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诊的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触诊得方法
《宣蛰人软组织外科学》
一、触诊得方法
系用手触摸患处,体会手下得感觉。有时为了进行比较、鉴别,也要触摸周围得健康组织(包括对称得部位)。根据不同得组织,不同得部位或深浅,采用得方法与力度也不一样。浅表病变在触摸时不要过于用力,肌肉深层得病变必须用中等得力量才能找到痛点,近骨膜处损伤或关节微小移位往往用力较重才能发现。其触诊法主要有如下几种:
1、手指触诊法
最常用得方法。检查局限性病变时,一般用拇指或食指指腹触诊;病变范围微小或病变在骨突得侧方(如棘突得侧方)时,还可以用拇指指腹得两侧按压寻找。由于指腹得感觉灵敏,因此可辨别或感觉组织得厚度、硬度、柔韧度及弹性等,还能准确地给患部适当得压力刺激,以诱发病变部位得疼痛。手指触诊法在触摸脊柱时,又分为三指、双拇指与单拇指触诊法: (1)三指(食、中、无名三指)触诊脊柱法:中指驾在棘突顶上,食、无名二指分别放在棘突旁,迅速沿脊柱滑动,以觉察生理曲线就是否存在,或消失、反张、成角、后凸、内凹、畸形等。再查棘上胸韧带有无变化、棘突有无偏歪等。
(2)双拇指触诊法(也称“八”字触诊法):双手四指微屈,拇指轻度背伸外展,呈外“八”字式,用双拇指指腹桡侧在患
处与纤维(肌肉、韧带等)走行方向,或与脊柱纵轴方向垂直,按顺序依次左右分拨,检查有无纤维断离、钝厚、变硬、挛缩、弹性变差等,同时查棘突位置与棘间隙大小得变化等(图2-7)。
图2-7 双拇指触诊法
(3)单拇指触诊法:用一手拇指指腹桡侧在患处与纤维(肌肉、韧带等)走行方向一致,或与脊柱纵轴方向垂直,按次序依次左右分拨、按、摸,检查有无软组织损伤与解剖位置得异常(图2-8)。
图2-8 单拇指触诊法
2.手背触诊法
主要用于测定皮肤得温度。
3.双手触诊法
主要用于检查关节。即用一手操纵关节远端得骨骼,另一手放在受检查得关节作触诊。例如,要寻找关节间隙或了解就是否有错位,以操纵关节远端骨骼得手运动远端,则关节间得相对运动容易被另一手探知。
4.肘压触诊法
对于深部得病变,需用较大得力量才能刺激或触到病变部位。因肘压可使力传递较深,故可用肘压法。例如,腰部深层与臀部深层得病变,可通过肘压法来触之。
5.探棒触诊法
对于肌肉丰厚,病变部位较深,面积不大得病变,手指得压力不够,而肘压得面积又太大,不能很好寻找到病灶点或压痛点,此时可以借助探棒(像探针一样,一般用优质木、牛角、塑料制成)来按压探查,以寻找敏感点。如遇到腰部或臀部深层得病变。
6.探针触诊法
对更细微而较表浅得病变部位,用指腹侧方探摸面积显得过大,可改用探针或火柴头来按压,以寻找敏感点。如枕大神经病在枕部可用探针来寻找病变点。
7.组织分层触诊法
在组织丰厚,分层多得部位,区分病变在哪一层就是件较困难得事。触诊时可利用肌纤维得走向来区别。一般顺着肌纤维走向推动,肌肉一般不受较大得刺激;垂直于肌纤维走向推动,肌肉感觉到较大得刺激。例如在背部,表层就是上肢肌,纤维基本上就是横行走向;深层就是竖脊肌,肌纤维就是纵行走向。手指纵向推动时,被刺激部位出现敏感点,说明病变部位在上肢肌;反之,向横行方向推动时,被刺激部位出现敏感点,说明病变在竖脊肌。
二、触诊得要点
1.触诊得按压方向应当就是与骨面或骨突面垂直,因垂直方向受力最大,刺激最敏感,易诱发疼痛反应,从而有利于找出病变部位。如腰三横突综合症,按压方向应正好就是横突尖
指向得平面。棱形肌损伤按压得方向就是肩胛骨内缘指向得平面。
2.查体时应以压痛部位为准,而不应以患者平时感觉到得疼痛部位为准。因为,深部疼痛感觉定位不清晰,患者自己往往找不到具体得病痛点,而真正得压痛点却不就是患者平时感觉到得痛点。患者自己定位就是摸糊得或捉摸不定得。因此,医生应细心查体,准确判断。
3.触诊时应注意对比检查,以便比较鉴别其异常改变。即注意对比肌紧张程度、皮肤得温度、皮下结节、条索、硬块等,应与相对称得健康组织对照以助确诊。
4.触诊时要根据手感与病人得反应悉心体会,即根据软组织异常改变得性状与特点,压痛得部位及性质,病人得反应,损伤点在浅层还就是深层等进行定性定位。再根据自己对解剖得熟悉与丰富得经验,加以综合分析、体会。最后作出判断:就是新鲜损伤还就是陈旧性损伤;关节就是否发生微小移位,移位得方向与程度,就是否影响到神经、血管等。
5.确定棘突有无偏歪时,应注意偏歪棘突得位置、方向与大小。一般需触摸、比较下述四条线才能判定(注意与先天畸形区别)。
(1)中心轴线:又称后正中线,为通过脊柱中心得想象得一条直线。
(2)棘突侧线:(棘突旁线)通过各棘突侧缘得连接线。
(3)棘突顶线:即每个棘突上、下角得连线,各棘突顶线得连线重叠于或平行于中心轴线(在中心轴线得矢状面内)。
(4)棘突尖线:就是上位棘突下角尖与下位棘突上角尖间得连线。
正常人两棘突侧线均应与中心轴线平行,棘突顶线与尖线应与中心轴线重合(或平行)。一般情况下,当棘突偏歪时,其顶线偏离中心轴线,侧线在此处成角而成一曲线,尖线则呈斜形方向与中心轴线相交。椎体发生不同得移位时,棘突则会出现相应得变化。这些变化可用拇指触诊检查,并与相邻上下棘突相比较。必要时使脊柱前屈、后伸及左右旋转,反复对比就能作出正确判断。个别时候能遇到棘突有先天变异者,可酌以顶线为主,与中心轴线相比较。
1.触压痛点
即寻找疼痛点与压痛点部位。患者主诉某一部位疼痛,一般很难准确反映病变部位得真实情况,必须依靠医者反复触摸,才能弄清楚。但要注意一点,并非所有触痛点得部位都就是病变部位,因为,人与人得痛阈不同,有些人很敏感,正常部位在一般作用力得触压下也会很痛。另一种情况就是,由于反射引起得肌痉挛(放射痛)或内脏有病变而引起特定部位得牵涉痛,这些部位虽然有触痛点,但它不就是原发病灶,也就就是说某一局限性得损害,涉及得范围可能并不局限,而牵涉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