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石油大学,石油工程,渗流力学复习资料全.
渗流的基本原理和规律

渗流的基本原理和规律
四、渗流力学课的特点
• 渗流力学是研究油、气、水在油层中的运动形态和运动规律的 科学。
• 由于油层深埋在地下几千米处,看不见,摸不着,形式多样, 结构复杂,故渗流力学的研究以实验为基础,数学为手段。
渗流的基本原理和规律
一、力学分析
• 油、气、水在岩石中流动,必须要有力的作用
1.流体的重力和重力势能
流体由地球吸引受重力,和其相对位置联系起来,则表现
为重力势能,用压力表示:
Pz—表示重力势能的压力,Pa;
Pz gz
ρ—流体密度,g/cm3; z—相对位置高差,m;
g—重力加速度,m/s2。
渗流的基本原理和规律
• 油气层的概念 • 油藏类型 • 多孔介质
渗流的基本原理和规律
一、油气层的概念
• 油气层是油气储集的场所和流动空间,在其中油气水构成 一个统一的水动力学系统,包括含油区、含水区、含气区 及它们的过渡带。
• 在一个地质构造中流体是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每一局 部地区的变化都会影响到整体。
渗流的基本原理和规律
三、驱动类型
驱动类型不同油藏的开采特征就不同,故鉴别油藏 的驱动类型对油气田开发有重要意义。几个重要的开发指 标:
地层压力:油藏地层孔隙中流体的压力,也称油藏 压力,记为Pe;
井底压力:油井正常生产时在生产井底测得的压力, 也称流压,记为Pwf;
渗流的基本原理和规律
五、本课层物理
渗流力学
油藏工程 采油工程 数值模拟 试井分析 提高采收率原理 油藏保护
渗流的基本原理和规律
六、主要参考书
《渗流力学》复习题及答案_4431525658164019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远程教育学院渗流力学期末复习题一、概念题(可由文字或公式表示,本类型题目也可以以填空题的形式出现)1、压力梯度曲线2、非线性渗流的二项式3、采油指数4、不完善井折算半径5、势的叠加6、平面径向稳定流的渗流阻力7、稳定试井8、折算压力9、活塞式水驱油10、渗流速度11、达西定律12、汇点反映13、综合弹性压缩系数14、导压系数15、等饱和度面移动方程二、简答及概念题(本类型题目有的可以以填空题的形式出现)16、按照储集层的空间形态,油藏可以分成为哪两种类型?17、简述油藏开发中的几种天然能量对应驱油方式。
18、简述油藏流体渗流时流体质点真实平均速度的概念,及其与渗流速度的关系。
19、简述多口生产井同时生产时存在死油区的原因,并给出2种以上动用死油区的方法。
20、写出不稳定试井的概念。
21、写出单相不可压缩流体单向渗流时的产量表达式。
22、根据镜像原理,作出图中两条断层相夹油井的“镜像”:备注:此题可以扩展为两条平行断层、两条断层呈直角、两条断层呈120°等等类型,复习的时候应该要注意。
23、什么是压力的叠加原理?(可由公式或文字表达)24、简述油水两相渗流区形成的原因是什么,其中哪一个更重要?25、作出单相液体封闭边界,油井定产时地层的压力波传播示意图,并说明压力传播的阶段及其特点。
(此题还需要注意和它相似的另外三种情况:封边外边界、油井定压;定压外边界、油井定产;定压外边界、油井定压)26、什么是汇源反映法?汇点反映?27、可压缩流体在弹性介质中油水两相的连续性方程的一般形式。
三、在由一条断层和一条直线供给边界构成的水平、均质、等厚油藏中有一口生产井,如图所示,供给边界的压力为pe ,井到水平边界距离为a ,到垂直边界的距离为b ,地层渗透率K ,原油粘度μ,孔隙度φ,油层厚度h ,油井半径Rw ,在稳定渗流的情况下,试写出该井井底流压的表达式。
(本题15分)考虑:如果是不稳定渗流时井底流压的表达式又是什么四、推导考虑重力与毛管力作用下的含水率公式。
《渗流力学》综合复习资料

《渗流力学》综合复习资料一、填空题1、圆形封闭地层中心一口井生产时的拟稳态是指。
2、油藏的驱动方式包括几种方式。
3、在油气层中相互连通的油气水构成一个。
4、综合压缩系数的物理意义是。
5、流体在地下渗流过程中,受到这几种力的作用和影响。
6、渗流数学模型必须包括的内容有。
7、影响水驱油非活塞性的主要因素是。
8、达西定律是渗流的基本定律,它表明和成正比关系,与成反比关系。
9、地层导压系数的表达式为:,其物理意义为:。
10、折算半径是指:。
11、把油气层中流动的液体、气体以及它们的混合物统称为,把构成油气层的固体结构称为。
12、流体在油气层中的流动称为。
13、流体在地下渗流过程中,受到这几种力的作用和影响。
14、完整的渗流数学模型包括两部分。
15、分流量方程的推导是在忽略了力的情况下得到的一个简化式。
16、油气两相渗流的产量与成正比关系。
17、镜像反映法主要用来研究的影响问题,反映时要求保持不变。
18、渗流速度v是指,流体质点的真实平均速度u是指,两者的关系为。
19、等值渗流阻力法是根据原理建立的,主要解决问题。
20、绘制渗流场图的原则是。
二、简述题1、油井的不完善类型有哪几种?并说明它们对产量的影响。
2、简述油井不稳定试井的基本原理及能解决的问题。
3、绘图说明非活塞式水驱油时含水饱和度变化规律。
4、镜像反映法的作用是什么?在复杂边界油藏中应用的基本原则是什么?5、试绘制Horner曲线,并说明利用它来求原始地层压力的方法。
6、绘图说明非活塞试水驱油时含水饱和度变化规律。
7、叠加原理是解决多井问题的基本原理,说明其实质及在具体应用时应注意什么条件?8、如何确定一维水驱油在油井见水前两相区平均含水饱和度及前缘含水饱和度?9、简述井间干扰现象及势的叠加原理?10、简述油井的不完善类型及其引起产量变化的原因,并说明描述不完善性的方法。
11、简述水压弹性驱动条件下,油井定产量生产时的压力传播规律。
12、写出柯西黎曼条件,并简述利用该条件求势函数(流函数)的方法。
中国石油大学2014渗流力学复习提纲

度值。
y
补充习题
如图做镜像反映,由复势叠加 原理任一点的复势:
-q 0
r2
.M r1
+q x
q q W (z) ln(z a ) ln(z a ) C 2 2 q za ln C 2 z a q r1e i1 ln i 2 C 2 r2e
r1 q ln C1 2 r2
在点(200,300)m处 地层中任意点的渗流速度:
2 2
r1
r2
20000 10000 2 30000
20000 10000
300002 30000 2 cm
10000 10 cm
v
dW( z ) dz
aq 10000*2065.54 /1200 4.1106 cm / s r1r2 3.14*10000 10 *30000 2
口井均为500.0m的停产井中,3 天后会有多大压降。
2、弹性驱动油藏中两口生产井共同生产了T时间,然后关闭一口井,而让另一 口井继续生产,试推导出关闭井井底压力的表达式。
3、弹性驱动油藏中某井以q产量生产t1时间后关井,至t2时刻又开井以原产量
继续生产,试推导出该井再生产t时间的井底压力表达式。
2
e c
q Rw ln c 在生产井井底 w 2 2a
2*3.14*0.5*1200* 100 75 2065.54 cm3 / s 2*10000 6*ln 10
补充习题
Q * *86400 Q地上 131.91 t / d 6 Bo *10
2
Q1 t Q2 r12 ln [ Ei ( )] 4kh t T 4kh 4æt
东北石油大学石油工程历年真题解析

2005-2006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题专业班级:油2003,1-13班课程名称:石油工程一、名词解释( 本大题21 分,每小题1.5 分)1. 油井流入动态2 .气举启动压力3. 相对吸水量4. 酸液的有效作用距离5 . 填砂裂缝导流能力6. 初变形期7. 流动单元8. 注水方式9. 开发层系10 递减率11 .装置角和安置角12 .钻头水功率13 .等安全系数法14 .聚结稳定性二选择题(本大题5 分,每题0.5 分)1 .当油层压力高于水层压力时,油井含水率将随流压的降低而()。
A 上升B 下降C 不变D 上升后再下降2.正冲砂的主要特点是()。
A .冲砂能力强携砂能力弱B 冲砂能力弱携砂能力强C .冲砂与携砂能力都强D 冲砂与携砂能力都弱3 .表皮系数s >0 时,说明该井是一个()。
A 理想完善井B 存在污染井C .超完善井D .停喷需转抽井4. 闭合压力不是很大的低渗地层,要提高增产倍数,应以增大()为主。
A 填砂裂缝渗透率B 裂缝宽度C 裂缝长度D .裂缝导流能力5 .考虑抽油杆弹性伸缩时,悬点最大载荷出现在()。
A .上死点B .下死点C .初变形期末D 速度零点6 注水指示曲线平行上移说明()。
A 吸水指数增大B吸水指数减少C 地层压力上升D地层压力下降7 影响油井结蜡的内在因素是()。
A 原油组成B 开采条件C 原油中杂质D 、管壁光洁度8 当形成水平裂缝时,其()的应力是最小主应力。
A .垂直方向B 、水平X 方向C .水平Y 方向D .不确定9. 土酸中盐酸的作用是()。
A 使反应变慢B 使反应变快C 防止沉淀D 提高PH 值10 .抽油机平衡原理的实质是抽油机在上、下冲程中()相等。
A 悬点做功B 电机做功C 负荷扭矩D 曲柄扭矩三、填空题(本大题10 分,每空0.5 分)1.自喷井中可能出现的流动型态自下而上依次为纯油流、_ 、_ 、_ 和雾流。
2.悬点运动到上死点时惯性载荷的方向_ ,悬点载荷。
中国石油大学《渗流力学》复习题及答案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远程教育学院渗流力学期末复习题一、概念题(可由文字或公式表示,本类型题目也可以以填空题的形式出现)1、压力梯度曲线2、非线性渗流的二项式3、采油指数4、不完善井折算半径5、势的叠加6、平面径向稳定流的渗流阻力7、稳定试井8、折算压力9、活塞式水驱油10、渗流速度11、达西定律12、汇点反映13、综合弹性压缩系数14、导压系数15、等饱和度面移动方程二、简答及概念题(本类型题目有的可以以填空题的形式出现)16、按照储集层的空间形态,油藏可以分成为哪两种类型?17、简述油藏开发中的几种天然能量对应驱油方式。
18、简述油藏流体渗流时流体质点真实平均速度的概念,及其与渗流速度的关系。
19、简述多口生产井同时生产时存在死油区的原因,并给出2种以上动用死油区的方法。
20、写出不稳定试井的概念。
21、写出单相不可压缩流体单向渗流时的产量表达式。
22、根据镜像原理,作出图中两条断层相夹油井的“镜像”:备注:此题可以扩展为两条平行断层、两条断层呈直角、两条断层呈120°等等类型,复习的时候应该要注意。
23、什么是压力的叠加原理?(可由公式或文字表达)24、简述油水两相渗流区形成的原因是什么,其中哪一个更重要?25、作出单相液体封闭边界,油井定产时地层的压力波传播示意图,并说明压力传播的阶段及其特点。
(此题还需要注意和它相似的另外三种情况:封边外边界、油井定压;定压外边界、油井定产;定压外边界、油井定压)26、什么是汇源反映法?汇点反映?三、在由一条断层和一条直线供给边界构成的水平、均质、等厚油藏中有一口生产井,如图所示,供给边界的压力为pe ,井到水平边界距离为a ,到垂直边界的距离为b ,地层渗透率K ,原油粘度μ,孔隙度φ,油层厚度h ,油井半径Rw ,在稳定渗流的情况下,试写出该井井底流压的表达式。
(本题15分)考虑:如果是不稳定渗流时井底流压的表达式又是什么四、推导考虑重力与毛管力作用下的含水率公式。
中国石油大学2014渗流力学复习提纲

4、什么是压降叠加原理和势的叠加原理?它们可以用来解决什么问题?
5、什么是汇源反映法、汇点反映法?它们可以用来解决什么问题? 6、复势叠加原理及应用,势函数及流函数的求解。 7、简述应用等值渗流阻力法求产量的步骤。
补充习题:
无限大地层直线供给边缘处有一生产井,试求: 如果该井单位地层厚度的产量为q,求平面渗流场的复 势、势函数和流函数;
习题13
镜像反映如图,任一点M的势
q1
3
a
1
q1
q1 q2 M ln r1r3 ln r2 r4 C 2 2
供给边界上
b
4
c
q2
2
q2
q1 q2 2 2 e ln R e ln R e C 2 2
习题13
1、2井井底
q1
3
a
1
q1
q1 q2 w1 ln Rw r13 ln r12 r14 C 2 2 q2 4 q1 q2 w2 ln r21r23 ln Rw r24 C 2 2
习题2 P175
6 6 Q * B *10 30*1.32*10 3 o Q cm / s 地上 539.2157 cm3 / s o *86400 0.85*86400 Q r 2 P E i 4 kh 4et
该问题相当于三口井效应的叠加: 1:0-t时间以Q1生产 2:T-t时间以-Q1生产 3: 0-t时间以Q2生产
Q1
r12
Q2
T
t
由压降叠加原理:
P0 Pw (t ) P1 P2 P3 Q1 2.25æt Q1 2.25æ(t T ) Q2 r12 ln ln [ Ei ( )] 4kh Rw1 4kh Rw1 4kh 4æt
渗流力学期末复习提纲

Q 4 Kh
P ws ( t ) Pi
ln t
p
t
t
Horner 公式
第七章 一、概念
油水两相渗流理论
•非活塞式驱油: •水驱油前缘:驱替相水与被驱替相油首次接触面。 •非活塞式驱油含水饱和度变化关系。
S 1.0
1.0-Sor
Swf Swi X0 Xf(t) Xe
•原始溶解气油比:
•生产气油比: 二、油气两相渗流特征 三、油气两相生产特征
第九章
•弹性储容比? •窜流系数?
双重介质渗流理论
•双重介质油藏的基本特征 ?
•双重介质油藏渗流特征 ?
二、计算
Pw f ( t ) Pi Q 4 K h ln 2 .2 5 t rw
2
•不稳定叠加原理
Pi PM
j 1
n
Q j Ei 4 K h
2 rj 4 t j
4 K h ln
j 1
面位置。
P zs PM Z M
B h rAB WOC
判断流动方向
P zsA P zsB
确定界面位置:
P zsA P zsB
A
第二章 概念
油气层渗流基本规律及渗流数学模型
•线性渗流及特征:q~p或v~dp/dr成线性关系或流态呈层流。 •完整的数学模型包括几部分: (1)连续方程: (2)初始条件: (3)内外边界条件:
n
Q j
2 .2 5 t j rj
2
•变产量
PM
( q j q j 1 ) 4 k h
E i[
r
2
渗流物理资料(油层物理+渗流力学)

油田化学资料考试科目名称:渗流物理考试时间:180分钟,满分:150分考试要求:要求掌握油层物理及渗流力学的基本概念、特点、基本理论和方法,并能够熟练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产实际问题。
试卷结构一般如下:a. 基本概念题;b. 填空判断;c. 分析简答题(包括绘简图);d. 推导计算题。
二、考试内容:(一)油层物理要求的主要内容第一章储层流体的物理性质第一节储层烃类的组成及分类石油的化学组成及分类、天然气的化学组成及分类。
第二节储层烃类的相态特征有关相态的基本概念;单、双、多组分体系的相态特征、相图的应用;典型油气藏相态特征。
第三节油气系统的溶解与分离亨利定律、天然气在原油中的溶解特点及其影响因素;相态方程的推导及其应用;平衡常数定义及确定方法,理想溶液平衡常数及应用;油气分离方式、特点及多级分离计算。
第四节天然气的高压物性天然气的基本物性参数(组成、视分子量,相对密度,压缩系数,体积系数,压缩因子,天然气粘度)定义、特点及其应用;天然气状态方程(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压缩因子状态方程)及其应用;对应状态定律、天然气压缩因子图版的应用。
第五节地层油的高压物性地层油基本物性参数(溶解汽油比、体积系数、两相体积系数,密度及相对密度、压缩系数、粘度)的定义、随压力的变化及其应用;地层油PVT测试中闪蒸脱气、微分脱气、多级脱气原理及主要测试参数;凝析气PVT测试中定质量、定体积测试的原理及主要测试参数。
第六节地层水的高压物性地层水矿化度和硬度定义,地层水分类方法。
第二章储层岩石的物理性质第一节岩石的骨架性质粒度组成定义、测试及表示方法,不均匀系数、分选系数定义;比面。
第二节储层岩石的孔隙度储层岩石的孔隙结构(孔隙、喉道、孔喉比、配位数、迂曲度等)相关参数定义;储层岩石孔隙度定义、计算、影响因素及测定方法;储层岩石的压缩性。
第三节储层岩石的渗透性达西定律、达西公式的推广;气测渗透率原理、计算及特点;常规岩心气体渗透率的实验测试方法;非均质储层岩石渗透率计算。
《渗流力学》综合复习资料

《渗流力学》综合复习资料一、简述题1.油井的不完善类型有哪几种?并说明它们对产量的影响。
答:(一)实际不完善井的境地结构很多,但归纳起来基本上可以分为三种类型:(1)打开程度不完善。
油层未全部打开,但打开部分是裸眼完成的。
这种井底结构多半用于有底水且岩层比较坚固的油层。
(2)打开性质不完善。
油层全部被钻开,但为下套管射孔完成。
这种井底结构是目前我国油田上最常见的情形。
这类不完善性主要取决于射孔弹的孔数、射孔弹的直径及射孔弹射入地层的深度。
(3)双重不完善。
油层没有全部被钻开,而且打开部分又是下套管射孔完成的。
(P73,第二节)(二)在一般情况下,不完善井的产量比完善井的要低,其主要原因是不完善井在井底附近渗流面积变小,流线发生弯曲和密集,渗流阻力增加。
但有些不完善井的情况恰好相反,随着各种增产技术的发展及射孔方法的改善,井底附近渗透率得到改善,这种经过处理的特殊不完善井的产量比完善井的产量还要大些。
(P74,第二节)2.油井的不完善类型有几种?描述不完善性的方法有哪些?答:(一)油井的不完善类型基本上可以分为三种类型:(1)打开程度不完善。
油层未全部打开,但打开部分是裸眼完成的。
这种井底结构多半用于有底水且岩层比较坚固的油层。
(2)打开性质不完善。
油层全部被钻开,但为下套管射孔完成。
这种井底结构是目前我国油田上最常见的情形。
这类不完善性主要取决于射孔弹的孔数、射孔弹的直径及射孔弹射入地层的深度。
(3)双重不完善。
油层没有全部被钻开,而且打开部分又是下套管射孔完成的。
(P73,第二节)。
(二)描述不完善性的方法:R (1)井的折算半径:所有按完善井研究的成果都可以用来求解不完善井,只需将井的半径w R代替。
用折算半径wr(2)附加阻力法:油井的不完善性还可以用增加一个附加阻力的方法表示。
(P74-75,第二节)3.镜像反映法的作用是什么?在复杂边界油藏中应用的基本原则是什么?答:(1)镜像反映法的目的:将边界反映掉,变成无限大地层中多口井的情况,再根据势的叠加原理求出其产量。
渗流力学复习总结

绪论1.渗流:流体通过多孔介质的流动。
2.渗流力学:是流体力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同时也是流体力学与多孔介质理论、表面物理、物理化学、固体化学、生物学、生理学等学科交叉渗透的一门边缘学科。
3.渗流力学分为:地下流体资源开发、地球物理渗流、地下工程渗流。
第一章第一节1.油气藏:油气储集的场所和流动的空间。
油气藏的作用:限制流体的运动范围,影响流体的渗流形态,同时还决定流动的边界形状,所以油气藏是渗流的重要外部条件。
2.油气藏的类型:按圈闭形成条件的不同,分为构造油气藏、地层油气藏、岩性油气藏。
构造油气藏:是由地壳运动形成的油气藏,分为背斜油气藏、断层油气藏、刺穿接触油气藏。
地层油气藏:主要是在地层沉积作用时形成的油气藏,包括潜山油气藏、生物礁油气藏、不整合覆盖油气藏、地层超覆油气藏。
岩性油气藏:是储集层的岩性或物性发生侧向变化,形成圈闭而产生的油气藏,分为透镜状岩性油气藏、尖灭性岩性油气藏。
3.层状油藏:往往存在与海相沉积和内陆盆地沉积当中,油层平缓、分布面积大、厚度小,一般具有多油层、多旋回的特点。
块状油藏:灰岩或白云岩油气藏往往在有限的圈闭面积内含有很厚的沉积物,后来经过长期的溶蚀作用、白云岩化作用及构造应力作用使得在相当厚度的油藏中都具有储集油气的能力,相对面积小、厚度大。
4.封闭边界:岩层为孤立体,周界为断层或岩性边界所圈闭,并且没有边水供给。
定压边界:岩层较稳定,一直延伸到地表,并且有边水供给区,在边界上又保持恒定的压头。
第二节1.多孔介质:由大量毛细管或微毛细管结构组成的固体介质。
多孔介质是渗流赖以存在的条件。
多孔介质的特点:孔隙性、渗透性、比表面积大、孔隙结构复杂。
2.储容性:孔隙具有储集和容纳流体的性质。
3.绝对孔隙度:岩石总孔隙体积与岩石视体积之比。
有效孔隙度:岩石有效孔隙体积与岩石视体积之比,表征流体可以通过的有效空隙空间的大小。
4.渗透性:多孔介质允许流体通过的能力。
渗透性的大小用渗透率表示。
渗流力学知识点复习

ω1<ω2<ω3
当时->0,可认为是单一孔隙
介质储层(常规均质储层)
对压力动态
的影响
当->1时,可认为是单一裂缝
介质储层(纯裂缝储层)
第九章 思考题
5、窜流系数对压力动态有什么影响?
窜流系数比对压力动态有什么影响?
双重介质的渗流特征参数和 将控制流体在裂缝-基质中的渗流型态。 (1)越小,过渡段台阶越高,过渡段出现时间越晚
弹性储容比ω
f Cf m C m f C f
=1,岩块无孔隙的裂缝性油藏(纯裂缝油藏) =0,常规的粒间孔隙油藏 0<<1,双重介质油藏
第九章 思考题
2、什么是窜流系数?
窜流系数
在裂缝—孔隙双重介质的渗流过程中,具有粒间孔 隙的基质岩块与裂缝之间存在着流体质量的交换。它反
lgt
无因次压力半对数图
第九章 思考题
4、弹性储容比对压力动态有什么影响?
弹性储容比对压力动态有什么影响?
双重介质的渗流特征参数和 将控制流体在裂缝-基质中的渗流型态。 (1)越小,过渡段越长;反之,越大,过渡段越短
从的定义可知,当越小时,基质孔隙相对发育而裂缝孔隙发育较差,
基质岩块向裂缝补充流体需要较长的时间才能使基质岩块的压力与裂缝的 压力同步下降。所以越小,则过渡段延伸越长;反之过渡段越短。
从的定义分析,窜流系数越小,Km与Kf
的差异越大,即基质孔隙渗透率越小, 渗流阻力越大。因此,在基质岩块与裂 缝网络之间需要较大的压差才能发生窜 流,在开井生产的过程中,裂缝中的压 力就需要较长的时间才能达到基质向裂 缝窜流所需要的压差。所以越小,过 λ1<λ2<λ3
渡段的台阶越高,过渡段出现的时间越
东北石油大学渗流力学期末考试题4

2008-2009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题专业班级:油06,1-11班课程名称:渗流力学一、基本概念(本大题10分,每小题2分)1.导压系数及其物理意义2.采油指数及其物理意义3.气井绝对无阻流量及其物理意义4.井干扰现象及其实质5.折算压力及其实质二、填空(本大题20分,每空1分)1.流体渗流中受到的力主要有、和。
2.油气储集层是,其特点为、、和。
3.油气两相渗流中拟压力函数的表达式为:,其物理意义:。
4.等产量一源一汇流场中存在的特殊现象为,等势线方程为,y轴是一条。
5.气井稳定试井时,按二项式处理试井资料,其流动方程为,绝对无阻流量表达式。
6.单相弱可压缩液体不稳定渗流的基本微分方程为,该类型的方程称为。
7.水驱油过程中产生指进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所致。
8.裂缝-孔隙双重介质的压力恢复曲线的特点是。
幂律非牛顿流体的本构方程为。
三、计算题(本大题10分)实验室用长6厘米的岩心做单向水驱油实验。
实验进行了20分钟,测得岩心中各点含水饱和度值见表1。
水驱油前缘含水饱和度S wf为0.5。
试确定岩心见水时,以上各饱和度值在岩心中的位置(以表格形式给出)。
四、简答题(本大题20分,每小题10分)1.写出平面径向流的流量公式,并说明提高单井产量一般有哪几种途径?2.什么是稳定试井?指示曲线的用途有哪些?五、推导、证明(本大题20分,每小题10分)1.一均质地层中有一条直线供给边界和一条直线断层相交成90°,在其附近有一口生产井,如图所示。
已知地层厚度为h,渗透率为K,液体的粘度为μ,井筒半径为r w,井底压力为p wf,供给边界压力为p e。
试导出该井的产量公式。
图12.证明:等产量的两汇在正常生产时必然产生死油区现象。
六、应用题(本大题20分)某油井的产量史如图2所示,试给出该井井底压力公式。
图2。
渗流力学 重点 中国石油大学 华东

2 cos r
11 折算压力: 假想油藏为静止状态, 油藏内任意一点的实测压力与该点相对于选定海拔平面的液柱压力之和。 P=P0+0.01· γ· Z
12 油藏的(天然)能量主要有:边水的压能,岩石和液体的弹性能,气顶中压缩气体的弹性能,原油中溶解 气体的弹性能和原油本身的重力。 驱动类型:1.重力水压驱动;2.弹性驱动;3.气压驱动;4.溶解气驱;5.重力驱动。 13 达西定律变形 : Q
平面径向渗流的流函数:
28 平面径向渗流的势函数:
q ln r C 2
q y a r c t gC 2 x
29 在依靠弹性能开采时,地层内压力波的传播过程可分为两个阶段:压力波传到边界之前称为压力波传播的
第一阶段;传到边界之后称为压力波传播的第二阶段。 30 拟稳定流:油井以定产量生产,当压力波传波到封闭边缘以后,供给边缘压力下降速度与井底及地层内各 点的压力下降速度相等,且为一常数的一种流动状态。 31 无限大地层弹性不稳定渗流数学模型典型解 : P0 P(r , t )
2 产量公式: Q
2Kh( Pe Pw ) 单位:K--μm2;h—cm;Pe、Rw—cm;Q—cm3/s
3 任意半径处的渗流速度: v
K dP K Pe Pw 1 Re dr ln R r w
21 渗透率突变地层中的平面径向流: (1)对于外圆环来说可以把 R1 看做是 Rw;对于内圆环来说可以把 R1 看做是 Re (2)稳定渗流,各圆柱面上的流量 Q 相等。 产量 Q
注:必须会在下图中读出油水前缘含水饱和度 S wf ,和平均
含水饱和度 S w 43 溶解气驱:当井底压力或平均地层压力低于饱和压力时,油流入井主要是依靠地下油分离出的天然气的弹 性作用的一种开采方式。 44 溶解气驱方式下,油藏生产动态征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地层压力下降平缓,油气比先略降后略升,采油指数下降平缓。 第二阶段:地层平均压力迅速下降,油气比急剧上升,采油指数下降平缓。
渗流力学综合复习资料精选全文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渗流力学综合复习资料一、填充题1.我们把油气层中流动的液体、气体以及它们的混合物统称为(地下流体),把油气层这样的固体结构称为(多孔介质)。
P12.在同一油藏构造的油气层中的油气水构成一个(统一的水动力学)系统。
3.根据主要依靠哪一种(驱动能量)来驱油而区分油藏的不同驱动方法。
P64.流体在多孔介质中流动称作(渗流)或(渗滤)。
5.流体在孔道中的流动速度称为(流体的真实速度),如假设液流通过整个地层横断面积而流动,此时液流的平均速度称为(流体的渗流速度)。
P86.当产量与压差关系用指数式表示Q=c(Δp/Δc)n时,若n=1,说明渗流服从(达西线性渗流)定律,n在1~1/2之间,说明渗流服从(非线性渗流)定律。
P127.渗流力学中把由等压线和流线构成的网格图叫做(渗流场图或水动力场图)。
P548.平面径向渗流时,压力分布曲线是一对数曲线,此曲线绕井轴旋转所构成的曲面,表示地层各点压力值的大小,称为(压降漏斗)。
P369.产量与实际不完善井相同的假想完善井的半径称为(油井的折算半径)。
10.多井同时工作时,地层中任一点的压降值等于各井单独工作时在此点造成的压降值的(代数和)。
P4711.当生产井位于直线供给边界附近时,对这种半无限大地层可用反映法演化成无限大地层,即以直线供给边界为镜面,在另一侧对称位置上反映出一个假象的(注入井),当生产井位于断层附近时,以直线断层为镜面,反映出一个假想的(生产井)。
12.达西定律描述的是流体渗流时(流量)与(生产压差)成正比关系与(渗流阻力)成反比关系。
13.镜像反映法主要用来研究(定压边界)与(不渗透边界)对渗流场的影响,反映时要求保持(边界性质)不变。
14.溶解气驱油田中一般采用(均匀几何)井网,原因是(驱油能量为均匀溶解在原油中的溶解气的弹性能)。
15.油井关井后井底压力在理论上与关井时间t的对数成(直线)关系。
P11016.在直线断层附近一口井的实测压力恢复曲线会出现两个直线段,两直线段有(第二直线段斜率为第一直线斜率的2倍)关系。
渗流力学复习2014秋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重点掌握】
1、分流量方程;
2、等饱和度面移动方程;
3、水驱油前缘含水饱和度、位置的确定方法; 4、见水前两相区平均含水饱和度确定方法,井排见水时间
5、见水后平均含水饱和度确定方法;
6、采出程度的计算。
目 录
各章要点 题型介绍 习题讲解
题型介绍
填空、名词解释:基本概念,基本知识 简述题:基本知识及简单应用 应用题:计算、推导、应用
目 录
各章要点 题型介绍 习题讲解
习题讲解—填空题
1 .完整的渗流数学模型必须包括 综合微分方程、初边值条 件 。 2.当产量与压差关系用指数式表示 Q=c(Δp/Δc)n时,若n=1, 说明渗流服从 达西线性 定律,n在1~1/2之间,说明渗流服从 非线性渗流 定律。 3.渗流力学中把由等压线和流线构成的网格图叫做 渗流场图 或水动力场图 。 4.平面径向渗流时,压力分布曲线是一对数曲线,此曲线绕 井轴旋转所构成的曲面,表示地层各点压力值的大小,称为 压降漏斗 。 5.产量与实际不完善井相同的假想完善井的半径称为 油井的 折算半径 。
习题讲解—填空题
11.在直线断层附近一口井的实测压力恢复曲线会出现两个直线段,两直线段有 第 二直线段斜率为第一直线段斜率的 2 倍 关系。 12.油藏的驱动方式有哪几种 水压驱动,弹性驱动,气压驱动,溶解气驱动和重力 驱动 。 。
13.影响非活塞式水驱油的主要因素是 重力,毛管力和油水粘度差
k 14. 地层导压系数的表达式为 Ct ;物理意义是
3、运动方程;
4、状态方程; 5、连续性原理;
6、质量守恒方程;
7、综合压缩系数; 8、典型数学模型的建立; 9、初边值条件
各章要点
第二章 油气渗流的数学模型 基本要求 【了解】 【掌握】 1、理解建立数学模型的基础、步骤; 2、理解边界条件的分类。 1、完整数学模型的组成部分; 2、数学模型中各方程及初边值条件的作用; 3、运动方程、状态方程、质量守恒方程; 4、单相稳定、不稳定以及两相渗流数学模型;
渗流力学复习2014秋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各章要点
第四章 弹性微压缩流体的不稳定渗流理论
基本要求 【了解】 1、理解圆形封闭地层拟稳态时的近似解;
2、了解有界地层典型解; 3、拉普拉斯变换的概念。
2、理解边界条件的分类。 【掌握】
1、完整数学模型的组成部分; 2、数学模型中各方程及初边值条件的作用; 3、运动方程、状态方程、质量守恒方程; 4、单相稳定、不稳定以及两相渗流数学模型;
各章要点
第二章 油气渗流的数学模型
基本要求 【重点掌握】
1、质量守恒原理; 2、建立油气渗流数学模型的一般过程; 3、油、气、岩石的压缩系数、综合压缩系数、 导压系数的概念及物理意义
基本要求 【了解】
1、理解油井稳定试井的原理及应用; 2、理解多井干扰的实质; 3、了解用保角变换法求解平面渗流问题 的基本原理及特点
各章要点
第三章 单相液体稳定渗流理论
基本要求 【掌握】
1、单相、多相流、稳定渗流、不稳定渗流的概念; 2、单向流与平面经向流质点移动、渗流场图; 3、渗透率突变地层中渗流的计算方法; 4、井的不完善类型、对渗流的影响及表示方法; 5、复势叠加原理与应用; 6、水电相似原理、应用等值渗流阻力法求解渗流问题。
各章要点
第五章 气体渗流理论
核心知识点 1、天然气的性质 2、气体渗流数学模型 3、气体稳定渗流及应用 4、气体不稳定渗流及应用。
各章要点
第五章 气体渗流理论
基本要求 【了解】 1、了解天然气的性质; 2、气体渗流数学模型; 3、气体渗流理论应用。
【掌握】 1、气体稳定渗流; 2、气体不稳定渗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渗流力学复习资料东北石油大学,石油工程第一章基础知识 (2)第二章单相液体的稳定渗流 (4)第三章多井干扰理论 (5)第四章弱可压缩液体的不稳定渗流 (6)第五章油水两相渗流的理论基础 (8)第六章油气两相渗流(溶解气驱动) (9)第一章基础知识1.渗流力学:研究流体在多孔介质中流动规律的一门学科。
2.多孔介质:含有大量任意分布的彼此连通且形状各异、大小不一的孔隙的固体介质。
3.油气储集层:油气储集的场所和油气运移的通道。
4.油气储集层按内部空间结构特点分类:单纯介质、双重介质、多重介质。
5.油气储集层按空间形态特点分类:层状油藏和块状油藏。
6.若背斜构造中同时存在油、气、水,则它们将按重力分异原则分布,即天然气在顶部,油在其下部,而水则在构造的侧翼(称为边水)或在构造底部(称为底水)。
7.油水(气)分界面:油和水(气)的接触面。
8.油水(气)边界:油水(气)分界面在平面上的投影。
9.供给边界:若油藏有露头,且露头外有水源供应,则露头在平面上的投影称为供给边界。
10.封闭边界:若油藏的边界是封闭的,则油藏边界在平面上的投影称为封闭边界。
11.油气储集层特点:储容性、渗透性、比表面大、结构复杂。
12.储容性:油气储集层储存和容纳流体的能力。
(由孔隙度和岩石压缩系数表征)13.多孔介质渗流特点:渗流速度慢,渗流阻力大。
(由比表面大、结构复杂决定)14.渗流的三种基本几何形式有平面单向流、平面径向流、球形径向流。
15.平面单向流渗流特点:流线相互平行,垂直于渗流方向的截面上各点的渗流速度相等。
16.平面径向流渗流特点:流线呈放射状,越靠近井底其渗流面积越小而渗流速度越大,越远离井底其渗流面积越大而渗流速度越小。
17.球面径向流渗流特点:渗流面积成球面形,流动呈现三维流动。
18.渗流速度:流体通过单位渗流面积的体积流量。
(标量,高压指向低压)19.真实渗流面积:流体所流过的孔道的横截面的面积。
20.真实渗流速度:流体通过单位孔道面积的体积流量。
21.原始地层压力:油藏投入开发前测得的地层压力。
(第一批探井或者压力梯度曲线反演)22.压力梯度曲线:以第一批探井的原始地层压力与对应地层深度作出的曲线(一般为直线)23.目前地层压力:油藏开发过程中,不同时期的地层压力。
24.边界压力:油藏边界处的压力。
若边界处存在供源,则此压力称为供给边界压力;若边界是封闭的,则称此压力为封闭边界压力。
25.井底压力:正常生产状态下,在生产井井底所测得的压力。
一般指位于油层中部的压力。
26. 折算压力:油藏中任一点的实测压力均与油藏埋藏深度有关,为了确切的表示地下的能量的分布情况,必须把地层内各点的压力折算到同一水平面上,经折算后的压力称为折算压力。
27. 折算压力公式:M M ZM D g p p ∆+=ρ;28. 折算压力实质:代表了该点流体所具有的总的机械能。
29. 渗流过程中所受力:重力、惯性力、弹性力、毛管力、粘滞力(弹毛粘为主要作用力)。
30. 油藏的驱动方式:重力水压驱动、弹性驱动、溶解气驱动、气压驱动、重力驱动。
31. 重力水压驱动:以与外界连通的水头压力或人工注水的压力作为主要驱动力的驱油方式32. 弹性驱动:以岩石及流体本身的弹性力作为主要驱动力的驱油方式。
33. 溶解气驱动:以从石油中不断分离出来的溶解气的弹性能作为主要驱动力的驱动方式。
34. 气压驱动:若油藏存在气顶,主要依靠气顶压缩气体的弹性力作为主要驱动力的驱油方式。
35. 重力驱动:以流体的重力作为主要驱动力的驱油方式。
(其他能量均枯竭且油藏具有明显倾角)。
36. 线性渗流:符合Darcy 定律,即流量与压差呈线性关系的渗流。
37. 渗流过程是消耗能量克服阻力获得流量的过程。
38. Darcy 定律适用条件:流体为牛顿流体、渗流速度必须在适当的范围。
39. 非线性渗流:偏离Darcy 定律的渗流。
40. 高速非线性渗流:岩石中的流道弯弯曲曲,加之渗流速度较高,因而产生较大的惯性力,以至达到与粘性力相比不可不略的程度。
常发生在:气井、裂缝性油井、砂岩油田油井井底附近。
第二章单相液体的稳定渗流41.稳定渗流:运动要素(速度、压力、密度等)都是常数的渗流。
42.数学模型:用数学语言综合地表达油气渗流过程中全部力学现象和物理化学现象的内在联系和一般运动规律的方程(或方程组),包括基本微分方程式、定解条件。
43.平面单向流压力消耗特点:沿程渗流过程中压力是均匀下降的。
44.平面径向流压力消耗特点:压力主要消耗在井底附近,是因为越靠近井底渗流面积越小渗流阻力越大45.流场图:由一组等压线和一组流线按一定规则构成的图形。
46.等压线:流场中压力相同点的连线;47.水力学完善井:油层全部钻穿,且裸眼完井的井。
48.打开程度不完善:油层未全部钻开,但已钻开部分是裸眼完井的。
(打开程度衡量)。
49.打开性质不完善:油层全部钻开,但采用下套管射孔的方式完井。
(孔数、孔径)。
50.双重不完善:油层未全部钻开,且采用下套管射孔的方式完井。
51.折算半径:把不完善井假想成具有某一井径的完善井,其产量与实际产量相等,该假象的完善井的井径即为折算半径。
52.试井:通过对井生产动态的分析来研究油层各种物理参数及油井生产能力的测试方法。
53.稳定试井:稳定试井又称系统试井。
通过人为地改变井的工作制度,在各个井工作制度稳定的情况下,测定压力与其对应的产量等资料,以确定油井生产能力,确定合理的工作制度,推算地层有关参数,判断增产措施效果。
54.IPR曲线应用:确定油井生产能力,确定合理的工作制度,推算地层有关参数,判断增产措施效果。
55.IPR曲线分类:I(合理)、II(正常)、III型(不正常)。
56.采油指数:单位压差下的采油量。
其物理意义是反应油井生产能力。
第三章多井干扰理论57.井干扰现象:在油层中有许多井同时工作时,任意一口井的工作制度发生改变,如新井投产、事故停产、更换油嘴等,必然会引起其他井的产量及井底压力发生变化,这种现象称为井干扰现象。
58.井干扰现象实质:地层能量的重新平衡。
59.压降叠加原理:多井同时工作时,地层内各点的压降等于各井单独工作时在该点产生的压降的代数和。
60.势叠加原理:多井同时工作时,地层内各点的势等于各井单独工作时在该点产生的势的代数和。
61.汇源反应法:在求解直线供给边界附近存在一口生产井的渗流问题时,以直线供给边界为对称轴,在其另一侧与生产井对称的位置上,虚设一口等产量的注入井,把问题转变成无限大地层存在等产量一源一汇的求解。
62.汇点反应法:在求解断层边界附近存在一口生产井的渗流问题时,以断层为对称轴,在其另一侧与生产井对称的位置上,虚设一口等产量的生产井,把问题转变成无限大地层存在等产量两汇的求解。
63.等产量一源一汇:①等势线:r1/r2=C0 y轴也是一条等势线。
等势线和流线都是一组偏心圆。
②舌进现象:当液体质点从注水井沿x方向己达到生产井时,沿其他流线运动的质点还未达到生产井,这就形成了舌进现象。
(注水井生产井相互交错开)64.等产量两汇:①等势线:r1xr2=C0 y轴是分流线②存在死油区。
平衡点:等产量两口生产井连线上流速为零的点。
65.等值渗流阻力法:根据水电相似原理,用电路图描述渗流过程,然后按照有关电学原理来求产量或压力的解决问题方法。
66.平衡井:为了使断层保持分流线性质所虚拟的井。
67.点汇:平面上存在一点,流体流向这一点,并在此消失,这个点称为点汇。
第四章弱可压缩液体的不稳定渗流68.弹性驱动:若液体从地层流向井底时,主要依靠岩石和其中所含液体本身的弹性能作为渗流的动力的驱动方式。
69.压力降落传到边界之前,称为压力波传播第一阶段,传到边界之后称为第二阶段。
如果边界处有充足的边水供应,则弹性驱动可以逐渐转化成刚性驱动;如果边界是封闭的,当地层压力降到低于饱和压力后,由于气体从原油中逐渐分离出来,而开始转化为溶解气驱动。
70.拟稳定期:压降漏斗传到边界,经过一段时间后,地层各点的压力下降相对稳定,在任一点下降速度均相同,这个时期称为拟稳定期。
71.导压系数物理意义:反映岩石及其中流体对压力传播快慢的影响。
72.不稳定试井:利用油井以某一产量进行生产(或生产一定时间后关井)测得的井底压力随时间变化的资料来反求各种地层参数。
73.不稳定试井应用:(1)确定井底附近或两井之间的地层参数,如导压系数、流动系数等(2)推算地层压力(3)判断油井完善程度,估算油井增产措施的效果(4)发现油层中可能存在的各类边界(如断层、尖灭、油水界面等)(5)估算泄油区内的原油储量。
74.实测压力恢复曲线与理论压力恢复曲线出现偏差的原因:续流效应、表皮影响、存在边界。
75.利用压力恢复曲线推算目前地层压力(平均压力):时间外推法、松I法。
76.压力降落试井法:利用油井以固定产量生产时,井底压力随时间不断降落的资料确定油层参数的方法。
77.压力恢复试井法:利用关井后井底压力随时间不断恢复的实测资料,确定油层参数的方法。
78.探边测试:探测井周围遇到的断层、尖灭、油水(气)边界等边界。
方法:利用压力恢复曲线确定断层、Y函数法。
79.续流现象:当油井开井或关井时,由于原油具有压缩性等多种原因,地面产量和地下产量并不相等。
这是由于井筒储存效应引起的。
井筒有一定体积,可以储存具有压缩性的液体。
80.井筒储存效应分为:纯井筒储存阶段、井筒储存效应过渡期。
81.井筒储存系数:井筒内单位压力变化引起的井筒内流体体积的变化值。
82.表皮效应:在井筒附近的一个小的环形区域,由于钻井液的侵入、射开不完善、酸化压裂见效等种种原因,这个小环形区域的渗透率与油层不同。
因此,流体从地层流入井筒时,在这个小环形区域会产生一个附加压降。
83.表皮因子:用来表示一口井表皮效应的性质和严重程度的一个无因次的附加阻力。
第五章油水两相渗流的理论基础84.活塞式水驱油:把水驱油的过程视为活塞式的推进,油水接触面垂直于流线方向均匀地向井排移动。
油区和水区是截然分开的。
这种驱动方式称为活塞式水驱油。
85.非活塞式水驱油:由于粘度差、重率差、毛管力、地层非均质性等因素影响,水渗入到油区后会形成一个油水同时混合流动的两相渗流区。
86.指进现象:在外压差作用下,由于大毛管孔径大,渗流阻力小,水首先渗入大毛管空隙。
由于油粘度远大于水粘度,故有水渗入的毛管中,渗流阻力越来越小,水窜越来越严重,形成严重的指进现象。
87.等饱和度平面移动方程应用:确定前缘含水饱和度、确定平均含水饱和度、确定井排见水时间。
第六章油气两相渗流(溶解气驱动)88.GOR曲线:曲线分为三个阶段。
在第I阶段时,生产油气比缓慢下降,在这一阶段,地层压力刚开始低于饱和压力,分离出的自由气很少,呈单个气泡状态分散在地层内,气体未形成连续的流动,故自由气的膨胀所释放的能量主要用于驱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