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人文精神的培养
高中政治课教学与人文精神 人文精神对政治信仰的影响
高中政治课教学与人文精神人文精神对政治信仰的影响【摘要】在我国现阶段,高考具有调节未来人才智能结构的重要功能与作用。
体现基本的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是综合能力测试的目标之一。
其中,人文精神在历经长期被淡化甚至扭曲后,现又重新定位,与科学精神并列,成为素质教育的基本理念。
由于长期以来对“人文精神”的淡化和扭曲,造成了当前这方面理论的贫乏与实践的缺位现象。
针对这种状况,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应积极探讨有关人文精神的理论和实践问题。
【关键词】政治教学;人文;精神完整的教育是以全部人类文化为基础的教育。
应当是以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的融合统一为特征。
相应地,人文价值和科学价值是人类世界的两个基本价值尺度,代表着人类发展的两极,不存在孰高孰低的问题。
因此,它们所体现的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在教育过程中既缺一不可,又相互交融。
我国长期以来对人文精神的教育是不够重视的。
虽然教育目标中有培养“四有”新人和共产主义理想与道德的内容,但失之空泛与单一。
“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这句话在我国广为流传。
这不正是人文精神缺乏的可悲证明吗?十年“文化大革命”,从某种意义上讲,也是对传统的人文精神的浩劫。
改革开放以来,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期间,存在着大量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时期曾经出现的种种社会问题,人文精神的危机或困境即是其中之一。
虽然我们一直强调“两个文明”一起抓,但实际上,精神文明建设没有跟上。
一、我国当前需要什么样的人文精神首先,要疏理传统古典的人文精神,主要是道德理想主义。
其次,要吸收近现代西方人文精神中合理的部分,以弥补自身的不足,如近代以科学理性为核心的人文精神,现代以非理性为核心的人本主义的人文精神等。
以上都要立足于当前中国经济发展的现实。
其次,独立个体是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先决条件。
由此培养个体的责任能力和权利意识就理所当然地成了学校教育追求的目标。
其次,独立个体是构成现代国家政治的基础。
我们社会主义国家是以确认每个人都有参与政治、治理国家的基本权利为前提的。
加强高中政治课教学中人文精神培养
加强高中政治课教学中人文精神的培养在政治课教学中开展人文精神的培养是新课改的要求。
什么是人文精神呢?笔者认为,提倡人文关怀,提高人的素质,弘扬人的精神是人文精神的核心。
爱因斯坦在《论教育》中指出:“从学校走出来的不应该只是一个专家,而应该首先是一个和谐的人。
”教育要秉承以人为本的理念,目的在于“传道、授业、解惑”,更重要的任务是对学生进行人文精神的培养。
人文教育不是夸夸其谈,要立足于学科教育,以课堂为主阵地,以生活实际为蓝本进行教学。
拿思想政治课来说,立足教材,联系实际,是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的主要方式。
一、功利思想冲击人文精神由于当今科技的飞速发展,使社会获得了空前的物质富有。
许多人陶醉在科技带来的辉煌之中,人们信仰科学,崇拜科学,也迷信科学,科技的工具性被张扬到了社会的每个角落。
科技被人们看成是万能的,是解决一切问题的“金钥匙”,从而忽视了人的地位和作用,轻视了灵魂的陶冶和净化。
同时家长们也认为自己的孩子只有好好读书,考上名牌大学,长大后才会有“出息”。
人文科学因此受到冷落。
另一方面,由于市场经济的双重效应,人们往往只注重眼前利益,而忽略了长远效益;急功近利于当前,不关心未来的发展。
同时社会上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的腐朽思想,对涉世不深的中学生影响很大,也造成了中学生人文精神的贫乏,导致重功利轻价值、重工具轻生活、重理性轻人性的认识偏向。
二、素质教育呼唤人文精神爱因斯坦说过:“用专业知识教育学生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学生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是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要使学生对价值有所理解并产生热烈的感情,那是基本的。
”随着科技时代的到来,社会的物质积淀也愈渐丰富,社会发展的同时也提出了对人的精神层面的更高要求。
由此,我们将面临着人文追求、人文素养的一次新的飞跃。
加强中学生的人文精神培养就成了当前社会形势下教育教学的新话题,要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素质教育才是根本,而这个根本充分体现了知识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使学生在知识与人文上相互融通、浑然天成,培养出真正意义上全面发展的各级各类高素质优秀人才。
基于人文精神培养的高中政治教学对策初探
基于人文精神培养的高中政治教学对策初探作者:李永怀周来源:《科教导刊》2014年第07期摘要随着我国教学水平的不断提升和教学改革的持续深入,在高中政治教学中基于人文精神培养的教学对策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本文从对人文精神培养进行简析入手,对高中政治教学对策中人文精神培养的合理运用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人文精神培养高中政治教学对策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随着我国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素质教育得到了越来越多教育界人士的重视。
这主要体现在人文精神培养也成为了重要的教学目标之一上。
在高中政治教学过程中人文精神培养这一理念的有效深入可以促使合理教学策略的有效提出。
因此高中政治教师在进行教学策略的选择与应用过程中应当注重人文精神培养理念的合理渗透,从而促进高中政治教学水平的不断进步。
1 人文精神培养简析(1)人文精神培养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素质教育是高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高中教育过程中教育者不应仅仅只重视高中生专业知识与考试能力的培养,还应当注重高中生综合素质与人文精神的培养。
这集中体现在要使学生各方面素质得到和谐、全面发展并使学生产生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在这个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与物质沉淀日益丰富的时代若要促进高中生能够健康、全面的发展则对其人文精神提出了更高地要求。
因此在高中教学过程中对教师对学生进行人文精神培养可以使高中生的精神层面得到一个合理的飞跃并使其在德、智、体、美、劳等各个方面都得到有效发展,从而使得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得到有效实现。
(2)人文精神培养具有长期性与复杂性。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持续改善。
这一方面使得许多高中生在物质上越来越充足并且面临着越来越多的选择,而另一方面高速的学习、生活节奏也使得高中生的精神世界面临着许多重大的危机,例如信仰缺乏、待人冷漠、容易急躁等现象都是高中生精神世界出现问题的表现。
因此在这样的环境下高中生人文精神的培养就具有较高的难度,并且过程较为复杂,同时这一过程将会长期持续。
传递人文,探索“全人”教育的有效途径——试论高中政治课对学生人文情怀的浸润
传递人文,探索“全人”教育的有效途径——试论高中政治课对学生人文情怀的浸润[摘要]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提高其人文素养,关注学生“全人”的发展,是新一轮高中政治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目标。
本文试图通过提高高中政治课执教教师的人文素养,深挖教材、创新教学手段与方法等多个途径的探究与讨论,以唤起较多的教育工作者树立“全人”教育观,在课堂教学中传递人文,切实重视高中政治课对学生人文情怀的熏陶浸润。
[关键词]人文情怀;全人教育观;高中政治课人文,可以理解为人类社会各种文化现象的一种总称,而人文情怀就是人类的普遍性自我关怀,具体地说,它具有两层涵义:一是“以人为本”——重视人的价值,尊严以及追求等等;二是对文化遗产的高度珍视。
因而,它是人类以文明之道大化于天下的生命大智慧,不仅是精神文明的重要内容,而且还作用于物质文明的建设。
长期以来,我国基础教育注重“升学”,对人文浸润的重视不够,忽略了对学生精神、思想、言语自由以及关于人的个性独立、灵魂生长、生命抒展等内容的关注。
本文研究的课堂教育中的人文浸润,其实质上是一种关于人性的教育。
它的最高目标是完善个体的心性,体现的自然是以个体发展需要为标准的“全人”教育观。
然而,要以“人”的发展为基础,就必须把人文教育、科学教育统一起来:科学是求真,人文是求善、求美。
科学与人文只有互通、互动、互补,才能构成人类完整的生活。
随着当代社会对人类自身各个领域的探索,对健康发展、科学发展等理念的重视,也给基础教学在培养学生全面健康发展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其核心要求就是浸润“人文情怀”。
换言之,人文素质在当今追求“全人”发展的素质结构中占据着核心地位,是人的素质全面发展的集中表现。
而作为人文科学的思想政治学科,在学校教育中就应起着对学生人格养成和文化熏陶的基础性作用。
一、高中政治课对学生人文浸润的缺失及原因分析作为人文科学的思想政治学科,其本质就是人文教育,但是,在现行的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中,并未充分发挥其人文教育的功能。
高中思想政治课融入人文教育初探
高中思想政治课融入人文教育初探摘要:和谐的社会需要具有和谐精神的人,而和谐精神中非常重要的人文精神,却在今天日趋功利化的思想政治课教学中被忽视。
本文就如何发挥思政学科的人文性,如何利用课堂这方小天地做到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有机统一,将学生塑造成具有和谐精神的人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人文教育人文性爱因斯坦的《论教育》中有这样一句话:“从学校走出来的不应该只是一个专家,而应该首先是一个和谐的人。
”所谓“和谐的人”,不仅要拥有足够的生存的知识和技能,更要有能理解和享受生命的精神特质,如品德高尚、勇于进取、善于创造、人格健全、个性鲜明、责任意识等,而这些特质就是一个人的人文素养。
人文素养不仅是人的素质全面发展的集中表现,更是现代社会公正、文明、健康、祥和等标志的支撑点,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强大精神动力。
教育是培养人才的基础和摇篮,其包含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技术知识教育,具有工具价值,另一方面是人文教育,更侧重精神价值,即“对受教育者进行旨在促进其人性境界提升、理想人格塑造及个人与社会价值实现的教育。
这一教育既重视由外而内的文化养成,更强调自我体悟与心灵觉解”[1]。
从这个意义上讲,人文教育是教育的本质特征。
思想政治学科作为人文学科,是一门在素质教育中起人格养成和文化熏陶作用的重要课程,其本质就是人文教育。
然而,目前高中阶段的思想政治教学并没能充分发挥人文教育的功能。
原因是多方面的,单从教育层面看,在升学的重压之下,思想政治学科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都围着考试指挥棒转,带有浓重的功利色彩。
思想政治学科的工具价值被强化,人文价值自然难以实现。
再加上一些教师未能正确认识教书与育人的关系,甚至将两者对立起来,从而导致学生人文知识欠缺、人文精神贫乏、人文素养不高。
笔者结合自身教学实践,试就高中思想政治学科的特点,谈谈对学生进行人文精神教育的体验和感悟。
一、生命情感和人生价值的教育生命情感是个体对自我生命的确认、接纳和喜爱,是对生命意义的肯定、欣赏和沉浸,是对他人生命乃至整个生命世界的同情、关怀与珍惜[2]。
思想品德课学生人文精神培养论文
浅谈思想品德课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长期受“应试教育”和中考“指挥棒”的负面影响,使学生只重知识,忽略人文素质的培养和提高,而教师重知识、轻品格的教育方式,也造成了人文精神的弱化。
真正的素质教育应是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统一。
知识经济的到来,加入wto所带来的挑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大量具备专业知识与强烈民族自尊心、社会责任感的人才,只有真正具备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高素质人才,才能为国家进步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发挥巨大作用。
这也为以培养人才为目标的教育事业提出了新的问题与挑战。
杨叔子院士说过,“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没有科技,就会落后,就要挨打;但一个国家和民族,如果没有人文文化和人文精神,就会异化,就会不打自垮。
”这番话也道出了在实施素质教育中进行人文教育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如何在中学阶段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是广大教师值得探讨的新课题。
本文就思想品德教学过程中如何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问题,谈谈自己的一些做法。
一、积极挖掘教材,善于抓住人文精神的升华点作为人文精神教育主阵地的思想政治课,每一课、每一课时教学内容都包括丰富的人文精神内涵,都会有人文精神的侧重点,这就要求教师在授课时抓住切入点,关节点,有意识地及时点化和升华,以达到人文精神教育的目的,做到“知识、能力、觉悟”三者的统一。
例如,在讲授九年级思品课“和平与发展”的课题时,让学生了解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主题的同时,教育学生珍惜现在来之不易的和平环境以及我国良好的经济环境,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努力学习,奋发图强,树立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责任感,以便为新世纪的和平与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
又如,在讲授八年级“法律保障与经济活动的顺利进行”时,从人文精神教育角度看,实际上人类的经济活动是一种人文活动。
市场经济中的平等、公平、诚实信用原则,实际上是属于伦理道德的范围,那么,如何处理好经济发展中的诚实信用原则,体现了一种极具人文价值的社会思潮。
思想政治课不可忽视人文精神教育
思想政治课不可忽视人文精神教育人文精神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对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精神文化现象的高度珍视,对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而人文学科是集中表现人文精神的知识教育体系,它关注的是人类价值和精神表现。
从某种意义上说,人之所以是万物之灵,就在于他有人文,有自己独特的精神文化。
学生具有正确的思想观念,不仅有利于提升学生对于学习的积极性,增强学生对于事物的探究意识,并且能加强学生的办事效率。
然而消极的心态不但不能帮助学生提升学习效率,还容易使学生养成懈怠、懒惰的毛病,使其做事缺乏责任心。
因此,正确思想观念的树立,对于初中生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当今的教育在学生的教育过程中不断融入人文精神的培养,能够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一定的基础。
一、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人文精神的培养策略1.建立完善的教育体系。
对于初中生思想道德的建设方法分为两种,一种是采用理论的方法,另一种是采用实践的方法。
其过程中不断的教育培训能够提升学生对于理论的理解,并且通过工作从而提升学生实践的能力。
在教育过程中,初中生的思想水平存在差异的问题,老师应在教育过程中一视同仁,并根据各个学生的特点进行针对性教育,对思想基础较差的学生进行专门培养,采用多种方法对学生进行引导,从而提升学生人文精神教育过程中的趣味性。
并可以结合教师自身的经历作为教学素材,在教学过程中对于杰出学生进行表扬和鼓励,并将教学目标定为提升社会需求的高级人才。
2.针对初中生心理特征展开教学。
初中生在思想道德教育过程中不能得到很好的效果是由于初中生具有强烈的自我意识,为使初中生能够有效地接受良好的思想道德教育,需在教育过程中不断对初中生的心理特点进行分析,从而找到最适合、最有效的教育方法。
初中生人文精神培养目标是使初中生成为优秀新青年,使其具有互相团结并且勇于表达自己的良好品质。
教师在此教学过程中应结合学生的特征,对其心理思想进行分析,并且及时对于问题展开交流。
如何在高中政治课教学中渗透人文精神
知 。近 年来 ,随着江 苏高考改革 力度 的加强 ,人 文精神在 历经 了长期的淡化 甚至扭 曲后 ,获得 了重新 定 位 ,与科学精神 并列成为 素质 教 育的基本理念 。政 治学科 作为人 文学科 ,是 以培养 学生人 文精神 、独 立
个 性 为 目标 的 重 要 课 程 。作 为 教 师 , 尤 其 是 政 治教 师 ,如 何 发 挥 本 学科 的 优 势 对 学 生 进 行 人 文 精 神 教 育 的 渗 透 ,值 得 我 们 深 思 、探 索 。 关 键 词 :政 治 ;课 堂 教 学 ;人 文 精 神 教 育 中 图 分 类 号 :G6 1 文 献 标 识 码 :A 文 章 编 号 :1 7 — 5 8( 0 1 3 一)6 — 2 4 6 1 0 6 2 1 ) 3 ( 7 0 1
高难度 性 、答案 的唯一性 、改卷 的机械性 ,使得 政治课 的 教学仍 然忽 视对学 生主体 意识 的培养 ,忽视对学 生基 本素 质 的教 育 。 目前政 治课教育 的最 大弊端是 脱离学 生个 人生 理 、心 理和 精神发 展的需要 ,强 行将一些 政治理 论 、政治 观念灌 输给学 生 ,再 加上应 试教育 下高考 指挥棒 的作 用 , 使学生 的主 要精力用 在一些 抽象 概念 、原 理 的记 忆 以及应
和 谮 校 园 . 质教 育 紊
如 何 在 高 中 政 治 课 教 学 中 渗 透 人 文 精 神
陆 静
( 江苏省南 京市第 六十六 中学 ,江苏 南京 204 ) 109
摘 要 :长 期 以 来 , 中 国教 育 “ 理 轻 文 ” ,缺 乏 人 文 内涵 的 科 技 教 育 导 致 社 会 价 值 、道 德 水 准 的 普 遍 降 重 低 。 而 更 多 的 中 学 生 则 偏 废 人 文 科 学 的 学 习 , 致 使 其 对 社 会 伦 理 、 生 态 环 境 、 文 化 艺 术 等 方 面 漠 视 和 无
浅谈人文精神在政治教学中的培养
应用学 案教 学 , 不少优 点 : :- 有 如 动多少米?( 1 约 . 1米) 将知识转化成问题来呈 现 ,因而 : 有利于将教学 目标转 化为学习 目 : 角形 中的边 长问题?同学们马上能知道用勾股 标; 教师讲课少 而精 、 注重学法 指 。 定理来说 明理 由。( 解答过程略 )
例如 , 习 “ 子滑 动问题 ” 一架 长度 为 乘 法的结合律。 学 梯 , 我这时又提问 : 同学们能用分数
1 的梯子斜靠在墙上 , 子的顶端距地 面的 各举一 个例子来说明这两个运算律 也适 用吗 ? 0米 梯
拉直绳子 ,学后发现点 P在直线 上移动
时 ,A+ B的长度 ( P P 从过点 曰绳子移动可 以判
性。 . 2所设计 的问题既要注意基础 性 ,也应注意培养学生 的科学推 : 1 - )6 6 ( 5 : . 5 x = x - ) ( 2(4 × 一 ) (7 × - ) . ) (7 = 一 ) (4 = _
线 )上 固定一点 P ,在绳子异侧找到两点 A、 B, P P 使 A+ B最短 , 此动手学生不费吹灰之力就
同时产生渴求探索知识 的内动力 ,我发现 , “ 我 功, 更为以后 的学习找到一 好的学习方法 。 第三。 让学生有动手的机会 佛 山市教育局 教研室高级教师孙 治中说 : “ 在课堂教学 中传统 的老师讲 学生听 的学 习效
上课开始就提出 :. 1 你猜想梯子的底端会滑 快乐 , 自 , 我 信 我成长 ” 。学生们在 “ 发现” 中成 2同学们能什 么方法或定理来解决直角 三 .
从上面的动手学习中, 学生不仅解决 老师先在上课前 的预习中提 出让每个 同学 有理数范围能用这两个运算律。 因此 , 教师要培 有何 发现 ? 叉 还享受 在正3 f -  ̄纸上建一个直角坐标系 ,用 1 厘米长 养学生的学习方法 ,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多动 了问题 , 能加强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 画一单位 , 轴正半轴和 Y轴正半轴各画 1 2个 脑 , 出现我们所期待 的“ 学生动起来 , 课堂活起 了动手发现的乐趣从而更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 。
思想政治课教学应重视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
思想政治课教学应重视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摘要:人文教育在素质教育中占据着相当重要的位置,学校能否重视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直接关系到人才素质的优劣和国家的兴衰。
中学思想政治课,是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的主渠道。
本文就人文教育的重要性,以及如何结合中学政治课教学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等问题谈谈个人的粗浅认识。
关键词:政治课教学;人文教育;人文素质;人文精神人文教育、人文素质,如今已成为当今教育中的一个热门话题。
对于人文教育以及其素质的理解,我们切实需要追古觅今。
“人文”,泛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
中国古代的”人文”,则是指“礼教文化”。
人文教育则是将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以及人文科学通过知识传授、环境熏陶,使之内化集合成为人格、气质、修养,成为人相对稳定的一种内在品格。
而人文素质则是人文科学、人文教育在教育对象身上所体现出的成果,也称文化素质,它是一个人外在精神风貌和内在精神气质的综合表现,也是一个现代人文明程度的综合体现。
由此看来我们完全可以把人文教育看成是做人的教育,是塑造高尚人格的教育。
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根本任务在于“育人”,首先要教会学生做人,促进人的社会化。
一个人仅有先进的专业知识和良好技能不足以有重大作为,还必须有崇高的精神境界和良好的心理素质,要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中学阶段,正是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在此阶段是否重视对他们进行人文教育,直接影响到他们一生的理想定位和价值取向。
有鉴于此,笔者试就对中学生加强人文教育,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的必要性以及加强教育的途径作些探讨,供各位同行参考。
一、人文教育是提高人才素质、振兴祖国的需要(一)人文教育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必须我国实施素质教育,从根本上说是要全面发展人的综合素质,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合格的建设人才的教育。
而人要有创新能力,首先必须具备创新精神,这种创新精神不仅包括人的创造性思维的能力和哲学思辨的品质,而且包括人的远大理想信念和科学世界观基础;包括开拓进取的观念和百折不挠的意志品质等多方面的非智力因素。
试论人文精神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的渗透
试论人文精神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的渗透作者:贡嘎次卓来源:《教育界·上旬》2014年第03期【摘要】高中政治教学中,应当将人文精神的建立与培养结合到时代与地域等特殊性,同时,还需要教师以身作则,才能够为学生起到带头示范作用。
在高中政治教学中,培养学生人文精神注重人性化教学,才能帮助学生加深知识的理解能力,进一步提升学生的人生价值观与思想道德素质。
【关键词】高中政治教学人文精神渗透爱因斯坦说过:每一个从学校走出来的不应该仅仅是专家,还需要成为一个懂得和谐的人。
在教学中,教师所教授的不仅是知识,同时还要培养学生的人格。
在高中政治教学中,要能够彰显人文精神风采,才能够让学生在充满人文情怀的氛围下学习,从而感受“人文精神的渗透”。
一、渗透人文精神——强化教师自身的人文精神素养学生是高中政治教师知识传授的主要对象,如果一位老师自身的人文素养都达不到标准,还谈什么政治教学中向学生渗透人文精神。
作为一名一线的政治教师是教育目标实现、教育功能开发的实践者,主导了对学生人文精神的传输,所以向学生渗透人文精神的前提是教师自身人文精神素养的强化。
根据相关的资料研究,政治教师自身人文素养的强化离不开以下几点:第一,开展政治专业知识的培养与进修,尤其是新课程改革下对教学水平提出的新要求。
第二,在课堂上,教师应当努力塑造出一个品德高尚、知识渊博;充满浩然正气、朝气蓬勃;敢于面对困难、百折不挠;同时又兼顾个性鲜明、温文尔雅的形象。
第三,在日常的政治教学中,还需要朝着人文精神意识的激发努力,能够将以往的教学理念加以更新,提倡积极向上的新观念。
二、渗透人文精神——突出特点,转变传统教学观念在高中政治教学中,应当懂得打破传统教学的约束,穿插一些必修课、选修课、参观学习、教学讲座等形式,在学生不同需求得以满足的同时,有意识地渗透人文精神。
我国是一个文化底蕴浓厚的国家,而浓厚的文化底蕴就为人文精神的渗透起到了推动作用。
通过教学观念的转变,可以让学生在社会历史与生活历史的背景下融入人文精神的培养,让学生能够感受社会、融入社会,并且在这一过程中不断地拓宽其人文精神空间。
浅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关怀
浅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关怀【摘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当代大学教育中占据重要地位,而人文关怀则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本文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人文关怀的内在联系出发,探讨了人文关怀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和重要性。
结合现实案例分析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如何体现人文关怀,以及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和实践意义。
总结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人文关怀的意义,并提出了进一步加强人文关怀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建议。
通过本文的讨论,可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人文关怀是非常重要的,对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社会责任感具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重要性、内在联系、理念、体现、学生人文素养、实践案例、意义、加强、高校、教育、思想、政治、关怀、培养、实践、案例、进一步、加强。
1. 引言1.1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途径。
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引导学生正确树立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他们的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推动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保障。
思想政治教育帮助学生在道德、智力、身体和美育等方面全面提升,实现个体和社会的和谐共生。
1.2 人文关怀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人文关怀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不仅是对学生思想道德的引导和规范,更是对学生情感、心理和人格的呵护与培养。
人文关怀可以增强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使他们更加珍视和尊重学校的价值观和文化传统,从而更好地融入校园生活。
人文关怀可以促进学生的心灵成长和人格完善,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出有爱心、责任心和社会担当的学生。
人文关怀可以促进师生之间的沟通与互动,建立起和谐的师生关系,使教育更具温情和人情味,有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人文关怀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不容忽视,它是教育事业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对于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积极的意义和作用。
浅谈高中政治课中的人文教学
浅谈高中政治课中的人文教学摘要:人文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本文根据新课程标准,指出了人文教育的重要性,并结合笔者的实际教学经验,介绍了作为高中政治教师如何在教学中贯彻人文精神,提高政治教学的有效性,从而促使学生政治素质的提高。
关键词:人文教育政治教学高中课堂政治学科作为人文学科之一,是培养学生人文精神和独立个性的重要课程。
作为高中政治教师,如何在教学中贯彻人文精神、切实有效地进行人文精神教育,是我们值得思考的问题。
下面,我结合自身的教学实际谈几点看法。
一、人文教育的基本内容人文精神是指对人的存在价值、人生意义的关注以及对人生、对理想的追求等。
基于这个内涵,我们在实施素质教育的同时,应加强学生以下两方面的教育。
一是以人为本的主体教育。
要充分重视人的主体性,致力于开发人的潜能,不断挖掘人的创新精神,把人的自身发展与社会发展统一起来。
二是道德意识教育。
科技的进步使人类获得了空前的物质财富,然而精神财富的遗失,价值观的转变,引发了许多严重的社会问题。
因此,我们必须加强和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的道德教育。
二、培养人文精神的必要性当今社会的发展正步入知识经济时代,高科技是知识经济的支柱,而科学技术又是一把双刃剑,它的发展可以极大地促进社会的发展,但同时也会带来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诸如,是否可以克隆人等此类问题。
因此,科技的发展需要正确的价值导向,重视人的主体性,从而克服科学技术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约翰·耐斯比特曾说过:“我们周围的高科技越多,就越要有人的情感……技术越高级,情感的反应就越强烈。
”由此可见,在知识经济时代,大力弘扬人文精神,健全人的品格的重要性。
此外,在我国的中学生中,独生子女占大多数,他们普遍娇生惯养,意志力薄弱,对他们进行坚强意志、顽强精神的培养显得非常重要。
因此,在对学生加强知识教育的同时,也要加强人文教育,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三、如何在政治课堂中体现人文教学长期以来,人们都把诚信视作道德目标和行为指导,然而,近年来道德缺失、物欲横流的事件层出不穷,比如“三鹿奶粉”事件、“地沟油”事件等。
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注重体现人文精神
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注重体现人文精神摘要:当代世界教育思想的潮流,是把人作为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强调“以人为本”。
所谓“以人为本”,就是要把教育教学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落实在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上。
思想政治教育要弘扬人本精神,实践初中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精神,主要应从三个方面考虑:教学目标人文精神;教学过程人文精神;教学模式人文精神。
关键词:思想政治课;以人为本;人文精神;教学设计思想品德课程是为初中学生思想品德健康发展奠定基础的一门综合性必修理课程,具有鲜明的人文性特点。
思想品德课程的总目标中也提出:“帮助学生提高道德素质”“弘扬民族精神”。
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必须借助思想文化传统,弘扬人文精神。
人文精神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对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而人文学科是集中表现人文精神的知识教育体系,它关注的是人类价值和精神表现。
所谓人文精神,指的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形成和发展的,通过长期的优秀文化积淀、凝聚、孕育,逐渐升华而形成的反映人的文化价值的理想及其主体的社会意识,它是整个人类文化所体现的最根本精神,以追求真善美等崇高的价值理想为核心,以人本身的全面发展为最终目的,其实质是肯定人的价值尊严和人生意义,弘扬和维护人的本性。
一、注重天性,满足学生成功的需要在学生丰富多彩的天性中,好奇心、求知欲是一个重要内容。
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
人的强烈的求知愿望能够因良好的环境和适当的教育而不断得到强化。
因此在教学中,要时刻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需要,激励学生的学习动机,为学生创造各种能够发挥、表现和确信他们力量和创造才能的领域,让他们经常地获得成功的情感体验,就一定能使所有的学生不但在智力上,而且在道德上、情感意志上都能得到发展。
另一方面,学生少年时代的求知欲又很脆弱,很容易夭折。
一道禁令,一声呵斥,乃至一丝无意识的嗤笑,都会终止学生的探索。
思品课堂教学怎样培养学生人文精神论文
刍议思品课堂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人文精神是指向人的主体生命层面的终极关怀,是人类在实践活动过程中形成的对人的“自由”和“发展”的价值诉求,它是人的主体性的确证。
人文精神既是人类文明进步的产物,同时又是社会进步的精神动力。
但是,人文精神的形成是个长期的过程,而初中阶段是学生思想不断成熟、日趋稳定的关键时期。
新《课程标准》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上为初中思想课加强人文精神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和现实途径。
为此,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学生的人文精神的培养。
一、找准结合点,挖掘文本中的人文精神教材是进行教学和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载体,同时也是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的具体体现。
我国现用的思想品德教材尽管内容编排和版本不同,但都具这样的特点:语言灵动、情境鲜活、生活熟悉、视角开阔。
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充分挖掘那些蕴含人格教育的内容,把人格教育融入每一单元每一课时中,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促进学生良好人格的形成。
过去,有部分教师过于偏重有关知识的传授和记忆,甚至仅将记忆一些知识点作为教学目标,教师只以作业形式来提高分数而忘却了课本的其余重要价值,导致思想品德课失去了它应有的地位,也失去了应有的魅力。
此类问题的产生,不能不说是教师忽视贯彻人格教育的结果。
思想品德课教育的价值在于唤醒、弘扬、生发和不断提升人们心中的“向善性”,培育和养成学生的良好德行。
挖掘教材本身固有的思想教育内涵,注重知、情、意、行的教育、注重人格健全的培养,这是思想品德课对教师提出的最基本要求,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升学生的人格水平,使处在成长过程中的学生的人格结构能够系统地向更自觉、更独立、更富有创造性、责任感的健全人格方向发展。
二、拓宽教学思路,丰富学生的人文精神新《课程标准》强调教学方法的针对性、有效性和时代感,强调采用启发式、讨论式和研究性学习等方式进行教学,强调有条件的学校,应利用现代技术手段进行教学,努力实现教学手段的现代化。
高中政治人文精神
高中政治人文精神高中政治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以使他们在政治学习中不仅仅关注制度和理论,更重要的是培养对人类社会和人文价值的思考和理解。
以下是关于高中政治人文精神的一些重要内容:首先,人权意识是高中政治课程中的核心要素之一。
学生将学习人权的概念和价值,了解人权对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性。
他们将学会尊重他人的权利,关注人权的保护和促进,以及反思人权侵犯的问题。
其次,高中政治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
学生将学习作为公民的权利和义务,了解自己在社会中的地位和责任。
他们将被鼓励参与社会和国家事务,关注公共利益,并积极行使自己的公民权利。
民主精神也是高中政治课程中的重要内容。
学生将学习民主的原理和价值观,了解民主制度对于社会稳定和公正的重要性。
他们将学会尊重他人的意见,理解和包容不同的声音,以及通过合法渠道积极参与政治和社会生活。
在高中政治课程中,法治观念也占有重要地位。
学生将学习法治的概念和原则,了解法律对于社会秩序和公正的维护作用。
他们将学会尊重法律,遵守法律,并关注法律的公正实施和改革。
另外,高中政治课程还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化多样性意识。
学生将学习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冲突,培养他们的文化包容性和跨文化交流的能力。
他们将学会尊重和欣赏不同文化的特点和贡献,并在文化交流中解决冲突和建立共同价值观。
最后,高中政治课程强调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
学生将了解历史的重要性和影响,理解历史对于塑造社会和国家发展的影响。
通过学习历史,他们将从中汲取经验和教训,发展对历史的敬畏和思考,以及对未来的展望。
总的来说,高中政治课程的人文精神培养旨在使学生在学习政治知识的同时,培养他们的思辨能力、社会责任感和人文关怀。
这些人文精神的培养不仅有助于学生的个人成长,也对他们的社会参与和未来发展产生积极影响。
通过学习人权意识,学生将意识到每个人都应享有平等的权利和尊严,他们会更加关注和关心那些受到人权侵犯的人群,积极倡导和捍卫人权。
论思想政治教学中人文精神的培养
掘深藏于教材中的丰富人文思想, 作为培养大学生人文精神
的重要源。
一
、
人 文 精 神 的 基 本 内 涵
人文精神是一种对人本身价值的尊重与追求, 关键是以 人为本。这里强调以人为本就是要通过相关的途径来开发 人的潜力, 提高多方面的素质, 使其 自身能够得到全面的发
展。以人为本就是要强调人的主体性地位, 在人、 自然和社 会三者的关系中, 始终突出人主体性地位, 注重人精神方面 的需求, 追求人自身的不断完善, 探求个性的真正解放。高 等学校在思想政治教学中开展人文精神培养时, 尤其要以充 分体现大学生作为根本 , 强调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让大学 生内在的需求得到很大的激发, 这样才有助于进行人文精神 的培养。 人文精神是人在接受人文方面的知识后, 主体内部形成 的一种精神方面的成果, 是蕴含在人内心之中, 从言行中表 现出来。人文精神可以说是人文知识载体, 而人文知识正是
第 8卷 第 4期 21 0 0年 8月
西 南农 业 大学 学 报 ( 社会 科 学 版 )
J u n l fSo t we tAgrc lu a iest S ca ce c iin o r a u h s o iut r lUnv r i y( o ilS in eEdto )
第 8 第 4期 卷
刘 胜 : 思想 政 治 教 学 中人 文 精 神 的 培 养 论
进入新世纪以来, 文化力方面的竞争在当今的国际竞争 中已经越来越明显 , 它可以说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素质的核 心力的竞争。我国高等教育本身存在着重视理工轻文史这 弊端, 人文方面的教育相对来说比较薄弱。除文科学生的 课程与人文精神有关外, 理工类的学生却没有很好接受人文
一
二 、 想 政 治 教 学 中 加 强 人 文 精 神 培 养 思 的必 要 性
如何在思想品德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如何在思想品德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作者:郭红心来源:《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2010年第02期“人文性”是初中思想品德课程的显著特点之一,它注重以民族精神和优秀文化培养学生,关注学生的成长需要与生活体验,尊重学生学习与发展规律,不断丰富学生的思想情感,引导学生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培养坚强的意志和团结合作的精神,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康发展。
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主要途径,思想品德课担负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教师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只有切实抓好教学过程、教学环境建设和教师素质三个环节,才能促进学生自身人文精神的建构,有效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组织有效的教学过程,在教学中实施人文教育1.把握好思想品德课的教学目标虽然新课程标准已经实施了一段时间,但是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当前学科教学中普遍存在着重视知识教育、忽视教学的人文性;重教师的主导性、轻学生的主体性;重结论、轻过程;重科学程序、轻灵活变通;重知识传授、轻情感体验;重演绎、轻归纳的现象。
这种以学科为本位的教学是一种“目中无人”的教学,体现在思想品德课中就表现为学生不爱学,不愿学,认为“思想品德课空洞、枯燥,不知道讲的是什么。
”究其原因,就是教学没有把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确立为教育目标所致。
那种不切合社会发展需求,脱离学生的道德认知水平和情感体验的教学,必然会削弱思想品德课的育人功能,使思想品德课失去应有的人文魅力。
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该把思想品德课的教育目标回归到教育的价值本位,体现以促进人的发展为目的,关注学生的心理需求,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
总之,把“关注人”作为我们教学的最终目标,努力使我们的课堂教学变成以学生为主导,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实现学科教学与人文教育的有机结合。
这也正是新课程改革的题中之义。
2.用好思想品德课教材,丰富教学知识思想品德课作为基础教育阶段人文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本身就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素材,利用好教材内容、丰富教学知识就是教师教育教学水平的最好体现。
高中政治教学中人文精神的渗透探索
价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取 向、 道德 品质 、 行为方式等方面都会影响学生 的言行
举 止 和 人 格形 成 。
作 为一线 教师,只有加强学 习才 能提高 自身 的文化底 蕴, 增 长 自身的文化修养, 提高 自身文化素质。 那么如何才能 增强 自 的人 文 素 养 呢 ? 首先 , 要 多读书 , 活到老学到老。腹有诗书气 自华 , 在读 书的过程中教师既可以品味文章中的精华 ,又可 以感受作 者写作 时的心态心情 , 增加 自身的素养 。 其次 , 要学会虚心 向他人学 习。三人行 必有 我师 , 每个 人都有 自身的优缺点 , 我们要 勇于接受 另 U 人的长处 , 规避 别 人身上有的缺点 。可 以通过听他人教课或者交流会进 行研 讨, 学> J 别人住教学 中的方法 和创 意 , 然后结合 自身特点运 用到 白 的教学中。 ( 二) 密切联 系生活探 寻教材 中的人文精神 高 巾政治教材是教 师教学 的蓝 本 ,也是人文精神教育 很好 的参考和依 托 ,教师应该将教材中的人文精神与 现实 生活需 要相联系 , 结合 当下 的人文背景 , 在 日常生 活中加 以 应用 , 枉学 习巾加 以深化 。从宏观角度 讲 , _ 教材 中对 国家制 度、 公 民权利 、 政府职能等内容的介绍都包含 了人文 主义精 神。从小的方面讲 , 诚信意识 、 合作意识 、 助人意识等都是人 文情怀的体现 。 信则立 , 不信则废 。在市场经 济中 , 诚信具有举 足轻重 的作用 。那么 , 如何处理好经 济发 展中的诚实与信用原则 , 体现 了一种极具人文价值 的社会思潮 。曾经有一 篇文章提 出这样 一个问题 : 目前我 国最缺少 的资源是 什么 ? 答 曰: 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人文精神的培养
要贯彻执行新时代国家教育部门制定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总方针,就要求教师在继续提高学生知识能力的同时,还要不断提升学生的人文修养和道德素养。
高中政治教学活动中涉及许许多多的人文精神教育内容,为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标签: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人文精神
一、营造人人参与的氛围,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
政治教学强调的就是要营造一种全体参与的氛围,学生以积极、主动的态度,以协作的方式,感知教材内容,产生共鸣,进而形成理性的认知。
学生的自我意识能觉醒,他们的身心潜能就能被激发,在交流碰撞中就能产生新的思想火花。
学生想要如何学习,老师就如何引导;学生问什么,教师就采取适当机智回答,形成最具有吸引力的教学氛围。
教师应当始终问自己:这样做,是否有助于学生独立地进行学习活动?是否有助于加深学生的认知?是否有益于学生的知识结构构建呢?在学生的课堂适应性状态中总结经验,投石问路,提供优质服务,使学生切身感受到学习了知识、提高了技能、拓展了视野、认识了规律。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受到教师的启发,加上自己对内容的理解,在积极的、兴奋的、轻松的学习气氛中,将基本的知识理解掌握,思维能力也得到充分的锻炼。
新知识的发现、新思维的产生、新情绪的影响,多种元素在学生心中积累、吸引进而融合,最终形成自己独特的见解、思路。
二、深度挖掘教材当中的人文精神
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的树立是通过以马克思主义为主要内容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来构建的。
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人类追寻自由、平等、和平、解放,引领人们幸福生活的主要的理论依据。
为了使学生更深刻地认识到人文精神的重要性,我们必须首先了解和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知识与人文精神的统一。
结合对社会实例的实证分析,加强学生对教材内容的学习,这样才有助于加强学生社会责任感,抵御不良的社会风气,培养学生的诚信意识。
三、创设情境,在课堂上渗透人文精神
教学课堂中,教师应打破传统模式限制,给学生尽情发挥的空间,使他们的积极性得以提升,让思想政治课堂变得更加活跃。
高中思想政治教学内容知识面宽广、知识又较为枯燥,学生没有那么高的主动性。
一方面老师可以利用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让学生进入到教学情境中来。
利用多媒体使当前教学应用到的声音、图像融为一体,提高课堂感染力,让学生在观看影像资料或者是图片资料时能够有更真实的心理与情感体验。
还可以选择大家喜闻乐见的形式将枯燥乏味的知识演变成小品、相声、话剧等让学生一起表演出来,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掌握。
另一方面,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进行社会调查,使学生更
紧密地接触社会,了解生活的焦点、普通人的生活和社会问题,锻炼自身的勇气和实践能力,培养他们在这一活动过程中的人文精神。
四、重视社会的责任,激发家国情怀
老师在组织课堂教学材料时应与国家、社会、人文知识密切相连。
人文科学的核心是关爱。
关爱又是什么?就是在国家大事层面,在社会方面,要有那种“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胸襟,有那种无论身处高位或放逐边远也都没有失去的忧国忧民的情愫。
涉及政治常识中的祖国统一、“一国两制”这些问题时,学生时常会问,我们为什么不能失去台湾?我常反思,假使我们能够让学生具体地明白台湾自古以来就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东南几省的天然屏障,并且是我国南北海运的咽喉之地,进而引起学生对海洋产权的保护意识,那么,我们将不用过多地陈述,而学生也将能充分理解国家统一的价值及意义。
所以说,激发学生的家国情怀,是政治永恒的魅力,同时也是政治教师的永久使命。
加强学生的人文精神培养是建立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途径,它也是提高学生素质和对国际形势的认识的主要途径。
为了加强高中生人文精神的培养,我们应该加强老师的课堂教学效果,提升教师的知识水平和道德素质,深挖教材,积极营造课堂情境,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参考文献:
[1]史莉.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中大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D].太原:太原理工大学,2011.
[2]尤勇.体育院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人文精神的培养[J].价值工程,2011,(2):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