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C(旧)七大手法之六——散布图
QC七大手法之查检表、层别法、柏拉图、散布图,鱼骨图-5.14-杨娜
(6) 作业条件别-作业场所别、温度、压刀、速度、湿度〃
3. 使用柱状图或推移图将曾别的数据展现出来。
例:某生产主板厂,向A、B 、 C三家PCB厂进料,根据IQC之进 料记录试比较三家供货商质量状况.
(1).5/2—5/9三家供应进料检验记录:
厂商 别12 不良项目 喷锡不良 孔 偏 断 线 锡 皱 绿漆不均 板面刮伤 其 他 不良数 不良率 喷锡不良 孔 偏 断 线 锡 皱 绿漆不均 板面刮伤 其 他 不良数 不良率 喷锡不良 孔 偏 断 线 锡 皱 绿漆不均 板面刮伤 其 他 不良数 不良率 5/2 //// // /// // /// /// // 20 10% // // / / // //// / 14 7% //// // / / // //// / 16 8% 5/3 //// / // //// /// // //// / /// 26 13% /// // 5/4 //// /// /// // /// 16 8% // 5/5 //// /// // /// //// / 18 9% / / / / / 4 2% // 5/6 /// /// /// / // / / 14 7% 5/7 //// / // /// // /// //// / 22 11% /// // // / /// 12 6% /// / // // // /// / 14 7% 5/8 //// /// // // //// //// // 24 12% // / // / // 8 4% // / // / /// / 10 5% 5/9 //// // /// / / //// / 18 9% / / / / / / 6 3% // // / // //// 12 6% 合计 42 21 22 12 16 35 9 157 10% 14 9 7 9 5 17 3 64 4% 24 7 11 10 8 34 4 98 6%
QC七大手法教材(散布图)4
● ● ● ●
● ● ● ● ● ● ● ●●● ● ● X
12
X
QC 七大手法教材--散布图 散
5.散布图的注意事项 散布图的注意事项 的注意事
5-1 相关系数不等于因果关系。 关系数不等 因果关系 不等于 关系。 5-2 绘制 散 布图后进行 判定結果 为 「 无关 」 ,系指在該数 绘制散布图后进行判定結果 判定結果为 无关」 系指在該 系指在該数 据区间內而言无关 一步推断 区间外的結果 外的結果。 据区间內而言无关,无法进一步推断到区间外的結果。 內而言无关, 5-3 要善用层別法工具分析。 善用层別法工具分析 工具分析。 5-4 离群值的影响,是否会为异常值的检讨。 的影响 是否会为异常值 检讨。 会为异常值的 5-5 曲线相关无法用符号判定来检讨。 关无法用符 判定来检讨 法用符号 来检讨。 5-6 检讨因果关系时,通常以 代表因,Y代表果。 检讨因果关系时,通常以X代表 因果关系时 代表因 代表果 代表
Y ● ● ● ● ● ● ● ● ● ●● ● ● ● ● ●● ● ● ●● ● ● ● ● ●
X
3
QC 七大手法教材--散布图 散
2.散布图的构成,特色及用途 散布图的
2-2散布图的特色 : 散布图的特色 (1)从散布图可简单容易判断X与Y两个变量间 从散布图可简单容易判断 与 两个变量间 两个变量间: 从散布图 容易判 ○是否有相关关系。 是否有相关关系。 关关系 ○相关关系的強弱。 关关系的強弱。 的強弱 ○是正相关或者負相关。 是正相关或者負相关 ○是直线相关或是曲线相关。 是直线 或是曲线 (2)从散布图上可简单容易判断数据是否有异常趋势或 从散布图上可简单容易判断数据是否有异 趋势或 从散布图上可简单容易判断数据是否有 是有沒有必要作层別分析。 是有沒有必要作层別分析。
QC七大手法的新旧对比
QC七大手法新旧对比老的七种工具(我的看法:老工具重点是确定问题所在,分问题的原因。
着眼于过去数据的分析。
)1.检查表:也有的叫查检表、检查单……。
用于现场收集数据。
内容应当考虑满足以下用具的使用。
也可以作防错工具,提醒操作者应当如何做。
2.层别法:将数据按照不同类别、层次进行分类统计、分析的方法。
以便查出问题。
为此,利用检查表收集数据时就要设计好类别、层次。
3.特性要因图:也叫因果图、鱼刺图。
通常结合层别法,针对不同类别和层次,把结果、现象问题作为鱼头,分析可能的原因作为鱼刺。
再查原因的原因,在鱼刺上列出分刺。
再查原因……,一直分析到根本原因为止。
4.排列图:也叫帕累图。
根据20:80规律,把鱼刺图得到的各种原因,根据某个类别、层次进行汇总统计,根据数据从大到小排列,确定关键的少数。
抓主要原因的主要方面。
根据这个原理也可以用于其他的分析工作,确定主要因素。
5.散布图:采用层别法做分析时,如果发现A和B两个因素可能相关,可加以利用。
譬如,只要控制A也就控制B了。
散布图两个坐标分别代表两个因素,把数据点上,很容易发现是否相关,以及如何相关的。
6.控制图:也叫管制图。
用来分析过程是否稳定。
过程稳定后可以用来控制过程,及时发现特殊原因。
也可以和前面的各种工具结合来改进过程,验证改进后的效果。
7.直方图:用来检查数据的分布状态,判别是否属于正常状态分布。
常常结合控制图使用。
新的七种工具(新的工具主要是从系统和过程的观点来解决问题或者预防问题的发生。
着眼于未来)1.亲和图:也叫KJ法。
把大量的意见、资料、事实、构思、方案等利用这种方法,根据相关性,把相同、相近的归在一起,形成统一的认识。
2.关联图:把原因和结果、手段和目的等绞缠在一起的一些问题,用逻辑方法查明它们关系的一种方法。
3.矩阵决策法:针对要解决的问题,识别不同群体的原因。
分群排列出各个原因,在交叉的地方分析相关的强弱、大小。
发现问题的关键在什么地方的方法。
QC七大手法的图解
品管七大手法:检查表——收集、整理资料;排列图——确定主导因素;散布图——展示变量之间的线性关系;因果图——寻找引发结果的原因;分层法——从不同角度层面发现问题;直方图——展示过程的分布情况;控制图——识别波动的来源;一、检查表(数据采集表)系统地收集资料和累积数据,确认事实并对数据进行粗略的整理和简单分析的系统的统计图表。
注意几点:用在对现状的调整,以备今后作分析;对需调查的事件或情况,明确项名称;确定资料收集人、时间、场所、范围;数据汇总统计;必要时对人员的能力进行培训;二、排列图用从高到低的顺序排列的一组矩形表示各原因出现频率高低的一种图表。
原理是80%的问题仅来源于20%的主要原因。
注意几点明确问题和现象;寻找不良的情况统计数据;频率计算和累计;对频率从高到低的顺序排列;三、散布图研究成对出现的不同变量之间相关关系的坐标图。
注意几点:收集足够的数据,至少30对;横坐标表示数据(原因),纵坐标表示因变量(结果);正确判断变量之间的关系模式;因果图的后续工作,提供直观的相关性验证;四、因果图用于寻找造成问题产生的原因,即分析原因与结果之间关系的一种方法。
注意几点:充分组织人员全面观察,从人、机、料、法、环、测方面寻找;针对初步原因展开深层的挖掘;记下制图部门和人员、制图日期、参加人员;五、分层法按照一定的类别,把记录收集到的数据加以分类整理的一种方法。
注意几点:确定分层的类别和调查的对象;设计收集数据的表格;收集和记录数据;整理资料并绘制相应图表;比较分析和最终的推论;用于分析和掌握数据的分布状况,以便推断特性总体分布状态的一种统计方法。
注意几点:确定过程特性和计量标准值;收集数据,必须是计量值数据;数据针对一个范围时期收集至少50-100个;确定积差、分组数、分组组界、组间距;作次数分配表控制图是用于分析和控制过程质量的一种方法。
控制图是一种带有控制界限的反映过程质量的记录图形,图的纵轴代表产品质量特性值(或由质量特性值获得的某种统计量);横轴代表按时间顺序(自左至右)抽取的各个样本号;图内有中心线(记为CL)、上控制界限(记为UCL)和下控制界限(记为LCL)三条线注意几点:确定产品型号、工序名称、品质特性。
QC七大手法及SPC制程统计方法
20世纪40年代,享有品质管理之父美誉的美国电气工程师Joseph Juran 引入了Pareto理论。正是Juran决 定将这一80/20比值称为“柏拉法则”(The Pareto Principle),将柏拉法则运用于业务度量有助于从“有 用多数”(useful many,即其它80%)中分离出“重要少数”(vital few,具有最重要影响的20%)。柏拉 图通过标示频率阐明柏拉法则——频率出现越高的内容对结果影响越大。柏拉图是品质管理七大基础手段之 一。图中横轴显示自变量,因变量由条形高度表示。表示累积相对频率的点对点图可附加至该条形图上。由 于统计变量值按相对频率顺序排列,图表可清晰显示哪些因素具有最大影响力,以及关注哪些方面可能会产 生最大利益。
噪音高
无专人保养
训练不足 设备老化
技术不高
人员流动率高 人员疲劳
作业条件不全 某作业流程不当
法
交期不稳 文件不足
料
品质欠佳 售后服务不好
不良 率高
二.QC(Quality Control)七大手法之查检 表
6
1.定义
一种为了便于收集数据,而使用简单记号填写并予以统计整理,以便于作进一步分析或作为核对,检查之 用而设计的表格或图表。
•中心偏左的直方图
下限
•中心偏右的直方图
中心值
上限
直方图偏向规格的下限, 并伸展至规格下限左侧。 表示已产生部分超出规格 下限要求的不良品。
10
QC七大手法(新旧对比)
品管七大手法百科名片又称新旧QC七大工具(手法),都是由日本总结出来的。
日本人在提出旧七种工具推行并获得成功之后,1979年又提出新七种工具。
旧QC七大手法偏重于统计分析,针对问题发生后的改善,新QC七大手法偏重于思考分析过程,主要是强调在问题发生前进行预防。
之所以称之为“七种工具”,是因为日本古代武士在出阵作战时,经常携带有七种武器,所谓七种工具就是沿用了七种武器。
目录综述1QC七工具(旧)检查表(T ally Sheet)1数据分层法(DataStratification)1排列图(Pareto Diagram)1因果分析图(Characteristic Diagram)1散布图(Scatter Diagram)1控制图(Control Chart)1QC七工具(新)关联图(Relationship Diagram)1亲和图(Affinity Diagram)1系统图(System Diagram)1过程决策程序图(PDPC)1矩阵图(Matrix Diagram)1矩阵数据分析法(Matrix Data Analysis)1箭条图(Arrow Diagram)综述有用的质量统计管理工具当然不止七种。
除了新旧七种工具以外,常用的工具还有实验设计、分布图、推移图等。
品管七大手法是常用的统计管理方法,又称为初级统计管理方法。
它主要包括控制图、因果图、直方图、排列图、检查表、层别法、散布图等所谓的QC七工具。
其实,质量管理的方法可以分为两大类:一是建立在全面质量管理思想之上的组织性的质量管理;二是以数理统计方法为基础的质量控制。
组织性的质量管理方法是指从组织结构,业务流程和人员工作方式的角度进行质量管理的方法,它建立在全面质量管理的思想之上,主要内容有制定质量方针,建立质量保证体系,开展QC小组活动,各部门质量责任的分担,进行质量诊断等。
QC七工具(旧)检查表(Tally Sheet)检查表是利用统计表对数据进行整理和初步原因分析的一种工具,其格式可多种多样,这种方法虽然较单,但实用有效,主要作为记录或者点检所用。
QC七种手法
QC旧七种手法品质管理需要用科学的管理方法和统计技术,对影响品质的各方面因素进行系统的考虑,对相关数据进行收集,处理,分析;找出形成原因和解决方法。
实施改进。
因此,公司每一分子在自己的岗位上,应该具有品质意识,问题意识,改善意识,来寻求本身工作方法或推展方法缺失,谋求改善,全员协力之下达成顾客的需求与社会的要求。
其手段(即管理方法)为应用统计手法或观念。
品质管理活动中所运用的统计手法一般称为“QC七大手法”,七大手法的使用情况可以归纳如下;1.检查表(又称查检表)---收集,整理资料;根据事实,数据说话.2.柏拉图(又称排列表)----确定主导因素;并非对所有原因采取处置.而是先就其中影响较大的2-3项采取措施.3.因果图(又称特性要因图,鱼骨图)----寻找引发结果的原因;整理原因与结果之关系,以探讨潜伏性的问题.4.分层法(又称层别法)----从不同角度层面发现问题;所有数据不可仅止于平均,须根据数据的层次,考虑适当分层.5.散布图(又称散点图)----展示变量之间的线性关系;6直方图(数次表)---展示过程的分布情况;凡事物不能完全单用平均值来考虑,应该了解事物均有变异存在,须从平均值与变异性来考虑.7.控制图(又称管控图)----识别波动的来源,凡事物不能完全单用平均值来考虑,应该了解事物均有变异存在,须从平均值与变异性来考虑.品质管理的提高,必须要管理,改善与统计方法相辅相成,三者相互联系,在整体上才会发挥效果.具体步骤是:1.问题的把握点(柏拉图;直方图),2.对问题的现状分析(控制图,检查表,散布图,层别法).3.改善对策实施(利用各种统计方法及固定的技术)4.实施结果的确认(推移图,柏拉图)5.标准化.一.检查表1.什么是检查表:检查表是一种为了便于收集数据而设计的表格.使用时只用简单的符号来检核工作目标是否已达成或对于发生的特定事件给予累积记录,用简单易于了解的表格或图形,使工作者依规定作检查记录结果及状况,并加以统计整理数据,即称为检查表.2.检查表的种类2.1 记录用:为掌握问题发生的分布情况,作为是属于何种不良或缺点,发生于何处,发生多少的事实数据登记用,又分为三类;2.1.1 记数值用:如表所示,事先将项目层别,查检的结果以正记或者画记的方式登记于相关的栏内.2.1.2 计量值用:如表所示检查表的特性属计量值时,将测定结果登记于相关组,以掌握分布情形等.2.1.3位置类用:如表所示,将查检的对象置于相当的位置,以掌握缺点发生于何部位以及多少等.2.2 点检用:将对应的点检项目事先记录于表上,并据以点确认.3.检查表的作法3.1院对要收集的数据,须掌握的事等项目要先明确.3.2决定检查项目检查项目依早目的可有各种选定,基本上可分以下五类,1)生产活动的五要素别:作业者,机械,材料,生产方法,环境.2)时间类别,日,星期,上下午等.3)现象类别:不良现象,不良位置现象,事故等.4)部门类别:工程,课,组等.5)确认事项类别:不可忘的事项等.3.3决定样式以能简便达成掌握事实目的的样式为原则.例如 1)欲知查检项目相互关联发生情况时用矩阵格子型.2)欲知查检项目的集中倾向,数据全检,分布情形时用次数检查型.3)\欲知对象位于何位置时发生的缺点情形时用图形式.4)所定的事有无忘记,遗漏,可否确认时用点检式.3.4 决定数据收集,方法,登记并实施收集数据.3.5 记上其它必要事项:检查表标题(展示目的)期间,工程名,品名,测定者等.3.6 制作检查表应易于记录数据: 使记录取不致有遗漏,且对全体情况易于掌握和了解.且对问题的差异,重点易于解析.4.检查表的优点:记录数据情报不费工夫,问题点易于掌握;记录后,易于一看即了解整体的情况.因此易于采用适当的处理方法,可以层别数据资料,有利于分类收集统计解析.5.检查表活用的步骤5.1 目的明确化:明确收集数据的目的,数据若只止于收集并无意义,须根据数据采取改善措施才有好处,因此收集好的数据应如何应用必须想好.5.2 检查表的选择:有前述的多种种类,应以(易于收集,登记数据和整理活用)为要点.5.3 制作检查表:具体设计检查表,宜多听取有关人员的意见,使能达到收集数据的目的及可易于登记,整理活用地设计,并也预先考虑决定好由谁,何时,何处,以什么方法收集什么数据等.5.4 查检的实施:利用检查表,好好观察有关对象,查检登记.5.5 由检查表的数据作数据分析:整理统计分析检查表数据,要分析时可活用QC七大手法.5.6 原因的明确化:由检查表数据的解析结果找出发生变异,不良或缺点的原因.5.7 对策的实施:想出支除上述步骤发掘到的原因对策并实施.5.8 效果的掌握:收集对策后的结果数据,并整理统计分析,确认对策效果.5.9 标准化:对改善有效的方法应该反应于标准的重要性,必要性,及正确内容施以教育训练,使有关人员遵守它.表1.1 计数值用检查表表1.2 计量用检查表二. 柏拉图1.什么是柏拉图:为了对发生频次从最高到最低的项目进行排列而采用的简单图示技术.一建立在巴雷特原理基础上,认为多数不合格及其引起的损失是由相对少数原因引起的,通过区分最重要的与较次要的项目,可用最少的努力获取最佳的改进效果.2.柏拉图的种类:2.1.分析现象用柏拉图:与不良结果有关,用来发现主要问题:2.1.1 质量:不合格,故障,顾客报怨,退货,维修等.2.1.2 成本:损失总数,费用等2.1.3 交货期:存货短缺,付款违约,交货拖延等2.1.4到安全:发生事故,出现差错等2.2到分析原因用柏拉图:这类柏拉图与过程因素有关,用来发现主要问题2.2.1 操作者:班次,组别,年龄,经验,熟练情况以及个人本身因素;2.2.2 机器:机器,设备,工具,等;2.2.3 原材料:制造商,工厂,批次,种类;2.2.4作业方法:作业环境,工序先后,作业安排,作业方法.2.3 分类方法不同,得到不同柏拉图.通过不同的角度观察问题.把握问题实因质,需要用不同的分类方法进行分类.3.作用:通过分析柏拉图可看出采取行动的顺序;不良,失误等的总数有多少?它们的大小顺序是如,,,何分布的?在多大程度上减少其中的哪一件.可望在总体上收到多大的效果?可对报告团,记录,成果等进行确认;可查清不良,故障的原因等.4.柏拉图使用步骤4.1 确定所要调配的问题以及如何惧收集数据4.1.1库确定调查问题的类型,如不合格项目,损失金额,事故等到4.1.2 确定时间4.1.3性确定哪些数据是必要的,数据如何分类,如按不合格类型,时间等4.1.4到确定收集数据的方法,以及在什么时候收集4.2成电路设计记录表,将数据填入表中计算4.3作图5.例:用柏拉图分析方便面面饼的品质善状态5.1 确定调配问题的分类:面饼偏重,面饼偏轻,花型不良,块型不良,油炸不良,异物,色泽不良,品评不良;确定时间:2003年3月.5.2 数据收集及分析;各项目数据按大小排列,并求累积数,及累积比率.5.3分析:从响图中可看出面饼偏重是面饼品质状态的主要不良因素,应对其朝晖行分析,查找偏重形成的原因,可以运用QC手法中的其他方法进行数据的收集和处理.5.4 经分析对策,进行改进后,于4月份在基数相同的情况下又进行了柏拉图分析,与3月份对比如下:面饼偏重的情况减少了115次.三.因果图1.什么是因果图书馆因果图就是当一个问题的特性(结果)受到一些原因的影响时,我们将这些原因予以整理,成为有相关关系的图形.简言之就是针对造成某结果的确良诸多原因,以有系统的方式表达结果与原因之间的关系,并设法使用图解法找出这些原因来.因果图又叫石川图或鱼骨图..(如附图)因果图适合于下列情况下使用要将茫然不清的问题变得清楚的时候,使许多可能发生关系明确化,而欲追求重要原因时,帮当改善问题时,如欲追求问题特性的可能原因以及造成此等到原因的原因.并使用权其系统化后,因果图可以说是很有用的手法.如此,对于影响问题的要因先掌握之后,对问题的改善方能助益.2.因果图的作法2.1院确定结果:针对要解决的问题想出评价项目,此评价项目能具体地衡量该问题的改善和度以作为问题特性.2.2 绘制骨架:特性写在右边,自左画一粗横箭头线代表.2.2.3写下大骨并以□框起来,加上箭头的大分枝到粗横线,工作现场的大骨一般常用的是5 M(人员,机械,材料,方法,测定).2.4 大骨的中骨写下来,就各大骨的范围内研讨产生该问题的特性要因是什么,作为中骨,并以箭头画向大枝.2.5中骨的小骨写下来,中骨的再深一层的小骨是什么,必须写下来,用小枝连到中枝.2.6 圈出重要原因,检查有无遗漏,确认有无遗漏之要因,有遗漏者即追加,然后从目前对问题特性影响比较大的是那些要因,圈选四之六项.2.7 列明相关事项,如制作目的,制作者,对象工程名,作此因果图的年月日等.3. 制作因果图的注意事项3.1集思广益的制作:在制作因果图过程中,QC小组全体成员的积极参与,充分的交换意见,即真正做到集思广益,是至关重要的.可以运用脑力激荡法.33.2 特性和原因尽可能表述的简洁具体:不要用长篇文章来表述,只用一两句短语表述出来.特性和要因(结果和原因)关系需采用大家都能理解的表述形式.3.3 更具体地追查原因:反复的问为什么,不仅只注意大骨,中骨,追查要因须深入到小骨,细骨的层次.3.4 按现象分别作成因果图问题特性要具体表示朵针对什么作因果图.宜先就改善目的所在,即特性.予以明确化,如提高制品品质,减少不良(A,零件不良率,B,零件的尺寸变异)等具体表示为宜,对可能原因都予以收集,有时认为不可能的影响原因,实际上却是很重要的要因,所以宜利用脑力激起术,使有关人员一起贡献智慧,协力制作因果图以免遗漏为要,为避免必要的要因遗漏,视情况可作工程顺序因果图,或设备顺序因果图特性要因分析再分析.3.5 一个问题要解决,有时只作一因果图是不够具体深入,故视必要情况必针对重点项目筇各别为更具体的确良特性分别作因果图.并追根究底的探讨其原因.并将原因记录本下来,有助于问题的分析改善.4.因果图的活用4.1用来解析工序的问题,发现改善点:因果图内容能详实正确,则异常的发生时就不致于原因不明,同时因果图应该灵活运用,必要时,需作适当的增修,使之切合实际,这是为要使技术达到存储和提高,所以必需使用的重要方法.4.2 因果图可应用于记录用检查表的运用:把因果图中列举的要因做为检查项目,每天进行记录管理,可以发现哪种要因对特性产生着巨大的影响.把产生较大影响的要因作为主要要因进行对策.4.3 可用于工序管理或针对管理点的管理,可以发现工序的管理项目等.4.4 可用于教育培训:通过画因果图可以理解特性和要因(结晶果和原因)的因果关系.同时,通过此类活动,能够提高科学地追究课题究竟在哪里的能力.经由有关人员在提出个人经验或技术的相互讨论研究后,使用权每位参加的人员因此可获得新知,达到学习的效果.5. 例:用因果图分析油炸棕榈油品质不良四.层别法1.什么是分层法:是指分门别类地收集数据以找出其间差异的方法.通常将根据所具有的共同点或特点(如不良的现象或原因等)把全部数据分面几组的做法称为分层.分层可以说是收集和整理数据时所必须遵循的一种基本思考方法.分层的思考方法也被下列的一些手法采纳:*柏拉图是把分层后的数据表示为柱图进而按大小顺序排列,标出累计曲线后所形成的图. *因果图也是对原因系列(要因)按大骨,中骨,小骨,进行分层后形成的.*记录用的数据表也对数据进行分层,可以方便的收集数据.2.分层的方法2.1 明确分层对象:进行分层时,原则上必须选择对特性(结果)产生影响的要素作为分层的标准2.2设计收集资料的表格;利用检查表收集和记录资料;2.3整理数据并绘制相应图表.比较分析的最终的推论;23.例:以时间分层,2.3月份的油耗图3.1书馆数据列表3.2绘制层别图3.3分析:每月中旬10-15日油耗较高.控制较差,应注意在此时间段内加强管理,月初和月末的控制较理想.五.散布图1.什么是散布图是成对的2 种数据之间关系状况的调查图.所谓成对的两面三刀种数据,指的是从其中的1种数据可以得出性质不同的第2种数据这一情形.散布图的作法:收集两面三刀种对应的相关数据,至少30对;找出数据中的X.Y的最大与最小值.将被认为是原因的要素置于横轴上,设为X;将被认为是结果的要素置于纵轴上,设为Y/散布图的使用方法观察点的分布是呈右上倾斜方向,还是呈右下倾斜方向.呈右上倾斜方向时X增加了Y也增加了:正相反;呈右下倾斜方向时X增加发Y也随之减少.负相关.观察倾斜方向上的分散程度是多少,分程度小,表明相关关系强.观察倾斜方向上的分散程度是多少.分散程试大,表明相关关系弱.4.例: 恒温和面实验的温度与和面加水量之数据图.六.直方图1.什么是直方图:直方图也被称为数次表,即沿横轴以各组次数为高度.在每一组距上画一矩形所绘成之图形.根据所收集到的数据可以计算出平均值,标准差.并可以测知其分配形态.订定规格界限或作规格比较.2.直方图的作法:2.1 制作次数分配表2.1.1达式用检核表收集资料(样本N为50组以上),并记录于纸上.统计表上的资料很多.少则几十,多则上百,都要一一记录下来.其总数以N表示.2.1.2 找出最大值与最小值;全距®最大值最小值为2.1.3确定组数:K=1.决定各组之上下组界.组界精密度测定值勤的单位/22.1.5计算组距中心点上组界+下组界)/22.1.6计算平均值勤,标准差1.17以纵轴显示每一数值之发生次数.2.1.8 做次数分配表.2.2制作直方图2.2.1书馆将次数方配表图表化.以横轴表示数量的变化,纵轴表示次数.2.2.2 纵轴及横轴取适当的单位长度,再将各组之组界分别标在横轴上,各组界应等距离.2.2.3以各组内的次数为高.各组之组距为底,在每一组上画成一矩形,则完成直方图3.直方图的用途3.1把握分布的形态:直方图最基本的使用方法是把握分布的形态.3.3 调查分散和偏离的原因:通过比较用4M等分层的直方图,可了解分散和偏离的原因. 3.3通过与规格相比较,可了解是否有问题:记入规格值后,就可以了解相对于规格的分散,不良的发生状况.3.4 研究改善前后的效果:将其用于解决工作现场的问题后,就能很清楚地了解平均值和分散的改善.4.例:90克方便面面饼重量直方图.4.2 计算相关数值:如最大,最小值,组界,组中点,平均值,标准差,频数等.4.3 绘制直方图4.4分析:工序偏差过大,重量的分布已超出了规定的上,下限.必须进行工序改善,全数筛选.如果可能的话,应扩大规格.七.控制图1.什么叫图表:'所谓图表,指"使数据结果一目了然的,对数据图表化的形式">1.1图表的交锋果:可以从众多的信息中对想要说明的事情(目的)进行概括,简单的表示出来.能够更快地读取信息.可以准确无误的采取必要的措施;能够让对方有兴趣地阅读.1.2图表的种类1.2.1型折线图:表示随时间地变化1.2.1柱形图:比较数量的大小1.2.3饼状图:了解明细(比例)1.2.4 带形图: 了解明细(比例)和每个项目的大小关系1.2.5不着雷达图:用雷达形式表示每个项目的大小比较2.什么是控制图:推移图的主要功能,是能够看出数据随时间变化而发生变化的情形.从折线的高低就可以知道品质之状况,如果在力图上再加上中心线及3 的上下管制界线即成为控制图.3.控制图的种类13.1计量值管制图:它所依据的数据,都是由量具实际量测而得知.如,长度,重量.成份等,特性均为连续性质.最常用为下列四种:3.1.1平均值与全距管制图3.1.2平均值与标准差管制图31.3书馆中位数与全距管制图3.1.4书馆个别值与移动全距管制图3.2计数值管制图:它所依据的数据,都是不可连续读取的数据,如:不良数,缺点数等间断数据均属此类,最常用为下列四种.3.2.1 不良管制图QC 新手法一、层别法1、何谓层别法2、为何要用层别法3、层别角度和注意事项二、查检表1、何谓查检表2、为何要用查检表3、查检表分类4、如何设计查检表5、如何设计查检表6、练习三、柏拉图1、何谓柏拉图2、为何要用柏拉图3、柏拉图之作法及应用4、练习四、直方图1、何谓直方图2、直方图的作法及应用3、练习五、特性要因图1、何谓特性要因图2、为何要用特性要因图3、如何作特性要因图4、练习六、推移图1、何谓推移图2、为何要用推移图3、推移图的作法4、练习七、散布图1、何谓散布图2、为何要用散布图3、散布图的作法八、管制图1、何谓管制图2、制程变动的原因3、管制图的种类4、x一P管制图的作法加强过程质量控制提高工艺管理水平加强过程质量控制提高工艺管理水平一、切实做好过程策划工作,提高工艺工作的准确性过程策划是过程质量控制的重要内容,是确保各产品质量形成过程按程序文件的规定、程序和方法在受控状态下长期有效运行的一项重要工作。
旧QC七大手法
旧QC七大手法●旧七大QC手法品管七大手法是常用的统计管理方法,又称为初级统计管理方法。
它主要包括控制图、因果图、相关图、排列图、统计分析表(调查表)、数据分层法、散布图等所谓的QC七工具。
一、因果分析图因果分析图是以结果作为特性,以原因作为因素,在它们之间用箭头联系表示因果关系。
因果分析图是一种充分发动员工动脑筋,查原因,集思广益的好办法,也特别适合于工作小组中实行质量的民主管理。
当出现了某种质量问题,未搞清楚原因时,可针对问题发动大家寻找可能的原因,使每个人都畅所欲言,把所有可能的原因都列出来。
所谓因果分析图,就是将造成某项结果的众多原因,以系统的方式图解,即以图来表达结果(特性)与原因(因素)之间的关系。
其形状像鱼骨,又称鱼骨图。
概念与用途:因果图是一种用于分析质量特性(结果)与可能影响质量特性的因素(原因)的一种工具。
它可用于以下几个方面:(1)改善分析。
(2)管制制程;(3)制作操作标准;(4)实施品管教育。
许多可能的原因可归纳成原因类别与子原因,画成形似鱼刺的图,所以该工具又称鱼刺图。
因特图的分类A、整理问题型鱼骨图(各要素与特性值间不存在原因关系,而是结构构成关系)B、原因型鱼骨图(鱼头在右,特性值通常以“为什么……”来写)C、对策型鱼骨图(鱼头在左,特性值通常以“如何提高/改善……”来写)制作鱼骨图分两个步骤:分析问题原因/结构、绘制鱼骨图。
1、分析问题原因/结构。
A、针对问题点,选择层别方法(如人机料法环等)。
B、按头脑风暴分别对各层别类别找出所有可能原因(因素)。
C、将找出的各要素进行归类、整理,明确其从属关系。
D、分析选取重要因素。
E、检查各要素的描述方法,确保语法简明、意思明确。
分析要点:a、确定大要因(大骨)时,现场作业一般从“人机料法环”着手,管理类问题一般从“人事时地物”层别,应视具体情况决定;b、大要因必须用中性词描述(不说明好坏),中、小要因必须使用价值判断(如…不良);c、脑力激荡时,应尽可能多而全地找出所有可能原因,而不仅限于自己能完全掌控或正在执行的内容。
QC七大手法简介
称“石川图”。
19
特性要因图的分类
追求对策型:针对目标找对策。怎样才能达成目标? 追求原因型:针对问题找原因。为什么会这样?
20
作图步骤
• 简明扼要地规定结果,即规定需要解决的质量问题; • 规定可能发生的原因的主要类别,这时可以考虑下列因素作为因 素的主要类别:数据和信息系统、人员、机器设备、材料、方法、度 量和环境等; • 开始画图,把“结果”画在右边的矩形框中,然后把各类主要原 因放在它的左边,作为“结果”框的输入; • 寻找所有下一个层次的原因并画在相应的枝上,继续一层层地展 开下去。
30
9.数据应能获得层别的情报。 10.数据收集若非当初所想的,应重新检讨查检表。 11.查检项目、时间、单位…等基准应一致,以利
分析。 12.尽快呈报结果给相关人员。 13.数据搜集应注意随机性、代表性。 14.过去、现在的查检记录,应适当保管。 15.查检表记录完成后,可用柏拉图加以整理。
31
2
200.00%
7
200.002%00.00%
根据不良项目分层,结果如下:
现象描述 保护胶不良 信息面黑点 裂片 信息面划伤
暗 纹 /水 纹 /云 纹
边缘碰伤 粘 片 ,粘 胶 拉丝
合计
数量 7193
878 713 240 236 182 159
31 9632
8
根据机台号分层,结果如下:
机
台
号
4#
策为止; 5. 对分析出来的所有末端原因,都应到现场进行观察、测量、试验等
加以确认。
因果图常同柏拉图、对策表联合起来应用。
22
实例-噪声超标因果图
QC新旧七大手法对照图
●
7.管制图 品 管 新 七 大 手 法 1.关连图 2.亲和图 3.系统图 4.矩阵图 5.矩阵数据解析法 6.过程决定计划图 7.箭线图 脑力激荡法
● ● ● ● ● ● ● ● ● ● ● ● ● ● ●
图示法 思考法 思考法 树状图法 行列法 坐标分析 思考法 网状图法 思考法
控制制程变异 关系清楚 归纳适当,服务业常用 因果关系明确 评价须正确 量化比较须客观 过程考虑周全 注意顺序与预订进度 自由创意
手法区分
使用特点 检查项目需周全 纵横坐标的相关性 不同性质的区别 可以规格或标准值比较 能显示问题重点 由 大 至小 显示 , 制 造业 常 用
品 管 七 大 手 法
1.检查表 2.散布图 3.层别法 4.直方图 5.柏拉图 6.因果图
行列法 坐标法 思考法 ● 图示法 图示法 图示法
●
●
● ● ●
运用 QC 七大手法与新 QC 七大手法解决问题对应表
区 分
各种手法
问题解决
1 定 义 Βιβλιοθήκη 题2 检 讨 问 题 ●
3 发 掘 问 题
4 因 果 确 认 ● ●
5 目 标 制 定
6 分 析 原 因 ●
7 制 订 对 策
8 决 策 分 析
9 实 施 改 善
10 效 果 确 认
11 标 准 化
12 技 续 改 进
品管(QC)七大手法之散布图
↑Y
→X (5)無相 關
→X (6)無相關
(7)負相關(強)
(7)負相關(中度)
(7)負相關(弱)
散布图制作注意事项
❖ 注意事項: 1.注意是否有異常點存在. 2.是否有假相關.
3.是否有必要層別.
•層別後的散佈圖-範例:菜包的柔軟度
y
柔
純糯米
軟
度
↑
糯米、在來米
各半
0
x
→水份
純在來米 純在來米
散布图电脑案例制作
目录 1.散布图定义 2.散布图功用与用途 3.散布图的制作 4.散布图案例
散布图定义
定义: 把互相有關連的對應數據,在方格紙上
以縱軸表示結果,以橫軸表示原因;然後 用點表示出分布形態,根據分布的形態來 判斷對應數據之間的相互關係。
散布图功用与用途
❖ 散布图的功用与用途:
1.檢定兩變數間的相關性。 2.從特性要求尋找最適要因。 3.從要因預估特性水準。
1.开启Execl档,将两个因素之数据进行整理; 2.在工具栏中直接点击图表或是插入工具,点击图表; 3.在图表导向中标准类型中选中XY散点图; 4.点击数据区域,选择EXECL档中整理的两个因素数据; 5.完成,生成图表,并右键点图表选项,将标题,XY填
入; 6.图表着色,完成。
人數:30人 製 作:江老師
35 21
製作日:4/3
33
(kg) 體 重 31
120 122 124 126 128 130 132 134 136 138 140
身高(cm)
散布图的判读
↑Y
↑ Y
↑Y
→X ( 1)正相關(強)
→X (2)正相關(中度)
新旧QC七大手法区别(1)
新旧QC七大手法/区别新QC七大手法1. 关联图法--TQM推行, 方针管理, 质量管制改善, 生产方式,生产管理改善2.KJ法--开发, TQM推行, QCC推行, 质量改善3. 系统图法--开发, 质量保证, 质量改善4.矩阵图法--开发, 质量改善, 质量保证5.矩阵开数据解析法--企划, 开发, 工程解析6. PDPC法--企划, 质量保证, 安全管理, 试作评价, 生产量管理改善, 设备管理改善7. 箭法图解法--质量设计, 开发, 质量改善老七种工具:调查表、排列图、因果图、散布图、分层法、直方图、控制图。
新七种工具:关联图、亲亲和图(KJ法、A型图解)、系统图(树图)、矩阵图、网络图、PDPC法、过程决策图法)、矩阵数据解析法。
不同的方法有不同的作用。
这里篇幅有限,我就简单说下鱼骨图吧。
希望对你有帮助。
其实企业中发布会用的最多的就是鱼骨图(因果图)了,直观明了,我们公司常做发布会,用的都是这方法。
一般会结合5w2h分析方法使用。
这里不能贴上来图,其他的你就百度里就有一堆鱼骨图了。
鱼的几个刺一般都用来代表人、机、料、法、环。
之后从几个刺下面细分出来一些其他的原因,逐条分析、去掉非要因。
最终剩下来的就是影响问题的要因了。
其实做过一次后就会很简单了。
至于图嘛,这里不能粘上来。
给你个链接吧,里面PPT介绍的很详细。
图也很丰富。
最后我想说的是,哥们,俺说了很多很累。
请给分吧第一章概述一、起源新旧七种工具都是由日本人总结出来的。
日本人在提出旧七种工具推行并获得成功之后, 1979年又提出新七种工具。
之所以称之为“七种工具”,是因为日本古代武士在出阵作战时,经常携带有七种武器,所谓七种工具就是沿用了七种武器。
有用的质量统计管理工具当然不止七种。
除了新旧七种工具以外,常用的工具还有实验设计、分布图、推移图等。
本次课程,主要讲的是QC七大手法,而SPC(管制图)是QC七大手法的核心部分,是本次培训的重点内容。
QC七大手法之散布图
5.
)
41
1、收集成对的数据
收集生产相对稳定状态下的淬火温度值 30个, 并收集与淬火温度相对应的产品硬度30 个。 收集的数据应大于30对,否则,太少 图形的相关性不明显,判断不准确 . 当然也不能太多,增加计算的工作量。 制成下表。
51
2、整 理 成 数 据 表
序 号
1 2 3 4 5 6 7 8 9
)和∑ ( X’ + Y’ ) 2。
4.
计算L X’ X’ 、 L Y’ Y’ 、 L X’ Y’ 。 L X’ X’ = ∑ X’2 - N
L Y’ Y’ = ∑
Y’2 -
( ∑ Y’) 2 N (∑X’ )(∑ Y’) N
181
L X’ Y’ = ∑ X’ Y’ -
相关系数判断法
计算相关数据(γ )。
淬火 温 度X
810 890 850 840 850 890 870 860 810
硬度 Y
47 56 48 45 54 59 50 51 42
序 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淬火 硬度 温 Y 度X
840 870 830 830 820 820 860 870 830 52 51 53 45 46 48 55 55 49
横轴和纵轴的长度 应基本相等,以便于分 析相关关系
X
71
Y
4、打 点:
Y
60
55
50 45 40
810
830
850
870
将表中各组数据 一一对应地在坐 标中标识出来。 若有两组数据完 全相同,则可用 两重圈“◎”标 识,若有三组数 据完全相同,则 X 可用三重圈标识。 890
QC七大手法--(散布图)讲义
4
依據製作散佈圖的步驟: (1)步驟1已完成 (2) 找出數據中的最大值與最小值 ,並求出R
最大值-最小值=R
硬度 熔燒溫度
59-42=17 890℃-810℃=80℃
(3)參考R,設定刻度組數,在座標軸上標上刻度。從數據表可看出硬度隨著熔燒溫度變化而變化,則我們可 以設X代表熔 燒溫度,Y代表硬度。
圖D
步 伐
‧‧
‧‧‧‧‧‧‧‧ ‧
‧
‧ ‧ ‧
‧ ‧
‧‧ ‧‧ ‧‧
‧
‧‧
3.不相關(無關)
溫度
濕度
Y的變化與X毫無關係的情形,X與Y之間無關係,必須再調查除了X以外的原因。如氣壓與溫度,見圖E。
圖E
‧‧
溫 度
‧
‧ ‧ ‧‧ ‧‧ ‧ ‧‧
‧ ‧ ‧ ‧
‧ ‧
‧
‧ ‧
‧ ‧
‧
‧
‧ ‧
氣壓
圖F
記 憶
‧‧‧‧‧‧‧‧‧‧‧‧‧‧‧‧‧‧‧‧‧‧
‧‧ ‧
‧ ‧‧ ‧‧‧‧‧‧‧‧‧
‧‧
‧
年齡
4.曲線相關
作記號的點會呈現某種特定形狀。X與Y並沒有呈直線定比例的變化,但是點的並列方法卻有一定的傾向。
如20年19齡/7與/3記憶,見圖F。
3
5.
零相關,如圖G 圖G
...................................
五.實例製作散佈圖
820
4
55
860
14
54
880
24
51
860
5
48
820
15
43
840
25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QC(旧)七大手法之六——散布图(scatter diagram)第一小节散布图的观察分析一.定义散布图,也称散点图、相关图,散布图法又称为相关图法,QC要掌握的是平面散布图,是指通过分析研究两种因素的数据(成对出现)之间的关系,来控制影响产品质量的相关因素的一种有效方法(图示技术)。
散布图是研究成对出现的两组数据之间关系的图示技术。
在生产实际中,往往是一些变量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它们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在一定条件下又相互转化。
有些变量之间存在着确定性的关系,它们之间的关系,可以用函数关系来表达,如圆的面积S=πr2,有些变量之间却存在相关关系(即统计关系),即这些变量之间既有关系,但又不能由一个变量的数值精确地求出另一个变量的数值,如钢铁材料强度与含碳量之间的关系,车间的照明度与IPQC的测量误差之间的关系,人的身高与体重之间的关系等,这种统计关系只能用统计技术去研究,即将这两种有关的数据列出,用点子打在坐标图上,然后观察这两种因素之间的关系,这种图就是散布图或相关图,对散布图的分析称为相关分析。
散布图中所分析的两种数据之间的关系,一般有三种:可以是特性与原因的关系,即特性——原因(结果——原因);也可以是某一特性与另一特性的关系,即特性——特性(结果——结果);还可以是同一特性的两个原因之间的关系,即原因——原因。
散布图分析法,是适用范围较广的一种数理统计方法。
只要生产或试验中,存在着一些变量共处于一个共同体中,并且它们的关系又是不能用函数表示的非确定性关系,就可以运用散布图法来分析其是否具有相关关系以及这种关系的密切程度(即相关系数大小)。
若同时存在的不只是两个变量,而是多个变量,则可以两两分别作散布图来加以分析。
当然,也可用正交试验设计方法来对多变量(因素)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并求得它们之间的最优配合。
注:用相关图法,可以应用相关系数r、回归分析等进行定量的分析处理,确定各种因素对产品质量的影响程度。
如果两个数据之间的相关程度很大,那么可以通过一个变量的控制来间接控制另外一个变量。
一般两组变量之间可能存在的关系有函数关系、相关关系和不相关三种情况。
相关关系是普通存在的,而函数关系仅是相关关系的特例。
质量是一种随机现象,在产品实现的过程中,存在两类因素影响产品质量的特性,其一是随机性因素(偶然性因素),其二是系统性因素(非随机性因素即确定性因素)。
在一定生产力水平下,随机性因素是不可观测和不可控无须控制的因素,在这种因素作用下产品质量特性的变化不会超出允许的界限(公差),产品质量符合要求。
而系统性因素是确定性因素,是构成生产过程的必要条件,可观测可控制,发生异常变化,产品质量特性则会超出允许的界限,产品质量将不会符合要求。
因此,在质量管理中,观测和控制这些决定产品质量特性是否符合要求的系统性因素,是一项重要的控制活动。
产品质量特性与影响因素的关系,可能没有确定的函数关系,但却具有某种关联,即原因和结果的关系。
如何确定影响产品质量特性的因素之间存在的相关关系?能否通过控制相关因素达到控制产品质量的目的?这就是散布图要回答的关键问题。
二.散布图的作图过程第一步:将需要研究是否有关系的两种数据收集30组或对(至少30对)以上,并一一对应地填入数据表:第二步:在坐标纸上画出纵坐标轴Y 和横坐标轴X ,并找出X 轴和Y 轴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分别给予适当的标度(定);纵坐标越往上取值越大,横坐标越往右取值越大,横坐标上数据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之间的宽度,应与纵坐标上数据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之间的长度基本相等(不可相差太大),以便于分析相关关系。
若所分析的两种数据之间的关系是特性和原因的关系,则通常以X 轴表示原因数据(或称为自变量),以Y 轴表示特性数据(或称为因变量);若两种数据之间是两种特性的关系,或同一特性的两种原因之间关系,则通常以X 轴表示较易测定的那种特性或原因的数据,以Y 轴表示较难测定的特性或原因的数据。
第三步:将一一对应的数据,用坐标点在图上表示出来(即描点)。
若有两组数据完全相同,则可用两重圈⊙表示;若有三组数据完全相同,可用三重圈◎表示或⊙3,依此类推。
第四步:填入必要的项目:图名、取样时间、取样方法、测定方法、测定仪器、观测者、环境条件、数据组数量、XY 轴名称及单位等。
(以上為電腦繪圖)皮帶速度X9.01010 1020 1030 1040 1050 5.0 6.0 7.0 8.0 工程別: 製品名: 日 期: 製錶者:三.散布图的观察分析(六种形式)注意:研究相关关系必须包括相关性质(正相关、负相关)和相关程度(强相关、弱相关)两个方面。
(1).对照典型散布图例法(是散布图分析法中最粗略的分析法,只适用于较明显的相关关系的情况) 根据测量的两种数据作出散布图后,就可以从散布图上点子(云)的分布状况,看出这两种数据之间是否有相关关系,以及关系的密切程度。
散布图的基本形式有六种:Y因素 (5)無相關關係(不相關) (6)非線性相關(曲線相關) X 因素X 因素 Y 因素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r =0 r =0 如:氣壓與溫度产品质量与工厂规模如:人的記憶與年齡人对财富的追求与幸福指数X ,Y 無法表示關係,即X 與Y 不存在相關關係,說明X 不是影響Y 的因素 X 變化,Y 也變化但不成線性關係,而是呈現一種曲線關係 Y因素 (3)強負相關 (4)弱負相關 X 因素 X 因素Y 因素 · · · · · · · ·· · · · ·· · · ···· ··· r ≈-0.9 r ≈-0.6 如:投資率與失業率 员工的OJT 与不良率 如:人的血壓與年齡做好品管与学历X 增大時Y 顯著減小,分佈帶窄,說明X 是影響Y 的主要因素 X 增大時Y 大致減小(即減少不明顯),分佈帶寬,說明X 是影響Y 的因素,但不是唯一因素 Y因素(1)強正相關 (2)弱正相關 X 因素 X 因素Y 因素 · · · · · · · · · · ·· · ··· ··· ·· · · · ·· · · ·r ≈0.8 r ≈0.6如:汽車馬力與載重 合金含碳量与强度 如:人的體重與身高 IPQC 检验失误与车间的光照度 X 增大時,Y 顯著增大,分佈帶窄,說明X 是影響Y 的主要因素 X 增大時,Y 大致增大(即增大不明顯),分佈帶寬,說明X 是影響Y 的因素,但不是唯一因素如果具有线性相关关系即(1)、(2)、(3)、(4),那就可以通过控制比较容易控制的因素,来达到控制难以控制的因素。
观察散布图时,应注意以下几种情况:1.应观察是否有异常或离群的点出现,如图中有A 点和B 点就是两个异常点2.散布图如果处理不当也会造成假像。
如上图左所示,若将X 的范围只局限在中间的那一段,则在此范围内看,Y 与X 似乎并不相关,但从整体看,Y 与X 事实上相关关系还是比较密切的。
3.应注意必要的分层。
如上图右所示,从散布图上看Y 与X 之间的相关关系似乎很密切,但若仔细分析一下数据,发现这些数据原是来自三种不同的条件,或者说这些点子可以分成三个不同的层次A 、B 、C 。
从每个层次中考虑,X 与Y 实际上并不相关。
对于这种情况,在作散布图时就应事先进行正确的分层处理。
否则可能做出错误的判断(这是因为在不分层时,有时从整体上看观察不到两因素间的相关性,但分层后却出现相关关系;反之,也可能在不正确的过细分层情况下看不出因素的相关性,而从整体上观察却存在相关关系。
4.数据太少(少于30组),易发生误判(故数据的收集,不得少于30组,50-100组最佳)。
5.要有适宜的取值范围。
作散布图时,应根据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工作经验,合理确定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否则也会导致错误的分析结论。
散布图的相关性规律的运用范围也必须限于观测值数据范围内,任意扩大相关判断范围将造成结论错误,当取值范围不同时,应再做相应的试验与分析。
YX XY————————————————————————————·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局部与整体的散布图 应分层处理的散布图ABC XY 对于异常点,应查明原因,它是由于测量错误造成的,还是由于生产或实验条件的突然变化造成的?如果经调查后,表明它是由于不正常的条件或错误造成的,例如是A 点,就应将它剔除。
对于那些找不出明显原因的“异常点”,应慎重处理。
它们很可能包含着未认识到的其他规律,如B 点,由于对应于较大的X ,很可能此时Y 与X 的关系就不是线性关系了。
····· · · · ·· B· · ···A ·6.通过散布图可以对变量间的相关趋势做出估计,但是由于缺乏客观的统一的判定标准,可靠性较差,还只能说是一种定性判断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