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带薪年假国家规定是怎样的
工龄年休假规定怎么计算2020年

工龄年休假规定怎么计算2020年《企业职工带薪年休假实施办法》第四条规定“年休假天数根据职工累计工作时间确定”。
与年休假获得资格为“连续”不一样的是年休假天数的计算方式为“累计”。
《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第三条规定“职工累计工作已满1年不满10年的,年休假5天;已满10年不满20年的,年休假10天;已满20年的,年休假15天”。
然而,“累计工作”又如何认定?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在关于《企业职工带薪年休假实施办法》有关问题的复函释明“累计工作时间,包括职工在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民办非企业单位、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等单位从事全日制工作期间,以及依法服兵役和其他按照国家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规定可以计算为工龄的期间(视同工作期间)。
职工的累计工作时间可以根据档案记载、单位缴纳社保费记录、劳动合同或者其他具有法律效力的证明材料确定”。
职工只需提供有效材料证明自己的工作年限,由各次工作年限相加之和即为“累计工作时间”。
《企业职工带薪年休假实施办法》第五条规定“职工新进用人单位且符合本办法第三条规定的,当年度年休假天数,按照在本单位剩余日历天数折算确定,折算后不足1整天的部分不享受年休假”。
举例来说:a员工2016月6月20日进入b公司,其该年度年休假天数为5天,则其在b公司可休年假天数=(当年度在本单位剩余日历天数÷365天)×职工本人全年应当享受的年休假天数=(195÷365)×5=2.67,得出a员工该年度在b公司可休年假为2天。
需要注意的是年假折算不采用“四舍五入”法,计算的天数为小数的只取整数部分。
《劳动合同法》于2008年1月1日起施行,与此同时施行的还又一部重要行政法规,即《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是国务院以第514号令发布的。
从此我国职工就享有带薪年休假的权利,相应也就成为用人单位的义务。
职工带薪年休假也简称年休假,职工享受年休假期间,工资收入与正常工作期间一样,不受休假影响。
关于年假的法律规定

关于年假的法律规定根据中国劳动法和相关法规,年假是指劳动者在一定年限内享受的带薪休假制度。
下面简要介绍关于年假的法律规定。
一、年假的取得条件根据劳动法规定,劳动者在满一年工作期限后,享有带薪年假。
简单来说,只有满一年的工作期限,才有权利获得年假。
二、年假的天数和计算方法年假的天数根据劳动者的工作年限而定,具体规定如下:1. 工作满1年不满10年的劳动者,年假天数为5天;2. 工作满10年不满20年的劳动者,年假天数为10天;3. 工作满20年以上的劳动者,年假天数为15天。
计算年假天数的方法是以工作满一年为基准,每年增加一天,达到相应年限后不再增加。
三、年假的享受与休假期间工资待遇1. 劳动者在享受年假期间,继续享受与正常工作期间相同的工资待遇;2. 若劳动者在年假期间发生疾病或非工伤事故,导致不能工作,年假的休假期间按照工资支付,但不计入年假天数;3. 若劳动者在年假期间发生工伤,按照工伤待遇支付工资。
四、年假的使用和补偿1. 劳动者应当与用人单位商定年假的使用时间,用人单位不得以自身原因拒绝劳动者使用年假;2. 若因用人单位原因无法安排年假休假,劳动者在次年继续享受年假,并可与用人单位协商休假时间;3. 若劳动者离职时未享受年假,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劳动者工资的日工资数额支付补偿。
五、年假的计算方法年假的计算是按照工作满一年起计算的,即劳动者满一年后即有权利享受年假。
例如,劳动者从2019年1月1日开始工作,2020年1月1日起有权利享受年假。
如果劳动者在2020年1月1日之前离职,则不能享受年假。
总之,年假是劳动者在满一定工作期限后享有的带薪休假制度。
根据劳动法规定,年假的天数和计算方法、休假期间工资待遇、使用和补偿等方面都做出了明确规定,用人单位应当依法保障劳动者的年假权益。
2020年最新年假规定

2020年最新年假规定劳动法年假规定--年假计算方法:按《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规定,职工累计工作已满1年不满10年的,年休假为5天;已满10年不满20年的,年休假为10天;已满20年的,年休假为15天。
国家法定休假日、休息日不计入带薪年休假的假期。
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就不能享受当年度的年休假:1、职工依法享受寒暑假,其休假天数多于年休假天数的;2、职工请事假累计20天以上且单位按照规定不扣工资的;3、累计工作满1年不满10年的职工,请病假累计2个月以上的;4、累计工作满10年不满20年的职工,请病假累计3个月以上的;5、累计工作满20年以上的职工,请病假累计4个月以上的。
用人单位应当根据生产、工作具体情况,并考虑职工本人意愿,统筹安排职工年休假,可以集中安排,也可以分段安排,但一般应在1个年度内安排。
劳动法年假规定--工资计算:1.年假安排及未休年假的工资怎么算用人单位根据生产、工作的具体情况,并考虑职工本人意愿,统筹安排年休假。
用人单位确因工作需要不能安排职工年休假或者跨1个年度安排年休假的,应征得职工本人同意。
单位确因工作需要不能安排职工休年休假的,经职工本人同意,可以不安排职工休年休假。
职工未休年假的工资计算:对职工应休未休的年休假天数,单位应当按照该职工日工资收入的300%支付年休假工资报酬。
用人单位安排职工休年休假,但是职工因本人原因且书面提出不休年休假的,用人单位可以只支付其正常工作期间的工资收入。
2.离职时年假工资怎么算用人单位与职工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时,未安排职工休满应休年休假的,应当按照职工当年已工作时间折算应休未休年休假天数并支付未休年休假工资报酬,但折算后不足1整天的部分不支付未休年休假工资报酬。
折算方法为:(当年度在本单位已过日历天数÷365天)×职工本人全年应当享受的年休假天数-当年度已安排年休假天数。
用人单位当年已安排职工年休假的,多于折算应休年休假的天数不再扣回。
2020年公务员带薪年休假条例

2020年公务员带薪年休假条例带薪年休假,顾名思义,在带薪年休假期间,职工享受与正常工作期间相同的工资收入。
下面小编为大家精心搜集了关于公务员带薪年休假的条例,欢迎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2019年公务员带薪年休假条例第一条为了维护职工休息休假权利,调动职工工作积极性,根据劳动法和公务员法,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民办非企业单位、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等单位的职工连续工作1年以上的,享受带薪年休假(以下简称年休假)。
单位应当保证职工享受年休假。
职工在年休假期间享受与正常工作期间相同的工资收入。
第三条职工累计工作已满1年不满2019年的,年休假5天;已满2019年不满20年的,年休假10天;已满20年的,年休假15天。
国家法定休假日、休息日不计入年休假的假期。
第四条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享受当年的年休假:(一)职工依法享受寒暑假,其休假天数多于年休假天数的;(二)职工请事假累计20天以上且单位按照规定不扣工资的;(三)累计工作满1年不满2019年的职工,请病假累计2个月以上的;(四)累计工作满2019年不满20年的职工,请病假累计3个月以上的;(五)累计工作满20年以上的职工,请病假累计4个月以上的。
第五条单位根据生产、工作的具体情况,并考虑职工本人意愿,统筹安排职工年休假。
年休假在1个年度内可以集中安排,也可以分段安排,一般不跨年度安排。
单位因生产、工作特点确有必要跨年度安排职工年休假的,可以跨1个年度安排。
单位确因工作需要不能安排职工休年休假的,经职工本人同意,可以不安排职工休年休假。
对职工应休未休的年休假天数,单位应当按照该职工日工资收入的300%支付年休假工资报酬。
第六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人事部门、劳动保障部门应当依据职权对单位执行本条例的情况主动进行监督检查。
工会组织依法维护职工的年休假权利。
第七条单位不安排职工休年休假又不依照本条例规定给予年休假工资报酬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人事部门或者劳动保障部门依据职权责令限期改正;对逾期不改正的,除责令该单位支付年休假工资报酬外,单位还应当按照年休假工资报酬的数额向职工加付赔偿金;对拒不支付年休假工资报酬、赔偿金的,属于公务员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人员所在单位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以及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属于其他单位的,由劳动保障部门、人事部门或者职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新规定

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新规定最近,国家发布了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的新规定。
这一规定自2022年生效,将对职工的带薪年休假做出新的安排和调整,给广大职工带来更多福利和保障。
本文就来介绍一下这个新规定的内容和影响。
背景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职工对生活质量和工作平衡的要求越来越高。
因此,政策制定方面也逐渐重视职工假期的问题,加大了对职工休息权益的保障力度。
而带薪年休假作为重要的休假形式之一,更是受到了广泛关注。
为此,国家将职工带薪年休假纳入法律保障范围,并于2020年颁布实施了《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
这个新的规定也从根本上加强了职工休假权益的保护。
新规定内容根据新规定,职工带薪年休假的长度将根据工龄确定。
具体为:•连续工作不满一年的,享受5天带薪年休假;•连续工作满一年不满十年的,享受10天带薪年休假;•连续工作满十年的,享受15天带薪年休假。
同时,新规定还明确规定了以下内容:1.带薪年休假可以和法定假期连续休假,但不可以与周末休息时间连续休假;2.带薪年休假的工资报酬应当按照职工本人正常工作日日工资发放;3.职工在休带薪年休假期间,企业应当给予职工相应的代金或补贴。
影响新规定的出台,将会给广大职工带来积极的影响:1.更好地保障职工的休息权益。
新规定明确规定了带薪年休假的标准和要求,进一步完善了职工休息权益的制度保障。
2.提高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工作质量。
带薪年休假可以让职工在疲惫的工作之后得到充分的休息和放松,从而使职工更加精神饱满地投入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积极性。
3.促进企业良好发展。
合理规划带薪年休假制度有助于提高企业的人才吸引力和绩效水平,促进企业的长期稳定发展。
总之,新的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的出台和实施,将会给职工和企业带来积极的影响和变化。
作为一项重要的制度安排和福利保障,带薪年休假将在未来扮演更为重要的角色,并不断完善和发展。
企业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

企业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
根据《企业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企业职工享有带薪年休假的权利。
以下是该条例的主要规定:
1. 年休假的计算方法:职工在用人单位工作满一年但不满十年的,享受带薪年休假5天;满十年但不满二十年的,享受带薪年休假10天;满二十年以上的,享受带薪年休假15天。
用人单位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为职工增加年休假的天数。
2. 年休假的使用方式:职工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和用人单位的安排,将年休假分成两次或者多次使用;但其中一次使用期限不得低于5天。
职工应提前告知用人单位年休假的使用计划,并经用人单位批准。
3. 年休假的支付:用人单位应按照职工的正常工资标准支付年休假期间的工资。
职工在年休假期间不得扣除工资,用人单位也不能要求职工在年休假期间工作。
4. 年休假的结算:用人单位应当每年对职工的年休假进行清算,并将未使用的年休假按照工资支付给职工。
未支付的年休假不得转让或者折算为工资。
5. 年休假的补偿:在职工离职时,用人单位应按照职工实际工作年限支付未休假的补偿金。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只是对《企业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的简要概括,具体的条款和规定可以参考该条例的正文或向专业人士咨询。
《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全文【最新】

《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全文【最新】2020年施行的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仍是2020年颁布,2020年正式执行的。
如果条例有变动,小编将第一时间更新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514号《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已经2020年12月7日国务院第198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20年1月1日起施行。
总理二○○七年十二月十四日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第一条为了维护职工休息休假权利,调动职工工作积极性,根据劳动法和公务员法,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民办非企业单位、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等单位的职工连续工作1年以上的,享受带薪年休假(以下简称年休假)。
单位应当保证职工享受年休假。
职工在年休假期间享受与正常工作期间相同的工资收入。
第三条职工累计工作已满1年不满2020年的,年休假5天;已满2020年不满20年的,年休假10天;已满20年的,年休假15天。
国家法定休假日、休息日不计入年休假的假期。
第四条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享受当年的年休假:(一)职工依法享受寒暑假,其休假天数多于年休假天数的;(二)职工请事假累计20天以上且单位按照规定不扣工资的;(三)累计工作满1年不满2020年的职工,请病假累计2个月以上的;(四)累计工作满2020年不满20年的职工,请病假累计3个月以上的;(五)累计工作满20年以上的职工,请病假累计4个月以上的。
第五条单位根据生产、工作的具体情况,并考虑职工本人意愿,统筹安排职工年休假。
年休假在1个年度内可以集中安排,也可以分段安排,一般不跨年度安排。
单位因生产、工作特点确有必要跨年度安排职工年休假的,可以跨1个年度安排。
单位确因工作需要不能安排职工休年休假的,经职工本人同意,可以不安排职工休年休假。
对职工应休未休的年休假天数,单位应当按照该职工日工资收入的300%支付年休假工资报酬。
第六条县级以上地方政府人事部门、劳动保障部门应当依据职权对单位执行本条例的情况主动进行监督检查。
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全文

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全文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调整职工工作与休息时间的关系,保护职工合法权益,促进职工身心健康,根据《劳动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适用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劳动者和用人单位,不适用于下列人员:(一)因工作需要无法使用年休假的人员,如必须在法定节假日和大型活动期间工作的人员等。
(二)监狱、拘留所、收容教育所、劳教场所、看守所等特殊行业和单位的人员。
(三)统一依法享受带薪年休假的其他人员。
第三条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法定工作日历及实际工作需要,合理安排职工带薪年休假。
第四条职工享有带薪年休假的权利,用人单位应当保障职工按照本条例的规定休假。
第五条职工带薪年休假的具体安排、休假顺序等事项,由用人单位与职工自行协商确定,遵循合理、公平、公正的原则。
第六条用人单位应当建立健全带薪年休假管理制度,明确责任、规范操作,推行统计与考核制度。
第七条用人单位应当在劳动合同或集体合同中明确职工带薪年休假的具体规定,以及用人单位的带薪年休假管理制度。
第二章带薪年休假的计算第八条职工的带薪年休假天数按照在用人单位工作满一年的时间来计算。
第九条职工工作年限在1年但不满10年的,带薪年休假天数为5日;职工工作年限在10年但不满20年的,带薪年休假天数为10日;职工工作年限在20年及以上的,带薪年休假天数为15日。
职工工龄跨度满了一年,即可享受相应带薪年休假天数调整。
第十条部分职工因残疾或其他特殊情况不能正常工作的,其带薪年休假天数按照其工作年限计算,但不少于相应年限的一半。
第十一条职工有特殊贡献或特殊困难遭遇的,用人单位可以给予相应的带薪年休假奖励。
第十二条职工带薪年休假天数按照实际应休日数计算,不得包含法定节假日和休息日。
第三章带薪年休假的休假事宜第十三条用人单位应当根据职工的申请和工作情况合理安排职工带薪年休假的时间。
第十四条职工应当提前提交带薪年休假的申请,用人单位应当在合理时间内给予答复,除特殊情况外,不得拒绝职工的合理休假要求。
劳动法年假带薪年假工资计算标准 2020劳动法年假赔偿的规定0403

劳动法年假带薪年假工资计算标准2020劳动法年假赔偿的规定劳动法年假带薪年假工资计算标准(1)带薪休假工资带薪年休假,顾名思义,在带薪年休假期间,职工享受与正常工作期间相同的工资收入。
这里比较特殊的是如何理解实行计件工资、提成工资或者其他实行绩效工资制职工的正常工资。
对于这些员工应当先计算其前12个月的月平均工资,其中不包含加班工资,再除以计薪日天数即21.75,才得出正常的日工资。
(2)应休未休的处理只有在用人单位安排职工休年休假,但是职工因本人原因且书面提出不休年休假的情况下,用人单位才可以只支付职工正常工作期间的工资收入;其他情况下对职工应休未休的年休假天数,单位应当按照该职工日工资收入的300%支付年休假工资报酬。
这就意味着即便用人单位经职工同意不安排年休假以及对于职工离职未休年休假的,用人单位都应按照该职工日工资收入的300%支付年休假工资报酬。
同时,如果用人单位不安排职工休年休假又不依法支付未休年休假工资报酬,劳动行政部门可依职权责令限期改正;对逾期不改正的,用人单位除应支付未休年休假工资报酬外,还应当按照未休年休假工资报酬的数额向职工加付赔偿金。
1、年休假的概念及享受的条件。
年休假制度是指员工每年享受的连续休假期间,在年休假期间工资照付。
《劳动法》第45条规定:国家实行带薪休假制度,劳动者连续工作1年以上享受带薪休年假。
劳动者必须是在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一年的,才能享受带薪休年假。
若劳动者在用人单位工作未满一年,或者劳动者在用人单位工作虽满一年但不是连续工作一年以上的,都不能享受带薪休年假。
需要指出的是,劳动者在同一单位连续工作满一年并不能必然享受带薪年假,因为,《劳动法》第45条规定,年休假的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规定,也即是年休假的天数也应由国务院制定。
但是,国务院至今对此没有做出规定,劳动部在《关于贯彻执行<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中规定:实行新工时制度后,企业职工原有的年休假制度仍然实行。
国家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

第一条国家职工享受带薪年休假是保障职工身心健康,提高工作效率,保障职工合法权益的重要制度安排。
本条例共有八章,包括了年休假的基本要求、申请与审批程序、工资与休假补贴、年休假计算方法、特殊情况处理、违反规定的处理等内容。
第二条国家职工年休假的基本要求是:职工在连续工作满一年后,享受5天带薪年休假;连续工作满5年后,年休假增加到10天;连续工作满10年后,年休假增加到15天。
工作满15年后,年休假增加到20天。
工作满20年以上的老员工,可以享受25天的年休假。
第三条职工申请年休假需要提前两周提交书面申请,并经过单位审批。
单位应当在收到职工申请后的五个工作日内予以答复。
第四条年休假的工资和休假补贴按照职工平时工资标准的100%支付。
在休假期间,职工应当按照休假工资的计算标准适时领取休假工资。
第五条年休假的计算方法是以日为单位,按照职工每年年休假天数的20%计算。
例如,职工连续工作满一年后,享受5天带薪年休假;则每天的年休假时间为5/365=0.0137天。
第六条在特殊情况下,单位可以根据职工的个人情况,调整年休假的时间安排。
例如,职工因特殊情况无法参加公司年会,可以将年休假推迟到后续时间安排。
第七条职工在年休假期间如遇到加班或者不法侵害等情况,单位应当按照法定规定给予相应的补偿或保护,并为职工追加相应的年休假。
第八条职工违反年休假制度规定的,单位有权利采取纪律处分措施,并视具体情况而定,将加班工时抵扣年休假时间。
在实施国家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之前,相关部门应当针对员工的年休假制度调查,并分析员工对于年休假制度的看法和需求。
在制定年休假制度时,需要充分考虑到员工的实际工作情况和福利待遇,保障员工的休假权益。
同时,在实施过程中,单位应当加强对年休假制度的宣传,帮助职工了解年休假的相关规定和享受年休假的程序。
劳动法带薪休假规定(劳动法规定年假标准)

劳动者每年度(指公历年度,即从每年公历的1月1日起,至12月31日止)可享受的带薪年休假天数,要根据其本人的累计工作年限确定。
根据《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国务院令第514号)第三条第一款的规定,劳动者累计工作已满1年不满10年的,年休假为5天;已满10年不满20年的,年休假为10天;已满20年的,年休假15天。
例如,小明于2023年1月1日进入甲单位工作,此前,其已累计工作7年,假设此后其工作一直未中断,那么其2023年至2023年期间,每年度可享受的年休假天数为5天;2023年至2030年期间,每年度可享受的年休假天数为10天;自2031年起至其退休或依法享有养老保险待遇时止,其每年可享受15天的带薪年休假。
从上述介绍可以看出,计算每年度可享受的带薪年休假天数时,涉及一个关键要素,即累计工作年限。
根据国务院法制办对《关于〈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有关问题的请示》的复函第二条的规定,《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第三条规定的“累计工作”时间,是指《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第二条规定的“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民办非企业单位、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等单位”的职工从事全日制工作的时间。
根据该条规定,从事全日制工作的时间,才能作为年休假天数计算依据的“累计工作时间”;从事非全日制工作的时间,不能作为“累计工作时间”。
《企业职工带薪年休假实施办法》第四条规定:“年休假天数根据职工累计工作时间确定。
职工在同一或者不同用人单位工作期间,以及依照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务院规定视同工作期间,应当计为累计工作时间。
”《关于<企业职工带薪年休假实施办法>有关问题的复函》第二条对该条的意思作了进一步解释:“《企业职工带薪年休假实施办法》第四条中的‘累计工作时间’,包括职工在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民办非企业单位、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等单位从事全日制工作期间,以及依法服兵役和其他按照国家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规定可以计算为工龄的期间(视同工作期间)。
2020劳动法年休假

2020劳动法年休假1、带薪年假工作年限规定职工连续工作(连续工龄不要求是本单位的连续工作时间)1年以上的,享受带薪年休假。
这就意味着,尽管一个职工可能是刚由其它单位进入当前工作单位,但是只要他在其他单位连续工作满1年以上,就具备享受法定的带薪年假的基础资格。
2、职工所享受的带薪年假天数与劳动者的工龄挂钩职工累计工作已满1年不满10年的,法定带薪年休假5天;已满10年不满20年的,法定带薪年休假10天;已满20年的,法定带薪年休假15天。
用人单位安排劳动者休假高于该标准的不予干涉,但是低于法定标准应按照法定标准支付未休带薪年假工资。
3、职工不应当享受带薪年假的情形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享受当年的年休假:1)职工依法享受寒暑假,其休假天数多于年休假天数的;2)职工请事假累计20天以上且单位按照规定不扣工资的;3)累计工作满1年不满10年的职工,请病假累计2个月以上的;4)累计工作满10年不满20年的职工,请病假累计3个月以上的;5)累计工作满20年以上的职工,请病假累计4个月以上的。
4、职工带薪年假工资计算办法职工新进用人单位且符合享受当年带薪年休假条件的,当年度年休假天数按照在本单位剩余日历天数折算确定,折算后不足1整天的部分不享受年休假,具体折算办法为(当年度在本单位剩余日历天数÷365天)×职工本人全年应当享受的年休假天数。
案例释明:小王自2008年7月份毕业时开始在A公司上班,后于2009年9月1日跳槽到B公司。
问:小王应当从什么时候起开始在B公司享受带薪年假?根据《带薪年假实施办法》第五条的规定,小王进入B公司时,已连续工作一年以上,就应当具备了开始享受带薪年假的资格。
同时,根据该条第二款的规定:“前款规定的折算方法为:(当年度在本单位剩余日历天数÷365天)×职工本人全年应当享受的年休假天数。
”我们还可以计算出2009年小王在B公司所能享受的带薪年假的天数。
2024年劳动法对于员工年假的规定

2024年劳动法对于员工年假的规定根据2024年劳动法,员工年假的规定如下:一、年假天数1. 员工入职第一年,年假天数为5天;2. 员工入职第二年至第四年,年假天数为10天;3. 员工入职第五年至第九年,年假天数为15天;4. 员工入职第十年至第十四年,年假天数为20天;5. 员工入职第十五年及以上,年假天数为25天。
二、年假休假时间1. 员工应在每年12月31日前,向用人单位提出次年年假的休假计划;2. 休假计划应提前至少3个工作日提交给用人单位;3. 用人单位应在收到休假计划后的5个工作日内,审批员工的休假申请;4. 员工在获得用人单位批准后,应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年假休假。
三、年假调整1. 员工因工作需要,无法在规定时间内休完年假的,可以在后续年度内补休;2. 员工因个人原因,无法在规定时间内休完年假的,可以在后续年度内申请调整年假天数;3. 员工在入职满一年后,若因特殊情况(如疾病、意外等),未能休完年假的,可以在下一个年度内补休,但补休天数不超过年假天数的一半。
四、年假工资1. 员工在休年假期间,用人单位应按照员工正常工资支付年假工资;2. 员工在未休完年假的情况下离职,用人单位应按照未休年假天数,支付员工相应的工资补偿;3. 员工因个人原因未能休完年假,用人单位不支付工资补偿。
五、其他规定1. 员工在休年假期间,享受与正常工作期间相同的福利待遇;2. 员工在休年假期间,不得违反国家和地方法律法规,不得从事与职务有关的工作;3. 用人单位应建立健全年假管理制度,确保员工合法权益的实现。
以上是2024年劳动法对于员工年假的规定,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如有其他疑问,请随时提问。
新劳动法关于年假的规定

新劳动法关于年假的规定新劳动法关于年假的规定2020年1月1日,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开始施行,其中对于员工的年假也做出了新的规定。
以下是新劳动法关于年假的规定:一、年假的计算方法新劳动法规定,员工的年假的计算方法为“在用人单位工作满一年的,享有带薪年假5天至10天;在用人单位工作满10年的,每满一年增加1天,最高不超过15天。
”这个规定相较于之前的《劳动法》规定有所不同。
之前的规定是在用人单位工作1年以上不满10年的,享有带薪年假5天;在用人单位工作10年以上的,享有带薪年假10天。
二、员工的年假使用细则根据新劳动法的规定,员工享有年假后可以在单位内进行休假,也可以选择与单位商定,将年假以天为单位,与法定假日、休息日连休。
但是,年假期间,企业应当发放员工的工资,并不得扣除年假期间员工的绩效工资和年终奖金。
同时,在员工使用年假的时候,用人单位应当依据员工的意愿合理安排员工休假时间,并不得剥夺员工休假的权利。
三、员工离职处理新劳动法对于员工离职的情况也进行了规定,即员工因各种原因离职后,用人单位应当依据员工实际工作年限向他支付未使用的年假工资报酬。
而未使用的年假工资报酬的支付金额,应当不低于员工日工资的3倍。
四、员工违纪情况处理如果员工在使用年假期间,有过失、违纪、违反规定等行为的,应当依据情节轻重予以纪律处分,追究责任。
同时,用人单位可以依据企业实际情况,对员工进行相应的扣减年假天数或者年假工资报酬的处理。
以上为新劳动法关于年假的规定。
这一规定对于企业和员工之间的合作关系有很大的帮助,实现了员工与企业之间合理的平衡。
同时,员工在合理安排年假的基础上,也可以为自己的身心健康打造更好的修养环境,提升工作效率,进而提高企业的整体业绩和发展。
2020劳动法年休假

2020劳动法年休假本文是关于2020劳动法年休假,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阅读。
20xx劳动法年休假1、带薪年假工作年限规定职工连续工作(连续工龄不要求是本单位的连续工作时间)1年以上的,享受带薪年休假。
这就意味着,尽管一个职工可能是刚由其它单位进入当前工作单位,但是只要他在其他单位连续工作满1年以上,就具备享受法定的带薪年假的基础资格。
2、职工所享受的带薪年假天数与劳动者的工龄挂钩职工累计工作已满1年不满20xx年的,法定带薪年休假5天;已满20xx年不满20xx年的,法定带薪年休假10天;已满20xx年的,法定带薪年休假15天。
用人单位安排劳动者休假高于该标准的不予干涉,但是低于法定标准应按照法定标准支付未休带薪年假工资。
3、职工不应当享受带薪年假的情形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享受当年的年休假:1)职工依法享受寒暑假,其休假天数多于年休假天数的;2)职工请事假累计20天以上且单位按照规定不扣工资的;3)累计工作满1年不满20xx年的职工,请病假累计2个月以上的;4)累计工作满20xx年不满20xx年的职工,请病假累计3个月以上的;5)累计工作满20xx年以上的职工,请病假累计4个月以上的。
4、职工带薪年假工资计算办法职工新进用人单位且符合享受当年带薪年休假条件的,当年度年休假天数按照在本单位剩余日历天数折算确定,折算后不足1整天的部分不享受年休假,具体折算办法为(当年度在本单位剩余日历天数÷365天)×职工本人全年应当享受的年休假天数。
案例释明:小王自20xx年7月份毕业时开始在A公司上班,后于20xx年9月1日跳槽到B公司。
问:小王应当从什么时候起开始在B公司享受带薪年假?根据《带薪年假实施办法》第五条的规定,小王进入B公司时,已连续工作一年以上,就应当具备了开始享受带薪年假的资格。
同时,根据该条第二款的规定:“前款规定的折算方法为:(当年度在本单位剩余日历天数÷365天)×职工本人全年应当享受的年休假天数。
中国新劳动法案例:带薪年假的计算和享受条件

中国新劳动法案例:带薪年假的计算和享受条件中国劳动法中规定了带薪年假的计算和享受条件。
下面我将详细介绍这些规定。
一、带薪年假的计算根据中国劳动法,员工在连续工作满一年后即有权享受带薪年假。
具体计算方法如下:1. 年休假天数:员工在同一雇主下工作满满一年但不满十年的,享受带薪年假5天;工作满十年的,享受带薪年假10天;工作满20年的,享受带薪年假15天。
以此类推,每满10年增加5天带薪年假,最多不超过20天。
2. 年休假薪资:员工在享受带薪年假时,享受带薪年休假薪资。
年休假薪资的计算方法有两种,按照较有利于员工的方法执行:- 基本工资的三倍:员工每天的带薪年休假薪资为其基本工资的三倍。
- 平均工资:员工每天的带薪年休假薪资为其过去12个月平均工资的日均值。
二、带薪年假的享受条件根据中国劳动法,员工享受带薪年假需要满足以下条件:1. 连续工作一年:员工在同一雇主下连续工作满一年即可享受带薪年假。
例如,员工在2019年1月1日入职,满一年后的2020年1月1日可以开始享受带薪年假。
2. 正常工作时间:员工享受带薪年假时,需要是正常工作时间。
即员工在享受带薪年假期间不需要上班,也不需要进行任何工作。
3. 提前通知:员工需要提前向雇主申请带薪年假,并获得雇主的批准。
通常情况下,员工需要提前一定的时间(如3天、7天等)向雇主申请带薪年假。
在实际应用中,有一些特殊情况需要注意:1. 入职不满一年或离职时:如果员工没有在同一雇主下工作满一年,或者在离职前没有使用完剩余的年假,通常会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计算和支付。
比如,员工已工作半年,则可以享受2.5天带薪年假。
2. 包含法定节假日:年假通常会包含法定节假日,以便员工在休假期间享受连休。
具体以具体的法律法规和企业内部规定为准。
总结起来,中国劳动法规定了带薪年假的计算和享受条件。
员工在连续工作满一年后即有权享受带薪年假,根据工作年限的不同,年休假天数也会有所不同。
员工在享受带薪年假期间享受带薪年休假薪资,其计算方法包括基本工资的三倍和过去12个月平均工资的日均值。
最新《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全文

最新《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全文最新《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全文发布时间:2020-03-06带薪休年假是大家都很关注的话题,下面我为大家搜集的一篇“最新《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全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第四章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第三十六条国家实行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八小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四十四小时的工时制度。
第三十七条对实行计件工作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应当根据本法第三十六条规定的工时制度合理确定其劳动定额和计件报酬标准。
第三十八条用人单位应当保证劳动者每周至少休息一日。
第三十九条企业因生产特点不能实行本法第三十六条、第三十八条规定的,经劳动行政部门批准,可以实行其他工作和休息办法。
第四十条用人单位在下列节日期间应当依法安排劳动者休假:(一)元旦;(二)春节;(三)国际劳动节;(四)国庆节;(五)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休假节日。
第四十一条用人单位由于生产经营需要,经与工会和劳动者协商后可以延长工作时间,一般每日不得超过一小时;因特殊原因需要延长工作时间的,在保障劳动者身体健康的条件下延长工作时间每日不得超过三小时,但是每月不得超过三十六小时。
第四十二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延长工作时间不受本法第四十一条的限制:(一)发生自然灾害、事故或者因其他原因,威胁劳动者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需要紧急处理的;(二)生产设备、交通运输线路、公共设施发生故障,影响生产和公众利益,必须及时抢修的;(三)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第四十三条用人单位不得违反本法规定延长劳动者的工作时间。
第四十四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按照下列标准支付高于劳动者正常工作时间工资的工资报酬:(一)安排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一百五十的工资报酬;(二)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补休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资报酬;(三)法定休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资报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年带薪年假国家规定是怎样的
2017年带薪年假国家规定是怎样的
一、带薪年休假的含义
带薪年休假是劳动者连续工作满一年后,每年依法享有的保留职务和工资的一定期限连续休息的假期。
二、劳动者能享受带薪年休假的条件
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民办非企业单位、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等单位的职工连续工作1年以上的,享受带薪年休假(以下简称年休假)。
单位应当保证职工享受年休假。
三、带薪年休假的假期
(一)职工累计工作已满1年不满10年的,年休假5天;
(二)已满10年不满20年的,年休假10天;
(三)已满20年的,年休假15天。
国家法定休假日、休息日不计入年休假的假期。
2017年带薪年假国家规定劳动者能不享受当年的带薪年休假
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享受当年的年休假:
(一)职工依法享受寒暑假,其休假天数多于年休假天数的;
(二)职工请事假累计20天以上且单位按照规定不扣工资的;
(三)累计工作满1年不满10年职工,请病假累计2个月以上的;
(四)累计工作满10年不满20年职工,请病假累计3个月以上的;
(五)累计工作满20年以上的职工,请病假累计4个月以上的。
2017年带薪年假国家规定的误区解读
误区一:换单位员工年休假天数按在新单位的连续工作年限重新计算
《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第二条规定:“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民办非企业单位、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等单位的职工连续工作1年以上的,享受带薪年休假(以下简称年休假)。
单位应当保证职工享受年休假。
职工在年休假期间享受与正常工作期间相同的工资收入。
”《企业职工带薪年休假实施办法》第四条规定:“年休假天数根据职工累计工作时间确定。
职工在同一或者不同用人单位工作期间,以及依照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务院规定视同工作期间,应当计为累计工作时间。
”
误区二:员工未在当年提出休年假书面申请视为自行放弃年假
《企业职工带薪年休假实施办法》第九条规定:“用人单位根据生产、工作的具体情况,并考虑职工本人意愿,统筹安排年休假。
用人单位确因工作需要不能安排职工年休假或者跨1个年度安排年休假的,应征得职工本人同意。
”第十条规定:“用人单位安排职工休年休假,但是职工因本人原因且书面提出不休年休假的,用人单位可以只支付其正常工作期间的工资收入。
”
误区三:员工主动提出解除劳动关系无需支付未休年休假报酬
《企业职工带薪年休假实施办法》第十二条规定:“用人单位与职工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时,当年度未安排职工休满应休年休假的,应当按照职工当年已工作时间折算应休未休年休假天数并支付未休年休假工资报酬,但折算后不足1整天的部分不支付未休年休假工资报酬。
用人单位当年已安排职工年休假的,多于折算应休年休假的天数不再扣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