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长江大桥技术特点
105m大跨度钢_混凝土组合梁叠合施工技术

105m 大跨度钢-混凝土组合梁叠合施工技术胡 勇(中铁大桥局集团第四工程有限公司,江苏南京210031)摘 要:上海长江大桥105m 大跨度组合梁为简支变连续钢-混凝土组合梁,针对其跨度大、重量大的特点,阐述钢箱梁与混凝土预制桥面板整孔叠合施工技术。
关键词:上海长江大桥;钢-混凝土组合梁;叠合;施工技术中图分类号:U 448.216;U 44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1-7767(2009)S1-0054-05收稿日期:2009-10-12作者简介:胡 勇(1974-),男,高级工程师,1997年毕业于武汉城市建设学院交通土建专业,工学学士(E m ail:amalsh v_h yll@)。
1 工程概况1.1 105m 大跨度组合梁桥式布置上海崇明越江通道工程位于上海市东部,由上海长江隧道工程和上海长江大桥工程组成。
上海长江隧道工程起点与A30立交相接,以隧道形式穿越南港至长兴岛与北港桥梁工程路线起点相接;上海长江大桥工程在长兴岛上设潘园互通立交与潘园公路相接,跨规划环岛北路,以桥梁形式跨越长江口北港水域,至崇明岛陈家镇终点。
上海崇明越江通道工程总长25.5km ,其中,隧道长8.95km ,大桥全长16.55km 。
105m 大跨度钢-混凝土组合梁标段 B4标段位于北港主通航孔桥两侧(见图1),跨径组合为85m +5 105m +90m(一侧接70m 梁,另一侧接主航道),处于北港水面中心区域。
图1 B4标段位置示意该标段工作内容为2联双幅14跨共计28孔钢-混凝土组合梁的叠合、运输、架设、桥面湿接缝及桥面附属设施施工。
本文仅就组合梁的整孔叠合施工技术进行阐述。
1.2 组合梁结构按设计要求,组合梁横断面呈双幅单箱单室构造,顶板宽16.95m,底板宽7.06m,截面高度设计为等高,均为5m,单孔梁最大起重量约2300t 。
单幅箱梁典型横断面如图2所示。
图2 组合梁典型横断面组合梁中的腹板和底板设计为槽形钢梁,高4.5m,顶板外口宽10.5m,底板宽7.06m 。
崇明融入大上海——上海长江隧桥技术难点扫描

(:鍪燕三蔓二豆至童互夏豆面飞虹2,世纪每逢大雾天气.上海的崇明岛就变成一个无依无靠的“孤儿”.2004年12月28日,世界上最大的隧桥工程——上海长江隧桥工程正式启动,计划于2010年7月全面完成,”一岛孤悬在水中”的景象,到那时将成为历史。
一桥一隧,跨江入海。
漫滩,深水.江中沙洲等复杂地形,强风.潮汐影响频繁,淡咸水交替腐蚀……这项工程不仅规模大.所要面临的长江口复杂水文条件的挑战.同样十分艰巨。
早起的鸟儿有虫吃,从1993年起,广大工程技术人员就已着手相关领域的多项研究,大量科技成果被成功运用于工程的设计与施T.一根梁,大文章2008年2月19日上午11点.我国目前最大的钢一混凝土组合梁——长105米,宽16.95米.重达2300吨的最后一片梁,稳稳地落在上海长江大桥上。
该部分工程提前了85天完成.意味着自20055主F_8月上海长江隧桥大桥工程开工以来,上部结构的最大难关被一举拿下,这为上海长江隧桥今年6月底的全线贯通打下坚实基础。
单根梁越长,相应桥墩间的距离就越长,可以为桥梁下的通行留出足够的空间.符合国际桥梁大跨度的发展方向。
但是.如果采取常规工艺,使用混凝土作为造梁的材料.长度~旦超过70米.就会。
超重”,难以运输和吊运.上海长江大桥的设计者们,针对。
一根梁”做起了。
大文章”。
钢材能够很好地承弯和拉伸,混凝土善于抗压.两者如果结合起来.是否能让他们。
强强联合“7经过自主研发,一种钢和混凝土相结合的箱型梁诞生了。
由于很好地解决了钢梁和混凝土板的联结问题,这种新型梁不仅在重量上比混凝土质地的梁要轻,而且在长度上,一举就突破百米大关,达到105米.现有的运输.起吊设备完全能够运送和架设.较之最大跨度的桥面板为70米长的上海东海大桥.这次上海长江大桥大跨度的桥面板长度.重量和技术.皆属国内首创。
据工程负责人介绍.28片梁位-T-大桥主通航孔南北两侧700米的范围内,每片梁的桥面板面积相当于4个篮球场之和,为国内大桥单片桥面板之最。
上海长江大桥设计技术简述

上海长江大桥设计技术简述
卢永成;王天华
【期刊名称】《上海公路》
【年(卷),期】2007(000)004
【摘要】上海长江大桥是国家公路网规划中上海至西安高速公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目前我国最大的公路与轨道交通合建的跨江桥梁.设计中开发与应用了公路轨道交通合建、组合梁、大型预制构件、节段拼装主梁等设计新技术,为大桥的建设提供了技术支撑.就上海长江大桥的设计技术作简要介绍.
【总页数】4页(P27-30)
【作者】卢永成;王天华
【作者单位】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U4
【相关文献】
1.上海长江大桥设计阶段的节能环保措施 [J], 卢永成;李进;徐鑫
2.上海长江大桥辅航道桥设计要点与施工控制 [J], 顾民杰
3.上海长江大桥主航道斜拉桥索塔钢锚箱设计 [J], 蒋彦征
4.上海长江大桥主桥临时墩设计及施工技术研究 [J], 李宗平
5.二航上海崇明越江通道长江大桥主墩防撞钢吊箱下水至220公里外的桥址(钢员箱由武汉港湾工程设计研究院设计) [J], 无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主跨105m 连续组合箱梁桥的技术特色与创新概述

主跨105m 连续组合箱梁桥的技术特色与创新摘要:上海长江大桥为公路与轨道交通合建桥梁,高墩区桥梁大规模采用了连续组合箱梁,并采用整孔预制吊装施工。
从桥式方案、结构构造以及施工方法等方面介绍了组合箱梁的技术特点,针对负弯矩区允许桥面板开裂、采用双层组合结构、钢与桥面板接合部的设计特.点以及采取钢梁预弯、中支.汽桥面板滞后结合、支.汽升降法等方面的技术措施,详细论述了设计所考虑的技术要点与创新。
关键词:连续梁;组合箱梁;桥梁设计摘自:桥梁建设.2008.第三期1 工程概况上海长江大桥工程全长约16 km ,越江桥梁长约10km。
主航道两侧处于宽阔水域的高墩区桥梁,大规模采用了大跨度钢-混凝土连续组合箱梁,跨度布置为(90+5×105+85 ) m ,两联全长1400m。
轨道交通线路与汽车线路采用同平面布置方式,上下行车道分成2 幅桥,每幅桥布置3 线汽车道和1线轨道交通。
在轨道交通正式铺轨前,其位置作为公路的紧急停车带使用,路幅布置与结构形式见图1 。
图1 轨道交通铺轨前后路幅布置大桥按双向6 车道公路与2 线轨道交通标准设计,汽车荷载为公路Ⅰ级,列车荷载按10辆编组、每辆车满载480KN、长16.5m 考虑。
其中,双线轨道系二期恒载76KN / m 。
组合箱梁采用整孔预制吊装法施工,每联7孔纵向划分为7个整孔节段。
桥面板仅横向配有预应力束,纵向无预应力束。
作为公轨合建的大跨度连续组合箱梁,需要通过精细化设计,达到技术先进、造价经济、结构耐久的目标,以充分展现组合结构桥梁的技术与经济竞争力。
2 结构设计2.1 结构布置组合箱梁采用单箱单室截面,由槽形钢梁与桥面板通过焊钉结合构成,梁高5.0m ,桥面板宽16.95m 。
主梁一般截面见图2 。
箱梁有轨道侧的悬臂板预留有钢管斜撑,正式铺轨时安装,钢梁以大约5.1m 的间距设有横隔系,横隔系由腹板和底板横向T 形加劲肋以及桁架杆件组成,兼顾箱梁横向受力与局部屈曲需要;在各墩支点处设置实腹钢横隔板。
上海长江大桥线形设计简介

上海长江大桥线形设计简介华锋【期刊名称】《《交通世界(建养机械)》》【年(卷),期】2010(000)005【总页数】2页(P242-243)【作者】华锋【作者单位】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正文语种】中文概况上海崇明越江通道工程是国家公路网规划中上海~西安高速公路的重要组成部分。
北连江苏海门青龙港,接宁通启高速公路;南接杭州湾通道工程,直达浙江东部沿海地区。
该项目南起浦东新区外高桥五号沟,经长兴岛,止于崇明陈家镇,全长约25.5Km。
其中以隧道方式穿越长江南港水域,长约8.5Km;以桥梁方式跨越长江北港水域,长约9.5Km。
本文就北港上海长江大桥工程的线形设计作简要介绍。
本工程道路等级为高速公路,北港桥梁段设计车速100Km/h。
主通航孔桥轴线的设计设计原则工程地处长江口,桥址河段江面宽阔,水深、流速大,河势条件变化复杂。
上海长江大桥主通航孔需满足主跨双向通航3万吨级集装箱及5万吨级散货船。
经多方案的技术、经济比较,推荐采用主跨730m的双塔双索面分离钢箱梁斜拉桥。
主通航孔桥轴位的选择应充分考虑流速、流量的因素,尽量减少流压对结构的影响。
对流速、流向资料的分析根据专题研究报告提供的资料,现场实测的枯洪季、涨落潮流速和流向数据资料见表1。
北港主通航孔枯洪季、涨落潮流速和流向差异是较大的。
其中,枯季大潮涨潮和洪季大潮落潮流速最大,枯季小潮涨落潮的偏角最大。
未来河势发展变化对流速和流向的影响,在《上海崇明越江通道北港桥梁段主通航孔布设专题报告》研究结论中提出,“数学模型和物理模型试验得到基本一致的结论:长江口综合治理工程推荐方案能够稳定北港的现有河势,工程实施后北港水道能够保持一个微弯型深水水道,堡镇沙仍然处于稳定状态,北港主槽向窄深方向发展,对长江口崇明越江通道北港段的桥梁主通航孔布置有利。
”其研究报告推荐的北港桥梁主通航孔布设区域也就是目前北港主槽位置区域。
即在未来河势变化不大的情况下,未来北港主通航孔枯洪季、涨落潮流速和向的主要特征也仍将保持基本不变。
上海长江大桥.

(3)混合料运输 为确保沥青混合料的摊铺温度及TLA-SBS复合 改性沥青SMA混合料施工的质量,在混合料运输过程 中应做到以下几点: 1)运输前,在车厢及底板上涂刷一层油水混合 物,使混合料不致与车厢粘结。运输过程中加盖油毡 布保温、防雨和防尘。 2)运料车在运输途中,不得随意停歇。运料车卸 料必须倒净,如发现有剩余的残留物,应及时清除。 3)运料车到达现场后,由专人逐车严格检查 SMA混合料的温度,不得低于摊铺温度(,160℃)的 要求。
成本估计过程
隧道整体断面设计为上下的双管隧道,两单管间净距 约为16 米,沿其纵向每隔800米左右 设一条横向人 行联络通道。单管外径为Φ1500厘米,内径为1370厘 米,内设三条(3×3.75米)车道,双向即六车道, 设计车速为80公里/小时。隧道在浦东侧及长兴岛侧 均设有敞开断矩形暗埋段 及 22×48米深约25米的工 作井。两台直径为Φ1543厘米泥水加气 平衡 盾构, 从浦东侧工作井由西向东一次掘进至长兴岛侧工作井 实现隧道贯通。隧道工程共用混凝土819100立方米, 使用钢筋152214吨。
上海长江大桥案例分析
小组成员: 成海燕 魏廷芳 卢启云 胡霄凌 刘翠萍 唐琳 南慧 张成浩 高守成
一、项目简介 二、项目实施背景 三、项目时间管理 四、项目质量管理 五、上海长江大桥项目存在的问题 六、改善建议
一、项目简介
㈠、 基本情况
上海长江大桥跨江段10公里,全桥长16.5公里,其设计方案 为技术成熟的斜拉桥桥型,按双向6车道设计,时速为每小 时100公里。 上海长江大桥是旧世纪开始设计建设的,到1997年建成恰 逢中国改革开放20周 年,因此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大桥 连接的生态宝岛-崇明岛,桥梁本身应该承载更多的生态与 环保要求;越江桥梁长达10公里并预留轨道交通,是一座世 界级的公轨合建长大桥梁工程;大桥建在万里长江的入海口, 堪称万里长江第一桥。
上海长江隧桥

上海长江隧桥上海长江隧桥是位于中国上海市浦东新区的一座跨越长江的大型公路桥梁,也是连接浦东新区和浦西的重要交通枢纽。
作为中国最长的公路桥梁之一,上海长江隧桥不仅代表了中国桥梁建设的先进水平,也成为了上海城市发展和经济繁荣的象征。
上海长江隧桥的建设始于2005年,历经6年的时间才于2011年竣工并对外开放。
全桥总计长12.9公里,其中桥梁部分长9.7公里,隧道部分长3.2公里。
该桥设计采用了双塔斜拉桥和悬索桥结合的形式,整座桥梁通过一座中央主塔和两座大型辅助塔进行支撑,其独特的设计及巨大的工程量赢得了全球建筑界的赞誉。
这座桥梁的建设对上海以及长江沿岸地区的交通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上海长江隧桥的建成使得原本需要绕行跨长江的交通变得更加便捷,不仅缩短了通行时间,还大大减轻了沪浦大桥等其他大桥的交通压力,提高了整体交通效率。
同时,随着浦东新区的快速发展,上海长江隧桥也成为这一地区经济和人口流动的重要纽带,为浦东新区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除了其重要的交通功能,上海长江隧桥在工程建设和科技创新方面也具备一定的意义。
建设过程中,工程师们克服了众多技术难题,如大型流体力学模型试验、隧道施工中的难点以及桥梁结构的动态稳定等。
通过应用先进的建筑技术和材料,上海长江隧桥在抵御自然灾害、保障公共安全等方面具备了很高的可靠性。
此外,上海长江隧桥也成为了一道城市景观线,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赏和游览。
桥梁和周边地区的绿化布局以及灯光设计将其打造成一副壮丽的画卷,尤其是夜晚的灯光效果更是美不胜收。
在桥上,人们可以眺望长江两岸的壮丽景色,感受到长江流域的独特魅力。
上海长江隧桥的建设与发展不仅是一项重要的城市基础设施工程,更是上海迈向国际大都市的重要里程碑。
它连接了浦东新区和浦西,打通了长江两岸的交通线路,为上海的城市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随着上海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和人口的增长,上海长江隧桥的重要作用将会进一步凸显,为这座繁荣的城市提供更多的发展机遇。
上海长江大桥

2009年10月31日,上海长江大桥通车运营。
建筑结构
1.整体布局:上海长江大桥全桥由主航道桥、辅航道桥、江中非通航孔桥、陆上引桥、两座桥 塔以及各桥墩组成;主
桥路段平面路线呈“S”型,呈东北至西南方向布置。
2.设计理念:上海长江大桥位于万里长江入海口,成为上海地区的又一标志性建筑,对当时桥梁的景观应予以重视。经
2001年,上海市人民政府与相关建设部门开展上 海长江大桥桥位的河势、水文、航运、风险等专
题内容的研究。
2004年12月28日,上海长江大桥动工兴建。
2006年8月3日,上海长江大桥完成主墩钢吊箱的 安装工程。
2007年11月28日,上海长江大桥完成主塔封顶工 程。
2008年5月,上海长江大桥进行合拢工程;6月27 日,上海长江大桥完成合龙工程,全线贯通; 11
式钢箱梁斜拉桥,辅通航孔结构为变截面连续梁桥;桥塔为混凝土结构,桥面以上为独柱形式,桥面以下分叉为倒V形于承 台衔接;索塔锚固区为钢锚箱与混凝土的组合结构,主梁为分离式钢箱梁,采用Q345qD钢材,索梁锚固采用钢锚箱结构;
全桥采用扭绞型平行钢丝斜拉索,空间扇形索面布置,主墩采用变截面钻孔灌注桩基础。
上海长江大桥
简介:
上海长江大桥(Shanghai Yangtze River Bridge)是中 国上海市崇明区境内的跨海大桥, 位于长江入海口之上,是上海崇明
越江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上海长江大桥于2004年12月28日 动工兴建于2008年6月27日完成合 拢工程,大桥全线贯通于2008年 11月8日全桥竣工于2009年10月
大吨位牵引力的难题。
2、因塔内空间较小,选用一弯常用设备不能满足塔内施工空间要求,需要开发新的设备、 机具。
上海长江大桥

SMEDI
上海市政院
2006.05
上海长江大桥
一、建设条件
大桥在保持六个车道的情况下另设两条轨道交通线路。桥面宽 度成为35.3m。汽车荷载标准为公路Ⅰ级;列车按10辆编组考虑。
SMEDI
上海市政院
2006.05
上海长江大桥
一、建设条件
汽车荷载标准为公路Ⅰ级。 列车荷载按10辆编组考虑。 列车每辆车满载48t、长度16.5m,轨道系荷载双线66kN/m,维修 、逃生通道10kN/m。
SMEDI
上海市政院
2006.05
上海长江大桥
二、国外工程 三、结构设计
7.4×7.4m
主跨730m斜拉桥
桥塔的尺寸进行了严格控制, 以避免过大引起基础的进一步增 加。在运营、抗风、抗震需求方 面把握平衡。 塔柱外形为切角方形,通过 气动选型以尽可能减小风阻力系 数。此外还结合了建筑效果的要 求。 桥塔索锚区采用钢锚箱。
先进建设经验与相关研究的新进展,并合理地应用于具体工程
之中。希望本桥的设计经验对桥梁技术发展有所裨益。
SMEDI
上海市政院
2006.05
上海长江大桥
谢
谢!
SMEDI
上海市政院
2006.05
(1)设计活载
考虑到城市轨道交通满载率高、行车密度大,双线铁路活载 组合时不折减,与公路活载组合时也不折减,仅对公路活载按规 范折减。
(2)竖向挠度
根据国内外规范,对于梁式桥,采用L/1500的刚度标准;对 于主航道大跨度斜拉桥,采用L/500的刚度标准。
SMEDI
上海市政院
2006.05
上海长江大桥
四、公规合建
主要技术要求
(3)桥墩纵向刚度
上海长江大桥设计技术简述

指数 a . , 一0 2 阻尼器 的运 动速 度小 于等 于 0 7 2 s . 6 m/ 。
道桥 、 座辅航 道 桥和 大量 非通航 孔 桥 。其 中 : 一 主航 道 桥 可通 行 5万 吨 级 船 舶 , 用 主跨 7 0 双塔 双 索 面 采 3m
分 离钢 箱梁 斜拉 桥 ; 航 道 桥 与 非通 航 孔 桥 采 用 连续 辅 梁结 构 。上 海 长 江 大 桥 是 目前 我 国最 大 的 公 路 与 轨 道 交 通 合 建 的 跨 江 桥 梁 , 程 位 置 见 图 1 工 。
求 , 结 构 受力 合理 。 且
收 稿 日期 :0 7 l 一 9 2 0 一 l2
N 427上踢 么姥 2 0 0 _ 0 7
维普资讯
◎s 一 一 …G
人字形塔 ( 荐 ) 推
钻 石 形 塔 一
倒Y 形塔
钻 石 形 塔
图 3 不 同桥 塔 方 案 图
跨 江 桥 梁 。设 计 中 开 发 与 应 用 了公 路 轨 道 交 通 合 建 、 合 梁 、 型 预 制 构 件 、 段 拼 装 主 梁 等 设 计 新 技 术 , 大桥 的 建 设 提 供 了 技 组 大 节 为
术 支 撑 。就 上 海 长 江 大 桥 的 设 计 技 术 作 简 要 介 绍 。 关 键 词 : 上 海 长 江 大 桥 ;公 路 轨 道 交 通 合 建 ;轨 道 交 通 ;跨 江 桥 梁 ;斜 拉 桥 ;组 合 梁
桥 梁 方 式 跨 越 长 江 北 港 水 域 , 于 崇 明 陈 家 镇 , 长 约 止 全
1 .5 ki 。 6 7 n
级船 舶 , 采用 主 跨 7 0 的双 塔 双 索 面 分 离 钢 箱 梁 斜 3m 拉桥 , 总体 布 置 见 图 2 。主 塔 与 主 梁 之 间设 置 黏 滞 阻 尼器 , 以延 长 结 构 的周 期 , 高 结 构 的耗 散 能 力 , 小 提 减 结构 的冲击力 和位 移 。阻尼 器 主要 参 数 : 大 阻 尼 力 最
沪通长江大桥主要技术参数

16
中铁大桥勘测设计院
孔跨布置
主航道桥 天生港航道桥 水中联络孔桥 142+462+1092+462+142=2300m 斜拉桥; 140+336+140=616m 主跨336米钢拱桥; 21孔跨度112m钢桁梁;
大桥总长11.076km,正桥钢梁5.831km,公铁合建段桥梁长6.992km.
17
9
中铁大桥勘测设计院
1.4 研究设计过程
2005年 开展沪通铁路长江大桥的研究工作 2008年2月,国家发改委批复沪通铁路项目建议书 2012年12月,国家发改委批复沪通铁路(南通-安亭)工可报告。 2013.12.中国铁路总公司和江苏省人民政府联合批复大桥的初步设计。 2014.03.01. 大桥开工建设。
桥 名 图 片 武汉大桥 南京大桥 九江大桥 芜湖大桥 天兴洲桥 大胜关桥 沪通桥
主跨(m) 通车日期 运营荷载 钢材种类 钢材(万t) 混凝土 (万方) 32
128 1957 R2H4 A3q 2.13 -
160 1968 R2H4 16Mnq 6.65 38.4
216 1995 R2H4
15MnVN
HPS-70W
≥485
585~760
≥48J (-23℃,纵向)
BHS500 S500QL Q500qE
≥500 ≥500 ≥500
570~720 590~770 630~780
≥100J (-5℃,横向) ≥30J (-40℃,横向) ≥120J (-40℃,纵向)
31
中铁大桥勘测设计院
我国桥梁钢的发展历程
SBHS700
≥690
≥ 700
760~895
沪通长江大桥主要技术参数

44
中铁大桥勘测设计院
横港沙区段桥梁跨度
◆对河床稳定性的影响、中小型船舶通行。 ◆综合考虑跨度112m。
横港沙
46
中铁大桥勘测设计院
主梁简支或连续?
由于本区段位于曲线上,因曲线上不能设置轨道伸缩调节器而不能分联。 整联布置的全联长达2352m,两端伸缩位移量均约1000mm,加上主桥的伸 缩位移量,与主桥之间的总位移量将高达2.6m,将给轨道伸缩调节器的设计带来 巨大的困难,给未来的运营带来隐患。 因此,虽然连续梁方案在结构受力、经济性上具有一定优势,该区段桥 梁推荐采用简支梁方案。
中铁大桥勘测设计院
桥名
我国桥梁钢的发展历程
武汉大桥 南京大桥 九江大桥 芜湖大桥 天兴洲桥 大胜关桥 沪通桥
图片
主跨(m) 128 通车日期 1957
160 1968
216 1995
312 2000
504 2009
336 2010
1092 建设中
运营荷载 R2H4 R2H4 R2H4 R24H4 R4H6 R4S2 R4H6
国家标准 钢材牌号
欧洲
S500Q
屈服强度 (Rel)Mpa
≥500
抗拉强度 (Rm)Mpa
590~770
板厚 3~100mm
应用实例
美国 日本
欧洲 美国 29日本
HPS485W SBHS500
S690Q HPS690W SBHS700
≥485 ≥ 500
≥690 ≥690 ≥ 700
585~760 ≥570
为满足远期深水航道向上延 伸的要求,桥梁通航孔需覆盖 历年12.5m等深线范围 (2.0km )。 主通航孔跨度1092m,两 侧各布置一个辅助通航孔,跨 度462m。主、辅通航孔总宽 2016m。
沪通长江大桥主桥技术特点

1003-4722201402-0001-05沪通长江大桥主桥技术特点高宗余(中铁大桥勘测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湖北武汉430056)摘要:沪通长江大桥为公铁两用桥,主桥为(142+462+1092+462+142)m斜拉桥,通行4线铁路、6车道高速公路。
主梁采用钢桁梁结构,箱桁组合截面,设置3片主桁,桁宽35m,桁高16m,桁梁不同区段分别采用Q500、Q420、Q370不同强度等级的钢材。
钢桁梁节段在工厂采用全焊接技术整体制造。
主梁的纵向约束方式为在桥塔处设置阻尼约束和限位装置,其余各墩均设置活动支座。
桥塔为钻石形,高325m,采用C60高性能混凝土。
斜拉索采用强度2000MPa的高强度平行钢丝索。
桥墩采用沉井基础,下部为钢结构,上部为钢筋混凝土结构。
关键词:公路铁路两用桥;斜拉桥;钢桁梁;组合截面;整体钢桥面;全焊接整体制造;斜拉索;沉井基础中图分类号:U448.27;U442.54文献标志码:ATechnicalCharacteristicsofMainBridgeofHutongChangjiangRiverBridgeGAOZong-yu(ChinaRailwayMajorBridgeReconnaissance&DesignGroupCo.,Ltd.,Wuhan430056,China)Abstract:TheHutongChangjiangRiverBridgeisarail-cum-roadbridge.Themainbridgeofthebridgeisthecable-stayedbridgehavingspanarrangement(142+462+1092+462+142)mandisdesignedtocarry4-trackrailwaysand6-laneexpressways.Themaingirderisthesteeltrussgirderstructureandinthecrosssection,thestructureisoftheboxbeamandtrussgirdercompositesection.Themaingirderiscomprisedofthreemaintrusses,thewidthofthetrussesis35mandtheheightis16m.Inthedifferentsectionsofthetrussgirder,thesteelsQ500,Q420andQ370ofdifferentstrengthgradesareemployed.Theblocksofthetrussgirderaretobeinte-grallymanufacturedinshop,utilizingtheall-weldingtechniques.Thelongitudinalrestraintwayforthemaingirderisthatthedampingandlimitingdevicesaretobesetatthepylonsandontherestofallotherpiers,theslidingbearingsaretobeemployed.Apylonofthebridgeisofthedia-mondshape,thepylonis325mhighandistobeconstructedwithC60highperformancecon-crete.Thestaycablesareformedbythehigh-strengthparallelsteelwireswiththestrengthofeachwirebeing2000MPa.Thepiersaretobesupportedonthecaissonfoundations,thelowerpartsofwhicharethesteelstructuresandtheupperpartsaretheconcretestructures.Keywords:rail-cum-roadbridge;cable-stayedbridge;steeltrussgirder;compositesection;integralsteeldeck;integralmanufacturingbyall-welding;staycable;caissonfoundation1概述公铁合建桥梁将铁路、公路两种线路功能在一座桥上实现,可节约桥位资源、节省工程投资,减少收稿日期:2013-02-06建桥对水环境的影响。
上海长江隧桥

上海长江隧桥(崇明越江通道)工程简介上海长江隧桥(崇明越江通道)工程位于上海东北部长江口南港、北港水域,是我国长江口一项特大型交通基础设施项目,也是上海至西安高速公路的重要组成部分。
大桥起于隧道长兴岛登陆点,沿地面横穿长兴岛,由长兴岛东北部跨越长江口北港水域至崇明岛陈家镇,工程全长16.65公里(其中接线道路6.68公里,跨江桥梁9.97公里,设计车速100公里/小时)。
上海长江隧桥(崇明越江通道)工程位于上海东北部长江口南港、北港水域,是我国长江口一项特大型交通基础设施项目,也是上海至西安高速公路的重要组成部分。
该工程的建成将改善上海市交通系统结构和布局,加速长三角地区经济一体化,更好地带动长江流域乃至全国经济发展,提升上海在全国经济中的综合竞争力。
工程起于上海市浦东新区的五好沟,经长兴岛到达崇明县的陈家镇,全长25.5公里。
工程采用“南隧北桥“方案,即以隧道形式穿越长江口南港水域,长约8.95公里;以桥梁形式跨越长江口北港水域,长约16.65公里。
工程按高速公路标准,双向六车道,设计荷载公路I级,设计车速80-100公里/小时。
工程于1993年起开展研究,2004年下半年完成初步设计,2004年12月28日正式启动。
1、长江隧道工程。
隧道起于浦东新区五好沟,穿越南港水域在长兴岛西南方登陆,全长8.95公里,其中穿越水域部分达7.5公里。
隧道整体断面设计为上下的双管隧道,两单管间净距约为16米,沿其纵向每隔800米左右设一条横向人行联络通道。
单管外径为Φ1500厘米,内径为1370厘米,内设三条(3×3.75米)车道,双向即六车道,设计车速为80公里/小时。
隧道在浦东侧及长兴岛侧均设有敞开断矩形暗埋段及22×48米深约25米的工作井。
两台直径为Φ1543厘米泥水加气平衡盾构,从浦东侧工作井由南向北一次掘进至长兴岛侧工作井实现隧道贯通。
隧道工程共用混凝土819100立方米,使用钢筋152214吨。
上海长江大桥技术特点

上海长江大桥技术特点邵长宇卢永成(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上海 200092)内容提要:建设中的上海长江大桥位于长江入海口,水下地形复杂,地质条件差,受台风影响频繁。
为适应复杂的自然与建设条件,采用了多种结构形式,越江桥梁包括主跨730m斜拉桥、主跨105m连续组合箱梁、70m跨度整孔预制吊装PC箱梁、60m跨度节段预制拼装PC箱梁、50m跨度移动模架现浇PC箱梁、主跨140m挂蓝现浇PC箱梁等结构形式。
同时,大桥需要预留轨道交通过桥功能,特别是主航道主跨730m斜拉桥是世界最大跨度的公路与轨道交通合建斜拉桥。
因此,设计不仅要面对复杂的自然与施工条件,还要处理好公路与轨道交通合建带来的技术问题。
本文简要介绍上海长江大桥的技术特点。
关键词:上海长江大桥斜拉桥连续组合箱梁整孔预制吊装节段预制拼装公轨合建1.概况崇明越江通道工程由南向北以隧道形式下穿长江南港,过长兴岛后以桥梁形式跨越长江北港,到达崇明岛,全长25.5km。
跨越长江北港的上海长江大桥(成桥建筑效果如图1),全长16.55km,越江桥梁约10km。
大桥按照双向六车道高速公路标准,设计行车速度100km/h,宽度33m,考虑崇明三岛建设与发展的需要,为有效利用资源、为未来交通留有更大的空间,设计需要考虑预留轨道交通过桥的功能。
因此,在双向六车道高速公路标准的基础上,将两侧3m宽连续紧急停车带加宽至4.15m,桥面宽度成为35.3m。
使之在保持六个车道的情况下另设两条轨道交通线路。
汽车荷载标准为公路Ⅰ级;列车荷载按每辆车满载48t、长度16.5m、10辆编组考虑;轨道系荷载双线66kN/m,维修、逃生通道10kN/m。
本工程地处长江入海口,受台风影响频繁,抗风性能要求高;江面开阔,呈南北两个水道,水下砂体较多、地形复杂;桥区为典型软土地区,地质环境条件相对较为脆弱;主通航孔需考虑5万吨级船舶通航要求,桥墩基础的抗船撞要求高;施工条件复杂、施工时受水文、气象的影响较多;工程处于淡水与盐水交替环境,需研究针对性的防腐措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海长江大桥技术特点邵长宇卢永成(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上海 200092)内容提要:建设中的上海长江大桥位于长江入海口,水下地形复杂,地质条件差,受台风影响频繁。
为适应复杂的自然与建设条件,采用了多种结构形式,越江桥梁包括主跨730m斜拉桥、主跨105m连续组合箱梁、70m跨度整孔预制吊装PC箱梁、60m跨度节段预制拼装PC箱梁、50m跨度移动模架现浇PC箱梁、主跨140m挂蓝现浇PC箱梁等结构形式。
同时,大桥需要预留轨道交通过桥功能,特别是主航道主跨730m斜拉桥是世界最大跨度的公路与轨道交通合建斜拉桥。
因此,设计不仅要面对复杂的自然与施工条件,还要处理好公路与轨道交通合建带来的技术问题。
本文简要介绍上海长江大桥的技术特点。
关键词:上海长江大桥斜拉桥连续组合箱梁整孔预制吊装节段预制拼装公轨合建1.概况崇明越江通道工程由南向北以隧道形式下穿长江南港,过长兴岛后以桥梁形式跨越长江北港,到达崇明岛,全长25.5km。
跨越长江北港的上海长江大桥(成桥建筑效果如图1),全长16.55km,越江桥梁约10km。
大桥按照双向六车道高速公路标准,设计行车速度100km/h,宽度33m,考虑崇明三岛建设与发展的需要,为有效利用资源、为未来交通留有更大的空间,设计需要考虑预留轨道交通过桥的功能。
因此,在双向六车道高速公路标准的基础上,将两侧3m宽连续紧急停车带加宽至4.15m,桥面宽度成为35.3m。
使之在保持六个车道的情况下另设两条轨道交通线路。
汽车荷载标准为公路Ⅰ级;列车荷载按每辆车满载48t、长度16.5m、10辆编组考虑;轨道系荷载双线66kN/m,维修、逃生通道10kN/m。
本工程地处长江入海口,受台风影响频繁,抗风性能要求高;江面开阔,呈南北两个水道,水下砂体较多、地形复杂;桥区为典型软土地区,地质环境条件相对较为脆弱;主通航孔需考虑5万吨级船舶通航要求,桥墩基础的抗船撞要求高;施工条件复杂、施工时受水文、气象的影响较多;工程处于淡水与盐水交替环境,需研究针对性的防腐措施。
因此,本桥设计不仅要面对复杂的自然与施工条件,还要处理好公路与轨道交通合建带来的技术问题,同时作为长江口标志性工程需要重视桥梁建筑景观。
2.总体布置2.1桥式布置大桥工程越江桥梁部分主要由主通航孔、辅通航孔、非通航孔桥梁等组成,越江桥梁总体布置见图2。
其中,非通航孔桥梁包括两岸引桥与近岸浅滩区桥梁、江中深水区桥梁以及浅水浅滩区桥梁。
越江部分桥梁总体布置及基本情况如表1。
表1桥梁位置桥型与跨度(m)桥长(m)下部结构形式与施工方法上部结构形式与施工方法北岸陆上 30m跨PC连续梁 480混凝土管桩、现浇桥墩预应力箱梁,支架现浇近岸 50m跨PC连续梁 750钻孔灌注桩、现浇桥墩预应力箱梁,移动模架现浇辅航道主跨140mPC连续梁 440钻孔灌注桩、现浇桥墩预应力箱梁,挂蓝逐段现浇江中浅滩 60m跨PC连续梁1920钻孔灌注桩、现浇桥墩预应力箱梁,节段预制拼装江中深水 70m跨PC连续梁 630钢管打入桩、预制桥墩预应力箱梁,整孔预制吊装江中深水 105m跨连续组合箱梁 700钢管打入桩、预制桥墩组合箱梁,整孔制作吊装主航道主跨730m双塔斜拉桥 1430基础全部为钻孔灌注桩辅助墩与边墩桥墩现浇混凝土桥塔逐段现浇,钢箱梁由梁上吊机对称吊装江中深水 105m跨连续组合箱梁 700钢管打入桩、预制桥墩组合箱梁,整孔制作吊装江中深水 70m跨PC连续梁1610钢管打入桩、预制桥墩预应力箱梁,整孔预制吊装近岸 50m跨PC连续梁 750钻孔灌注桩、现浇桥墩预应力箱梁,移动模架现浇南岸陆上 30m跨PC连续梁 450混凝土管桩、现浇桥墩预应力箱梁,支架现浇南岸陆上21m跨PC连续梁 108混凝土管桩、现浇桥墩预应力空心板梁2.2线形布置在有关水文、通航等专题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按照水中桥轴线尽量与水流流向正交,满足两岸用地规划,使两岸接线占地拆迁少的原则,对桥轴线进行了布设。
越江桥梁的平面路线呈“S”型,不仅使主通航孔桥轴线与水流夹角更加合理,同时桥梁景观也更加流畅多变。
纵断面设计分别考虑了通航净高要求、设计水位、桥梁景观、工程造价、线路技术指标等因素,并把比重最大的非通航孔桥作为重点,结合平面线形设计对全桥纵断面线形进行了高中低三个方案的比较后,选用了具有明显优势的低方案。
本桥结构形式多样、高低起伏,跨度布置也随所处位置变化,但是跨度与桥梁高度基本协调。
另外,主通航孔桥,绝大部分为梁式桥,为此,对墩形与梁式桥的外形进行了协调;桥墩基本保持一致,梁的悬臂板长度及腹板倾斜度等外形尺寸也基本保持一致。
3.结构设计3.1主航道斜拉桥主航道桥为双塔双索面钢箱梁斜拉桥,跨度布置为107+243+730+243+107=1430m,见图3。
桥塔为“人”字型混凝土结构,桥面以上为独柱形式,桥面以下分叉为倒V型与承台衔接;上部斜拉索锚固区采用钢锚箱结构,施工时分段吊装,桥塔结构如图4。
钢箱梁为分离式结构,两个分离钢箱之间间距10m,由纵向间距15m的箱型钢横梁连接成整体;钢箱梁梁高4m,桥面全宽51.5m(含中间联系横梁和风嘴);采用强度高Q345qD钢材,顶面钢板厚度分16mm、14mm两种,底面钢板与内腹板厚度分为12mm、16mm、20mm、30mm四种,外侧锚固腹板厚度分为30mm、40mm、50mm、60mm四种加劲梁。
钢梁截面如图5。
标准节段长以及梁上标准索距均为15m,斜拉索采用空间扇形双索面布置形式,全桥共192根斜拉索,塔上索距为2.3m。
拉索采用PE材料防护的预制平行高强度镀锌钢丝,钢丝直径为7mm,抗拉强度为1670Mpa,锚具采用冷铸锚。
主墩、辅助墩及边墩基础,均采用大直径钻孔灌注桩。
主墩基础选择第⑾层为桩基持力层,辅助墩、边墩基础选择⑨2层为桩基持力层。
主墩、辅助墩及边墩基础分别采用60根、18根、12根直径2500~3200mm变截面钻孔灌注桩,采用桩底后注浆工艺,以提高桩的承载能力,承台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
主塔墩基础如图6所示。
本桥决定采用阻尼限位约束体系,约束参数综合考虑地震作用下的梁端位移、塔梁之间的相对位移、结构内力限制等,最终确定的阻尼系数C=10000,阻尼器的速度指数α=0.3。
刚性限位的额定行程主要考虑正常运营作用下、以及发生地震的情况下阻尼器有足够的行程,确保不发生限制位移的情况,为有效限制纵风作用下的结构反应,同时为轨道交通创造尽可能有利的条件,应尽可能取较小的行程,本桥的额定行程最终取值为62cm。
3.2非通航孔连续组合箱梁桥全桥共2联,分别布置在主通航孔桥两侧,跨度布置为90m+5×105m+85m,全长1400m。
上下行车道分成两幅桥,均采用单箱单室截面,上翼缘混凝土板宽17.15m,两端悬臂长各 4.0m,槽型钢梁下翼缘底板宽7.0m,主梁横断面由斜腹板槽形钢梁与混凝土桥面板通过连接件结合而成,等高度梁梁高5m,其中钢梁高 4.5m,断面布置如图7。
钢梁钢板厚度沿顺桥向变化,其中钢梁上翼缘板采用24mm~44mm,腹板采用18mm~28mm,底板采用24mm~46mm。
混凝土桥面板厚度沿横桥向变化,悬臂端为200mm,钢翼缘上方为500mm,跨中为300mm。
每片箱梁钢结构拼装成整体,接着完成桥面板施工与钢梁结合形成组合截面,再整孔吊装。
但是相应于中支点位置的20m长桥面板留待吊装后再施工形成组合截面。
预制混凝土桥面板横桥向划分成4块,纵向每块长4.5m(块件之间留有50cm现浇接缝),桥面板配有横向预应力束。
负弯距区采用允许混凝土桥面板开裂,限制裂缝宽度的设计方法,因此桥梁纵向无预应力束。
为了改善负弯矩区钢梁底板的受力性能,在各中支点处20m范围,下翼缘浇注厚度40cm混凝土板形成双层组合作用。
同时采用支座顶升和高配筋率两种方法相结合,使负弯矩区混凝土桥面板在恒载作用下有一定的压应力储备,但在活载等后续荷载作用下使混凝土裂缝宽度限制在一定范围内。
基础采用钢管打入桩,桩径1200mm,单幅桥每墩14~16根钢管桩。
3.3非通航孔70m跨PC连续梁桥全桥总长2240m,基本跨度布置6×70m一联。
采用等高、等宽度的单室箱梁,分成两幅桥,每幅箱梁桥面宽17.15m、高4.0m,断面布置如图8。
采用整孔预制、整孔吊装的施工方法。
安装施工时先简支,在浇注墩顶接缝段形成连续梁。
预应力采用体内预应力体系,在以往跨海桥梁经验的基础上,为了便于预制、提高制梁设备通用性,箱梁底板与腹板内的正弯距束,在预制时锚于梁端,箱梁底板无锚固块。
由于箱梁预制在东海大桥梁场进行,考虑到利用既有设备的需要,箱梁采用斜腹板以保持底板宽度适应既有制梁台座;对于预制梁重量进行了严格控制,中孔约2300t、边孔约2350t,以避免更大增加引起架梁对吊装船舶更高等级的要求。
曲线段梁体的设计与直线段相同,顶板悬臂长度根据曲率调整,梁体预制长度保持不变,曲线段引起的长度差异通过墩顶接缝现浇段调节。
基础采用钢管打入桩,桩径φ1200mm,单幅桥每墩11~13根钢管桩。
3.4非通航孔60m跨PC连续梁桥全桥总长1920m,跨度布置7×60m,每联长度420m。
采用等高、等宽度的单室箱梁,分成两幅桥,每幅箱梁桥面宽17.15m、高3.6m,断面布置如图9。
采用节段预制、架桥机对称拼装的施工方法。
拼装施工时逐孔推进,预制节段梁从已完成梁上运送;由于采用等跨连续梁,边跨施工时需要考虑架桥机承受半跨的节段重量。
为了便于预制与拼装施工,箱梁底板与腹板变厚在三个节段内以台阶状进行,每个节段保持等厚;预制时按照无横坡进行,拼装时形成桥面横坡,在支座处设有调节垫块。
节段划分以吊重120t为控制条件,标准节段长4m,墩顶段长度除重量控制外,需考虑利用架桥机施工的工作要求,跨中合拢段20cm;曲线段引起的梁体长度差异分散在各预制节段调节。
预应力采用体内与体外束混合体系,顶板悬臂束以体内束为主,每跨合拢后底板束和弯起连续束两者兼用。
基础采用φ1600mm钻孔灌注桩,单幅桥每墩6根、靠近辅通航孔段每墩7根。
3.5辅航道主跨140mPC连续梁桥辅航道桥跨度布置为80+2×140+80m,全长440m。
分成两幅,采用变高单室箱梁,桥面宽17.15m、高4.0m~8.5m,断面布置如图10。
采用挂蓝分节段现浇施工,节段长度以4m为标准长度,中支点附近节段长度采用3m。
采用三向预应力体系,全部采用体内预应力束。
基础采用钻孔灌注桩,单幅桥主墩采用19根φ2500mm钻孔桩。
由于桩身强度受地震力控制,采用变截面桩,上部桩身直径加大到3000mm。
4.斜拉桥主要计算结果4.1结构变形根据计算结果,主梁跨中挠度,汽车荷载作用下为66.5cm、挠跨比1/1100;汽车荷载与轨道交通荷载共同作用下为137.7cm、挠跨比1/530,梁端转角为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