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侧舞蹈症
糖尿病偏侧舞蹈症诊断标准
糖尿病偏侧舞蹈症(Diabetic Hemichorea-Hemiballismus,DHH)是一种少见但独特的运动障碍,通常与糖尿病相关。
这种情况通常表现为不自主的、非节奏性的舞蹈般的运动,通常出现在身体的一侧(单侧性运动障碍)。
诊断糖尿病偏侧舞蹈症通常需要考虑以下标准:
1. **临床症状**:患者可能会出现不自主的、舞蹈样的运动,通常是单侧性的(只在身体的一侧)。
这些运动可能涉及手臂、手部、腿部或面部肌肉。
2. **相关病史**:患者有糖尿病的病史或正在接受糖尿病治疗。
3. **神经影像学检查**:神经影像学检查(如MRI或CT扫描)可能用于排除其他病因,如中风或其他神经系统疾病。
4. **实验室检查**:进行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等相关检查,以确认患者的糖尿病情况。
这些标准可以作为诊断糖尿病偏侧舞蹈症的参考,但诊断过程仍需由专业医生进行全面评估和判断。
因为糖尿病偏侧舞蹈症是相对罕见的情况,专业医生可能需要排除其他可能的神经系统疾病
来最终确诊。
1例偏侧舞蹈症患者药物治疗分析
1例偏侧舞蹈症患者药物治疗分析前言舞蹈症是一种少见的运动障碍症状(以往也称锥体外系症状),表现为快速、不规则、失平衡、无目的的舞蹈样变换动作或面部异常动作,其不自主运动形式既可是小部分肢体,也可以是偏身或全身[1]。
偏侧舞蹈症多为继发性,积极控制原发病及应用多巴胺受体阻滞剂后症状多可有效控制,但也有少数患者舞蹈症状持续存在[2]。
这类患者预后差异的影响因素除药物治疗外,还包括患者合并症,情绪及精神状态,服药依从性、耐受性,生活质量需求等。
本文对1例偏侧舞蹈症患者药物治疗分析,希望可为临床个体化治疗提供参考。
一、病史摘要1. 病史患者男性,50岁。
因“右侧肢体不自主运动6月余”收入院。
6月余前患者出现右侧肢体不自主运动,右下肢开始,呈舞蹈样动作,右上肢因舞蹈动作部分日常活动受影响,无肢体无力,无行动迟缓,保持某个姿势时可缓解,入睡后无自主运动。
就诊于某院,行脑核磁示:双侧额叶、半卵圆中心、左侧脑室后角旁多发腔隙灶或白质变性。
脑脊液常规、生化、脑脊液培养及涂片未见异常。
脑电图正常。
基因检测:帕金森pane1V3-NGS分析未发现与疾病表型相关的明确致病性变异。
予以多巴丝肼片62.5mg 一天3次口服,自觉症状好转出院。
出院后一周左右,自觉右侧肢体不自主运动较前加重,再次就诊,经神经内科疑难会诊中心诊疗会诊后考虑:1、偏侧肌张力障碍待查:多巴反应性肌张力障碍?2、脑炎史:获得性肌张力障碍?3、精神应激史。
应用多巴丝肼片0.125g tid po。
患者症状仍持续不见好转。
入院前3月就诊某院时,诊断为偏侧舞蹈病,建议服用多巴丝肼片逐渐增加到0.25g tid;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片5mg qd,一周后加至10mg qd;劳拉西泮片0.25mg bid。
数日前,患者自行停用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片和劳拉西泮片,继续多巴丝肼片0.25g tid po。
为求进一步诊治遂再一次就诊。
既往10年前,有脑炎病史,曾有癫痫发作,自诉已治愈。
血管性偏侧舞蹈症临床分析
血管性偏侧舞蹈症临床分析血管性偏侧舞蹈症,也称为“血管性仆街症”,是一种罕见的脑部运动障碍性疾病。
该病主要通过临床分析进行诊断,本文将对血管性偏侧舞蹈症的临床表现、诊断方法和治疗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
一、临床表现血管性偏侧舞蹈症患者的主要症状表现为一侧的肢体不自主性抽动。
这种抽动常伴随意向性动作或特定姿势,例如手指灵活地弹奏琴键或挥动鞭子。
患者受抽动困扰时,往往感到无法将其控制,这严重影响了生活质量。
此外,血管性偏侧舞蹈症有时也可伴有舞蹈样步态异常、面肌和舌肌的不自主性抽动,以及言语障碍等症状。
这些症状的严重程度因患者的个体差异而有所不同。
二、诊断方法血管性偏侧舞蹈症的诊断主要依赖于临床观察和神经影像学检查。
临床观察可以通过观察患者的抽动特点和症状的发作方式来确定。
神经影像学检查,如磁共振成像(MRI)和放射性核素扫描,则可以帮助排除其他引起类似症状的疾病,如梅格斯综合征和帕金森病等。
此外,为了保证诊断的准确性,医生还应考虑家族史、发病年龄以及其他相关病史等因素。
三、治疗方法血管性偏侧舞蹈症的治疗主要依赖于药物治疗和康复训练。
1.药物治疗抗震颤药物通常是治疗血管性偏侧舞蹈症的首选。
多巴胺受体阻滞剂如扑尔敏被广泛运用于这类疾病的治疗中,其通过调节脑部多巴胺水平来减轻抽动症状。
然而,部分患者对药物治疗反应不佳或出现副作用,这时手术治疗可能是一个可行的选择。
2.手术治疗对于药物治疗无效的患者,可考虑进行手术治疗。
深部脑刺激术(Deep Brain Stimulation,DBS)是一种有效的手术方法,它通过植入脑内的电极来刺激特定区域,以减轻抽动症状。
然而,手术治疗风险较高,需要慎重考虑,并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3.康复训练康复训练在血管性偏侧舞蹈症的综合治疗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康复训练的目的是通过物理治疗、作业治疗和扩展性治疗等手段,改善患者的运动控制和日常功能。
四、预后与展望血管性偏侧舞蹈症的预后因个体差异而有所不同。
糖尿病性偏侧舞蹈症的临床分析
糖尿病性偏侧舞蹈症的临床分析糖尿病性偏侧舞蹈症是一种较少见的运动障碍性疾病,其特征是在单侧肢体或面部出现快速、不规则、无规律和不自主的运动。
这种病症通常由糖尿病引起,因此对患者的健康和生活质量产生严重影响。
本文将就糖尿病性偏侧舞蹈症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
一、临床表现糖尿病性偏侧舞蹈症的典型症状是在单侧肢体或面部出现快速、不规则、无规律和不自主的运动。
这些运动通常持续数分钟至数小时,并可能伴随疼痛、肌肉僵硬和无力等症状。
患者还可能出现情绪不稳定、失眠、食欲减退和体重下降等情况。
二、诊断糖尿病性偏侧舞蹈症的诊断主要基于患者的病史和体格检查。
病史方面,患者通常有糖尿病病史,且可能伴随其他神经系统症状,如肢体麻木、眩晕等。
体格检查方面,医生会观察患者的运动情况,并测试患者的肌力和协调性。
医生还可能需要进行神经影像学检查,以排除其他可能的病因。
三、治疗糖尿病性偏侧舞蹈症的治疗主要包括控制血糖和对症治疗。
控制血糖是治疗的基础,通过药物或胰岛素治疗,将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内可以有效缓解症状。
对症治疗方面,医生可能会给予患者镇静剂、抗抑郁药或抗癫痫药等药物治疗,以减轻患者的疼痛和焦虑等症状。
物理疗法和康复训练也可以帮助患者恢复肌肉功能和协调性。
四、预防预防糖尿病性偏侧舞蹈症的关键是积极控制血糖,保持血糖稳定。
定期进行体检和神经检查也可以早期发现和治疗该病症。
在日常生活中,患者应注意休息和锻炼结合,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心理状态。
糖尿病性偏侧舞蹈症是一种由糖尿病引起的运动障碍性疾病,对患者的健康和生活质量产生严重影响。
了解该病症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等方面的知识有助于患者及早发现和治疗该病症。
预防该病症的关键是积极控制血糖和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心理状态。
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NHDC)是一种严重的急性糖尿病并发症,多见于老年糖尿病患者。
NHDC的主要特点是高血糖、高渗透压、脱水、意识障碍或昏迷,以及无明显酮症。
临床学习笔记--偏侧舞蹈症
临床学习笔记--偏侧舞蹈症偏侧舞蹈症是一种偏身肌张力减低-运动过多综合症,临床表现以舞蹈样动作:一种不重复、无规律、无目的的急骤运动,如转颈、耸肩、手指间断性屈伸、摆手、伸臂等。
偏侧舞蹈症的病因多为继发性,如血管病、代谢性疾病、感染性疾病等原因。
从病变部位看,通常由对侧基底核或其联系纤维受损所致,一般认为是由对侧基底节区和丘脑底核病变引起;从病因上看,文献报道老年偏身舞蹈病以非酮症高血糖性最多。
卒中后运动障碍病最常见的病变部位是基底节(44%),其次是丘脑(37%)。
脑梗死致偏侧舞蹈症患者,一般肢体瘫痪较轻,舞蹈样症状存在自限性,预后较好,部分舞蹈样症状可在急性期起病,部分病例潜伏期可延长至2周至4年,偏侧舞蹈症可作为卒中的首发和唯一表现。
非酮症高血糖性偏侧舞蹈症,是以非酮症高血糖、偏侧舞蹈症及头颅MRI T1WI高信号为三联征的一组综合征。
常见鉴别诊断:1)非酮症高血糖致偏身舞蹈症:多见于糖尿病控制不佳的高血糖患者,以老年女性多见,男女比例约为 1:1.8,常急性起病,表现为一侧或双侧肢体快速、不规则、不自主的舞蹈样动作和挤眉弄眼、撅嘴、伸舌等面部异常表情,这种不自主动作多发生于单侧,通常以上肢最严重,治疗以控制血糖为主,机制不明,但多数学者认为因代谢紊乱、出血性损伤、缺血性损伤、神经退行性变、多巴胺能与雌激素、自身免疫性炎症反应等有关。
2)肝豆状核变性: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的酮代谢障碍疾病,以肌张力障碍、震颤、精神行为异常、肢体僵硬和运动迟缓为主要表现,慢性起病,查体可发现K-F环,合并有肝脏损害、肾脏损害等,头部MRI可发现基底节异常信号。
3)药物或中毒相关舞蹈症:特殊药物、毒物服用史可鉴别。
4)神经性棘红细胞增多症:为一种罕见遗传病,以口面部不自主运动、肢体舞蹈症及癫痫等为主要临床表现,可引起构音障碍、吞咽困难及舌咬伤等,多伴有性格改变和精神症状,周围血棘红细胞计数大于3%及血清CK增高。
中老年偏侧舞蹈症25例临床分析
作者简介 : 王庆德 , 主任 医师 , 研究方 向为脑血管疾病 的临床
诊断 ,.a :qi3 1@s uc .n Em iw d268 o . m c l h o
右 ) 制症 状 , 有 报 道 丙 戊 酸 钠 治 疗 优 于 氟 哌 啶 控 也
症状 。均 呈现 紧张 或情绪 激 动时加 的某些结构损害 所 致 ; 脑 病 变 引 起 偏 侧 舞 蹈 症 可 能 是 由 于 纹 状 丘
体 一丘脑 一皮 层环 路受 损所致 。有学者 把红 核和 网 状 结构亦 归 于锥体外 系。 中脑 红核 病变 不仅 可影 响 锥 体外 系经 网状结 构 与 红 核 的下 行 通 道 , 且 影 响 而
中国临床保健杂志
20 0 9年 2月第 l 2卷第 1期
ci ! ! 型 l ! !
! : ! :
・
71 ・
・
临 床研 究 ・
中老年偏侧舞蹈症 2 5例临床分析
王庆德 , 涛 , 海莲 钟 金
( 山东铝业公司医院神经 内科 , 淄博 2 56 5 09)
其 中尾 状核 头部梗 死 9例 , 丘脑梗 死 3例 , 豆状核 梗 死 2例 , 脑 中动 脉 供 血 区 梗 死 2例 , 核 出血 4 大 壳
例, 尾状核 头部 内囊 前肢 出血 2例 , 丘脑 出血 1 , 例 1 例 为 中脑 、 脑桥 、 丘脑 多 发梗死 灶 。
32 鉴别诊断 偏侧舞蹈症多发于基底节 区的血 . 管性病变 , ]结合临床特点 与影像 资料 , 断一般 诊
[ 中图分类 号]R 4 . 722
[ 文献标识码 ]B
[ 文章编号 】6 26 9 (0 9 0 - 7 -2 17 -70 20 ) 1 0 10 0
非酮症高血糖性偏侧舞蹈症
常见于慢性活动性肝炎酒精性肝硬化 、肝 病后免疫功能抑制及肝移植术后的患者
总结
血糖控制不良的老年女性好发 典型三联征为
①非酮症性高血糖 ②偏侧舞蹈症 ③症状肢体对侧纹状体区T1高信号或CT 平扫高密度影,短时间内无变化,无占位效应, 部分病变可吸收
获得性肝性脑部变性AHCD 钙化性病变:Fahr病/甲旁减/假甲 旁减/假 假甲旁减
鉴别诊断——出血
鉴别诊断——锰沉积
长期静脉营养出现锰沉积导致双侧苍白球、 丘脑对称T1W1高信号
但T2W1及CT未见明显异常信号或密度改变 停止静脉营养后,基底节异常信号可以吸收
或消失
鉴别诊断——AHCD
其中脑血管病是最常见的原因,HC-NH少见
概述——HC-NH
HC-NH由Bedwell在1960年首先报道 指血糖控制不良的糖尿病患者,在不合并酮
症酸中毒和脑血管疾病情况下,表 现为偏侧 肢体不自主舞蹈样运动的综合征
概述——HC-NH
常见于血糖控制较差的老年糖尿病患者 ,也 可为糖尿病的首发症状
总结
•
DWI等信号多见,部分可呈稍高信号 增强扫描表现不一 病灶边界清楚,无明显水肿及占位效应
病例一
头颅CT平扫: 未见高密度病变
头颅MR平扫: 右侧豆状核区T1稍高信号T2、FLAIR、
DWI、 T2*未见明显异常信号
病例二
头颅CT平扫: 右侧尾状核头和纹状体区稍高密度影
头颅MR平扫: 右侧纹状体区T1稍高信号T2未见异常,
非酮症高血糖性偏侧舞蹈症
概述——偏侧舞蹈症
偏侧舞蹈症是一组少见的锥体外系疾病 ,通 常由于对侧脑底部核团病变,尤其 是丘脑底 核、豆状核及尾状核或其联络 纤维疾病所 致
左侧偏身舞蹈症1例报道
梗 , 萎缩 。给予 氟 哌啶醇 1rg 次 , d 脑 / Ti,口服 , d a 3
后 增至 2rg 次 , d 控 制患 者不 自主 运动 ; 予苯 / Ti , a 给
泮 、 乃静 。同时予 以改善 脑血 液循环 及 降压治疗 。 奋 经过 双管齐 下 的积极 治 疗 , 血 管 病 所致 的偏 身 舞 脑 蹈 症 ~般可 获得较 满 意的疗 效 。
疗 原 发病 。本 例 给予 氟 哌 啶醇 控制 其 不 自主 运动 , 因该药 锥体外 系反应 较 重 且 常 见 , 能 出现 帕 金 森 可 综 合症 , 以从小 剂量 逐渐加 药 , 所 同时加 用等 量 的苯 海索 对抗 其 副 作 用 。对 于 轻 症 患 者 可 使 用 氯 硝 西
【 考 文献】 参
[ ] 史 玉 泉 .实 用 神 经 病 学 E .上 海 : 学 技 术 出 版 社 , 1 M] 科
19 4. 9
海 索 1rg 次 , i , / T d 渐增 至 2rg 次 , i , 抗 氟哌 a / Td 对 a
啶醇副 作用 ; 同时 予 以改 善脑 血液循 环 , 硝苯 地平缓 释片 降压等对 症 治疗 。治疗 1周 和 3周 后 随诊 , 患
肌 张力 正常 , 理 征( 。实验 室检 查 : 肾功 能正 病 一) 肝 常 。辅 助检查 : 部 MR 示 双侧基 底核 区多发 性腔 头 I
身舞蹈 症 。对 该 病 的治 疗 需 针 对 患 者 的不 自主 运 动 , 予相应 的镇 静治疗 或 多 巴胺 阻滞 治疗 , 给 积极 治
立, 生活 不能 自理 , 间睡眠 时舞蹈 样动作 消失 。既 夜
往 有原 发性高 血压 病 史 , 认 心 脏病 及 糖 尿 病 等病 否 史 。 查 体 :B 1 o s 4 P 8 / 0 mmHg ( mmHg 一 1
出血性脑卒中致偏侧舞蹈症8例临床分析
[ 4 1 K i m J s .De l a y e d o n s e t m i x e d i n v o l u n t a r y m o v e me n t s
a f t e r t h a l a mi c s t r o k e .
出血 的逐渐吸收 , 症状 日趋消失 。对于有对侧 舞蹈症 的基底节区
出血 , 预后 良 好; 对于同侧舞蹈伴对侧肢体瘫痪 的患者 , 积极治疗 后, 舞蹈症状 可消失 , 但 常留有肢体瘫痪 , 以后加强早期治疗 , 减
少出血后遗症。 参考文献 : [ 1 ] G h i k a nS c h mi d F , G h j k a J , R . e g l i F , e t a 1 .Hy p e r k i n e t i c
2 0 1 5 年7 期
侧的偏侧舞蹈症 。本组病例 均经头颅C I 影 像学检查 , 病灶位 于基 底节 , 5 例为丘脑 出血 , 2 例为壳核出血 , 1 例为尾状核出血 。 本病需与其它病因 的舞蹈病鉴别 : ( 1 ) 亨廷顿舞蹈病 多发于 3 O 一 5 O 岁, 绝大 多数有 阳性家族史 , 主要症状为舞蹈一 手足徐动样 不 自主运动 、 痴呆和精神症状 。头C T 或M R I 显示大脑皮质和尾状 核萎缩。( 2 ) S y d e n h a m 舞蹈病 是风湿热在神经 系统的表现 , 多见 于青少年 , 表现特征性舞蹈样动作、 随意运动不协调、 肌张力减 低、 肌力减退 , 可伴心脏 病、 关节炎等。 ( 3 ) 糖尿病偏侧舞蹈症 : 非酮 症性高血糖 , 偏 侧舞蹈样 动作 , 影 像学显示对侧 纹状体M R /T I 像高信号 , c T 平扫高密度 。( 4 ) 还应与肝 豆状核变性 、 甲氧氯普胺 药物不良反应 、 急性一氧化碳 中毒等鉴别 。 出血性卒 中致偏侧舞蹈 症除给予脑 出血常规治疗外 , 应 用 D A 受体 阻滞剂( 氟哌啶醇 、 氯丙 嗪) 及氯硝西泮控制症状 。 随颅 内
糖尿病性偏侧舞蹈症的临床分析
糖尿病性偏侧舞蹈症的临床分析糖尿病性偏侧舞蹈症(diabetic hemichorea-hemiballism)是一种罕见的运动障碍疾病,主要表现为不自主的、扭转性的运动异常,通常出现在肢体的一侧。
本文将对糖尿病性偏侧舞蹈症的临床表现、发病机制及治疗方法进行分析。
一、临床表现糖尿病性偏侧舞蹈症通常表现为单侧肢体的不自主动作,包括扭转、扑动、摆动等。
这些运动异常常常呈现跳跃性质,在运动过程中伴有骨骼肌的收缩和放松。
患者可能会出现持续性的、无法控制的协调失调,导致日常活动的困难,如饮水、进食、穿衣等。
二、发病机制糖尿病性偏侧舞蹈症的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但目前研究认为与糖尿病相关的神经代谢异常可能起到关键作用。
糖尿病时,高血糖和血浆胰岛素浓度的变化可能引起神经元活性的改变,导致扭转性运动的发生。
此外,糖尿病病理过程中的血管损伤、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也可能与病情有关。
三、诊断与鉴别糖尿病性偏侧舞蹈症的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表现和相关病史。
血糖检测和神经影像学检查可以帮助排除其他可能的病因和确认糖尿病的存在。
同时,鉴别诊断也需要考虑其他原因引起的类似症状,如脑血管病变、代谢异常、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等。
四、治疗方法目前对糖尿病性偏侧舞蹈症的治疗尚无统一的方案,治疗方法可以根据病情的严重程度和患者的具体情况而定。
对于轻度症状的患者,糖尿病的控制和药物治疗往往可以改善舞蹈症状。
而对于症状严重的患者,可能需要使用抗精神病药物或抗震颤药物,如异丙嗪、戊氮平等。
此外,物理治疗如物理疗法和康复训练也可以帮助患者改善运动障碍。
五、预后与预防糖尿病性偏侧舞蹈症的预后与病情的严重程度和原发糖尿病的控制情况有关。
对于大多数患者来说,随着糖尿病的控制和治疗的进行,舞蹈症状往往可以逐渐减轻或消失。
预防方面,良好的糖尿病管理是预防糖尿病性偏侧舞蹈症的关键,包括定期监测血糖、合理饮食、适度运动和遵医嘱使用药物。
六、结论糖尿病性偏侧舞蹈症是一种糖尿病相关的罕见运动障碍疾病,在临床上的诊断和治疗还存在挑战。
糖尿病性偏侧舞蹈症临床分析
糖尿病性偏侧舞蹈症临床分析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而糖尿病性偏侧舞蹈症是糖尿病的一种并发症,其特点是病人在行走时存在偏侧性异常姿势和舞蹈样动作。
本文将对糖尿病性偏侧舞蹈症的临床表现、病因、诊断和治疗等方面进行详细分析。
一、临床表现糖尿病性偏侧舞蹈症主要表现为行走时的偏侧性异常姿势和舞蹈样动作。
患者在行走过程中,常伴有不自主地抬高一侧肩膀、甩动一侧手臂和腿部以及躯干的侧弯等症状。
此外,病人还可能出现面部扭曲、舌头偏斜和动作失调等表现。
二、病因糖尿病性偏侧舞蹈症的确切病因尚不完全清楚,但一般认为与糖尿病患者的神经病理学改变有关。
糖尿病引起的高血糖和糖尿病相关的神经病变可能导致神经元的异常兴奋性和痉挛性肌肉的出现,从而导致糖尿病性偏侧舞蹈症的发生。
三、诊断糖尿病性偏侧舞蹈症的诊断主要依靠临床症状的观察和糖尿病的病史。
医生通常会仔细检查患者的行走姿势和动作以及相关的神经系统表现,以确定是否存在糖尿病性偏侧舞蹈症的特征。
同时,医生还需要进行详细的病史调查,了解患者是否有糖尿病的诊断和治疗情况。
四、治疗治疗糖尿病性偏侧舞蹈症的主要目标是缓解症状和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常用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和物理治疗。
1.药物治疗:目前,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如氟西汀)和抗癫痫药物(如卡马西平)可以作为药物治疗糖尿病性偏侧舞蹈症的首选。
这些药物可以通过改善神经传导和减轻肌肉痉挛来缓解症状。
2.物理治疗:物理治疗主要包括物理理疗、康复训练和运动疗法等。
物理理疗可以通过热敷、电疗和超声波等手段缓解症状。
康复训练和运动疗法可以帮助患者恢复肌肉力量和平衡功能,改善行走姿势和动作。
总之,糖尿病性偏侧舞蹈症是糖尿病的一种并发症,其临床表现独特。
及早诊断和治疗对于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至关重要。
通过药物治疗和物理治疗的综合应用,可以有效缓解症状,提高患者的行走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
然而,对于该疾病的治疗仍面临一些挑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探索,以寻求更有效的治疗方法。
偏侧舞蹈症
诊断
诊断:DM病史+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
本病的定位与最初舞蹈的症状相关。比如: 左侧基底节的病变表现为关,但是影像恢复 晚于临床过程。
典型病例1、患者,男,72岁。因右侧
肢体不自主舞动2个月于2009年8月17日入 院。既往:糖尿病史8年,间断口服二甲双 胍,血糖控制不稳定。右侧肢体不自主舞 动,呈持续性,睡眠后消失。入院查体: 神志清,颅神经正常,颈软,右侧肢体不 自主舞动,呈持续性,表现为右肩、肘、 腕、髋、膝、踝关节伸曲、扭转,紧张时 加重,不受意识控制。右侧肢体肌张力略 低,四肢肌力正常,病理征未引出。空腹血
8-5
8-7
孙秀英,女,83岁。因“四肢不自主运动 10+天”入院。左侧为著。随机血 糖:24.4mmol/l。否认糖尿病病史。 入院后查尿常规: 酮体(-)。经降糖、 活血化瘀、营养脑 神经、口服氟哌啶 醇后好转。
偏侧舞蹈症:
一组少见的锥体外系疾病,通常由 于对侧脑底部核团病变,尤其是丘 脑底核、豆状核及尾状核,或其联 系纤维疾病所致
临床表现:
偏侧肢体及或面部、颈部突发不规则、 无目的舞蹈样不自主运动: 如以大关节为轴,伸肢举臂,内收 外 旋,身体屈伸扭转 做鬼脸、眨眼、挤眉、噘嘴、口角 抽 动、扭头耸肩、下颌摇动
病因:
颅内肿瘤 脑血管病 基底节钙化 甲状腺功能亢进 铜中毒 糖尿病 外伤 变应性疾病 丘脑手术后等
病因:
颅内肿瘤 脑血管病 基底节钙化 甲状腺功能亢进 铜中毒 糖尿病 外伤 变应性疾病 丘脑手术后等
50岁非裔女性,非酮症高血糖并偏侧舞蹈症, 病理切片显示右侧基底节区针样及线样微出 血
3例非酮症高血糖并偏侧舞蹈症 PET显示低灌注
脑梗塞致偏侧舞蹈病25例临床分析
脑梗塞致偏侧舞蹈病25例临床分析【关键词】脑梗塞;偏侧舞蹈症脑梗塞所致的偏侧舞动症和舞蹈症(HB-HC)是发生在脑血管急性期的一组症状,其发生率约占急性脑血管病的1%[1]。
现将我院1998~2011年收治的25例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男15例,女性10例。
年龄50~85 岁,既往有高血压病史10例,糖尿病1例,冠心病10例,急性起病8例。
亚急性起病12例,慢性起病5例。
发病后舞蹈症状于数小时至24小时内达高峰者15例,1~4周者6例,大于4周者4例。
1.2 临床表现:舞蹈症累及一侧面部与上下肢者3例,左上下肢15例,右上l肢7例。
25例均表现为快速、大幅度、不规则、不自主的舞蹈样动作。
多数在情绪紧张时加重,睡眠时消失。
25例神志均清醒。
受累肢体肌力Ⅲ~Ⅳ级,受累侧病理征均阳性。
CT、MRI[表现:一侧基底节腔隙性梗塞8例及双侧基底节(尾状核、壳核)腔隙性梗塞10例,(尾状核、壳核),小脑、桥脑梗塞7例.梗塞灶范围0.5-2.5cm.2 治疗及转归本组病人均使用活血化淤、抗血小板凝聚剂,自由基清除剂,溶栓剂,血管扩张剂。
25例使用氟哌啶醇或氯硝基安定或加入氯丙嗪,有效率100%。
舞蹈症状消失时问为1周左右。
其中1例糖尿病者台并使用奋乃静。
症状消失为3周。
3 讨论偏侧舞蹈症为局限于一侧上下肢的不自主舞蹈样运动。
它可以是风湿性舞蹈病、慢性进行性舞蹈病的一部分,也可是基底节发生血管病损的结果。
多见于中年或老年病例。
突然起病的偏瘫或不完全性及瘫侧肢体的舞蹈动作。
根据文献资料,本病可有风湿热、脑肿瘤、慢性进行件舞蹈病及脑血管病等所致[2],而以脑血管病最多见[3]。
Lin等[4]在台湾的一组共23例半侧舞蹈病的研究发现,缺血性脑卒中足该类疾病的主要原因。
本病需与慢性进行舞蹈病,小舞蹈病,肝豆状核变性鉴别[5].本组病例与文献报道相吻合。
椎体外系是由多神经元构成的功能的复杂环路,其中最重要的结构是纹状体(尾状核、壳核、苍白球)[6]。
偏侧舞蹈症15例临床及神经影像学分析
[ 键 词 ]偏 侧 舞 蹈 症 ; 尿 病 ; 血 管病 ; 血 管 病 变 关 糖 脑 微
ClniM nd Ne r m a i g Ch r ce itc f He i h r a: 1 s p r ZH A N G i — ng ,y【 i e a u oi g n a a t rsis o m c o e 5 Ca e Re o t X ao yi ,X ueyi — ng ,ZH OU n ,e Yu ta1
突发偏侧舞蹈症是高血糖惹的祸
医药合璧
患者的临床症状,特别是血糖高达38毫
升的化验指标,经专家讨论研究,最终确诊为:非酮症高血糖偏侧舞蹈病。
经积极控制血糖等治疗,4天后患者言语
不清、肢体舞动症状消失。
天津市第四中心医院神经病学中心主任医师雷小峰介绍,非酮症性高血糖是
偏侧舞蹈症的罕见病因,通常见于患有2
型糖尿病的老年人,尤其是亚洲女性患
偏侧舞蹈症可以是糖尿病患者的并发
也可以作为糖尿病的首发表现,该病
—老年人,糖尿病病史例患者即为前者——
17
【2018.06】。
偏身舞蹈症的治疗及护理
眠
营养补充剂:如维
4
生素B6、叶酸等,
用于改善神经功能
康复治疗:如物理
5
治疗、言语治疗等,
用于改善运动功能、
语言功能和认知功
能
手术治疗
手术目的:减轻症状,改善生 活质量
手术效果:缓解舞蹈样运动, 改善生活质量
手术方式:脑深部电刺激 (DBS)
手术风险:手术风险与DBS手 术相似,包括出血、感染等
康复治疗
避免刺激性食物
情变化
保持良好的心理状 态,避免焦虑和抑
郁
心理护理
保持积极心态:鼓励患者保持乐观, 积极面对疾病
提供心理支持:为患者提供心理支 持和关爱,减轻心理压力
增强自信心:帮助患者增强自信心, 提高自我认同感
培养兴趣爱好:鼓励患者培养兴趣 爱好,转移注意力,减轻心理负担
饮食护理
01
保持均衡饮食,多吃蔬菜、 水果、全谷类、瘦肉等
03
02
04
肌张力障碍: 肌肉紧张、 痉挛、疼痛
认知障碍:记 忆力减退、注 意力不集中、 语言障碍
偏身舞蹈症的治疗方 法
药物治疗
抗精神病药物:如
1
氟哌啶醇、利培酮
等,用于控制舞蹈
症状
抗癫痫药物:如卡
2
马西平、丙戊酸钠等,用于控制蹈症状和癫痫发作抗抑郁药物:如氟
3
西汀、帕罗西汀等,
用于改善情绪和睡
物理治疗:通过运动和按摩来 改善肢体功能
职业治疗:帮助患者恢复日常 生活技能
言语治疗:帮助患者恢复语言 和沟通能力
心理治疗:帮助患者调整心态, 应对疾病带来的压力和困扰
偏身舞蹈症的护理要 点
生活护理
1
糖尿病性偏侧舞蹈症临床分析
糖尿病性偏侧舞蹈症临床分析糖尿病是一种以高血糖为主要特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影响着全球数百万人的生活质量。
除了常见的糖尿病并发症外,糖尿病还可能引发一些罕见病症,其中之一便是糖尿病性偏侧舞蹈症。
本文将对糖尿病性偏侧舞蹈症进行临床分析,以加深我们对这一病症的认识。
1. 疾病概述糖尿病性偏侧舞蹈症是一种糖尿病并发症,表现为原因不明的舞蹈样动作发生在糖尿病患者的一侧身体。
该病症通常发生在糖尿病进展到中晚期时,病因尚不明确。
患者一侧的肌肉持续性或间歇性地产生舞蹈样动作,这些动作无法通过意识控制而自发发生。
病症发作时,患者可能会表现出肢体扭动、不自主的踱步、一侧肢体的细微震颤等症状。
2. 临床特征糖尿病性偏侧舞蹈症具有一些独特的临床特征,这些特征对于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该病症常常是一侧性的,即只发生在身体的一侧,通常是躯干和四肢。
其次,病症具有舞蹈样动作的特点,这些动作具有多样性和不规则性,可以表现为肢体扭动、摆动、颤动等。
此外,病症的发作时间和频率也具有较大的可变性,可以是持续性的,也可以是间歇性的。
3. 诊断方法对于疑似糖尿病性偏侧舞蹈症的患者,临床医生需要进行一系列的诊断方法以确定诊断。
首先,医生需要进行详细的病史询问,了解患者的疾病状况和相关症状。
其次,神经系统检查是诊断的关键步骤,包括观察患者的肢体动作、检查肌力和感觉等。
此外,医生可能还会需要进行一些特殊检查,如磁共振成像(MRI)、脑电图(EEG)等,以排除其他可能的病因。
4. 治疗方法目前,糖尿病性偏侧舞蹈症的治疗方法还相对有限。
一般而言,治疗的主要目标是减轻患者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首先,药物治疗是常用的方法之一,包括抗帕金森药物、抗抑郁药物等。
其次,康复治疗也可以发挥一定的效果,如物理治疗、语言治疗等。
对于症状严重的患者,手术治疗可能是考虑的选择,如深脑刺激术(DBS)等。
5. 研究进展虽然糖尿病性偏侧舞蹈症的病因尚不明确,但近年来有研究取得了一些进展。
偏侧舞蹈症18例临床分析
偏侧舞蹈症18例临床分析目的:探讨偏侧舞蹈症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效果。
方法:对已确诊的由急性脑血管病所致偏侧舞蹈症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全部患者均系中老年人,病变部位主要在尾状核、壳核、苍白球,少数在丘脑。
脑梗死16例,脑出血2例。
病变范围小,很少累及锥体束。
结论:急性脑血管病发生后,少部分患者以偏侧舞蹈症为主要表现和首发症状,按急性脑血管病常规治疗,并加用氟哌啶醇,疗效显著,部分1周内症状无明显好转者加用硝基安定,预后较好。
标签:偏侧舞蹈症;氟哌啶醇;硝基安定舞蹈症是肢体及头面部迅速、不规则、无节律、粗大的不能随意控制的动作。
表现为转颈、耸肩、手指间断性屈伸、摆手和伸臂等舞蹈样动作,上肢较重;步态不稳且不规则,重时可出现从一侧向另一侧快速粗大的跳跃动作;随意运动或情绪激动时加重,安静时减轻,睡眠时消失。
局限于身体一侧的舞蹈症称偏侧舞蹈症,属于不自主运动,为锥体外系病变导致。
锥体外系症状通常指基底节病变导致的姿势、运动异常[1]。
笔者对18例偏侧舞蹈症患者临床表现和辅助检查进行分析,旨在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和治疗。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本院1998年10月~2010年10月收治的18例患者,男10例,女8 例,年龄40~79,平均56岁。
病因16例为脑梗死,2例为脑出血,其中既往13例有高血压病史,6例有糖尿病史。
2例有高血压及糖尿病史。
均急性起病,无舞蹈症病史,均否认有家族性疾病史。
全部患者均经头颅CT扫描和(或)MRI 检查确诊为急性脑血管病。
1.2 临床表现舞蹈症状累及上肢12例;面部及肢体同时受累 6 例。
均表现为快速、大幅度、不规则、不自主的舞蹈样运动,多在情绪紧张时加重,睡眠中消失,其中6例面部表现皱额、眨眼、努嘴、吐舌、牵动口角、摇动下额等面部怪异多变动作。
1.3 辅助检查影像学检查:全部患者均行头颅CT扫描检查,脑梗死患者24 h后行MRI 检查,脑出患者3周后复查头颅CT扫描。
卒中性偏侧舞蹈症13例分析
卒中性偏侧舞蹈症13例分析卒中后出现锥体外系症状,表现为偏侧舞蹈症,临床上较为少见,本人近年来遇到13例,分析总结如下。
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患者男8例,女5例.年龄61~79岁,平均68岁。
合并高血压11例,冠心病7例,糖尿病4例,房颤者2例。
全部病例均为卒中样起病,舞蹈病症状在发病30分钟~21小时达到高峰。
临床表现:所有患者均无意识障碍,主要表现为患侧肢体和面部的迅速的、较大的、不规则的、不自主的舞蹈动作,上肢手腕部和前臂的不自主无节律的伸曲、翻转、甩动等,下肢弹跳不止,面部挤眉弄眼等.进行随意运动或情绪激动时症状加重,反之减轻,睡眠时症状消失。
13例中,左侧肢体8例,右侧肢体5例。
患侧肌力均在Ⅲ-Ⅳ级以上,受累侧有感觉障碍的3例,单侧病理征阳性者6例,双侧病理征阳性者2例.辅助检查:13例血常规、血沉、抗“O”均正常。
血糖升高者4例,血脂升高者9例。
心电图心肌缺血7例,心房纤颤2例。
所有病例均行头颅CT检查,其中3例头颅CT未发现异常而行HRI检查.确诊为脑梗死12例,脑出血1例。
累及部位分别为:基底节区尾状核,壳核,豆状核、内囊、丘脑及额叶等。
治疗:所有病例除在脑血管病常规综合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氟哌啶醇2mg,每日2~3次,口服.效果不佳者改用丙戊酸钠0.2~0.4g,每日3次,口服。
结果13例均收到了较好的效果,舞蹈样动作均在1~14天内减轻或消失。
讨论偏侧舞蹈症的发病机理尚未完全清楚,锥体外系是由多种神经元构成的不同功能的复杂环路,不同功能的神经元相互拮抗、调整,以维持功能的平衡.若病变波及环路的某一部分即可诱发偏侧舞蹈症。
一般情况下抑制性神经元γ-氨基丁酸(GABA)与纹状体多巴胺神经元(DA)处于平衡状态,一旦纹状体系统出现供血障碍,使GABA释放减少,而纹状体系统DA神经元脱抑制而过度活跃,形成舞蹈样动作。
偏侧舞蹈症主要发生在高血压脑动脉硬化的中老年患者,主要是微小动脉闭塞引起小灶性梗死或微小量出血引起,还有一些少见的原因引起如外伤、肿瘤、脑动脉炎等。
偏身舞蹈症的健康宣教
心理支持:心理 咨询、心理治疗 等专业心理支持, 帮助患者调整心 态,应对疾病
互助团体:患者 之间的互助和支 持,分享经验和 感受,共同应对 疾病挑战
_
4
偏身舞蹈症的健康 教育
健康教育内容
D 偏身舞蹈症的预防措施和健康生活方式
C
偏身舞蹈症的治疗方法和注意事项
B
偏身舞蹈症的症状和诊断方法
A
偏身舞蹈症的定义和病因
03
主要症状包括舞蹈样动作、肌张力 04
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康复治疗、
障碍、面部表情异常等。
心理治疗等,但目前尚无治愈方法。
病因和发病机制
遗传因素:偏身舞蹈症是一种遗传性疾病, 与基因突变有关
环境因素:环境因素也可能影响偏身舞蹈症 的发病,如感染、中毒等
神经递质异常:偏身舞蹈症患者大脑中的神 经递质水平异常,可能导致运动控制障碍
健康教育效果评估
01
提高患者对 疾病的认识
和了解增强患者对 治疗的信心
和依从性
04
降低患者的 心理压力和
焦虑水平
谢谢
偏身舞蹈症的 健康宣教
x
目录
01. 偏身舞蹈症的基本知识 02. 偏身舞蹈症的预防和治疗 03. 偏身舞蹈症的心理支持 04. 偏身舞蹈症的健康教育
_
1
偏身舞蹈症的基本 知识
疾病概述
01
偏身舞蹈症是一种神经系统疾病, 02
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与遗传、环境
主要表现为不自主的舞蹈样动作。
因素、感染等有关。
应对策略
03
心理支持:提供情感支持和鼓励,帮助患
04
心理治疗:通过心理治疗技术,如催眠、冥
者应对压力和焦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例非酮症高血糖并偏侧舞蹈症 PET显示低灌注
Hsu JL, Wang HC, Hsu WC.Hyperglycemia-induced unilateral basal ganglion lesions with and without hemichorea. A PET study.J Neurol. 2004 Dec;251(12):1486-90. 精品PPT
精品PPT
病因:
颅内肿瘤 脑血管病 基底节钙化 甲状腺功能亢进 铜中毒 糖尿病 外伤 变应性疾病 丘脑手术后等
脑梗死、非酮症高血糖是最常见原因
精品PPT
发病机理:
锥体系
椎体外系
精品PPT
发病机理:
锥体系是大脑皮层下行控制躯体运 动的最直接路径,主要管理骨骼肌 的随意运动。锥体系的任何部位损 伤都可引起其支配区的随意运动障 碍或瘫痪,如肌张力增高(硬瘫)、 肌张力降低(软瘫)、巴氏征等
8-5
8-7
精品PPT
孙秀英,女,83岁。因“四肢不自主运动10+天”入院。 左侧为著。随机血糖:24.4mmol/l。否认糖尿病病史。
入院后查尿常规:酮体()。经降糖、活血化瘀、 营养脑神经、口服氟哌啶 醇后好转。
精品PPT
偏侧舞蹈症:
一组少见的锥体外系疾病,通常由于 对侧脑底部核团病变,尤其是丘脑底 核、豆状核及尾状核,或其联系纤维 疾病所致
偏侧舞蹈症的概述
精品PPT
尹玉莲,女,80岁。因“左侧上下肢不自主运动7天”入院。“糖 尿病”病史2年,未服用降糖药,血糖控制欠佳。随机血糖:Hi。
入院后查尿常规:酮体 (-)。经降糖、活血化 瘀、营养脑神经、口服 氟哌啶醇后好转出院。
精品PPT
张树理,男,65岁。因“右侧肢体不自主甩动3天”入院。“糖尿病” 病史20余年,近1年来未应用降糖药物且不控制饮食。随机血糖:Hi。
精品PPT
发病机理:
椎体外系是多神经元构成的功能复杂的环路,其中最重要的结 构是纹状体(尾状核、壳核、苍白球)。这些部位损伤后,使苍白 球作用释放,增强对下运动神经元的抑制作用,皮层所发动的运动 无法中断与停止,而且不能接受经小脑-红核-丘脑纹状体径路的冲 动而产生偏侧舞蹈症。
也有人认为脑血管病发生偏侧舞蹈症的机制与纹状体内多巴胺 能神经元占优势有关。正常情况下,大脑中抑制性的氨基酸递质--氨基丁酸与兴奋性的氨基酸递质---多巴胺处于平衡状态。当纹状体 系统受到供血障碍或其他病变时,使氨基丁酸减少,而接受多巴胺 能神经元较多的尾状核、壳核、纹状体系统的多巴胺能神经元脱抑 制而过度活跃,造成动作增多和肌张力减低,从而发生偏侧舞蹈症。
精品PPT
纹状体:尾状核、豆状核
精品PPT
精品PPT
新纹状体:尾状核、壳 旧纹状体:苍白球
精品PPT
精品PPT
非酮症高血糖并偏侧舞蹈症
1 9 6 0年Bedwell首次报道,见于血糖控 制不良的老年糖尿病患者,女性多见, 文献报道以亚洲人多见
精品PPT
发病机制?
精品PPT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假说:
1.高血糖及高血液粘滞度破坏大脑自身调节功 能,导致基底节区低灌注,三羧酸循环被抑。
精品PPT
50岁非裔女性,非酮症高血糖并偏侧舞蹈症,病理切片显示 右侧基底节区针样及线样微出血
Nath J, Jambhekar K, Rao C, Radiological and Pathological Changes in HemiballismHemichorea With Striatal Hyperintensity, J Magn Reson Imaging. 2006 Apr;23(4):564-8精. 品PPT
精品PPT
发病机理:
椎体外系是指锥体系以外的影响和控制躯体运动的所 有传导路径,其结构十分复杂。其主要功能是调节肌 张力、协调肌肉活动、维持体态姿势和习惯性动作(如 走路时双臂自然协调地摆动)。锥体系和锥体外系在 运动功能上是相互依赖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只有在 椎体外系保持肌张力稳定协调的前提下,锥体系才能 完成一切精准的随意运动。如写字、刺绣等,而椎体 外系对锥体系也有一定的依赖性,锥体系是运动的发 起者,有些习惯性动作开始是锥体系发起的,然后才 处于锥体外系的管理下,如骑车、游泳等。
精品PPT
临床表现:
偏侧肢体及或面部、颈部突发不规则、 无目的舞蹈样不自主运动:
如以大关节为轴,伸肢举臂,内收外 旋,身体屈伸扭转
做鬼脸、眨眼、挤眉、噘嘴、口角抽 动、扭头耸肩、下颌摇动
精品PPT
病因:
颅内肿瘤 脑血管病 基底节钙化 甲状腺功能亢进 铜中毒 糖尿病 外伤 变应性疾病 丘脑手术后等
诊断
诊断:DM病史+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 本病的定位与最初舞蹈的症状相关。比如:
精神疾病杂志,2007(33):700-701.
精品PPT
77岁,男性,发病后随访6年MRI显示壳核T1WI高信号逐渐降低
Takao H, Norinao H, Hiroyuki Y,et al.Persistent hemiballism with striatal hyperintensity on T1-weighted MRI in a diabetic patient: a 6-year follow-up study.Journal of the Neurological Sciences 165 (1999) 178–181.
碍, 左上肢 舞蹈动 作4天,
高血糖
精品PPT
男性,94岁 右侧肢体舞 蹈样动作4天 入院,血糖 33.1mmol/L
肢体舞蹈样 动作随血糖 波动程度改 变
精品PPT
CT高密度目前尚未有合理解释
部分病例治疗后随访发现CT高密度及T1WI高 信号消失
精品PPT
马爱军 张本恕 任华,等。非酮症性高血糖合并偏侧舞蹈症的临床及影像学表现。中国神经
2.非酮症高血糖患者脑细胞以γ-氨基丁酸为能量 来源,γ-氨基丁酸很快被耗竭,导致基节正 常活动受到损害而出现症状。
精品PPT
特征性影像表现:
病变多位于单侧纹状体,双侧发生也有报道, 以壳核与尾状核头多见
1.CT平扫高密度,无占位效应,病灶周围无 水肿 2.MRI呈短T1信号
精品PPT
女性, 61岁, 突发左 侧肢体 活动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