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案:王戎不取道旁李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2023年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王戎不取道旁李公开课教案(推荐3篇)

2023年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王戎不取道旁李公开课教案(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王戎不取道旁李公开课教案(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王戎不取道旁李公开课教案第【1】篇〗一、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戎、诸、竞”3个生字,会写“戎、诸、竞、唯”4个字,理解文言词汇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会划分文言文节奏。

了解故事情节,3、体会王戎善于观察分析,不盲从的优秀品质。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流利朗读这篇文言文,能够理解文中大意。

教学难点:学习王戎善于观察、善于思考、善于分析的品质。

三、教学方法朗读法、问答法、谈话法,多媒体教学法。

四、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通过谈话导入:(展示多媒体)同学们你们看,这有颗硕果累累的李树,你们想不想摘几个吃啊?但有一个小朋友并没有去吃,你们说这是为什么呢?(板书:王戎不取道旁李)(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根据书上注音及工具书,认读本课生字词。

2、播放范读音频,引导学生进行文言文朗读,学会文言文的朗读方式,停顿特点。

3、品读课文,对照注释阅读课文,疏通文意。

简单了解文中思路。

(三)深入研读,重点感悟1、简要说说王戎做了什么事。

(板书:王戎)明确:王戎七岁的时候,曾经和许多小孩一起玩耍。

他们看见路边李树上果实累累,压得树枝都弯下去了,许多孩子都争先恐后地奔过去摘李子,只有王戎没有动。

有人问他为什么不去摘李子,王戎回答说:“李树在路边竟然还有这么多李子,这一定是苦李子。

”摘来一尝,的确如此。

(板书:道旁李树、唯戎不动、此必苦李)2、王戎为什么事先就知道李子是苦的?明确:因为在路边,如果是甜的,早就被别人摘光了。

3、小组讨论,从中可以体现出王戎怎样的品质?明确:他善于观察,对周围事物有好奇心;善于思考和分析,从观察到的现象中思考路边的李子无人摘的原因,进行分析、推断,得出正确的结论。

他是一个聪明、机智、善于动脑的孩子。

4、这件事给了我们什么启示?同学们应该怎么做?明确:文章最后讲“取之信然”说明他的推理是正确的,我们应该学习王戎的品质,他观察仔细,善于动脑筋,能根据有关现象进行理智的推理判断。

2023年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王戎不取道旁李教学设计(推荐3篇)

2023年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王戎不取道旁李教学设计(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王戎不取道旁李教学设计(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王戎不取道旁李教学设计第【1】篇〗王戎不取道旁李教案设计设计说明本文是一篇文言文。

文章短小,却蕴含着深刻的道理。

因为四年级学生很少接触到文言文,因此,教学设计中首先通过多层次的朗读,引导学生把文言文读通顺、读正确、读明白,然后抓住“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这一关键点,引发学生的思考,在辨析中感知“我们要仔细观察,善于思考,根据有关现象进行推理判断”的道理。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预习课文,认读生字。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初识“文言文”1.教师利用课件出示两个文言句子,指名朗读,并说一说:这两个句子和我们今天的语言有什么不同?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2.学生交流后,教师点明:这种以古汉语为基础的语言,被我们称为“文言”,由文言组成的文章就叫“文言文”。

3.引言: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文言文。

教师板书课题:王戎不取道旁李。

4.识记“戎”字,怎样记住这个生字?教师相机点明:“戎”这个字由两部分组成——“戈”指的是长柄兵器,“十”指的是上战场时所穿的盔甲,合起来表示争斗、战争的意思。

5.学生做扩词训练:“戎”可以组什么词语?6.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初识文言文,并借助题目随文识字,丰富学生的识字经验。

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1.引导学生自由朗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读一读上面的音节,也可以向老师和同学请教。

2.大声读一读带有生字的句子,努力将每一个字音读准。

3.小组展开合作,集中识记生字“戎”“诸”“竞”。

(1)组长利用生字卡片,逐一检测组员的认字情况。

(2)小组商议识记生字的好方法。

4.每组指派一名学生汇报学习成果:这三个生字,你是怎样识记的?预设:(1)诸,可以用换部首的方式识记,“赌”将“贝”换成“讠”。

也可以用字谜的方式识记,“记者的语言”。

(2)竞,可以用比一比的方式识记:竟—竞。

25《王戎不取道旁李》(教学设计)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

25《王戎不取道旁李》(教学设计)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

25《王戎不取道旁李》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王戎不取道旁李》选自《世说新语·雅量》,讲述了王戎七岁时,看到路边李子树上挂满李子,其他小孩都去抢摘,只有王戎没有动。

王戎解释说,树长在路边却还有这么多李子,一定是苦李。

这个故事展示了王戎的观察力和判断力。

二、教学目标1. 学习生字词,能流利地朗读并背诵课文。

2. 了解课文内容,用自己的话讲述故事。

3. 学习王戎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品质。

三、教学难点1. 理解课文内容,用自己的话讲述故事。

2. 学习王戎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品质。

四、教具学具准备1. 课文插图2. 生字卡片3. 课文录音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a. 出示课文插图,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画面内容。

b. 揭示课题,板书《王戎不取道旁李》。

2. 学习生字词a. 出示生字卡片,引导学生认读生字。

b. 学生自主读课文,圈出生字词,并查找工具书理解词义。

3. 朗读课文a.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b. 指名学生朗读课文,检查朗读情况。

4. 理解课文内容a. 学生用自己的话讲述故事。

b. 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5. 学习王戎的品质a. 讨论王戎为什么不去摘李子。

b. 总结王戎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品质。

6. 总结全文,布置作业a. 学生总结全文内容。

b. 布置作业:用自己的话讲述故事,写在作业本上。

六、板书设计1. 课题:《王戎不取道旁李》2. 生字词:王戎、道旁、李子、摘、观察、思考3. 课文内容:王戎七岁,看到路边李子树上挂满李子,其他小孩都去抢摘,只有王戎没有动。

王戎解释说,树长在路边却还有这么多李子,一定是苦李。

七、作业设计1. 用自己的话讲述故事,写在作业本上。

2. 抄写生字词。

八、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学习《王戎不取道旁李》,让学生了解王戎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品质。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自主阅读、理解课文,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思维能力。

同时,通过讨论、总结等方式,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2023年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王戎不取道旁李导学案(推荐3篇)

2023年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王戎不取道旁李导学案(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王戎不取道旁李导学案(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王戎不取道旁李导学案第【1】篇〗《王戎不取道旁李》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第25课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正确读写生字词“戎”,了解故事大意。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与体会,学习作者刻画人物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王戎观察仔细,善于思考的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妙处。

教学难点:深入体会情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谈话导入提问学生:在历史长河中总有一些引人注目的小神童,你知道他们的故事吗?引导学生分享故事,进而引出课题《王戎不取道旁李》。

四、初读生字词:“戎”朗读:自读、教师范读五、析读以小组为单位,合作讨论:你认为王戎是一个怎样的孩子呢?(一)观察仔细1.从哪看出来的呢?(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

)2.说说这句话是什么意思?(许多孩子都争先恐后地奔过去摘李子,只有王戎没有动)3. 这说明了什么?(王戎与其他孩子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而且王戎不动也说明他在仔细地观察所看到的情形)4.这是从哪个角度对王戎进行描写呢?(正面,动作描写)(二)善于思考1.经过王戎的思考他得出了什么结论呢?(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

”)2.结果怎样?王戎的推测是正确的吗?(是正确的,经过品尝果子的确很苦)3.从王戎的故事中你有什么体会?(凡事要多动脑筋,多观察现象再经过思考进行推理。

)4.让我一起来读一读。

六、品读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话复述这个故事,看看谁讲的故事最动听。

七、小结作业作业:读一读《世说新语》中的其他小故事,下节课分享八、板书设计〖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王戎不取道旁李导学案第【2】篇〗王戎不取道旁李一.教学目标1.认识“戎、诸”等3个生字,会写“戎、尝”等5个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 能结合注释理解课文内容,并用自己的话讲述故事。

4.能解释“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的原因。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文,背诵古文,能用自己的语言复述故事情节,引导学生学习王戎的优秀品质。

四年级语文上册《王戎不取道旁李》教案范文3篇

四年级语文上册《王戎不取道旁李》教案范文3篇

四年级语文上册《王戎不取道旁李》教案范文3篇元旦已经过去了,新的学期不就的将来就要来到。

今天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份关于四年级语文上册《王戎不取道旁李》教案范文,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四年级语文上册《王戎不取道旁李》教案范文一一、教学目标:1.认识“戎 .诸”等字。

2.理解文言文的停顿,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了解文中故事,体会文中启示。

二、教学重难点:1.朗读停顿。

2.得出启示。

三、教学过程:(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全班齐读课文,感受文言文的语言魅力。

2.分角色朗读,体会文中人物的特点。

(二)再读课文,说说文中故事。

1.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读完这篇文言文有何感想?(点名说说:文中主要人物王戎与朋友出去游玩,正巧看到道旁长着一些李子,多的把树枝都给压弯了,伙伴们看到这场景便争先恐后的去摘,只有王戎站在那里不动。

)2.王戎为何与他人不同,他是发现了什么吗?(生答:王戎认为这李树长在道路边上,竟然还能有这么多的果实,一定是苦李。

)3.有哪位同学能说说为什么他会有这样的推断吗?(生可按自己的理解作答:道路上人来人往,假设李子真的好吃,估计早就被摘光了,又何来压断树枝之说。

)(三)精读课文,理解文意。

1.点人逐句翻译。

2.多媒体出示本文翻译。

引入: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把课文相关图片给学生展示,以此激起学生对文章的学习兴趣。

给时间学生进行自主阅读,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字词的理解:尝:曾经。

诸:众多。

游:嬉戏玩耍。

李:李子。

折枝:压弯树枝竞:争逐。

走:跑。

唯:只有。

信然:确实这样。

文章的翻译:王戎七岁的一天,曾经和许多小朋友一起出去玩耍。

他们看见路边的李子树上结了很多李子,许多小孩就争先恐后地爬上树去摘李子。

但是王戎没有爬上去。

有人就问他,为什么他不上去摘果。

王戎回答说,李子树在路边竟然也有很多李子,这一定是苦的李子。

那人摘来放在口里面尝,发现情况果然如此。

3.学完这篇文言文后有什么感受,收到什么启示?给我们的启示是,做什么事情都要善于分析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王戎不取道旁李 教学教案(多篇)

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王戎不取道旁李 教学教案(多篇)

25 王戎不取道旁李【核心素养目标】文化自信:学习王戎聪慧机智、细心观察的品质,多动脑,勤思考,根据有关现象进行理智的推理判断。

语言运用:多种方式引导学生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熟悉文言文的表达方式,结合注释理解课文内容。

思维能力:用自己的话讲述故事,并能解释“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的原因。

审美创造:引导学生加入自己的理解,声情并茂地把故事讲精彩。

【课前解析】关注人物:王戎,魏晋时期名士,竹林七贤之一,自幼聪颖,神采秀彻。

据说能直视太阳而不目眩。

裴楷称赞他说:“戎眼烂烂,如岩下电。

”关注出处:《世说新语》是我国南朝宋时期(420-581年)产生的一部主要记述魏晋人物言谈轶事的笔记小说。

是由南朝临川王刘义庆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记述自汉末到刘宋时名士贵族的遗闻轶事,主要为有关人物评论、清谈玄言和机智应对的故事。

关注内容:本文讲述了王戎幼时即善于思考、冷静推断的故事:王戎七岁的时候,曾经和一些小朋友出去游玩。

他们看见路边有一棵李树,结了很多李子,枝条都被压弯了。

那些小朋友争着跑去摘李子,只有王戎站着不动。

有人问他为什么不去摘李子,王戎回答说:“这树长在大路边,还有这么多李子,一定是苦李子。

”大家摘来一尝,果然是苦的。

“道旁苦李”这个成语就出于此文,也叫“道边苦李”。

关注词语:课文中有些词语的意思与现代汉语意思相近。

如,“诸”是“众”的意思,“竞”指“争着”,“必”是“一定”的意思。

有些词语的意思与现代汉语差别比较大。

如,“走”在文言文中常指“奔跑”。

【教学目标】1. 认识“戎、诸”等4个生字,会写“戎、尝”等5个生字。

2.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 能结合注释理解课文内容,并用自己的话讲述故事。

(重点)4. 能解释“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的原因。

(难点)【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学生收集王戎生平及《世说新语》资料。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我们来看看课文《精卫填海》,回忆一下说一说:学习文言文的方法有哪些?(出示课件2)今天,让我们走进另一篇小古文,出示课题。

语文教案设计《王戎不取道旁李》

语文教案设计《王戎不取道旁李》

语文教案设计《王戎不取道旁李》《王戎不取道旁李》教案设计一、教材分析《王戎不取道旁李》是一篇文言文,出自《世说新语·雅量》。

这篇课文讲述了一个七岁小孩王戎在面对道旁李子树时,能够冷静思考,不盲目跟从其他小孩去摘取李子的故事,体现了王戎善于观察、善于思考的品质。

文言文简短精炼,语言简洁却含义深刻,是培养学生文言文阅读能力、感受传统文化魅力的良好素材。

二、学情分析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已经有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但文言文的学习对于他们来说还是有一定的难度。

他们对文言文的语法、词汇的理解还比较薄弱,需要在教学中给予足够的引导。

不过,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好奇心强,对于有趣的故事往往有着浓厚的兴趣,这篇课文故事性强,可以充分利用学生的兴趣点来引导他们学习文言文。

三、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 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 认识“戎、诸、竞”等生字,会写“戎、尝、诸”等字。

- 能借助注释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反复朗读,体会文言文的语言特点,感受文言文的节奏美。

- 引导学生运用注释、插图等方式理解文言文的意思,培养自主学习文言文的能力。

- 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合作探究、分析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感受王戎善于观察、善于思考的优秀品质,教育学生在生活中也要学会思考,不盲目跟风。

四、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 借助注释理解课文内容,用自己的话讲述这个故事。

- 掌握文中的重点字词,如“戎、诸、竞、唯”等。

- 理解“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的原因。

- 学习王戎善于观察、善于思考的品质。

- 体会文言文的语言特点,如简洁性、省略性等。

2. 教学难点- 理解文言文的语言结构和表达方式,如词类活用(“诸儿竞走取之”中的“走”,古义为“跑”)、省略句(“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等。

- 能够从王戎的行为中领悟到思考和观察的重要性,并能在实际生活中运用这种品质。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王戎不取道旁李导学案(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王戎不取道旁李导学案(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王戎不取道旁李导学案(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王戎不取道旁李导学案第1篇】一、教材分析:《王戎不取道旁李》选自《世说新语》,这是四年级上册的一篇古文短篇,原本是初中语文教材中的一篇,因此对于小学生而言,理解起来是有一定的难度的。

因此在教学时,教学生朗诵古文的技巧方法也是十分有必要的,也为今后的古文教学培养良好的语感。

二、教学重难点:1、本文的教学重点是:在多种形式的诵读中培养文言语感,积累一些常见的文言词语,学习古人仔细观察、善于思考的习惯;使学生了解《世说新语》“志人”的特点,激发学生阅读《世说新语》的兴趣。

2、本文的教学难点是:了解故事情节,感受人物形象。

作者不是直接写王戎的聪明,而是先写别的小孩“竞走取之”,再过写“唯戎不动”,这是一种对比的写作手法,这手法反衬了王戎的聪明过人。

要综合运用以前学到的阅读方法来学习,有意识地检查学生的阅读习惯和阅读能力。

三、教学效果围绕本课教学目标和重难点,我取得了以下教学效果:1、强调了诵读要做到“声断情不断”,加强了诵读的多样化(录音范读,老师范读、自读,齐读,表演读)有意识地让学生在诵读过程中逐步积累、感悟,体会文章的内容及蕴含的道理,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

2、抓住教学预设之外的突发情境,巧妙地搞好了课堂动态生成,达到了意想不到的结果。

例如:按照教学预设,出示问题:“怎样评价王戎这个孩子?”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善于观察,善于思考”,基本上大功告成。

突然有学生提出:“‘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

’我认为王戎也在动,他在动什么呢?”我马上组织讨论,学生发表了很多见解:(1)诸儿动的是脚,竞走取之。

(2)王戎动的是眼睛,要善于观察。

(3)王戎动的是会思考的大脑,然后我很自然地引导学生要学会客观、公正、全面地去评价一个人。

3、注重了对学生品德的`培养。

在教学设计中有意加重了对学生道德情操的培养,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从而达到润物细无声的佳境,从中领悟到如何做一个生活中的有心人。

《王戎不取道旁李》教案

《王戎不取道旁李》教案

《王戎不取道旁李》精品教案第一章:教案简介1.1 课文内容简介《王戎不取道旁李》是一篇古代成语故事,讲述了晋代王戎小时候聪明过人,善于观察和推理的故事。

故事通过王戎不取道旁李的行为,展示了他的聪明才智和独立的思考能力。

1.2 教学目标了解成语“王戎不取道旁李”的来源和含义。

掌握故事中王戎的聪明才智和独立的思考能力。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推理能力。

提高学生对古代文化的了解和兴趣。

第二章:教学重点与难点2.1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掌握故事的情节和发展。

分析王戎不取道旁李的原因和他的聪明才智。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推理,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

2.2 教学难点理解成语“王戎不取道旁李”的含义和背后的道理。

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将故事中的道理应用到日常生活中。

第三章:教学准备3.1 教学材料课文《王戎不取道旁李》文本。

与课文相关的图片或插图。

PPT或黑板等教学辅助工具。

3.2 教学环境教室布置简洁明了,有利于学生集中注意力。

学生座位有序排列,方便交流和讨论。

第四章:教学过程4.1 导入通过引入相关的话题或问题,引发学生对课文的好奇心。

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关键词“王戎不取道旁李”。

4.2 课文阅读与理解学生自读课文,理解故事的情节和发展。

教师提问,检查学生的理解情况。

4.3 观察与推理教师引导学生观察课文中的插图或相关图片。

学生通过观察和推理,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

4.4 课堂讨论与思考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课堂讨论,分享各自的观点和思考。

学生通过思考和讨论,深入理解王戎的聪明才智和独立的思考能力。

第五章:教学评价与反思5.1 课堂参与度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包括发言和讨论等。

评价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思考能力的运用。

5.2 学生作业评价布置相关的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课文内容和思考能力。

评价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包括理解程度和表达能力。

5.3 教学反思教师对自己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进行反思。

根据学生的反馈和评价结果,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

《王戎不取道旁李》教案

《王戎不取道旁李》教案

《王戎不取道旁李》教案一、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王戎不取道旁李》。

(2)理解文中的词语和句子的含义,把握文章的大意。

(3)分析文章的修辞手法和结构特点。

1.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能力。

(2)学会欣赏古典文学,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

(3)学会通过分析文章内容,提炼中心思想。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

(2)培养学生尊重传统文化,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的意识。

(3)培养学生诚实守信、勇于探究的品质。

二、教学重点2.1 掌握并运用文中重点词语和句式。

2.2 理解并领悟文章所传达的道理。

三、教学难点3.1 文中一些生僻词语的理解和运用。

3.2 文章深层次意义的挖掘。

四、教学过程4.1 导入新课(1)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关注文章。

(2)简介作者王戎及其作品背景。

(3)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道旁李”吗?为什么王戎不取道旁李呢?带着这个问题,我们来学习今天的课文。

4.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朗读课文,理解字词句。

(2)学生通过工具书或小组讨论,解决生僻字词。

4.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理解课文内容,分析文章结构。

(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4.4 课堂练习(1)翻译课文,巩固字词句。

(2)结合生活实际,谈谈对文章道理的理解。

4.5 拓展延伸(1)学生发挥想象,以“王戎不取道旁李”为主题,进行故事创作。

(2)学生分享创作成果,大家共同欣赏、交流。

五、课后作业5.1 熟读并背诵课文。

5.2 运用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式,写一段话。

5.3 思考:生活中,我们应该如何做到像王戎一样,不取道旁李呢?将自己的想法写在日记中。

六、教学评价6.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情况以及小组合作时的表现,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合作精神。

6.2 作业评价检查学生的课后作业,评估他们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运用能力,以及作业的完成质量。

2023年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王戎不取道旁李优秀教案(推荐3篇)

2023年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王戎不取道旁李优秀教案(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王戎不取道旁李优秀教案(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王戎不取道旁李优秀教案第【1】篇〗《王戎不取道旁李》教学设计教材分析:《王戎不取道旁李》是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第一篇课文,本单元的主题是了解故事情节,感受人物形象。

本课是一篇文言文,讲的是王戎小时候的故事,作者不是直接写王戎的聪明,而是先写别的小孩“竞走取之”,再写“唯戎不动”,反衬出王戎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优秀品质。

教学本课,要注意运用多种朗读方法使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文,在熟读的基础上要求学生能够综合运用以前学过的文言文学习方法,如:结合插图、借助注释、联系上下文等方法来学习本课,并适时介绍“补充”新的学习方法,使学生能够将故事的情节复述完整。

在理解本课的基础上,以“一篇带多篇”,激发学生阅读群文的兴趣。

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文,背诵古文。

2.综合运用多种方法学习文言文,能用自己的语言复述故事情节。

3.学习王戎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优秀品质,激发学生阅读文言文的兴趣。

4.理解“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的原因。

【重点难点】重点:1. 理解故事内容,并用自己的话讲故事。

2.理解“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的原因。

难点:理解“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的原因,体会王戎的仔细观察,善于思考、分析。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第二课时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引经据典,导入新课同学们,在我国的历史长河中,英雄辈出,天才无数。

四岁让梨的孔融,五岁称象的曹冲,七岁破瓮救友的司马光……他们的故事至今仍被人们口耳相传,津津乐道。

今天我们将再认识一位天才少年——王戎。

在他的身上又会发生怎样有趣的故事呢?伸出右手食指,跟老师一起写课题!2.板书课题,指导书写“戎”:出示甲骨文“戎”:这个字由两部分组成——“戈”指的是长柄兵器,“,十”指的是上战场时所穿的盔甲,合起来表示武器、军队的意思。

25 王戎不取道旁李(教案)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

25 王戎不取道旁李(教案)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

25 王戎不取道旁李(教案)一、教学内容《王戎不取道旁李》是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的一篇文言文,讲述的是王戎七岁时,看到路边有很多李子,其他小孩都去抢,只有王戎没有去。

因为他知道,树长在路边却还有很多李子,这一定是苦李。

这个故事表现了王戎的观察力和判断力。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文言词汇,了解文言文的语言特点。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等方式,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王戎观察判断的过程,培养文言文的阅读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王戎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品质,懂得遇事要多观察、勤思考,不犯不必要的错误。

三、教学难点1. 文言文的理解:由于文言文的语言特点,学生可能在理解上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教师引导。

2. 王戎观察判断的过程:学生需要通过阅读理解,体会到王戎是如何通过观察和思考来判断李子是苦的。

四、教具学具准备1. 课件:用于展示课文内容、分析文言文特点、引导思考等。

2. 课本:学生自备,用于阅读课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展示,引导学生关注王戎的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朗读课文:学生自读课文,感知文言文的语言特点,积累词汇。

3. 理解课文:通过自主学习和合作交流,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王戎观察判断的过程。

4. 分析文言文特点:通过课件展示,分析文言文的句式、词汇等特点,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5. 思考与讨论:引导学生思考王戎是如何通过观察和思考来判断李子是苦的,培养学生勤于思考的习惯。

6. 情感教育:通过王戎的故事,教育学生要善于观察、勤于思考,不犯不必要的错误。

7. 总结: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文言文的阅读方法和王戎的品质。

六、板书设计1. 课题:《王戎不取道旁李》2. 文言文特点:句式、词汇等3. 王戎观察判断的过程:善于观察、勤于思考七、作业设计1. 家庭作业:熟读课文,积累文言词汇,理解课文内容。

2. 思考题:思考王戎是如何通过观察和思考来判断李子是苦的,写在作业本上。

《王戎不取道旁李》教学设计

《王戎不取道旁李》教学设计

《王戎不取道旁李》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 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

- 掌握文中重点文言字词,如“诸”“竞”“唯”等的含义,理解文言文的大意。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反复诵读,培养学生的文言文语感。

- 引导学生借助注释和插图理解课文内容,提高自主学习文言文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学习王戎善于观察、冷静思考的品质。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 理解文言文中实词和虚词的含义,能准确翻译全文。

- 背诵课文。

2. 教学难点- 体会王戎不取道旁李的原因,感受他的优秀品质。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诵读法、讨论法、情境教学法四、教学过程(一)导入(3分钟)2. 板书课题,引导学生理解课题的意思:王戎不摘取道路旁边的李子。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7分钟)1. 教师范读课文,要求学生注意字音、节奏。

- 教师强调易错字音,如“戎”(róng)、“诸”(zhū)等。

2.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结合课下注释,尝试初步理解课文大意。

3. 指名学生朗读课文,其他学生认真倾听并进行评价,教师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纠正。

(三)研读课文,理解文意(20分钟)1. 小组合作学习,逐句翻译课文。

- 重点字词讲解- “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

”- “尝”,曾经;“诸”,众多。

整句话的意思是王戎七岁的时候,曾经和许多小孩一起游玩。

- “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

”- “竞走”,争着跑过去;“唯”,只有。

这句话是说看到路边的李树结了很多果实,压得树枝都弯了,许多孩子都争先恐后地跑去摘李子,只有王戎没有动。

- “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

’”- 这里的“之”,指王戎不去摘李子这件事。

整句的意思是有人问他(为什么不去摘李子),他回答说:“树长在路边却有这么多果实,这一定是苦李子。

”- “取之,信然。

”- “信然”,的确如此。

就是说(人们)摘来一尝,的确是这样。

《王戎不取道旁李》小学语文教案设计

《王戎不取道旁李》小学语文教案设计

《王戎不取道旁李》小学语文教案设计《王戎不取道旁李》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 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 正确认读、书写本课的生字词,理解“唯”“信然”等重点字词的意思。

- 能用自己的话讲述这个故事。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朗读课文,感受文言文的语言特点,培养学生的语感。

- 引导学生结合注释和插图理解课文内容,提高学生自主学习文言文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学习王戎善于观察、善于思考的品质。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 理解重点字词的含义,读懂课文内容。

- 掌握学习文言文的基本方法,如结合注释理解文意等。

1.1 以“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为例,“折枝”这个词不能按照现代的字面意思理解为折断树枝,结合注释可知是“压弯树枝”的意思。

引导学生在阅读文言文时要关注注释,这是理解文意的重要方法。

2. 教学难点- 体会王戎的聪明才智,学习他善于观察、善于思考的品质。

- 感受文言文简洁、精炼的语言特点,初步掌握文言文的学习方法。

2.1 在理解王戎为什么不取道旁李时,需要学生深入思考。

课文中仅仅简短地描述了王戎看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这背后蕴含着王戎敏锐的观察力和严密的逻辑思维。

要让学生理解到王戎是根据“道边”(路人容易摘取的地方)和“多子”(果实很多却没有人摘取)这两个现象,推断出李子是苦的,这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

三、教学方法1. 朗读法- 通过反复朗读,让学生感受文言文的节奏和韵律,从而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在教学过程中,先让学生自由朗读,读准字音;再进行范读,让学生注意停顿和语调;最后让学生模仿朗读,逐步达到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

- 例如,在初读课文时,老师可以提出要求:“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借助拼音把字音读准,遇到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然后,老师范读“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

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

王戎不取道旁李教案

王戎不取道旁李教案

王戎不取道旁李教案这是王戎不取道旁李教案,是优秀的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王戎不取道旁李教案第1篇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做到熟读成诵。

2.初步了解文言文的特点,结合注释,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

3.对文言文产生浓厚的兴趣,走近中华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信。

教学过程:一、导入1.正式上课前,张老师先和大家来一个热身小活动,我说上句,你们答下句。

2.人心齐,泰山移。

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酒肉亲。

这两句话和现代我们说的话一样吗?有何区别?语言简练。

像这样的语言叫文言。

由文言组成的文章叫文言文。

板书:文言文3.今天,我们也将要学习一则文言文小故事,请大家跟老师一起写课题。

《王戎不取道旁李》。

教写生字“戎”字这个字由两部分组成---“戈”指的是长柄兵器,“十”指的是上战场时所穿的盔甲,合起来表示争斗、战争的意思。

4.指名读题。

你关注到了什么信息?事儿来说一说题目的意思?5.让我们带着对题目的理解,一起来读读课题,齐读课题。

二.读书。

1.为何王戎不取道旁李?先听老师读课文。

2.这则文言文一共几句话啊?(四句)你们能像老师这样读好它吗?请同学们大声朗读文章3遍,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尝试停顿。

3.你们将字音读准了吗?检查字词句,开火车读。

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

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

(讲诸的意思,竞正音,竞是什么意思?争着)4.把这些句子送进文章里,你还会读吗?试着读全文。

谁来挑战?三、释书。

1.这篇文言文一共只有短短的四句话,到底讲的是什么意思呢?请各位同学结合书中的注释,四人小组,一人一句说说文言文的意思,可以互相补充。

2.谁做勇敢的第一人上台来和大家说一说你对这篇文言文的理解,其他同学认真听,过会他说完,你可以进行评价或补充。

一句一句地说。

3.理解了文言文的意思,你们现在能读好他们了吗?指名读,齐读。

4.谁再来完整的说一说全文的意思。

指名说5.这则文言文其实是一个生动有趣的故事,你能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吗?下面请同学们,同桌之间互相说一说,可以加上恰当的内容,让故事变得生动有趣。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王戎不取道旁李教学设计(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王戎不取道旁李教学设计(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王戎不取道旁李教学设计(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王戎不取道旁李教学设计第1篇】一、文本分析《王戎不取道旁李》选自《世说新语·雅量》,这是统编教材进入三年级以来选取的第四篇文言文,选取的文言文都有内容简短、语言浅显、内涵丰富的特点,它们符合小学生的阅读兴趣,也能够激起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热爱。

这篇课文讲述了王戎幼时广为流传的一个小故事:王戎七岁的时候,曾经和一些小朋友出去游玩。

看见路边有一棵李树结满了李子,大家都争着跑去摘,只有王戎站着不动。

有人问他为什么不去摘李子,王戎说:“这树长在大路边,还有这么多李子,一定是苦李子。

”摘来一尝,果真如此。

“道旁苦李”这一成语便出于此。

课文虽然简短,却生动地给我们刻画出了一个善于思考、冷静推断的聪明孩童形象。

课后有三道习题,题一是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其中,“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是小学阶段对学习文言文一以贯之的学习要求。

题二是结合注释,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

结合注释是读懂文言文最直接高效的方法,也只有在读懂故事的基础上才能讲好故事。

对本课的学习不仅要读好课文,读懂故事,还要明白“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的道理。

二、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他们在三年级接触小古文的学习之后,对这种篇幅短小,语言通俗,蕴含道理,读起来朗朗上口的小故事是很感兴趣的。

了解了学习小古文的基本方法,基本上能借助注释读懂故事内容。

课后提出的把故事讲一讲,对大多数学生来说是可以做到的,不过,对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可以让他们把故事讲生动。

激发每个学生课下学习小古文的兴趣。

三、教学目标1.认识“戎、诸”等3个生字,会写“戎、尝”等5个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能结合注释理解课文内容,并用自己的话讲述故事。

4.能解释“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的原因,感受人物形象。

【目标解读】课后习题的安排体现了从读到讲的过程,多形式地读好课文,结合注释读懂故事是学习文言文的基本方法,在读懂的基础上讲清楚故事内容体现了紧密的层级联系。

详案:王戎不取道旁周教学设计

详案:王戎不取道旁周教学设计

详案:王戎不取道旁周教学设计概述本教学设计旨在通过王戎不取道旁周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相关知识。

此教学设计适用于某高中物理课程。

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王戎不取道旁周的原理和应用场景。

2. 学生能够运用王戎不取道旁周的方法解决相关物理问题。

3. 学生能够合作、探究和创新,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力。

教学内容1. 简要介绍王戎不取道旁周的概念和背景。

2. 展示王戎不取道旁周在工程实践中的应用案例。

3. 分析和讨论王戎不取道旁周的原理和优势。

4. 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探究,设计并完成一个与王戎不取道旁周相关的实际问题。

5. 学生展示和分享他们的实际问题解决方案。

教学步骤1. 导入:介绍王戎不取道旁周的概念和背景,引发学生对该主题的兴趣。

2. 示范:展示王戎不取道旁周在工程实践中的应用案例,激发学生的研究动机。

3. 解释:深入讲解王戎不取道旁周的原理和优势,解答学生的疑问。

4. 探究:分组合作,学生设计并完成一个与王戎不取道旁周相关的实际问题。

鼓励学生提供创新的解决方案。

5. 展示:学生展示和分享他们的实际问题解决方案,互相研究和交流经验。

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导入阶段的参与度和兴趣表现。

2. 评估学生在示范阶段的理解程度和研究动机。

3. 评价学生在解释阶段的提问和思考能力。

4. 评估学生在探究阶段的合作能力和创新思维。

5. 评价学生在展示阶段的沟通和表达能力。

此教学设计充分融合了王戎不取道旁周的实际应用,通过探究和合作的研究方式,提高了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意识。

希望此教学设计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相关知识。

END。

《王戎不取道旁李》 学历案

《王戎不取道旁李》 学历案

《王戎不取道旁李》学历案一、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结合注释理解课文内容,能够用自己的话讲述故事。

3、理解王戎善于观察、善于思考的品质,学习其思考问题的方法。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重点字词的意思,读懂课文内容。

体会王戎的聪明才智,学习其善于观察和思考的品质。

2、教学难点理解王戎不摘道旁李的原因,感悟其中的道理。

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和思考,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朗读法、角色扮演法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在生活中你们有没有遇到过一些看似很诱人,但其实需要仔细思考才能做出正确判断的事情呢?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课文《王戎不取道旁李》,讲的就是一个这样的故事。

(二)初读课文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注意字音和停顿。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指名朗读,纠正读音和停顿。

(三)理解课文1、结合注释,自主理解课文内容。

2、小组讨论,交流疑难问题。

3、教师讲解重点字词和句子。

(1)“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尝:曾经。

诸:众多。

(2)“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

”竞走:争着跑过去。

唯:只有。

(3)“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

’”之:指王戎不摘李子这件事。

4、用自己的话讲述故事。

(四)深入探究1、王戎为什么不去摘道旁的李子?引导学生思考:李树长在道路旁边,果实却这么多,说明李子不好吃。

2、从这个故事中可以看出王戎是一个怎样的孩子?善于观察、善于思考。

(五)拓展延伸1、生活中你有没有像王戎这样通过观察和思考做出正确判断的经历?2、让学生说说自己还知道哪些善于观察和思考的名人故事。

(六)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王戎不取道旁李》这篇课文,明白了王戎不摘道旁李的原因,也感受到了他善于观察和思考的品质。

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生活中也能像王戎一样,多观察、多思考,做出正确的判断。

(七)布置作业1、背诵课文。

2、把这个故事讲给家人听。

《王戎不取道旁李》教学设计

《王戎不取道旁李》教学设计

《王戎不取道旁李》教学设计作为一名教师,就有可能用到教学设计,教学设计要遵循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选择教学目标,以解决教什么的问题。

教学设计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王戎不取道旁李》教学设计,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王戎不取道旁李》教学设计篇1教材分析:本课通过写王戎七岁时和小朋友看到路边有果实累累的李树,小朋友都争先恐后去摘,只有王戎没有摘并告诉他们李子是苦的故事。

告诉我们遇到事情要多想,多思考,不能盲目的跟从的道理。

学情分析:小学生刚接触文言文,对于文言的停顿、断句无意识,不能读出文言文的韵律和节奏。

所以在学生读准字音的前提下,教师可以进行适当的范读,学生模仿,以达到更好的效果。

教学建议:教师可范读课文,让学生读准字音,读出韵律和节奏,指导学生结合注释,初步了解文章的大意。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正确认读、书写本课的生字、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结合注释,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

3、通过学习课文,懂得遇事要仔细观察的道理。

【过程与方法】先让学生借助译文与原文对照阅读,粗知原文大意。

教师再抓住文言文中几个关键的知识点予以引导点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王戎善于观察、缜密思考的品质。

教学重难点:重点用现代文翻译全文、背诵全文。

难点懂得遇事要仔细观察的道理。

教学准备: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搜集视频《聪明的王戎》。

学生:了解《世说新语》。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视频导入1、看一看:老师知道大家非常喜欢看动画片,今天我们就来看一个古代少年的故事,好吗?(观看视频《聪明的王戎》)2、讲一讲:刚才同学们看得真认真呀!谁来讲一讲你刚才看到的故事?(指名复述故事)3、过渡:你的故事讲得真好!这个故事讲的就是南朝文学家刘义庆写的《世说新语》中的《王戎不取道旁李》。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二、初读课文,读准确,读出节奏1、自由读,看看有没有不认识的字,试试能否读正确。

详案:王戎不取道旁赵教学设计

详案:王戎不取道旁赵教学设计

详案:王戎不取道旁赵教学设计概述本教学设计旨在通过引导学生深入了解和思考王戎不取道旁赵这一古代典故,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文化素养。

通过多种教学方法的运用,提升学生的研究兴趣和参与度,以达到知识传授和思维发展的目标。

教学目标- 了解王戎不取道旁赵的典故来源和背景- 探讨典故中蕴含的道德和智慧思想- 分析典故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和启示- 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教学内容1. 简介介绍:向学生介绍王戎不取道旁赵的典故来源和背景,激发学生对该典故的兴趣。

2. 文本阅读:学生阅读相关文本,理解典故中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推导典故背后的道德和智慧思想。

3. 小组讨论:学生分成小组,共同讨论典故中的道德观念和价值取向,引导学生思考典故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和意义。

4. 创作表达:学生以王戎不取道旁赵为题材,展开创作,通过写作、绘画等形式表达对典故的理解和个人感悟。

5. 展示交流:学生展示和交流自己的创作成果,加深对典故的理解,促进同学间的研究互动和合作。

教学方法- 故事讲解法:通过生动详细的讲解,向学生介绍典故的来龙去脉,引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索欲望。

- 小组讨论法:通过小组合作讨论,激发学生的思维碰撞和思想交流,提高研究效果。

- 创作表达法:通过创作和表达,鼓励学生进行思考和个性化的表达,增强学生对典故的理解。

- 展示交流法:通过展示和交流,拓宽学生的视野,促进彼此之间的研究交流和借鉴。

教学评价- 问答环节:设置问题和答案解析,检查学生对典故的理解。

- 创作评价:对学生的创作进行评价和指导,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表达典故的主题和思想。

- 小组讨论评价: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参与情况,评价其表达能力和思维逻辑。

- 学生反馈:听取学生对教学内容和方法的反馈,及时调整和改进教学策略。

参考资源- 相关典籍:《史记》、《汉书》等- 原始文本:王戎不取道旁赵典故原文以上是对教学设计的一个简要概述,具体教学步骤和评价方式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补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王戎不取道旁李》教学设计
执教者:官桥中学附属小学林忠义
教学目标:
1.学会生字、生词,理解词语意思。

2.能够流利、有韵味地朗读、背诵古文。

3.理解故事内容。

4.联系生活,体会故事给我们带来的启示。

教学重难点:理解故事内容,联系生活,体会故事给我们带来的启示。

教学过程:
第一环节:师生互动,导入新课
一、互动交流,导入新课
1.看图猜故事名称:《孔融让梨》、《司马光砸缸》、《曹冲称象》。

2.谈话导入,提示课题
在我国的历史长河中,英雄辈出,天才无数。

四岁让梨的孔融,七岁砸缸救人的司马光……他们的故事至今仍被人们口耳相传,津津乐道。

今天我们将再认识一位天才少年——王戎。

在他的身上又会发生什么有趣的故事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关于王戎的故事。

3.简介《世说新语》与王戎
①《世说新语》是中国魏晋南北朝时期“笔记小说”的代表作,是我国最早的一部文言志人小说集。

主要是记载东汉后期到晋宋间一些名士的言行与轶事。

②王戎,魏晋时期名士,自幼聪慧,当时的魏明帝称赞王戎是奇童。

第二环节:自主学习,妙解课文
二.检查预习,认读字词
我会认:王戎诸小儿竞走
三、指导朗读,整体感知
1.播放视频朗读。

2.教师范读。

3.学生自由练读。

4.随机指名读,男生读,女生读,全班读。

四、自主交流,尝试译文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读了这么多遍,同学们对这个故事的理解应该更清楚了吧!
1.抓住课题,联系课文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课文有几个句子呢?(关注文中句号)
3.小组交流:让我们结合课文下方字词旁注联系上下文尝试翻译每个句子。

①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

②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

③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
④取之,信然
4.指名说说每个句子的意思。

5.用自己的话把这个故事完整地讲给小组同学听。

6.指名同学用自己的话把这个故事完整说出来。

7.齐读译文,齐读原文,试背课文。

第三环节:解析中心,升华主题
五、自主交流,解析中心
1.看到路边的满树的李子,诸小儿怎么做?王戎又是怎么做的?(原文回答,板书)
2.引导学生自主提出问题:小朋友们都去摘路边的李子,王戎为什么不去摘呢?(“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王戎认为这树长在大路边上,还能有这么多李子,这一定是苦李子。


3. 进一步引导学生提出问题:王戎怎么敢下定结论说“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李树长在路边,如果这李子好吃的话,早就被人摘光了,没人摘的话,就一定是苦的,不好吃。

六、联系生活,升华主题
1.你觉得王戎是个怎样的孩子呢?让我们一起来夸一夸王戎小朋友吧?
王戎,你真是一位善于观察,善于思考,机智聪明,有主见的孩子。

同学们,善于观察,善于思考,爱动脑筋确实是个非常好的习惯,正因如此,长大后的王戎才学过人,在当时被人们称为“竹林七贤”之一,而且做了尚书令、司徒相当于后来的宰相这样大的官。

让我们带着对王戎的敬佩之情再来读读这篇文言文吧!
2. 小组交流,全班汇报:《王戎不取道旁李》带给了你什么启示?
①我们要善于观察,善于思考。

②我们善于根据有关现象进行推理判断,不要随大流,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

③我们看问题不能被事物的表象所迷惑,而要透过现象看到事物的本质。

七、指导写字
1.我会写:戎尝诸竞唯
2.学生在田字格里书写。

第四环节:巧设作业,延伸课外
八、布置作业
1.书写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把王戎的故事讲给弟弟妹妹听。

4.与爸爸妈妈一起上网搜集更多《世说新语》的故事或视频。

5.推荐阅读:《中国历史十大天才少年》、《天才少年维克多》、《天才少年训练营》。

附:
【板书设计】
25.王戎不取道旁李
诸儿取之
道边李(苦李)信然善于观察,善于思考
王戎不动
【原文】
王戎不取道旁李
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

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

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

”取之,信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