Word版含解析

课时分层作业(十一)(建议用时:40分钟)[合格基础练]1.下图为日本富士山景观,该地貌属于()A.褶皱山B.断块山C.火山D.角峰[答案] C2.下图是我国亚热带某旅游名山景观照片,其景观特征描述正确的是()A.起伏和缓B.陡峭险峻C.地势平坦D.石林群拱B[图中是典型的块状山地,陡峭险峻。

]蛇曲是像蛇一样蜿蜒的河流地貌。

下图为山西永和黄河蛇曲景观图。

读图,回答3~4题。

3.永和黄河蛇曲地貌形成的主要地质作用是()A.地壳运动B.断裂下陷C.流水作用D.风力作用4.甲、乙两处对应的外力作用为()A.甲—侵蚀作用、乙—堆积作用B.甲—侵蚀作用、乙—侵蚀作用C.甲—堆积作用、乙—堆积作用D.甲—堆积作用、乙—侵蚀作用3.C4.A[第3题,图中河流呈弯曲形态,主要是由凹岸侵蚀、凸岸堆积形成的。

第4题,甲处为凹岸,是由流水侵蚀作用形成的;乙处为凸岸,是由流水堆积作用形成的。

]下图是某地理兴趣小组考察了某地地貌发育特点后所画的素描图,读图回答5~6题。

5.图中甲地地形主要分布在我国的()A.黄土高原B.云贵高原C.内蒙古高原D.准噶尔盆地6.图中地貌的发育主要是受何种外力影响形成的?()A.流水侵蚀B.风力侵蚀C.冰川侵蚀D.流水沉积5.B6.A[从素描图中的特征看,该地地貌为喀斯特地貌,主要分布在我国的云贵高原,是因流水的侵蚀作用影响而形成的。

]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珊瑚虫一般分布在水温约为20~30℃、水深50米以内、光照充足的清澈水域。

珊瑚虫以捕食海洋里的浮游生物为生,在生长过程中从海水中吸收钙和二氧化碳,分泌石灰质物质并形成骨骼与外壳,经不断堆积形成珊瑚礁。

南海是全球十大珊瑚礁保护区之一,类型多样的珊瑚礁分布在从海南岛到南沙群岛的广阔水域,南海珊瑚礁多与海底火山伴生。

材料二甘泉海台(虚线内)是由珊瑚礁构成的水下台地,位于西沙海槽南侧。

甘泉海台的形成与岩浆活动和地壳运动有关。

下图为西沙主要海域等深线图。

2021-2022学年高一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常见地貌类型习题含答案.docx

2021-2022学年高一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常见地貌类型习题含答案.docx

4.1常见地貌类型一、选择题1. 小贤同学跟随学校地理社团考察某溶洞后,绘制了如下手绘图,其中文字标注错误的是()2. 埃及费拉菲拉沙漠区有一片屹立在坚实土层之上、仿佛沙雕一样的巨大的蘑菇群岩层,被 当地人称作“蘑菇沙漠”。

读图,完成下题。

(1)下列地貌中与"蘑菇沙漠”成因相同的是()(2) “蘑菇沙漠”最可能分布的地区是(C.石笋D.石柱A.雅丹地貌B.V 形谷地C.牛轴湖D.崇明岛A.湿润地区B.半湿润地区C.半干旱地区D.干旱地区A.峰林B.石钟乳 3.下图是我国某地景观图。

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该地最可能位于()(2)塑造该地貌景观的主要外力作用是(A. 三角洲B.沙丘C.冲积扇D.峰丛 (2)右图所示地貌,其形成原因主要是()A.流水侵蚀B.风力沉积C.风力侵蚀D.流水沉积5. 下图为四种常见地貌景观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A. 冲积扇、石林、风蚀蘑菇、沙丘B. 河口三角洲、石林、风蚀蘑菇、沙滩C. 河口三角洲、石林、风蚀蘑菇、沙丘D. 冲积扇、峡谷、风蚀蘑菇、沙滩(2) 形成②地貌景观的原因是()A.流水侵蚀B.流水堆积C.风力侵蚀D.风力堆积 6. 地质作用包括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会产生重大影响。

读黄土高原和狮身人面 像(如图),完成下列小题。

A.黄土高原B.云贵高原C.柴达木盆地D.四川盆地A. 流水堆积B. 冰川侵蚀C. 风力堆积D. 风力侵蚀4.读图所示的两种地貌,回答下列各题。

(1)左图中所示地貌名称为() ① ② ③ ④(1) 图中①②③④的地貌景观依次是()(1)"虽千沟万壑、却雄浑厚重”的黄土高原,其成因主要是()A.流水侵蚀B.风力侵蚀C.流水堆积D.风力堆积(2)矗立在尼罗河畔的埃及狮身人面像缺损严重,其主要原因可能是()A.雨水侵蚀和溶蚀作用B.风化和风蚀作用C.喀斯特作用D.海蚀作用7.位于川西的“墨石公园”拥有长达数公里的线状石林景观,该地区的石林与常见的喀斯特石林不同,由砂岩在地壳内部经过强烈的定向压力磨碎并重新胶结形成,随断裂隆升出露地表。

新教材高中地理课时分层作业十喀斯特地貌和河流地貌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含答案)

新教材高中地理课时分层作业十喀斯特地貌和河流地貌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含答案)

新教材高中地理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课时分层作业(十) 喀斯特地貌和河流地貌A级·学考达标练[2022·湖南益阳高一期末]读“石灰岩塌陷型天坑形成过程示意图”,完成1~2题。

1.塌陷型天坑形成的主导作用是( )A.风力侵蚀 B.流水沉积C.流水溶蚀 D.风化作用2.图示地貌景观所属的地貌类型多见于我国的某地形区,该地形区是( )A.云贵高原 B.黄土高原C.青藏高原 D.内蒙古高原读图,回答3~4题。

3.关于图甲和图乙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地貌类型都是河流侵蚀地貌B.图甲中河谷的横剖面呈槽形C.图乙凹岸侵蚀较强,凸岸堆积较强D.图甲河段没有堆积作用,图乙河段没有侵蚀作用4.形成图甲景观的主导作用是( )A.河流的溯源侵蚀B.河流的下蚀C.河流的侧蚀D.河流的溶蚀某地理兴趣小组模拟某种地貌的形成过程,做了如下实验(如图所示),步骤一,将书本打开并倾斜放于桌面上;步骤二,将细沙沿书本的中缝从高处向下缓缓倾倒;步骤三,观察桌面上形成的堆积体的外形特点。

读图,完成5~6题。

5.该实验模拟的是( )A.三角洲的形成 B.峡谷的形成C.雅丹的形成D.冲积扇的形成6.类似该堆积体的地貌多位于( )A.河流出山口B.三角洲平原边缘C.狭长山谷的谷底D.大江大河入海口7.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国家主席习近平于2017年11月10日至11日赴越南出席亚太经合组织第二十五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访问越南、老挝。

湄公河上游在我国境内称澜沧江,出境后始称湄公河,并流经老挝、越南等5国。

图甲为澜沧江—湄公河三处河段景观图,图乙为河流地貌示意图。

(1)请将图甲中的景观与图乙中的序号连线。

ⅠⅣⅡⅤⅢⅥ(2)任选图甲中的一幅景观图,对比其他两幅景观图,描述所选景观图中地貌的主要特点,并将答案填写在表格中相应的位置。

B级·选考高分练流量和流速是影响河流侵蚀、搬运和沉积作用的重要因素。

下图为“某河段示意图”,箭头表示河流流向。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 常见地貌类型(含答案)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 常见地貌类型(含答案)

4.1常见地貌类型考点基础练考点一喀斯特地貌“桂林山水甲天下”是赞美桂林及其周边地区喀斯特山水风光的一句名言。

桂林山水北起兴安,南到阳朔,有100多千米的山水风光,是中国乃至世界罕见的喀斯特地貌区。

这里山奇水秀,风光绚丽,人们将其自然景观总结为“四绝”,即簪山、带水、幽洞、奇石。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簪山”地貌类型指的是()A.石钟乳B.石笋 C.石芽 D.峰林2.地面喀斯特地貌的成因是()A.流水的搬运作用B.流水的冲积作用C.流水的溶蚀作用D.冰川的刨蚀作用3.典型的喀斯特淀积地貌形态有()A.石芽、漏斗、落水洞B.石钟乳、石笋、石柱C.天生桥、石林、洼地D.溶洞、地下河、峰丛【答案】1.D2.C3.B【解析】1.峰林是基部断续相连,群峰林立的石灰岩地区的地貌形态,“簪山”地貌类型是峰林,D正确;石钟乳和石笋是地下喀斯特地貌,一般分布在溶洞中,AB错;石芽指可溶性岩石表面沟壑状溶蚀部分和沟间突起部分,C错。

故选D。

2.地面喀斯特地貌主要有石芽→石林→峰林、峰从→孤峰→残丘,溶沟→洼地→溶蚀谷地,落水洞,成因是流水溶蚀作用;,C正确、ABD错。

故选C。

3.喀斯特地貌中的溶沟、洼地、峰丛、峰林、孤峰、残丘及地下暗河、溶洞是流水侵蚀作用形成的,而溶洞中的石钟乳、石幔或石帘、石笋、石柱等是流水的淀积作用形成的,B正确、ACD错。

故选B。

电望远镜(FAST),它建于贵州平塘县大窝凼,是喀斯特地貌所特有的一大片漏斗天坑群。

它就像一个天然的“巨碗”,刚好盛起望远镜如30个足球场面积大的巨型反射面。

下图为FAST景观图。

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4.“中国天眼”选址大窝凼的主要原因是()A.基础稳定,地下水不易下渗B.环境优美,大气能见度好C.地形独特,开挖工程量小D.人口稠密,基础设施完善5.该地区喀斯特地貌()A.形成的最基本条件是可溶性岩石广布B.溶蚀作用形成的浑圆状石灰岩山峰成片分布形成石柱C.淀积作用形成从地面向上长高的堆积体是石钟乳D.不易形成水土流失,有利于农业发展【答案】4.C5.A【解析】4.由材料可知,“中国天眼”主要用于天文观测,选址大窝凼主要原因是该地是喀斯特地貌,多天坑、溶洞,地下水容易下渗,A错误;四周高,中间低的地形便于安置射电望远镜,建设工程量小,人烟稀少,电磁波干扰小,C正确,D错误;环境优美与“中国天眼”选址无关,B错误。

新教材课标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课后作业地貌的观察 含解析

新教材课标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课后作业地貌的观察 含解析

课后作业(十二)一、单项选择题右图为第五套人民币20元背面图,该版面景观为桂林山水,具有“山青、水秀、洞奇、石美”的特点。

据此回答1~2题。

1.该版面景观所表示的地貌是()A.喀斯特地貌B.风蚀地貌C.冰川地貌D.火山地貌[解析]图中景观为桂林山水景观,该景观所表示的地貌属于典型的喀斯特地貌。

[答案] A2.该版面景观的主要成因是()A.流水溶蚀作用B.海浪侵蚀作用C.风力侵蚀作用D.冰川侵蚀作用[解析]图示景观位于我国南方石灰岩分布区,属于喀斯特地貌,是由流水溶蚀作用形成的。

[答案] A读四种地貌景观图,回答3~4题。

3.图中四种地貌景观与其成因对应正确的是()A.a——海浪侵蚀作用B.b——流水侵蚀作用C.c——风力侵蚀作用D.d——冰川侵蚀作用[解析]a、b、c、d四幅图所示景观分别是由风力侵蚀作用、流水侵蚀作用、冰川侵蚀作用、火山喷发形成的。

[答案] B4.若b景观是我国黄土高原地区的地貌景观,则造成该景观的地质作用表现最强烈的季节是()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解析]我国黄土高原地区降水集中于夏季,该季节水土流失严重。

[答案] B下图为某河口三角洲示意图,图中箭头为河流流向。

读图回答5~6题。

5.形成河口三角洲的主要外力作用是()A.风力搬运作用B.海浪沉积作用C.流水沉积作用D.流水搬运作用[解析]河口三角洲是由河水中挟带的泥沙在河口水流速度减慢时沉积形成的。

[答案] C6.下列地貌中,与该河口三角洲形成原因相同的是()A.黄土高原的沟壑B.新月形沙丘地貌C.华北平原D.喀斯特地貌[解析]黄土高原的沟壑和喀斯特地貌均为流水侵蚀作用形成的;新月形沙丘地貌是由风力沉积作用形成的;华北平原是由流水沉积作用形成的。

[答案] C读下图,回答7~9题。

7.该地形的发育主要是受何种外力影响形成的()A.流水侵蚀B.风力侵蚀C.冰川侵蚀D.流水沉积[解析]该地形为我国云贵高原的喀斯特地貌,其形成和发育受流水的侵蚀作用,另外该地的石灰岩广布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新教材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 第四章 地貌 知识点考点提炼汇总

新教材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 第四章 地貌 知识点考点提炼汇总

新教材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第四章地貌知识点考点提炼汇总第四章地貌第一节常见地貌类型喀斯特地貌是指可溶性岩石在适当条件下被水溶解或重新沉淀,在地表和地下形成的地貌。

我国广西、贵州、云南等地最为典型,分布最为广泛。

喀斯特地貌主要分为地表喀斯特地貌和地下喀斯特地貌,其中地表喀斯特地貌主要是因流水侵蚀作用而成,而地下喀斯特地貌则是因流水侵蚀和沉积作用而形成的。

河流地貌是指河流在不同地段形成的不同地貌类型。

河段可分为上游、中下游和河口段。

常见地貌类型有V形河谷、多发育冲积平原和三角洲等。

风沙地貌是指在干旱地区,以风力为主形成的地貌。

主要分为风沙侵蚀地貌和风沙堆积地貌,常见地貌类型有风蚀柱、风蚀蘑菇和雅丹等。

海岸地貌是指海岸在海浪等作用下形成的各种地貌。

主要分为侵蚀地貌和堆积地貌,常见地貌类型有海蚀崖、海滩和沙坝等。

第二节地貌的观察喀斯特地貌的分布与岩石的可溶性密切相关。

岩石的可溶性是喀斯特地貌发育的最基本条件。

河流地貌的地貌类型与河段位置有关,如V形河谷多见于上游,多发育冲积平原和三角洲则多见于中下游和河口段。

风沙地貌的分布与气候、植被等因素有关,多分布于西北地区以及多沙的河谷地带、植被稀少的沙质湖岸和海岸。

海岸地貌的形成与海浪等作用密切相关,常见的地貌类型有海蚀崖、海滩和沙坝等。

观察地貌需要注意的是,地表喀斯特地貌主要是因流水侵蚀作用而成的,而地下喀斯特地貌中的溶洞则是因流水侵蚀和沉积作用而形成的。

同时,喀斯特地貌的发育与岩石的可溶性密切相关。

此外,风沙地貌的分布与气候、植被等因素有关,多分布于西北地区以及多沙的河谷地带、植被稀少的沙质湖岸和海岸。

喀斯特地貌的形成主要取决于岩石的可溶性和水的溶蚀能力,同时岩石的透水性和水的流动性也会影响喀斯特作用的深入程度。

具体影响因素包括岩石的可溶性、岩石的透水性、水的水分条件、水的酸性等。

岩石的可溶性越强,喀斯特作用的空隙和裂隙就越大,透水性也会更强。

水的溶蚀力则受二氧化碳含量、有机酸含量、无机酸含量等因素影响。

最新版新教材高中地理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地貌常见地貌类型讲义

最新版新教材高中地理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地貌常见地貌类型讲义

第一节常见地貌类型学习目标:1.了解常见地貌类型的成因分布。

(重点)2.掌握并能区分常见地貌类型的主要特点。

(重难点)一、喀斯特地貌1.形成:可溶性岩石在适当条件下,溶于水并被带走,或重新沉淀,而在地表和地下形成的。

2.我国的分布:广西、贵州、云南等地最为典型,分布最为广泛。

3.主要类型(1)地表喀斯特地貌:溶沟、洼地、峰林等。

(2)地下喀斯特地貌:以溶洞为主,内有石钟乳、石幔或石帘、石笋等。

[特别提醒]地表喀斯特地貌主要是因流水侵蚀作用而成的;而地下喀斯特地貌中的溶洞是流水侵蚀作用形成的,溶洞内的石钟乳、石幔、石帘、石笋等则是因流水沉积作用而形成的。

河段主要地貌细软的沙滩,又恋恋不舍地退回,一次又一次永远不息地抚摩着;在沙滩上划出一条条的银边……问题1(地理实践力)海边的礁石往往形态各异,试判断其主要成因?提示:海浪的侵蚀作用。

问题2(综合思维)滨海的沙滩是如何形成的?提示:海水的搬运与堆积作用。

[归纳总结] 认识海岸地貌1.什么是海岸地貌由波浪、潮汐和近岸流等海洋水动力作用于海岸带陆地而形成的独特地貌,通常分布在平均海平面上下10~20米左右,宽度数公里至数十公里的地带内。

2.海岸地貌的主要类型主要表现主要分布海蚀地貌海蚀崖、海蚀洞、海蚀柱、海蚀穴、海蚀拱桥、海蚀平台以基岩海岸为主,在我国山东、辽东半岛较为典型海积地貌沙滩、沙洲、贝壳堤及泥质滩涂等以沙(砾)质海岸、淤泥质海岸和珊瑚礁海岸为主。

在我国的杭州湾以北比较集中5.读下面的两幅自然景观照片,完成(1)~(2)题。

(1)形成甲图所示景观的主要外力作用是()A.地壳运动B.冰川侵蚀C.风力侵蚀D.流水侵蚀(2)乙图是海南省著名旅游景观“南天一柱”照片。

该景观()A.形成受海水侵蚀的影响B.表现出石灰岩沉积特点C.反映热带自然景观特征D.在冬季观赏的效果最佳(1)C (2)A [第(1)题,甲图所示景观是典型的风蚀蘑菇,在我国多见于西北内陆,是由风力侵蚀作用而形成。

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第一册教案讲义:常见地貌类型(解析版)

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第一册教案讲义:常见地貌类型(解析版)

地貌常见地貌类型01目标任务02预习导学1.喀斯特石林的经典——路南石林喀斯特地貌的“峰林”和“石林”,一个是“峰”,突兀拔地的“山峰”聚簇;一个是“石”,千奇百怪的“怪石”成林。

这些怪石,原本是巨大坚硬的石灰岩石,在亿万年的风雨侵蚀下,逐渐分崩离析,形成石柱、石笋、石芽……。

它们高不过几米至二十来米,嶙峋峥嵘,寸草不生,虽然不比峰林那样挺拔青秀,却有别样的景致。

路南石林,在昆明市东约100公里的石林彝族自治县(原名路南彝族自治县)境内。

数百平方公里范围内,分布着大石林、小石林、乃古石林等上百个“黑色森林”般的巨石阵,有的独立成景,有的成片成群。

奇峰危石纵横交错,铺天盖地,似被时光凝固了的滔天恶浪、峥嵘怪兽,动人心魄,蔚为壮观。

而那些千姿百态的“象形石”,有的像家畜、野兽,有的像蘑菇、灵芝,还有的像善良的长者、美丽的“阿诗玛”,真让人遥望遐思,浮想联翩。

大大小小的石头森林间,又点缀有大叠水、长湖、月湖等壮观的瀑布和秀丽的湖泊,还有芝云洞、奇风洞等迷宫般的溶洞。

绿茵秀水相依,没有生命的石头森林,似乎也有了灵气。

这些奇丽的景观,与世居此地的彝族风情交相辉映,被誉为"天下第一奇观"。

路南石林是世界上少见的位于亚热带高原的喀斯特地貌,也是世界上唯一能以石林发育遗迹和石林景观系列展现地球演化历史的喀斯课程标准学习目标通过野外观察或运用视频、图像,识别3~4种地貌,描述其景观的主要特点。

1.结合图文材料,分析地貌类型、地貌景观特征及形成过程2.结合不同区域的地理特征,分析不同地区的主要地貌类型及分布3.组织学生进行野外观察,认识地貌类型、描述地貌景观特征,分析其形成原因4.正确认识地貌与环境的关系,掌握人类活动对地貌景观的影响,促进人地协调特地貌区。

2001年成为我国首批国家地质公园,2004年成为首批世界地质公园。

2007年,路南石林与贵州荔波、重庆武隆等“捆绑”申报的“中国南方喀斯特”,被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

高中地理(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课后习题:喀斯特地貌与河流地貌(课后习题)【含答案及解析】

高中地理(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课后习题:喀斯特地貌与河流地貌(课后习题)【含答案及解析】

第四章地貌第一节常见地貌类型喀斯特地貌与河流地貌课后篇巩固提升合格考达标练猴子沟风景区内部资源是一个有机组合的整体,主要景观有大面积的草原与草原中的峡谷、沟谷、峰林、峰丛、竖井、天坑、洼地等(如下图所示)。

读图,完成1~2题。

1.图示地区可能位于我国的()A.青藏高原B.内蒙古高原C.黄土高原D.云贵高原2.该地区地貌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是()A.风力侵蚀B.流水堆积C.冰川侵蚀D.流水溶蚀1题,图示反映的地貌属于喀斯特地貌,大多分布于我国的云贵高原。

第2题,图示喀斯特地貌主要是石灰岩经长期的流水溶蚀作用形成的。

2.D读图,完成3~5题。

3.图中B处的地貌名称是()A.冲积扇B.河口三角洲C.山脊D.悬崖4.图中河流沉积物从B处到A处的情况是()A.颗粒大小不分,杂乱地堆积B.由B处到A处依次是黏土、粉砂、砂、砾石C.由B处到A处依次是砾石、黏土、粉砂、粗砂D.由B处到A处依次是砾石、砂、粉砂、黏土5.图中C河段河谷形态及所受的外力作用分别是()A.“V”形谷、流水侵蚀B.“V”形谷、流水堆积C.“U”形谷、流水搬运D.“U”形谷、冰川侵蚀3题,图中B处位于河流出山口处,由于地势趋于平缓,河道变宽,泥沙堆积,易形成冲积扇。

第4题,图中河流从B处到A处受到流水堆积作用,颗粒大、密度大的沉积物先堆积,颗粒小、密度小的后堆积,因此由B处到A处依次是颗粒由大到小的砾石、砂、粉砂、黏土。

第5题,图中C河段位于河流的上游,受河流下蚀作用,河谷呈“V”形。

4.D5.A读某河流示意图,完成6~7题。

6.甲处地貌的形成与下列哪个因素有关?()A.中游落差小B.流水侵蚀作用C.河流含沙量大D.入海口潮差大7.造成乙现象最终消失的原因是()A.地壳运动B.风化作用C.侵蚀作用D.堆积作用6题,甲处为三角洲,它的形成与河流泥沙堆积有关,河流含沙量大有利于三角洲的发育;中游河流落差大小对河流入海口处的地貌形成没有必然影响;入海口潮差大不利于三角洲的形成。

高中地理新教材人教版必修第一册课时分层作业地质灾害 Word版含解析

高中地理新教材人教版必修第一册课时分层作业地质灾害 Word版含解析

课时分层作业(十五)(建议用时:40分钟)下图为某地某次地震烈度(地震发生时地面所受的破坏程度)分布图,结合下表回答1~2题。

烈度破坏程度Ⅵ人站立不稳,家畜外逃,器皿翻落,简陋棚舍损坏,陡坎滑坡Ⅶ房屋轻微损坏,板房、烟囱损坏,地表出现裂缝及喷砂冒水Ⅷ房屋多有损坏,干硬土上亦有裂缝,地下管道破裂Ⅸ房屋大多数破坏,少数倾倒,烟囱等崩塌,铁轨弯曲Ⅹ房屋倾倒,道路毁坏,水面大浪扑岸A.①B.②C.③D.④2.可能位于震中附近的是()A.①B.②C.③D.④1.A 2.D[第1题,根据图示和表格信息可知,①处烈度最小,等震距应最大。

第2题,图中④处烈度最大,可能位于震中附近。

]北京时间2016年4月16日0时25分,日本九州岛发生了7.3级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

下图为此次地震震源附近区域示意图。

据此,完成3~4题。

3.日本此次地震处()①位于板块交界地带②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③位于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④地壳稳定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4.此次地震可能()A.导致大阪工业生产全部停产B.诱发九州岛雪崩C.威胁附近核电站安全D.诱发强烈的台风灾害3.A 4.C[第3题,日本位于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交界地带,地壳不稳定,处于环太平洋地震带。

第4题,此次地震位于九州岛,距离大阪工业区有一段距离,不一定会导致其工业生产全部停产;九州岛纬度较低,4月份积雪融化,因此不会导致雪崩;地震会威胁附近核电站安全;地震会诱发海啸,但不会诱发台风。

]读某年中国5级以上地震分布图,完成5~6题。

5.由图可知下列关于我国地震的叙述正确的是()A.地震东多西少B.西部灾情重于东部C.西藏和台湾是地震多发区D.地震都发生在板块交界处6.关于我国地震灾情的变化正确的是()A.随着科技发展,经济损失下降B.人口密度加大,地震引发的死亡人数上升C.经济飞速发展,防震、抗震设施落后,经济损失上升D.科技进步,抗震能力提高,死亡人数下降5.C 6.D[第5题,我国地震西多东少,灾情东重西轻,地震分布基本遵循活动性断裂带的分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时分层作业(十)
(建议用时:40分钟)
1.下列属于河流冲积(洪积)扇地貌景观的是()
A[A为冲积扇;B为风蚀蘑菇;C为黄土高原,千沟万壑,为流水侵蚀形成;D为冲积平原。

]
2.下面是某同学在旅游中拍摄的两幅地貌景观图,图1中岩石A处发育凹沟,图2中红色山群陡峭。

形成上述景观的共同的原因是()
图1图2
A.流水堆积B.流水侵蚀
C.风力搬运D.岩浆活动
B[图1为流水侵蚀的凹沟,图2为喀斯特地貌峰林景观,二者都是流水侵蚀作用的结果。

]
下面为某河流剖面示意图。

读图,回答3~4题。

3.下面地貌景观,发育在上图①②③④四地中的是()
A.①B.②
C.③D.④
4.图中①~④沉积物颗粒大小的变化规律是()
A.由细到粗B.由粗到细
C.先变粗,后变细D.先变细,后变粗
3.A 4.B[第3题,图为“V”形河谷地貌,常发育在水流湍急的上游地区,上游河水下切侵蚀,使河床加深,形成“V”形。

图中①地为河流上游地区。

第4题,从①到④地势逐渐变缓;水流流速变慢,从上游侵蚀带来的沉积物会逐渐沉积,流水沉积具有分选性,颗粒大的总会先沉积,因此从①到④沉积物颗粒会逐渐变小。

]
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有一种形状特殊的地貌,裸露在外的岩石千疮百孔,类似于“蜂巢”。

据此,回答5~6题。

5.该地区可能位于()
A.河西走廊B.青藏高原
C.三江平原D.江南丘陵
6.形成这种花岗岩地貌景观的主要原因是()
A.流水侵蚀B.流水沉积
C.风力侵蚀D.风力沉积
5.A 6.C[河西走廊地区气候干旱,外力作用主要表现为风力作用。

花岗岩千疮百孔是风力侵蚀形成的。

]
下图示意不同的地貌。

读图,回答7~8题。

①②
③④
7.图中地貌的形成与风力有关的是()
A.①②B.①③
C.③④D.②③
8.①类地貌在我国可能广泛分布的地区是()
A.东北地区B.东南地区
C.西北地区D.西南地区
7.B8.C[第7题,①新月形沙丘是风力沉积形成的地貌;③风蚀蘑菇为风力侵蚀形成的地貌;②长江三峡和④三角洲为河流地貌。

第8题,新月形沙丘为风沙地貌,主要分布在我国西北地区。

]
下图是鼓浪屿西南沙滩上屹立着的一块巨岩,中间有一个大岩洞,潮涨潮落,海浪拍打这个岩洞时,发出咚咚声响,俨如击鼓,人们称它为“鼓浪石”。

读下图,完成9~10题。

9.形成鼓浪石的地质作用,主要是()
A.海水侵蚀B.风化和风蚀
C.冰川侵蚀D.流水侵蚀
10.图中由海水作用形成的堆积地貌是()
A.岩洞B.岩礁
C.沙滩D.海岸
9.A10.C[第9题,流水侵蚀作用常常形成沟谷、瀑布和峡谷;风化作用
使岩石崩解、破碎,形成风化壳,风力侵蚀作用多形成风蚀柱、风蚀蘑菇、雅丹地貌;冰川侵蚀地貌常有“U”形谷、冰斗和角峰,冰川作用一般在高纬度和高海拔地区;海蚀地貌常有海蚀崖、海蚀穴、海蚀柱、海蚀平台和海蚀拱桥。

巨岩中的岩洞应是海水侵蚀的结果,故A正确。

第10题,岩洞是由于天然水流经可溶性岩石(如石灰岩、白云岩等)与它们发生化学反应而使岩石溶解所形成的地下空间,是流水侵蚀作用形成的;岩礁是位于或近于水面的石块,是海浪的侵蚀作用形成的;沙滩是海底的土壤在地壳运动中露出海面,一些珊瑚礁与贝壳也随之露出,在海浪的冲击磨洗下变成微小的颗粒,成为海滩、沙滩,是海水作用形成的堆积地貌;海岸(又称滨),是在水面和陆地接触处,经波浪、潮汐、海流等作用下形成的滨水地带,这个地区以海浪的侵蚀作用为主。

故C正确。

]
11.喀斯特地貌是世界上一种非常独特的地貌类型。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1所示的是地表喀斯特地貌类型中的________,该地貌主要分布于图2中地貌类型界限以________(填方位)区域,该区域可能出现的地下喀斯特地貌类型是________。

(2)我国西南地区是世界上喀斯特地貌十分发育的地区之一,其主要原因是该地区分布大量的________岩,并且气温________,降水总量________,具备了喀斯特地貌形成的岩石和气候条件。

(3)分析喀斯特地貌对农业生产的不利影响。

[解析]第(1)题,图1中喀斯特地貌地表起伏大,相对高度较大,形成众多山峰,可判断出该地为峰林。

图2中地貌类型界限西侧较为平缓,东侧有众多闭合等高线。

东侧符合峰林等高线的特点;地下喀斯特地形主要为地下河和溶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