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4《生活与哲学》第二单元唯物论部分 第四课探究世界的本质和第五课把握思维的奥妙教学案
思想政治必修4《生活与哲学》教学笔记
思想政治必修4《生活与哲学》教学笔记第一单元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第一课美好生活的向导1-1生活处处有哲学一、哲学就在我们身边1.哲学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哲学的智慧不是从人们的头脑中凭空产生的,而是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在处理人与外部世界关系的实践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2.哲学源于人们在实践中对世界的追问和思考。
(注:人们创造哲学最终不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好奇心,而是为了满足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需要。
)【错误观点】①哲学与人类社会同时产生。
(X)②哲学思想一直存在于我们的社会中。
(X)(纠正:哲学是人类社会产生后,人们在实践中对世界的追问和思考的产物。
哲学是实践基础上的现世的智慧,它随着时间的发展而发展。
)③人们对世界的思考都属于哲学。
(X)(纠正:只有对世界本质与一般规律的思考才具有哲学意义。
)(哲学的产生过程:认识和改造世界——处理人与外部世界的关系——产生惊讶情绪——追问和思考世界——产生世界观——形成理论体系)3.哲学与我们的生活、自然、社会密切相关,总是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我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
(注:哲学与生活、实践的关系:哲学源于生活与实践,生活与实践需要哲学。
)二、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对人生)1.哲学的本义:哲学是一门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
2.真正的哲学的意义/作用/功能:真正的哲学可以使我们正确地看待自然、社会和人生的变化与发展,用睿智的眼光看待生活和实践。
正确对待社会进步与个人发展,正确对待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正确对待进与退、得与失、名与利,从而为生活和实践提供积极有益的指导。
3.哲学的任务: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注:只有真正的哲学才能完成这一任务)(注:哲学≠真正的哲学)(1)从性质上看;哲学有科学与非科学之分,而真正的哲学是科学的。
(2)从作用上看:不是任何哲学都能对生活和实践提供有益的指导,真正的哲学则能对生活和实践提供有益的指导。
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4《生活与哲学》电子课本(第4—6课)
《南水北调》(刘铁军摄)从有限中把握无限,从短暂中寻找生命的永恒。
哲学让我们参悟宇宙,体悟人生。
哲学让我们认识规律,尊重规律,利用规律。
凭借主观能动性,人类在实践中将开启一个意义的世界,营造一个温馨的家园。
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遂古之初,谁传道之?上下未形,何由考之?……圜则九重,孰营度之?……女歧无合,夫焉取九子?”屈原的《天问》已经成为千古绝唱。
世界从哪里来?世界的本质是什么?人能不能认识世界?人在世界中处于什么位置?人只能听从命运的安排,还是可以做世界的主人?这一连串的问题,吸引着一代又一代的哲人上下求索。
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科学地揭示出,世界是物质的世界,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
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科学地揭示出,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我们应当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在实践中不断追求和发展真理。
第四课探宄世界的本质对世界本质的认识,对人与世界的关系的思考和回答,是人们在实践和认识中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
把握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懂得世界的真正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明确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要求,是我们学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础。
世界的物质性自然界的物质性自然界中的事物是按照自身所固有的规律形成和发展的,都有自己的起源和发展史,它们都是统一的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
宇宙间根本不存在什么上帝,当然也不会看上帝和诸神创造世界的活动。
放眼周围的世界,我们看到的是高山、河流、森林、原野等。
如果用哲学的眼光来考察“世界究竟是什么”,我们就应当超越日常生活的经验层次,撇开事物各自生动的具体特性,从中探究其共同的属性和本质特征。
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概念,概括了宇宙间一切客观存在着的事物和现象的共同本质,而不是指某一种具体的物Array质形态。
只有牢牢掌握了这一点,我们才能进一步领悟:无论是天地自然,还是从大自然中孕育而来的人类社会,它们在本质上都是物质的。
哲学专题复习(部分原理)
生活与哲学知识点复习归纳第二单元探索世界和追求真理(唯物论和认识论)第四课探究世界的本质(唯物论)第五课把握思维的奥妙(唯物论)辩证唯物主义第六课求索真理的历程(认识论)第三单元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唯物辩证法)第七课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联系观)第八课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发展观)第九课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矛盾分析法)马克思主义哲学第十课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辩证否定观)第四单元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历史唯物主义)第十一课寻觅社会的真谛(历史观)第十二课实现人生价值(价值观、人生观)一、(辩证)唯物论1、自然界客观性原理【原理内容】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是客观的。
因为自然界先于人和人的意识而存在;人类产生后,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也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
【方法论】(1)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是人类有意识地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前提。
(2)在利用、改造自然时,务必尊重自然、服从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学会与自然和谐相处,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建设生态文明。
【运用】人与自然关系、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发展问题一般用本原理,同时用规律客观性、联系、价值观导向作用等原理。
2、物质和意识的辨证关系原理【原理内容】(1)物质决定意识。
(2)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①意识能够正确反映客观事物②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正确的意识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
【方法论】(1)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做到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2)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树立正确的意识,克服错误的认识。
【运用】常把这一原理拆分成“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两个分原理来考查。
一般题干中出现“根据(依据)…实际而作出(或改变)…主观决策(路线方针政策、计划、目标)”等类似字眼或意思,用“物质决定意识”原理(矛盾特殊性、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实践决定认识原理并用);若题干中出现“…意识、思想、理论、主义为指导并促进了客观事物发展或阻碍了客观事物发展”等类似字眼或意思,用“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原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原理并用)。
高三政治必修四《生活与哲学》常用知识点
《生活与哲学》常用知识点第二单元探究世界与追求真理(四五六课)第四课探究世界的本质(物质)(唯物论)第五课把握思维的奥秒(意识)J探1、物质和意识辩证关系原理①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要求一切从实际岀发,实事求是。
+材料②意识有能动作用,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意识具有目的性、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材料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有指导作用。
正确意识对事物发展起促进作用,错误对事物发展起阻碍作用。
(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高昂的精神,可以催人向上,使人奋进;萎靡的精神,则会使人悲观、消沉,丧失斗志。
<看材料酌情添加>)要求重视意识的作用、精神力量,自觉树立正确意识,克服错误意识。
+材料关键词整理PS物质决定意识的关键词:根据(依据、依照、按照)……情况,针对……特点,根据……形势,从……实际岀发,立足于……基础,提岀……计划、方案、战略;从……中总结教训,取得经验、修订法律、调整政策、调查研究。
PS意识能动作用关键词:在……理论、思想、方针、政策、精神的指导下,实施……战略、计划、方案;PS强调各种精神意识的重要性(如民族精神、创新意识、诚信意识、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态价值观等等)探2、规律的知识(人与规律的关系或尊重规律客观性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①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②规律有客观性和普遍性,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要求尊重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不能违背规律,否则必然会受到规律的惩罚。
+材料③在客观规律面前,人并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人类。
+材料④尊重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认识和利用规律的条件,要求我们把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
+材料探3、自然界是客观的(即自然界具有物质性)要求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学会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 必修4)生活与哲学(毕业水平考试综合复习)
5、实践与认识有何关系? 实践是认识的 ,实践 认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表现在: 实践是认识的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 ,实践是检验认识的 真理性的 ,实践是认识的 和 。 6、联系是什么?联系就是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 的 、 和 的关系。 7、为什么说世界是普遍联系的? 世界上任何事物都处在 之中, 整个世界是一个 的有机整体。 的事物是没有的,联系具有 性、 性和 性。 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第一个总特征。 8、为什么说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一原理有何要求? 人民群众是实践的 ,是历史的 :人民群众是社会 、 的创造者,是 的决定力量。 这一原理要求我们坚持 观点和 路线。 9、怎样才能实现人生的价值? 第一、要在 和 中创造价值(积极投身于为人民服务的实 践,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必由之路,也是拥有幸福人生的 途 径);第二、要在 和 的统一中实现价值; 第三、要在 中走向成功。
高中思想政治 必修4 生活与哲学
(毕业水平考试总复习)
一、知识结构
必 修 : 生 活 与 哲 学
生活智慧的 与时代精神 第一课 美好生活的向导 第二课 百舸争流的思想 第三课 时代精神的精华 探索世界与 追求真理 第四课 探索世界的本质 第五课 把握思维的奥秘 第六课 求索真理的历程 第七课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 第八课 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 第九课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第十课 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 第十一课 寻觅社会的真谛 第十二课 实现人生的价值
(一)要求综合运用部分
三、必修4知识填空
1、什么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怎样才能做到一切从实际 出发,实事求是?①我们做事情要尊重客观规律,从客观存在的事 物出发,经过调查研究,找出事物本身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 以此作为行动的依据。②充分发挥 性,坚持用 武装头 脑,以 的精神探求事物本质和规律,在 中检验和发展真 理;③把发挥 性与尊重 结合起来,把高度的 同严谨 踏实的 结合起来;④反对 和片面强调 , 、 、 的思想。 2、怎样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真理是 的、 的、 的。认识具有 、 ,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与时俱进, 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是 我们不懈的追求和永恒的使命。 3、如何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首先要坚持 与 的统一:树 立 观念,立足 ,统筹 ,选择 方案,实现整体的 目标, 达到整体大于部分功能之和的效果;搞好 ,用局部的发展 整 体的发展。其次要掌握 的方法:着眼于事物的 性,遵循 系统内部结构的 性,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 向。
(新)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4《生活与哲学》主要原理和方法论知识整理
《生活与哲学》主要原理和方法论一、辩证唯物主义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一)辩证唯物论第四课探究世界的本质第五课把握思维的奥妙1、世界的物质统一性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
(1)自然界是物质的(2)人类社会的产生、存在、发展及其构成要素,也具有客观的物质性。
(3)物质世界是先于人的意识而存在的,物质是本原的,意识是派生的,物质决定意识。
①从意识的起源看,它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②从意识的生理基础看,它是高度发达的物质系统——人脑的机能。
③从意识的内容看,它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反映)。
◆物质与运动的关系(1)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任何具体的物质形态只有在运动中才能保持自己的存在,世界上不存在脱离运动的物质。
离开运动谈物质是形而上学观点。
(2)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载体)。
脱离物质的运动也是根本不存在的,离开物质谈运动是唯心主义观点。
◆探究世界的本质(课题)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客观的、普遍的,人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造福人类。
2、物质和意识辩证关系(1)物质决定意识。
要求我们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做到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2)意识的作用:①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
②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正确的意识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③总之,意识具有能动性,它是对物质的能动的反映,又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要求我们重视发挥正确意识的能动作用。
3、规律的客观性、普遍性和人的主观能动性辩证关系(1)物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普遍的(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在其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都遵循其固有的规律)。
(完整版)高中政治必修四生活与哲学_世界观方法论大总结
必修四生活与哲学原理和方法论归纳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唯物论、实践观)一、唯物论(6个)——第四课、第五课原理原理内容方法论1、世界的物质性原理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
结合党的思想路线、理论基础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2、物质决定意识原理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主观符合客观、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3、意识能动作用原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①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目的性、计划性、主动创造性、自觉选择性)②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指导作用、调控作用)重视意识的作用,树立正确的意识(精神、政策、观念、理念)4、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①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目的性、计划性、主动创造性、自觉选择性)②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指导作用、调控作用)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重视意识的作用,树立正确的意识5、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原理规律是普遍的、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不可违背①必须遵循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否则就会收到规律的惩罚②人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6、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关系原理①规律是普遍的、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不可违背②主观能动性※人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意识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既要尊重客观规律,又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把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相结合二、实践观(4个)——第六课原理原理内容方法论实践的基本特征客观物质性(唯物主义)、主观能动性(辩证法)、社会历史性1、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决定认识(来源、动力、标准、目的和归宿)(运用、指导、应用)立足实践,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2、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知道作用),正确(错误)认识对实践起推动(阻碍)作用要重视认识的反作用,特别是①科学理论对实践的巨大指导作用(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做到理论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②树立正确认识3.认识过程的反复性和无限性原理①实践决定认识,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②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深化、发展、推进)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展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4.真理观①真理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②真理最①真理和谬误的界限不容混淆②对同一个对象只能由一种正确的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形式是主观的)认识,真理只有一个,真理面前人人平等② 真理是有条件的,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②真理是具体的,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特定的过程来说的,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统一真理和谬论往往是相伴而行的。
思想政治人教版高中必修4 生活与哲学第五课 把握思维的奥妙
第五课把握思维的奥妙第一框意识的本质一、教材内容分析第四课阐述了世界的本质,而这一课则着重讲意识的起源、本质和作用。
《意识的本质》作为本课第一框的内容,首先阐述了意识的起源和本质,它在教材中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
通过对意识本质的了解,可以更好地理解意识的作用。
本框内容是为第二框内容作铺垫和准备的。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识记:意识的本质;理解: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像;运用:结合哲学原理,分析在从一切物质都具有的反应特性,到一切生命物质所具有的刺激感应,再到动物的感觉和心理过程中,人的意识产生的条件,论证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意识起源和本质原理的学习,逐步确立辩证唯物主义的意识观,具有正确认识意识现象、分辨物质和意识的界限、把握二者之间辩证关系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在世界本原问题上,牢固树立物质决定意识的思想观点,自觉坚持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三、课时安排1课时四、教学重点与难点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像五、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中重在启发式教学,渗透辩证思维方法的教育。
通过列举事例、小组讨论、合作学习、教师讲解等方法,使学生明确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构建知识网络,提高理解能力。
六、教学用具传统教学工具多媒体七、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前两节课我们学习了《世界的物质性》,我们知道了世界是物质的,那么世界的物质性表现在哪些方面呢?1、自然界的物质性;2、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但是我们说整个世界,除了包括物质世界,还包括什么?还应该包括人的思维,也就是人的意识世界,它的本质又是什么呢?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要学习的内容。
(二)新课讲授一、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我们要了解一个事物的本质,首先就要弄清楚它是从哪里来的,它的起源是什么?那么意识是怎么起源的呢?我们先来看一下自然界的进化过程。
1、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特性,比方说,像铁会生锈,岩石会风化,水滴石穿。
( 必修4)生活与哲学(综合复习)
中国共产党对中国先进文化问题的破解过程分 别体现了哪些唯物论、认识论、辩证法和历史唯 物主义道理?
尼克.胡哲震撼全人类的视频
如果你得不到一个奇迹,就去创造一个吧 ——尼克.胡哲
尼克.胡哲谈人生 ——没手没脚无烦恼
尼克胡哲简介(英文版)
上述材料体现整体和部分辩证关系道理的?
请运用主要矛盾原理,分析说明建设社会主 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意义。
核心价值体系是一个社会意识形态的主体和灵魂。我国社 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五千年文明中形成的优秀文化传统与时 代发展的先进文化的结晶,是维系社会和谐与进步的基石。社 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既总结吸收了中国历史文化的优秀传统, 又顺应时代发展赋予新的内涵,使之成为“文化精髓”“兴国 之魂”,是我们党成立90年来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社会主义 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伟大实践积累的宝贵精神财富。
认识论
1、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 2、在实践中追求真理和发展真理
第三单元: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 联系观 发展观
1、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多样性 2、整体和部分的辩证关系原理 1、发展的普遍性原理 2、发展的趋势原理 3、发展的状态原理 1、矛盾的普遍性原理 2、矛盾的特殊性原理 3、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统一原理
上述材料是如何体现唯物论道理的?
2、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 髓,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突 出强调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性,并从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事业全局和战略高度,提出了在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建设和党 的建设全过程,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各领域,在精 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各方面,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 系建设的总体目标和任务。这对于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 域的指导地位,团结和引领全国各族人民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 家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 远历史意义。
人教版必修4高中政治哲学知识点记背大全
新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4《生活与哲学》记背知识大全第一单元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哲学基本常识)第一课美好生活的向导1、哲学与生活的关系哲学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
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哲学来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
哲学反作用于生活,哲学总是自觉或者不自觉地影响着人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
只有真正的哲学才能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和改造世界,才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
2、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1)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世界观是指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世界观人人都有,但一般人的世界观往往是自发的、零散的。
哲学是指哲学家依据一定的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把人们自发的、零散的世界观加以理论化、系统化而形成的思想体系。
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2)哲学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关系世界观是指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方法论是指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原则和根本方法。
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3、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
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科学研究应该以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
第二课百舸争流的思想(哲学的基本问题)1、哲学的基本问题及其两方面的内容★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即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
哲学的基本问题在现实生活中表现为处理主观与客观的关系。
①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②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即思维能否正确反映存在,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形成了可知论与不可知论。
2、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哲学发展史上,虽然有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两个对子,但是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斗争从属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斗争。
必修四 第2单元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唯物论 (知识篇)
6
认真整理,只为照亮你前行的路!加油! 高中思想政治必修四《生活与哲学》复习学案——知识提纲
[考纲再现]
(唯物论部分)第 5 课 把握思维的奥妙
1.物质决定意识(意识的起源,意识的生理基础,意识能动性的表现)
2.意识的能动作用(意识能动性的特点:意识能动性的表现)
3.客观规律与意识的能动作用(尊重客观与发挥主观能动性,-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人生若只如初见飞夫不动——芝诺
飞乌之影(景),未尝动也
3.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
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
雕栏玉砌今犹在,只是来颜改。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卧看满天风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
“唯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
认真整理,只为照亮你前行的路!加油! 高中思想政治必修四《生活与哲学》复习学案——知识提纲
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唯物论部分)第四课:探究世界的本质
[考纲再现] 1:哲学的物质概念:自然界的物质性: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2.哲学的运动概念: 运动和物质的关系:绝对运动与机对静止。 3.物质运动的规律:规律的概念: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 [考点突破] 考点一 物质与运动
[考点突破]
考点一 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
一、物质决定意识
(1)从意识的起源看: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2)从意识的生理基础看: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人脑是高度发达的物质系统,是意识活动的物质器官,人脑结构的复杂性和组织的严密性,决定了它
具有产生意识的生理基础。
(3)从意识的内容与形式看: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
2015届《生活与哲学》第二单元_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1、真理的条件性: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 围。 2、真理的具体性: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特定的过程来 说的,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 一。 3、真理和谬误往往是相伴而行的。在人们探索真理的 过程中,错误是难免的。犯错误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 能正确对待错误。
△认识的反复性和无限性原理 〖原理内容〗(略) 〖方法论〗
2、实践的基本特征(特点) (1)客观物质性 (2)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 实践具有目的性、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 (3)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 第一,社会性:不是单个人的孤立活动,而 是处在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人的活动。 第二,历史性:不同历史发展阶段,人类实 践的内容、形式、规模和水平各不相同。
△ 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及方法论意义
1、认识具有反复性 ①认识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
从主体来看,受具体实践水平、立场观点、方法、 知识水平、思维能力、生理素质等条件限制。
从客体来看,客观事物的复杂性、变化性,其本质 的暴露和展现有一个过程。 ②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实践——认 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
①物质≠物质的具体形态 ②物质的唯一特性≠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
物质的具体形态指各种具体事物,它们既有“客观实 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是 在”这一共性,又有其个性(形状、色彩各异等)。 运动。
客观存在≠Leabharlann 观实在客观存在指个人主观以外的所有事物,包括客观实在、 物质的具体形态以及他人的意识等。
《生活与哲学》第二单元复习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唯物论+认识论)
本专题知识范围: 包括《生活与哲学》第四课(探究世界的 本质)、第五课(把握思维的奥妙)
1、什么是物质?
思想政治必修四生活与哲学知识点: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思想政治必修四生活与哲学知识点:探索世界与寻求真谛【导语】我们在政治必修四的课本中主要学习的是政治哲学生活,这也是政治众多课本中比较难知道的一部分。
下面是作者为大家整理的高中思想政治必修四生活与哲学知识点,期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思想政治必修四生活与哲学知识点:探索世界与寻求真谛4第四课:探究世界的本质※1、知道物质的概念:物质是不依靠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应的客观实在。
它的特性是客观实在性(这是与意知趣比而言);根本属性是运动(这是与物质的其他属性相比而言)。
※2、运动与物质的辨证关系: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当者;离开物质谈运动,离开运动谈物质都是毛病的。
※3、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辨证关系:静止是运动的特别状态;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4、知道规律的客观性及认识规律对生活和实践的意义: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
人可以在认识和掌控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产生作用的条件和情势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
5第五课:掌控思维的奥妙※1、知道物质与意识的辨证关系,在此基础上,掌控一切从实际动身,实事求是的方法论。
辩证关系:物质世界是先于人的意识而存在的,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
意识反作用于物质。
方法论:掌控一切从实际动身,实事求是,并不是否定发挥主观能动性。
它要求我们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探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谛。
6第六课:求索真谛的历程※1、实践的概念与特点概念: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物质性活动。
特点: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
2、从认识的来源、认识发展的动力、认识正确与否的检验标准,认识的目的和归宿等角度知道“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3、知道真谛的客观性及真谛是具体的有条件的:真谛是客观的:客观性是真谛的最基本属性,真谛眼前人人同等。
教材目录(单元—课—框—目)
唯物主义、唯心主义
第三课:时代精神的精华
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
时代精神的总结和升华、社会变革的先导
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理论成果
第二单元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第四课:探究世界的本质
世界的物质性
自然界的物质性、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必修四:《生活与哲学》教材知识结构
单元
课
框题
目
课:美好生活的向导
生活处处有哲学
哲学就在我们身边、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
关于世界观的学说
哲学史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第二课:百舸争流的思想
哲学的基本问题
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
真理是客观的、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
第三单元
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
第七课: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
世界是普遍联系的
联系的普遍性、联系的客观性、联系的多样性
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坚持整体与部分的统一、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
第八课: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
世界是永恒发展的
发展的普遍性、发展的实质
第十二课:
实现人生的价值
价值与价值观
人的价值、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
自觉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
价值的创造与实现
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在个人与社会统一中实现价值、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
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与创新意识
高二政治必修四哲学目录
高二政治必修四哲学目录
目录,是指书籍正文前所载的目次,是揭示和报道图书的工具目录是记录图书的书名、著者、出版与收藏等情况,按照一定的次序编排而成,为反映馆藏、指导阅读、检索图书的工具。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高二政治必修四哲学目录,欢迎参考!
高二政治必修四《生活与哲学》目录
第一单元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
第一课美好生活的向导
生活处处有哲学
关于世界观的学说
第二课百舸争流的思想
哲学的基本问题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第三课时代精神的精华
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
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
综合探究走进哲学问辩人生
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第四课探究世界的本质
世界的物质性
认识运动把握规律
第五课把握思维的奥妙
意识的本质
意识的作用
第六课求索真理的历程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
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
综合探究求真务实与时俱进
第三单元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
第七课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
世界是普遍联系的
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第八课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
世界是永恒发展的
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第九课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
第十课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
树立创新意识是唯物辩证法的要求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
综合探究坚持唯物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第四单元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第十一课寻觅社会的真谛
社会发展的规律
社会历史的主体
第十二课实现人生的价值
价值与价值观
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
价值的创造与实现
综合探究坚定理想铸就辉煌。
高中政治 必修四哲学生活第二单元第五课 把握思维的奥妙
注意:无论是正确的意识还是错误的意识,都是人脑对 客观事物的反映。
物质决定意识
意识
起源
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生理基础 人脑的机能
内容
对客观存在的主观反映
本质 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
物质决定意识; 意识依赖于物质; 物质是本原; 意识是派生。
结合材料,运用意识的能动作用的知识,分析D 县注重文化 建设的意义。(12分)
小试牛刀
①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D 县突出文化成果共享是为了乐民.育民. 惠民。 ②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D 县主动创造性丰富 新村建设内涵,自觉选择地域文化总体定位。 ③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D 县突出文化塑造功能,D 县突出文化引领当地新农村建设。 ④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D县突出文化塑造 功能,能提振农民建设气神。
意识的能动作用原理
如何区分意识的三个特点
1.目的性、计划性:人们在反映客观世界的时候,总是抱有一定的目的,在行 动之前还要确定目标、行动方式和行动步骤等。例如:人们会在脑海里带着一 个具体的方案、设计图形去建筑房屋。 2.自觉选择性:意识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是有选择的,不是简单的“复制”,并 不是客观世界有什么就反映什么。例如:辽阔的天空,一只小鸟正来回飞着。 “它真自由,可以无拘无束地飞向自己想去的地方。”说这话的,是一个倚窗 怀春的少女。“它真辛苦,寻寻觅觅地扑腾着,只为觅一口食”说这话的,是 一个扛着锄头不干活的懒汉。 3.主动创造性:意识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是主动的、有选择的,不仅能反映事物 的外部现象,而且能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不仅能够反映当前的对象,而且 能够追溯过去、推测未来,能够创造一个理想的或者幻想的世界。例如:马克 思早在一百多年前就预言,资本主义的灭亡和社会主义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 的,人类必将进入共产主义社会。
2022年高考政治必修4生活与哲学易错易混知识点拨(新版教材按课)
2022年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4《生活与哲学》常考知识点点拨(按课)第一课美好生活的向导1、哲学源于人们对世界万物的惊讶。
(X)点拨:哲学的产生离不开追问和思考,但惊讶、困惑是人的一种主观感受,是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中产生的,因此哲学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源于人们在实践中对世界的追问和思考。
2、哲学可以使我们正确地看待自然、社会和人生的变化与发展,为我们的生活和实践提供积极有益的指导。
(X)点拨:哲学有正确与错误之分,真正的哲学可以使我们正确地看待自然、社会和人生的变化与发展,用睿智的眼光看待生活和实践,从而为生活和实践提供积极有益的指导。
3、哲学是具体科学的总和,是“科学之科学”(X)点拨:哲学是对具体科学的概括和总结,它揭示的是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最一般的本质和最普遍的规律,但哲学不是具体科学的简单相加,那种把哲学看作“科学之科学”认为哲学可以取代具体科学的看法是错误的。
4、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武器。
(X)点拨:哲学可能是科学的,也可能是非科学的。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武器。
5、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互相决定的关系。
(X)点拨: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
6、世界观揭示了事物的本质和最普遍的规律。
(X)点拨:哲学揭示了事物的本质和最普遍的规律。
7、哲学是具体科学的基础,对具体科学具有指导作用。
(X)点拨: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了哲学的发展;哲学对具体科学具有指导作用。
8、哲学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
(X)点拨:真正的哲学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
9、反映时代客观要求的观念可以支配社会的发展。
(X)点拨:反映时代客观要求的观念可以促进社会的发展。
第二课百舸争流的思想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辩证关系问题。
(X)点拨: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不等于思维和存在的辩证关系问题。
第5课:把握思维的奥妙
(2)为什么?
①哲学原理依据:A.物质与意识辩证关系原理 B.规律的客观性原理。 ②意义: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是我们做好各种事情的 基本要求,也是无产阶级政党制定和执行正确的路线、方
针、政策的前提和依据。
(3)具体要求(怎么办?) P41
①要尊重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
发,找出事物固有的不是臆造的规律性,以此作为我们行
指导 人的实践 把
观念的 转变 现实的 东西 东西
正确的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促进作用; 错误的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阻碍作用。
方法论:树立正确的意识,用正确的意识指导实践
小结:★ 意识的能动作用原理: 【原理内容】:意识具有能动作用。人不仅能够能动
地认识世界,而且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正确的意识
对事物的发展起推动作用,错误的意识则, 回答问题。 雷锋精神犹如一座巍然矗 立的灯塔,放射着夺目的光芒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弘扬雷 锋精神、开展学雷锋活动,要 不断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今 天,雷锋勤俭节约的美德可以 转化为低碳、节能等环保意识 ,雷锋助人为乐的品质可以转 化为奉献、互助等志原者精神 。 (1)结合材料,运用物质与意 识辩证关系的知识,谈谈我们 应该怎样开展学雷锋活动。
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
1.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
物 质 与 意 识 的 辩 证 关 系
方法论
要求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2.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 人能够能动地认识 世界和改造世界;正确的意识能促进事物的发展, 错误的意识会阻碍事物的发展。 方法论 要求重视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 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和抵 制错误的思想意识.
动的依据。 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探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用科学理论武
政治必修四 生活与哲学 课本背诵内容电子版
辩证唯物论1.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物质决定意识【原理】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其物质性。
物质决定意识。
【方法论】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使主观符合客观。
2.物质和运动的辩证关系【原理】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世界上不存在脱离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物质和运动不可分割。
【方法论】要用运动变化的眼光看问题,善于在运动中把握事物,不能静止地看问题,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3.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原理】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永恒的;静止是相对的、有条件的、暂时的,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
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方法论】既要用变化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又要看到事物相对静止的存在,坚持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4.规律的普遍性和客观性原理【原理】规律是普遍的,事物在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都遵循其固有的规律。
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
【方法论】必须遵循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而不能违背规律,一旦违背就会受到规律的惩罚。
在客观规律面前,人并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
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相结合。
5.意识的能动作用原理【原理】①意识具有能动作用,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主动创造性、自主选择性。
②人能够能动地认识和改造世界,意识不仅能反映事物的现象,而且能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③意识对人体的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高昂的精神,可以催人向上,使人奋进;萎靡的精神,则会使人悲观消沉,丧失斗志。
④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正确的意识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和改造世界,错误的意识则阻碍事物的发展。
【方法论】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6.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原理】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和基础;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认识和利用规律的必要条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课探究世界的本质
考点一世界的物质性
1.理解——世界的物质性原理
2.把握——物质概念
(1)物质含义: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物质概念概括了宇宙间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共同本质。
(2)理论意义
澄清错误认识
1.自然界具有客观物质性,认识、改造自然需要承认自然的客观性、顺应自然规律,认为人征服自然的观点是对自然界客观性的否定。
2.并非只有看得见、摸得着的才是物质现象,具有客观实在性的现象都是物质现象。
3.物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并不意味着物质是不可认识的,物质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又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即说明物质具有客观实在性。
考点二运动与规律
1.理解——运动与物质的关系
(1)含义:哲学上所讲的运动,是指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和过程。
(2)物质和运动的关系
关系理解侧重点错误倾向
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任何具体的物质形态只有在运动中才
能保持自己的存在
强调物质离不开
运动
离开运动谈物质会导致
形而上学
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物质是运动的主体即载体和承担者,
脱离物质的运动是根本不存在的
强调运动离不开
物质
离开物质谈运动会导致
唯心主义
(1)区别
运动静止
含义指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
和过程
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有两种情形:①事物在它发展的一定
阶段和一定时期,其根本性质没有发生变化;②物体相对于某
一参照系来说没有发生某种运动,或者说物体在一定条件和范
围内没有进行某种特殊的运动
特点无条件的、永恒的和绝对的有条件的、暂时的和相对的
错误倾向只承认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
止则导致相对主义和诡辩论
只承认静止而否认运动是形而上学的不变论
在确认运动绝对性的同时,也肯定相对静止的存在。
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
[知识纵贯]认识相对静止
范围表现
唯物论是一种不显著的运动、特殊的运动
发展观是事物处于量变状态
矛盾是构成事物的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矛盾主次方面的地位没有发生易位辩证否定观是事物的肯定方面处在矛盾的主要方面
3.把握——规律的含义和特点
(1)含义: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2)
特点
(3)去伪存真
去伪存真
规律=联系规律是联系,但并非所有的联系都是规律,只有同时满足四个条件的联系才是规律规律=现象
规律不等于现象,凡是能够借助感官直接感知的均为现象而非规律,上图右侧的举例均
不属于规律,如“苹果落地”属于自然现象,但其中蕴含的“万有引力”则属于规律规律=具体规律不能把哲学上讲的规律混同于具体规律,二者是共性与个性、一般与个别的关系4.掌握——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
世界观原理
①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
②规律是普遍的,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在其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都遵循
其固有的规律
方法论
①必须尊重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而不能违背规律
②人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
世界,造福人类
特别提醒
规律是客观的,强调规律的存在和发生作用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但并非意味着人在规
律面前无能为力;规律是普遍的,但其存在和发生作用是有条件的
5.理解——物质、运动、规律的关系
澄清错误认识
1.静止是运动的量变而非质变状态,此时构成事物的矛盾主次方面的地位没有改变。
2.物质的唯一特性与根本属性不是一回事,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3.认识规律需要发挥主观能动性,但发挥主观能动性并非一定能认识规律。
4.人们可以在尊重规律的基础上认识和利用规律,但不能创造、改变、消灭规律。
5.规律是客观的,规律没有好坏之分;规律是普遍的,但并非是永恒的,它的存在和发生作用是有条件的。
第五课把握思维的奥妙
考点一物质决定意识
1.理解——物质决定意识
2.把握——物质决定意识的表现
从时间上看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是本原的,意识是派生的
从性质上看物质是本原的,意识是派生的;世界的本质是物质,世界统一于物质,意识依赖于物质从地位上看物质决定意识,意识依赖于物质
澄清错误认识
1.无论正确的意识还是错误的意识,都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主观映像,不能认为错误的意识不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2.意识依赖于物质,并不意味着意识是对物质的被动反映;意识是人脑的机能,并不意味着有了人脑就一定有意识;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并不意味着意识在任何情况下都能正确反映客观事物。
3.物质与意识是辩证统一的,但并非相互依赖。
物质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可以脱离意识而独立存在,意识则必须依赖于物质。
4.物质决定意识,想问题办事情要坚持主观与客观而非客观与主观的统一。
考点二意识的能动作用
1.把握——意识的能动作用
意识的能动作用能动地认
识世界
具体表现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没有不可认识之物
原因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
能动地改
造世界
从意识与客观世
界的关系看
正确的意识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阻碍事物的发展
从意识与人自身
的关系看
高昂的精神可以催人向上,萎靡的精神则会使人悲观、消沉,
丧失斗志
方法论要重视和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自觉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1)表格对应法
世界观
原理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
意识具有能动作用,正确的意识对事物发展起
促进作用,错误的意识对事物发展起阻碍作用方法论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
意识的能动作用要求我们重视意识的作用、重
视精神的力量,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
误的思想意识
3.理清——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关系
[拓展提升]比较意识的反作用、意识的能动作用、主观能动性
澄清错误认识
1.人在实践中并非能获得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完整认识,人可以能动地认识世界,整个人类的认识是无限的。
但就每个人的认识而言,认识又是有限的。
2.意识不能直接改造客观世界,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的指导作用必须通过实践。
3.并非只有正确的意识才能反作用于客观事物,一切意识均能反作用于客观事物,正确的意识促进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阻碍事物的发展。
4.规律是客观的,人可以改变规律起作用的具体条件,但无法改变规律本身。
规律的客观性始终制约着人的主观能动性,是否按规律办事及按规律办事的程度决定了发挥主观能动性能否取得积极效果及程度。
5.客观规律制约着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但主观能动性不能制约客观规律,二者不是相互制约的关系。
6.要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就必须做到主观与客观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而不是客观与主观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真题回顾】
1(2018年高考天津卷政治4)4.天津市蓟州区的郭家沟,东临梨木台、西邻九山顶,以前主要靠种庄稼,村民收入不高。
后来,随着乡村旅游的升温,当地依托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开展旅游精品村建设,请专家对村子进行规划,提升改造农家乐,吸引来大量游客,实现了村民增收致富。
郭家沟的成功转型表明
A. 专家正在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主体力量
B. 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就能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C. 一个地方的自然条件对经济发展起决定作用
D. 科学发展要从实际出发,发挥自身优势顺应市场需求【答案】D
(2018年高考江苏卷政治25)在今天这样一个工业文明的时代,传统手工艺仍然有其独特的价值,它不仅可以通过动手重新唤醒人们手脑心的整合协调能力,而且可以强化国人内心深处对于自身文化传统的守护感和参与感。
由此可见
A. 运动是无条件的、绝对的
B. 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C. 静止是有条件的、相对的
D. 意识具有目的性和自觉选择性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意识的作用。
国人内心对自身文化传统的守护感和参与感,是通过传统手工艺动手的方式唤醒人们手脑心的整合协调能力而获取的,体现了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B符合题意。
材料未体现运动与静止的特点,AC不符合题意。
材料不涉及意识的目的性和自觉选择性,D不符合题意。
答案为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