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放射性粒子组织间近距离治疗肿瘤专家共识
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转移性淋巴结肿瘤17例体会

2 0 — 0 7年我 院 肿瘤 介入 科 住 院 患 者 1 06 20 7例 , 为 转 移 均 性 淋 巴结 肿瘤 ( 2 )男 1 例 , 6例 , 龄 4 — 8岁 。 均 9枚 , 1 女 年 17 平
5 . , 例 为食道癌转 移 、 为 胃癌转 移 、 43岁 2 3例 5例为肺 癌转 移、 6例为乳腺癌转 移 、 例 为肝胆管细胞癌转移 ,皆位于锁 1 骨上区或 ( ) 和 颈部。
年 复查发现颅 内转移灶 , 锁骨 上区无复发病灶 。其余病人均
无远处转移或局部 复发 。
2方 法
4讨 论
首先通过超声图像所提供 的肿瘤及周围器官 的信息 , 测
出肿 瘤 的三 维 径 线 , 数 据 输 入 三 维 治 疗 计 划 系统 , 终 得 将 最 出 粒 子 的 放 射 总 剂 量 、 子 的 数量 、 子 种 植 的 准 确 部 位 以 粒 粒
夏 栋
( 黑龙 江 省 大 庆 市 第二 医院 , 龙 江 大庆 13 6 ) 黑 641
摘 要 : 目的 探 讨 放射 性 粒 子 植入 在 转 移 性 淋 巴 结肿 瘤 治疗 中的 应 用价 值 。 方 法 超 声 引导 下将 1 5 粒 子按 计 划 植入 肿 瘤 2I
的不 同深 度 , 术后 超 声验 证 粒 子 剂 量 分布 是 否 与 治 疗 计划 一 致 , 定 下步 补 充 治 疗方 案 。 结果 15 粒 子 植入 治疗 后 。 有 患 确 21 所 者 临床 症 状得 到不 同程 度 的 改善 , 术后 复查 见 肿 瘤 明 显缩 小。 结 论 放 射 性 粒 子植 入 在 转 移 性淋 巴 结肿 瘤 治 疗 中有 较 高 的 应
1一般 资 料
证 粒 子 种植 后剂 量分 布是 否 与治 疗 计 划 一 致 , 定 下 步 补 充 确 治 疗方 案 。
放射性粒子植入近距离治疗恶性肿瘤

放射性粒子植入近距离治疗恶性肿瘤王美清;彭大为;周宇;羊永梅;吴锐【期刊名称】《海南医学院学报》【年(卷),期】2006(12)5【摘要】目的:提高晚期恶性肿瘤及难治性肿瘤的局部控制率和有效率,减轻因治疗而带来的不良反应,提高肿瘤患者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期.方法:通过专用三维立体定向治疗计划系统(TPS)及影像学精确定位,经组织间按计划适形,均匀分布地将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到肿瘤组织内.结果:32例患者,完全缓解(CR)21.8%、部分缓解(PR)70.2%、没变化(NC)4.8%、进展(PD)3.2%.结论:三维立体定向种植放射性粒子近距离治疗肿瘤可以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而且不良反应小.【总页数】2页(P420-421)【作者】王美清;彭大为;周宇;羊永梅;吴锐【作者单位】海南省海口市人民医院肿瘤科,海南,海口,570208;海南省海口市人民医院肿瘤科,海南,海口,570208;海南省海口市人民医院肿瘤科,海南,海口,570208;海南省海口市人民医院肿瘤科,海南,海口,570208;海南省海口市人民医院肿瘤科,海南,海口,57020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0.55【相关文献】1.放射性粒子组织间近距离治疗恶性肿瘤的护理216例 [J], 米淑敏;田素青;李秋涛;姚海琳;范京红2.放射性粒子组织间植入近距离治疗恶性肿瘤 [J], 肖建;曹秀峰;王和明3.放射性粒子植入近距离治疗前列腺癌的进展 [J], 刘利维;韩瑞发4.放射性粒子组织间近距离治疗恶性肿瘤的护理216例 [J], 米淑敏;田素青;李秋涛;姚海琳;范京红5.CT引导下3D共面模板辅助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近距离治疗纵隔淋巴结转移[J], 郑云峰;贡桔;夏宁;陆建;刘芬菊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放射性粒子组织间植入近距离治疗肿瘤的进展

ol T e ossJ . acr e,O6 6 (1 :8359 . l l Lrs ne[J Cne R s2O ,6 1)58-8 1 aC p
r c p o l h 2 p p ie a ao u sc p b eo d c n r v d a t - e e trap a e t n lg e a a l fi u ig i o e n i d n mp
收稿 日期 :070 . 修 回 日期 :070 .0 20 -1 4 2 20-42
G O/- n XA A i ag, /O f
raj 0 10 C / ) i i 307 , h a nn n
. Dpr eto e itr iae, ( e t n s royDs s am fR p a e s
Ab t a t I e e ty a s tmo ea y i h r d sa c y i ] .i gr do cie p r ce a n — sr c :n rc n e r ,u rt r p as ot itn eb h n mpa t a ia t a t l mo gt n v i i SU S i a l W e eo ig t e a e t t o t ra t c c e e ty a s w ih h sb e d l s d S e s e d v lp n r p u i meh d wi ge t t a y i rc n e r , h c a e n wi ey u e l h c h eq n i l i t h e eo me to gn e h i u , h sa t l e iwsti t o b u sp i cpe, e n ci c wi t ed v l p n fi i g t n q e T i r ce r ve h smeh d a o ti r il d — n h ma c i t n v ]p n , l ia n iai n i ln ig me h d a d ciia p l a in p o r s eo me t ci c lid c t ,mp a t to n l c la pi t rg es. n o n n c o Ke r s T mo ;R d o cie p l de mp a tt n a n , u y wo d : u r a ia t a' ;I ln ai mo g t e;R d oh rp h r d s n e v t i o i  ̄ a i te a y i a s ot it c n a
放射性粒子125I组织间插置放疗治疗恶性肿瘤的临床分析

管通过狭 窄或梗 阻段送 至 胃腔 , 经导 管 注入对 比剂确 认 导管位
能 、T扫描等 , C 根据影像资料制 订计算 机治 疗计划系统 ( P ) T S 治
疗 计 划 , 定 处 方 剂 量 ( D) 粒 子 数 量 和 粒 子 空 间 排 列 , 量 为 确 P 、 总 5 0~8 y OG 。根 据 计 划 定 购 放 射 性 I 子 ( 京 原 子 能 研 究 所 粒 北 生 产 ) 每颗 粒 子 活 度 0 7~ . C 。 , . 0 9m i
粱君 李 少白 殷群
据 WH O统 计 , 世 界 每 年 新 增 恶 性肿 瘤 患 者 约 90万 全 0 例 , 巾晚期恶性肿瘤 仍是 临床 治疗 巾 的难 题 。随着 医疗技 术
的 不 断 提 高 , 的 肿 瘤 治 疗 方 法 不 断 … 现 和 改 进 。 无 锡 市 惠 山 新
肠 间质 瘤 患 者 未 做 抗 肿 瘤 治 疗 。4例 肺 癌 伴 骨 转 移 患 者 , 疗 后 治 疼痛完全消失 , 骨破 坏 区 可 见 大 量 骨 痂 生 长 , 损 骨 皮 质 完 全 愈 破
3 .治疗 方法 : P K S评分 < 0分患 者经静脉 营养 支持对症 治 7 疗, 重新评分均 >7 0分 。食管 癌患 者取 右侧 斜 卧 位 , 口服对 比
化 道大…血 、 消化 道穿 孑 等 并发症 。术后 随访 至 2 1 L 0 1年 9月 ,
C ( 1 , R 时 间 为 2~6个 月 , R 1 R9例 罔 ) C P 2例 , 效 率 10 有 0 %
( 1 。术后 3~ 表 ) 4周后 继续化 疗 l 9例 。l 食管 癌和 l例 胃 例
21 02年 4月 第 6卷 第 8期
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治疗胰腺癌中国专家共识(2017年版) 中国医师协会放射性粒子植入技术专家委员会

Key words pancreatic neoplasms iodine radioisotopes therapy consensus
:
;
,
,
I particle implantation 2017
;
( )
,
;
;
中 国 是 胰 腺 癌 高 发 区 域 ( 本 共 识 所 指 胰 腺 癌 是 指 起 源 于 胰 腺 导 管 上 皮 的 恶 性 肿 瘤 , 包 括 导 管 腺 癌 、 腺 老 鳞 癌 、 胶 样 癌 等 ) , 发 病 率 整 体 呈 上 升 趋 势 ,> 65 岁 年 人 的 胰 腺 癌 发 病 率 已 达 到 高 发 国 家 水 平 , 1998 年 至 2007 年 统 计 资 料 显 示 城 市 男 性 粗 发 病 率 每 年 以 比 例 上 升 , 女 性 粗 发 病 率 每 年 上 升 1 86% 的 2. 1% ; 20 世 纪 代 , 死 于 胰 腺 癌 的 病 例 相 对 少 见 , 第 全 70 年 1次 20 世 90 年 2 纪 代 第 国 死 因 回 顾 抽 样 调 查 没 有 单 列 , 10 位 次 死 因 回 顾 抽 样 调 查 居 各 类 癌 症 死 亡 第 ,而 至 全 国 第 死 因 回 顾 抽 样 调 查 结 果 2004 年 2005 年 3次 显 示 :胰 腺 癌 死 亡 已 跃 居 各 类 癌 症 死 亡 的 第 7 [ ] 位 。2013 年 , 美 国 被 确 诊 为 胰 腺 癌 , 死 45 220 人 [ ]。 38 460 人 4 位 亡 大 约 有 , 胰 腺 癌 死 亡 居 肿 瘤 第 2002 年 欧 盟 统 计 胰 腺 癌 病 死 率 也 得 到 了 类 似 结 果 , 居 [ ] 恶 性 肿 瘤 的 第 4 位。 胰 腺 癌 是 恶 性 程 度 极 高 的 消 化 系 肿 瘤 , 患 者 的 1 年 生 存 率 仍 低 于 可 手 术 切 除 者 的 生 存 率 也 25% , 5年 不 超 过 局 部 进 展 期 和 伴 转 移 的 胰 腺 癌 患 者 中 位 5% , 生 存 时 间 分 别 为 月 和 月 , 6 10 个 3 6个 Ⅱ Ⅳ期 胰 头 癌 手 术 切 除 率 几 乎 为 生 存 率 也 几 乎 为 0, 5年 0。 中 国 抗 癌 协 会 胰 腺 癌 专 业 委 员 会 统 计 1990 年 2000 至 年 三 级 甲 等 医 院 胰 腺 癌 患 者 临 8省 2市 14 家 2340 例 床 流 行 病 调 查 资 料 , 结 果 显 示 : 根 治 性 手 术 切 除 比 例 为 中 位 生 存 时 间 为 月 ; 姑 息 性 手 术 比 20. 9% , 17. 1 个
最新:放射性125 I 粒子植入治疗肺恶性肿瘤 山东专家共识

最新: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治疗肺恶性肿瘤山东专家共识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作为一种微创技术已经应用于肺癌的治疗,每年治疗肺癌患者的例数迅速增加。
为了更好地规范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治疗肺部恶性肿瘤的操作技术,制定了本专家共识,以便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
一、放射性1251粒子植入的概念其属于组织间植入近距离治疗范畴,是放射治疗的方法之一,主要通过影像引导技术将密封的放射源直接植入肿瘤病灶内,通过放射性核素持续释放射线对肿瘤细胞进行杀伤的一种治疗手段。
在我国属于第三类医疗技术。
放射性125I粒子能以27~35keV能量发射出Y射线,半衰期为60.2d o Y射线有效辐射半径10~15mm内肿瘤细胞的DNA,干扰肿瘤细胞DNA合成,诱导细胞凋亡,从而起到治疗肿瘤的目的。
二、植入方式1 .影像引导经皮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的影像引导技术有CT,MR及超声等。
2 .电子支气管镜主要用于:1)早期中央型肺癌;2)不适合手术或其他根治手段的局限气管内肿瘤。
3 .开胸主要用于:1)术中探查肿瘤不能切除;2)手术不能完全切除,肿瘤存有残余。
三、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的原则1 .在临床工作中,应遵循〃肿瘤医疗个体化〃理念,重视多学科诊疗模式(MDT),即在胸外科、呼吸科、肿瘤科、放射肿瘤科及介入科等共同讨论后决定治疗方案,保障患者得到有效、合理的治疗。
2 .经皮穿刺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术前须应用治疗计划系统(TPS)制定治疗计划。
基于患者CT图像(肺窗)制定治疗计划,同时注意危及的器官。
粒子活度一般选择0.5~0.8mCi,处方剂量应为110~160Gy。
3 .CT引导下根据TPS计划植入粒子。
4 .双侧病灶应分侧、分次治疗。
5 .术后随访术后1个月复查胸部强化CT,之后每3个月复查1次;2年后每6个月复查1次,5年后每年复查1次。
四、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治疗肺肿瘤的适应证和禁忌证1.适应证1)心肺功能差或高龄不能耐受外科手术者;2)拒绝行外科手术者;3)术后复发不能再次手术者;4)放化疗后肿瘤残留或进展的患者;5)其他抗肿瘤治疗后进展的患者;6)功能状态评分(PS)≤2分,预期生存期N3个月。
放射性 125碘粒子近距离治疗20例中晚期恶性肿瘤近期疗效分析

Th v l a i n o ho tt r fe to o n - 2 e d b a h t e ap f m i dl-a e sa ec n e e e a u to fs r- e m e f c fI di e 1 5 s e r c y h r y o d e l t t g a c r
至今 ( ~ 6个 月 ) 2 ,所 有 治 疗 患 者 无 一 例 出现 由 于放 射 治 疗 引 起 的 并 发 症 ,患 者 的 生 存 期在 继 续 随 访 中。 结 论 放 射 性 1 碘 粒 子 组 织 间永 久 植 入 近 距 离 治 疗 中 晚期 肿 瘤 的近 期效 果 好 , 安全 , 副 反 应少 ,是 一 种 新 的 治疗 肿 瘤 手 段 。 2 5
福 建 医科 大 学 附属 协 和 医院核 医 学科 (5 0 1 3 0 0 ) 林 天 生 陈为 民 王 申 郑朝 辉。
【 摘 要 】 目的 探 讨 放 射 性 ” 碘 粒 子 组 织 间 永 久 植 入 近 距 离 治 疗 中晚 期 肿 瘤 的 临床 疗 效 。 方 法 各 种 中 晚
[ src] Ab ta t 0b etv To ds u s s o ttr efc fita p rt eI dn - 2 se n e siilp r n n mpa tt n jcie ic s h r-e m fe to n ro eai o ie1 5 e d itr t a ema e ti lna i v t o
CT引导放射性125I粒子组织间永久植入治疗肿瘤专家共识(最全版)

CT引导放射性125I粒子组织间永久植入治疗肿瘤专家共识(最全版)放射性粒子组织间永久植入(简称粒子植入)治疗前列腺癌已经成为早期前列腺癌的标准治疗手段,美国癌症学会、泌尿学会、临床肿瘤学会、放射肿瘤学会、近距离学会和NCCN指南均作为标准进行普及和推广[1,2,3]。
由于前列腺癌粒子植入治疗采用经直肠超声引导,结合会阴部模板技术实现了前列腺内粒子空间精准三维分布,剂量高度适形,实现剂量提升,达到根治肿瘤目的。
头颈、胸部、腹部和盆腔部位肿瘤由于受到骨结构、气体和器官运动影响,很难通过超声技术实现术中图像采集、三维重建和指导粒子植入。
2002年中国学者在国际上首次创造性地将CT引导技术全面引入粒子植入治疗领域,结合4D-CT扫描技术、打孔技术和固定针技术克服气体、骨结构和器官运动影响,建立起CT引导粒子植入治疗标准,大大提高了粒子植入治疗精度,拓宽了粒子治疗应用范畴,丰富和发展了粒子植入近距离治疗,发表了系列研究结果[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 ,29,30,31]。
而关于CT引导技术规范和标准目前尚没有系统研究和报道,本共识主要是对CT引导粒子植入技术流程进行论述,疗效和研究成果将伴随临床研究陆续报道。
一、共识形成的基础1.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肿瘤:放疗包括:外照射和内照射两种模式。
外照射是利用放疗装置产生的射线(光子、电子或粒子线),对体内肿瘤进行杀伤,达到治疗肿瘤的目的。
内照射是利用放射性核素,经人体管道或组织间直接插植到肿瘤体内,对肿瘤细胞进行灭活。
近距离治疗(brachytherapy,BT)一词源于希腊文,包括:腔内、管内、组织间、术中和模照射5种模式[32]。
其中高剂量率后装和低剂量率组织间永久插植治疗应用较普遍。
后装主要适用于:子宫颈癌、子宫体癌、乳腺癌和前列腺癌治疗,特点:分次进行,需要特殊防护。
放射性粒子临床应用技术操作规范

放射性粒子临床应用技术操作规范
根据《放射性粒子组织间近距离治疗肿瘤规范》制定本规范。
一、接受放射性粒子植入的病人,应有明确的诊断材料,完备
的病案记录,一般要求住院实施。
二、制定治疗计划(TPS)前,要认真核对病人的医疗挡案,如果
发现临床检查与近期影像学检查结果不符合,要及时重复
影像学检查纠正。
三、制定TPS时,临床靶区由治疗医生和物理师确定并报上级
医师核准。
四、处方剂量由临床医生确定并报上级医生审核,使用粒子当
初活度必须进行衰变校正。
五、TPS计划要进行优化设计,并确定实际可施行性。
六、图象采集以不小于3mm/每层为准,在临床靶区内逐层输入
三维重建。
七、治疗计划制订后要请示上级医师签名后方可与病人沟通。
八、治疗前先与影像科沟通、商确植入途径和方法及治疗体位
和摆位,共同确定植入点。
九、实际操作过程中要密切监护病人病情变化并及时处理。
十、治疗结束后,要仔细核对粒子植入数量,清点手术器具。
十一、术后三天内进行计划验证,发现“冷区”及时补充植入。
十二、及时处理术后并发症,术后一个月后复查,并记录复查结果。
十三、治疗记录编号存档,以备查。
影像引导射频消融治疗肺部肿瘤专家共识(完整版)

影像引导射频消融治疗肺部肿瘤专家共识(完整版)肺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我国每年大约有60万人死于肺癌,因此愈发引起关注。
由中华医学会胸心血管外科学会肺癌学组组织,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胸外科刘宝东起草,支修益组织国内相关专家在反复征求参审专家的意见,达成了影像引导射频消融治疗肺部肿瘤的专家共识现已公布,旨在规范操作技术、进行疗效评估、减少并发症和提高治疗效果。
1概述肺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据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下属的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nternational Agency For Research On Cancer,IARC)出版的GLOBOCAN 2012估计:全世界肺癌新发病例180万,死亡病例160万。
在中国,1988年~2005年10个肿瘤登记处18年发病死亡数据分析,肺癌发病率呈现逐年上升趋势,年平均增长1.63%,其中男性为1.30%,女性为2.34%(P<0.05)。
与30年前相比,我国肺癌病死率上升了465%,每年大约有60万人死于肺癌。
外科手术仍是治疗早期肺癌的首选,但是临床上只有20%~30%的肺癌患者适合手术治疗。
随着人口老龄化,中老年肺癌的比例逐年增加,这些患者往往存在着合并症,不适合或不能耐受常规手术切除,于是许多新的局部治疗方法应运而生,如肿瘤微创消融等(表1)。
肿瘤微创消融是指在局麻下,以肿瘤为靶心最大限度地灭活靶区的肿瘤细胞及周围0.5~1 cm的正常组织,又最大限度地保护正常肺组织;具有微创、安全、适形、并发症少、操作简单、患者恢复快、效果可靠、可以重复进行等优点,现已成为一种有前途的肿瘤第四大治疗手段。
目前,国内外常用的肺部肿瘤微创消融包括射频消融(radiofrequency ablation,RFA)、冷冻消融、微波消融等,但是被美国国家综合癌症网络(National Comprehensive Cancer Network,NCCN)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临床指引列入的只有RFA。
放射性粒子组织间永久植入治疗肿瘤

放射性粒子组织间永久植入治疗肿瘤叶有生1,曹培1,孙永安1,郑月1,李燕1,于世平2,蔡力2(1.沈阳军区总院分院普外科,辽宁沈阳110031; 2.北京医科大学一院放射治疗科) 【关键词】放射性粒子;植入;放射治疗;肿瘤【中图分类号】R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344(2003)03-0202-03 放射性粒子组织间永久种植,属于近距离放射治疗范畴[1]。
通过微创方式将多个封装好的具有一定规格、活度的微型放射源经绝源器或施源导管直接施放到人体组织内,对肿瘤或受肿瘤浸润的组织,包括肿瘤、淋巴结扩散途径的组织发出持续低能量的γ射线[2],使其遭受最大程度的毁灭性杀伤,而正常组织不受损伤或仅有微小损伤。
1 国内外动态1901年Pierre Curie成功研制出放射粒子并应用到临床上治疗肿瘤,开始了组织间粒子种植治疗肿瘤的时代。
1909年Pasteau和Degrais医生首次利用镭粒子种植治疗前列腺癌,开创了粒子种植治疗前列腺癌的先例。
1957年德国的Freiburg等最先报道使用低剂量率182Ta治疗脑瘤。
1960年临床应用192Ir治疗肿瘤。
1965年美国Memorial Sloan2 Kettering癌症中心对124例晚期头颈部复发癌进行125I粒子治疗[3]。
1974年美国斯坦福大学医院在手术中将外包钛合金同位素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到组织间隙中,应用可吸收线固定放射性粒子治疗恶性肿瘤,获得安全、无危险、无放射并发症的满意效果。
1979年报道125I进行临床治疗肿瘤。
1983年Vikram 等对10例复发鼻咽癌用125I粒子种植治疗。
1985年Ostertag利用低活度125I短暂种植治疗脑胶质瘤。
我国1989年上海肿瘤医院报道53例肺癌手术后放射综合治疗,肺癌伴肺门淋巴结转移,未放射治疗者5年生存率为零,行术后放疗5年生存率为26%。
1998年12月5日上海中心医院、上海胸科医院、上海第八医院等10所医院1000余例,共植入2万多枚125I放射性粒子,最多1例用42枚,最少1例8枚。
125Ⅰ粒子组织间植入治疗肺恶性肿瘤

125Ⅰ粒子组织间植入治疗肺恶性肿瘤焦德超;张福君;陆郦工;吴月霞;李传行;段光峰【期刊名称】《介入放射学杂志》【年(卷),期】2008(17)3【摘要】目的评价CT导向下125Ⅰ粒子植入治疗肺恶性肿瘤的临床价值.方法32例肺恶性肿瘤患者,其中18例为肺癌,共20个病灶;14例为肺转移瘤(原发病9例为肝癌,4例为肠癌,1例为乳腺癌),共28个病灶.病灶平均直径为5.5 cm.采用治疗计划系统(TPS)计算布源,在CT导向下将125Ⅰ粒子植入瘤灶内.结果 32例共48个病灶,完全缓解(CR)25个;部分缓解(PR)15个;无变化(NC)7个;进展(PD)1个,总有效率83.3%.术中肺内有少量渗出;2例出现气胸,肺压缩均在30%以内,经保守治疗好转;术后1周痰中带血15例;术后2周2例出现轻度白细胞下降,白细胞计数(3~4)×109/L;术后2个月的影像学检查发现肺内粒子游走2例;未见其他严重并发症.结论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肺恶性肿瘤,近期效果好,是治疗肺恶性肿瘤的简便、安全、有效的方法.【总页数】4页(P190-193)【作者】焦德超;张福君;陆郦工;吴月霞;李传行;段光峰【作者单位】510060,广州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影像介人科,华南肿瘤学国家重点实验室;510060,广州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影像介人科,华南肿瘤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广东省人民医院;510060,广州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影像介人科,华南肿瘤学国家重点实验室;510060,广州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影像介人科,华南肿瘤学国家重点实验室;510060,广州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影像介人科,华南肿瘤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4.2【相关文献】1.肺恶性肿瘤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后的辐射剂量监测及防护 [J], 刘晓;蔡越飞;马燕华;冼重杨;简燕;谭小明;王有枝;钟胜2.CT透视引导下经皮放射性125Ⅰ粒子永久植入治疗肺恶性肿瘤 [J], 李家开;于淼;肖越勇;杨立;张金山3.放射性125Ⅰ粒子治疗肺恶性肿瘤疗效分析 [J], 姜科;李卫4.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治疗肺恶性肿瘤山东专家共识(2015,济南) [J], 山东省医师协会综合介入医师分会;山东省抗癌协会肿瘤介入学分会5.^(125)I粒子与^(125)I粒子联合5-FU缓释粒子同步组织间植入治疗肝癌的实验研究 [J], 夏伟;吕中伟;张家兴;侯仁华;徐家华;蔡海东;袁雪宇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专家论放射性粒子植入术

肿瘤的放射性粒子植入航天中心医院许洪斌主任2002年在全球,恶性肿瘤新发病例约为1090万,发病率居前三位的是:肺癌、乳腺癌、结直肠癌;2002年恶性肿瘤死亡病例约670万,主要死因居前三位的是:肺癌、胃癌、肝癌;估计到2015年,发病人数可达1500万,死亡人数达900万,2/3将发生在发展中国家。
2001年在中国,城市肿瘤死亡率为135.59/10万,农村为105.36/10万,肿瘤居城市居民死因之首位。
死因顺位前五位城市:肺癌、肝癌、胃癌、结直肠癌、食管癌;农村:肝癌、肺癌、胃癌、食管癌、结直肠癌。
肿瘤成为当前的“第一杀手”!因此,肿瘤仍是人类所面临的顽敌。
它的治疗遵循着“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
综合治疗包括:化疗、放疗、生物免疫治疗、中医药治疗、热疗等。
手术只是最大限度地减少肿瘤负荷,尽可能达到肿瘤的根治,而所谓根治也只是相对的,绝对的根治是不存在的。
所以,手术后总会或多或少的遗留一些肿瘤细胞或组织,这些肿瘤的残留物可以死灰复燃,以致肿瘤卷土而来。
况且,有部分肿瘤因为发现较晚,无法手术切除,因此,综合治疗尤显重要。
通过它,我们能够尽可能地控制肿瘤生长速度,最大限度地延长病人的生命及提高病人生活质量之目的。
随着医学的不断发展,综合治疗的内容越来越多。
如何为病人选择这些繁多的综合治疗?这就是医生必需了解和掌握的知识。
外科医生也一样,在你的手术完成后或者不能手术时,你必需将病人介绍到合适的综合治疗医生手中,而不能再将病人推向社会。
这对解决当前的看病难也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放射治疗(放疗))是肿瘤治疗不可缺少的部分,包括外照射与内照射两种。
外照射就是我们常说的“烤电、电疗”,为大家所熟知。
放射性粒子永久性植入治疗属于内照射中近距离治疗内容之一,实为癌症组织间照射,堪称“体内γ-刀”的粒子永久性植入性放射治疗,明显优于外照射。
安全有效。
近距离放射治疗作为一种疗效肯定,创伤小,并发症少的治疗方式,在我国将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治疗胰腺癌中国专家共识》要点

《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治疗胰腺癌中国专家共识》要点1.胰腺癌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目前治疗难度较大。
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治疗作为一种新兴的治疗方法,已经在胰腺癌治疗中显示出一定的临床疗效。
2.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治疗是一种局部治疗方法,通过将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肿瘤内部,释放放射性射线破坏肿瘤细胞,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
3.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治疗适用于一部分无法手术切除的胰腺癌患者,包括血管、神经侵犯、局部进展或有其他禁忌症的患者。
4.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治疗的禁忌证包括:肝功能失常,凝血功能异常,严重心肺功能不全,精神障碍,妊娠等。
5.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治疗的优势包括:创伤小、恢复快、疗效明确、并发症少。
相比之下,该治疗方法在治疗胰腺癌方面兼具优势和独特的疗效。
6.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治疗的并发症主要包括:肠梗阻、出血、感染、腹腔内脏器损伤等。
因此,在治疗中需要严格把握适应症,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7.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治疗需要经过综合评估,包括肿瘤的大小、位置、分期等。
在治疗过程中,需要采取适当的预防和处理措施,确保患者的安全和疗效。
8.尽管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治疗在胰腺癌治疗中已经取得了一定的疗效,但是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包括术后疗效评估标准的统一、术后患者的随访、并发症的减少等方面。
9.今后的研究方向包括: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治疗的技术改进,包括植入方法、粒子的选择等;治疗方案的个体化设计;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治疗与其他治疗方法的联合应用等。
总之,《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治疗胰腺癌中国专家共识》在胰腺癌治疗方面提供了重要的指导和依据。
该共识将为临床医生提供更科学和准确的治疗方案,为患者提供更有效的治疗选择。
同时,该共识也对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治疗的研究和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建议。
放射性粒子组织间永久植入治疗肿瘤

放射性粒子组织间永久植入治疗肿瘤
叶有生;曹培;孙永安;郑月;李燕;于世平;蔡力
【期刊名称】《沈阳医学院学报》
【年(卷),期】2003(005)003
【摘要】@@ 放射性粒子组织间永久种植,属于近距离放射治疗范畴[1].通过微创方式将多个封装好的具有一定规格、活度的微型放射源经绝源器或施源导管直接施放到人体组织内,对肿瘤或受肿瘤浸润的组织,包括肿瘤、淋巴结扩散途径的组织发出持续低能量的γ射线[2],使其遭受最大程度的毁灭性杀伤,而正常组织不受损伤或仅有微小损伤.
【总页数】3页(P202-204)
【作者】叶有生;曹培;孙永安;郑月;李燕;于世平;蔡力
【作者单位】沈阳军区总院分院普外科,辽宁,沈阳,110031;沈阳军区总院分院普外科,辽宁,沈阳,110031;沈阳军区总院分院普外科,辽宁,沈阳,110031;沈阳军区总院分院普外科,辽宁,沈阳,110031;沈阳军区总院分院普外科,辽宁,沈阳,110031;北京医科大学一院放射治疗科;北京医科大学一院放射治疗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81
【相关文献】
1.125碘放射性粒子组织间永久植入治愈外耳廓鳞癌1例 [J], 叶有生;郑月;蔡力;李燕
2.125I放射性粒子术中永久植入恶性肿瘤组织间放疗的护理 [J], 张帆;郭永合
3.放射性粒子组织间永久植入治疗肝转移癌 [J], 王俊杰
4.超声引导下放射性粒子组织间植入治疗肿瘤21例 [J], 兰丽君
5.放射性粒子组织间植入近距离治疗肿瘤的进展 [J], 高立芳;肖琅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微创植入放射性粒子近距离治疗肿瘤的临床研究

微创植入放射性粒子近距离治疗肿瘤的临床研究
李挺; 姚波; 韦长元; 张支农; 赫军
【期刊名称】《《微创医学》》
【年(卷),期】2006(001)002
【摘要】目的总结8家医院对放射性粒子近距离治疗各种肿瘤的疗效,探索其治疗肿瘤的可行性。
方法采用CT、B超定位经皮穿刺、窥镜植入、术中种植放射性粒子等方法,对1013例肿瘤的1336个病灶共植入^125I28914粒、
^103Pd457粒。
并对407例肿瘤患者同时进行组织间化疗。
结果放射性粒子近距离治疗各种肿瘤后,局部控制率为97.60%,联合组织间化疗组的局部控制率为99.10%,病人1年生存率为90.50%,2年生存率为82.50%.并发症小于6%。
结论放射性粒子近距离治疗各种肿瘤效果明显,为一种新的微创治疗肿瘤的手段。
【总页数】4页(P78-81)
【作者】李挺; 姚波; 韦长元; 张支农; 赫军
【作者单位】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南宁530021; 柳州市中医院; 湖南湖湘中医肿瘤医; 广西中医学院一附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73
【相关文献】
1.近距离治疗肿瘤的放射性粒子研究进展 [J], 李忠勇;高惠波;金小海;陈大明
2.放射性粒子近距离治疗肿瘤研究进展 [J], 陈永祥;陈家华
3.放射性粒子组织间植入近距离治疗肿瘤的进展 [J], 高立芳;肖琅
4.放射性粒子组织间近距离治疗肿瘤的手术配合 [J], 米淑敏;姚海琳
5.放射性粒子组织间近距离治疗肿瘤32例护理体会 [J], 程玉玲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肿瘤临床应用

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肿瘤临床应用
申文江
【期刊名称】《医学研究杂志》
【年(卷),期】2003(032)010
【摘要】放射性粒子125I、103Pd植入恶性肿瘤的临床研究,近期在国外迅速发展.放射性粒子植入虽有较悠久的历史,但只有近10年来才对其物理、生物学特性、特别是临床剂量学与疗效、并发症的关系进行了深入探讨.放射性粒子植入有严格
的适应证和禁忌证,可用于局部恶性肿瘤的治疗,因其能在肿瘤内部产生高剂量区,可以提高肿瘤局部控制率.粒子植入要求有严格的植入计划,使肿瘤内部剂量分布均匀,并使周缘剂量准确足量,减少周围正常组织损伤.粒子植入后必须进行植入质量评估,植入后的计划(postplan)检查,利用CT和X线平片融合技术,找出在CT扫描图上的粒子,得到真正的肿瘤内剂量分布,评价疗效及发生并发症的可能.
【总页数】4页(P46-49)
【作者】申文江
【作者单位】北京大学第一医院,100034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3
【相关文献】
1.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肿瘤 [J], 王俊杰
2.125碘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肿瘤的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研究 [J], 徐袁秋;翟福山
3.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肿瘤的进展 [J], 王绍奎;张爱云;张维浩;唐海英;胥琼;胡茂林
4.放射性粒子组织间植入近距离治疗肿瘤的进展 [J], 高立芳;肖琅
5.125碘放射性粒子植入内放疗治疗肿瘤及对肿瘤坏死因子的影响研究 [J], 崔朝阳;张桂新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08中国放射性粒子组织间近距离治疗肿瘤专家共识(讨论稿)2008·厦门推荐单位中国抗癌协会肿瘤微创治疗专业委员会粒子治疗分会主要起草单位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北京大学口腔医院北京中日友好医院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中山大学肿瘤医院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总医院陕西省肿瘤医院参与起草专家:吴沛宏、申文江、张红志、张建国、李挺、王振豫、王俊杰、李玉、张汝森、周正、朱京丽、洛小林、吴锦昌、李立军、黄学全、官泳松、王大伟、吕志武、胡晓晔、钱国军、李伟明、周志刚、李任非、向华、俞炎平、曹秀峰、束永前、周海中、姚波、卢彦达、陈建伦、付改发、雷光焰、叶鑫、钱林学、孙峰、柯明耀、柴树德、冉维强、黄毅、修典荣、袁慧书、柯明耀、刘明、柳立军、林延朋、刘宝瑞、崔亚丽、张大析、赵恒军、王娟、邹德环、李振家、张阳、金风、陈高峰、牛立志、程红岩、李玉亮、李玉宝、胡效坤、林明华、陈汉威、汤日杰、马旺扣、王中和、张青海、周大庆、柳伟、张一心、蒋晓东、丁忠旗、卢彦达、阿不力〃外力、胡江、张杰、顾建文、李明峰。
放射性粒子组织间永久植入治疗肿瘤是指通过影像学引导技术(超声、CT/MRI)将具有放射性的核素直接植入到肿瘤靶体积内或肿瘤周围,通过放射性核素持续释放射线对肿瘤细胞进行杀伤,达到治疗肿瘤的目的。
一、永久性放射性粒子植入近距离治疗原则1、适应证(1)经病理诊断的恶性实体肿瘤;(2)直径7cm以下的实体病灶;(3)局部进展期肿瘤用粒子植入需结合外照射等综合治疗措施;(4)局部进展难以用局部治疗方法控制,或有远位转移晚期肿瘤,但因局部病灶引起严重症状者,为达到姑息治疗目的,也可行粒子植入治疗;(5)术中肉眼或镜下残留;目前国内粒子植入治疗应用较多的恶性肿瘤包括:前列腺癌、脑肿瘤、肺癌、头颈部肿瘤、胰腺癌、肝癌、肾及肾上腺肿瘤以及眶内肿瘤(恶性黑色素瘤、视网膜母细胞瘤等)、软组织肿瘤等。
禁忌证(1)恶液质,一般情况差,不能耐受粒子治疗者;(2)空腔脏器慎用;(3)淋巴引流区不做预防性植入;(4)严重糖尿病;2、操作程序(1)术前计划植入前,用影像学方法(CT、MRI、彩色超声等)或术中确定靶区(术中确定靶区?意思不清楚),在治疗计划系统上制定治疗前计划,确定植入导针数、导针位置、粒子数及位置、选择粒子种类及单个粒子活度,计算靶区总活度,预期靶区剂量,包括肿瘤及正常组织的剂量分布。
(2)植入方法①在模板、彩色超声和CT等引导下进行粒子植入,根据术前或实时计划的剂量分布要求,选用均匀分布或周缘密集、中心稀疏布源方法进行粒子植入操作。
②建议将粒子植入导针一次性插植完成,以减少粒子植入时靶区结构和位置的改变,并且缩短粒子植入时间,减少术者受照剂量。
③推荐使用笔式植入器,从靶区的后缘起始,按计划要求的间距(一般为1~1.5cm)顺序后退式植入粒子。
(3)术中计划植入粒子时,用TPS进行剂量优化,优化剂量要求:①正确勾画实际肿瘤靶区;②计算植入针及粒子数;③计算靶区放射性总活度;④调整粒子位置,纠正不均匀度,保护靶区相邻的重要器官。
(4)术后验证和质量评估粒子植入后,必须进行术后验证和质量评估,包括2项内容:粒子位置和剂量重建。
①粒子植入术后,要尽快拍摄靶区正、侧位X线片,确认植入的粒子数目。
经皮穿刺引导下粒子植入术后可以即刻验证。
必须要记录植入术与质量评估间隔的时间。
前列腺癌植入后30天内行CT检查(建议层厚:头部3mm,胸、腹、盆部5mm)。
②依据CT检查的影像资料,用TPS计算靶区及相邻正常组织的剂量分布,根据评价结果,必要时做补充治疗。
③评估参数处方剂量的靶体积(V)百分比,常用V200、V150、V100,V80和V50等;靶区达到处方剂量的百分数(D),常用D100、D90和D80;靶体积比(TVR),理想的TVR=1。
④评估方法等剂量曲线:最主要的是90%、100%、150%处方剂量线;剂量-体积直方图(DVH);粒子植入的数量及位置;重要器官的剂量分布。
⑤评估参考指标靶区剂量D90>匹配周缘剂量(MPD,即PD),提示植入质量很好。
平均外周剂量(mean peripheral dose, MPD)应为PD。
适形指数(Conformation index)PD的靶体积与全部把体积之比;植入粒子剂量的不均匀度<PD20%;显示DVH测量相邻结构正常组织的剂量。
⑥根据质量评估结果,必要时补充其他治疗。
三、永久性放射性粒子植入近距离治疗各论一、头颈部肿瘤1、适应证:(1)头颈部肿瘤术后复发。
(2)头颈部肿瘤放疗后复发。
(3)头颈部淋巴结转移癌,数目<3个。
(4)肿瘤表面无破溃、直径<7cm。
(5)因外科禁忌证无法实施再手术者;(6)无法实施外照射者,或外照射难以达到根治剂量者。
2、推荐粒子治疗剂量:(1)单纯粒子治疗:MPD为90Gy~120Gy。
(2)既往有外照射史:MPD为80Gy~90Gy。
3、粒子治疗活度:125I粒子为0.5mCi~0.7mCi。
4、注意事项:(1)粒子植入治疗需要借助彩色超声或CT引导。
(2)粒子植入治疗的进针点应远离肿瘤边界至少1cm~1.5cm以上。
(3)粒子植入肿瘤内应距离皮肤1cm以上。
(4)既往外照射100Gy以上者慎用。
(5)推荐实施术后质量验证。
(6)应根据肿瘤的病理学类型、分期和患者身体一般状况决定是否联合外照射或化疗。
(7)局部浸润麻醉。
参考文献1Vikram B, Mishra S. Permanent iodine-125 boost implants after external radiation therapy in nasopharyngeal cancer. Int J Radiat Oncol Biol Phys, 1994, 28:699-7012.Harrison LB, Weissberg JB . A technique for interstitial nasopharyngeal brachytherapy. Int JRadiat Oncol Biol Phys, 1987, 13:451-4533.Wei WL, Facs FD, Jonathan ST, et al. Split-palate approach for gold grain implantation innasopharyngeal carcinoma. Arch Otolaryngol Head Neck Surg , 1990, 116:578-5824.蔡德江,李平,郑志坚,等.放射性金粒子软腭种植治疗残留及复发鼻咽癌71例临床报道.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1997,6:80-835.Martinez A, Goffinet DR, Fee W, et al . Iodine-125 implants as an adjuvant to surgery andexternal beam radiotherapy in the management of locally advanced head and neck cancer.Cancer,1983,51:973-9796.Crook J, Mazeron J, Marinello G, Martin M, et al. Combined external irradiation andinterstitial implantation for T1 and T2 epidermoid carcinomas of base of tongue. Int J Radiat Oncol Biol Phys, 1988,15:105-1147.Esche BA, Haie CM, Gerbault AP, et al . Interstitial and external radiotherapy in carcinomaof the soft palate and uvula. Int J Radiat Oncol Biol Phys,1988,15:619-6258.Putawala AA, Syed AM, Eads DL, et al . Limited external beam and interstitial Iridium-192irradia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carcinoma of the base of the tongue: A ten year experience. Int J Radiat Oncol Biol Phys, 1988, 14;839-8489.Horiuchi J, Takeda M, Shibuya H, et al . Usefulness of 198Au grain implants in the treatmentof oral and oropharyngeal cancer. Radiother Oncol,1991, 21:29-3810.Park RI, Liberman FZ, Lee DJ, et al. Iodine-125 seed implantation as an adjuvant to surgeryin advanced recurrent squamous cell cancer of the head and neck. Laryngoscope, 1991,101:405-41011.Harrison LB. Application of brachytherapy in head and neck cancer. Seminars SurgicalOncology,1997,13:177-18412.Matsumoto S, Takeda M, Shibuya H, et al. T1 and T2 squamous cell carcinomas of the floorof the mouth: results of brachytherapy mainly using 198Au grains. Int J Radiat Oncol Biol Phys, 1996, 34:833-841二、胸部肿瘤1、适应证:(1)非小细胞肺癌:①非手术适应证患者;②直径<7cm。
(2)小细胞肺癌:对放化疗不明敏感的小细胞肺癌或放化疗后复发的可试用。
(3)肺转移癌:①单侧肺病灶数目<3个;②如为双侧病灶,每侧病灶数目<3个,且应分次治疗。
2、粒子活度:125I粒子0.5~0.7mCi3、推荐粒子剂量:(1)单纯粒子治疗MPD:90Gy~110Gy;(2)联合外照射酌情减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