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湖北省工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十二五”规划的通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索引号:000014348/ 分类:宏观经济调控;其他 ; 通知发布机构:省政府办公厅发文日期: 2012年02月07日
名称: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湖北省工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十二五”规划的通知
文号:鄂政发〔2012〕12号主题词:工业结构调整规划通知
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湖北省工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十二五”规划的通知
各市、州、县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
现将《湖北省工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十二五”规划》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二○一二年一月三十日湖北省工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十二五”规划
为加快全省工业经济转型升级,增强工业整体竞争力,促进全省经济社会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根据《湖北省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编制本规划。
一、“十一五”工业发展回顾和“十二五”形势分析
(一)“十一五”工业发展的主要成就。
“十一五”时期,既是我省工业努力探索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时期,也是工业发展经历重大考验的关键时期。
我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
路,加快工业结构调整,特别是近三年,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持续冲击,重点产业调整振兴取得显著成效,为全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1.产业规模总量明显扩大。
2010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61 36 5亿元,实现利润1668 6亿元,上缴税金1281 5亿元,分别是20 05年的3 06倍、4 49倍、3 6倍;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由2005年的31%提高到38 8%。
“十一五”期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25 07%,比全国平均水平高7 9个百分点;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由2005年的166 1点提高到264 9点,工业经济发展速度和效益均创历史最好水平。
强力推进“千亿元产业计划”,优势支柱产业不断壮大,电子信息、钢铁、汽车、石化、装备制造、食品、纺织和建材等八个产业主营业务收入相继突破千亿元,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由2005年的65 4%上升到77%。
2.工业结构不断升级。
2010年,我省三次产业比重为13 6∶49 1∶37 3,第二产业比重比2005年提高6个百分点;轻重工业增加值比达到30 1∶69 9,轻工业比重比2005年提高2 8个百分点;工业增加值率达到29 5%;以电子信息、生物医药为主的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由2005年的26 7%提高到27 7%;重工业中机电产业比重由2 005年的38 9%提高到39 8%。
一批重点产品迈上新台阶,汽车产销双超百万辆大关,海洋钻采及钻修设备、制冷压缩机、工程胶黏剂、达菲、磷复肥等产品市场占有率居全国首位;船用低速柴油机、超重型数控机床、数控激光切割
机、烟气脱硫脱硝设备、污(废)水处理设备、大型碱回收锅炉等产品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3.企业组织结构趋向优化。
工业企业数量大幅增长,平均规模显著提升。
2 010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达16106家,比2005年净增9293家,平均主营业务收入达到1 3亿元,是2005年的1 7倍。
大企业地位进一步提升,主营业务收入超过百亿元的工业企业达到20家,比2005年增加18家。
武钢集团公司重组鄂钢、柳钢和昆钢股份,年产钢能力达到近4000万吨。
东风汽车公司扩大跨国公司合资合作,形成了年产汽车300万辆的规模。
宜化集团通过收购、控股鄂尔多斯联合化工、乌拉山化肥等企业,加快在西部资源优势地区扩张,化肥总产能从300万吨提升到1200万吨,跃居全国首位。
4.市场主体蓬勃发展。
“十一五”时期,50户国有大型企业基本完成企业改制,100户国有骨干企业民营化改制全部完成。
2010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829家,比2005年减少229家,共实现增加值2513亿元,是2 005年的2 4倍。
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迅速。
2010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非公有制企业由2005年的5755家增加到15277家,共实现增加值3623 5亿元,是2005年的3 8倍,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59%,已经成为推动全省工业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
品牌建设取得积极进展,目前全省已有中国驰名商标63个,居全国第12位。
5.产业集聚化程度逐步提高。
以汽车、钢铁、石化等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为主的“一核四带”现代制造业聚集区基本形成。
2010年,全省国家级开发区达到7个,省级开发区达到124个,共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4268 1亿元,占全
省的比重提高到69 6%;已形成67个重要成长型产业集群,东湖生物医药、随州专用汽车、荆州石油机械等产业集群在全国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东湖高新·光电、宜昌磷化工和仙桃无纺布产业集群先后入选全国百佳产业集群。
6.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
到2010年底,全省大中型企业技术开发机构达到418个,国家认定的企业技术中心、工程研究中心分别达到31家和4家,省级认定的企业技术中心达到253家,世界500强企业在鄂设立技术研发中心10余家。
“十一五”期间,全省企业专利申请量48834件、授权量21557件,分别占申请总量和授权总量的43 75%和44 5%。
取向硅钢、东风猛士越野车、嵌入式纺纱等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和产品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7.节能减排成效突出。
淘汰和抑制落后产能取得新进展,节能减排专项治理成效显著。
2010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能耗为2 09吨标准煤/万元,比2005年下降40 64%;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比2005年下降17 55%,工业化学需氧量比2005年下降6 51%,为我省全面完成“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任务作出了突出贡献。
“十一五”以来,我省工业经济发展取得了重要成就,但也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工业化程度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加快工业发展、扩大规模总量的任务十分紧迫;工业结构不尽合理,传统产业比重较高;产业层次普遍偏低,不少行业总体上处于产业链中低端;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科技成果转化率较低;高能耗行业比重偏高,资源约束和环境压力大等。
(二)“十二五”面临的发展环境。
“十二五”时期,我省正处于新型工业化加速发展和城镇化加速推进的重要时期,工业结构升级面临的形势错综复杂,任务艰巨紧迫。
从外部发展环境看,全球经济结构加速调整,发达国家重新重视发展实体经济,实施“再工业化”,加快新能源、新材料、信息、环保、生命科学等领域发展,抢占未来科技和产业发展制高点,增加了我国工业整体升级的压力。
从内部发展环境看,我省传统的低成本劳动力优势逐步削弱,生产要素价格上涨明显,“低成本竞争”优势正逐步面临挑战;支撑我省经济发展的重化工业体系将受到资源短缺和价格上升的严重冲击,资源环境约束持续加大,建设“两型”社会和应对气候变化将面临新挑战,我省工业发展将承受更大的节能减排压力。
但从宏观环境、政策环境和基础条件看,“十二五”期间我省工业结构调整升级面临良好机遇。
1.全球经济结构调整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主要发达国家在国际金融危机中遭受重创,市场需求、供给结构和贸易结构都面临深度调整,经济复苏需要较长的过程,客观上为我国加快结构调整、缩短与发达国家差距提供了宝贵的时间和空间。
同时,危机形成的“倒逼机制”,有利于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和推动企业技术升级,为我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难得机遇。
全球经济结构加速调整,将有利于我省发挥比较优势,承接产业转移,参与国际分工;有利于我省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优化要素配置;有利于我省发挥科技优势,加强自主创新,加快技术改造,推进节能减排,促进产业升级,实现跨越式发展。
2.政策环境提供有力支撑。
国家着力扩大内需,培育消费热点;继续推进重点产业调整振兴,加快实施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大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改善
中小企业的融资和发展环境;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扩大就业渠道等。
特别是实施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深入推进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荆州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将有利于我省加快构建“四基地一枢纽”,在调整中加速发展、在升级中拓展空间。
同时,国家在推动创新发展、建设“两型”社会等方面出台的一系列政策,有利于建立和完善以企业为主体的自主创新体系,实现节约发展、清洁发展、高效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增强发展后劲。
3.内需增长提供强大动力。
2010年,我省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5967 6亿元、人均生产总值达到27906元,已经进入消费结构升级和城镇化加速推进时期,内生增长力量强、内需潜力大。
实施扩大内需政策,将带动工业产品需求持续增长,为产业升级释放更多空间。
同时,推进传统制造业提升改造,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将有利于增加对高附加值产品和服务的中间需求,不断培育新的消费热点,扩大社会总需求规模,从而进一步增强产业升级的动力,形成良性循环。
4.产业升级的基础日益雄厚。
我省位于“两纵两横”经济带的重要节点和接合部,交通、通信发达,对中部市场和内陆市场辐射力强。
“十一五”以来,我省产业配套条件继续优化,产业集聚效应显现,基础设施条件不断改善,能源、交通等工业发展瓶颈制约缓解,资本供给充裕程度进一步提高,劳动力总量保持相对稳定,具备了加快产业结构升级的有利条件。
同时,全省上下牢固树立工业强省的理念,推动工业发展的合力进一步增强,形成了加快产业结构升级的良好氛围。
二、“十二五”全省工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的指导思想、发展目标、主要任务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打造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为总目标,深入实施“两圈一带”战略,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以结构升级促进规模壮大,以增量优化带动存量调整,推动工业发展由资源依赖型向创新驱动型转变,由高投入、高排放向高效益、低排放转变,由以价格为主的单一竞争向质量、品牌、服务综合竞争转变,由原材料工业为主向装备制造业、消费品工业、原材料工业协调发展转变,把湖北建设成全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和优质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为全省经济社会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强力支撑。
(二)发展目标。
至“十二五”期末,主要预期目标如下:
1.规模总量跃上新台阶。
全省工业增加值比“十一五”期末翻一番,力争达到15000亿元,年均增长17%以上,新增2-3个工业增加值过千亿元的市。
工业主营业务收入比“十一五”期末翻一番,汽车、石化、装备制造、钢铁、电子信息、食品等产业主营业务收入过五千亿元,新增有色金属、医药、船舶、钒钛等四个产业主营业务收入过千亿元。
2.自主创新达到新水平。
大中型企业研发经费投入占主营业务收入比例达到1 5%左右,国家认定工程研究中心和工程实验室共达到10家,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达到45家,万名就业人员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2件以上,新产品产值率达到15%。
3.产业升级呈现新格局。
轻重工业发展更加协调,比重调整到35∶65左右。
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提高5个百分点左右,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过万亿元。
工业增加值率比“十一五”期末提高2个百分点,达到3 2%左右。
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占服务业的比重达到45%左右,企业信息化程度明显提高。
4.产业竞争能力形成新优势。
培育一批实力雄厚、竞争力强的大企业和企业集团,新增3-5家主营业务收入过千亿元的企业,主营业务收入过百亿元的企业达到50家;新增规模以上企业5000家以上,形成一大批“专、精、特、新、配”中小企业。
形成10个主营业务收入过千亿元、市场优势和区域特色明显的产业集群。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导产品采用国际标准率达到85%以上,可比性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合格率达到90%以上。
重点工业产品的品牌影响和竞争力明显提高,工业产品在全国市场占有率达到3%左右,培育100个国家级品牌和驰名商标。
5.节能减排取得新成效。
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碳排放强度均比“十一五”期末降低20%左右,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比“十一五”期末降低30%。
专栏1“十二五”工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主要指标序号发展指标单位2010年
实际值2015年
规划目标年均增
长(%)1工业增加值亿元6726 515000172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亿元21151 642000153国家认定工程研究中心和工程实验室个715-4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个3145-5万名就业人员发明专利拥有量个1 52-6新产品产值率%1015-7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
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27 732 7-8工业增加值率%29 532-9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占服务业的比重%3745-10主营业务收入过千亿企业数个25-7-11主营业务收入过百亿企业数个2050-12主营业务收入过千亿产业集群数个-10-13工业产品国内市场占有率%2 83-14中国驰名商标数个63120-15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吨标准煤/万元2 091 67〔-20〕16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立方米/万元203142 1〔-30〕注:〔〕内为五年累计数。
专栏2千亿元产业接续计划
依托现有产业基础和优势,加快新兴产业发展和传统产业改造,以高新技术应用和打通产业链关键环节为着力点,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和挖掘发展潜力,在现有8个千亿元产业的基础上,培育新增有色金属、医药、船舶和钒钛等4个新千亿元产业。
(三)主要任务。
1.大力推进技术创新,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
围绕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这个中心环节,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着力突破制约产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为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化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引领和支撑,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推动我省工业经济发展走上创新驱动发展的轨道。
一是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进一步加大对自主创新的投入,加快创新体系建设,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支持重点技术开发,攻克一批传统产业升级的关键技术,掌握一批核心前沿技术,每年推广应用100项高新技术成果转化,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培育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引领产业发展的重大新产品。
二是促进传统产业的能级提升。
运用电子信息、现代生物、新材料、高效节能及新型环保等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机械、化工、纺织、轻工食品、建筑建材等传统产业,使传统产业的生产工艺、产业形态、产品性能发生重大革新,促使传统制造业向高附加值制造业方向发展,增强传统产业的竞争能力。
三是加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力度。
明确方向,选好重点,推动生物、节能环保、新能源、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技术研发和产业化,实施一批市场前景广阔、带动支撑作用强的重大应用示范工程项目,促进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等产业加快壮大规模,形成新的支柱产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实现产业跨越发展。
四是优化科技资源配置。
完善鼓励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产业化的法规、政策体系,进一步营造鼓励创新的环境,努力培养科技领军人才和企业创新人才,为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提供智力支撑。
2.大力推进企业成长,优化企业组织结构。
实施“市场主体增量行动”,进一步培育和促进工业行业龙头企业做大做强,更好地发挥其在工业转型升级中的引领示范作用,支持中小微型企业健康发展,构建合理配套的企业梯队,形成适合
各行业技术经济特点和市场需求的企业组织结构。
一是推进兼并重组。
鼓励行业优势企业开展跨国、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兼并重组,进行强强联合和上下游一体化经营,促进各类要素向优势企业集中,提高产业集中度、资源配置效率、规模效益和抗风险能力,形成一批拥有自主品牌、主业突出、创新能力强、辐射带动作用大的千亿集团和百亿企业。
二是实施“走出去”战略。
走发展、合作、开放之路,支持有条件的企业“走出去”参与国际竞争,与跨国公司开展合资合作和技术交流,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做大做强。
三是继续实施“中
小企业成长工程”。
努力打造有利于公平竞争的政策、金融环境,着力破解中小
企业发展面临的要素制约,支持行业骨干企业通过技术指导、技术协作、投资、供应链管理等方式带动配套的中小企业发展,确保每年规模以上企业数稳步增长。
3.大力推进产业集聚,优化产业布局。
围绕全省工业总体发展格局,根据各地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和区位特点,合理定位产业发展方向,完善区域内和跨区域的产业链,促进产业集群式发展,形成以各类产业园区为基础,特色产业基地为支撑,优势产业相对集中、聚集发展的产业形态和空间格局。
一是提高工业空间集聚度。
加快产业园区建设,特别是要发挥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和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的龙头辐射作用,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全面提升承载能力,为大产业、大项目、大企业的引进和培育提供空间载体,推动项目向园区投放、企业向园区集中、资源向园区汇聚,强化相关产业的空间整合,加快形成集中度高、关联度大的产业聚集区。
二是加强产业集群建设。
以特色产品和龙头企业为核心,促进产业链相关的企业集聚,形成100个特色鲜明、主业突出、产业链协同配
套完善、龙头企业支撑力大、核心竞争力强的产业集群。
三是发挥中心城市产业辐射牵引带动作用。
强化武汉、襄阳、宜昌“一主两副”中心城市对区域产业的牵
引作用,发挥区位、人才、资源等优势,在高新技术产业、生产性服务业等高端产业发展方面率先突破,壮大支柱产业,提升服务业发展水平,促进传统产业向周边城市和小城镇转移集聚,在周边城市和小城镇形成与区域中心城市主导产业配套的加工、生产和制造板块。
同时,大力推进襄阳、宜昌、十堰、荆州、荆门等老工业基地城市调整改造和黄石、潜江、大冶、钟祥、松滋等资源枯竭城市转型,加快城区企业的搬迁改造,加快产业转型升级。
专栏3特色产业集群培育工程
以培育区域性优势产业集群、提高产业集约化发展水平为目标,以8个国家级开发区和121个省级开发区为主体,围绕各园区的主导产业、核心企业、名牌产品和特色资源,各自抓好1-3个产业特色明显、市场占有率较高的产业集群建设,在全省范围内形成100个主营业务收入在50亿元以上的特色产业集群,前100名特色产业集群主营业务收入总和占全省工业的比重提升到70%。
4.强化项目带动,增强产业发展后劲。
围绕项目建设推动产业发展这个核心抓手,坚持高起点谋划、高质量推进、高标准要求,切实抓好项目谋划、引进、建设和服务,以大项目带动大投资、发展大产业,以持续有效的增量投入带动转型升级和结构优化,增强发展后劲。
一是谋划产业转型升级项目。
积极对接国家产业规划,围绕电子信息、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航空航天等领域,策划实施一批高水平项目,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继续下大力气引进研发、设计、软件、营销、管理等产业链高端项目,推进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不断提升工业特别是先进制造业发展水平。
二是抓完善产业体系配套项目。
针对转型升级的关键瓶颈问题,引进一批市场前景好、对区域发展带动性强的产业项目,以项目促调整,鼓励企业
围绕产业链、产业集群、产业基地的发展方向,新上一批产业链配套的大项目、终端项目,完善产业配套体系。
三是抓招商引进项目。
充分发挥企业的招商主体作用,以存量换增量,通过嫁接改造、合作重组等办法,吸引一批境内外投资项目。
有针对性地选择与我省产业联系较为紧密的大企业,实行定向、定位、跟踪招商开展大企业、大项目“一对一”服务,坚持招商引资与招商选资并重,围绕优势资源、优势企业、优势产业,瞄准世界500强、中国500强等国内外知名大企业,强力实施战略性引进,不间断地策划和推出新项目,保证重大项目有效接续。
四是积极承接产业转移项目。
选择国家级开发区和具备一定基础和条件的省级开发区,结合各地产业优势和配套基础,设立若干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积极探索承接产业转移新模式,完善合作机制,优化投资环境,明确目标定位和发展方向,推动上下游产业配套发展。
五是创新项目服务。
强化服务发展意识,为项目引进、动建、投达产提供全方位服务,解决难点、重点问题,加快项目建设步伐,确保项目早开工、早建成、早见效。
5.大力推进品牌战略,提升产业市场竞争力。
围绕做响品牌、做强企业、做大产业的目标,建立较为完善的品牌培育、发展和保护机制,形成一批全国著名、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明显竞争优势的品牌产品和品牌企业,打造一批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区域品牌,实现产业品牌化,提高产业市场竞争力。
一是推进技术和质量标准体系建设。
鼓励优势企业实行技术标准战略,积极参与国际、国家、行业标准的制订,促进技术标准战略与知识产权战略相互融合,鼓励将自主知识产权和专利转化为技术标准,实现技术专利化、专利标准化、标准主导化;加强质量管理、计量检测、食品安全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质量管理、标准化、计量检测和质量信用体系和平台,大力推广应用国内外先进管理模式和国际标准、国家标
准;积极支持和鼓励企业贯彻实施质量管理体系标准,不断提高质量管理水平和质量保证能力,夯实企业名牌的创建基础。
二是加强品牌创建。
以培育百亿级品牌企业、十亿级品牌产品为着力点,推进轻工、纺织、食品等行业创建自主品牌,培育壮大地理标志产品品牌,加快推进传统产业品牌化。
支持企业运用电子商务等新型商业模式开展品牌策划和宣传,扩大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的产品出口,鼓励有条件的企业收购、兼并、参股国际品牌,提升企业、产品和区域地标的国内外知名度、美誉度,加快创建品牌产品、品牌企业和区域品牌。
三是完善品牌保护机制。
鼓励企业成立商标、商号、知名商品保护自律组织,积极发挥相关职能部门作用,形成企业自我保护、行政保护和司法保护三位一体、相互结合的保护体系,运用知识产权和专利保护制度,形成品牌保护合力。
6.积极发展绿色低碳产业,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
围绕工业绿色发展模式,积极强化节能减排,推行清洁生产,扩大循环经济规模,促进工业低碳增长,努力以最少的资源能源消耗、最小的环境代价促进工业经济可持续增长。
一是推进节能减排工作。
按照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的要求,进一步加强重点行业节能减排分类指导和准入管理,狠抓重点企业节能降耗和污染减排,严格执行国家产业政策和投资管理规定,强化用地审查、节能评估、环境影响评价,严格控制“两高”行业低水平重复建设,继续控制“两高一资”产品出口,严控能耗污染增长源头。
二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支持开展“城市矿产”示范基地建设,加大对重点行业、重点领域、产业园区工业废弃物综合利用的支持力度,支持循环经济技术开发、示范推广及能力建设,加快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加强资源综合利用,不断提高资源循环利用水平。
三是大力推行清洁生产。
发挥典型企业的示范引导作用,鼓励更多企业实施清洁生产,创建绿色企业。
四是淘汰落后产能。
继续开展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