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核心素养-地理实践力的探索20
学生核心素养之地理实践力的培养
学生核心素养之地理实践力的培养随着教育行业的不断变革与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已经成为全球教育界的焦点。
其中,地理实践力是学生核心素养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
它不仅有助于推动学生掌握地理知识、培养地理思维,还能够拓展学生的视野、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因此,如何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力成为了教育工作者们所需要面对的重要问题。
地理实践力是指学生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技能与方法,实现对地理实际问题的认知、分析、应用和解决的能力。
这种能力的培养需要依靠教师的全方位指导,以及学校和社区资源的支持,同时还需要学生自身的积极参与和实践。
具体来说,下面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如何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力。
一、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地理实践动力激发学生对地理的热情是培养他们地理实践力的先决条件。
因此,教师需要采取多种方式,如科普宣传、地理话题讨论、新闻报道、地理实践活动等,充分展示地理学科的魅力,引导学生了解并感悟地理学科对人类文明的重要作用,进而激发他们的兴趣。
在此基础上,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个性和特点,量身定制地理实践任务,推动他们积极探索、实践,形成更高的地理实践动力。
例如,对于感性学习倾向的学生,教师可以安排野外探险活动、地理生态参观等实践任务;对于理性学习倾向的学生,教师可以安排数据分析、模拟实验、地图制作等实践任务。
二、注重实践过程中的方法与技能培养地理实践不仅仅是一种行动,还应当是一种方式和方法。
教师应该在实践任务中注重地理科学方法的引导和训练,帮助学生掌握地理思维方法的基本原则、能力和技巧,如分析归纳、归纳演绎、比较研究、地图解读、地质剖面绘制等方面的能力。
同时,教师还应强调地理技能方面的培养,如电子地图制作、土地利用调查、地质剖面制图、三维地球模型制作等技能。
只有在技能和方法的水平得到提升的前提下,才能更加深入地理解实践过程中的各种问题,形成更高的地理实践水平。
三、注重实践成果和应用价值的发掘地理实践的最终目的是通过地理学科理论和实践的紧密结合,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
高中地理教学中地理实践力的培养策略探索
高中地理教学中地理实践力的培养策略探索摘要:在地理学科教学中,要重视对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
在教学中老师要引导学生逐渐形成勤动手的好习惯,把所学的地理知识和社会实践联系起来,把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工作中去。
本文首先对高中地理实践性能力培养的意义和存在的问题作了简单的阐述,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套有效的实施策略,以期对高中地理教学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高中地理;实践力;培养措施1.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地理实践力的重要性1.1促进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在进行有关的地理实践中,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对周边的地理情况进行观测与学习的机会,从而能够持续提高他们的观察力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地理实践活动中,会涉及到许多教科书上没有的地理知识,这就要求师生之间进行合作,共同思考,共同观察,从而能够有效地解决地理实践活动中的问题。
1.2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索能力实践能力是高中地理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在地理教学中,既要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将所学知识充分的运用,又要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得到持续的发展。
地理课程的目的是让学生了解人们所生活的环境。
在实践操作中,地理专业人员把复杂的知识点化、具体化,使学生学得更容易。
尽管地理知识的学习难度在不断下降,但是,在地理教学过程中,实践活动仍然起着不可取代的重要作用。
通过地理实践活动,使学生对有关地理知识有更直观和更具体的认识,弥补了课堂上知识的不足。
同时,通过与之相适应的地理教学实践,可以使学生在地理教学中获得更多的知识,更好地开阔学生的地理视野。
2.高中地理教学中培养地理实践能力的现状2.1高中学校的地理教学资源不完善地理实践活动和其它学科实践活动的开展,都需要良好的教学条件作为支撑。
当前,我国大部分高中的数学、语言、外语等学科的教学设施比较完备,而地理教学方面的教学设备却很不健全。
比如,影像资料,观测站,网络地理信息等,这些都很有限。
另外,因为地理课程的内容多、知识的复杂性,高中地理课程资源还处在“建设中”的阶段。
探索高中生地理核心素养中地理实践力的培养-文档资料
探索高中生地理核心素养中地理实践力的培养
(贵州省织金县第一中学)地理核心素养在2014年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
中首次提出后,引起教育工作者的关注,相继在一些学术刊物及教研教改交流会中发表不同看法及意见。
地理核心素养的内涵有不同的理解及论述。
《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6年上半月8期有论文《核心素养在江苏地理试题中的体现》,《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6年上半月9期有论文《地理四大核心素养如何落地
生根》,《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5年上半月10期有论文《地理核心素养的基本问题》等。
如何培养和提高中学生的地理核心
素养?是目前许多中学地理教师不能不关注和研究的教学课题。
笔者所在的织金一中,目前高一年级学生大部分是来自本县山区
的农村孩子,普遍存在着初中地理知识较薄弱,学生学习主动性较差的现象。
高一年级新课程使用的是湘教版,学生对教材中涉及的地理原理、概念、规律等知识的理解能力有限,有些知识缺
少生活体验,只靠每周2课时的地理课堂教学,要达到课程标准的三维目标,难度较大。
如何使这些学生在地理课堂内形成高效
的学习效果?落实2014年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
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落实织金一中的立德润中的办学理念,以提高课堂效率,增强教学效果,是笔者目前致力研究的教
学专题。
关于地理核心素养之地理实践力培养的探索
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年第25期(总第644期)· 0·关于地理核心素养之地理实践力培养的探索吕智齐(甘肃省天水市第八中学 甘肃天水 741020)摘 要:地理实践力是满足学生终身发展必不可少的核心素养,有效组织地理实践活动是培养学生地理实践力的最佳途径。
教师通过组织学生对渭河小支流颍川河流域农药对水源污染的实践考察,提升了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
因此,开展课外实践活动,是地理工作者应该探索的永久课题。
关键词:地理核心素养;地理实践力;地理实践活动;农药包装;水源污染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地理教学要求培养对学生终身有用的地理核心素养。
地理实践力是地理核心素养之一,它是指人们在地理户外考察、社会调查、模拟实验等地理实践活动中所具备的行动能力和品质。
学生具备地理实践力,就能够运用适当的地理工具完成既定的实践活动,对地理探究活动充满兴趣与激情,并会用地理眼光认识和欣赏地理环境。
地理实践力是满足学生终身发展必不可少的核心素养,是21世纪的重要技能和探究工具。
我国中学地理教学多偏重课本,学生缺少在真实情景中的体验学习,无法有效地培养地理实践力。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躬行”就是实践,就是要开展地理课外实践活动。
本人认为,地理教学可以超越室内教学的时空界限,根据教材或者课题的需要,将地理“课堂空间”扩大,校园、野外、社会等很多地方都可作为地理教学的“课堂空间”。
下面,本人就以本校为例,谈如何在高中有效组织地理课外实践活动。
一、选好实践课题我校是甘肃省天水市第八中学,位于天水渭河谷地,南望秦岭,北接黄土高原,自然、人文地理丰富多彩。
在高一至高二阶段,本人设计如下实践活动可供选择:实施天文观测(如秋季星空观测,太阳黑子观测,观测北极星地平高度等);地貌观察(麦积山古冰川地貌观察,黄土地貌观察,渭河峡谷褶皱构造观察等);水文气象调查(在气象站对天水气象气候进行调查,在水文站对渭河含沙量等进行水文调查);在周边农村进行农业调查(如对元龙花椒调查);学校附近商业网点密度与效益的调查;身边的白色污染和水污染调查;对麦积山旅游资源的调查等等。
地理 核心素养
地理核心素养
地理的核心素养包括:
1. 地理知识:掌握地理学科的基本概念、原理和理论,了解地理相关的知识和事实。
2. 地理思维:培养地理思维方式,能够运用地理知识和方法,分析和解决与地理相关的问题。
3. 空间意识:具备空间感知和空间认知能力,能够理解和描述地理空间的特征、变化和相互关系。
4. 地图阅读和制图能力:能够有效地阅读、理解和分析地图,掌握制图的基本技巧和方法。
5. 环境意识:了解地球上的环境问题和生态系统,培养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意识。
6. 地球公民意识:具备跨文化理解和尊重不同文化和地域的能力,关注全球问题并积极参与解决。
7. 实践能力:能够运用地理知识和方法进行实地调查、研究和探索,掌握实践技能并能够解决实际问题。
总之,地理的核心素养包括对地理知识的掌握,地理思维的培养,空间意识的形成,地图阅读和制图能力的提高,环境意识的加强,地球公民意识的树立以及实践能力的培养。
高中地理教学落实核心素养培养的思考与实践
高中地理教学落实核心素养培养的思考与实践1. 引言1.1 背景介绍高中地理教学是培养学生地理素养和全面发展的重要环节,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地理知识已成为人们认识世界、理解现象的重要基础。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高中地理教学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需求,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已成为高中地理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
目前,我国高中地理教学存在着重视知识传授而忽视能力培养的倾向,学生缺乏运用地理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缺乏独立思考和创新的能力。
探讨如何落实核心素养培养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重要性,以及如何通过有效的方法和策略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已成为当前教育界亟需解决的问题。
本文旨在从高中地理教学核心素养的概念、重要性、培养方法和策略等方面展开探讨,通过案例分析,评价与展望的方式,总结出核心素养培养的关键点和未来发展方向,为高中地理教学的改革与发展提供借鉴和启示。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的内容应包括对高中地理教学落实核心素养培养的目标和意义的探讨。
研究的目的主要在于深入剖析当前高中地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探索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通过对核心素养培养的目的和意义进行研究,可以为进一步改进教学策略和方法提供重要的依据和指导。
研究的目的还包括探讨如何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力提升,帮助他们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更好地发展和应对挑战。
通过本研究的开展,旨在促进高中地理教学质量的提升,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和能力,为国家培养更多具有竞争力和创新力的优秀人才做出积极贡献。
1.3 意义高中地理教学落实核心素养培养的意义是多方面的。
核心素养培养可以促进学生综合运用各种知识、技能和情感素养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通过高中地理教学落实核心素养的实践,可以促进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学习动机。
核心素养培养还可以促进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全球意识的培养,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跨文化交流能力。
学生核心素养之地理实践力的培养
学生核心素养之地理实践力的培养一、地理实践力的概念地理实践力,是指学生在地理学习中,通过实际操作和实践活动,掌握并运用地理知识、技能、方法和手段,解决地理问题和地理实践活动的能力。
地理实践力的培养,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地理知识和技能,更要求学生具备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和创新能力。
地理实践力的培养,需要注重学生的实际操作和实践活动,通过真实的地理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1.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2. 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地理实践力的培养,可以帮助学生全面发展,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地理实践活动中,学生需要动手操作、观察实地情况,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思考和分析,这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
地理实践活动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创新思维,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3. 增强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通过地理实践活动,学生可以感受到地理知识的实际应用和实际意义,从而增强对地理学科的兴趣和热爱。
地理实践活动可以使学生更加深入地理实践,感受到地理学科的魅力,激发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和热情,从而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1. 注重实践环节的设计在地理教学中,要注重实践环节的设计,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实践活动来探索和发现地理知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可以通过实地考察、实验操作、模拟演练等方式,使学生更加深入地理实践,提高学生对地理学科的认识和理解。
2. 引导学生参与实践活动3. 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在地理教学中,要鼓励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可以提供适当的学习资源和指导,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求,进行地理实践活动的开展和探索,培养学生积极探究的态度和方法。
4.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在现代教育中,地理实践力的培养已经成为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之一。
通过地理实践活动,学生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地理知识,提高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和创新思维,增强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和热爱,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竞争力。
学生核心素养之地理实践力的培养
学生核心素养之地理实践力的培养一、实践是地理学习的重要手段地理学习并非只是停留在书本知识的掌握,更需要通过实践来巩固和深化学习。
在课堂上,老师可以通过实地考察、实验观察、地图解析、气候观测等方式来引导学生进行地理实践活动。
在实践中,学生能够更好地感性理解地理概念,加深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二、培养地理实践能力的重要性1. 增加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通过实践,学生能够更深入地了解地理概念,增加对书本知识的体会和理解,使知识不再是死的,而是活的,更加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2. 培养学生综合素养。
地理实践不仅仅是单纯的地理知识学习,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思维力、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这些都是学生综合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
3. 提高学生的生活能力。
地理实践活动可以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和感知周围的环境和生活,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和地理意识,使学生成为具有责任心和担当的公民。
1. 鼓励学生参与地理实践活动。
老师可以通过组织实地考察、开展实验观察、参加地理竞赛等方式来引导学生参与地理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地理的魅力。
2. 提供实践机会和条件。
学校可以积极筹备相关设备和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和条件,比如观测气候、制作地图、参与地理调查等,让学生在实践中得到更多的锻炼和提升。
3. 注重实践教学方法。
在地理教学中,老师应该注重实践教学方法的运用,比如案例教学、探究式教学、实验教学等,通过这些方法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四、实例分析某校地理教师在教学中注重地理实践的培养,通过组织学生参加地理实践活动,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在春季,老师组织学生进行植被调查活动,让学生亲自到校园和周边环境中探究各种植被类型和生长状态,通过实地勘察、实地观察,让学生对植被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
在秋季,老师安排学生进行气候观测活动,学生需要自己携带观测仪器,到户外进行气温、湿度、风速等数据的观测,通过这样的实践,学生对气候有了更具体的认知和理解。
高中地理核心素养之地理实践力研究综述
高中地理核心素养之地理实践力研究综述摘要:在“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下,新一轮的普高地理课程标准清晰指出“地理实践力”是高中地理学科的四大素养之一。
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地理实践力核心素养在高中地理学科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吸引了众多教育学者及一线教师等的关注。
本文以地理实践力为核心,从其研究背景和研究现状两方面出发,梳理近年来学者对于地理实践力这一核心素养的研究。
关键词:地理实践力、核心素养、地理研究背景:1.高中地理学科新课程标准教育改革的必然要求国家教育部在2003年发布的“普高地理学科课程标准”中早已指出:高中生应当在地理学习中踊跃组织或参与地理调研、地理观测等与地理专题研究相关的各类实践活动,以此来提升学生本人的自主学习能力、与他人的协同合作能力、探究各类地理问题的能力;同时,03版的地理课标还对一线地理教师提出了教学过程中应当更加注重培养学生地理实践能力的要求[1]。
2014年国家教育部在出台的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新课改意见中再一次强调了地理实践力的重要作用,并且明确指出,深化地理教育课程改革的关键在于明确地理学科核心素养,作为地理学科重要特性之一的实践力,意义重大。
此后,2017年教育部制定并发布的“普高课标”以及2020年5月修订的“普高课标”中均明确阐述了高中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概念,其中具体内容包括人地协调观、区域认知、综合思维以及地理实践力四大部分,高中地理学科开始突出对学生地理思维方式与地理行动能力的培养。
1.国际上地理学科教育发展改革的必然趋势在当今全球经济高速发展,现代化信息技术迅猛变革的大背景之下,传统的中学地理教育理念已经没有办法适应新时代的要求,新型人才的培养策略、指导方针急需发展改革。
早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地理教育国际宪章》(1992年颁布)就指出:地理教育是目前世界公民甚至于未来世界公民所必备的教育,它可以十分有效的帮助人们更好的去应对所要面临的发展问题与环境问题,促使人们认识、欣赏及保护我们所在的世界[2]。
地理核心素养教学实践(3篇)
第1篇摘要:地理核心素养是地理教育的基本要求,它涵盖了地理知识、地理技能、地理思维、地理情感和地理价值观等多个方面。
本文以某中学为例,从地理核心素养的内涵、地理核心素养教学实践的途径和方法以及地理核心素养教学实践的效果等方面进行探讨,以期为地理教育工作者提供有益的借鉴。
一、地理核心素养的内涵地理核心素养是指个体在地理学习过程中,通过地理知识、技能、思维、情感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培养,形成的一种综合素养。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地理知识:掌握基本的地理概念、原理、规律和方法,了解地理事物的分布、联系和变化。
2. 地理技能:具备观察、分析、综合、评价等地理基本技能,能够运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 地理思维:培养地理空间思维、地理系统思维、地理历史思维和地理人文思维等。
4. 地理情感:对地理事物产生兴趣、热爱和责任感,关注地理环境变化,关注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和谐共生。
5. 地理价值观: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关注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尊重自然、关爱环境。
二、地理核心素养教学实践的途径和方法1. 教学内容的选择与整合(1)注重地理知识的系统性与连贯性,将地理知识有机地融入教学过程中。
(2)结合学生生活实际,选择具有时代特征、地域特色的地理案例,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注重地理知识与跨学科知识的融合,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
2. 教学方法的运用(1)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思考,培养地理思维能力。
(2)情境教学:通过创设真实、生动的地理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合作学习: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交流,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
(4)探究式学习: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3. 教学评价的实施(1)形成性评价: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2)总结性评价:通过考试、作业等形式,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3)多元评价:关注学生的知识、技能、情感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
学生核心素养之地理实践力的培养
学生核心素养之地理实践力的培养【摘要】地理实践力是指学生在地理学习中,运用地理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力对于提高他们的综合素养具有重要的意义。
目前学生地理实践力的培养存在着一些问题,如缺乏实践机会和缺乏有效的指导方法。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本文分析了地理实践力的含义和特点,提出了一些有效的培养方法,并探讨了地理实践力在学生综合素养中的地位。
本文还提出了一些实施方案,以及地理实践活动对学生的影响。
通过加强地理实践力的培养,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水平,促进他们在未来的发展中更好地应对挑战。
未来,应该加强对地理实践力培养的重视,探索更多的发展方向,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更多的支持。
【关键词】关键词:学生核心素养、地理实践力、培养方法、综合素养、实施方案、影响、加强、发展方向。
1. 引言1.1 学生核心素养之地理实践力的培养的重要性学生核心素养之地理实践力的培养是教育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地理实践力是指学生在地理学习过程中,通过实地调查、实验实践等方式,培养和提升自己的地理认知能力、地理技能和地理思维能力的能力。
地理实践力的培养可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地理知识,提高实际运用地理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地理实践力的培养还可以增强学生的环境意识和地域意识,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需求。
地理实践力的培养不仅可以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还可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创新精神。
通过参与各种地理实践活动,学生可以增强自身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提高自己的综合素养水平。
加强学生核心素养之地理实践力的培养,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社会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1.2 目前学生地理实践力培养存在的问题目前学生地理实践力培养存在的问题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学校地理课程重视理论知识传授,忽视实践能力的培养,导致学生对于地理概念的理解薄弱,缺乏实际应用能力。
深入理解高中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地理实践力
深入理解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地理实践力一、地理实践力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学生通过某学科学习而逐步形成的关键能力、必备品格与价值观念。
地理核心素养包括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和地理实践力。
(一)什么是地理实践力?地理实践力是指人们在考察、调查和实验等地理实践活动中所具备的意志品质和行动能力。
户外考察、实验、社会调查等是地理学重要的研究方法,也是地理课程重要的学习方式。
“地理实践力”素养有助于提升人们的行动意识和行动能力,更好地在真实情境中观察、感悟、理解地理环境及其与人类活动的关系,增强社会责任感。
地理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地理实践力是理论和实际的结合点和粘合剂,它能够很好地综合体现其他三个核心素养。
在实践活动中运用综合思维和区域认知,是学生感悟、体验现实世界中人地关系的重要途径。
与其他三个素养相比,地理实践力突出之处是行动能力与具备的意志品质。
(二)从认知能力到行动能力在四个核心素养中,人地协调观是指人们对人类与地理环境之间关系秉持的正确的价值观;综合思维和区域认知是指人们认识地理环境的思维品质和认知能力;而地理实践力是指人们在考察、调查和实验等地理实践活动中所具备的意志品质和行动能力。
在地理教学过程中,要突出行动能力的培养,不要用认知能力代替行动能力。
人的认知能力是行动能力的基础。
一个人对他人或事物有了一定准确的认知,再经过思考分析判断,才能构成一个人的行动能力。
没有认知的基础,行动无从谈起。
何谓行动能力?行动能力是自觉自发做事的能力,有兴趣,有策划,有自制,有实施。
在行动过程中,能突破自己,实现自己的想法。
德国地理学会2012年编写出版的中学地理课程标准(第二版),从六个维度对中学地理学习提出能力要求,即地理学科知识、空间定位能力、资料收集与选择、合作与交流、地理信息评价、行动能力。
其中对行动能力的解释如下:行动能力中的行动,主要是指地理环境中的人类活动。
行动能力主要包括有关行动的知识、行动动机与兴趣、行动意愿、行动评价与反思四个方面,要求学生基于相关知识的了解,养成兴趣,从而愿意去行动,进而要对行动对自然及社会产生的影响进行反思或评价。
学生核心素养之地理实践力的培养
学生核心素养之地理实践力的培养地理实践力是指学生在地理实践中,通过调查、观察、实地实验、实地考察等方式获取地理知识和能力,具备解决地理问题和应对现实生活问题的能力。
这是地理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核心素养,对学生未来的发展和实现自身价值具有重要意义。
地理实践力的培养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 强化地理实践意识学生应该意识到地理实践是获取地理知识和提升地理实践力的重要途径,应该积极参加地理实践活动,亲自去实地考察和调查,感受真实的物质世界,培养对地理事物的感性认识。
老师需要通过课堂实践、实例讲解等方式引导学生认识到地理实践的价值和意义,让学生懂得学习地理不是仅仅停留在书本上的知识,而是要用实践去切入。
2. 提高野外认知能力野外考察是地理实践的有效方式,学生需要提高自己的野外认知能力,这需要在实践中逐步培养。
教师可以选择一些适合学生参加的野外考察活动,对学生进行实地指导和培训,培养学生对自然环境和地理现象的发现和理解能力,同时也要注意保护野生动植物及原有生态环境,提升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
3. 增强地图阅读能力地图阅读是地理实践的重要能力之一,学生应该掌握地图上基本要素的含义和运用,比如阅读地形图、气象图等。
老师可以设置一些地图实践任务,让学生亲自实践,培养地图阅读技能。
同时,也可以引导学生学习地图创作,着手绘制地图,加深对地形、水文、交通、行政区划等地理概念的理解。
4. 发展实验和模拟能力实验和模拟是开发地理实践力的有效方法。
学生可以在实验室中进行科学实验或者通过机器、设备等进行地理模拟,提高自己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能力。
例如,可以进行气象物理、地形水文等实验或者通过电子地图、远程卫星等设备进行地理模拟调研。
这些实践活动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还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地理知识和应用。
5. 加强调研和实践应用地理实践应用能力是培养学生解决地理问题和应对现实生活问题的关键素质,应该通过现实生活中实际场景的调研和问题的解决来加强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
学生核心素养之地理实践力的培养
学生核心素养之地理实践力的培养【摘要】地理实践力是学生核心素养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通过地理实践可以培养学生的地理观察能力、地理推理能力和地理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文从地理实践力的概念和作用出发,探讨了地理实践力的培养方法、培养策略、评价方式以及在教学中的运用。
强调了地理实践力的培养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结论部分指出地理实践力的培养是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助于学生全面发展,需要教师和学校共同努力。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更好地促进学生地理素养的提高,培养学生未来面对挑战的能力。
【关键词】地理实践力、学生核心素养、培养方法、培养策略、评价方式、教学应用、综合素质、重要性、学生发展、教师协作。
1. 引言1.1 学生核心素养之地理实践力的培养的重要性学生核心素养之地理实践力的培养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地理实践力是指学生在地理学习中运用理论知识、技能和方法分析和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
地理实践力培养着重于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观察、实验和创新能力,也是地理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
地理实践力的培养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地理知识,还可以促进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通过地理实践,学生可以更全面地理解地理概念和原理,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实际操作的技能,增强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地理实践力的培养对学生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在现代社会,地理知识不仅是学生的学习内容,更是他们未来生活和工作的基础。
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力,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社会需求,提高就业竞争力,促进个人综合素质的提升。
加强地理实践力的培养是教育工作的重要任务,也是实现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
只有通过实践,学生才能真正掌握和运用地理知识,实现个人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目标。
1.2 地理实践力的概念和作用地理实践力是指学生通过地理课堂教学之外的实践活动,结合实际地理环境,通过观察、调查、实地考察等方式,培养和提高自己的地理知识、技能和能力。
学生核心素养之地理实践力的培养
学生核心素养之地理实践力的培养1. 引言1.1 地理实践力的重要性地理实践力是指学生通过地理实践活动,运用地理知识、方法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地理实践力的培养对学生的综合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地理实践能够促进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发展。
在实践中,学生需要运用地理知识和技能,分析问题,提出解决方案,从而培养自己的逻辑思维和创新能力。
地理实践有助于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实践能力。
通过参与地理实践活动,学生能够接触到真实的社会环境,锻炼自己的观察、交流、合作和领导能力。
最重要的是,地理实践可以提高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和理解,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地理实践力的培养不仅是地理教育的重要目标,也是学生综合素养发展的重要途径。
通过地理实践,学生将不仅能够掌握地理知识,还能够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未来的学习和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1.2 学生核心素养的概念学生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需要具备的基本素质和能力。
这些素质和能力包括文化素养、思维品质、学习能力、社会责任感等多个方面。
而地理实践力作为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同样具有重要的意义。
地理实践力是指学生在地理学科学习中,通过实地考察、实验操作、数据分析等一系列实践活动,培养和提升自己的地理思维能力、地理数据分析能力、地理问题解决能力等方面的综合能力。
通过地理实践,学生可以真正理解和运用地理知识,培养自己的地理素养,提高自身的地理素质。
学生地理实践力的培养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地理知识,还能够促进学生的综合素养的提高。
地理实践力作为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应该更加重视地理实践力的培养,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素质提升提供更好的支持和保障。
2. 正文2.1 地理实践力的内涵与特点地理实践力是指学生在实践中运用地理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的能力。
其内涵主要包括四个方面:首先是实践能力,即学生在实地考察、调查、研究中能够有效运用地理工具和方法进行实践操作;其次是创新能力,指学生能够独立思考、提出新的见解和解决方案;再者是协作能力,即学生能够与他人合作,共同完成地理实践任务;最后是反思能力,即学生能够对自己的实践行为进行评价和反思,不断提升自身的实践水平。
核心素养背景下初中生地理实践能力培养
详细描述
基于信息技术的地理实践活动可以利 用各种信息技术手段,如GIS、遥感 、互联网等,让学生进行数据采集、 处理和分析等活动。这些活动可以培 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创新能力,促进 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和自主学习能力提 升。同时,这些活动也可以让学生更 加深入地了解地理知识,提高对地理 学科的兴趣和爱好。
详细描述:结合地域特色的地理实践 活动可以让学生了解当地的地貌、气 候、水文等自然环境特点,以及当地 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等人文景观特 点。同时,学生可以在实践中探究当 地的环境问题和可持续发展问题,提 出自己的解决方案和建议。这些活动 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和 文化素养,还可以增强学生的社会责 任感和使命感。
案例应用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利用GIS、遥感、 互联网等技术手段进行数据采集、处 理和分析等活动,提高学生的信息素 养和创新能力。同时,教师也可以通 过这些活动引导学生探究地理问题, 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和自主学习能 力提升。
05
结论与展望
研究结论
核心素养对初中生地理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核心素养的培养对于初中生地理实践能力的提升有着重要的影响,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掌 握地理知识,提高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核心素养包括文化基础、自主发展和社会参与三个方面,以及六大素养:人文底 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和实践创新。
地理实践能力的概念与构成
地理实践能力是指学生在地理实践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综合 能力,包括观察和描述地理现象、分析和解决地理问题、绘 制和运用地理图表等方面的能力。
地理实践能力包括实践认知能力、实践操作能力和实践创新 能力。
03
核心素养背景下初中生地 理实践能力的培养策略
优化课程设置,强化实践活动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地理实践力培养的探究
探索研究科学大众·Popular Science2019年3月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地理实践力培养的探究贵阳市第九中学 饶萍摘 要:地理核心素养是指个体接受地理教育后所生成的学科思维观念、思维方式、实践经验等。
分为区域认知、综合思维、人地协调观及地理实践力4个方面。
其中地理实践力作为核心素养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主要指能够在一定的地理知识、地理技能的基础上进行动手操作或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种能力是高中地理教学的重要目标,对于学生的未来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文章就培养学生地理实践力的意义、实施地理实践力存在的阻碍及地理实践力的实施途径的探索等方面作了简要分析。
关键词:地理核心素养;地理实践力;培养途径1 地理核心素养介绍根据2017年国家教育部颁布的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将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作为高中地理教学的终极目标,并作了详细的分析。
地理核心素养是指个体接受地理教育后所生成的学科思维观念、思维方式、实践经验等。
分为区域认知、综合思维、人地协调观及地理实践力4个方面。
其中地理实践力作为核心素养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主要指能够在一定的地理知识、地理技能的基础上进行动手操作或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种能力是高中地理教学的重要目标,对于学生的未来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但是,从高中地理教学实际来看,地理实践力恰恰是学生地理学习当中的薄弱环节,重视对学生地理实践力的培养对于提升地理课堂效率和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2 培养学生地理实践力对地理教学的意义(1)地理实践力的培养,是学生对课堂知识的理解和深化。
通过相关的地理实践活动,学生将学习到的基本地理理论运用到实践活动中。
相比机械记忆地理理论,实践活动巧妙地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经验并能被熟记于心。
(2)培养地理实践力,有利于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在各种地理实践活动中,学生作为实践活动的主体,在实施实践活动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需要学生主动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案,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能体会到地理活动的趣味性同时也增强了自身学习的主动性,在今后各科的学习中都有很大好处。
地理核心素养的教学实践(3篇)
第1篇一、引言地理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在地理学科学习过程中,通过地理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形成的具有地理学科特色的基本素质。
地理核心素养包括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和地理实践力。
地理核心素养的教学实践,旨在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本文将结合教学实践,探讨如何有效培养地理核心素养。
二、教学实践方法1.情境创设,激发学习兴趣情境创设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手段。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结合教学内容,创设与生活实际紧密相关的地理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地理、认识地理。
例如,在讲授“城市环境问题”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观城市公园、河流、绿化带等,让学生亲身感受城市环境问题,从而激发学生对城市环境问题的关注。
2.问题引导,培养综合思维问题引导是培养学生综合思维的有效途径。
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设计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探究,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
例如,在讲授“中国地理”时,教师可以提出以下问题:我国地形、气候、河流分布有何特点?这些特点对农业生产有何影响?通过这些问题,引导学生从地理、历史、经济等多角度思考,提高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
3.合作探究,培养区域认知合作探究是培养学生区域认知的重要手段。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共同探究地理问题,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了解不同区域的地理特点,提高学生的区域认知能力。
例如,在讲授“世界地理”时,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负责研究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地理特点,通过小组合作,让学生深入了解不同区域的地理知识。
4.实践活动,提升地理实践力实践活动是提升学生地理实践力的有效途径。
教师应结合教学内容,设计多样化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地理知识,提高地理实践能力。
例如,在讲授“自然灾害”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模拟地震、洪水等自然灾害的逃生演练,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了解自然灾害的应对措施。
三、教学实践案例1.案例一:以“城市环境问题”为主题的教学实践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城市环境问题的类型、成因及危害,提高学生对城市环境问题的关注。
高中地理实践力培养途径探索
教海探索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蚁泽彬摘要:高中地理实践力为高中四大地理核心素养之一,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推进,高中地理实践力的培养成为高中地理教学的必要任务。
本文通过探索高中地理实践力的培养途径,旨在指导高中师生以更好的方式来开展地理学习,达到提升高中学生地理实践力,全面贯彻落实素质教育的目的。
关键词:高中地理;地理实践力;培养途径一、高中地理实践力培养的背景现代教育强调以人为本,我国高中教育以培养全面综合发展的高素质学生为目标。
高中地理作为高中教育阶段一门主要学科之一,肩负着素质教育的重担。
高中生地理素养的提高一定不能单一地依靠书本知识,而应该结合实践和应用。
死读书与读死书不可取,让教育“活”起来才是现代教育的出路。
在此背景下,培养高中地理实践力刻不容缓,势在必行。
二、充分利用教室电教平台在教室内部实施地理教学过程中,可通过教室电教平台展示与播放直观的图像、动态的剪辑与视频来促进学生地理实践力提升。
例如,在学习湘教版必修一第一章第三节“地球的运动”内容时,利用FLASH 或视频演示让学生观察自转与公转的基本规律,在观看过程中学生除了理解地球运动的知识之外,还对提升地理观察能力与实践能力有着很大的作用。
三、借助学校天文天象厅假如所在学校建有天文天象厅,那么部分地理教学内容可借助天文天象厅进行学习。
例如,笔者所在学校建有书锐天象厅,当学习“地球的宇宙环境”这部分内容时,将学生带到天象厅里面直接操作与观看。
一方面,学生学习兴趣提高;一方面,动手操作能力也得到明显提升;同时,眼睛看到的比书本记录的印象更加深刻,掌握更牢。
四、以校园地理实验园为依托校园地理实验园是一个户外的综合性地理教学基地,在地理园中有人工修建的可以进行部分地理事物观察、实习、练习和实验的项目,包括地质构造模型、典型地貌模型、矿物岩石标本陈列台等。
还可包括日晷仪、地球仪、地图沙盘、生态池塘等。
探索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在课堂教学中的实践
探索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在课堂教学中的实践发布时间:2021-12-20T07:22:02.909Z 来源:《时代教育》2021年20期作者:刘薇[导读] 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十九大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刘薇广东省梅州市五华县华城镇五华中学广东五华 514471摘要: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十九大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高中地理新课程改革把地理素养置于地理课程学习的核心地位,我们应当关注学生个性化、多样化的学习和发展需求,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地理学科是以探索人类可持续发展为目的的学科,因此注重中学生地理素养的培养对于学生人生的发展,对于维护全球生态安全具有重要影响。
那么如何来培养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这就需要我们地理教师不断的探索与实践。
关键词:地理素养、培养策略、现代化教学手段一、什么是地理素养地理素养是指一个人学习了课程后达成正确的价值观、必备的品格和关键的能力,对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有机综合体与反映。
地理素养是一个相与依存的整体,我们可以根据地理素养的内容把地理素养分为树立正确价值观、开发地理综合思维、发展地理实践力三个部分。
1、树立正确价值观面对世界出现的各种问题,学生能够正确看待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的相互关系,通过对地理知识的学习,使学生强化人类与环境协调发展的观念,了解不同的生活生产活动对环境造成的不同影响,从而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形成尊重自然、和谐发展的态度。
人地协调观是地理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为地理学科的学习、技能的培养指明方向。
2、开发地理综合思维综合思维是培养地理素养的基础,也是地理科学能力发展、价值观树立、品质养成的载体。
地理综合思维决定着地理能力、地理方法、地理品质发展的广度和深度。
学生能够形成从多方面认识地理事物和了解地理现象的意识,对生活中的各种事物和现象有较强的观察力,分析并能解决问题,形成自己个人独特的见解,这就是地理核心素养培养的方向之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理核心素养-地理实践力的探索
区域地图的读图指导研究
学情分析:
学生们有一定的读区域地图的能力,但是往往不知具体要读哪些要素,对图的细节把握不到位,读图不细致,所以对区域的把握只是印象模糊的,很难精确定位,对于区域内部的整体性和差异性缺乏应有的认知。
而区域图是学习区域的基础,根据这种情况确定他们需要把区域地图的各种要素都要逐一落实,做到胸中有地图。
学法引导:
指导学生画区域地图。
我先在黑板上画,然后让学生跟着画,画区域轮廓,画区域内的主要山脉河流,作为控制界限,然后在山脉的骨架内画地形区,画温度带等,这些自然要素在图中勾画清楚了,再来分析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就容易多了。
起初学生不会画轮廓,就让他们先用薄的透明纸拓下来,然后在上面画重要的地理要素,慢慢的学生有了兴趣,用控制点的方法掌握了如何画轮廓,慢慢地能够在笔记上独立画轮廓了,就带着学生画其它的地理要素,山脉的符号如何画,河流的上下游如何体现,用不同颜色的笔代表不同的地理事物,看到自己的作品,学生不断提高对自己的要求,兴趣越来越高,地图画得越来越好。
例如:讲东北三省的特点——山环水绕沃野千里。
东北的山和水都很多,看起来又很混乱,让学生如何读图,如何把握内在的联系呢?画带着学生画版图是最好的办法。
在东北三省的轮廓里,带领画出主要的三个山脉——大、小兴安岭、长白山,发源于长白山天池有三条江——鸭绿江、图们江、松花江分别流向三个不同的方向,松花江又和来自大兴安岭和小兴安岭的嫩江汇合,最后和乌苏里江先后汇入黑龙江,松花江和嫩江冲击成松嫩平原,黑龙江、乌苏里江和松花江冲击成三江平原。
辽河冲击成辽河平原,这三个平原统称东北平原,图画出来,东北三省的特点——山环水绕沃野千里就出来了。
由带着学生画到学生自己独立地画。
经过一个学期的培养和训练,学生现在可以独立到黑板上画区域地图。
教学效果
经过将近一个学期的画图指导和练习,学生们基本掌握的画图的方法和技巧,重要的是对区域的分界线、经纬度位置、地形特征、气候分布成因、各自然地理要素的关系、区域内部的差异等都有了明确的认识,在做地理填充图的时候学生会自然地拿出自己画的地图对照,而大部分同学能够独立填图,比较之前对图的认知和掌握有很大提高。
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也越来越浓厚了。
后附:版图、学生笔记、中国地形图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