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作业--三十六计--偷梁换柱
《三十六计》之“偷梁换柱”读后感600字
《三十六计》之“偷梁换柱”读后感600字《三十六计》之“偷梁换柱”读后感《三十六计》这本书你读过吗,这是一本浓缩了古代精湛的军事思想和丰富战争经验的书,也是一本“谋略”大全之书。
这本书给我印象最深的还是《三十六计》当中的第二十五计“偷梁换柱”之计。
“偷梁换柱”原是一句成语,比喻用欺骗的手法暗中改变事物的具体内容或者事情的性质。
从这条计策,我不由想起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一件搞笑的事。
那还是我上用小学二年级二年级的时候,爸爸不知道什么喜欢时候喜欢之上了“杯中之物”,没事的时候总喜欢喝上几口,有时喝过了量,还总是和妈妈吵嘴。
于是,我就偷偷的把爸爸的酒瓶藏起来,但无论我藏得多么隐秘,外婆总能轻而易举地找到。
有一天,我突发奇想,无论如何为什么未必把爸爸的酒换成白开水呢?说干就干,我先把酒瓶盖子拧开,这一步就费了我洪荒之力,但功夫不负有心人,瓶盖在我的不懈努力下,最后还是乖乖地“缴械投降”,接着我又把酒瓶里的酒倒出了一半,向里灌入了同样多的白开水,最后才不动声色地把盖子恢复成原样,把瓶盖又放回了原处。
当爸爸又准备喝酒了,我科折粉躲在一旁偷看,爸爸先是倒了一杯,在鼻子下闻了一闻,笑容呈现陶醉之情,一仰脖子,酒下了肚,脸上刚才那种眼神享受的表情却不见了,谢利谢的是满脸疑惑。
紧接着,爸爸又倒了一杯,这次没有一饮而尽,而是慢慢的啜了一小口……马上吐掉了嘴里的酒。
事情败露后,爸爸把我列为第一“犯罪嫌疑人”,对我“严刑拷打”,我深知“坦白从宽,抗拒从严”,只得只好交代了自己换酒的全部“罪行”。
后来,爸爸看我“认罪”态度好,就把我“无罪释放”了。
读了《三十六计》这本书我才知道,对付爸爸的这招从前就叫“偷梁换柱”。
同学们,还等什么,你们也赶快来看看《三十六计》这本书吧。
三十六计
三十六计内容:第一计-瞒天过海:是使用伪装的手段,利用机会,趁对方不注意的时候,出其不意的行动,让人措手不及。
第二计-围魏救赵:利用敌人的精锐去攻打别的国家,当二军相持不下时,趁隙攻占敌方的本土,待敌回国的时候,在途中予以迎头痛击,并把他们消灭掉,这是孙膑的做法。
第三计-借刀杀人:利用矛盾、反间、离间等谋略,巧妙的借用别国的力量,来击败敌人,并能保存自己的实力。
第四计-以逸待劳:乃占有利的形势,一面防止敌人的功击,一面养精蓄锐,等到敌人士气低落的时候,再采取主动攻击的策略。
第五计-趁火打劫:趁着人家的家里失火时,闯入屋内掠夺财物,也就,是说趁着敌人处于危险混乱的时候加以攻击的策略。
第六计-声东击西:利用巧妙的方法诱敌,使敌人产生错觉,再乘机消灭敌人。
第七计-无中生有:所谓无中生有是将没有假装成有,使出虚虚实实的手段,以混淆对方判断的策略。
第八计-暗渡陈仓:此计和声东击西有异曲同工之妙,亦即假装要出兵攻击,诱使敌方注意,集中兵力防备,我方却从另一个方向予以突击。
这即是出其不意,攻其不备的策略。
第九计-隔岸观火:静观对岸火势,按兵不动,不论遇到任何事,就静静的观察变化。
第十计-笑里藏刀:表面上露出笑容,态度和善,使人疏于防备,而自己却秘密策划,准备充份后,一举打败对方,这是表面柔和,却暗藏杀机的策略。
第十一计-李代桃僵:就是舍弃李而获得桃的策略。
也就是用最小的损失得到最大的胜利。
第十二计-顺手牵羊:原来的意思是说,在路上看到一只羊,便顺手把牠牵回去的意思,就是趁对方不注意的时候,把人家的东西拿走。
第十三计-打草惊蛇:以木棍挥打四周的草丛,使躲在草中的蛇惊惶奔走,进而加以捉捕。
当敌情不明时,应切实掌握情况后,再展开行动,如此才不会陷入敌人的埋伏中。
第十四计-借尸还魂:原意是指,已失去的效用东西,又以另外一种方式出现。
第十五计-调虎离山:老虎是山中之王,因此若想打虎,必须要先把老虎从山中引诱出来,所谓虎落平阳被犬欺,因为老虎离开了山区后,威风尽失。
29计偷梁换柱
计谋全集《六十四计》(《三十六计》补缺)第二十九计,偷梁换柱●原书解语频更其阵,抽其劲旅,待其自败,而后乘之。
曳其轮也。
译文:联合对敌作战时,友军与我已呈水火不容之势,为防止友军临阵倒戈,使我遭受灭顶之灾,多次变更友军的阵容,暗中抽走其精锐,待其不战自乱时,乘机兼并他。
如同拉着他的腰带,使他无法脱逃。
●原书批语阵有纵横,天衡为梁,地轴为柱。
梁柱以精兵为之。
故观其阵,则知精兵之所在。
共战他敌时,频更其阵,暗中抽换其精兵,或竟代其为梁柱;势成阵塌,遂兼其兵。
并此敌以击他敌之首策也。
译文:列阵有纵队、横队,前后横队居中的纵队是“天衡”,是阵的大梁,大梁居中的加强纵队为“地轴”,是顶梁柱,大将居中。
阵的梁柱都用主力精锐来部署。
所以,观察对方的列阵,就能知道对方精锐主力的所在位置。
与友军联合对敌作战时,为防止友军临阵倒戈、脱逃,多次变更友军的阵容,暗中抽走它的精锐主力,派我方的非精锐主力去代替它的梁柱,势必造成友军的方阵坍塌,于是乘机兼并友军的部队。
这是合并潜在的敌人再去对敌作战的上策。
●计谋精要偷梁换柱。
比喻暗中耍手段改变事物的内容,以假换真,以柔换刚,以次换优,以达到控制别人的目的。
语出《红楼梦》九七回:“偏偏凤姐想出一条偷梁换柱之计,自己也不好过潇湘馆来,竟未能少尽姊妹之情。
”关键是在友军势必反戈,对我军构成灭顶之灾之际,我方果断实施偷阳换阴之计,使局势转危为安,安如泰山。
有关采取必要措施,防止友军临阵倒戈的军事谋略思想,古代兵书战策少有涉及。
此处勉强从人情事理两方面来追究其思想本源。
(一)人之常情:趋利避害。
人情瞬息万变,事态诡诈百出;知人料事,须洞见先机。
知彼知己,才能万无一失。
《正经·穷变》上说:“未事而先为之备,未形而显为之烛,知彼知己,百不失一;穷其变,斯变穷焉耳。
”意思是:事还没有发生便预先对它有所防备,形还没有显露而能明察它的发展趋势。
了解他人,也了解自己,就能做到万无一失。
36计记忆详解
偷梁换柱
械 ,一面派出精锐骑兵扰乱曹操 , 使其不得安宁。但是 ,袁绍急于南 仅兵多将广 ,经济发达,还同北面 的乌桓、兵 1 万 ,决心 0 攻曹。为了毕其功于一役 ,他派人
把 主力屯 驻黎 阳 ,一 面准 备船 只器
偷梁换柱 ,又作偷天换日,偷 龙换凤,比喻玩弄手段 ,暗中改变 事物的内容或事情的性质。在军事 上 ,就是要设法调动控制敌人,然 后乘机将其制服的一种计谋。从此 计本意看 ,偷梁换柱实施的对象是 友军 ,是一种如何争取、控制和兼 并友军的计谋。但此计在运用中, 往往是针对敌军而行,即想方设法
移 动 ,只 留下颜 良继续 围攻 白马 。 曹操见调 动敌人 精锐 、分 散敌人兵
在此 战中 ,如果 直接去解 白马
这年9 ,曹操回许 ,分兵至 月 官渡 ( 处鸿 沟上游 ,临汴水 )设 防 ,保卫许都。1 月 ,曹操自许 2 都移驻官渡。官渡是许都北面的门 户。曹操鉴于袁绍兵多 ,便选择有 利于己、不利于敌的官渡进行重点 设防 ,阻挡袁军进攻。正当曹操部 署对袁绍作战之时 , 原来依附曹操 的刘备占据下邳 ( 今江苏邳县东 ) 等地,与袁绍呼应 。反对曹操。为
部队解衣卸 甲 ,抛弃物资 ,引诱 袁军。文丑有勇无谋 ,急于为颜良 报仇 ,拼命追赶曹操。待到阵前, 看见到处都是曹军丢弃的辎重、财 物 ,袁军四 散争抢 ,队伍一片混 乱。曹操乘其混乱之机,令6 0 0 骑
兵出击 。斩 杀文丑 ,再次击 败袁绍
表不愿配合袁绍,而张绣率领手下
投降曹操 ,从 而使袁绍 两 面夹击曹 操的企图化作泡 影。 在袁 绍大兵 压境 的情况 下 ,曹
军精锐后 ,扩大了力量。接着 ,又 把汉献帝迎到许 , 。 挟天子以令诸 侯”,占据了政治上的制高点,成 为在北方唯一可以跟袁绍相抗衡的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三十六计》阅读练习题附答案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三十六计》阅读练习题1.反间计疑中之疑。
比之自内,不自失也。
注:疑:疑阵,迷惑对方的布置。
比之:对比、权衡,这里指把握、控制。
自内:在我方。
不自失也:我方没有损失。
翻译:在疑阵中再布疑阵,利用敌方的间谍来施展我方的反间之计,是送上门的好处,我方可以保证万无一失。
1.解释下面的字词。
疑:失:2.解释下列语句。
疑中之疑:3.成语“将计就计”的意思是利用对方所用的计策,反过来对付对方,请说出“反间计”和“将计就计”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4.你觉得施展“反间计”对我方有什么好处?2.反客为主乘隙插足,扼其主机,渐之进也。
注:乘隙插足,扼其主机:把准时机插足进去,掌握他的要害关节之处。
渐之进也:语出《易经·渐》卦。
(渐卦解释见前计②)本卦《彖》辞:“渐之进也。
”意为渐就是渐进的意思。
翻译:借机乘隙,插足对方事务,掌握对方机要;循序渐进,直至控制其首脑机关,反客为主。
1.给下面的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乘.隙插足:() A.趁着 B.把握扼.其主机:() A.掌握 B.扼杀2.解释下面句子的意思。
3.“反客为主”中的“客”和“主”分别指什么?4.“反客为主”在现在比喻什么?3.釜底抽薪不敌其力,而消其势,兑下乾上之象。
注:敌:动词,攻打。
力:最坚强的部位。
势:气势。
兑:阴卦,为柔,为阴势。
乾:阳卦,为刚,为阳势。
翻译:不去直接抗击敌之锋芒,硬接硬拼,而是运用计策间接地逐渐消耗敌人的有生力量,削弱其战斗力,这是《易经·履卦》“兑下乾上”之卦象,以柔克刚的原理。
1.解释下面的词语。
敌:力:势:2.“釜底抽薪”中的“釜”和“薪”分别是什么意思?“釜”:“薪”:3.写出“釜底抽薪”的反义词。
“釜底抽薪”:4.你觉得“釜底抽薪”和“落井下石”的区别是什么?4.借尸还魂有用者,不可借;不能用者,求借。
借不能用者而用之,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
注:有用:有用处借:借助,使用。
不可:不容易匪:非童蒙:幼稚无知、求师教诲的儿童求:求助翻译:才智高于我的人,不为我用;有小智而爱弄巧的人,不可用;愚庸而顺从的人,可用。
语文手抄报内容:如何记住“三十六计”?范文
语文手抄报内容:如何记住“三十六计”?范文“三十六计,走为上计”,这是我们在电影里、小说中常听到、看到的一句话。
这句话原本的意思是说,在和敌人打仗无力抵抗时,以跑开为上策。
现在有时也用来比喻事情棘手不好办就回避开。
三十六计是我国古代兵家计谋的总结。
你知道三十六计分别是什么吗?你知道怎样在最短的时间里记住三十六记吗?读了下面这个故事,你们不但能知道三十六条妙计,还能学到一个妙法来记住三十六计。
有一位学生爱好文史,又有才智。
有一天,他从邓拓的《燕山夜话》里一篇题为《三十六计》的文章中看到三十六计的名目,很感兴趣。
其中有些计策脍炙人口,像空城计、连环计、苦肉计,还有声东击西、调虎离山、金蝉脱壳等。
他想把三十六计熟记下来,可是近四十条计策怎么记得住呢?他把三十六计抄写下来,看来看去一直没想出个巧妙的办法。
这天,他又在拿着抄写的三十六计边看边思索,目光不觉落在桌面的一本唐诗上,他灵机一动:对!从三十六计的每一计中各取一个字,编成一首诗来记,不就容易记住了吗?可是从每一计中取哪个字好呢?又如何串连在一起?这可真得动一番脑筋呢!经过精心地琢磨、推敲,反复地排列组合,终于编成这样一首诗:金玉檀公策,借以擒劫贼;鱼蛇海间笑,羊虎桃桑隔;树暗走痴故,釜空苦远客;屋梁有美尸,击魏连伐虢(guó)。
相传三十六计是檀公辑录的,所以诗的开头是“金玉檀公策”。
这首诗里除了“檀公策”三个字外,每个字都包含了一条妙计,按照诗中的顺序是:金蝉脱壳,抛砖引玉,借刀杀人,以逸待劳,擒贼擒王,趁火打劫,关门捉贼,混水摸鱼,打草惊蛇,瞒天过海,反间计,笑里藏刀,顺手牵羊,调虎离山,李代桃僵,指桑骂槐,隔岸观火,树上开花,暗渡陈仓,走为上,假痴不癫,欲擒故纵,釜底抽薪,空城计,苦肉计,远交近攻,反客为主,上屋抽梯,偷梁换柱,无中生有,美人计,借尸还魂,声东击西,围魏救赵,连环计,假途伐虢。
这真是一诗巧藏三十六计。
同学们,你有更好的办法记住“三十六计”吗?。
36计及白话文解释
36计及白话文解释◎第一计-瞒天过海◎是使用伪装的手段,利用机会,趁对方不注意的时候,出其不意的行动,让人措手不及。
古时有名的有:薛仁贵瞒天过海、太史慈奇谋突围楚、楚庄王示弱灭敌、贺若弼施计渡江等。
◎第二计-围魏救赵◎利用敌人的精锐去攻打别的国家,当二军相持不下时,趁隙攻占敌方的本土,待敌回国的时候,在途中予以迎头痛击,并把他们消灭掉,这是孙膑的做法。
古时有名的有:孙膑围魏救赵。
◎第三计-借刀杀人◎利用矛盾、反间、离间等谋略,巧妙的借用别国的力量,来击败敌人,并能保存自己的实力。
古时有名的有:曹操借孙权杀关羽、郑桓公借刀诛敌。
◎第四计-以逸待劳◎乃占有利的形势,一面防止敌人的功击,一面养精蓄锐,等到敌人士气低落的时候,再采取主动攻击的策略。
古时有名的有:孙膑再败魏军於马陵、陆逊以逸待刘备。
◎第五计-趁火打劫◎趁著人家的家里失火时,闯入屋内掠夺财物,也就,是说趁著敌人处於危险混乱的时候加以攻击的策略。
古时有名的有:刘邦毁约灭项羽、齐国趁虚攻燕、宋襄之仁。
◎第六计-声东击西◎利用巧妙的方法诱敌,使敌人产生错觉,再乘机消灭敌人。
古时有名的有:官渡之战、周亚夫敉平七国之乱。
◎第七计-无中生有◎所谓无中生有是将没有假装成有,使出虚虚实实的手段,以混淆对方判断的策略。
古时有名的有:张巡以稻草人借箭、淝水之战、张仪无中生有。
◎第八计-暗渡陈仓◎此计和声东击西有异曲同工之妙,亦即假装要出兵攻击,诱使敌方注意,集中兵力防备,我方却从另一个方向予以突击。
这即是出其不意,攻其不备的策略。
古时有名的有:韩信明修栈道,暗渡陈仓、吕蒙巧夺荆州、邓文识破敌计。
◎第九计-隔岸观火◎静观对岸火势,按兵不动,不论遇到任何事,就静静的观察变化。
古时有名的有:曹操隔岸观火。
◎第十计-笑里藏刀◎表面上露出笑容,态度和善,使人疏於防备,而自己却秘密策划,准备充份后,一举打败对方,这是表面柔和,却暗藏杀机的策略。
古时有名的有:曹操机智除患、荆轲示好刺秦王、关羽大意失荆州。
偷梁换柱的理解
偷梁换柱的理解“偷梁换柱”这个词啊,听起来就很有趣呢。
一、字面意思这词儿从字面上看,“偷”就是偷偷地、悄悄地,不被人发现地去做一件事;“梁”和“柱”呢,那可是房子很重要的部分,要是把梁和柱给换了,这房子可就危险啦。
所以它的字面意思就是偷偷地把重要的东西给换掉。
比如说,在一些古装剧里,有人想要谋权篡位,就会偷偷地把原来忠诚于皇帝的大臣给换掉,这就有点像偷梁换柱啦。
二、生活中的例子1. 在学校里,有时候会有小组作业。
有的小组成员就很狡猾,本来大家商量好各自负责一部分的,结果他偷偷地把别人辛苦做的部分改掉,换上自己的名字,这就是一种偷梁换柱的行为,真的很不道德呢。
2. 买东西的时候也会遇到。
有的不良商家把一些次品,偷偷地换进那些好的商品里,想要鱼目混珠。
就像把一些快过期的食品,放到新鲜的食品堆里,这也是在偷梁换柱呀。
3. 考试的时候也可能会出现哦。
有的同学想作弊,偷偷地把写好答案的小纸条,跟原本放在桌子上的准考证交换位置,想趁着老师不注意看答案,这也是偷梁换柱的一种不好的做法呢。
三、更深层次的理解这个词还可以用在一些比较抽象的事情上。
比如说,在一个公司里,有一些人想改变公司原本的发展理念,但是他们不光明正大地去提出讨论,而是偷偷地把一些新的想法慢慢渗透进去,改变原来的计划,这就像是在偷梁换柱公司的发展方向。
这可能会对公司产生很大的影响,好的或者坏的都有可能。
四、和其他类似词的区别和“移花接木”相比呢,“偷梁换柱”感觉更侧重于偷偷地换掉重要的东西,而“移花接木”更多的是把一种东西移到另一种东西上,更强调转移这个动作。
和“偷天换日”比起来,“偷天换日”感觉更加大胆,涉及的范围更广,像要把天都换掉似的,而“偷梁换柱”主要还是针对一些具体的事物或者结构里面重要的部分。
反正就是说,“偷梁换柱”这个词在我们生活中有很多体现,无论是好的还是坏的方面,我们都要善于发现这种现象,并且要做正确的事情,不要去搞这种偷梁换柱的小动作哦。
《三十六计》----第25计偷梁换柱(并战计)
《三十六计》----第25计偷梁换柱(并战计)第二十五计偷梁换柱频更其阵,抽其劲旅,待其自败,而后乘之,曳其轮也。
译:多次变动敌人的阵容,把他的兵力调开,等待他自己败阵,然后用谋进攻他,《易经·既济》卦说:“先拖住敌人,然后再替换他。
”引申:比喻暗中玩弄手法,以假代真。
偷梁换柱在南巡,秘诏扶苏有替身。
宦海沉浮翻作浪,蒙恬遇害别红尘。
偷梁换柱计起句破题,次句交待赵高换诏,以假代真,用秦二世胡亥代替了公子扶苏。
三、四句以议论作结,妍媸立见,善恶分明。
话说天家原本无亲情,这些恩恩怨怨最是夹缠不清,但可惜了一员猛将蒙恬也跟着吃了锅烙,着实冤枉,沉郁、悲慨之极。
凡绝句,三四句必紧接,而与第一、二句却多不即不离,是处从中可见一斑。
第25计偷梁换柱频更其阵,抽其劲旅,待其自败,而后乘之。
曳其轮也。
偷梁换柱:比喻暗中玩弄手法,以假代真。
偷梁换柱孙膑的逃离使庞涓十分恼怒,他来到楚国,一番口舌,使楚王相信了他的谎言。
楚王派使者来到齐国,污蔑孙膑偷走了楚国的国宝,要孙膑将国定送回楚国,否则楚国将与魏国一同向齐国问罪。
齐威王明知孙膑不是鸡鸣狗盗之徒。
但迫于楚国的威胁,再加之邹忌的谗言,齐王让孙膑亲自到楚国向楚王说明。
钟离春与钟离秋姐妹终于相见,感慨万分。
钟离春将公孙阅的所为告诉了妹妹,钟离秋逼公孙阅离开邹忌。
孙膑为了田忌将军一家人的性命,打算再次动身去楚国,钟离春极力阻止孙膑前往楚国。
禽滑用偷梁换柱之计,命手下人装扮孙膑,带着一批希世珍宝随自己前往楚都。
孙膑乘机带着田忌的信,随钟离春经楚国前往到韩国去找申大夫。
第二十五计偷梁换柱【原文】频更其阵,抽其劲旅,待其自败,而后乘之①,曳其轮也②。
【注释】①句中的几个“其”字,均指盟友、盟军言之。
②曳其轮也:语出《易经·既济》。
既济,卦名,本卦为异卦相叠(离下坎上)。
上卦为坎为水,下卦为离为火。
水处火上,水势压倒火势,救火之事,大告成功,故卦名“既济”。
既,已经;济,成功。
三十六计之偷梁换柱
三十六计之偷梁换柱篇一:三十六计的正确顺序三十六计的正确顺序三十六计第一计备周则意怠,常见则不疑。
阴在阳之内,不在阳之对。
太阳,太阴。
三十六计第二计共敌不如分敌,敌阳不如敌阴。
三十六计第三计敌已明,友未定,引友杀敌。
不自出力,以推演。
三十六计第四计困敌之势,不以战。
损刚益柔。
三十六计第五计敌之害大,就势取利,刚决柔也。
三十六计第六计敌志乱萃,不虞。
坤下兑上之象,利其不自主而取之。
三十六计第七计诳也,非诳也,实其所诳也。
少阴、太阴、太阳。
三十六计第八计示之以动,利其静而有主,“益动而巽”。
三十六计第九计阳乖序乱,阴以待逆。
暴戾恣睢,其势自毙。
顺以动豫,豫顺以动。
三十六计第十计信而安之,阴以图之。
备而后动,勿使有变。
刚中柔外也。
势必有损,损阴以益阳。
微隙在所必乘,微利在所必得。
少阴,少阳。
三十六计第十三计疑以叩实,察而后动。
复者,阴之媒也。
三十六计第十四计有用者,不可借;不能用者,求借。
借不能用者而用之。
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
三十六计第十五计待天以困之,用人以诱之,往蹇来返。
三十六计第十六计逼则反兵,走则减势。
紧随勿迫,累其气力,消其斗志,散而后擒,兵不血刃。
需,有孚,光。
三十六计第十七计类以诱之,击蒙也。
三十六计第十八计摧其坚,夺其魁,以解其体。
龙战于野,其道穷也。
三十六计第十九计不敌其力,而消其势,兑下乾上之象。
三十六计第二十计乘其阴乱,利其弱而无主。
随,以向晦入宴息。
存其形,完其势;友不疑,敌不动。
巽而止蛊。
小敌困之。
剥,不利有攸往。
形禁势格,利从近取,害以远隔。
上火下泽。
两大之间,敌胁以从,我假以势。
困,有言不信。
三十六计第二十五计频更其阵,抽其劲旅,待其自败,而后乘之。
曳其轮也。
三十六计第二十六计大凌小者,警以诱之。
刚中而应,行险而顺。
三十六计第二十七计宁伪作不知不为,不伪作假知妄为。
静不露机,云雷屯也。
三十六计第二十八计假之以便,唆之使前,断其援应,陷之死地。
遇毒,位不当也。
借局布势,力小势大。
三十六计全文_三十六计故事_三十六计及注释
三十六计全文_三十六计故事_三十六计及注释俗话说三十六计,走为上计,哪到底这三十六计是说的什么,又具体是哪些计谋呢?小编为您说道一二。
三十六计又称“三十六策”,是指中国古代三十六个兵法策略,语源于南北朝,成书于明清。
它是根据我国古代卓越的军事思想和丰富的斗争经验总结而成的兵书,是中华民族悠久文化遗产之一。
对于现代人的指导作用和意义也非常大,经常能看到熟练运用三十六计从而最后获得成功的实例。
这首诗除了檀公策外,每字包含了三十六计中的一计,依序为:金蝉脱壳、抛砖引玉、借刀杀人、以逸待劳、擒贼擒王、趁火打劫、关门捉贼、浑水摸鱼、打草惊蛇、瞒天过海、反间计、笑里藏刀、顺手牵羊、调虎离山、李代桃僵、指桑骂槐、隔岸观火、树上开花、暗渡陈仓、走为上、假痴不癫、欲擒故纵、釜底抽薪、空城计、苦肉计、远交近攻、反客为主、上屋抽梯、偷梁换柱、无中生有、美人计、借尸还魂、声东击西、围魏救赵、连环计、假道伐虢。
以下就由小编为您详细介绍每一计策,供您参考:第一套胜战计第一计瞒天过海本指光天化日之下不让天知道就过了大海。
形容极大的欺骗和谎言,什么样的欺骗手段都使得出来。
【原典】备周则意怠①;常见则不疑。
阴在阳之内,不在阳之对②。
太阳,太阴③。
【注释】①备周则意怠:防备十分周密,往往容易让人斗志松懈,削弱战力。
②阴在阳之内,不在阳之对:阴阳是我国古代传统哲学和文化思想的基点,其思想笼罩着大千宇宙、细末尘埃,并影响到意识形态的一切领域。
阴阳学说是把宇宙万物作为对立的统一体来看待,表现出朴素的辩证思想。
阴、阳二字早在甲骨文、金文中出现过,但作为阴气、阳气的阴阳学说,最早是由道家始祖楚国人老子所倡导,并非《易经》提出。
此计中所讲的阴指机密、隐蔽;阳,指公开、暴露。
阴在阳之内,不在阳之对,在兵法上是说秘计往往隐藏于公开的事物里,而不在公开事物的对立面上。
③太阳,太阴:太,极,极大。
此句指非常公开的事物里往往蕴藏着非常机密的计谋。
【浅析】对某种事情防备得太周密,结果反而使意志松懈。
新中易解《三十六计》之二十五偷梁换柱
新中易解《三十六计》之二十五偷梁换柱新中易解《三十六计》之二十五第二十五计偷梁换柱频更其阵,抽其劲旅,待其自败,而后乘之:曳其轮也。
一、计名:“偷梁换柱”从历史故事中概括而出。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第五次南巡,到达平原津(今山东平原县附近),突然一病不起。
此时,秦始皇也知道自己的大限将至,于是,连忙召丞相李斯,要李斯传达密诏,立扶苏为太子。
当时掌管玉玺和起草诏书的是宦官头儿赵高。
赵高早有野心,看准了这是一次难得的机会,故意扣押密诏,等待时机。
几天后,秦始皇在沙丘平召(今河北广宗县境)驾崩。
李斯怕太子回来之前政局动荡,所以秘不发丧。
赵高特此去找李斯,告诉他,皇上赐给扶苏的信,还扣在我这里。
现在,立谁为太子,我和你就可以决定。
狡猾的赵高又对李斯讲明利害,说如果扶苏做了皇帝,一定会重用蒙恬,到那个时候,宰相的位置你能坐得稳吗?一席话,说得李斯果然心动,二人合谋制造假诏书,赐死扶苏,杀了蒙恬。
赵高未用一兵一卒,只用偷梁换柱的手段,就把昏庸无能的胡亥扶为秦二世,为自己今后的专权打下基础,也为秦朝的灭亡埋下了祸根。
二、解语:多次变动友军的阵容,暗中抽换它的主力,等他自趋失败。
然后乘机控制或吞并它。
就象既济卦的爻象所示:拖住了大车的轮子,也就控制了大车的运行。
三、易解:1、“曳其轮”是既济卦初九爻的爻辞,既济卦的卦画是(101010)。
初九为动爻,变为水山蹇卦,蹇卦的卦画是(001 010)。
既济为本卦,蹇为之卦。
按一般的占法,应以既济卦之初爻辞为主,以蹇卦为参考。
但从初九爻的象征及计名、解语的含义来看,此卦还需要运用对卦与反卦的占法。
既济卦的对卦与反卦都是未济卦,未济卦的卦画是(010 101),所以未济卦的分量相对要重些。
此卦仍以既济卦之初九爻辞来占,以未济卦及蹇卦为参考。
2、既济卦的初九爻辞为:“初九,曳其轮,濡其尾,无咎。
”意思是说:初九爻象征拖着车轮过河,以防止车的运行失控;也象征狐狸翘着尾巴过河,以防止尾巴沾湿,但尾巴还是打湿了。
偷梁换柱的历史典故
偷梁换柱的历史典故偷梁换柱,汉语成语,读音为tōu liáng huàn zhù,是三十六计中的第二十五计,意思为比喻暗中玩弄手法,以假代真,以劣代优。
成语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九十七回:“偏偏凤姐想出一条偷梁换柱之计,自己也不好过潇湘馆来,竟未能少尽姊妹之情,真真可怜可叹。
”成语典故渊源偷梁换柱,指用偷换的办法,暗中改换事物的本质和内容,以达蒙混欺骗的目的。
“偷天换日”、“偷龙换凤”、“调包计”,都是同样的意思。
在军事上,联合对敌作战时,反复变动敌军阵线,借以调换其兵力,等待敌军一败涂地、有机可乘之时,将其全部控制。
此计归于第五套“并战计”中,本意是乘敌军作战不利,借机兼并他的主力为己方所用。
此计中包含尔虞我诈、乘机控制别人的权术,所以也往往用于政治谋略和外交谋略。
秦始皇称帝,自以为江山一统,是子孙万代的家业了。
但是,他自以为身体还不错,一直没有去立太子,指定接班人,宫庭内,存在两个实力强大的政治集团。
一个是长子扶苏、蒙恬集团,—个是幼子胡亥、赵高集团。
扶苏恭顺好仁,为人正派,在全国有很高的声誉。
秦始皇本意欲立扶苏为太子,为了锻炼他,派他到著名将领蒙恬驻守的北线为监军。
幼子胡亥,早被娇宠坏了,在宦官赵高教唆下,只知吃喝玩乐。
偷梁换柱之计公元前210年,秦始皇第五次南巡,到达平原津(今山东平原县附近),突然一病不起。
此时,秦始皇也知道自己的大限将至.于是,连忙召丞相李斯,要李斯传达秘诏,立扶苏为太子。
当时掌管玉玺和起草诏书的是宦官头儿赵高。
赵高早有野心,看准了这是一次难得的机会,故意扣压秘诏,等待时机。
几天后,秦始皇在沙丘平召(今河北广宗县境)驾崩。
李斯怕太子回来之前,政局动荡,所以秘不发丧。
赵高特此去找李斯,告诉他,皇上赐给扶苏的信,还扣在我这里。
现在,立谁为太子,我和你就可以决定。
狡猾的赵高又对李斯讲明利害,说,如果扶苏做了皇帝,一定会重用蒙恬,到那个时候,宰相的位置你能坐得稳吗?一席话,说得李斯果然心动,二人合谋,制造假诏书,赐死扶苏,杀了蒙恬。
三十六计之偷梁换柱
三十六计之偷梁换柱篇一:三十六计的正确顺序三十六计的正确顺序《三十六计·第一计·胜战计》三十六计第一计备周则意怠,常见则不疑。
阴在阳之内,不在阳之对。
太阳,太阴。
三十六计第二计共敌不如分敌,敌阳不如敌阴。
三十六计第三计敌已明,友未定,引友杀敌。
不自出力,以《损》推演。
三十六计第四计困敌之势,不以战。
损刚益柔。
三十六计第五计敌之害大,就势取利,刚决柔也。
三十六计第六计敌志乱萃,不虞。
坤下兑上之象,利其不自主而取之。
《三十六计·第二套·敌战计》三十六计第七计诳也,非诳也,实其所诳也。
少阴、太阴、太阳。
三十六计第八计示之以动,利其静而有主,“益动而巽”。
三十六计第九计阳乖序乱,阴以待逆。
暴戾恣睢,其势自毙。
顺以动豫,豫顺以动。
三十六计第十计信而安之,阴以图之。
备而后动,勿使有变。
刚中柔外也。
势必有损,损阴以益阳。
微隙在所必乘,微利在所必得。
少阴,少阳。
《三十六计·第三套·攻战计》三十六计第十三计疑以叩实,察而后动。
复者,阴之媒也。
三十六计第十四计有用者,不可借;不能用者,求借。
借不能用者而用之。
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
三十六计第十五计待天以困之,用人以诱之,往蹇来返。
三十六计第十六计逼则反兵,走则减势。
紧随勿迫,累其气力,消其斗志,散而后擒,兵不血刃。
需,有孚,光。
三十六计第十七计类以诱之,击蒙也。
三十六计第十八计摧其坚,夺其魁,以解其体。
龙战于野,其道穷也。
《三十六计·第四套·混战计》三十六计第十九计不敌其力,而消其势,兑下乾上之象。
三十六计第二十计乘其阴乱,利其弱而无主。
随,以向晦入宴息。
存其形,完其势;友不疑,敌不动。
巽而止蛊。
小敌困之。
剥,不利有攸往。
形禁势格,利从近取,害以远隔。
上火下泽。
两大之间,敌胁以从,我假以势。
困,有言不信。
《三十六计·第五套·并战计》三十六计第二十五计频更其阵,抽其劲旅,待其自败,而后乘之。
动物“三十六计”(之四) 偷梁换柱
动物“三十六计”(之四) 偷梁换柱
周岳峰;周超
【期刊名称】《小雪花:小学快乐作文》
【年(卷),期】2005(0)4
【总页数】2页(P1-57)
【关键词】三十六计
【作者】周岳峰;周超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J228
【相关文献】
1.《三十六计》之偷梁换柱 [J],
2.·兵法三十六计之二十五·偷梁换柱 [J], 张慧
3.偷梁换柱、指桑骂槐——三十六计销售技巧系列案例第二十五、二十六计 [J], 袋袋
4.巧用“三十六计”强化英语课文记忆——“隔岸观火”与“偷梁换柱” [J], 周雪
5.猫鼠大战三十六计之偷梁换柱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三年级语文作文《三十六计》读书笔记
三年级语文作文《三十六计》读书笔记三十六计读后感在生活中,每一个人都读过许许多多的书,许多人热爱读书,也有许多人讨厌读书。
而我是一个喜欢读书的人,只要有多余的时间,我就会拿起一本书,开始细细地读起来。
这一天,妈妈给我了一本书,书名是《三十六计》。
一看到这本书,我立马兴奋起来。
因为这本书是我梦寐以求的,所以我特别兴奋。
翻开这本书,我被这本书的精彩内容给吸引住了。
其中,我最喜欢的就是攻战计中的《欲擒故纵》。
因为这个计策是我国古代伟大的诸葛亮想出来的,而且他还用这个计策七擒了孟获。
所以我十分喜欢这个计策。
在生活中,并非人人都是智者。
一些商家常常用此计,开始往往会给你一些甜头尝,让你割舍不掉,然后再下手达到目的。
《三十六计》读后感《三十六计》这本书是一本兵书,是中国历代无数次战争的实验总结,主要讲古代人用的计谋。
第一计:瞒天过海;第二计:围魏救赵;……第三十六计:走为上。
我认为最为精彩的,就是“围魏救赵”一计了。
它主张“避实击虚”,善于抓住敌人的弱点,使敌人受到牵制,从而用最少的代价取得最大的成功。
《三十六计》中“围魏救赵”这一计告诉我们,打蛇只打七寸,解围应该从最要害的地方进行攻击。
而他最重要的还是提醒我们要凡事要动脑,要把每一个细节抓住。
然后,再想一想怎样才能用最简单的方式,取得最大的成功,必须思考全面,才能做得好。
而要做到这些需要我们平时刻苦学习和观察。
《三十六计》是古人劳动与智慧的结晶,我们都应该看看这本书,并从中悟出道理,为祖国未来的发展献上自己的贡献。
《三十六计》读后感《三十六计》作者及其身卒年月不详,读了这本书,我明白了勇永远敌不过智。
此书主要讲了由三十六个计谋构成的胜战计,敌战计,攻战计,混战计,并战计及败战计。
从第一计瞒天过海到最后一计走为上,计计精彩。
可谓是攻守兼备,战无不胜。
我来给大家介绍几个众所周知的计谋。
第七计无中生有:本指本来没有却硬说有。
现形容凭空捏造。
原典:诳也,非诳也,实其所诳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