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多形性腺瘤 PPT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9
两者鉴别:
Fra Baidu bibliotek
位置 大小及密度
形态 强化方式
多形性腺瘤
非后下象限(以耳垂为 中心生长)
略大,两者密度大多均 匀,都可有大小不等的 囊肿;可有见斑点状或 较大钙化
多形性腺瘤的分叶状肿 瘤所占比例更高
腺淋 巴 瘤
后下象限(淋巴结位于 浅叶后下方)
略小,坏死灶呈裂隙样、 囊腔样,更低,而边界 相对清楚
圆形或类圆形、边缘光 整清晰
5
腮腺腺淋巴瘤
腮腺腺淋巴瘤又称为淋巴乳头状囊腺瘤/ Warthin 瘤,该良性肿瘤生长缓慢,通常来源于 涎腺的上皮,或 者 来 源 于 被 膜 内 淋 巴 结 内 发 生 异 位 的 腺体,这些上皮和淋巴样肿瘤组 织容易继发感染,经抗感染治疗可有所缩小,临 床表现为时大时小肿块,可伴局部疼痛,即所谓 消长史。病灶多呈圆形或类圆形,其直径一般 < 3 cm,在肿瘤外部有较薄包膜,包膜完整或不完 整,肿瘤质地较软,肿物剖面呈实质性,囊变较 常见 .好发于50岁以上男性。
缓慢渐进性强化
“快进快出”
10
腮腺血管瘤
腮腺血管瘤(Parotid hemangiomas, PHS)是一种婴幼儿最常见的涎腺良性 肿瘤。
CT表现:可呈分叶状 ,实性肿块 ,可 占据整个腮腺区。 CT 表现为均匀软组织 密度,强化程度与血管相似.
11
a 为平扫 CT:左侧腮腺区见不规则形肿块,密度均匀,CT 值 36 HU,病灶边界清晰,局部舌样向外及向内咽旁间隙突出。 图 3b 为增强 CT:增强后上述肿块明显强化,CT 值 140 HU 。
12
腮腺恶性肿瘤:
低度恶性肿瘤表现为边界清晰或部分清晰、 形态较规则、常见小片状坏死区的肿块,强 化明显,较少累及两叶。 中高度恶性肿瘤表现为边界不清晰、形态 不规则、密度均匀或较大片的坏死区的肿 块,强化较明显,常累及两叶并浸润周围组织, 淋巴结转移多见。
13
图 5 右侧腮腺深叶基底细胞腺癌,部分边界不 清,内可见片状边界不清略低密度区,并可见强 化血管影。 图 6 右侧腮腺浅叶淋巴上皮癌,分叶状,边界不 清,环形强化,内可见大片状低密度区,侵犯皮 肤、腮腺浅筋膜、胸锁乳突肌。
6
CT表现:
1 ) 病 灶 部位: 多发于腮腺浅叶后部下方。
2) 形态表现: 肿瘤边界清楚,多呈圆形或类圆形,少 数因多发肿瘤而呈分叶状。
3) 病灶密度: 平扫多表现为均匀稍高密度,部分因坏 死囊变而致密度不均匀。
4 ) 增强扫描: 病灶早期不均匀或均匀强化,以明显强
化较为多见,部分中度强化; 延迟期对比剂迅速退出,
患者 女 50岁 汉族 农民
主诉:右侧耳垂前下方无痛性逐渐增大 肿物近10个月。
CT号:435838 病理结果:多形性腺瘤
1
腮腺多形性腺瘤
腮腺最多见的良性肿瘤,约占腮腺良性肿瘤的 80%,多形性腺瘤是一种含有腮腺组织、黏液 和软骨样组织的腮腺肿瘤,故又称混合瘤。其 中的黏液和软骨样组织都是由腺组织蜕变而成 的,肿瘤外层是一层很薄的包膜,是由腮腺组 织受压后变形所形成,并非真性包膜,多形性 腺瘤成分较复杂,可伴囊变坏死及钙化,术后 复发率稍高.临床症状常呈无痛、缓慢生长性 肿块,病程短者数日或数周,长者数年或数十 年。30-50岁女性好发。
14
图 7 左侧腮腺深叶粘液表皮样癌,部
分边界不清,包绕下颌骨,内可见强化
血管影。
图 8 右侧腮腺深叶多形性腺瘤恶变,
密度均匀,边界清楚,未见强化,病灶
后方小结节(黑箭),病理证实为淋巴 结转
15
The end Thank you
16

.
17
3
CT呈分叶、密度不均匀且内有囊性密度影、 边缘较清晰
CT呈分叶状密度不均匀,边缘模糊, 轮廓不清
4
图 2A ~ C 腮腺多形性腺瘤。 A.左侧腮腺浅叶后部下方见一类圆形稍高密度影,密度均匀,大 小约 1. 2 cm × 1. 6 cm,边缘光整; B. 增强后早期轻度均匀强化; C. 延迟期渐进性持续强化
呈“快进快出”表现。
7
图2、3右侧腮腺腺淋巴瘤。图2为CT平 扫,病灶位于腮腺后下象限,病灶密度 欠均,图3为增强扫描,病灶明显强化。
双侧腮腺腺淋巴瘤CT 增强扫描。 双侧腮腺多发病灶, 均位于腮腺后下象限。
8
图 1A ~ C 腮腺腺淋巴瘤。 A. 左侧腮腺内见一类圆形肿块影,密度均匀,大小约 3. 2 cm ×2. 5 cm,境界较清; B. 增强后早期明显均匀强化; C. 延迟期对比剂基本退出
2
CT表现:
( 1) 病灶部位: 多发于腮腺非后下象限,可位于浅 叶或深叶。 ( 2) 形态表现: 病灶均边界清楚,多呈圆形或
类圆形,部分可见分叶。 ( 3) 病灶密度: 多表现为均匀高密度,部分有囊 变坏死区而呈类圆形低密度,有时可见斑点状或 较大钙化灶。 (4 ) 增强扫描: 病灶实质区呈缓慢渐进性强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