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氏太极拳49式竞赛表演套路图文详解
杨式太极拳四段位套路分解动作
杨式太极拳四段位套路分解动作
第一节
1、单鞭起势:左画弧、右画弧、出步勾手、弓步前推
2、进步按挤:左抱球、右棚式、弓步右挤、弓步左棚、
后坐左捋、虚步后引、弓步前推、上步合手、弓步右挤
3、退步棚捋:后移左棚、退步左捋、(后推2步)
4、右进步搬拦捶:虚步坐腕、右手抬压、上步左拦、
弓步右捶
5、如封似闭:上步双分、弓步胸靠
6、左搂膝拗步:上步勾手、弓步推掌
7、右指裆捶:虚步勾手、弓步下打
8、海底针:虚步提手、成针下插、弓步斜靠
9、退步大捋:退步右捋
10、上步七星:弓步前挑、压肘踢踹、十字架打
11、右抱虎归山:出步托掌、转身搂走、弓步推掌
第二节
12、撇身捶:退步按掌、退步劈拳、弓步推掌
13、右蹬脚:提腿合抱、分掌分脚
14、右穿掌:退步分掌、弓步穿掌
15、海底针:虚步提手、成针下插
16、闪通背:退步托掌、马步顶肘
17、斜飞势:弓步伸掌、上步提手、弓步下插、弓步侧靠
18、斜分势:退步抱球、弓步背靠
19、右白鹤亮翅:右抱球式、侧出左挤、虚步亮打
20、如封似闭:退步伸掌、后坐左捋、转身按掌、弓步前推
弓步合手、后坐分掌、弓步前推
21、十字手收势:退步右转、两手平拉、十字合抱、两手平伸
两手下落、并步直立。
杨式太极拳图解
杨式太极拳图解(1)第一式预备式两足左右开立,距离同肩宽,脚尖皆朝前;身体自然直立;两臂自然下垂;眼向前平视。
(图1)要点1.要求“虚领顶劲”、“气沉丹田”、“尾闾中正”、“含胸拔背”。
在这几个主要要求下,放松全身,做到“立身中正安舒”,并贯串于整套动作之中。
这几点要求,为太极拳所有动作的共同要点,锻炼时须刻刻记住,在后文的要点中不再一一重述,而仅提醒某一动作容易违反其中某一要求。
例如,揽雀尾中的挤式和按式,初学者往往身体容易前俯或后仰,因此就在要点中及时提出,而其他共同要点虽未提及,但仍然要注意。
2.两臂下垂,肩关节要放松;手指自然微屈。
3.精神要自然提起;心要静,不要有丝毫杂念。
4.预备式中的要点大都是整套动作的要点,所以该式是一切动作的基础,初学者尤当注意。
第二式起势动作一:两臂徐徐向前平举至高与肩平,两掌相距同肩宽,掌心皆朝下。
(图2)动作二:两肘下沉,自然地带动两掌徐徐向下按至胯前,手指仍朝前,掌心仍朝下;眼向前平视。
(图3)要点1.在两臂未举之前.应仔细检查一下预备式是否合乎要求,然后开始做起势动作。
这时,思想要领先.要集中在每个动作的动向上,也就是要做到《十三势行功心解》所要求的“先在心,后在身”。
例如在做该式两臂前平举时,先要意识到怎样举,然后随着徐徐举起;即使是重复的或已很熟练的动作,也必须这样做,否则,内外动作容易散乱。
2.练习太极拳时。
自起势至收势,每个动作都要求“沉肩坠肘”(详见《太极拳十要》一文)。
如该式两臂前举和两掌下按时,两肩不可耸起、紧张或用力.必须松开下沉。
两臂前举时两肘不可挺直,须有微屈下坠之意。
两肘下沉带动两掌下按时,“坠肘”固然很明显,即使在两掌已下按到两胯前时,仍然要求“坠肘”。
在这点上,初学者往往较难理解:认为肘部既已垂在下面,终不能把肘“坠”于两掌的下面去。
其实,在这种姿势上(后面动作中也有类似情况,如搂膝拗步中搂膝之手等),对“坠肘”应该这样来理解:就是两肘须微屈,使小臂向前微弯.这样,肘尖露出,与地面成垂直线,仍然可达到“坠肘”的要求;而如果两小臂也垂直,就失掉“坠肘”之意了。
杨式太极拳竞赛套路动作名称
清华大学工会太极拳协会资料《杨式太极拳竞赛套路动作名称》(杨式太极拳的风格特点:舒展中正,柔中寓刚;圆活饱满,沉稳浑厚。
)预备式:两脚并立、左脚开立1.起势:两臂平举、沉肘按掌2.揽雀尾:转体右棚、侧弓左棚、扣脚合手、弓步双棚、后坐下捋、弓步前挤、后坐收掌、弓步前按3.单鞭:扣脚摆掌、提脚勾手、弓步单鞭4.提手上势:虚步合提5.白鹤亮翅:虚步分手6.搂膝拗步:转体落手、(左)弓步搂推、转体托掌、(右)弓步搂推、转体落掌、(左)弓步搂推7.手挥琵琶:虚步挥抱8.搬拦捶:转体搬拳、拦掌打捶9.如封似闭:封掌后坐、弓步推按10.斜飞势:转身运臂、弓步斜分11.肘底捶:回身合抱、转体抹掌、虚步藏捶12.倒卷肱:转体撤手(右)、虚步推掌(右)、转体撤手(左)、虚步推掌(左)13.左右穿梭:叉步抱球、弓步架推14.左右野马分鬃:提踵合抱、(左)弓步分靠、提踵合抱、(右)弓步分靠15.云手:收脚云手、开脚云手、收脚云手、开脚云手、收脚云手16.单鞭(同3)17.高探马:虚步探掌18.右蹬脚:跟步合手、蹬脚分掌19.双峰贯耳:钩腿落手、弓步双贯20.左分脚:撇脚落手、分脚撑掌21.转体蹬脚:丁步合手、蹬脚撑掌22.海底针:虚步插掌23.闪通臂:弓步架推24.白蛇吐信:转身握拳、弓步推掌25.右拍脚:歇步合手、独立拍脚26.左右伏虎势:落脚举掌、弓步架贯(左)、后坐落掌、弓步架贯(右)27.右下势:仆步穿掌28.金鸡独立:弓步起身、独立挑掌(左)、独立挑掌(右)29.指裆捶:落脚抹掌、弓步指裆30.揽雀尾(同2)31.单鞭(同3)32.左下势:仆步穿掌(左)33.上步七星:虚步交拳34.退步跨虎:退步分手35.转身摆莲:碾脚摆掌、转身摆莲、摆腿拍脚36.弯弓射虎:弓步架冲37.搬拦捶:搬拳打捶38.如封似闭:封掌后坐、弓步推按39.十字手:转身展掌、收脚合手40.收势:并脚合步2003年6月整理。
杨氏太极拳四十九式表演
杨氏太极拳四十九式表演、比赛套路
预备势
一、起势2
二、揽雀尾左棚4 右棚4
捋2 挤2 按3
三、单鞭8
四、云手
一4 二4 三4
五、单鞭3
六、高探马3
七、右分脚7
八、左分脚7
九、转身左蹬脚5
十、左搂膝拗步4
十一、手挥琵琶2
十二、高探马穿掌3
十三、转身十字腿4
十四、左打虎势4
十五、右打虎势4
十六、回身右蹬脚4
十七、双峰贯耳4
十八、左蹬腿3 十九、转身撇身捶6
二十、进步指裆捶4
二十一、如封似闭4
二十二、十字手4
二十三、抱虎归山12
二十四、斜单鞭8
二十五、肘底捶4
二十六、右金鸡独立3
二十七、左金鸡独立3
二十八、倒撵猴3
二十九、斜飞势4
三十、提手上势4
三十一、白鹤晾翅3
三十二、左搂膝拗步4
三十三、海底针3
三十四、闪通臂2
三十五、转身白蛇吐信4 三十六、进步栽捶4
三十七、野马分鬃4
三十八、玉女穿梭一4 二6 三4 四6
三十九、揽雀尾左棚 4 右棚4 捋2 挤2 按3 四十、单鞭8
四十一、下势2
四十二、上步七星6
四十三、退步跨虎2
四十四、转身摆连6
四十五、弯弓射虎4
四十六、进步搬拦捶6
四十七、如封似闭4
四十八、十字手4
四十九、收势2
还原2 注:名称后数字指该名称分几个动作完成。
【精】杨氏二十四式太极拳图解、攻防要领
持之以恒,方成正果坚持练太极拳能使呼吸自然、细长、慢均。
由于速度缓慢,动作柔和,从而使人体的微循环得以扩张。
微循环的特点是剧烈运动会使血液运行走捷径,得不到充分的物质和能量的交换,而太极拳缓柔的特点则使血液能够流向各处,从而得到物质和能量的交换,改善身体内部的循环。
生理效益:太极拳结合了传统导引、吐纳的方法,著重练身、练气、练意三者之间的紧密调协。
练习时一方面可锻鍊肌肉,舒筋活络;另一方面又能透过呼吸与动作间的相互配合,对内脏加以按摩锻鍊,达到强身健体的作用。
好处一:增加神经系统的灵敏性——练太极要「心静意定」,练拳时必先令大脑皮层休息(心静),将协调全身内外器官机能的任务交由中枢神经系统(意定)执行,加强了神经系统的灵敏性。
好处二:畅通经络、血管、淋巴及循环系统——因练太极拳的时间不会太短,故能像一般的带氧运动一样,能使血气运行顺畅。
练了若干时间,会察觉有指尖麻软发痹、关节微响、针刺、腹鸣等感觉。
根据中国医学理论认为这是经络畅通的反应。
透过搂拗屈膝绞转等运动,动脉血管得到适量挤压及放松,能使血液加速运行,增加氧气的供应,也促进了淋巴系统的新陈代谢,加强了个人的抵抗力。
好处三:改进柔韧度、肌力及肌耐力——太极拳多以慢速走圆及弧,配以屈腿半蹲式运动,加上重心交替变换,运行动作又多搂、拗、绞转,使各肌肉的肌力及肌耐力得以提高;再配合多方向及大幅度之活动如下势、蹬脚等式子,能改善各关节的柔韧度。
好处四:提高心肺功能——练太极拳要保持呼吸自然沉实,透过深、长、细、缓、匀的腹式呼吸方法,增加胸腔的容气量及递增了吸氧呼碳的次数,确保气体能充分交换,相对地提高了各器官的获氧量。
又因练太极拳时间较长(连打四次廿四式太极拳约需时廿多分钟),此等带氧性活动能训练及提高心肺功能。
好处五:治疗慢性消化管道疾病——因练拳时各关节、肌肉、骨骼会相互牵引、绞缠、挤压和舒张,内脏又因腹式呼吸(腹实胸实)而产生自我按摩的作用;加上横膈膜的上下升降幅度增大,对肠的蠕动有正面的刺激作用;而练拳时的舌顶上颚,唇齿轻闭能增加唾液的分泌,提高了消化功能。
中国武术段位制杨式太极拳教程拳谱
中国武术段位制杨式太极拳教程拳谱中国武术段位制杨式太极拳教程拳谱(114动)一段单练套路(9动)预备式并步直立1、单鞭起势两脚开立两手平举两手下按上步划弧虚步划弧出步勾手弓步前推动作要点:屈膝、松腰、敛臀,促进两臂放松;然后,利用蹬腿拔腰的力量带动手臂上举;沉气、落胯,利用身体的沉劲,促进两手下按。
推掌时,利用后腿蹬地的力量。
2、右捋按势左抱球式弓步右掤后坐右捋弓步前推后坐右捋弓步前推动作要点:从单鞭至上掤,动作要连贯;捋要转腰,推掌劲力下沉。
3、左捋按势提腿后引弓步左掤后坐左捋弓步前推后坐左捋弓步前推动作要点:同上动右捋按势。
4、右进步搬拦捶左抱球势上步搬拳上步拦掌弓步冲拳动作要点:搬时,右手臂要有旋转下压的力量;左手拦掌,要在柔化中向前推按;出拳用后腿蹬地的力量。
5、左进步搬拦捶后坐搬拳上步拦掌弓步冲拳动作要点:搬时,左手臂要有旋转下压的力量;右手拦掌,要在柔化中向前推按;出拳用后腿蹬地的力量。
6、退步双穿左按掌后坐搬拳弓步穿掌后坐穿掌退步按掌动作要点:穿掌经过手臂上方前穿,穿掌与喉部齐高。
7、退步双穿右按掌弓步穿掌后坐穿掌退步按掌动作要点:穿掌经过手臂上方前穿,穿掌与喉部齐高。
8、如封似闭弓步合手后坐分掌弓步前推动作要点:后引用开劲,前推先下沉。
9、十字手收势双手平拉十字合抱两手平伸两手下落并步直立动作要点:重心移动时,注意脚下的外摆与内扣的调整。
二段单练套路(13动)预备式并步直立1、单鞭起势两脚开立两手平举两手下按上步划弧虚步划弧出步勾手弓步前推动作要点:屈膝、松腰、敛臀,促进两臂放松;然后,利用蹬腿拔腰的力量带动手臂上举;沉气、落胯,利用身体的沉劲,促进两手下按。
推掌时,利用后腿蹬地的力量。
2、右双手捋按势左抱球势弓步右掤后坐右捋转正下按弓步前推后坐右捋转正下按弓步前推动作要点:捋时,先左掌前移,成拗步捋势,两手如同抚摸雀尾一样。
3、左双手捋按势提腿后引弓步左掤后坐左捋转正下按弓步前推后坐左捋转正下按弓步前推动作要点:捋时,先右掌前移,成拗步捋势,两手如同抚摸雀尾一样。
杨氏太极拳式竞赛表演套路图文详解
杨氏太极拳49式竞赛表演套路(一)口令预备势一、起势二、揽雀尾(左棚右棚捋挤按)三、单鞭四、云手(一二三)五、单鞭六、高探马七、右分脚八、左分脚九、转身左蹬脚十、左搂膝拗步十一、手挥琵琶十二、高探马穿掌十三、转身十字腿十四、左打虎势十五、右打虎势十六、回身右蹬脚十七、双峰贯耳十八、左蹬腿十九、转身撇身捶二十、进步指裆捶二十一、如封似闭二十二、十字手二十三、抱虎归山二十四、斜单鞭二十五、肘底捶二十六、右金鸡独立二十七、左金鸡独立二十八、倒撵猴二十九、斜飞势三十、提手上势三十一、白鹤晾翅三十二、左搂膝拗步三十三、海底针三十四、闪通臂三十五、转身白蛇吐信三十六、进步栽捶三十七、野马分鬃三十八、玉女穿梭(一二三四)三十九、揽雀尾(左棚右棚捋挤按)四十、单鞭四十一、下势四十二、上步七星四十三、退步跨虎四十四、转身摆连四十五、弯弓射虎四十六、进步搬拦捶四十七、如封似闭四十八、十字手四十九、收势还原(二)图谱预备式:面向正南,两脚并立,身体中正,左腿向左侧迈一肩宽,两臂自然下垂,两手心朝内,目视前方。
1、起势:<1>旋转两臂两掌心向后,<2>抬起两臂肩宽肩平,沉肩坠肘按下两掌在腹前。
22、揽雀尾:左棚:〈1〉重心左移、以腰带动打开右脚45度,〈2〉重心右移,屈膝下蹲抱起两掌,提起左脚向前方迈弓步步伐〈3〉重心左移身体右转,棚起左臂,捋下右臂在右腹前。
右棚,〈1〉重心略右移,腰带扣回左脚45度,〈2〉重心左移,抬起右脚后跟,抱起两掌,〈3〉提起右腿迈弓步步伐,〈4〉重心右移棚起右臂、捋回左臂在胸前。
捋:〈1〉腰带两臂转45度翻两掌,西北方向,〈2〉重心左移腰带捋回两臂,在腰前西南方向。
挤:〈1〉转身左手掌搭在右臂手腕内大约一寸处,〈2〉重心右移挤出两臂按:〈1〉左手从右手虎口分开两臂,肩宽肩平〈2〉重心后移拉回两臂,在胸前坐起掌来,。
〈3〉重心右移弓步按出两掌3、单鞭:〈1〉重心后移两手逐渐放平,〈2〉扩胸棚腕,〈3〉腰带扣右脚135度东南方向,两臂随身体转到东北方向〈4〉重心右移左脚尖转,棚起右腕带左腕随腰转向西南方向,〈5〉右手勾起吊勾手,左手棚起掌来,〈6〉提起左脚迈弓步步伐,转身坐起左掌,重心左移推出左掌。
杨式太极拳图解杨式太极拳分解教学
杨式太极拳图解杨式太极拳分解教学部门: xxx时间: xxx整理范文,仅供参考,可下载自行编辑杨式太极拳图解杨式太极拳分解教案杨式传统太极拳八十五式简介杨式太极拳是太极拳的一个流派。
这派太极拳是由河北永年人杨碌禅(1799-1872>及其子杨健侯(1839-1917>、其孙杨澄甫(1883-1936>等人在陈式老架太极拳的基础上发展创编的。
杨式太极拳拳架舒展简洁,结构严谨,身法中正,动作和顺,轻灵沉着兼而有之;练法上由松入柔,刚柔相济,形成独特的风格。
由于杨式太极拳姿势开展,平正朴实,练法简易,因此它深受广大群众热爱,开展得最为广泛。
杨式太极拳的拳架有高;中、低之分,初学者可根据不同年龄、性别、体力条件,以及不同的要求,采用高低不同的拳架适当调整运动量。
因此,它既适于体力较好者用来增强体质,又适用于体弱者作为疗病和保健的手段。
关于图谱的几点说明1.杨式太极拳图解有动作分解图244幅和附图7幅.共计251幅,其中有76幅是按照杨澄甫生前拳照摹绘的.其余是根据需要而添绘成杨澄甫体型的。
今将按杨澄甫原照所描之图的图号列出.以便读者参考:3、6、9、1l、14、17、22; 24、28、33、35、37、41、43、49、 53、56、60、74、78、81、 82、85的侧面图,87、90、92、93、96、103、105、109、111、 112,115、118、121、124的侧面图,127、130、133、135、 139、142、143、146、153、156,160的侧面图,163的侧面图,169的正面图,172、175、 179、181、184、187、189、195、 199、202、206、207、209、212、214、217、218、220、223、 227、228、230、232、 238、241、244。
2.为了便利读者查对拳式的方向,把图照中姿势的方向约定为:面向读者等于向南,背向读者等于向北,面向读者右面等于向东,面向读者的左面等于向西。
杨式太极拳分解动作之杨式太极拳教学图解全套
杨式太极拳分解动作之杨式太极拳教学图解全套杨式太极拳全套教学1.一二三:杨式太极拳一二三式预备式和起势和揽雀尾2.四五六:杨式太极拳四五六式单鞭和提手上势和白鹤亮翅3.七八九:杨式太极拳七八九式左搂膝拗步和手挥琵琶和左右搂膝拗步4.十三至十五:杨式太极拳十至十二式手挥琵琶和左搂膝拗步和进步搬拦捶5.十六至十八:杨式太极拳十三至十五式如封似闭和十字手和抱虎归山6.十九至二一:杨式太极拳十六至十八式肘底看捶和左右倒撵猴和斜飞式7.二二至二四:杨式太极拳十九至二一式提手上势和白鹤亮翅和左搂膝拗步8.二五至二七:杨式太极拳二二至二四式海底针和扇通背和撇身捶9.二八至三十:杨式太极拳二五至二七式进步搬拦捶和上步揽雀尾等10.三一至三三:杨式太极拳二八至三十式云手和单鞭和高探马11.三四至三六:杨式太极拳三一至三三式左右分脚和转身蹬脚等12.三七至三九:杨式太极拳三四至三六式进步栽捶和翻身撇身捶等13.四十至四二:杨式太极拳三七至三九式右蹬脚和左打虎式和右打虎式14.四三至四五:杨式太极拳四十至四二式回身右蹬脚和双峰贯耳和左蹬脚15.四六至四八:杨式太极拳四三至四五式转身右蹬脚和进步搬拦捶和如封似闭16.四九至五一:杨式太极拳四六至四八式十字手和抱虎归山和斜单鞭17.五二至五四:杨式太极拳四九至五一式野马分鬃和揽雀尾和单鞭18.五五至五七:杨式太极拳五二至五四式玉女穿梭和揽雀尾和单鞭19.五八至六十:杨式太极拳五五至五七式云手和单鞭和下势20.六一至六三:杨式太极拳五八至六十式金鸡独立和左右倒撵猴和斜飞式21.六四至六六:杨式太极拳六一至六三式提手上势和白鹤亮翊和搂膝拗步22.六七至六九:杨式太极拳六四至六六式海底针和扇通背和转身白蛇吐信23.七十至七二:杨式太极拳六七至六九式搬拦捶和揽雀尾和单鞭24.七三至七五:杨式太极拳七十至七二式云手和单鞭和高探马带穿掌25.七三至七五:杨式太极拳七三至七五式十字腿和进步指裆捶和上步揽雀尾26.七六至七八:杨式太极拳七六至七八式单鞭和下势和上步七星27.七九至八一:杨式太极拳七九至八一式退步跨虎和转身摆莲和弯弓射虎28.八二至八五:杨式太极拳八二至八五式进步搬拦捶和如封似闭和十字手杨式太极拳发展简史杨式太极拳是太极拳的一个主要流派。
杨式太极拳竞赛套路教学要点详解
杨式太极拳竞赛套路教学要点详解杨式太极拳是我国流传最广的传统太极拳流派。
它的特点是:架势舒展大方,动作松柔和缓,轻灵平稳。
本套竞赛套路共有40势,其特点表现为;其传统型、健身性、技术性等方面。
40势拳谱1.起势2.上步揽雀尾3.单鞭4.提手上势5.转身白鹤亮翅6.左右搂膝拗步(3次)7.手挥琵琶8.进步搬拦捶9.如封似闭 10.斜飞式 11.转身肘底捶 12.左右倒卷肱(2次) 13.左右穿梭14.左右野马分鬃15.云手(3次) 16.单鞭17.高探马 18. 右蹬脚19.双峰贯耳 20.左分脚 21.转身右蹬脚 22.退步海底针 23.闪通臂 24.转身白蛇吐信 25.右拍脚 26.左右披身伏虎 2 7.右下势 28.左右金鸡独立 29.进步指裆捶 30.上步揽雀尾 31.单鞭32.左下势33 上步七星 34.退步跨虎 35.转身摆莲 3 6. 弯弓射虎37.进步搬拦捶 38. 如封似闭 39. 十字手 40. 收势动作教学要点详解:预备式的时候,身体自然直立,两脚并拢,保持心静体松,自然的状态。
1、起势:左脚分开半步,与肩同宽,两脚平行成开立步,两手徐徐前平举,沉肩垂肘,落按在大腿两侧,掌心向下,五指向前。
注意:预备势与起势要尽量做到身形的中正安舒,松静自然,思想要集中到练拳上来,意念精神要进入到练功状态。
2、揽雀尾:撇脚抱手,向前上步(正南),弓步前掤(上体转向偏西),扣脚抱手收脚,转身上步(正西),掤(左手附于右前臂的内侧略下方,指尖大约和腕关节相距10厘米左右,这是右掤手。
)、捋、(坐腿后捋到小腹的左前方)挤、(搭手时左手指于右腕内侧弓步前挤)按(双手收到胸前微下按然后向前推出)。
3、单鞭:坐腿转腰,双手向左平抹,划弧向右平抹,右手勾手收左脚左转身上步,弓步推掌(方向正东,)。
4、提手上势:坐腿扣脚,两手微微一合,再向前移两手分开;身体右转移动右脚,向前半步,向正前方脚跟着地成虚步,两手相合与体前。
杨式太极拳体用图解
第35式左右云手(左 云手3)
第35式左右云手(右 云手3)
01
第35式左 右云手(左 云手4)
02
第35式左 右云手(右 云手4)
03
第35式左 右云手(左 云手5)
04
第35式左 右云手(右 云手5)
06
第35式左 右云手(右 云手6)
05
第35式左 右云手(左 云手6)
第35式左右云手(左 云手7)
式如封似闭第 56式十字手第 57式抱虎归山 第58式右揽雀 尾第59式斜单
5鞭
第60式右野马 分鬃
第62式右野马分鬃 第63式左□势第64 式上步右揽雀尾第
65式单鞭
第61式左野马分鬃
第66式左玉女穿梭
1
第67式右玉女 穿梭
第68式左玉女
穿梭第69式右 2
玉女穿梭第70 式左□势第71 式右揽雀尾第 72式单鞭
第1式预备势
第3式左掤势
01
第4式右揽 雀尾
02
第5式单鞭
03
第6式提手
04
第7式上势
06
第9式左搂 膝拗步
05
第8式白鹤 亮翅
1
第10式手挥琵 琶
2
第11式左搂膝 拗步
3
第12式右搂膝 拗步
4 第13式左搂膝
拗步第14式手 挥琵琶第15式 左搂膝拗步
5
第16式进步搬 拦捶
第17式如封似闭 第18式十字手
第97式上步右揽雀尾 (捋势)
第97式上步右揽雀尾 (挤势)
第97式上步右揽雀尾 (按势)
第99式下势
第98式单鞭
第100式上步七星
1
第101式退步 跨虎
杨式太极拳图解(85式完整版)(47~85)
杨式太极拳图解(85式完整版)(47~85)第四十七式抱虎归山动作和要点皆与第十五式“抱虎归山”相同。
(接图57— 67)第四十八式斜单鞭动作和要点皆与第四式“单鞭”相同,惟方向正斜不同。
(接图68,再接图177—179)第四十九式野马分鬃(一)右分鬃动作一:左脚尖里扣踏实,身微左转,重心渐渐全部移于左腿,左腿坐实,右脚收回经左踝侧向前提起。
同时,左掌屈肘弧形移于左胸前;右吊手变掌自右而下向左弧形抄至腹前,随抄随着臂外旋使掌心翻朝左面上方,与左手成抱球状;两臂皆呈弧形。
眼神关顾左掌。
(图180)动作二:右脚向右(西稍偏北)迈出,身体渐渐右转,先以脚跟着地,随着重心渐渐移向右腿而至全脚踏实,弓右腿,蹬左腿,成右弓步。
同时,右掌随转体向右上方以大拇指一侧弧形例出,高与眉齐;左掌向左弧形下采于左胯旁。
眼神关顾右掌(扌列)出,稍先于右掌到达右方。
(图181)(二)左分鬃动作一:右脚尖外撇踏实,身微右转,重心渐渐全部移于右腿,右腿坐实,左脚经右踝侧向前提起。
同时,右掌随转体屈肘移于右胸前,随移随着臂内旋使掌心渐渐翻朝下;左掌向右弧形抄至腹前,随抄随着臂外旋使掌心翻朝右面上方,与右掌成抱球状;两臂均呈弧形。
眼随转体平视转移.眼神要关及右掌。
(图182-183)动作二:左脚向左(西稍偏南)迈出,身体渐渐左转,先以脚跟着地,随着重心渐渐移向左腿而至全脚踏实,弓左腿,蹬右腿,成左弓步。
同时,左掌随转体向左上方以大拇指一侧弧形例出,高与眉齐;右掌向右弧形下采于右胯旁。
眼神关顾左掌(扌列)出,稍先于左掌到达左方。
(图184)(三)右分鬃动作与前(二)左分鬃动作相同,惟左右相反。
(图185-187)要点1.野马分鬃的弓步比一般弓步稍微开一些,但不到45度斜角;脚尖要与膝盖方向一致。
2.两掌成抱球状时,注意不可抬肘。
3.右或左手例出时要随腰转动,并要由肩到肘、由肘到手节节贯串地向外(扌列)出。
同时例出与转体、变弓步要协调一致。
杨式太极拳图解
杨式太极拳图解第一式预备式两足左右开立,距离同肩宽,脚尖皆朝前;身体自然直立;两臂自然下垂;眼向前平视。
要点:1、要求“虚领顶劲”、“气沉丹田”、“尾闾中正”、“含胸拔背”。
在这几个主要要求下,放松全身,做到“立身中正安舒”并贯串于整套动作之中。
这几点要求,为太极拳所有动作的共同要点,锻炼时须刻刻记住,在后文的要点中不再重述,而仅提醒某一动作容易反其中某一要求。
例如,揽雀尾中的挤式和按式,初学者往往身体容易前俯或后仰,因此就在要点中及时提出,而其他共同要点虽未提及,但仍然要注意。
2、两臂下垂,肩关节要放松;手指自然微屈。
3、精神要自然提起;心要静,不要有丝毫杂念。
4、预备势中的要点大都是整套动作的要点,所以该式是切动作的基础,初学者尤当注意。
第二式起势要点:1、在两臂未举之前,应仔细检查一下预备式是否合乎要求,然后开始做起势动作。
这时,思想要领先,要集中在每个动作的动向上,也就是要做到《十三势行功心解》所要求的“先在心,后在身”。
例如在做骸式两臂平举时,先要意识到怎样举,然后随着徐徐举起;即使是重复的或已成熟练的动作,也必须这样做,否则,内外动作容易散乱。
2、练习太极拳时,自起势至收势,每个动作都要求“沉肩坠肘”(详见《太极拳十要》一文)。
如该式两臂前举和两掌F按时,两肩不可耸起、紧张或用力,必须松开下沉。
两臂前举时两肘不可挺直,须有微屈下坠之意。
两肘下沉带动两掌下按时,“坠肘”固然很明显,即使在两掌已下按到两胯前时,仍然要求“坠肘”。
在这点上,初学者往往较难理解,认为肘部既已垂在下面,终不能把肘“坠”于两掌的下面去。
其实,在这种姿势上(后面动作中也有类似情况,如搂膝拗步中搂膝之手等),对“坠肘”应该这样来理解:就是两肘须微屈,使小臂向前微弯,这样,肘尖露出,与地面成垂直线,仍然可达到“坠肘”的要求;而如果两小臂也垂直,就失掉“坠肘”之意了。
3、要做到坐腕。
所为坐腕,就是把掌根下沉,手指节微微上翘,但不可用力翘起,必须自然,这样才能把劲贯至掌根,手指也有所感觉。
杨式48式太极拳套路图解1
杨式48式太极拳套路图解1起势(1)身体自然直立,两脚并拢,头颈正直,下颌内收,胸腹放松,肩臂松垂,两手轻贴在大腿外侧;精神集中,眼向前平视;呼吸保持自然(图3。
1)。
(2)左脚向左轻轻分开半步,与肩同宽,脚尖向前(图3.2)。
(3)两手慢慢向前平举,手指微屈,手心向下,举至与肩同高,两臂距离约同肩宽,肘微下垂(图3.3)。
(4)上体保持正直,两腿缓慢屈膝半蹲;两掌轻轻下按,落至腹前,掌心向下,掌膝相对(图3.4)。
要点:屈膝程度要因人而异,一般说来,大腿与地面成45。
~60。
斜角。
整个拳套,除少数动作(如仆步、开立步、独立步等)身体有明显升降外,应保持高度大体一致,不要忽高忽低,起伏不定。
一、48式太极拳白鹤亮翅(1)上体微左转,身体重心移至左腿;左掌微上提,左臂屈收在左胸前,右掌经腹前向左画弧,两掌左上右下,掌心相对,在左胸前成“抱球”状;同时右脚提起并内收;眼看左掌前方(图3.5)。
(2)右脚向右后方撤半步,重心后移,腰随之右转;右掌自左下方向右上方画弧,左掌经右肩前向下画弧;眼看右掌(图3.6)。
(3)上体微左转,面向前方;两掌继续向不同方向画弧,左掌按于左胯旁,掌心向下,指尖向前,右掌提至额前右上方,掌心向内,两臂皆保持弧形;同时左脚稍向内移,前脚掌着地,膝部微屈,成左虚步;眼向前平视(图3.7)。
要点:虚步时,两脚夹角大约45度。
后腿膝部与脚尖、臀部与脚跟大体相对,上体保持端正,注意缩胯收臀,膝部不要过于里扣或外敞。
二、左右搂膝拗步图解(1)上体微向左转,右掌经体前画弧下落,左掌经体侧画弧上举(图3.8)。
(2)上体向右转,右掌经下向有后上方面弧至与耳间高、掌心斜向上;左掌同时经面前向右下画弧至右胸前,掌心斜向下,左脚同时收至右脚内侧,眼看右掌(图3.9)。
(3)上体微左转,左脚向前(偏左)迈出一步(两脚横向距离30厘米左右),身体重心前移,左腿屈弓,右腿自然蹬直成左弓步;同时,右掌屈收经耳侧向前推出,指尖高与鼻平,左掌向左下经左膝前搂过,按于左胯旁,掌心向下,指尖向前;上体正直,松腰、松跨;眼看右掌(图3.1 O)。
传统杨氏49式太极拳谱
传统杨氏49式太极拳谱
1、起式
2、揽雀尾
3、单鞭
4、云手
5、单鞭
6、高探马
7、右分脚
8、左分脚
9、转身左蹬脚
10、左搂膝拗步
11、手挥琵琶
12、高探马穿掌
13、转身十字脚
14、左打虎式
15、右打虎式
16、回身右蹬脚
17、双风贯耳
18、右蹬脚
19、转身撇身捶
20、进步指裆捶
21、如封似闭
22、十字手
23、放虎归山
24、斜单鞭
25、肘底捶
26、右金鸡独立
27、左金鸡独立
28、倒撵猴
29、斜飞式
30、提手上式
31、白鹤晾翅
32、左搂膝拗步
33、海底针
34、扇通臂
35、转身白蛇吐信
36、进步栽捶
37、野马分鬃
38、玉女穿梭
39、揽雀尾
40、单鞭
41、下势
42、上步七星
43、退步跨虎
44、转身摆莲
45、弯弓射虎
46、进步搬拦捶
47、如封似闭
48、十字手
49、收势。
杨氏太极拳汪永泉先生体系动作讲解图例演示
杨氏太极拳汪永泉先生体系动作讲解图例演示朱怀远先生传系弟子宋培阁老师老六路风格杨氏89式太极拳(注明下划线红线部分为意念要点)内容来自于以往追随师父学拳期间耳濡目染的内容,也不乏有一点自己一己之见,难免不周。
望同门海涵给予不足的补正。
整理:侯献君(心路太极)第一式太极起式1234宋培阁老师体系拳架意念分解剖析,第一式,太极起势的意念要点。
随着对招式的熟练程度的增强,身体外部渐渐得到了筋骨的松展,体感趋于松静,在这个状态下,我们开始,进行内部精细的体感的建构。
在起势中,感觉自己如同站在了船上一般,脚下,始终有虚实的蠕动感。
身体每一节相连的节点,不能产生松懈下堆之感。
在保持松静自重不格外产生下压的基础上,意念想着,是大地承载着脚底板把我们从脚底板往上托起,脚底板托着脚踝骨,脚踝骨托着小腿,膝盖,一直往上延伸,直到躯干椎体每一节延伸到头顶百会,到了百会,还要有百会贴天之意,记住,千万不要用多余的一丝一毫的力,完全用意,灌注即可。
每次打拳,都要,意念百会贴着天,脚掌贴着地,在行进,转动。
每一个式子,在下一个式子开始之前先做一下意念上的,左顾,右盼的意念观想,也就是,对身体左右空间有照应之感,如果是在手臂上,意念想一下左胳膊肘贴地,这是左顾,想右胳膊肘贴地,这是右盼,这些都是用意,不要用力,都要意念上,保持。
然后进入中定。
既是无极态。
周身上下和念头没有发动之意,形体,保持瞬间短暂的安静,不左不右,不前不后,不上不下的,静态。
然后再进入下一个动作的意念形体的同步发动进入太极态。
在这个太极态中,不光有阴阳虚实,还要有至少十个方向的,横向,纵向,斜向的,对称的浑圆体感,如同在水中一样,身体周身每一处都有神经细微的觉知感。
这么循环往来直到结束1,双脚自然站立,与肩同宽,双手自然下垂,垂于两跨旁,重心在两脚之间,意念感觉到自己如同站在船上一样,两个脚掌在暗暗地有左右微微倒换轻重的起伏感,这个是意念不用一点外形跟力。
杨氏太极拳动作图解及用法说明(起式)
杨氏太极拳动作图解及用法说明(起式)第二式起势动作:1.两臂徐徐向前举至肩高,同肩宽,同时臂内旋使两掌心朝下,五指朝前,不可垂手。
两手上举时,应缓慢均匀地深吸气。
(图2)2.随即两肘下沉,带回小臂渐渐向下按至两胯旁前,掌心朝下,五指朝前。
在两臂下落时,两臂微外旋,同时徐徐呼气。
眼仍向前平视。
(图3)要领:1.拳论曰:“一举动,周身俱要轻灵,尤须贯串。
”又曰:“其根在脚,发于腿,主宰于腰,形于手指。
由脚而腿,而腰,总须完整一气。
”太极起势亦然,一举动,其意由根而起,由指而领。
虽形只有双臂的运动,实则周身意、气、劲贯通。
举臂时,应以两手中指领劲,带动腕、小手臂、大手臂。
而不是食指领劲,食指翘起,初学者尤应注意。
落臂时,则肘尖下沉,带回小臂,内气徐徐沉入丹田。
其势劲点在腕、小臂背部。
2.习拳时,自起势至收势,每个动作都要求“沉肩坠肘”。
比如起势,两臂前举和两掌下按时,双肩不可耸起。
耸起则肩寒,不宜于体松。
两臂前举时肘不可挺直,须微屈下坠,落臂时肘尖带动,及至两掌落至两胯前,仍然要使小臂微屈,肘尖微露,处处使肘关节曲中求直,直中寓曲。
即所谓,劲似松非松,将展未展。
以下所有动作,四肢皆不可笔直而失去弹性。
3.要求坐腕。
所谓坐腕,就是把掌根下沉,手指节微微上翘,但不可用力。
五指自然舒展,不可用力张开,掌心微凹,这样才能把劲贯至掌根,手指也有所感。
能坐腕,才能“形于手指”。
4.太极拳从起势到收势,一举动,俱要势势连贯,绵绵不断,一气呵成。
动作与动作转换之间,既要做到家,又要似停非停。
比如该势两掌前举至肩高时即下落,其间不可有停顿现象,及至两掌落至胯旁,意亦准备下一动势,总归势势“无令丝毫间断耳”。
5.此势两臂下落时,两腿仍然直立,不要弯曲下蹲,这与国家体委编练的88式和24式不同。
但是应当强调,两腿不屈并不意味着两腿僵直。
而是随着双臂的上举,两腿胯、膝关节微拔微长,随着双臂的下落,两腿胯、膝关节微松微屈,此即所谓“寓动于静,静中求动”。
杨式太极拳招式解释
杨式太极拳招式解释太极拳起势此为太极拳预备动作之姿势。
立定时。
头宜正直。
意含顶劲。
眼向前平视。
含胸拔背。
不可前俯后仰。
沉肩垂肘。
两手指尖向前,掌心向下。
松腰胯。
两足直踏。
平行分开。
距离与肩相齐。
尤要精神内固。
气沉丹田。
一任自然。
不可牵强。
守我之静。
以待人之动。
则内外合一。
体用兼全。
人皆于此势易为忽略。
殊不知练法用法。
俱根本于此。
望学者首当于此注意焉。
揽雀尾掤法揽雀尾为太极拳体用兼全之总手。
即推手所谓粘连贴随。
往复不离不断。
遂以雀尾比喻手臂。
故总名之曰。
揽雀尾。
其法有四。
曰掤捋挤按。
掤法。
由起势。
设敌人对面用左手击我胸部。
我将右足即向右侧分开坐实。
随起左足往前踏出一步。
屈膝坐实。
后腿伸直。
遂为左实右虚。
同时将左手提起至胸前。
手心向内。
肘尖略垂,即以我之腕贴在彼之肘腕中间。
用横劲向前往上掤去。
不可露呆板平直之像。
则彼之力既为我移动。
彼之部位亦自不稳矣。
揽雀尾捋法(第三节)由前势。
设敌人用左手击我侧胁部。
我即将右足向右前正面踏出。
屈膝踏实。
左脚变虚。
身亦同时向右面转。
眼随往平看。
右左手同时圆转。
往右前出动。
右手在前。
手心侧向里。
左手在后。
手心侧向内。
转至右手心向下。
左手心向上时。
速将我右肘腕间。
侧贴彼肘节上。
彻仰左腕。
以腕背粘彼之腕背臂上。
向左外侧。
全身坐在左腿。
左脚实。
右脚虚。
此时敌如进攻。
我即内向胸前。
右侧捋来则彼之根力拔起。
身亦随之倾斜矣。
揽雀尾挤法(第四节)由前势。
设敌人往回抽其臂。
我即屈右膝。
右脚实。
左腿伸直。
伸腰长往。
随之前进。
眼神亦直前往上送去。
同时速将右手腕向外翻出。
左手心贴我之右腕臂间。
向前往。
乘其抽臂之际。
随出挤之。
则敌必应手而跌矣。
揽雀尾按法(第五节)由前势。
设敌人乘势从左侧来挤。
我即将两腕。
从左侧往上用提劲。
空其挤力。
手指向上。
手心向前。
沉肩垂肘。
坐腕。
含胸。
全身坐于左腿。
速用两手心按其肘及腕部。
向前逼按去。
屈右膝。
坐实。
伸左腿腰亦同时往前进攻。
眼神随动往前从上送去。
则敌人即后仰跌出矣。
杨氏太极拳动作图解及用法说明(揽雀尾-捋势)
杨氏太极拳动作图解及用法说明(揽雀尾-捋势)第三式揽雀尾(三)捋势动作:1.左腿微屈腰微沉,重心微后坐,身体微左转。
同时左臂外旋,使掌心朝里上,右臂内旋使掌心朝外下,两臂微沉,随翻随向左微捋,左手背与右手掌约一肘距离。
(图10)图102.重心继续移向左腿,身体继续微左转约45度。
坐实左腿,成右虚步。
两臂随体继续向左向后边黏边捋,左手在左胁前,右手仍与左手保持原来的距离,右手略高于左手。
眼神先关及右臂左捋,将要定势时,眼神稍关及左手,即渐向前视。
(图11、12)图11图12要领:1.太极拳每一势的变换,或者虚实的变换都是渐变而不是突变,这是为了动作做得细致,为了“运劲须无微不到”。
这在整个套路中都应注意。
2.此势当重心后移时,后胯关节应先微开后撤,使腰腿自然松开。
当重心后移后坐时,不可蹲得过低,左膝尖与左脚尖基本齐,前腿不可挺直而要微弓,两胯微收裆圆,才能下盘稳固而灵活。
3.两臂回捋时,两掌距离太短劲不易出,太长劲易断,而应以一手搭腕,一手搭肘节大臂处为宜。
两掌不可向外豁开,也不可向下捋。
定势时,肘既不能架起,也不能夹肋,要做到肘不过背,肱不贴肋,才能使捋、挤变换时,“身形顺我自伸舒”,紧凑而灵活。
4.捋要轻随。
捋时左臂松松掤住,劲点在掌背,右手轻轻粘住,劲点在掌缘和尺骨处,以意气引导来力向前,顺其来势引之延长。
同时,掌握好自己的重心不被对方乘机,是为捋法。
用法:设对方双手按我左小臂,或以左手来击,我左手或拿或采对方左手腕部,右手腕及小臂处粘黏住对方肘关节上,以引进滚动之劲[插图]之。
歌诀:顺取肘腕捋勿空,不抗不匾见真功。
本有舍己从人意,原为引人从己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杨氏太极拳49式竞赛表演套路(一)口令预备势一、起势二、揽雀尾(左棚右棚捋挤按)三、单鞭四、云手(一二三)五、单鞭六、高探马七、右分脚八、左分脚九、转身左蹬脚十、左搂膝拗步十一、手挥琵琶十二、高探马穿掌十三、转身十字腿十四、左打虎势十五、右打虎势十六、回身右蹬脚十七、双峰贯耳十八、左蹬腿十九、转身撇身捶二十、进步指裆捶二十一、如封似闭二十二、十字手二十三、抱虎归山二十四、斜单鞭二十五、肘底捶二十六、右金鸡独立二十七、左金鸡独立二十八、倒撵猴二十九、斜飞势三十、提手上势三十一、白鹤晾翅三十二、左搂膝拗步三十三、海底针三十四、闪通臂三十五、转身白蛇吐信三十六、进步栽捶三十七、野马分鬃三十八、玉女穿梭(一二三四)三十九、揽雀尾(左棚右棚捋挤按)四十、单鞭四十一、下势四十二、上步七星四十三、退步跨虎四十四、转身摆连四十五、弯弓射虎四十六、进步搬拦捶四十七、如封似闭四十八、十字手四十九、收势还原(二)图谱预备式:面向正南,两脚并立,身体中正,左腿向左侧迈一肩1、起势:<1>旋转两臂两掌心向后,<2>抬起两臂肩宽肩平,沉肩坠肘按下两掌在腹前。
22、揽雀尾:左棚:〈1〉重心左移、以腰带动打开右脚45度,〈3〉重心左移身体右转,棚起左臂,捋下右臂在右腹前。
右棚,〈1〉重心略右移,腰带扣回左脚45度,〈2〉重心左移,〈3〉提起右腿迈弓步步伐,〈4〉重心右移棚起右臂、捋回左臂在捋:〈1〉腰带两臂转45度翻两掌,西北方向,〈2〉重心左移腰带捋回两臂,在腰前西南方向。
挤:〈1〉转身左手掌搭在右臂手腕内大约一寸处,〈2〉重心右移挤出两臂按:〈1〉左手从右手虎口分开两臂,肩宽肩平〈2〉重心后移拉回两臂,在胸前坐起掌来,〈3〉重心右移弓步按出两掌3、单鞭:〈1〉重心后移两手逐渐放平,〈2〉扩胸棚腕,〈3〉腰带扣右脚135度东南方向,两臂随身体转到东北方向〈4〉重心右移左脚尖转,棚起右腕带左腕随腰转向西南方向,〈6〉提起左脚迈弓步步伐,转身坐起左掌,重心左移推出左4云手一:〈1〉重心后移〈2〉扣回左脚90度正南方向,左臂〈3〉重心左移,左手向左侧下方捋,右手松开吊钩手向下划弧〈4〉两手交叉同时收右腿踩小马步步伐,〈5〉重心右移两臂同时转向正南方向胸前。
云手二:〈1〉两手从胸前同时转到身体右侧〈2〉交叉迈左腿,脚尖正南〈3〉重心左移两臂同时向左转,〈4〉两臂交叉收右腿踩小马步脚尖正南,两臂同时向右转正南云手三:〈1〉从胸前两臂同时旋转在身体右侧,,〈2〉交叉手迈左腿,〈3〉重心左移两臂同时向左转东北方向,〈4〉交叉手同时提起5单鞭:〈1〉两臂同时向右转,〈2〉右手钩起吊钩手,左手棚起撑来,〈3〉提起左腿迈弓步步〈4〉身体左转坐起掌来,左弓步推出左掌。
6高探马:〈1〉回重心,右臂曲回,左手外旋掌心朝上,左脚尖〈2〉提起左脚迈虚步步伐,左臂拉回,右掌从左臂推出。
7右分脚:〈1〉腰带右转拉开两臂,左手在前右手在后,〈2〉提起左腿向东北方向迈步,脚尖东北,〈3〉重心左移,左手内旋东南方向,右手搭在左臂上方,〈4〉左臂从右肘下拉回,右手从左臂推出东南方向,〈5〉右手内旋平捋回东北方向,交叉十字手,〈6〉重心左移提起右腿,分开两臂同时右脚从正东分脚,向东南方向,力达脚面。
8左分脚:〈1〉收回右腿左臂曲回右手外旋掌心朝上,〈2〉屈膝下蹲右腿向东南方向迈弓步步伐,〈3〉重心右移,右手内旋东北方向,左手搭在右臂上方,〈4〉右手从左肘下拉回,左手从右手推出东北方向,〈5〉左手内旋平捋在东南方向交叉十字手,〈6〉重心右移提起左脚,分开两臂,同时左脚从正东方向分向东北方向,力达脚面。
9转身左瞪脚:〈1〉收回左脚摆向东南方向,同时左臂也摆向东〈2〉右脚后跟为轴带身体转180度西北方向。
同时两手交叉十字手,提起左腿。
〈3〉分开两掌,同时瞪出左脚正西方向,力达脚后跟。
10左搂膝拗步:〈1〉曲回左腿,右手内旋45度西北方向,〈2〉曲膝下蹲迈左弓步步伐,同时右手向下划弧在右侧坐起左弓步同时左手搂膝右手推掌。
11手挥琵琶:〈1〉重心前移,右脚上半步脚尖西南方向,右手〈2〉重心右移,压下右掌,挑起左掌,同时左脚放虚步步伐,12高探马穿掌:〈1〉左脚掌着地,左手外旋拉回胸前,同时右〈2〉提起左腿迈弓步的步伐。
〈3〉左弓步同时向前穿左掌,13转身十字腿〈1〉重心略后移,腰带左脚内扣135度东北方向〈2〉重心左移,右脚后跟提起脚掌转,同时右臂外旋掌心向〈3〉提起右腿,分开两臂,同时蹬右脚正东方向14左打虎:〈1〉曲回右腿,在左脚内侧一肩处落步,脚尖东北方向。
〈2〉重心右移,左臂摆在右侧。
〈3〉提起左腿迈弓步的步伐。
〈4〉左臂摆在左侧,身体正北方向。
〈5〉左弓步同时,两手握15右打虎:〈1〉重心后移。
〈2〉扣左脚135度东南方向。
〈3〉重心左移,右脚尖转,同时松开两拳,略微向下捋。
〈4〉〈5〉右臂摆在右侧。
〈6〉右弓步同时,两手上下握拳,拳眼相16回身右蹬脚:〈1〉打开左脚,撇左拳东北方向,右拳下压。
〈2〉重心左移,扣回右脚,右拳向上两拳交叉。
〈3〉重心左移,〈5〉分开两臂,蹬右脚正东方向,力达脚后跟。
17双峰贯耳:〈1〉曲回右腿,同时把左脚摆在正东方向。
〈2〉屈膝下蹲,迈右腿弓步步伐,东南方向。
两手外旋,掌心〈3〉拉回两臂,在胯两侧握起拳来。
〈4〉弓步同时,两拳击出。
18左蹬脚:〈1〉重心前移,压下两拳,在胯两侧。
〈2〉松开两拳,两手划圆在胸前抱成交叉手,同时提起左腿。
〈3〉分开两臂,蹬出左脚,正东方向。
19,转身撇身捶〈1〉收回左腿向后伸展〈2〉腰带右脚掌向右转体270度,左脚落到西北方向,脚尖东右手下压握拳在右腹前,同时左手摆在左胸前,面向东北方向,〈5〉右弓步同时右拳拉回,左掌推出,面向正东方向。
20,进步指裆捶〈1〉重心略后移打开右脚45度〈2〉重心前移,〈3〉腰带左转左手搂膝,右手指裆捶高于裆部。
21,如封似闭〈1〉重心略后移,右手抬于胸高松开拳来,左手穿〈2〉腰带右转拉回右臂掌心向上,翻左掌,面向东南方向〈3〉腰带左臂外旋,两臂在胸前两侧坐起掌来,前腿撑后腿蹬左弓步同时,两掌向前推出,面向正东方向。
22,十字手〈1〉重心后移,两手虎口相对〈2〉腰带扣回左脚〈2〉重心左移,提起右腿收回采小马步,两手向下画弧,胸前23,抱虎归山〈1〉重心右移,腰带扣回左脚90度正西方向,〈2〉左手画弧在左侧坐起掌来,右手内旋摆在左侧按掌,〈3〉提起右腿向西北方向迈弓步步伐,〈4〉右弓步同时右手搂膝左手推出。
捋:《1》重心后移,左手外旋侧掌拉回,同时右手从左臂推出西北方向,右手单捋回。
挤:《1》转身左手掌搭在右手弯内大概1寸处,《2》重心前移,挤出两臂。
按:《1》左手从右手虎口分开两臂肩宽肩平,《2》重心后移拉回两臂、在胸前坐起掌来,重心右移,按出两掌。
24,斜单鞭〈1〉重心后移,两手逐渐放平,〈2〉扩胸棚弯,〈3〉腰带扣右脚135度正南方向,身体转向正东方向,〈4〉重心右移左脚掌转,棚起右掌带左臂腰带两臂转向正西方向〈5〉提起左腿向东南方向迈弓步步伐,右手钩吊手,左手坐起〈6〉左弓步同时,腰带左转左手推出掌去。
东南方向。
25,肘底捶〈1〉重心左移,提起右腿上半步脚尖东南方向,左〈2〉重心右移,左脚掌转,同时两臂旋转右手东南左手西北〈3〉提起左腿迈虚步步伐,脚后跟着地,左手向下画弧挑起掌26,左金鸡独立〈1〉提起左腿向后撤步,脚尖外摆45度,〈2〉重心左移,左手内旋掌心向下,右手松开拳来,〈3〉提起27,右金鸡独立〈1〉右腿向后撤步脚尖外摆45度,右手内旋〈2〉重心右移,腰带左脚内扣正东方向〈3〉提起左腿挑起左28,倒撵猴〈1〉右手画弧在右侧坐起掌来,左手外旋掌心朝〈3〉重心左移,腰带拉回左臂,推出右臂,右脚尖翘起摆在正东29斜飞式:〈1〉沉肩坠肘抱起两掌〈2〉提起右腿向西南方向〈3〉右脚尖外摆西南方向,重心右移腰带左脚扣回正南方向,30提手上势:〈1〉左腿略上步脚尖东南〈2〉重心左移捧起两31白鹤晾翅:〈1〉旋臂翻两掌,捋下两臂在左跨旁,〈2〉提起右〈3〉重心右移,上下拉开两臂,同时左脚迈虚步步伐,脚尖挨32左搂膝拗步:〈1〉右手内旋肘向下垂,左手略微抬起〈2〉右手向下滑弧在右侧坐掌,同时左手摆在右侧侧按掌,〈3〉提起左腿迈弓步步伐,4〉左弓步同时腰带左手搂膝,右手推掌。
面向正东方向。
33海底针:〈1〉右手内旋肘向下垂,左手略微抬起〈2〉重心后移拉回右臂捧起左臂,左脚尖略微离地,〈3〉提起〈4〉屈膝下蹲,左手按掌在左脚外侧手心向下指尖正东、右手34扇通臂:〈1〉起身身体右转右手腕内旋掌心外,左手放在右手腕内侧,两手心正南,〈2〉提起左腿迈弓步步伐,弓步同时推出左掌,拉回右掌在右35,转身白蛇吐信〈1〉重心略后移,〈2〉腰带扣左脚135度西〈3〉重心左移右脚尖转,右手握拳,〈4〉提起右腿迈弓步,同时撇出右拳变掌。
〈5〉重心右移,同时推左掌拉回右掌。
36,进步载捶〈1〉重心略后移,腰带打开右脚45度〈2〉重心前移提起左脚迈弓步步伐,同时左臂摆在身体右侧〈3〉左弓步同时,腰带左臂搂膝按掌,右拳内旋栽捶膝盖高37,野马分鬃〈1〉重心略后移打开左脚20度,〈2〉重心前移提起右脚向前迈弓步步伐,脚尖外摆25度,同〈3〉右弓步同时右臂向前棚,左臂向下捋。
38,玉女穿梭一:〈1〉重心略后移,腰带扣左脚25度正西方向。
〈3〉提起左腿向西南方向迈弓步步伐,同时拉开两臂。
〈4〉左弓步同时,左臂额前棚起,坐右掌推出。
二:〈1〉重心后移,捋下两臂。
〈2〉腰带扣左脚135度正北方向。
〈3〉重心左移,右脚尖转,〈4〉提起右腿向后侧步东南方向,脚后跟挨地。
〈5〉右脚外摆,〈6〉重心右移,同时扣回左脚,右手额前棚起,左手推出。
三:〈1〉移回重心,捋下两臂,左手外旋,掌心朝上。
〈2〉提起右脚,原地摆脚,脚尖正东。
〈3〉重心右移,右手外旋,掌心朝上,左手放在右腋下,左脚〈4〉提起左腿向东北方向迈弓步步伐,同时拉开两臂。
〈5〉重心左移,左手在额前棚起,右手推掌。
四:〈1〉移回重心,捋回两臂。
〈2〉腰带扣左脚135度正南方向。
〈3〉重心左移,右脚尖转,抱起两掌。
〈4〉提起右腿向后侧步〈5〉右脚尖外摆,身体右转拉开两臂,左手外旋,掌心朝上。
〈6〉重心右移,左脚扣回90度正西方向,同时右手额前棚起,39,揽雀尾左棚:〈1〉重心后移,捋回两臂,左手外旋,掌心〈2〉腰带扣回右脚90度西南方向。
〈3〉重心右移,左脚尖转,〈4〉提起左腿迈弓步步伐。
〈5〉左弓步棚起左臂,捋回右臂在右右棚:〈1〉重心略右移,腰带扣左脚45度。
〈2〉重心左移,右〈3〉提起右腿迈弓步步伐。
〈4〉右弓步同时棚起右臂,捋回左臂在胸前。
捋:〈1〉腰带两臂转45度西北方向翻两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