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生产质量管理物料与产品检查要点指南
药品生产质量管理检查要点指南
药品生产质量管理检查要点指南一、概述药品生产是产品实现过程,是药品GMP的重要组成部分。
生产管理应建立在人、机、料、法、环统一协调基础上。
生产过程控制是生产管理的重要任务,生产过程控制要建立在工艺设计的基础上,剂型不同,所涉及的生产和过程控制的要求不同。
但是总的生产和过程控制的原则是一致的;通过充分的设计和评估最大限度降低药品生产过程中的污染、交叉污染以及混淆、差错等风险,保持续稳定地生产出符合预定用途和注册要求的药品。
与1998年修订药品GMP相比,新修订药品GMP生产管理章节内容更加规整、详细,将1998年修订GMP生产管理章节中的第六十八条、第六十九条、第七十条、第七十三条等条款延用,放在本章节第一节原则中,增加防止生产过程中的污染和交叉污染措施、生产操作、包装操作等具体要求,规范涉及生产相关文件、物.料平衡、批记录填写、生产批次划分与批号编制、防止污染和混淆措施等。
二、检查要点(一) 原则第一百八十四条所有药品的生产和包装均应当按照批准的工艺规程和操作规程进行操作并有相关记录,以确保药品达到规定的质量标准,并符合药品生产许可和注册批准的要求。
—产品(包括中间产品、待包装产品及成品)是否经过质量检验确认符合企业内控质量标准。
—产品生产和包装全过程是否符合现行工艺规程和操作规程的要求,可通过对批生产记录、批包装记录以及相关操作记录的检查予以确认。
·检查时需注意:—是否存在超出许可生产范围的严重情况。
—实际生产批量是否与工艺规程规定一致,是否存在任意变更批量的情况。
—实际包装形式与规格是否与工艺规程要求一致。
第一百八十五条应当建立划分产品生产批次的操作规程,生产批次的划分应当能够确保同一批次产品质量和特性的均一性。
—是否诵过文件明确“批”的概念。
—“批”概念的设置是否合理,能否保证批内产品质量和特性的均一性。
·检查时需注意:—可通过查阅批生产记录确认实际生产过程中对“批“概念的执行是否符合要求。
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检查指南
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检查指南药品消费质量管理规范〔2020年修订〕反省指南〔第二局部〕河北省食品药品监视管理局编写第一百四十一条采用新的消费处方或消费工艺前,应当验证其惯例消费的适用性。
消费工艺在运用规则的原辅料和设备条件下,应当可以一直消费出契合预定用途和注册要求的产品。
——条款解读此条款明白了在新的消费处方或消费工艺运用前,应首先对其停止验证能否适用于惯例消费。
同时明白消费工艺验证的前提是运用规则的原辅料和设备条件确定,其目的是消费出契合预定用途药品消费质量和注册要求的产品。
—反省要点1.采用新的消费处方或消费工艺前能否停止了评价,能否需求药品监视管理部门的同意,能否停止了相应的验证;2.所停止的验证条件和环境能否与实践的分歧;3.能否将影响质量的关键要素列入验证方案;4.能否制定了迷信适当的合格规范。
5.所取得的验证结果能否能证明消费工艺动摇并归入所编写的消费工艺规程中;6.反省时可以对照企业工艺规程、工艺验证方案、操作SOP及批消费记载对关键工艺参数的分歧性停止核对;7.应依据工艺验证中确认的关键工艺参数确认其在相应的批消费记载中能否停止了记载。
——典型缺陷及剖析1.典型缺陷:企业在其药品注册申报资料中的注册规范中树立了产品堆密度的接受规范,但其工艺验证接受规范仅设定为契合中国药典2020 年版规范要求,未将契合注册文件中的堆密度规范归入接受规范中。
缺陷剖析:依照条款的要求,工艺验证的目的是确认消费工艺可以继续动摇的消费出契合质量规范和注册要求的产品。
该企业的工艺验证方案中未将其堆密度注册要求作为接受规范,因此其验证接受规范是不完整的。
2.典型缺陷:企业工艺规程中将原料药的过筛目数作为关键工艺参数,但在其工艺验证方案中未将此工艺参数列入。
缺陷剖析:依据GMP的要求,应依据产品的质量特性确定消费进程的关键工艺参数,企业在其工艺规程中识别了关键工艺参数,但在工艺验证方案中未列入,没有对该工艺参数停止确认。
药品制造质量管理指南
药品制造质量管理指南1. 引言本指南旨在为药品制造企业提供一套规范和指导原则,以确保药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质量管理在药品制造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能够帮助企业合规,提高产品质量和工作效率。
2. 质量管理体系2.1 质量政策药品制造企业应制定和实施明确的质量政策,以确保质量目标的达成。
质量政策应包括质量方针、风险管理以及员工培训等内容。
2.2 质量风险管理药品制造企业应建立质量风险管理体系,以识别、评估和管理可能存在的质量风险。
企业应确保在整个生产过程中对质量风险进行有效的控制和监测。
2.3 员工培训药品制造企业应制定员工培训计划,并通过培训措施提高员工的质量管理意识和专业技能。
培训内容应包括质量标准、工作规范和设备操作等方面。
3. 质量控制3.1 原材料管理药品制造企业应对原材料进行全面的管理,包括原材料采购、接收、储存和使用等环节。
原材料应符合相关标准,并进行合理的分类和标识。
3.2 生产过程控制药品制造企业应建立完善的生产过程控制措施,确保生产过程的稳定和可控。
企业应严格遵守工艺流程、操作规程和标准作业程序,以保证产品质量的一致性和稳定性。
3.3 检测与分析药品制造企业应建立适当的检测和分析方法,对产品进行检验和验证。
企业应保证检测设备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同时建立合理的样品管理和实验数据记录制度。
4. 质量改进和持续改进4.1 不合格品管理药品制造企业应建立不合格品管理制度,对不符合质量标准的产品进行及时处理和追溯。
企业应分析不合格品的原因,并采取纠正措施以防止类似问题的再次发生。
4.2 内部审核和评审药品制造企业应定期进行内部审核和评审,以确保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和符合性。
企业应建立内部审核人员和外部评审机构相互独立的评审制度。
4.3 持续改进药品制造企业应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通过分析数据和监测结果,确定改进机会并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
企业应建立反馈机制,吸纳员工和客户的意见以促进质量的不断提升。
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检查指南
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检查指南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检查指南,是为了评估药品生产企业在制造过程中的合规性、有效性和可持续性而制定的一系列指导性文件。
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检查指南涵盖了各个方面的内容,包括工艺、设备、材料和人员等方面,要求企业在生产药品时必须遵守的最佳实践方法和质量标准。
一、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检查指南的背景与意义1.背景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检查指南是在旨在保护人类健康和确保药品质量合格的国内、国际法律法规的基础上制定的。
药品生产企业需要按照这些规范来制造药品,以确保药品的质量、安全和有效性。
2.意义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检查指南对药品生产企业和药品监管部门都具有重要的意义:(1)对于药品生产企业而言,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检查指南是一份重要的指导性文件,它明确了生产企业在制造过程中的最佳实践方法和质量标准,有助于提高药品生产企业的生产水平和药品的质量。
(2)对于药品监管部门而言,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检查指南是一份重要的监管文件,它规定了监管部门进行药品生产企业现场检查的方法、程序和标准,有助于提高监管部门的监管水平和监管效率。
二、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检查指南的内容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检查指南主要包含以下方面的内容:1.质量体系、文件和记录管理药品生产企业需要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并明确质量文件和记录的管理制度。
这些文件和记录应包括质量管理手册、程序文件、记录表、检验报告和质量评审记录等。
2.人员管理药品生产企业需要对员工进行培训和教育,确保员工拥有符合岗位要求的知识和技能。
企业还需建立完善的人员资质管理制度,确保员工资质符合要求。
3.设备管理药品生产企业应确保所使用的设备符合要求,并定期进行维护和校准。
企业还需要建立设备清洁、验证和维修记录,并对设备进行充分的验证和验证报告。
4.材料管理药品生产企业需要建立材料采购、存储、登记和验收制度,并确保所使用的原辅材料符合要求。
企业还需对所使用的原辅材料进行充分的验证和验证报告。
药品GMP指南药品GMP检查指南
药品GMP指南药品GMP检查指南在药品生产过程中,实施药品GMP(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是至关重要的。
它旨在确保药品的生产过程符合质量、安全和有效性的标准。
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药品GMP,本文将重点介绍药品GMP 检查指南的相关内容。
药品GMP检查是指由药品监管部门对药品生产企业的生产过程、质量控制和设施设备进行现场检查,以确保其符合药品GMP的要求。
这是一种强制性的监管措施,旨在确保药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生产过程:检查企业是否按照规定的工艺流程进行生产,包括原料药的采购、验收、投料、反应监控、产成品的质量控制等环节。
质量控制:检查企业的质量控制体系是否完善,包括质量标准、检验方法、仪器设备校准、实验室环境等。
设施设备:检查企业的生产设施和设备是否符合药品GMP的要求,包括车间卫生、设备清洗、维护和保养等。
人员培训:检查企业的人员培训是否充分,包括质量管理人员的资质和能力、生产人员的操作技能等。
文件记录:检查企业的文件记录是否规范、完整,包括生产记录、检验记录、库存记录等。
提交申请:药品生产企业向药品监管部门提交药品GMP检查申请。
资料审查:药品监管部门对申请资料进行审查,筛选出符合条件的生产企业。
现场检查:药品监管部门派出检查组对生产企业进行现场检查,一般包括文件审查、人员访谈和现场观察等。
检查报告:检查组根据检查情况撰写检查报告,对生产企业的药品GMP执行情况进行评估。
审核决定:药品监管部门根据检查报告和其他相关信息对生产企业进行审核,决定是否给予批准或采取其他监管措施。
重视前期准备工作:在检查前,生产企业应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包括资料整理、人员培训和现场清洁等。
保持诚实守信:在检查过程中,生产企业应如实回答检查组的询问,并主动提供需要的文件和资料。
积极配合检查:生产企业应积极配合检查组的检查工作,包括安排人员陪同检查、提供必要的设施和设备等。
及时整改问题:如果检查组发现任何不符合药品GMP要求的问题,生产企业应及时采取整改措施,并主动向监管部门报告整改情况。
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检查指南
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10年修订)检查指南(第一部分)河北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编写第一章总则【检查核心】本章是GMP规范的纲领与核心,阐述了其法律依据、实施目的、适用范围和管理目标,旨在最大限度的降低药品生产过程中污染、交叉污染以及混淆和差错等风险,确保持续稳定地生产出符合预定用途和注册要求的药品。
特别提出“诚实守信”原则是实施GMP的基础。
只有深刻理解了本章的内涵,才能有效地执行GMP规范。
其后的十二章皆由本章派生而来。
【检查条款及要点】第一条为规范药品生产质量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制定本规范。
——条款解读本条明确了制定本规范的法律依据为《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体现了本规范的法律地位。
同时,说明了制定本规范的目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第九条规定:“药品生产企业必须按照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依据本法制定的《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组织生产。
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按照规定对药品生产企业是否符合《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的要求进行认证;对认证合格的,发给认证证书。
”第二条企业应当建立药品质量管理体系。
该体系应当涵盖影响药品质量的所有因素,包括确保药品质量符合预定用途的有组织、有计划的全部活动。
——条款解读本条款强调企业要建立覆盖整个药品生命周期的质量管理体系,在此基础上实施GMP。
药品生命周期是指药品从研发、技术转移、商业生产、销售、使用直至退市所经历的所有阶段。
只有每个阶段的质量都得到可靠的保证,整个药品的质量才有保证。
——检查要点1.检查企业是否建立了药品质量管理体系,质量管理体系是否涵盖药品从研发、技术转移、生产、销售、使用和退市的整个生命周期,该体系是否涵盖了影响药品质量的所有因素,体系能否有效运行;2.检查企业是否制定能够保证质量管理体系正常运行的纲领性文件,如质量手册。
质量手册是企业质量管理体系的纲领性文件,是企业的“宪法”,是一切质量管理活动的准则,是编制下层质量管理文件的依据,是公司对用户的质量承诺,同时也为内部、外部质量审核提供依据。
药品GMP检查指南
药品GMP检查指南药品GMP检查指南GMP*03011.检查企业的组织机构图。
1.1组织机构图中是否能体现企业各部门的设置、隶属关系、职责范围及各部门之间的关系,其中生产和质量管理部门是否分别独立设置。
1.2组织机构图中是否体现质量管理部门受企业负责人直接领导。
1.3组织机构图中是否明确各部门名称及部门负责人。
2.检查岗位职责。
2.1是否制定了各级领导的岗位职责。
2.2是否制定了各部门及负责人的职责,特别是质量管理部门是否有独立的权限,能对生产等部门执行《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进行监督和制约。
2.3是否制定了各岗位的岗位职责。
2.4岗位职责的制定是否能体现GMP的所有规定,权力、责任明确,无交叉,无空白。
03021.检查生产质量管理人员及技术人员一览表。
2.是否配备了与本企业《药品生产许可证》规定生产范围相适应的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
3.是否配备了一定数量的具有相应专业知识及实践经验的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
04011.检查主管生产和质量管理的企业负责人是否具有大专以上学历,应检查其毕业证书原件。
2.检查主管生产和质量管理的企业负责人是否经医药专业及相关专业学科教育。
相关专业是指化学、生物学、化学工程、微生物学等与医药相关的学科专业。
同样,也应检查其毕业证书原件。
3.检查主管生产和质量管理的企业负责人是否具有从事药品生产和质量管理的经验。
《规范》虽然未对其从事制药工作年限做具体规定,但检查时要掌握他们一般应具有三年以上药品生产和质量管理的实践经验。
0403检查中药制剂生产企业主管药品生产和质量管理的企业负责人,除药学专业者外,其他相关专业者还须经中药专业知识的培训和学习,如:药用植物学、中药鉴定学、中草药植物化学、中药制剂学、中药炮制学等。
05011.检查生产和质量管理的部门负责人是否具有大专以上学历,应检查其毕业证书原件。
2.检查生产和质量管理的部门负责人是否接受过医药专业及相关专业学科教育。
相关专业同0401条。
药品生产质量控制与质量保证检查要点指南
药品生产质量控制与质量保证检查要点指南一、概述企业是药品质量的第一责任人,按照WHO的药品管理理念,质量管理是确定并实施质量方针的管理职能,质量保证是确保质量方针得到贯彻而采取的所有计划与活动,GMP是质量保证的一部分,旨在确保按产品预定用途持续稳定地控制生产过程,保证产品质量。
质量保证包含GMP以及其他因素,如产品的设计和开发等,着眼于整个质量体系,是为系统提供证据从而取得信任的活动。
质量控制是GMP的一部分,它涉及取样、质量标准、检验以及组织机构、文件系统和产品的放行程序等,实验室是质量控制得以实施的载体和核心,质量控制不仅仅局限于实验室内的检验,它涉及影响产品质量的所有决定。
质量控制是质量保证的基础,质量保证是质量管理的精髓。
新修订药品GMP对本章做了大量修订,目的在于指导企业建立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保证产品符合其预期的用途。
本章阐述了第二章质量管理的具体实施内容,由1998年修订药品GMP管理的三条内容增加为六十一条。
与1998年修订药品GMP相比对,质量控制和实验室管理条款进行了完善和细化,对实验室管理增加了机构、检验人员资质、文件等具体要求。
细化了物料与产品放行的控制要求,强化了稳定性考察,提出了持续稳定性考察的具体要求;详细阐述了质量保证体系的要素,如变更控制、偏差处理、纠正和预防措施、产品年度质量回顾分析、供应商批准与审计、投诉与不良反应等内容,使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管理具有可操作性,本章主要内容包括质量控制实验室管理、物料和产品放行、持续稳定性考察、变更控制、偏差处理、纠正措施与预防措施、供应商的评估与批准、产品质量回顾分析、投诉与不良反应报告。
二、检查要点(一)质量控制实验室管理第二百一十七条质量控制实验室的人员、设施、设备应当与产品性质和生产规模相适应。
企业通常不得进行委托检验,确需委托检验的,应当按照第十一章中委托检验部分的规定,委托外部实验室进行检验,但应当在检验报告中予以说明。
(医疗药品管理)药品GMP检查指南
(医疗药品管理)药品 GMP 检查指南药品 GMP 检查指南通则一、机构与人员【检核查心】药品生产和质量管理的组织机构对保证药品生产全过程受控至关重要;适合的组织机构及人员装备是保证药质量量的重点因素;人员的职责一定以文件形式明确规定;培训是实行药品GMP 的重要环节。
【检查条款及方法】*0301企业能否成立药品生产和质量管理机构,明确各级机构和人员的职责。
1.看企业组织机构图,查生产质量管理组织机构及功能设置(图示),能否涵盖生产、质量、物料仓储、设施、销售及人员管理等内容,并有负责培训的职能部门/ 人员。
2.查企业分管生产及质量的负责人、生产及质量管理中层干部基本状况,内容包含:姓名、职务、职称、学历、毕业院校、所学专业、从药年限、所在岗位等。
3.生产管理部门和质量管理部门的负责人平常有一些共同的质量责任,如:3.1 制定书面规程和其余文件;3.2 对生产环境的监控;3.3 工厂卫生;3.4 工艺考据和解析仪器的校验;3.5 人员培训,包含质量保证系统及其实行;3.6 供应商的审计;3.7 被拜托(加工或包装)方的同意和督查;3.8 物料和产品储存条件的确定和监控;3.9 记录的归档;3.10 对 GMP 实行状况加以监控等;3.11 因监控某些影响质量的因素而进行取样、试验或检查。
4.质量管理部门的主要职责不得委派给别人,比方,库房负责人不得决定某批产品能否放行出厂,分管厂长不得跳过质量管理部门对思疑有质量问题的产品做出合格与否的决定。
质量管理部门的职责应以文件形式规定,平常包含以下各项:4.1 成立原资料、中间体、包装资料、标签和成品的放行或拒收系统;4.2 同意工艺规程、取样方法、质量标准、检验方法和其余质量控制规程;4.3 审察、同意原料、包装资料、中间产品、待包装产品和成品;4.4 保证物料、中间体、成品都经过适合的检测并有测试报告;4.5 审察谈论批记录,在决定放行前,审察已完成重点步骤的批生产记录和实验室控制记录,保证各种重要误差已进行检查并已有纠正措施;4.6 保证对质量相关的投诉进行检查并予以适合办理;4.7 同意和督查由被拜托方担当的拜托检验;4.8 检查本部门、厂房和设施的保护状况;4.9 保证所需的考据(包含检验方法的考据)以及控制设施的校准都已进行;4.10保证有稳固性数据支持中间体或成品的复验期/ 有效期及储存条件;4.11 对产质量量状况按期进行回顾及审察;4.12 保证本部门人员都已经过必需的GMP 及岗位操作的基础培训和连续培训,并依据实质需要适合调整培训计划。
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检查要点指南
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检查要点指南一、概述本章为新增章节,是药品生产质量管理的核心内容。
本章修订目的在于阐述药品质量管理的控制目标;阐述药品质量管理所应具备的管理职责和资源;阐述药品GMP与质量保证、质量控制的关系;阐述质量风险管理的基本原则,提出基于质量风险的控制理念和实施要求。
管理通常可以定义为建立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并为达到质量目标所进行的有组织、有计划的活动。
质量管理部门(QualityUnit,QU/QualityOperations, QO);GMP规定企业必须建立质量管理部门;并且为了保证质量管理部门对产品质量和质量相关问题独立作出决定,企业应设立独立的质量管理部门,履行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的职责。
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质量管理部门可以分别设立质量保证部门和质量控制部门。
质量管理部门应参与所有与质量有关的活动和事务。
因此,企业的部门设置上,应保证质量管理部门运作的快速有效;质量管理部门在质量管理体系中独立履行职责,应按照法规的要求加以规定、质量管理部门人员的职责可以委托给具有相当资质的指定人员。
除了负责GMP规定的职责外,质量管理部门的工作范围有时还扩展到注册、临床研究等领域。
质量控制、GMP、质量保证、质量管理体系之间存在着包含和被包含的关系,即质量管理体系包含质量保证,质量保证包含GMP,GMP包含质量控制。
质量控制(QualityControl,QC)是质量管理一部分,强调的是质量要求,具体是指按照规定的方法和规程对原辅料、包装材料、中间品和成品进行取样、检验和复核,以保证这些物料和产品的成分、含量、纯度和其他性状符合已确定的质量标准。
质量保证(QualityAturance,QA)也是质量管理的一部分,强调的是为达到质量要求应提供的保证。
质量保证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它涵盖影响产品质量的所有因素。
是为确保药品符合其预定用途、并达到规定的质量要求所采取的所有措施的总和。
二、检查要点(一)原则第五条企业应当建立符合药品质量管理要求的质量目标,将药品注册的有关安全、有效和质量可控的所有要求,系统地贯彻到药品生产、控制及产品放行、贮存、发运的全过程中,确保所生产的药品符合预定用途和注册要求。
药品生产质量管理确认与验证检查要点指南
药品生产质量管理确认与验证检查要点指南一、概述确认与验证是GMP的重要组成部分。
确认是证明厂房、设施、设备能正确运行并可达到预期结果的一系列活动。
验证是证明任何操作规程(或方法)、生产工艺或系统能达到预期结果的一系列活动。
验证和确认本质上是相同的概念,确认通常用于厂房、设施、设备,而验证则用于操作规程(或方法)、生产工艺或系统。
在此意义上,确认是验证的一部分。
企业应建立和维护验证总计划,明确验证职责,确定技术要求,以保证验证方法的一致性和合理性。
企业应根据药品生产的工艺要求、复杂性、技术实现性等因素选择系统、合理的确认和验证方法对设施、设备、工艺、清洁和灭菌方法、检验方法、计算机化系统实施确认与验证,并应保存验证的相关文件。
通过产品/系统回顾、生产过程控制、变更控制、再验证管理等方式界定工艺和设备,保持持续的验证状态。
与《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1998年修订)验证相关章节相比的主要变化有:(1)提出验证的目的,明确验证范围和程度的确定原则,提出验证状态维护的理念。
(2)按照验证生命周期的划分,规定验证的内容包括设计确认、安装确认、运行确认、性能确认、工艺验证等五个阶段。
(3)对验证的时机进行了原则性的规定。
(4)对验证结果的控制进行了规定。
二、检查要点第一百三十八条企业应当确定需要进行的确认或验证工作,以证明有关操作的关键要素能够得到有效控制。
确认或验证的范围和程度应当经过风险评估来确定。
—企业应在验证文件中规定了应确认和验证的范围。
—提出验证的目的是证明有关操作的关健要素能得到有效控制。
—确认和验证的范围和程度应经过风险评估来确定。
·检查时需注意:—企业是否采用风险评估的各种工具、方法如:失效模式和影响分析、工艺流程图、关健性分析、危害性分析等对工艺范围或系统运行中的关健控制要素进行风险高低的评估,并根据风险高低来确定确认和验证的范围和程度。
—以下情况应进行确认和验证:(1)采用新的工艺、设备、公用设施和系统、生产工艺以及规程;(2)间隔一定周期;(3)发生主要变更时。
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10年修订检查指南
厂房设计过程中应根据产品生产的各个 环节,充分评估各区可能造成相互影响 的因素,合理规划。
2. 查看企业生产区、行政区与生活 区是否分开。
2.1 原 料 药 生 产 区、 三 废 化 处 理、 锅炉房、青霉素类高致敏性药品生产厂 房等应置于厂区最大频率下风侧。
第一节 原则 第三十八条 厂房的选址、设计、 布局、建造、改造和维护必须符合药品 生产要求,应当能够最大限度地避免污 染、交叉污染、混淆和差错,便于清洁、 操作和维护。 1. 查看厂区周边环境图、厂区总平 面图。 2. 在现场检查中注意观察厂房厂 区设计,了解厂房的周边环境 ;可参考 《医药工业洁净厂房设计规范》GB504572008,考查厂区总体布局是否符合本条款 要求。
第四章 厂房与设施
检查核心 企业应根据产品剂型的要求,设置 相 应 的 生 产 环 境, 最 大 限 度 避 免 污 染、 交叉污染、混淆和人为差错的发生,将 各种外界污染和不良的影响减少到最低, 为药品生产创造良好生产条件。企业应 按 照 规 范、 合 理 的 设 计 流 程 进 行 设 计, 组织掌握产品知识、规范要求、生产流 程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进行厂房设施的规 划与设计,质量管理部门或相关责任部 门应负责审核和批准设施的设计,并组 织相关验证以确认其性能能够满足预期 要求。
合办
1. 查看企业是否制定维修计划,对 厂房定期进行维修保养,确保厂房运行 始终能够满足生产工艺要求。
2. 厂房设施主管部门是否建立厂房 设施的日常检查流程,制定了厂房设施 完好标准,检查员应检查企业是否在有 指导下进行维修保养。
3. 查看是否按制定的维修计划进行 并有维修记录。
★ 建议企业在必要时,维修前进 行风险评估, 维修后进行评价,并采 取适当措施避免维修活动对生产造成影 响。
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检查要点指南
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检查要点指南一、概述本章为新增章节,是药品生产质量管理的核心内容。
本章修订目的在于阐述药品质量管理的控制目标;阐述药品质量管理所应具备的管理职责和资源;阐述药品GMP与质量保证、质量控制的关系;阐述质量风险管理的基本原则,提出基于质量风险的控制理念和实施要求。
管理通常可以定义为建立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并为达到质量目标所进行的有组织、有计划的活动。
质量管理部门(QualityUnit,QU/QualityOperations, QO);GMP规定企业必须建立质量管理部门;并且为了保证质量管理部门对产品质量和质量相关问题独立作出决定,企业应设立独立的质量管理部门,履行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的职责。
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质量管理部门可以分别设立质量保证部门和质量控制部门。
质量管理部门应参与所有与质量有关的活动和事务。
因此,企业的部门设置上,应保证质量管理部门运作的快速有效;质量管理部门在质量管理体系中独立履行职责,应按照法规的要求加以规定、质量管理部门人员的职责可以委托给具有相当资质的指定人员。
除了负责GMP规定的职责外,质量管理部门的工作范围有时还扩展到注册、临床研究等领域。
质量控制、GMP、质量保证、质量管理体系之间存在着包含和被包含的关系,即质量管理体系包含质量保证,质量保证包含GMP,GMP包含质量控制。
质量控制(QualityControl,QC)是质量管理一部分,强调的是质量要求,具体是指按照规定的方法和规程对原辅料、包装材料、中间品和成品进行取样、检验和复核,以保证这些物料和产品的成分、含量、纯度和其他性状符合已确定的质量标准。
质量保证(QualityAturance,QA)也是质量管理的一部分,强调的是为达到质量要求应提供的保证。
质量保证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它涵盖影响产品质量的所有因素。
是为确保药品符合其预定用途、并达到规定的质量要求所采取的所有措施的总和。
二、检查要点(一)原则第五条企业应当建立符合药品质量管理要求的质量目标,将药品注册的有关安全、有效和质量可控的所有要求,系统地贯彻到药品生产、控制及产品放行、贮存、发运的全过程中,确保所生产的药品符合预定用途和注册要求。
药品GMP检查指南
药品GMP检查指南药品GMP(Good Manufacturing Practice,良好生产规范)检查指南是指针对药品生产企业的生产环境、设备、人员、原辅材料、工艺流程、质量控制等方面的要求和指导,以确保药品质量安全和合规性。
以下是药品GMP检查指南的内容,共计1200字以上。
一、质量管理体系1.1质量政策和目标-制定明确的质量政策和目标,确保符合法规和标准要求,以及满足药品质量的要求。
-确保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和持续改进。
1.2组织结构和责任-建立明确的组织结构,确保质量相关职责和责任的划分清晰。
-确保人员具备必要的资质和培训,以确保工作职责的有效履行。
1.3 SOP(Standard Operating Procedure,标准操作规程)的编制和执行-编制和实施SOP,明确各项操作的要求和流程。
-对SOP进行适时的修订和更新,确保其与实际工作相符,并确保员工理解和遵守SOP。
1.4文件控制-管理各类文件和记录,确保其真实、准确、完整和可追溯。
-设置适当的文件命名、编号和版本管理制度。
1.5内部审核和纠正措施-定期进行内部审核,评估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和符合性。
-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和不合格项,采取相应的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
二、设施和设备2.1设施的统筹规划和设计-设施的布局和设计应符合GMP要求,确保生产过程的流畅进行。
-设置适当的洁净区域,确保产品和原料的安全性和质量。
-考虑环境保护和职业健康安全的要求。
2.2设备的选择和维护-选择符合GMP要求的设备,确保其质量和可靠性。
-建立设备维护和保养制度,确保设备状态的良好和正常运行。
-进行定期的设备校准和验证,确保设备满足要求。
-记录设备维护、校准和验证的结果,确保可追溯性。
2.3供水、空气和污水处理-确保供水符合药品生产的要求,水质应达到适当标准。
-使用合适的过滤器和净化设备,确保空气质量达到要求。
-确保污水处理设施的正常运行和合规处理。
三、人员和培训3.1人员资质和培训-确保人员具备适当的资质和技能,以保证工作的质量和安全。
药品生产监督质量保证要素检查重点内容和检查方法指导原则
药品生产监督质量保证要素检查重点内容和检查方法指导原则1.变更控制检查方法:检查变更控制操作规程,检查变更台账和变更申请、评估、计划、实施、批准的有关记录。
检查内容:1.1是否建立操作规程,规定变更的申请、评估、审核、批准和实施。
1.2 质量管理部门是否指定专人负责变更控制,变更申请是否由质量管理部门受理、分类并编号,记入变更台账。
1.3物料、质量标准、厂房设施、设备、检验方法、操作规程、生产工艺和计算机软件等变更,是否根据其性质、范围和对产品质量影响程度进行分类。
1.4与产品质量有关的变更是否经过评估,判断变更所需的验证、额外的检验以及稳定性考察等需要采取的行动;是否根据评估结果制定变更实施计划,明确变更实施的有关职责,并经质量管理部门批准。
1.5改变原辅料、与药品直接接触的包装材料、生产工艺、主要生产设备以及其他影响药品质量的主要因素发生变更的,是否对变更实施后至少最初三个批次的药品质量进行评估,可能影响药品的有效期的是否进行稳定性考察。
1.6质量管理部门是否对变更实施进行跟踪评估。
1.7需要经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的变更是否在得到批准后实施。
1.8变更实施时与变更相关的文件是否均已修订。
1.9变更是否最终由质量管理部门审核批准。
1.10质量管理部门是否保存所有变更的文件和记录。
2.偏差处理检查方法:检查变偏差处理制操作规程,检查偏差台账和偏差报告、调查、处理和采取的纠正预防措施的有关记录。
检查内容:2.1是否建立偏差处理的操作规程,规定偏差的报告、记录、分类、调查、处理以及所采取的纠正措施。
2.2是否根据偏差的性质、范围、对产品质量潜在影响的程度将偏差分类。
2.3任何偏离生产工艺、物料平衡限度、质量标准、检验方法、操作规程等的情况,是否及时记录并立即报告主管人员及质量管理部门。
2.4质量管理部门是否建立台账登记收到偏差报告,并对偏差的分类和编号。
2.5偏差是否及时进行调查找出方式偏差的原因,形成偏差调查报告;重大偏差是否由质量管理部门会同其他部门进行彻底调查。
药品生产质量文件管理检查要点指南
药品生产质量文件管理检查要点指南药品生产质量文件管理检查要点指南一、概述良好的文件系统是质量保证体系的基本要求,它涉及cGMP的各个方面。
文件系统的目的在于明确所有物料的质量标准、生产和控制方法,保证所有有关的人员都能够确切了解何时、何地及如何完成各自的工作职责,以确保药品放行责任人完全掌握药品是否能够发放上市的必要信息,或者确保有可追溯的记录,便于调查处理。
文件系统应确保有足够的资料,用于验证、审查回顾和统计分析。
文件的设计和使用应由企业自行决定。
文件的基本要求是要保证文件内容与企业生产实际的适宜性、一致性,避免文件与企业实际“两层皮”状态。
2010年修订GMP强化了文件的管理,目的在于保证文件的合法性、权威性、系统性、有效性。
与1998年修订GMP 相比规范了文件体系的管理,增加指导性和可操作性,由1998年修订GMP的文件、记录管理等九条内容增加为三十九条。
主要变化体现在将记录管理纳入到文件管理的范畴;细化文件控制相关内容,增加了防止误用、定期评审的管理要求;将有关批生产记录管理的要求扩展到所有相关生产质量管理所涉及的记录管理,并增加了记录的保存、电子记录管理等相关要求;细化了质量标准、工艺规程、批生产和批包装记录等文件的编制要求、编制内容。
本章主要内容包括文件的具体要求、质量标准、处方与工艺规程、批生产记录、批包装记录、文件控制更求、记录管理要求。
二、检查要点(一)原则第一百五十条文件是质量保证系统的基本要素。
企业必须有内容正确的书面质量标准、生产处方和工艺规程、操作规程以及记录等文件。
—新增条款,此条款强调GMP文件的重要性和文件系统组成。
—本规范所指的文件包括质量标准、工艺规程、操作规程、记录、报告等。
—文件系统中通常情况下关于阐明要求的文件如各类标准,关于阐明结果或证据的文件如各种记录、凭证、报告等。
标准包括技术标准、管理标准、工作标准。
—技术标准是指药品生产技术活动中,有国家、地方、行政及企业颁布和制订的技术性规范、准则、规定、办法、规格标准、规程和程序等书面要求,如产品的质量标准、产品的工艺规程、检验规程等。
(检查员)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检查指南
第一章总则一、概述总则是《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以下简称《规范》)的纲领,它确定了《规范》的立法依据,管理目标。
诚信自觉执行的理念与原则。
与1998年修订的药品GMP相比,本《规范》增加了药品质量管理体系(QMS)及最终的控制目标。
质量管理体系是指“在质量方面指挥和控制组织的管理体系”,通常包括制定质量方针、目标以及质量策划、质量控制、质量保证和质量改进等活动。
实现质量管理的方针目标,有效地开展各项质量管理活动,必须建立相应的管理体系。
药品质量管理体系涵盖了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包括药品研发、技术转移、工业生产和产品终止全过程的管理理念。
药品质量管理体系(PQS)要素包括工艺性能和产品质量监控系统、CAPA、变更管理系统、工艺性能和产品质量管理回顾四个方面。
实施药品GMP的最终控制目标是最大限度地降低药品生产过程中污染、交叉污染以及混淆、差错等风险,确保持续稳定地生产出符合预定用途和注册要求的药品。
《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作为药品质量体系一个重要环节,诚信自觉地执行GMP是达到最终控制目标的最低要求。
在执行新修订药品GMP过程中,企业应逐步摆脱制度规定与实际执行“两层皮”状态,自觉地将药品GMP的管理理念融入到实际生产质量管理中。
检查组在认证现场检查过程中应以产品生产工艺为主线,通过对生产现场、检验现场、物料仓储等的检查,考察企业硬件设施与软件规定的适应性,通过趋势分析(公用系统、产品质量回顾),变更控制、CAPA,确认和验证来评价企业质量体系的有效性,评估企业风险管理及持续改进的能力,综合评估企业质量管理体系。
认证现场检查过程实际上是评估企业是否对生产过程存在的风险进行有效控制达到风险接受标准,企业是否仍然存在未被发现或未采取控制措施的过程,检查组应从企业整体或系统的角度考虑缺陷对产品的安全性、有效性、持续稳定性、过程可控性方面已造成的影响或存在的潜在风险。
药品GMP检查可以容忍企业存在缺陷,但不能容忍企业蓄意造假行为。
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自检检查要点指南
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自检检查要点指南一、概述企业应定期组织自检,用来证实企业质量保证体系的有效性,使药品生产的全过程始终如一的得到控制,从而保证产品质量安全、有效。
自检工作由企业生产和质量管理负责人主管,组织相关部门组成企业自检小组,其成员应能对被检部门执行GMP情况做出正确判断。
企业应制定自己按计划,并根据需要调整自检内容。
自检后应根据自检记录编制自检报告,自检报告与自检记录一并归档保存。
与1998年修订规范相比,明确了质量管理部门组织GMP 自检的责任,应当定期组织进行,监控本规范实施情况;强调自检结果的后续控制,需提出必要的纠正和预防措施;明确GMP自检需按照预先制定的自检计划进行实施;由企业指定人员进行独立、系统、全面的自检,也可由外部人员或专家进行独立的质量审计;自检情况应当报告企业髙层管理人员。
二、检查要点(一)原则第三百零六条质量管理部门应当定期组织对企业进行自检,监控本规范的实施情况,评估企业是否符合本规范要求,并提出必要的纠正和预防措施。
—自检是指制药企业内部对药品生产实施GMP的检查,是企业执行GMP中一项重要内容。
建立企业自我改进、预防为主的管理机制,是促使各职能部门更有效地执行GMP的重要手段,保证制药企业的生产质量管理体系能够持续地保持有效性,并不断改进和完善。
—强调GMP自检是一项系统化、文件化的正式活动,依照正式特定的要求进行,确保自检工作的有效性和客观性。
本条款对企业自检程序提出要求,明确质量管理部门组织自检的工作职责。
—自检的频率可根据自检发起的目的和管理需要来确定。
通常每6个月或更短/更长的周期进行一次,但每年应至少进行一次系统、全面的自检。
质量管理部门应对自检结果进行评估,并决定是否需要整改或再验证。
—自检的结果需要自检结果进行后续控制,每次自检结束后需提出必要的纠正和预防措施,进行持续的管理改进。
·检查时需注意:—检查企业是否制定了“自检管理规程”。
药品生产质量管理与检验规程
药品生产质量管理与检验规程导言:药品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物品,为了保证药品的安全性、有效性和可靠性,各国纷纷制定了相关的药品生产质量管理与检验规程。
这些规程旨在确保药品的生产全过程和质量检验符合标准,以确保人们的用药安全。
本文以药品生产质量管理与检验规程为主题,分为以下几个小节进行论述。
一、药品生产质量管理1. 药品生产过程管理药品的生产过程包括原料采购、生产操作、包装、储存等环节。
药品生产企业应建立完善的生产管理制度,严格控制原料的采购和质量,规范生产操作,确保生产过程的稳定性和一致性。
2. 药品质量控制药品生产企业应建立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对原料和成品进行全面的质量监控。
包括建立物质清单、质量标准和检验方法,进行物料接收检验、中间品检验和成品检验等环节,以确保药品的质量合格。
3. 药品生产设备管理药品生产设备是保证药品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
药品生产企业应建立设备管理制度,对设备进行定期维护和校准,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准确性。
二、药品质量检验规程1. 药品质量标准药品质量标准是根据药品的用途和质量要求制定的。
药品质量标准应包括药品的理化指标、纯度要求、微生物限度等项目。
药品生产企业应按照国家标准进行质量检验,确保药品符合规定的质量标准。
2. 药品质量检验方法药品质量检验方法是指用于检验药品质量的各项实验方法。
药品生产企业应使用合适的质量检验方法进行检验,包括物质定性、定量、纯度分析和微生物检验等。
3. 药品质量检验记录药品质量检验记录是对药品质量检验结果进行记录和归档。
药品生产企业应建立质量检验记录制度,保留检验样品和检验记录,以备查验。
三、药品生产质量管理与检验的重要性1. 保障人们用药的安全性药品生产质量管理与检验规程的实施可以保证药品的质量合格,减少药品的质量问题和不良反应,保障人们的用药安全。
2. 促进药品产业发展药品产业是国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严格的生产质量管理和检验规程能够有效地推动药品产业的发展,提高国内外市场竞争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药品生产质量治理物料与产品检查要点指南一、概述药品生产是将物料加工转换成产品的一系列实现过程。
产品质量基于物料质量,形成于药品生产的全过程。
可以说物料质量是产品质量的先决条件和根底。
药品生产的全过程是从物料供给商的选择,到物料的购入、贮存、发放和使用(生产),直到用户。
各国 GMP 对物料的治理格外重视。
我国 GMP 要求物料的购入、贮存、发放、使用等应制定治理制度。
本章将介绍的内容为物料和产品的治理,即传统所说的人、机、料、法、环中的物料治理。
通常说的物料治理是一个广义概念,即物料所包含的对象包括:物料、产品。
而《药品生产质量治理标准(2023 年修订)》中将物料与产品的概念进展了细分,其中物料包括原料、辅料、包装材料。
就药品制剂而言,原料特指原料药。
就原料药而言,原料是指用于原料药生产的除包装材料以外的其他物料。
它们是生产高质量产品的一个关键先决条件。
产品包括中间产品、待包装产品和成品。
中间产品指完成部分加工步骤的产品,尚需进一步加工方可成为待包装产品。
成品指已完成全部生产操作步骤和最终包装的产品。
我国 1998 年修订药品 GMP 第五章对物料做了相关规定,共计 10 条,主要规定了物料购入、物料质量标准、物料入库治理、特别药品验收保管、药品说明书和标签治理等,其主要内容集中子物料的治理,对产品(包括中间产品和成品) 的治理规定较少。
而修订药品GMP 在第六章特地对物料与产品治理进展了规定,共计 7 节38 条。
包括对原辅料、包装材料、印刷包装材料、中间产品和待包装产品、成品、特殊治理的物料和产品的治理,内容上更加丰富,规定上更加严格。
二.检查要点(一) 原则第一百零二条药品生产所用的原辅料、与药品直接接触的包装材料应当符合相应的质量标准。
药品上直接印字所用油墨应当符合食用标准要求。
进口原辅料应当符合国家相关的进口治理规定。
—企业购进原辅料、直接接触药品包装材料是否符合相应质量标准。
—原辅料、直接接触包装材料供货商档案,物料来源是否稳定,供货商资质是否齐全,检验报告是否准确合理。
—目前缺少油墨的药用标准,对直接进入人体的辅料最低应符合食用标准。
—检查该企业内控质量标准。
—进口原料药应具有《进口药品注册证》(或《医药产品注册证》)或《进口药品批件》,应符合药品进口手续,应有口岸药品检验所的药品检验报告。
·检查时需留意:—企业内控质量标准制定是否合理。
—《注册证》、《批件》有效期、生产国,进口包装的标签上,应注明药品的名称、注册证号,并有中文标识。
—复印件应有供货单位质量治理机构所在单位的原印章。
—原辅料本身或供给商发生变化是否经过备案或注册审批。
第一百零三条应当建立物料和产品的操作规程,确保物料和产品的正确接收、贮存、发放、使用和发运,防止污染、穿插污染、混淆和过失。
物料和产品的处理应当依据操作规程或工艺规程执行,并有记录。
—企业是否制定了物料和产品的操作规程,规程内容是否合理。
—物料和产品的处理应有相关记录。
·检查时需留意:—建立规程的目的在于确保物料和产品的正确接收、贮存、发放、使用和发运,防止污染、穿插污染、混淆和过失。
—记录反映了物料和产品处理的全过程,因此,记录应具体准确。
第一百零四条物料供给商确实定及变更应当进展质量评估,并经质量治理部门批准前方可选购。
—物料供给商确实定应经过质量评估,并经过质量治理部门批准。
(1)物料:指原料、辅料和包装材料等。
例如:化学药品制剂的原料是指原料药;生物制品的原料是指原材料;中药制剂的原料是指中药材、中药饮片和外购中药提取物;原料药的原料是指用于原料药生产的除包装材料以外的其他物料。
(2)质量治理部门应当指定专人负责物料供给商质量评估和现场质量审计,分发经批准的合格供给商名单。
·检查时需留意:—企业对关键物料的供给商的质量体系是否进展了现场审核。
—质量治理部门对物料供给商的评估至少应当包括:供给商的资质证明文件、质量标准、检验报告、企业对物料样品的检验数据和报告。
如进展现场质量审计和样品小批量试生产的,还应当包括现场质量审计报告,以及小试产品的质量检验报告和稳定性考察报告。
第一百零五条物料和产品的运输应当能够满足其保证质量的要求,对运输有特别要求的,其运输条件应当予以确认。
—是否有保证物料和产品质量的运输条件。
·检查时需留意:—运输环节是检查中简洁无视的一环,应予以留意。
—特别留意对温度有要求的物料和产品的运输条件。
如冰袋、温度计等硬件配备是否完善。
物料或产品运输过程中的条件要求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个是基于物料或产品质量特性的要求,包括环境温度、湿度、码放要求〔如正确方向、防挤压〕、运输工具或运输包装的防护力量〔如防雨、减振、防破损〕;另一个是安全方面的要求,如防盗窃〔如特别治理药品〕、防火防爆〔如有机溶剂〕、防泄漏遗洒〔如浓硫酸、放射性物质〕等。
第一百零六条原辅料、与药品直接接触的包装材料和印刷包装材料的接收应当有操作规程,全部到货物料均应当检查,以确保与订单全都,并确认供给商已经质量治理部门批准。
物料的外包装应当有标签,并注明规定的信息。
必要时,还应当进展清洁,觉察外包装损坏或其他可能影响物料质量的问题,应当向质量治理部门报告并进展调查和记录。
每次接收均应当有记录,内容包括:〔一〕交货单和包装容器上所注物料的名称;〔二〕企业内部所用物料名称和〔或〕代码;〔三〕接收日期;〔四〕供给商和生产商〔如不同〕的名称;〔五〕供给商和生产商〔如不同〕标识的批号;〔六〕接收总量和包装容器数量;〔七〕接收后企业指定的批号或流水号;〔八〕有关说明〔如包装状况〕。
—原辅料、与药品直接接触的包装材料和印刷包装材料的接收应当有操作规程。
—物料供给商已经质量治理部门批准。
—每批到货物料是否经过检查,与订单保特全都、与供货商随货通行单保持全都。
—物料的外包装有标签并注明规定信息。
·检查时需留意:—接收时的记录内容包括:(1)交货单和包装容器上所注物料的名称:(2)全业内部所用物料名称和(或)代码;(3)接收日期;(4)供给商和生产商(如不同)的名称。
(5)供给商和生产商(如不同)标识的批号; (6)接收总量和包装容器数量;(7)接收后企业指定的批号或流水号;(8)有关说明(如包装状况)。
总之,记录的内容应反映接收全过程,利于对物料的追溯。
第一百零七条物料接收和成品生产后应当准时依据待验治理,直至放行。
—物料接收后和产品生产后是否准时依据待验治理。
·检查时需留意:—是否有明显的标识区分待验区中的物料或成品。
—是否有能反映待验治理物料或成品等相关记录。
第一百零八条物料和产品应当依据其性质有序分批贮存和周转,发放及发运应当符合先进先出和近效期先出的原则。
—存放条件应依据物料和产品的性质,发放及发运过程应符合先进先出和近效期先出原则。
·检查时需留意:—物料和产品是否依据规定的储存条件储存。
对于有湿度要求的,是否依据品种和稳定性试验结果来确定相应的储存条件。
—规定期限内使用。
物料的使用期限:物料经过考察,在规定贮存条件下肯定时间内质量能保持相对稳定,当接近或超过这个期限时,物料趋于不稳定,甚至变质。
这个期限为物料的使用期限。
—假设为阴凉贮存的物料放在常温库中,需分状况细化分析,如血液制品、疫苗等发生上述状况,则为严峻缺陷。
第一百零九条使用计算机化仓储治理的,应当有相应的操作规程,防止因系统故障、停机等特别状况而造成物料和产品的混淆和过失。
使用完全计算机化仓储治理系统进展识别的,物料、产品等相关信息可不必以书面可读的方式标出。
—计算机化仓储治理应具有相应的操作规程,目的是防混淆和过失。
—可承受无纸化进展记录与治理。
·检查时需留意:—企业承受无纸化治理时应留意备份。
—是否进展了计算机系统的验证工作。
(二)原辅料第一百一十条应当制定相应的操作规程,实行核对或检验等适当措施,确认每一包装内的原辅料正确无误。
—是否具有经过正式批准的操作规程文件。
—操作规程文件中是否实行核对或检验等适当措施,以确认每一包装内原辅料正确无误。
·检查时需留意:—细节,如某一辅料“磷酸氢二钠”,物料治理人员将品名写为“磷酸二氢钠”,所以规程中应明确确认包装内物料的过程中应有复核人员。
第一百一十一条一次接收数个批次的物料,应当按批取样、检验、放行。
—物料包括原料、辅料和包装材料。
—是否具有经过正式批准的操作规程文件。
—操作规程中应表达物料应按批取样、检验、放行。
—物料应按批取样检验。
—购进同一厂家的同一批物料,到货时间不同,也应分别取样检验。
·检查时需留意:—按批取样,取样过程是否合理。
—强调按原始试验数据出具检验报告,不得编造检验报告书。
—物料放行是否由指定的人员(不限于质量受权人)负责。
—购进物料时,是否附供货商的质量检验报告书。
—抽查某批物料的进货量、样本数、取样时间、取样量、取样容器,看是否按批、按书面规定取样;检查取样后,被取样物料包装的密封、标记状况,样品的登记、贮存和分发(化验室)状况。
第一百一十二条仓储区内的原辅料应当有适当的标识,并至少标明下述内容:〔一〕指定的物料名称和企业内部的物料代码;〔二〕企业接收时设定的批号;〔三〕物料质量状态〔如待验、合格、不合格、已取样〕;〔四〕有效期或复验期。
—仓储区内原辅料标识内容:①指定的物料名称和企业内部的物料代码;②企业接收时设定的批号;③物料质量状态(如待验、合格、不合格、已取样)④有效期或复验期。
·检查时需留意:—标识内容是否完整,无遗漏。
—现场物料摆放是否合理,有无进展分区治理和色标管理。
第一百一十三条只有经质量治理部门批准放行并在有效期或复验期内的原辅料方可使用。
—原辅料使用前应经过贮存、取样、检验等步骤。
—以上各步骤具有相关的记录,最终经过质量治理部门批准。
—使用前的物料在有效期内或复验期内。
—物料使用记录所反映的使用时间是否在有效期内。
第一百一十四条原辅料应当依据有效期或复验期贮存。
贮存期内,如觉察对质量有不良影响的特别状况,应当进展复验。
—原辅料的贮存条件应符合要求。
—贮存期间有可能对质量产生不良影响的状况时,应当进展复验。
—操作规程上是否规定了复验的条件。
·检查时需留意:—操作规程是否合理。
—有无超期限贮存的物料。
—物料治理人员的培训是否到位。
第一百一十五条应当由指定人员依据操作规程进展配料,核对物料后,准确称量或计量,并作好标识。
—配料相关操作规程制定是否合理。
—称量好的物料是否做好标识。
—配料应由指定人员操作进展。
—称量好的物料标识是否真实准确。
第一百一十六条配制的每一物料及其重量或体积应当由他人独立进展复核,并有复核记录。
—物料称量必需由他人独立进展复核。
—是否有复核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