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试井分析课件chapter8

合集下载

《试井分析方法》PPT课件

《试井分析方法》PPT课件

不稳定试井基本原理
• 通常说的不稳定试井指的就是测压力恢复 曲线试井 • 最常用的试井模型是无穷大地层一口井生 产的模型
P
2
Ct P
K t
• 极坐标形式
1 p p (r ) r r r t

• • • • • • •
K C t
Ct C f Ce
• 压力恢复试井施工方便,能获得油藏和井 底的许多参数,是不稳定试井中用途最广 的一种方法。本方法要求关井测井底流压 前要有一段稳产时间,理论上要求关井前 的产量一直不变。从某一时刻起将井的产 量突然降到零,则井底压力会逐渐回升。 回升的快慢与油层的性质和井筒条件有关。
• 关井后井底压力表达式为:
压力变化
试井解释:从井底压力资料分析 “相关参数” 井底压力是用深井压力计在井底测量的
流体流动过程
远处油层→近处油层→通过井壁→井底→ 井筒(复杂)→井口→地面管线→油库
井底压力受上下游两个流动段的影响
井底压力主要受地层中压力变化的影响
地层中的变化是上游,起主导作用。
所以通常要解释井底压力资料,都是寻找井底压力和地 层中压力的联系,这个联系就是渗流方程的解。
续流段的解释有利于更好地解释地层段 纯井筒解释并无太重大意义,如能准确掌握续 流才是有意义的
注水井井筒和地层联合作用
提纲
一.试井含义 二.试井解释的基本渗流力学原理 三.试井用地层模型的基本类型 四.试井用井模型基本类型 五.几个基本解
六.常规不稳定试井解释方法
基本假设
• 油层是均质(K)、等厚(H)、等孔隙度 • 流体粘度是常数,牛顿流体 • 岩石及流体都弱可压缩的(气田除外) • 油层中单相流体流动,遵守达西定律 • 裂缝性油层和非牛顿流体有专门研究 • 多相流没广泛用

1-现代试井分析(新)

1-现代试井分析(新)

确认属于何种类型地层


通过试井软件解释计算模型参数 解 释
通过图形分析 判断属于何种试井模型
并作出参数量级估算
油田现场测得压力/时间变化曲线 画成笛卡、单对数及双对数图
油气井试井是涉及面广泛的系统工程
• 针对油气藏和油气井研究的严密的测试设计; • 应用高精度的仪器设备进行现场测试,压力计精度
0.02%FS, 分辨率0.00007MPa, 在井下高温高压条件 下连续记录、存储数十万个压力数据点; • 测试过程中要求油气井配合测试进程反复地开关井, 准确计量油气产量,并处理好产出的油气; • 以复杂油气藏为背景的渗流力学理论和方法的研究; • 以解数理方程中的反问题为基础的试井解释软件; • 结合地质、物探、测井及工艺措施的资料综合分析。
q3
q5
q4
3300 4400 5500 6600 70 8800
时时间间t ,,hh
10
9
8
7
pwf6 6
5
4
3
2
q6
1
0
90 100
对于不具备关井条 件的油气井,可以采 取变产量试井的方法 进行储层研究;
变产量试井相当于 以部分产量开井或关 井,其分析方法与开 井压降或关井压力恢 复试井类似;
开井压降曲线是油 气井开井生产过程中 的井底压力下降过程 变化曲线,最能体现 各种不同类型地层的 压力走势特征;
所有各种类型地层 的不稳定试井解释图 版都是根据渗流力学 方程对应压降曲线段 的数学解制作出的;
针对压力恢复试井曲线解释取得的储层模型,一定要通过开井生产压 降段压力历史拟合检验,符合一致的才可确认模型的正确性,否则必须 对模型加以修改;
◆80年代发明了压力导数图版,编制了试井解释软件,形成了现代试 井分析的基本方法。

《试井分析方法》课件

《试井分析方法》课件
试井分析是油气勘探开发中重要的环节,对于了解油气藏的特性、评估油气藏的 产能和储量具有重要意义。
试井分析的目的
评估油、气、水井的产能
评估油气藏的储量和规模
通过试井分析可以了解油、气、水井 的产能,为后续的生产和开发提供依 据。
通过试井分析可以评估油气藏的储量 和规模,为勘探开发决策提供依据。
确定储层参数
提供依据。
现场实施
01
02
03
04
安装测试设备
按照设计要求,在地层中安装 压力计、流量计等测试仪器。
进行测试操作
按照测试方案进行操作,确保 数据采集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监控测试过程
对测试过程进行实时监控,确 保测试安全顺利进行。
记录测试数据
详细记录测试过程中的各项数 据,如压力、温度、流量等。
资料整理与解释
详细描述
压力瞬态试井分析是通过在地层中注入不同流速的流体,分析压力和流体的动态变化的方法。这种方法可以更好 地了解地层的非均质性和流体的流动特性,为油田开发提供更准确的数据。
压力恢复试井分析
总结词
通过关闭油井,观察地层压力恢复情况,分析地层参数和储层性质的方法。
详细描述
压力恢复试井分析是通过关闭油井,观察地层压力恢复情况,分析地层参数和储层性质的方法。这种 方法可以更好地了解地层的非均质性和储层性质,为油田开发提供更准确的数据。同时,这种方法还 可以预测油井未来的产能和生产动态。
详细描述
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对试井数据进行处 理和分析,可以快速识别和预测地层 参数和流体性质,为油田开发提供更 加科学和可靠的决策依据。
通过试井分析,判断油藏 是均质、非均质、裂缝性 还是复合型,为后续开发 方案提供依据。

现代试井分析的基础理论

现代试井分析的基础理论

Ssw p4 12.065 61.86l5g 1h0rw0
本式只能在0<α<750 , h/rw 大于40时成立
现代试井分析的基础理论
§1-1 试井分析中的一些重要概念
对于均质油藏情形,用S的符号可以判断油层是否受到 污染,但是对于双孔介质油藏却不同,一般正常井的S为负值, 改善井的S<-3。
Rwe和S是两个表示同一情形的参数,不可在同一压力或 产量公式中同时出现。
P Rwe>rw pi
△ps=0 S=0
△ps>0 S>0
△ps<0 S<0
1、未受污染
2、污染
3、措施见效
其中:现R代we试井- 分为析的折基算础理半论径(有效井筒半径)。
§1-1 试井分析中的一些重要概念 3、流动效率
有时用流动效率(Flow Efficiency)表示污染效应的大小, 其定义为存在污染条件下的地层实际压力降与无污染条件下 的地层理论压力降之比,用FE表示。
现代试井分析的基础理论
§1-1 试井分析中的一些重要概念
假设原油充满整个井筒,在开井或关井t小时内,井筒中原 油体积的变化为:
V| q1q2 |t(m3) 24
CV|q1q2 |t p 24p
式中: q1 ,q2分别为地面(折算到井底)和井底产量(m3)
在PWBS阶段:
q1q2
qq12
q q
(开井 ) (关井 )
现代试井分析的基础理论
§1-2 试井解释的理论模型
四、流动阶段的划分 把压降或压力恢复的压差数据绘在双对数坐标系中,可
得一双对数曲线,整个曲线可分为四个阶段。如图: 其中第 一阶段和第二阶段为早期阶段,这一阶段的压力变化数据必 须使用高精度压力计。

《试井分析方法》PPT课件

《试井分析方法》PPT课件

P2 )

0
至今,试井涉及的问题都和上述基本 方程的解有关
上述基本方程要求解,必须配上初始 条件和边界条件。边界条件又包括内边 界条件(井点的条件)和外边界条件 (模型外边界条件)
由于内外边界条件的不同给法,就得 到了各种不同的解,这就构成了试井书 上数不尽的解,或试井模型
提纲
一.试井含义 二.试井解释的基本渗流力学原理 三.试井用地层模型的基本类型 四.试井用井模型基本类型 五.几个基本解 六.常规试井解释方法 七.渗流特征和试井模型 八.基本典型曲线
稳定流压接近自喷最小流压(例如,取 0.3~1.0Mpa)。 • 4.其它工作制度的分布 • 在最大、最小工作制度之间,均匀内插2~3 个工作制度。
• 一般测试程序 • 1.测地层压力 • 试井前,必先测得稳定的地层压力。 • 2.工作制度程序
• 一般由小到大(也可以由大到小,但不常 采用)依次改变井的工作制度,并测量其 相应的稳定产量、流压和其它有关数据。
• 3.关井测压
• 最后一个工作制度测试结束后,关井测地 层压力或压力恢复。
图1—1油井指示曲线类型
• 线性产能方程及其确定
• 图 1—1直线型指示曲线I可用以下线性方 程表示:

q Jp p
• 式中:q——产量,m3/d • J——采油指数,m3/d·MPa • ΔpP——生产压差,MPa
• 给前式加上表皮效应,并将自然对数变成 常用对数得:
pwf

pi

2.21076qB
Kh
lg
t

lg
K
Ct rw2
0.86859S 1.90768
• 式中 q——地面脱气原油产量,m3/d; • B——原油体积系数; • μ——地下原油粘度,mPa.s • K——地层有效渗透率,10-3μ㎡ • ——油层有效厚度,m; • ——生产时间,h; • φ——油层孔隙度; • Ct——总压缩系数,1/MPa • rw——井的半径,cm • S——表皮效应;

《试井技术及其应用》PPT课件

《试井技术及其应用》PPT课件
目前,现场常见的二流量试井(不关井压力恢复)属于 多流量试井的特例,但与多流量试井有所不同。多流量试井 解释要求测试每一个流量下的井底压力变化,而不关井压力 恢复无法测得第一产量下的压力变化。
这种方法的优点在于操作简便,产量损失小,但技术上 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变流量试井示意图
——压力恢复前产量不稳定
等时试井示意图
等 时
延时流 量
要求稳 定
2、 常用试井方法
(9)、修正等时试井
修正(改进)等时试井是等时试井的简化形式。 在等时试井中,每一次开井生产后的关井时间要求足 够长,使压力恢复到气藏静压,因此各次关井时间一 般来说是不相等的,如果不采用地面直读测试方式, 则盲目性很大。
修正等时试井与等时试井的操作相同,不同的是 每个关井周期的时间相同(一般与生产时间相等,但 也可以与生产时间不等,不要求压力恢复到静压)。
• 提供信息:井底完善程度,流动效率,储层流动 系数,地层系数,渗透率,边界信息等,动态储 量等。
压力降落试井示意图
Pw
t=0
t
2、 常用试井方法
(3)、变流量试井
变流量试井产生的情形有二:一是测试过程中人为的有 目的的产生多级流量(包括稳定试井资料的不稳定压力段); 二是受井的产能等因素决定无法实现长时间恒流量生产(压 力恢复测试前产量不稳定或压力降落测试过程中无法保证恒 流量生产)。
试井技术及其应用
一、试井技术简介 1、试井概念 2、常用试井方法
二、试井成果及其的应用 1、稳定试井 2、不稳定试井
三、油田开发后期试井技术所面临的 困难及问题
四、试井技术的最新发展
一、试井技术简介
1、试井的概念
试井是通过油藏压力动态反应来研 究油藏特性的一门学科。是油藏工程学 的重要手段。试井是通过给油藏一系列 “信号”,这个信号通常是改变井的工 作制度而产生的。测试在给定信号作用 下,油藏的压力动态反应。在同样的信 号作用下,不同特性的油藏其压力反应 不同。

现代试井技术精品PPT课件

现代试井技术精品PPT课件

二、国内外发展状况
地质院
压力计标定系统
二、国内外发展状况
地质院
压力计标定系统:
系统指标: 压力标准器精度为0.01% 油浴温度波动值小于±0.1℃(4小时内) 温度均匀性小于±0.1℃(垂直温差) 工作室容积达φ76mm×1600mm
一、前言
二、国内外发展状况 三、现代试井测试工艺 四、试井分析基本原理 五、在勘探开发中的应用 六、发展趋势
一、前 言
试井概念
试井(well testing)是地层中流体流动试验,是以 渗流力学理论为基础,通过测试地层压力、温度和流量变化 等资料,研究油田地质及油井工程问题的一种方法。测试时 测量油气水井由于改变工作制度而引起的压力和产量的变化, 通过对这些变化过程的分析,来研究油藏的参数、井的产能 和完井质量,以及有关的油藏问题。
二、国内外发展状况
国外

现代试井特点
运用了系统分析概念
确定了早期资料的解释方法 完善了常规试井解释方法 采用了解释图版拟合法 边解释边检验
二、国内外发展状况
国内
国内试井应用
50年代中 克拉玛依 恢复试井,可靠p、Kh/u 60年代初 大庆油田 压力一致无天然能量水驱 60年代中 胜利油田 多套层系多套油水系统
一、前 言
试井类型
注入能力测试与压降测试相似,差别仅是液体是 往井内注入。压降和注入能力测试,由于很难在 测试期内保持恒产,因此应用较少。
一、前 言
试井类型
多井试井是在两口或多口井中进行的,在一口井 (激动井)中改变生产制度,而在另一口井(反 映井或观察井)中记录压力响应,干扰试井对地 层非均质性、特别是地层连通性反应敏感,对我 国很多小断块油田尤其重要。

现代试井分析方法

现代试井分析方法

试井过程就是在一定井底条件下(定产 或定压)测量井底压力或地面流量的变化, 即测取系统的输入和输出信号。而试井分析 就是利用这些资料来识别这个未知的系统S (油藏特征参数和井参数等)。
试井解释模型及其特征识别
(一) 试井解释模型 试井解释理论模型由以下三部分组成:基本模型、内边界条 件和外边界条件。 1.基本模型 假设条件:①油藏在平面上是无限大的;②油藏上、下均具有 不渗透隔层,②开井前整个油藏具有相同的压力。基本模型为: ①均质油藏,具有一种孔隙介质②非均质油藏,具有多种孔隙 介质,如双重介质油藏和多层油藏。 2.内边界条件 即井筒附近的情况,包括①井筒存储效应;②表皮效应,③水 力压裂裂缝等。 3.外边界条件 即油气减边界情况,包括:①无限大地层(无外边界);② 外边 界(断层、尖灭等);③恒压外边界④封闭边界。
1早期阶段井筒存储特征
• 在纯井筒存储阶段,由于有:
2.无限作用径向流动阶段
• 该阶段就是半对数曲线呈直线的阶段,在这一阶段,压力波还没有到达 油藏的任何边界,流动状态将与无限大地层径向流的情况完全一样,因 此,该阶段的压力特征将反映出油藏基本模型的特征。研究表明,对于 均质油藏双对数曲线的特征如图3—35a所示,而特种识别即是常用的半 对数曲线,其特征为一条直线,如图3—35b。
3 后期阶段 (外边界的反应阶段)
• (1)恒压边界。对于恒压边界油藏,当压力波到达边界 而趋于稳定流动状态时,可有 ,即压力和时间 无关。因此,在双对数诊断图和半对数特征图上都将 出现一水平直线,如图3—38a和图3—38b。
• (2)封闭边界 对于封闭边界油对于封闭边界油藏,第三节已指出, 有:藏,第三节已指出,有


• 由上述假设条件下的物理模型,可以建立考虑 井筒存储和表皮效应的数学模型,

试井模型简介ppt课件

试井模型简介ppt课件

均质地层
井储 C 表皮 S 水平井
封闭边界(定容地层)
封闭边界(定容地层)
导流能力很强的压裂裂缝(线性流) 单方向发育的裂缝系统
有限导流压裂裂缝(双线性流) 外围地层变差 存在不渗透边界 外围地层变好 地层部分射开
定压的外边界(油层有活跃的边底水)
双重介质地层或双渗地层的过渡流
试井分析模式图
模式图指具备典型特征的双对数分析图。它代表着某一类均质的或非 均质的地层,加上地层外围某种特定外边界条件,再加上某一类特定的 井身结构或某一类完井井底条件,以及井筒对于流动过程的影响,经过 各种组合后所表现出的动态特征情况。
单一直线不渗透边界
M-10
均质地层
井储 C 表皮 S 直线夹角不渗透边界
M-11
均质地层
井储 C 表皮 S 近方形封闭边界
精品课件
模式图
参数及特征
a-b 续流段
d
e
b-c 内区径向流段
a
b
c
c-d 过渡流段 d-e 外区径向流段
a-b 续流段
b-c 内区径向流段
b
c
c-d 过渡流段
a
d
e
d-e 外区径向流段
M-2
井储 C 表皮 S
裂缝和总系统两个径向流
双重介质地层
M-3
井储 C 表皮 S
只有总系统径向流
均质地层
M-4
井储 C 裂缝表皮 Sf
无限导流垂直裂缝
均质地层
M-5
井储 C 裂缝表皮 Sf
有限导流垂直裂缝
均质地层
M-6
井储 C 表皮 S
地层部分射开
精品课件
模式图
参数及特征

试井理论部分PPT课件

试井理论部分PPT课件

3)混合型(图1曲线Ⅲ)
混合型指示曲线的特征为:开 始为过原点的直线,然后变成凹向 压差轴的曲线。直线部分为单相达 西渗流;曲线部分的可能成因:① 随着生产压差的增大,油藏中出现 了单相非达西流,增加了额外的惯 性阻力;②随着生产压差增大、流 压低于饱和压力、井壁附近地层出 现了油气两相渗流,油相渗透率降 低,粘滞阻力增大。
第33页/共59页
第9页/共59页
试井设计
试井设计是有效地进行试井的 必要程序,根据勘探、开发工作的 实际需要和油田地质、油藏工程技 术人员提出的试井要求编制而成。 试井设计是测试部门编制试井工艺 设计、进行现场施工的依据。制定 一个合理的试井方案应遵循以下几 个 原 则 :第10页/共59页
1)以最经济的方式取得最完善的试井测试数 据,执行设计确定的试井方式、试井时间和 适宜的测试仪表性能。 2)有效的论证分析方法。把采集的数据转换 为尽可能多而切实可信的地层参数。 3)提供切实可行的测试方法和工艺技术。
由上所述,异常型曲线并非一定是 错误的,应根据具体情况分析。若为原 因(1),则必须重新进行测试。
P
稳定试井的分析
q
Ⅱ Ⅲ I Ⅳ
图1 指示曲线类型
第22页/共59页
三、单相流稳定试井分析
1、线性产能方程及其确定 图1直线型指示曲线I可用以下线性方程表示:
稳定试井的分析
q=J△pp
(1)
生产压差,MPa 采油指数,m3/d·MPa 产量,m3/d
指示曲线为直线,以此直线可计算以下参数:
第27页/共59页
稳定试井的分析
①采油指数J。在直线上任取一点(q,△pp),按式(1)求得采油指数: J=q/△pp
②油层渗透率。利用求得的采油指数J,由拟稳态流动方程求得平均渗透率KJ

石油开采-试井分析课件

石油开采-试井分析课件

在油田开发过程中,试井分析可以监测油井的生产动态,了解油藏的分布和流动情况。
监测生产动态
根据试井分析的数据,可以优化开采策略,提高采收率和经济效益。
优化开采策略
通过试井分析,可以及时发现油藏存在的问题,如堵塞、裂缝等,为后续的解决提供依据。
发现潜在问题
05
CHAPTER
试井分析的挑战与解决方案
总结词
通过稳定状态下的压力数据,分析油藏的产能和储层参数。
详细描述
稳定试井分析技术是在油井稳定产油一段时间后,收集井口压力数据,通过分析这些数据,可以确定油藏的产能和储层参数,如渗透率、表皮系数等。
通过在两个相邻的井之间进行压力干扰,分析储层的连通性和流体性质。
干扰试井分析技术是在两个相邻的井之间进行压力干扰,通过观察压力响应的变化,可以分析储层的连通性和流体性质,如油的粘度、饱和度等。
石油开采-试井分析课件
目录
试井分析概述试井分析技术试井分析的参数与指标试井分析的应用场景试井分析的挑战与解决方案试井分析的未来发展
01
CHAPTER
试井分析概述
试井是通过测量和观察油井在改变其生产条件下的行为来评估地层特性和确定油藏参数的一种方法。
定义
试井的主要目的是了解油藏的特性,如地层压力、渗透率、地层损害程度等,以及确定合理的生产压差和生产制度。
详细描述
总结词
通过周期性地改变油井的生产状态,分析储层对压力变化的响应。
总结词
脉冲试井分析技术是通过周期性地改变油井的生产状态,如开/关、增/减产等,观察储层对压力变化的响应,从而分析储层的产能和动态特征。
详细描述
总结词
通过关闭油井一段时间,观察井口压力随时间的变化情况。

水平井试井分析方法讲座PPT课件

水平井试井分析方法讲座PPT课件

CD
2
PD tD
无因次渗流模型的解
PD xD , yD , zD , zWD , LD , tD
4
tD 0
erf
1 2
xD
erf
1 2
xD
exp
yD2
4
1
2
n1
exp
n2 2L2D
cos n
zD
cos n
zWD
d
式中:
erf (x) 2 x eu2 du
0
第17页/共61页
第7页/共61页
四川石油管理局与西南石油学院共同承担的“七五”国家 攻关项目《定向井钻井技术研究》的重点试验井隆40-1井于 1989年完钻,垂深2292m,水平位移1459m。该井为井眼轨 迹控制、钻屑携带、井壁稳定、水平井固井等技术提供了经验。
胜利油田1990年9月开钻,1991年1月完钻的埕科1井,井 深2650m ,垂深1882m,水平段长505m,最大井斜角93º, 经电测解释,水平段共有油气层19层,厚达211m。经试油从 井深2579、2597m(一层18m)的油层通过16mm油嘴放喷, 获产油量268m3/d ,产气量11551m3/d。
坐标系
以油层的底面为x-y平面,z轴通过水平井的 中点,水平井与油层底面的距离为zw(m)
第14页/共61页
无因次定义
PD
kH h
1.842103 qB
pi
p
tD
3.6kH
ct
L 2
2
t
14.4kH
ct L2
t
xD
x L2
2x L
yD
y L2
2y L
zD
z h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图8-1 无限大均质地层井间干扰试井典型曲线
§8-1 干扰试井解释方法
如果满足用对数近似表示幂积分函数的条件,即当:
r2 t
时,则可以画出半对数曲线进行半对数分析。
0.144e
设半对数直线段斜率的绝对值为m(图8-2)
则由下式:
2.121103qB
k
P
(lgtlg
0.907)7
kh
Ctr2
m(lgtlg k 0.907)7
开始的大致时间;如果出现直线段,则可进行半对数曲线分析,
§8-2
§8-2
一、 拟压力的计算方法 二、 图版拟合分析 三、 试井解释步骤 四、 拟压力的简化
§8-2
引言
对于流体在多孔介质中渗流时,压力变化服从如下方程:
r2P2 1rPr 3.61ePt
对于气体引进“真实气体的势函数”(Real gas potential), 或称为“拟压力”(Pseudo-pressure)的概念:
PD Ei(4tD1/rD2)
(8-1)
式中:
PD
kh
1.842 103 q
B
(
pi
pwf
)
rD r/rw
tD
3.6k
3
Ctr .6 k
2 w
t t
C
t
r
2 w
开井激动情形 关井激动情形
§8-1 干扰试井解释方法 图8-1是幂积分函数曲线,也就是无限大均质地层井间干扰 试井的典型曲线。
绘出实测曲线lgΔp~lgt与典型曲线进行拟合, 由压力拟合值和时间拟合值可得:
10 p/m
§8-1 干扰试井解释方法 2、介质间不稳定流动模型
如图8-5所示,其纵坐标是pD,横坐标是tD/r2D 也是由两组典型曲线组成: ➢ 1、一组是均质油藏典型曲线,每一条曲线对应一个ω值; ➢ 2、另一组是介质间不稳定流动典型曲线,每一条曲线 对应一个βr2D值,其中β值为:
1
3 3
引言
井间干扰试验,又称水文勘探试验,是一种多井试井。它 是在一口或数口井上改变工作制度(称为“激动”),以使油层 中压力发生变化,在另外一口或数口井中下入高精度压力计测量 压力的变化,来判断它们之间是否连通,并计算参数。
潮汐的影响:约为0.0034MPa, 地层“噪声”影响:约为0.0014~0.0021MPa。 因此,一般说来,要求观测井的压力必须大于0.007MPa
二、 双重孔隙介质油藏干扰试井的图版拟合分析法 1、介质间拟稳定流动模型
如图8-3所示,其纵坐标是无因次压力pD,横坐标是tD/r2D
图版由两组典型曲线构成,其中:
➢ 一组是均质油藏不稳定流动的典型曲线,每一条曲线对
应一个ω值; ➢ 另一组是介质间拟稳定流动的典型曲线,每一条曲线对
应一个λr2D值:
5
基质岩块为平板状时 基质岩块为圆球状时
§8-1 干扰试井解释方法
图8-5双重孔隙介质油藏介质间不稳定流动模型干扰试井解释图版
§8-1 干扰试井解释方法
实测曲线与理论图版拟合如图8-6所示
利用拟合值可进行参数的计算,例如:
kf h
,Cth
,
,
等等。
图版中还给出了均质半对数直线和过渡段半对数直线线段
kfh1.842103qB(PD P)M kf 1.8412 03qhB( PD P)M
由时间拟合值可得:
(hCt)f r23(t.D 6kt/rhD2)M
§8-1 干扰试井解释方法
图8-4双重孔隙介质油藏(介质间拟稳定流动)干扰试井曲线拟合示意图
§8-1 干扰试井解释方法
由典型曲线拟合可得ω(即第二条典型曲线所对应的ω值);
§8-1 干扰试井解释方法
一、 对均质油藏干扰试井,作如下基本假设: ➢(பைடு நூலகம்)地层均质、等厚、无限大; ➢(2) ➢(3)激动井开井前整个地层保持均一的原始压力; ➢(4) ➢(5)观察井没有表皮效应。
§8-1 干扰试井解释方法
均质油藏弹性不稳定渗流基本微分方程在这些条件下的
解就是Theis早在1936年就给出的幂积分函数解:
§8-2
一、
通常可用最简单的数值积分方法——梯形法计算拟压力。
kh1.842103qB( PD P)M
k1.841203qhB( PD P)M
由时间拟和值可得:
hCt
3.6kh
r2(tD /rD2
t
)M
§8-1 干扰试井解释方法
10 1
10 0
pD 10 1
10 2
1 10 1 0 0 1 1 0 1 2 0 1 3 0 1 4 0 1 5 0
tD / rD2
Ctr2
§8-1 干扰试井解释方法
可得:
kh 2.121103qB
m
可以进一步算出kh和k。
Ct
kh100.9
077Plh m
r2
由双对数曲线和半对数曲线分析所得的结果应当相符,如
果相差很大,则需重新进行检查。
§8-1 干扰试井解释方法 图8-2 观测井的半对数直线图
§8-1 干扰试井解释方法
rD2
rw2
km kf
( r )2 rw
图版中有一条水平线,标出均质油藏不稳定流动典型曲线
上半对数直线开始的大致时间。
§8-1 干扰试井解释方法
图8-3双重孔隙介质油藏介质间拟稳定流动模型干扰试井解释图版
§8-1 干扰试井解释方法 观测井的压力变化如图8-4所示 绘制实测压力曲线Δp~t,再同解释图版进行拟合, 由压力拟合值和时间拟合值可得:
(P) p 2PdP
p0 Z
式中: 积分下限P0为任意选取的参考压力点,通常取P0=0 MPa。
§8-2
引进拟压力ψ(p)后,可写出形式上与液体渗流方程完全 相同的气体渗流方程:
21 1
r2 r r 3.6e t
因此,如果将气井压力p换算成拟压力ψ(p),便可以 象油井试井解释那样解释气井试井资料,包括进行常规试井 解释和现代试井解释。
由解λ释r图2D版曲图线8拟-3合中可一得条(:水rD2平)M线/标(rrw出)M 半对数直线段开始的大致
时间,由此可以判断是否可进行半对数曲线分析,可由直线段
斜率的绝对值m求得参数:
kf h2.121103qB
m
( hC t)f
kf
h 1
0.9077Pl h
0m
r2
当λr2D<10-2时,半对数曲线可能呈现两条平行直线,此时
第八章 其它的试井解释方法
教学 基本要求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思考题
第八章 其它的试井解释方法
教学基本要求
了解干扰试井、气井试井和钻杆测试解释方法及其特点。
第八章 其它的试井解释方法
§8-1
一、 均质油藏干扰试井的图版拟合分析方法。 二、 双重孔隙介质油藏干扰试井的图版拟合分析方法。
§8-1 干扰试井解释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