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精选教育第3课 《老人与海》品质教案.doc

合集下载

《老人与海》的教案

《老人与海》的教案

《老人与海》的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老人与海》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2. 帮助学生分析小说中的象征意义和主题思想。

3. 提高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二、教学内容1. 故事情节概述:介绍小说的基本情节,包括老人圣地亚哥的出海捕鱼经历和与大马林鱼的斗争。

2. 人物形象分析:分析老人圣地亚哥的形象特点,如勇敢、坚韧、智慧和慈悲等。

3. 象征意义探讨:讨论小说中的象征元素,如大海、大马林鱼、鲨鱼等,以及它们在小说中的寓意。

4. 主题思想解析:探讨小说的主题思想,如人类的顽强斗争精神、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等。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故事情节、人物形象和象征意义等基础知识。

2. 讨论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人物和主题的理解和看法。

3. 案例分析法:分析小说中的具体情节和描写,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作品。

四、教学准备1. 教材:《老人与海》原著或相关教学辅导资料。

2. 投影仪或白板:用于展示文本内容和教学PPT。

3. 教学PPT:制作相关教学内容和案例分析的PPT。

五、教学安排1. 第一课时:介绍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2. 第二课时:分析小说的象征意义。

3. 第三课时:探讨小说的主题思想。

4. 第四课时:案例分析,深入理解作品。

5. 第五课时: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理解和看法。

六、教学评估1. 课堂讨论:通过提问和小组讨论的方式,评估学生对故事情节、人物形象和象征意义的理解程度。

2. 学生报告: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报告,分享他们对主题思想的研究和看法。

七、教学拓展1. 比较阅读:推荐学生阅读其他关于海洋和斗争的文学作品,如《白鲸》或《鲁滨逊漂流记》,并比较它们与《老人与海》的异同。

2. 电影欣赏:组织学生观看《老人与海》的电影版本,并讨论电影如何呈现小说的情节和主题。

3. 艺术创作:鼓励学生通过绘画、雕塑或其他艺术形式表达对《老人与海》的理解和感受。

八、教学难点1. 象征意义的理解:学生可能对小说中的象征元素难以理解,需要通过具体的案例分析和引导来帮助他们深入领会。

《老人与海》教案三篇

《老人与海》教案三篇

《老人与海》教案《老人与海》教案三篇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

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老人与海》教案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老人与海》教案篇1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10个会写字,6个会认字及9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通过理解课文具体的语言文字,体会老人与海鸥之间的深厚感情,揣摩作者是如何把老人和动物之间的感情写具体的。

3、背诵课文最后四个自然段。

教学重点:体会老人与海鸥之间深厚的感情。

教学难点:揣摩作者是如何将老人与海鸥之间的感情真实、具体地表达出来的。

教学准备:自制课件。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10个会写字,6个会认字及9个词语。

2、了解课文内容。

学习课文第一部分,体会老人对海鸥的喜爱呵护之情。

3、通过联系上下文,想象句子所描绘的画面,感受到老人与海鸥之间的默契。

教学重点:体会老人对海鸥的喜爱呵护之情。

教学难点:想象句子所描绘的画面,感受到老人与海鸥之间的默契。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我们通过老舍先生的笔触感受到了猫的可爱;因为冯骥才先生的精心呵护,怕人的珍珠鸟与他能和谐相处;即将葬身大海的人们居然能被海豚挽救了生命……这些发生在人与动物之间的一幕幕,让我们为之动容。

今天,我们还要学习一篇发生在人与鸟之间真实的故事。

引出课题并板书。

(教师适时强调“鸥”字的笔顺笔画)(二)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1、检查预习生字、新词的读音情况。

(1)同桌互读,相互订正。

(2)指名读,强调:旋(xuán)涡塑(sù)料袋模(mú)样扇(shān)动炸了营似(shì)的(3)齐读加强记忆。

2、指名说说哪些字在写法上要注意的地方。

如:俯、歇、瞻3、理解新词的意思。

如:抑扬顿挫——声音高低起伏和停顿转折。

亲昵——十分亲密。

(三)在预习的基础上再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老人与海》教案五篇

《老人与海》教案五篇

《老人与海》教案五篇作为一名教师,时常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

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老人与海》教案5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老人与海》教案篇1课文分析:课文《老人与海鸥》讲述了一个感人的故事。

十多年前,老人在湖畔偶遇一群北方飞到昆明越冬的红嘴鸥。

从此,老人与海鸥结下了不解之缘。

每逢冬季来临,海鸥便成群结队地来到翠湖之畔,老人也像赶赴约会似的,每天到翠湖之畔去喂海鸥,风雨无阻。

他视海鸥为儿女,给它们起名字,喂饼干,照顾伤病的海鸥。

久而久之,海鸥与老人结下了深厚的情谊。

然而有一天,老人去世了。

海鸥们在老人的遗像前翻飞盘旋,连声鸣叫,后又肃立不动,像是为老人守灵的“儿女”,不忍离开自己的亲人。

课文结构清楚,可分为两大部分,前半部分通过老人喂海鸥、呼唤海鸥的名字、与海鸥亲切地说话等事例表现了老人对海鸥无私的爱;后一部分则通过老人死后,海鸥在老人遗像前翻飞、盘旋、肃立、鸣叫等悲壮画面,展示了海鸥对老人的那份令人震撼的情。

课文语言朴实,平凡中包含深情,令读过的人无不为人与动物这样真挚的感情而动容。

教学目标:1、在情感朗读中感受老人与海鸥之间的真情,了解真情是文章的灵魂。

2、学习描写海鸥动作的词句,从而让学生认识到动物是有灵性的,它们是我们亲密的朋友,我们对它们所付出的任何一份感情,都能得到他们的加倍回报。

3、通过学习课文的细节描写,学会如何真实具体地表达感情,并进行语言积累。

教学重点:练习以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抓住描写海鸥动作的重点语句,体会蕴含其中的深厚感情,并揣摩作者是如何把老人与海鸥之间的感情写具体的。

教学过程:一、欣赏导入——深入感受老人对海鸥的深情师:同学们,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想老人与海鸥相依相随的许多画面一定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我们一起来看一段录像(播放老人与海鸥和谐相处的录像,学生观看)。

师:看后你有什么感受?(学生谈感受)师:说得真好!一个充满着温情的词语:亲人。

《老人与海》优秀教案设计(精选11篇)

《老人与海》优秀教案设计(精选11篇)

《老人与海》优秀教案设计〔精选11篇〕《老人与海》优秀教案设计篇1教学要求1.认识6个生字,学会10个生字,积累“海鸥、褪色、瞻仰”等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抓住描写老人神态、动作和语言及描写海鸥动作的重点语句,体会蕴含其中的深沉感情。

3.在感受人与动物之间真挚感情的同时,学习如何把这种感情真实、详细地表达出来,并进展语言积累。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最后四个自然段。

教学重点:抓住描写老人神态、动作和语言及描写海鸥动作的重点语句,体会蕴含其中的深沉感情,并揣摩作者是如何把老人与海鸥之间的感情写详细的。

教学难点:懂得动物和人类是好朋友,激发学生热爱动物、保护动物的思想感情。

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目的1.读通课文,整体感知,学习并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积累词语。

2.理清的条理,理解故事的大概内容。

3.初步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学习并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积累词语。

教学难点:理清的条理,理解故事的大概内容。

教具准备:生字词语卡片〔或〕。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导质疑1.老师:一位慈祥的老人坐在水边,面带微笑,手捧鸥食伸向空中,红嘴鸥在他手上啄食,在他身边蹁跹环绕……这一幅人鸥和谐相处的美丽画面在这里永久定格。

在昆明翠湖公园湖畔有一位老人的青铜雕塑,名字就叫“海鸥老人”。

这位老人叫吴庆恒。

他生前孤身一人,每年冬天飞抵昆明的红嘴鸥是他唯一的寄托。

每当红嘴鸥“驾临”,老人天天徒步十多公里进城给它们喂食,和它们嬉戏,风雨无阻。

老人每月308元的退休工资有一半以上都用来给海鸥买吃的,为此,老人平时几乎舍不得花一分钱坐公交车。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老人与海鸥》这篇,为我们讲述了这样一个真实的、动人的故事。

2.老师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3.引导学生质疑,老师归纳中心问题。

⑴这是一个怎样的老人?⑵老人与海鸥之间到底发生了怎样动人的故事?⑶“我们”为什么要把老人喂海鸥的照片放大,带到翠湖边?4.老师导读:同学们,你们提的问题很好。

《老人与海》教案

《老人与海》教案

《老人与海》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老人与海》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2)能够分析小说的主题思想和文学特点。

(3)能够运用英语进行简单的交流和讨论。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阅读、讨论、分析等方式,深入理解小说内容。

(2)通过写作、演讲、表演等方式,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3)通过比较、联系等方式,拓展自己的文化视野。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对经典文学作品的兴趣和热爱。

(2)培养对勇气、毅力、自信等品质的认同和追求。

(3)培养对人与自然、人与命运等问题的思考和关注。

二、教学内容1. 故事背景和作者介绍(1)海明威的生平和作品简介。

(2)《老人与海》的背景和创作动机。

2. 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1)老人圣地亚哥的形象特点。

(2)大马林鱼和鲨鱼的形象象征意义。

(3)故事情节的发展和转折。

3. 小说的主题思想和文学特点(1)人与自然、人与命运的斗争。

(2)简约的写作风格和冰山理论。

(3)象征主义和寓意手法。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1)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的把握。

(2)小说的主题思想和文学特点的分析。

2. 难点:(1)对老人圣地亚哥心理活动和内心世界的理解。

(2)对小说象征主义和寓意手法的把握。

四、教学方法1. 阅读理解:通过阅读原著,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2. 讨论分析:通过小组讨论,分析小说的主题思想和文学特点。

3. 写作表达:通过写作练习,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4. 比较联系:通过比较其他相关作品,拓展文化视野。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学生参与课堂讨论、提问和回答问题的积极性。

2. 作业完成情况:学生完成阅读笔记、写作练习的情况。

3. 小组合作:学生在小组讨论和表演中的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4. 个人表达能力:学生在写作和演讲中的表达能力和创新思维。

六、教学计划与安排1. 第1-2周:介绍海明威的生平和作品,阅读《老人与海》原著。

2. 第3-4周:分析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讨论小说的主题思想和文学特点。

《老人与海》教案

《老人与海》教案

《老人与海》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小说的基本内容,掌握人物形象,分析小说的主题思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悟人生百态,体会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己的关系,培养坚韧不拔、勇往直前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1.理解小说的基本内容,掌握人物形象。

2.分析小说的主题思想,感悟人生。

三、教学难点1.理解小说中人物形象的塑造。

2.感悟小说主题思想,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教师简要介绍《老人与海》的作者和背景。

2.学生分享自己对《老人与海》的了解。

(二)阅读与讨论1.学生自读课文,了解故事情节。

(1)老人圣地亚哥的形象特点是什么?(2)小说中的大海象征着什么?(3)小说的主题思想是什么?(4)为什么说《老人与海》是一部经典的文学作品?(三)分析人物形象1.教师结合课文内容,分析圣地亚哥的形象特点。

(1)坚韧不拔、勇往直前:面对失败,老人毫不气馁,坚定信念,勇往直前。

(2)自信、乐观:老人坚信自己能够成功,始终保持乐观的心态。

(3)谦逊、善良:老人对待他人谦逊有礼,对待海洋生物充满敬畏和善良。

2.学生分享自己对圣地亚哥形象的理解。

(四)分析主题思想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小说的主题思想。

(1)人与自然的和谐:老人与海洋生物的和谐共处,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2)勇敢面对困难:老人在困境中展现出的坚韧不拔、勇往直前的精神,是人们面对困难时的榜样。

(3)人性的光辉:老人在困境中表现出的自信、乐观、谦逊、善良等品质,展现了人性的光辉。

2.学生分享自己对小说主题思想的理解。

2.学生分享自己对《老人与海》的感悟,体会人生百态,培养坚韧不拔、勇往直前的精神。

五、课后作业1.课后阅读《老人与海》全文,深入理解小说内容。

六、教学反思重难点补充:重点:深入理解小说《老人与海》的基本内容,掌握圣地亚哥的形象特点,分析小说的主题思想。

难点:准确把握圣地亚哥形象背后的象征意义,以及小说深层主题的内涵。

(完整版)《老人与海》优秀教案.docx

(完整版)《老人与海》优秀教案.docx

教学内容:1、冰山理2、硬;海明威介3、学案部分的解决4、合作互三个一、介作者同学,通,你海明威的奇一生了解了多少? [ 在学生介的基上作充 ] 明确:海明威:海明威有着极其丰富的人生,他的一生都在:他当地者,打仗,;在和平年代里也不安分:斗牛、狩、捕、巡艇和机。

他年少就因其痴迷拳而致一只眼睛永久失明;他两次参加世界大,出生入死以致遍体,他因膝盖被打碎而开 12 次刀,取出 237 碎片;他擅,曾 7 米多的大;他喜冒,斗牛、打在行,去非洲打机失事,成生前能到自己告的极少数作家之一。

晚年患有多种疾病:消瘦症、皮肤病、酒精中毒、力衰退、糖尿病、血色沉着病、肝炎、炎、精神疾病等,最用自。

充:①克吐温《姆索》《百万英》;②迷惘的一代: 1926 年,海明威将美国女作家斯泰恩的一句作《太阳照常升起》一的:“你全是迷惘的一代。

”“迷惘的一代”就成了美国文学史上的一个名,用来指第一次世界大前后成起来的一代美国作家。

它是后一代美国青年、恐惧争,却又找不到出路而痛苦、迷惘、彷徨、失望的集中反映,当的美国文学乃至世界文生很大影响。

海明威被称“迷惘的一代”的代表作家。

③冰山原:。

所“冰山”原,就是用的文字塑造出明的形象,并把作者自己的感受和思想藏在形象中,使之情感充沛却含而不露,者通明形象的感受去掘作品的思想意。

(指的是人的言于人的思想的表达就好像冰山一,只有八分之一在水上面,有八分之七在水下;意思是人的言是不足以表达思想的,于作者而言,也没有必要写得太于直露,因者是能懂的。

种作理首先是由的,有大的影响。

)如果你用一个概括海明威的,你能想到哪个?尤其是争期,如果欣某个男子,会“他是个⋯(子)。

”那什么的人,才能被称子呢?——天立地;有任有担当;不屈;毅勇敢;不易言⋯⋯(子:天立地,不屈,任、有担当的男子。

)我得是“ 子”一不足以明海明威的气概与精神,我得能称其“硬” 。

他用自己的一生及作品着“硬”的含。

他的小里大多数内容都取材于自己的生活,并塑造了多“硬”形象。

《老人与海教案》

《老人与海教案》

《老人与海》教案(一)一、教学目标:1. 通过阅读《老人与海》,使学生了解海明威的生平和创作背景,理解作品的主题和艺术特色。

2. 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批判性思维的能力。

3. 通过对作品中的情节、人物和象征手法的分析,使学生深入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

二、教学内容:1. 作品概述:介绍海明威的生平和创作背景,以及《老人与海》的故事梗概。

2. 人物分析:分析作品中的主要人物,如老人桑迪亚哥、大马林鱼和鲨鱼等,理解它们在作品中的象征意义。

3. 情节分析:分析作品的情节结构,探讨其对于主题的揭示作用。

4. 象征手法:探讨作品中的象征手法,如大海、老人、鱼等,理解它们所代表的意义。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作品的相关背景知识,分析人物、情节和象征手法等。

2. 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作品的理解和感悟。

3. 写作法:引导学生进行写作练习,培养他们的文学表达能力。

四、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评估他们的参与度。

2. 写作练习:评估学生在写作练习中的表现,考察他们的文学素养和表达能力。

3. 期末考试:设置有关《老人与海》的考试题目,检验学生对作品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老人与海》教案(二)五、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通过对作品的人物、情节和象征手法的分析,使学生深入理解作品的主题和思想内涵。

2. 教学难点:理解作品中的象征手法及其所代表的意义。

六、教学准备:1. 教材:《老人与海》。

2. 相关资料:关于海明威的生平和创作背景的资料,以及作品的相关评论和分析。

七、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海明威的生平和创作背景,激发学生的兴趣。

2. 人物分析:分析作品中的主要人物,如老人桑迪亚哥、大马林鱼和鲨鱼等,理解它们在作品中的象征意义。

3. 情节分析:分析作品的情节结构,探讨其对于主题的揭示作用。

4. 象征手法:探讨作品中的象征手法,如大海、老人、鱼等,理解它们所代表的意义。

《老人与海》教案

《老人与海》教案

《老人与海》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老人与海》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2)能够分析小说中的象征主义和寓意。

(3)能够运用英语描述故事情节和人物特点。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阅读、讨论和写作等方式,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和表达能力。

(2)通过分析小说中的象征主义和寓意,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3)通过角色扮演和小组讨论,提高学生的合作和表演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经典的尊重和欣赏。

(2)引导学生从小说中汲取勇气、坚持和毅力的精神。

(3)培养学生对海洋环保的关注和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1. 教学重点:理解《老人与海》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2. 教学难点:分析小说中的象征主义和寓意。

三、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回顾海明威和他的作品《老人与海》,激发学生对小说的兴趣。

2. 阅读理解:学生自读小说,回答相关问题,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3. 讨论分析:小组讨论,分析小说中的象征主义和寓意,如大海、马林鱼、鲨鱼等象征意义。

5. 总结:教师总结学生的讨论和写作,强调小说中的象征主义和寓意,以及小说所传达的价值观。

四、教学评价1. 学生自评:学生对自己的阅读理解、讨论分析和写作进行自我评价。

2. 同伴评价:学生互相评价对方的讨论和写作,给出建设性的意见。

3. 教师评价:教师对学生的阅读理解、讨论分析和写作进行评价,给予鼓励和建议。

五、教学资源1. 教材:《老人与海》原著或简化版。

2. 参考资料:有关海明威和《老人与海》的背景资料、评论和分析文章。

3. 多媒体设备:投影仪、计算机、音响等,用于展示相关图片和播放音乐等。

六、教学活动1. 角色扮演:学生分组扮演小说中的角色,进行场景表演,增强对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的理解。

2.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小说中的主题和寓意,促进合作和思考。

七、教学拓展1. 相关作品阅读:学生阅读海明威的其他作品,如《永别了,武器》、《太阳照样升起》等,比较其风格和主题。

《老人与海》教案设计完美版

《老人与海》教案设计完美版

《老人与海》教案设计完美版一、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老人与海》的故事情节,分析其主要人物和事件,掌握海明威的写作风格和技巧。

1.2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阅读、讨论、分析等方法,深入理解小说的主题和象征意义,提高自己的文学鉴赏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领悟到坚持、勇敢、自信等品质的重要性,培养自己面对困难不退缩的精神风貌。

二、教学内容2.1 教学文本《老人与海》全文2.2 教学重点小说的情节、人物、主题和象征意义。

2.3 教学难点海明威的写作风格和技巧,以及小说中的深层寓意。

三、教学过程3.1 导入通过播放《老人与海》的片段,引导学生进入小说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小说,理解故事情节,了解人物关系,感知小说的氛围。

3.3 合作学习学生分组讨论,分析小说的主题和象征意义,交流对海明威写作风格的理解。

3.4 课堂讲解教师针对学生的讨论情况进行讲解,详细解析小说的情节、人物、主题和象征意义,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小说。

3.5 课后作业四、教学评价4.1 学生自评学生根据自己在课堂上的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进行自我评价。

4.2 同伴评价学生互相评价,共同进步。

4.3 教师评价教师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进行评价,给予鼓励和指导。

五、教学资源5.1 文本资源《老人与海》原著5.2 媒体资源《老人与海》电影片段5.3 网络资源相关评论和解读文章六、教学策略6.1 启发式教学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6.2 情境教学利用电影片段等资源,营造情境,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

6.3 互动式教学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交流能力。

七、教学步骤7.1 阅读理解让学生阅读小说,了解故事情节,分析人物形象,理解主题思想。

7.2 写作技巧分析引导学生分析海明威的写作技巧,如简洁明了的语言、对话的使用等。

7.3 象征意义探讨讨论小说中的象征意义,如大海、老人、鱼等。

《老人与海》教案

《老人与海》教案

《老人与海》教案主题:坚持追求自己的目标,即使遭遇艰难困苦也不放弃。

教学目标:1. 通过阅读《老人与海》这本经典的文学作品,使学生了解并理解作者在作品中所传达的主题和哲理。

2. 培养学生阅读和理解文学作品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判断和思考能力,以及对艰难困苦的坚韧和追求目标的毅力。

教学重点:1. 学生能够理解和分析作品中的主题和情节。

2. 学生能够从作品中获得启示,了解并体验到面对挫折时的勇气和毅力。

教学难点:学生能够将作品中的主题与现实生活相结合,理解并运用在现实生活中面对困难时的坚持和毅力。

教学方法:1. 启发式教学法: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探索作品中的主题和情节。

2.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共同探讨作品中的意义和启示。

3. 视频学习:观看相关的视频片段,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作品中的情节和主题。

教学资源:1. 电子版《老人与海》2. 视频片段:《老人与海》的电影片段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 进入主题:老师介绍《老人与海》这本书,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想法。

2. 学生阅读小说的第一章,讨论并总结出书中的主要情节和主题。

3. 学生观看与小说有关的视频片段,进一步了解作品中的情节和主题。

第二课时:1. 学生继续阅读小说,根据指导问题进行讨论和思考,分析主人公面对困境时所展现的品质和决心。

2. 学生分组讨论小说中的主题,并列举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展示作者的意图和启示。

第三课时:1. 学生在小组内进行展示,并与全班分享他们的发现和观点。

2. 教师总结课程内容,鼓励学生在未来的生活中坚持自己的目标,不放弃追求。

评估方法:1. 小组讨论的参与和贡献。

2. 学生对作品中的主题和情节的理解和分析。

3. 学生在小组展示中的表现和发言。

拓展活动:1. 邀请一位资深渔民或老人来班上讲述他们的故事,与《老人与海》中的故事进行对比。

2. 学生写一篇关于自己坚持追求目标的作文,描述他们面对困境时的勇气和毅力。

3. 组织学生观看《老人与海》的电影,与小说进行对比,并进行讨论和比较。

第3课 《老人与海》品质教案

第3课  《老人与海》品质教案

第3课《老人与海》品质教案第3课《老人与海》品质教案1、正确把握桑地亚哥的“硬汉”形象。

2、体会“硬汉精神”对学习、生活的指导意义。

本课课文较长,因此一节课时的安排必须做到高效。

本课采用小组教学模式,做到了自主探究式学习与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相结合。

使学生能够多角度、全方位加深对“硬汉精神”的理解,并且明白这一精神对学习、生活的指导意义。

一、导入在开始上课前我们先来看一段影片(老人对战大马林鱼)。

刚才我们看到的是老渔民桑地亚哥与一条长5米多、重1360多斤的大马林鱼搏斗的激烈场景,桑地亚哥是位“背运”的老人,他已经连续84天没有捕到鱼了。

第85天出海,经过三天两夜的搏斗,耗尽了体力,双手被渔绳勒得血肉模糊、皮开肉绽才最终捕获了这条巨大的马林鱼。

正当老人要高兴地返航时,却遇到了鲨鱼来袭,接下来又发生了什么故事呢?让我们一起走近海明威的《老人与海》。

(板书)1、先来看一下第一部分表格的完成情况。

对照自己组的导学案看看他们组有没有需要改正的地方。

(学生纠错)我们来看一下这张表。

纵向比较,每一列信息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对象”什么特点?……①对象——接二连三、成群结队②武器——简陋③身体状况——年老有伤、精疲力竭、体力耗尽④结果——每况愈下,直至一无所有。

⑤内心状况——坚持抗争,始终如一。

小结:尽管外部条件越来越不利,但老人内心始终不曾动摇。

如果横向来看,作者写鲨鱼来袭写了五次之多,写两次、三次可以吗?这样安排有什么用意?突出老人的百折不挠。

从刚才的分析中你可以看出老人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请用四字短语概括)。

小组举牌回答,并在回答问题后派代表将答案依次写在黑板上。

百折不挠、坚强不屈、永不言败,永不屈服……古巴一位饱经沧桑的老渔夫桑提亚哥已经八十四天未捕到鱼了,在第八十五天,他又一个人出海远航,在海上经过三天两夜的搏斗,终于捕到了一条足有一千五百多磅的大马林鱼。

然而,在归航途中,马林鱼却被鲨鱼吃掉。

《老人与海》教案

《老人与海》教案

《老人与海》教案【学习目标】:1.了解海明威其人以及他的写作风格。

2.把握人物圣地亚哥硬汉形象,体会内心独白对人物形象塑造的作用。

3.学习老人勇敢、顽强、永不服输的英雄主义精神,树立积极、乐观向上的人生观。

【重点难点】1.把握小说情节脉络2.分析人物形象3.理解小说中的象征意味【教学过程】一.学习导入“一艘船越过世界的尽头,驶向未知的大海,船头上悬挂着一面虽然饱经风雨剥蚀却依旧艳丽无比的旗帜,旗帜上,舞动着云龙一般的四个字闪闪发光——超越极限!”作者海明威是这样评价他的作品《老人与海》的。

《老人与海》获1954年诺贝尔文学奖,授奖委员会的评价是:勇气是海明威的中心主题。

《老人与海》写的是一个老人,展现的却是一个世界。

二.学习任务分析(一)知识要点作家作品:海明威,美国作家、记者,美国当代文学中最著名的作家之一,也是20世纪最著名的小说家之一。

他出生于芝加哥郊区一个乡村医生家庭,从小喜欢钓鱼、打猎、音乐和绘画,18岁起进入报界,曾参加过两次世界大战,出生入死以致伤痕遍体,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被授予银制勇敢勋章。

1954年,他荣获诺贝尔文学奖。

1961年,因不堪老年病痛的折磨,开枪自杀,走完了他辉煌的一生。

海明威的成名作是《太阳照样升起》。

这部作品描写西方一带迷惘、颓唐的精神状态,表现出战后青年人的幻灭感,被称为着力表现“迷惘的一代”的代表作。

《老人与海》一书获得普利策奖,又因“精通现代叙事艺术”为海明威夺得诺贝尔文学奖。

其他代表作有《乞力马扎罗的雪》《丧钟为谁而鸣》。

《太阳照样升起》与《永别了,武器》两部作品被美国现代图书馆列入“20世纪中的100部最佳英文小说”。

海明威是个正直、严肃的作家,他的作品中既有永不服输的“硬汉”形象,同时又常常把描写“死亡”作为自己作品的主要内容。

作品围绕战争、死亡和男人的野性与英勇展开。

他创作风格独特,从来都是站着写作。

海明威是"新闻体"小说的创始人,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高超的写作技巧创造了一种简洁流畅、清新洗练的文体,俗称“电报式风格”。

(精品)《老人与海》教案

(精品)《老人与海》教案

(精品)《老人与海》教案《老人与海》教案1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老人与海鸥之间深厚的感情。

2、在感受人与动物之间真挚感情的同时,学习如何把这种感情真实、具体地表达出来,并进行语言积累。

对学生进行爱护海鸥、爱护动物的教育。

教学重点:练习用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抓住描写老人神态、动作和语言以及描写海鸥动作的重点语句。

教学难点:体会蕴涵其中的深厚感情,并揣摩作者是如何把老人与海鸥之间的感情写具体。

教学过程:一、引入:同学们,通过上课时的学习,谁还记得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设计意图:复习旧知识的导入方式重在恰到好处地选用与新授课内容关系密切的知识。

这样的导语,既使学生复习掌握了旧的基础知识,又激发了学生探求新知识的欲望。

回忆一下课文在叙述老人与海鸥的故事中,哪个画面给你留下深刻印象?(学生默读课文)1、说说哪个画面给你留下深刻印象。

老师板书:喂、唤、谈2、在老人喂、唤、谈海鸥的这几个画面中,让我们体会到老人是非常?(爱海鸥)设计意图:向学生提示问题,引导回忆旧课或者有关的知识、事情导入新课,能使学生从已知的领域进入到未知的新境界,不仅有利于学生接受新知识,而且起着集中学生注意力的作用。

抓住这一契机,揭示新课。

二、感受人与动物之间真挚感情。

1、引入:老人与海鸥就像亲人一样。

可是不久后。

老人去世了,我们为老人举行了葬礼,当我们把老人最后一次喂海鸥的照片放大。

带到翠湖边,(投影图片)当时发生了哪些意想不到的画面?2、请快速默读第一部分,看看在老人的遗像前发生了哪些意想不到的事。

边读边用横线画出来。

3、后检查阅读效果。

4、读了这些句子你有哪些体会?5、小结:同学们,此时此刻,看到这样的画面,一定被海鸥的举动震撼了,为什么会有这么触动人心的画面呢?让我们走到老人的生前看一看吧。

设计意图:“鸟反哺,羊跪乳。

”爱,总是相互的。

对于海鸥来说,是情感的归宿;对于教学来说,是水到渠成,是“情到而辞发”……这也是本节课的高潮部分。

《老人与海》教案设计

《老人与海》教案设计

《老人与海》优秀教案设计第一章:课程导入教学目标:1. 了解本课程的教学目标和要求。

2. 引导学生关注《老人与海》这部作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内容:1. 介绍海明威及其作品《老人与海》。

2. 分析《老人与海》的主题和意义。

教学步骤:1. 向学生简单介绍海明威及其作品《老人与海》。

2. 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关注《老人与海》的主题和意义。

3. 让学生阅读《老人与海》的开头部分,感受作品的语言风格。

第二章:人物分析教学目标:1. 了解作品中的人物形象。

2. 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和作用。

教学内容:1. 分析主人公老人圣地亚哥的性格特点。

2. 分析其他人物的性格特点和作用。

教学步骤:1. 让学生阅读相关章节,了解老人圣地亚哥的性格特点。

2. 讨论老人圣地亚哥的性格特点及其在作品中的作用。

3. 分析其他人物的性格特点和作用。

第三章:情节分析教学目标:1. 了解作品的情节安排。

2. 分析情节的作用和意义。

教学内容:1. 分析作品的情节安排及其作用。

2. 讨论作品中的高潮和结局。

教学步骤:1. 让学生阅读相关章节,了解作品的情节安排。

2. 分析情节的作用和意义。

3. 讨论作品中的高潮和结局。

第四章:主题探讨教学目标:1. 理解作品的主题。

2. 分析作品的主题意义。

教学内容:1. 分析作品的主题。

2. 讨论作品的主题意义。

教学步骤:1. 让学生阅读整部作品,思考作品的主题。

2. 分析作品的主题及其意义。

3. 讨论作品的主题对读者的启示。

第五章:作品鉴赏教学目标:1. 提高学生对作品的鉴赏能力。

2. 分析作品的艺术特色。

教学内容:1. 分析作品的语言风格。

2. 讨论作品的艺术特色。

教学步骤:1. 让学生阅读整部作品,关注作品的语言风格。

2. 分析作品的语言风格及其艺术效果。

3. 讨论作品的其他艺术特色。

第六章:写作技巧分析教学目标:1. 理解并分析《老人与海》中的写作技巧。

2. 学习并运用海明威的写作风格。

教学内容:1. 分析《老人与海》中的写作技巧,如简洁明了的语言、对话的运用等。

《老人与海教案》

《老人与海教案》

《老人与海》教案(第一部分)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老人与海》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2)能够分析作品中的象征意义和深层含义。

(3)能够运用文学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作品内容。

(2)学会分析文学作品中的象征手法和寓意。

(3)提高自己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对经典文学作品的热爱和尊重。

(2)学会从不同角度审视人生价值和面对困境的勇气。

(3)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坚定的意志力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二、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1)理解《老人与海》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2)分析作品中的象征意义和深层含义。

(3)掌握文学鉴赏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2. 教学难点:(1)作品中的象征手法和寓意。

(2)如何运用批判性思维分析文学作品。

(3)如何从作品中提炼出的人生价值和启示。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要介绍海明威及其作品《老人与海》。

(2)激发学生对作品的兴趣和好奇心。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阅读课文,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2)引导学生关注作品中的象征手法和寓意。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析作品中的象征意义和深层含义。

(2)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4. 课堂小结:(1)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收获。

(2)引导学生思考作品给自己带来的启示和感悟。

四、课后作业1. 请结合课文内容,分析作品中的象征手法和寓意。

2. 请谈谈你对作品中老人形象的的认识和评价。

3. 请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谈谈作品给你带来的启示。

五、教学反思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分析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针对性地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以提高后续教学效果。

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确保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领悟《老人与海》的魅力。

《老人与海》教案(第二部分)六、教学内容本节课将继续深入解读《老人与海》这部作品,主要分析老人与海洋之间的复杂关系,以及海明威在作品中所展现出的哲学思想。

《老人与海》优秀教学设计精品3篇

《老人与海》优秀教学设计精品3篇

《老人与海》优秀教学设计6教学内容:1、继续深入学习课文内容。

2、品味感悟课文的优美语言,感受人与鸟的浓浓亲情。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教学过程:一、复习而导入,温故而知新1、复习生字词语。

开火车读、组词、用词说话等。

2、分段指读课文内容。

回顾课文大意。

3、说说课文的写作顺序和重点。

二、研读谈鸟段,感悟人鸟情1、默读课文,思考问题:①老人为什么要给海鸥起名字?②海鸥为什么能听懂老人的呼唤?③独脚海鸥为什么能在老人手上吃食?④一谈起海鸥老人的眼睛为什么立刻动起来?⑤老人为什么说海鸥最讲情谊?你从哪里可以看出来?你体会到了什么?⑥老人为什么说海鸥是吉祥鸟幸福鸟?你是如何理解“白鸥飞处带诗来”这句话的?2、小组讨论,合作探究,理解上述6个问题。

可以研讨一两个问题,也可以研讨全部问题。

3、集体交流,感悟老人和海鸥的情谊。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读出亲情来。

三、品读送别段,感悟海鸥情1、过渡:海鸥善解人意,是人类的好朋友。

海鸥把老人当朋友,老人把海鸥当亲人,海鸥已经和老人建立了深厚的友谊,你还可以从哪里看出来?(引导学生探讨海鸥送别老人的内容。

)2、意想不到的事是什么事?海鸥看到老人的照片,有什么表现?仔细读一读课文,读出海鸥的感情来。

3、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飞、叫、站”研读课文,感悟海鸥情。

①海鸥看到照片,为什么翻飞盘旋,连鸣带叫,姿势跟平时不一样?此时此刻,如果你是一只海鸥,你会怎么想?(预设答案:海鸥通人性,可能是悲哀,也可能会感到吃惊,会有很多问题,会……)②海鸥为什么会在老人遗像前肃立不动,站成两排?此时此刻,如果你是一直海鸥,你想对老人说一句什么话?(预设答案:海鸥在老人遗像前肃立不动,是告别,是守灵,是悲哀……可能会说:……)4、当我们不得不收起老人的遗像时,海鸥有什么表现?为什么会有这些表现?如果你变成了一直海鸥,此时你会怎么讲?(预设答案:依依不舍,不忍离开、恋恋不舍、怀念老人……可能会讲……)5、指导学生反复地、深情地地朗读这段话。

《老人与海》精品教案6篇

《老人与海》精品教案6篇

《老人与海》精品教案6篇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

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老人与海》精品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老人与海》精品教案1【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老人与海鸥之间深厚的感情。

2、抓住课文的重点词句,体会句子的意思。

3、在感受人与动物之间真挚感情的同时,学习如何把这种感情真实、具体地表达出来,并进行语言积累。

【教学重难点】练习以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抓住描写老人神态、动作和语言以及描写海鸥动作的重点语句,体会蕴含其中的深厚感情,并揣摩作者是如何把老人与海鸥之间的感情写具体的。

【课前准备】1、收看关于海鸥科普资料。

2、让学生收集关于“海鸥老人”吴庆恒的资料。

【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1、(出示老人塑像图片)同学们,在昆明市翠湖湖畔,矗立着这样一尊老人的塑像,谁知道他是谁?2、让学生介绍查阅到的老人的资料:他叫吴庆恒。

十多年前的冬天,他在翠湖与海鸥相遇后,就爱上了海鸥这种可爱的动物。

他每天步行20余里,从城郊来到翠湖公园,为的只是给海鸥喂食。

他舍不得买一件新衣服,舍不得花一分钱坐公交车,甚至舍不得给自己买一点好吃的。

可他却用每月308元的退休工资一半以上用来给海鸥买食物。

十年来,老人与海鸥之间建立了深厚的感情。

那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个发生在老人与海鸥之间的感人故事。

3、(板书课题:老人与海鸥)请同学们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通默读全文,看看在预习的基础上还有哪些字词没弄懂的?2、小组交流,教师注意巡视,收集学生学习情况,以便进行指导。

3、快速默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生答)十多年前,一位老人在翠湖湖畔与一群前来过冬的海鸥相遇后,老人每逢冬季,他每天都会到翠湖喂海鸥,他视海鸥为儿女,天天来照顾它们。

老人死后,海鸥们在老人的遗像前翻飞盘旋、大声鸣叫、肃立不动,并站成两行,像是为老人守灵的儿女。

课文老人与海的教学教案

课文老人与海的教学教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课文《老人与海》的主要内容,把握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

(2)能够分析课文中老人的形象特点,体会作者对老人的赞美之情。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通过细节描写来分析人物形象,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勇敢面对困难的品质。

(2)学会尊重他人,树立合作共赢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1. 课文《老人与海》的主要内容及其人物形象。

2. 通过细节描写分析老人与海的关系,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

三、教学难点:1. 课文中象征手法的运用。

2. 学生对老人与海精神的理解。

四、教学准备:1. 课文《老人与海》及相关背景资料。

2. 多媒体教学设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介海明威及课文《老人与海》的背景。

(2)引导学生关注课文,激发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了解故事情节。

(2)学生分享阅读心得,交流对老人的印象。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析老人与海的关系。

(2)汇报讨论成果,师生共同总结老人与海的精神。

4. 课堂拓展:(1)引导学生联系生活,谈谈自己在面对困难时的做法。

(2)组织学生进行小组竞赛,运用课文中的象征手法创作短文。

5. 总结反思:(1)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加深对老人与海精神的理解。

(2)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勇敢面对困难,学会尊重他人。

6. 课后作业:(2)选择一部自己喜欢的文学作品,分析其中的人物形象,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

六、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评估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评估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吸收程度。

七、教学反思:1. 教学方法:思考本节课所采用的教学方法是否有效,是否需要调整和改进。

2. 学生反馈: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困惑,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好准备。

《老人与海》教案

《老人与海》教案

《老人与海》教案[教学目标]一、学问与实力:1、指导学生借助资料大致的了解海明威的作品和风格。

2、引导学生通过快速阅读抓住小说梗概,把握小说的主要内容,进而对重点段落和人物的内心独白进行细读,把握人物形象。

二、过程与方法:快速阅读课文,在把握文章内容的基础上,探讨人物形象与其意义。

三、情感看法与价值观:1、理解老渔夫桑地亚哥的硬汉性格,学习他坚毅的意志和永不打垮的精神,培育不屈服于命运,靠着志气、毅力和才智在艰苦卓绝的环境里进行抗争的精神。

2、提高学生对人生中成功与失败的辨证相识。

[教学重、难点]1、观赏与鲨鱼搏斗的场面描写和心理活动描写。

2、品尝语言,深化人物心理,感受人物内在精神世界,努力探究作品中永恒的精神力气,以与海明威的小说创作原则。

[教学课时]2 课时[教学步骤]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快速阅读课文,把握小说主要情节。

一、导入新课海明威曾说:“我总是试图依据冰ft原理去写作。

冰ft显现出来的每一部分,八分之七是在水面以下的,你可省略去你所知道的任何东西,这只会使你的冰ft深厚起来。

这是并不显现出来的部分”。

则没有显现出来的还有什么呢?二、作者介绍海明威(1899—1961),一向以文坛硬汉著称。

生于乡村医生家庭,从小喜爱钓鱼、打猎、音乐和绘画,18 岁起进入报界,曾参与过两次世界大战,诞生入死以致伤痕遍体。

1954 年,荣获诺贝尔文学奖。

1961 年,因不堪老年病痛的熬煎,他开枪自杀,走完了辉煌的一生。

对海明威的评价,正如美国总统肯尼迪的唁电所说:“几乎没有哪个美国人比欧内斯特•海明威对美国人民的感情和看法产生过更大的影响。

”他称海明威为“本世纪(20 世纪)最宏大的作家之一”。

海明威的成名作是 1926 年发表的《太阳照样升起》。

这部表现战后青年人幻灭感的作品成为“迷惘的一代”的代表作,其他代表作有《乞力马扎罗的雪》《丧钟为谁而鸣》(一译《战地钟声》)和以“精通现代叙事艺术”而获诺贝尔文学奖的《老人与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课《老人与海》品质教案
1、正确把握桑地亚哥的“硬汉”形象。

2、体会“硬汉精神”对学习、生活的指导意义。

本课课文较长,因此一节课时的安排必须做到高效。

本课采用小组教学模式,做到了自主探究式学习与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相结合。

使学生能够多角度、全方位加深对“硬汉精神”的理解,并且明白这一精神对学习、生活的指导意义。

一、导入
在开始上课前我们先来看一段影片(老人对战大马林鱼)。

刚才我们看到的是老渔民桑地亚哥与一条长5米多、重1360多斤的大马林鱼搏斗的激烈场景,桑地亚哥是位“背运”的老人,他已经连续84天没有捕到鱼了。

第85天出海,经过三天两夜的搏斗,耗尽了体力,双手被渔绳勒得血肉模糊、皮开肉绽才最终捕获了这条巨大的马林鱼。

正当老人要高兴地返航时,却遇到了鲨鱼来袭,接下来又发生了什么故事呢?让我们一起走近海明威的《老人与海》。

(板书)
1、先来看一下第一部分表格的完成情况。

对照自己组的导学案看看他们组有没有需要改正的地方。

(学生纠错)
我们来看一下这张表。

纵向比较,每一列信息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对象”什么特点?……
①对象——接二连三、成群结队②武器——简陋③身体状况——年老有伤、精疲力竭、体力耗尽④结果——每况愈下,直至一无所有。

⑤内心状况——坚持抗争,始终如一。

小结:尽管外部条件越来越不利,但老人内心始终不曾动摇。

如果横向来看,作者写鲨鱼来袭写了五次之多,写两次、三次可以吗?这样安排有什么用意?
突出老人的百折不挠。

从刚才的分析中你可以看出老人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请用四字短语概括)。

小组举牌回答,并在回答问题后派代表将答案依次写在黑板上。

百折不挠、坚强不屈、永不言败,永不屈服……
从这些词语中我们不难看出老人是一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形象。

(板书)
2、接下来看导学案第二部分。

“你在预习过程中有哪些疑惑的问题,请写在下面。

”在这里臧一同学提出了一个比较有代表性的问题:老人有可能将大马林鱼成功的带回港口吗?谁能为他解决一下这个疑问。

学生互相辩论。

结论:老人不可能成功带回大马林鱼。

如果他不反抗,鲨鱼会吃掉大马林鱼,如果他反抗,鲨鱼必会受伤流血,定会招来更多的鲨鱼围攻,也会吃掉大马林鱼。

鲨鱼凭借血腥味进行追踪觅食,老人作为经验丰富的老渔夫不可能不知道,面对着注定的失败和死亡的威胁,老人却从未放弃过抗争,这是一种什么精神?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宁死不屈,从老人身上我们看到了一种“硬”气。

男子汉的一切特质再加上这种宁死不屈的硬气我们称之为“硬汉精神”
(板书)男子汉——硬汉
3、到此,通过5次与鲨鱼搏斗的描写,老人的形象变得更加高大而伟岸。

他是一位硬汉,一位顶天立地的真英雄。

由此我们可以怎样概括文章的主旨啊?
通过5次与鲨鱼搏斗的描写,热情讴歌了老人桑地亚哥所具有的硬汉精神。

请找出主旨句在第几页?是哪一句?
我们把它齐读一下。

“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你尽可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


面对鲨鱼,一位老人能大声疾呼:在肉体上你可以消灭我,但在精神上我永远不可战胜。

想一想鲨鱼象征着什么?在现实生活中,你还能想到哪些事物需要我们与之抗争到底?
不幸、厄运、困境、疾病、挑战……
4、总之,面对一切逆境,我们都不能轻言放弃!!!!桑地亚哥仅仅是个代表,海明威笔下的人物大多具有这种硬汉精神。

他自己也是硬汉精神的努力践行者。

我们来看看他传奇的一生。

(四)故事梗概[课件展示]
海明威因《老人与海》这篇小说而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

这篇小说的创作素材来源于一位古巴老渔夫的亲身经历。

这篇小说的故事情节非常简单。

小说叙述的是
古巴一位饱经沧桑的老渔夫桑提亚哥已经八十四天未捕到鱼了,在第八十五天,他又一个人出海远航,在海上经过三天两夜的搏斗,终于捕到了一条足有一千五百多磅的大马林鱼。

然而,在归航途中,马林鱼却被鲨鱼吃掉。

本文节选的是主要是老人与鲨鱼搏斗的情景,是小说临近结尾的部分,也是小说情节的高潮。

(五)梳理课文情节
因为小说节选的部分比较长,共有几段?(97)那我先给大家一些提示,大家可以根据五次与鲨鱼搏斗、两次搏斗后的心理活动、最后返港回家把全文分为八个部分。

[学生从文中找,讨论交流后明确] [课件展示]
(六)问题探究:
1. 老人在什么状况下与鲨鱼接二连三进行搏斗的?
年老体衰精疲力竭头昏眼花右手受伤
左手抽筋没有食物缺乏武器孤立无援
2. 小说为什么要描绘鲨鱼的凶残?
鲨鱼:接二连三成群结队凶残强悍
对比——力量悬殊的对抗
3. 老人先后几次与鲨鱼搏斗?结果如何?
①用鱼叉杀死一条鲭鲨
②用刀子杀死两条星鲨
③用刀子杀死一犁头鲨
④用短棍击退两条星鲨
⑤用短棍劈打成群鲨鱼
每次胜利都付出惨重的代价,最终遭到无可挽救的失败。

4. 如何理解老人与鲨鱼的搏斗?
人—--自然(象征:不幸厄运困境)
弱----强(象征:敢于挑战,永不屈服、永不言败)
5. 你如何看待桑地亚哥的失败?
这是一场人与自然搏斗的惊心动魄的悲剧。

老人每取得一点胜利都付出了惨重的代价,最后遭到无可挽救的失败。

但是,从另外一种意义上来说,他又是一个胜利者。

因为,他不屈服于命运,无论在怎么艰苦卓绝的环境里,他都凭着自己的
勇气、毅力和智慧进行了奋勇的抗争。

大马林鱼虽然没有保住,但他却捍卫了“人的灵魂的尊严”,显示了“一个人的能耐可以到达什么程度”,是一个胜利的失败者,一个失败的英雄。

这样一个“硬汉子”形象。

小说中的大海和鲨鱼象征着与人作对的社会与自然力量,而老人在与之进行的殊死搏斗中,表现了无与伦比的力量和勇气,不失人的尊严,虽败犹荣,精神上并没有被打败。

可以说,这样一个形象,完美地体现了作者所说的“你尽可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的思想。

6. 桑地亚哥是个怎样的人?(人物形象分析)
硬汉形象:孤独,背运,贫穷,年老体衰,但是他乐观,自信,坚韧
忍着饥饿,疼痛,贫穷,竭尽全力,不屈不挠,顽强(一个面临厄运甚至绝境永不屈服永不放弃……的硬汉子!)
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你尽可以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

----桑地亚哥
7. 文中的独白有什么特点?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本文除了有关老渔夫桑地亚哥与鲨鱼搏斗场面的描写,还有大量人物的内心独白,它们忠实地记录了桑地亚哥的内心活动,写出他在海上漂泊的这几天的心态,通过自由联想的方式,真实地再现了老人的思想与感受。

这些内心独白不仅深刻揭示了主人公那内心的自豪感、坚毅以及寻求援助的孤独感,而且闪烁着深邃丰富的哲理光彩,丰富了小说的思想,构成小说的重要特色。

海明威早期小说中的硬汉子多是“哑巴公牛”,言语不多,缺乏思想,而老渔夫桑地亚哥却具有丰富的内心世界,具有坚强的理性,是用思想支配行动的人,因此成为海明威小说中刻画最为成功的人物形象之一。

(从刻画人物性格和表现文章主题两方面分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