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 根系活力测定(4种)
实验四 根系活力的测定

实验四根系活力的测定一、意义根系是植物对水分和矿质营养的主要吸收器官,同时又是植物体中重要物质如氨基酸、激素等物质合成、同化、转化的器官,因此根的生长情况和活动能力直接影响植物个体的生长情况、营养水平和产量水平等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在科学研究中常把根系的呼吸强度、阳离子代还量(CEC)、对有色物质的吸附量和ATP酶的活性等作为作物根系活力的指标。
二、测定原理TTC(2,3,5-氯化三苯基四氮唑)的氧化态是无色的,可被氢还原成不溶性的红色三苯基甲月朁(TTF)。
具有活力的组织和细胞在呼吸作用中,脱氢酶催化底物氧化脱氢产生NADH、NADPH 等还原性物质,当TTC渗入组织或细胞时呼吸过程产生的还原物质可将其还原成TTF(红色),组织或细胞被染成红色。
死细胞无呼吸,不发生这样的氧化还原反应。
应用这一原理,可根据组织或细胞染色情况来检测种子、花粉、根系等的活力。
植物根引起的TTC还原,可因加入琥珀酸、延胡索酸、苹果酸得到加强;而被丙二酸、碘乙酸所严重抑制。
还原强度(即根系活力强弱)可用TTF的生成量来表示。
TTF在485 nm 处有吸收峰,用乙酸乙酯提取后测定OD485,通过标准曲线计算TTF的生成量,用单位时间内单位根重产生的TTF表示根系的活力。
三、仪器设备1.分光光度计;2.分析天平(感量0.1mg);3.托盘天平(感量0.1 g);4.温箱;5.研钵:1套;6.4 cm漏斗:2 个;7.量筒10 mL:1 个;8.刻度移液管:0.5 mL、2 mL、5 mL;9.10 mL容量瓶(或10 mL具塞刻度试管):8个;10.试管架:1 个;11.石英砂适量;12.高型称量瓶(30×60 mm):2 个。
四、试剂1.乙酸乙酯(分析纯);2.连二亚硫酸钠(Na2S2O4),分析纯,粉末;3.1 %TTC溶液:准确称取TTC 1.0000 g,溶于少量水中,定容到100 mL,用时稀释至需要浓度;4.0.1 mol ·L -1 pH 7.5磷酸缓冲液;5.1 mol ·L -1 硫酸:用量筒取比重1.84的浓硫酸55 mL,边搅拌边加入盛有500 mL蒸馏水的烧杯中,冷却后稀释至1000 mL;6.0.4 mol ·L -1琥珀酸:称取琥珀酸4.72 g,溶于水中,定容至100 mL。
测定植物根系活力的方法

测定植物根系活力的方法植物根系活力是指植物根系吸收、传导和利用水分、营养物质以及对土壤环境进行适应的能力。
根系活力的测定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植物生长发育和适应能力的情况,同时指导我们合理地进行植被管理和栽培。
以下是测定植物根系活力的几种方法:1. 简易Auslander土柱法。
如其名,Auslander土柱法是一种方法简单、不需高级设备的测定植物根系活力的方法。
该方法主要是通过植物根系对土壤环境的响应,来判断根系活力的强弱。
具体操作方法为:将要测定的植株的根系在浇透水的土壤内生长2-4天,之后将其整株拔起,然后根据根系的发育程度、数量、长度等来评估根系活力的强弱。
该方法简单易行,操作简便,但其缺点在可能存在误判的可能性。
2.根系形态分析法。
根系形态分析法是通过对植物根系形态结构的观察,来判断其根系活力的强弱。
该方法适合于观测植物在不同环境下的根系结构变化,比如不同土壤类型、水分营养等而导致的根系形态上的适应性变化。
具体测定内容为:利用根系分叉角度、根毛数量、根长、分散程度等指标来评估根系活力的强弱。
该方法操作简便,可以直观地观察植物根系的形态变化。
3. 马琦森氏(Markson)芽生长理论测定法。
马琦森氏芽生长理论测定法是一种直接测定植物根系活力的方法,与前面两种方法略有不同。
该方法的基本理论是当植物叶和根的生长速度趋于相等时,表明根系的活力非常强。
为测量生长速度,该方法首先需要在芽顶茎部投射一个小光斑,之后再测量芽生长长度的变化。
与前面两种方法相比,马琦森氏芽生长理论测定法操作难度较大,但它可以直接反映出植物根系的生长速度。
4.直接收获法。
直接收获法可以理解为野外调查法。
该方法不针对单一植物进行定量测定,而是利用长期收获和观察的数据分析出根系生长的数量、长度和生长速度。
根第一原则:土壤性质的差异和分布引起根的差异在根领域尤为明显。
如草地表土CO_2分压的变化,山间度坡对气温、风速、光照和土壤水分的影响均可引起根的各种变化。
实验 植物根系活力的测定

实验植物根系活力的测定植物根系是活跃的吸收器官和合成器官,根的生长情况和活力水平直接影响地上部的生长和营养状况及产量水平。
本实验学习测定根系吸收面积和活力的方法。
一、根系总吸收面积和活跃吸收面积的测定【原理】根据植物矿质吸收的理论,植物对溶质的最初吸收具有吸附的特性,并假定这时在根系表面均匀地覆盖了一层被吸附物质的单分子层,因此可以根据根系对某种物质的吸附量来测定根的吸收面积。
常用甲烯蓝作为被吸附物质,它的被吸附量可以根据供试液浓度的变化用比色法准确地测出。
已知1mg甲烯蓝成单分子层时所占面积为1.1m2,据此即可求出根系的总吸收面积。
当根系在甲烯蓝溶液中已达到吸附饱和而仍留在溶液中时,根系的活跃部分能把原来吸附的物质吸收到细胞中去,因而继续吸附甲烯蓝。
从后一吸附量求出活跃吸收面积,可作为根系活力指标。
【仪器与用具】分光光度计1台;100ml烧杯3只;50或100ml量筒1个(依根系大小而定);吸量管1ml 1支,10ml 1支;试管(15×150mm)10支;容量瓶1000ml 1个,100ml 1个;吸水纸适量;试管架1个。
【试剂】0.0002mol/L甲烯蓝溶液:精确称取74.8mg甲烯蓝(C16H18N3SCl·3H2O),加水溶解,定容至1000ml。
此溶液每ml含甲烯蓝0.0748mg。
0.010mg/ml的甲烯蓝溶液:用刻度吸管吸取0.0002mol/L甲烯蓝13.37ml定容至100ml,摇匀即成。
【方法】1.植物材料的准备本实验最好采用水培或砂培植物,以获得完整而无损伤的根系。
玉米根系发达,是较好的材料。
如无水培、砂培试材,也可用盆栽植物,用水将盆土仔细冲净后使用。
田间栽培的材料因不可能无损地挖出全部根系,最好避免在正式试验中使用。
2.甲烯蓝溶液标准曲线的制作取试管7支编号,按表14-1次序加入各溶液,即成甲烯蓝系列标准液。
表14-1 各试剂加入顺序试管号 1 2 3 4 5 6 70.01mg/ml甲烯蓝溶液(ml)蒸馏水(ml)甲烯蓝浓度mg/ml 010190.001280.002460.004640.006820.008100.01以第1管(水)为参比在分光光度计下比色,取波长660nm,读出光密度,以甲烯蓝浓度为横坐标,光密度为纵坐标绘成标准曲线。
根系活力测定

实验14 植物根系活力的测定植物根系是活跃的吸收器官和合成器官,根的生长情况和活力水平直接影响地上部的生长和营养状况及产量水平。
本实验学习测定根系吸收面积和活力的方法。
一、根系总吸收面积和活跃吸收面积的测定【原理】根据植物矿质吸收的理论,植物对溶质的最初吸收具有吸附的特性,并假定这时在根系表面均匀地覆盖了一层被吸附物质的单分子层,因此可以根据根系对某种物质的吸附量来测定根的吸收面积。
常用甲烯蓝作为被吸附物质,它的被吸附量可以根据供试液浓度的变化用比色法准确地测出。
已知1mg甲烯蓝成单分子层时所占面积为1.1m2,据此即可求出根系的总吸收面积。
当根系在甲烯蓝溶液中已达到吸附饱和而仍留在溶液中时,根系的活跃部分能把原来吸附的物质吸收到细胞中去,因而继续吸附甲烯蓝。
从后一吸附量求出活跃吸收面积,可作为根系活力指标。
【仪器与用具】分光光度计1台;100ml烧杯3只;50或100ml量筒1个(依根系大小而定);吸量管1ml 1支,10ml 1支;试管(15×150mm)10支;容量瓶1000ml 1个,100ml 1个;吸水纸适量;试管架1个。
【试剂】0.0002mol/L甲烯蓝溶液:精确称取74.8mg甲烯蓝(C16H18N3SCl·3H2O),加水溶解,定容至1000ml。
此溶液每ml含甲烯蓝0.0748mg。
0.010mg/ml的甲烯蓝溶液:用刻度吸管吸取0.0002mol/L甲烯蓝13.37ml定容至100ml,摇匀即成。
【方法】1.植物材料的准备本实验最好采用水培或砂培植物,以获得完整而无损伤的根系。
玉米根系发达,是较好的材料。
如无水培、砂培试材,也可用盆栽植物,用水将盆土仔细冲净后使用。
田间栽培的材料因不可能无损地挖出全部根系,最好避免在正式试验中使用。
2.甲烯蓝溶液标准曲线的制作取试管7支编号,按表14-1次序加入各溶液,即成甲烯蓝系列标准液。
表14-1 各试剂加入顺序试管号 1 2 3 4 5 6 70.01mg/ml甲烯蓝溶液(ml)蒸馏水(ml)甲烯蓝浓度mg/ml 0100 190.001 280.002 460.004 640.006 820.008 100.01以第1管(水)为参比在分光光度计下比色,取波长660nm,读出光密度,以甲烯蓝浓度为横坐标,光密度为纵坐标绘成标准曲线。
实验四 根系活力的测定

实验四根系活力的测定一、意义根系是植物对水分和矿质营养的主要吸收器官,同时又是植物体中重要物质如氨基酸、激素等物质合成、同化、转化的器官,因此根的生长情况和活动能力直接影响植物个体的生长情况、营养水平和产量水平等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在科学研究中常把根系的呼吸强度、阳离子代还量(CEC)、对有色物质的吸附量和ATP酶的活性等作为作物根系活力的指标。
二、测定原理TTC(2,3,5-氯化三苯基四氮唑)的氧化态是无色的,可被氢还原成不溶性的红色三苯基甲月朁(TTF)。
具有活力的组织和细胞在呼吸作用中,脱氢酶催化底物氧化脱氢产生NADH、NADPH 等还原性物质,当TTC渗入组织或细胞时呼吸过程产生的还原物质可将其还原成TTF(红色),组织或细胞被染成红色。
死细胞无呼吸,不发生这样的氧化还原反应。
应用这一原理,可根据组织或细胞染色情况来检测种子、花粉、根系等的活力。
植物根引起的TTC还原,可因加入琥珀酸、延胡索酸、苹果酸得到加强;而被丙二酸、碘乙酸所严重抑制。
还原强度(即根系活力强弱)可用TTF的生成量来表示。
TTF在485 nm 处有吸收峰,用乙酸乙酯提取后测定OD485,通过标准曲线计算TTF的生成量,用单位时间内单位根重产生的TTF表示根系的活力。
三、仪器设备1.分光光度计;2.分析天平(感量0.1mg);3.托盘天平(感量0.1 g);4.温箱;5.研钵:1套;6.4 cm漏斗:2 个;7.量筒10 mL:1 个;8.刻度移液管:0.5 mL、2 mL、5 mL;9.10 mL容量瓶(或10 mL具塞刻度试管):8个;10.试管架:1 个;11.石英砂适量;12.高型称量瓶(30×60 mm):2 个。
四、试剂1.乙酸乙酯(分析纯);2.连二亚硫酸钠(Na2S2O4),分析纯,粉末;3.1 %TTC溶液:准确称取TTC 1.0000 g,溶于少量水中,定容到100 mL,用时稀释至需要浓度;4.0.1 mol ·L -1 pH 7.5磷酸缓冲液;5.1 mol ·L -1 硫酸:用量筒取比重1.84的浓硫酸55 mL,边搅拌边加入盛有500 mL蒸馏水的烧杯中,冷却后稀释至1000 mL;6.0.4 mol ·L -1琥珀酸:称取琥珀酸4.72 g,溶于水中,定容至100 mL。
根系活力的测定[TTC法]
![根系活力的测定[TTC法]](https://img.taocdn.com/s3/m/ac8ec1ea5727a5e9846a619d.png)
操作同上
取出根吸 干水分
与3~4ml乙酸乙酯和少 量石英砂在研钵内磨碎
查标准曲线,求 四氮唑还原量
空白试验作参比测 红色提取液移入试管且 485nm下吸光度 用乙酸乙酯定容到10ml
精品课件
五、实验根鲜重)/h) = [根重(g)×时间(h)]
精品课件
根系活力的测定[TTC法]
制作人:刘新 单 位:生命科学学院 植物生理学教研室
精品课件
理解植物根系活力的内涵
一、实验目的 掌握根系活力测定的原理与方法
合成氨基酸和植物激素 (ABA、CTK、GA等)
H2O 无机盐
根的生长情况和活力水平直接影响地上部的生长和营养状况及产量 测定根系活力,为植物营养研究提供依据。
丙二酸 碘乙酸
抑制
精品课件
三、实验材料
水培或砂培小麦、玉米等植物根系。
精品课件
四、实验步骤—制作TTTCT含C量(标μg)准曲线
0.25m
Na2S2O4 L
25
乙酸乙酯 0.50m L
50
1.00m L
100
1.50m
L
150
乙酸乙酯作 参比,测定 485nm下 光密度值, 绘制标准曲
线
2.00m
六、思考题
1.植物的根与地上部分有何关系? 2.反应中加入硫酸、琥珀酸或延胡羧酸、苹
果酸各起何作用? 3.测定根系活力时最好选择根的哪个部位?
为什么? 4.为什么要以杀死根系作为空白对照?
精品课件
吸取0.25mL
加少许 乙酸乙 L
200
TTC加入10mL Na2S2O4 酯定容 容量瓶
精品课件
四、实验步骤—0.5g测根尖定样品根系活力与此同时
根系活力测定方法

根系活力的测定[TTC法]植物根系是活跃的吸收器官和合成器官,根的生长情况和活力水平直接影响地上部的生长和营养状况及产量水本。
本实验练习测定根系活力的方法,为植物营养研究提供依据。
一、原理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是标准氧化电位为80mV的氧化还原色素,溶于水中成为无色溶液,但还原后即生成植物根系是活跃的吸收器官和合成器官,根的生长情况和活力水平直接影响地上部的生长和营养状况及产量水本。
本实验练习测定根系活力的方法,为植物营养研究提供依据。
一、原理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是标准氧化电位为80mV的氧化还原色素,溶于水中成为无色溶液,但还原后即生成红色而不溶于水的三苯甲腙,生成的三苯甲腙比较稳定,不会被空气中的氧自动氧化,所以TTC被广泛地用作酶试验的氢受体,植物根系中脱氢酶所引起的TTC还原,可因加入琥珀酸,延胡索酸,苹果酸得到增强,而被丙二酸、碘乙酸所抑制。
所以TTC还原量能表示脱氢酶活性并作为根系活力的指标。
二、材料、设备仪器及试剂(一)材料:水培或砂培小麦、玉米等植物根系。
(二)仪器设备:1. 分光光度计;2. 分析天平(感量);3. 电子顶载天平(感量);4. 温箱;5. 研钵;6. 三角瓶50ml;7. 漏斗;8. 量筒100ml;9. 吸量管10ml;10. 刻度试管10ml;11. 试管架;12. 容量瓶10ml;13. 药勺;14. 石英砂适量;15. 烧杯10ml、1000ml。
(三)试剂:1. 乙酸乙酯(分析纯)。
2. 次硫酸钠(Na2S2O4),分析纯,粉末。
%TTC溶液准确称取,溶于少量水中。
定容到100ml。
用时稀释至各需要的浓度。
4. 磷酸缓冲液(1/15mol/L,pH7)。
5. 1mol/L硫酸用量筒取比重的浓硫酸55ml,边搅拌边加入盛有500ml蒸馏水的烧杯中,冷却后稀释至1000ml。
6. L琥珀酸称取琥珀酸,溶于水中,定容至100ml即成。
三、实验步骤(1)TTC标准曲线的制作取%TTC溶液放入10ml量瓶中,加少许Na2S2O4粉摇匀后立即产生红色的甲月替。
根系活力的测定

• 4、在做有根烧杯的同时加做一组无根的空的对照,按步 骤2、3操作,作为α-萘胺自动氧化比值,在结果中减去部 分数值 α-萘胺氧化总量:a初-a终 (c)
利用分光光度计测得: 液变成红色,再用蒸馏水定容到25ml,在20-
对水分和无机盐类的吸收
根对α-萘胺的氧化能力与其呼吸强度有密切关系。
a =0.169 a =0.302 实验仪器 分光光度计,分析天平,量筒,移液管,容量瓶
1有3报3 道认d为=初αb-初萘-胺b终的=氧-0化. 本质就是过氧化物终酶的催化作用。
x/根鲜重×min=0. 初
终
d=b初- b终=-0.179
2、吸取2ml待测液放入25ml容量瓶中,加入10ml蒸馏水,再在其中加入1%对氨基苯黄酸各1ml,室温放置5min,待混合液变成红色,
y=c-d=0.046 代入方程y=0.1446x+0.024 再用蒸馏水定溶到25ml,在20-60min内510nm处比色,读取OD值,在标准曲线上查得相应α-萘胺浓度
吸取2ml溶液,用于测定α -萘胺含量,将剩余的8ml 溶液,置于抽屉中30min
后再进行测定
• 2、吸取2ml待测液放入25ml容量瓶中,加入10ml蒸馏水, 再在其中加入1%对氨基苯黄酸各1ml,室温放置5min,待 混合液变成红色,再用蒸馏水定溶到25ml,在20-60min内 510nm处比色,读取OD值,在标准曲线上查得相应α-萘胺 浓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TTC又名红氮四唑,标准氧化还原电位为-80mv。 3. 三苯基甲腙(TTF triphenyl formazan)红色 4. TTC是用HCl配制的,当它溶于水中,pH为3~5,因此要
加入等体积的0.1M pH7.5的磷酸缓冲液(该实验用的为 1/15)。这样反应液的pH为6.8左右。如不用,TTC反应 液过酸,会杀死根。另外TTC加磷酸缓冲液后要避光,最 好临时配制使用,在暗处保存时间要短。否则见光会变红, 影响反应的准确性。
在试管中加入95%乙醇至5 mL刻度线 ,沸水水浴抽提10 min,冷却后用95%乙醇定容至5mL刻度线 (如果颜色深可 以增加体积,以便比色,两个处理定容体积一致),溶液混 匀后,在530 nm处测定吸光值(水为空白比色)。根据OD 值计算根系相对活力(B÷A) ×100%。
2. Evans blue : A、B两组分别0.3 g根尖段放入15ml试管中 (标号为EA、EB),加入6 mL0.125% Evans blue 染色液 染色,15min后将Evans blue染色液倾倒回公用烧杯(回 收!!),随后用水充分洗净根系表面色素(冲洗3-5次)。
实验原理
1. TTC法:
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是标准的氧化还原色素, 其氧化态无色并溶于水,还原态则是不溶于水的三苯 基甲腙(TTF)红色物质,它在空气中不会自动氧化、 相当稳定。根系细胞中脱氢酶(如琥珀酸脱氢酶) (或活细胞的NADH,NADPH)可பைடு நூலகம்为TTC的氢供体, 从而将TTC还原为TTF。外加琥珀酸可增强TTC的还原。
3. FDA方法※
FDA :二乙酸荧光素(Fluoresencein diacetate,母液为 5 mg/mL的FDA DMSO溶液,储存在0℃) FDA是一种非极性酯类物质,可以通过质膜进入细胞质, 在细胞内酯酶的作用下水解脱去酯基团后在490-500 nm 激发光下产生绿色荧光。 FDA (2µg/mL)被普遍用于细胞活力的测定 活力低的细胞具有较低的酯酶活性,因此绿色荧光较弱
实验步骤
将幼苗分为两组: 一组为对照(处理A );另外一组根 系浸没于沸水浴 20 min(处理B)。A、B两组处理结 束后分别剪取根尖段(一般2cm),用吸水纸吸干表 面水分,备用(估称一下重量)
注意:地上部需保留,作为下一次实验的材料
1. TTC法:A(Control)、B(Treatment, 热伤害)两组分别称取 0.30 g根放入15 mL刻度试管(带盖的塑料离心管),在试 管中加入10mL反应液(0.4%TTC溶液和0.067mol/L磷酸缓 冲液的等量混合液,pH6.8) ,(盖盖)混匀,在37ºC水浴 中反应1 h(水浴浸没反应体系液面)。随后加入0.5 mL 2 M H2SO4中止反应(混匀),2min 后排干试管中的溶液,并用 水冲洗2次(防止根丢失、冲掉)。
制作标准曲线:
吸取0.4%TTC(0.4g/100mL)溶液0.2ml放入10mL容量瓶; 加少许(大约至少半大的大豆) Na2S2O4粉末,摇匀后产 生红色的TTF,再用95%乙醇定容至刻度摇匀(相当于 TTC 80g/mL)。从其中分别取0.25、0.5、1.0、1.5、 2.0ml置于5个10ml容量瓶中,用95%乙醇定容至刻度。此 时TTC含量分别为2、4、8、12、16g/mL。以95%乙醇 为空白,用分光光度计在530nm波长下测定光密度。以光 密度为横坐标、以TTC含量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3. FDA方法※
剪去小麦根尖(6条)浸泡在1mL(浓度为2µg/mL )
的FDA溶液15分钟 去离子水清洗附着染料后,放在荧光显微镜下进行观察 摄影(Leica荧光显微体视镜,激发光490nm); FDA母液为储存在0℃、5 mg/mL的FDA DMSO溶液 荧光显微镜在C1007
4. 碘化丙啶分子荧光法
Reference: De Cnodder et al., 2005. Regulation of cell length in the Arabidopsis thaliana root by the ethylene precursor 1-aminocyclopropane-1-carboxylic acid: a matter of apoplastic reactions. New Phytol, 168: 541–550
将处理好的植物根尖样品放进1mL(3μg/mL)的PI溶 液之中10 min , 取出后用去离子水冲净3-4次, 置于荧光显微镜下,在546 nm波长激发紫外光下观 察、拍照。
注意: 奇数组做FDA荧光法 偶数组做PI分子荧光法
注意事项
1. 根所能引起的TTC的还原可因及入琥珀酸、延胡索酸、苹 果酸得到加强。而被丙二酸、碘乙酸所严重抑制。
死细胞因为不具有酯酶活性所以不会发出绿色荧光。
Reference: Ishikawa S and Wagatsuma. 1998. Plasma membrane permeability of root-tip cells following temporary exposure to Al ions is a rapid measure of Al tolerance among plant. Plant Cell Physiol, 39(5):516-525
2. Evans blue染色法
是一种检测细胞死活的染料 质膜完整性可以通过对Evans Blue的吸收情况来衡量 Evans Blue只能透过被破坏后透性增加的质膜进入细胞, 而正常细胞的质膜则可以阻止Evans Blue的进入
Reference: Yamamoto et al., 2001. Lipid peroxidation is an early symptom triggered by aluminum, but not the primary cause of elongation inhibition in pea roots. Plant Physiol, 125:199-208
实验10 植物根系活 力的测定
实验目的
植物根系是水分和矿质营养的主要吸收器官,也是多种物 质(如氨基酸、植物激素、生物碱等)的同化、转化或合 成的重要器官,因此,根系的生长发育状况和根系的活力 强弱将直接影响植物的生命活动,根系活力是植物生长的 重要生理指标之一。 试验测定方法的多样性、实用性与可靠性 如:TTC、Evans blue、萘胺法、FDA、甲烯蓝法、PI等方法
定性观察: 从A、B两组管中分别取出2个根尖段(仅1CM,余 放回),在体式显微镜下观察根尖部分着色情况(在C1007 操作)。
定量测定:将上述洗净根系表面色素根系分别加入3 mL N,N二甲基甲酰胺 中1 h,混匀,于600 nm处测定溶液吸光值。 根据OD值计算根系相对活力: 计算[(B-A) ÷A]×100%值。
2. Evans blue
染料,质膜完整性、生物膜的通透性
图1 不同伤根处理后根尖Evans blue 染色图 Figure 1 The cell viability test determined by Evans blue staining in
roots tips after different root damage 0.1mol·L-1的HCl预处理(F)、根尖浸与65°C水浴中2 h预处理(C)
不同浓度Al处理后三 个品种小麦根尖细胞 活力的变化 A:扬麦9号; B:Scout 66; C:Atlas 66;
µmol/L
4. 碘化丙啶分子荧光法
根尖质膜完整性测定:通过不透膜的分子荧光探针碘化丙 啶(Propidium iodide, PI)来完成。 PI能够与核苷酸相结合,通过用来标记失去膜完整性的细 胞(De cnodder等,2005),活细胞不被标记。 将处理好的植物根尖样品放进3μg/ml的PI溶液之中,10min 后取出冲净,立即置于荧光显微镜下,在546 nm波长激发 紫外光下观察、拍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