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方便、神效的--排寒+除湿+通经络的方法
一种排寒祛湿、通经活络、醒脑明目的外用中药组合物[发明专利]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910981003.0(22)申请日 2019.10.16(71)申请人 石俊峰地址 010000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玉泉区鄂尔多斯路化纤厂单身楼302号(72)发明人 石俊峰 (74)专利代理机构 徐州拉沃智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455代理人 陈永宁(51)Int.Cl.A61K 36/8988(2006.01)A61P 17/14(2006.01)A61P 25/00(2006.01)A61P 25/20(2006.01)(54)发明名称一种排寒祛湿、通经活络、醒脑明目的外用中药组合物(57)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排寒祛湿、通经活络、醒脑明目、调理头部气血的外用中药组合物用于头部或/和面部,其原料按下述重量份为:皂角80‑100份、侧柏叶70‑100份、茯苓80‑100份、羌活80‑100份、甘草85‑90份、两面针80‑150份、假茉莉70‑140份、桂枝50‑110份、凤仙透骨草60‑120份、满山香70‑100份、艾叶150‑230份、怀牛膝100‑140份、菟丝子80‑120份、墨旱莲80‑100份、当归80‑100份、薄荷30‑60份、丝瓜络80‑100份、制首乌100‑150份、天麻60‑90份。
本发明外用中药组合物配合木梳沿头部督脉由上到下开始梳刷,起到按摩疏通经络的作用;热敷眼部,用带药汤的热毛巾熏蒸双眼及面部肌肤,达到明目润肤的作用,缓解眼周围的疲劳及增强血液循环。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CN 112656898 A 2021.04.16C N 112656898A1.一种排寒祛湿、通经活络、醒脑明目、调理头部气血的外用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用于头部或/和面部,其原料按下述重量份为:皂角80-100份、侧柏叶70-100份、茯苓80-100份、羌活80-100份、甘草85-90份、两面针80-150份、假茉莉70-140份、桂枝50-110份、凤仙透骨草60-120份、满山香70-100份、艾叶150-230份、怀牛膝100-140份、菟丝子80-120份、墨旱莲80-100份、当归80-100份、薄荷30-60份、丝瓜络80-100份、制首乌100-150份、天麻60-90份。
怎么去寒气最好的方法
怎么去寒气最好的方法寒气是一种常见的身体不适感,尤其在寒冷的天气中更容易出现。
为了保持身体的健康和舒适,我们需要采取一些有效的方法来驱散寒气。
下面将介绍一些最好的方法来去除寒气。
首先,保持适当的室内温度是去除寒气的关键。
在寒冷的季节里,室内温度不宜过低,尤其是晚上睡觉时,要确保房间的温度适宜,可以使用暖气或者电热毯来保持温暖。
此外,也可以在室内放置一些保温物品,如毛毯、暖水袋等,来增加室内的温度,减少寒气的侵袭。
其次,合理饮食也是驱除寒气的重要方法。
在寒冷的天气里,我们需要多摄入一些温热的食物,如姜、蒜、辣椒等,这些食物具有温补作用,可以帮助身体驱散寒气,增强体内的阳气。
此外,多喝热水也是很有效的方法,可以帮助身体排出寒气,保持体内的温暖。
另外,适当的运动也可以帮助去除寒气。
在寒冷的天气里,很多人会因为害怕冷而减少户外活动,这样反而会导致体内寒气的积聚。
因此,适当的运动可以帮助身体产生热量,增加体内的阳气,从而驱散寒气。
可以选择一些适合冬季的室内运动,如瑜伽、健身操等,也可以选择在阳光充足的时候进行户外活动,如慢跑、散步等。
最后,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也是去除寒气的重要方法。
充足的睡眠可以帮助身体恢复,增强免疫力,从而抵抗寒气的侵袭。
要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晚上睡觉前可以喝一杯温牛奶或者红枣汤来帮助入睡,保持良好的睡眠质量。
综上所述,驱除寒气的方法有很多种,但最重要的是要保持室内温暖,合理饮食,适当运动和良好的作息习惯。
只有综合运用这些方法,才能最好地去除寒气,保持身体的健康和舒适。
希望以上方法能够帮助到大家,让大家在寒冷的季节里远离寒气的困扰。
中医祛湿方法
中医祛湿方法南方雨水越来越多,人体内的湿气也会日益加重。
中医指出,体内湿气过多会威胁到身体的健康。
体内湿气太多不及时排出还会影响到你的皮肤。
那么春季如何祛湿呢?下面小编告诉你几个中医祛湿方法。
中医祛湿方法有哪些中医祛湿方法一、拔罐疗法祛湿我国的一些传统的中医疗法对于身体的防湿祛湿有很好的疗效,比如说现在只是在农村地区或者较偏远地区才会使用的拔罐疗法就对祛湿很有效果。
拔罐疗法是传统中医常用的一种治疗疾病的方法,这种疗法可以逐寒祛湿、疏通经络、祛除瘀滞、行气活血、消肿止痛、拔毒泻热,具有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解除疲劳、增强体质的功能,从而达到扶正祛邪,治愈疾病的目的。
而且拔罐相对操作方便,很适合在家中自我养护身体,祛除湿气,近几年来拔罐疗法在都市也开始流行起来,可见这一疗法确实经得住实践考验。
中医祛湿方法二、艾灸除湿和西药治标不治本不同,中草药能治疾病之本,除湿的关键也在于治本。
并不是说少喝水就能减少体内的湿气严重程度。
艾叶味苦性辛温,具有温经止血、祛寒止痛之功效,“以之炙火,能透诸经而除百病”。
因此,艾灸具有温经通络、行气活血、散寒除湿及养生保健的作用,对春季除湿邪更是有他法所无法替代的良效。
中医祛湿方法三、祛湿还得靠食疗红豆+花生+大枣做法:1、红豆、花生仁洗净,用冷水浸泡回软。
2、红枣洗净,剔去枣核。
3、粳米淘洗干净,用冷水浸泡半小时,捞出,沥干水分。
4、锅中加入约1500毫升冷水,放入红豆、花生仁、粳米,旺火煮沸后,放入红枣,再改用小火慢熬至粥成,以白糖调味即可。
绿豆+薏米仁做法:1、将薏米仁浸泡一夜。
2、将浸泡过的薏仁与绿豆加水煮半个小时。
3、加入白糖即成。
(也可以等粥冷却,加入蜂蜜)为了增加粥的粘稠度,可以加入燕麦,口感更好。
中医养生保健的小常识相对西医来说,中医离我们的生活最近,也最为密切!人人都知道,如果风寒感冒,熬点“生姜红糖汤”喝一喝,盖厚被子出一身汗,睡一觉后就神清气爽,感冒不治而愈。
排寒气最快的方法
排寒气最快的方法排寒气是指通过一系列方法来提高身体的内部温度,促进血液循环,驱除寒气。
以下是一些排寒气最快的方法。
1. 饮食调理:在饮食上加入一些温热食物,如姜、葱、蒜、胡椒等调味品。
同时,多吃一些温热的食物,如糯米、薏仁、红枣、核桃等,以提高身体的内部温度。
2. 运动锻炼:适当的运动可以激活身体内部的能量,促进血液循环。
可以选择一些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游泳等,加强身体的代谢功能,提高体温。
3. 中医调理:中医认为,寒气主要是体内阳气不足所致。
可以通过中医的方法调理,如艾灸、针灸、推拿等,促进气血循环,增强阳气。
4. 注意保暖:在寒冷的环境中,要注意多穿衣服,尤其是保护好头部、脖子、四肢等容易受寒的部位,避免受到寒风侵袭,导致体温下降。
5. 排寒药膳:可以根据个人的体质选择一些排寒药膳,如姜汤、枸杞炖羊肉、薏米粥等,具有温热的作用,能够帮助排除体内的寒气。
6. 热水泡脚:每天用热水泡脚,可以通过足底的穴位来刺激全身经络,增加体内热能的产生,同时也可以放松神经,提高睡眠质量。
7. 热水浴:每天洗个热水澡,可以使身体从外部吸收热能,并在洗澡后用干毛巾擦干身体,避免受凉,保持体温。
8. 注意睡眠质量:要保持充足的睡眠时间,避免熬夜,提高身体的抵抗力,从而减少寒气的侵袭。
9. 多喝温水:维持身体内部的水分平衡,可以促进新陈代谢,提高身体的温度。
建议饮用温开水,可以加入一些蜂蜜、姜片等,有助于排寒。
10. 心情调节:保持良好的心情和积极的态度,可以增强身体的阳气,提高抵抗力,从而减少寒气的侵袭。
综上所述,通过合理的饮食调理、适当的运动锻炼、中医的调理、注意保暖、排寒药膳、热水泡脚、热水浴、良好的睡眠质量、多喝温水和心情调节等方法,可以加快排寒气,提高身体的内部温度。
当然,具体的方法需要根据个人的体质和情况来选择和调整,如果有严重的体寒症状,建议及时就医并遵循医生的建议。
艾灸五大穴位,排出寒气湿气,迎接阳气
艾灸五⼤⽳位,排出寒⽓湿⽓,迎接阳⽓虚 感觉“累,疲劳,犯困,没有精神”等。
寒 怕冷,怕吹空调,晚上睡觉感觉冷;当⼀个体虚的⼈,在平时⽣活中不注意穿⾐,晚上睡觉不注意盖被⼦,经常吹空调,冲凉⽔澡,往往就容易让我们体质受“寒”。
湿 当⾝体“寒”⽓越来越重时,⾝体慢慢更容易进⼊“湿”⽓,⼀个⾝体“湿”⽓重的⼈,就象下⾬天穿了⼀件淋过⾬的⾐服,感觉⾝体不舒服;特别注意:寒湿⽓往往通过5⼤⽳位进⼊体内!①肩颈部的“⼤椎⽳”从“⼤椎⽳”进⼊的“寒湿⽓”容易引起我们的“肩颈酸痛,肩周炎,颈椎病,头晕头痛,失眠多梦;②前胸的'膻中⽳'从'膻中⽳'进⼊的'寒湿⽓'容易引起我们的'乳腺肿痛,乳腺管道阻塞,⼩叶增⽣乳腺纤维瘤等症状”;③肚脐部位的“神阙⽳”从“神阙⽳”进⼊的“寒湿⽓”容易存积在我们盆腔,特别是⼥性,当盆腔内的“寒湿⽓”重时,就容易引起我们妇科各种疾病,⽐如:妇科炎症,⽉经不调,经⾎不畅,痛经,⾎块,⼦宫肌瘤,卵巢囊肿,不孕不育症等”。
④腰部的“命门⽳”从“命门⽳”进⼊的“寒湿⽓”容易引起我们腰酸背痛,腰膝酸软,各种肾虚,性功能下降等症状;⑤脚底的“涌泉⽳”从“涌泉⽳”进⼊的“寒湿⽓”容易往上流动,容易引起膝关节酸痛,风湿关节炎等症状。
“寒湿”是万病之源,我们⽇常⼀定要注意排寒湿和补充阳⽓及时恢复体⼒。
凝 当体內'寒湿⽓'时间长了,就容易出现⾝体'凝'的现象;'凝'的意思是循环慢和代谢慢;⾝体容易酸痛。
淤 然后就会发⽣於堵,'淤'的时间长了易出现阻塞,⾝体易酸痛,⿇⽊,胀痛,浑⾝不舒服,在疏通过程中痧点全是⿊紫⾊的。
於堵时间长了,会怎样?会长瘤,长'瘤'也不可怕,怕的是恶性肿瘤,恶性肿瘤容易变异形成癌症,这是个很恐怖的事情,那就不要等了。
所以,避免寒湿、排寒祛湿⾮常重要,请在⽇常⽣活中护住这五⼤⽳位,胸背腰腹⾜底等!1、艾灸艾灸:具有活⾎化瘀、舒筋通络、温散寒邪、活⾎⽌痛、补中益⽓、温阳补虚、排毒邪热、消瘀散结、防病保健、延年益寿等功能。
寒湿体质的经络调理
寒湿体质的经络调理寒湿体质的特征:哮喘、过敏性鼻炎和湿疹;湿疹,夏天满脸、满身都是,冬天自动好转;鼻梁上有青筋。
咽喉红、流鼻血、扁桃腺肿,身上长期起疹子。
这些都是身体寒湿重的一个警告信号。
湿疹、鼻窦炎、哮喘就是一类病。
1、按摩疗程(一)捏脊按摩捏脊为首选。
每天捏脊,功德无量。
6岁以下小儿以从下往上捏为主,哮喘的小儿最好上下都捏,以10遍为例,从下往上捏6遍,从上往下捏4遍。
或者全部往上捏,但每捏完一遍伴随1次从上往下的轻推。
6岁以上的小儿基本上以从上向下捏为主。
刚开始,肩膀附近根本没法提起,肺俞附近只能捏起一大团,勉强能成团的向下推,到了腰部明显下去,一点也提不起来。
第一次捏的时候儿子叫得那个惨,鼻涕眼泪口水到处都是。
20遍,一遍也不能少。
一周多以后,身体就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先是捏完之后浑身发痒,长出无数的小疹子,有的象痱子,有的象湿疹、有的象过敏包包,总之那个多呀。
先是处在背部肺俞附近,一层又一层,摸上去都麻手。
后来发展到满脊背都是,再后来连手臂、手背、腿上,到处可见红色的疹子。
有的疹子几个小时就消失了,有的要停留几天,有的很痒,有的不痒,这样的情形持续了几个月。
书上说的排毒反应。
(二)经络病灶点按摩(1)、爱咳嗽,肩胛骨附近有病灶,因为寒气多聚集在这一带。
经常提捏大椎附近的肌肉,尽快将肩胛骨附近的病灶找到并全部推开,可以用拨动、顺时针揉等方式,时间最好选在夏天;冬天不建议做这么大的调理。
病情轻的,在肩胛骨的肺俞附近有竖向或横向的条索状硬块,病情重的,会蔓延到肩胛骨的下方都有横向的条索状或疙瘩状硬结。
哮喘或咳嗽发作时更明显,不发作时也会有,要按下去仔细寻找。
病程长,发作时还能摸到条索状的疙瘩,不发作时很难摸到,这是因为寒气凝结,使得这部分的肌肉板结发硬,要先用艾盐包或艾条熏等加温的方式化开寒湿或者用抓捏的方式疏通,使得这部分肌肉变得柔软,然后就很容易找到了。
前后只用了10次左右就把哪些疙瘩给揉没了;从小就有的鼻炎和感冒后咳嗽不停的老毛病彻底好了。
排湿气和寒气的艾灸方法
排湿气和寒气的艾灸方法艾灸是一种传统的中医疗法,通过在人体穴位点进行燃灸而达到治疗疾病或调节身体健康的目的。
在中医理论中,湿气和寒气被认为是人体内的两种常见类型的邪气,它们有着不同的特点和表现。
下面将详细介绍排湿气和寒气的艾灸方法及其功效。
一、排湿气的艾灸方法湿气是指人体内的湿分在正常情况下不能够被排除而堆积在体内,使人体机能受到阻碍的一种病理状态。
湿气症状的表现有:浑身沉重、不思饮食、动攻性稀便、舌苔厚腻等。
因此,排湿气的艾灸方法可以通过刺激相应的穴位,促进湿气的排除和体内湿气调节。
1. 艾灸厥阴之窗穴厥阴之窗穴位于脚趾甲根部的下方,跖屈足以容之处,每晚可以在这个穴位上进行艾灸,每次艾灸15-20分钟,持续10天为一疗程,每两个疗程之间间隔1周。
这种方法可以通过调节脾胃功能,排湿气和调整体内湿气平衡。
2. 艾灸足三里穴足三里穴位于小腿肚肌肚的外侧,胫骨前缘的横纹下3寸(寸为人体中医的长度单位),也是排湿气的重要穴位之一。
可以每天进行两次艾灸,每次艾灸15-20分钟,坚持一周左右,可以改善湿气症状。
3. 艾灸关元穴关元穴位于腹部,也就是人体脐下3寸的位置,能够调理肠胃功能,排除湿气。
可以每天进行一次艾灸,每次艾灸15-20分钟,坚持一周左右,可以明显改善湿气病症。
二、排寒气的艾灸方法寒气是指人体内的寒邪阻滞经络或脏腑,使人体经络气血不畅通而导致一系列身体不适的病理状态。
寒性的症状表现为怕冷、手脚冰凉、腹痛泄泻等。
排寒气的艾灸方法可以通过燃灸刺激相应穴位,温阳、散寒、活血通络。
1. 艾灸关元穴关元穴位于脐部,每天晚上可以用艾条或艾炷对该穴位进行燃灸,每次燃灸20分钟,连续15天为一个疗程。
通过艾灸可以温热下元,排寒散寒。
2. 艾灸中脘穴中脘穴位于胃部上腹中线上的正中点,每天进行一次艾灸,每次20分钟,连续10天为一个疗程。
艾灸中脘穴可以散寒,温中止痛,改善寒性脉络病。
3. 艾灸膻中穴膻中穴位于胸部中线的第三、四肋间,可以每天进行一次艾灸,每次灸15-20分钟,坚持10天为一个疗程。
民间滚蛋疗法—收阴术
民间滚蛋疗法——收阴术这是民间收阴术,切实不错,很有价值啊,现在中国的很多密技都失传了,多可惜啊。
究其原理,应该与艾灸、砭石,内服外敷一个道理,就是更朴素,更天然一些。
表面看与西医的放化疗也是一个道理,但是,这种民间疗法偏重于补正,正足邪自退。
而西医的放化疗则偏重于杀邪,往往是邪尽人亡。
一念之差,天壤之别,生死两隔啊。
诚所谓菩萨妖怪,仅在一念之间。
现在民间还是有多老人会用这个方法的:A:我小時候我媽媽經常這樣弄, 特別是聞了未煮的魚的臭味等感冒之後,效果還很好的。
B:一女,刚出生的时候肚脐眼总是凹不下去,每当她一哭闹的时候尤其肿胀得厉害,试过很多方法都压不下去,最后用这个方法。
结果没多久就好了。
该方法经民间代代相传,各地操作方法不尽相同。
治疗范围也特有特色。
若能收集整理一下,估计会超出人的想象。
资料一:【概述】蛋滚疗法是用鸡蛋在患者身上来回滚动,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
用这种方法治病,不仅疗效好,而且感到舒适,没有痛苦,深受群众欢迎,所以至今仍在民间流传、应用。
【操作方法】民间应用的蛋滚疗法有两种:一种是热滚法,一种是冷滚法,其中以热滚法应用较为普遍。
(一)热滚法:①在瓦罐中加水750毫升,放入鸡蛋2个,同时加入生姜(捣碎)30克,葱白15克,艾叶15克,共同煎煮1小时,鸡蛋外壳变成褐色,然后在此药液中保温备用。
②取煮制好的温热鸡蛋1个,趁热在患者头部、额部、颈部、胸部、背部、四肢、手足心依次反复滚动热熨。
此蛋凉后放入药液中继续加热,马上换另一只在上述部位滚动。
这样轮番使用,直至患者微汗出,停止操作,令患者覆被静卧即可,若鸡蛋在煎煮和滚动过程中蛋壳破裂,可将蛋白取出(去掉蛋黄),将蛋白与葱、姜及银首饰1只共包在纱布内,放在原砂锅内煮热,取出挤去多余的药液,在患者上述部位依次擦搓,至令汗出,停止操作。
(二)冷滚法:用生鸡蛋在患处反复滚动,每日3~5次,连续多日。
在用此法治疗3日后,将滚动所用的鸡蛋煮熟,剥壳检查,可见蛋白蛋黄已缩成硬块。
简单、方便、神效的--排寒除湿通经络的方法
简单、方便、神效的--排寒除湿通经络的方法鹿角土鳖虫蝎子蒲公英白僵蚕地龙天葵子白芷乌梢蛇水蛭半夏肉桂小茴香木香川芎远志威灵仙石菖蒲太子参玄参鸡血藤白芍以上的药各10克泡50度以上的高度酒,用玻璃或者瓷罐做容器,酒量没过药10公分深,泡一周。
使用方法一:睡觉时,用小毛巾或脱脂棉浸透药酒,放在脚心,套上保鲜袋,再穿上袜子,早晨起来取下。
取下后,如果感到脚很冷就赶紧烫脚暖过来。
使用方法二:腰间盘突出,乳腺增生,股骨头坏死等等有具体病变的地方可同时直接在患处热敷,方法是将小毛巾浸透药酒,在微波炉里加热10秒钟,放在患处,上面放上热水袋或热宝之类东西持续加热。
每次热敷半小时以上。
使用方法三:还可以在烫脚的时候放点药酒,把手脚都放进去烫。
敷药后的反应:1、经络通的地方感觉轻松得要命2、经络不通的地方会酸痛3、身体有寒的会开始排寒,身体感觉很冷,这时要主动协助身体排寒,烫脚或艾灸或烤红外线灯。
4、有湿毒的人会排湿毒,如脚气加重,烂脚,脚趾缝出水,这时要擦紫药水,防止溃疡;有的人会起疙瘩,总之每人情况不同反应也不一样。
5、有风的会发痒,或像有蚂蚁爬的感觉。
这是我最近的发现,用了几个人了,神奇得很,大家试试吧!省钱,方便、神效!脚心吸收药力的能力和作用真是神奇!如果脚心敷药后发干,就用精油润一下。
病从寒上起,根从湿中除,寒湿除,经络通,健康无忧!身体反应大的,可以隔几天用哈!身体排毒时要消耗气血,所以这时要吃好睡好休息好,如果实在感觉到累,就停一停哈。
身体实在感到虚弱就吃人参养荣丸,注意要白天吃哦,晚上吃了会兴奋睡不着觉。
偏阴虚就在睡觉前吃养阴清肺丸或膏。
不会判断自己是啥虚的就请看下附的文章‘论虚’。
有女孩子用这个方法,波波都长大了椰!禁忌:一、女性经期不能用二、身体太虚弱者不能用三、孕妇不能用附:论虚----气虚血虚阴虚阳虚中医治疗的基本原则就是扶正祛邪,正指的是气、血、阴、阳。
扶正就是调补气血阴阳。
人正气足就不得病。
老中医告诉你寒气、湿气产生的原因,三招教你祛湿寒
判断寒气重和湿气重寒气重如果觉得手脚冰凉,则说明体内阳气不足,有寒气;如果手脚有温热,说明阳气充足,整个人看上去很精神。
还有手心容易出虚汗,手心热,但人又觉得冷,这也是寒气的表现。
湿气重如果体内寒热均匀,那么,我们的舌头应该是淡红而润泽的,舌面有一层舌苔,薄白而清静,干湿适中,不滑不燥;如果舌苔过于白,滑而湿润,那说明体内有寒;如果舌苔很粗糙,或者很厚、发黄带腻,那说明体内有湿热;如果舌头赤红无苔,那说明体内已经热到一定的程度了。
体内寒气、湿气产生的原因:1、我们经常吃冷冻的食物。
2、在冬天贪吃反季节的寒凉食物。
3、夏天人体毛孔扩大时候,却频繁使用空调。
4、我们工作,生活在潮湿的环境,也很容易造成体内寒气湿气的堆积。
天地寒气经常会从我们的手足进入我们的身体,人体背后的寒气会直接积存在膀胱经,头顶的寒气会直接堆到头顶上,正面的寒气上半身积存在肺经,下半身会积存在胃经中,侧面的寒气则积在胆经中。
寒气和垃圾累积多了就会使人大腿外侧特别肿。
寒气是会沉积,且身体被寒气侵袭的地方,必会气瘀阻。
这叫“血遇寒则凝”,若寒气留在关节,会疼痛,引发关节炎,侵入脏腑易长肿物,侵入经络会阻塞令血流不畅3个方法教你去除体内湿气第1招:越懒越要运动体内湿气重的人大多数都是饮食油腻、缺乏运动的人。
这些人常常会感觉身体沉重、四肢无力而不愿活动,但越是不爱运动,体内淤积的湿气就越多,久而久之,必然就会导致湿气攻入脾脏,引发一系列的病症。
运动可以缓解压力,促进身体器官运作,加速湿气排出体外。
跑步、健走、游泳、瑜珈、太极等运动,有助活化气血循环,增加水分代谢。
第2招:饮食清淡适量肠胃系统关系到营养及水分代谢,最好的方式就是适量、均衡饮食。
酒、牛奶、肥甘厚味等油腻食物不易消化,容易造成肠胃闷胀、发炎。
甜食油炸品会让身体产生过氧化物,加重发炎反应。
生冷食物、冰品或凉性蔬果,会让肠胃消化吸收功能停滞,不宜经常食用,如生菜、沙拉、西瓜、大白菜、苦瓜等,最好在烹调时加入葱、姜,降低蔬菜的寒凉性质。
排寒湿最有效的方法
排寒湿最有效的方法排寒湿是中医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指的是人体内部寒气和湿气过多,导致身体出现各种不适症状的状态。
寒湿的排除对于保持身体健康非常重要,那么,什么是排寒湿最有效的方法呢?接下来,我们将从饮食、运动和中医调理等方面来探讨排寒湿的最佳方法。
首先,从饮食方面来说,排寒湿最有效的方法是多食用温热食物。
在中医理论中,认为寒湿是由于寒凉食物过多引起的,因此,多食用温热的食物可以帮助身体驱散寒湿。
比如,生姜、大蒜、辣椒等食材都具有温热的特性,适量食用可以帮助身体排除寒湿。
此外,多摄入一些具有利尿作用的食物,如西瓜、黄瓜等,也可以帮助身体排除多余的湿气。
其次,适当的运动也是排寒湿的有效方法。
中医认为,运动可以促进体内的气血流通,有助于排除体内的湿气和寒气。
尤其是一些有氧运动,如慢跑、游泳等,可以增加身体的新陈代谢,有利于排寒湿。
此外,瑜伽和太极等运动也被认为对排寒湿有一定的帮助,它们可以通过调整呼吸和身体姿势,帮助身体排除寒湿,增强体质。
最后,中医调理也是排寒湿的重要方法之一。
中医认为,寒湿是由于体内的阴阳失衡引起的,因此,通过中医调理来调整体内的阴阳平衡,可以帮助排除寒湿。
常用的中医调理方法包括针灸、艾灸、中药熏蒸等,它们可以通过调理经络、温通经脉,帮助身体排除寒湿,恢复健康。
综上所述,排寒湿最有效的方法包括多食用温热食物,适当运动以及中医调理等。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结合这些方法,来帮助身体排除寒湿,保持健康。
当然,每个人的体质不同,对于排寒湿的方法也会有所差异,因此,在选择方法时应根据自身情况来进行调整。
希望以上内容对您有所帮助,祝您身体健康!。
体内寒湿湿热祛除的几种方法
用一个鸡蛋去掉你身上的湿气【适用人群】:所有人,尤其是身上容易起风包,并且经常在潮湿的天气里身体痒的人。
如果下身也痒或者有异味,就更要使用了。
另外,生过病和小产过的女性尤其适用。
【材料】:挑选新鲜的鸡蛋2个,清水半锅。
注:有条件的最好用土鸡蛋。
【方法】:半锅开水,水最好能将鸡蛋全部覆盖,开大火,然后马上将带壳鸡蛋放进锅里煮,水开三分钟后将火调到最小,再煮15-20分钟,关火,闷一两分钟,用笊篱取出鸡蛋,趁热剥壳,请注意一定不要把鸡蛋弄破。
趁热将鸡蛋放在脸上滚,快速的(因为太烫),主要是眼睛和额头,然后把面部其他位置都滚到。
直到鸡蛋没有热度。
症状:拨开蛋清,如果蛋黄上起满了小点点,说明有风气,风气的大小根据小点点的大小和数量不同而不同。
如果蛋黄变黑,说明有湿毒,湿毒大小依蛋黄颜色深浅不同而不同,这个自己都可以根据肉眼判断。
【另外】:根据这个方法,还可以将下身,四肢,前胸和后背的湿毒和风气吸出来。
其中下身(外阴)和腿上的风气呈现条形状,与脸上和上身不同。
【注意】:1、鸡蛋一定要热,如果不热了,可以再煮一下继续滚。
2、第一次使用滚脸后,额头会很痒,是因为风气被吸出来了。
第一次在胳膊和腿上使用后,小腿和肩膀会很痒,这也是风气和湿毒被吸出来的信号。
下身被吸后,明显不再肿胀和有异味。
3、如果这是您第一次使用这种方法,而且您的风气和湿毒还比较严重,那么可能需要每天使用两个鸡蛋,一个滚上身,一个滚下身,直到鸡蛋滚完蛋黄没有变化为止,这个过程也许时间比较长,身上湿气较大可能要持续一个多月才将湿气全部吸出。
很多湖南人刚出生就被用鸡蛋滚过,他们定时(比如每个月一次)使用鸡蛋,一次一两个鸡蛋即可将毒气和风气祛除干净。
【最后】:不要怀疑你自己没有湿毒,其实每个人都有,但是很多很多人不知道。
吃药往往不是做好的方法,鸡蛋虽不是很便宜,但是却可以使身体干干净净,这样想来一年二三十元的投资也是值得的。
不信你可以花两块钱买几个鸡蛋试试,如果你觉得有效果,请将这个方法告诉你的亲人和朋友,帮助他们也祛除身体中的风气和毒素,使他们也能因为这个小方法而更加健康快乐!你主要是体内寒湿重,痛经都跟体质寒凉有关系,腿冰凉,说明你体内血少血虚,血液循环不畅,体质寒凉,体内寒湿重;1在饮食上不要吃寒凉的食物,平时的饮食停掉一切寒凉的食物,以补气血为主,水果不要吃,如果吃要选择当季的性温性平的,西瓜香蕉是大寒的不要吃;多吃补血、补肾、性平、性温、易消化的食物,食物要尽量的细碎软烂有利于吸收,如牛肉、羊肉、鳝鱼、海虾、固元膏等,这些食物补血、暖肾的效果好,可以经常吃,一周吃1-2次海虾,海虾补肾固肾效果明显;每周吃1-2次鳝鱼,河鱼河虾不要吃;泻下的食物不要吃如萝卜山楂香菜,利尿的食物不要吃如薏米红豆冬瓜黄瓜;食物要荤素搭配,比例1:1,蔬菜要选择当季的性温性平的,食物的属性你可以根据马老师书中的食物属性表进行选择;早餐可以是各种粥,不能是小米粥,最好是黑米粥,要熬的很烂或打碎吃;平时喝红枣桂圆茶补血补气(红枣要用炒黑的);可以吃固元膏,一天一次,一次一勺;2身体内寒湿重的人,最容易经络不通,阴虚火旺,所以疏通经络是降虚火最好的办法,坚持每天晚上临睡前用桶温水泡脚,泡到身体微微出汗即可,能让全身的血液在热力的作用下畅快的流动,并通过出汗及时排出身体内寒湿。
排风寒湿最好的方法
排风寒湿最好的方法排风寒湿是指人体受到风寒湿邪侵袭,在体内滞留不散,引发一系列的不适症状,如寒痛、湿重、关节疼痛等。
要调理排风寒湿,首先要从生活习惯和饮食调节入手,下面我将详细介绍如何采取最好的方法来排风寒湿。
一、生活习惯调整:1.保持室内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增加通风、空气干燥,可以减少湿气存留在室内,减轻寒湿侵袭。
2.注意保暖:在寒冷的天气里,保暖至关重要。
穿暖和的衣物,特别是保暖的鞋袜,可以防止风寒湿邪入侵。
同时,避免直接接触冷物体,尽量减少寒冷环境下的活动。
3.避免潮湿环境:避免居住在潮湿的地方,如地下室、潮湿的地板等,潮湿环境容易滋生霉菌和螨虫,增加风寒湿邪的侵袭。
4.适度运动:适度的运动可以增强身体的免疫力和抵抗力,对排风寒湿有一定的帮助。
但在运动过程中要避免出汗过多,防止寒湿侵袭。
二、饮食调节:1.暖胃食物:选择暖胃的食物,如姜、辣椒、葱、蒜等,可以辅助排风寒湿。
可以适量添加一些热量较高的食物,如肉类、蛋类、豆类等,增加身体对寒湿的抵抗力。
2.温热饮品:适当饮用温热的饮品,如姜汤、薄荷茶等,有助于祛风解寒、舒缓风寒湿症状。
不过要避免过度饮用刺激性饮品,如咖啡和茶。
3.多吃蔬果:多吃富含维生素C的蔬果,如柑橘、番茄、草莓等,有助于增加身体的抵抗力,抵御寒湿侵袭。
4.少食寒凉食物:避免食用寒凉性质的食物,如生冷食品、生冷水果等,这些食物容易助湿生寒,引发排风寒湿症状。
三、中医调理方法:1.草药调理:根据个体体质和症状,可以选择一些祛风散寒的中药进行调理,如荆芥、羌活、防风等,可通过药膏、熏药等方式进行使用。
2.经络按摩:通过经络按摩可以改善气血循环,促进寒湿的排出。
常按摩手臂、腿部的关节,可以缓解关节疼痛等症状。
3.艾灸疗法:艾灸是中医独特的疗法之一,艾灸温热灸热,能够祛风散寒,促进血液循环,有助于排风寒湿。
4.温热水浴:可以每周进行一次温热水浴,将身体浸泡在温热的水中,有助于祛除体内湿气,缓解寒湿症状。
排寒湿最有效的方法
排寒湿最有效的方法排寒湿是中医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指的是人体内寒湿邪气过重,导致身体出现一系列不适症状的情况。
寒湿邪气会导致关节疼痛、肌肉僵硬、水肿、疲倦乏力等症状,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因此,排寒湿是非常重要的保健方法。
那么,如何才能最有效地排寒湿呢?首先,饮食调理是排寒湿的重要方法之一。
在日常饮食中,可以多食用一些温热性食物,如姜、蒜、辣椒、桂皮等,这些食材有助于驱散寒湿邪气。
此外,多摄入一些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和蔬菜,如柠檬、橙子、菠菜等,有助于增强免疫力,排出体内湿气。
其次,适当运动也是排寒湿的有效方法。
适当的运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加速新陈代谢,有助于排出体内的湿气。
推荐的运动方式包括瑜伽、太极、慢跑、游泳等,这些运动可以拉伸筋骨、舒缓肌肉,有助于改善寒湿引起的关节疼痛和肌肉僵硬。
此外,良好的生活习惯也是排寒湿的关键。
保持充足的睡眠,避免过度疲劳,可以帮助身体恢复正常的生理机能,排出体内的湿气。
另外,保持情绪稳定,避免情绪波动过大,也有助于调节体内的阴阳平衡,减少湿气的困扰。
最后,中医理疗也是排寒湿的有效途径之一。
中医推荐的方法包括针灸、艾灸、拔罐等,这些方法可以刺激穴位,促进气血畅通,有助于排除体内的湿气。
此外,中药熏蒸、中药泡脚等也是常见的排寒湿疗法,可以通过中药温热的作用,帮助排出体内的湿气。
总之,排寒湿是一项需要长期坚持的工作,需要从饮食、运动、生活习惯和中医理疗等多个方面综合进行。
只有综合运用各种方法,才能最有效地排除体内的寒湿邪气,恢复身体健康。
希望以上方法能够帮助到有需要的人,祝大家身体健康!。
驱寒除湿方法
驱寒除湿方法寒冷潮湿的天气容易让人感到不舒服,甚至容易引发一些健康问题。
因此,我们需要学会一些驱寒除湿的方法,来保护自己的身体健康。
下面,我将为大家介绍一些简单实用的方法,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首先,要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潮湿的空气容易让人感到寒冷,而且也容易滋生细菌和霉菌,对健康造成威胁。
因此,可以在白天的时候打开窗户,让新鲜空气流进室内,保持空气的流通。
晚上可以适当开启空气净化器,净化空气,提高室内空气质量。
其次,要注意保暖。
在寒冷潮湿的天气里,保暖工作尤为重要。
可以选择穿着保暖的衣服,搭配保暖的鞋袜,以减少受寒的可能性。
在室内可以使用电热毯、取暖器等设备,提高室内温度,让自己感到舒适。
另外,饮食也是驱寒除湿的重要一环。
可以多食用一些温热的食物,如姜、大蒜、羊肉等,以增加身体的热量,帮助驱散寒气。
同时,多喝热水、姜茶等热饮,有助于驱散体内的寒气,保持身体的温暖。
此外,适当运动也是驱寒除湿的好方法。
可以选择一些适合在室内进行的运动,如瑜伽、普拉提等,来增加身体的热量,帮助驱散寒气。
也可以选择一些适合在户外进行的运动,如慢跑、快走等,来增加体内的热量,提高身体的抗寒能力。
最后,要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
充足的睡眠和良好的作息习惯对于保持身体的健康非常重要。
可以在晚上适当早睡早起,保持充足的睡眠时间,让身体有足够的休息,增强抵抗寒冷的能力。
总之,驱寒除湿是我们在寒冷潮湿的天气里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
通过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注意保暖、合理饮食、适当运动和良好作息,我们可以更好地保护自己的身体健康,远离寒冷潮湿带来的健康问题。
希望以上方法能对大家有所帮助,让我们在寒冷潮湿的天气里也能保持健康。
去寒湿最好最快的土方法
去寒湿最好最快的土方法1.中药熏法:可以选择一些具有祛湿功效的中药材,如白芷、紫苏、薰衣草等,将它们研磨成粉末,然后在晚上放在枕头下方,让它们散发出的香气渗透到身体中,有助于祛除体内的湿气。
2.艾灸法:艾灸是一种传统的中医疗法,可以有效祛除体内的湿气。
选择一些质量好的艾绒或艾叶,将其点燃后敷在患处上,用中药师或者专业医生进行艾灸。
艾灸温热的感觉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加速体内湿气的排出。
3.足疗法:足底有很多反射点,通过按摩这些反射点可以刺激身体的经络气血循环,促进排湿。
可以选择一些有祛湿功效的中药材,如干姜、羌活等,将它们研磨成粉末,然后将其放入一个小袋子中,用温水浸泡后放在脚底按摩。
4.饮食调理:寒湿的病症也与饮食习惯息息相关。
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少吃生冷食物,如寒凉的水果和生蔬菜,同时要适当增加温热的食物摄入,如姜、桂皮、丁香等,帮助驱寒湿。
5.正确穿着:寒湿的人尤其要注意穿衣服的选择,要穿用吸湿性好的棉质或羊毛制品,同时要注意保持身体的温暖,避免受凉、湿冷等。
6.运动出汗:经常锻炼可以增强体质,调节气血循环,帮助排出寒湿。
可以选择一些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如步行、慢跑、瑜伽等,运动到出汗的程度,加快体内湿气的排出。
7.晒太阳:阳光可以温暖身体,同时也具有较强的杀菌消毒作用。
可以选择在阳光充足的时候,晒太阳,特别是身体患处。
但是要注意避免阳光过强而引起的晒伤。
8.保持室内干燥:寒湿喜欢潮湿环境,因此要保持室内的干燥。
可以使用除湿器或者开窗通风,同时注意避免水汽在室内滋生。
总之,去除寒湿需要综合多种方法才能取得最佳效果。
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保持适当的运动量和饮食习惯,避免寒冷潮湿的环境,合理使用中药疗法和物理疗法等,都可以帮助去除寒湿,恢复健康。
三伏天怎么排湿气寒气
三伏天怎么排湿气寒气三伏天怎么排湿气寒气在中医理论中,三伏天是一年中阳气最为旺盛的时候,因此很多人比较注重在三伏天排湿祛寒,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掌握正确的方法才能有比较好的效果,三伏天排湿气寒气可以这样做:1、通过食物排湿祛寒:食疗是比较安全、健康、有效的方法。
通过摄入发汗、利水的食物,通过增加排汗、排尿等方式,促进新陈代谢,有效排出体内的湿气。
发汗、利水的食物有赤小豆、绿豆、冬瓜等。
2、增加运动量:三伏天天气炎热,人的活动量明显减少。
其实在三伏天,湿气重的人群在医师指导下适当运动,通过大量的排汗,加快身体的新陈代谢,有助于湿气的排出。
3、坚持用温水泡脚:温水泡脚不仅有助于睡眠,还有助于疏通身体的经络,健脾除湿。
4、刮痧、拔罐:刮痧、拔罐也是常用的去湿气寒气的方法。
三伏天祛除寒气湿气的方法很多,大家可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式,并且坚持实行,会有良好的排湿祛寒的效果。
三伏天的由来关于三伏天的说法,民间传说和史料记载的时间有区别。
按照民间的说法,三伏天起源于夏朝,距今已经有4000年左右的历史了,当时三伏天属于祭祀的日子,在入伏的第一天,大家会一起参与祭祀,俗称为“伏祭”。
而据资料能查到的历史,三伏天最早始于秦朝,距今已经2200多年了,经查询资料,《史记秦纪六》中说“六月三伏之节,起秦德公为之,故云初伏,伏者,隐伏避盛暑也。
”经过了上千年的时间,如今的三伏天,虽然不是节气,也不是节日,但却有很多的习俗,比如“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吃鸡蛋”,入伏的时候要吃饺子,进入中伏的时候要吃面,进入末伏的时候要烙饼,还要吃鸡蛋。
三伏天如何防暑一、夏天不提倡进行爬山等在室外、白天进行的剧烈活动,建议可选择游泳、早晚慢跑等体育活动。
二、要多喝白开水,并且要定时饮水,不要等口渴时再喝,口渴后不宜狂饮。
应少喝果汁、汽水等饮料,其中含有较多的糖精和电解质,喝多了会对胃肠产生不良刺激,影响消化和食欲。
三、不宜过量饮酒。
人体在夏季受气温影响极易积蕴湿热,而湿热过盛又是诱发皮肤发生疮痈肿毒的病因,若大量饮白酒,更会助热生湿,无异于火上浇油。
艾灸的好处
艾灸的好处艾灸具有效果明显、简便易行、经济实用的优点,几乎没有什么毒性和副作用,只要认真按照治疗原则和操作规程,对人体一般不会产生不良反应。
艾灸的好处与坏处艾灸有很多好处。
艾灸疗法的适应范围十分广泛,艾灸,是借艾火的纯阳热力和药力给人体以温热性刺激,通过经络腧穴的传导,来调节脏腑的阴阳平衡,以达到治病防病、养生保健的目的。
艾灸有六大功效:通经活络、行气活血、去湿逐寒、消肿散结、回阳救逆、防病保健。
艾灸的好处还用于内科、外科、妇科、儿科、五官科疾病,尤其对乳腺炎、前列腺炎、肩周炎、盆腔炎、颈椎病、糖尿病等有特效。
其次,艾灸具有奇特养生保健的作用。
进入现代社会之后,针疗不断得到发展,而艾灸却受到了人们的冷落。
艾灸在施治过程中,烧灼患者经穴,会在身体上留下施灸的疤痕。
灸学大师周楣声先生指出,正是病痛与灸疮带给患者的双重痛苦,使得艾灸一蹶不振,并呼吁对艾灸深入研究,推进艾灸的现代化发展。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艾灸疗效独特性的认识,艾灸疗法重新得到了医学界重视,现代化研究的步伐也在加快。
现代的温灸疗法,并不直接接触皮肤,采用艾条悬灸和艾灸器温灸的方式作用治疗疾病保健养生只用,效果也很好。
并具有使用方便,操作简单,不会烧灼皮肤产生疤痕的特点。
艾灸的好处还要追溯到古代。
古人用灸法预防疾病,延年益寿,在我国已有数千年的历史。
《黄帝内经》“大风汗出,灸意喜穴”,说的就是一种保健灸法。
《庄子》记载圣人孔子“无病而自灸”,也是指用艾灸养生保健。
日本人须藤作等做过的灸法抗癌研究,还表明艾灸可以使皮肤组织中潜在的抗癌作用得到活化,起到治癌抗癌的作用。
宋代的著名医学家窦材把自己喻为扁鹊再生,写了一部医书《扁鹊心书》,书中重点倡导的就是扶阳。
他认为自古扶阳有三法。
灼艾第一、丹药第二、附子第三。
“阳精若壮千年寿,阴气如强必毖伤”,说的就是要保命长寿,扶阳是不二法门。
而养生大师吴国忠说过:阳气若足千年寿,扶阳方法第一方。
说的就是艾灸的好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多由气虚进一步发展,气损及阳致陽氣不足或機能衰退。由于阳气虚衰,失于温煦,而表现神倦嗜卧,少气懒言,形寒肢冷等虚寒症状。
自我调养:
1、壮腰健肾丸----壮腰健肾,养血,祛风湿。用于肾亏腰痛,膝软无力,小便频数,风湿骨痛,神经衰弱。白天吃。
2、金贵肾气丸(桂附地黄丸)----肾阳不足、腰膝酸冷、肢体浮肿、小便不利或反多、频数、少腹拘急、阳痿或痰饮咳喘、消渴、脚气,舌淡胖、脉虚弱、尺脉沉微。白天吃。
偏阴虚就在睡觉前吃养阴清肺丸或膏。
不会判断自己是啥虚的就请看下附的文章‘论虚’。
有女孩子用这个方法,波波都长大了椰!
禁忌:
一、女性经期不能用
二、身体太虚弱者不能用
三、孕妇不能用
附:论虚----气虚 血虚 阴虚 阳虚
中医治疗的基本原则就是扶正祛邪,正指的是气、血、阴、阳。扶正就是调补气血阴阳。人正气足就不得病。患者看病,医生常说气血、血虚、阴虚、阳虚的,那么到底这虚是什么表现,原因是什么,日常怎样自我调补?
阴虚原因
由于燥热伤阴,或久病伤及肾之元阴使陰分不足、津血虧損所致。由于阴精匮乏,失于濡养脏腑经络百骸的功能,故出现口干唇燥,皮肤干燥等症,阴虚则阳亢,故出现五心烦热,潮热盗汗等虚热症状。
自我调养:
1、六味地黄丸----阴虚无热像宜服用,腰膝酸软,皮肤干燥,大便燥结。睡前吃。便溏者不宜肾阴虚,发热、盗汗、干咳、少痰,咽干、口燥、喉痛。睡前吃。失眠者半夜醒来时马上吃一顿,很快就能接着入睡。便溏者不宜。
3.服本药时不宜同时服用藜芦、五灵脂、皂荚或其制剂。
4.不宜喝茶和吃萝卜以免影响药效。
5.不宜和感冒类药同时服用。
6.本品宜饭前服用或进食同时服。
7.按照用法用量服用,糖尿病患者,心、肾功能不全患者,小儿及年老体虚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8.服药二周后症状未改善,或服药期间出现尿少、头面及手足心热,血压增高,头痛,皮疹,发热,胃脘不适,下泻等症应去医院就诊。
证候特征为一系列血虚失养、脏腑机能减退的症状。
血虚原因
常由失血过多,脾胃虚弱,营养下良,久病不愈,以及血液化生障碍等原因使体內血分虧損所致。由于营血亏虚,脏腑经络失于濡养,而表现头晕目眩,神疲乏力,面色萎黄,唇甲不荣等症。
其与气虚的主要区别在于本证面色不华、唇甲不荣等营血亏虚的表现突出,且常有失血过多的原因存在。
4、玉屏风散----表虚自汗。汗出恶风,面色恍白,舌淡苔薄白,脉浮虚。亦治虚人腠理不固,易感风邪。
本方常用于过敏性鼻炎、上呼吸道感染属表虚不固而外感风邪者,以及肾小球肾炎易于伤风感冒而诱致病情反复者。白天吃。若属外感自汗或阴虚盗汗,则不宜使用。
二、血虚
血虚症状
主要表现胃心肝血虚,症见头晕目眩,神疲乏力,失眠健忘,心悸怔忡,面色苍白或萎黄,唇甲不荣,舌质淡,苔白,脉弱。
3、知柏地黄丸----阴虚下焦火旺,潮热盗汗,口干咽痛,耳鸣遗精,小便黄、热、急、痛。睡前吃。便溏者不宜。
四、阳虚
阳虚症状
主要表现为脾肾阳虚,症见神倦嗜卧,少气懒言,形寒肢冷,心悸自汗,纳差,四肢水肿,面色苍白或萎黄,腰膝冷痛,阳痿遗精,大便溏泻,小便清长,舌质淡胖,有齿痕,苔白,脉沉迟。
证候特征为一系列阳气虚衰、失于温煦的症状。阳虚则生内寒,而常见虚寒之征。
气血阴阳俱虚的:
1、人参养荣丸----气血阴阳全补,要白天吃。
2、三种药轮着吃----早饭后吃补中益气丸,午饭后吃壮腰健肾丸,睡觉前吃六味地黄丸。
懂得气血阴阳虚损的症状,及时把握自己的气血状况,注意饮食起居的科学合理性,就会远离疾病,健康生活。
【注意事项】
1.孕妇及身体壮实不虚者忌服。
2.本品中有肉桂属温热药,因此出血者忌用。
使用方法二:
腰间盘突出,乳腺增生,股骨头坏死等等有具体病变的地方可同时直接在患处热敷,方法是将小毛巾浸透药酒,在微波炉里加热10秒钟,放在患处,上面放上热水袋或热宝之类东西持续加热。每次热敷半小时以上。
使用方法三:
还可以在烫脚的时候放点药酒,把手脚都放进去烫。
敷药后的反应:
1、经络通的地方感觉轻松得要命
简单、方便、神效的--排寒 除湿 通经络的方法
鹿角土鳖虫蝎子蒲公英白僵蚕地龙天葵子白芷乌梢蛇水蛭半夏肉桂小茴香木香川芎远志威灵仙石菖蒲太子参玄参鸡血藤白芍
以上的药各10克泡50度以上的高度酒,用玻璃或者瓷罐做容器,酒量没过药10公分深,泡一周。
使用方法一:
睡觉时,用小毛巾或脱脂棉浸透药酒,放在脚心,套上保鲜袋,再穿上袜子,早晨起来取下。取下后,如果感到脚很冷就赶紧烫脚暖过来。
2、十全大补丸----温补气血。用于气血两虚,面色苍白,气短心悸,头晕自汗,体倦乏力,四肢不温,月经量多。白天吃。
三、阴虚
阴虚症状
主要表现为肝肾阴虚,症见口干唇燥,五心烦热,潮热盗汗,心烦失眠,腰膝酸软,皮肤干燥,大便燥结,舌红少津,脉细数。
证候特征为一系列阴液亏少、失于濡润的症状。阴虚往往生内热,而多伴见虚热之象。
2、经络不通的地方会酸痛
3、身体有寒的会开始排寒,身体感觉很冷,这时要主动协助身体排寒,烫脚或艾灸或烤红外线灯。
4、有湿毒的人会排湿毒,如脚气加重,烂脚,脚趾缝出水,这时要擦紫药水,防止溃疡;有的人会起疙瘩,总之每人情况不同反应也不一样。
5、有风的会发痒,或像有蚂蚁爬的感觉。
这是我最近的发现,用了几个人了,神奇得很,大家试试吧!省钱,方便、神效!
自我调养:
1、补中益气丸----症见胃或子宫等脏器下垂;二便频或有大便感而如厕则无便,腹部胀满;喜闭目、胸闷、气短、含胸驼背,无力挺胸。白天吃。
2、健脾丸----症见食欲不振、饮食难消等脾气虚症状。白天吃。
3、参苓白术丸----症见食少便溏、白带清长、阴囊湿冷、小腹坠胀、肢体困乏沉重等脾湿症状。白天吃。
一、气虚
气虚症状
泛指機能不足。主要表现为脾肺虛气虚,症见精神萎顿,倦怠乏力,气短,眩晕,腹胀、便溏、畏寒、自汗,易于感冒,面白,舌质淡,苔薄白,脉虚无力。
证候特征以一系列元气耗损、脏腑机能减退为主证。
气虚原因
主要由于饮食失调,水谷精微不充,气之来源不足;或因大病久病,老年体弱及疲劳过度等,以致脏腑机能减弱,气的化生不足。由于正气不足,不能正常发挥气推动、固摄、温煦、卫外等作用,而表现倦怠乏力,精神萎顿,畏寒、自汗,易于感冒等症。
9.药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服用。
10.儿童必须在成人的监护下使用。
11.请将此药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
12.如正在服用其他药品,使用本品前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自我调养:
1、养血安神丸----症见心悸、头晕、失眠多梦,手足心热。睡前吃。脾胃虚寒,大便溏者忌服。
2、天王补心丹----阴虚血少,神志不安证。心悸失眠,虚烦神疲,梦遗健忘,手足心热,口舌生疮,舌红少苔,脉细而数。睡前吃。
气血双虚:
1、归脾丸----此药气血双补,症见气短心悸,失眠多梦,头昏头晕,肢倦乏力,食欲不振,崩漏便血。白天吃。
脚心吸收药力的能力和作用真是神奇!如果脚心敷药后发干,就用精油润一下。
病从寒上起,根从湿中除,寒湿除,经络通,健康无忧!
身体反应大的,可以隔几天用哈!身体排毒时要消耗气血,
所以这时要吃好睡好休息好,如果实在感觉到累,就停一停哈。身体实在感到虚弱就吃人参养荣丸,注意要白天吃哦,晚上吃了会兴奋睡不着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