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寓言二则练习题及答案

合集下载

29《-寓言两则》练习题(附答案)

29《-寓言两则》练习题(附答案)

29《寓言两则》学案班级姓名一、比一比,再组词。

冒()汤()己()争()轮()邦()帽()烫()纪()睁()抡()绑()昌()扬()记()挣()伦()帮()二、按要求完成下列各题。

1.把下面的寓言成语补充完整。

掩( )盗( ) 画( )添( ) ( )假( )威叶( )好( )揠()助长 ( )株待( ) 亡( )补( ) 自( )矛( )2.找出黑体词语的近义词,不用的划去。

(1)飞卫是一名射箭能手(高手能耐)。

(2)蔡桓公听了很不高兴,没有理睬(理解理会)他。

3.给黑体词语选择合适的词义,在括号里画“√”表示。

(1)纪昌的本领练得相当到家了。

A.回到家里() B.达到相当高的水平()(2)首先应当练眼力。

A.辨别东西的能力() B.眼睛的力量()4.神秘岛里神秘客人。

读一读,填一填。

遨游漫游(1)我梦想和小灵通一起()海底世界,去探索海洋的奥秘。

(2)石老师教我们五年了,是她循循善诱把我们带进了文学的殿堂,是她带着我们在知识的海洋里尽情地()。

三、我读课文有收获。

1.飞卫认为学射箭,首先要,然后才学和。

在练眼力的时候,飞卫要纪昌先练,再练。

2.扁鹊认为,病在,用热水敷烫就能够治好;发展到,用针灸的方法可以治好;即使发展到,服几剂汤药也还能治好;一旦,只能等死,医生再也了。

这个故事说明3.你觉得扁鹊和蔡桓公分别是怎样的人呢?我觉得扁鹊我觉得蔡桓公《寓言两则》参考答案:一、冒出帽子昌盛米汤敷烫扬名自己纪念记住斗争睁开挣钱年轮抡东西无与伦比多难兴邦绑住帮助二、1.掩耳盗铃画蛇添足狐假虎威叶公好龙揠苗助长守株待兔亡羊补牢自相矛盾2.能手高手理睬理会3.B A4.漫游遨游三、1.略2.皮肤皮肉肠胃深入骨髓无能为力3.略。

六年级语文古代寓言两则练习题

六年级语文古代寓言两则练习题

25、古代寓言两则一、写出与下面古代汉语意思相近的现代汉语词。

鬻()曰()弗()吾()以()子()反()操()履()置()之()遂()二、读句子,先解释加点的字,再说说句子的意思。

1、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

2、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

3、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4、宁.信度,无自信...也。

三、按课文填空,并回答问题。

郑人有者,先自其而之其,①之而之。

已得履,曰:“吾忘度。

”反取之。

,市罢,不得履。

人曰:“②?”曰:“,。

”理解①②两句的意思,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矛与盾》与《郑人买履》写了两个有趣的故事,分别讽刺了现实生活中什么样的人?你在生活中遇到过类似的事情吗?举个例子说说。

《矛与盾》讽刺了《郑人买履》讽刺了举例:四、学习下面古文,回答问题。

教学相长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

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故曰:教学相长也。

[释义]教学相长:教和学是互相补益、互相促进的。

嘉肴:嘉,美好;肴,鱼肉等荤菜。

旨:美味。

至道:最高的道理。

至,极,最。

不足:不够之处。

困:困惑,理解不透。

自反:反过来要求自己。

自强:自己不倦地钻研。

1、解释下列字的意思。

弗:善:虽:故:2、用自己的话写出下画句子的意思。

(1)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

(2)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五、读下列句子,写出句子的大意。

1、青取之于蓝,而胜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2、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3、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寓言篇章二则》练习题

《寓言篇章二则》练习题

《寓言篇章二则》练习题寓言一:乌鸦和狐狸
1. 乌鸦为什么要张开嘴巴?
乌鸦为了展示它的美妙声音和喉咙的力量而张开嘴巴。

2. 为什么狐狸赞美乌鸦?
狐狸赞美乌鸦是为了迷惑乌鸦,使其掉下嘴里的美味。

3. 乌鸦怎样丢掉了奶酪?
乌鸦为了证明自己的美妙声音而唱歌,结果在唱歌时把奶酪掉进了狐狸的嘴里。

4. 这个寓言故事想要传达什么寓意?
这个寓言故事告诉我们不要被别人的奉承所迷惑,要保持警惕和明智。

寓言二:葡萄和狐狸
1. 为什么狐狸想要吃葡萄?
狐狸被葡萄的香气所吸引,想要品尝葡萄的美味。

2. 为什么狐狸放弃了葡萄?
当狐狸试图跳起来取得葡萄时失败了几次后,它放弃了葡萄并安慰自己说它根本不喜欢酸葡萄。

3. 这个寓言故事想要传达什么寓意?
这个寓言故事告诉我们不要因为无法得到而抱怨和否定,而应学会接受并欣赏现有的情况。

总结
这两个寓言故事给我们提供了宝贵的教训和启示。

我们应该警惕他人的奉承和美化,保持明智和谨慎的态度。

同时,我们也要学会接受和欣赏现有的情况,不抱怨和否定。

这些故事为我们的生活指导提供了有益的建议。

古代寓言二则练习题与答案.doc

古代寓言二则练习题与答案.doc

大丰三中苏教版七年级上册阅读与写作片段训练第 5 课古代寓言二则【课文精读】阅读下面的课内评估语段,回答问题。

甲文: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

至之市,而忘操之。

已得履,谓曰:“吾忘持度!”返归取之。

及返,市罢,遂不得履。

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乙文: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

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

”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

舟已行矣,而剑不行。

求剑若此,不亦惑乎!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度其足()吾忘持度()遂不得履()()遽契其舟()()......2.区别下列加点的词不同的意义。

①先自度其足(.吾忘持度(.②先自度其足(.其剑自舟中坠于水(.③至之市(.而忘操之(.3.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而忘操之.(3)遂不得履..(5)何不试之以.足4.翻译下列各句。

①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

②宁信度,无自信也。

④是吾剑之所从坠。

⑤求剑若此,不亦惑乎!5.找出甲文中两个通假字。

(1)通))))))(2)及返.(4)遽契其舟..(6)其剑自舟中坠于.水(2)通6.给甲文拟个标题,并说说这个寓言讽刺了什么样的人?7.乙文中那个楚国人能找到他的剑吗?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课外延读】拔苗助长宋人有悯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

”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

..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矣。

以为无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助之长者,揠苗者也。

非徒..无益,而又害之。

〖注释〗芒――疲乏,芒芒然,很疲倦的样子。

病――劳累。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悯其苗()揠之()苗则槁矣()...2、解释文中加点的字。

悯长揠谓予趋槁非徒3、对下列加点词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宋人有悯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②返归取之.③其子趋而.往视之④舟已行矣,而.剑不行。

A、①②相同,③④不同B、①②不同,③④相同C、①②相同,③④相同D、①②不同,③④不同4、翻译下列句子。

《寓言两则》课后练习及答案

《寓言两则》课后练习及答案

打印版
寓言两则
【课后练习及答案】
1. 读了课文,我有一些问题想和大家讨论,如,飞卫为什么先要纪昌练习眼力呢?这两则寓言给了我们什么启发?
答案供参考飞卫是一名射箭能手,所以他知道练眼力是射箭的基本功和关键,只有练到看准目标不眨眼和把小目标看大,射箭时才能百发百中。

这就是他让纪昌先练习眼力的原因。

《纪昌学射》告诉我们无论学什么技艺,都要从基本功入手。

《扁鹊治病》警示人们要防微杜渐,善于听取别人正确的意见,否则后果将不堪设想。

古代寓言二则练习及参考答案

古代寓言二则练习及参考答案

《古代寓言二则》检测题阅读下列语段,回答问题。

(一)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

至之市,而忘操之。

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

”反归取之。

及反,市罢,遂不得履。

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2.给下列字注音。

(1) 郑人有欲买履.者() (2) 吾忘持度.()(3) 先自度.其足() (4) 宁.信度()3.解释字词。

(1)郑人有欲买履.者()(2)先自度.其足()(3)而忘操.之()(4)吾忘持度.()(5)反.归取之()(6)及.反()(7)市罢.()(8)遂.不得履()4.下面句中的“之”具体指代的内容与其它三项不同的是【】A.而置之其坐B.而忘操之C.何不试之以足D.反归取之4.翻译下列句子。

①及反,市罢,遂不得履。

②何不试之以足?③宁信度,无自信也。

5.这则寓言故事包含了什么道理?6.请你写出两个带“履”的成语。

、(二)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

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

”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

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1.《刻舟求剑》出自《___ _____》,编者是(时期)的。

2.给下列字注音。

(1)坠() (2)遽() (3)契()3.解释下列词语。

(1) 楚人有涉.江者() (2)是.吾剑之所从坠()(3) 遽契..其舟()() (4)求.剑若此.()()4.分别指出下面的句中“其”所指代的内容。

①其.剑自舟中坠于水()②遽契其.舟()5.翻译句子。

①是吾剑之所从坠。

②求剑若此,不亦惑乎?6.这则寓言故事包含了什么道理?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三)北人①生不识菱②者,仕于南方。

席上啖③菱,并壳入口。

或曰:“啖菱须去壳。

”其人自护所短,曰:“我非不知,并壳者,欲以清热也。

”问者曰:“北土亦有此物否?”答曰:“前山后山,何地不有!”【注释】①北人:北方人②菱:一年生水生草本植物,性喜温暖和充足阳光,盛产于我国中部和南部。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二则》练习题(含答案)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二则》练习题(含答案)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二则》练习题(含答案)一、单选题。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恭.敬(gōng)练囊.(láng) B.勤.奋(qíng)博.学(bó)C.贫.穷(pín)心不在焉.(yān) D.车胤.(yìng)相逢.(féng)2.下列人物与成语故事搭配不恰当的一项是()A.杨时一一程门立雪B.李白一一铁杵成针C.车胤一一囊萤夜读D.吕蒙一一悬梁刺股二、用“√”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1)胤.(yìn yìng)恭勤.(qíng qín)不倦,博学多通。

家贫不常得油,夏月则练囊盛.(chéng shèng)数.(shuò shù)十萤火以照书,以夜继日焉。

(2)过小溪,逢老媪.(ǎo áo)方磨铁杵.(chǔ wǔ),问之,曰:“欲作针。

”太白感其意,还.(hái huán ) 卒业。

三、读句子,根据拼音写词语。

(1)车胤年轻时由于家庭pín kùn ,买不起灯油,就利用练囊装上yíng huǒ chóng qín fèn 读书。

(2)车胤从小就qiān gōng yǒu Iǐ,爱好读书,他长大后成了一位bóxué duō cái 的人。

四、辨字组词逢卒杵萤蓬萃杆莹五、查字典,再填空。

(1)“囊”字是结构,用部首查字法应先查部,再查画;用音序查字法应先查音序,“囊”字在字典里的读音有:①nāng;②náng。

(2)在“囊.萤夜读”中的读音是。

(填序号)(3)在“鼓鼓囊.囊”中的读音是。

(填序号)六、联系课文内容,解释下面词语的意思。

(1)胤恭勤不倦恭:勤:(2)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练囊:盛:(3)世传李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

四年级下册语文同步练习29寓言两则_人教新课标(含答案)

四年级下册语文同步练习29寓言两则_人教新课标(含答案)

《寓言两则》练习一、看拼音,写词语。

shè jiàn cìshā bǎng jià biǎn quèlǐ cǎi cháng wèi gǔn tàng yào jì二、比一比,组词语。

汤()争()轮()邦()烫()睁()抡()绑()扬()挣()伦()帮()三、按要求写词语。

1.近义词拜见──()高明──()理睬──()2.反义词高明──()容易──()喜欢──()四、给加点词语选择合适的词义,在括号里画“√”表示。

1.纪昌的本领练得相当到家..了。

A.回到家里()B.达到相当高的水平()2.首先应当练眼力..。

A.辨别东西的能力()B.眼睛的力量()五、根据意思写词语。

1.原指君臣协力,集思广益。

后形容精神高度集中。

()2.形容射箭或打猎准确,每次都命中目标,也比喻做事有充分把握。

()六、按要求写句子。

1.纪昌成了百发百中的射箭能手。

(缩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2.蔡桓公不听劝告。

(扩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七、我读课文有收获。

1.飞卫认为学射箭,首先要﹙﹚,然后才学﹙﹚和﹙﹚。

在练眼力的时候,飞卫要纪昌先练﹙﹚,再练﹙﹚。

2.扁鹊认为,病在﹙﹚,用热水敷烫就能够治好;发展到﹙﹚,用针灸的方法可以治好;即使发展到﹙﹚,服几剂汤药也还能治好;一旦﹙﹚,只能等死,医生再也﹙﹚了。

这个故事说明﹙﹚3.你觉得扁鹊和蔡桓公分别是怎样的人呢?我觉得扁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觉得蔡桓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八、阅读练习。

《中国古代寓言》习题和答案

 《中国古代寓言》习题和答案

《中国古代寓言》习题和答案中国古代寓言题和答案
寓言一:《老鼠娶亲》
1. 描写老鼠娶亲的诗句有哪些?
答:诗句有:老鼠结婚成双;新房无人探;人来惊恐走;呜呜洞口弹。

2. 故事中,老鼠夫妻选了哪一个季节结婚?为什么?
答:老鼠夫妻选了秋天结婚,因为秋天天气干燥,洞穴里没有水,容易解决洞穴淹水的问题。

寓言二:《争风吃醋》
1. 寓言中描述了哪些动物的争风吃醋?
答:描述了燕子和乌鸦的争风吃醋。

2. 谁最终得到了那把扇子?
答:最终扇子落到了别的人手中,因为燕子和乌鸦争执不下,扇子被别人夺走了。

寓言三:《一毛不拔》
1. 描述了哪些人物角色?
答:描述了祖父,孙子和孙子的朋友小钱。

2. 为什么孙子和小钱感到无聊?
答:孙子和小钱感到无聊,因为他们什么也不干,整天赖在家里,甚至连一毛钱的零花钱都没有。

寓言四:《千里送鹅毛》
1. 描述了谁从哪里来到哪里?
答:描述了一个人从千里之外的地方来到大陆的一个地方。

2. 他手中拿着什么东西?
答:他手中拿着一根鹅毛。

以上是《中国古代寓言》的习题和答案,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古代寓言二则及诗词三首答案

古代寓言二则及诗词三首答案

参考答案基础题1.(1)lǚ(2)suì(3)nìng(4)jù qì(5)duó dù3.(1)同“座”(2)拿,携带(3)同“返”(4)立即,匆忙(5)渡,从水上经过(6)不,不要4.(1)量长短,是动词(2)指量好的尺码,是名词。

5.削足适履如履薄冰履险如夷6.《郑人买履》说明了要从实际出发,不能机械地解决问题的道理。

《刻舟求剑》则是讽刺了那些墨守成规,不顾客观事物发展变化的人,说明了要用发展的变化的眼光来看问题的辩证观点。

7.略8.(1)反映他思想僵化,宁可信“度”而不信自己的脚(2)原因是他不知道船和剑的关系是一动一静,而把两者都看成静的了。

这启示我们要尊重实际,用发展变化的观点来看问题。

综合题两人都思想僵化,不懂得实事求是的道理。

所以,事情就做不成:郑人买不到鞋,楚人找不到剑。

联系实际举例,能够举死搬教条,硬套框框,而不顾客观实际的人,也可举一味凭主观想像从事,无视变化了的客观实际的人。

等第评定参考意见:优:郑人和楚人的共同点概括得准确,能准确举出现实中的例子,说得简要。

良:郑人和楚人的共同点概括得准确,举出的例子尚可,但不够准确。

中:分别说了郑人和楚人的特点,也能联系实际来举例。

下:不会概括这两个人的特点,举例也不准确。

次北固山下一、略二、1、唐王湾2、思念故乡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3、客路行舟4、潮平两岸阔5、潮水涌涨起来,两岸相距更显宽阔,风正好吹在高高悬挂着的船帆之上。

6、悬是笔笔直直地高挂的样子,作者以小景表现了平野开阔、和风吹拂、大江直流、波平浪静等大景。

7、①在描写景物、节令之中,蕴含着一种时序交替的自然理趣②表现了时光匆匆,光阴荏苒,身在他乡的游子顿生思乡之情③把“日”“春”作为新生的美好事物的象征,表现了作者乐观、积极、向上的思想感情④“生”与“人”用了拟人的手法,富有情趣⑤两句诗对偶工整,形象生动(答出其中一点,言之成理即可。

中国古代寓言故事的检验题及答案

中国古代寓言故事的检验题及答案

中国古代寓言故事的检验题及答案寓言故事一:《愿望池》
题目
1. 《愿望池》这个寓言故事的主要寓意是什么?
2. 故事中的主人公是谁?他有什么特点?
3. 主人公最终是如何实现自己的愿望的?
答案
1. 此寓言故事的主要寓意是通过努力和勇气实现愿望的重要性。

它告诉我们只有通过自己的努力,才能实现内心的渴望。

2. 故事中的主人公是一个年轻的农民。

他勇敢、坚定,并对自
己的愿望充满信心。

3. 主人公通过在愿望池中努力捞取,最终找到了可以实现愿望
的宝物,从而成功实现了自己的愿望。

寓言故事二:《乌鸦和狐狸》
题目
1. 《乌鸦和狐狸》这个寓言故事的主要寓意是什么?
2. 故事中的乌鸦为什么会掉下奶酪?
3. 狐狸通过什么策略获得了乌鸦掉下的奶酪?
答案
1. 此寓言故事的主要寓意是被 flattery 蒙蔽会导致糊涂。

它告诉我们要保持警惕,不要轻易相信别人的奉承和谗言。

2. 故事中的乌鸦因为被狐狸的奉承所迷惑而张开嘴巴,结果掉下了自己的奶酪。

3. 狐狸通过夸赞乌鸦的美丽歌声,使乌鸦为了展示自己的歌喉而张开嘴巴,最终导致了奶酪的掉落。

以上是中国古代寓言故事的检验题及答案。

这些寓言故事通过简单而深入的方式向读者传达了重要的道德教育和人生智慧。

《古代寓言二则》练习和答案

《古代寓言二则》练习和答案

古代寓言二则【课前学习】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1)郑人买履.()(2)遂.()不得履(3)宁.()信度(4)遽.()契.()其舟(5)先自度.()其足(6)宁信度.()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置之其坐.(2)而忘操.之(3)反.归取之(4)遽.契其舟(5)楚人有涉.江者(6)宁.信度,自信也3.口语交际。

如果你在即将要回家取尺码的买履者或即将要下水找剑者身边请你选择一人,对他的行为加以劝阻,你会怎样说?4.寓言,就是把深刻的道理寄托在浅显的故事情节中。

我国古代的寓言故事还有很多,如:画蛇添足,请君入瓮,叶公好龙,等等。

请你再列举一例并用自己的话简要地复述出故事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堂导学】1.主题《郑人买履》写一位郑人只相信量脚得到的尺码,而不相信自己的脚,不仅闹出了笑话,连鞋子也没买到的故事,讽刺那些墨守成规,迷信教条而不尊重客观事实的人。

《刻舟求剑》写了一个楚国过江的人,不慎把宝剑掉进江中,在船舷上刻了个记号,船靠岸以后从刻着记号的地方跳下去捞宝剑的故事,讽刺了那些办事愚蠢,不知事物会变化的人。

2.了解寓言“寓言”一词出于《庄子》。

寓有寄托的意思,所谓寓言,就是作者用故事的形式巧妙的表达对人生的认识和感受。

这些故事很简短,含有比喻和象征的意思,蕴含着人类的知识和智慧,是艺术化了的人生哲理。

寓言起源于民间,劳动人民常用生动、机智的故事寄托自己的生活体验。

春秋战国时期,许多思想家和游说之士,大量吸收和借用这类民间故事,作为宣传自己主张的一种手段,他们还进而创作了新的寓言故事,以便生动、通俗易懂地说理。

.一、阅读两则寓言,回答问题。

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

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

”反归取之。

及反,市罢,遂不得履。

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古代寓言二则练习题

古代寓言二则练习题

1.《郑人买履》选自________,作者________,________(朝代)人。

2、解释字词。

(1)履()(2)操()(3)宁()(4)罢()3.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

①而置之其坐()②反归取之()
4、解释“之”字在句子中的意义
①反归取之()②何不试之以足()③至之市而忘操之()()
5.翻译下列句子。

①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至之市,而忘操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及反,市罢,遂不得履。

④宁信度,无自信也。

6.这则寓言故事包含了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7.请你至少写出两个带“履”的成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刻舟求剑》这则寓言出自《________》,编者是________。

9.为下列字注音。

知识改变命运
坠________于水遽________ 契________其舟不亦惑
________乎
10.解释下列词语。

①涉()②是()③遽()④求()10.分别指出加点词所指代的内容。

①其.剑自舟中坠于水()②遽契其.舟()
③而.剑不行()④而.置之其坐()⑤而.忘操之()
知识改变命运。

2024年课外阅读《中国古代寓言故事》试题与答案

2024年课外阅读《中国古代寓言故事》试题与答案

2024年课外阅读《中国古代寓言故事》试题与答案一、单选题1、“节外生枝,故意卖弄,只会弄巧成拙,丧失原有的优势。

”出自哪个寓言事?OA.画龙点睛B.画蛇添足C.叶公好龙D.腾蛇与飞龙正确答案:B2、“朝三暮四”中主人公是谁?OA.猴子B.狐狸C.蛇D.兔子正确答案:A3、《黔之驴》中,驴子最后被谁吃掉了?OA.狮子B.老虎C.狐狸D.大象正确答案:B4、《买楼还珠》中“梗”是指什么?OA.珍珠B.箱子C.包D.盒子正确答案:D5、“比喻借别人的威风吓唬人。

”出自哪个寓言故事?()A.为虎作傕B.亡羊补牢C.狐假虎威D.骑虎难下正确答案:C9、《对牛弹琴》的主人公是谁?OA.公明仪B.张僧繇C.孙书敖D.宋兀君正确答案:A7、“比喻行动与目的正好相反。

''出自啸聚个寓言故事?OA.自相矛盾B.杞人忧天C.塞翁失马D.南辕北辙正确答案:D8、南郭先生是下列哪个故事中的主人公?OA.季子投师B.刻舟求剑C.滥竽充数D.纪昌学射正确答案:C9、“比喻模仿别人不得法,反而把自己原有的本领忘掉了”出自哪个寓言故事?OA.东施效颦B.邯郸学步C.刻舟求剑D.螳螂捕蝉正确答案:B10、《棘刺母猴》中声称能在棘刺尖上雕母猴的人是哪国人?OA.郑国B.燕国C.赵国D卫国正确答案:D11、《愚公移山》中愚公要移的两座山分别是太行和OA.王屋B.巫山C.泰山D.沂山正确答案:A12、“我宁愿相信尺码,也不愿相信自己的脚”出自寓言故事()A.邯郸学步B.郑人买履C.画蛇添足D.疑人窃履正确答案:B13、《高山流水觅知音》叙述了俞伯牙和O的故事?A.智叟B.孔子C.弈秋D.钟子期正确答案:D14、模仿美女西施皱眉的丑女叫OA.东施B.貂婵C.王昭君D.钟无艳正确答案:A15、喝酒时,看见杯中有一条蛇,就害起病来。

出自寓言故事OA.杞人忧天B.杯弓蛇影C.道听途说D.惊弓之鸟正确答案:B16.“比喻行动与目的正好相反。

寓言二则习题及答案

寓言二则习题及答案

《寓言二则》习题及答案一、选择正确的读音蚌(bàng bèng) 弗(fèi fú) 鹬(yú yù) 喙(zhuó huì)鬻(yù yǔ) 曝(bào pù) 箝(qián gān) 誉(yú yù)二、辨字组词矛( ) 誉( ) 喙( ) 鹬( )予( ) 眷( ) 缘( ) 橘( )三、选择正确的解释1.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

”( )A.名誉 B倍誉 C.夸耀,称赞2.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A.或者 B有的 C有人3.其.人弗能应也。

()A.那个 B其他 C.别人4.蚌方出曝.(.).A.暴光 B晒 C.打开四、解释带点词的含义1.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

吾:2.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以:子:3.其人弗能应也。

弗:应:4.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

雨:五、填空《矛与盾》这则寓言告诉人们说话、办事要,不要。

参考答案一、bàng fú yù huìyù pù qián yù二、矛(矛盾) 誉(赞誉) 喙(长喙) 鹬(买鹬)予( 给予) 眷(誊抄) 缘(缘分) 橘(橘子)三、 1. (C ) 2. ( C ) 3. (A ) 4. ( C)四、1.吾:我的2.以:用子:你的3.弗:不能应:回答4.雨:下雨五、前后一致;前后矛盾,互相抵触。

最新教科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14古代寓言两则精品习题及答案

最新教科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14古代寓言两则精品习题及答案

14 古代寓言两则1.为加线字选择正确的读音:1)、宋人有悯(mǐn wén )其苗之不长(zhǎng cháng)而揠(yà yān )之者。

21教育网2)、楚有祠(sì cí)者,赐其舍人卮(zhì zhī)酒。

2.辨字组词:寓予祠乃愚子词及3. 解释下列词语:1)、芒: 2)、病:3)、趋: 4)、舍人:5)、固: 6)、安:4. 阅读文章,回答问题:楚有祠者,赐其舍人卮酒。

舍人相谓曰:“数人饮之不足,一人饮之有余,请画地为蛇,先成者饮酒。

”一人蛇先成,引酒且饮之;乃左手持卮,右手画蛇,曰:“吾能为之足。

”未成,一人之蛇成,夺其卮曰:“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遂饮其酒。

为蛇足者,终亡其酒。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1).下列句子中加线词的意思解释错误的一项是______A、引酒且饮之(将要)B、蛇固无足(本来)C、子安能为之足(怎么)D、终亡其酒(同“无”,没有)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3).那个画蛇添足的人没有喝到酒,他心里一定很。

他想:我想对那个画蛇添足的人说:4).解释下列句中的字:引:其:遂:亡:5). “画蛇添足”的近义词有:“画蛇添足”的反义词有:成语“画蛇添足”即出于此,请用这个词语造一个句子参考答案:1、1)mǐn zhǎng yà 2)cí zhī2、寓言给予祠堂乃是愚蠢孩子词语及格3、1)疲乏 2)劳累、疲倦 3)赶去4)部属,门客 5)本来 6)怎么4、1)D2)蛇本来是没有脚的,你怎么能给他画上脚呢?3)不平我最先画完的,为什么却没有喝到酒你做了多余的事,所以失去了成功的机会。

4)取过来他的于是失去,丢失5)多此一举画龙点睛略。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14文言文两则-练习题含答案-百度文库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14文言文两则-练习题含答案-百度文库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14文言文两则-练习题含答案-百度文库一、看拼音,写词语。

一秋同国红湖辅弱辩斗东游车盖探汤改写:一个秋天,同一个国家的红湖辅助弱者辩论,东游车改装,探索热水。

二、选择题1.答案:A。

解析:弈(yì,下棋)秋,通国之善(擅长,善于)弈者也。

2.答案:C。

解析:万不得已、水浒传、苦刑、惆怅都没有错别字。

3.答案:C。

解析:一儿认为“日初出离人远”,其根据是“远者小而近者大”,而不是“远者大而近者小”。

4.答案:D。

解析:结构助词,相当于“的”。

三、用“√”给划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1.使弈(yì√yí)秋诲(huì√huǐ)二人弈。

2.为(wéi√wèi)是其智弗(fú√fó)若与(yǔ√yú)?3.孰(shú√shóu)为汝(nǚ√rǔ)多知(zhì√zhī)乎?4.这声音比蝉鸣要柔和(huó√hé),比虫歌曲要单调(diào√tiáo)些。

5.蓝色的、红色的小宝石,钉(dīng√dìng)住几个金黄色的齿轮,里边还有一个小尾巴似(shì√sì)的东西不停地摆来摆去。

四、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课文记叙了两个人跟XXX学下围棋,一个弱者,一个辅助弱者,告诉我们围棋需要耐心和助人为乐的品质。

2.XXX不能决也。

这句话的意思是XXX不愿随意做出决定。

从这句话可以看出XXX谨慎的品质。

五、解释下列句中加横线的字的意思。

无法驳倒对方的观点。

古代中国寓言故事的考题及答案

古代中国寓言故事的考题及答案

古代中国寓言故事的考题及答案寓言故事一:《打雷》
考题一
问题:故事中的主人公是谁?
回答:主人公是一个聪明的老鼠。

考题二
问题:为什么老鼠想要伪装成猫?
回答:老鼠想要伪装成猫是为了吓唬其他的动物,让它们不敢伤害自己。

考题三
问题:为什么老鼠最终被雷劈死了?
回答:老鼠最终被雷劈死是因为它得意忘形,忘记了自己的本来身份,自以为是地站到了高处,最终遭到了惩罚。

寓言故事二:《乌鸦和狐狸》
考题一
问题:故事中的乌鸦有什么特点?
回答:乌鸦自以为是聪明,但实际上相当容易受到 flattery 的诱惑。

考题二
问题:狐狸使用了什么策略来得到乌鸦的美味?
回答:狐狸使用了恭维的话语来夸奖乌鸦的美丽,让乌鸦自以为是,从而使其张开嘴巴露出美味的食物。

考题三
问题:乌鸦为什么最终失去了奶酪(美味)?
回答:乌鸦被狐狸的恭维所蒙蔽,自大地张开嘴巴,结果美味
的奶酪从嘴里掉了出来,让狐狸得到了。

寓言故事三:《三只小猪》
考题一
问题:三只小猪分别住在什么样的房子里?
回答:第一只小猪住在草房子里,第二只小猪住在木头房子里,第三只小猪住在砖头房子里。

考题二
问题:为什么第一只和第二只小猪的房子被大灰狼吹倒了?
回答:第一只和第二只小猪的房子被大灰狼吹倒是因为它们用的材料不够坚固,无法抵挡大灰狼的力量。

考题三
问题:为什么第三只小猪的房子没有被大灰狼吹倒?
回答:第三只小猪的房子没有被大灰狼吹倒是因为它用的是坚固的砖头,能够抵挡大灰狼的力量。

以上是古代中国寓言故事的考题及答案。

《中国古代寓言》试题及答案

《中国古代寓言》试题及答案

《中国古代寓言》试题及答案中国古代寓言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大约在多少年前,中国出现了最早的寓言?A.春秋时期B.战国时期C.西汉时期D.唐朝时期答案:A.春秋时期2.下列哪位古代文化名人更为人所熟知是因为他创作了大量的寓言?A.孔子B.墨子C.孟子D.庄子答案:D.庄子3.以下哪个寓言讲述了相对论和主观与客观的关系?A.《老鹰和熊猫》B.《聋子与瞎子》C.《玉兔与玉兔》D.《乌鸦喝水》答案:B.《聋子与瞎子》4.下面哪个选项是研究寓言或写寓言的学问?A.寓言学B.寓言艺术C.寓言文学D.寓言研究答案:A.寓言学二、填空题1.寓言的本质是( 1 )。

答案:比喻2.( 2 )是中国古代寓言的代表人物之一。

答案:庄子3.中国古代寓言的意义在于( 3 )。

答案:道德教育和社会批判4.寓言用来讽刺强权者时常常使用( 4 )的动物形象。

答案:狐狸三、简答题1.请简要解释一下寓言的定义及其作用。

答案:寓言是一种以虚构的动物或事物来比喻社会现象或道德观念的文学形式。

其作用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教育作用,通过对道德教育的揭示和批判,使人们认识到是非曲直,从而培养正确的价值观;二是社会批判作用,寓言作品常常利用动物或事物的形象,讽刺和批评社会中的不正之风和弊端。

2.请分享一个你最喜欢的中国古代寓言,并解释其中的寓意。

答案:我最喜欢的中国古代寓言是《渔夫与金鱼》。

寓言以渔夫钓到了一尾拥有金鳞和变幻自如的金鱼为故事背景。

渔夫很快就被金鱼的美丽所吸引,心生贪念,想要将它杀死并取出金鳞。

然而,金鱼以自己可以实现人类任何愿望的能力引诱渔夫放它一条生路。

渔夫怀着贪心的心情将金鱼放回水中,结果得到了一根金鱼竿,但却失去了一条宝贵的金鱼。

这个寓言的寓意是告诫人们要珍惜眼前的幸福,不要贪婪地追求更多的物质利益。

人们常常被表面的美丽所迷惑,忽略了内在的价值和意义。

金鱼象征着珍贵的资源和幸福的机会,而渔夫则代表着贪婪和不知足的心态。

通过这个寓言,我们应该反思自己的欲望与追求,明白贪婪只会让我们失去更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丰三中苏教版七年级上册阅读与写作片段训练
第5课
古代寓言二则
【课文精读】
阅读下面的课内评估语段,回答问题。

甲文:
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

至之市,而忘操之。

已得履,谓曰: “吾 忘持度! ”返归取之。

及返,市罢,遂不得履。

人曰: “何不试之以足? ”曰:
“宁信度,无
自信也。

” 乙文:
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

遽契其舟,曰:
“是吾剑之所从坠。

”舟止,从其所
契者入水求之。

舟已行矣,而剑不行。

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度其足( )吾忘持度( )遂不得履( ) ( )遽契其舟( )( )
2. 区别下列加点的词不同的意义。


先自度其足 ( )
吾忘持度
(
)

先自度其足
(
)
其剑自舟中坠于水
(
)

至之市 ( )
而忘操之
(
)
3.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② 宁信度,无自信也。

④ 是吾剑之所从坠。

⑤ 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5. 找出甲文中两个通假字。

(1) __________ 通 ________
(2) ________通__________
6. 给甲文拟个标题,并说说这个寓言讽刺了什么样的人?
7. 乙文中那个楚国人能找到他的剑吗?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课外延读】
拔苗助长
宋人有悯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曰: “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

”其子
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

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矣。

以为无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助之长者,揠苗者也。

非徒 无益,而又害之。

〖注释〗
芒一一疲乏,芒芒然,很疲倦的样子。

病一一劳累。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② 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

③ 非徒无益,而又害之。

5、 宋人为什么要拔苗?其结果如何?
6、 读完寓言后,想想看,这个寓言说明了什么道理?
【课外延读二】
月怀一鸡
今有人攘其邻之鸡者。

或告之曰:
“是非君子之道。

”曰:"请损之,月攘一鸡,以待来
年然后已。

"如知其非义,斯速已矣,何待来年?
注释:攘一一窃取、偷盗。

斯一一那么就应该的意思。

道一一个人的举止言行。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其: _____________ 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悯其苗( ) 揠之( ) 苗则槁矣(
2、解释文中加点的字。

悯 _____________ 长 _________________ 揠 _______________ 予 _____________ 趋 _________________ 槁 _______________
非徒 ____________________
3、对下列加点词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 宋人有悯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 ③其子趋而往视之 ②返归取之
④舟已行矣,而剑不行。

A 、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C ①②相同,③④相同 4、翻译下列句子。

① 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

B 、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D 、①②不同,③④不同
2、下列对加点字“之”的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②如知其非义,斯速已矣,何待来年?
4、这篇寓言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片断作文训练】
仔细阅读《拔苗助长》一文,试想假如宋人看到禾苗干枯了, 他会怎么想?现在根据人 物性格特征,补写一段文字,着重刻画出人物的心理活动,字数在
100字左右。

损:
已: 非义:
①今有人攘其邻之鸡者 ②或告之曰 ③是非君子之道 ④请损之
A 、①②③④都相同 C ①②相同③④相同 3、翻译下列句子。

①是非君子之道。

B 、①③相同②④相同 D ①②③④都不相同
参考答案:
【课文精读】
1、du o d u su i l u j u q i
2、①量长短、量好的尺码②自己、从③到.......................... 去、
它(代“鞋”)3、操:拿,携带;及:至打等到;遂:终于;履:鞋;遽:立即;契:雕刻;以:用、拿;于:至叽4、①他先量好了自己的脚,却把量好的尺码放在了他的座位上。

② 宁可相信量好尺码,也不相信自己(的脚)。

③这里是我的剑掉下去的地方④像这样找剑,
不是很糊涂吗?5、“坐”同“座”、“反”同“返”。

6、甲文标题是“郑人买履”,这个寓言讽刺了只从本本出发,不从实际出发的人。

7、不能找到他的剑,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世
界上的事物,总是在不断地发展变化,人们想问题、办事情,都应当考虑到这种变化,适合于这种变化的需要。

【课外延读一】
1、m in y a g co
2、悯:耽心、忧虑;长:生长、发育;揠:拔;谓:告诉;予:文言
人称代词,我的意思;趋:赶去;槁:干枯;非徒:不仅只是。

3、D 4、①今天我累死了,
我帮助禾苗长高了。

②他的儿子赶去一看,禾苗已经干枯了③不仅没好处,相反害了它。

5、
宋人想帮助禾苗快点生长,其结果是使得禾苗干枯了。

6、此则寓言从反面生动地说明了这
样一个道理:遇事如果不从客观实际出发,只能是好心办坏事。

【课外延读二】
1、其:他的;或:有人;是:这(代词);损:减少;已:停止;非义:不符合于正当的事理。

2、B
3、①这不是品德高尚的人的行为。

②如果知道这不符合正当的事理,那就应
该赶快停止,为什么还要等待来年呢?4、要及时改正自己的缺点,原谅自己,必将种下祸
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