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城和边缘城市与大都市区空间发展
国内外产业新城发展经验及案例
国内外产业新城发展经验及案例二零一一年三月目录一、新城开发背景 (1)二、新城的定义 (3)三、新城的发展阶段 (4)四、新城的分类 (4)五、产业新城典型案例之一:筑波科学城 (6)(一)概况 (6)(二)背景 (6)(三)建设目标 (7)(四)规划 (8)(五)发展阶段及特征 (10)(六)城市发展 (13)(七)筑波科学城成功的要素 (16)(八)筑波科学城存在的问题 (19)六、产业新城案例之二:美国尔湾市 (22)(一)概况 (22)(二)发展背景 (22)(三)城市规划 (23)(四)尔湾吸引了大量的企业和居住人口 (25)(五)有竞争力的工资水平和足够多的就业机会 (32)(六)尔湾成功的要素 (33)(七)筑波和尔湾发展要点对比分析 (37)七、产业新城案例之三:上海浦东新区 (38)(一)发展概况 (38)(二)发展历程 (38)(三)成功经验 (40)八、产业新城案例之四:天津滨海新区 (45)(一)发展概况 (45)(二)成功经验 (46)一、新城开发背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西方发达国家普遍进入了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以伦敦、巴黎为代表的大城市经济和人口急剧增长,市区人口和产业的聚集不断加强,导致市区用地不断向四周蔓延,形成了单中心高度聚集的城市形态,中心城区人口密度很高。
如20世纪50年代巴黎市区平均人口密度为26000人/平方公里。
单中心高度聚集的城市结构给城市生态环境、城市效率以及城市管理等方面带来了诸多城市问题。
如城市环境恶化、城市热岛等生态问题凸显;城市住房短缺,房屋价格飞涨,两极分化矛盾日益突出,交通拥挤、出行不便等。
在空间上,人口大量增加造成城市住宅的严重不足,使得许多设施不完善的住宅开始在郊区蔓延。
城市郊区用地急速向城市建设用地转变,无序开发带来了开发效率偏低等一系列的问题。
为了维持城市经济增长的持续性和社会的稳定性,针对上述问题,各国政府集合大量的专家学者开展了许多研究,并逐步形成了“从城市区域的角度出发,通过开发城市远郊地区的新城分散大城市压力”的城市规划思想。
国内外学者关于大都市的理论
国内外学者关于⼤都市的理论都市圈的概念1959年,⽇本经济学家⾼野在研究⼤城市郊区化和卫星城镇问题时,从商业⾓度提出了“⼤城市圈”的概念。
随后,⼀些国家和地区也从不同⾓度对城市群体现象进⾏了定义和划分。
但⽆论怎么定义,其中的⼀个核⼼思想就是经济发展载体系统的区域整体观和系统观。
⽇本关于都市圈的研究在60⾄80年代多集中在对都市圈内单⼀要素(如产业和⼈⼝)的分布演变和成因分析上。
80年代以后。
这⼀阶段的研究逐渐转向对都市圈空间结构变化的综合总结。
如京板神都市圈内部三⼤城市的⼈⼝和零售业分布和由此决定的城市中⼼性空间变化,得出在城市核⼼地区中⼼性降低的同时,都市圈⾛向均衡发展。
简⾔之,⼤都市圈(Metropolis Sphere)是指在⼀定地域范围内以经济较发达的中⼼城市为核⼼,以具有⼀定结构、功能的具有内在经济联系的城镇群体为中⼼城市的强辐射空间,所形成的⾼度城市化的经济地域。
因此,⼤都市圈⼀般应具备以下6个基本条件:(1)⼤都市圈内必须⾄少有⼀个经济较为发达并具有强辐射能⼒的中⼼城市;(2)中⼼城市必须有⼀定的辐射腹地空间;(3)⼤都市圈内应具备⾼度发达的基础设施束;(4)⼤都市圈内中⼼城市与基地城镇之间应有密切的经济联系;(5)⼤都市圈不是⾏政区的简单迭加,⽽是经济区、社会区、⽣态区的综合集成;(6)⼤都市圈内应有较⾼的城市⼤都市带的概念(国外,国内)“megalopolis”⼀⼀词最早来源于古希腊。
公元前4世纪,希腊⼈在伯罗奔尼撒半岛规划了⼀个机关报的城邦,他们希望其发展成为希腊最⼤的城市,故将其命名为“Megalopolis”。
赋予megalopolis以现代含义的是美国城市地理学家⼽特曼(Gottmann)1957年发表的著名论⽂《⼤都市带:东北海岸的城市化》以及随后的⼀系列著作。
他使得“megalopolis”⼀词⽤来表⽰城市化发展历史进程中特定现象的专有名词—⼤都市带。
Gottmann关于都市带的主要学术思想包括:1、都市带的特征:①从空间形态上看它是在核⼼地区构成要素的⾼度密集性和整修地区多核⼼的星云状结构。
陆铭 中国城市化和区域发展的未来之路_城乡融合_空间集聚与区域协调_陈钊
中国城市化和区域发展的未来之路: 城乡融合、空间集聚与区域协调陈 钊 陆 铭 许 政内容提要 在中国城乡与区域协调发展的问题上,如果片面限制大城市的扩张,鼓励小城镇发展,片面强调区域经济的均等化,将无法充分发挥市场化和全球化进程中经济集聚发展的好处。
为此,必须克服思想上的认识误区,打破城乡间和地区间分割的制度障碍,促进城市内部的社会和谐,充分发挥集聚效应,并由此最终实现城乡与区域协调发展。
关键词 城市化 空间集聚 区域经济发展引 言中国未来城市化与区域发展有两条截然不同的道路:其一是为了追求短期的区域发展平衡而牺牲城市化中的集聚效应,其二则是充分发挥城市化中的集聚效应并在长期内实现区域的平衡发展。
前者很可能导致中国长期增长潜力的丧失,而后者更可能使中国实现城乡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对这两条道路的抉择是中国城市化和区域发展的战略抉择。
未来中国城市化水平的持续和快速提高将是一个同时影响中国和世界发展的进程。
历史地看,中国经过改革开放30年持续快速的经济增长之后,城市化比率却仍然只有43.9%。
①据预测,如果中国每年的城市化比率以1.5个百分点的速度增长,即每年约有1000万人口进入城市,那么到2020年中国的城市化水平也才达到60%左右。
也就是说,中国城市化仍然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
然而,我们在指出中国城市化的潜力时,往往只关注总体上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却没有意识到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地域广阔、地区差异显著、经济增长持续的大国,伴随着市场化和全球化过程中要素流动性的不断增强,在城市化进程的背后更为重要的将是中国城市的区域布局的持续调整和城市内部集聚效应的加强。
通过分析我们发现,中国城市发展中的集聚效应的确正在加强,但与此同时,中国滞后的城市化进程使这一集聚效应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
事实上,在中国城市化和区域发展问题上,我们还存在着若干认识上的误区。
因此,中国的城市化和区域发展需要进一步顺应市场规律,在城乡融合、空间集聚与区域协调发展方面更合理地发挥政府的作用。
国内外产业新城发展经验及案例
国内外产业新城发展经验及案例二零一一年三月目录一、新城开发背景 (1)二、新城的定义 (5)三、新城的发展阶段 (5)四、新城的分类 (6)五、产业新城典型案例之一:筑波科学城 (8)(一)概况 (8)(二)背景 (9)(三)建设目标 (11)(四)规划 (11)(五)发展阶段及特征 (15)(六)城市发展 (20)(七)筑波科学城成功的要素 (25)(八)筑波科学城存在的问题 (30)六、产业新城案例之二:美国尔湾市 (34)(一)概况 (34)(二)发展背景 (35)(三)城市规划 (36)(四)尔湾吸引了大量的企业和居住人口 (40)(五)有竞争力的工资水平和足够多的就业机会 (50)(六)尔湾成功的要素 (51)(七)筑波和尔湾发展要点对比分析 (56)七、产业新城案例之三:上海浦东新区 (58)(一)发展概况 (58)(二)发展历程 (59)(三)成功经验 (63)八、产业新城案例之四:天津滨海新区 (72)(一)发展概况 (72)(二)成功经验 (73)一、新城开发背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西方发达国家普遍进入了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以伦敦、巴黎为代表的大城市经济和人口急剧增长,市区人口和产业的聚集不断加强,导致市区用地不断向四周蔓延,形成了单中心高度聚集的城市形态,中心城区人口密度很高。
如20世纪50年代巴黎市区平均人口密度为26000人/平方公里。
单中心高度聚集的城市结构给城市生态环境、城市效率以及城市管理等方面带来了诸多城市问题。
如城市环境恶化、城市热岛等生态问题凸显;城市住房短缺,房屋价格飞涨,两极分化矛盾日益突出,交通拥挤、出行不便等。
在空间上,人口大量增加造成城市住宅的严重不足,使得许多设施不完善的住宅开始在郊区蔓延。
城市郊区用地急速向城市建设用地转变,无序开发带来了开发效率偏低等一系列的问题。
为了维持城市经济增长的持续性和社会的稳定性,针对上述问题,各国政府集合大量的专家学者开展了许多研究,并逐步形成了“从城市区域的角度出发,通过开发城市远郊地区的新城分散大城市压力”的城市规划思想。
美国大都市发展趋势
二、大都市区发展的特征和趋势大都市区是城市化发展到较高阶段时产生的城市空间形式,大都市区的出现不仅使城市地域空间形态与规模发生重组,而目使人口、资本、产业等要素流动以及社会政治结构出现新的变化。
1.人口移动:郊区化、逆城市化和再城市化二战以后,由于大城市人口激增,市区地价不断上涨,交通拥挤,环境日益恶化,加上生活水平改善,人们追求低密度的独立住宅以及小汽车的广泛应用,高速公路的大量兴建等原因,使得城市人口纷纷向郊区迁移。
郊区人口迅速增加,而中心城区的人口出现下降,即人口的郊区化(suburbanization)现象。
美国是一个人口高流动性的国家,据统计,在20世纪60年代,几乎1/ 5的美国人因变换工作及其他原因,每年至少搬家一次,而人口主要流向是城市,中上阶层人口移居市郊。
1950年,在美国所有大都市区中,城区人口占57%,郊区人口占43%。
到1960年,城区人口占49%,郊区人口占51%,大都市区人口重心己转移到郊区。
到1970年,城区人口比重下降到43%,郊区人口比重上升到57%。
1970年以后一些大都市区人口外迁出现新的动向,不仅中心市区人口继续外迁,郊区人口也开始向更远的乡村地区和小城镇迁移,整个大都市区人口出现负增长,国外将这一过程称之为逆城市化(counter urbanization)。
根据美国30个最大的标准大都市统计区(SMSA)的人口统计,1970- 1980年有9个SMSA的人口出现下降,大多为东北部的老城市,如纽约市人口年均减少0. 9% ,费城和底特律年均减少0.2%,波士顿年均减少0.1%,表明它们己进入逆城市化阶段。
面对城市人口减少,中心区衰落,美国东北部一些大都市区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发展高科技产业和第二产业,在CBD周围适当增加一些高质量住宅,以吸引人口。
特别是年轻人员回城居住和工作,使城市人口再度增长,出现了所谓再城市化(reurbanization)如1980- 1990年间纽约市人口增加了3. 1%,纽约的中心区曼哈顿由于各类公司总部和生产服务业的不断聚集,成为全市人口增长最快的地区。
中国城市化的空间扩展方式研究
扩展 形态走 向分 散组 团形态 、轴 向发展 形 态 乃 至 最 后形 成 带 状 增 长 形 态 的 发展 规 律 ( 朝 林 、 顾
吴莉娅 , 0 8 。学者重点研究了中国城市空间扩展的一般规律和动力机制,张庭伟认为 , 0 20 ) 2
7 8
世纪 9 0年代 中国城 市空 间结 构 的变 化体 现在 两 个 方 面 ,即 中 国城 市建 城 区 向外 扩展 , 以及 与此 同时发生 的城 市 内 部空 间 的重新 整合 。熊 国平 、杨东 峰 、于 建勋 认 为 , 自 2 0世 纪 9 0年 代 以来 ,
在城 市增 长 的过 程 中 ,内涵 式增 长始 终存 在 ,以退 二进 三最 为典 型 ,属 垂直 型增 长 ,但 以外延 式
广 东社会科 学
2 1 年 第 5期 01
中国城市化 的空 问扩 展方式研究
刘欣 葵
[ 提 要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化的空间扩展体现出几种方式:城市商贸功能回归重塑商务中
心、城 市更新催生 旧城的 “ 新天地” 、中心 区土地置换促成郊 区 “ 卧城 ” 矗立、试验政策和 大事件拉
而满 足这 些 转变 中的城 市功 能 的 区位 因素 、资源 状 况 、技术 条件 、体制 机制 、政 策背 景不 同 ,城 市空 间扩 展 的方 式也 会不 同。城 市化 是农 村 人 口向城 市 迁移 的过 程 ,也是 提 升城 市现 代化 建设 水
平 、优 化城 市功 能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和布 局 的过程 。本文 从 中 国城 市 化过 程 中城 市功 能 的转变 的视 角 ,探讨 在 相应
美国城市郊区化与都市区发展
城市问题
20 年第 4 01 期
美国城市郊区化与都市区发展
张晓莲
一、 美国城市化扩散与都市区的形
成
1 美国城市郊区化过程 . 美国从 1 世纪末到 2 世纪初开始城市郊区化 9 0 过程, 这一阶段多为富人对较高生活质量的追求而 在通勤铁路线上出现“ 卧城” 或称“ 乡村别墅区” 。在
3 对郊区本身带来的消极影响 .
人口和就业向郊区的扩展, 使郊区的交通状况 开始恶化, 教育资源短缺, 开阔的休闲空间以及生活 质量受到影响。 美国农村的行政管理与我国类似, 分县和乡两 级, 每个县有三、 四个乡。每个乡有一个中心镇。这 些农村小镇原居住人口规模很小, 人口规模从 1 千 人至 1 万人不等。目 这些小镇正面临增长, 前, 成为 美国未来 2 0年经济发展的热点。面对这一发展机 遇, 小镇居民的态度是矛盾的: 他们欢迎经济增长带 来的就业机会, 但拒绝增长给小镇带来的变化。本 土居民不希望由于发展而改变他们原有的生活方 式, 从城市搬来的居民也希望小镇保持原有特色, 欣 赏小镇固有的文化氛围。因此, 如何在城市化过程 中保持农村小镇传统的文化特色, 已是当前一些美
难以置信的速度发展的。这种转变的实现是有一定 规则( 或曰“ 法律” 的。美国将实行“ ) 一层法” 即居 , 住结构必须或低于两层或为高层建筑, 以节约电梯 安装成本。从经济学角度来讲, 在居住密度上有一 定的门槛。因此, 田向办公楼的快速转变必然 由农 应付出建筑成本。也就是说 , 在传统农村城市化的 过程中, 应当有资源约束这一限定条件。 4 城市化 的根本动力来 自于社会生产力的发 . 展。郊区化实质上是城市化的较高发展阶段。这种 分散型的城市化进程同时也是产业结构在更大的地 域空间范围内的重新布局过程。从钢铁、 纺织机械 等传统制造业外迁、 到商业服务业外迁, 郊区功能日 益专业化。与此同时, 内城出现经济空心化, 并转向 智力资源的开发利用 , 成为信息服务、 旅游服务、 保 健服务、 金融服务中心。同时伴随着内城城市更新, 城市景观、 人居环境也大为改观, 为知识密集型产业 的发展提供了保障。这样 , 在更大的城市区域内形 成了产业结构的合理布局, 也有利于集合城市在区 域间的产业分工。
规划中的城市边缘地区
规划中的城市边缘地区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城市的边缘地区也变得愈发重要。
这些地区在城市的发展和规划中起着关键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规划中的城市边缘地区的重要性,并介绍在规划中需要考虑的相关因素。
一、引言城市边缘地区是指城市发展边缘的地带,通常是城市与郊区之间的过渡区域。
这些地区往往具有较弱的城市化程度,但随着城市的扩张,逐渐成为城市规划的重点。
在规划中充分考虑城市边缘地区的特点和需求,有助于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二、城市边缘地区的重要性1. 国土资源的合理利用城市边缘地区往往具有广阔的土地资源。
合理规划和开发这些地区,可以充分利用土地资源,满足城市发展的需要。
同时,合理利用城市边缘地区的土地资源,可以减少对农田和自然保护区等宝贵资源的占用,维护生态平衡。
2. 调整城市发展格局城市边缘地区往往是城市扩张的重要方向。
通过规划边缘地区的合理发展,可以缓解城市中心地区的交通压力,调整城市发展的格局。
合理利用城市边缘地区的资源和劳动力,可以实现城市的多中心发展,推动城市空间的均衡布局。
3. 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城市边缘地区往往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区域。
通过规划和发展边缘地区的产业和服务业,可以吸引人才和资本的集聚,促进区域经济的繁荣。
同时,边缘地区的发展也可以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农民工等外来人口的城市融入。
三、规划中需要考虑的因素1. 自然环境城市边缘地区往往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自然景观。
在规划中需要充分考虑自然环境的保护,保留和恢复生态系统的功能。
同时,规划中需要合理划定自然保护区和建设用地的界限,避免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破坏。
2. 基础设施城市边缘地区通常缺乏完善的基础设施,如交通、水、电等。
在规划中需要考虑如何建设和完善这些基础设施,以满足边缘地区居民的基本需求,提升居民的生活品质。
同时,需要合理规划交通网络,提高城市边缘地区与城市中心地区的联系和交通效率。
3. 社会服务设施为了满足居民的生活需求,城市边缘地区需要建设相应的社会服务设施,如学校、医院、商业中心等。
人文地理学习题
一、名词解释1.同城效应【答案】同堿效应是指对在相邻地区或更大范围内发生重要的作用和联动效应。
同堿效应,意思与“同城化”相近,是城市现代化发展的新趋势,也是经济全球化发展局势下城市间互相交流合作发展的必然产物。
2.白兰士【答案】维达尔白兰士是法国近代地理学的创建人,他致力于人文地理学和区域地理学的研究,在他的倡导下,法囯地理学从十九世纪后半叶起走向新的发展阶段,形成一个有影响的法国地理学派。
白兰士认为,自然环境提供了可能性的范围,而人类在创造他们的居住地的时候,则按照自己的需要和愿望,凭借自身的能力来利用这种可能性。
3.边缘城市【答案】边缘城市是指受本省中心或省会堿市辐射较小的城市。
德囯地理学家哈伯特路易提出的"边缘城市”概念。
城市形态从单核心格局向多核心、网络化方向发展以及城市核心区在扩散中出现新集聚的过程中,在郊区发展起来的兼具商业、就业与居住等职能的综合功能中心,这成为了”边缘城市”理论的原型。
4.城市化【答案】城市化是农业人口转化为非农业人口、农村地域转化为城市地域、农业活动转化为非农业活动的过程,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是社会进步的体现,是一个国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体现。
城市化概念涉及四个方面的含义①城市化是城市对乡村施加影响的过程;②城市化是全社会人口接受城市文化的过程:③城市化是人口集中的过程,包括集中点的增加和集中点的增大:④城市化是城市人口比例占全社会人口比例增加的过程。
5.适度人口【答案】适度人口论是探讨一个国家在现有的资源、科学技术水平下最适宜的人口规模的学说。
它作为一种独立的人口理论,正式形成于20世纪初,奠基者是英国经济学家E·坎南,1888年,他在《初等政治经济学》中认为“适度人口”是处于“最大收益点”的人口规模:最初确定“适度人口”概念的是瑞典经济学家K·维克塞尔,他在《论适度人口》中认为,任何一个国家都应当有其适度的人口规模、合适的人口密度,绝不能使人口规模超过该国的农业资源及它所能提供食物的综合能力,一国的人口增长应与它的技术进步和经济发展相适应。
新城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
新城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新城的发展日益受到重视。
作为城市的扩展区域,新城的发展不仅关系着城市的整体发展水平,更影响着居民生活质量和社会经济的发展。
本文将对新城发展的现状进行分析,并展望未来的发展趋势。
新城的现状随着中国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新城的建设兴起。
新城具备了大量的土地资源以及较为完善的基础设施,为各类产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空间和条件。
然而,在过去的发展中,新城也面临着一些困难和挑战。
首先,新城的规划和建设常常面临着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
新城的建设需要消耗大量的土地资源,可能对周边自然生态环境造成破坏。
因此,在新城发展中需要注重生态环境保护,采取合理的土地利用规划,保护珍稀植物和动物物种,减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其次,新城发展需要注重公共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建设。
由于新城的规划和建设往往是一个长期过程,需要在规划阶段就充分考虑到公共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建设的需求。
新城的居民需要基础设施如医院、学校、交通等的配套支持,这对于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吸引人才至关重要。
此外,新城的发展也需要与周边城市和地区形成良好的产业合作和互动。
新城发展的过程中,应注重跨区域合作,通过建立合作机制和加强交流合作,形成良好的产业链和产业集群,提高新城的产业竞争力并促进经济发展。
未来发展趋势未来,新城的发展将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以下是一些可能的发展趋势:首先,新城将更注重创新驱动发展。
随着全球科技的进步和创新经济的兴起,新城应加强创新能力和科技产业的发展,推动新城由传统的产业转型为高科技产业基地,提升新城的经济发展水平。
其次,新城发展将更加注重可持续发展。
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的可持续性已经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新城在发展过程中需要更加注重节能减排、资源循环利用,推动绿色发展和低碳经济的实现。
此外,新城的发展将更加注重人居环境和生活品质的提升。
新城应注重构建宜居的生活环境,完善公共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建设,提供更好的教育、医疗、交通和文化等公共服务,为居民提供更好的生活品质。
都市圈空间结构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效率和管理水平。
空间结构特征三:城市交通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交通基础设施与经济发展 的关系
城市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水平直接影响着城 市经济的发展,良好的交通基础设施能够促 进城市经济的发展。
交通拥堵问题与经济发展的 关系
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交通拥堵问题日益突出,这 给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很大的影响。
交通规划与经济发展的关 系
合理的交通规划能够促进城市经济的发展, 同时也能有效地缓解交通拥堵问题。
03
都市圈影响因素分析
Chapter
影响因素一:政策与规划
01 02
政策导向
政策制定和调整对都市圈空间结构具有重要影响。政府对城市发展的战 略规划、区域协调规划以及土地使用政策等都可能改变城市的空间布局 和结构。
规划连续性
规划的连续性也是影响都市圈空间结构的关键因素。如果规划缺乏连续 性,可能导致城市空间结构混乱,影响城市功能的正常发挥。
和城市发展。
生态保护
随着人们对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视 ,生态红线、自然保护区等措施
会影响城市发展的空间布局。
影响因素三: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要点一
经济实力
要点二
产业结构
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直接影响都市圈空 间结构的形成与发展。经济实力强的 地区,城市化水平高,城市规模容易 扩大,城市间联系也更为紧密。
产业结构与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 也直接影响到都市圈空间结构的形成 与发展。例如,以服务业为主的城市 ,人口和产业可能更加集聚;以制造 业为主的城市,工业园区等可能占据 较大空间。
logo
都市圈空间结构特征
01
02
03
04
05
都市圈的空间系紧密,空 间分布相对集中,形成 高度紧凑的地域空间组 织形式。
城市规划原理与设计中的城市扩张与城市边缘
城市规划原理与设计中的城市扩张与城市边缘在城市规划原理与设计中,城市扩张与城市边缘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议题。
随着城市人口不断增加和经济发展的推动,城市扩张和城市边缘问题变得日益突出。
本文将探讨城市扩张的原因和影响,以及城市边缘的规划与设计方法。
一、城市扩张的原因城市扩张的原因可以从人口增长、经济发展和土地需求等方面进行分析。
首先,人口增长是城市扩张的主要原因之一。
随着人口的增加,城市需要提供更多的住房、就业机会、教育和医疗资源等基础设施,以满足人们的需求。
因此,城市不断扩张,以适应不断增长的人口。
其次,经济发展也是城市扩张的推动力之一。
城市作为经济发展的中心,吸引了大量的投资和企业发展。
这些投资和企业需要更多的土地和资源来支持其运营和扩张,从而推动了城市的扩张。
另外,土地需求也是城市扩张的重要原因。
随着城市的发展,土地资源变得紧张。
为了满足城市增长的需求,城市不得不向城市边缘扩张,以获取更多的土地资源。
二、城市扩张的影响城市扩张对城市发展和居民生活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首先,城市扩张导致了城市空间的日益紧张。
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城市变得更加拥挤,交通拥堵、房价上涨等问题也随之出现。
此外,城市扩张可能会导致土地资源的过度开发和环境破坏,对生态环境造成负面影响。
其次,城市扩张也对社会公平产生了影响。
城市扩张往往集中在发达地区和经济核心区域,导致城市资源和服务的不均衡分布。
边缘地区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可能相对滞后,给居民带来不便。
另外,城市扩张还对土地利用和土地管理产生了挑战。
城市扩张往往伴随着土地的大规模开发和改造,需要制定科学的土地利用政策和管理措施,以保护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三、城市边缘的规划与设计方法为了应对城市扩张和边缘地区的发展需求,需要采取一系列的规划与设计方法。
首先,要制定科学的城市规划政策,合理控制城市的扩张速度和规模。
通过科学的土地利用规划和区域规划,将城市扩张引导到合适的区域,避免过度开发和环境破坏。
边缘城市的北京案例研究
【 文章 编号】 10 —1 2 02 39
( 0 ) 4 0 2 0 2 1 0 -0 3 - 5 2
Eu o e n a d Au ta in c u ti s J d i g fo r p a n sr l o n re . u g n r m a Ame c n c t r n F n ti ce c a k i r g r e i r a r e o , e g a in eP r e a d d i i S s a p c le g i i a wh c sd v l p d s a t i a d e ct i Ch n , ih i e e o e y yn a d t e f s e e o me t o i ’ r d c r mi h a t d v l p n f Ch na s p o u e s r i e i u ty a d t p ta e tu t rn f e v c nd s r n he s a i lr sr c u i g o
3 2
曾 I炼 I
精 !浩
市 (d e ct) e g i 被认 为是美国大都市 多中心演化过 y 程 中产生 的一种 新城 市现象 ,它是在美 国办公 业 郊 区化背景 下依 靠市场机制形成 的新就 业中心
一
标准,可以认为是一个 已经形成的边缘城市。它是
在我 国生 产性服 务业 快速 发展 背景 下 ,在北 京 生产
主导 力量 。未来一段 时间 ,类似的边缘城市还将 会 在北京、上海、广 州等超 大城 市陆续 出现 。
罢
舌I 罢
【 关键词】边缘城市 ;丰 台科技 园;生产性服 务
7 城市地区规划(一)——都市区规划
城市区( functionally connected region)。
在城市地区,就业分 散,交通方式多样化,即 城市地区在一定程度上已 经具有了网络城市的特征。
吴良镛,城市地区理论与中国沿海城市密集地区发展
2021/5/13
3
7.1.1 都市区的概念及类型
都市区(Metropolitan Area):中心城与外围地区在经 济社会方面的相互作用强烈,功能联系紧密,形成由中心城 和外围地区共同组成并以中心城市为核心的城市功能性地域。
2021/5/13
6
一个完整的都市区一般包括四个部分:中心市区、边 缘城市、生态开敞空间和农业空间。
都市区的类型划分有多种方式,最普遍的有两种:一 是按照规模划分,二是按照空间结构形态划分。
按照规模划分,周一星建议中心市人口50万以上为大 都市区、不足50万的为都市区。
按照大都市区的形态结构,可以分为五种:紧密型、 过渡型、松散型、彗星式、带状等。
2021/5/13
33
赵民:概念规划包括六方面内容:区域背景、经济和产业、 社会文化、空间发展、环境和景观、开发策略。这基本覆盖了有 关城市长远的经济、社会和物质环境的主要因素。
2021/5/13
34
顾朝林:概念规划主要研究城市与区域的发展方向、空间总 体结构、城市功能定位等大政方针问题,强调对全局的把 握,是涉及空间、经济、环境、生态,乃至社会、文化等 方面的综合性城市与区域规划。
2021/5/13
28
2)我国都市区战略规划的发展
(1)香港战略规划——全港发展策略
.hk/chi/home/
主要内容是预测人口发展及有关的社会经济活动,制定长远 的土地用途、运输基础设施以及环境策略。其目的是在既定 的资源及时间下带来最佳的环境质量,满足预期的人口需要。 将全港分为多个次区域,确定其发展目标与方向。
美国郊区城市群体发展模式
美国郊区城市群体发展模式1991年,美国华盛顿邮报的记者高乐(Joel Garreaul)在《边缘城市》一书中把二战后的美国城市扩散过程划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城市居住功能郊区化阶段。
这一阶段是40年代后期开始的把居民住宅建到城市郊外。
第二阶段是郊区购物中心大规模化阶段。
这阶段从60年代至70年代,在大城市的郊外建造了许多大规模的购物中心,人们不必再为购买生活用品而专程返回城市中心商业区。
第三阶段是"边缘城市"阶段。
"边缘城市"是在原有的城市周边郊区基础上形成的具备就业场所、购物、娱乐等城市功能的新都市。
美国的边缘城市通常具有下列特点:(1)不存在高密度的高层建筑群。
建筑是以低层宽立面的形态分散在广阔的地域范围内。
(2)停车设施完备的现代化办公楼分散于绿色自然环境之中。
各建筑之间通常由步行走廊或小巴士相连。
(3)配备机场或高速公路,飞机和小汽车作为主要对外交通手段。
(4)边缘城市的中心地带设有企业总部、大型商场、健身中心等设施。
(5)大型标志性的建筑物通常位于城市的中心地带。
(6)多数居民居住在由绿色草坪环绕的别墅型住宅中。
(7)没有形成一般城市的行政区划。
美国城市扩散的第一阶段---城市居住功能郊区化,始于1920年。
1920年前,人们的工作、生活还是主要集中在城市的中心地带。
但是,1920年后,郊区人口的增长率开始大于城市中心人口的增长率,主要因素是:美国人渴望居住在人口密度低的城市外围地带。
2 0年代后,公路的发展使公交汽车和小汽车成为人们出行的便利工具。
这之前,居住郊区的人们必须依赖时间固定的火车去城市中心上班。
50至60年代,是美国城市郊区化的高潮阶段。
1930年前,由于工业的发展,大中城市规模急剧膨胀,导致城市居住环境恶化。
美国的中产阶级越来越倾向于在郊区购买房子,依赖小汽车每日往返于城市商业中心的上班场所和郊区的住家之间。
为适应人口流动的趋势,同时改善大城市人口恶性膨胀的状况,美国在50年代提出了在郊区建设小城市的观点。
城市规划原理与设计中的城市边缘与郊区发展
城市规划原理与设计中的城市边缘与郊区发展城市规划是指对城市进行研究、规划与设计,以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城市规划涉及到城市内部的各个区域,其中城市边缘与郊区发展是一个重要的方面。
本文将从城市边缘和郊区发展的概念入手,探讨城市规划中的相关原理与设计。
一、城市边缘的概念与特点城市边缘是指城市与农村之间的过渡区域,是城市向外延伸的边界部分。
城市边缘呈现出一些共性特点:1. 土地多用途性:城市边缘地带常出现居住、商业、工业和农业等用地共存的情况。
2. 功能分离:城市边缘地带容易出现功能区分明的情况,例如居住区域与工业区域的分离。
3. 城市扩张的压力:城市边缘地带往往受到城市扩张的压力,可能引发土地资源的争夺和环境问题。
4. 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城市边缘地带常存在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可能导致贫富差距的扩大。
二、郊区发展的原则与策略郊区是城市边缘地带的一部分,具有一定的规模和发展潜力。
在城市规划中,郊区发展需要遵循以下原则与策略:1. 综合规划:制定综合规划,合理确定郊区用地结构、功能布局和发展方向,实现城市与郊区的有机衔接。
2. 健康生态:郊区发展应注重保护自然生态环境,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推动可持续发展。
3. 公共设施配套:充分考虑郊区居民的基本需求,提供必要的公共设施和社会服务,并合理规划交通、水、电等基础设施。
4. 城乡连结: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减少城乡差距,增强郊区的发展潜力。
5. 创新产业布局: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文化创意产业等新兴产业,为郊区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
三、城市边缘与郊区发展的实践案例1. 中国北京:北京作为中国的首都和大城市,其城市边缘与郊区发展备受关注。
通过实施城市总体规划和生态保护红线政策,北京在控制城市扩张的同时,重点发展郊区的科技创新产业和现代服务业。
2. 美国洛杉矶:洛杉矶的城市边缘和郊区发展经验值得借鉴。
洛杉矶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实施郊区发展策略,注重保护自然景观和环境资源,同时引进高新技术企业,推动了郊区的经济繁荣。
城市规划中的城市边缘区设计与发展
城市规划中的城市边缘区设计与发展城市的边缘区域往往是城市规划中容易被忽视的部分,然而,城市边缘区的设计与发展对于整个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城市规划中的城市边缘区设计与发展的重要性,并分析其中的挑战和机遇。
一、城市边缘区的重要性城市边缘区是城市与乡村交界处的过渡地带,它既承载着城市发展的压力,又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农田等特点。
因此,在城市规划中,合理设计和发展城市边缘区域对于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城市边缘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包括水源、土地和森林等。
合理利用和保护这些资源,可以提供城市所需的清洁能源和可持续发展所需的生态环境。
其次,城市边缘区往往是城市农业的重要基地。
合理规划和发展边缘区的农田,可以保障城市的粮食安全,并促进城市与农村的良好互动。
再次,城市边缘区的发展可以为城市提供丰富的就业机会。
合理规划和开发边缘区的工业园区和科技园区,可以吸引企业和人才落户,并推动地区经济的发展。
总之,城市边缘区设计与发展的重要性在于它可以提供城市所需的资源、环境和经济发展支撑,进而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二、城市边缘区设计与发展的挑战在实际的城市规划和发展过程中,城市边缘区的设计与发展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由于城市边缘区的地理位置和土地利用的特点,往往需要面对城市扩张带来的用地压力。
合理规划和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成为城市规划者和决策者的重要任务。
其次,由于城市边缘区的交通和基础设施相对薄弱,使得边缘区的发展往往面临着交通拥堵、供水供气不足等问题。
因此,如何有效解决这些问题,提升城市边缘区的基础设施水平,成为城市规划的难点。
再次,城市边缘区的规划与发展需要兼顾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平衡。
城市边缘区往往是生态环境脆弱的地区,如何在发展的过程中保护好边缘区的生态环境,是一个重要的课题。
三、城市边缘区设计与发展的机遇尽管城市边缘区的设计与发展面临着挑战,但也有很多机遇可以被合理利用。
“新城建”背景下城市规划发展特点与趋势分析
“新城建”背景下城市规划发展特点与趋势分析摘要:当前形势下的新城区建设致力于以中心城区为重要枢纽,建立起城市—郊区结合的城市链。
最好由政府进行主导来达到施行多方面的优惠政策的目的,从而完善新城区基础设施,吸引多方多元化投资,促进企业和公共机构从中心城迁往新城区的迁移。
在此基础上稳健发展经济,实现高效的立体经营。
通过增加产业的结构模式和工作岗位的方式,实现人口的转移。
关键词:新城建;中心城区;政策引言:随着全球经济不断涌现的发展背景下,我国多处的老城区因为高速发展出现了发展压力大、发展动力不足、发展空间较小的局面。
我国总体城市化率由原本的30%迅速上升到惊人的70%,已经处于最高速发展阶段。
而由于增长的人口与经济社会活动的扩大,将会给城市的运行带来巨大的压力。
因此在这样的大规模城市化背景下,积极发展并创新建设新城区成了目前大城市规划中的重中之重。
在全国高速发展城市建设阶段中,新城建发展模式能实现人口的转移,为中心城区减去重压,有效地增大城市的新空间。
一、新城镇发展特点研究新城镇的发展首先要根据自身的条件基础来选择相应的发展方式,把握好自身的发展特色。
结合国际其他城市的发展经验来看,大城市发展往往具有其独有的特色。
以“大城市,大郊区”为主要发展方向规划新城市的建设,这样的发展方式往往更事半功倍。
城市的两大发展作用机制分别是集中与疏解,大城市的病因并不在于其大,而是他固有的形态结构和投资结构过于单一。
究其根本是因为当一个企业活动的地址与另一个企业活动地址过于相近时,将会产生经济活动成本的节约,此时城市的所有的经济总产出增加时,其生产的成本会快速下滑,不利于经济的增长。
因而在做大城市的新城区建设时,要做好结合乡村和城市的发展优势,构建一个一个中心组团式的城市结构,致力于城乡协调发展。
小城镇的建设尤其需要合理规划布局,规模的发展的适度和设施设备的实效。
优先将基础的条件设施完善改进,结合潜力大的建制镇达到功能的完善。
国内外边缘城市
The Research Progress on Edge City in China and Foreign Countries国内外边缘城市研究进展与述评刘玉亭 程慧Liu Yuting, Cheng Hui1970年代以来,信息技术和基础设施的飞速发展,使美国和欧洲一些地区的郊区化出现一种新趋势,即城市在分散发展的同时出现了相对集聚的现象。
伴随着城市功能转换和城市空间重组,城市结构由单中心向多中心转变,并在郊区产生了一些新的集聚中心。
它们以传统的居住和商业中心为基础,逐步发展成为全新的就业中心。
因其功能完善并具独立性,可将其称为“城市”。
与传统意义上的“郊区化”不同,它们实质是一种“郊区城市化”的产物。
从区域发展视角来看,城市功能空间分散与区域网络化的组合,促生一种全新的城市模式与发展理念,并赋予其新的战略角色。
回顾美国城市的郊区化历程,大致经历了居住外迁—工业和商业外迁—就业岗位等全面外迁的过程。
中心城市郊区的功能不断丰富与完善,对区域发展格局及原中心城市的空间形态产生了巨大影响,不仅推动了城市空间结构由单中心向多中心的演进,同时这种全新的城市体也成为区域网络中的一个独立节点,与外围其他城市发生联系与沟通。
这种新的城市体可视为一种新型城市,即边缘城市(edge city )。
然而,这一概念最初是基于美国的城市发展背景而提出,能否应用于美国以外的国家,又会在多大程度上适用,尚需探讨,尤其是对于快速发展中的中国城市而言,更需要深入研究。
在中国,城市发展尚未进入大规模郊区化阶段,但一些大城市区域内正在进行的郊区甚至远郊区的开发已经具有后郊区化的基本特征,且基于开发区的新兴生长点也在孕育发展。
这些生长点与西方国家的边缘城市具有很多共性,且中国开发区的再开发与西方边缘城市的发展路径也存在一致性。
因此,系统总结国外边缘城市的研究成果,同时结合中国城市的发展阶段与制度背景,可更好地理解中国的“边缘城市”,并为其未来研究提供借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城和边缘城市与大都市区空间发展
新城的概念源于19世纪规划鼻祖霍华德的“田园城市”理论,后先在英国兴起,目的是疏散大城市中心区人口和产业,防止大城市郊区无计划向外蔓延的有效引导手段。
要弄清边缘城市的概念,首先要知道城市群的概念。
所谓城市群或城镇集群,是指在一定规模的地域范围内,以一定的超大或特大城市为核心,以众多中小城镇为依托,以多个都市区为基础,城镇之间、城乡之间紧密联系而形成的具有一定的城镇密度的城市功能地域。
而边缘城市,是指离省会城市或者非省会副省级城市以及城市群(圈)较远的城市,这些城市的城镇化水平较低,城市的规模较小,很多是老少边穷地区。
边缘城市的经济多数较为落后,每年在全省的GDP中所占的比重较小。
边缘城市的教育文化水平也相对较低,因为全国的高校大都分布在城市群内,这也是促进城市群发展的一支有利力量。
但边缘城市正是因为其边缘位置,自然人文环境往往很好,很适合人群居住,是人们旅游休闲的理想去处。
除此之外,边缘城市的农业多数较为发达,在全省中常常充当着菜篮子、粮仓和后花园的角色。
随着经济发展,我国“都市圈”的发展日趋明朗化。
北京都市圈、南京都市圈、武汉都市圈等相继“亮相”,为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创造了新的动力。
在都市圈的构建和区域整合过程中, 核心城市是最主动、最具前途的大“赢家”,而大量处于都市圈边缘地带的城市. 简称边缘城市则面临着如何应对的新问题。
因此, 调整发展思路、寻求新的发展, 是边缘城市面临的急迫课题。
由于多种因素等多方面的原因, 边缘城市一般不会被列为区域发展重点, 在起点上就与中心或副中心城市差了一步. 另一方面, 都市圈合作协调机制的本质是竞争协调机制, 它在规范竞争秩序的同时, 也使得竞争更为激烈, 并且这种竞争在核心城市与周边城市之间存在着严重的不对称性, 特别是对边缘城市不利。
因为, 边缘城市不仅在接受核心城市辐射方面处于较低的能级, 而且还面对着由于核心城市、副中心城市的吸引而产生的资金、技术、人才等要素流失。
对此, 边缘城市必须要有清醒的认识, 切实增强抓住机遇加快发展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边缘城市的发展战略一一积极融入都市圈之中。
因而, 研究城市发展问题,不能仅仅局限于行政区划, 而应该从区域经济、交流地位分析发展策略, 认识发展优势和制约因素。
作为边缘城市,“都市圈”背景下的发展战略, 应该是以区域发展为前提, 以接受核心城市辐射为途径, 以创优环境为手段,吸引周边地区生产要素, 增强综合实力和发展后劲。
要把依托区域整体优势作为城市发展的战略重点, 进一步强化与核心城市及其副中心城市的经济协作与联合, 有效地利用区域教育、科研资源, 为自己培养所需人才、孵化科技成果。
要辩证看待边缘城市的区位劣势。
表面上看, 边缘城市离核心城市较远, 在接受辐射方面处于较低的能级。
而正是这种“劣势”,才使得边缘城市比那些与核心城市距离更近的城市拥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和发展潜力, 更有可能形成特色化的产业优势和相对超脱的发展环境。
因为作为一种过渡性的经济区域, 边缘城市更便于建立独特的吸纳、传导、协调和发展机制, 更便于形成自己的“势力范围”,更有可能在服务区域发展中彰显个性, 尽显其能, 获得较快的发展。
因此, 不能把区位劣势绝对化, 而应该正视现实、创新思路, 借助都市圈形成机遇寻求更快的发展。
在区域整合的过程中, 边缘城市面临的不仅仅是发展机遇,同样也要面对圈内各市之间的竞争。
一方面, 由于经济基础,边缘城市不论发达与否, 都应该正视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大趋势, 及时地从区域发展的大背景上调整思路, 主动应对都市圈日
益明朗化的新形势,以便在新一轮城市发展中赢得主动。
受工业化带来的各种问题的影响,大都市区空间结构的演变过程,工业化带来的大都市区空间结构问题成为各国学术界研究的重点,而信息化时代的大都市区空间结构日益受到广泛关注。
美国学者比尔·斯科特根据美国大都市地理、经济和社会空间结构的演进,将大都市区空间的演化划分为三个阶段:单中心(中心城市为主导的阶段)、多中心(中心城市和郊区相互竞争阶段)和网络化阶段(复杂的相互依赖和相互竞争关系)。
不同国度、不同时期的学者从不同角度对大都市区空间结构演变过程开展了研究。
西方国家对大都市区空间结构演变过程的研究始终是和人口、产业等的郊区化、中心商务区的形成紧密联系在一起。
郊区增长主要有三种形式:制造业棚户区、工人阶级住区和商业阶层住区。
在此过程中,技术进步在郊区化过程中承担了必不可少的作用,但这只是一种形式而不是起的中产阶级郊迁,大都市区的郊区人口形成了快速增长的趋势,大都市区人口在空间地域上呈现不平衡增长趋势,郊区的增长快于市区;20世纪60年代以来,不仅居住郊区化,而且工作机会也逐步向郊区转移,主要的通勤模式从郊区向中心城市、郊区向郊区转移;在郊区化过程中,大都市区核心区、近郊、远郊形成了明显的社会空间分异。
德国等西欧国家也相继出现郊区人口和就业增长快于中心区的状况,居住分布的变化类似于沙丘的状况,居住分布的变化类似于沙丘的移动,从中心城市逐渐向周边城镇和郊区转移。
空间结构的演变源于生产要素的时空作用。
为此,一些学者从产业空间分布的区位变动和要素相互作用的角度来研究大都市区的空间结构。
从20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日本的学者从批发、服务业的区位动向入手对东京、阪神、名古屋三大都市圈结构变化研究认为,城市核心地区中心性降低,集中分布相对减少,都市圈逐渐走向均衡发展,多中心成为普遍现象。
戈登分析了美国1969-1994年之间的大都市区和非大都市区的劳动力就业趋势,确认了美国大都市区的人口和就业由大都市区中心到郊区、外围地区直到乡村地区的离心化趋势。
韩国学者对汉城大都市区及其它几个大都市区的空间结构研究认为,大都市区发展的历史背景奠定了今天大都市区的空间结构框架,汉城大都市区内部在不同结节点之间及均质区域的相互作用下,形成了由不同等级结节地域和均质区域构成的大都市区空间结构。
工业化时代,大都市区空间结构的表现形式主要分为单核心的大都市区和多核心的大都市区。
单核心的大都市区只有一个明显的核心城市,如欧洲的巴黎、伦敦、马德里、奥斯陆、莫斯科等。
这些地区除了作为国家的政治经济中心和管理决策中心外,还同时具备商业中心、研究与革新活动和总部所在地的功能。
单核心的都市区持续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中心区环境问题、社会问题(如种族隔离、贫富分化、就业问题等)。
长期以来,大多数城市形成了以单中心(一个主要节点或单中心结构)为核心的空间结构形式,交通围绕一个中心区业组织,而不是按不同等级的区域来组织。
这是造成城市空间组织混乱,交通、人口拥挤、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之一。
在“都市圈”背景下, 城市不再是独立的单元, 而是处于区域循环的交流圈甚至更大的范围。
每个城市都有其独特的区位优势和“势力范围” , 都有其存在的必要, 否则就不会发展到今天, 这是新城和边缘城市在都市圈背景下进行城市定位的基本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