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中班数学说课稿《小松鼠送礼物》
中班数学教案小松鼠送礼物

中班数学教案小松鼠送礼物中班数学教案:小松鼠送礼物一、教案概述本教案是为中班幼儿设计的一堂数学课,主题是小松鼠送礼物。
通过这堂课,旨在培养幼儿的数学思维能力、观察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合作意识,同时加深对数学概念的认识。
二、教学目标1. 学习数数和对数量的概念理解。
2. 发展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 提高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
三、教学准备1. 幼儿园角落设为小物品商店,摆放各种小礼物。
2. 准备足够的小纸箱和玩具动物(代表松鼠)。
3. 数字卡片和相应数量的学生卡片。
四、教学过程1. 导入(10分钟)老师介绍小松鼠要送礼物给小朋友,但松鼠总是忘记数量,我们需要帮助小松鼠数数,然后选择正确的礼物。
学生们坐在教室前面,准备和老师一起进行数数游戏。
2. 数数活动(15分钟)老师拿出一些纸箱和玩具动物,通过指导学生数数动作的进行,引导他们以游戏的方式学习数数。
首先,老师拿出一个纸箱,里面装着一些玩具动物,让学生们观察纸箱里的动物,然后说出有多少个。
接着,老师将纸箱里的动物拿出来,一个个放到桌子上。
学生们一起数数直到最后一个动物,再一起说出总共有多少个动物。
通过这个活动,让学生们感受到数数的乐趣以及对数量的感知。
3. 数字认知互动(20分钟)为了提高幼儿对数字的认知,老师准备了数字卡片和相应数量的学生卡片。
老师将数字卡片通过贴在黑板上或者手持举起的方式呈现给学生,然后分发相应的学生卡片给幼儿。
老师叫出一个数字,学生们根据自己手上的学生卡片数量,举起相应数量的卡片。
通过这种互动方式,帮助幼儿加深对数字的理解和认知。
4. 礼物选择游戏(15分钟)将角落设为小物品商店,并摆放各种小礼物。
学生们依次进入商店,玩具动物代表小松鼠。
每位学生进入商店后,要数清楚自己选择礼物的数量,然后和小松鼠进行对话,告诉小松鼠自己选了多少个礼物。
小松鼠根据每位学生的话,选择相应数量的礼物放入纸箱,最后将纸箱送给学生。
通过这个游戏,让学生们加深对数量概念的理解,锻炼他们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小松鼠的礼品教案语言中班

小松鼠的礼品教案语言中班导言。
在幼儿园中,教师们经常会组织各种活动来帮助孩子们学习和成长。
礼品教案是其中的一种活动形式,通过这种形式,孩子们可以学习到礼貌、感恩、分享等重要的品质。
本文将以小松鼠的礼品教案为例,为语言中班的教师们提供一些有关礼品教案的教学参考。
第一部分,教学目标。
1. 让孩子们了解礼品的意义,培养孩子们的感恩之心。
2. 帮助孩子们学会用简单的语言表达感谢和祝福。
3. 培养孩子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第二部分,教学准备。
1. 准备礼品材料,纸盒、彩纸、剪刀、胶水、彩笔等。
2. 准备相关的教学图片或故事书,帮助孩子们了解礼品的意义。
3. 确保教室环境整洁,为孩子们的创作提供良好的环境。
第三部分,教学过程。
1. 引入活动。
教师可以通过展示相关的图片或讲述相关的故事,引导孩子们了解礼品的意义。
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让孩子们说出他们对礼品的理解,引发孩子们的兴趣。
2. 制作礼品。
教师向孩子们展示制作礼品的步骤,并给予指导。
孩子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想法,选择合适的材料,动手制作属于自己的礼品。
在制作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孩子们用简单的语言表达感谢和祝福的话语。
3. 分享礼品。
制作完成后,孩子们可以互相分享自己的礼品,并向对方表达感谢和祝福。
教师可以引导孩子们用简单的语言表达,例如“谢谢你,我很喜欢你的礼物”、“祝你生日快乐”。
第四部分,教学反思。
1. 教师可以观察孩子们在制作礼品的过程中的表现,包括动手能力、创造力以及表达能力。
2. 教师可以与孩子们交流,了解他们对礼品教案的感受和理解程度。
3. 教师可以根据孩子们的表现和反馈,调整和改进礼品教案的内容和形式。
结语。
通过小松鼠的礼品教案,语言中班的孩子们可以学会用简单的语言表达感谢和祝福,培养感恩之心。
同时,通过动手制作礼品,还可以培养孩子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希望本文可以为语言中班的教师们提供一些有关礼品教案的教学参考,帮助他们更好地开展相关的活动。
中班优秀数学教案《小松鼠送礼物》

中班优秀数学教案《小松鼠送礼物》教学目标:1. 能够理解并运用数词0-10;2. 能够通过数学运算解决实际问题;3. 能够在实际情境中应用数学概念和技巧。
教学准备:1. 教具:数词卡片、小松鼠和礼物的图片。
2. 素材:小松鼠和礼物的故事。
教学过程:Step 1:引入问题1. 教师出示小松鼠和礼物的图片,带领学生讨论小松鼠是怎么样送礼物的。
2. 提问:如果小松鼠要送10个礼物,那么他要送几个礼物给每个好朋友呢?3. 学生自由思考,然后找一个同伴分享自己的答案。
Step 2:数词认识1. 教师出示数词卡片0-10,学生跟读数词。
2. 请学生用数词卡片表示小松鼠要送的礼物数量。
Step 3:故事导入1. 教师讲述小松鼠和礼物的故事,强调小松鼠要送不同数量的礼物给不同的好朋友。
2. 学生注意听故事并关注小松鼠送礼物的数量。
3. 提问:小松鼠要送几个礼物给第一个好朋友?第二个好朋友呢?以此类推。
Step 4:数学运算1. 教师出示一张小松鼠送礼物的图片,上面有3副小松鼠和礼物的图示。
2. 提问:小松鼠总共送了几个礼物呢?请学生以不同的方式表示出来。
3. 学生自由思考,然后与同伴交流自己的答案。
Step 5:巩固练习1. 教师出示一张小松鼠送礼物的图片,上面有3副小松鼠和礼物的图示。
2. 提问:如果小松鼠要送6个礼物,你能列举出几种送礼物的方式呢?3. 学生自由思考,借助数词卡片进行计算。
Step 6:拓展探究1. 教师提问:小松鼠要送的礼物数量有哪些组合呢?2. 学生分组讨论并列举不同的组合方式。
3. 随机挑选一组学生上台展示他们的答案。
Step 7:归纳总结1. 教师引导学生归纳总结数词 0-10 的用法和特点。
2. 学生记录并默写数词的正确书写方式。
3. 教师对学生的答案进行点评和讲解。
Step 8:课堂作业1. 教师布置作业:画出一个小松鼠送9个礼物的图示,并用数词卡片表示礼物的数量。
2. 鼓励学生动手实践,发挥创意。
《小老鼠送礼》幼儿园活动教案

《小老鼠送礼》幼儿园活动教案一、活动目标:1. 引导幼儿观察和了解小老鼠送礼的故事情节,培养幼儿的想象力。
2. 通过活动,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他们的沟通能力。
3. 培养幼儿的审美观念,提高他们的手工制作能力。
4. 培养幼儿的团队协作精神,提高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
二、活动准备:1. 小老鼠手偶道具2. 故事课件3. 彩纸、剪刀、胶水等手工制作材料4. 画纸、画笔等绘画材料三、活动过程:1. 导入:教师出示小老鼠手偶,引导幼儿观察并邀请幼儿分享他们对小老鼠的认识。
2. 讲故事:教师讲述《小老鼠送礼》的故事,引导幼儿关注故事情节,引导幼儿思考故事中的道理。
3. 讨论:教师引导幼儿讨论小老鼠为什么要送礼,送礼的意义是什么。
4. 手工制作:教师分发手工制作材料,引导幼儿动手制作小老鼠礼物,教师巡回指导。
5. 展示作品:教师邀请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引导幼儿分享制作过程中的感受。
四、活动延伸:1. 家园共育:教师邀请家长参与手工制作活动,增进亲子关系。
2. 环境创设:教师将幼儿制作的小老鼠礼物装饰在班级环境中,营造节日氛围。
3. 区域活动:教师将故事课件放入阅读区,供幼儿自主阅读和讨论。
五、活动评价:1. 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评价他们的兴趣和积极性。
2. 评价幼儿在手工制作过程中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3. 评价幼儿在讨论中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
4. 家长反馈:了解家长对活动的评价和建议,不断改进活动方案。
六、教学内容1. 故事情节回顾:复习《小老鼠送礼》的故事情节,加深幼儿对故事的理解。
2. 角色扮演:分组进行角色扮演,让幼儿扮演故事中的角色,再现故事情节。
3. 情感体验:通过角色扮演,让幼儿体验故事中角色的情感,培养幼儿的情感表达能力。
七、活动过程:1. 故事回顾:教师简要回顾《小老鼠送礼》的故事情节,引导幼儿回忆故事中的角色。
2. 角色分配:教师根据幼儿的表现,分配故事中的角色。
3. 角色扮演:幼儿按照故事情节进行角色扮演,教师巡回指导。
幼儿园中班优秀数学教案《小松鼠送礼物》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优秀数学教案《小松鼠送礼物》含反思一、教学目标1.学习数字1-5的认识,能正确书写数字。
2.发展幼儿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及合作能力。
3.培养幼儿对数学的兴趣,激发幼儿积极参与数学活动的欲望。
二、教学重点1.认识数字1-5,正确书写数字。
2.能通过观察、操作,发现小松鼠送礼物的规律。
三、教学难点1.引导幼儿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2.培养幼儿合作意识,提高合作能力。
四、教学准备1.小松鼠、小动物玩偶若干。
2.数字卡片、小礼物盒、彩笔等。
3.课件《小松鼠送礼物》。
五、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出示小松鼠玩偶,引导幼儿观察小松鼠的特征,引发幼儿兴趣。
2.教学活动教师讲述故事《小松鼠送礼物》,让幼儿了解故事情节。
教师出示数字卡片,引导幼儿认识数字1-5,并学习正确书写数字。
教师组织幼儿开展“小松鼠送礼物”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巩固数字1-5的认识。
教师出示课件《小松鼠送礼物》,引导幼儿观察小松鼠送礼物的规律。
教师组织幼儿分组讨论,合作完成小松鼠送礼物的任务。
3.拓展活动教师出示小礼物盒,让幼儿用数字1-5装饰礼物盒,培养幼儿的创造力。
教师组织幼儿开展“小松鼠送礼物”表演,让幼儿在表演中体验数学乐趣。
六、教学反思2.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引导幼儿观察、操作,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及合作能力。
3.通过拓展活动,让幼儿在创作、表演中体验数学乐趣,激发幼儿对数学的兴趣。
4.本节课的教学难点在于引导幼儿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不断引导、鼓励幼儿。
5.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还需关注幼儿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提高教学效果。
重难点补充:1.教学重点:数字1-5的认识: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小松鼠玩偶,提问:“小松鼠有几只眼睛?几只耳朵?”通过这种方式让幼儿初步感知数字1。
正确书写数字:教师用彩笔在黑板上演示数字1-5的书写笔顺,并边演示边口诀:“一横一竖1,小小鸭子2,两只耳朵3,小旗帜4,小弯钩5。
《小老鼠送礼》幼儿园活动教案

《小老鼠送礼》幼儿园活动教案第一章:活动目标1.1 认知目标:让幼儿认识小老鼠送礼的故事情节,了解小老鼠送给朋友的礼物。
1.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表达能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1.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友善、分享的优秀品质,懂得珍惜友谊。
第二章:活动准备2.1 教具准备:小老鼠手偶、故事图片、礼物道具等。
2.2 环境准备:营造一个温馨、欢乐的活动氛围。
第三章:活动过程3.1 导入:教师出示小老鼠手偶,引起幼儿兴趣,引导幼儿说出小老鼠的特点。
3.2 故事讲述:教师通过故事图片,讲述小老鼠送礼给朋友的过程,引导幼儿观察小老鼠送给朋友的礼物。
3.3 情景扮演:教师组织幼儿分组进行情景扮演,让幼儿体验小老鼠送礼的快乐。
第四章:活动拓展4.1 讨论:教师引导幼儿讨论小老鼠送礼的意义,让幼儿认识到分享的重要性。
4.2 手工制作:教师指导幼儿制作小老鼠送礼的手工制品,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
5.1 回顾:教师带领幼儿回顾活动过程,让幼儿巩固所学内容。
第六章:教学资源6.1 故事绘本:《小老鼠送礼》6.2 角色手偶:小老鼠、小兔子、小熊等6.3 礼物道具:花朵、糖果、小玩具等6.4 教学课件:故事情节图片、动画视频等第七章:教学方法7.1 讲授法:教师通过讲解,使幼儿了解故事情节和礼物意义。
7.2 互动讨论法:教师引导幼儿参与讨论,培养幼儿的表达能力和思考能力。
7.3 情景扮演法:教师组织幼儿进行角色扮演,提高幼儿的参与度和体验感。
7.4 动手操作法:教师指导幼儿制作手工,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第八章:教学评价8.1 观察评价:教师在活动过程中观察幼儿的表现,评价幼儿对故事情节的理解和参与度。
8.2 幼儿自评:鼓励幼儿在活动结束后进行自我评价,提高幼儿的自信心。
8.3 家长反馈:教师与家长沟通,了解幼儿在家庭中的表现,以便更好地指导幼儿。
第九章:教学建议9.1 教师在活动中要注重情感投入,营造温馨、欢乐的氛围。
《十五只老鼠送礼物》幼儿园中班数学优秀教案

《十五只老鼠送礼物》幼儿园中班数学优秀教案【活动目标】1、在为小老鼠们选礼物避开猫的故事情境中,运用分类、计数等方法,尝试统计。
2、体验帮助他人的快乐。
【活动重点】阅读老鼠们投票的有关画面,运用数数、比较、说出总数等方法,尝试统计。
【活动难点】理解老鼠们为了避开猫,选礼物送礼物的有关情节,在讨论、投票过程中帮助老鼠们选出最适合的礼物避开猫。
【活动准备】PPT、幼儿操作材料(统计表、数字卡片、贴纸若干)【活动过程】一、故事导入十五只老鼠就住在仓库里,仓库里很温暖舒适,每个袋子里都装满了食物。
有一天,老鼠们发现仓库里乱七八糟,还留了一张纸条(胆小鬼,你们好啊,我是农场主的猫。
今天就算我的自我介绍了,下次见面时,我会饱餐一顿。
明白吗?)谁来过了?老鼠们看到猫要吃了它们可害怕了?你们能想个办法帮助老鼠们吗?老鼠们也聚在一起商量,最后它们商量的结果是在猫脖子上挂点什么?二、感知统计1、继续讲述故事:在脖子上挂什么好呢?有的老鼠说:“挂重的东西,让猫动弹不得。
”有的老鼠说:“可是太沉,我们怎么搬呢?”“不行,挂重的。
”“不行,挂轻的”就这样,小老鼠们闹腾开了。
提问:小朋友们,你们觉得在猫脖子上挂重的东西还是轻的东西呢?出示锁和羽毛的图片,你们觉得哪张图片代表轻的东西,哪张图片代表重的东西。
幼儿举手表决。
2、小朋友们认为挂—的多,那我们来看看小老鼠们是怎么选的?ppt表一,我们一起数数,选挂重的东西的老鼠们有几只?选挂轻的东西的老鼠们有几只?哪一队多?小结:选择挂重东西的一队有5只老鼠,选择挂轻东西的一队有10只老鼠,10比5多,所以,老鼠们决定挂轻的东西。
三、尝试统计。
1、幼儿投票:重点提问:(1)轻的东西选什么挂上呢?(幼儿讨论)(2)(出示有味道的、会发光的、有声音的物体)老鼠们选了哪几样物体?为什么选这些?小结:袜子、香水能发出臭味,给猫带上就能闻到味道;电筒、灯笼有光亮,给猫带上远远地能闻到味;哨子、铃铛等有声音,如果哨子响就知道猫来了。
最新《小老鼠送礼》说课稿范文

《小老鼠送礼》说课稿最新《小老鼠送礼》说课稿范文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说课稿,借助说课稿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
怎么样才能写出优秀的说课稿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小老鼠送礼》说课稿,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说计划意图:1、在一样平常运动中,游戏是幼儿最喜好的运动方法。
音乐游戏则是反应幼儿的生存和他们的情趣,在幼儿生存、进修、娱乐的历程中,不雅察、相识他们的喜、怒、哀、乐和他们的喜好及行动特色,积聚起来加以提炼,反应幼儿生存。
纲领中指出:幼儿是教诲运动的努力到场者而非被动者,运动内容必需与幼儿爱好、须要及担当本领相符合,以引诱幼儿向近来目的生长区生长。
《小老鼠送礼》的音乐流通、动人、节拍光显,具有行动性和故事性,富有情趣,音乐幽默、滑稽,深受幼儿喜好。
连系大班幼儿的年事特色及其喜好,我计划了音乐游戏《小老鼠送礼》。
2、根据《纲领》目的中指出:努力应用说话、行动、心情等方法举行缔造性地表示和表达,在卖力研讨阐发课本的根本上勇敢对课本举行创编,让孩子们的缔造性头脑获得进一步的生长。
在运动中,我以游戏的情势贯串运动始终,让幼儿在与情况的交互感化下得到生长。
二、说运动目的:凭据《纲领》和讲授内容,连系大班幼儿的现实生长程度,我订定了得当幼儿近来生长区生长的三个目的:1、在熟习歌曲旋律的根本上,学唱游戏歌曲。
2、经由过程听故事、幼儿园教案看木偶演示等运动,创编游戏行动,学会游戏的弄法。
3、能服从游戏法则,体验游戏幽默、滑稽的痛快情趣。
三、说运动的重点、难点:1、重点:凭据《纲领》和幼儿的已有履历、程度我以为此运动的重点在于明白歌词的根本上幼儿创编行动,而且加上本身的心情。
对付冲破重点接纳的要领是:在幼儿已有生存履历的根本上,操纵故事性较强的歌词引诱幼儿施展想象,从中建构努力、有用的师生互动,从而让重点得以办理。
2、难点:是能在游戏中机动应用已有履历举行缔造性的游戏。
对付冲破难点接纳的要领是:为幼儿创设宽松、痛快的运动气氛,接纳勉励、表彰、引诱以及个体引导的要领,让幼儿勇敢想象、表示,从而使缔造性头脑获得生长,在游戏中让难点得以办理。
中班下学期数学教案《送礼物》含反思

中班下学期数学教案《送礼物》含反思中班下学期数学教案《送礼物》含反思(精选9篇)中班下学期数学教案《送礼物》含反思 1【活动目标】1、调动幼儿快乐与活动的积极性。
2、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3、学会8的形成,知道7添上1是8,8里面有8个1。
4、让幼儿学习简单的数学题目。
5、乐意参与活动,体验成功后的乐趣。
【活动准备】1、各种小动物的卡片各8个,动物食物卡片各8个。
2、8种不同颜色的小旗子,插塑片、各种珠子若干,幼儿操作用卡片若干。
3、在活动室布置数量是8的物品。
【活动过程】一、开始部分:教师出示各种卡片,引起幼儿兴趣。
二、基本部分: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各种动物是多少。
让幼儿数一数来了几只小猴?几只小熊?让幼儿比比谁多谁少?知道8比7多1,7比8少1。
请幼儿玩游戏“为小猴和小熊送礼物”,让幼儿操作食物卡片并对应比较,送给两只小动物的礼物一样多吗?谁多谁少?想一想用什么办法能让它们一样多?引导幼儿用添上一个或去掉一个的办法变成一样多,并说出7添上1是8。
教师出示7种不同颜色的'小旗子,让幼儿点数后说出总数,然后添上另一种颜色的旗子,请幼儿回答现在是几面旗子?观察一下,这8面旗子的颜色一样吗?引导幼儿理解8里面有8个1。
游戏“听口令”,请幼儿从许多插塑片和珠子中取出比7多1的珠子,然后数一数一共是多少,送给小动物。
结束部分:教师总结,讲评幼儿表现。
活动延伸:日常活动中,让幼儿找一找活动室里哪些东西数量是8个,互相说一说观察结果,幼儿可以相互评判,比比谁找的多又对。
活动反思整个活动贴近幼儿的经验,适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
活动中创设情境,运用游戏等不同形式开展;孩子们能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感知物体的数量和点卡之间的匹配关系。
幼儿思维活跃,大胆发言,尝试说出完整的话,提高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课件制作动态,富有童真童趣,吸引幼儿;老师设计问题使每个幼儿都积极、主动、愉快地参与活动,气氛活跃,富有激情达到了预定的目标。
小松鼠送礼物中班数学教案

小松鼠送礼物中班数学教案教案概述:本教案是针对中班学生开展的数学教学活动,以小松鼠送礼物为主题,通过有趣的游戏和互动,在培养学生数学思维和逻辑能力的同时,提高他们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理解数学中的数学关系和逻辑思维。
2. 提高学生进行数学计算和问题解决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和分工合作的意识。
4. 增强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教学准备:1. 小松鼠的玩具礼物。
2. 数字卡片。
3. 数学练习册。
教学过程:Step 1: 引入教师通过展示小松鼠的玩具礼物,激发学生的兴趣。
然后教师给学生分发数字卡片,让学生把数字卡片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
Step 2: 分组游戏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由4-5名学生组成。
教师给每个小组发放相同的数字卡片,要求学生按照数字大小进行排序,然后检查学生排列的结果。
鼓励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和讨论,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字大小的概念。
Step 3: 数量比较游戏教师给每个小组准备一些小球或计数器。
然后,让学生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数量比较。
例如,教师可以要求学生比较两组小球的数量,然后决定哪一组的数量多或少。
通过游戏,帮助学生理解数量大小的概念,并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
Step 4: 数学练习册将学生分成小组,给每个小组发放数学练习册。
让学生按照练习册上的要求进行解题,同时鼓励他们相互合作和互助。
教师可以巡视每个小组,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
Step 5: 礼物送给小松鼠教师告诉学生,小松鼠要过生日了,他收到了很多礼物,但是他忘记了礼物的顺序。
让学生根据自己在步骤一中的排列顺序,帮助小松鼠排序礼物。
教师可以设置几个不同难度级别的排序问题,让学生逐步提升自己的数学能力。
Step 6: 总结教师与学生一同回顾本堂课的内容,强调重要的数学概念和解题方法,鼓励学生多思考、多实践,并与他人分享自己的学习经验。
板书设计:- 数字大小排列- 数量比较游戏- 数学练习册解题方法- 小松鼠收到的礼物排列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活动,学生们在愉快的氛围中体验了数学的乐趣。
幼儿园的音乐领域《小老鼠送礼》说课稿

幼儿园的音乐领域《小老鼠送礼》说课稿1、在日常活动中,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方式。
音乐游戏那么是反映幼儿的生活和他们的情趣,在幼儿生活、学习、娱乐的过程中,观察、了解他们的喜、怒、哀、乐和他们的爱好及动作特点,积累起来加以提炼,反映幼儿生活。
纲要中指出:幼儿是教育活动的积极参与者而非被动者,活动内容必须与幼儿兴趣、需要及承受能力相吻合,以引导幼儿向最近目标开展区开展。
《小老鼠送礼》的音乐流畅、动听、节奏鲜明,具有动作性和故事性,富有情趣,音乐诙谐、幽默,深受幼儿喜欢。
结合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及其爱好,我设计了音乐游戏《小老鼠送礼》。
2、依据《纲要》目标中指出:积极运用语言、动作、表情等方式进展创造性地表现和表达,在认真研究分析教材的根底上大胆对教材进展创编,让孩子们的创造性思维得到进一步的开展。
在活动中,我以游戏的形式贯穿活动始终,让幼儿在与环境的交互作用下获得开展。
根据《纲要》和教学内容,结合大班幼儿的实际开展水平,我制定了适合幼儿最近开展区开展的三个目标:1、在熟悉歌曲旋律的根底上,学唱游戏歌曲。
2、通过听故事、看木偶演示等活动,创编游戏动作,学会游戏的玩法。
3、能遵守游戏规那么,体验游戏诙谐、幽默的愉快情趣。
1、重点:根据《纲要》和幼儿的已有经历、水平我认为此活动的重点在于理解歌词的根底上幼儿创编动作,并且加上自己的表情。
对于突破重点采用的方法是:在幼儿已有生活经历的根底上,利用故事性较强的歌词引导幼儿发挥想象,从中建构积极、有效的师生互动,从而让重点得以解决。
2、难点:是能在游戏中灵活运用已有经历进展创造性的游戏。
对于突破难点采用的方法是:为幼儿创设宽松、愉快的活动气氛,采用鼓励、表扬、引导以及个别指导的方法,让幼儿大胆想象、表现,从而使创造性思维得到开展,在游戏中让难点得以解决。
根据幼儿身心开展特点、年龄特点,在活动中,所运用的方法、手段注重感受性、体验性等。
1、知识经历的准备:熟悉《小老鼠送礼》的旋律,丰富幼儿的生活经历。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十五只老鼠送礼物》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十五只老鼠送礼物》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幼儿应能够:1.学会用快速而准确的方法数数。
2.了解“十”这个概念,并能熟练使用。
3.掌握小学算术概念,如加减法、换位加法等。
4.增强合作意识,体验与伙伴合作的快乐。
教学重点1.十以内数数方法的使用。
2.十以内小学算法的运用。
教学难点1.解决小学算法运用中的困难。
2.激发幼儿对数学的兴趣。
教学准备1.教学用具:数学小老师课本、十颗小石子、十五只小老鼠模型。
2.教学环境:教室内另设3个小组活动区。
教学过程第一部分:理论学习1.理论简介本节课的主题是《十五只老鼠送礼物》。
小老鼠们为了庆祝小兔生日,决定送上自己的礼物。
他们每个人都送了不少于1个礼物,有的送3个、有的送4个。
假如最终获得了全部的礼物是10个,那么你能快速算出每一只小老鼠送了多少个礼物吗?2.学会使用十以内数数方法采用参照物数数法:手指、卡片、小石子、小玩具等。
让幼儿把石子放在手中,尝试用十以内的数来数十五个石子,通过实践帮助幼儿学会快速而准确的数数方法。
3.掌握小学算术概念让幼儿通过中班数学小老师课本上的加减法练习,并针对幼儿难以掌握的概念进行具体的示范,让幼儿掌握小学算术的概念。
第二部分:实践演练1.活动简介为了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小学算术概念,本次课程将开展“猜礼物数量”比赛。
2.活动步骤(1)将班级分为三个小组,每个小组对应一个活动区。
(2)在活动区内摆放一个有不同数量礼物的盒子,让幼儿猜测盒子内有多少个礼物。
猜测时间为5分钟。
(3)最终在全班范围内统计出猜对数量最多的小组,并给予奖励。
第三部分:总结回顾在课程结束前,通过回顾整个课程的教学过程,帮助幼儿进行知识点的巩固和回顾,并通过小组讨论,分享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经验和感受,激发幼儿对数学的兴趣和学习兴趣。
教学评价1.通过本次课程的教学,幼儿能够通过玩耍学习快速而准确的数数方法。
2.幼儿对十以内的数有更深刻的理解。
2023年《小老鼠送礼》说课稿(精选10篇)

2023年《小老鼠送礼》说课稿(精选10篇)《小老鼠送礼》说课稿篇1活动目标:1、学习观察图片,理解图片中的内容。
2、能较清晰、完整地表述图片的内容。
活动准备:经验准备:幼儿认识老鼠、小兔、小松鼠、小青蛙、小猪等动物。
物质准备:准备小礼物若干。
材料配套:教育挂图《领域活动语言老鼠阿姨送礼物》,背景底板、动物卡片(老鼠阿姨、小兔子、小松鼠、小青蛙、小猪)、房子卡片、小礼物若干。
活动过程:1、出示房子图片,引导幼儿想象房子里住着谁?师:小朋友,你们看看这是什么呀?猜猜里面会住着谁呢?2、出示教学挂图①引导幼儿观察图片中的内容,并大胆讲述观察到的内容。
(1)里面有谁?它在做什么?它的动作是怎样的?(请幼儿模仿老鼠阿姨的动作,帮助幼儿学习词汇"端")(2)老鼠阿姨手里会"端"着什么呢?(礼物)(3)她脸上的表情是什么样的?(笑眯眯的)(4)老鼠阿姨端着礼物,笑眯眯的会说什么呢?(快来呀,谁要礼物,快来拿吧。
)引导幼儿一起讲述挂图①:在一片美丽的草丛中,有一座小房子,从里面走出了一位老鼠阿姨,它手上端着一盘的礼物。
(5)还会有谁会来呢?3、观察教学挂图(1)有谁跑来拿礼物了?还有谁呢?(2)教师小结:有……有……有……还有……(有小松鼠、有小兔子、有小青蛙、还有小猪)(3)它们是怎么样来拿礼物呢?(跑来)(4)跑的动作是怎么样的?请一个小朋友来模仿一下(小结:跑的很快,像飞一样的,我们说它是"飞跑")(5)它们的表情又是什么样的呢?;(引导幼儿模仿他们的动作表情)(6)边跑边说什么呢?("我们来了")引导幼儿一起讲述挂图②:听到老鼠阿姨的叫声,小松鼠、小兔子、小青蛙、还有小猪,他们迈开大步很快地飞跑过来,脸上非常着急,边跑边说:"我们来了!"他们可高兴了。
5、利用背景底板,引导幼儿共同讲述出示底板,教师边逐一出示房子、老鼠阿姨、礼物、小松鼠、小兔子、小青蛙、小猪的图卡,边引导幼儿完整地讲述。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小松鼠送礼物》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小松鼠送礼物》一、教学目标1.能够认识数字2、3以及相应的数量概念;2.能够简单地比较大小,区分“多”、“少”的概念;3.能够理解加法概念,掌握通过加法解决问题的方法;4.能够培养幼儿对数学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1. 数字认识在课堂上通过“数来数去”游戏的形式,帮助幼儿更好地认识数字2、3,并学习相应的数量概念。
教师在黑板上画出相应的点数,让幼儿数出数量,并提醒他们用数字写下来,反复巩固更好地掌握数字。
2. 比较大小通过比较2、3的数量,帮助幼儿理解“多”、“少”的概念,引导他们注重数量的比较。
从玩具盒子里拿出不同数量的玩具,让幼儿数出来并比较大小,提醒他们更清楚地认识到数量的多少。
3. 加法概念在故事《小松鼠送礼物》引出问题,让幼儿猜猜小松鼠要送几个礼物给小朋友。
通过幼儿的猜测,教师可以引导他们理解加法概念,并问到如何用加法求出小松鼠要送几个礼物。
4. 通过加法解决问题提供一些实际的物品,例如水果或糖果,引导幼儿通过加法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
比如,教师可能会问道:“如果小朋友们一共有4个苹果,在你们的家庭里有3个苹果,你们家一共会有几个苹果?”这样的问题可以帮助幼儿巩固并应用所学知识。
三、教学过程1. 数字认识1.在黑板上画出2个点,帮助幼儿认识数字“2”,让他们数出来,并用笔在黑板上写下来;2.不断反复,画出更多数量的点,引导幼儿自己认识数字和数量概念;3.在幼儿的练习中,教师可以引导他们使用更多的数学符号,例如“+”和“=”,以便在以后的学习中更好地应用。
2. 比较大小1.提供不同数量的物品,引导幼儿反复比较大小,理解数量的概念;2.在比较的过程中,询问和观察幼儿的想法和行动,及时纠正并提高认识。
3. 加法概念1.向幼儿介绍故事《小松鼠送礼物》的情节,引导他们想象小松鼠要送几个礼物;2.鼓励幼儿猜测小松鼠要送多少个礼物,引导他们用加法求解。
4. 通过加法解决问题1.提供物品,例如水果或糖果,引导幼儿通过加法来解决问题;2.同时,教师应当在幼儿的实践过程中及时纠正有错误的计算方法,鼓励幼儿继续尝试。
中班优秀数学教案《小松鼠送礼物》

中班优秀数学教案《小松鼠送礼物》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数数的概念,并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对数数的理解;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注意力,提高幼儿的综合运算能力;3. 通过游戏的方式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二、教学准备:1.用具:纸板、彩色卡片、小木棍、糖果、星星装饰物;2.教具:数学游戏卡片、数数算数的玩具、物品。
三、教学过程:1. 导入(10分钟)教师可以利用数学游戏卡片或数数算数的玩具引导幼儿进行数数比较大小的游戏,让幼儿回顾并巩固数数的基本知识。
例如,教师拿出两个玩具,让幼儿说出哪个数量多,并通过比较大小的方式来进行评判。
2. 讲解故事(10分钟)使用教师准备好的彩色卡片制作出一个小松鼠和一些礼物。
教师根据准备好的故事内容,讲解“小松鼠送礼物”的故事。
激发幼儿的情感,引起他们的兴趣和好奇心。
3. 游戏环节(20分钟)a. 观察数数:教师在纸板上画出一行圆圈,每个圆圈上贴上一个星星装饰物。
教师给每个幼儿一张卡片,上面写有一个数字,然后让幼儿根据自己卡片上的数字,把对应数量的星星点亮。
幼儿通过观察数数,找到对应数量的星星装饰物。
b. 数数游戏:教师把彩色卡片放到小木棍上,然后放在一起,每个小组从中抽一张彩色卡片,组员根据卡片上写的数字,取对应数量的糖果。
幼儿通过合作游戏,培养团队合作意识和综合运算能力。
4. 总结提问(10分钟)教师通过提问的方式对本次活动进行总结,并巩固幼儿对数数的理解。
例如,问幼儿:“在游戏中,我们是怎样数数的?”“卡片上的数字和礼物上的星星有什么关系?”等。
5. 游戏复习(10分钟)教师可以通过数学游戏卡片或数数算数的玩具,让幼儿进行数数的比较和操作,巩固本节课学习的内容。
四、教学总结: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幼儿了解了数数的概念,培养了观察力和注意力,提高了综合运算能力,同时培养了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通过游戏的方式,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知识,达到了教学目标。
中班数学说课稿《小松鼠送礼物》(2篇)

中班数学说课稿《小松鼠送礼物》一、说教材:《情境互动式幼儿数学教育课程》以孩子熟悉的情境主题为组织教学的逻辑线索,在主题中按照不同阶段幼儿的年龄特点,引导幼儿与教师、与同伴以及与情境和材料互动,实现培养幼儿“主动学习、逻辑推理、创造思考、解决问题”的教学主旨。
根据幼儿已有的生活经验,我共设计了4个环节,情境贯穿整个活动之中。
在游戏娱乐的过程中自我检测与评价。
感到学数学是愉快的。
二、说目标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班里幼儿的实际情况,我确立了以下目标:1、培养幼儿的辨别能力,发展方位知觉2、通过活动,认识区别上中下空间方位,学习方位词上面,中间,下面其中目标二设定为重难点。
三、说准备根据活动的需要,制作1、情境数学课件;2、操作教具:人手一套。
幼儿在体验游戏的愉快过程中,进一步掌握确定空间方位的方法。
本环节的操作更有趣有效,发挥了很好的作用。
活跃了课堂气氛,每个孩子都非常的积极。
四、说教法、学法(一)教法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游戏是每个幼儿都感兴趣的活动。
我采用了游戏法来吸引幼儿的兴趣。
正如杜威所说的:游戏就象是一个“糖衣”,让幼儿在“糖衣”的诱惑下,把本来难以下咽的“苦药”吞咽下去。
让幼儿在游戏的情境中,主动积极、自愿地去探索和发现,以自己的方式获得经验。
真正体现幼儿在活动的主体地位。
整节课以游戏活动贯穿,进一步让幼儿掌握确定空间方位的方法。
我还采用观察操作法、赏识激励法引导幼儿在游戏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树立孩子的自信心,从而使本活动达到科学性、趣味性、愉悦性的和谐统一。
(二)学法中班下学期幼儿学习能力有了一定的增强、游戏水平也有很大提高。
所以,在一系列循序渐进、富有情境性的游戏中促进了幼儿对空间方位的认识,丰富的游戏带动了生生互动、师生互动,既体现了“以幼儿发展为本”的理念,也促成了“合作探究式”师生互动的形成。
五、说教学程序(一)整体思路意图本节教育活动为一课时。
整节课以小松鼠去锻炼—一路走过的地方——看到好吃的——送礼物给号朋友为线索4个环节,有趣有效的情境游戏发挥了很好的作用。
中班数学教案老鼠送礼物

中班数学教案老鼠送礼物中班数学教案:老鼠送礼物【引言】在中班阶段,数学教学应注重培养幼儿对数学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好奇心与探索欲望。
本教案以“老鼠送礼物”为主题,旨在通过趣味性的数学活动,让幼儿在游戏中感受到数学的乐趣,培养他们的观察力、逻辑思维和操作能力。
【教学目标】1. 能够辨别不同大小的礼物,并进行排序。
2. 能够根据指示数出一定数量的礼物,培养幼儿的数数能力。
3. 能够将礼物按照指定的数量分配给不同的老鼠,锻炼幼儿的分组能力。
4. 能够用手指逐一指出给定数量的礼物,培养幼儿的一一对应能力。
5. 能够理解礼物的数量可以通过数目进行表示。
【教学准备】1. 礼物模型或图片(不同大小的礼物,可用彩纸制作)。
2. 模型老鼠(可以是毛绒玩具老鼠或卡通老鼠图片)。
3. 数字卡片(1-10),可自行制作或购买。
4. 分组板、小篮子或盘子(表示不同老鼠)。
5. 计数棒或手指模型。
【教学过程】一、引入(幼儿在朗读并分辨不同数字的礼物)1. 教师做好充分准备,将不同大小的礼物模型或图片摆放在课桌上,并请幼儿坐成小组。
2. 教师拿出数字卡片1,展示给幼儿看,并询问:“这是几个礼物?”3. 引导幼儿观察礼物的数量,并鼓励他们用手指逐一指出。
4. 教师提问:“这个礼物是大的还是小的?”引导幼儿辨别不同大小的礼物。
5. 教师逐步提高数字,并重复以上步骤。
二、排序游戏(幼儿通过比较大小进行排序)1. 教师将各种大小的礼物随意放置在桌面上,并邀请幼儿来进行排序。
2. 引导幼儿观察每个礼物的大小,并请他们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3. 鼓励幼儿在排列的过程中相互合作,帮助他们培养团队合作意识。
三、数数游戏(幼儿通过数数给出指定数量的礼物)1. 教师将礼物分成若干组,并随机摆放在桌面上。
2. 教师展示数字卡片,要求幼儿根据数字卡片上的数量,数出相应个数的礼物。
3. 鼓励幼儿用手指逐一指出,同时辅助使用计数棒或手指模型,帮助幼儿进行数数。
2024年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送礼物》

2024年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送礼物》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材第四章《生活中的数学》,详细内容为“送礼物”。
通过描述小动物们送礼物给朋友的情景,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感知和操作,培养幼儿对数、量、形的认知。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能够通过观察、操作,理解送礼物过程中涉及的数、量、形等数学概念。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提高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幼儿合作、分享的品质,增强幼儿的社交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幼儿在送礼物情景中,感知和理解数、量、形。
难点:如何引导幼儿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故事卡片、礼物模型、数字卡片、形状卡片等。
2. 学具:操作材料(礼物盒、彩球、小汽车等)、画纸、画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讲述小动物送礼物给朋友的情景,引导幼儿关注故事中的数学元素。
2. 例题讲解(10分钟)通过故事卡片展示,讲解小动物们如何分配礼物,引导幼儿理解数、量、形。
例如:小兔子有5个苹果,要分给3个朋友,怎么分?3. 随堂练习(10分钟)分组操作,让幼儿用学具进行送礼物游戏,巩固数学概念。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幼儿疑问。
教师点评,强调重点知识。
六、板书设计1. 故事情景板书:小动物送礼物2. 数量关系板书:数字、量词、形状3. 操作步骤板书:送礼物游戏步骤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一幅小动物送礼物的画,并标注数量关系。
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表现,了解他们对数学概念的理解程度,调整教学方法。
2. 拓展延伸:组织家长参与活动,让幼儿在家庭中继续练习送礼物游戏,巩固数学知识。
同时,鼓励幼儿与家人分享所学知识,提高幼儿的社交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2. 实践情景引入的设置3. 例题讲解的深度和广度4. 随堂练习的设计与指导5. 板书设计的清晰与逻辑性6. 作业设计的针对性与实践性7. 课后反思与拓展延伸的实际应用详细补充和说明: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重点在于让幼儿通过送礼物情景,自然地接触和感知数学概念,难点则在于如何引导幼儿将这些感知转化为实际的数学操作和问题解决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园中班数学说课稿《小松鼠送礼物》
幼儿园中班数学说课稿《小松鼠送礼物》
一、说教材:
《情境互动式幼儿数学教育课程》以孩子熟悉的情境主题为组织教学的逻辑线索,在主题中按照不同阶段幼儿的年龄特点,引导幼儿与教师、与同伴以及与情境和材料互动,实现培养幼儿“主动学习、逻辑推理、创造思考、解决问题”的教学主旨。
根据幼儿已有的生活经验,我共设计了4个环节,情境贯穿整个活动之中。
在游戏娱乐的过程中自我检测与评价。
感到学数学是愉快的。
二、说目标
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班里幼儿的实际情况,我确立了以下目标:
1、培养幼儿的辨别能力,发展方位知觉
2、通过活动,认识区别上中下空间方位,学习方位词上面,中间,下面
其中目标二设定为重难点。
三、说准备
根据活动的需要,制作
1、情境数学课件;
2、操作教具:人手一套。
幼儿在体验游戏的愉快过程中,进一步掌握确定空间方位的方法。
本环节的操作更有趣有效,发挥了很好的作用。
活跃了课堂气氛,每个孩子都非常的积极。
四、说教法、学法
(一)教法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游戏是每个幼儿都感兴趣的活动。
我采用了游戏法来吸引幼儿的兴趣。
正如杜威所说的:游戏就象是一个“糖衣”,让幼儿在“糖衣”的诱惑下,把本来难以下咽的“苦药”吞咽下去。
让幼儿在游戏的情境中,主动积极、自愿地去探索和发现,以自己的方式获得经验。
真正体现幼儿在活动的主体地位。
整节课以游戏活动贯穿,进一步让幼儿掌握确定空间方位的方法。
我还采用观察操作法、赏识激励法引导幼儿在游戏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树立孩子的自信心,从而使本活动达到科学性、趣味性、愉悦性的和谐统一。
(二)学法
中班下学期幼儿学习能力有了一定的增强、游戏水平也有很大提高。
所以,在一系列循序渐进、富有情境性的游戏中促进了幼儿对空间方位的认识,丰富的游戏带动了生生互动、师生互动,既体现了“以幼儿发展为本”的理念,也促成了“合作探究式”师生互动的形成。
五、说教学程序
(一)整体思路意图
本节教育活动为一课时。
整节课以小松鼠去锻炼—一路走过的地方——看到好吃的——送礼物给号朋友为线索4个环节,有趣有效的情境游戏发挥了很好的作用。
活跃了课堂气氛,每个孩子都非常的积极。
(二)活动流程
本次活动,我一共设计了四个环节
一、情境导入
通过情境导入,调动幼儿情绪,缓解对陌生环境的拘束感,并通过小松鼠去锻炼引入今天活动的内容。
师:“瞧,这是谁呀?”(小松鼠)PPT
它急急忙忙的是要去哪里呀,原来小松鼠是要去锻炼,你们看它来到了哪里?
二、布题
1、在山下看到了什么?(在山下看到了小草)小松鼠往山上爬,他爬到了哪里?看到了什么?(爬到了山的中间,学说中间。
看到了盛开的小花)小松鼠继续往上爬,爬到了哪里了(山上,学说山上),在山上看到了一个小亭子。
这时候他觉得肚子饿了,他走到小亭子里,看到里面有好多好吃,有猕猴桃,苹果和梨子(出示操作卡)还有一些好吃的,到底是什么呢?我们一起来听一听,猜一猜(1)头上长绿叶,身上方格格,东北部长她,全身黄颜色。
把你们猜的东西放在苹果的上面;对不对呢,让我们一起来看。
(2)听录音,把你们猜的东西放在猕猴桃和梨子的中间;
(3)这个东西害羞地露出半个脸,会是什么呢,我们一起把他叫出来吧。
在苹果的下面原来是草莓。
2、小松鼠看到这么多好吃的东西,非常的开心,把肚子吃的饱饱的,去看望他的朋友了。
他的朋友会是谁呢?(出示三个朋友)调皮的小松鼠把给朋友的礼物藏在了大树上。
(出示操作卡片)大树上有三根线小松鼠会把谁的礼物放在上面、中间和下面呢?出示准备的礼物让小朋友看一下。
三、幼儿操作。
边操作边说谁的礼物放在上面,谁的礼物放在中间,谁的礼物放在下面。
四、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