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沪科版九年级物理教材解说

合集下载

最新沪科版九年级物理教材解说

最新沪科版九年级物理教材解说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教材解说一、新课标对本册教材的要求:1、每一个学生能将教材中的所有实验进行熟练地操作,使他们基本上具有一般物理知识的操作能力;2、学生具有一定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多各种类型的计算题目,能运用多种途径进行解答;3、学生能运用所的物理知识去解答生活和生产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要得到提高;4、结合科学教育的理论和实践,构建具有特色的物理课程教学,注意不同学科间知识与研究方法的联系与渗透,使学生关心科学技术的新进展和新思想,了解自然界事物的相互联系,逐步树立科学的世界观。

5、通过从自然、生活到物理的认识过程,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领略自然现象中的美妙与和谐,培养学生终身的探索兴趣。

6、通过基本知识的学习与技能的训练,让学生初步了解自然界的基本规律,使学生能逐步客观地认识世界、理解世界。

7、通过科学探究,使学生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过程,学习科学探究方法,发展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形成尊重事实、探索真理的科学态度。

二、教材编写意图和体例:(一)、本册教材编写意图为实现新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服务的目的。

本册教材在编写上隐含着讨论、探究、创造三位一体的有机结构。

课程标准中的课程目标与义务大纲中的教学目标相比,不仅有知识与技能的目标,还有其他领域的目标,主要由如下三个层次组成。

1)、教材把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作为培养的目标。

在内容上,注意从物理知识内部发掘政治思想教育和品德教育的潜能,积极推动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相互作用。

在学习方法上,积极创造条件让学生主动学习参与实践,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动脑的实际活动,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2)、教材从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要求出发,在知识选材上,适当加强联系实际、适当降低难度,既考虑现代生产发展与社会生活的需要,又考虑当前大多数初中学生的学习水平的实际可能。

在处理方法上,适当加强观察实验,力求生动活泼,既有利于掌握知识,又有利于培养能力、情感和态度,使学生在学习物理的同时,获得素质上的提高。

九年级沪科版物理全册教案

九年级沪科版物理全册教案

九年级沪科版物理全册教案第一章:机械能1.1 引言引导学生回顾生活中与机械能相关的现象,激发学生对机械能的兴趣。

提问:什么是机械能?为什么物体的机械能会有变化?1.2 动能讲解动能的概念,公式以及影响动能的因素。

举例说明动能的变化情况,如物体速度的变化对动能的影响。

1.3 势能讲解势能的概念,包括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

解释势能的变化情况,如物体高度的变化对重力势能的影响。

1.4 机械能守恒定律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机械能会守恒,介绍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内容。

通过实验或例题展示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应用。

第二章:光现象2.1 光的传播讲解光的传播方式,包括直线传播和反射传播。

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光传播现象,如日食、镜子等。

2.2 光的折射讲解光的折射现象,包括折射定律和全反射。

通过实验或例题展示光的折射现象的应用。

2.3 光的干涉和衍射讲解光的干涉和衍射现象,解释干涉条纹和衍射图样的形成原理。

通过实验或例题展示光的干涉和衍射现象的应用。

2.4 光谱和颜色讲解光谱的组成,包括可见光谱和紫外线光谱等。

解释颜色的形成原理,如光的混合和光的分解。

第三章:电与磁3.1 静电现象讲解静电的产生,包括摩擦起电和感应起电。

解释静电现象的应用,如静电除尘和静电喷涂。

3.2 电流和磁场讲解电流的产生和电流的磁场效应。

解释电动机和发电机的工作原理。

3.3 电磁感应讲解电磁感应现象,包括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通过实验或例题展示电磁感应现象的应用,如发电机。

3.4 电磁波讲解电磁波的产生和传播,包括无线电波、微波等。

解释电磁波的应用,如无线通信和微波炉。

第四章:力学4.1 牛顿运动定律讲解牛顿运动定律的内容,包括第一定律、第二定律和第三定律。

通过实验或例题展示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如物体的运动和受力分析。

4.2 动量和能量讲解动量和能量的概念,包括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

通过实验或例题展示动量和能量的应用,如碰撞和抛体运动。

4.3 刚体和流体讲解刚体和流体的性质,包括刚体的转动和流体的流动。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全册13.1《物体的内能》说课稿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全册13.1《物体的内能》说课稿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我将采取以下策略或活动:
1.创设情境:通过引入生活实例,让学生感受内能的存在,引发学生的好奇心。
2.实验探究:组织学生进行实验,观察内能的改变现象,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提高学习兴趣。
3.小组讨论:鼓励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交流能力。
4.激励评价:对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给予积极评价,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激发学习动力。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全册13.1《物体的内能》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一)内容概述
本节课选自沪科版九年级物理全册第十三章第一节《物体的内能》。这一节内容是初中物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让学生了解内能的概念及其在物理学中的重要性。在整个课程体系中,本节课位于热学模块,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掌握了温度、热量等基本概念,为本节课内能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本节课的主要知识点包括:内能的定义、内能的大小与物体的温度、质量和状态有关、内能的改变等。通过这些知识点的学习,学生可以更深入地理解物体内部微观粒子的热运动及其与宏观热现象的联系。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理解内能的概念,知道内能与物体的温度、质量和状态的关系。
(2)掌握内能的改变方式,了解热传递和做功对内能的影响。
(三)互动方式
为促进学生的参与和合作,我计划设计以下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环节:
1.师生互动:教师提问,学生回答,针对学生的回答给予积极评价和引导,激发学生的思考。
2.生生互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实验探究,鼓励学生相互交流、分享心得,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3.课堂展示:让学生展示自己的实验成果和思考过程,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自信心。
2.学生讨论:鼓励学生根据已有知识,对问题进行猜想和讨论,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全册优质教学PPT课件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全册优质教学PPT课件

第十二章 温度与物态变化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全册优质教学 PPT课件
第一节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全册优质教学 PPT课件
第二节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全册优质教学 PPT课件
第三节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全册优质教学 PPT课件目录
0002页 0057页 0135页 0180页 0266页 0268页 0339页 0415页 0472页 0526页 0570页 0626页 0658页 0672页 0720页度与物态变化 第二节 第四节 第十三章 内能与热机 第三节 内燃机 第十四章 了解电路 第二节 让电灯发光 第四节 科学探究:串联和并联电路的电流 第十五章 探究电路 第二节 科学探究:欧姆定律 第四节 电阻的串联和并联 第十六章 电流做功与电功率 第二节 电流做功的快慢 第四节 第一节 磁是什么 第三节 科学探究:电动机为什么会转动 第一节 电能的产生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全册优质教学 PPT课件
第四节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全册优质教学 PPT课件

九年级沪科版物理全册教案

九年级沪科版物理全册教案

九年级沪科版物理全册教案一、教案内容:第1课时单位与测量【学习目标】1. 理解长度、质量、时间的单位及其换算关系。

2. 掌握刻度尺的使用方法。

3. 能进行长度、质量、时间的测量与计算。

【重点难点】重点:长度、质量、时间的单位及其换算关系。

难点:刻度尺的使用方法。

【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回顾生活中对长度、质量、时间的感觉。

2. 探究: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了解刻度尺的使用方法。

3. 讲解:讲解长度、质量、时间的单位及其换算关系。

4. 练习:让学生进行长度、质量、时间的测量与计算。

二、教案内容:第2课时运动与静止【学习目标】1. 理解运动与静止的概念。

2. 掌握相对位置变化的判断方法。

3. 能运用运动与静止的概念分析实际问题。

【重点难点】重点:运动与静止的概念。

难点:相对位置变化的判断方法。

【教学过程】1. 导入:让学生观察周围物体的运动与静止状态。

2. 探究: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了解相对位置变化的判断方法。

3. 讲解:讲解运动与静止的概念及其应用。

4. 练习:让学生运用运动与静止的概念分析实际问题。

三、教案内容:第3课时力与运动【学习目标】1. 理解力的概念。

2. 掌握力的作用效果。

3. 能运用力的概念分析实际问题。

【重点难点】重点:力的概念。

难点:力的作用效果。

【教学过程】1. 导入:让学生回顾生活中的力的例子。

2. 探究: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了解力的作用效果。

3. 讲解:讲解力的概念及其作用效果。

4. 练习:让学生运用力的概念分析实际问题。

四、教案内容:第4课时重力与摩擦力【学习目标】1. 理解重力的概念。

2. 掌握摩擦力的概念。

3. 能运用重力与摩擦力的概念分析实际问题。

【重点难点】重点:重力的概念。

难点:摩擦力的概念。

【教学过程】1. 导入:让学生回顾生活中的重力和摩擦力的例子。

2. 探究: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了解重力和摩擦力的概念。

3. 讲解:讲解重力和摩擦力的概念及其应用。

4. 练习:让学生运用重力和摩擦力的概念分析实际问题。

沪科版物理九年级全一册

沪科版物理九年级全一册

沪科版物理九年级全一册
【最新版】
目录
1.沪科版物理九年级全一册简介
2.沪科版物理九年级全一册的主要内容
3.沪科版物理九年级全一册的特点
正文
沪科版物理九年级全一册是由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物理教材,适用于我国的初中九年级学生。

该教材以全面、系统、严谨的方式介绍了物理学科的基础知识,旨在培养学生的物理素养和科学思维能力。

沪科版物理九年级全一册的主要内容包括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和原子物理学等五大部分。

其中,力学部分主要介绍了力和运动的关系、物质的性质和状态变化等基本概念;热学部分主要讲述了热力学的基本概念和热力学定律;电磁学部分主要探讨了电场、磁场和电磁感应等现象;光学部分主要涉及光的传播、反射、折射等基本现象;原子物理学部分则主要介绍了原子的基本结构和性质。

沪科版物理九年级全一册具有以下特点:
1.结构严谨,知识体系完整。

教材内容按照难易程度和知识逻辑顺序编排,有助于学生系统地学习和掌握物理知识。

2.注重理论与实验相结合。

教材中穿插了大量的实例和实验,旨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验探究能力。

3.强调科学方法和科学思维。

教材在讲解知识点的同时,注重引导学生运用科学方法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4.适应我国教育改革需求。

教材内容与我国现行的教育改革政策相衔接,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应对中高考的能力。

沪科版初中九年级物理教材解说

沪科版初中九年级物理教材解说

从物理走向社会

解释现象

生活现象
物质 运动和相互作用 能量
编写特点
初 中 物 理
能量的转化与守恒
总 结 升 华
热学
电学
先 易 后 难 符 合 认 知 规 律
方 法 渗 透
声学
光学
力学
科学探究
物理 教材
人教版 特点: 编写 体例 栏目 设计
章前图 章首语 阅读指导
沪科版
章前图 节
粤沪版
章前图 章首诗 节
3.课程资源的开发
环保手抄报 调查活动 总结报告
开发利用 本土资源 寻找链接 本土资源 立足 教材资源
图片资料
本地环境 保护现状
大棚农业 实践调查活动
表格 数据 图片
水资源污染
资源 开发利用
持能 续源 发与 展可
探究教学 的策略
探究教学应 注意问题
策 略
三、说建议
2.评价建议
增强学习 物理的自 信心
评 价 目 的
记录课 堂事例
记录参加了哪些 活动,投入程度 及表现 提倡开放性 现场笔记
记录课 堂表现
课堂日志
笔试测验
提倡层次性
收集资料 建立学习 档案
调查访谈
评 价 方 式
向家长和社 会了解情况
三、说建议
功勋卓著 的电与磁
第四章 多彩的光
色彩斑斓 的光
第三章 声的世界
有趣的声
教 材 内 容
形态各异的 物质世界
第十、十一章 从水之旅谈起 第十八、九章 信息与材料
无处不在 的能量
第十二章 内能与热机 第二十章 能量和能源
物质
热、电、能量 九年级

九年级沪科版物理全册教案

九年级沪科版物理全册教案

九年级沪科版物理全册教案第一章:力和运动1.1 牛顿第一定律学习目标:了解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及其意义。

教学内容:讲解惯性的概念,分析物体在没有外力作用下的运动状态。

教学活动:通过实验观察和讨论,让学生理解惯性的概念。

1.2 牛顿第二定律学习目标:掌握牛顿第二定律的表述和应用。

教学内容:讲解力、质量和加速度之间的关系,学习如何计算物体的加速度。

教学活动:通过实验和问题解决,让学生应用牛顿第二定律。

1.3 力的合成和分解学习目标:理解力的合成和分解的概念及其应用。

教学内容:讲解力的合成和分解的原理,学习如何计算合成和分解后的力。

教学活动:通过实验和问题解决,让学生应用力的合成和分解。

第二章:能量和功2.1 能量的定义和种类学习目标:了解能量的定义和不同种类的能量。

教学内容:讲解能量的概念,介绍机械能、热能、电能等不同种类的能量。

教学活动:通过实例和讨论,让学生理解能量的概念和不同种类的能量。

2.2 功的计算学习目标:掌握功的计算方法和公式。

教学内容:讲解功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学习如何计算力对物体的功。

教学活动:通过实验和问题解决,让学生应用功的计算方法。

2.3 能量守恒定律学习目标:理解能量守恒定律的内容及其应用。

教学内容:讲解能量守恒定律的概念,分析能量转化和能量守恒的情况。

教学活动:通过实验和问题解决,让学生应用能量守恒定律。

第三章:压力和浮力3.1 压力的概念和计算学习目标:了解压力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教学内容:讲解压力的定义和计算公式,学习如何计算物体受到的压力。

教学活动:通过实验和问题解决,让学生应用压力的计算方法。

3.2 浮力的概念和计算学习目标:掌握浮力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教学内容:讲解浮力的定义和计算公式,学习如何计算物体受到的浮力。

教学活动:通过实验和问题解决,让学生应用浮力的计算方法。

3.3 气压和气压计学习目标:了解气压的概念和气压计的原理。

教学内容:讲解气压的定义和气压计的工作原理。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PPT课件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PPT课件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PPT课件沪科版九年级物理全册《材料的开发和利用》能源、材料与社会PPT免费课件,共28页。

导入新课课桌、书本、黑板、道路、桥梁、首饰这些物质都是由不同材料制成的,那么人类社会是怎样认识、开发、利用这些材料的呢?新课讲授一、材料与社会人类发展过程中...•沪科版九年级物理全册《材料的开发和利用》能源、材料与社会PPT课件下载,共35页。

本节目标(1)知道材料对人类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

(2)知道导体、绝缘体、半导体导电性能的差异,知道半导体二极管的单向导电性。

(3)知道超导材料是一种电阻为零的材...•沪科版九年级物理全册《材料的开发和利用》能源、材料与社会PPT教学课件,共13页。

学习目标: 1、知道材料对人类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 2、知道导体、绝缘体、半导体之间的差异 3、知道超导材料的特性 4、了解纳米材料及应用 5、了解当代的新材料发现及应用深...•沪科版九年级物理全册《能源的开发和利用》能源、材料与社会PPT免费课件,共39页。

能源与社会能源:产生能量供人类使用的物质资源。

像太阳能、风能、水能、地热能、潮汐能等这类可以长期提供或可以再生的能源属于可再生能源。

像煤、石油、天燃气、核能、...•沪科版九年级物理全册《材料的开发和利用》能源、材料与社会PPT下载,共27页。

【学习目标】 1.知道材料对人类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

2.知道材料的导电性,并可将材料分为导体、半导体、绝缘体。

3.知道常见的导体、半导体、绝缘体及其应用。

4.知道超导...•沪科版九年级物理全册《能源的开发和利用》能源、材料与社会PPT课件下载,共25页。

学习目标 1.能结合实例,说出可再生能源和不可再生能源的特点; 2.了解太阳、核能的优点,了解核聚变、核裂变; 3.了解地热能、潮汐能、风能。

新知探究开发新能源 1.太阳...•沪科版九年级物理全册《能源的开发和利用》能源、材料与社会PPT教学课件,共50页。

沪九年级物理全一册知识点总结

沪九年级物理全一册知识点总结

沪九年级物理全一册知识点总结一、内容概括基础知识:涵盖物理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定律,如物质与能量、力学、热学、光学、电磁学等。

力学:重点介绍力和运动的关系,包括牛顿运动定律、重力、弹力、摩擦力等知识点,以及相关的运动学问题和实验探究。

热学:介绍温度、热量、热能、内能等概念,以及热传递和热力学定律的应用。

光学:涵盖光的传播、反射、折射、成像等光学基础知识,以及光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电磁学:介绍电的基本概念,包括电路、电阻、电容、磁场等,以及电磁感应、交流电和电磁波等内容。

实验技能:强调物理实验的探究过程,包括实验设计、数据收集与分析、实验结论的得出等实验技能的培养。

综合应用:结合生活实际,介绍物理知识的应用,如物理在科技、工程、医学等领域的应用。

通过对这些内容的系统学习和掌握,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物理知识,提高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

1. 阐述物理学科的重要性物理学科是自然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九年级的学习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物理学的核心在于研究物质的基本性质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从而揭示自然界的奥秘和规律。

对于九年级的学生来说,掌握物理知识不仅是为了应对考试和学业要求,更是为了培养科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物理学的学习不仅能帮助我们理解身边的现象,如光的传播、声音的产生、物体的运动等,还能为未来的科技发展和工程创新打下坚实的基础。

深入理解物理学的概念、原理和规律,对于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在接下来的全一册知识点总结中,我们将详细阐述物理学的各个重要领域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价值。

2. 概括全书内容全书内容围绕九年级物理的核心知识点展开,涵盖了力学、热学、光学、声学、电学等基础知识。

力学部分介绍了物体的运动规律,包括牛顿运动定律、重力、弹力等。

热学部分讲解了热量和温度的关系,以及物态变化的基本原理。

光学部分重点介绍了光的传播和反射折射现象,以及光学仪器如透镜和显微镜的原理。

声学部分则讲解了声音的产生和传播机制。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全册教案(优秀5篇)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全册教案(优秀5篇)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全册教案(优秀5篇)沪科版九年级物理全册教案篇一1,引入新课条件较好的学校可以组织学生观察动画或图片,条件一般的学校可以观察课本上的1-1和1-2,使学生得到结论感觉不总是可靠的,需要进行实际测量,从而引出测量在物理中的重要地位。

说明在一些方面测量的决定作用,要注意联系实际:发射一颗人造卫星,卫星的运动是否正常,就需要不断的各种各样的测量,并且这种测量要求的精度很高。

2,新授课:测量和长度的单位长度测量是最基本的测量,测量要有标准,所以长度有单位,可以引申各个物理量都有单位。

介绍长度的单位。

教学中要使学生建立长度单位大小的观念,条件较好的学校可以用动画(自然世界的尺度)、图形、图像来帮助学生想象一些长度的数值。

在学生充分观察的基础上,联系实际让学生充分动起来,在自己的身体上找出大约是1米、1分米、1厘米、1毫米的部位,看看谁的更准确。

学生练习单位的换算和判断数值的单位,以便巩固所学到的知识。

3,新授课:用刻度尺测量长度测量长度的一般工具是刻度尺,观察刻度尺,说出自己的刻度尺的零刻度线的位置、量程、最小刻度。

再观察一些图形,说明这些刻度尺的零刻度线、量程和最小刻度。

学生可以观察图形和图像素材,或者观察课本上的1-5、1-6、1-7图,组织学生讨论,并总结出使用刻度尺的正确方法:刻度尺的刻度线紧贴被测物体的应测部位,零刻度线磨损时,可以从其他刻线量起;观察测量结果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

同时,学生应当讨论不按照正确方法使用时出现的问题。

记录结果时,要注明单位,并应当在读出准确值后,再估计一位,教师利用板图,读出木块的长度:准确值是2cm,再估计一位数值,约是0.2cm,所以木块的长度是:2.2cm.在此基础上,加上毫米线,此时刻度尺的最小刻度是mm,再读出木块的长度,对比这两次的数值,可以看出测量相同的物体,用不同的精确度的刻度尺得到的结果是不同的。

可以再出示一些问题,巩固学生的正确读数。

完整沪科版初中物理教材分析.docx

完整沪科版初中物理教材分析.docx

沪科版初中物理教材分析姜有志一、沪科版初中物理教材编写的指导思想:力图体现九年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的改革理念,从“三维”目标培养学生,注重学生的发展,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注重科学探究及学习方法的多样化,注重学科渗透,科技新成就的适当纳入。

(四“注重”)简而言之:以培养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为教材编写的指导思想。

二、编写原则: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三、沪科版物理教材特点:1.从自然与生活现象引入问题。

通过探究寻找规律,然后介绍知识在生活、生产实践中的应用。

2.将科学探究的各主要环节(七大要素)渗透于不同章节,让学生在科学探究的过程中,不仅学习知识技能,还将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养成科学探究的能力。

3.注重学科间的渗透、人文精神与自然科学的融合,以便学生学习科学精神与科学态度,客观了解科学的社会功能,树立正确的科学观。

4.教材栏目丰富多彩,有“迷你实验室”、“实验探究”、“讨论与交流”、“信息窗”、“请提问”、“实践活动”、“作业”,书中插图形式多样,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5.教材的语言简洁而有诗意;插图充满童趣和富有时代气息;引入的物理自然现象和实验事实情景鲜明、富有冲击力;教材的结构体系循序渐进、台阶合理。

要建立教材是课程资源之一,教师是用教材教学生,而不是教教科书的思想。

四、章节顺序8年级教材一、打开物理世界的大门二、运动的世界三、声的世界四、多彩的光五、熟悉而陌生的力六、力与运动七、密度与浮力八、压强九、机械与人十、小粒子与大宇宙9 年级教材十一、从水之旅谈起十二、内能与热机十三、了解电路十四、探究电路十五、从测算家庭电费说起十六、从指南针到磁悬浮列车十七、电从哪里来十八、走进信息时代十九、材料世界二十、能量与能源分章教材分析举例:第四章多彩的光对科学探究能力的基本要求1.明确探究目的和已有条件,经历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的过程。

2.认识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在科学探究中的作用。

沪科版九年级全一册物理13.3内燃机说课稿

沪科版九年级全一册物理13.3内燃机说课稿
四、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新课
为了快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我计划采用以下导入方式:首先,我会通过展示一辆汽车的发动机图片,让学生猜测这是什么,并简要提及内燃机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然后,我会提问:“你们知道内燃机是如何工作的吗?”让学生思考并分享他们的看法。接着,我会提到:“今天,我们将深入学习内燃机的工作原理和能量转化过程。”通过这样的导入方式,我希望能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他们能够积极参与到课堂学习中。
五、板书设计与教学反思
(一)板书设计
我的板书设计将注重布局的合理性、内容的精炼性和风格的简洁性。板书将包括内燃机的定义、工作原理、四个冲程的作用和能量转化过程等主要内容。布局上,我会将板书分为几个部分,每个部分对应一个知识点,以清晰的标题和关键词进行标注,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风格上,我会尽量使用简洁明了的文字和图示,避免过多的装饰和复杂的字体,以确保学生能够轻松阅读和理解。板书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是提供一个直观、有序的知识结构,帮助学生梳理和巩固所学内容。为了确保板书清晰、简洁且有助于学生把握知识结构,我会事先进行精心设计和练习,确保板书的字体大小适中、颜色搭配合理,并在教学过程中适时地进行修改和完善。
(二)学习障碍
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学生需要具备对热机的基本了解,包括热机的工作原理和能量转化过程。他们可能已经掌握了基本的物理概念,如力、功、能量等,但对于内燃机的工作原理和四个冲程的能量转化可能还不够深入理解。此外,他们可能对一些专业术语如压缩冲程、做功冲程等还不够熟悉。在学习障碍方面,学生可能对内燃机工作原理的理解存在困难,尤其是四个冲程中能量转化的分析,这需要他们进行更深入的思考和探究。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
(一)教学策略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计划采用探究式学习和合作学习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探究式学习让学生通过观察、实验、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方式来获取知识,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合作学习则能够激发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合作能力,让他们在交流和讨论中共同进步。我选择这些方法的理论依据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该理论认为学习是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需要通过实践活动和社交互动来实现。

沪科版九年级全一册物理第十四章第四节--科学探究:串联和并联电路的电流教案

沪科版九年级全一册物理第十四章第四节--科学探究:串联和并联电路的电流教案

教案:沪科版九年级全一册物理第十四章第四节科学探究:串联和并联电路的电流一、教学内容1. 教材章节:沪科版九年级全一册物理第十四章第四节科学探究:串联和并联电路的电流。

2. 详细内容:(1)了解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概念。

(2)掌握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

(3)学会使用电流表测量电路中的电流。

(4)探究串联和并联电路中电流的关系。

二、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概念,并能正确判断电路的连接方式。

2. 学生能够掌握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并能运用电流表进行测量。

3. 学生能够通过实验探究,发现串联和并联电路中电流的关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电流特点的理解和运用。

2. 教学重点:实验探究串联和并联电路中电流的关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电流表、导线、电池、灯泡、开关等。

2. 学具:学生实验器材一套、笔记本、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一个简单的电路实验,引导学生观察电流的流动,激发学生对串联和并联电路电流的探究兴趣。

2. 讲解:介绍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概念,讲解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

3. 演示实验:进行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实验演示,让学生观察电流的流动情况,引导学生理解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

4. 练习: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使用电流表测量电路中的电流,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实验操作技能。

5. 探究: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探究,发现串联和并联电路中电流的关系,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六、板书设计1. 板书第十四章第四节科学探究:串联和并联电路的电流2. 板书内容:(1)串联电路:电流只有一条路径,各用电器相互影响。

(2)并联电路:电流有多条路径,各用电器互不影响。

(3)电流特点:串联电路电流相等,并联电路电流与电阻成反比。

七、作业设计1. 题目一:判断下列电路是串联电路还是并联电路,并说明理由。

答案:略2. 题目二:已知一盏灯泡的电阻为R,请计算在串联和并联电路中,当电流为I时,灯泡的实际功率。

最新沪科版物理教材解说

最新沪科版物理教材解说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教材解说一、新课标对本册教材的要求:1、每一个学生能将教材中的所有实验进行熟练地操作,使他们基本上具有一般物理知识的操作能力;2、学生具有一定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多各种类型的计算题目,能运用多种途径进行解答;3、学生能运用所的物理知识去解答生活和生产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要得到提高;4、结合科学教育的理论和实践,构建具有特色的物理课程教学,注意不同学科间知识与研究方法的联系与渗透,使学生关心科学技术的新进展和新思想,了解自然界事物的相互联系,逐步树立科学的世界观。

5、通过从自然、生活到物理的认识过程,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领略自然现象中的美妙与和谐,培养学生终身的探索兴趣。

6、通过基本知识的学习与技能的训练,让学生初步了解自然界的基本规律,使学生能逐步客观地认识世界、理解世界。

7、通过科学探究,使学生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过程,学习科学探究方法,发展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形成尊重事实、探索真理的科学态度。

二、教材编写意图和体例:(一)、本册教材编写意图为实现新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服务的目的。

本册教材在编写上隐含着讨论、探究、创造三位一体的有机结构。

课程标准中的课程目标与义务大纲中的教学目标相比,不仅有知识与技能的目标,还有其他领域的目标,主要由如下三个层次组成。

1)、教材把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作为培养的目标。

在内容上,注意从物理知识内部发掘政治思想教育和品德教育的潜能,积极推动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相互作用。

在学习方法上,积极创造条件让学生主动学习参与实践,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动脑的实际活动,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2)、教材从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要求出发,在知识选材上,适当加强联系实际、适当降低难度,既考虑现代生产发展与社会生活的需要,又考虑当前大多数初中学生的学习水平的实际可能。

在处理方法上,适当加强观察实验,力求生动活泼,既有利于掌握知识,又有利于培养能力、情感和态度,使学生在学习物理的同时,获得素质上的提高。

沪科版初中新课标物理教材分析

沪科版初中新课标物理教材分析

沪科版初中新课标物理教材分析对科学探究能力的要求1.尝试根据经验和已有知识对问题的成因提出猜想。

2.对探究的方向和可能出现的实验结果进行推测与假设。

3.认识猜想与假设在科学探究中的重要性。

科学内容◇会读、会画简单的电路图。

能连接简单的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能说出生活、生产中采用简单串联和并联电路的实例。

◇会使用电流表和电压表。

全章概述根据课程标准,本章在知识与技能方面,是让学生了解电路、电流、电压的有关知识,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分析、归纳出相关的物理规律,学会连接电路、测量电路中的电流、电压的方法,了解电荷及其相互作用规律,了解电流的通路、开路、断路,能读、会画简单的电路图,理解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电压的关系等知识。

在科学探究素质培养方面,本章安排了六个实验探究,主要是想培养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收集记录实验信息的能力,以及设计实验和在实验现象中发现物理问题的能力,进而让学生体验到“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等科学探究的主要环节。

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乐于参与科学实践、尊重事实、探索真理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以及与他人交流的意识和能力。

本章重点是电路的知识、电流表和电压表的使用、串联和并联电路的知识。

难点是串、并联电路的实验探究过程中,形成由假设猜想到制定设计实验探究的能力。

根据上述思路,本章分为五节。

第一节“电是什么”,主要内容包括电与我们的生活、两种电荷,并通过信息窗、交流与讨论、加油站等栏目介绍了摩擦起电、静电感应、验电器等知识。

第二节“让电灯发光”,主要包括电路的组成、通路、开路和短路、电路图等三小节,主要介绍了电路的基本构成、电流的形成、电路的通路、开路、断路,常用电路元件及符号和电路图。

第三节“连接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介绍串联电路、并联电路连接的特点。

第四节“科学探索:串联和并联电路的电流”,主要介绍电流的概念、用电流表测电流,探究串联和并联电路中电流的特点。

第五节“测量电压”,主要内容包括电压的概念、用电压表测电压,探究串联和并联电路中电压的特点知识等《沪科版初中新课标物理教材分析.doc》。

沪科版九年级上册物理全册教学课件

沪科版九年级上册物理全册教学课件

讲授新课
测体温时
水银膨胀能 细弯 管升到直管内。
细弯管
读体温时
体温计离开人体,水银遇 冷收缩,直管内水银来不 及退回玻璃泡就在细弯管 处 断开,故仍然指示原来 的温度。 通过
使用体温计前要往下用力甩几下。
讲授新课
3、细弯管作用
测量体温时,水银膨胀能通过细弯管升到毛细管内, 不能自动退回液泡中。
课堂小结
人们引入温度(t)这一概念来准确 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
温度单位 定义
温度读法
摄氏度(℃ ) 在1个标准大气压下,将纯净的冰水混合物的 温度定义为0℃,水沸腾时的温度为100℃。
1℃ 人体体温37℃
讲授新课
观察与思考
自然界中的一些物体的温度
讲授新课
三 温度计及其使用
观察与思考
人们用温度计来测量物体的温度。
100
90
80
70
60
50 分度值
40
30 1℃
量程

20
10
0
-10
-20
最低温度? -20℃
讲授新课
实验与探究 1.使用前要观察温度计的量程,估计被测物体的温度是否 在量程内。
2.测量时温度计的玻璃泡应包围在被测物体内。
讲授新课
实验与探究 3.测量液体温度时,温度计的玻璃泡应浸没在液体内,但不 能接触容器壁和容器底部。
沪科版九年级上册初中物理 全册教学课件
第十二章 温度与物态变化
第一节 温度与温度计
导入新课
观察与思考
天上纷飞的雪花来自哪里?
云,形状各异,你是否知 道云从哪里来? 雨,来自何处?又漂向何方?
导入新课
认知与了解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引言沪科版九年级物理是中国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制定并推行的九年级物理教材。

该教材基于国家课程标准,旨在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物理知识和科学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实践能力。

本文将介绍沪科版九年级物理教材的内容框架及重点,以及教学建议和学习资源。

内容概述沪科版九年级物理教材内容涵盖了能量与能源、波动与信息传递、物质与分子运动等核心知识点。

以下是各个单元的内容概述:单元一:能量与能源1.能量与能量转化2.功与功率3.热与热能转化4.能源及其利用单元二:波动与信息传递1.波及其传播2.光的反射与折射3.物体的声音特征4.信息传递单元三:物质与分子运动1.物质的存在状态和变化2.分子间的相互作用3.爱因斯坦与玻尔的贡献4.分子运动理论重点内容在沪科版九年级物理教材中,有一些重点内容需要学生特别关注和学习。

这些内容包括但不限于:1.能量与能量转化:学生需要了解不同形式的能量及其相互转化的原理,例如机械能、电能、热能等。

2.波及其传播:学生需要掌握波的概念、波动的特性以及波的传播方式。

3.光的反射与折射:学生需要了解光的传播规律和光在不同介质中的反射与折射现象。

4.物体的声音特征:学生需要了解声音的产生、传播和特征,以及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现象。

5.分子运动理论:学生需要掌握分子运动理论以及分子间的相互作用,了解物质的存在状态和变化。

教学建议为了帮助学生有效地学习和掌握沪科版九年级物理教材,教师可以考虑以下教学建议:1.激发学生的兴趣:通过生动的教学方法、实验和示例,激发学生对物理的兴趣和好奇心。

2.多元化的教学手段:结合课堂讲解、小组讨论、实验演示等多种教学手段,让学生学以致用。

3.注重实践操作:物理是一门实验科学,学生应该有机会进行实验操作,通过实践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4.多样化的评估方法:除了传统的笔试,可以采用口头答辩、实验报告等多样的评估方法,综合考察学生对物理知识的掌握和应用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教材解说一、新课标对本册教材的要求:1、每一个学生能将教材中的所有实验进行熟练地操作,使他们基本上具有一般物理知识的操作能力;2、学生具有一定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多各种类型的计算题目,能运用多种途径进行解答;3、学生能运用所的物理知识去解答生活和生产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要得到提高;4、结合科学教育的理论和实践,构建具有特色的物理课程教学,注意不同学科间知识与研究方法的联系与渗透,使学生关心科学技术的新进展和新思想,了解自然界事物的相互联系,逐步树立科学的世界观。

5、通过从自然、生活到物理的认识过程,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领略自然现象中的美妙与和谐,培养学生终身的探索兴趣。

6、通过基本知识的学习与技能的训练,让学生初步了解自然界的基本规律,使学生能逐步客观地认识世界、理解世界。

7、通过科学探究,使学生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过程,学习科学探究方法,发展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形成尊重事实、探索真理的科学态度。

二、教材编写意图和体例:(一)、本册教材编写意图为实现新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服务的目的。

本册教材在编写上隐含着讨论、探究、创造三位一体的有机结构。

课程标准中的课程目标与义务大纲中的教学目标相比,不仅有知识与技能的目标,还有其他领域的目标,主要由如下三个层次组成。

1)、教材把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作为培养的目标。

在内容上,注意从物理知识内部发掘政治思想教育和品德教育的潜能,积极推动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相互作用。

在学习方法上,积极创造条件让学生主动学习参与实践,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动脑的实际活动,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2)、教材从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要求出发,在知识选材上,适当加强联系实际、适当降低难度,既考虑现代生产发展与社会生活的需要,又考虑当前大多数初中学生的学习水平的实际可能。

在处理方法上,适当加强观察实验,力求生动活泼,既有利于掌握知识,又有利于培养能力、情感和态度,使学生在学习物理的同时,获得素质上的提高。

3)、教科书采用了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由易到难、由简到繁,以学习发展水平为线索,兼顾到物理知识结构的体系。

这样编排既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又保持了知识的结构性。

(二)、教材体例:1、教材正文中,根据教学内容的实际需要,适当设置一些相应的栏目。

如:交流与讨论、信息窗、试验探究、探究点拨等。

2、结合教材各块内容,安排一些有关的阅读材料,涉及物理学家史料、及故事等。

具体的栏目丰富多彩,在“迷你实验室”,你可以做一些妙趣横生的物理小实验;在“实验探究”中,有需要你动手动脑的物理实验;通过“讨论与交流”,希望你畅所欲言;“信息窗”为你提供自学的阅读材料;在“请提问”、“实践活动”以及“作业”等栏目中将为你提供思考、实践、练习的空间,你可以选做一些活动或练习。

三、教材知识结构:(一)、本册的物理知识体系本册教学内容共有五章,他们分别是:从水之旅叹气、内能和热机、了解电路、探究、从测算家庭电费说起等五部分组成。

(二)、各章节的组成1.章的组成。

每章基本由情境引入──阅读指导──认识现象──探索规律──知识应用等内容组成,这种组成程序既符合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同时又为学生的自学提供了科学有效的参考程序、步骤。

2.节的组成。

每节由想想议议、想想做做、内容介绍、探究、动手动脑学物理、科学世界、等内容及栏目组成,每一栏目都有着各自的功能与作用,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给学生呈现了一个个延伸与拓宽的知识点,体现了教材的开放性。

(三)、教材的内在结构1、讨论、探究、创造三位一体的内在结构。

在上述基本内容的外观之下,整个教材内部还始终隐含着讨论、探究、创造三位一体的内在结构,这种结构几乎体现在每一自然节中,它是本册书的灵魂。

1)、讨论。

在想想议议、想想做做栏目及探究的各个环节步骤等内容的操作时,需要学生的相互讨论与合作来完成,科学世界等栏目也为学生的讨论提供了大量的素材与场所。

因此,学生的相互讨论、合作学习体现在本教材的各个角落。

2)、探究。

所谓探究,简单地说就是将学生探索知识的过程变成模拟科学家搞科研的过程。

探究的实质是一个思维的过程,因此,探究必须要有一定的思维程序,它同时也就是学生进行探究学习的步骤、教师进行探究教学的程序。

探究的思维程序是多种多样的,作为内容标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的课程标准中,提出了一种让学生在初中阶段必须掌握的最为常用的思维程序: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价──交流与合作。

本册教材在体现探究这一内容标准重要组成部分上,有着如下的特点。

(1)探究面广。

从“探究冰的熔点”的探究过程,到本册书结束前“测量电功率”的探究,整个教材几乎每一章节、每一隐含规律的知识点都以探究的形式体现出来,使人对该教材有一种全新的感受,感受到本教材对培养学生能力方面的大刀阔斧,这是以往教材所没有的。

(2)探究的内容由简单到复杂,探究的思维程序由部分环节到完整探究。

在教材前面的部分中,探究的内容是简单的,思维程序也仅仅是完整探究过程中的几个环节。

如“探究冰的熔点”,“探究物质的比热容”等等。

这些内容的探究一般仅仅经过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说──进行实验等环节。

随着学生对知识与方法的不断理解,探究的内容也日趋复杂,探究的思维程序也日趋完整。

如当学习到“了解电路”时,就要求学生运用完整的探究步骤去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特点等复杂问题了。

另外,对探究各个环节步骤的操作方法也是逐渐放手,开始时每一步都给学生写出来,指导得非常详细,逐渐地就只是列出操作要点,到本册书最后探究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时,各个环节的操作就要求完全由学生自己去设计。

这些做法,都充分体现了本教材由易到难,符合学生的认知过程,充分让学生成为学习主人翁的特点。

(3)探究的题材丰富。

本册书的探究内容不仅仅局限于教科书设计出的探究知识点,还体现在各个栏目中,如想想做做、动手动脑学物理等等中都显现或隐含着许多的探究内容,有些内容还需要学生运用课外的诸多手段、利用较长的时间去完成,这些内容已经与研究性学习有机地联系起来。

例如,实践活动中,让学生收集报刊和科普读物上关于“热岛效应”的信息,写一篇环保方面的报告等等。

3)、创造。

本册书充分体现了培养学生创造力的特点与功能,主要表现在下列几个方面。

(1)探究过程。

探究过程本身就是创造的过程,学生在探究中通过自己设计探究的方案,自己动手动脑,“发现”了物理现象和规律,这正是他们创造力水平的有力表现。

(2)动手动脑学物理、想想议议、想想做做等栏目也为学生发挥自己的创造力提供了大量的素材和机会。

因此,本教材在不同的栏目与内容上都力图为学生创造力的发挥提供条件。

(四)、教材内在结构的意义1、课程目标的组成。

课程标准中的课程目标与义务大纲中的教学目标相比,不仅有知识与技能的目标,还有其他领域的目标,主要由如下三个层次组成。

第一层次──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掌握一定的物理知识与技能。

第二层次──过程与方法目标:在物理知识与技能的探索与学习过程中,使学生掌握一些简单的方法。

方法的掌握是能力形成的标志,方法可分为两种,即程序化方法和具体化方法。

程序化方法主要是指探究问题的思维程序、过程步骤,具体化方法有常见的物理学研究方法、物理知识的学习方法及简单的创造学方法等等。

不论是程序化方法还是具体化方法,都需要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逐渐获得。

第三层次──意识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方法的获得及其过程,使学生初步形成一些良好的思想意识,如爱科学的态度、愿意探究的精神、与他人协作的意识、勇于创新的精神等等。

这是课堂教学的最终目标。

2.教材的内在结构与实现课程目标的关系。

在探究与创造过程中,利用学生的相互讨论与合作作为进行探究与创造的手段,并为探究与创造营造良好的氛围与必要条件。

通过探究与创造活动,实现两种目标:显性的结果是使学生获得了一定的知识与技能,隐性的结果是使学生体验了过程,获得了一些探究与创造的方法。

最终,在前两种目标的实现过程中,逐渐使学生形成一定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从而实现教学的最终目标。

这就是教材中所隐含的讨论、探究、创造三位一体内在结构的意义与作用。

四、教学中的建议本书设计的内在结构及其意义,要求我们在教学中应注意如下的几个问题。

1、将课堂教学变成一种“讨论、探究、创造”式的教学过程或教学模式。

讨论:将每一节课都看做由一系列小问题组成。

每一小问题提出之后,均由两个或四个同学进行讨论,然后再收回总结。

从而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形成讨论──总结──讨论──总结……的循环过程,形成一个个从发散到会聚的思维过程。

这是探究与创造的必要条件与氛围。

探究:将一节课中的一个或几个问题按照探究的方式展开教学过程,运用科学的思维程序进行探究。

这是一节课中起“脊柱”作用的内容。

创造:这里的创造特指运用本书的知识与方法去解决实际中遇到的问题。

在一节课的知识与方法探究结束之后,设计一定的问题情境,让学生运用刚刚获得的知识与方法去解决情境中的问题,进行创造,从而使知识与方法活化。

2.一些具体的教学建议。

1)、运用每章的整体结构及其阅读指导,逐渐放手,引导学生自学,形成一种自主式的探究与学习过程。

2)、探究过程离不开即时性的实验,在实验器材不足时,可配合一定的学具,形成一种边学边实验的探究过程。

3)、不一定按教材的体系章节进行教学,可根据情况、需要自由组合、取舍。

4)、每节探究教学的课,内容量不宜太大,从而为探究过程提供充足的时间。

5)、不一定按教材的探究内容、程序进行探究教学,完全可以根据情况自己挖掘探究的内容,灵活运用并发展探究的思维程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