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辩证统一

合集下载

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辩证关系

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辩证关系

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辩证关系在我们探讨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之前,我们应该清楚的认识到,唯物辩证法在我们的生活中所起到的不可忽视的作用。

因为,辩证唯物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办法。

因此我们必须要用辩证的唯物的观点来把握和思考这个问题。

首先,必须尊重客观规律。

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必须以承认规律的客观性为前提。

人们对客观规律的认识越深刻、越正确,就越能有效的发挥主观能动作用。

其次,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承认规律的客观性,并不是说人在规律面前无能为力。

人们通过自觉活动能够认识规律和利用规律。

人们为了满足自身需要,必须按照客观规律去改造世界。

不管怎样,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都是辩证的相互统一的。

我们需要在实际中检验它的正确性,将其融入到我们的生活中。

要想把我们学到的哲学性的知识融入到生活中,我觉得必须使自己真正的理解,在比较浅薄的层次上使自己通俗易懂。

我们必须了解事物发展的基本规律:例如,几百年前经过前人不断总结出的经典定理和各种理论、公式。

只有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和正确的运用,才有可能在当今这个时刻都在推陈出新的世界中,研究出新的成果,使自己在世界大家庭中做出一份应有的贡献。

无论我们生活在什么样的国家,什么样的环境中,我们都不应该放弃对真理的探索。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即使我们的想法再渺小,只要我们用于探索,将其变为现实的力量,而不是纸上谈兵,最终达到人尽其力,物尽其用。

因为我们应该相信,人的意识正是通过实践而能动的认识世界,又通过实践而能动的改造世界。

在通往成功的路上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它可能曲折、崎岖、甚至荆棘丛生,我们难免会遇到挫折,但是,只有我们坚持下来才会有成功的可能。

我们必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

不断充实自己的精神世界,了解世界科学技术的发展动向,提高自己的认知水品。

将自身的发展同科学的进步和自身价值的实现联系起来,相信我们的梦想一定会实现。

正确的认识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将学到的理论结合实际融汇到生活和学习中,我们的梦想一定会实现,一定会充分发挥我们的才能。

简要说明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件的辩证关系

简要说明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件的辩证关系

简要说明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件的辩证关系
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件是运用哲学原理分析事物自身及其之间关联关系的一种方式,辩证法认为客观规律性是实质的,即它贯彻事物的发展规律,而主观能动性是相对的,即它受到主观因素的影响,相互作用制约事物发展。

客观规律性是指事物的发展已经形成一定规律,即确立了客观的规律和条件,将客观规律作为解释事物发展变化的依据,必须遵从客观规律。

主观能动件是指人的认识和活动被奉行运作的主体,也是自身的主宰者,通过单一的人的活动、思想行为,影响事物的发展。

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件是运用辩证法分析事物及其发展变化的一种方式,前者规定了客观规律性,贯彻了事物发展的规律,而后者受到主观因素的控制,受制于客观规律,而主观能动性可以调节事物的发展趋势。

因此,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件之间存在着一种辩证关系,客观规律性是对事物发展作出规定的规律,主观能动件是改变客观规律的力量。

这种辩证关系形成了一个调节器,显示了事物及其变化之间的相互关系,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把握事物的发展变化过程。

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两者不能互相替代,它们是密不可分的,彼此之间相互制约和促进,共同构成了事物发展的整体。

客观规律的发展准则决定了主观能动件的行动范围,主观能动件的行动又改变了客观规律。

客观规律不可能一成不变,主观能动件也不可能超越客观的规律,它们是相互关联的。

因此,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件之间存在一种辩证关系,它们不仅是自身发展的基础,而且也是彼此发展的基础。

客观规律性构成了事物和它们之间的基本联系,因此它是改变已有联系,去创造更多客观规律性必须认真思考的基础;而主观能动性则是改变已有联系,实现客观规律性的基础。

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辩证关系

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辩证关系

一、概念‎客观规律‎是指事物运‎动过程中本‎身所固有的‎本质的联系‎和必然的趋‎势。

主观能‎动性是指人‎们能动地认‎识世界和能‎动地改造世‎界的实践能‎力和作用。

‎二、辩‎证关系‎1、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和‎基础,只有‎尊重客观规‎律,才能更‎好地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人们对‎客观规律认‎识愈深刻、‎全面,主观‎能动性愈充‎分地发挥。

‎如果违背客‎观规律,就‎会受到它的‎惩罚。

‎2、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是认识、‎掌握和利用‎客观规律的‎必要条件,‎因为客观规‎律是隐藏在‎事物内部的‎。

要正确地‎认识必须通‎过实践,依‎靠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利用客观规‎律改造世界‎。

3、‎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是相辅相‎成的,辩证‎统一的。

既‎要尊重客观‎规律,又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把坚持唯物‎论和辩证法‎有机统一起‎来。

‎人们通‎过自觉活动‎能够认识规‎律和利用规‎律。

自觉能‎动性是人与‎动物的重要‎区别。

尊重‎事物发展的‎规律与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是辩证‎统一的。

实‎践是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统一‎的基础。

正‎确发挥主观‎能动作用必‎须从实际出‎发,努力认‎识和把握事‎物的发展规‎律;坚持实‎践的基本途‎径;具备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物质手‎段。

坚持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辩证统一的‎原理,在社‎会历史领域‎必须认识和‎处理社会发‎展的历史趋‎向与主体选‎择的关系。

‎三、意义‎1、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辩证关系的‎原理是我们‎反对唯心论‎,形而上学‎,反对“右‎”的和“左‎”的错误思‎想的武器,‎否认客观规‎律性,夸大‎人的主观能‎动性,就会‎陷入形而上‎学的泥坑,‎其表现为“‎精神万能论‎”,在革命‎和建设中往‎往会导致超‎越历史发展‎的阶段。

在‎政治上会犯‎冒险盲动的‎“左”的错‎误。

夸大尊‎重客观规律‎性,否认人‎的主观能动‎性,就会陷‎入形而上学‎机械论的错‎误。

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的关系

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的关系

课序号:171 290607217 陈雪廷09级旅游管理2班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的关系客观规律性是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它的存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主观能动性是人的意识所得有的积极反映世界与改造世界的能力和活动。

二者之间存在着辩证统一的关系:首先,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必须以尊重客观规律性为前提。

认识和改造自然,要尊重自然规律;认识和改造社会,要尊重社会规律。

人们能够创造历史,但不是随心所欲的创造历史。

正如人们不能自由选择生产里和生产关系,不能自由选择这一种或那一种社会形态。

只有遵循历史的规律和进程把握时机,才能成为历史的主人。

其次,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承认客观规律性,并不是说人在规律的面前无能为力,人们可以通过自觉能动性认识和利用规律,按照客观规律去改造世界。

例如,《三国》中的“草船借箭”,诸葛亮利用风借箭,诸葛亮遵循自然规律,充分的利用了风向,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还有“火烧赤壁”中,也一样利用了风向,击败曹操。

这就说明了,首先诸葛亮遵循自然规律,并将主观意识参差到自然规律中,使自然规律向着自己有利的一面发展。

人的生存和发展是离不开对自然和社会改造的,人的需要和利益使历史发展的重要动力。

因此自觉能动性是人与动物的重要差别,人们正是在对象性活动中形成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各种联系和关系,而人们为了满足自身需求,必须按照客观规律去改造世界。

这就证明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的辩证统一的关系。

再如,2008年的金融危机,不正是由于不遵循社会规律,而只考虑主观意识才导致的么,美国的银行贷款问题也是导致本次金融危机的其中一个主要原因,人们资金还没有挣到手就已经消费出去了,这样导致了个人财政赤字,长久以往的个人的财政赤字导致银行财政赤字,就导致了金融危机。

人们主观的满足自己的欲望,却违反社会了规律,就必然导致灾难。

所以,尊重事物发展的规律与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是辩证统一的。

简述说明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

简述说明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

简述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一第一、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必须以承认规律的客观性为前提。

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人们不能任意创造或消灭规律,人们只能去认识规律、利用规律。

因此我们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不仅要尊重客观规律,而且,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上都依赖与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物质手段。

离开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只讲意识的能动性,或夸大意识的能动性作用会导致主观主义、盲动主义的错误,必然遭到客观规律的惩罚。

人们对客观规律的认识越深刻,越正确,就越能有效地发挥主观能动作用。

第二、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发挥主观能动性。

人们通过自觉活动能够认识规律和利用规律,并在实践的基础上能够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因此,尊重事物发展的规律与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是辩证统一的。

离开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只讲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或否认意识的能动作用会导致思想僵化、保守主义的错误,必将一事无成。

那种认为人在规律面前无能为力的宿命论观点和消极无为态度是错误的。

二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关系,不仅是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又是一个重大的实际问题。

它既是唯物论的物质和意识关系原理在认识领域中的运用,又是对辩证法的两点论、对立统一的矛盾原理的贯彻。

人类的两大活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要顺利进行,最根本的就是要明确二者的关系。

基于其在哲学和实践中的地位,必须对之要正确的理解和把握。

一、从哲学常识体系范畴来看,这二者关系既属于唯物论范畴,又属于辩证法范畴,还属于认识论范畴。

教材把它归到认识论中,是因为其与“透过理解认为本质”这一问题的逻辑关系较直接、较为接近,也是为了避免各部分叙述的重复。

切不可认为,它只属于认识论的范畴。

二、从根本的哲学观点来看,这二者关系源于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是物质和意识关系这一唯物论基本原理在认识和改造世界领域中的运用。

物质决定意识,要求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要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前提,承认客观规律对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制约;意识对物质有能动作用,要求要认识和利用规律必须要发挥主观能动性,承认主观能动性在受客观规律制约的同时,仍然具有积极的能动作用。

简要说明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

简要说明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

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是指客观规律性将影响着人们的行动,而主观能动性则可以改变客观规律性,并从中受益。

它们之间形成了一种辩证关系,促进了社会的发展。

首先,客观规律性是指客观存在的规律,这些规律无法改变,只能被人们所遵守。

它们会影响个人的行为,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着他们的命运。

例如,客观规律性对社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它会促进经济的发展,提升人民的生活水平,并保证公平正义。

其次,主观能动性是指人们可以根据客观规律性而采取不同的行动,从中获得更大的收益。

例如,借助科技进步,人们可以利用客观规律性改善社会环境,改变生活状况,实现自身价值。

因此,主观能动性是客观规律性的一种重要补充,可以帮助人们获得更多的收益。

最后,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可以促进社会的发展。

客观规律性可以给人们提供行动的准则,而主观能动性则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发挥自身潜力,为人们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

因此,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形成了一种辩证关系,从而有助于社会的发展。

总之,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是一种相互促进的关系,它们之间的互动有助于社会的发展。

这种辩证关系可以为人们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激发他们不断创新,改变自己的命运。

简要说明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的辩证统一关系

简要说明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的辩证统一关系

简要说明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的辩证统一关系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的辩证统一关系是指通过客观规律性的发展过程中,主观能动性不断激发和促使;反过来,主观能动性也要遵循客观规律性,从而形成共同的辩证统一关系。

下面将对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的辩证统一关系进行分析说明:
一、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
1.客观规律性是万物发展的前提:万物的变化都是在客观规律的驱动下进行的,没有客观的规律性就没有了物质的变化;
2.主观能动性是实现客观规律性的根本动力:主观的活动才能突破客观规律的桎梏,才能有效的利用客观规律,实现物质变化。

二、客观规律性如何激发和促使主观能动性
1.客观规律性提供发展的前提条件:客观规律性提供了发展的空间,让主观能动性起到了发展的作用;
2.主观能动性受客观规律性约束:客观规律性不仅提供发展的希望,而且也约束着主观能动性,阻碍了它的随意发展。

三、主观能动性如何遵循客观规律性
1.客观规律性是主观能动性的根基:主观能动性追求的是客观规律性的实现,因此要继承客观规律性,并从中寻求发展的依据和发挥作用;
2.主观能动性是客观规律性的炎黄子孙:主观能动性要严格遵守客观规律性,这样可以保证物质变化的辩证统一,从而实现主观能动性发展的空间。

四、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的辩证统一关系
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的辩证统一关系,是指客观规律性为变化提供条件,而主观能动性又借以发展,形成一种具有客观特征的物质变化的统一。

它的关系主要表现在:客观规律性是物质变化的前提,主观能动性是物质变化的根本动力,它们之间同时拥有互为约束和促进的作用,共同构成了一种辩证统一的变化形式。

用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辩证统一原理说明

用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辩证统一原理说明

用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辩证统一原理说明
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是辩证统一关系的两个方面,二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相互转化,共同构成了宇宙和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和规律。

客观规律性是指客观世界存在着独立于人的意志和行为之外的客观规律和规定,这些规律和规定是客观存在的必然结果。

主观能动性是指人类自身的主体地位和能力,在一定条件下,可以通过自觉的努力和创造性的行动,对客观世界做出反应,调整和改变现实。

客观规律性是社会发展的基础,主观能动性是社会发展的前提,二者合力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不断前进。

客观规律性是客观世界存在的必然规律和规定,是人类经验和科学研究的基础。

客观规律性的存在是客观世界不断演变和发展的基础,是客观世界本质属性的凝聚。

客观规律性主要包括自然界规律和社会规律两个方面。

自然界规律是指自然规律,例如物理规律、化学规律、生物规律等,这些规律是纯粹的客观规律,不受人类主观因素的影响。

社会规律是指社会的发展规律,例如阶级发展规律、生产力发展规律、人口规律等,这些规律的存在不仅代表了客观规律性,同时也受到人类主观能动性的影响。

主观能动性是指人类在社会实践和实践中主体的能动作用和自我意识,这是人类作为自然界物种的独特属性和能力。

人类继承和发展了前人的文化智慧,创新性地改造世界,开拓了科学技术和文化艺术的新天地,促进了人类同自然界物种的较量。

人们在实践中,可以不断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运用自己的思想、创造力和创新能力,进行社会实践和创造实践成果。

社会实践是通过人的行动来改变社会现状的过程,是人类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必由之路,是反映主观能动性的最好体现形式。

简述说明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的辩证统一关系

简述说明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的辩证统一关系

简述说明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的辩证统一关系
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是上下文存在着辩证统一关系的两个概念。

前者指按照客观规律运作和发展的必然性,而后者则指人的主观加工和发挥其影响力的能动性。

一般来说,它们内在相辅相成,互相作用,共同构成历史发展的整个过程,从而推动社会的前进。

客观规律性是历史发展的动力之源。

它们具有内在的结构特殊性,受不可抗拒的内生性影响,因而以其自身的趋势、速度在社会发展中不断循环运动和演变。

它也可以指引主观能动性在实践中探索出对社会有利的方向。

主观能动性作为构成历史运动的组成部分,也是塑造历史发展的重要元素。

没有它的参与,社会的发展只能实现自动化;有了它的参与,前进的过程以及方向将会变得灵活多变,以社会发展和进步为导向,把社会发展送向更自由、更充满活力和创意的方向。

因此,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是一种辩证统一关系,它们在历史发展中相互制约、相互协作,相辅相成,共同推动社会进步。

如果只有客观规律性,社会发展只是慢慢不停地沿着一条规律的路径前进;如果只有主观能动性,社会将会丧失前进的动力和方向感。

只有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相辅相成,才能坚定社会的历史发展的方向,实现宏大的社会发展的和谐稳健。

怎样把握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辩证关系

怎样把握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辩证关系

怎样把握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辩证关系通过这一段时间对马克思基本原理这门课的学习,我懂得了要实现中国梦的伟大理想,必须要以主动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辩证统一原则为依据。

为了实现中国梦,达到人们预想的目的,就一定要使自己的思想符合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如果不符合,就会在实践中失败。

而实现中国梦的前提就是人们要正确发挥主观能动作用。

首先,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必须以尊重客观规律性为前提。

只有在认识和掌握客观规律的基础上,才能达到认识中国和改造中国的目的。

我们只有立足我国基本国情,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才能达到最终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

其次,我们要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要正确发挥主观能动作用,应当注意以下几点:第一,从实际出发,努力认识和把握事物的发展规律。

第二,实践是发挥人的能动作用的基本途径。

人的意识是一种精神的力量,要使它得到实现,变为现实的物质力量,就不能只在意识本身的范围内兜圈子,而必须通过物质的活动——实践才能达到。

第三,主观能动作用的发挥,还依赖于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物质手段。

在这个充满竞争、充满压力的知识经济时代,青年人的聪明才智,那种崇尚自由、自我的性格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社会的大熔炉为每一位有志有才的青年提供了实现各自中国梦的机会。

但总有一些青年满怀着一腔热血,誓要干出一番大事业,当碰到一点困难、一点挫折的时候又抱怨叫苦,摆不正心态。

有理想、有抱负令人敬佩,耐心不够、韧性不足令人惋惜而又令人理解,毕竟成长需要过程。

这时我们就应该正视困难,充分发挥青年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用科学理性的思维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发挥我们青年的自身优势,发扬勇于创新、勇挑重担的工作作风,用严谨的逻辑思维指导工作学习。

青年的优势体现在接受新鲜事物快,上手能力强,敢于创新等等几个方面,它的体现还要求我们在实际生活中积极主动,事无巨细亲历亲为,用理性的思维处理事物的矛盾。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辨证关系及其意义(规范全面版)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辨证关系及其意义(规范全面版)

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辨证关系及其意义一、二者的含义:客观规律性是事物内部所固有的、本质的、稳定的联系,它的存在和作用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

意识主观能动性是指人们能动地认识世界和能动地改造世界的实践能力和作用。

二、二者的辩证关系:1、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和基础,只有尊重客观规律,才能更好地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人们对客观规律认识愈深刻、全面,主观能动性愈充分地发挥。

如果违背客观规律,就会受到它的惩罚。

2、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是认识、掌握和利用客观规律的必要条件,因为客观规律是隐藏在事物内部的。

要正确地认识必须通过实践,依靠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利用客观规律改造世界。

人在规律面前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

3、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是相辅相成的,辩证统一的。

既要尊重客观规律,又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把坚持唯物论和辩证法有机统一起来。

既要反对片面夸大人的主观能动性、否认规律的客观性、盲目蛮干的唯心主义错误;也要反对片面夸大规律的客观性,忽视人的主观能动性、无所作为的机械唯物主义错误。

三、现实意义:1、、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辩证关系的原理是我们反对唯心论和形而上学错误思想的武器。

否认客观规律性,夸大人的主观能动性,就会陷入形而上学的泥坑,其表现为“精神万能论”。

夸大尊重客观规律性,否认人的主观能动性,就会陷入形而上学机械论的错误。

2、它对四化建设的指导意义: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必须尊重社会主义建设的客观规律,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同时必须充分发挥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把革命热情和科学态度结合起来,才能开创新的局面,加速我国四化建设。

既要反对不尊重客观规律的唯心主义、精神万能论,又要发挥人民群众主动性、创造性。

拓展资料:一、客观规律存在有多种定义,基本的有3种:1、世界本身固有的,世界上一切物质都遵循的规律,独立于意识之外,客观科学,具有确定性。

简述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辩证统一的原理

简述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辩证统一的原理

简述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辩证统一的原理
总之,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辩证统一的原理其实是一种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它囊括了客观必然性和人的主观能动性。

客观必然性在于客观事物本身存在着自身内在的规律,发展之所以会有起有落,走向的对立把握在一定的规律内,这些规律就是客观的、自然的规律。

这些规律取决于客观事物本身,人在一定的条件和时间范围内只能认识和遵循它们,从而尊重客观规律。

另一方面,人的主观能动性是要通过发挥人的认知和创造能力,灵活地运用客观规律,不断把握它的发展规律,以实现积极的变革。

面对一些复杂的社会问题,人们要勇于发挥自己的创造性思维与智慧,从更为全面各方面的角度来客观分析,采取有效的措施,努力实现变革,让社会发展走在先进的正确的方向上.
辩证唯物主义思想的认识要求我们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前提下,能够客观准确地认识自己所处的实际情况,把握发展规律,运用创新的思维和方法去思考解决问题,从而不断调动人们主动性,成为实现变革的驱动力,把客观规律与人的主观能动性辩证统一起来,这就是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辩证统一的原理。

总之,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融合实践和理论,实现客观规律与人的主观能动性的辩证统一,是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思想。

只有这样的思想基础,才能够帮助人们更加深入地认识客观规律,灵活运用它们,促进社会的变革,实现人们的美好前景。

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辩证关系

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辩证关系

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辩证关系一、概念客观规律就是指事物运动过程中本身所固有的本质的联系与必然的趋势。

主观能动性就是指人们能动地认识世界与能动地改造世界的实践能力与作用。

二、辩证关系1、尊重客观规律就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与基础,只有尊重客观规律,才能更好地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人们对客观规律认识愈深刻、全面,主观能动性愈充分地发挥。

如果违背客观规律,就会受到它的惩罚。

2、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就是认识、掌握与利用客观规律的必要条件,因为客观规律就是隐藏在事物内部的。

要正确地认识必须通过实践,依靠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利用客观规律改造世界。

3、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就是相辅相成的,辩证统一的。

既要尊重客观规律,又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把坚持唯物论与辩证法有机统一起来。

人们通过自觉活动能够认识规律与利用规律。

自觉能动性就是人与动物的重要区别。

尊重事物发展的规律与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就是辩证统一的。

实践就是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统一的基础。

正确发挥主观能动作用必须从实际出发,努力认识与把握事物的发展规律;坚持实践的基本途径;具备一定的物质条件与物质手段。

坚持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辩证统一的原理,在社会历史领域必须认识与处理社会发展的历史趋向与主体选择的关系。

三、意义1、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辩证关系的原理就是我们反对唯心论,形而上学,反对“右”的与“左”的错误思想的武器,否认客观规律性,夸大人的主观能动性,就会陷入形而上学的泥坑,其表现为“精神万能论”,在革命与建设中往往会导致超越历史发展的阶段。

在政治上会犯冒险盲动的“左”的错误。

夸大尊重客观规律性,否认人的主观能动性,就会陷入形而上学机械论的错误。

其表现为“宿命论”,在革命与建设中,往往会导致落后于历史发展的阶段,在政治上开历史的倒车,犯“右”的错误。

2、在社会主义四化建设中,必须尊重社会主义建设的客观规律,从实际出发,实事求就是,同时必须充分发挥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把革命热情与科学态度结合起来,才能开创新的局面,加速我国四化建设。

结合实际谈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

结合实际谈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

结合实际谈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主观能动性又称自觉能动性,是指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中有目的、有计划、积极主动的活动能力。

我们说人的主观能动性并不是谁你所愿,想怎么发挥,就怎么发挥。

它要受到一定条件的约束。

那就是客观规律所谓规律是指物质运动过程中所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规律,首先是一种本质的联系。

世界上的事物都处于各种各样的联系之中。

但并不是任何一种联系都是本质的,都可以称为规律,只有体现事物本身固有的,内在的根本性质,并贯穿于事物发展全过程的联系,才是本质的联系,才可能称之为规律。

规律作为一种内在的,非表面规律的联系,它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只有通过思维才能把握。

例如:苹果落地、水向低处流,向空中抛一个物体又落回到地面,月亮绕地球转等。

这些都是现象,是人的感官可以感知的。

而这些现象背后的本质——万有引力规律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只有通过思维才能把握。

规律,其次是一种必须联系。

例如: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规律最主要的性质就是客观性,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不管人们是否认识到,承认不承认,它都是客观存在着,并以一定的方式起作用。

人不能任意创造和消灭规律,也不能任意改变规律,人只能去认识规律,利用规律。

例如:“万有引力规律”。

正如战国时代哲学家荀子说:“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

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的关系。

1、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只有认识了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才能有效地发挥主观能动性,否则,必须受到规律的惩罚。

例如:“拔苗助长”的寓言,1958年我国大跃进。

2、认识和利用规律又必须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客观规律是可以认识和利用的,但要做到这件事,决不是轻而易举的,规律是事物和现象内在的本质联系,它看不到也摸不着,人们要想掌握客观规律就必须要下一番功夫。

例如,大家都知道居里夫妇发现镭的故事。

居里夫妇当时在十分简陋和极其原始的实验室里花了45个月的时间,耗费了2000吨药品和800吨水,才从400吨粗杂的沥青矿石中提炼出一克镭的化合物,这个过程可说是千辛万苦、呕心沥血了。

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辩证统一及如何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

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辩证统一及如何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

1
细雨飘摇ing,知识分享,文档创作
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辩证统一及如何正确发挥主观能动
性。

答: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辩证统一及如何正确发挥主观能
动性。

解答如下:
1、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统一
要用唯物的、辩证的观点去思考和把握。

首先,必须尊重客观规律。

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必须以承认规律
的客观性为前提。

其次,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我们要把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统一起来,把热情
和科学的态度结合起来。

实践是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统一的基础。

2、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作用
人们要正确发挥主观能动作用,应当注意以下几点:首先,从实
际出发,努力认识和把握事物的发展规律。

其次,实践是发挥人的主
观能动性作用的基本途径。

再次,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还依赖于一定
的物质条件和物质手段。

论文一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辩证关系

论文一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辩证关系

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辩证关系摘要:主观能动性也是意识的能动性,充分地、正确地发挥主观能动性有利于社会和人类的发展,但是,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建立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之上,这便是二者的辩证关系,正确把握二者的辩证统一关系十分重要。

关键词:意识规律辩证关系一、对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认识主观能动性又称自觉能动性、意识能动性,是指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中有目的、有计划、积极主动的有意识的活动能力[1]。

能动性的主体是意识,而意识的本质又分为几个方面:首先,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自然界在其漫长的发展中经历了三个主要阶段,从无机物的反应特性到低等生物的的刺激感应性,再到高等动物的感应与心理,再到人的意识,在这不断的发展过程中,意识逐渐形成;其次,意识是社会的产物,当人类开始从事不同于动物活动的劳动时,人类开始学习抽象思维,而在劳动中产生的语言也推动了人类意识的发展,人类的意识在社会活动中逐步形成;再者,意识是人脑的机能,人脑在第一信号系统和第二信号系统基础上进行的精神活动就是意识,人的意识过程也是一种生理活动过程。

马克思主义哲学指出,人区别于动物的特点是,人具有主观能动性,人能够有意识地自觉地想问题、办事情。

其实,也就是说,人类活动是有意识的活动,这一特点表明了意识对物质的能动作用。

意识具有认识作用,能使人们了解事物之间和事物内各部分的联系,把握事物的本质及其规律性;意识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人们根据自己的判断而有计划地去选择做什么;意识具有创造性,人类在把握事物本质与规律的同时也能动地创造着;意识还可以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以及指导和控制人们行动的作用。

规律是指事物运动发展中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物质世界的运动、变化、发展不是杂乱无章的,而是有它的基本秩序,有其无法违背的客观规律。

任何规律都是事物过程本身固有的联系,而不是人为加上的,也有稳定不移的趋势,而且是同类现象背后的共同特性。

规律要通过现象表现出来,但又不同于现象,它是事物内部的联系,而不是表面的特征。

结合实际谈谈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性的辩证关系

结合实际谈谈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性的辩证关系

结合实际谈谈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性的辩证关系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是辩证唯物主义的两个重要范畴。

主观能动性是指人类的意识所特有的能动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

客观规律性是指事物运动发展中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固性联系,它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客观地存在着。

人们在实践过程中,必然要遇到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的关系。

要想达到预想的结果,必须处理好二者的关系。

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首先,客观规律性制约着主观能动性,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必须以符合客观规律性为前提。

一方面,规律是客观的,具有稳定性和强制性,不依任何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这就为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提供了可能。

另一方面,规律的客观性又要求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实践中,必须尊重客观规律,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认识、利用客观规律,以正确思想为指导,才能使主观能动性得到正确有效的发挥。

如果不尊重客观规律,不按客观规律性去发挥主观能动性,就是盲目的能动性。

这种能动性发挥愈大,损失就愈惨重。

这就是规律的惩罚。

其次,认识规律、利用规律也必须发挥主观能动性,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认识、利用规律的必要条件。

尊重客观规律决不意味着可以不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如果没有这种主观能动性,尊重客观规律就成了一句空话。

要获得一个正确的认识,往往需要由物质到精神、由精神到物质,即由实践到认识、由认识到实践这样的多次反复,才能够完成。

在这个过程中,往往要遇到许多困难和挫折,只有经过主观的不懈努力和顽强斗争,才能达到目的。

要利用客观规律改造自然和社会,更要发挥主观能动性。

1、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是隐藏在现象背后的,只有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通过现象解释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万有引力定律自然界本身一直存在着的一种规律,但是之前人们只是看到苹果回落向地面,地面上的东西也不会随意飘到空中,但一直没有没有人知道这是为什么。

直到有一天苹果砸到牛顿的头后,引起了牛顿的思考,最后便提出了万有引力定律。

规律客观性与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原理

规律客观性与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原理

规律客观性与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原理中国哲学史上有很多对客观性和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的思想贡献,很多时候可以通过辩证方法来进行比较,辩证关系的思想分析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客观性与主观能动性之间的辩证关系。

先秦时期提出客观性和主观能动性之间辩证关系最重要的思想应该属于老子,他认为,“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即客观性(有)和主观能动性(无)之间存在辩证关系。

他的这个思想的基本内涵是,客观性是主观行动的基础,客观事物也受到人的活动调节,主观能动性可以超越客观性。

儒家的孟子也提出客观性与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

他认为,人有五种智慧:思想、书信、心理、思想与书信一致。

这五种智慧,就是凸现了客观性和主观能动性之间的辩证关系。

思想来自于客观事物,但是受到思想家的主观行动而得到发展、改变;书信来自于主观的意志,但是受到客观规律的调节,书信的内容必须符合客观性;心理意志是主观的,但是也受到客观规律的约束,不能仅仅是主观意志;思想与书信一致,表明客观性与主观能动性之间存在着协调与统一的关系。

除此之外,著名的墨家学派也提出了客观性和主观能动性之间辩证关系的思想,主要介绍“昏睡”公式:客观性与主观能动性是紧密而必要的联系,「对变化前的未知事物,当关心变化的事物,有时可以保持相对的平衡,一次静止;但是当面对内外变化的冲突,有时需要做调整,这就是象征性地描述为「昏睡」。

这里,需要强调,客观性不可能消除主观能动性,两者只能够相互调和和协调,以实现辩证关系。

以上就是我们对于客观性与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的简要介绍,可以看出,客观性和主观能动性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其本质在于客观性与主观能动性之间的辩证关系。

只有用正确的思维方式来看待客观性与主观能动性之间的关系,才能够更好地体现客观性与主观能动性之间辩证关系的统一性,实现综合发展。

哲学与人生-第3课 第一框 《坚持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的辩证统一》教案

哲学与人生-第3课 第一框 《坚持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的辩证统一》教案
教育,从而达成了政治认同核心素养培育目标。
【子议题3】如何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以史为鉴悟哲理
3.坚持一切从实际 出发,实事求是
(1)必须尊重客观 规律。
(2)要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
(3)要做到尊重客观规律与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相统一。
【情境创设】
学生阅读教材第19页“阅读与思考”: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教师简要说明当时中国革命的状况。
案例分析学哲理
2. 人具有主观能动性
(1)主观能动性的 含义。
(2)主观能动性的 表
【情境导入】
通过第2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人类改造世界的能力不断提升,而蜜蜂的蜂巢却始终如一的原因,就是因为人有意识,蜂巢的建造来自动物本能,而人对房屋的需求和建造具有创造性,人甚至还能将蜂巢结构运用于航空设计。这就是人的主观能动性,是人所特有的能力。人的主观能
学法
情境体验法、合作探究法、小组讨论法
教学资源
1.文本资源:成语故事刻舟求剑、教材中的“破茧成蝶”“青藏铁路的修建”
等资源。
2.视频资源:《青藏铁路在建设过程中,处处体现出“环保第一”的原则》。
3.生本资源:本专业实践活动。
4.线上教学平台。
教学实施过程
课前准备
1.学生准备:
(1)在专业课教师的带领下,学生进行一次本专业实践活动,记录工作内容,总结工作经验,反思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想一想如何改进;
【反思拓展】
播放视频《青藏铁路在建设过程中,处处体现出“环保第一”的原则》,思考:
1.如果没有做到“环保第一”,可能会出现什么问题?
2.发挥主观能动性要注意什么?
【教师总结】
教师整合小组答案,进行小结:
人与其他动物的不同,在于人具有主观能动性;而要真正做好事情,还需要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主动地创造美好人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辩证统一
摘要:主观能动性客观规律性辩证统一
通过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我懂得了在学习和生活中要坚持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辩证统一的原理。

客观规律是指事物运动过程中本身所固有的本质的联系和必然的趋势。

主观能动性是指人们能动地认识世界和能动地改造世界的实践能力和作用。

发挥主观能动性,就是指发挥人的意识在认识和改造世界中的能动作用。

尊重客观规律,就是指人们在实践活动中要正确地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按照客观规律办事。

首先,必须尊重客观规律。

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必须以承认规律的客观性为前提。

这是由于物质对精神、客观对主观,存在对思维的决定性作用决定的。

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的。

只有尊重规律,才能正确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反之,如果不顾规律、违背规律,必然在实践中受到惩罚,只能把事情办糟。

其次,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这是由于精神对物质、主观对客观、思维对存在的反作用决定的。

规律是隐藏在事物内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只有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认识规律、利用规律。

最后,实践是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统一的基础。

否认人的主观能动性,必然导致对人的价值性的否定,导致对历史发展动力的否定。

不承认人的有目的的活动在认识和改造世界中的作用,不承认思想、理论的巨大力量,也是不科学的。

重要的问题在于如何使思想、理论同实际相一致。

根据上述原理,我们在学习和生活中要想正确做到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辩证统一,就必须做到:
一:从实际出发,努力认识和把握事物的发展规律。

认识和发展规律又要充分利用主观能动性。

在大学里,我们应该努力学习,认识各科目的内在规律掌握理论知识。

因为只有在正确认识指导下,符合客观规律的行动,才是正确的行动,才能实现我们预想的目的。

只有掌握了一定的客观规律,我们才有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

我们可以根据自己所学得的理论知识为自己树立一个正确的、合理的目标,而不是天马行空的想象。

树立目标时也要充分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

意识是物质发展的产物和人脑对物质的反映,但是意识不是消极被动的,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

主观能动性又称自觉能动性,是指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中有目的、有计划、积极主动的活动能力。

它要受到一定条件的约束。

那就是客观规律。

有了一个合适的目标我们才能正确的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生活中,我们做事情也要按照客观规律做事,一些违反客观规律的事情是做不得的,即使做了也只会失败。

二:利用客观规律,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

客观规律性说明我们要树立正确,合理的目标。

主观能动性说明我们在实现目标过程中要克服困难。

我们树立自己的目标以及去寻求真理的过程必然是坎坷的。

只有坚持自己的信念,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抓住机遇,正面所有的挫折与挑战,坚持到胜利的一刻。

实践是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的基本途径。

人的意识是一种精神的力量,要使它得到实现,变为现实的物质力量,就不能只停留在课本理论中,而必须通过亲身实践去充分的理解所学知识,并能够举一反三的应用。

这样才能更有利于对知识的掌握和理解,能够更加充分的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

生活中也是一样。

最后,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是辩证统一的。

主观能动作用的发挥,还依赖于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物质手段。

我们在学习和生活中想要去完成自己的目标,就会或多或少的凭借一些物质条件,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两者缺一不可。

正确理解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关系,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是一个重要问题。

我们在学习和生活中一定要始终坚持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辩证统一的原理。

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是相辅相成的,辩证统一的。

既要尊重客观规律,又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
性,把坚持唯物论和辩证法有机统一起来。

参考文献:
1《用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辩证统一原理说明我们如何树立个人目标》百度文库
2《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3《论规律》191页
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的关系.
1主观能动性是指人们在实践基础上能动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和作用.客观规律是指事物内部固有的,本质的,稳定的联系,它的存在和作用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
二者关系:第一,遵循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第二,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的必要条件.总之,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是一个辨证统一的过程,只有尊重客观规律,才能正确发挥主能动性,只有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更好地遵循客观规律.
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辨证关系对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大指导意义.(1)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一项前夫古人的伟大事业,这种情况要求我们每做一件事都必须认真考虑是否符合客观规律,做到科学决策科学实践.(2)我们必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在实践中探索前进,才能掌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规律,指导社会主义建设胜利发展.(3)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要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辨证地结合起来.既反对无视客观规律片面强调发挥主观能动作用的唯意志论,又要注意避免只强调尊重客观规律,不注重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宿命论和机械论的消极无为的思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