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氨酸脱羧酶抗体和胰岛细胞抗体测定的临床意义(1)

谷氨酸脱羧酶抗体和胰岛细胞抗体测定的临床意义(1)
谷氨酸脱羧酶抗体和胰岛细胞抗体测定的临床意义(1)

糖尿病抗体

糖尿病抗体四项检测的临床意义 1、抗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AD-Ab 谷氨酸脱羧酶是抑制性神经递质γ氨基丁酸的关键限速酶,由GAD65和GAD67两种异构体所组成,其中抗GAD65抗体为1型糖尿病中抗GAD抗体主要的靶抗原。抗GAD抗体是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1型糖尿病)的重要免疫标志。抗GAD抗体在糖尿病前驱阶段和1型糖尿病中的阳性率为70-90%,在大龄儿童和迟发的1型糖尿病中的阳性率更高。 对于成人潜伏型自身免疫性糖尿病(LADA),因其起病隐匿,进展缓慢,尚存部分胰岛β细胞功能,口服降糖药有效,易被误诊为2型糖尿病。联合检测抗谷氨酸脱羧酶抗体和抗胰岛细胞抗体,有助于早期识别LADA。 此外抗GAD抗体还与僵人综合征相关,该抗体在此病症中的阳性率为60-100%。 参考值:<10.0IU/ml 2、抗酪氨酸磷酸酶抗体 IA2-Ab 抗酪氨酸磷酸酶抗体(IA2)是与1型糖尿病相关的抗体,在糖尿病前驱阶段和1型糖尿病中的阳性率为50-75%,是胰岛自身免疫活动的早期标志物,其出现通常预示着病情进展迅速。在年轻初发病者中的阳性率更高,与初发病进展速度有关。 参考值:<10.0IU/ml 3、抗胰岛素抗体IAA 1型糖尿病因内源性胰岛素分泌量的绝对不足,故需注射外源性胰岛素治疗。经常会刺激机体产生抗胰岛素抗体。检测抗胰岛素抗体可指导胰岛素的用量,为耐药性糖尿病治疗提供了依据。抗体滴度高时,可适度增加速效胰岛素,抗体滴度低时,则改用长效胰岛素。判断预后,胰岛素释放曲线低下而检测胰岛素抗体滴度偏高,说明患者不是胰岛功能衰竭,提示病情稳定。相反则表明胰岛素功能衰竭,预后较差。 参考值:阴性 4、抗胰岛细胞抗体ICA 抗胰岛细胞抗体属器官特异型抗体,抗原为胰岛细胞浆成分或微粒体组分,主要为lgG类,是胰岛细胞中β细胞损伤的标志物,是诊断胰岛依赖性糖尿病高敏感性和高特异性的指标。早期1型糖尿病患者ICA阳性率可达60%~80%,治疗数周后阳性率迅速下降至50%以下,2~3年后,约20%的患者仍为阳性,提示ICA的出现可能是暂时现象,似与1型糖尿病的起病时间紧密相关,可作为其早期诊断指标;少数患者ICA滴度可持续维持很高,数年不变;有个别患者起病时为阴性,以后转为阳性;糖尿病近亲阳性率可达19%,预示其家族成员患病的危险性较大。高效价ICA与胰岛β细胞功能破坏有关,可作为评价疾病严重程度的标志。 参考值:阴性 联合检测上述四项,有助于鉴别诊断1型糖尿病,判断疾病预后,并评估1型糖尿病的发病风险。

糖尿病相关胰岛自身抗体检测的临床意义

糖尿病相关胰岛自身抗体检测的临床意义 糖尿病主要依据其病因学的不同而进行分型,其中1型糖尿病是一种免疫介导的疾病,患者血清中可检测到针对胰岛β细胞的自身抗体,是存在免疫损害的有力佐证。虽然在过去的数十年中,人们在患者血清中发现了多种自身抗体,但目前认为主要以胰岛细胞抗体(ICA)、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ADA)、胰岛素自身抗体(IAA)、蛋白酪氨酸磷酸酶抗体(IA-2A)以及锌转运蛋白8抗体(ZnT-8A)等五种自身抗体的临床意义较大。 糖尿病分型 1979年WTO提出了原发性临床糖尿病分为胰岛素依赖型和非胰岛素依赖型,依赖型与非依赖型的区别主要依据胰岛素β细胞功能受损的程度,临床是否依赖胰岛素而言,并不反映其发病的本质。 1997年WTO建议取消依赖型与非依赖型,改为1、2型,1型糖尿病与2型糖尿病的区别要看病因是否由胰岛β细胞自身免疫破坏造成,1型与2型是完全不同的两类疾病,但2型非依赖型可发展成1型胰岛素依赖型,成人缓慢进展型就经历了这个过程。 糖尿病的分型(ADA/WHO,1997) (1)1型糖尿病(T1DM) 类型:免疫介导1型糖尿病(1A型) 非免疫介导1型糖尿病(1B型) 机制:胰岛β细胞的破坏引起胰岛素的绝对不足。 (2)2型糖尿病(T2DM) 机制:胰岛素抵抗或(和)胰岛素分泌障碍 (3)特殊类型糖尿病 (4)妊娠期糖尿病 1型糖尿病自然发病过程

(1)遗传易感阶段(与HLA某些位点有关):据对孪生儿的研究表明,在单卵双胞胎发生的一致率为30%—50%,β细胞自身免疫反应一致性为2/3; (2)环境触发阶段:可能存在的因素为病毒、化学品、食物等,还有一种医学假说——卫生环境洁净假说,洁净的环境更易诱发儿童自身免疫性疾病,包括 1型糖尿病; (3)自身免疫激活阶段:该阶段产生自身抗体,但未出现明显的临床症状,胰岛素分泌功能尚维持正常,最早产生的自身抗体是胰岛素自身抗体(IAA),随 后是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ADA),接着是锌转运蛋白8自身抗体(ZnT-8A); (4)代谢异常阶段(糖尿病前期):胰岛β细胞数目进行性减少,功能渐降低,血糖升高,以致出现糖尿病; (5)糖尿病阶段:胰岛β细胞残留量<10%,显著高血糖伴临床症状; (6)胰岛素依赖阶段:胰岛β细胞受损,胰岛素分泌受限,胰岛素绝对依赖,速发型:胰岛β细胞受损速度快、严重,残留胰岛β细胞少;迟发型:胰岛β 细胞受损速度慢、不严重,残留部分胰岛β细胞。 成人迟发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 成人迟发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LADA)又称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属于1型糖尿病的一个亚型,与1型糖尿病的自身免疫发病机制相同,以胰岛β细胞呈缓慢性破坏为主。本病虽然处于1型糖尿病的范畴,但它的起病又具有隐匿、迟发的特点,发病初期口服降糖药治疗有效。因其临床表现介于1型与2型糖尿病之间,又称为“1.5型糖尿病”,即其临床表现不同于人们所熟知的青少年1型糖尿病,而看起来跟2型糖尿病又没有什么两样,非常容易被误诊为2型糖尿病。其患病率占2型糖尿病的10%,初诊2型糖尿病的19%。 LADA诊断标准(糖尿病诊断成立后,排除妊娠糖尿病或其他特殊类型糖尿病,并具备下述3项):(1)胰岛自身抗体阳性(GADA为首先推荐检测的抗体,联合IA-2A、IAA、ZnT-8A可提高检出率);(2)年龄≥18岁【如年龄<18岁并具备(1)和(3)者则诊断为LADY】;(3)诊断糖尿病后至少半年不依赖胰岛素治疗。

自身抗体谱的临床意义

抗U1-rRNP抗体:高滴度的抗U1-rRNP抗体是混合性结绨组织病(MCTD,夏普综合征)的标志,阳性率95-100%,抗体滴度与疾病活动性相关。在30-40%的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中也可检出抗U1-rRNP抗体,但几乎总伴有抗Sm抗体。 抗Sm抗体: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特异性抗体,与抗dsDNA抗体一起,是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诊断性指标,但阳性率仅为5-10%。 抗SS-A抗体:与各类自身免疫性疾病相关,最常见于干燥综合征(40-80%)、也见于系统性红斑狼疮(30-40%)和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20%)中,偶见于慢性活动性肝炎。此外,在100%的新生儿红斑狼疮中抗SS-A抗体阳性。该抗体可经胎盘传给胎儿引起炎症反应和新生儿先天性心脏传导阻滞。 抗SS-B抗体:几乎仅见于干燥综合征(40-80%)和系统性红斑狼疮(10-20%)的女性患者中,男女比例为1:29。在干燥综合征中抗SS-A抗体和抗SS-B抗体常同时出现。 抗Scl-70抗体:见于25-75%的进行性系统性硬化症(弥散型)患者中,因实验方法和疾病活动性而异(Scl=硬化症)。在局限型硬化症中不出现。 抗PM-Scl抗体:常见于多肌炎与硬化症的重叠综合征中,50%的该抗体阳性患者为肌炎与硬化症的重叠综合征,抗PM-Scl抗体也可见于单独的多肌炎患者中,阳性率为8%,在弥散型硬化症中的阳性率为2-5%。 抗Jo-1抗体:见于多肌炎,阳性率为25-35%。常与合并肺间质纤维化相关。 抗着丝点抗体:与局限型进行性系统性硬化症(CREST综合征:钙质沉着、Raynaud,s 病、食管功能障碍、指硬皮病、远端血管扩张)有关,阳性率为70-90%。在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中也可检测到该抗体(阳性率10-30%)。还可出现于雷诺氏综合征中。 抗PCNA抗体:PCNA为增殖细胞核抗原,其表达与细胞周期有关。抗PCNA抗体为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特异性抗体,但阳性率仅为3%。有文献报道,抗PCNA抗体可能与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发展为弥散性增殖性肾小球肾炎有关。 抗dsDNA抗体:对系统性红斑狼疮具有很高的特异性。除抗Sm抗体外,抗dsDNA抗体也可作为该病的一个血清学标志,阳性率为40-90%,并且抗dsDNA抗体滴度与疾病的活动度相关,可用于疗效监控。 抗核小体抗体: 在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血清中的阳性率为50-95%,特异性几乎为100%。核小体是细胞染色体的功能亚单位,由DNA和组蛋白以特殊的方式组成。抗核小体抗体比抗dsDNA抗体、抗组

血清胰岛细胞抗体和胰岛素自身抗体检测的临床意义

血清胰岛细胞抗体和胰岛素自身抗体检测的临床意义摘要:目的分析血清胰岛细胞抗体和胰岛素自身抗体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3年7月~2015年7月本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68例为观察组对象,另取同期在本院接受体检的非糖尿病患者群92 例为正常对照组。测定两组对象的血清胰岛细胞抗体和胰岛素自身抗体存在情况,进一步检测观察组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HbA1c)、胆固醇(TC)、空腹C肽、餐后2hC肽水平,计算体质指数(BMI)。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胰岛细胞抗体阳性率及胰岛自身抗体阳性率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自身抗体阳性组患者的HbA1c水平高于抗体阴性组,TC、BMI、空腹C 肽、餐后2hC肽水平低于抗体阴性组(P<0.05)。结论胰岛细胞抗体和胰岛素自身抗体检测对筛查隐匿性自身免疫糖尿病(LADA)具有重要指导价值,多项指标联合检测有助于早期诊断和治疗LADA。 关键词:胰岛细胞抗体;胰岛素自身抗体;血糖水平 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糖尿病(latent autoimmune diabetes of adult,LADA)早期临床表现和2型糖尿病类似,故临床中漏诊及误诊率均较高。LADA的胰岛功能衰退速度大幅高于2型糖尿病患者,若不能准确

诊断而按照常规2型糖尿病治疗方法进行诊治,将无法有效逆转病情进展[1]。LADA患者体内存在特异性胰岛相关抗体,是其筛查的金标准,本次研究主要分析血清胰岛细胞抗体和胰岛素自身抗体检测的临床意义。 1 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3年7月~2015年7月本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68例为观察组对象,其中男38例,女30例;年龄46~72岁,平均(6 2.17±7.11)岁;病程3~12年,平均(7.81±0.96)年。另取同期在本院接受体检的非糖尿病患者群92例为正常对照组,其中男50例,女42例;年龄48~70岁,平均(60.27±8.92)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采集所有入组患者的空腹肘静脉血3ml,37℃下静置30min,3000r/min离心10min,分离血清后置于-20℃冰箱内备用。采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CLIA)测定入组对象的胰岛细胞抗体(ICA),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RIA)测定胰岛素自身抗体(IAA)及C肽水平。所有操作步骤都严格按照说明书进行。以上抗体检测完成后,进一步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观察组患者的总胆固醇(TC)、糖化血红蛋白

自身抗体检测项目及临床意义

一、抗核抗体 抗核抗体(antinuclearantibodies,ANA)泛指抗各种核成分的抗体,是一种广泛存在的自身抗体。ANA的性质主要是IgG,也有IgM和IgA,甚至IgD和IgE。ANA可以与不同来源的细胞核起反应,无器官特异性和种属特异性。ANA主要存在于血清中,也可存在于其他体液如滑膜液、胸水和尿液中。 ANA在SIE患者的滴度较高,但也出现在其他许多自身免疫病中,在许多研究报告中,都将检出ANA作为自身免疫甚至自身免疫病存在的依据。这种现象的机制尚未明了,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一)ANA的类型及意义 由于细胞核成分的复杂性,不同成分的抗原性也不同;因此就会有多种不同的ANA。 1.抗核蛋白抗体核蛋白抗原(DNP)由DNA和组蛋白组成。由于DNP抗原存在不溶性和可溶性两个部分,可分别产生相应的抗体。不溶性DNP抗体通常不完全被DNA和组蛋白所吸收,它是形成狼疮细胞的因子;可溶性抗原存在于各种关节炎病人的滑膜液中,其相应抗体也出现于RA病人的滑膜液中。 2.抗DNA抗体可以分为两大类:①抗天然DNA(nDNA)抗体,或称抗双链DNA (dsDNA)抗体;②抗变性DNA抗体,或称抗单链DNA(ssDNA)抗体。抗dsDNA抗体对SLE有较高的特异性,70%~90%的活动期SLE病人该抗体阳性,效价较高,并与病情有关。抗ssDNA抗体可见于多种疾病中,特异性较差。 3.抗ENA抗体可提取性核抗原(ENA)多从动物的胸腺中提取。先将胸腺匀浆并破碎细胞,分离出细胞核;再经盐水或磷酸盐缓冲液处理后,很容易从胞核中提取出来。ENA 不含DNA,对核糖核酸酶敏感。近年来的研究表明,ENA可分为十几种,现仅介绍几种主要的ENA及其相应抗体。

胰岛素自身抗体概念

胰岛素抗体(INS-Ab) 血清中的胰岛素抗体95~99%是与胰岛素相结合,少部分游离状态。胰岛素与抗体结合率视血中胰岛素浓度而异。胰岛素抗体的生理作用为:中和血中胰岛素;延缓胰岛素降解、延长胰岛素半衰期;释放出与抗体结合的胰岛素;起到胰岛素转运蛋白的作用;抗原-抗体复合可以激活补体,长期作用可引起或加重微血管病变。 胰岛素抗体测定的临床意义: (1)病情稳定主要依赖于病人本身残余的胰岛功能,中度升高的胰岛素抗体对调节血中游离胰岛素水平有利,使其不至于过高或过低而起到缓冲作用,对稳定病情有益。这对几乎完全丧失β细胞功能者有较大意义。 (2)病人血胰岛素抗体水平与自发缓解期长短程负相关。、 (3)胰岛素抗体可结合血中大量胰岛素,当夜间血酸度增高、血中游离胰岛素下降较快时,胰岛素与抗体解离,释放而引起低血糖综合症。当使用高纯胰岛素使胰岛素抗体减少或消失,低血糖发作亦可减少或停止。 (4)胰岛素抗体与胰岛素抵抗出现胰岛素抵抗的患者血清胰岛素抗体结合容量大于9U/,而非抵抗者5U/L以下,大多数少于0.1U/L。 胰岛β细胞的自身抗体 现已基本明确1型糖尿病是由免疫介导的胰岛β细胞选择性破坏所致。已证实在1型糖尿病病发前以及其病程中,体内可检测出多种针对胰岛β细胞的自身抗体。临床常检测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AD),胰岛细胞抗体(ICA),胰岛素自身抗体(IAA)等,它将有助于及早发现1型糖尿病,对于控制疾病的发展非常有益。 在1型糖尿病出现临床表现之前就可以出现GAD抗体,在新诊断的1型糖尿病患者中GAD阳性率为75~90%,有助于1型糖尿病的及早诊断,尤其对LADA 早期识别有重要价值。 ICA在新诊断1型糖尿病中阳性率为60~90%,随着病程延长而逐渐降低,ICA可用于LADA的诊断。 IAA是可与胰岛素相结合的自身抗体可出现于未用外源性胰岛素和1型糖尿病以及临床前期患者中,在诊断的1型糖尿病患者中,IAA阳性率为40~50%,在LADA病人中也可检出IAA。 检测以上抗体有助于对糖尿病的正确分型以及指导治疗!

胰岛细胞功能评估

胰岛β细胞功能评估 1.胰岛β细胞功能评估的原则及困难: 对内分泌腺功能的评估不外乎三个方面或三个层面:基础体液(血浆、尿或唾液等)激素或代谢(调节)底物和/或产物的测定,配对测定和动态试验(兴奋试验和抑制试验)。对胰岛功能的评估也不外乎这三个方面,但一般的内分泌功能评估原则上假定激素的作用是正常的(没有受体的异常,就是没有抵抗的情况),故可应用负反馈机制来准确评价反馈调节环中哪个环节出问题以及问题的严重程度。但恰恰是这些需要进行胰岛细胞功能评估的病人常常存在胰岛素抵抗问题,而且常是主要问题,这就给功能评估带来很大的难度。 2.胰岛分泌产物的测定: 2.1血浆胰岛素: 胰岛素是胰岛β细胞的主要产物,故测定血浆胰岛素是评价胰岛细胞功能的主要指标和基本方法,曾经可以说是“金标准”。但有几个因素影响其结果判断:胰岛素免疫测定的准确性、胰岛素抗体对测定的影响、周围血浆胰岛素的水平不能真正反映胰岛分泌的胰岛素(门静脉胰岛素进入肝脏被分解)、胰岛素的降解以及受到胰岛素抵抗的影响。 门静脉取血测定胰岛素可以更准确反映胰岛功能,但属于创伤性检查,不适合临床应用,一般来讲,功能测定的意义还不至于大到需要进行门静脉穿刺的程度。 2.2血浆和尿连接肽(C-肽): C-肽与胰岛素以等分子量从胰岛分泌出来,故理论上应与胰岛素具有同等的意义,而且具有以下优点:半衰期长、几乎不被肝脏摄取,不受外源性胰岛素影响、测定不受胰岛素抗体的干扰等。但测定C-肽的前提是代谢、排泄处于稳定状态,这样才有意义。 C-肽在体内分解很少,主要从肾脏排泄,故在肾功能正常的情况下测定24小时尿C-肽排泄量,可更准确反映胰岛一整天的分泌量。 2.3胰岛素原及与胰岛素的比值: 胰岛素的前体包括前胰岛素原、胰岛素原和胰岛素原裂解产物,在β细胞中前胰岛素原很快被处理为胰岛素原,它不被分泌出胰岛细胞,故血浆中没有前胰岛素原。正常情况下有一定量的胰岛素原被分泌,血浆水平仅为胰岛素的10%左右,但当糖尿病时,这个比值明显升高,这可能反映体内“急需”胰岛素,连“半成品”都分泌出来。到了胰岛功能下降更严重的时候,这时连“半成品”都没有,胰岛素原水平也明显降低。 2.4胰淀素(胰岛淀粉样多肽):

胰岛细胞和GAD抗体

抗胰岛素细胞抗体(ICA)检测试剂盒 【原理】 本试剂盒采用亲和素—生物素化胰岛细胞浆抗原预包被板EIA原理,检测人血清/血浆中存在的ICAIgG抗体,配以酶标记抗人IgG单克隆抗体作为标记物。加入底物TMB显色后终止反应。在450nm波长测各孔OD值的大小与待测抗体含量成正比。也可以用肉眼观察颜色的深浅。 【用途】 本试剂盒用于定性检测人血清/血浆中的ICA抗体。ICA存在于I型糖尿病血清中。新近发现的I型糖尿病患者ICA阳性率可以达70—90%,而非糖尿病群体中仅0.1—0.5%。I型糖尿病一级亲属中5%ICA阳性。血清中存在ICA和IAA是评价I型糖尿病可能性的重要指标,是早期诊断I型糖尿病的强有力的指标。 【试剂盒组成】 1、生物素化抗原预包被板1块 2、阴性对照血清1瓶 3、阳性对照血清1瓶 4、标本稀释液1瓶(为蓝色液体) 5、酶结合物1瓶(为红色液体) 6、30倍浓缩洗液1瓶(20ml,加蒸馏水1:30稀释使用) 7、显示剂A、B液各1瓶 8、终止液(2MH2SO4) 1瓶 9、说明书1份 【操作步骤】 1、将试剂盒平衡至室温后取出反应板拆封 2、加样:将待检标本用标本稀释液以1:40稀释,于反应板中加已稀释待检标本及阳性对照(100ul)各一孔,设空白对照一孔,轻拍混匀。 3、孵育:37度温育30分钟。甩去孔内液体,用洗液连续洗板4次,每次在吸水纸上拍干。 4、加酶结合物:每孔2滴,混匀后置37度温育30分钟。同上方法洗5次。 5、显色:每孔加显色剂A、B各一滴,轻拍混匀后37度10分钟。 〖结果判断〗 1)目测:在白色背景下观察各孔显色情况,蓝色为阳性,无色为阴性 2)酶标仪测定:在450波长下进行比色 【注意事项】 1、试剂为96人份,2—8度保存,有效期10个月。 2、最好用新鲜标本,如需保存,可于2—8度冷藏4小时或-20度冷冻4周。

抗胰岛细胞抗体

抗胰岛细胞抗体 文章目录*一、抗胰岛细胞抗体的基本信息1. 定义2. 专科分类3. 检查分类4. 适用性别5. 是否空腹*二、抗胰岛细胞抗体的正常值和临床意义1. 正常值2. 临床意义*三、抗胰岛细胞抗体的检查过程及注意事项1. 检查过程2. 注意事项*四、抗胰岛细胞抗体的相关疾病和症状1. 相关疾病2. 相关症状*五、抗胰岛细胞抗体的不适宜人群和不良反应1. 不适宜人群2. 不良反应抗胰岛细胞抗体的基本信息 1、定义抗胰岛细胞抗体属器官特异型抗体,抗原为胰岛细胞浆成分或微粒体组分,主要为lgG类,是胰岛细胞中β细胞损伤的标志。 2、专科分类消化 3、检查分类内分泌检查 4、适用性别男女均适用 5、是否空腹空腹 抗胰岛细胞抗体的正常值和临床意义

1、正常值间接免疫荧光法:正常人血清抗胰岛细胞抗体为阴性。(注:具体参考值请根据各实验室而定。) 2、临床意义诊断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患者,检出率达60%~70%,常在临床发病前期即可测出,数周后降低,起病后3 年检出率约20%。 作为糖尿病的分型指标,IDDM 患者发病时的阳性率为65%~85%,而NIDDM患者发病时的阳性率约为10%。 判断非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转归,临床发病表现为NIDDM 的患者,ICA还是预示着发生IDDM ,继发口服降糖药失效指标。 作为胰岛腺移植术后监测指标,在同种异体胰腺移植后,患者血中出现ICA者易发生对移植物的排斥反应。 抗胰岛细胞抗体的检查过程及注意事项 1、检查过程间接免疫荧光法实验原理:将荧光素标记在相应的抗体上,直接与相应抗原反应。第一步,用未知未标记的抗体(待检标本)加到已知抗原标本上,在湿盒中37℃保温30min,使抗原抗体充分结合,然后洗涤,除去未结合的抗体。第二步,加上荧光标记的抗球蛋白抗体或抗IgG,IgM抗体,如果第一步发生了抗原抗体反应,标记的抗球蛋白抗体就会和已结合抗原的抗体进一步结合,从而可鉴定未知抗体。

抗核抗体谱检测的临床意义

抗核抗体谱检测的临床意义(1) 自身抗体:是指抗自身细胞内、细胞表面和细胞外抗原的免疫球蛋白。 抗细胞内抗原的抗体包括: 1、抗细胞核成分的抗体(抗核抗体)。 2、抗细胞浆内成分的抗体(抗中性粒细胞及其他细胞胞浆抗体、抗线粒体抗体、抗核糖体抗体等)。 3、抗细胞表面抗原的抗体。 抗细胞外抗原的抗体包括:类风湿因子、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等。 抗核抗体(antinuclear antibody,ANA):又称抗核酸抗原抗体,是一组将自身真核细胞的各种成分脱氧核糖核蛋白(DNP)、DNA、可提取的核抗原(ENA)和RNA等作为靶抗原的自身抗体的总称,能与所有动物的细胞核发生反应,主要存在于血清中,也可存在于胸水、关节滑膜液和尿液中。抗核抗体是一组对细胞核内的DNA,RNA,蛋白或这些物质的分子复合物的自身抗体。按其核内各个分子的性能不同可将各ANA区分开来,如(一)抗DNA抗体,(二)抗组蛋白抗体,(三)抗非组蛋白抗体,(四)抗核仁抗体等。每一大类又因不同抗原特性而再分为许多种类。因此ANA在广义上是一组各有不同临床意义的自身抗体,更确切的名称应为抗核抗体谱。ANA 主要存在于IgG,也见于IgM、IgA,甚至LgD及LgE中。 常见的核免疫荧光杭核抗体试验有以下几种图形:(1)均质型:核质染色均匀一致,这种染色型常与抗组蛋白和抗DNA抗体有关;(2)斑点型:核质染色呈斑点状,抗可提取性核抗原(ENA)抗体常呈这种染色型;(3)周边型:荧光染色围绕在核膜周围,它与抗DNA抗体有关;(4)核仁型:仅有核仁染色,具有抗4-6sRNA抗体呈现这种染色型;(5)着丝点型:在体外培养的细胞株(喉癌细胞)在核分裂相期时,可见到荧光染色的着丝点排列成特殊图型,而在鼠肝做底物中看不到此类图型,而被遗漏。 抗核抗体在多种自身免疫病中均呈不同程度的阳性率,如系统性红斑狼疮(SLE,95%~100%)、类风湿性关节炎(RA,10%~20%)、混合性结缔组织病(MCTD,80%~100%)、干燥综合症(SjS,10%~40%)、全身性硬皮病(85%~90%)、狼疮性肝炎(95%~100%)、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95%~100%)等,但经皮质激素治疗后,阳性率可降低。抗核抗体在类风湿病人中约有20%~50%IgG型ANA呈阳性,小儿类风湿ANA的阳性率约19%~35%,伴发虹膜睫状体炎者阳性率高(505~90%),故ANA阳性预示类风湿有发生慢性睫状体炎的可能。已发现75%类风湿病人有多形核白细胞的特异性ANA或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可使白细胞核受到破坏。 ★抗核抗体谱(ANAs)

糖尿病5项抗体检测意义

糖尿病五项抗体检测意义 糖尿病五项抗体联合检测的临床意义: 1.在高危人群中筛查1型糖尿病 谷氨酸脱羟酶抗体(GADA)是Ⅰ型糖尿病的出现的最早的抗体,GADA 阳性是可以提前预测的。GAD 抗体在1型糖尿病患者出现症状很多年前甚至是10 年前就已经存在,在最初发的Ⅰ型糖尿病患者的血中阳性率可达到60%~80%。同时,在 1 型糖尿病患者的实验室诊断,锌转运蛋白 8 抗体可作为其诊断的预警信息,出现在临床症状之前,可以早期预测并指导临床治疗。所以GADA和抗锌转运蛋白8抗体(ZnT8)是目前诊断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糖尿病的首选免疫学指标,对 1 型糖尿病的治疗和预防具有重要意义 2.用血清抗体指导糖尿病临床分型。 比如GAD 抗体早在 1 型糖尿病出现症状 10 年前就已存在了,再比如美国糖尿病协会免疫学工作组在" 新诊断的1型糖尿病患者干预研究指南"中,也明确规定了临床上确诊并进行干预治疗的1型糖尿病的标准。就是这些糖尿病相关自身抗体中,患者必须存在至少一种以上为阳性。如果是IAA阳性的,还需要注意患者是否接受过胰岛素治疗,如接受过胰岛素治疗,其疗程必须小于2w IAA抗体阳性才可以作为患者诊疗的评判标准。 3.预测β细胞功能衰竭 血清抗体在预测β细胞功能衰竭时,ICA的阳性预测值可达74%,而GADA和(或)IA-2A 则为47%。通常GADA和/或IA2A高水平常提示可能出现了完全的β细胞功能衰竭,而低水平者可仅出现缓慢进展的β细胞功能不全。 4.预测治疗的疗效 对于临床上应用的干预治疗的患者,通过血清学检测去评估患者的治疗效果,比如环孢霉素治疗,患者血清ICA、IAA水平降低,提示胰岛β细胞功能有所恢复的。 所以综合起来,这些抗体与I型糖尿病高度相关,联合检测对糖尿病的分型诊断、预测及提高检出率是有重要临床意义的。 各项抗体的检测意义: 1.谷氨酸脱羟酶抗体(GADA)为Ⅰ型糖尿病的出现的最早的抗体,GADA 阳性是可以提前预测的。GAD 抗体早在 1 型糖尿病出现症状 10 年前就已存在,在最初发的Ⅰ型糖尿病患者的血中阳性率可达到60% ~80%。所以是目前诊断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糖尿病的首选免疫学指标,对 1 型糖尿病的治疗和预防具有重要意义。GADA 阳性在某种程度上反应了β 细胞遭受的损害程度是较重的. 2.胰岛细胞抗体(ICA)阳性是糖尿病的高危指标,它是一种存在在患者的血清当中的免疫球蛋白,ICA的阳性率与病程长短有关,随着病程延长逐渐下降。目前是作为糖尿病的一个高危的指标,当儿童的为阳性或者是高水平的持续阳性时,针对Ⅰ型糖尿病有相对较高的预测作用。 3.酪氨酸磷酸酶样蛋白质分子抗体(IA-2A)和谷氨酸脱羟酶抗体(GADA)联合筛查,是Ⅰ型跨膜黏蛋白,代表胰岛素β 细胞的特异性免疫。通过相关研究显示,酪氨酸磷酸酶样蛋白质分子抗体和谷氨酸脱羧酶抗体联合来检测在筛查自身免疫当中针对Ⅰ型糖尿病是有一定意义的。 4.胰岛素自身抗体(IAA)存在于接受外源性胰岛素治疗的患者体内,绝大部分能与胰岛素相结合,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使胰岛素失去生物活性。因此,IAA测定能为改变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方案提供重要的依据。但不能预测糖尿病,只能作为糖尿病自身抗体标志。 5.抗锌转运蛋白8抗体(ZnT8)在1型糖尿病患者的实验室诊断中,锌转运蛋白8抗体可作为其诊断的预警信息,出现在临床症状之前,可以早期预测并指导临床治疗。

胰岛自身抗体检测技术新进展

胰岛自身抗体检测技术新进展 1型糖尿病(TIDM)患者血清中存在多种自身抗体(即胰岛自身抗体),如胰岛细胞抗体(ICA)、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ADA)、蛋白酪氨酸磷酸酶自身抗体2(IA-2A)、胰岛素自身抗体(IAA)、锌转运体8自身抗体(ZnT8A)等等。检测这些自身抗体对于T1DM的发病预测、诊断和鉴别诊断、治疗监控和预后评估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由于ICA检测难以标准化,目前应用受到限制。而GADA和IA-2A检测方法经历的多次改良和标准化,目前已能为临床诊断和治疗监控、以及发病预测提供有力的佐证。 先前的检测方法经历了免疫印迹法、免疫荧光法、免疫沉淀酶活性分析法等,终因操作繁琐耗时,灵敏度和特异性差而极少应用于临床。目前国内外临床应用得较多的是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法(ELISA)和放射免疫分析法(R1A),国际标准化的检测方法是放射配体法(RLA)。 1.酶联免疫吸附法分析法 酶联免疫吸附法分析法(ELISA)检测GADA和IA-2A在国内外各级医院应用较广,目前检测法主要基于3种不同原理设计。 ①包被抗原法(直接法) 将GAD抗原加入到96孔酶免板的微孔内,室温放置过夜。然后各孔加入封闭液,再次室温放置过夜。洗涤,加入稀释过的血清,室温反应60min,洗涤,加入连接碱性磷酸酶的羊抗人免疫球蛋白抗体,室温反应60min,洗涤。加入对硝基苯酚磷酸盐溶液,37℃作用30min,加入NaOH溶液终止反应。在酶免仪上于405nm处检测吸光度,与标准品对照,即可知待测血清GADA水严。因反应模式限制,该方法最终灵敏度和特异性不高。 ②包被抗体法(间接法) 将GADA(1A-2A)单克隆抗体包被于96孔微量滴定板内,洗涤,加入纯GAD(或IA-2)抗原,4℃避光固定过夜。洗涤,加入预稀释的血清,室温作用90min,再加入连接碱性磷酸酶的抗人免疫球蛋白,室温作用60min。洗涤,加入对硝基苯酚磷酸盐溶液,37℃作用15min,加入NaOH溶液终止反应。在酶免仪上,于405nm处检测吸光度,与标准品对照,即可知待测血清GADA(或IA-2A)水平。该方法与直接法相比,灵敏度和特异性有所提高。 ③应用亲和素和生物素放大系统的ELISA法 亲和素一生物素系统在ELISA中的应用有多种形式,可用于间接包被,亦可用于终反应放大。可以在固相上先预包被亲和素,应用吸附法包被固相的抗体或抗原与生物素结合,通过亲和素一生物素反应而使生物素化的抗体或抗原固相化。这种包被法不仅可增加吸附的抗体或抗原量,而且使其结合点充分暴露。另外,在常规ELISA中的酶标抗体也可用生物素化的抗体替代,然后连接亲和素一酶结合物,以放大反应信号。

人(Human)胰岛素自身抗体(IAA)-NEWA

本试剂盒只能用于科学研究,不得用于医学诊断 人(Human)胰岛素自身抗体(IAA) ELISA检测试剂盒 使用说明书 检测原理 试剂盒采用双抗一步夹心法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往预先包被胰岛素自身抗原的包被微孔中,依次加入标本、标准品、HRP 标记的检测抗原,经过温育并彻底洗涤。用底物TMB显色,TMB在过氧化物酶的催化下转化成蓝色,并在酸的作用下转化成最终的黄色。颜色的深浅和样品中的胰岛素自身抗体(IAA)呈正相关。用酶标仪在450nm波长下测定吸光度(OD值),计算样品浓度。 样品收集、处理及保存方法 1.血清:使用不含热原和内毒素的试管,操作过程中避免任何细胞刺激,收集血液后,3000转离心10分钟将血清和红细胞迅速小心地分离。 2.血浆:EDTA、柠檬酸盐或肝素抗凝。3000转离心30分钟取上清。 3.细胞上清液:3000转离心10分钟去除颗粒和聚合物。 4.组织匀浆:将组织加入适量生理盐水捣碎。3000转离心10分钟取上清。 5.保存:如果样本收集后不及时检测,请按一次用量分装,冻存于-20℃,避免反复冻融,在室温下解冻并确保样品均匀地充分解冻。自备物品 1.酶标仪(450nm) 2.高精度加样器及枪头:0.5-10uL、2-20uL、20-200uL、200-1000uL 3.37℃恒温箱 操作注意事项 1.试剂盒保存在2-8℃,使用前室温平衡20分钟。从冰箱取出的浓缩洗涤液会有结晶,这属于正常现象,水浴加热使结晶完全溶解后再使用。 2.实验中不用的板条应立即放回自封袋中,密封(低温干燥)保存。 3.浓度为0的S0号标准品即可视为阴性对照或者空白,按照说明书操作时样本已经稀释5倍,最终结果乘以5才是样本实际浓度。 4.严格按照说明书中标明的时间、加液量及顺序进行温育操作。 5.所有液体组分使用前充分摇匀。 试剂盒组成 名称96孔配置48孔配置备注 微孔酶标板12孔×8条12孔×4条无

自身抗体谱的临床意义

抗U1-rRNP抗体: 高滴度的抗U1-rRNP抗体是混合性结绨组织病(MCTD,夏普综合征)的标志,阳性率95-100%,抗体滴度与疾病活动性相关。在30-40%的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中也可检出抗U1-rRNP抗体,但几乎总伴有抗Sm抗体。 抗Sm抗体: 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特异性抗体,与抗dsDNA抗体一起,是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诊断性指标,但阳性率仅为5-10%。 抗SS-A抗体: 与各类自身免疫性疾病相关,最常见于干燥综合征(40-80%)、也见于系统性红斑狼疮(30-40%)和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20%)中,偶见于慢性活动性肝炎。此外,在100%的新生儿红斑狼疮中抗SS-A抗体阳性。该抗体可经胎盘传给胎儿引起炎症反应和新生儿先天性心脏传导阻滞。 抗SS-B抗体: 几乎仅见于干燥综合征(40-80%)和系统性红斑狼疮(10-20%)的女性患者中,男女比例为1:29。在干燥综合征中抗SS-A抗体和抗SS-B抗体常同时出现。 抗Scl-70抗体: 见于25-75%的进行性系统性硬化症(弥散型)患者中,因实验方法和疾病活动性而异(Scl=硬化症)。在局限型硬化症中不出现。 抗PM-Scl抗体: 常见于多肌炎与硬化症的重叠综合征中,50%的该抗体阳性患者为肌炎与硬化症的重叠综合征,抗PM-Scl抗体也可见于单独的多肌炎患者中,阳性率为8%,在弥散型硬化症中的阳性率为2-5%。 抗Jo-1抗体: 见于多肌炎,阳性率为25-35%。常与合并肺间质纤维化相关。 抗着丝点抗体: 与局限型进行性系统性硬化症(CREST综合征:钙质沉着、Raynaud,s病、食管功能障碍、指硬皮病、远端血管扩张)有关,阳性率为70-90%。在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中也可检测到该抗体(阳性率10-30%)。还可出现于雷诺氏综合征中。

胰岛素抗体临床意义

胰岛素抗体临床意义 抗体检测主要以胰岛细胞抗体(ICA)、谷氨酸脱羟酶抗体(GAD)、胰岛素自身抗体(IAA)、以及蛋白酪氨酸磷酸酶抗体(IA-2A)等四种抗体的临床意义较大。 其次:(1)胰岛素抗体与糖尿病稳定性的关系:病情稳定主要依赖于患者本身残余的胰岛功能,胰岛素抗体可帮助血中游离胰岛素保持与稳定水平,使其不至于过高或过低而起到缓冲作用。胰岛抗体检测对几乎完全丧失B细胞功能者有较大意义。 (2)胰岛素抗体与1型糖尿病的自发性缓解期:1型糖尿病患者早期经胰岛素治疗一段时间后,B细胞功能有一定程度恢复,病情缓解,此时可少用或停用胰岛素治疗,称为“自发性缓解期”。胰岛素抗体可影响此缓解期的持续时间。由于抗体能结合和消耗内源性胰岛素,因此有抗体患者复发率明显高于无抗体者,即患者血胰岛素抗体水平与自发缓解期长短呈负相关。 (3)胰岛素抗体与低血糖:糖尿病患者夜间自发性低血糖可能与胰岛素抗体有关。胰岛素抗体可结合血中大量胰岛素,当夜间血酸度增高、血中游离胰岛素下降较快时,胰岛素与抗体解离而引起低血糖综合征。当使用高纯胰岛素使胰岛素抗体减少或消失时,低血糖发作亦可减少或停止。 (4)胰岛素抗体与妊娠糖尿病:糖尿病妇女怀孕后,胰岛素抗体水平下降,这是由于母体雌、孕激素升高而抑制抗体生成引起。有报告指出,母体胰岛素抗体通过胎盘而沉积于胎儿的胰腺,从而导致遗传性糖尿病。妊娠糖尿病者可应用纯胰岛素降低胰岛素抗体水平。 (5)胰岛素抗体与糖尿病晚期合并症:胰岛素抗体可能促发或加重糖尿病微血管病变。业已证实,胰岛素抗体IgG沉淀于实验动物的肾小球,类似于肾小球结节性硬化。临床证实,胰岛抗体水平高的患者糖尿病肾病及增殖性视网膜病发生较早。 (6)胰岛素抗体与胰岛素抵抗:糖尿病患者使用胰岛素过程中,可因血中胰岛素抗体生成较多而使受药者对胰岛素逐渐不敏感,此时血中抗体结合率高,换用纯胰岛素后可使抗体明显下降,同时用药剂量减少。需用超常量胰岛素才能产生正常量反应是称为胰岛素抵抗。出现胰岛素抵抗的患者血清胰岛素结合容量大于9U/L,而非抵抗者为5U/L以下,大多数小于0.1U/L。使用高纯胰岛素是解决胰岛素抗体引起的胰岛素不敏感或胰岛素抵抗唯一有效的方法。

四种胰岛自身抗体诊断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的临床意义_杨琳

?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0400217);湖南省卫生厅重点项目(9736,20012Z04);湖南省科技厅重点项目 (03SSY1009);美国礼来亚洲公司科研基金资助项目(7282/B5K 2GH 20435) 作者单位:410011长沙,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内分泌科,代谢内分泌研究所通讯作者:周智广,Email:zhouzg@hot m ail .com 四种胰岛自身抗体诊断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 性糖尿病的临床意义 杨琳 周智广 黄干 金萍 亓海英 李霞 陈小燕 【摘要】 目的 探讨应用4种胰岛自身抗体[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 AD 2Ab )、羧基肽酶H 抗体(CPH 2Ab )、蛋白酪氨酸磷酸酶抗体(I A 22Ab )、胰岛素自身抗体(I A A )]诊断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LADA )的策略。方法 选择临床2型糖尿病(DM )患者1296例,1型DM 患者110例,健康对照205名。 用35S 2甲硫氨酸标记重组人羧基肽酶H (CPH )和谷氨酸脱羧酶(G AD 65),采用放射配体法检测所有患者血清的CPH 2Ab 和G AD 2Ab;其中545例还检测蛋白酪氨酸磷酸酶抗体(I A 22Ab ),98例检测胰岛素自身抗体 (I A A ),均采用放射配体法检测。结果 临床2型DM 患者的G AD 2Ab 阳性率9.0%(117/1296)高于CPH 2Ab 4.8%(62/1296,P <0.01),二者均高于健康对照(P <0.01和0.05);I A 22Ab 和I A A 频率分别为1.3%(7/545)和0%(0/98),低于CPH 2Ab (P <0.01)。在2型DM 患者中I A 22Ab 与G AD 2Ab 的重叠率 为57.1%(4/7),高于CPH 2Ab 8.1%(5/62,P <0.01)。G AD 2Ab 和CPH 2Ab 联合检测阳性率达15.0%(82/ 545),与三抗体联合(G AD 2Ab +CPH 2Ab +I A 22Ab )检测15.6%(85/54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而 显著高于G AD 2Ab 联合I A 22Ab 或CPH 2Ab 联合I A 22Ab 检测阳性率(比10.3%和比6.6%,均P <0.01)。结论 单一抗体诊断LADA 的敏感性为G AD 2Ab >CPH 2Ab >I A 22Ab >I A A 。临床筛查LADA 以联合检测 G AD 2Ab 和CPH 2Ab 的效率最佳。采用I A 22Ab 和I A A 诊断LADA 的效率低,临床可考虑不予常规检测。 【关键词】 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诊断;谷氨酸脱羧酶杭体;羧基肽酶H 抗体;蛋白酪氨酸磷酸酶抗体;胰岛素自身抗体 The eff i cacy of 4islet autoan ti bod i es i n the d i a gnosis of l a ten t auto i m m une d i a betes i n adults Y AN G L in,ZHOU Zhi 2guang,HUAN G Gan,J I N Ping,Q I Hai 2ying,L i X ia,CHEN X iao 2yan .Institute of M etabolis m and Endocrinology,Second X iangya Hospital,Central South U niversity,Changsha 410011Corresponding author :ZHOU Zhi 2guang,Em ail:zhouzg @hot m ail .co m 【Abstract 】 O bjecti ve To exp l ore the diagnostic strategies of latent aut oi m mune diabetes in adults (LADA )with f our kinds of islet aut oantibodies .M ethods A t otal of 1296patients with type 2diabetes mellitus (DM ),110type 1DM patients and 205healthy contr ols were recruited .Recombinant hu man carboxypep tidase 2H (CPH )and gluta m ic acid decarboxylase (G AD 65)were labeled with 35 S 2methi onine and used t o evaluate aut oantibodies t o CPH (CPH 2Ab )and G AD (G AD 2Ab )in all the patients by radi oligand assay (RLA ).I n additi on,p r otein tyr osine phos phatase antibody (I A 22Ab )and insulin aut oantibody (I A A )were assayed by RLA in 545and 98type 2DM patients res pectively .Results I n type 2DM patients 9.0%(117/1296)were positive for G AD 2Ab,being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4.8%(62/1296)f or CPH 2Ab (P <0.01),both resultswere higher than those of healthy contr ols (P <0.05or 0.01res pectively ).The p revalences of I A 22Ab and I A A were 1.3%(7/545)and 0%(0/98)res pectively,both being l ower than that of CPH 2Ab (P <0.01).The overlapp ing positive rate bet w een I A 22Ab and G AD 2Ab was 57.1%(4/7),being higher than that bet w een I A 22Ab and CPH 2Ab of 8.1%(5/62)(P <0.01).The combined positiveness of G AD 2Ab and CPH 2Ab were 15.0%(82/545),being not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with that of G AD 2Ab,CPH 2Ab and I A 22Ab combined 15.6%(85/545,P >0.05),but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G AD 2Ab and I A 22Ab or CPH 2Ab and I A 22Ab combined (vs 10.3%&6.6%,both P <0.01).Conclusi on The diagnostic sensitivity f or LADA with single antibody is as f oll owed:G AD 2Ab >CPH 2Ab >I A 22Ab >I A https://www.360docs.net/doc/263558013.html,bined analysis of G AD 2Ab and CPH 2Ab is the most effective way for screening LADA patients .I A 22Ab and I A A are not recommended f or r outine screening as they have l ow diagnostic efficacy f or LADA.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