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手抄报

合集下载

六年级上册数学手抄报

六年级上册数学手抄报

六年级上册用数对表示位置,通常先列后行。

特殊情况:电影票先行后列分数乘法的意义:分数乘整数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也是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简便运算。

分数乘法的法则:分数与整数相乘,用分数的分子和整数相乘的积做分子,分母不变。

能约分的可以先约分,再计算。

分数乘分数,应该分子乘分子,分母乘分母。

乘法的三个类型:○1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是多少。

○2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

○3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一个非0的数乘以比1大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大。

一个非0的数乘以1,积不变。

一个非0的数乘以比1小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小。

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和整数运算的顺序相同。

整数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对于分数成法也适用。

单位“1”*分率=分率所对应的数量单位“1”在是的后面解分数乘法应用题的步骤1画出关键句2找单位“1”3画图4列式乘积式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1的倒数是1,0没有倒数。

分数除法的意义:已知两个因数的积和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分数除以整数=分数乘这个整数的倒数甲/乙=甲*乙的倒数(0除外)解分数应用题的步骤1画除关键句2找单位“1”3根据关键句列出关系式4画图5列式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个数的比。

在两个数的比中,比号前面的数叫做比的前项,比号后面的数叫做比的后项。

比的前项除以后项所得的商,叫做比值。

比值通常用分数表示,也可以用小数或整数表示。

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两个数的比也可以写成分数形式。

例如:15:10也可以写成,仍读作“15比10”。

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

这叫做比的基本性质。

根据比的基本性质,可以把比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

化简比的方法整数比→比的前后都除以它们的最大公因数→最简比小数比→比的前后项都扩大相同的倍数→整数比→最简比分数比→比的前后项都成它们分母的最小公倍数→整数比→最简比按比例分配应用题:有各部分量与总量之间的比,求各部分数量是多少。

圆是平面上的一种曲线图形。

六年级数学上册手抄报圆的认识

六年级数学上册手抄报圆的认识

六年级数学上册手抄报圆的认识
圆的认识是六年级数学上册的一个重要知识点,以下是一份关于圆的认识的手抄报内容,供您参考:
一、圆的基本概念
1.圆的概念:在一个平面内,线段OA绕它固定的一个端点O旋转一周,另一个端点A所形成的图形叫做圆。

其中,线段OA叫做半径,端点O叫做圆心。

2.圆的性质:圆是中心对称图形,对称中心是圆心;圆是轴对称图形,对称轴是经过圆心的任意一条直线。

3.圆的几何表示:通常用大写字母“O”来表示圆心,用小写字母“r”来表示半径,用大写字母“C”来表示圆的周长,用小写字母“π”来表示圆周率。

二、圆的性质
1.圆周长公式:C=2πr,其中r表示圆的半径,π表示圆周率。

2.圆面积公式:S=πr²,其中r表示圆的半径。

3.弦的性质:在同一个圆或等圆中,弦的长度与它所对的圆心角相等。

4.切线的性质:经过半径的外端点,且垂直于这条半径的直线是圆的切线。

5.弧长公式:弧长=θ/360°×2πr,其中θ表示弧所对的圆心角的度数,r表示圆的半径。

三、圆的实际应用
1.生活中的圆:车轮、钟表、镜子等物品都是利用了圆的性质来设计的。

2.艺术中的圆:圆在艺术中也有广泛的应用,例如在绘画、雕塑、建筑等方面都有体现。

3.科技中的圆:在科技领域中,圆也无处不在,例如在机械制造、航空航天、电子科技等方面都有应用。

数学手抄报六年级上册简单又漂亮

数学手抄报六年级上册简单又漂亮

数学手抄报六年级上册简单又漂亮引言数学是一门重要而有趣的学科,通过学习数学能够培养我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为了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和喜爱数学,我专门设计了一份精美的数学手抄报,希望通过这份手抄报,能够让大家对数学有个简单而又漂亮的认识。

第一部分:数值1. 数的概念数是我们常见的东西,批量的东西我们称之为“数”。

数包括自然数、整数、分数等等。

自然数是从1开始,往后依次递增的数,比如1、2、3、4等等;整数是包括自然数以及负数和0的集合,比如-3、-2、-1、0、1、2、3等等;分数是有理数的一种形式,由分子和分母组成,比如1/2、2/3等等。

2. 数的运算数的运算是数学中重要的一部分,包括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

加法是指将两个或多个数相加得到一个数的运算,减法是指一个数减去另一个数所得的差,乘法是指将两个或多个数相乘所得到的积,除法是指一个数被另一个数除所得的商。

3. 数的比较在数学中,我们会经常进行数的比较。

比较数的大小可以通过比较它们的数值大小和符号来确定。

当两个数的数值相同时,可以通过它们的符号来判断大小。

比如“-5”小于“2”,“-4”大于“-6”等。

第二部分:几何图形1. 点、线、面的概念在几何学中,我们经常会遇到点、线和面这些概念。

点是几何学中最基本的概念,它是没有长度、宽度和高度的;线是由无数个点连在一起形成的,它是没有宽度的;面是由无数个线连在一起形成的,它有长度和宽度,但没有高度。

2. 平面图形平面图形是指在平面上的图形,包括圆、矩形、三角形等等。

圆是由一个固定点到平面内任意一点的距离相等的点的集合;矩形有四个角和四条边,对角线相等;三角形有三个角和三条边。

3. 空间图形空间图形是指在三维空间中的图形,包括立方体、棱柱、棱锥等等。

立方体有六个面、八个顶点和十二条棱;棱柱有两个底面和若干个侧面;棱锥有一个底面和若干个侧面。

第三部分:简单计算1. 简单加减法简单加减法是我们生活中常用的计算方法,通过一些简单的公式和规则,我们可以轻松地完成加减法的计算。

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手抄报

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手抄报

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手抄报平均数是等分除法的发展。

解题关键:在于确定总数量和与之相对应的总份数。

算术平均数:已知几个不相等的同类量和与之相对应的份数,求平均每份是多少。

数量关系式:数量之和÷数量的个数=算术平均数。

加权平均数:已知两个以上若干份的平均数,求总平均数是多少。

数量关系式部分平均数×权数的总和÷权数的和=加权平均数。

差额平均数:是把各个大于或小于标准数的部分之和被总份数均分,求的是标准数与各数相差之和的平均数。

数量关系式:大数-小数÷2=小数应得数最大数与各数之差的和÷总份数=最大数应给数最大数与个数之差的和÷总份数=最小数应得数。

例:一辆汽车以每小时 100 千米的速度从甲地开往乙地,又以每小时 60 千米的速度从乙地开往甲地。

求这辆车的平均速度。

分析:求汽车的平均速度同样可以利用公式。

此题可以把甲地到乙地的路程设为“ 1 ”,则汽车行驶的总路程为“ 2 ”,从甲地到乙地的速度为 100 ,所用的时间为,汽车从乙地到甲地速度为 60 千米,所用的时间是,汽车共行的时间为 + = , 汽车的平均速度为2 ÷ =75 千米图一图二图三1 分数的意义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者几份的数叫做分数。

在分数里,中间的横线叫做分数线;分数线下面的数,叫做分母,表示把单位“1”平均分成多少份;分数线下面的数叫做分子,表示有这样的多少份。

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的一份的数,叫做分数单位。

2 分数的分类真分数: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叫做真分数。

真分数小于1。

假分数:分子比分母大或者分子和分母相等的分数,叫做假分数。

假分数大于或等于1。

带分数:假分数可以写成整数与真分数合成的数,通常叫做带分数。

3 约分和通分把一个分数化成同它相等但是分子、分母都比较小的分数,叫做约分。

分子分母是互质数的分数,叫做最简分数。

把异分母分数分别化成和原来分数相等的同分母分数,叫做通分。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总结小报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总结小报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总结小报第一单元略第二单元长方体和正方体1、两个面相交的线叫做棱,三条棱相交的点叫做顶点。

2、长方体相交于同一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做它的长、宽、高。

3、长方体的特征:面一—有六个面,都是长方形(特殊情况下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相对的面完全相同;棱一—有12条棱,相对的棱长度相等;顶点一—有8个顶点。

4、正方体的特征:面一—有六个面,都是正方形,所有的面完全相同;棱一—有12条棱,所有的棱长度相等;顶点一—有8个顶点。

5、正方体也是一种特殊的长方体。

6、把一个长方体或正方体纸盒展开,至少要剪开7条棱。

7、长方体(或正方体)的六个面的总面积,叫做它的表面积。

8、长方体的表面积=(长×宽+宽×高+高×长)×2正方体的表面积=棱长×棱长×6。

9、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

10、容器所能容纳物体的体积,叫做这个容器的容积。

11、常用的体积单位有立方厘米、立方分米、立方米。

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

12、计量液体的体积,常用升和毫升作单位。

1立方分米=1升,1立方厘米=1毫升,1升=1000毫升。

13、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V=abh14、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V=axa×a15、长方体(或正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横截面×长V=Sh16、1=1 2=8 3=27 4=64 5=125 6=2167=343 8=512 9=729 10=100017、每相邻两个长度单位(除千米外)的进率都是10,每相邻两个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0,每相邻两个体积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00。

18、正方体的棱长扩大n倍,表面积会扩大n的平方倍,体积会扩大n的立方倍。

第三单元分数乘法1、分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六年级上册数学总结小报

六年级上册数学总结小报

数学六年级上册全册知识点总结小报第一单元圆1.圆的定义:平面上的一种曲线图形。

2.将一张圆形纸片对折两次,折痕相交于圆中心的一点,这一点叫做圆心。

圆心一般用字母O表示。

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距离都相等.3.半径:连接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做半径。

半径一般用字母r表示。

把圆规两脚分开,两脚之间的距离就是圆的半径。

4.圆心确定圆的位置,半径确定圆的大小。

5.直径: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做直径。

直径一般用字母d 表示。

6.在同一个圆内,所有的半径都相等,所有的直径都相等。

7.在同一个圆内,有无数条半径,有无数条直径。

8.在同一个圆内,直径的长度是半径的2倍,半径的长度是直径的一半。

用字母表示为:d=2rr =1/2d用文字表示为:半径=直径÷2直径=半径×29.圆的周长:围成圆的曲线的长度叫做圆的周长。

10.圆的周长总是直径的3倍多一些,这个比值是一个固定的数。

我们把圆的周长和直径的比值叫做圆周率,用字母表示。

圆周率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

在计算时,取π≈3.14。

世界上第一个把圆周率算出来的人是我国的数学家祖冲之。

11.圆的周长公式:C=πd 或C=2πr圆周长=π×直径圆周长=π×半径×212、圆的面积:圆所占面积的大小叫圆的面积。

13.把一个圆割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割拼成的长方形的长相当于圆周长的一半,用字母(πr)表示,宽相当于圆的半径,用字母(r)表示,因为长方形的面积=长×宽,所以圆的面积= πr×r。

圆的面积公式:S=πr²。

14.圆的面积公式:S=πr²或者S=π(d/2)² 或者S=π(C÷(2π))²≈15.在一个正方形里画一个最大的圆,圆的直径等于正方形的边长。

16.在一个长方形里画一个最大的圆,圆的直径等于长方形的宽。

17.一个环形,外圆的半径是R,内圆的半径是r,它的面积是S=πR²-πr²或S=π(R²-r²)。

6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手抄报_小学生数学手抄报版面设计资料

6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手抄报_小学生数学手抄报版面设计资料

数学手抄报图片欣赏关于数学手抄报图片1关于数学手抄报图片2关于数学手抄报图片3关于数学手抄报图片4关于数学手抄报图片5关于数学手抄报图片6关于数学手抄报图片7数学手抄报资料1数学内容:数学黑洞茫茫宇宙之中,存在着这样一种极其神秘的天体叫“黑洞”(black hole)。

黑洞的物质密度极大,引力极强,任何物质经过它的附近,都要被它吸引进去,再也不能出来,包括光线也是这样,因此是一个不发光的天体黑洞的名称由此而来。

由于不发光,人们无法通过肉眼或观测仪器发觉它的存在,而只能理论计算或根据光线经过其附近时产生的弯曲现象而判断其存在。

虽然理论上说,银河系中作为恒星演化终局的黑洞总数估计在几百万到几亿个之间,但至今被科学家确认了的黑洞只有天鹅座x-1、大麦哲伦云x-3、ao602-00等极有限的几个。

证认黑洞成为21世纪的科学难题之一。

数学被誉为“科学之母”,在现代科技的发展中起着定海神针般的作用,而现代的战争更是被认为将是一场“数学家和信息学家的战争”。

在信息战中,要运用数学作大量的模拟运算,运用数学在空间作精确的定位,运用数学对导弹作精密制导,运用数学来研究保密通信的算法,运用数学作为网络攻击利器。

无独有偶,在数学中也有这种神秘的黑洞现象,对于数学黑洞,无论怎样设值,在规定的处理法则下,最终都将得到固定的一个值,再也跳不出去了,就像宇宙中的黑洞可以将任何物质(包括运行速度最快的光)牢牢吸住,不使它们逃脱一样。

这就对密码的设值破解开辟了一个新的思路。

数学手抄报资料2数学扩展:数据立方体定义:数据立方体是一类多维矩阵,让用户从多个角度探索和分析数据集,通常是一次同时考虑三个因素(维度)。

当我们试图从一堆数据中提取信息时,我们需要工具来帮助我们找到那些有关联的和重要的信息,以及探讨不同的情景。

一份报告,不管是印在纸上的还是出现在屏幕上,都是数据的二维表示,是行和列构成的表格。

在我们只有两个因素要考虑时,这就足矣,但在真实世界中我们需要更强的工具。

数学小报六年级上册1到3单元

数学小报六年级上册1到3单元

数学小报六年级上册1到3单元第一单元:数的认识数的认识是六年级上册数学学习的第一个单元。

在这个单元中,我们学习到了数的基本概念、数的读法和数的比大小。

现在让我们来回顾一下这些内容。

首先,数的基本概念。

我们知道,数是用来表示事物的多少的。

人们最早是用手指进行计数的,后来发展出了更多的计数方法,比如使用算盘、计算器、计算机等。

在数的基本概念中,我们还学到了零的概念。

零是一个特殊的数,它表示没有任何东西的数量。

其次,数的读法。

我们学习了常见的整数的读法,如0、1、2等。

在读大数字时,我们要注意数字之间的连读规则,如读123时要读成一百二十三。

此外,还要注意读小数时的规则,如读0.5时要读成零点五。

最后,数的比大小。

在比较两个数的大小时,我们可以用大于、小于和等于来表示。

例如,3>2表示3大于2,5<9表示5小于9,7=7表示7等于7。

我们还学会了使用不等号来表示不等的关系。

第二单元:整数的加减法整数的加减法是六年级上册数学学习的第二个单元。

在这个单元中,我们学习了整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并且掌握了一些解决问题的方法。

现让我们来回顾一下这些知识。

首先,整数的加法运算。

在整数加法中,我们必须对正负数的相加进行正确的判断。

如果两个数的符号相同,我们只需要将它们的绝对值相加,并保持符号不变。

如果两个数的符号不同,我们需要进行减法运算,计算出差值的绝对值,并决定差值的符号。

其次,整数的减法运算。

在整数减法中,我们需要将减法转化为加法来计算。

例如,a-b可以转化为a+(-b)。

然后按照整数加法的规则进行计算。

最后,解决问题的方法。

解决问题时,我们要将问题中的情境转化成数学式子,通过计算来得出答案。

有时候,我们还需要进行合理估算,以便更好地理解问题和进行计算。

第三单元:分数分数是六年级上册数学学习的第三个单元。

在这个单元中,我们学习了分数的概念、分数的大小比较和对分数的加减法运算。

现让我们来回顾一下这些知识。

六年级上册数学小报第1单元

六年级上册数学小报第1单元

六年级上册数学小报第1单元一、分数乘法的意义。

1. 分数乘整数。

- 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例如:(2)/(3)×3表示3个(2)/(3)相加的和是多少,即(2)/(3)+(2)/(3)+(2)/(3)。

2. 一个数乘分数。

- 意义:表示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例如:5×(3)/(4)表示5的(3)/(4)是多少。

二、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1. 分数乘整数。

- 计算方法:用分数的分子和整数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不变。

能约分的可以先约分,再计算。

例如:(2)/(3)×3=(2×3)/(3)=2;又如(3)/(4)×8,先约分(3)/(4)×(8)/(1)(8和4约分),得到(3×2)/(1)=6。

2. 分数乘分数。

- 计算方法:用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相乘的积作分母。

例如:(2)/(3)×(4)/(5)=(2×4)/(3×5)=(8)/(15)。

能约分的要先约分再计算,如(3)/(8)×(4)/(9),先约分(8和4约分,3和9约分),得到(1)/(2)×(1)/(3)=(1)/(6)。

三、分数乘法的简便运算。

1. 乘法交换律。

- 对于分数乘法同样适用,即a× b = b× a。

例如:(2)/(3)×(5)/(4)=(5)/(4)×(2)/(3)。

2. 乘法结合律。

- (a× b)× c=a×(b× c)。

例如:((1)/(2)×(2)/(3))×(3)/(4)=(1)/(2)×((2)/(3)×(3)/(4))。

3. 乘法分配律。

- a×(b + c)=a× b+a× c。

例如:(1)/(2)×((3)/(4)+(1)/(4))=(1)/(2)×(3)/(4)+(1)/(2)×(1)/(4)。

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手抄报内容

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手抄报内容

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手抄报内容示例文章篇一:《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手抄报内容》嗨,大家好!今天我来和大家分享一下关于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的手抄报内容。

一、分数乘法的意义分数乘法可有趣啦。

就好像是一群小伙伴在分东西一样。

比如说,把一个大蛋糕看作单位“1”,如果把这个蛋糕平均分成5份,每份就是这个蛋糕的1/5。

那要是取其中的3份呢,这就是3个1/5,用分数乘法来表示就是1/5×3啦。

这就好比是有3个小伙伴,每人都拿到了这个蛋糕的1/5,总共拿到的就是这么多。

而且啊,分数乘法还能表示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呢。

比如2/3×4/5,就像是先把某个东西分成3份取其中的2份,然后再把这2份中的每一份又分成5份取其中的4份。

是不是很神奇呀?就像搭积木一样,一块一块地组合起来,最后就形成了一个新的形状,分数乘法也是这样,一步一步地计算,就能得到结果。

我记得有一次,我和我的同桌小明在讨论分数乘法的意义。

我就跟他说:“你看,分数乘法就像是在玩拼图呢。

”小明一脸疑惑地问我:“怎么就像玩拼图啦?”我就解释说:“你想啊,每一个分数就像是拼图的一小块,我们通过乘法把这些小块按照一定的规则组合起来,最后得到一个完整的画面,这个画面就是结果呀。

”小明听了之后,眼睛一亮,说:“哇,还真是这样呢!”二、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也不难哦。

分子乘分子,分母乘分母就好啦。

比如说3/4×2/5,那就是分子3乘以2等于6,分母4乘以5等于20,所以结果就是6/20,化简之后就是3/10。

这就像是走楼梯一样,一步一步稳稳地走,按照规则来,就不会出错。

我在计算分数乘法的时候,还闹过一个小笑话呢。

我当时在计算5/6×3/7,我居然把分子和分母都加起来了,算出了8/13。

我还觉得自己算对了呢。

后来老师批改作业的时候,把我叫到跟前问我:“你这是怎么算的呀?”我就把我的算法告诉了老师。

老师笑着说:“你可不能这么算呀,这就像是你要把苹果和香蕉加起来变成一种新的水果一样,是不对的。

数学手抄报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内容

数学手抄报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内容

数学手抄报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内容
《数学手抄报之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嘿,大家好呀!今天我来给大家讲讲咱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数学那些事儿。

你说这数学啊,有时候就像个调皮的小精灵,到处蹦跶,让我们又爱又恨。

就拿第一单元来说吧,那些个分数乘法的知识,一开始可真把我给绕晕了。

我就想啊,这分数和乘法凑到一块儿,咋就这么难搞呢!
记得有一次上课,老师在黑板上写了一道分数乘法的题,我那脑袋瓜呀,就像被糨糊粘住了似的,半天转不过弯来。

看着其他同学都纷纷举手回答,我心里那个急呀,真恨不得自己脑袋能突然开窍。

不过好在,经过老师耐心地讲解,我总算是有点明白了。

后来啊,我就自己琢磨,这数学不就跟搭积木似的嘛,一块一块堆起来,只要基础打牢了,就不怕它倒。

于是我开始认真做练习题,一道题一道题地啃。

嘿,还真别说,慢慢地我就找到感觉了。

这第一单元里还有好多有趣的例子呢,比如那个分苹果的问题。

哎呀,看着那些苹果被分成各种份数,还得计算每份有多少,可有意思啦!每次做这种题,我都感觉自己像个小掌柜似的,在那精打细算。

当然啦,学习数学也不是一帆风顺的,有时候也会遇到难题,就像路上的小石子,会绊你一下。

但咱可不能怕呀,得勇敢地跨过去。

现在想想,这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数学知识就像我学习路上的一个小挑战,虽然过程有点曲折,但当我攻克它的时候,那成就感简直爆棚!就好像我打败了一个大怪兽,超级自豪的呢!
好啦,说了这么多,这就是我和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数学的故事啦。

希望大家也能在数学的海洋里快乐地遨游,找到属于自己的乐趣和成就哟!嘿嘿,下次再给你们讲讲其他的故事呀!。

数学手抄报六年级上册,简单少字

数学手抄报六年级上册,简单少字

手抄报一位同学说,进位的是“53+4”,不进位的是“86+8”。

老师又说:“他们有什么不同?”高何若说:“上面的算式和不超过十,下面的超过十。

”“还有什么不同?”老师继续问。

黄四达说:“上面的这个十位不变,下面的这个十位增加一。

”老师说:“那以后应该怎么计算呢?”这下全班开始疯狂了,有的说不知道,有的干脆站起来,眼睛瞪得大大的,嘴里嚷嚷着:“我知道!我知道!”教室里你一言我一语,热闹非凡。

老师只好大声说:“我来总结一下。

第一,要先看个位,就知道进位还是不进位。

进位的数,个位的.和是超过十,不进位的数,个位不超过十。

第二,进位时,十位加一,不进位,十位不变。

”听老师说话的声音,他也疯狂了。

这节数学课真好玩!故事背景:某地、某校、某班进行了一次考试。

其中有一试题为:某人一天吃3个苹果,问此人4天吃几个苹果?某生答曰:4×3=12个也。

师大怒,曰:汝之不惠!此题应为:3×4=12个也。

吾闻此事,乃大惊,即以此事请教数学大师也。

牛顿:如果这张试卷落在我肩上,我一样可以发现万有引力。

因为我是站在无数张试卷上才能望的更远。

阿基米德:此老师一定是通过捷径走上讲台的。

祖冲之:此题在《九章算数》的第二章第三节中有述。

欧几里德:老师为什幺不用几何的方法解这道题目?我所研究的几何可是建立在公理的基础上的。

毕达歌拉斯:3×4?唔,第三边应该是5。

高斯:我不能表扬这位学生,因为表扬他就是表扬我自己。

陈景润:我的最好成绩是1+2。

华罗庚:我一生比较满意的事是带出了一帮好学生,此老师好象在向我学习。

王元:这道题目的难度可放在以后的全国数学竞赛中。

笛卡尔:让我躺到床上去想一想。

欧拉:可以用心算吗?柯西:难道还要用高等数学来求?韦达:此答案与方程x2-7x+12=0有关,可以考虑用韦达定理来解此题。

费马:你问我这个问题是需要用数学方法解决还是用法律方式解决? 希尔伯特:为什幺不早一点说这个问题?否则我就把他列入第24个问题了。

六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手抄报模板

六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手抄报模板

六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手抄报模板标题:六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总结一、单元概述本手抄报将详细介绍六年级上册数学的主要知识点,包括分数乘法、分数除法、圆、百分数和扇形统计图等。

通过这些知识点的梳理,同学们可以更好地掌握数学学习的方法和技巧,提高数学成绩。

二、分数乘法1.分数乘法的意义:求几个相同分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2.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分子乘分子,分母乘分母,能约分的先约分。

3.分数乘法的运算定律: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

三、分数除法1.分数除法的意义: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2.分数除法的计算法则:被除数除以除数等于被除数乘除数的倒数。

3.分数除法的运算定律:除法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

四、圆1.圆的基本性质:圆的对称性、半径和直径的关系、圆心角和弧长的关系等。

2.圆的周长和面积公式:C=πd或C=2πr,S=πr²。

3.圆的面积推导公式:将圆分割成若干等份,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长方形的面积等于圆的面积。

五、百分数1.百分数的意义:百分数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

2.百分数的计算方法:把百分数转换成小数,再进行计算。

如:20%=0.2,50%=0.5。

3.百分数的应用:折扣、利率等生活中的应用场景。

六、扇形统计图1.扇形统计图的特点:能够直观地表示各部分在总体中所占的百分比。

2.扇形统计图的绘制方法:先确定整个圆表示总数,再计算各部分所占的扇形圆心角度数。

3.从扇形统计图中获取信息:根据扇形统计图中的圆心角度数,计算各部分在总体中所占的百分比。

七、数学思考与解题方法1.数学思考的重要性:培养数学思维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解题方法与策略:掌握基本的解题方法,如分析法、综合法和枚举法等;同时要善于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数学思考方法的培养途径:多做练习题、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多角度思考问题等。

八、总结与展望通过本学期的学习,同学们已经掌握了六年级上册数学的主要知识点。

六年级上册数学小报第一单元

六年级上册数学小报第一单元

六年级上册数学小报第一单元1. 引言数学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它帮助我们发展逻辑思维、培养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六年级上册的数学课程中,第一单元涉及多个内容,本文将对其中的重点进行讨论。

2. 组成数字的方法在数学中,我们经常需要组成数字。

首先要熟悉各个位上的数字及其对应的数值,例如个位上的数字1表示1个单位,十位上的数字1表示10个单位,百位上的数字1表示100个单位,以此类推。

通过理解这种对应关系,我们可以轻松地组成任意数字。

3. 比较数字的大小在比较数字的大小时,我们需要掌握一些基本的比较方法。

对于两个整数,我们可以通过比较它们各个位上的数字来判断大小。

如果两个数字在相同的位上都相等,那么我们可以继续比较下一位上的数字。

如果有一位数字不相等,那么我们可以直接判断它们的大小。

4. 认识数的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在数学中,每个数都由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组成。

整数部分是由整数位上的数字组成,小数部分是由小数点后面的数字组成。

我们可以通过小数点的位置来确定整数和小数的分界线。

5. 有趣的数学奥秘:九九乘法表九九乘法表是数学中的一个经典部分,它帮助我们在学习乘法时更好地理解数字之间的关系。

通过背诵九九乘法表,我们可以迅速计算出任意两个数相乘的结果。

掌握九九乘法表不仅能提高计算速度,还能培养我们的记忆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6. 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数学不仅仅是理论,它在实际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在解决实际问题时,我们需要运用数学知识和方法。

首先要读懂问题,然后明确要求和条件,接着选择合适的数学公式或方法进行计算,最后进行答案的检验。

通过反复实践,我们可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能发现数学在生活中的实用价值。

7. 数学的应用领域数学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例如物理学、化学、经济学等。

在物理学中,我们需要运用数学知识来描述和解释物质的运动规律;在化学中,我们需要使用数学公式来计算物质的化学反应;在经济学中,数学模型帮助我们预测和分析不同经济因素之间的关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手抄报
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手抄报1.图形的变换:进一步认识图
形的轴对称,探索图形成轴对称的特征和性质,学习在方格纸上画
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和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旋转90°后的图形,
发展空间观念。

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手抄报 2.因数与倍数:因数、倍数;2、5、3的倍数的特征;质数、合数。

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手抄报3.长方体和正方体:长方体和
正方体的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容积)。

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手抄报4.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
意义、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真分数与假分数,分数的基本性质,最
大公因数与约分,最小公倍数与通分以及分数与小数的互化。

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手抄报 5.分数的加法和减法:分数加、减法的意义,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分数加减混
合运算以及整数加法的运算定律推广到分数。

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手抄报6.统计:认识众数;复式折线统
计图。

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手抄报7.数学广角:找次品。

从前,有两个商人,一个姓钱,一个姓柴。

一天,姓钱的商人租了一辆马车,到20千米以外的集镇去做生意,行了10千米时,碰
上了姓柴的商人。

姓柴的商人因有急事也要到集镇去,请求搭马车。

姓钱的商人想:雇这辆马车要6块钱,反正一个人坐要付这么多钱,两个人坐也要付这么多钱,不如让他搭车,到时候,自己还可以少
花些钱,因此就同意了。

谁知到后来,这两个人为分推车费一事争
吵起来。

姓钱的商人说:“前半段,我乘了10千米,后半段,你我
各乘了10千米,总共30千米,每10千米的车费是6÷3=2(元)你
应付2元钱。

”姓柴的商人说:“前半段10千米路是你一个人乘的,车费当然由你一个人付6÷2=3(元)后半段10千米路两个人合乘,
车费各半(6-3)÷2=1.5(元)你应付3+1.5=4.5(元),我只付1.5
元。

”他们两人各说各的理,互不相让,你认为那个商人说的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