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颐和园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

合集下载

四年级语文上册《颐和园》教案设计

四年级语文上册《颐和园》教案设计

四年级语文上册《颐和园》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颐和园的历史背景、建筑特点和游览顺序。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展示、小组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合作能力。

(2)运用地图、时间线等工具,帮助学生理清颐和园的历史发展。

(3)学会通过课文内容进行推理和判断,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我国历史文化遗产的尊重和保护意识。

(2)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3)培养学生学会欣赏美、感受美、创造美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1. 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

2. 课文的朗读与理解。

3. 颐和园的历史背景、建筑特点和游览顺序的了解。

三、教学难点:1. 生字词的理解与运用。

2. 课文长句子的理解和翻译。

3. 颐和园历史发展时间的理清。

1. 课文原文及相关图片。

2. 生字词卡片。

3. 颐和园地图、时间线等资料。

4. 多媒体教学设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颐和园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

(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颐和园的了解。

(3)简介颐和园的历史背景,引发学生兴趣。

2. 学习课文:(1)让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词义。

(2)讲解生字词,让学生跟读并组词。

(3)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回答相关问题。

3. 课堂练习:(1)用生字词造句。

(2)根据课文内容,完成填空题。

4. 课堂讨论:(1)分组讨论颐和园的建筑特点和游览顺序。

(2)邀请小组代表分享讨论成果。

(2)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保护颐和园这一历史文化遗产。

(3)鼓励学生在课后参观颐和园,感受其美丽风光。

1. 初步感知: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感受课文所描绘的颐和园美景。

2. 深入了解:组织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讨论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3. 欣赏描绘:引导学生欣赏课文中对颐和园景色的描绘,让学生学会欣赏文学作品中的美。

四年级语文上册《颐和园》教案设计

四年级语文上册《颐和园》教案设计

四年级语文上册《颐和园》教案设计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学习并掌握生字词,提高词汇量。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课文,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理解文章的能力。

运用图片、地图等辅助材料,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开展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

培养学生保护历史遗产的意识,提高对历史文化的尊重。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简介:课文《颐和园》介绍了中国北京市颐和园的历史背景、建筑特点和景观特色。

课文通过描绘颐和园的美景,让学生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2.2 生字词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包括“颐和园”、“皇家园林”、“湖泊”、“长廊”等。

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查字典、组词等方式学习生字词,提高词汇量。

第三章:教学步骤3.1 导入:教师通过展示颐和园的图片或视频,引起学生对课文的兴趣。

引导学生思考:你们对颐和园有什么了解?为什么它被称为皇家园林?3.2 朗读课文:学生齐读课文,感受课文的语言美。

教师指导学生正确朗读生字词,注意语音语调的准确性。

3.3 理解课文内容: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课文的主要内容,如颐和园的历史背景、建筑特点等。

学生通过回答问题,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3.4 小组讨论:学生分成小组,讨论颐和园的景观特色,如长廊、湖泊、亭台楼阁等。

每个小组选择一个景观特色,进行展示和分享。

第四章:巩固练习4.1 填空练习:教师设计一些填空题,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进行填空。

练习题可以包括课文中的生字词、人物、事件等。

4.2 阅读理解:教师设计一些阅读理解题目,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进行回答。

题目可以涉及课文中的具体细节、作者的观点等。

第五章:总结与拓展5.1 总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课文的主要内容和颐和园的特点。

学生通过思考和回答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5.2 拓展活动: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颐和园的景观特色,进行展示和介绍。

颐和园小学语文教案

颐和园小学语文教案

颐和园小学语文教案第一章:课程导入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颐和园的基本信息,包括位置、历史背景和主要景点。

2. 培养学生对我国历史文化遗产的兴趣和保护意识。

教学重点:颐和园的基本信息及其历史背景。

教学难点:对颐和园历史背景的理解和记忆。

教学准备:颐和园的图片、资料等。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 引导学生谈论对颐和园的了解。

2. 教师总结并出示颐和园的图片,让学生初步感知颐和园的美。

二、自主学习1. 让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颐和园的基本信息。

2. 学生分享学习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三、课堂讨论1. 引导学生谈论颐和园的历史背景。

2. 教师讲解颐和园的历史背景,强调其在我国历史和文化中的重要性。

四、情感教育1. 让学生谈谈对颐和园历史背景的理解。

2. 教师引导学生树立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意识。

五、课堂小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内容。

2. 学生复述颐和园的基本信息及其历史背景。

第二章:昆明湖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昆明湖的位置、面积和主要景点。

2. 培养学生对我国自然景观的欣赏能力。

教学重点:昆明湖的位置、面积和主要景点。

教学难点:对昆明湖景点的理解和记忆。

教学准备:昆明湖的图片、资料等。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 引导学生谈论对昆明湖的了解。

2. 教师总结并出示昆明湖的图片,让学生初步感知昆明湖的美。

二、自主学习1. 让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昆明湖的位置、面积和主要景点。

2. 学生分享学习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三、课堂讨论1. 引导学生谈论昆明湖的主要景点。

2. 教师讲解昆明湖的景点,强调其在我国自然景观中的重要性。

四、情感教育1. 让学生谈谈对昆明湖景点的理解。

2. 教师引导学生爱护自然景观,保护环境。

五、课堂小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内容。

2. 学生复述昆明湖的位置、面积和主要景点。

第三章:长廊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长廊的建筑特点和艺术价值。

2. 培养学生对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欣赏能力。

教学重点:长廊的建筑特点和艺术价值。

四年级语文《颐和园》的教案

四年级语文《颐和园》的教案

四年级语文《颐和园》教案1.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学生能够了解颐和园的历史背景、主要景点及其特点,掌握描述景点的基本词汇和句型。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能通过文本分析颐和园的文化价值和建筑特色;提升学生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能力,能用自己的语言介绍颐和园。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和自豪感,培养爱护文化遗产的责任感。

2. 教学内容-重点:颐和园的历史沿革、主要景点(如长廊、佛香阁、昆明湖)的特色。

-难点:理解颐和园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及其文化内涵,运用所学词汇准确描述景点特征。

3. 教学方法-讲授法:介绍颐和园的基本信息和历史背景。

-讨论法:分组讨论颐和园的文化价值和保护意义。

-多媒体教学法:利用图片、视频展示颐和园的美景,增强直观感受。

-角色扮演法:学生扮演导游,练习介绍颐和园。

4. 教学资源-教材:《小学四年级语文》相关章节。

-教具:多媒体课件、颐和园图片集、地图。

-多媒体资源:颐和园纪录片片段、虚拟游览视频。

5. 教学过程6. 课堂管理-小组讨论:分配小组,确保每组成员多样性,鼓励相互学习。

-课堂纪律:设定明确规则,如举手发言、尊重他人意见。

-激励机制:设立“最佳导游奖”,鼓励学生积极参与。

7. 评价与反馈-课堂小测验:即时检测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课后作业:撰写一篇关于颐和园的小论文,深化理解。

-期末考试:包含颐和园相关题目,评估长期学习效果。

-学生反馈:通过问卷和面谈收集学生意见,不断优化教学。

8. 教学反思-课后记录教学过程中的亮点与不足,如学生参与度、教学方法的有效性。

-分析学生作业和测试反馈,识别学习难点,调整教学策略。

-反思如何更好地融合多媒体资源,提高教学互动性和趣味性。

-不断探索创新教学方法,以适应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

通过上述教案的设计与实施,旨在为学生提供一个全面、深入且富有吸引力的学习环境,不仅传授知识,更着重于能力的培养和价值观的塑造,以期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四年级语文上册《颐和园》教学设计

四年级语文上册《颐和园》教学设计

四年级语文上册《颐和园》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北京颐和园的历史文化,懂得爱护和保护文化遗产。

2.学生能够理解文学作品的主题与情感,感悟人生哲理。

3.帮助学生提高语文口语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阅读并理解《颐和园》一课文。

2.学习相关词汇,如:“古迹”、“颐和园”、“叠山”、“琉璃瓦”等。

3.学生小组合作,有意识地寻找文章中和生活中的诗情画意,多方位开展中华传统文化体验活动。

三、教学重点难点1.学生能够领会文章的主题思想并能够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2.学生能够跨学科学习,把语文所学融合到社会历史文化中去,实现一体化。

3.学生在团队合作过程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积极思考,共同探讨。

四、教学策略与方法1.采用多媒体手段,投影图片,突出颐和园特色。

2.以故事情节为线索,带领学生走进古老的景区,寻找生命的真谛。

3.采用小组合作学习和问题驱动学习,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好奇心。

让学生自主探究、自我解决问题。

4.在学生探究的过程中,多加引导,给予积极评价,并在学习当中不断地鼓励,提升学生学习积极性。

五、教学步骤安排第一步:导入通过图片和教师互动,激发学生对颐和园的认识和兴趣。

第二步:阅读让学生阅读《颐和园》课文,理解其中的主题思想。

第三步:词汇学习老师组织学生学习与课文相关的生词汇。

第四步:小组合作老师把学生分为小组,小组内成员互相配合,共同开展团队合作学习体验活动。

第五步:总结通过讲示汇报,总结学习经验与感悟,巩固领悟课文意义。

六、教学评估与反思评估需要反思,反思也是评估,可以采用单元测试、作业评测、讲解总结、口语表达和小组合作等方式评估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诊断和提升。

以上是四年级语文上册《颐和园》教学设计,旨在帮助学生了解并体验中国传统文化和历史文化,同时提高学生的语文口语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从而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打下基础。

四年级语文上册《颐和园》教案

四年级语文上册《颐和园》教案

四年级语文上册《颐和园》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了解颐和园的历史背景、文化底蕴、建筑特色等。

2.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课堂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探究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了解颐和园的文化遗产价值,培养学生对文化遗产的尊重和保护意识。

二、教学重点1.颐和园的历史背景与文化底蕴。

2.颐和园的建筑特色与文化遗产价值。

三、教学难点1.如何通过颐和园的文化底蕴,引导学生深入探究其中蕴含的文化内涵。

2.如何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探究能力,促进学生主动探究和学习。

四、教学过程第一步:引入(15分钟)1.课前播放颐和园的介绍视频,让学生对颐和园有初步了解。

2.向学生提问:“大家都知道颐和园,但你们知道颐和园有什么历史背景和文化底蕴吗?”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颐和园的历史与文化。

第二步:了解颐和园历史背景(20分钟)1.让学生自主阅读《颐和园》一文,并找出文中对颐和园历史背景的描述。

并利用百度百科等互联网资源进行补充。

2.小组合作讨论,归纳总结颐和园的历史背景。

第三步:了解颐和园的文化底蕴(25分钟)1.让学生自主阅读《颐和园》一文中对颐和园文化底蕴的描述,并利用其他互联网资源进行补充。

2.学生自由组合,根据所获得的知识对颐和园的文化底蕴进行深入探究,展开讨论。

第四步:了解颐和园的建筑特色与文化遗产价值(25分钟)1.让学生自主阅读《颐和园》一文中对颐和园建筑特色的描述,并通过互联网资源等进行补充。

2.小组合作探究颐和园的文化遗产价值,并展开学术讨论。

第五步:学生反思(15分钟)1.让学生就此次课的学习进行反思,总结学习心得。

2.学生发表个人看法,谈谈促进文化遗产保护的主动性措施。

五、课后作业1.阅读《颐和园》一文,并结合自己的思考,发表学习心得体会。

2.利用互联网等资源,进一步了解颐和园的文化底蕴,对颐和园进行深入探究。

六、板书设计教学目标了解颐和园的历史背景、文化底蕴、建筑特色等教学重点颐和园的历史背景与文化底蕴,颐和园的建筑特色与文化遗产价值教学方法小组合作、课堂讨论,促进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探究能力教学方式课堂讲述、讨论、小组合作探究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深入探究文化底蕴,如何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探究能力七、教学评估1.系统地整合了颐和园的历史背景、文化故事和建筑特色,呈现了其文化遗产的价值。

《颐和园》教案

《颐和园》教案

《颐和园》教案教案:《颐和园》一、教学内容本节课以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颐和园》一课为例,主要内容介绍了颐和园的历史背景、建筑特点、景观布局以及其在中国历史文化中的地位。

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颐和园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文化素养。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颐和园的历史背景、建筑特点、景观布局,提高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培养学生搜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增强民族自豪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颐和园的历史背景、建筑特点、景观布局。

难点:如何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和热爱。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图片、地图、模型等。

2. 学具:笔记本、彩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颐和园的美景,引导学生谈论对颐和园的印象,从而激发学生对课程的兴趣。

2. 自主学习(10分钟)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自主学习颐和园的历史背景、建筑特点、景观布局等,教师巡回指导。

3. 合作探究(10分钟)4.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以颐和园为例,讲解如何欣赏古建筑、园林景观,引导学生学会欣赏祖国的大好河山。

5.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根据所学内容,完成练习题,教师批改并讲解答案。

6. 课堂小结(5分钟)六、板书设计颐和园历史背景古建筑艺术品景观布局皇家园林自然风光七、作业设计1. 请结合课文内容,简述颐和园的历史背景、建筑特点、景观布局。

2. 谈谈你对颐和园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认识。

答案:1. 颐和园是清朝皇家园林,建于昆明湖畔,拥有精美的古建筑、艺术品和自然风光。

2. 颐和园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具有重要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是中国古代园林艺术的瑰宝。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讲解颐和园的历史背景、建筑特点、景观布局,使学生了解了中国传统文化,培养了学生的爱国情怀。

《颐和园》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

《颐和园》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

《颐和园》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②学生能理解课文内容,体会颐和园的美丽景色和课文的优美语言。

③学生能学习作者按游览顺序有序观察、抓住景物特点描写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①通过朗读、讨论和合作,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和语言表达能力。

②通过想象和体验,让学生感受颐和园的美丽景色。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激发学生对祖国壮丽山河的热爱之情。

②培养学生欣赏美、发现美的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感受颐和园的美丽景色。

学习作者按游览顺序有序观察、抓住景物特点描写的方法。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如何运用语言描绘出景物的特点。

教学准备:颐和园的图片或视频资料课文朗读录音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展示颐和园的图片或播放视频,激发学生的兴趣。

2.提问:你们知道这是哪里吗?你们对颐和园有什么了解?3.揭示课题:《颐和园》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思考:课文主要写了颐和园的哪些景点?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的?3.交流讨论,明确游览顺序和主要景点。

三、细读课文,品味语言1.默读课文,画出你认为写得美的句子或段落,并说说为什么觉得它美。

2.小组内交流讨论,分享自己的发现和感受。

3.全班汇报,教师相机指导,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如何运用语言描绘出景物的特点。

如:长廊的长和美,昆明湖的静和绿,万寿山的雄伟和壮观等。

4.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相关段落,读出景物的美。

四、拓展延伸,激发情感1.提问:如果你是一位导游,你会如何向游客介绍颐和园?2.学生尝试编写导游词,介绍颐和园的景点。

3.交流分享,评选最佳导游词。

4.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颐和园能成为世界文化遗产?我们应该如何保护它?五、课堂小结1.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颐和园的美丽景色和作者的写作方法。

2.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鼓励学生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

六、布置作业1.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语文教案)四年级上册语文颐和园教案

(语文教案)四年级上册语文颐和园教案

四年级上册语文颐和园教案颐和园是一座依山抱水、气象万千的皇家园林,是中国传统造园艺术的典范。

长于鉴赏的乾隆皇帝有诗云:“何处燕山最畅情,无双风月属昆明。

〞一起看看四年级上册语文颐和园教案!欢送查阅!四年级上册语文颐和园教案1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课文内容的优美。

2.技能目标①通过对词句的理解,读懂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讲述课文主要内容,训练学生语言的概括能力,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②借助课外资料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搜集信息的能力。

3.情感目标:体会优美的语言,从中得到陶冶,激发学生探究中国“世界遗产〞的兴趣。

教学重点:⑴引导学生感受颐和园中景物的特点。

⑴学习本课的观察和描写景物的方法。

教学难点:学习本课的观察和描写景物的方法。

教学思路:颐和园一课,按照游览的顺序,抓住景物特点分别写了“长廊〞“万寿山〞“昆明湖〞的优美景色。

在教学中,我让学生认识到游览景物要有一定的顺序,并注意观察点的转移;同时还要注意描写景物的表达方法。

所以在教学颐和园一课,我按照了“理清顺序〞“抓住特点〞“展开想象〞这一思路进行了本课设计。

教师重点指导“长廊〞的学习,指导学生充分地读书,抓住重点词句从语言文字中体会长廊的“长〞和“美〞,并引导学生总结描写长廊的方法(先看整体——看廊内——看廊外)。

在这一方法的指导下,学生自学“万寿山〞内容,说说在不同的位置,不同的角度观察景物的方法。

这一由扶到放的引导,使学生既学到了方法,又培养了能力。

在学习“昆明湖〞这局部时,我针对本单元的训练重点,采用了“小导游〞的教学方法,在学生读文的根底上,结合自己课外查阅的资料,介绍昆明湖中的“十七孔桥〞“堤岸〞“湖中的小岛〞各局部的景点。

这样既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又训练了学生的语言表达。

颐和园中每局部景物的特点不同,所采用的学习方法也不一样,但一切都本着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的原那么,到达教给学生方法,培养学生能力的目标而进行教学。

小学四年级语文《颐和园》优秀教学教案三篇

小学四年级语文《颐和园》优秀教学教案三篇

小学四年级语文《颐和园》优秀教学教案三篇小学四年级语文《颐和园》优秀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认识和掌握生字新词,并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积累优美的语言;2、感受颐和园美丽的景色和课文优美的语言,激发探究中国的“世界遗产”的兴趣。

3、初步掌握按游览顺序抓住景物特点写的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引导学生从语言文字中感受颐和园的优美景色,受到情感的熏陶;难点:引导学生体会课文的写作方法并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

教学方法:阅读、直观课件欣赏、想象、感悟教学准备:课件、有关颐和园的资料、学生课前的预习及查找资料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看图揭题导入。

1、幻灯片出示文中三幅图,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哪儿的景物?2、揭题:(板书:18颐和园)指导书写“颐”左边有一个小口。

3、导入:颐和园建在哪里?看图画上各画了什么?你是怎么知道的?二、初读课文,播放课件,感受景物美。

1、生自读课文,思考:颐和园写了哪些景点?你最喜欢哪里,想想理由。

2、(幻灯片出示)认读生字新词,了解大意。

重点指导:耸、堤、柱、栽、筑、狮等字的读音,分清平舌音与翘舌音,注意“堤”不能读成t;“廊、栽”等字要注意指导笔顺。

3、交流自读情况;①颐和园给作者留下了什么印象,你怎么知道的?首尾两段都直接写到颐和园的美,这种写法叫什么?(首尾呼应)有感情地齐读首尾两段。

②交流自己喜欢的景点,说明理由。

(教师相机出示相关的图片、课件,带领学生去领略美景,并选择一两个自然段读,初步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作者的赞美之情。

)③学生欣赏完课件后谈谈感受。

(板书:美、大)三、再读课文,理清文路,领悟结构美。

1、自读第2——5自然段,交流课后讨论题: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游览的,从课文的哪些语句可以看出来?①请同学们用“——”画出表现游览顺序的语句。

②讨论交流,指句说说作者的游览顺序。

(板书:长廊——万寿山——昆明湖(十七孔桥)2、学生动手画画旅游示意图,说说为什么这么画。

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 人教版语文第七册颐和园9篇

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 人教版语文第七册颐和园9篇

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人教版语文第七册颐和园9篇人教版语文第七册颐和园 1一、教学目标1、了解颐和园的美丽景色。

2、了解作者是按什么怎样的顺序游览的。

3、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重点难点重点: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难点:了解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游览的。

三、教学准备《颐和园》课件,歌曲《北京欢迎你》视频。

四、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课前播放《北京欢迎你》歌曲渲染气氛。

2、谈话:同学们,刚才大家听到的这首歌是什么歌?歌曲的题目叫什么?(《北京欢迎你》)。

这首歌是2008北京奥运会的奥运歌曲之一。

刚才荧幕上出现了北京的很多景点,你看到了哪些景点?知道哪些景点?(长城、故宫、天坛、鸟巢、水立方等。

)同学们知道的还真不少!北京还有一座皇家留下的园林——颐和园。

颐和园的景色也非常的美丽。

今天,老师就带同学们去那里参观参观,请看大屏幕。

(出示《颐和园》课件。

)板书课题:颐和园。

(二)感知课文内容1、《颐和园》视频电子文范文朗读。

(出示课件)2、学生边看视频边认真听范读。

3、从第二自然段开始,学生轻轻地跟着读。

4、读完课文后,提问:同学们,你们都和作者到了哪些地方来了?(长廊、万寿山、昆明湖。

)5、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板书:长廊——万寿山——昆明湖7、出示长廊、万寿山、昆明湖的图片(图片课件),并让学生说出这三张图片分别是哪三个地方。

8、让学生说说自己最喜欢去哪个地方游玩.(三)深入课文学习1、学习“长廊”。

(1)用自己最喜欢的方式读自己最喜欢的段落。

过渡:这里也有老师喜欢地方,就是“长廊”。

(2)出示“长廊”图片课件。

(3)请全班学生帮老师一起齐读第二自然段。

(4)提问:长廊有哪些景物?长廊有什么特点?你是从文中的哪些语句看出来?(绿柱子、红旗栏杆、横剑上的话没有哪两幅是相同的;两旁的花木多;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长”,有700多米长、分273间,一眼望不到头。

)(5) 指名一个“小导游”介绍长廊有哪些景物。

(6)自有读背第二自然段。

(人教新课标)四年级语文上册《颐和园》教学设计

(人教新课标)四年级语文上册《颐和园》教学设计
3.学生互相评价,分享自己的写作成果,提高表达能力。
(五)总结归纳,500字
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颐和园的历史、建筑风格和文化内涵。
2.强调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描述方法,以及如何在写作中运用。
3.引导学生认识到保护文化遗产的重要性,培养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
4.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探索颐和园的奥秘,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1.教师提出讨论话题:“课文中的哪些描述让你感受到了颐和园的美?请举例说明。”
2.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合作学习,共同探讨课文中的美句。
3.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进行点评,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四)课堂练习,500字
1.教师设计练习题,让学生运用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描述方法进行写作练习。
2.学生现场完成练习,教师进行个别指导,并给予反馈。
(二)讲授新知,500字
1.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让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2.对课文中的生字、生词进行讲解,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读写方法。
3.分析课文的结构,让学生了解作者是如何描绘颐和园的美丽景色的。
4.讲解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描述方法,如比喻、拟人等,并结合实例进行分析。
(三)学生小组讨论,500字
-开展课堂小练笔,让学生运用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描述方法,提高写作水平。
5.情感教育,培养价值观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感受颐和园所蕴含的传统文化,培养他们的民族自豪感。
-通过学习课文,让学生认识到保护文化遗产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6.个性化指导,关注差异
-关注每个学生的学习需求,提供个性化的指导,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五、作业布置
1.请同学们结合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运用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描述方法,写一篇关于颐和园的作文。要求:结构清晰,内容丰富,字数在300-400字之间。

四年级语文《颐和园》教案设计

四年级语文《颐和园》教案设计

四年级语文《颐和园》教案设计1一、教学目标1. 学生能准确理解课文中描写颐和园景色的词句,掌握景物描写的方法。

2. 培养学生对优美自然风光的欣赏能力。

3. 通过小组朗诵比赛,让学生感受课文的语言美。

4. 引导学生体会颐和园的独特之处,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颐和园的美丽景色。

(2)掌握景物描写的方法,学会运用生动的语言描写景物。

2. 教学难点(1)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理解颐和园所蕴含的历史文化价值。

(2)引导学生将所学的景物描写方法运用到实际写作中。

三、教学方法1. 朗读感悟法:通过朗读课文,让学生感受语言的美,体会作者的情感。

2. 图片展示法:展示不同风格的园林图片,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颐和园的独特之处。

3. 小组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思维能力。

4. 模仿写作法:让学生仿照课文描写一处自己去过的景点,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同学们,你们去过哪些美丽的地方呢?请大家分享一下自己的旅游经历吧!(学生自由发言)(2)今天,老师要带大家去一个非常美丽的地方——颐和园。

颐和园是我国著名的皇家园林,它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让我们一起走进颐和园,领略它的美丽风光吧!2. 背景介绍(1)颐和园位于北京西郊,是一座大型皇家园林。

它始建于清朝乾隆年间,原名清漪园。

后来在英法联军和八国联军的破坏下,遭到了严重的损毁。

新中国成立后,经过多次修缮,颐和园恢复了往日的风采。

(2)颐和园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美丽的自然风光吸引了无数游客。

它不仅是中国古代园林艺术的杰作,也是世界文化遗产之一。

3. 作者介绍(1)《颐和园》这篇课文的作者是袁鹰。

袁鹰是我国著名的作家,他的作品以清新自然、富有感情著称。

(2)袁鹰在游览颐和园后,被颐和园的美丽景色所深深吸引,于是写下了这篇优美的文章。

4. 课文朗读(1)请同学们先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颐和园》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

《颐和园》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

《颐和园》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1.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颐和园的美。

1.3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过程与方法2.1通过观察图片,激发学生对颐和园的兴趣。

2.2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2.3通过课堂活动,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审美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3.1培养学生对祖国文化遗产的热爱。

3.2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珍惜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1.1课文的朗读和背诵。

1.2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

1.3生字词的学习和运用。

2.教学难点2.1课文中的一些抽象词语的理解。

2.2课文中的长句子的朗读和背诵。

三、教学过程1.导入1.1教师出示颐和园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发表自己的看法。

1.2学生分享自己对颐和园的了解。

2.课文朗读2.1教师示范朗读课文,学生注意倾听。

2.2学生自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的把握。

2.3学生分组朗读,互相评价。

3.课文理解与分析3.1教师提问:课文主要介绍了颐和园的哪些景点?3.3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

3.4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教师点评。

4.生字词学习4.1教师出示生字词,学生跟读。

4.2学生自学生字词,注意笔画、结构。

4.3教师检查学生生字词掌握情况,对易错字进行讲解。

5.课堂活动5.1学生分组,每组选择课文中的一个景点,进行描绘。

5.2各组展示自己的作品,其他组进行评价。

6.课文背诵6.1学生自选一个段落进行背诵。

7.作业布置7.1学生回家后,向家长介绍颐和园的美。

7.2家长协助学生完成课文背诵。

四、教学反思1.本节课通过图片导入,激发了学生对颐和园的兴趣,为课文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2.课文的朗读和背诵环节,让学生更好地感受到了课文的美。

3.生字词的学习,让学生掌握了一些基本的汉字知识。

4.课堂活动环节,学生积极参与,提高了表达能力和审美能力。

5.作业布置,让学生将所学内容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

《颐和园》语文教案四年级上册

《颐和园》语文教案四年级上册

《颐和园》语文教案四年级上册教案名称:《颐和园》语文教案年级:四年级上册教材:《语文》(人教版)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颐和园》这一名胜古迹;2.培养学生对于名胜古迹的兴趣和热爱;3.能够正确运用课文中所学的知识进行阅读理解;4.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1.了解《颐和园》的基本情况;2.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教学难点:1.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2.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教学准备:1.《颐和园》课文;2.图片或图片展示设备;3.黑板、白板和相应的写字工具。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教师展示一张颐和园的图片,然后提问学生:你们知道这个地方是哪里吗?这个地方有什么特点?二、讲解(15分钟)1.教师引导学生回忆上一堂课学习的词语和句子,例如:原封不动、遥远的过去等,并进行讲解;2.教师向学生介绍《颐和园》这一名胜古迹的基本情况,包括所在地、建筑特点等,通过图片和文字进行解释。

三、阅读(15分钟)1.教师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课文,例如:颐和园是哪个朝代的皇家园林?颐和园的面积有多大?等;2.学生查阅课文,回答问题,并进行讨论。

四、复述(10分钟)教师让学生小组合作,将自己的阅读结果组织成一段话进行复述,然后进行口头展示。

五、拓展(5分钟)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对《颐和园》的进一步探究,例如:阅读其他相关资料、上网搜索相关信息、参观实地等,并将探究成果进行展示。

六、总结(5分钟)教师向学生提问:你们对颐和园有了新的了解吗?你们对颐和园感兴趣吗?七、作业布置(5分钟)请学生回家通过亲戚、父母等途径了解颐和园的更多信息,并写一篇关于颐和园的文章。

教学反思: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尝试将阅读与口头表达相结合,旨在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

同时,通过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实践,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并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颐和园教案优秀7篇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颐和园教案优秀7篇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颐和园教案优秀7篇《颐和园》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认识七个生字,会写十一个生字,正确读写“长廊、柱子、神情气爽、建筑、佛香阁、金碧辉煌、宫殿、葱郁、掩映、朱红、隐隐约约、堤岸、雕刻、狮子、姿态不一”等词语。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感受颐和园美丽的景色和课文优美的语言,激发探究中国的世界遗产的兴趣。

3、学习按游览顺序抓住景物特点写的方法。

教学重点:1、让学生感受颐和园的美丽景色,感受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激发民族自豪感。

2、学习本课按照游览的顺序抓住景物特点写的方法。

课前准备:1、学生课前查阅有关《颐和园》的资料。

2、《颐和园》的风光图片教学过程:一、教师激情引入,导入新课。

在长城一课中,我们领略了中国建筑的雄伟壮观,它包容一切的博大气势令我们震撼。

同样,在中国还有一种建筑艺术也另世人瞩目。

她集建筑艺术精华于一身,精雕细琢、雍容华贵,这就是已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中国皇家园林———《颐和园》。

板书课题,你对《颐和园》知多少?把你搜集的《颐和园》的资料介绍给大家;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领略《颐和园》美丽的景观吧!二、初读课文,了解内容,感受风景美。

1、大声朗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不准的字音和带生字的词要多读几遍。

2、把不理解的词句画出来,多读几遍,联系上下文加以理解。

3、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师:课件出示词语。

长廓、柱子、建筑、宫殿、葱郁、掩映、朱红、堤岸、雕刻、狮子、佛香阁、姿态不一、隐隐约约、神情气爽、金碧辉煌。

4、检查自学生词情况:(1)指名朗读词语、(2)齐读、(3)联系前后文内容解释带点词语、(4)课文主要写了什么?5、摘录课文的首尾句。

课件出示:北京的颐和园是个美丽的大公园。

颐和园到处有美的景色,说也说不尽,希望你有机会去细细游赏。

师:自由读读这两句话,读着读着,你发现了什么?生:我发现了这两句话都是写颐和园美丽的。

我发现这两句话是课文的起始句和总结句。

师小结:开头结尾互相照应,让我们感受到文章结构的严谨,表达了作者对《颐和园》的赞美。

《颐和园》语文教案四年级五篇

《颐和园》语文教案四年级五篇
在湖面渐渐地滑过,几乎不留一点儿痕迹.。 (3)品读句子,理解运用打比方的方法。句式练习:
第6页 共29页
昆明湖真美呀, 。 昆明湖的水真绿呀, 。 (4) 换词法体会“滑”字。(通过滑——划的互换,体会昆明 湖的静,游船,画舫的慢,间接表现昆明湖的美) (5) 背一背这句话。 Ⅳ学习 5 自然段:十七孔桥 (1)导游讲解十七孔桥。 (2)发散思维:十七孔桥上的狮子有哪些形态呢?(出示练习题: 桥栏杆上有上百根石柱子,柱子都雕刻着小狮子,它们有的( )、 有的( )、有的( )……这么多的狮子姿态不一,没有哪两只是相 同的。这 17 孔桥真( )! 3、谁能把颐和园完整的介绍给大家呢? 4、师小结:抓住特点描写景物的表达方法。 三、读写结合,临摹章法 1、一篇文章先讲什么,再讲什么,最终讲什么,叫叙述依次。 2、分男女生朗读课文第一自然段和最终一个自然段,联系刚 才我们学过 的内容,想想这篇文章的叙述依次。(指名答,归纳小结板书) 3、学习《颐和园》这篇文章我们最重要的是学会作者按地点 变换的依次叙述、抓住特点写景状物的表达方法。 4、仿照《颐和园》的描写手法进行小练笔: 《漂亮的校内》
《颐和园》语文教案四年级五篇
颐和园位于北京西北郊,主要由万寿山和昆明湖组成。《颐和 园》这篇课文描绘了北京颐和园的漂亮景观,下面就是我整理的 《颐和园》语文教案,希望大家喜爱。
《颐和园》语文教案 1 教学目标: 1、相识七个生字,会写十一个生字,把握文中的新词语。 2、感受颐和园漂亮的景色和课文美丽的语言,激发探究中国 的世界遗产的爱好。 3、学习按巡游依次抓住景物特点写的方法。 教学重点: 1、让学生感受颐和园的漂亮景色,感受古代劳动人民的才智 和才能,激发民族骄傲感。 2、学习本课根据巡游的依次抓住景物特点写的方法。 课前打算: 让学生查阅有关《颐和园》的资料,搜集《颐和园》的风光 图片 教学过程: 一、检查课前打算

体验颐和园文化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

体验颐和园文化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

体验颐和园文化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文化旅游。

作为被誉为“皇家园林之冠”的颐和园,自然也成为大家热爱的旅游景点之一。

在这里,我们不仅可以欣赏到独特的园林景致,还可以深入了解中国古代文化的魅力。

今天,我就来分享一下我在学校体验颐和园文化的经历。

一、了解颐和园的历史在开始之前,我们首先需要了解颐和园的历史。

颐和园于1750年代开始建造,是清朝乾隆皇帝为了纪念皇母而兴建的。

园内的建筑、雕塑、假山、湖泊等都十分精致,其中最著名的要数万寿山、长廊和昆明湖了。

在颐和园,我们能够深入感受到中国古代的宏伟和美学。

二、参观颐和园博物馆颐和园博物馆位于万寿山后山,是一座展示颐和园历史文化和文物的重要场所。

在参观中,我们可以了解到颐和园曾经遭受的战争和劫难,以及随之而来的修复历程。

在博物馆内,还展示了很多与颐和园相关的文物和实物,比如颐和园建筑的设计图、御花园、明清文物等等,非常有趣。

三、欣赏颐和园的建筑和园林在参观颐和园的过程中,我们当然也不能漏掉建筑和园林。

颐和园里融合了中国园林艺术的精髓,各种匠心独具的建筑物、甬道、假山、水景、花园相互协调,构成了园林美学和人文艺术的有机整体。

来到这里,我们能够真正欣赏到美妙的园林景致和宏伟的建筑风貌。

四、学习颐和园的传统文化颐和园不仅仅是一个独特的建筑和园林,更是一个蕴藏着丰富传统文化的场所。

在颐和园,我们能感受到中国的民俗文化、宫廷文化、诗词文化等等。

颐和园博物馆内展示的文物也是颐和园的传统文化的一个载体。

在这里,我们能够更加深入的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

在我参观颐和园的过程中,我深深感受到了这个古代建筑和园林的独特魅力,也深深理解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我相信,通过这样的一个体验,我的学识和认识水平也将得到不少的提升。

四年级语文《颐和园》教学设计3

四年级语文《颐和园》教学设计3

四年级语文《颐和园》教学设计3教学目标:1.了解颐和园的基本情况,了解历史文化古迹的保护意义。

2.能够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了解课文背后的情感。

3.能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颐和园的美丽风景,并形象地表达出自己对颐和园的感受。

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大意,掌握重要词语。

2.能够形象地表达对颐和园的感受。

教学准备:1.录制好颐和园的视频。

2.班级投影仪或电脑。

3.课文《颐和园》的复印件。

教学过程:一、导入(10分钟)1.利用投影仪或电脑播放颐和园的视频,让学生在观看的同时,回答一些关于颐和园的基本问题,如:“颐和园是什么地方?”、“颐和园有哪些特点?”等等。

2.引导学生思考颐和园的意义,为后续课文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新课讲解(20分钟)1.教师将课文《颐和园》发放给学生,并说明课文的学习目标。

2.教师根据课文内容,用简洁明了的语言向学生讲解颐和园的基本情况,并引导学生注意课文中出现的重要词语。

3.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指导学生正确地掌握课文的语调和节奏,并帮助学生消化词义难懂的句子。

三、课文解读(30分钟)1.教师分段解读课文,引导学生理解课文的大意和细节。

四、个人阅读与小组讨论(15分钟)1.学生个人阅读课文,理解课文的情感和意义。

2.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就自己阅读的感受和理解进行交流讨论。

3.引导学生表达自己对颐和园的感受,可以用文字、图画或其他形式进行展示。

五、课文复述与总结(15分钟)1.随机选择几位学生进行课文复述,让学生分享他们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

2.教师进行总结,强调颐和园的美丽与独特之处,并引导学生对颐和园的保护提出自己的想法和建议。

六、课堂小结(5分钟)1.教师对课堂进行小结,强调颐和园是一座具有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古迹,应该加以保护。

2.教师鼓励学生在以后的生活中,多去了解和保护我们国家的历史文化遗产。

思考题:1.你觉得颐和园的美在哪里?为什么呢?2.颐和园是我们国家的历史文化遗产,你认为我们应该怎样保护它呢?拓展活动:1.了解其他著名的古迹,如故宫、长城等,并进行比较和分享。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了解颐和园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

第一部分:颐和园的概述
颐和园位于北京市海淀区,占地面积达293公顷,是中国最大的皇家园林。

颐和园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清朝时期,是袁枚曾在《随园诗话》中称之为“万园之园,大观之观”的名园。

这个园林因为清朝皇帝的爱好和贡献而得以建成,并且在历史上经历过多次修葺和重建,至今仍保留了许多古代园林建筑和文化遗产。

第二部分:颐和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颐和园汇集了许多中华古文化的元素,如景山、琉璃厅、长廊、假山、花海等等,这些元素是中国园林建筑独特的表现方式,也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1、假山
颐和园的假山建筑遍布园林的各处,具有浓郁的中国古典风味。

假山作为建筑艺术的表现形式,融合了中国文化的审美特点。

在假山艺术中,制造假山的材料主要以硬质岩石和水泥为主要材料,同时还需要借助于工匠的手艺,才能制造出一个生动的景观。

2、长廊
长廊是颐和园重要的景观之一,长廊不仅具有美丽的建筑风格,同时也是中国传统艺术的表现形式之一。

在长廊中,可以欣赏到古代绘画、雕刻、彩塑等艺术形式的展现。

3、琉璃厅
琉璃厅是颐和园中的一座宫殿,内部装饰华丽、富丽堂皇、具有强烈的皇家气息。

在这个建筑上,琉璃器是其重要的装饰品,琉璃器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这种饰品是非常依赖工匠的手艺制造的。

4、御花园
御花园作为颐和园的一部分,是园林中的又一重要景观。

御花园通过按照歌词,梳头、衣、鞋袜等元素进行设计,使整个园区成为了一个富有诗意的绝佳环境,颐和园的御花园也成为了中国园林艺术的代表之一。

第三部分:颐和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
颐和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重要任务之一。

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在这个过程中,要借助于多种方式促进文化遗产的传承。

1、搭建平台
政府和社会组织可以搭建多种平台用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如工匠培训、文化节庆、新媒体宣传等。

这些平台可以帮助文化遗产得到更好的传承,并且向全世界传达中华文化的价值。

2、加强培训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是需要具备手艺和技能的工匠来完成的,因此,加强工匠培训,提升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技术和手艺,是非常重要的。

在颐和园中,要加强工匠的培训和传承,才能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下去。

3、宣传推广
宣传推广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重要手段,通过全球化的媒体经济所带来的影响,可以让更多的人了解到中华文化及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从而更好地传承这些文化元素。

结尾
颐和园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代表之一,保护和传承其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保护和传承中国文化的重要任务之一。

通过加强文化遗产传承和宣传工作,可以让更多的人了解到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和意义,同时也能让我们更好地传承中华文化的精神和传统,这是我们每个中国人应该为之努力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