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道路宽度如何确定
城市道路宽度
按照《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GB50220-95)的规定,城市道路分为城市快速路,主干道,次干道和支路四类。
(一)城市快速路城市快速路和主干道是城市的主要交通干道,它联结城市的各个子区,承担着大量的客运和货运交通。
城市快速路,主要作用是为机动车提供"过境交通"服务。
它们的典型特征是横断面较宽,且将非机动车和行人进行严格的分离。
在交通规划和交通管理上,努力提高机动车通行能力,首先确保机动车通行能力,尽力避免非机动车,行人对机动车交通的交通干扰。
城市快速路的特点为:1.设计标准是城市道路中最高的,路幅宽度在40-60米;2.车道数较多,通行能力大;3.计算行车速度远高于其他城市道路,一般为80km/h;4.横断面形式一般较为复杂,中央分隔,主辅路分隔,机动车,非机动车行车道分隔设施完备,有些将主通道设计成高架形式;5.道路附属设施齐全,对道路排水,照明,监控设施的要求高;6.交通干扰小,一般采用全封闭的形式,禁止非机动车和行人进入。
城市快速路在我国主要存在于大城市中,如北京的二环,三环,四环,上海的延安高架路等。
(二)主干道主干道是设计规格,行车速度低于城市快速路的城市干道。
它是城市道路系统的主骨架,连接城市的各个分去,并与城市的快速干道相交或相接。
它的主要特点是:路幅宽度在30-60米计算行车速度为30-60km/h;道路上公交,无轨电车线路密集,公交站点,停车场繁多。
沿线平面交叉口多,一般采用信号灯控制。
这类道路在各城市都有,一般城市都有东西方向和南北方向的几条主干道。
如北京东西方向的长安街,平安大街,两广大街等。
(三)次干道是城市中辅助型的干道。
路幅宽度一般为20-30米,计算行车速度为30-40km/h。
次干道贯穿于主干道之间,共同形成城市主要道路网。
(四)支路居住小区或工业小区外围,是居民日常活动出入交通的通道,其路幅宽度为12-16m,混行车道宽度为6-6。
5米。
城市道路等级划分
城市道路等级划分
等级划分
城市道路等级分主干道、次干道、支路三级,各级红线宽度控制:主干道30—40米,次干道20—24米,支路14—18米。
城市道路等级分为四类:
⑴快速路城市道路中设有中央分隔带,具有四条以上机动车道,全部或部分采用立体交叉与控制出入,供汽车以较高速度行驶的道路。
又称汽车专用道。
快速路的设计行车速度为60-80km/h。
⑵主干路连接城市各分区的干路,以交通功能为主。
主干路的设计行车速度为40-60km/h。
⑶次干路承担主干路与各分区间的交通集散作用,兼有服务功能。
次干路的设计行车速度为40km/h。
⑷支路次干路与街坊路(小区路)的连接线,以服务功能为主。
支路的设计行车速度为30km/h。
(1)主干道(全市性干道),主要联系城市中的主要工矿企业,主要交通枢纽和全市性公共场所等,为城市主要客货运输路线,一般红线宽度为30~45m;?(2)次干道(区干道),为联系主要道路之间的辅助交
通路线,一般红线宽度为25~40m;?(3)支路(街坊道路),是各街坊之间的联系道路,一般红线宽度为12~15m左右。
除上述分级外,为了明确道路的性质、区分不同的功能,道路系统应该分为交通性道路和生活性道路两大类。
行车道宽度标准
行车道宽度标准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交通道路的建设和改造已经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行车道作为道路的主要部分之一,其宽度的标准也越来越受到关注。
本文将从行车道宽度的标准、影响因素、应用场景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行车道宽度标准根据《城市道路交通设计规范》(GB 50187-2011)的规定,城市道路中的行车道宽度应根据路段的交通量、车道数量、车速等因素进行确定。
一般来说,城市主干道的行车道宽度应不小于3.5米,城市次干道的行车道宽度应不小于3.0米,城市支路的行车道宽度应不小于2.5米。
而在特殊情况下,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
除此之外,不同类型的道路还有不同的行车道宽度标准。
比如,高速公路的行车道宽度一般为3.75米,快速路的行车道宽度一般为3.5米,普通公路的行车道宽度一般为3.0米。
此外,不同的车道类型也有不同的宽度标准。
比如,机动车道的行车道宽度通常为3.0米,非机动车道的行车道宽度通常为2.5米。
二、影响因素行车道宽度的标准不是随意制定的,而是需要考虑多种因素。
以下是影响行车道宽度标准的主要因素:1.交通量交通量是影响行车道宽度标准的主要因素之一。
交通量越大,行车道宽度就需要越宽。
因为交通量大的路段容易出现拥堵,车辆之间的间距也需要更大,这就需要行车道宽度更宽才能满足车辆通行的需要。
2.车道数量车道数量也是影响行车道宽度标准的重要因素之一。
车道数量越多,行车道宽度就需要越窄。
因为车道数量多的路段,车道之间的距离就需要更小,这就需要行车道宽度更窄才能满足车辆通行的需要。
3.车速车速也是影响行车道宽度标准的重要因素之一。
车速越高,行车道宽度就需要越宽。
因为车速高的路段,车辆之间的间距也需要更大,这就需要行车道宽度更宽才能满足车辆通行的需要。
4.路段类型路段类型也是影响行车道宽度标准的重要因素之一。
不同类型的路段,行车道宽度标准也不同。
比如城市主干道、次干道、支路等,其行车道宽度标准都有所不同。
道路宽度标准规范
道路宽度标准规范道路宽度是指道路横向的宽度,是道路交通工程设计中的重要参数之一。
其标准规范的制定,对于保障道路交通的安全、畅通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就道路宽度标准规范进行详细介绍,以期为相关领域的从业者提供参考。
一、城市道路宽度标准规范。
在城市道路设计中,道路宽度的标准规范是根据城市的整体规划和交通需求来确定的。
一般来说,城市主干道的宽度要比次干道和支路宽,这是因为主干道通常承载着更多的交通流量,因此需要更宽的车行道和人行道,以保障交通的畅通和行人的安全。
此外,城市道路宽度的规范还需考虑到道路两侧的建筑物和绿化带,以确保道路的整体美观和城市环境的舒适度。
二、乡村道路宽度标准规范。
相较于城市道路,乡村道路的交通流量一般较小,因此其宽度标准规范也有所不同。
在乡村道路设计中,需要考虑到道路的线形和纵坡,以确保道路在各种天气条件下都能保持良好的通行状态。
此外,乡村道路的宽度标准规范还需充分考虑到当地的交通需求和土地利用状况,以确保道路的建设能够符合当地的实际情况。
三、高速公路道路宽度标准规范。
高速公路是承载着大量车流量的重要道路,其宽度标准规范对于保障交通安全和畅通至关重要。
一般来说,高速公路的标准车行道宽度为3.75米,而标准紧急停车带宽度为2.5米。
此外,高速公路的宽度标准规范还需考虑到匝道、桥梁和隧道等特殊路段的设计要求,以确保整条高速公路的安全和畅通。
四、道路宽度标准规范的调整和优化。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交通需求的不断增长,道路宽度标准规范也需要不断进行调整和优化。
在进行调整和优化时,需要充分考虑到道路的使用环境和交通需求,以确保道路的设计能够更好地适应当地的实际情况。
此外,还需要考虑到道路的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以确保道路建设能够与当地的环境相协调。
五、结语。
道路宽度标准规范是道路交通工程设计中的重要内容,其合理制定对于保障道路交通的安全、畅通具有重要意义。
在实际工作中,我们需要充分考虑到道路的使用环境和交通需求,以确保道路的设计能够更好地适应当地的实际情况。
城市道路宽度如何确定-2019年文档
城市道路宽度如何确定城市道路宽度也称为路幅宽度,我国一般叫做红线宽度,包括道路横断面各组成部分,由车行道、人行道、分隔带和绿化带等部分组成。
、确定城市道路宽度的影响因素1、交通量与人流量的要求根据道路的功能、交通量以及人流总量等因素可以确定道路的组成部分及相应的宽度。
它们的总和就是道路的红线宽度。
2、建筑艺术上的要求道路宽度应能保证对建筑物有良好的能见度即保证道路上的行人能很好地全面地观看建筑物立面。
因为封闭视角为45 度,因此当道路宽度大于或等于建筑物的高度的一倍时,才能看清各座建筑物的立面。
不然的话,会对建筑物上层的比例造成错觉,并且显得房屋太高、道路太窄,给人以沉重的压迫感。
3、日照通风的要求阳光对人类活动和身心健康影响很大。
为使道路两侧的建筑物有做够的日照和良好的通风,道路宽度和沿街建筑物高度有一个合宜的比例。
对于此比例所处的纬度不同的地区要求的不一样。
其此例关系为:1: tg (90?C(@ +①))为所占纬度①为地轴倾斜度再一个,我们知道,自然通风式借助于风压或热压作用使空气流动的。
在一般情况下,风压往往是主要风源。
通过风的气流和风压对建筑物的模拟实验,道路两侧建筑物之间越大,自然通风也越好。
当街宽与建筑物高值比为1:3 时,风压略有减小,自然通风有利。
当比例为1:2 时。
风压减小太多,尚能通风。
当比例为1:1 时,基本上没有通风。
城市通常采用1:2 的比例。
4、防水、防火、防地震的要求考虑道路一侧的建筑物发生倒塌、着火等仍能保障道路另一侧车道继续维持交通和进行救灾工作,高度与街宽比为1:2 为宜。
二、机动车道宽度的确定机动车道主要是供各种机动车辆行驶,其宽度的确定在理论上是需要的车道数和一条车道所需宽度的乘积,所需的车道数可根据高峰小时要求通过的交通量除以一条车道的可能通行能力而求得。
所以机动车车行道宽度公式为:机动车车行道宽度= 单向高峰小时的交通量一条车道的平均通行能力 X 2 X—条车道宽度一条车道的宽度,目前采用经验公式进行推算:1、对向行车的横向安全距离(X):X=0.7+0.02 ( U 1+u 2) 3/4式中u 1与u 2分别为上下行车辆的车速。
人行道宽度标准多少米
人行道宽度标准多少米人行道是城市道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为行人提供了安全的通行空间,也是城市道路整体美观性的重要组成部分。
人行道的宽度标准直接关系到行人的安全和舒适度,因此合理的人行道宽度标准对城市道路的规划和建设至关重要。
根据《城市道路设计规范》的相关规定,人行道的宽度标准应根据道路的功能等级和行人流量来确定。
一般来说,城市道路的人行道宽度标准应符合以下规定:一、主干道人行道宽度标准。
对于城市主干道,人行道宽度标准应不少于2.5米。
主干道的行人流量通常较大,因此需要较宽的人行道来保障行人的安全和舒适度。
在人行道宽度不足的情况下,行人与车辆之间的冲突将会增加,容易导致交通事故的发生。
二、次干道人行道宽度标准。
次干道的人行道宽度标准一般为2米左右。
次干道的行人流量相对较小,因此相对于主干道而言,人行道宽度可以适当减小。
但是在确定人行道宽度时,仍需考虑到行人通行的舒适度和安全性,避免出现拥挤和安全隐患。
三、支路和小街道人行道宽度标准。
对于支路和小街道,人行道宽度标准一般为1.5米左右。
这类道路的行人流量较小,因此相对较窄的人行道宽度可以满足行人的基本通行需求。
但是在设置人行道时,需要考虑到路边停车、垃圾桶等设施对行人通行的影响,确保人行道的通畅和安全。
总体来说,人行道宽度标准的确定需要综合考虑道路的功能等级、行人流量、周边环境等因素。
合理的人行道宽度标准可以保障行人的安全和舒适度,减少行人与车辆之间的冲突,提升城市道路的整体品质。
除了以上规定的人行道宽度标准外,还需在实际规划和建设中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例如在人行道两侧设置绿化带、景观设施等,需要适当扩大人行道的宽度。
在人行道与交叉口、路口等地方,也需要设置交通设施和标识,确保行人的安全通行。
总之,人行道宽度标准的确定是城市道路规划和建设中的重要环节,合理的人行道宽度标准可以提升城市道路的整体品质,保障行人的安全和舒适度。
因此,在城市道路规划和建设中,需要充分考虑到人行道宽度标准的重要性,科学合理地确定人行道的宽度,为行人提供更加安全、舒适的通行空间。
公路标准宽度
公路标准宽度
公路标准宽度是指公路的设计宽度,它是公路工程设计的重要参数之一。
公路标准宽度的确定涉及到交通安全、行车舒适性、交通效率等多个方面,因此对公路标准宽度的规定和设计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公路标准宽度的确定需要考虑车辆通行的需求。
根据不同的道路等级和交通量,公路标准宽度会有所不同。
一般来说,城市主干道和高速公路的标准宽度要比普通乡村道路和次干道宽一些,这是因为城市主干道和高速公路承载的交通量大,车辆速度快,需要更宽的道路来保证交通安全和通行效率。
其次,公路标准宽度的确定还需要考虑道路的功能和使用需求。
比如,在城市中,人行道、自行车道、机动车道的设置都需要根据实际需求来确定宽度,以保证行人和车辆的安全通行。
而在乡村地区,公路标准宽度的确定还需要考虑到农业机械的通行需求,因此会有一定的差异。
另外,公路标准宽度的确定还需要考虑到地形和环境因素。
在山区、湿地等特殊地形环境中,公路标准宽度的确定需要考虑到地质条件、气候条件等因素,以保证公路的安全和稳定。
此外,公路标准宽度的确定还需要考虑到未来的发展需求。
在城市规划和建设中,需要考虑到未来交通量的增长和城市发展的需求,因此公路标准宽度的确定需要考虑到未来的扩建和改造可能,以避免因为交通量增加而需要频繁地进行道路改造。
总的来说,公路标准宽度的确定是一个综合考虑多种因素的过程,需要考虑到交通需求、道路功能、地形环境和未来发展等多个方面。
只有合理确定公路标准宽度,才能保证公路的安全、舒适和高效通行。
因此,在公路工程设计中,需要严格按照相关标准和规定来确定公路标准宽度,以保证公路工程的质量和安全。
城市道路宽度标准
城市道路宽度标准城市道路宽度标准是指在城市规划建设中,对道路宽度所做出的规定和要求。
道路宽度是城市道路设计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参数,它直接关系到道路的通行能力、安全性和舒适性。
合理的道路宽度标准可以有效地缓解交通拥堵、提高道路通行效率,保障行人和车辆的安全,改善城市交通环境,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
一般来说,城市道路的宽度标准是根据城市的功能定位、交通量、道路等级、周边环境等因素综合考虑而确定的。
在城市规划中,主要分为城市主干道、次干道、支路和背街小巷等不同等级的道路,它们的宽度标准各不相同。
对于城市主干道来说,一般要求较宽的道路,以满足大量车辆的通行需求。
根据相关规范,城市主干道的双向六车道一般要求宽度在40米以上,而双向四车道的宽度则在30米左右。
这样的宽度可以容纳更多的车辆,减少交通拥堵,提高通行效率。
同时,也能够为行人和非机动车留出足够的通行空间,保障他们的安全。
而对于城市次干道和支路来说,宽度标准相对较小一些。
一般来说,城市次干道的双向四车道宽度在20米左右,支路的宽度则在10米左右。
这样的宽度可以满足一定量的交通需求,同时也可以保证周边环境的和谐与美观。
此外,对于背街小巷来说,宽度标准则更加灵活,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设计,但也要保证通行的基本需求。
在确定城市道路宽度标准时,还需要考虑到城市的功能定位和发展规划。
比如,对于商业区、居住区、工业区等不同功能区域的道路,宽度标准也会有所不同。
商业区的道路宽度一般要求较大,以满足商业活动和人流量的需求;居住区的道路宽度要求相对较小,以营造安静、舒适的居住环境;工业区的道路宽度则要求能够满足大型车辆的通行需求。
总的来说,城市道路宽度标准是一个综合性的考量,需要考虑到诸多因素。
合理的道路宽度标准可以有效地改善城市交通环境,提高道路通行效率,保障行人和车辆的安全。
因此,在城市规划建设中,需要科学合理地确定道路宽度标准,以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公路宽度标准
公路宽度标准公路宽度标准是指在公路建设中规定的公路路面、车行道、路肩等部分的标准宽度,是保障交通安全、畅通和提高公路使用效率的重要因素之一。
合理的公路宽度标准不仅可以提高公路的通行能力,还能有效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保障行车安全。
因此,制定科学合理的公路宽度标准对于公路建设和交通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公路宽度标准应充分考虑道路的功能和等级。
不同等级的公路对于通行能力和安全性的要求是不同的,因此公路宽度标准也应该有所区别。
一般来说,高速公路的车行道和路肩宽度要比普通公路宽,这是因为高速公路车流量大,行驶速度快,需要更宽阔的车行道和路肩来保障车辆的安全行驶和紧急停车。
而在城市道路建设中,公路宽度标准还需要考虑到城市的交通压力和城市规划的需要,因此在城市道路建设中,需要更加注重公路宽度标准的科学性和灵活性。
其次,公路宽度标准还应考虑到交通安全和交通流畅的需要。
在制定公路宽度标准时,需要充分考虑到不同车辆的尺寸和行驶速度,以及不同交通流量的需求。
合理的公路宽度标准可以有效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提高公路的通行能力,缓解交通拥堵。
例如,对于双向四车道公路,车行道的标准宽度应能够满足两辆大型车辆同时行驶的需要,路肩宽度也需要能够容纳车辆的紧急停车和临时超车。
而对于城市道路,公路宽度标准还需要考虑到人行道和非机动车道的设置,以保障行人和非机动车的安全通行。
最后,公路宽度标准还需要考虑到公路的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的需要。
在公路建设中,应该尽量减少对土地资源的占用,避免对自然环境的破坏。
因此,在制定公路宽度标准时,需要综合考虑交通需求、土地利用、环境保护等因素,力求在保障交通安全和通行效率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节约土地资源,减少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综上所述,公路宽度标准是公路建设中的重要内容,它直接关系到交通安全、交通流畅和公路使用效率。
合理科学的公路宽度标准需要充分考虑道路的功能和等级、交通安全和交通流畅的需要,以及公路的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的需要。
市政道路宽度允许偏差值
市政道路宽度允许偏差值摘要:1.市政道路宽度允许偏差值的定义和意义2.市政道路宽度允许偏差值的标准和规定3.市政道路宽度允许偏差值的测量方法和验收标准4.市政道路宽度允许偏差值的实际应用案例5.市政道路宽度允许偏差值的作用和意义正文:一、市政道路宽度允许偏差值的定义和意义市政道路宽度允许偏差值是指在市政道路工程施工过程中,道路宽度与设计宽度之间允许存在的误差范围。
这个偏差值的设定是为了保证道路施工质量和满足安全通行的要求。
在实际施工中,由于各种原因,道路宽度可能会与设计宽度存在一定的偏差,这时就需要通过允许偏差值来保证道路的施工质量和通行安全。
二、市政道路宽度允许偏差值的标准和规定在我国,市政道路宽度允许偏差值的标准和规定主要依据《城市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GB 50268-2018)来进行。
这个规范对于不同等级的城市道路,分别规定了不同的宽度允许偏差值。
例如,对于一级城市道路,其宽度允许偏差值为±20mm;对于二级城市道路,其宽度允许偏差值为±30mm;对于三级城市道路,其宽度允许偏差值为±50mm。
三、市政道路宽度允许偏差值的测量方法和验收标准在市政道路工程中,宽度允许偏差值的测量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确定测量基准点:在道路的两侧选取一定的基准点,用于测量道路宽度。
2.使用测量工具:使用卷尺或者激光测距仪等测量工具,从基准点开始,测量道路宽度。
3.计算偏差值:将测量得到的道路宽度与设计宽度进行比较,计算出宽度允许偏差值。
4.判断是否合格:将计算出的偏差值与规定的允许偏差值进行对比,判断道路宽度是否合格。
四、市政道路宽度允许偏差值的实际应用案例在某市的一条新建市政道路工程中,设计师设计了道路宽度为40 米。
在实际施工过程中,由于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和施工条件的限制,道路宽度可能会与设计宽度存在一定的偏差。
假设在施工完成后,使用卷尺和激光测距仪等工具测量得到的道路宽度为39.8 米,那么宽度允许偏差值为±20mm,即在39.8±20mm 的范围内都视为合格。
城市道路宽度有路幅宽度与道路宽度
城市道路宽度有路幅宽度与道路宽度路幅宽度即道路红线之间的宽度,是道路横断面中各种用地宽度的总和。
道路宽度只包括车行道与人行道宽度沿着道路中心线的竖向部面称纵断面,反映道路的竖向线形垂直道路中心线的部面称为纵断面,反映路型和亮度特征城市道路交叉口分为平面交叉口和立体交叉口平面交叉口(T,十,环形交叉口)城市道路平面布局形式:方格形,放射形,方格—对角线组合,放射—环形组合系统城市道路的特点:(1)道路交叉口点多,区间段短,交通流速较低,通行能力较小。
(2)交通组织比较复杂,在满足客,货车流和人流的安全与畅通时对道路上行人和公共交通车辆,机动车和非机动车等出现各种交通相互交织,容易形成不安全或造成突出的单向交通。
(3)城市道路除满足城市交通,排水,埋设工程管线,通风,日照,防火,逃难的要求以外还要反映城市风貌,城市历史和文化传统,因此功能较高。
(4)体现城市的道路必须满足方便安全和快速要求,故交通安全和交通管理要求较高道路绿化的功能作用具有保护生态环境,体现城市文化,美化城市空间景观,组织道路交通,组织城市景观,降低交通噪音,提供城市避难通道等道路路线范围内的带状绿地分为行道树绿带,隔离绿带以及路侧绿带道路绿带地规划的基本原则:1 要与城市道路的性质,功能相适应2 满足植物生长对环境的要求3 保护古树名木 4 要使道路景观系统化5 要求足于环境改善和保护6 要符合国家颁布的行业标准••••••••••••••••••【唯美句子】走累的时候,我就到升国旗哪里的一角台阶坐下,双手抚膝,再闭眼,让心灵受到阳光的洗涤。
懒洋洋的幸福。
顶 3 收藏 2•【唯美句子】一个人踮着脚尖,在窄窄的跑道白线上走,走到很远的地方又走回来。
阳光很好,温暖,柔和。
漫天的安静。
顶7 收藏7•【唯美句子】清风飘然,秋水缓淌。
一丝云起,一片叶落,剔透生命的空灵。
轻轻用手触摸,就点碎了河面的脸。
落叶舞步婀娜不肯去,是眷恋,是装点?瞬间回眸,点亮了生命精彩。
城市道路分级宽度
道路分类分级2009-06-09 22:44按照道路在道路网中的地位、交通功能以及对沿线建筑物的服务功能等,城市道路分为以下四类:1、快速路(又称汽车专用道):快速路应为城市中大量、长距离、快速交通服务。
快速路对向车行道之前应设中间分车带,其进出口应采用全控制或部分控制。
快速路两侧不应设置吸引大量车流、人流的公共建筑物的进出口。
两侧一般建筑物的进出口应加以控制。
(中、小城市不设快速道)。
2、主干路(全市性干道):主干路应为连接城市各主要分区的干路,为城市主要客、货运输路线,以交通功能为主。
自行交通量大时,宜采用机动车与非机动车分隔形式,如三幅路或四幅路。
主干路两侧不应设置吸引大量车流、人流的公共建筑的进出口。
一般红线宽度为30~45m。
3、次干路(区级干道):次干路应与主干路结合组成道路网,为联系主要道路之间的辅助性交通路线,起集散交通的作用,兼有服务功能,一般红线宽度为25~40m。
4、支路(街坊道路):支路应为次干路与街坊路的连接线,解决局部地区交通,以服务功能为主,一般红线宽度为12~25m左右。
城市道路的分级:除上列快速路外,每类道路按照所在城市的规模、设计交通量、地形等分为Ⅰ、Ⅱ、Ⅲ级,大城市应采用各类道路中的Ⅰ级标准;中等城市应采用Ⅱ级标准;小城市应采用Ⅲ级标准。
有特殊情况需变更级别时,应做技术经济论证,报规划审批部门批准。
居住区道路分级根据功能要求和居住区规模的大小,居住区级道路一般可分为三级或四级。
居住区道路是解决居住区的内外联系。
车行道宽度不应小于9米,红线宽度一般为20~30米;居住小区级道路是居住区的次要道路,用以解决居住区内部的联系,车行道宽度一般为7米,红线宽度12~14米;居住组团级道路是居住区内的支路,用以解决住宅组群的内外联系,车行道宽度一般为4~6米;通向各户或各单元门前的小路,一般宽度为3米。
此外,在居住区内还可能有专供步行的林荫步道。
北京目前车道宽度为3.75米,这个宽度是按照当时大挂车的宽度设计的,现在一般小汽车的宽度都在两米之内,而国外一般的车道只有2.5米宽。
城市道路分级宽度
道路分类分级2009-06-0922:44按照道路在道路网中的地位、交通功能以及对沿线建筑物的服务功能等,城市道路分为以下四类:1、快速路(又称汽车专用道):快速路应为城市中大量、长距离、快速交通服务。
快速路对向车行道之前应设中间分车带,其进出口应采用全控制或部分控制。
快速路两侧不应设置吸引大量车流、人流的公共建筑物的进出口。
两侧一般建筑物的进出口应加以控制。
(中、小城市不设快速道)。
2、主干路(全市性干道):主干路应为连接城市各主要分区的干路,为城市主要客、货运输路线,以交通功能为主。
自行交通量大时,宜采用机动车与非机动车分隔形式,如三幅路或四幅路。
主干路两侧不应设置吸引大量车流、人流的公共建筑的进出口。
一般红线宽度为30~45m。
3、次干路(区级干道):次干路应与主干路结合组成道路网,为联系主要道路之间的辅助性交通路线,起集散交通的作用,兼有服务功能,一般红线宽度为25~40m。
4、支路(街坊道路):支路应为次干路与街坊路的连接线,解决局部地区交通,以服务功能为主,一般红线宽度为12~25m左右。
城市道路的分级:除上列快速路外,每类道路按照所在城市的规模、设计交通量、地形等分为Ⅰ、Ⅱ、Ⅲ级,大城市应采用各类道路中的Ⅰ级标准;中等城市应采用Ⅱ级标准;小城市应采用Ⅲ级标准。
有特殊情况需变更级别时,应做技术经济论证,报规划审批部门批准。
居住区道路分级根据功能要求和居住区规模的大小,居住区级道路一般可分为三级或四级。
居住区道路是解决居住区的内外联系。
车行道宽度不应小于9米,红线宽度一般为20~30米;居住小区级道路是居住区的次要道路,用以解决居住区内部的联系,车行道宽度一般为7米,红线宽度12~14米;居住组团级道路是居住区内的支路,用以解决住宅组群的内外联系,车行道宽度一般为4~6米;通向各户或各单元门前的小路,一般宽度为3米。
此外,在居住区内还可能有专供步行的林荫步道。
北京目前车道宽度为3.75米,这个宽度是按照当时大挂车的宽度设计的,现在一般小汽车的宽度都在两米之内,而国外一般的车道只有2.5米宽。
车道宽度标准
车道宽度标准车道宽度是道路设计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参数,它直接关系到车辆行驶的安全和舒适性。
根据道路交通管理法规,车道宽度标准是由国家规定的,不同类型的道路和不同的交通流量都有相应的车道宽度标准。
下面将就车道宽度标准进行详细介绍。
首先,对于城市道路来说,城市主干道的车道宽度标准一般在3.5米到4.5米之间。
这样的宽度可以满足城市主干道上车辆的正常行驶,同时也可以保证交通的畅通。
而对于城市次干道和支路来说,车道宽度标准一般在3米到3.5米之间,这样的宽度可以满足城市次干道和支路上车辆的正常行驶,也可以保证交通的安全和顺畅。
其次,对于高速公路来说,车道宽度标准一般在3.75米到3.85米之间。
这样的宽度可以满足高速公路上车辆的高速行驶,同时也可以保证交通的安全和流畅。
而对于普通公路来说,车道宽度标准一般在3.5米到3.75米之间,这样的宽度可以满足普通公路上车辆的正常行驶,也可以保证交通的安全和顺畅。
再次,对于山区道路来说,由于山区道路的地形起伏较大,车道宽度标准一般在3米到3.5米之间。
这样的宽度可以满足山区道路上车辆的正常行驶,同时也可以保证交通的安全和畅通。
而对于乡村道路来说,车道宽度标准一般在2.5米到3米之间,这样的宽度可以满足乡村道路上车辆的正常行驶,也可以保证交通的安全和顺畅。
最后,对于特殊道路来说,比如桥梁、隧道等特殊道路,车道宽度标准一般会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以满足特殊道路上车辆的正常行驶,同时也可以保证交通的安全和畅通。
总之,车道宽度标准是根据道路的类型和交通流量来确定的,它直接关系到车辆行驶的安全和舒适性。
因此,在道路设计和建设中,必须严格按照国家规定的车道宽度标准进行设计和施工,以保证交通的安全和畅通。
公路标准宽度
公路标准宽度
公路是连接城市和乡村的重要交通工具,而公路的标准宽度则
是公路建设中的重要参数之一。
公路标准宽度的确定,直接关系到
行车安全和通行效率,因此对于公路标准宽度的规定和设计是非常
重要的。
首先,公路标准宽度的确定需要考虑到通行车辆的种类和数量。
在城市内,通常会有不同的车道用于不同车辆的行驶,比如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
而在乡村地区,由于车流量相对较小,
可能会采用单行道的设计。
因此,公路标准宽度需要根据实际情况
来确定,以满足不同地区和不同交通流量的需求。
其次,公路标准宽度的确定还需要考虑到行车安全和交通流畅。
对于城市内的主干道和高速公路,为了保证车辆的安全行驶和交通
的流畅通行,通常会采用较宽的车道设计,以便车辆超车和并线。
而在乡村地区,由于道路条件和车流量的限制,可能会采用较窄的
车道设计,以节约建设成本和土地资源。
另外,公路标准宽度的确定还需要考虑到未来的发展和改造。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交通工具的更新换代,公路的通行需求也
在不断变化。
因此,在确定公路标准宽度时,需要考虑到未来的发
展需求,留有一定的扩展和改造空间,以适应未来交通发展的需要。
总的来说,公路标准宽度的确定是一个综合考虑各种因素的过程,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和需求来确定。
只有合理科学地确定公路标
准宽度,才能保证公路的安全通行和交通的顺畅。
希望未来在公路
建设中,可以更加注重公路标准宽度的规划和设计,为人们的出行
提供更加便利和安全的交通环境。
城市道路分级宽度
道路分类分级按照道路在道路网中地地位、交通功能以及对沿线建筑物地服务功能等,城市道路分为以下四类:、快速路(又称汽车专用道):快速路应为城市中大量、长距离、快速交通服务.快速路对向车行道之前应设中间分车带,其进出口应采用全控制或部分控制.快速路两侧不应设置吸引大量车流、人流地公共建筑物地进出口.两侧一般建筑物地进出口应加以控制.(中、小城市不设快速道).b5E2R。
、主干路(全市性干道):主干路应为连接城市各主要分区地干路,为城市主要客、货运输路线,以交通功能为主.自行交通量大时,宜采用机动车与非机动车分隔形式,如三幅路或四幅路.主干路两侧不应设置吸引大量车流、人流地公共建筑地进出口.一般红线宽度为~.p1Ean。
、次干路(区级干道):次干路应与主干路结合组成道路网,为联系主要道路之间地辅助性交通路线,起集散交通地作用,兼有服务功能,一般红线宽度为~.DXDiT。
、支路(街坊道路):支路应为次干路与街坊路地连接线,解决局部地区交通,以服务功能为主,一般红线宽度为~左右.RTCrp。
城市道路地分级:除上列快速路外,每类道路按照所在城市地规模、设计交通量、地形等分为Ⅰ、Ⅱ、Ⅲ级,大城市应采用各类道路中地Ⅰ级标准;中等城市应采用Ⅱ级标准;小城市应采用Ⅲ级标准.5PCzV。
有特殊情况需变更级别时,应做技术经济论证,报规划审批部门批准.居住区道路分级根据功能要求和居住区规模地大小,居住区级道路一般可分为三级或四级.居住区道路是解决居住区地内外联系.车行道宽度不应小于米,红线宽度一般为米;居住小区级道路是居住区地次要道路,用以解决居住区内部地联系,车行道宽度一般为米,红线宽度米;居住组团级道路是居住区内地支路,用以解决住宅组群地内外联系,车行道宽度一般为米;通向各户或各单元门前地小路,一般宽度为米.此外,在居住区内还可能有专供步行地林荫步道.jLBHr。
北京目前车道宽度为米,这个宽度是按照当时大挂车地宽度设计地,现在一般小汽车地宽度都在两米之内,而国外一般地车道只有米宽.深圳为米.xHAQX。
道路人行道宽度标准
道路人行道宽度标准
道路人行道宽度标准是指在城市、乡镇或其他人口密集区域中,规定的行人通行的宽度要求。
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道路人行道宽度标准应根据采用的不同设施类型、通行人流量以及周边环境等因素来确定。
一般来说,城市中人行道的标准宽度应不少于2米。
而在人流量较大的商业区、景点、学校等区域,应适当增加宽度,以便更好地保障行人的通行安全和舒适度。
此外,在城市的不同区域,人行道宽度标准也有所不同,例如在高速公路沿线,人行道的标准宽度应大于3米。
总之,规范的道路人行道宽度标准是城市建设和管理工作的重要一环,是保障行人安全、便捷通行的基础。
为此,各地应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完善的标准,并加强对行人通行安全的监管和维护。
- 1 -。
公路宽度标准
公路宽度标准公路宽度是指公路路面的横向宽度,是公路工程设计中非常重要的参数之一。
公路宽度标准的确定,直接关系到公路的安全、通行效率和舒适度。
合理的公路宽度标准不仅可以提高公路的通行能力,还能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提升行车舒适度。
因此,公路宽度标准的确定是公路工程设计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首先,公路宽度标准的确定需要考虑的因素有很多。
其中,最主要的因素包括交通量、车辆类型、设计速度、路段功能等。
不同的公路等级和功能,对公路宽度的要求也各有不同。
一般来说,高速公路的宽度要比普通公路宽一些,而城市主干道和支路的宽度也是有所不同的。
因此,在确定公路宽度标准时,需要充分考虑各种因素的综合影响,以确保公路宽度的合理性和适用性。
其次,公路宽度标准的确定还需要考虑未来的发展规划。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交通工具的不断更新,公路的使用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因此,在确定公路宽度标准时,还需要考虑未来的交通需求和发展规划,以免在未来需要扩建公路时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和影响。
另外,公路宽度标准的确定还需要考虑地理环境和自然条件。
不同地区的地理环境和自然条件各不相同,这对公路宽度的要求也会有所差异。
比如在山区或者沿海地区,地形起伏较大,需要考虑到路基的稳定性和抗震能力,这对公路宽度标准也会有一定的影响。
最后,公路宽度标准的确定还需要考虑经济成本和社会效益的平衡。
在公路工程设计中,经济成本和社会效益是需要平衡考虑的两个方面。
因此,在确定公路宽度标准时,需要充分考虑到经济成本和社会效益之间的关系,以实现最大程度的效益。
综上所述,公路宽度标准的确定是一个复杂而又重要的工作。
在实际工程设计中,需要充分考虑各种因素的综合影响,以确保公路宽度标准的合理性和适用性。
只有这样,才能建设出更加安全、高效、舒适的公路,为人们的出行提供更好的保障。
城市道路分级宽度
2009-06-09 22:44按照道路在道路网中的地位、交通功能以及对沿线建筑物的服务功能等,城市道路分为以下四类:1、快速路又称汽车专用道:快速路应为城市中大量、长距离、快速交通服务;快速路对向车行道之前应设中间分车带,其进出口应采用全控制或部分控制;快速路两侧不应设置吸引大量车流、人流的公共建筑物的进出口;两侧一般建筑物的进出口应加以控制;中、小城市不设快速道;2、主干路全市性干道:主干路应为连接城市各主要分区的干路,为城市主要客、货运输路线,以交通功能为主;自行交通量大时,宜采用机动车与非机动车分隔形式,如三幅路或四幅路;主干路两侧不应设置吸引大量车流、人流的公共建筑的进出口;一般红线宽度为30~45m;3、次干路区级干道:次干路应与主干路结合组成道路网,为联系主要道路之间的辅助性交通路线,起集散交通的作用,兼有服务功能,一般红线宽度为25~40m;4、支路街坊道路:支路应为次干路与街坊路的连接线,解决局部地区交通,以服务功能为主,一般红线宽度为12~25m左右;城市道路的分级:除上列快速路外,每类道路按照所在城市的规模、设计交通量、地形等分为Ⅰ、Ⅱ、Ⅲ级,大城市应采用各类道路中的Ⅰ级标准;中等城市应采用Ⅱ级标准;小城市应采用Ⅲ级标准;有特殊情况需变更级别时,应做技术经济论证,报规划审批部门批准;根据功能要求和居住区规模的大小,居住区级道路一般可分为三级或四级;居住区道路是解决居住区的内外联系;车行道宽度不应小于9米,红线宽度一般为20~30米;居住小区级道路是居住区的次要道路,用以解决居住区内部的联系,车行道宽度一般为7米,红线宽度12~14米;居住组团级道路是居住区内的支路,用以解决住宅组群的内外联系,车行道宽度一般为4~6米;通向各户或各单元门前的小路,一般宽度为3米;此外,在居住区内还可能有专供步行的林荫步道;北京目前车道宽度为米,这个宽度是按照当时大挂车的宽度设计的,现在一般小汽车的宽度都在两米之内,而国外一般的车道只有米宽;深圳为米;行车道宽度国家对公路每条机动车道的宽度是有标准的,三级以上多车道公路每条机动车道宽度为3米;中央隔离带无统一标准,因地制宜,单纯的水泥制中央隔离带宽度为一米中央隔离带两侧白实线之间的距离,如果是中央绿化隔离带,宽度就难说了,有的“形象工程”路可以做到几十米宽;城镇间的公路一般不设人行道一般穿越城市段才设,城市干道必须设置人行道,城市干道人行道按实际人流量计算,一般最少3米宽,宽的可以达到15-20米;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一般为4个车道,必要时车道数可按双数增加;二级公路,平原、微丘区慢行车很少或将慢行车分开的路段,行车道宽度为7米,并设路缘线;有一定混合交通的路段,行车道宽度一般为9米;混合交通量大,并且将慢行道分开又有困难时,其行车道宽度可加宽到12米,并划线分快、慢行道;四级公路,平原、微丘区的行车道宽度,当交通量较大时,可采用6.0米;以一条红线26米的一级公路来讲,一般是这样:双向六车道18米,中央隔离带1米,两侧路肩各米共3米,剩下的两侧各2米为排水沟等配套设置;而一条红线为80米的城市一级干道一般可以这样分:双向八车道28米城市干道每条机动车道米,中央绿化带5米,两侧机动车道与非机动车道之间的绿化带各3米共6米,两侧非机动车道各米共11米,剩下30米两侧人行道各15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市道路宽度如何确定
【内容摘要】城市道路是城市建设的主要项目之一,其宽度的确定是道路规划设计中争论的焦点。
本文从确定城市道路宽度的影响因素及各组成部分宽度的确定论述了城市道路宽度如何确定。
【关键词】城市道路宽度影响因素
城市道路宽度也称为路幅宽度,我国一般叫做红线宽度,包括道路横断面各组成部分,由车行道、人行道、分隔带和绿化带等部分组成。
一、确定城市道路宽度的影响因素
1、交通量与人流量的要求
根据道路的功能、交通量以及人流总量等因素可以确定道路的组成部分及相应的宽度。
它们的总和就是道路的红线宽度。
2、建筑艺术上的要求
道路宽度应能保证对建筑物有良好的能见度即保证道路上的行人能很好地全面地观看建筑物立面。
因为封闭视角为45度,因此当道路宽度大于或等于建筑物的高度的一倍时,才能看清各座建筑物的立面。
不然的话,会对建筑物上层的比例造成错觉,并且显得房屋太高、道路太窄,给人以沉重的压迫感。
3、日照通风的要求
阳光对人类活动和身心健康影响很大。
为使道路两侧的建筑物有做够的日照和良好的通风,道路宽度和沿街建筑物高度有一个合宜的比例。
对于此比例所处的纬度不同的地区要求的不一样。
其此例关系为:1:tg(90–(φ+Φ))
φ为所占纬度Φ为地轴倾斜度
再一个,我们知道,自然通风式借助于风压或热压作用使空气流动的。
在一般情况下,风压往往是主要风源。
通过风的气流和风压对建筑物的模拟实验,道路两侧建筑物之间越大,自然通风也越好。
当街宽与建筑物高值比为1:3时,风压略有减小,自然通风有利。
当比例为1:2时。
风压减小太多,尚能通风。
当比例为1:1时,基本上没有通风。
城市通常采用1:2的比例。
4、防水、防火、防地震的要求
考虑道路一侧的建筑物发生倒塌、着火等仍能保障道路另一侧车道继续维持交通和进行救灾工作,高度与街宽比为1:2为宜。
二、机动车道宽度的确定
机动车道主要是供各种机动车辆行驶,其宽度的确定在理论上是需要的车道数和一条车道所需宽度的乘积,所需的车道数可根据高峰小时要求通过的交通量除以一条车道的可能通行能力而求得。
所以机动车车行道宽度公式为:
机动车车行道宽度= 单向高峰小时的交通量一条车道的平均通行能力×2×一条车道宽度
一条车道的宽度,目前采用经验公式进行推算:
1、对向行车的横向安全距离(X):
X=0.7+0.02(υ1+υ2)3/4
式中υ1与υ2分别为上下行车辆的车速。
2、同向行车的横向安全距离(D):
D=0.7+0.02υ3/4
式中υ—采用各种车辆中最快的车速。
3、车身与侧石之间的安全距离(C):
C=0.4+0.02υ3/4
式中υ—采用靠边行驶时降低了的车速。
由上述三个经验公式可知:车道宽度与车辆的速度有关系。
速度越快车道越宽。
因此,可以这样说,要想建设一条好的道路,就必须有一定的速度范围,即有最大限速,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行车安全。
一般城市主干路小型车道宽度选用3.5米,大型车车道或混合行驶车道选用3.75米,支路车道最窄不宜小于3米。
确定机动车道宽度还应注意以下问题:一是车道宽度的互相调剂与互相搭配,如:3.5米的车道与3.75米的车道及3.0米的车道在计算时可以酌量搭配,机械地采用某一车道宽度的倍数的做法并不经济合理。
二是道路两个方向的机动
车车道数一般不宜超过4-6条,与其修筑超过6条以上的车道,不如改善交通集散点的布局或开辟平行的交通路线来分散交通为好。
三、非机动车道宽度的确定
非机动车道主要是专供自行车、三轮车等非机动车辆行驶,其中自行车占绝大多数,因此,城市道路非机动车道常按自行车道进行设计,以其他非机动车进行校核。
1、自行车道
自行车道的宽度,根据调查资料推荐为:一条自行车道的宽度是自行车本身的宽度0.6米,加上行驶时左右摇摆各0.2米,和两侧车辆的安全距离各有0.25米,故一条自行车道宽为1.5米。
故一般推荐:一条自行车道宽为1.5米,两条自行车道宽度为2.5米,三条自行车道宽度为3.5米。
再根据自行车流量,即各单车带的折算系数来推算出单车带条数,以及求出其宽度。
2、其他非机动车道
非机动车道应保证最宽的车辆有超车或并行的条件。
如保证1辆三轮车和1辆大板车并行时,其宽度最小为4.5米-5.0米,同时亦能满足1辆板车靠边停车,1辆三轮车行驶及1辆自行车超车的要求。
非机动车道的基本宽度可推荐为5.0米(或4.5米)、6.0米(或5.5米)、7.0米(6.5米)。
如考虑将来可能改为行驶机动车辆,则以6.0-7.0米为妥。
3、机动车和非机动车混合行驶的车行道宽度
根据高峰小时交通量和道路的可能通行能力,先初步确定机动车和非机动车交通各自所需要的车道数和宽度。
考虑各种影响因素确定合理的交通组织方案,最后定出机动车和非机动车混合行驶所需要的车行道宽度。
四、人行道宽度的确定
人行道的宽度取决于道路功能、沿街建筑性质、人流密度,种植绿化还有配套设备、电讯、电力等管线的位置布置。
根据经验,人行道单带的宽度为0.75米。
在车站、大型百货商店及全市性商业大街上则采用0.85米—1.00米。
一般城市主要交通干道、全市性商业大街的单侧步行带不宜少于6条,次要道路不少于4条,居住区道路不少于2条。
鉴于行人交通流向、流量变化的因素,通常对火车站、汽车站(长途)、大型商店、大型公共文化场所这些流量大且集中的地段。
人行道路必须采用将建筑物红线后退的方式以局部进行加宽。
道路绿化应在保证交通安全的条件下进行设计,无论选择种植位置、种植形式、种植规模等均应遵守这项原则。
在生活性道路上可布置有花、草、灌木的街心花园或路边公园;在宽度大于40米的滨河路或主干道上,当交通条件许可时,可考虑沿道路一侧或两侧重行种树。
行道树的最小布置宽度应以保证树种生长的需要为准,一般为1.5米。
道路分隔带兼做公共车辆停靠站台或供行人过路临时驻足之用时,宽度应在2米以上。
当管线埋伏在人行道下面时,人行道的宽度要既能满足步行交通的需要又要满足敷设管道的要求,例如,埋设电力、电讯、电缆和给水管三种基本管线所需的宽度为4.5米加上行道树和路灯杆最小占地宽度1.5米,则单侧人行道的宽度不得少于6米。
综上所述,道路红线宽度的确定是一个综合性的问题,不能从单方面来加以确定。
要兼顾近、远期道路的功能,车流量、人流量,还有通风、采光、防灾的要求,要权衡利弊,统一协调,科学地确定。
参考文献:
1、人民交通出版社周荣沾主编《城市道路设计》ISBNF 114-00107-X
2、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任福田肖秋生薛宗蕙编著《城市道路规划与设计》ISBN 7-112-03601-1
3、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全国城市规划执业制度管理委员会编《城市规划相关知识》ISBN 7-80177-073-0
注:文章内所有公式及图表请以PDF形式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