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五+根系活力的测定
根系活力的测定(–萘胺氧化法)target=_blank

根系活力的测定(–萘胺氧化法)target=_blank根系活力的测定(α-萘胺氧化法) 与过氧化物酶活性的测定09050321 孙蕾蕾 09050322 余浣莎一、实验目的1、掌握α-萘胺法测定根系的活力2、观察重金属胁迫对根系活力的影响3、掌握比色法测定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原理和步骤二、实验原理1、植物根系能氧化α-萘胺,可通过测定溶液中未被氧化的α-萘胺的量,定量测定根系活力。
2、在有过氧化氢情况下过氧化物酶能使愈创木酚氧化生成茶褐色物质,该物质在470nm处有最大吸收,可用分光光度计测OD470的变化来测定活力。
三、实验步骤1、取50ug/mL的α-萘胺和磷酸缓冲液各25mL,于三角瓶中混匀,须根系洗净吸干,取0.5g浸入三角瓶,同法处理无根系对照组,5min后从两瓶中各取2mL,按步骤3做第一次测定。
2、将两三角瓶置于25度恒温瓶避光保存60min后,各取2mL,按3做第二次测定。
3、取2mL培养液加10mL水混匀,再依次加入1mL对氨基磺酸与1mL亚硝酸钠,混匀,观察溶液颜色变化,再定容至25mL。
室温25min 后,于510nm处测定吸光度(OD)值。
4、标准曲线的制备:以50ug/mL的α-萘胺溶液为母液,配制40、30、10、5、0ug/mL的溶液各10mL。
各取2mL,按照步骤3分别反应,并测定OD值。
以OD值为纵坐标,浓度为横坐标,绘制α-萘胺溶液的标准曲线,或者根据浓度与OD值关系直接计算回归方程。
5、分别查对标准曲线,或利用回归方程直接计算出实验组与对照组溶液实验前后对应的α-萘胺溶液浓度。
6、提取野菱叶片(去主脉)的酶液。
7、现配反应混合物,即50m LpH6.0磷酸液+28ul愈创木酚+19ul H2O2(30%)8、取两只比色杯,1只加3mL反应液+0.2mL磷酸缓冲液,调零。
另一只加3mL反应液,加0.2mL酶液,立即开始计时,每隔10s读数1次。
直至OD470≥1.00。
根系活力的测定实验报告

根系活力的测定实验报告
《根系活力的测定实验报告》
根系是植物的重要器官之一,它承担着吸收水分和养分的功能,同时也是植物生长的重要支撑。
因此,了解根系活力对于研究植物生长发育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深入了解根系活力的测定方法,我们进行了一项实验。
实验方法:
1. 实验材料:本实验选取了小麦种子作为实验材料。
2. 实验步骤:
a. 将一定数量的小麦种子放入含有适量水的培养皿中,让其在恒温恒湿的条件下进行发芽。
b. 在小麦种子发芽后,选取相同大小的小麦幼苗,将其根系放入适量的生理盐水中浸泡一段时间。
c. 将浸泡后的小麦根系取出,用酒精进行漂白处理,然后将其放入含有适量三氧化二砷的溶液中浸泡。
d. 观察小麦根系的活力情况,并记录下根系的长度、数量和形态等数据。
实验结果:
经过实验测定,我们得到了小麦根系的活力数据。
通过对比实验前后小麦根系的长度、数量和形态等数据,我们可以清晰地了解到小麦根系的生长情况。
在实验中,我们发现浸泡后的小麦根系长度有所增加,数量也有所增加,形态也更加健康。
实验结论: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成功测定了小麦根系的活力情况。
根据实验结果,我们可
以得出结论:浸泡处理可以促进小麦根系的生长,增强其活力。
这为我们进一步研究植物生长发育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总结:
根系活力的测定是研究植物生长发育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实验测定,我们可以了解根系的生长情况,为进一步研究提供重要数据支持。
希望本次实验结果能够对相关领域的研究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实验 植物根系活力的测定

实验植物根系活力的测定植物根系是活跃的吸收器官和合成器官,根的生长情况和活力水平直接影响地上部的生长和营养状况及产量水平。
本实验学习测定根系吸收面积和活力的方法。
一、根系总吸收面积和活跃吸收面积的测定【原理】根据植物矿质吸收的理论,植物对溶质的最初吸收具有吸附的特性,并假定这时在根系表面均匀地覆盖了一层被吸附物质的单分子层,因此可以根据根系对某种物质的吸附量来测定根的吸收面积。
常用甲烯蓝作为被吸附物质,它的被吸附量可以根据供试液浓度的变化用比色法准确地测出。
已知1mg甲烯蓝成单分子层时所占面积为1.1m2,据此即可求出根系的总吸收面积。
当根系在甲烯蓝溶液中已达到吸附饱和而仍留在溶液中时,根系的活跃部分能把原来吸附的物质吸收到细胞中去,因而继续吸附甲烯蓝。
从后一吸附量求出活跃吸收面积,可作为根系活力指标。
【仪器与用具】分光光度计1台;100ml烧杯3只;50或100ml量筒1个(依根系大小而定);吸量管1ml 1支,10ml 1支;试管(15×150mm)10支;容量瓶1000ml 1个,100ml 1个;吸水纸适量;试管架1个。
【试剂】0.0002mol/L甲烯蓝溶液:精确称取74.8mg甲烯蓝(C16H18N3SCl·3H2O),加水溶解,定容至1000ml。
此溶液每ml含甲烯蓝0.0748mg。
0.010mg/ml的甲烯蓝溶液:用刻度吸管吸取0.0002mol/L甲烯蓝13.37ml定容至100ml,摇匀即成。
【方法】1.植物材料的准备本实验最好采用水培或砂培植物,以获得完整而无损伤的根系。
玉米根系发达,是较好的材料。
如无水培、砂培试材,也可用盆栽植物,用水将盆土仔细冲净后使用。
田间栽培的材料因不可能无损地挖出全部根系,最好避免在正式试验中使用。
2.甲烯蓝溶液标准曲线的制作取试管7支编号,按表14-1次序加入各溶液,即成甲烯蓝系列标准液。
表14-1 各试剂加入顺序试管号 1 2 3 4 5 6 70.01mg/ml甲烯蓝溶液(ml)蒸馏水(ml)甲烯蓝浓度mg/ml 010190.001280.002460.004640.006820.008100.01以第1管(水)为参比在分光光度计下比色,取波长660nm,读出光密度,以甲烯蓝浓度为横坐标,光密度为纵坐标绘成标准曲线。
实验 植物根系活力的测定

实验植物根系活力的测定植物根系是活跃的吸收器官和合成器官,根的生长情况和活力水平直接影响地上部的生长和营养状况及产量水平。
本实验学习测定根系吸收面积和活力的方法。
一、根系总吸收面积和活跃吸收面积的测定【原理】根据植物矿质吸收的理论,植物对溶质的最初吸收具有吸附的特性,并假定这时在根系表面均匀地覆盖了一层被吸附物质的单分子层,因此可以根据根系对某种物质的吸附量来测定根的吸收面积。
常用甲烯蓝作为被吸附物质,它的被吸附量可以根据供试液浓度的变化用比色法准确地测出。
已知1mg 甲烯蓝成单分子层时所占面积为,据此即可求出根系的总吸收面积。
当根系在甲烯蓝溶液中已达到吸附饱和而仍留在溶液中时,根系的活跃部分能把原来吸附的物质吸收到细胞中去,因而继续吸附甲烯蓝。
从后一吸附量求出活跃吸收面积,可作为根系活力指标。
【仪器与用具】分光光度计1台;100ml烧杯3只;50或100ml量筒1个(依根系大小而定);吸量管1ml 1支,10ml 1支;试管(15×150mm)10支;容量瓶1000ml 1个,100ml 1个;吸水纸适量;试管架1个。
【试剂】L甲烯蓝溶液:精确称取甲烯蓝(C16H18N3SCl·3H2O),加水溶解,定容至1000ml。
此溶液每ml含甲烯蓝。
ml的甲烯蓝溶液:用刻度吸管吸取L甲烯蓝定容至100ml,摇匀即成。
【方法】1.植物材料的准备本实验最好采用水培或砂培植物,以获得完整而无损伤的根系。
玉米根系发达,是较好的材料。
如无水培、砂培试材,也可用盆栽植物,用水将盆土仔细冲净后使用。
田间栽培的材料因不可能无损地挖出全部根系,最好避免在正式试验中使用。
2.甲烯蓝溶液标准曲线的制作取试管7支编号,按表14-1次序加入各溶液,即成甲烯蓝系列标准液。
表14-1 各试剂加入顺序试管号 1 2 3 4 5 6 7ml甲烯蓝溶液(ml) 蒸馏水(ml)甲烯蓝浓度mg/ml 010192846648210以第1管(水)为参比在分光光度计下比色,取波长660nm,读出光密度,以甲烯蓝浓度为横坐标,光密度为纵坐标绘成标准曲线。
《植物生理学实验》实验05 根系活力的测定

实验步骤
定性测定 定量测定
定性测定
• 配置反应液 把1%TTC溶液,0.4moL/L琥珀酸钠和磷酸缓冲液按1︰5︰4比 例混合。
• 把根仔细洗净,把地上部分从茎基切除,将根放入三角瓶中,倒入反应液, 以浸没根为度,置37℃左右暗处放1h,以观察着色情况,新根尖端几毫米以 及细侧根都明显地变成红色,表明该处有脱氢酶存在。
• 生成的红色TTF越多,说明酶活性越强, 也表示根系活力越强
• TTC被广泛地用作酶试验的氢受体,植物根系中脱氢酶所引起的TTC还原,可因加入琥珀酸,延胡索酸,苹果酸得到增强, 而被丙二酸、碘乙酸所抑制。所以TTC还原量能表示脱氢酶活性并作为根系活力的指标
实验用品
材料:植物根系 仪器:分光光度计、恒温箱、容量瓶、烧杯、石英砂、研钵、
定量测定
•TTC标准曲线的制作
试管编号
1 2 34 5 6
空白 样品
取1mg/mL (即1%)的TTC 2mL于 100mL容量瓶中,加入2gNa2S2O4 摇匀,加入乙酸乙酯40mL左右剧烈
TTF溶液浓度 (ug/mL)
溶液中的TTC还原量 (ug)
0 2 4 6 8 10 0 20 40 60 80 100
2019-2020学年春季学期
植物生理学实验
红河学院 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陶宏征
实验五 根系活力的测定
实验目的
掌握TTC法测定根系活力的原理和方法
实验原理
根系活力 TTC法测定根系活力的原理
根系活力
• 根系活力泛指跟的吸收与合成的能力,是衡 量根系活动能力强弱的重要指标,可以衡量 根系吸收水分或矿质元素的能力大小,甚至 可以反映地上部分的营养状况以及产量水平。
• 测定根系活力,可为植物营养研究提供依据。 • 在幼根中,脱氢酶活性的强弱与根系活力成
实验五 根系活力的测定

实验五根系活力的测定一、实验目的• 1、理解植物根系活力的内涵• 2、熟悉测定根系活力的方法及测定原理:•二、实验原理TTC被广泛地用作酶试验的氢受体,植物根系中脱氢酶所引起的TTC 还原,可因加入琥珀酸,延胡索酸,苹果酸得到增强,而被丙二酸、碘乙酸所抑制。
所以TTC还原量能表示脱氢酶活性并作为根系活力的指标。
在幼根中,脱氢酶活性的强弱与根系活力成正比。
所以,通过测定脱氢酶的活性,可由脱氢酶活性代表根系活力。
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溶于水中为无色溶液,还原后生成稳定、红色、不溶于水的三苯基甲腙(TTF)。
生成的TTF比较稳定,不会被空气中的氧自动氧化溶于乙酸乙酯,485nm有最高吸收峰三、实验材料及用品实验材料:水培1天葱的根系实验器皿:分光光度计、水浴锅、研钵、漏斗、移液管、比色皿、容量瓶、烧杯、滤纸实验溶液:乙酸乙酯、石英砂、硫代硫酸钠(Na2S2O4)、TTC、磷酸缓冲液、硫酸四、实验步骤1.制作TTC标准曲线将配制好的浓度为0,0.01%,0.02%,0.03%,0.04%的TCC溶液,各取5ml放入比色管中,在哥使馆中加入乙酸乙酯5ml和Na2S2O2粉末少量,摇匀→溶液分层,甲腙位于乙酸乙酯层→取上层乙酸乙酯→485nm比色→标准曲线→记录数据。
2.测定根系活力将根系洗净,搽干表面水分,取0.5g根尖样品(第1份加1mol/L硫酸2ml )→0.5%TTC溶液5ml→磷酸缓冲液5ml→37℃下保温1h→第2份试管加入1mol/L硫酸2ml,以杀死根系作为空白对照→取出根,洗净,吸干水分→与4 ml乙酸乙酯和少量石英砂在研钵内磨碎→红色提取液移入试管且用乙酸乙酯定容到10ml→空白试验作参比测485nm下吸光度→根据标准曲线,求四氮唑还原量。
五、实验现象和结果a、制作标准曲线(显示计算公式及R^2值)01234浓度(mg/ml)OD值00.1570.4180.820 1.187表一 各浓度吸光度值记录表图一 各浓度TTC溶液在485nm下的吸光度曲线图如图一所示,回归方程为y=303.7x – 0.0910, R^2=0.9735把样品吸光度0.021nm代入方程可得x=3.688x10^-4b、计算TTC还原强度和还原量四氮唑还原量(ug)=TTC浓度×提取液总体积(×稀释倍数)=3.688 x 10^-4 x 25=9.22x 10^-3 ug四氮唑还原量(ug)四氮唑还原强度(ug/g(根鲜重)/h)= ———————————[根重(g)×时间(h)]= 9.22x10^3/(0.5x1)=1.844x10^-2六、分析和讨论1.在实验中,进行标准曲线制作步骤时,加入Na S O粉末摇匀后为出现红色,可能是由于溶液本身浓度有偏差和操作时加入的溶液有偏差。
实验植物根系活力的测定

实验植物根系活力的测定植物根系是活跃的吸收器官和合成器官,根的生长情况和活力水平直接影响地上部的生长和营养状况及产量水平。
本实验学习测定根系吸收面积和活力的方法。
一、根系总吸收面积和活跃吸收面积的测定【原理】根据植物矿质吸收的理论,植物对溶质的最初吸收具有吸附的特性,并假定这时在根系表面均匀地覆盖了一层被吸附物质的单分子层,因此可以根据根系对某种物质的吸附量来测定根的吸收面积。
常用甲烯蓝作为被吸附物质,它的被吸附量可以根据供试液浓度的变化用比色法准确地测出。
已知1mg甲烯蓝成单分子层时所占面积为,据此即可求出根系的总吸收面积。
当根系在甲烯蓝溶液中已达到吸附饱和而仍留在溶液中时,根系的活跃部分能把原来吸附的物质吸收到细胞中去,因而继续吸附甲烯蓝。
从后一吸附量求出活跃吸收面积,可作为根系活力指标。
【仪器与用具】分光光度计1台;100ml烧杯3只;50或100ml量筒1个(依根系大小而定);吸量管1ml 1支,10ml 1支;试管(15×150mm)10支;容量瓶1000ml 1个,100ml 1个;吸水纸适量;试管架1个。
【试剂】L甲烯蓝溶液:精确称取甲烯蓝(C16H18N3SCl·3H2O),加水溶解,定容至1000ml。
此溶液每ml含甲烯蓝。
ml的甲烯蓝溶液:用刻度吸管吸取L甲烯蓝定容至100ml,摇匀即成。
【方法】1.植物材料的准备本实验最好采用水培或砂培植物,以获得完整而无损伤的根系。
玉米根系发达,是较好的材料。
如无水培、砂培试材,也可用盆栽植物,用水将盆土仔细冲净后使用。
田间栽培的材料因不可能无损地挖出全部根系,最好避免在正式试验中使用。
2.甲烯蓝溶液标准曲线的制作取试管7支编号,按表14-1次序加入各溶液,即成甲烯蓝系列标准液。
表14-1 各试剂加入顺序试管号1234567ml甲烯蓝溶液(ml)蒸馏水(ml)甲烯蓝浓度mg/ml 010192846648210以第1管(水)为参比在分光光度计下比色,取波长660nm,读出光密度,以甲烯蓝浓度为横坐标,光密度为纵坐标绘成标准曲线。
根系活力_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根系活力是植物根系对环境条件适应能力的重要指标,也是植物生长和发育的基础。
本实验旨在通过测定根系活力,探究不同因素对根系活力的影响,为提高植物产量和品质提供理论依据。
二、实验材料与方法1. 实验材料实验材料选用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种子,品种为“宁麦13”。
2. 实验方法(1)根系活力测定采用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法测定根系活力。
具体步骤如下:① 将小麦种子浸泡在1%的TTC溶液中,在黑暗条件下浸泡24小时;② 将浸泡后的种子取出,用清水冲洗干净,去除多余TTC;③ 将种子均匀铺在滤纸上,置于黑暗条件下,在28℃恒温培养箱中培养24小时;④ 将培养后的种子取出,用蒸馏水冲洗干净,去除多余TTC;⑤ 将冲洗干净的种子放入1%的NaOH溶液中,在黑暗条件下浸泡24小时,使TTC还原产物与NaOH反应生成不溶于水的红色化合物;⑥ 将浸泡后的种子取出,用蒸馏水冲洗干净,去除多余NaOH;⑦ 将冲洗干净的种子放入1%的乙酸乙酯溶液中,用分光光度计在560nm波长下测定吸光度,计算根系活力。
(2)不同因素对根系活力的影响本实验设置以下因素进行探究:① 不同土壤质地(沙土、壤土、黏土)对根系活力的影响;② 不同水分状况(干旱、适量、过湿)对根系活力的影响;③ 不同肥料施用(氮肥、磷肥、钾肥)对根系活力的影响;④ 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生长素、赤霉素、细胞分裂素)对根系活力的影响。
每组实验设置3个重复,每个重复10粒种子。
三、实验结果与分析1. 不同土壤质地对根系活力的影响由实验结果可知,沙土、壤土和黏土三种土壤质地对根系活力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P<0.05)。
在沙土条件下,根系活力显著高于壤土和黏土,说明沙土有利于根系生长和活力提高。
2. 不同水分状况对根系活力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干旱、适量和过湿三种水分状况对根系活力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P<0.05)。
在适量水分条件下,根系活力最高,干旱和过湿条件下根系活力较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五根系活力的测定一、实验目的• 1、理解植物根系活力的内涵• 2、熟悉测定根系活力的方法及测定原理:•二、实验原理TTC被广泛地用作酶试验的氢受体,植物根系中脱氢酶所引起的TTC还原,可因加入琥珀酸,延胡索酸,苹果酸得到增强,而被丙二酸、碘乙酸所抑制。
所以TTC还原量能表示脱氢酶活性并作为根系活力的指标。
在幼根中,脱氢酶活性的强弱与根系活力成正比。
所以,通过测定脱氢酶的活性,可由脱氢酶活性代表根系活力。
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溶于水中为无色溶液,还原后生成稳定、红色、不溶于水的三苯基甲腙 (TTF)。
生成的TTF比较稳定,不会被空气中的氧自动氧化溶于乙酸乙酯,485nm有最高吸收峰三、实验材料及用品实验材料:水培1天葱的根系实验器皿:分光光度计、水浴锅、研钵、漏斗、移液管、比色皿、容量瓶、烧杯、滤纸实验溶液:乙酸乙酯、石英砂、硫代硫酸钠(Na2S2O4)、TTC、磷酸缓冲液、硫酸四、实验步骤1.制作TTC标准曲线将配制好的浓度为0,0.01%,0.02%,0.03%,0.04%的TCC溶液,各取5ml放入比色管中,在哥使馆中加入乙酸乙酯5ml和Na2S2O2粉末少量,摇匀?溶液分层,甲腙位于乙酸乙酯层?取上层乙酸乙酯?485nm比色?标准曲线?记录数据。
2.测定根系活力将根系洗净,搽干表面水分,取0.5g根尖样品(第1份加1mol/L硫酸2ml )?0.5,TTC溶液5ml?磷酸缓冲液5ml?37?下保温1h?第2份试管加入1mol/L硫酸2ml,以杀死根系作为空白对照?取出根,洗净,吸干水分?与4 ml乙酸乙酯和少量石英砂在研钵内磨碎 ?红色提取液移入试管且用乙酸乙酯定容到10ml?空白试验作参比测485nm下吸光度?根据标准曲线,求四氮唑还原量。
五、实验现象和结果a、制作标准曲线(显示计算公式及R^2值)浓度(mg/ml) 0 1 2 3 4 OD值 0 0.157 0.418 0.820 1.187表一各浓度吸光度值记录表图一各浓度TTC溶液在485nm下的吸光度曲线图如图一所示,回归方程为y=303.7x – 0.0910, R^2=0.9735把样品吸光度0.021nm代入方程可得x=3.688x10^-4b、计算TTC还原强度和还原量=TTC浓度×提取液总体积(×稀释倍数) 四氮唑还原量(ug)=3.688 x 10^-4 x 25=9.22x 10^-3 ug四氮唑还原量(ug)四氮唑还原强度(ug/g(根鲜重)/h)= ———————————[根重(g)×时间(h)]= 9.22x10^3/(0.5x1)=1.844x10^-2六、分析和讨论1.在实验中,进行标准曲线制作步骤时,加入Na S O粉末摇匀后为出现红色,可能是由于溶液本身浓度有偏差和操作时加入的溶液有偏差。
2.具有生活力的根在呼吸代谢过程中产生的还原物质能将无色的TTC还原为红色的、且不溶于水的三苯基甲腙,因此在根系活力测定中,产生红色物质,即为甲腙。
七、思考题1、为什么要以杀死的根系作为空白对照,答:在分光光度法实验过程中,样品及标样都加了处理剂,处理剂就可能会含有被测物质,使用空白对照就是去掉除被测物质外所带来的结果误差。
进行对照,可以清晰观测出实验的结果。
2、R^2值需大于0.99,如不符合,请分析原因。
答:本次实验中的R^2为0.9735,小于0.99,存在这个问题可能是因为溶液配制过程中不够准确,导致存在误差。
教你如何用WORD文档 (2012-06-27 192246)转载?标签: 杂谈1. 问:WORD 里边怎样设置每页不同的页眉,如何使不同的章节显示的页眉不同,答:分节,每节可以设置不同的页眉。
文件――页面设置――版式――页眉和页脚――首页不同。
2. 问:请问word 中怎样让每一章用不同的页眉,怎么我现在只能用一个页眉,一改就全部改了,答:在插入分隔符里,选插入分节符,可以选连续的那个,然后下一页改页眉前,按一下“同前”钮,再做的改动就不影响前面的了。
简言之,分节符使得它们独立了。
这个工具栏上的“同前”按钮就显示在工具栏上,不过是图标的形式,把光标移到上面就显示出”同前“两个字来。
3. 问:如何合并两个WORD 文档,不同的页眉需要先写两个文件,然后合并,如何做,答:页眉设置中,选择奇偶页不同与前不同等选项。
4. 问:WORD 编辑页眉设置,如何实现奇偶页不同比如:单页浙江大学学位论文,这一个容易设;双页:(每章标题),这一个有什么技巧啊,答:插入节分隔符,与前节设置相同去掉,再设置奇偶页不同。
5. 问:怎样使WORD 文档只有第一页没有页眉,页脚,答:页面设置,页眉和页脚,选首页不同,然后选中首页页眉中的小箭头,格式,边框和底纹,选择无,这个只要在“视图”――“页眉页脚”,其中的页面设置里,不要整个文档,就可以看到一个“同前”的标志,不选,前后的设置情况就不同了。
6. 问:如何从第三页起设置页眉,答:在第二页末插入分节符,在第三页的页眉格式中去掉同前节,如果第一、二页还有页眉,把它设置成正文就可以了?在新建文档中,菜单―视图―页脚―插入页码―页码格式―起始页码为0,确定;?菜单―文件―页面设置―版式―首页不同,确定;?将光标放到第一页末,菜单―文件―页面设置―版式―首页不同―应用于插入点之后,确定。
第2 步与第三步差别在于第2 步应用于整篇文档,第3 步应用于插入点之后。
这样,做两次首页不同以后,页码从第三页开始从1 编号,完成。
7. 问:WORD 页眉自动出现一根直线,请问怎么处理,答:格式从“页眉”改为“清除格式”,就在“格式”快捷工具栏最左边;选中页眉文字和箭头,格式,边框和底纹,设置选无。
8. 问:页眉一般是---------,上面写上题目或者其它,想做的是把这根线变为双线,WORD 中修改页眉的那根线怎么改成双线的答:按以下步骤操作去做:?选中页眉的文字,包括最后面的箭头?格式,边框和底纹?选线性为双线的?在预览里,点击左下小方块,预览的图形会出现双线?确定?上面和下面自己可以设置,点击在预览周围的四个小方块,页眉线就可以在不同的位置。
9. 问:Word 中的脚注如何删除,把正文相应的符号删除,内容可以删除,但最后那个格式还在,应该怎么办,答:步骤如下:1、切换到普通视图,菜单中“视图”――“脚注”,这时最下方出现了尾注的编辑栏。
2、在尾注的下拉菜单中选择“尾注分隔符”,这时那条短横线出现了,选中它,删除。
3、再在下拉菜单中选择“尾注延续分隔符”,这是那条长横线出现了,选中它,删除。
4、切换回到页面视图。
尾注和脚注应该都是一样的。
10. 问:Word 里面有没有自动断词得功能常常有得单词太长了,如果能设置下自动断词就好了答:在工具―语言―断字―自动断字,勾上,word 还是很强大的。
11. 问:如何将word 文档里的繁体字改为简化字,答:工具―语言―中文简繁转换。
12. 问:怎样微调WORD 表格线,WORD 表格上下竖线不能对齐,用鼠标拖动其中一条线,可是一拖就跑老远,想微调表格竖线让上下对齐,请问该怎么办, 答:选定上下两个单元格,然后指定其宽度就可以对齐了,再怎么拉都行pressAlt,打开绘图,其中有个调整坐标线,单击,将其中水平间距与垂直间距都调到最小值即可。
打开绘图,然后在左下脚的绘图网格里设置,把水平和垂直间距设置得最小。
13. 问:怎样微调word 表格线,我的word 表格上下竖线不能对齐,用鼠标拖动其中一条线,可是一拖就跑老远,我想微调表格竖线让上下对齐,请问该怎么办, 答:可以如下操作:?按住ctl 键还是shift,你have a try?double click the line, try it )?打开绘图,设置一下网格(在左下角)。
使水平和垂直都为最小,试一把~,?press Alt14. 问:怎么把word 文档里已经有的分页符去掉,答:先在工具―― 选项―― 视图―― 格式标记,选中全部,然后就能够看到分页符,delete 就ok了。
15. 问:Word 中下标的大小可以改的吗答:格式―字体16. 问:Word 里怎么自动生成目录啊答:用“格式样式和格式”编辑文章中的小标题,然后插入-索引和目录17. 问:Word 的文档结构图能否整个复制论文要写目录了,不想再照着文档结构图输入一遍,有办法复制粘贴过来吗,答:可以自动生成的,插入索引目录。
18. 问:做目录的时候有什么办法时右边的页码对齐,比如:1.1 标题..........11.2 标题 (2)答:画表格,然后把页码都放到一个格子里靠右或居中,然后让表格的线条消隐就可以了,打印出来就很整齐。
19. 问:怎样在word 中将所有大写字母转为小写,比如一句全大写的转为全小写的答:格式-更改大小写-小写20. 问:在存盘的时候,出现了问题,症状如下:磁盘已满或打开文件过多,不能保存,另开新窗口重存也不管用。
如何解决,答:把word 文档全选,然后复制,然后关掉word,电脑提示你粘贴板上有东西,要不要用于别的程序,选是,然后,再重新打开word,然后粘贴,然后,保存。
21. 问:WORD 中的表格一复制粘贴到PPT 中就散掉了,怎么把WORD 里面的表格原样粘贴到PPT 中,答:1)比较好的方法是:先把表格单独存为一WORD 文件,然后插入,,对象,选由文件创建,然后选中上面的WORD 文件,确定;2)还可以先把表格copy 到excel 中,然后copy 到PPT 中,这个也是比较好的办法;3)可以先做成文本框,再粘贴过去;4)复制粘贴,但是在PPT 中不能粘在文本框里面;5)拷屏,做成图片,再弄到PPT 里面。
22. 问:有没有办法将PPT 的文字拷入WORD 里面,答:另存就可以了。
只要以.rtf 格式另存即可23. 问:word 中图片的分栏如何处理,假如有:1 2 图3 4 这样的结构,我想实现:1 3 图(要横跨两栏)2 4 但是,试了半天总是:1 2 图3 4 怎么办呀,help~答:设置图片格式――版式――高级――文字环绕――环绕方式选上下型――图片位置――对齐方式选居中――度量依据选页面,要先改文字环绕,然后才能改图片位置24. 问:用word 写东西时字距老是变动,有时候自动隔得很开,有时候进入下一行的时侯,上一行的字距又自动变大了,这是为什么,怎么纠正啊, 答:是因为自动对齐的功能,格式――段落――对齐方式可以选。
还有允许断字的功能如果check 上,就不会出现你说的情况了。
25. 问:在使用WORD 的样式之后,如标题1、标题2 之类的,在这些样式前面总会出现一个黑黑的方块,虽然打印的时候看不到,但看着总是不舒服,有没有办法让它不要显示呢, 答:“视图”,,“显示段落标志”,把前面的勾去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