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价格的因素教案

合集下载

2019-2020学年高中政治 第1单元 第2课 第1框 影响价格的因素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

2019-2020学年高中政治 第1单元 第2课 第1框 影响价格的因素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

第一框影响价格的因素一、供求影响价格1.引起商品价格变动和差异的因素(1)间接因素:气候、时间、地域、生产条件、政策等,甚至宗教信仰、习俗等文化因素。

上述因素是通过改变该商品的供求关系来实现的。

(2)直接因素:商品的供求关系。

2.供求如何影响价格(1)商品的需求增加、供给减少,导致商品短缺时,价格升高,出现“物以稀为贵”的现象。

(2)商品的需求减少、供给增加,导致商品过剩时,价格降低,出现“货多不值钱”的现象。

图示供求影响价格[判一判] 供求关系决定价格 ( )提示:错误。

供求关系影响价格,而不能决定价格。

价格是由价值决定的。

二、价值决定价格1.价格和价值的关系:价格是由价值决定的,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商品的价值量越大,价格越高;反之,价格越低。

图示价格和价值[判一判] 价值决定价格,商品价值变化,价格也一定变化。

( )提示:错误。

不一定,价格还受供求关系、宏观调控、货币供应量等因素的影响。

2.商品价值量的决定因素(1)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某种商品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越长,价值量越大;反之,越小。

(2)若其他因素不变,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判一判] 某企业通过技术创新可以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使商品的价值量减少。

( ) 提示:错误。

企业提高的是个别劳动生产率,商品的价值量不变。

3.社会必要劳动时间(1)含义: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商品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2)意义①商品生产者出售商品只能按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价值量出售,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生产者创造的商品价值总量增加,处于有利地位;反之,个别劳动时间高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处于不利地位。

②促使商品生产者努力缩短生产商品所用的个别劳动时间,提高劳动生产率,进而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

4.价值规律(1)基本内容: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影响价格的因素》教案

《影响价格的因素》教案

《影响价格的因素》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价格的概念及其在市场经济中的重要性。

2. 分析影响价格的因素,包括供求关系、成本、竞争等。

3. 培养学生运用经济学原理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价格的概念与作用2. 供求关系对价格的影响3. 成本对价格的影响4. 竞争对价格的影响5. 政府政策对价格的影响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供求关系、成本、竞争、政府政策对价格的影响。

2. 教学难点:如何运用经济学原理分析实际问题。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价格的概念、影响价格的因素等基本知识。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深入理解影响价格的因素。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与沟通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引入新课:通过讲解价格的概念,引导学生了解价格在市场经济中的重要性。

2. 讲解供求关系对价格的影响:分析供过于求、供不应求等情况下的价格变动。

3. 讲解成本对价格的影响:阐述成本上升或下降时,价格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4. 讲解竞争对价格的影响:分析竞争激烈程度与价格之间的关系。

5. 讲解政府政策对价格的影响:介绍政府干预市场价格的各种手段。

6. 案例分析:选取具体案例,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价格变动的原因。

7.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各自对影响价格因素的理解。

8. 总结与反馈:总结影响价格的各种因素,解答学生疑问,给予反馈。

六、教学拓展1. 引入拓展内容:通过对比不同国家的价格水平,让学生了解汇率对价格的影响。

2. 讲解汇率对价格的影响:分析汇率波动如何影响商品的国际竞争力。

3. 分析其他因素对价格的影响:如通货膨胀、季节性等。

七、实践环节1. 设计实践任务:让学生收集不同商品的价格信息,分析价格变动的原因。

2. 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实际问题:如商品价格战、原材料价格变动等。

八、课堂小结1. 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价格的概念、影响价格的因素等。

2. 强调价格在市场经济中的重要作用:如引导资源配置、调节供需关系等。

2016市场营销学(高教第3版)教案:第十二章价格策略

2016市场营销学(高教第3版)教案:第十二章价格策略

市场营销学教案本课程的教学要求: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比较全面系统地掌握市场营销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和方法,充分认识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加强企业营销管理的重要性,了解分析市场营销环境、研究市场购买行为、制定市场营销组合策略、组织和控制市场营销活动的基本程序和方法,培养和提高正确分析和解决市场营销管理问题的实践能力,以使学生能够较好地适应市场营销管理工作实践的需要,更好地服务于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

课程导入:本课程主要参考文献必读书目[1]吴健安.市场营销学.第2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2.[2]吴健安、王旭等.市场营销学学习指南与练习.第2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2.[3]朱立.市场营销经典案例.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2.推荐阅读书目[1]菲利普.科特勒.营销管理(新千年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7.[2]乔尔.埃文斯,巴里.伯曼.市场营销教程.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1.[3]吴晓云.工商管理市场营销案例精选.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1.3.[4]Philip Kotler.Marketing Management.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7.3.[5]Philip Kotler &Gary Armstrong.Principles of Marketing.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7.10.选读书目[1]本.恩尼斯等.营销学经典.郑琦等译.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11.[2]郭国庆等.市场营销理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10.[3]迈克尔.波特.竞争战略.陈小悦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97.1.[4]彼得.德鲁克.管理实践.中译本.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期刊[1]销售与市场.河南郑州.[2]成功营销.北京.[3]市场营销.北京.[4]市场营销文摘卡.北京.[5]中国流通经济.北京.[6]商业研究.哈尔滨.[7]市场营销导刊.北京.[8]管理世界.北京.[9]商业时代(理论版).北京.网站[1]中国营销传播网.第十二章价格策略知识回顾:詹姆士·诺特说:定价是一种微妙的艺术,其成分构成扑朔迷离,俗称“黑三角”即:1/3的事实;1/3的猜测;1/3的经济理论。

高一政治《经济与生活》影响价格的因素教案 新

高一政治《经济与生活》影响价格的因素教案 新

诚西郊市崇武区沿街学校经济与生活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第二课多变的价格影响价格的因素教案【教学目的】归纳影响商品价格变化的因素,理解价格变动的意义,评述商品和效劳价格的变化对我们生活的影响.【学习要求】1.理解供求关系对商品价格的影响2.理解价格与价值的关系3.理解商品价值量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是决定的4.理解企业进步劳动消费率的意义5.运用价值规律的内容及表现形式,分析相关问题【重难点】1.理解供求关系对商品价格的影响2.理解价格与价值的关系3.理解商品价值量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是决定的4.理解企业进步劳动消费率的意义5.运用价值规律的内容及表现形式,分析相关问题【师生研讨】一、影响价格的因素价格由价值决定,并受供求关系及其它的影响〔即价格由场形成〕〔一〕供求影响价格1.供求影响价格〔1〕引起价格变动和差异的因素有气候、时间是是、地域、消费,甚至宗教信仰、风俗等文化因素也有影响〔间接因素〕;〔2〕这些因素对价格的影响是通过改变该商品的供求关系(直接因素)来实现的2.供求如何影响价格①供不应求,价格升高。

买方不得不承受较高的价格以满足自身的需要,出现“物以稀为贵〞的现象,这就是“卖方场〞。

〔即由卖者起主导作用的一种场类型,卖者在场交易中处于有利地位〕;②供过于求,价格降低。

卖方不得不以较低的价格处理他们过剩的存货,出现“货多不值钱〞的现象,这就是“买方场〞。

〔即是买者起主导作用的一种场类型,买者在场交易中处于有利地位。

〕〔二〕价值决定价格1.价格和价值的关系价格是由价值决定的,价值是价格的根底,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价值越大2.商品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是决定(1)价值量的决定因素:只能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是来决定〔理解:商品的价值量←—消费商品的劳动量决定←—劳动量由劳动时间是是决定〔衡量劳动量的天然尺度是劳动时间是是〕←—劳动时间是是有个别劳动时间是是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是之分←—只能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是来决定〔不能由个别劳动时间是是来决定〕商品的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是决定,二者成正比。

最新政治高三教案

最新政治高三教案

最新政治高三教案最新政治高三教案1一影响价格的因素(一)供求影响价格1、间接影响因素:气候、时间、地域、生产、文化等许多因素会影响价格。

2、直接影响因素——供求。

间接因素对价格变动的影响实际上通过改变商品的供给或者需求来实现。

3、供求影响价格:价值决定价格,供求影响价格,通过市场竞争形成价格。

供过于求时,价格下降;供不应求时,价格上升。

(1)买方市场:(2)卖方市场:(二)价值决定价格1、价值决定价格:价值决定价格,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商品的价值量越大,价格越高;商品的价值量越小,价格越低。

可见,在一般情况下二者成正比。

2、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该商品的价值量:(1)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含义、内容:(2)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对每个商品生产者的意义:用高于或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生产的商品,都只能按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价值量出售。

因此,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处于有利的地位;高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则处于不利地位。

这就促使商品生产者努力缩短生产商品所用的个别劳动时间,提高劳动生产率。

3、商品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1)劳动生产率含义:(2)商品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商品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商品价值量既可以指价值总量,也可以指单位商品价值量;劳动生产率既可以指社会劳动生产率,也可以指个别劳动生产率。

要进一步理解,读下表:钢笔制造业该部门一个工人原来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一倍个别劳动生产率再提高一倍一定时间内 8小时 8小时 8小时使用价值量 8支 16支 32支劳动生产率每小时1支每小时2支每小时4支单位商品价值量 1元(价格) 0.5元 0.5元商品价值总量 8元 8元 16元根据表格,总结出商品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如下:①不管社会劳动生产率怎样变化,同一劳动在同一时间内创造的价值总量不变;②社会劳动生产率越高,单位时间内生产出来的产品数量即使用价值量越多。

高一思想政治课教案

高一思想政治课教案

高一思想政治课教案高一思想政治课教案高一思想政治课教案(课堂记录)知识目标:供求影响价格,同时价格也影响供求。

价值决定价格,价值规律内容及表现形式。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运用价值规律分析现实经济生活中价格多变的原因,以及运用价值规律分析各种经济现象。

情感态度目标:培养学生树立竞争意识和平等观念。

教学重点:价格由价值决定,价值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教学难点;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

教学方法:讲授法、情境法、讨论法、比较法。

教学设备:采用多媒体教学。

学生活动设计:1、课堂活动:阅读——讨论——比较——练习。

2、课外活动:让学生自己参与经济活动,感受供求与价格之间是如何相互影响的,以及商品交换过程中如何实现等价交换。

导入新课: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神奇的货币,让我们简单回顾一下上一节课内容。

提问(学生答略)。

这一节课我们来一起学习第二课、多变的价格。

好了,首先让我们一起来看几个材料,然后思考几个问题。

材料一:20世纪80年代,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国内生产厂商,一时难以满足人们对彩电的需求,一台29英寸的彩电售价超过7000元,90年代后期,随着彩电生产规模的扩大,价格一降再降。

29英寸彩电价格如今已跌破2000元。

问:为什么80年代彩电价格彩电价格昂贵,而90年代后期彩电价格狂跌了?材料二:中秋节前几天,很多消费者买月饼送礼,而此时月饼供应量相对不足,导致供不应求,从而导致月饼价格上涨。

中秋节后,月饼价格回落。

问:为什么中秋节前月饼价格上涨,而中秋节后月饼价格回落了?材料三:南通市大润发超市经常搞促销活动,营业员不停地叫,大减价,大甩卖,今天是最后一天抓紧时间。

此时很多消费者就去购买了。

问;为什么大润发搞商品促销活动,买的人就多了?好,看完以上三个材料,请同学们带着这些问题进入今天学习的内容。

一、影响价格的因素(板书)首先请同学们看书中13页的四个镜头。

回答:什么因素影响了商品的价格?教师总结:镜头一:有时间,气候的因素;镜头二:季节(时间)镜头三:地域;镜头四:生产。

《对比商品价格需要多少钱》教学教案

《对比商品价格需要多少钱》教学教案

本教学教案旨在帮助学生学习如何对比商品价格,了解在购物过程中要考虑的多种因素,从而避免花费不必要的费用和时间。

本教学教案适用于所有年龄段的学生,尤其适用于需要购物的初中生和高中生。

本教案包括课程目标、教学资源、教学方法、评估方法等方面的内容,以帮助老师更好地进行教学。

一、课程目标1. 学生能够了解什么是商品价格以及如何对比商品价格。

2. 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需求和预算,选择最合适的商品。

3. 学生能够提高他们的购物技巧,识别哪些因素会影响商品价格。

二、教学资源1. 电子设备(电脑、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等)2. 科技媒体资源(淘宝、京东、天猫等购物网站)3. 商品价格对比工具(PriceGrabber、Yroo、PricePirates 等)三、教学方法1. 客观讲解对商品价格、购物场景,以及购物策略进行客观讲解。

2. 实例探究通过真实案例,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商品价格与商品本质之间的关系。

3. 组合整体将多个学生的对比结果综合起来,进行整体讲解,让学生学会如何集思广益。

四、教学步骤1. 准备阶段在开始教学过程前,教师要对课程目标和使用的教学资源进行深入了解。

根据课程目标制定本次教学的具体内容,并安排对应的教学方法。

2. 理论探究阶段阶段,教师给学生讲解商品价格、购物场景、和购物策略与技巧,并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同时开展讨论。

3. 实例学习阶段阶段,教师将会给学生一些购物实例进行探究。

教师可以通过投影表或者幻灯片演示来向学生展示实例,在学习中强调重要因素的对比,例如场景因素、品牌品质、售后服务等等。

同样的,学生们也可以从自己的购物经历中寻找实例探寻实际情况。

4. 组合汇报阶段阶段,学生可以把自己探究过的商品价格对比结果集合起来,对比不同商品的价格和质量,选择最理想的商品,并用心地向大家汇报自己的发现。

这个过程可以提高学生们的合作能力和展示能力。

五、评估方法1. 学生评估:教师将根据学生的合作和协作能力、发现和总结能力、和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来评估学生完成这项学习任务的质量。

均衡价格与价格政策教案

均衡价格与价格政策教案

均衡价格与价格政策教材分析:《均衡价格与价格政策》是本教材第一单元第二课第二框价格变动的影响的内容。

在第一框分析了影响价格的因素之后,教材介绍了价格变动对生活和生产经营的影响,也就是在分析了供求关系影响价格、价值决定价格、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和表现形式后,反过来探究价格变动对供求的影响,旨在帮助学生加深对价格现象的认识,进而体会经济学理论在生活中的魅力。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理解均衡价格与价格政策,掌握均衡价格与价格政策的含义;②培养学生透过现象分析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能力,提高抽象概括思维能力。

2.过程与方法:①通过图表分析、探究讨论、交流合作等方式,理解供给与需求的平衡点;②运用表格法阐述不同价格政策的实施条件。

3.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关注国家价格政策的热情。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均衡价格价格政策。

教学难点:①供给与需求的平衡;②不同价格政策的实施条件。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搜集资料,撰写教案,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预习教材,自主学习勾画本课重点内容。

教学过程:首先给同学们介绍均衡价格的形成,这里需要注意两个概念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①均衡价格某种商品的需求和供给这两种相反力量达到平衡从而不再变动时的价格。

②均衡数量市场出清既无盈余也无短缺时的需求量或供给量。

结合图表与供给需求的曲线图向同学们详细阐释均衡价格含义:是商品的供给曲线与需求曲线相交时的价格。

也就是商品的供给量与需求量相等,商品的供给价格与需求价格相等时的价格。

在市场上,由于供给和需求力量的相互作用,市场价格趋向于均衡价格。

如果市场价格高于均衡价格,则市场上出现超额供给,超额供给使市场价格趋于下降;反之,如果市场价格低于均衡价格,则市场上出现超额需求,超额需求使市场价格趋于上升直至均衡价格。

均衡价格的形成在竞争性的商品市场上,对于某一商品的任一价格,其相应的需求量和供给量往往是不相等的,或是高于均衡价格,或是低于均衡价格。

但在价格高于均衡点时,就会出现超额供给,生产者之间的竞争将迫使销售者降低要价,从而迫使价格下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对象
我们学校共有四个层次的班级:宏志班、希望班、普通快班、普通班。我这次授课的班级是一个普通班,这个班级在我校普通班中成绩居中。
我选择这个班录课的原因是:一.这是一个普通班。我认为,普通班的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一般都是一知半解。这样一来,在课堂上回答教师提问的时候,就会出现有的滔滔不绝、有的一言不发、还有的小错误不断的情况。而这些情况的出现,就很好的诠释了学生在理解知识过程中的层次性。梳理出并把握住这个层次,便能够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进行教学了。二.这个班的班级管理比较突出。这个班严格贯彻了学校的量化加分制度,对课堂表现、读书背书、作业情况都有比较详细的加分或扣分规定。更为关键的事,量化加分和座位的排列直接相关,加分最高的小组可以在排座位的时候优先挑选,加分最低的小组除了丧失座位选择权之外,还要承担额外的值日任务,以示鞭策。所以,在我看来,这个班的学生虽然不是成绩最好的,却是最适合的。
通过同学们的回答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影响商品价格的因素可以分为不同的层次,气候等因素属于间接因素,供求关系是直接因素。间接因素对商品价格的影响,是通过改变该商品的供求关系来实现的。直接因素也就是供求关系对商品价格的影响,主要有两种情形:供不应求、价格上升,这种现象又叫“物依稀为贵”(板书:物以稀为贵);供过于求、价格下降,这种现象又叫“货多不值钱”(板书:货多不值钱)。而在“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这句诗中,体现的是气候因素通过改变商品的供求关系进而影响商品的价格。(多媒体展示)如果天气寒冷,那么人们对炭的需求量就会增加,进而引起供不应求,价格上升,卖炭翁虽然仍有衣衫单薄遭受严寒的忧虑,但却能解决接下来整个冬天的生存问题。如果天气温暖呢?哪位同学来分析一下!(提问过程)好,这就是供求影响价格的主要内容。
三.梳理知识脉络
(一)供求影响价格
我们先来学习供求影响价格。(板书:一、供求
影响价格)。请同学们翻开课本11页,讨论虚线框中的四则材料,在讨论过程中解决两个问题:1.影响价格的具体因素有哪些?2.这些因素影响商品价格的途径是什么?(提问过程)看大屏幕!这些因素对价格的影响,既有时间上的价格变动,又有空间上的价格差异。材料二中西瓜价格的先后变化体现了价格的时间变动,这是一种纵向的价格变化,材料三中羽绒服价格的地域区别体现了价格的空间差异,这是一种横向的价格变化。
作为一位有进取心的企业家,这样的进步是远远不够的。于是,曹总再次增加技术投入。不久,曹总经理变成了曹董事长,曹氏集团的劳动生产率提高到了每小时20个玩具,每个玩具耗费的劳动时间是1/20小时,同样按照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价值量在市场上销售,此时曹氏集团一个工人一个小时创造的价值总量是20×10=200元,远远高出社会一般水平。也就是说,当商品生产者的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时,商品生产者在市场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
(二)价值决定价格
(过渡语)是的,材料中还有一个影响因素:生
产成本,这涉及到我们接下来要学习的内容:价值决定价格。(板书:二、价值决定价格)
回首2016年第一季度的蔬菜市场,我们惊讶地发现:平时不过是两元钱一斤的大葱,2016年春节居然卖到了15元一斤,往年都是论斤买的蔬菜,今年家家都是论个儿买的。不过,一颗大葱的价格再涨,也比不过一碗燕窝的价格。这是为什么呢?(学生齐答)对,价值决定价格,因为大葱的生产成本要远远低于燕窝的生产成本。这说明,商品的价格虽然受到供求关系的影响,但最终还是由其价值决定的。价值决定价格,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
就这样,曹董事长成为了美国《财富》杂志的封面人物。下面,我们来回放一段记者对曹董事长的采访,好不好?(学生表演:曹董事长专访实况)这是个别劳动时间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关系。
故事还没有结束。就这样,曹董事长成为了业界的传奇,引起了许多同行的羡慕,其中有一位同行叫孟晓旭,是曹董事长的同学,他找到曹董请教成功的秘诀,曹董碍不过同学之情,就告诉了他。不久,孟笑旭厂长也成了孟董事长,成为了业界的楷模,引起许多同行的羡慕,其中一位同行是孟董事长的同乡张健凯,他找到孟董事长请教成功的秘诀,孟董碍不过同乡之谊,就告诉了他……就这样,曹董事长的成功经验成为了公开的秘密,直到有一天,全社会每位生产者都能做到每个小时生产20件玩具,每件玩具耗时1/20小时,此时全社会生产玩具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发生了变化,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价值量也发生了变化,降到5元/件。我们通过这一行表格的数据变化来观察一下价值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关系:随着社会劳动生产率由每小时10个变为20个,商品的价值量却在降。这说明,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商品的价值量反而下降,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三)价值规律
(过渡语)通过以上学习我们可以看出,影响商品价格的因素主要有两种:供求和价值。一个合理的市场价格,既要反映商品的价值,也要反映商品的供求关系。这也是价值规律的基本要求。
好,我们来共同学习价值规律(板书:三、价值规律)。请同学们大声朗读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和表现形式(板书:基本内容;表现形式)。关于价值规律,需要同学们在掌握其基本内容和表现形式的前提下,注意两点:一.所谓的等价交换,并不意味着每一次商品交换都是等价的,而是指从商品交换的全过程来看,价格和价值的平均值相等;二.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图:蓝色的虚线是价值线,红色的实线是价格线。因为供求影响价格,所以价格有涨有落:供不应求时,价格高于价值;供过于求时,价格低于价值。由于价值决定价格,所以,价格的涨落总是保持在一定的限度之内,不会偏离价值太远。
二.展示学习目标
先来明确一下本次课的学习目标。请同学们大声朗读大屏幕上的学习目标(附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供求影响价格的两种情形;掌握价值量与价格、价值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之间的关系;理解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和表现形式。2.能力目标:能够运用供求影响价格、价值决定价格的知识分析相关经济现象,做到学以致用。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了解价格的影响因素,增强参与经济生活的自主性;通过学习劳动价值论,树立劳动光荣、劳动伟大、劳动创造价值的观念。)
接下来,我们同样通过一道探究问题对价值决定价格的知识进行应用和拓展。(讨论过程和提问过程)好,看大屏幕,我们来共同分析一下这道题。1983年,手机行业的劳动生产率非常低,每个手机所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非常多,价值量也就非常大,价格也就非常高;到2016年,手机行业的劳动生产率已经大为提高,每个手机所耗费的劳动时间相当少,价值量变小,价格降低,手机从一件奢侈品“变身”为普通的消费品。这是价值决定价格的主要内容。
必修一《经济生活》
第二课 第一框 影响价格的因素 教案
授课题目
第二课 第一框 影响价格的因素
授课学时
45分钟
课型
新课
教学目标
1.பைடு நூலகம்识目标:
了解供求影响价格的两种情形;掌握价值量与价格、价值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之间的关系;理解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和表现形式。
2.能力目标:
能够运用供求影响价格、价值决定价格的知识分析相关经济现象,做到学以致用。
价值是如何决定价格的呢?我们先来看价值量
与价格的关系。(板书:价值量与价格的关系)大葱的价格和燕窝的价格为什么会有那么大的差别呢?当然是因为他们所包含的价值量不同。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商品的价值量越大,价格越高;价值量越小,价格越低。
而价值量又是如何衡量的呢?让我们来共同学
习价值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关系(板书:价值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关系)。价值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有什么关系呢?(提问过程)什么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呢?(提问过程)请同学们大声朗读课本13页“相关链接”,对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这一概念进行进一步的了解。同学们看大屏幕,我们将通过对例2的分析,来理解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这一概念。请同学们阅读这则材料。好!概念中“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对应的是“机器生产”还是“手工生产”?对,是机器生产,因为这里的生产条件指的是绝大多数产品的生产条件。概念中“社会平均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对应的是,材料中绝大多数布匹的生产者A、B、C三家企业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分别是12小时一匹、10小时一匹、8小时一匹。因此,这三个数字的平均值,就是我们这次课所提到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了解价格的影响因素,增强参与经济生活的自主性;通过学习劳动价值论,树立劳动光荣、劳动伟大、劳动创造价值的观念。
教学重点
1.供求影响价格的两种情形;
2.价值量与价格、价值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之间的关系;
3.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和表现形式。
教学难点
1.价值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关系;
2.个别劳动时间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关系;
3.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关系
教学方法
1.讲授法:这是一种较为传统的教学方法,对理论性、抽象性比较强的课,积极作用非常明显。
2.问答法:问答法适合启发式教学,本次课难度较大,学生理解过程中,教师应通过问答恰当引导。
3.演示法:推理过程要想直观地展示出来,必须借助相关教学工具,多媒体在这方面有着不可比拟的优势。
下面我们将通过一道探究问题对供求影响价格的知识进行应用和拓展。(讨论过程和提问过程)好,看大屏幕,我们来分析材料中菜价上涨的原因!老师来领着大家画关键词,“寒潮天气”对应的是气候因素,“季节性波动”对应的是时间因素,“消费理念”对应的是文化因素,这三种因素都是影响价格的间接因素。间接因素是通过改变商品的供求关系来影响价格的,这体现在:气候、时间因素引起了蔬菜供给量的减少,文化因素则导致了蔬菜需求量的增加,于是,2016年第一季度的蔬菜市场上出现了供不应求、菜价上涨的局面。
于是,曹厂长受到了刺激,开始进行技术投入。不久,曹厂长变成了曹总经理,曹氏企业的个别劳动生产率提高为每小时10个玩具,每个玩具所耗费的劳动时间是1/10小时,按照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价值量在市场上销售,曹氏企业一个工人一小时创造的价值量是10×10=100元。这说明,当商品生产者的个别劳动时间等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时,与社会一般水平持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