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特梭利教师观

合集下载

什么是蒙特梭利教育理念及其在现代教育中的应用?

什么是蒙特梭利教育理念及其在现代教育中的应用?

什么是蒙特梭利教育理念及其在现代教育中的应用?一、蒙特梭利教育理念与实践玛丽亚·蒙特梭利,19世纪末的意大利瑰宝,不仅是一位教育改革的先驱,也是一位深思熟虑的医生。

她的教育哲学根植于对儿童天性的敏锐洞察,坚信每个孩子都拥有内在的学习动力和自我塑造的能力。

蒙特梭利致力于打造一种环境,能够激发这些潜在的能力,让教育成为孩子自我发现的旅程。

1.1 玛丽亚·蒙特梭利:生平与教育理念的交融蒙特梭利在医学领域的研究揭示了儿童发展阶段的独特性,她倡导教育应当尊重每个孩子的独特个性,反对僵化的教育模式。

她的教育方法旨在培育孩子的独立思考、创新精神和自我表达,而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

1.2 蒙特梭利教育的核心原则1.2.1 遵循儿童的自然发展节奏蒙特梭利强调,教育者应理解和尊重每个孩子的成长步调,让他们在自己的时间里自由学习和提升技能,而不是强迫他们按照成人的期望前行。

这样的教育方式有助于孩子建立自信心,更好地融入社会。

1.2.2 自主学习与探索之旅在蒙特梭利的课堂中,孩子们被鼓励根据个人兴趣选择活动,通过实际操作教具来探索世界。

这种主动式学习激发了他们的热情,使学习过程充满乐趣和价值。

1.2.3 为儿童量身定制的环境蒙特梭利重视教育环境的设计,认为它应满足儿童的感官体验和认知发展需求。

教室内的教具和材料精心挑选,旨在促进教学同时培养孩子的秩序感和责任感。

在这里,教师的角色是引导者和支持者,而非传统的权威形象。

总结来说,蒙特梭利教育法是一种以儿童为主体,尊重个体差异和鼓励自由探索的教育模式,其影响力至今仍广泛渗透在全球的教育实践中。

二、蒙特梭利教育方法的实践与应用蒙特梭利教育理念以其独特性和实用性在全球教育领域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它倡导尊重儿童的自然发展,鼓励他们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发掘潜力。

2.1 精心构建的教学环境与教具运用蒙特梭利教育强调一个精心设计的学习环境对儿童的成长至关重要。

这样的环境应当整洁有序,布满引人入胜的教具,以激发孩子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

幼儿园蒙氏教育的理念及特点

幼儿园蒙氏教育的理念及特点

幼儿园蒙氏教育的理念及特点蒙特梭利教育(Montessori Education)是一种以意大利医生蒙特梭利(Maria Montessori)命名的教育方法,该方法于20世纪初出现并逐渐传播到全球。

蒙特梭利教育的理念与传统教育有很大的不同。

下面将详细介绍蒙特梭利教育的理念和特点。

一、蒙特梭利教育的理念:1.尊重和关注每个孩子的个体差异:蒙特梭利教育强调每个孩子都是独特、有自己天赋和能力的个体,他们发展的速度和方式不同。

教师应该关注并满足每个孩子的个体需求,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方式。

2.自由与自主:蒙特梭利教育强调在适当的环境中给予孩子自由活动和选择的权利。

教师的角色是为孩子提供多样化的材料和经验,引导他们主动探索,培养他们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4.整体教育:蒙特梭利教育注重培养孩子的整体发展,包括智力、体能、情感、社交以及品德素养等方面。

通过提供各种活动和经验来促进孩子的综合素质的发展。

5.自发的专注力:蒙特梭利教育认为孩子的专注力是一个自然而然的现象,教师的角色是提供刺激孩子兴趣的环境和材料,激发孩子的学习动机,并尊重孩子的学习节奏和兴趣。

二、蒙特梭利教育的特点:1.开放的环境:蒙特梭利教育中的教室通常为开放式环境,让孩子能够自由活动和选择材料。

2.多样化的教具:蒙特梭利教育中的教具丰富多样,包括智力、感官、生活实践等方面的教具,可以激发孩子的兴趣和创造力。

3.指导和观察:蒙特梭利教师不仅仅是传授知识的角色,更重要的是观察和指导孩子。

他们通过观察孩子的需求和兴趣,为孩子提供适当的材料和活动,引导他们进行学习和探索。

4.社会化和合作:蒙特梭利教育注重孩子之间的社会交往和合作。

孩子们通过与其他孩子一起学习、分享和合作,培养他们的社交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5.有组织的学习:尽管教室环境是自由开放的,但蒙特梭利教育有着明确的学习目标和结构。

孩子们有按照一定顺序和步骤进行学习,帮助他们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能力。

蒙台梭利教育理论简述

蒙台梭利教育理论简述

一、蒙台梭利教育的六大理论
(三)生命自然发展论
蒙台梭利认为:
生命的发展是自然而然的发展。这种发展不是随意的, 而是由小到大,由简单到复杂,充满秩序和规律 。 其主要观点是“以儿童的发展为中心,尊重孩子的 成长步调,抓住幼儿发展的敏感期”。
一、蒙台梭利教育的六大理论
(三)生命自然发展论
1、生命的自然发展 蒙特梭利在观察中,就注意到了生命“自然发展”的 事实,她发现人的“完成”,实际上是经由自己的不断活 动来达成的。 蒙台梭利认为:“人有双重胚胎期。一个是在出生之前, 这是所有动物都具有的(肉体胚胎-生理胚胎)。另一个是 在出生之后,是人类所特有的(精神胚胎-心理胚胎),并 使得人类与动物有了很大的区别,也正是我们对此进行研究 的原因。”
一、蒙台梭利教育的六大理论
(二)独立成长论
个体想要能生存(能成长)
必须自己适应环境(能独立)
必得生理、心理功能独立(成熟)
例如:会走路、会拿扫把、有自信……
一、蒙台梭利教育的六大理论
(二)独立成长论
1、独立成长的含义
从蒙台梭利的教学计划来看,就是引导儿童通向独立的道路。
蒙台梭利教育是不教而教的教育,她反对以教师为中心 的填鸭式教学,主张由日常生活训练着手,配合准备好的学 习环境、丰富的教具,让儿童自发的主动学习,自己建构完 善的人格。
美國心理學家,行為主義的創建者華生曾說:「給我一打健壯的 嬰兒,我可以讓他們成為各式各樣的人,…成為醫生、律師、… 甚至乞丐。」
一、蒙台梭利教育的六大理论
(一) 环境适应论
(1)人类有适应环境的本能;
(2)环境的好与坏会影响儿童未来的一切发展。
鉴于这种儿童成长的事实,环境应列为教育的第一要素(有准 备的环境),再进一步配合儿童成长法则,利用能激发儿童成 长的各类教具,使儿童在环境中真正地适应,进而促进心智与 体能的发展。

论述蒙特梭利关于学前教育的主要观点

论述蒙特梭利关于学前教育的主要观点

论述蒙特梭利关于学前教育的主要观点蒙特梭利是20世纪初著名的教育家之一,她的教育理念对学前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蒙特梭利的观点中,学前教育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阶段,它对于儿童的身心发展具有决定性的影响。

以下是蒙特梭利关于学前教育的主要观点:1. 尊重儿童的自然发展:蒙特梭利认为,儿童的发展应该遵循自然规律,而不是被成人干预。

她强调,儿童的成长需要一个自由、和谐的环境,让他们能够自由地探索、学习和成长。

因此,学前教育应该尊重儿童的天性,提供符合他们年龄和发展需要的环境和活动。

2. 强调感官发展和自我教育:蒙特梭利认为,儿童通过感官的体验来认识世界。

因此,在学前教育中,她强调为儿童提供丰富的感官体验,如触觉、嗅觉、听觉和视觉等。

同时,她还提倡让儿童通过自我教育来发展他们的智力。

在蒙特梭利的学校中,儿童可以自由地选择自己的学习内容和方式,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3. 重视儿童的自主性和创造力:蒙特梭利认为,儿童的创造力和自主性是他们发展的重要因素。

在学前教育中,她强调为儿童提供充足的空间和时间,让他们能够自由地表达和创造。

同时,她还提倡让儿童在自我探索和实践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自主性和独立思考能力。

4. 强调教师的角色:蒙特梭利认为,教师是儿童在学习过程中的重要引导者。

在学前教育中,她强调教师的角色是提供合适的环境和材料,引导儿童自主探索和学习。

同时,她还要求教师具备专业素养和教育技能,能够有效地引导儿童的成长和发展。

综上所述,蒙特梭利的学前教育理念强调尊重儿童的自然发展、重视感官发展和自我教育、培养儿童的自主性和创造力以及强调教师的角色。

这些观点对于现代学前教育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在实践中,我们可以借鉴蒙特梭利的教育理念,为儿童提供自由、和谐、富有挑战性和创造性的学习环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从而促进他们全面发展。

同时,我们还需要关注教师的专业素养和角色定位,确保他们能够有效地引导儿童的成长和发展。

蒙特梭利教师观

蒙特梭利教师观

一教师的角色帮助儿童生命成长的启导者;设计者;教育环境的提供者;儿童工作的观察者;自由活动的保障者;儿童发展的协助者;儿童与家长的沟通者;二教师所具备的能力与素质1必须懂得蒙氏教育的原理和教学法2必须懂得如何操作使用教具3具有为幼儿设计适合其成长的综合素质4具有对幼儿耐心、爱心的优良品质5教师必须具备科研能力6有饱满的精神状态与幼儿一起成长三教师必须从事的工作1、观察与了解儿童,并适当记录;2、对有价值的事物的启蒙;3、引导、诱发孩子的活动欲望;4、对集中工作的引导;5、团队精神与社会性的培养;6、对儿童自由的保障;7、提供准备好的环境;8、协助儿童独立;9、示范新教具的使用方法;10、接受孩子的请求检查;11、摆放整齐教具;12、对干扰他人的孩子要及时引导五、十一大特点:1、以儿童为中心;2、不"教"的教育3、把握儿童的敏感期4、教师是催化者、是预备者、协助者、引导者、收集者;5、注重智慧和品格的培养;6、尊重儿童的成长步调,没有课程表;7、混龄教学8、全方位教学9、丰富的教材与教具10、排除奖惩制度11教学成果的突发性显现为什么要选择蒙特梭利教育法一、蒙氏教育重视幼儿的全面发展;既重视幼儿的认知发展,又重视幼儿的社会性发展;既重视智力因素,又重视非智力因素幼儿教育改革潮流;通过蒙氏教育可以培养孩子以下方面的品质:1喜爱秩序2喜爱安静3对真实的执着4喜爱学习5自由探索从发现中学习6学习的主动性7学习的专注力8学习的持续力9独立性10自律性11自信心12轮流与等待二、以感官教育为基础,通过感官教育发展幼儿的心智能力;认为幼儿期是感官发展的敏感期,幼儿感知敏锐,感官教育就是训练感官,发展视、听、味、嗅、触等感觉能力;三、有系统完备的教具;每一种教具都具有它本身的独特教育内容,并有自动订正错误的功能,使幼儿能够从发现中去学习;四、具有训练有素的教师作保证;要想成为蒙氏教师必须在专门机构取得合格证书方可取得资格蒙台梭利儿童观——发现“童年的秘密”蒙台梭利认为,儿童有一种与生俱来的“内在生命力”,这种生命力是由生理和心理两个胚胎构成的,即儿童不仅是一个肉体的存在,更是一种精神的存在,蒙台梭利称之为“精神胚胎”;儿童的精神深深地隐藏着,并不立即表现出来,他通过身体接收到外界环境中的信息并将其储存到自身的精神体内,经过适宜的信息刺激逐渐形成自己的个性;这种内在的生命力是积极的、活动的、发展的,具有无穷无尽的力量,教师和父母要仔细地观察和了解儿童的内心世界,去发现儿童身体、精神、智力与个性自然发展的秘密;——儿童具有“吸收性心智”蒙台梭利说,人并不只在大学里才发展,而是在出生之时就已经开始了心智的成长;在生命的头三年中,其发展的程度最为可观;每个孩子都有自发的学习潜力,幼儿尽管缺乏经验,但他们所拥有的最丰富的潜力能使他自己适应外部世界,幼儿具有一种下意识的感受力,积极地从外部世界获取各种印象和文化模式,并且有一定选择的进行吸收,成为他心理的一部分,称为有吸收力的心理;“吸收性心智”是一种内在的助力;蒙台梭利认为,大人在面对一项新的事物时,可以借助经验来学习,而孩子从黑暗的母体中来到这个世界并没有带来任何经验;但是,孩子随时都有吸收新知识的欲望,并且有一种内在的特殊力量来帮助他从复杂的环境中选择成长所需要的事物;“吸收心智”这种内在助力会驱使儿童“潜意识”地从外界环境中吸收各种印象,就如同照相机的感光底片一样将外界的印象全部摄入,然后内化成自己的东西,也就是从无到有不停地探索、快速积累、储蓄;而这种潜意识的吸收到三岁以后,则发展为有意识的吸收;儿童在“吸收性心智”驱动下学习,速度十分惊人,为以后的智力发展奠定了基础;教育则要注意充分发挥儿童三岁前的这种功能;——儿童发展具有阶段性从心理学的角度讲,儿童不同阶段之间的变化是非常明显的,当一个心理个性阶段结束时,另一个阶段随之而来,“成长是一个不断再生的过程”;蒙台梭利发现,孩子从出生到成年,其成长期大体分为五个阶段:第一阶段:从出生到三岁,这是无意识的成长与吸收阶段;情绪与智力发展的内在结构则由“敏感期”与“吸收性心智”等功能来完成;这一阶段幼儿表现出无穷的精力与兴趣;第二阶段:三岁到六岁阶段,幼儿逐渐有意识地吸收各种知识,是个性形成期阶段;儿童在内心逐渐形成秩序与服从的观念,并且发展出现实世界的模型,为创造力与想象力的发展打下基础;第三阶段:六岁到九岁阶段,儿童已可以运用自己所掌握的各种知识与艺术上的技能,发展自己的生活文化和能力;第四阶段:九岁到十二岁阶段,孩子已准备好以开放的心灵去吸收世界的各种知识,此时,他们会拼命地吸收环境中的一切事物;不同的是他们能自主性的学习,而且不在受限于身旁环境的范围,他们的触角可以延伸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碰到的机会将会影响他们一生对智能方面的兴趣;第五阶段:从十二岁到十八岁阶段,这是深入发展兴趣的阶段,此时的青少年身处巨大变化的时期,对事物和事情有了自己的理解,将选择日后自己一生的努力方向;——儿童具有自然发展的生命力蒙台梭利认为,从胎儿出生一直到生命结束的全过程,生命是自然而然发展的;所有儿童都具有自我成长发展的生命力;这种成长不是随意的,而是由小到大,由简单到复杂,充满着秩序和规律,是一种自然法则;她形象地比喻老母鸡生下蛋之后,它能做的也只是供给蛋温暖;至于蛋壳里的胚胎如何变成小鸡就得靠蛋壳内的小生命自己去一步步长大和破壳而出的行动来完成了;老母鸡无论如何的着急也控制不了蛋壳里的小生命的成长;蒙台梭利从观察中发现,人的生命发展,来自于自己的内部力量,是由自己的不断活动来完成的,而这种自我活动是具有预定计划的;如人类受精卵开始成胎,此时就含有了“未来成为人”的这一预定计划,按着预定计划自然定下的步骤,产生了自我实现的活动,通过不断的自我活动,就完成了伟大的生命;如幼儿逐步成长的过程就证明了这一理论:一个月抬下腭;两个月挺胸;三个月翻身、伸手够物;四个月支撑坐立;五个月抓玩具;六个月坐童椅抓垂下物;七个月独立坐;八个月初步会爬、扶着能站;九个月自抓家具能站立;十个月熟练爬行;十一个月扶着手走;十二个月拉着物体走;十三个月牵着手上楼梯;十四个月自己站立;十五个月自己独立走路;……以上说明人类自身发展的过程是一种自然规律,儿童的发展更是要按照预定计划一步一步进行的,这一计划的实现要靠“自我实现过程”来完成;那么儿童的“自我实现过程”要靠什么来推动呢要依靠儿童内在的需要;从儿童教育上来说,为了驱使儿童内在需要的满足,就必须注意给儿童提供良好的生活和学习环境,就像“老母鸡给小鸡提供温度”一样,促使其生命自然地成长与发展;——儿童具有敏感期荷兰生物学家德费里从动物身上发现了敏感期,蒙台梭利受到很大的启发;她经过反复观察、了解、实验、研究,发现儿童也有敏感期;她说:“敏感期系指一个生物刚生下来,还在成长的时候,所获得的一种特别的感觉力;”在敏感期间,儿童受到一些不可抗拒的内在力量的推动,刺激他对周围环境不同物体产生兴趣;实际上,这种内在的力量就是对环境的爱;并不是一种情绪上的刺激,而是一种知性的欲望或爱,促使儿童去看、去听、去发展;蒙台梭利说:“正是这种敏感性,使儿童以一种特有的强烈程度接触外部世界;在这一时期,他们能轻松地学会每样事情,对一切都充满着活力和激情;”“敏感期”是自然赋予儿童发展的一个关键因素,它使儿童内部产生一种活泼的冲动,并产生强烈的欲望,进行惊人的行为以完成该时期发展的使命;儿童在敏感期期间的学习使他能在复杂的环境中选择出对他的成长适合的必要条件;敏感期如同一道内在放射的光芒或是一组供给能量的电池,促使儿童对某些事物事情敏感,表现出极大的兴趣,而对其他事物漠不关心;因而当某种特定的敏感性在儿童身上发生时就像是一道光线只照在某些物体上,而不会照到其他物体上,这种被照射到的物体就成为儿童的整个世界;此时在儿童内部有一种能运用这些物体来帮助其成长的独特潜能,使儿童充满活力与狂热,凡事容易,每一个努力都是能力的增进,直到另一崭新的功能或动作突然以爆发性的威力出现为止;蒙台梭利认为,敏感期的出现是儿童在成长过程中的关键时机,成人应追随幼儿的成长来认识孩子的关键时期何时出现,以及进一步抓住这“金不换”的机会,适时地顺着敏感期的引导充分发挥潜能;如果错过了敏感期这宝贵的时机再设法去弥补就为时已晚,这就意味着儿童可能会变得无助且笨拙,还将丧失克服困难的能力;——儿童具有适应环境的能力“适应环境”是儿童具备的基本能力;蒙台梭利说:“我们的教育方法是由环境问题的重要性所确定的;众所周知,我们的教育学认为环境是如此重要,以至于把它作为整个体系的中心;”蒙台梭利教育体系的重点是环境教育;之所以确定为环境教育是因为蒙台梭利认为,人一生下来就具有适应环境的本能,如果不能适应,人的基本能力便无从发展或可能消失,严重的甚至导致不能生存;蒙台梭利举例说,1920年印度发现的两个女狼孩,一个两岁,一个八岁,由于从小离开人类生活环境,同狼生活在一起,她们养成了与狼一样的生活习惯,口不会吸吮,两手不会抓东西,连声音也发生了变化,夜晚常常不睡觉,不会站着走路;这两个小孩虽具有人类遗传的本质,但是因为从小不在人类的环境中生活,所以一切生活方式都不能适应人类环境,也就不能发展出人类的特征;1998年7月10日的北京青年报上登载了这样一篇实事报道,题目是花季少女成笼中呆鸟——少女翟泽莉十年未出屋;报道说,翟泽莉小时候同正常儿童一样,上幼儿园,能说会跳,会讲故事、做游戏,惹人喜爱;七岁后因家庭生活困难,小莉的父母不准她读书,整日把她反锁在家里,不与外界接触长达十年之久;当记者见到小莉时,她身体瘦弱,发育停滞,语言退化,害怕见人,其智力和身体都如一个儿童;见到记者只知道一个劲儿地叫“老师”,还忙着吃糖,别的什么也不会说;记者问她话,她已经不会交流;十七岁的少女完全成了一个废人;只会叫“老师”,是她在幼儿园时留下的记忆;因此推论,智能的成长除了先天年龄的限制而呈一定的发展规律外,环境的好坏是促使智能成长快速或者缓慢的主要原因之一;如果能给儿童一个非常丰富也能提供学习刺激的环境,儿童在这个环境中就会迅速地适应;2001年4月,中央电视台介绍了弱智青年乐队指挥舟舟的故事;舟舟是一个弱智青年,当时的实际年龄是二十三岁,而智力只有三岁;他之所以能够成功、自如、潇洒地指挥大型乐队演出,显现他特殊的才能,是因为他父亲在艺术剧院工作,专业是大提琴演奏,因为舟舟是个弱智孩子,剧院破例让他出入,使他得以从小在艺术氛围环境中长大,对音乐有特殊的敏感,智慧趋向得到了开启;蒙台梭利认为,环境是主宰一个人耳聪目明的最大关键,对一个人的影响远比遗传重要,它基本决定了一个人的发展前景;在儿童教育上,后天环境的影响能够弥补个人先天的不足,诱发内在的潜能,使人性导向正常化的发展;——儿童在“工作”中成长蒙台梭利认为,幼儿阶段是一个形成、创造与建构的时期,唯有透过工作才能逐渐形成各种运作的能力,而成为‘人’;蒙台梭利教育原理,事实上就是以儿童工作为其核心所形成的教育体系;工作人性理论是蒙台梭利教学的中心思想,也是她最伟大的贡献;蒙台梭利认为,人类智力发展由认知而来,认知则经由感官与外界环境的互动积累而来;而手正是感官最敏锐的触角,也是与环境互动最频繁的媒介,所以人们称手是人类的“第二个大脑”;蒙台梭利还认为,游戏会把儿童引向不切实际的幻想,不可能培养儿童认真负责、准确求实和耐心秩序的行为习惯,只有透过“工作”,才能培养儿童多方面的能力,促进儿童全面发展;蒙台梭利所说的“工作”,是指儿童在“儿童之家”里成人为其准备好的环境中用双手做事进行自我训练,在其中儿童的表现是喜爱工作胜于游戏;会有一种对秩序的爱好与追求;要求独立做事,排斥成人给予过多的帮助;要求自由地选择工作材料;要求根据自己的学习进度确定工作时间;蒙台梭利将这种能帮助儿童生命及智能成长的学习称为“工作”,以区别于一般人所称的儿童游戏,因为游戏大多是无目的的玩耍,而工作则是一种有目的的自我建构活动;同时,儿童的工作与成人的工作在意义上和目的上都是不同的;成人工作的目的是为满足生活需要维持生命,即为生活而工作;儿童工作的目的却是“为工作而生活”,即逐步地发展自己、完成自我;儿童之所以喜欢工作,主要是因为内在需要所引起的,当他们专心地做完自己所选择的工作后,都表现得非常愉快、平静而轻松;这种内在需要能够引起儿童的兴趣,使其不断地工作,激发儿童心智的发展;通过“工作”除了能帮助儿童的智力发展,对儿童人格正常化的发展也具有极大的影响;一个正常儿童所表现出来的应该是专心、独立、秩序;但是如果在成长过程中遇到不良环境就会出现偏差的人格发展,比如任性、依赖、自卑等;这些偏差的出现是因为孩子在从事心智工作来建构自我时,成人没有给孩子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使孩子得到满足所致,也正是因为缺乏成人的正确引导,造成孩子的精神漫无目的地徘徊游荡,产生种种偏差行为;但是这些现象是可以通过工作来矫正的;一旦儿童专心于他有兴趣的事物而投入工作时,偏差和不良的行为就会自然消失;孩子可以从无秩序变为有秩序,从被动变为主动,由依赖变为独立;所以蒙台梭利认为,在教育的引导下,孩子的正常化表现——专心、纪律、合群等都会出现;而任性、失序、胆怯、懒惰等偏差行为也能借此除去;蒙台梭利说:“工作是人类的本能与人性的特征”;如果人们有工作,无论工作的环境如何,待遇高低,都能在其中获得充实,获取满足感,并能解决衣食的问题;相反假若不工作,人便会感到生活寂寞、无聊,还会胡思乱想,甚至于悲观、恐惧,觉得人生没有意义;由此可见,工作对于人类生活是非常重要的,对于儿童来说,需要在成人为其预备好的环境中工作,通过工作训练手眼协调,做事聚精会神,体会“独立”的滋味,有秩序的完成一项工作,使人格、智能和体能同时得到协调发展;这个动作的最初推力代表幼儿自我进从发展的观点出发,蒙特梭利认为'儿童是一个发育这的机体和发展着的心灵;儿童发展的时期是人的一生中最重要的时期;幼儿处在不断生长和发展变化的过程之中,而且主要是内部的自然发展;在这个连续的自然发展过程中,幼儿的发展包括生理和心理两方面的发展;在蒙特梭利看来,幼儿身体内含有生气勃勃的冲动力;正是这种本能的自发冲动,赋予他积极的生命力,促使他不断发展;一是主导本能,这种本能对于处在生命初创时期的婴儿提供指导和保护,甚至决定物种的生存;二是工作本能,这是人的基本特征;幼儿正是通过不断的工作在进行创造,使他自己得到充分的满足,并形成自己的人格;它既能使人类更新,又能完善人类的环境;在心理方面,幼儿心理发展既有一定的进程,又有隐藏的特点;蒙特梭利认为,幼儿是一个“精神心理的胚胎”;因为每一婴儿都有一种创制本能,一种积极的潜力,能依靠他的环境,构筑一个精神世界,所以,幼儿不仅作为一种肉体的存在,更作为一种精神的存在;每个幼儿的精神也各不相同没,各有自己的创造性的精神;在蒙特梭利看来,在幼儿的心理发展中会出现各种“敏感期”;她说:“正是这种敏感期,使儿童用一种特有的强烈程度去接触外部世界;在这时期,他们对每样事情都易学会,对一切充满了活力和激情;”而人的智力发展正是建立在幼儿敏感期所打下的基础上的;1.秩序的敏感期从出生的第一年就出现一直持续到四岁;这是幼儿的一种内部的感觉,以区别各种物体之间的关系,而不是物体的本身;2.细节的敏感期幼儿在2-3岁时会表现出对细节的敏感,他的注意力往往集中在最小的细节上;这表明幼儿的精神生活的存在,以及幼儿和成人具有两种不同的智力视野;3.协调性敏感期这是在幼儿发展中最易观察到的一个敏感期;幼儿通过个人的努力学会走路,并逐渐取得平衡和获得稳健的步伐;应该在2到3岁时出现;4.触觉敏感期幼儿会朝着外界的物体伸出小手;入外部世界之中;这正是通过手的活动,幼儿才能发展自我,发展自己的心灵;5.语言的敏感期2个月左右幼儿就开始吸收语言,他所获得的语言是他从周围环境中听到的;当他说第一句话时,并不需要为他准备任何特殊的东西;在蒙特梭利看来,语言能力的获得和运用,是幼儿智力发展的外部表现之一;蒙特梭利强调指出,应该注意幼儿的心理发展和生理的发展之间的密切的关系;她说:“如果心理的压抑会影响新陈代谢,并因此降低了一个人的活力的话,那可以肯定,相反的情况也会发生,富有刺激的一种心理体验能够增加新陈代谢的速度,并因而促进一个人的身体健康;”蒙台梭利传统。

蒙特梭利所倡导的教育理念

蒙特梭利所倡导的教育理念

蒙特梭利所倡导的教育理念就是"教育不就是为上学作准备,而就是为未来生活作准备。

"其教育的核心目的就是帮助儿童的生命自然地成长与完善。

具体的说就就是让儿童获得身体、意志、思想的独立,达到人格、心理、智力、精神的完善。

蒙特梭利教学法有两个主要的要素:一就是环境(包括教具与练习),另一个就是预备这个环境的教师。

对于教室环境必须具备六个子要素:1、自由的理念;2、结构与秩序;3、真实与自然;4、美感与气氛;5、蒙特梭利教具;6、能使儿童拥有的生命内在发展模式充分地发挥其作用。

在蒙特梭利教育中教师被称为"启导员",其所作的工作就是为儿童准备环境,具体的讲就是:1.确保儿童有自由活动的机会;2.为儿童提供适合的有秩序的教具;3.为儿童提供帮助,引导教具操作与活动展开的示范与说明。

蒙特梭利教师不再以讲授知识或技能为主。

她就是以观察与帮助者的身份出现,观察儿童生命成长的需要及其敏感期的表现,然后提供相关的材料与活动,使儿童尽量按照其自然发展的内在规律成长。

同时教师也就是作为儿童环境的一部分存在,即精神、情感部分的存在。

因此,作为蒙氏教师必须具备爱心,始终要能以参加活动的儿童为中心,给她们活动的自由、机会、帮助与指导。

蒙特梭利教学法的核心就是感觉训练。

因为感觉训练在儿童的身体功能协调与完善上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我们每一个人都就是从小不断地抓握、行走、感觉等等,而使自己获得了各种能力与技巧的。

同时,感觉训练也就是人类心理、智力发展的基础。

通过感觉训练可以使感觉器官变得敏锐,使儿童获得专注力、意志力、判断力与观察力。

这些都就是儿童未来实际生活的基础。

这些能力也体现了儿童的人格形成、精神成长及个性特点。

蒙特梭利教学法的内容涉及五大领域:1、日常生活训练(包括照顾自己,照顾环境,基本动作,社交行为,教室常规);2、感觉教育(包括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嗅觉);3、数学教育(包括数概念建立,数的运算);4、语文教育(包括书写的准备,字母、笔顺的练习,简单的单词,短语);5、科学、文化类教育(包括音乐、美术、地理、历史、动植物等知识与能力)。

蒙台梭利教学法的理论 蒙台梭利的教师观、儿童观

蒙台梭利教学法的理论 蒙台梭利的教师观、儿童观
1.教师的角色
教师的角色,即帮助 儿童生命成长的启导者、 设计者、教育环境的提 供者、儿童工作的观察 者、自由活动的保障者、 儿童发展的协助者、儿 童与家长的沟通者。
二、蒙台梭利的教师观
2.蒙台梭利对教师的要求
(1)要了解儿童 (2)教师的精神状态比技能更重要 (3)要机警、稳重、耐心、爱心、谦虚 (4)不以自己的智慧代替儿童的智慧、 对进步慢的儿童要有无止境的耐心 (5)在观察的同时耐心等待、充满乐趣、 执着地观察儿童。
二、蒙台梭利的教师观
3. 蒙台梭利教师的特质
(1)谦卑的态度 (2)站在别人的角度考虑问题 (3)是环境的创设、保护者、也是与儿 童的沟通者 (4)是观察者、引导者、不是主导者 (5)是家长的沟通者 (6)接受自己、接受别人
二、蒙台梭利的教师观
3. 蒙台梭利教师的特质
(7)活泼地与儿童在一起,但不 能把自己作为教室的中心点 (8)热心、爱心、 耐心、 尊重 心、 责任心 (9)机警、 思维敏捷 (10)动作优雅迷人,外表整洁, 品质高贵 (11)善于聆听儿童的心声
LO GO
第二章 蒙台梭利教学法的理论
蒙台梭利的儿童观教师观
一、蒙台梭利的儿童观
蒙台梭利认为儿童是一个发育着的机体和发展着 的心灵;儿童发展的时期是人的一生中最重要的时期。 幼儿处在不断生长和发展变化的过程之中,而且主要 是内部的自然发展。在这个连续的自然发展过程中, 幼儿的发展包括生理和心理两方面的发展。
一、蒙台梭利的儿童观
1.幼儿身体内含有生气勃勃的冲动力。正是这种 本能的自发冲动,赋予他积极的生命力,促使他不断 发展。一是主导本能,这种本能对于处在生命初创时 期的婴儿提供指导和保护,甚至决定物种的生存。二 是工作本能,这是人的基本特征。幼儿正是通过不断 的工作在进行创造,使他自己得到充分的满足,并形 成自己的人格。它既能使人类更新,又能完善人类的 环境。

蒙特梭利教师观

蒙特梭利教师观

蒙特梭利教师观(一)教师得角色帮助儿童生命成长得启导者;设计者;教育环境得提供者;儿童工作得观察者;自由活动得保障者;儿童发展得协助者;儿童与家长得沟通者。

(二)教师所具备得能力与素质1必须懂得蒙氏教育得原理与教学法2必须懂得如何操作使用教具3具有为幼儿设计适合其成长得综合素质4具有对幼儿耐心、爱心得优良品质5教师必须具备科研能力6有饱满得精神状态与幼儿一起成长(三) 教师必须从事得工作1、观察与了解儿童,并适当记录。

2、对有价值得事物得启蒙。

3、引导、诱发孩子得活动欲望。

4、对集中工作得引导。

5、团队精神与社会性得培养。

6、对儿童自由得保障。

7、提供准备好得环境。

8、协助儿童独立。

9、示范新教具得使用方法。

10、接受孩子得请求检查。

11、摆放整齐教具。

12、对干扰她人得孩子要及时引导五、十一大特点:1、以儿童为中心。

2、不"教"得教育3、把握儿童得敏感期4、教师就是催化者、就是预备者、协助者、引导者、收集者。

5、注重智慧与品格得培养。

6、尊重儿童得成长步调,没有课程表。

7、混龄教学8、全方位教学9、丰富得教材与教具10、排除奖惩制度11教学成果得突发性显现为什么要选择蒙特梭利教育法一、蒙氏教育重视幼儿得全面发展。

既重视幼儿得认知发展,又重视幼儿得社会性发展;既重视智力因素,又重视非智力因素幼儿教育改革潮流。

通过蒙氏教育可以培养孩子以下方面得品质:1喜爱秩序 2喜爱安静 3对真实得执着 4喜爱学习 5自由探索(从发现中学习 ) 6学习得主动性 7学习得专注力 8学习得持续力 9独立性 10自律性 11自信心12轮流与等待二、以感官教育为基础,通过感官教育发展幼儿得心智能力。

认为幼儿期就是感官发展得敏感期,幼儿感知敏锐,感官教育就就是训练感官,发展视、听、味、嗅、触等感觉能力。

三、有系统完备得教具。

每一种教具都具有它本身得独特教育内容,并有自动订正错误得功能,使幼儿能够从发现中去学习。

蒙台梭利教育观点

蒙台梭利教育观点

蒙台梭利教育观点
蒙台梭利教学法是由意大利教育家玛莉亚·蒙特梭利博士倾其毕生经历所创造的。

其教学法的精髓在于培养幼儿自觉主动的学习和探索精神。

那他的教育理念是什么呢?
教育理念
1、以儿童为中心。

反对以成人为本的教育观点,视儿童为与成人有别的独立个体。

2、不教的原则。

六岁以前的幼儿是逐渐建构认知、辨别能力并以形象思维为主要思维方式,不适合说教的教育。

蒙氏从日训着手,并配合良好的学习环境、丰富的教具及教学材料,让儿童自发、主动的学习,从而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

3、把握儿童的敏感期。

随着幼儿成长,会出现某一段时间只对环境中的某一项事务专心而拒绝接受其他事务的特点,若在此时提供专向的帮助,会收到最佳的学习效果。

4、教师作为环境的一部分存在,扮演协助、启导的角色。

教师的工作是观察儿童的内心需要,设计环境、并示范教具的准确操作,再依儿童的个别差异因材施教,提供适时的引导。

这种不教的教育能使师生关系和谐,儿童能够愉快的学习。

5、着重智慧与品格的养成。

幼儿教育的本质意义在于帮助幼儿的生命完美成长。

因此幼教的目标不只是为小学做准备,更重要的是为他们的一生奠定智慧和品德的基础,培养他们终生学习的好习惯。

蒙台梭利教师观

蒙台梭利教师观

蒙台梭利教师观,也被称为蒙台梭利教育观,是意大利教育家玛利亚·蒙台梭利所倡导的一种教育理念和方法论。

蒙台梭利教师观强调教师在儿童教育中的角色和责任,主张为儿童创造自主学习的环境,引导和支持儿童自我发展和自我实现。

以下是蒙台梭利教师观的一些核心特点和原则:
观察和尊重:教师应该通过仔细观察儿童的兴趣、需求和能力,理解和尊重他们的个体差异,以便更好地满足他们的学习和发展需求。

创造环境:教师的责任是创造一个丰富、激发好奇心和自主探索的学习环境,提供适当的教育材料和工具,以鼓励儿童积极参与学习活动。

角色模范:教师应该成为儿童的榜样和引导者,通过自己的言行和行为示范来启发和激励儿童的学习和发展。

引导和支持:教师的角色是引导和支持儿童的学习过程,而不是直接灌输知识。

他们应该观察儿童的学习兴趣和需求,并提供适当的教育活动和材料,以帮助儿童自主地探索和学习。

自主学习:蒙台梭利教师观强调儿童的自主学习能力,认为儿童在适宜的环境中能够自主地选择和控制学习活动,从而发展出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体而言,蒙台梭利教师观强调教师对儿童的观察、尊重和引导,为儿童提供自主学习的环境和机会,培养他们的自主性、创造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这种教师观对儿童的综合发展和自我实现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王夫之教师教学观及其对高校教师的教学启示

王夫之教师教学观及其对高校教师的教学启示

王夫之教师教学观及其对高校教师的教学启示贝尔蒙特·王夫(BermanMontessori)是意大利儿童教育家,代表了一种国际化的儿童教育模式。

他认为儿童在学习过程中掌握知识的过程具有重要性,不能单纯地要求他们接受知识的灌输。

根据这一理论,他提出儿童教育的“三大原则”,即发现学习、尊重学习、发挥个性。

这一理念被称为“蒙特梭利教育学”,广受欢迎,已经成为当今社会教育的重要观念。

一、蒙特梭利教育学的核心思想蒙特梭利教育学的核心是要尊重儿童的个性,鼓励孩子在学业和社会方面发挥自身潜能。

蒙特梭利教育学主要包括“子宫期认知”、“室外时间”、“仪器训练”、“家庭教育”等几个主要内容。

贝尔蒙特·王夫认为,尊重儿童的个性和发展阶段意味着保护他们的尊严,不压抑他们的想象力,而是创造一种氛围,使他们可以充分发展,发现和实现自我的价值。

同时,通过物品环境中的丰富多样的物品和自由的室外活动,允许孩子自主地实践、比较、研究和交流,从而获得完整的知识经验。

二、高校教师教学应当借鉴蒙特梭利教育学的思想高校教师应当以培养学生课外知识丰富的胸怀为准则,激励学生发现自身潜能,发展学科外的能力,发展灵活性、创造力、适应力和分析思考能力。

蒙特梭利教育学注重儿童的个性发展,强调儿童的行为习惯的培养,同时让孩子们相信自己,自信地进入某一优质的个性,以积极的心理和思想让自己成功。

高校教师可以借鉴蒙特梭利教育学思想,倡导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发掘自己的潜能,发展自身学科外的知识,例如参加各种社团活动,参与实验活动,了解外语,运用家庭生活知识等,以便取得更大的发展。

此外,教师也可以采用蒙特梭利教育学的想法,采用“仪器训练”、“社会建设”、“家庭教育”等方式,培养学生理解力和思维能力。

蒙台梭利教师素质ppt课件

蒙台梭利教师素质ppt课件

精选课件
12
儿童活动的观察者
▪ 教师应该遵守观察的职责。 ▪ 教师必须有敏锐的观察力 。
精选课件
13
自由活动的保障者
▪ 其一,强调自由是人的保障需求,且在教育过程 中,不仅给予儿童行为上的自由,更重要的是给 予心灵上的自由。
▪ 其二,儿童在成长发展过程中有内在的本能,也 必须让这种内在的本能有自由发挥的机会 。
后退。 ➢ 蒙特梭利教师与家长合作,给予孩子母亲般的亲近。 ➢ 蒙特梭利教师穿戴青春朝气的服饰,给孩子美的享受。 ➢ 蒙特梭利教师对孩子的兴趣了如指掌,满足孩子的需要。 ➢ 蒙特梭利教师具备多重角色,永远跟着孩子走。 ➢ 蒙特梭利教师传递梦想,收获着孩子们的快乐!
精选课件
4
先做人后做事
儿童是爱的源泉,我们一触及到儿童便触及 到爱,出于对儿童的爱,蒙台梭利会用毕生的 精力致力于对儿童的研究。
精选课件
1
何为“教师”? 何为“蒙特梭利教师”?
精选课件
2
天然的教师—— “三人行 必有我师” 职业教师—— 专门从事教育活动的人 蒙特梭利教师—— 导师
精选课件
3
➢ 蒙特梭利教师没有师道尊严,有的是春风化雨般的爱心。 ➢ 蒙特梭利教师不可以成人自居,站在儿童角度看世界。 ➢ 蒙特梭利教师静心关注孩子的变化,需要时走近,专注时
蒙特梭利要把握好每个儿童敏感期的出现适时的顺着每个敏感期的需要向农民一样及时伸出援手给予儿童所需要的阳光和养分还要适当的帮助他们除去杂草和害虫而不是盲目施肥或拔苗助其一强调自由是人的保障需求且在教育过程中不仅给予儿童行为上的自由更重要的是给予心灵上的自由
蒙特梭利教师的素质
大庆油田矿区服务事业部托幼管理中心 教学干事 杨朝霞

蒙特梭利的幼儿教育观念

蒙特梭利的幼儿教育观念

蒙特梭利的幼儿教育观念第一:幼儿自然发展观,蒙台梭利认为所有幼儿均具有天生潜在生命力,也就是内在潜力,此生命力主要是以积极、活动且发展的状态存在,而且拥有无穷力量。

其认为成长便是潜在生命力在不断的发展,生命力量是基于基因遗传得到的生物学规律而得以发展。

教育最为重要的任务便是对幼儿内在潜力进行激发与提高,使幼儿能够根据自身规律实现自然且自由的发展。

蒙台梭利认为不能够将幼儿看作成物体加以对待,而应该将其看作是独立人。

幼儿并非成人实现教育灌注的一种容器,也不是能够任意揉捏的泥,更不是教师与家长所饲养的动物或者是培育的花草,而是一个具有发展性、能动性以及生命力的个体。

第二:幼儿敏感期,在蒙台梭利教育理念当中提出敏感期是整个幼儿学习最为关键的时期敏感期是自然赋予人类整个生命过程中唯一的特殊生命力,如何对这种动力进行有效运用,推动幼儿实现良好发展,是开展教育的主要职责。

对于敏感期而言,其是指处于不同发展阶段中,幼儿对某些事物与活动带来的刺激,所产生特别敏锐的一种感受力,进一步便会形成特殊爱好与兴趣,导致对幼儿心智活动与生理成长带来影响,在向周围进行吸收学习时也非常容易。

敏感期是开展教育最佳的阶段,在幼儿处于敏感期时,其内心会出现不可遏制的动力,推动幼儿对自身感兴趣的事物和活动进行学习与尝试,只有当内在需求得到满足或者是敏感减弱这种冲动才会逐渐消失。

第三:感官教育,在蒙台梭利教育理念当中,感观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感观教育最为重要的目的便在于对幼儿比较能力、注意力与判断力做出培养,从而使其能够拥有更为敏锐且准确的感知觉。

蒙台梭利认为学前阶段幼儿所有的感官均非常灵敏,刚好处于感知觉最为敏感的时期,在此阶段如果不能对其进行良好的感知教育,今后将无法有效对其缺失做出弥补,甚至会对幼儿心智发展造成一定的损伤。

蒙台梭利倡导感官教育应该由视觉、嗅觉、触觉、味觉、触觉与听觉等全方位的训练,同时应该符合自由发展方面的原则,鼓励幼儿能够根据自身能力、所处环境以及敏感期需求等主动学习,促使幼儿能够在训练过程中可以独立操作、自由选择与自我校正,最终使感官能力得到有效的提升。

蒙特梭利十大教育理论

蒙特梭利十大教育理论

蒙特梭利十大教育理论:1、尊重儿童、以儿童为中心:在尊重环境,他人和事物为前提下,儿童所拥有的自我选择权力。

把儿童作为一个独立的“人”看待,鼓励他们自主和独立的活动。

以儿童为中心反对以成人为本位的教学特点,视儿童为有别与成人的独立个体。

2、不「教」的教育:蒙特梭利反对以教师为中心的填鸭教学,主张由日常生活训练着手,配合良好的学习环境、丰富的教具,让儿童自发性地主动学习,自己建构完善的人格。

3、把握儿童的敏感期:0至六岁的幼儿,会出现特定的喜好倾向,若顺着敏感期学习该特征,即可得到最大的学习效果。

4、教师扮演协助者的角色:一般称蒙氏教师为启导员,他必须对孩子的心灵世界有深刻的认识与了解,对于孩子发展的状况了如指掌,才能提供孩子适性、适时的协助与指导。

5、完全人格的培养:蒙氏科学幼教的最大目的就是协助孩子正常化。

透过环境的设计、教具的操作,使孩子一步步建构完善的人格。

6、尊重孩子的成长步调:蒙氏科学幼教没有课表,不划分上下课时间,就是为了让孩子能够专注地发展内在的需要。

教师针对每个孩子自身成长的独特轨迹因材施教。

7、混龄教学:不同年龄的同伴之间相互学习获得的互动效应。

不同年龄的孩子会相互模仿、学习,可养成儿童兄友弟恭、乐于助人的良好社会行为。

8、丰富的教材与教具:真实的环境,充实的材料,体现“生活即教育”。

蒙特梭利教具繁多,这些教具并非是教师用来教学的工具,而是孩子工作的材料,孩子透过这些工作,从自我重复操作练习中,建构完善的人格。

9、抨除单一的奖励制度:蒙特梭利透过长期的观察,发现儿童对奖惩毫不在乎,因此,蒙氏科学采取尊重孩子的方式,培养孩子正在萌芽的尊严感。

10、爆发的教学成果:蒙氏科学幼教采取尊重孩子内在需求的方式,让孩子适时、适性地成长,短期内不易察觉成果,但却会在某一时间以爆发的力量彰显出孩子内在的心智在成长。

根据蒙台梭利教师观制定职业素养发展目标

根据蒙台梭利教师观制定职业素养发展目标

根据蒙台梭利教师观制定职业素养发展目标
根据蒙台梭利教师观,职业素养的发展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专业能力: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并能够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

2. 教育思想:遵循蒙台梭利教育理念,能够正确的处理教学中的问题,有明确的教育目标。

3. 师德师风:具备良好的师德、师风,尊重学生,服务学生,不断发展自我,做一个有温度的教育者。

4. 沟通能力: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能够与家长和同事进行有效的沟通,做好家校合作。

5. 创造力:具备丰富的想象力,能够创新教学方式方法,不断探寻适合儿童发展的教育方式。

6. 自我反思:具备自我反思能力,能够及时检查自己的错误和不足,并及时改进。

以上是根据蒙台梭利教师观制定的职业素养发展目标,只供参考。

蒙特梭教师培训心得体会

蒙特梭教师培训心得体会

蒙特梭教师培训心得体会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有幸参加了一次关于蒙特梭利教学法的教师培训。

这次培训不仅让我对蒙特梭利教学法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也让我对自己作为教师的角色有了新的认识。

以下是我对这次培训的一些心得体会。

蒙特梭利教学法的核心理念是尊重儿童,认为儿童是自我成长的主体,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和帮助儿童自我发展。

这与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有着本质的不同。

在培训中,我们学习了如何观察和理解儿童的需求,如何创设环境,提供适合儿童自我发展的活动和材料。

这些知识让我明白,作为教师,我们需要更多的是倾听和理解,而不是一味的教导和指导。

蒙特梭利教学法强调实践和体验。

在培训中,我们通过模拟教学,亲身体验了蒙特梭利教学法的魅力。

我发现,当孩子们在自由、有序的环境中自主选择活动,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被充分调动起来,他们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也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这让我深刻体会到,教育的目的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激发孩子的潜能,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再次,蒙特梭利教学法注重个体差异和个性化教育。

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他们有各自的兴趣和特长,有各自的学习节奏和方式。

在培训中,我们学习了如何根据每个孩子的特点,提供个性化的教育方案。

这让我认识到,作为教师,我们需要尊重每个孩子的个性,鼓励他们发挥自己的优点,帮助他们克服自己的缺点,让他们在自我发展的道路上走得更远。

蒙特梭利教学法强调和平与爱的教育理念。

在培训中,我们学习了如何在教学中传递和平与爱的信息,如何用和平与爱的态度对待每一个孩子。

这让我明白,作为教师,我们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动作,都会对孩子产生深远的影响。

我们需要用和平与爱的心态,去接纳每一个孩子,去引导他们走向和平与爱的未来。

这次蒙特梭利教师培训让我受益匪浅。

我不仅学习了蒙特梭利教学法的理念和方法,也对自己的教育观念和教育行为有了新的反思和认识。

我相信,我会将这次培训的学习成果,应用到我的教育实践中,为孩子们的成长提供更多的帮助和支持。

蒙台梭利教育理念(1)

蒙台梭利教育理念(1)

蒙台梭利教育法蒙台梭利(Montessori)教学法是由意大利教育家玛莉亚•蒙特梭利博士倾其毕生经历所创造的。

其教学法的精髓在于培养幼儿自觉主动的学习和探索精神。

在蒙氏教室里,有丰富多彩的教具,它们都是根据儿童成长发展敏感期所创立的适宜儿童成长的“玩具”。

蒙台梭利教学内容包括日常生活教育、感官教育、数学教育、语言教育、科学文化教育等内容。

孩子通过自我重复操作蒙氏教具创新建构完善的人格,在自由操作中得到了多方面的能力训练。

精髓部分:蒙氏教学法的精髓在于培养幼儿主动的学习和探索精神教育内容:包括日常生活教育、感官教育、数学教育、语言教育、科学文化教育等内容。

孩子通过自我重复操作蒙氏教具创新建构完善的人格,在自由操作中得到了多方面的能力训练。

蒙台梭利教育理念可概括如下:1、使人成为人蒙台梭利教育是使人成为人。

第一个人是刚刚出生的生物性的人;第二个人是为人,为人就是受过教育,具备了教养、具备了人格的人。

这就是蒙台梭利教育的意义,也就是人格形成才能成为真正的人。

2、自发性的智能人之所以有学习的欲望,就是受到与生俱来的智能所驱使,也就是孩子内在有一种执著追求知识和求发展的冲动。

如果这种内在冲动不通过教育去启动他,将会使幼儿本身存在着的巨大能量迟滞、消磨。

3、人的创造性其实,这可以说是人类的一种自然性,对人类而言,创造是自然而生的。

蒙台梭利认为手的活动及语言在不断地保持调和,最后才能培养出孩子自己的人格,而人格在成长过程中发挥各种创造能力。

4、协助孩子自我发展传统的教育则是成人在那里不断地教导儿童怎样怎样去做,儿童就遵命式地去服从。

那么,蒙台梭利教育就是让儿童发挥他自身的生命潜能,通过自身的实际的这种活动来发展自己各个方面,这是教育的真谛。

5、有准备的环境蒙台梭利认为环境是有生命的,是成人对儿童的使命清楚了解所准备的,这个环境包含儿童成长所需的一切事物的积极意义,同时也要将所有不利于儿童成长的事物加以排除。

1.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要素以前,人们认为教育的要素是教师与儿童。

蒙台梭利瑞吉欧教师观对比

蒙台梭利瑞吉欧教师观对比
(二)注重合作共处能力培养 学会欣赏及接纳别人的思想及观点,学会了解自己不足,并学会尊 重及分享
(三)注重记录 瑞吉欧老师会把活动记录用录像和照片的方式记录下来
(四)注重创造能力开发
(五)教师充当多种角色 教师即是儿童的伙伴优势儿童的引导者和养育者
谢谢观看
瑞吉欧是根据儿童的兴趣来设计有益于儿童的 课程
4.总结
蒙台梭利教育模式特点: (一)以儿童为主
(二)提供充分的教具 孩子是靠感官来学习的,目的是未来让孩子能激发自我学习的 兴趣。
(三)不“教”的教育 反对传统教育,主张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及氛围
(四)把握铭Βιβλιοθήκη 期的学习(五)教师居于协助启导地位
瑞吉欧教育模式特点: (一)师生共同建构活动方案 在瑞吉欧教育中,儿童常以小组活动为主及教师一起探索他们感兴 趣的问题
瑞吉欧教育模式强调了“儿童中心”,以“做中学”为出 发点,认为儿童是独立于社会的一份子。他们认为在儿童的 生活和学习中,游戏占很重要的位置,儿童通过游戏获得对 世界的认知
相同点:认为教师都是儿童活动的支持者、观察 者和引导者
不同点:蒙台梭利认为儿童是自由、平等的,对于儿童的 工作教师只是旁观者和引导者
蒙台梭利和瑞吉欧
教师观的对早比教173D周彤
29
1.对比儿童 2.教学环境 3.对比课程 4.教育模式特点的总结
1.儿童
蒙台梭利把“工作”作为儿童的主要活动,特别强调儿童 的自由,认为儿童的发展是通过“工作”来实现的。“工作” 能促进幼儿各方面的发展,否定了游戏对儿童重要作用,认 为游戏,特别是假象的游戏会把儿童引入不切实际的幻想。
瑞吉欧认为教师是儿童的照料者是儿童游戏的伙伴和儿童 一起游戏
2.教学环境

蒙台梭利的教师观的基本内容

蒙台梭利的教师观的基本内容

蒙台梭利的教师观的基本内容《聊聊蒙台梭利的教师观》嘿,今天咱来说说蒙台梭利的教师观那些事儿。

蒙台梭利认为呀,教师可不能只是简单地传授知识。

还记得我曾经去参观过一个采用蒙台梭利教育法的幼儿园。

我看到那里的老师呀,真的特别不一样。

有个小女孩,她正在玩拼图,可是半天拼不好,着急得都快哭了。

这时候,老师并没有马上过去帮她把拼图完成,而是静静地在旁边观察。

等小女孩抬头看老师的时候,老师给了她一个鼓励的眼神。

然后呢,老师轻轻地问了一句:“需不需要一些提示呀?”小女孩点了点头,于是老师就引导她从边缘开始找,慢慢地,小女孩自己找到了方法,成功地完成了拼图。

哇,那一刻我就感觉到,这老师就像是一个耐心的引路人,而不是一个包办一切的人。

蒙台梭利的教师要做的,就是提供合适的环境和工具,然后让孩子们自己去探索、去发现。

他们要像一个默默守护的天使,在孩子们需要的时候给予恰到好处的帮助。

还要有敏锐的观察力,能及时发现孩子们的兴趣点和问题所在。

并且呀,不能有那种高高在上的感觉,要和孩子们平等相处,尊重他们的想法和选择。

就像那个小女孩,在自己努力完成拼图后露出的那种满足和自信的笑容,深深印在了我的脑海里。

这就是蒙台梭利教师观的体现呀,引导孩子们自己成长,而不是强行灌输。

我觉得呀,这样的教育真的特别棒,能让孩子们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潜力,成为独立、自信、有创造力的人。

总之呢,蒙台梭利的教师观真的很有意义,强调了教师在孩子成长过程中那独特又重要的作用。

希望以后能有更多的老师用这样的观念去教育孩子,让孩子们拥有更美好的未来!瞧瞧,这就是我对蒙台梭利教师观基本内容的理解啦,是不是还挺有意思的呢!。

蒙特梭利教育与瑞吉欧教育的异同

蒙特梭利教育与瑞吉欧教育的异同

瑞吉欧与蒙特梭利的异同蒙台梭利教育和瑞吉欧教育都发源于意大利,创始者是玛丽亚·蒙台梭利(Maria Montessori)和罗里斯·马拉古兹(Loris Malaguzzi)。

二者有着共同的文化背景,但二者形成、发展于不同的历史时期,因此这两种教育模式在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上各自存在鲜明的特点,同时也有许多相同的地方。

一、理论背景 (一)蒙台梭利教育 蒙台梭利的思想和观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学习是自然的、终身的过程。

2、教师是一个观察者;课程应该建立在对儿童兴趣的观察的基础上。

3、学习发生在有准备的环境中。

所谓"有准备的环境"指的是具有丰富的教育材料,能促进儿童主动学习与探索的环境。

(二)瑞吉欧教育 瑞吉欧教育的理论和思想:1、教育是通向社会公平和改革的道路;父母、教师与市民共同合作教学;教师之间在教学上合作互助;着眼于儿童整体人格的教育和发展,实施"全人教育"。

2、以学生兴趣为基础设计课程方案;民主学校的理念。

3、儿童在与环境的互动中积极建构其知识体系,从而获得智力的发展。

4、思维与语言不可分离;学习产生于最近发展区;社会关系即学习的内容。

(三)二者的相同点 蒙台梭利教育和瑞吉欧教育在理论背景上的共同点主要体现在以下5个方面:1、用历史的观点看待人类的生活、发展和思维。

2、矛盾和斗争是人类生活和进步的基础。

3、知识是在与他人及社会互动的过程中建构的。

4、教育贯穿于历史、文化和政治生活当中。

5、教育的发展与进步建立在不断反思与再认识的基础上,这种反思与再认识是针对儿童本性和教学、学习过程的基本观点的。

二、儿童观 (一)蒙台梭利教育蒙台梭利教育在对当时生物学(尤其是胚胎学)、心理学与生命哲学研究的基础上,结合通过长期亲身观察和实验所获得的第一手资料,阐述了自己对儿童发展特性的理解,并使之成为指导其教育实践的儿童观。

蒙台梭利教育的儿童观主要体现在以下5个方面:1、儿童作为精神实体,通过真实生活和秩序寻求自身的完美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蒙特梭利教师观(一)教师的角色帮助儿童生命成长的启导者;设计者;教育环境的提供者;儿童工作的观察者;自由活动的保障者;儿童发展的协助者;儿童与家长的沟通者。

(二)教师所具备的能力与素质1必须懂得蒙氏教育的原理和教学法2必须懂得如何操作使用教具3具有为幼儿设计适合其成长的综合素质4具有对幼儿耐心、爱心的优良品质5教师必须具备科研能力6有饱满的精神状态与幼儿一起成长(三)教师必须从事的工作1、观察与了解儿童,并适当记录。

2、对有价值的事物的启蒙。

3、引导、诱发孩子的活动欲望。

4、对集中工作的引导。

5、团队精神与社会性的培养。

6、对儿童自由的保障。

7、提供准备好的环境。

8、协助儿童独立。

9、示范新教具的使用方法。

10、接受孩子的请求检查。

11、摆放整齐教具。

12、对干扰他人的孩子要及时引导五、十一大特点:1、以儿童为中心。

2、不"教"的教育3、把握儿童的敏感期4、教师是催化者、是预备者、协助者、引导者、收集者。

5、注重智慧和品格的培养。

6、尊重儿童的成长步调,没有课程表。

7、混龄教学8、全方位教学9、丰富的教材与教具10、排除奖惩制度11教学成果的突发性显现为什么要选择蒙特梭利教育法一、蒙氏教育重视幼儿的全面发展。

既重视幼儿的认知发展,又重视幼儿的社会性发展;既重视智力因素,又重视非智力因素幼儿教育改革潮流。

通过蒙氏教育可以培养孩子以下方面的品质:1喜爱秩序 2喜爱安静 3对真实的执着 4喜爱学习 5自由探索(从发现中学习) 6学习的主动性 7学习的专注力 8学习的持续力 9独立性 10自律性 11自信心 12轮流与等待二、以感官教育为基础,通过感官教育发展幼儿的心智能力。

认为幼儿期是感官发展的敏感期,幼儿感知敏锐,感官教育就是训练感官,发展视、听、味、嗅、触等感觉能力。

三、有系统完备的教具。

每一种教具都具有它本身的独特教育内容,并有自动订正错误的功能,使幼儿能够从发现中去学习。

四、具有训练有素的教师作保证。

要想成为蒙氏教师必须在专门机构取得合格证书方可取得资格蒙台梭利儿童观——发现“童年的秘密”蒙台梭利认为,儿童有一种与生俱来的“内在生命力”,这种生命力是由生理和心理两个胚胎构成的,即儿童不仅是一个肉体的存在,更是一种精神的存在,蒙台梭利称之为“精神胚胎”。

儿童的精神深深地隐藏着,并不立即表现出来,他通过身体接收到外界环境中的信息并将其储存到自身的精神体内,经过适宜的信息刺激逐渐形成自己的个性。

这种内在的生命力是积极的、活动的、发展的,具有无穷无尽的力量,教师和父母要仔细地观察和了解儿童的内心世界,去发现儿童身体、精神、智力与个性自然发展的秘密。

——儿童具有“吸收性心智”蒙台梭利说,人并不只在大学里才发展,而是在出生之时就已经开始了心智的成长。

在生命的头三年中,其发展的程度最为可观。

每个孩子都有自发的学习潜力,幼儿尽管缺乏经验,但他们所拥有的最丰富的潜力能使他自己适应外部世界,幼儿具有一种下意识的感受力,积极地从外部世界获取各种印象和文化模式,并且有一定选择的进行吸收,成为他心理的一部分,称为有吸收力的心理。

“吸收性心智”是一种内在的助力。

蒙台梭利认为,大人在面对一项新的事物时,可以借助经验来学习,而孩子从黑暗的母体中来到这个世界并没有带来任何经验。

但是,孩子随时都有吸收新知识的欲望,并且有一种内在的特殊力量来帮助他从复杂的环境中选择成长所需要的事物。

“吸收心智”这种内在助力会驱使儿童“潜意识”地从外界环境中吸收各种印象,就如同照相机的感光底片一样将外界的印象全部摄入,然后内化成自己的东西,也就是从无到有不停地探索、快速积累、储蓄。

而这种潜意识的吸收到三岁以后,则发展为有意识的吸收。

儿童在“吸收性心智”驱动下学习,速度十分惊人,为以后的智力发展奠定了基础。

教育则要注意充分发挥儿童三岁前的这种功能。

——儿童发展具有阶段性从心理学的角度讲,儿童不同阶段之间的变化是非常明显的,当一个心理个性阶段结束时,另一个阶段随之而来,“成长是一个不断再生的过程”。

蒙台梭利发现,孩子从出生到成年,其成长期大体分为五个阶段:第一阶段:从出生到三岁,这是无意识的成长与吸收阶段。

情绪与智力发展的内在结构则由“敏感期”与“吸收性心智”等功能来完成。

这一阶段幼儿表现出无穷的精力与兴趣。

第二阶段:三岁到六岁阶段,幼儿逐渐有意识地吸收各种知识,是个性形成期阶段。

儿童在内心逐渐形成秩序与服从的观念,并且发展出现实世界的模型,为创造力与想象力的发展打下基础。

第三阶段:六岁到九岁阶段,儿童已可以运用自己所掌握的各种知识与艺术上的技能,发展自己的生活文化和能力。

第四阶段:九岁到十二岁阶段,孩子已准备好以开放的心灵去吸收世界的各种知识,此时,他们会拼命地吸收环境中的一切事物。

不同的是他们能自主性的学习,而且不在受限于身旁环境的范围,他们的触角可以延伸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碰到的机会将会影响他们一生对智能方面的兴趣。

第五阶段:从十二岁到十八岁阶段,这是深入发展兴趣的阶段,此时的青少年身处巨大变化的时期,对事物和事情有了自己的理解,将选择日后自己一生的努力方向。

——儿童具有自然发展的生命力蒙台梭利认为,从胎儿出生一直到生命结束的全过程,生命是自然而然发展的。

所有儿童都具有自我成长发展的生命力。

这种成长不是随意的,而是由小到大,由简单到复杂,充满着秩序和规律,是一种自然法则。

她形象地比喻老母鸡生下蛋之后,它能做的也只是供给蛋温暖。

至于蛋壳里的胚胎如何变成小鸡就得靠蛋壳内的小生命自己去一步步长大和破壳而出的行动来完成了。

老母鸡无论如何的着急也控制不了蛋壳里的小生命的成长。

蒙台梭利从观察中发现,人的生命发展,来自于自己的内部力量,是由自己的不断活动来完成的,而这种自我活动是具有预定计划的。

如人类受精卵开始成胎,此时就含有了“未来成为人”的这一预定计划,按着预定计划自然定下的步骤,产生了自我实现的活动,通过不断的自我活动,就完成了伟大的生命。

如幼儿逐步成长的过程就证明了这一理论:一个月抬下腭;两个月挺胸;三个月翻身、伸手够物;四个月支撑坐立;五个月抓玩具;六个月坐童椅抓垂下物;七个月独立坐;八个月初步会爬、扶着能站;九个月自抓家具能站立;十个月熟练爬行;十一个月扶着手走;十二个月拉着物体走;十三个月牵着手上楼梯;十四个月自己站立;十五个月自己独立走路;……以上说明人类自身发展的过程是一种自然规律,儿童的发展更是要按照预定计划一步一步进行的,这一计划的实现要靠“自我实现过程”来完成。

那么儿童的“自我实现过程”要靠什么来推动呢?要依靠儿童内在的需要。

从儿童教育上来说,为了驱使儿童内在需要的满足,就必须注意给儿童提供良好的生活和学习环境,就像“老母鸡给小鸡提供温度”一样,促使其生命自然地成长与发展。

——儿童具有敏感期荷兰生物学家德费里从动物身上发现了敏感期,蒙台梭利受到很大的启发。

她经过反复观察、了解、实验、研究,发现儿童也有敏感期。

她说:“敏感期系指一个生物刚生下来,还在成长的时候,所获得的一种特别的感觉力。

”在敏感期间,儿童受到一些不可抗拒的内在力量的推动,刺激他对周围环境不同物体产生兴趣。

实际上,这种内在的力量就是对环境的爱。

并不是一种情绪上的刺激,而是一种知性的欲望或爱,促使儿童去看、去听、去发展。

蒙台梭利说:“正是这种敏感性,使儿童以一种特有的强烈程度接触外部世界。

在这一时期,他们能轻松地学会每样事情,对一切都充满着活力和激情。

”“敏感期”是自然赋予儿童发展的一个关键因素,它使儿童内部产生一种活泼的冲动,并产生强烈的欲望,进行惊人的行为以完成该时期发展的使命。

儿童在敏感期期间的学习使他能在复杂的环境中选择出对他的成长适合的必要条件。

敏感期如同一道内在放射的光芒或是一组供给能量的电池,促使儿童对某些事物(事情)敏感,表现出极大的兴趣,而对其他事物漠不关心。

因而当某种特定的敏感性在儿童身上发生时就像是一道光线只照在某些物体上,而不会照到其他物体上,这种被照射到的物体就成为儿童的整个世界。

此时在儿童内部有一种能运用这些物体来帮助其成长的独特潜能,使儿童充满活力与狂热,凡事容易,每一个努力都是能力的增进,直到另一崭新的功能或动作突然以爆发性的威力出现为止。

蒙台梭利认为,敏感期的出现是儿童在成长过程中的关键时机,成人应追随幼儿的成长来认识孩子的关键时期何时出现,以及进一步抓住这“金不换”的机会,适时地顺着敏感期的引导充分发挥潜能。

如果错过了敏感期这宝贵的时机再设法去弥补就为时已晚,这就意味着儿童可能会变得无助且笨拙,还将丧失克服困难的能力。

——儿童具有适应环境的能力“适应环境”是儿童具备的基本能力。

蒙台梭利说:“我们的教育方法是由环境问题的重要性所确定的。

众所周知,我们的教育学认为环境是如此重要,以至于把它作为整个体系的中心。

”蒙台梭利教育体系的重点是环境教育。

之所以确定为环境教育是因为蒙台梭利认为,人一生下来就具有适应环境的本能,如果不能适应,人的基本能力便无从发展或可能消失,严重的甚至导致不能生存。

蒙台梭利举例说,1920年印度发现的两个女狼孩,一个两岁,一个八岁,由于从小离开人类生活环境,同狼生活在一起,她们养成了与狼一样的生活习惯,口不会吸吮,两手不会抓东西,连声音也发生了变化,夜晚常常不睡觉,不会站着走路。

这两个小孩虽具有人类遗传的本质,但是因为从小不在人类的环境中生活,所以一切生活方式都不能适应人类环境,也就不能发展出人类的特征。

1998年7月10日的《北京青年报》上登载了这样一篇实事报道,题目是《花季少女成笼中呆鸟——少女翟泽莉十年未出屋》。

报道说,翟泽莉小时候同正常儿童一样,上幼儿园,能说会跳,会讲故事、做游戏,惹人喜爱。

七岁后因家庭生活困难,小莉的父母不准她读书,整日把她反锁在家里,不与外界接触长达十年之久。

当记者见到小莉时,她身体瘦弱,发育停滞,语言退化,害怕见人,其智力和身体都如一个儿童。

见到记者只知道一个劲儿地叫“老师”,还忙着吃糖,别的什么也不会说。

记者问她话,她已经不会交流。

十七岁的少女完全成了一个废人。

只会叫“老师”,是她在幼儿园时留下的记忆。

因此推论,智能的成长除了先天年龄的限制而呈一定的发展规律外,环境的好坏是促使智能成长快速或者缓慢的主要原因之一。

如果能给儿童一个非常丰富也能提供学习刺激的环境,儿童在这个环境中就会迅速地适应。

2001年4月,中央电视台介绍了弱智青年乐队指挥舟舟的故事。

舟舟是一个弱智青年,当时的实际年龄是二十三岁,而智力只有三岁。

他之所以能够成功、自如、潇洒地指挥大型乐队演出,显现他特殊的才能,是因为他父亲在艺术剧院工作,专业是大提琴演奏,因为舟舟是个弱智孩子,剧院破例让他出入,使他得以从小在艺术氛围环境中长大,对音乐有特殊的敏感,智慧趋向得到了开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