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坏死因子的检测

合集下载

肿瘤坏死因子化学发光法-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肿瘤坏死因子化学发光法-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肿瘤坏死因子化学发光法-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肿瘤坏死因子(TNF)化学发光法是一种重要的实验技术,用于检测和测量肿瘤坏死因子的存在和水平。

肿瘤坏死因子是一种细胞因子,其调节和激活免疫系统,并参与多种生物学进程,包括炎症反应、细胞增殖和凋亡等。

因此,肿瘤坏死因子的检测对于研究炎症性疾病、肿瘤和免疫系统功能的理解至关重要。

化学发光法是一种高灵敏度、高选择性的分析方法,广泛应用于生物医学和生化研究领域。

在肿瘤坏死因子的检测中,化学发光法能够快速、准确地测量其浓度。

该方法利用特殊的发光底物与肿瘤坏死因子发生反应产生发光信号,通过测量发光信号的强度来确定肿瘤坏死因子的水平。

相比于传统的免疫学方法,化学发光法具有更高的灵敏度、更宽的动态范围和更简便的操作步骤。

本文旨在介绍肿瘤坏死因子化学发光法的原理、应用和优势,以及未来发展方向。

通过深入探讨这一技术的相关研究和应用,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肿瘤坏死因子的生物学功能和与疾病发生发展的关系,并为相关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此外,我们还将探讨化学发光法在其他生物分子检测中的潜在应用,为开展更广泛的生物医学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方通过本文的阅读,读者将对肿瘤坏死因子化学发光法的原理和应用有更全面的了解,并能够更好地评估和利用这一技术在肿瘤病理学、免疫学和临床医学等领域的价值。

希望本文能为科研工作者提供有益的信息和启示,促进肿瘤坏死因子的研究进展和临床应用。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内容应该包括以下内容:文章结构部分可以简要介绍整篇文章的章节划分和内容安排。

它的作用是让读者对整篇文章的组织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文章的逻辑和思路。

在本篇文章中,主要包含三个章节,分别是引言、正文和结论。

引言部分(Chapter 1)主要从引入话题,概述肿瘤坏死因子化学发光法的背景和意义,介绍文章的研究目的。

正文部分(Chapter 2)将详细探讨肿瘤坏死因子的重要性以及化学发光法在肿瘤坏死因子检测中的应用。

肿瘤坏死因子的检测

肿瘤坏死因子的检测

肿瘤坏死因子的检测一、生物学检测法TNF的主要生物学活性之一就是对某些肿瘤细胞的细胞毒作用。

根据这一特点,可利用TNF敏感的靶细胞测定TNF活性,根据细胞死亡得出TNF的相对活性。

该法的关键是选择敏感特异的靶细胞。

靶细胞可以是长期传代培养的细胞系,也可以是新鲜分离的原代细胞(如瘤细胞)。

现以贴壁生长的L929细胞为例,简述TNF活性的检测原则。

两种TNF均可伤体外培养的L929细胞,细胞死亡率与TNF活性成正比。

某些染料如中性红、结晶紫等能使活细胞染上相应颜色,再用脱色液将染料脱出,通过测定其吸亮度值间接监没细胞存活状态。

试验原则是收集对数生长期的L929细胞,用培养液调细胞至适当浓度,加入培养板小孔中,置37℃,5%CO2温箱中培养16~24h,换液后,在各孔中加入不同稀释度的待检样品,再加适当浓度的放线菌素D和适量培养液,继续温育16~24h,弃培养液,经Hanks液洗涤后,每孔加入适当浓度的结晶紫染色液,37℃培养1h,使活细胞充分着色。

然后各孔加1%SDS短时温育使染色细胞溶解,再以酶标测定仪测各孔A 570nm值。

每次检测均设培养液(阴性)对照和不同浓度的rTNF(阴性)对照。

以使阴性对照50%细胞溶解的标本最大稀释倍数为TNF活性单位,以u/ml表示。

由于放线菌素D能抑制DNA的合成、降低靶细胞对损伤的修复机制,因而在检测中加入放线素D可使靶细胞对TNF的敏感性增高10~200倍。

二、免疫学检测法通常采用ELISA,该法特异性高、敏感性强且快速使捷,而且能够区别TNFα和TNFβ,为临床检测病人血清中TNF水平的有效方法,但不能反映TNF活性。

三、其它检测法检测TNF还可用生物发光法及NAG微量酶反应比色法。

这类方法是应用生化技术检测细胞内代谢的变化,从而推知靶细胞功能变化及死亡情况。

其优点是不仅反映细胞的死亡情况,而且能反映细胞的功能变化。

此外,还具有快速、方便、微量的特点。

tnf激活指标

tnf激活指标

tnf激活指标
TNF,即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是一种主要由巨噬细胞和单核细胞产生的促炎细胞因子,并参与正常炎症反应和免疫反应。

TNF在体内以两种形式存在:TNF-α和TNF-β。

TNF-α是一种由157个氨基酸组成的蛋白质,而TNF-β是一种涉及淋巴毒素的蛋白质,两者都由一个N端结构域、一个C端结构域以及两个半胱氨酸形成的分子内二硫键组成。

TNF的激活与多种生理和病理过程相关,包括细胞凋亡、炎症、免疫应答以及癌症等。

当机体遭遇感染或损伤时,TNF的水平可能会上升。

为了评估TNF的激活状态,医生通常会通过检测血液中的TNF水平来进行评估。

这些检测通常涉及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或其他免疫分析方法。

TNF的激活指标主要包括:
1. TNF-α水平:这是评估TNF激活状态的最直接指标。

升高的TNF-α水平可能表示机体正在应对感染、炎症或自身免疫性疾病等。

2. 相关细胞因子水平:TNF的激活通常与其他细胞因子的产生和释放相关,如白细胞介素-1(IL-1)、白细胞介素-6(IL-6)等。

因此,检测这些细胞因子的水平也可以提供有关TNF激活状态的信息。

3. 临床表现:TNF的激活通常与特定的临床症状和体征相关,如发热、红肿、疼痛等。

医生可以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来间接评估TNF的激活状态。

需要注意的是,TNF的激活和表达水平可能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遗传因素、环境因素、生活方式和疾病状态等。

因此,在解释TNF激活指标时,医生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整体情况。

大鼠(Rat)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ELISA检测试剂盒说明书

大鼠(Rat)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ELISA检测试剂盒说明书

大鼠(Rat)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ELISA检测试剂盒说明书大鼠(Rat)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ELISA检测试剂盒使用说明书检测原理试剂盒采纳双抗体一步夹心法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

往预先包被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抗体的包被微孔中,依次加入标本、标准品、HRP标记的检测抗体,经过温育并彻di洗涤。

用底物TMB显色,TMB在过氧化物酶的催化下转化成蓝色,并在酸的作用下转化成最后的黄色。

颜色的深浅和样品中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呈正相关。

用酶标仪在450nm波长下测定吸光度(OD值),计算样品浓度。

样品收集、处理及保存方法1.血清:使用不含热原和内毒素的试管,操作过程中避开任何细胞刺激,收集血液后,3000转离心10分钟将血清和红细胞快速当心地分别。

2.血浆:EDTA、柠檬酸盐或肝素抗凝。

3000转离心30分钟取上清。

3.细胞上清液:3000转离心10分钟去除颗粒和聚合物。

4.组织匀浆:将组织加入适量生理盐水捣碎。

3000转离心10分钟取上清。

5.保存:假如样本收集后不适时检测,请按一次用量分装,冻存于20℃,避开反复冻融,在室温下解冻并确保样品均匀地充分解冻。

自备物品1.酶标仪(450nm)2.高精度加样器及枪头:0.510uL、220uL、20200uL、2001000uL3.37℃恒温箱操作注意事项试剂盒保存在28℃,使用前室温平衡20分钟。

从冰箱取出的浓缩洗涤液会有结晶,这属于正常现象,水浴加热使结晶wan全溶解后再使用。

试验中不用的板条应立刻放回自封袋中,密封(低温干燥)保存。

浓度为0的S0号标准品即可视为阴性对比或者空白;依照说明书操作时样本已经稀释5倍,最结束果乘以5才是样本实际浓度。

严格依照说明书中标明的时间、加液量及次序进行温育操作。

全部液体组分使用前充分摇匀。

试剂的准备20×洗涤缓冲液的稀释:蒸馏水按1:20稀释,即1份的20×洗涤缓冲液加19份的蒸馏水。

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生物学活性测定

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生物学活性测定

响。因为 TNF-β 细胞毒生物学作用等很多生物学效应均与 TNF-α 相似。
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是一种主要由单核-吞噬细胞产生的单核因子,不仅具有选择性 地杀伤某些肿瘤细胞,而且有多种免疫调节作用。其检测方法主要包括生物学活性测定和免 疫学检测方法。其中细胞毒生物学检测方法敏感性较高,最为常用;免疫学检测方法包括酶 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放射免疫测定法。
(一) 原理: TNF-α 受体广泛地分布于多种肿瘤细胞和血细胞,根据 TNF-α 与相应靶细胞结合后引 起不同的生物学效应,建立了多种检测 TNF-α 生物学活性方法。某些肿瘤细胞膜表面的 TNF-α 受体与 TNF-α 结合后,可导致这些肿瘤细胞的死亡,可通过检测对肿瘤细胞的杀伤 能力,来反映 TNF-α 的生物学活性。若这种肿瘤细胞先用 3H-TdR 标记,则被杀伤后3H-TdR 释放至细胞外,牽 I 通过测定肿瘤细胞释放3H-TdR 的量来反映 TNF-α 的杀伤活性。 (二) 操作步骤:
用 DYQ-Ⅱ型多头细胞收集器收集样品于 "9999"型玻璃纤维滤纸上
↓ 烤干后,进行 β 计数
结果判定:
1. TNF-α 作用 24h 后,在倒置显微镜下判定 50%L929 细胞杀伤的稀释度即为1个
TNF-α 活性单位。
2. 根据测得的 cpm 值按下列公式计数活性单位:
TNF-α 活性单位(U/ml)
对照组 cpm 值。
3. 胰蛋白酶和 DNA 酶浓度和消化时间要严格控制,犆?批酶均要摸索最适浓度和时间。
否则,消化时间过长或过短者会影响实验结果。
4. 为了增强检测系统的敏感性,在测定系统中加入放线菌素 D,但浓度不宜过大,一
般最终浓度为 0.5~1μg/ml。

人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说明书

人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说明书

人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酶联免疫分析(ELISA)试剂盒使用说明书本试剂仅供研究使用目的:本试剂盒用于测定人血清,细胞上清及相关液体样本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含量。

实验原理:本试剂盒应用双抗体夹心法测定标本中人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

用纯化的人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抗体包被微孔板,制成固相抗体,往包被单抗的微孔中依次加入肿瘤坏死因子α,再与HRP标记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抗体结合,形成抗体-抗原-酶标抗体复合物,经过彻底洗涤后加底物TMB显色。

TMB在HRP酶的催化下转化成蓝色,并在酸的作用下转化成最终的黄色。

颜色的深浅和样品中的人肿瘤坏死因子α呈正相关。

用酶标仪在450nm波长下测定吸光度(OD值),通过标准曲线计算样品中人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浓度。

试剂盒组成:试剂盒组成48孔配置96孔配置保存说明书1份1份封板膜2片(48)2片(96)密封袋1个1个酶标包被板1×481×962-8℃保存标准品:450pg/ml0.5ml×1瓶0.5ml×1瓶2-8℃保存标准品稀释液 1.5ml×1瓶 1.5ml×1瓶2-8℃保存酶标试剂3ml×1瓶6ml×1瓶2-8℃保存样品稀释液3ml×1瓶6ml×1瓶2-8℃保存显色剂A液3ml×1瓶6ml×1瓶2-8℃保存显色剂B液3ml×1瓶6ml×1瓶2-8℃保存终止液3ml×1瓶6ml×1瓶2-8℃保存浓缩洗涤液(20ml×20倍)×1瓶(20ml×30倍)×1瓶2-8℃保存样本处理及要求:1.血清:室温血液自然凝固10-20分钟,离心20分钟左右(2000-3000转/分)。

仔细收集上清,保存过程中如出现沉淀,应再次离心。

恶性肿瘤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的检测及临床意义

恶性肿瘤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的检测及临床意义

恶性肿瘤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的检测及临床意义
赵利红;方先勇
【期刊名称】《徐州医学院学报》
【年(卷),期】1999(019)002
【摘要】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作用和临床意义。

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对30例化疗达部分缓解的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前后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含量进行测定。

结果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前血清TNF-α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P〈0.01),化疗后TNF-α水平较化疗前显著降低(P〈0.01),结论恶性肿瘤患者血清TNF-α水平与患者肿瘤的负荷有关,血清TNF-α可作为判断疗效,病情变化及预后的一
【总页数】2页(P114-115)
【作者】赵利红;方先勇
【作者单位】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肿瘤科;附属医院脱落细胞检查室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30.43
【相关文献】
1.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血清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受体-Ⅰ的检测及其临床评价 [J], 王瑞华;许培仁;陈树恩;赵冬梅
2.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检测的意义 [J], 刘琳;沈安贝
3.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血清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受体—Ⅰ的检测及其?… [J], 王瑞华;杨存葆
4.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血清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受体-1的检测及其临床评价 [J], 王瑞华;桑海英;张文学
5.血清mTOR检测对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意义 [J], 韩丽红;闫斌;秦艳晶;白晓荃;于跃利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肿瘤坏死因子检测方法

肿瘤坏死因子检测方法

肿瘤坏死因子检测方法
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 TNF)是一种由免疫细胞产生的蛋白质,它在调节炎症反应、免疫应答和细胞凋亡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检测肿瘤坏死因子的方法对于疾病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常用的肿瘤坏死因子检测方法主要包括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
流式细胞术和PCR技术等。

首先,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是一种常用的定量检测方法。

该方法通过特异性抗体
与目标物结合,再利用辣根过氧化物酶或碱性磷酸酶等酶标记的二抗进行检测。

通过测量酶标记物的反应产物的光学密度,可以定量检测肿瘤坏死因子的含量。

其次,流式细胞术也广泛应用于肿瘤坏死因子检测。

该方法通过标记特异性抗体,结合细胞表面的肿瘤坏死因子,再利用荧光染料检测的原理,可以定量分析肿瘤坏死因子在不同细胞亚群中的表达水平。

流式细胞术具有高灵敏度和高通量的优点,能够同时检测多个指标。

此外,PCR技术也可以用于肿瘤坏死因子的检测。

PCR技术利用特异性引物扩增目标基因片段,通过测量扩增产物的数量来定量分析肿瘤坏死因子的表达水平。

PCR技术具有高度的灵敏度和特异性,能够快速准确地检测目标物。

综上所述,肿瘤坏死因子的检测方法包括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流式细胞术和PCR技术等。

这些方法在临床诊断、疾病监测和药物研发中具有重要意义,有助
于深入理解肿瘤坏死因子在疾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机制,并为个体化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肿瘤坏死因子报告

肿瘤坏死因子报告

肿瘤坏死因子报告背景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是一种由活化的巨噬细胞、淋巴细胞和其他免疫细胞产生的细胞因子。

它在调控细胞生长、分化、凋亡、炎症和免疫反应等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TNF主要由两种形式存在:可溶性TNF(sTNF)和膜结合型TNF(mTNF)。

sTNF是通过剪切mTNF前体产生的,它能够通过血液循环影响全身各个组织和器官。

mTNF则通过与其受体结合,发挥细胞表面信号转导的作用。

TNF的过度产生与多种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包括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和炎症性疾病等。

因此,对TNF的研究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本报告将对TNF的分析、结果和建议进行详细阐述。

分析TNF的生物学功能TNF是一种重要的免疫调节因子,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

首先,TNF能够诱导细胞凋亡,这对于清除受损细胞和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具有重要意义。

其次,TNF能够诱导炎症反应,引起局部组织的红肿、热痛等症状。

这种炎症反应有助于消除病原体和修复组织损伤。

此外,TNF还能够促进免疫细胞的活化和增殖,增强免疫反应的效应。

TNF的信号转导途径TNF的信号转导主要通过两种受体介导:TNF受体1(TNFR1)和TNF受体2(TNFR2)。

TNFR1主要通过激活凋亡信号途径,引发细胞凋亡。

而TNFR2主要通过激活细胞增殖和炎症信号途径,促进细胞增殖和炎症反应。

TNF与疾病的关系过度产生的TNF与多种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

首先,过度产生的TNF与肿瘤的发生和发展有关。

TNF能够促进肿瘤细胞的增殖和侵袭,同时还能够抑制免疫细胞的杀伤作用,从而促进肿瘤的生长。

其次,过度产生的TNF与自身免疫性疾病有关。

自身免疫性疾病是由免疫系统对自身组织产生异常免疫反应所导致的疾病,如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

过度产生的TNF能够引发炎症反应,导致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生。

最后,过度产生的TNF与炎症性疾病有关。

炎症性疾病是由炎症反应引起的疾病,如风湿性关节炎、炎症性肠病等。

肿瘤坏死因子

肿瘤坏死因子

肿瘤坏死因子(TNF-α)是免疫系统中细胞所产生的一种重要炎症因子,广泛参与到一些自身免疫疾病的病理损伤过程中。

在健康人体内,TNF-α浓度非常低,而在病患者体内则会发生成倍的增长。

TNF-α的过度表达会导致一些慢性炎症的病发,如风湿性关节炎、牛皮癣等,同时它还与败血性休克综合症、糖尿病等疾病的发生存在关联,因而是癌症和感染疾病在发病初期的一个重要标志物,实现TNF-α的高灵敏检测对于疾病诊断、遗传机理和药物传输的研究都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有多种方法如酶联免疫法、荧光免疫检测和电化学免疫分析可用于TNF-α的检测。

为进一步提高检测的灵敏度,东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刘松琴课题组将“高分子聚合辅助的传感信号放大”概念引入到TNF-α的检测中,以SiO2作为载体在表面接枝聚合物,利用高分子动态聚合链的增长,将单个标记分子或者信号基团通过链增长而得到成千上百个重复单元,达到荧光、电化学和电化学发光信号增强的目的(Analytical Chemistry, DOI: 10.1021/ac201558w)。

首先制备粒径均一、分散性好的SiO2纳米微球,利用表面富含的羟基再修饰上聚合引发剂,选择具有生物兼容性基团的聚合单体(GMA),利用该引发剂标记的纳米微球引发A TRP反应,得到聚合物包裹的SiO2纳米微球Si/PGMA,再通过表面PGMA中的环氧基与量子点中的羧基反应结合上CdTe制得Si/PGMA/CdTe荧光纳米探针,并采用电化学发光和电化学方法对TNF-α进行了夹心免疫检测。

夹心免疫过程包括在金电极表面上先电聚合一层富含羧基的聚邻氨基苯甲酸(PAB)膜,活化羧基后结合抗体蛋白分子Ab1,并依次识别抗原Ag 和荧光纳米探针标记的二抗分子Si/PGMA/CdTe/Ab2,在检测TNF-α浓度的同时还研究了该新型纳米探针的信号放大作用。

实验过程如下图所示。

图1. Si/PGMA/CdTe/Ab2纳米荧光探针的制备过程示意图图2. Si/PGMA/CdTe/Ab2做为纳米荧光探针在夹心免疫检测中的应用示意图TEM图中可以明显看出聚合物和CdTe量子点成功包裹在了SiO2表面,并且探针分子修饰在金电极上以后仍然保持良好的荧光性质。

ELISA法检测肿瘤坏死因子

ELISA法检测肿瘤坏死因子

ELISA法检测肿瘤坏死因子ELISA法检测肿瘤坏死因子肿瘤坏死因子(TNF)是由激活的单核细胞巨噬细胞受内毒素刺激后产生的一种分子量为17 000的蛋白质。

其中,由巨噬细胞产生的称TNF-α,是巨噬细胞介导细胞毒效应的细胞因子;由淋巴细胞产生的称TNF-β。

TNF在体内具有广泛的生物学活性:可作为免疫应答中的一种中间介质,既有抗病效应,又有致病效应;可引起肿瘤的出血坏死;可刺激成纤维细胞增殖;可增加HLA-A、HLA-B、HLA-C抗原的表达;可激活中性粒细胞及杀伤细胞;可促进B细胞增殖及分化、增加IL-2受体表达。

肝脏是TNF的主要发源地,同时也是TNF清除的主要部位。

目前,以TNF-α在临床的意义较大,是内毒素引起肝损害的重要介质。

TNF-α只有通过与靶细胞表面的膜型受体(mTNF-aR)特异结合才能发挥毒性效应,这一结合过程又受血清中可溶性TNF-α受体(sTNF-aR)的调节和制约,而sTNF-aR可与mTNF-aR竞争结合TNF-。

临床上常以检测TNF-α为主。

[检测方法] ELISA法[方法学原理] 在微孔反应板上包被抗人TNF-α单克隆抗体,待测标本和标准品中的TNF-a会与单克隆抗体结合,游离的成分被洗去,同时加入生物素化的抗人TNF-α抗体和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的亲和素。

生物素与亲和素特异结合,抗人TNF抗体与结合在单克隆抗体上的人TNF-α结合而形成免疫复合物,游离的成分被洗去。

加入显色剂,若反应孔中有TNF-α,HRP会使无色的显色剂呈现蓝色,加终止液变黄色。

在波长450nm处测吸光度,TNF浓度与吸光度成正比,可通过绘制标准曲线求出标本中的TNF-α浓度。

[标本准备] 静脉血2ml,不抗凝。

[试剂]1.预包被微孔反应板2.浓缩酶结合物3.酶结合物稀释液4.标准品和标本稀释液5.浓缩生物素化抗体6.IFN标准晶7.浓缩洗涤液8.显色剂A、B9.终止液[仪器] 酶标仪或全自动酶联免疫检测仪。

临床各型病毒性肝炎血清肿瘤坏死因子检测及意义

临床各型病毒性肝炎血清肿瘤坏死因子检测及意义

临床各型病毒性肝炎血清肿瘤坏死因子检测及意义张新萍;徐建亮;刘宝根【期刊名称】《中国临床医学》【年(卷),期】2001(008)006【摘要】目的:探讨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在不同临床分型的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中的含量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175例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TNF-α水平.结果:175例肝炎病人中,急性重型肝炎15例,TNF-α平均含量8.09±1.85ng/ml;慢性肝炎76例,其临床分型及TNF-α平均含量分别是:22例重度慢性肝炎5.94±1.87ng/ml,24例中度慢性肝炎5.52±1.67ng/ml,30例轻度慢性肝炎3.03±1.02ng/ml;肝炎肝硬化14例4.71±1.27ng/ml;急性肝炎40例1.02±0.35ng/ml;无症状乙肝病毒携带者30例0.90±0.21ng/ml.结论:除乙肝病毒携带者及急性肝炎的检测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较无差异外,其余临床各型病毒性肝炎(慢性肝炎、肝硬化、急性重型肝炎)均有显著差异,在与其它检测指标配合下,血清TNF-α活性检测对监测各型肝炎的进行性损害程度及预后可提供一个辅助性指标.【总页数】2页(P660-660,662)【作者】张新萍;徐建亮;刘宝根【作者单位】浙江省杭州市第六人民医院病毒免疫室,杭州,310014;浙江省杭州市第六人民医院病毒免疫室,杭州,310014;浙江省杭州市第六人民医院病毒免疫室,杭州,31001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12.6【相关文献】1.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检测的临床意义 [J], 黄静;赵玉兰;张武英2.各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一氧化氮水平rnrn的测定及临床意义 [J], 李聪智;范学工;荆照政;刘翠梅;欧阳奕;谢元林;彭亮3.各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透明质酸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J], 蒋道荣4.血清透明质酸、甘胆酸及铁蛋白在各型病毒性肝炎中的临床意义 [J], 张美丽;杨俊文5.各型病毒性肝炎血清前白蛋白检测的临床意义 [J], 李平;李奇芬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肿瘤坏死因子参考范围

肿瘤坏死因子参考范围

肿瘤坏死因子参考范围
肿瘤坏死因子(TNF)是一种重要的细胞因子,它在调节免疫反应和肿瘤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

TNF的参考范围是指正常人体内TNF 的浓度范围,它可以作为诊断和治疗肿瘤等疾病的参考标准。

TNF是由免疫细胞和肿瘤细胞产生的一种蛋白质分子,它在机体的免疫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在免疫应答中,TNF能够调节炎症反应,并参与免疫细胞的活化和增殖过程。

此外,TNF还具有直接抗肿瘤作用,它能够诱导肿瘤细胞的凋亡和坏死,从而抑制肿瘤的生长和扩散。

正常人体内的TNF浓度通常在一个相对稳定的范围内波动。

这个参考范围根据不同的研究和实验得出,一般认为血清中的TNF浓度在0.1-10 ng/mL之间为正常范围。

当TNF的浓度超过这个范围时,可能会出现免疫系统失调或肿瘤等疾病的发生。

TNF的参考范围是临床医学中非常重要的参考标准之一。

通过检测血清中TNF的浓度,医生可以评估患者的免疫状态和炎症程度,进而指导治疗方案的制定。

例如,在某些肿瘤治疗中,可以利用TNF 的抗肿瘤作用,通过给予患者TNF来抑制肿瘤的生长和扩散。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TNF的参考范围并不是绝对的,它还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例如,年龄、性别、疾病状态、个体差异等都可能导致TNF的浓度有所变化。

因此,在临床实践中,医生需要综合考
虑患者的具体情况,结合其他临床指标和病史来评估TNF的意义。

肿瘤坏死因子参考范围是指正常人体内TNF的浓度范围,它在诊断和治疗肿瘤等疾病中具有重要意义。

了解和正确应用TNF的参考范围,可以帮助医生更准确地评估患者的免疫状态和疾病进展情况,从而指导合理的治疗决策。

人肿瘤坏死因子α转化酶(TACE)ELISA检测试剂盒说明书

人肿瘤坏死因子α转化酶(TACE)ELISA检测试剂盒说明书

人肿瘤坏死因子α转化酶(TACE)ELISA检测试剂盒说明书本试剂仅供研究使用标本:血清或血浆樊克生物专业供应:使用目的:本试剂盒用于测定人血清、血浆及相关液体样本肿瘤坏死因子α转化酶(TACE)含量。

试验原理:TACE试剂盒是固相夹心法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已知TACE浓度的标准品、未知浓度的样品加入微孔酶标板内进行检测。

先将TACE和生物素标记的抗体同时温育。

洗涤后,加入亲和素标记过的HRP。

再经过温育和洗涤,去除未结合的酶结合物,然后加入底物A、B,和酶结合物同时作用。

产生颜色。

颜色的深浅和样品中TACE的浓度呈比例关系。

试剂盒内容及其配制试剂盒成份(2-8℃保存)96孔配置48孔配置配制96/48人份酶标板1块板(96T)半块板(48T)即用型塑料膜板盖1块半块即用型标准品:80ng/ml 1瓶(0.6ml)1瓶(0.3ml)按说明书进行稀稀空白对照1瓶(1.0ml)1瓶(0.5ml)即用型标准品稀释缓冲液1瓶(5ml)1瓶(2.5ml)即用型生物素标记的抗TACE抗体1瓶(6ml)1瓶(3.0ml)即用型亲和链酶素-HRP 1瓶(10ml)1瓶(5.0ml)即用型洗涤缓冲液1瓶(20ml)1瓶(10ml)按说明书进行稀释底物A 1瓶(6.0ml)1瓶(3.0ml)即用型底物B 1瓶(6.0ml)1瓶(3.0ml)即用型终止液1瓶(6.0ml)1瓶(3.0ml)即用型标本稀释液1瓶(12ml)1瓶(6.0ml)即用型自备材料1.蒸馏水。

2.加样器:5ul、10ul、50ul、100ul、200ul、500ul、1000ul。

3.振荡器及磁力搅拌器等。

安全性1.避免直接接触终止液和底物A、B。

一旦接触到这些液体,请尽快用水冲洗。

2.实验中不要吃喝、抽烟或使用化妆品。

3.不要用嘴吸取试剂盒里的任何成份。

操作注意事项1.试剂应按标签说明书储存,使用前恢复到室温。

稀稀过后的标准品应丢弃,不可保存。

聚合物功能化纳米探针用于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超灵敏检测

聚合物功能化纳米探针用于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超灵敏检测

Ag
Ab J
EDC
÷ ^ ● 穸
罔 2 S/G / d e b i MA C T / 作 为 纳 米 荧 光 探 针 在 夹 心 免 疫 检 测 中的 应 用 示 意 网 P A
T M 网中可 以明显 看 聚合 物和 C T 量 子 点成功 包裹 在 了 SO 表 面 , E de i 并且 探 针分 子 修饰 在 金 电 极 上 以后仍 然保 持 良好 的荧 光性 质 。在 荧光 显微镜 下 ( 发 波长 为 4 8n , 以看 到许 多绿 色 的荧光 激 8 m) 可 斑点 , 对应 的荧 光光 谱 中 S/G /d e s/G /d e b 依然 有 非 常好 的 荧 光 吸收 , 纯 C T i MA C T 和 i MA c T / : P P A 与 d e的

为载体 在 表面接 枝 聚合物 , 利用 高分 子动 态聚 合链 的增 长 , 将单 个标 记分 子或 者信 号基 团通过 链增 长而
得到 成 千 上 百 个 重 复 单 元 , 到 荧 光 、 达 电化 学 和 电化 学 发 光 信 号 增 强 的 目的 ( a.C e , O : Ah 1 h m. D I
第 1 期 1
荧 光 吸收相 比吸收 峰 的位置 没有 发生 偏移 。
制 得 的探针 s/GMA c T / b i P / d e 可用 于 T F 的 电致 化 学 发 光 ( C ) 测 。在 1 gLT 存 在 A N— E L检 / NF 条件 下 , 使用 新 型 s/G i MA/d e b 纳米 生物 探针 可 使其 E L信号 比 Q /b 和 S/ D A 纳 米探 针 P c T/ : A C DA : i /b Q
第 3 9卷

肿瘤坏死因子的检测方法

肿瘤坏死因子的检测方法

肿瘤坏死因子的检测方法
哇塞,肿瘤坏死因子可是个相当重要的东西呢!那对于肿瘤坏死因子的检测方法,咱可得好好说道说道。

首先呢,常见的检测方法有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

具体步骤就是先准备好样本,然后加入特定的抗体,让它们发生反应,再通过一系列的显色啊啥的操作来得出结果。

这里面的注意事项可不少哦!比如样本的处理一定要规范,不能马虎,不然会影响结果的准确性。

还有抗体的选择也很关键,得选质量好的呀。

那这个过程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咋样呢?嘿嘿,一般来说还是挺可靠的啦!只要操作得当,基本不会出啥大问题。

而且这些检测方法都是经过很多实践验证的呢,稳定性还是有保障的。

再来说说它的应用场景和优势。

哎呀呀,那可多了去了!在医学研究中,能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疾病的发生发展机制。

在临床诊断中,更是能快速准确地判断病情。

它的优势就在于准确性高、操作相对简单呀。

我给你说个实际案例哈,之前有个病人,就是通过这种检测方法及时发现了问题,医生根据结果迅速制定了治疗方案,效果那叫一个好!你说厉害不厉害?
总之呢,肿瘤坏死因子的检测方法真的是非常重要且实用的呀!它就像是我们探索疾病奥秘的一把钥匙,能为我们打开很多扇门呢!。

小鼠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ELISA 实验说明书

小鼠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ELISA 实验说明书

小鼠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酶联免疫试剂盒使用说明书【预期应用】ELISA法定量测定小鼠血清、血浆、细胞培养物上清、组织裂解液中TNF-α含量。

【产品性能指标】1、检测范围:15.6 pg/ml-1000 pg/ml2、灵敏度:3.9 pg/ml3、精密度:批内差CV%<8%,批间差CV%<10%4、特异性:本试剂盒特异性检测小鼠TNF-α,且与其他相关蛋白无交叉反应。

【实验原理】用纯化的抗体包被微孔板,制成固相载体,往包被抗TNF-α抗体的微孔中依次加入标本或标准品、生物素化的抗TNF-α抗体、HRP标记的亲和素,经过彻底洗涤后用底物TMB显色。

TMB 在过氧化物酶的催化下转化成蓝色,并在酸的作用下转化成最终的黄色。

颜色的深浅和样本中的TNF-α呈正相关。

用酶标仪在450nm波长下测定吸光度(OD值),计算样本浓度。

【试剂盒组成成分】组份96T酶标板(Assay plate) 12条×8孔标准品(Standard) 2瓶(冻干品)生物素标记抗体(Biotin-antibody) 1 x 120 μl/瓶(100×)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亲和素(HRP-avidin) 1 x 120 μl/瓶(100×)生物素标记抗体稀释液(Biotin-antibody Diluent) 1 x 15 ml/瓶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亲和素稀释液(HRP-avidin Diluent) 1 x 15 ml/瓶样本稀释液(Sample Diluent) 1 x 50 ml/瓶浓洗涤液(Wash Buffer) 1 x 20 ml/瓶(25×)底物溶液(TMB Substrate) 1 x 10 ml/瓶终止液(Stop Solution) 1 x 10 ml/瓶板贴 4【存储条件及有效期】未开封试剂盒试剂盒避光保存于2-8℃。

有效期为六个月。

请在试剂盒标注的有效日期内使用。

人血清肿瘤坏死因子检测的临床意义

人血清肿瘤坏死因子检测的临床意义

人血清肿瘤坏死因子检测的临床意义
马列婷;卫敏芳;郭清芳;宋秋兰
【期刊名称】《现代肿瘤医学》
【年(卷),期】1994(002)004
【摘要】本文采用肿瘤坏死因子(TNF)单克隆抗体的ELISA法检测了20例丙型肝炎,出血热各期及各种癌症患者及健康人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的含量,结果发现,患者肿瘤坏死因子的水平均较健康人增高,这一结果表明,肿瘤坏死因子在疾病的致病机理及判定预后方面可能有一定的意义。

【总页数】2页(P238-239)
【作者】马列婷;卫敏芳;郭清芳;宋秋兰
【作者单位】西安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71006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12
【相关文献】
1.类风湿关节炎病人血浆中P物质和肿瘤坏死因子水平测定及其临床意义 [J], 张晓莉;王晓菲
2.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病人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J], 郝海力;杨欣国
3.肝硬化病人血清肿瘤坏死因子的检测及临床意义 [J], 胡庆宏;杨新民;等
4.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病人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肿瘤坏死因子-α、高迁移率蛋白B1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 [J], 黄显元; 游荔
5.帕金森病病人血清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1β及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J], 温雅;王珊;刘琦;王梁;姜虹;王惠娟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肿瘤坏死因子的检测
肿瘤坏死因子(TN F)是一类能直接造成肿瘤细胞死亡的细胞因子。

根据其来源和结构不同分为两种类型,即TNF-α和TNF-β。

前者主要由巨噬细胞产生,LPS 是诱导其产生的较强刺激剂,T细胞和NK 细胞在某些刺激因子(如PMA)作用下也可分泌TNF-α;后者主要由活化T细胞产生,T细胞在抗原、丝裂原等刺激下可产生高水平的TNF-β。

TNF-β原称淋巴毒素(1ymphotox-in,LT)。

参考值:
1.14±0.40ng/ml (放射免疫法)
临床意义:
1.TNFα是主要炎症反应介质之一,在机体的抗感染免疫应答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2.TNF对某些肿瘤细胞具有细胞毒作用,能诱导靶细胞表达MHC-Ⅰ及MHC—Ⅱ分子,活化中性粒细胞,诱导上皮细胞表达粘附分子。

3.肿瘤的治疗。

TNFα、TNFβ即具有特异性杀伤肿瘤细胞面不损伤正常细胞的功能。

静脉注射可使部分肿瘤缩小,瘤内注射可在注射点出现黑色坏死物质,并对多种药物不敏感的癌细胞有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