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社会的基本结构
马哲知识点详解:人类社会的本质和基本结构
马哲从《⼈类社会的本质和基本结构》⼀章开始系统阐明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
这⼀章的基本内容包括:历史观的基本问题;⼈类社会的物质基础和本质;社会的经济结构;社会的政治结构;社会的⽂化结构。
历史唯物论揭⽰⼈类社会的本质和产⽣、发展的⼀般规律,⾸先要阐明社会的物质基础和本质,⼜必须揭⽰社会的基本结构,包括其经济、政治和⽂化结构;由于经济归根到底决定政治和⽂化,社会的三个层次的基本结构的先后顺序,也是据此⽽进⾏安排和先后阐明的。
这⼀章的重点和难点包括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是历史观的基本问题;⼈类社会和⾃然界的和谐发展;社会⽣产实践和⽣产⽅式在⼈类社会存在和发展中的作⽤;社会在本质上是实践的;科学技术是第⼀⽣产⼒;⽣产关系的本质;国家的本质和职能;意识形态的相对独⽴性及其社会功能;⽂化的本质和功能;社会物质⽂明、政治⽂明、精神⽂明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的协调发展。
这⼀章和下⾯两章(即第五、六、七章)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和本质性内容——历史唯物主义部分,亦称唯物史观或辩证唯物主义历史观。
其任务是揭⽰⼈类社会的本质和产⽣、发展的⼀般规律及趋势。
本部分命题的内容现实性最为突出,联系实际的直接性最为明显,要注意紧密联系我国改⾰开放、社会主义现代建设的重⼤实际问题、思想认识问题以及全球化问题,提到唯物史观的相关原理的⾼度加以分析。
本章在历届考研应试中出过⼤量选择题,也出过不少分析题,是考研的重点。
从历年考题看,⼈和⾃然的关系、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和⼈的⾃觉活动的关系,近⼏年围绕上述问题出了相关考题。
由于这些问题是本章的重点,仍存在继续出考题的可能性。
社会⽣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科学技术是第⼀⽣产⼒,社会三⼤⽂明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的协调发展具有重⼤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也是本章的重点,近⼏年长期未考,应引起注意。
人类社会的组织形式和社会结构
人类社会的组织形式和社会结构人类社会的组织形式和社会结构是中学生需要了解的重要知识点。
人类社会从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到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经历了不同的组织形式和社会结构。
一、原始社会1.群居生活:原始社会是人类社会的最初阶段,以群居生活为基础,人们共同劳动、共同生活。
2.母系氏族:原始社会初期,以母系关系为纽带的社会组织形式,妇女在社会中占主导地位。
3.父系氏族:原始社会晚期,以父系关系为纽带的社会组织形式,男子在社会中占主导地位。
二、奴隶社会1.奴隶主和奴隶:奴隶社会的基本阶级划分,奴隶主占有生产资料并剥削奴隶的劳动,奴隶处于被剥削的地位。
2.奴隶制国家:奴隶主阶级为维护其统治地位而建立的国家形式,具有阶级压迫和阶级剥削的性质。
三、封建社会1.地主和农民:封建社会的基本阶级划分,地主占有土地并剥削农民的劳动,农民处于被剥削的地位。
2.封建等级制度:封建社会中的等级划分,如贵族、骑士、平民等。
四、资本主义社会1.资本家和工人: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阶级划分,资本家占有生产资料并剥削工人的劳动,工人处于被剥削的地位。
2.资本主义市场经济:资本主义社会的一种经济制度,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五、社会主义社会1.工人阶级领导:社会主义社会的领导阶级,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2.社会主义制度: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制度,包括社会主义公有制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的阶段特征,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六、社会组织形式1.家庭:社会的基本单位,承担着生育、教育、照顾等功能。
2.团体:由具有共同兴趣、目标的人群组成的社会组织,如学校、企业等。
3.政府:国家权力机关,负责制定和执行国家政策,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
七、社会结构1.经济结构: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基础,包括产业结构、所有制结构等。
2.政治结构:国家政治制度和政治组织形式,如民主、专政等。
人类社会的本质和基本结构教案马克思主义哲学
人类社会的本质和基本结构教案马克思主义哲学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人类社会的本质和基本结构,认识到社会是由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两部分组成的统一体。
2. 使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观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3. 培养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分析社会现象的能力,提高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人类社会的本质(1)社会的定义:人类社会是自然界发展的最高阶段,是自然界与人类意识的统一体。
(2)社会的本质:社会是由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构成的,是以生产关系为基础的全体社会成员的有机整体。
2. 人类社会的基本结构(1)经济基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是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
(2)上层建筑:包括政治、法律、道德、宗教、艺术、哲学等意识形态,是对经济基础的反映。
3. 社会发展的规律(1)社会发展的动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
(2)社会发展的规律: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的发展过程。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人类社会的本质、基本结构及其发展规律。
2. 教学难点:对社会发展规律的理解和运用。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社会本质、基本结构和规律的相关理论知识。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社会现象,引导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进行分析。
3. 讨论法:组织学生就社会问题进行讨论,提高学生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引入新课:通过讲解社会的发展历程,引导学生思考人类社会的本质和基本结构。
2. 讲解社会本质:阐述社会的定义和本质,让学生理解社会是由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构成的。
3. 讲解社会基本结构:介绍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概念,分析它们在社会中的作用。
4. 讲解社会发展规律:阐述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以及社会发展的规律。
5. 案例分析:选取具体社会现象,引导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进行分析。
6. 课堂讨论:组织学生就社会问题进行讨论,提高学生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人类社会结构和社会学理论
人类社会结构和社会学理论人类社会是一个复杂而多层次的架构,涵盖着各种不同类型的组织、群体和个体。
社会学理论的发展旨在解释和理解人类社会结构,揭示社会各个方面的运作和相互作用的规律。
本文将探讨人类社会结构的基本组成以及几种主要的社会学理论。
一、人类社会结构的基本组成人类社会结构是指社会中各个组成部分的排列和相互关系。
社会结构由多个要素构成,包括社会机构、社会角色、社会群体和社会网络等。
社会机构是社会中实施特定职能和满足特定需求的机构或组织,例如政府、教育机构、家庭和经济组织等。
这些机构在社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并对个体和群体的行为和发展产生着影响。
社会角色是指在特定社会机构中个体扮演的角色。
每个社会机构都有其固定的社会角色,例如在家庭中,父母扮演的角色是照顾和教育孩子;在工作场所,雇主和雇员分别扮演不同的角色。
社会角色共同构成了人类社会结构中的关键要素。
社会群体是由一群具有共同目标、价值观和兴趣的个体组成的。
社会群体通常以共同的特征或身份为基础形成,例如族群、宗教团体、兴趣小组等。
社会群体对于塑造人类社会结构、推动社会变革起着重要作用。
社会网络是社会成员之间相互联系和互动的结构。
个体通过社会网络与其他人建立联系、获取资源和信息,并在社会中获得认同和支持。
社交媒体的兴起使社会网络更加复杂和多样化,进一步影响了人类社会结构。
二、社会学理论的主要类型1. 功能主义理论:功能主义理论认为社会是一个由相互依赖和相互作用的组成部分构成的系统。
它强调社会机构和社会角色的功能和目标实现。
例如,家庭的功能是提供照顾和教育孩子,政府的功能是维护社会秩序和确保公平正义。
功能主义理论关注社会秩序的维护和社会稳定的实现。
2. 冲突理论:冲突理论认为社会是由不同阶级或群体之间的冲突和利益争夺构成的。
冲突理论关注社会中不平等和社会变革的过程。
例如,社会中存在着经济上的阶级差距和社会不公,冲突理论强调通过社会变革来实现社会正义和平等。
简述唯物史观视野中人类社会的五大体系
简述唯物史观视野中人类社会的五大体系以唯物史观视野来看,人类社会可以被划分为五大体系,分别是经济基础、上层建筑、政治制度、文化思想和社会意识形态。
这五个体系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共同构成了人类社会的基本结构。
经济基础是人类社会的物质基础,它包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
生产力是人们生产和创造财富的能力,包括生产工具、生产技术和劳动力。
而生产关系则是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相互之间的社会关系,包括所有制形式和生产组织形式。
经济基础的变化驱动着社会的发展和变革,决定了社会的性质和发展方向。
上层建筑是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的一系列制度和组织形式,包括政治制度、法律制度、宗教信仰、教育制度等。
这些制度和组织形式反映了社会的经济基础,为经济基础的稳定和发展提供了保障。
上层建筑的变化往往是经济基础变化的结果,同时也会对经济基础产生一定的影响。
第三,政治制度是社会中权力运行的方式和规则。
它包括国家机构、政府组织、法律法规等。
政治制度的不同决定了社会的政治形态,影响着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不同的政治制度对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发展产生不同的影响,进而影响着整个社会的运行。
第四,文化思想是社会意识的集中体现,包括社会价值观念、道德规范、艺术文化等。
文化思想反映了社会成员的意识和观念,同时也对社会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文化思想的变革往往伴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变革,对社会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社会意识形态是指人们对社会现象和社会规律的认识和理解,包括哲学、科学、宗教等。
社会意识形态反映了社会中的不同思想流派和价值观念,对社会的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
不同的社会意识形态代表了不同的思想观念和社会理念,影响着社会的发展方向和社会成员的行为方式。
人类社会的五大体系即经济基础、上层建筑、政治制度、文化思想和社会意识形态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共同构成了人类社会的基本结构。
这些体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共同推动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只有深入了解和把握这些体系的运行规律,才能更好地理解和改造人类社会。
人类社会的基本结构
人类社会的基本结构
人类社会的基本结构可以大致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 家庭结构:是社会的基本单位之一。
通常包括父母和孩子,也可能包括其他亲戚或非血缘关系的成员。
2. 社会组织结构:包括政府、企业和非政府组织等机构,起着组织和管理社会资源、有组织地解决社会问题的作用。
3. 经济结构:指生产、消费、分配和交换等各种经济活动形成的群体或系统。
4. 文化结构:包括语言、宗教、艺术、文学、伦理、道德等各种文化元素及其在社会中的传播和发展。
5. 人口结构:指人口的分布、数量和质量等方面,与人类社会的发展和变化密切相关。
6. 教育结构:指教育制度、教育机构和教育内容等,对于培养人才和保障社会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这些结构在不同的社会中可能有所不同,并相互作用形成整个社会系统以及社会结构层次。
第五章 人类社会的本质和基本结构
第五章人类社会的本质和基本结构第一部分:大纲要求掌握知识点1.人类社会的物质基础和本质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在社会形成和发展中的作用。
社会生产实践和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努力实现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协调发展。
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社会历史是自然历史过程。
2.社会的经济结构社会经济结构是指与生产力发展的一定阶段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的总和。
生产力的内涵及构成要素。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
生产力的物质性、社会性和历史性。
顺应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做先进生产力的开拓者。
生产关系的本质和内在结构。
3.社会的政治结构社会的政治上层建筑及其构成要素。
国家政权在政治结构中处于核心地位。
4.社会的观念结构社会观念结构是社会意识形态的有机整体。
意识形态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意识形态的阶级性。
意识形态的相对独立性及其社会功能。
文化的本质和功能。
努力创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不断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
第二部分:考点分析1.人类社会的物质基础和本质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在社会形成和发展中的作用。
社会生产实践和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努力实现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协调发展[分析] 地理环境、人口和生产方式是构成社会运动的基本的物质要素,这些要素的总和构成了人类社会的物质生活条件。
地理环境是指与人类社会所处的位置相联系的各种自然条件的总和。
地理环境提供社会所需要的物质资料的天然富源,是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必要前提,对社会发展起重要的作用。
由于地球上的自然资源是有限的,在一定的技术条件下,它的开发和利用是有限度的;同时地理环境是由各种自然条件所组成的有机整体,它们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形成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
当生态系统保持适当平衡时,才能有利于人类的生存和社会的发展;当生态平衡受到破坏时,就会造成各种危害,人类就要受到自然界的惩罚。
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保持生态平衡,是当代世界面临的重大课题之一,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
人类社会的基本结构
生产力是形成于人的物质生产活动之中的实践 能力的结果。
第三,生产力具有历史性。
生产力总是具体的历史的,不可能永远不变。
01.08.2020
10
(二)生产关系的系统构成
生产
分配
生产资料所有制
动 态
静 态
生产中人与人的关系
消费
交换
产品分配关系
01.08.2020
11
1.生产关系动态环节的关系
1
在作为一个整体的生产过程当中,生产居
于主导地位。生产决定消费,生产资料所有制
形式决定交换关系和分配关系。
2
消费又促进生产,交换关系、分配关系又
反过来给生产关系以巨大的影响。生产资料所
有制形式总要在交换、分配中得到实现。
3
生产、交换、分配、消费四个环节是互相
制约、互相作用的有机统一体。
01.08.2020
12
2.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
氏族成员平均所有 原始社会
生
奴隶主所有
产 资
地主所有
料
资本家所有
奴隶社会
私公
有有
封建社会
制制
社社
资本主义社会 会 会
全社会共同所有 共产主义社会
01.08.2020
13
思考: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决定作用是什么?
生产资料所有制是生产劳动得以进行 1 的前提条件。
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整个生产关系的 2 性质。
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人们在生产中的 3 地位及其相互关系。
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产品的分配方式。
4
01.08.2020
14
(三)生产力与生产关系
决定 生
人类社会的本质和基本结构
人类社会的本质和基本结构首先,人类社会的本质是由人类群体组成的。
人类是一种社会性动物,我们需要依靠他人的帮助和支持才能生存和发展。
人类社会的基本单位是家庭,家庭是由亲属关系组成的一个小型社会群体,它提供了人们最基本的生活保障和社会支持。
家庭组成了更大规模的社会群体,如部落、村庄、城市等。
其次,人类社会的基本结构包括社会组织、社会制度和社会关系等方面。
社会组织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组织形式,它包括政府、企业、非政府组织等各种组织形式。
政府是社会组织的核心,它管理和调节社会资源的分配,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
企业是经济活动的重要主体,它为社会提供产品和服务,创造财富和就业机会。
非政府组织是社会组织的补充和扩展,它们通常以志愿者的方式为社会提供各种服务。
社会制度是人类社会的基本规则和制度,它决定了人们在社会中的地位和角色。
社会制度包括经济制度、政治制度、法律制度和文化制度等方面。
经济制度决定了资源和财富的分配方式,它可以是市场经济、计划经济或混合经济等形式。
政治制度决定了权力的分配和运行方式,它可以是民主制度、专制制度或君主制度等形式。
法律制度决定了社会秩序的维护和法律规则的执行,它保障了个人权益和社会公平。
文化制度决定了社会价值观和行为规范,它是社会共同意识和认同的重要组成部分。
总的来说,人类社会的本质是由人类群体组成的一个互动和关系网络,它的基本结构包括社会组织、社会制度和社会关系等方面。
人类社会不断发展和变化,不同的社会组织、社会制度和社会关系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和行为。
了解人类社会的本质和基本结构对于我们理解社会运行的规律和问题的解决具有重要意义。
人类社会结构的基本知识点
人类社会结构的基本知识点一、引言人类社会是一个复杂而庞大的体系,由各种组织和群体构成。
了解人类社会结构的基本知识点,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社会的运作机制,以及个体在其中的角色和地位。
本文将介绍人类社会结构的基本知识点,旨在帮助读者更全面地了解人类社会的组成和运行。
二、家庭家庭是社会结构的基本单元,是由成年人和他们的后代组成的。
家庭在社会中担负着繁衍后代、传承文化和培养下一代成员的重要职责。
在家庭中,通常会有一个或多个成年人担任家长角色,负责照顾孩子的成长和教育。
三、社会群体社会群体是由共同特征、目标或兴趣相同的个体组成的。
社会群体可以按照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如年龄、性别、职业、兴趣爱好等。
社会群体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和互动,通过集体行动来实现共同的目标和利益。
四、社会组织社会组织是一种有机的社会结构,由人们为了达到特定目标而组成的。
社会组织可以是非营利性组织(如慈善机构、志愿者组织),也可以是营利性组织(如企业、政府机构)。
社会组织中的成员通常有明确的职责和角色分工,以实现组织的目标。
五、社会阶层社会阶层是指社会中具有不同社会地位和经济条件的层次。
社会阶层通常由个体的收入、教育水平、职业等因素决定。
社会阶层的存在导致了社会分工和社会不平等,不同阶层的人在资源分配、社会地位和权力上存在差异。
六、政府与政治体系政府和政治体系是社会管理和决策的重要机构。
政府通过制定法律和政策,管理社会秩序和公共事务。
政治体系则涉及到权力的分配和管理。
不同国家的政府和政治体系形式各异,如民主制度、专制制度等。
七、社会文化社会文化是人类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共同的价值观、信仰体系、社会习俗和文化传统。
社会文化在社会中起着规范行为、传承文化遗产和促进社会凝聚力的作用。
不同地区和群体的社会文化具有多样性和差异性。
八、国际关系国际关系是指不同国家之间的交往和合作。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国际关系变得愈发紧密和重要。
国际关系涉及到国家主权、经济合作、政治互动等方面,对国家和全球的发展具有深远影响。
马克思主义原理-历史唯物主义2人类社会的基本结构
社会的政治结构
社会的观念结构
社会的经济结构
是指同生产力发展的一定阶段相适 应的生产关系的总和,即经济基础。从 内容上看,社会的经济结构就是指生产 关系。
社会的政治结构
是指建立在经济结构上的政治法律设施、 政治法律制度及其相互关联的方式,包 括政党、政权机构、军队、警察、法庭、 监狱和关于政权的组织形式、立法、司 法、宪法和规程等。政治结构又被称为 政治的上层建筑。
3、私营企业主阶层
指拥有私人资本和固定资产,并雇 佣职工( 8人以上)进行经营以获取利 润的人员。 目前,私营企业已形成一 支相当庞大的经济力量,在东部沿海特 别是像浙江省,私营企业的比重在整个 企业中已占到2/3以上。按1999年的数 据,私营企业主阶层在整个社会阶层结 构中占0.6%。
4、专业技术人员阶层
渡给一个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国家(人工物,一台机器)
——利维坦(Leviathan)
卢梭(1712—1778):
《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
不平等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产生的
社会现象,私有制的无限统治是这种状况的根
源,所以应当限制大资产阶级的“财产自由”。
自然状态(不平等几乎不存在)
孤独、自在而和平的生活——个人的独立
7、商业服务业员工阶层
指在商业、服务行业中从事非专业性的体力和 非体力劳动的工作人员。总体来说目前中国的 商业服务业还很不发达,而且产业层次比较低, 主要还是一些传统商业、餐饮等服务业,绝大 多数员工的社会经济地位与产业工人较为类似。 但在一些大或特大城市,一些新兴的服务业, 如金融、保险、科技、教 育、旅游、通讯、传 播、客货运、娱乐、房地产、期货、证券、社 区服务等正在蓬勃发展,预示着这个阶层未来 会有一个较大的发展。现阶段这个阶层在社会 阶层结构中的比重为12%,其中约1/3是农民工。
人类学中的人类社会结构
人类学中的人类社会结构人类社会结构是人类学中一个核心的研究领域,它涉及到人类社会的组织形式、关系网络以及社会角色等方面。
人类社会结构的研究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人类社会的运作方式,揭示出人类社会的特点和规律。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人类学中的人类社会结构。
1. 社会组织形式与层级结构人类社会的组织形式多种多样,可以分为家庭、部落、国家等不同层次的组织。
家庭是最基本的社会单位,它由父母和子女组成,是人类社会的基石。
部落是由一群有着共同血缘关系或文化传统的人组成的社会组织形式。
而国家则是在更大范围上对人类社会进行组织和管理的形式,它包括政府机构、法律制度等。
在这些社会组织形式中,存在着明显的层级结构。
家庭中,父母通常担任着权威和决策的角色,而子女则处于从属地位。
部落中,部落首领拥有最高的权力和地位,而其他成员则根据血缘关系和贡献程度在部落中有不同的地位。
国家中,政府首脑拥有最高的权威和决策权,而其他公民则根据法律和社会地位在国家中扮演不同的角色。
2. 社会关系网络与互动方式人类社会的运作离不开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和关系网络。
社会关系网络是指人与人之间的连接和相互依存关系。
这些关系可以是亲属关系、友谊关系、工作关系等。
人类社会的关系网络是复杂而多样的,它不仅仅是个人之间的联系,还涉及到群体之间的互动。
在社会关系网络中,人们通过交流、合作、竞争等方式来建立和维持关系。
交流是人类社会中最基本的互动方式,通过语言、肢体语言等表达方式,人们可以传递信息、分享经验和情感。
合作是指人们为了共同的目标而进行的协同努力,例如在工作中的合作、家庭中的分工合作等。
竞争则是人们为了争夺资源、地位或权力而进行的斗争。
这些互动方式共同构成了人类社会的运作机制。
3. 社会角色与身份认同在人类社会中,每个人都扮演着不同的社会角色,这些角色是人们在社会中所扮演的特定身份和角色。
社会角色可以是家庭成员、职业角色、社会地位等。
每个人在不同的社会环境中都会扮演不同的角色,并且这些角色会对个体的行为和认知产生影响。
人类社会的结构和变化
人类社会的结构和变化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历程中,社会结构是一个重要的概念。
社会结构是指人类社会中的各种组织形式和层次,包括社会制度、社会组织、社会地位等。
而这些社会结构在不同的时间和地点都会发生变化,促使社会产生不同的发展和演变。
一、社会结构的基本组成人类社会的结构主要由以下几个方面的组成:1. 社会制度:包括政治制度、经济制度、法律制度等。
政治制度反映了社会的权力分配和管理方式,经济制度代表了生产力的组织形式和财富的分配规则,法律制度则规范了社会成员的行为准则和约束。
2. 社会组织:指各种社会机构和组织形式,如家庭、学校、公司、政府等。
这些组织形式对人类社会的运行和秩序起着重要的作用,它们通过各自的规则和功能,为社会成员提供相应的服务和保障。
3. 社会地位:指个体在社会中所处的相对位置和地位。
社会地位可以通过出生、财富、教育等因素来确定,而地位的不同会导致社会成员之间的差异,并影响到他们在社会中的权利和资源的获取。
二、社会结构的变化因素社会结构的变化是不可避免的,它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 经济因素:经济的发展和变革是社会结构变化的最主要因素之一。
随着科技进步和生产力的提升,社会分工和组织形式发生了巨大变化,从而引起了社会结构的调整和重构。
2. 文化因素:文化对社会结构的塑造和演变起着重要的作用。
不同的文化价值观念和信仰体系会导致社会结构的多样化和多元化,反过来,社会结构的变化也会影响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3. 技术因素:技术的进步和应用也是社会结构变化的驱动力之一。
随着科技的不断革新,新的生产方式和组织形式的出现促使社会结构发生巨大变化,例如互联网和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给社会带来了全新的组织和交往方式。
4. 政治因素:政治力量和制度的变革也会引发社会结构的调整和演变。
政治权力的变迁、政治制度的改革以及国家治理理念的转变都会对社会结构产生重要影响。
三、社会结构的改变与影响社会结构的变化不仅会对社会成员个体产生影响,也会对社会整体产生深远的影响。
人类社会的基本结构
第六章人类社会的基本结构第一节社会经济结构一、生产力是人们解决社会与自然界矛盾的实际能力1、生产力及其构成要素生产力是人类利用和改造自然、并从自然界获得物质生活资料的能力,它包括、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和劳动者,以及科学技术和管理等要素等。
劳动资料也就是劳动手段,是指人们用以改造和影响劳动对象的一切物质资料和物质条件。
劳动资料作为劳动者与劳动对象之间的中介。
其中,生产工具居于主要的地位,它是劳动资料的主要组成部分,是生产力发展水平的物质标志。
劳动对象是劳动过程中被加工、改造的一切对象。
包括:一是被纳入生产过程中的没有经过加工的自然物;二是已加工过的物体。
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合称生产资料。
它们共同构成了生产力中物的要素。
劳动者是具有一定生产经验、劳动技能以及知识和智力的人,包括体力劳动者和脑力劳动者。
劳动者是生产过程的主体,是起主导作用的能动因素。
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只有与劳动者的劳动相结合,才能形成现实的生产力。
物质生产过程就是在劳动者主导下进行的。
生产力具有物质性和社会性。
生产力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物质力量。
因为,构成生产力主要要素的劳动资料、劳动对象以及劳动者都属于物质性的要素,是作为客观实体而存在的。
生产力是现实的物质力量,它存在于人们的物质性活动之中,具有直接现实性。
生产力是一种既得的力量,有着自身客观的发展规律。
生产力还具有社会性,这是因为,它是在人们改造自然界的物质生产活动即社会劳动中形成的,是人们社会实践能力的具体体现。
同时,人们都是在一定的社会生产关系中进行生产的。
生产力就是通过人们的分工、协作等中介形成的社会力量。
2、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是生产力。
科学是人们在实践活动基础上形成的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的知识体系,其本质是对客观世界的本质及其规律的反映。
技术是人们在实践过程中积累起来的经验、方法、工艺和能力的总称。
科学与技术虽有区别,但又具有内在联系,二者是相互制约、相互促进和相互转化的辩证关系。
三、社会基本结构
经济结构、政治结构、意识结构之关系
经济结构是基础; 政治结构是核心; 意识结构是灵魂; 三者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促进; 共同推动社会的全面进步。
本单元结束
谢谢同学们!
(4)生产力的内在矛盾运动
主体的需要以及不断发展着的需要与客体对
主体需要的不能完全满足的矛盾。
人的天然器官功能的有限性与生产力发展要
求的无限性的矛盾运动。
(5)生产力的发展及历史演变
生产力的发展大体经历了三个历史 形态,即手工生产、大机器生产和自动 化生产。这三个历史形态既有本质区别, 又有内在联系。
三、社会基本结构
长安大学
刘 强
三、社会基本结构
社会经济结构 社会政治结构 社会意识结构 三者之间的关系
社会基本结构
社会结构
社会经济 结构
社会政治 结构
社会意识 结构
其他结构
社会基本 结构
氏 族
部 落
民 族
家 庭
…
人类社会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它是由社 会的经济结构、政治结构和意识结构所组 成的有机整体。
1、上层建筑
上层建筑
政治上层建筑
思想上层建筑
政治 法律 制度
政治 法律 设施
政治 法律 宗教 艺术 哲学 思想 思想源自…道德社会意 识形态
上层建筑的构成图
(2)社会政治结构
社会政治结构是指一定社会的政治 上层建筑,即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的 政治法律制度以及军队、警察、监狱、 法庭、政治机关、政党组织等设施的 总和。国家是政治结构的核心。
(一)社会经济结构
社会经济结构
地理环境
社会意识结构
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
社会存在和发展的自然基础
人类社会三大基本结构相互间的关系
人类社会三大基本结构相互间的关系人类社会三大基本结构相互间的关系生产力、生产关系、生产资料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是两个截然不同的事物,前者是人对物的能力,后者是人与人的关系,能力就是能力,关系就是关系,如果把能力看成是内容范畴,把关系看成是形式范畴,相对应的辩证关系倒也能成立,可问题就是它们的客体方偏偏不能对应,人对物的能力呼应着人与人的关系,两者的内核根本是风马牛不相及,我们有什么资格把它们互为对立统一?人对物能力所呼应的人对物关系(物的所有权或使用权);人与人关系所呼应的人对人(劳动力的所有权或使用权)能力,又搁到哪里去了?如果照以上的定义,实在要表述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关系,那么用皮毛关系来阐述,看来是最适合的了!正是由于生产关系相对于生产力,不是辩证的统一,所以造成了思维上的混乱,把人的劳动能力狭隘化,劳动能力仅等同于生产力,不承认人与人相互能力的客观存在。
人与人(劳动力)的相互能力偷换成了人与人的关系,由此,生产关系在理论与现实中始终得不到最充分地表述,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这两个补丁始终伴随其左右,因而,在整个马克思政治经济学体系中,劳务商品没有丝毫的立身之地,剩余价值也是十分地笼统,全世界都在分割工人的剩余价值!真不知道马克思怎样看待他家保姆的工作,是看不上她的家务能力呢,还是人与人的关系影响了他对此类能力的逻辑判断?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生产劳动的过程中,基于自然(生产资料)所构成的相互关系,是生产资料的所有权、使用权在生产、交换、分配、消费四大环节中的反映,它表现为生产资料的所有制。
生活关系人们在非生产劳动的过程中,基于劳动力所构成的相互关系,是劳动力的所有权、使用权在生产(服务)、交换、分配、消费四大环节中的反映,它表现为劳动力的所有制。
生产关系和生活关系都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但是,它们的出发点却是完全不同的,前者是生产资料(基于物),而后者是劳动力(基于人)。
生产力是生产方式的物质内容,生产关系则是生产方式的社会形式。
人类社会三大基本结构相互间的关系
人类社会三大基本结构相互间的关系人类社会三大基本结构相互间的关系生产力、生产关系、生产资料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是两个截然不同的事物,前者是人对物的能力,后者是人与人的关系,能力就是能力,关系就是关系,如果把能力看成是内容范畴,把关系看成是形式范畴,相对应的辩证关系倒也能成立,可问题就是它们的客体方偏偏不能对应,人对物的能力呼应着人与人的关系,两者的内核根本是风马牛不相及,我们有什么资格把它们互为对立统一?人对物能力所呼应的人对物关系(物的所有权或使用权);人与人关系所呼应的人对人(劳动力的所有权或使用权)能力,又搁到哪里去了?如果照以上的定义,实在要表述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关系,那么用皮毛关系来阐述,看来是最适合的了!正是由于生产关系相对于生产力,不是辩证的统一,所以造成了思维上的混乱,把人的劳动能力狭隘化,劳动能力仅等同于生产力,不承认人与人相互能力的客观存在。
人与人(劳动力)的相互能力偷换成了人与人的关系,由此,生产关系在理论与现实中始终得不到最充分地表述,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这两个补丁始终伴随其左右,因而,在整个马克思政治经济学体系中,劳务商品没有丝毫的立身之地,剩余价值也是十分地笼统,全世界都在分割工人的剩余价值!真不知道马克思怎样看待他家保姆的工作,是看不上她的家务能力呢,还是人与人的关系影响了他对此类能力的逻辑判断?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生产劳动的过程中,基于自然(生产资料)所构成的相互关系,是生产资料的所有权、使用权在生产、交换、分配、消费四大环节中的反映,它表现为生产资料的所有制。
生活关系人们在非生产劳动的过程中,基于劳动力所构成的相互关系,是劳动力的所有权、使用权在生产(服务)、交换、分配、消费四大环节中的反映,它表现为劳动力的所有制。
生产关系和生活关系都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但是,它们的出发点却是完全不同的,前者是生产资料(基于物),而后者是劳动力(基于人)。
生产力是生产方式的物质内容,生产关系则是生产方式的社会形式。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第五章 人类社会的本质和基本结构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第五章人类社会的本质和基本结构第五章人类社会的本质和基本结构(一)社会在本质上是实践的1.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在社会形成和发展中的作用(1)作为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地理环境及其在社会形成和发展中的作用。
自然环境或地理环境是指与一定社会所处的地理位置相联系的自然条件的总和。
自然环境是社会存在或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主要因素之一,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
它在社会发展中起重要作用:首先,自然环境提供了社会生活和生产资料的来源。
离开一定的自然条件,人们就不可能进行生活和生产。
其次,自然环境的优劣对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并对社会发展起促进或延缓的作用。
优良的自然环境有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有利于社会的发展;恶劣的自然环境则不利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不利于社会的发展。
再次,自然生态平衡对社会生活起重要作用。
合理地利用自然资源,保护生态平衡,是社会得以正常发展的必要条件,如果生态平衡遭到破坏,就会给社会带来危害。
自然环境的作用要受社会发展状况的制约,特别是受物质资料生产方式的制约;自然环境不能决定社会的性质,不能决定社会形态的更替。
(2)人口因素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人口是指从事生产和自我生产的人们。
人口因素包括人口数量、质量、增长率和密度等。
人口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在社会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首先,人是从事物质生产活动和其他一切社会活动的主体,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承担者。
没有人,就没有社会。
其次,人口的数量和质量等因素对生产发展和社会进步起加速或延缓的作用。
适度的人口对社会发展起加速作用;过密或过疏的人口对社会的发展则起延缓作用。
在现代社会,人口的质量(智力、体力等)、职业构成、教育程度和技术熟练程度等状况,对社会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人口因素要受社会生产状况和社会制度的制约,它决定社会制度的性质,不能决定社会形态的更替。
人口增长或自我生产的规律是社会规律,而非自然规律。
物质资料的生产与人口生产相互制约,但物质生产是起决定作用的方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
4.科学技术
科学是关于自 然、社会与思 维的本质和规 律的知识体系 的总称。
技术是自然科 学知识在生产 中的应用,是 人类在长期实 践中积累的经 验、方法、技 巧、工艺和能 力的总称。
2020-03-06
Marxist philosophy
8
思考:如何理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第一,科学广泛渗透于生产力系统的各类要 素之中,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2020-03-06
Marxist philosophy
15
1.生产力的决定作用
1 生产力的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 2 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变革。
2020-03-06
Marxist philosophy
16
2.生产关系的反作用
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发展的客 1 观要求时,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
1
在作为一个整体的生产过程当中,生产居
于主导地位。生产决定消费,生产资料所有制
形式决定交换关系和分配关系。
2
消费又促进生产,交换关系、分配关系又
反过来给生产关系以巨大的影响。生产资料所
有制形式总要在交换、分配中得到实现。
3
生产、交换、分配、消费四个环节是互相
制约、互相作用的有机统一体。
2020-03-06
6
3.劳动资料
劳动资料是人们在生产劳动过程
概念 中用来改变或影响劳动对象的一
切物质资料和物质条件。
劳动资料包括生产工具、交通运
分类 输、动力能源、仓库贮藏、自动
控制、信息传输等系统。
生产工具是人类征服自然的能力
地位 的衡量尺度,也是人和动物的主
要区别。
2020-03-06
Marxist philosophy
推动作用。
Hale Waihona Puke 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的 2 客观要求时,它对生产力生产力
的发展起阻碍作用。
2020-03-06
Marxist philosophy
17
第二,科学对生产的发展具有主导作用和超 前作用。
第三,科技进步是推动生产力发展的重大杠 杆。
2020-03-06
Marxist philosophy
9
小结:生产力的特征
第一,生产力具有客观性。
生产力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既得的物质力 量,也是现实的物质力量。
第二,生产力具有社会性。
生产力是形成于人的物质生产活动之中的实践 能力的结果。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第三十六讲
人类社会的基本结构
日喀则地区职业技术学校 孙德智
人类社会基本结构图
人类社会基本结构 社会政治结构 社会文化结构
社会经济结构
2020-03-06
Marxist philosophy
2
一、社会经济结构
生产力是人们在 生产关系是人们
物质生产活动中 在物质生产过程
生 形成的解决社会
产
力 智 科学技术
能 性 管理水平 因
软 件
素 人力资本
2020-03-06
Marxist philosophy
4
1.劳动者
劳动者指具有一定生产经验、劳
概念 动技能和知识,能够使用劳动资
料改造劳动对象的人。
分类 劳动者既包括体力劳动者,又包
括脑力劳动者。
地位
劳动者在生产力系统中处于主导 地位。
2020-03-06
产
同自然矛盾的实 际能力,是人类
力 改造自然使其适
中形成的、同生 产力的发展阶段 相适应的、不以 任何人的意志为 转移的客观物质
生 产 关 系
应社会需要的客 关系。
观物质力量。
2020-03-06
Marxist philosophy
3
(一)生产力的系统构成
实
劳动者
体 性 劳动对象 因
硬 件
生 素 劳动资料
Marxist philosophy
12
2.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
氏族成员平均所有 原始社会
生
奴隶主所有
产 资
地主所有
料
资本家所有
奴隶社会
私公
有有
封建社会
制制
社社
资本主义社会 会 会
全社会共同所有 共产主义社会
2020-03-06
Marxist philosophy
13
思考: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决定作用是什么?
Marxist philosophy
5
2.劳动对象
劳动对象是在劳动过程中被加工
概念 并使之成为具有使用价值,以满
足社会需要的一切东西。
劳动对象分为天然存在的劳动对
分类 象和经过初步劳动加工的劳动对
象。
劳动对象是进行物质资料生产的
地位 前提,标志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状况。
2020-03-06
Marxist philosophy
第三,生产力具有历史性。
生产力总是具体的历史的,不可能永远不变。
2020-03-06
Marxist philosophy
10
(二)生产关系的系统构成
生产
分配
生产资料所有制
动 态
静 态
生产中人与人的关系
消费
交换
产品分配关系
2020-03-06
Marxist philosophy
11
1.生产关系动态环节的关系
生产资料所有制是生产劳动得以进行 1 的前提条件。
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整个生产关系的 2 性质。
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人们在生产中的 3 地位及其相互关系。
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产品的分配方式。
4
2020-03-06
Marxist philosophy
14
(三)生产力与生产关系
决定 生
产
力
反作用
生 产 关 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