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史史可法等
历史趣谈:史可法是以何闻名于史的?史可法是个什么样的人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史可法是以何闻名于史的?史可法是个什么样的
人
导语:史可法是明末的政治家、军事家,一直以正直爱国的官员形象流芳百世。
史可法死守扬州的故事也被写入中国传统美德的故事,但是我们读历史可以
史可法是明末的政治家、军事家,一直以正直爱国的官员形象流芳百世。
史可法死守扬州的故事也被写入中国传统美德的故事,但是我们读历史可以发现,史可法的人生,除了抗击清军,城破身死之外,似乎并没有其他的成就,史可法,字宪之,又字道邻,河南人。
明朝末年抗清名将、名族英雄,史可法出生于1601年,以孝顺闻名乡里。
史可法酷爱读书,16岁时便在乡试中考了第一,后来1628年成为进士,在西安任职。
史可法在职期间与恩师左光斗惺惺相惜,史可法和左光斗一样。
为官清廉,英名大义。
史可法在西安期间做了许多事,被百姓所铭记,据记载,史可法离开西安的时候百姓跪地哭送。
1635年,史可法镇守池州,官至右参议,次年留守太湖,因叛军作乱,史可法获罪。
1645年,清军渡淮河,扬州受难,史可法率兵前往扬州,抗御清军的围攻。
起初史可法力保扬州,打退了清兵。
但最后,清兵人数众多,势不可挡,最后扬州被攻陷,史可法自刎不成,被擒获后,因拒绝投降而被杀害。
扬州破城后,多铎下令屠城,那段时间,扬州城内尸横遍野,堆积如山,史可法的遗体最后也没有被找到,最后以衣冠入葬,享年44岁。
历史上评价史可法的人很多,大多都是正面的评价,认为史可法是一个忠臣,是一个有民族气节的人,但最中肯的评价当数顾诚在南明
生活常识分享。
历史趣谈史可法是谁?史可法是怎么死的?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生活常识分享史可法是谁?史可法是怎么死的?
导语:史可法是明朝末年的著名大臣,明末抗清名将,受世人敬仰的民族英雄。
他在明朝末年率兵抗击清军,随后在明朝亡国,北京城破之后。
史可法在南
史可法是明朝末年的著名大臣,明末抗清名将,受世人敬仰的民族英雄。
他在明朝末年率兵抗击清军,随后在明朝亡国,北京城破之后。
史可法在南方拥立福王登基,创建弘光小朝廷,继续坚持抗清斗争。
后来在守卫扬州城的战斗中,誓死斗争,城破之后殉国而亡,尸体不知所踪。
人物档案
姓名:史可法
字:宪之、道邻
别称:史忠正、史督师、史阁部
明朝谥号:忠靖
清朝谥号:忠正
国家:中国
民族:汉族
所处时代:明朝
出生地:河南祥符
祖籍:北京大兴县
出生时间:公元1601年
去世时间:公元1645年
官职:督师、建极殿大学士、兵部尚书
主要作品:《史忠正公集》
主要成就:抗击清军,城破身死。
明末爱国将领史可法一生的宝贵精神
论明末爱国将领史可法一生的宝贵精神(2013-07-08 13:38:03)转载▼标签:文化史可法[注: 史可法(1601—1645),宇宪之,号道邻,明末河南样符(今开封市)人。
崇恢进士。
初任西安府推官(掌勘问刑狱),因镇压农民起义,累迁右金都御史,在安庆、他州等地堵截起义军,升任南京兵部尚书。
]是明末著名的爱国将领,从仕途取士到疆场驰骋,他的一生只为了一个坚定的目标而奋斗,那就是匡扶明王朝[注: (1368-1644) 公元1368年,强大的蒙古帝国元终在一片的农民起义中结束。
取而代之的是由朱元璋建立的明王朝,我可怜的中华民族从一个厄运又走进另一个黑暗的长夜。
]!关于他的出生,明史中有这么一段记载:“史可法,字宪之,大兴籍,祥符人。
世锦衣百户。
祖应元举于乡,官黄平知州,有惠政。
语其子从质曰:‘我家必昌。
’从质妻尹氏有身,梦文天祥[注: 文天祥(1236——1282)字宋瑞,二字履善,号文山,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人。
理宗宝佑四年(1256)举进士第一。
]入其舍,生可法。
”⑴从中我们可以预想到,他将是汉家天下的股肱之臣,必将拯国家和民族于水深火热之中。
后来的历史也证明,他的身上既有传统士子的骨气,又有忠诚大夫的贞节,更有心系百姓的胸襟。
他所具有的宝贵精神恰是反映了中国人不屈的脊梁和崇高的追求,将同祖国的壮美河山一样永放光芒!㈠传统读书士子的勤勉和无限尊崇老师的精神为了科举及第、报效国家,史可法抛开安逸的生活,总是选择在艰苦的环境中刻苦学习、砥砺心志。
一次偶然的机会,他邂逅了影响他一生的恩师——左光斗[注: 左光斗(1575~1625)字遗直,一字共之,号浮丘。
别命左遗直、左共之、左浮丘。
汉族,明桐城人(今枞阳县横埠镇人),其父左出颖迁家于桐城县城(今桐城市区啖椒堂),颖生九子,光斗排行第五。
],并得到了他的赏识。
“乡先辈左忠毅公视学京畿,一日,风雪严寒,从数骑出,微行入古寺。
庑下一生伏案卧,文方成草。
碧血丹心—史可法
碧血丹心—史可法碧血丹心—史可法时局类残棋,杨柳城边悬落日;衣冠一杯土,梅花冷艳伴孤忠。
古城扬州,庄严肃穆的史公祠内,楹联款款,道出了人们对明末忠相史可法的不尽哀思。
“人生自古谁无死”,史可法凭借着明清之际的历史舞台,演出了自己慷慨悲壮的最后一幕。
从此,伟大祖国的历史画廊里,又多了一位民族英雄的塑像。
家庭熏陶得遇良师史可法(公元1601—1645年),字宪之,号道瞵,明神宗万历三十年(1602年)生于河南祥符(今开封)一户中产人家。
据《明史·史可法传》记载,他的母亲尹氏在怀孕时,曾梦见文天祥走进屋内,之后便生下史可法。
这种说法虽难免带有迷信色彩,但它反映了人们对史可法的无限怀念之情。
在人们心中,史可法与文天祥一样是尽忠报国的民族英雄。
史可法的祖父史应元乡试中举,曾官至黄平(今贵州黄平县)知州,他是位对老百姓“有惠政”、“月俸外,囊无一钱”的少有清官。
史可法出生时,明朝已经逐步走向衰微。
明神宗朱翊钧不理朝政,整日沉湎于酒色之中,他宠信宦官,搞得朝廷内外一片乌烟瘴气。
当时社会矛盾日益尖锐,土地兼并严重,再加上水旱虫灾,农民起义不断爆发。
周边各少数民族纷纷崛起,外患频仍,危机四伏。
面对如此国况,对国运兴衰尤为关注的史应元整日忧心忡忡。
但当他听到史可法的第一声啼哭时,心情大为振奋,脸上露出少有的笑容。
史可法的父亲史从质,母亲尹氏,都体弱多病。
史从质一生未应试猎取功名。
辞官归故里的祖父,眼看儿辈没多大出息,家道逐渐衰落,便对长孙史可法寄予很大期望。
幼年时代的史可法在祖父严格督导下,遵循着儒家博通经史的要求,刻苦用功读书。
除了学文以外,史可法继承先人尚武的传统,时常练武,从而造就了他的文武双材。
史可法生性聪颖,少时即有“神童”之称。
文言文《史可法传·明史》
史可法,字宪之,样符人。世代享有锦衣百户封赏。 祖应元举于乡,官黄平知州,有忠政。 祖父史应元乡试中举,在黄平做知州,有德政。 语其子从质曰:“我家必昌。” 曾对他的儿子史从质说:“我们的家庭一定会昌盛的。” 从质妻尹氏有身,梦文天祥入其舍,生可法。 史从质的妻子因梦见文天样来到他的屋里而怀胎,生下了史可法。 以孝闻。举崇祯元年进士,投西安府推官,稍迁户部主事。
可法为督师行不张盖食不重味夏不篷冬不衮寝不解衣。
史可法做督师时,外出不让人为他打顶盖,吃饭不用两样菜,夏天不 用扇子,冬天不穿皮衣,睡觉不脱衣服。
年四十余,无子,其妻欲置妾。太息曰:“王事方殷,敢为儿女计乎!”
四十多岁时没有儿子,他的妻子想为他娶妾,可法叹息说:“国事正 让人忧虑,怎能为生儿育女的事操心?” 岁除這文牒,至夜半,倦索酒。庖人报殺肉已分给将士,无可佐者,乃 取盐豉下之。
任南京兵部尚尚书,参费机密政务。 弘光元年四月二十日,清兵围扬州。 弘光元年四月二十日,清军围困扬州 明日,总兵李栖风拔营出降,城中势益单。 第二天,总兵李栖风, 监军副使高岐风拔除营寨投降了清军,城中力量更加单薄。
诸文式分拒守。旧城西门险要,可法自守之。 众文臣武将分别登 上城墙拒敌守城。扬州旧城的西门形势险要,史可法亲自把守。
作书寄母妻,且曰:“死,葬我高皇帝陵侧。” 史可法写信给母亲和妻子说:我死后把我安葬在高皇帝的坟墓边侧。
越二日,大清兵薄城下,炮击城西北隅,城逐破。 过了两天,清兵逼近城下,用火炮轰炸西北角,扬州城陷落。 可法自刎不殊,一参将拥可法出小东门,竟被执,可法大呼曰:“我史 督师也!"遂杀之。史可法拔刀自杀而未死成,一参将护他从小东门 出去,终被清军抓住,史可法大声呼叫说:"我是史督师!"就此被杀。
明代的历史名人故事-史可法死守扬州
明代的历史名⼈故事-史可法死守扬州 史可法是明末抗清名将,宪之是他的字,道邻是他的号,史可法⼀⽣颇具传奇⾊彩,⼩编为⼤家准备了相关的历史故事,接下来就让⼩编带⼤家⼀睹为快! 史可法死守扬州 崇祯帝在煤⼭上吊⾃杀的消息传到明朝陪都南京,南京的⼤⾂们⼀⽚慌乱。
他们⽴了⼀个逃到南⽅的皇族、福王朱由崧做皇帝,在南京建⽴了⼀个政权,历史上把它叫做南明,把朱由崧称为弘光帝。
弘光帝朱由崧是个迷恋酒⾊、极端荒唐的⼈。
凤阳总督马⼠英和⼀批魏忠贤的余党利⽤弘光帝昏庸,操纵了南明政权。
弘光帝和马⼠英根本没想抵抗清兵,却过起荒淫作乐的⽣活来。
南明政权的兵部尚书史可法,本来不赞成让朱由崧做皇帝,为了避免引起内部冲突,才勉强同意。
弘光帝即位以后,史可法主动要求到前⽅去统率军队。
那时候,长江北岸有四⽀明军,叫做四镇。
四镇的将领都是骄横跋扈的⼈。
他们割据地盘,互相争夺,放纵兵⼠残杀百姓。
史可法在南⽅将⼠中威信⾼,他到了扬州,那些将领不得不听他的号令。
史可法亲⾃去找那些将领,劝他们不要⾃相残杀;接着,⼜把他们分配在扬州周围驻守,⾃⼰坐镇扬州指挥。
⼤家就称呼他史督师。
史可法做了督师,以⾝作则,跟兵⼠同⽢共苦,受到将⼠们的爱戴。
这年⼤年夜,史可法把将⼠都打发去休息,独⾃留在官府⾥批阅公⽂。
到了深夜,他感到精神疲劳,把值班的厨⼦叫了来,要点酒菜。
厨⼦回报说:“遵照您的命令,今天厨房⾥的⾁都分给将⼠去过节,下酒的菜⼀点也没有了。
” 史可法说:“那就拿点盐和酱下酒吧。
” 厨⼦送上了酒,史可法就靠着⼏案喝起酒来。
史可法的酒量本来很⼤,来到扬州督师后,就戒酒了。
这⼀天,为了提提精神,才破例喝了点。
⼀拿起酒杯,他想到国难临头,⼜想到朝廷这样腐败,⼼⾥愁闷,边喝酒边掉热泪,不知不觉多喝了⼏盅,带着⼏分醉意伏在⼏案上睡着了。
第⼆天⼀清早,扬州⽂武官员依照惯例到督师衙门议事,只见⼤门还紧紧地关着。
⼤家不禁奇怪,因为督师平常都是起得极早的。
史可法
史可法史可法(1601年~1645年),明末政治家,军事统帅。
字宪之,又字道邻,汉族,祥符人(今河南开封,祖籍顺天府大兴县(今北京),东汉溧阳侯史崇第四十九世裔孙,其师为左光斗。
明南京兵部尚书东阁大学士,因抗清被俘,不屈而死,是我国著名的民族英雄。
南明朝廷谥之忠靖。
清高宗追谥忠正。
其后人收其著作,编为《史忠正公集》。
史可法早年以孝闻名于乡,崇祯元年(1628年)中进士,出任西安府推官,后迁户部主事、员外郎、郎中。
崇祯八年任右参议(军职),受命驻守安徽池州、太平一带,秋任卢象升(崇祯时名将,官至兵部尚书,当时任佥督御使)副使,负责安庆、池州一带防务,指挥江北军队。
崇祯十年晋右佥督御史,巡抚安庆、卢州、太平、池州四府及河南光州、光山、固始、罗山,湖广蕲州、广济、黄梅及江西德化、湖口等地,督导各地军务,有兵万人。
史可法重信义,能与部卒同甘苦,行军中总是等士卒都吃到饭他才肯吃,士卒都穿上棉衣他才换棉衣,所以很得军心,都愿为他效命。
在临近扬州陷落近二年间,由于朝廷昏聩,权臣当道,南明王朝一直处于风雨飘摇之中,史可法竭尽全力,苦心支撑,无奈权臣只知勾心斗角,将帅各霸一方,不听调遣,以致疆土日削,大局终难挽回。
顺治二年(1645年)四月二十日,清兵围攻扬州,史可法调兵不至,城内守将总兵李栖凤、监军副使高岐凤拔营出降,城孤势单,史可法亲率部属分段拒守,决心与城共存亡。
他写信给母亲和妻子说:“死,葬我高皇帝陵侧”。
围城期间,清将多铎多次诱降,均被严词拒绝,四月二十二日清兵陷城,史可法自刎未死,命副将史德成补他一刀,德成痛哭,不敢仰视。
部属拥他潜出小东门,不幸被俘。
多铎再次劝降,史可法奋然高呼:“我史督师决无降理”,遂被害,时年45岁。
清兵血洗扬州长达十日,尸骨堆积如山,史可法遗体难以辨认,一年后扬州人民及其家人以袍笏招魂,葬在扬州郊外梅花陵,人称“史阁部”,南明赠谥“忠靖”。
清乾隆帝南巡至扬州,赠谥“忠正”。
乾隆四十九年(1786年),他的玄孙史开纯汇集他的遗稿,刊成《史忠正公文集》四卷。
史可法简介
史可法简介篇一:明末爱国将领史可法一生的宝贵精神论明末爱国将领史可法一生的宝贵精神(2019-07-08 13:38:03)转载▼标签:文化史可法[注: 史可法(1601—1645),宇宪之,号道邻,明末河南样符(今开封市)人。
崇恢进士。
初任西安府推官(掌勘问刑狱),因镇压农民起义,累迁右金都御史,在安庆、他州等地堵截起义军,升任南京兵部尚书。
]是明末著名的爱国将领,从仕途取士到疆场驰骋,他的一生只为了一个坚定的目标而奋斗,那就是匡扶明王朝[注: (1368-1644) 公元1368年,强大的蒙古帝国元终在一片的农民起义中结束。
取而代之的是由朱元璋建立的明王朝,我可怜的中华民族从一个厄运又走进另一个黑暗的长夜。
]!关于他的出生,明史中有这么一段记载:“史可法,字宪之,大兴籍,祥符人。
世锦衣百户。
祖应元举于乡,官黄平知州,有惠政。
语其子从质曰:‘我家必昌。
’从质妻尹氏有身,梦文天祥[注: 文天祥(1236——1282)字宋瑞,二字履善,号文山,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人。
理宗宝佑四年(1256)举进士第一。
]入其舍,生可法。
”⑴从中我们可以预想到,他将是汉家天下的股肱之臣,必将拯国家和民族于水深火热之中。
后来的历史也证明,他的身上既有传统士子的骨气,又有忠诚大夫的贞节,更有心系百姓的胸襟。
他所具有的宝贵精神恰是反映了中国人不屈的脊梁和崇高的追求,将同祖国的壮美河山一样永放光芒!㈠传统读书士子的勤勉和无限尊崇老师的精神为了科举及第、报效国家,史可法抛开安逸的生活,总是选择在艰苦的环境中刻苦学习、砥砺心志。
一次偶然的机会,他邂逅了影响他一生的恩师——左光斗[注: 左光斗(1575~1625)字遗直,一字共之,号浮丘。
别命左遗直、左共之、左浮丘。
汉族,明桐城人(今枞阳县横埠镇人),其父左出颖迁家于桐城县城(今桐城市区啖椒堂),颖生九子,光斗排行第五。
],并得到了他的赏识。
“乡先辈左忠毅公视学京畿,一日,风雪严寒,从数骑出,微行入古寺。
《明史·史可法传》述评
《明史·史可法传》述评作者:裴偲宇来源:《中国民族博览》2018年第02期【摘要】过去历朝历代的新朝君主,罕有褒奖旧朝死难之臣的,而《明史》则为一些忠明反清臣子如史可法、高弘图、姜曰广等作传并弘扬其忠义精神。
以《史可法传》为例,清修《明史》列《忠义传》以及对忠明反清人物的叙述包含其政治宣传需要,从其叙述手法、表达的思想观点也可看出清修《明史》的特点。
【关键词】明史;史可法;忠义;南明朝廷【中图分类号】K03 【文献标识码】A在历代正史的记载中,凡新朝对旧朝某一人物记以“忠”而大加宣传的记载实属少见。
而明一代官至督师、建极殿大学士、兵部尚书的史可法死后南明朝廷谥之为“忠靖”,清乾隆帝追谥为“忠正”,这样的情况实令人深思。
清统治者为何要建构出忠明反清的人物形象并加以宣传?明末激于义而死焉者多矣,为何史可法的形象备受宠爱?史书中对他的描述是否准确,史可法真的如史书中所言是一个铮铮铁骨的爱国将领,对于南明政权的失败是否负有责任?下面的内容将探究以上问题并从《史可法传》中探寻《明史》编修的特点。
一、《明史·史可法传》中对史可法的人物塑造历来不凡人物的出生史书多饰以传奇色彩,史可法也不例外,在《明史·史可法传》开篇即有这样的描述:史可法,字宪之,大兴籍,祥符人。
世锦衣百户。
祖应元举于乡,官黄平知州,有惠政。
语其子从质曰:“我家必昌。
”从质妻尹氏有身,梦文天祥入其舍,生可法。
以孝闻。
举崇祯元年进士,授西安府推官,稍迁户部主事,历员外郎、郎中。
这一段字数虽少,然信息颇多。
首先,史可法出生时其母梦到文天祥入其舍,文天祥何许人也,南宋末年民族英雄,领兵抗元,誓死不事二主,临刑殊从容,谓吏卒曰:“吾事毕矣。
”其衣带中有赞曰:“孔曰成仁,孟曰取义,惟其义尽,所以仁至。
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
”(《宋史·卷四百一十八》)文天祥形象的代入隐含了史可法后来抗清牺牲之意。
历史趣谈如何评价史可法?史可法的师傅是谁?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如何评价史可法?史可法的师傅是谁?
导语:史可法,字宪之,又字道邻,祖籍北京大兴县,公元1601年在河南开封祥符县出生,公元1645年在扬州去世。
是明末之时著名的抗清将领和民族英雄
史可法,字宪之,又字道邻,祖籍北京大兴县,公元1601年在河南开封祥符县出生,公元1645年在扬州去世。
是明末之时著名的抗清将领和民族英雄。
史可法本人在历史上的评价极高,无论是明朝还是后来取明而代之的清朝,都对史可法的忠孝赞誉有加。
史可法去世之后,南明朝廷为其上谥号“忠靖”,等到了清朝的时候,清朝高宗皇帝也追谥史可法“忠正”。
乾隆皇帝言:“至若史可法之支撑残局、力矢孤忠,终蹈一死以殉;又如刘宗周、黄道周等之立朝謇谔、抵触佥壬,及遭际时艰,临危授命:均足称一代完人,为褒扬所当及。
”
史可法在明朝末年的表现一般,当初崇祯皇帝命其前往镇压反叛。
因为经过很长的时间,都没有稳定局势,将叛乱镇压而受到皇帝的责罚,命其戴罪立功。
史可法人生的巅峰时期,是在南明弘光小朝廷之时,他官至督师、建极殿大学士、兵部尚书。
虽然历来对史可法的评价都是积极正面的,但是小编个人认为其本人的军事实力也许并没有大家想的那般出色。
他经常因为政治上的一些原因,而贻误战机。
这也是他的一个悲剧,尽管明朝蜗居在南方,失去了中原的大片土地。
但是许多官员仍然不吸取教训,却偏安一隅,沉迷在江南的富贵生活之中。
而史可法作为一个比较纯粹的武将,实际上对官场的权利斗争是不熟悉的。
这就让他经常吃亏,后顾有忧,就不能专心作战,甚至很多时候还会因此受累。
生活常识分享。
语文文言文翻译-史可法,字宪之,祥符人
史可法,字宪之,祥符人史可法,字宪之,祥符人。
祖应元举于乡,官黄平知州,有惠政。
语其子从质曰:“我家必昌。
”从质妻尹氏有身,梦文天祥入其舍,生可法。
以孝闻。
举崇祯元年进士,授西安府推官,稍迁户部主事,历员外郎、郎中。
可法短小精悍,面黑,目烁烁有光。
廉信,与下均劳苦。
军行,士不饱不先食,未授衣不先御,以故得士死力。
十二年夏,丁外艰去。
服阙,起户部右侍郎兼右佥都御史。
十七年四月朔,闻贼犯阙,誓师勤王。
渡江抵浦口,闻北都既陷,缟衣发丧。
凤阳总督马士英潜与阮大铖计议,主立福王。
群臣入朝,王色赧欲避。
可法曰:“王毋避,宜正受。
”既朝,议战守。
可法曰:“王宜素服郊次,发师北征,示天下以必报仇之义。
”王唯唯。
可法祭二陵毕,上疏曰:“陛下践阼初祗谒孝陵哭泣尽哀道路感动若躬谒二陵亲见泗凤蒿莱满目鸡犬无声当益悲愤愿慎终如始。
”王嘉答之。
总兵官高杰居扬州,桀骜甚。
可法开诚布公,导以君臣大义。
杰大感悟,奉约束。
杰帅师北征,至睢州,为许定国所杀。
部下兵大乱,屠睢旁近二百里殆尽。
变闻,可法流涕顿足叹曰:“中原不可为矣。
”遂如徐州。
俄报盱眙已降大清,可法一日夜奔还扬州。
大清兵大至,薄城下,城遂破。
可法自刎不殊,一参将拥可法出小东门,遂被执。
可法大呼曰:“我史督师也。
”遂杀之。
可法年四十余,无子,其妻欲置妾。
太息曰:“王事方殷,敢为儿女计乎!”可法死,逾年,家人举袍笏招魂,葬于扬州郭外之梅花岭。
(节选自《明史•史可法传》)史可法,字宪之,祥符人。
祖父史应元乡试中举,授官黄平知州,有仁惠之政。
对他的儿子史从质说:“我家一定昌盛。
”史从质的妻子尹氏有身孕,梦见文天祥进入他的屋舍,生史可法。
(史可法)以孝顺闻名。
考中崇祯元年进士,授予西安府推官,逐渐升迁为户部主事,历任员外郎、郎中。
史可法身材短小精悍,脸黑,双目烁烁有光。
清廉守信用,与部下同甘共苦。
军队出行,将士不吃饱自己不先吃,没有发放衣服自己不先穿,因此得到将士的拼死作战。
崇祯十二年夏天,服父亲之丧离职。
史可法简介刘肇基,字鼎维,辽东人。明末
史可法简介刘肇基,字鼎维,辽东人。
明末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刘肇基。
刘肇基。
字鼎维。
辽东人。
明末抗清名将。
以与史可法死守扬州而闻名。
出身于将门之家。
祖辈世袭指挥佥事。
1634年。
刘肇基跟随总兵尤世威镇压中原地区农民起义。
战事颇不顺利。
后刘肇基接替尤世威。
与游击罗岱力战。
史可法简介终于将其击破。
升任辽东副总兵。
总兵官。
1639年。
蓟辽总督洪承畴调刘肇基至辽东。
负责训练宁远诸营士兵。
次年3月。
清军围攻锦州。
刘肇基奉命与宁远总兵吴三桂前往支援。
双方互有死伤。
清军退却。
此后。
他曾率士卒千余人救吴三桂于松。
杏之间。
却被诬以临阵退却。
遭到解职。
不过接替他的是名将王廷臣。
南明福王政权建立后。
刘肇基自请从征效力。
得加授左都督。
太子太保衔。
史可法督师扬州。
命其率兵守高家集。
1645年3月。
清军包围扬州。
史可法命附近驻军增援。
只有刘肇基一支孤军赶到。
入城守北门。
城破之后。
刘肇基率部400人与清兵死战。
格杀数百人。
但寡不敌众。
史可法简介最后全军覆没。
清朝乾隆年间。
重修史书。
嘉奖明末殉难武将。
因刘肇基忠于明朝。
特赐谥号为节愍。
本名,刘肇基。
字号,鼎维。
所处时代,明末清初。
民族族群,汉人。
出生地,辽东。
去世时间,1645。
主要成就,死守扬州。
谥号,节愍。
个人简介。
刘肇基。
字鼎维。
辽东人。
明末抗清名将。
以与史可法死守扬州而闻名。
出身于将门之家。
祖辈世袭指挥佥事。
1634年。
刘肇基跟随总兵尤世威镇压中原地区农民起义。
战事颇不顺利。
后刘肇基接替尤世威。
与游击罗岱力战。
终于将其击破。
升任辽东副总兵。
总兵官。
1639年。
蓟辽总督洪承畴调刘肇基至辽东。
负责训练宁远诸营士兵。
次年3月。
清军围攻锦州。
刘肇基奉命与宁远总兵吴三桂前往支援。
双方互有死伤。
清军退却。
此后。
他曾率士卒千余人救吴三桂于松。
杏之间。
却被诬以临阵退却。
遭到解职。
不过接替他的是名将王廷臣。
南明福王政权建立后。
刘肇基自请从征效力。
得加授左都督。
历史人物史可法的生平介绍
历史人物史可法的生平介绍史可法简介史可法(1602年—1645年5月20日),字宪之,号道邻,祥符人,祖籍大兴,明末抗清名将、民族英雄他为官清廉,坚贞不屈,是明末著名的治家。
崇祯元年(1628年)进士,任西安府推官。
后转平各地叛乱。
北京城被攻陷后,史可法拥立福王朱由崧(弘光帝)为帝,继续与清作战。
官至督师、建极殿大学士、兵部尚书。
弘光元年(1645年),清大举围攻扬州城,不久后城破,史可法拒降遇害。
当时正值夏天,尸体腐烂较快,史可法的遗骸无法辨认,其义子史德威与扬州民众随后便以史可法的衣冠代人,埋葬在城外的梅花岭。
史可法死后南明朝廷谥之为“忠靖”。
清乾隆帝追谥为“忠正”。
其后人收其著作,编为《史忠正公集》。
史可法生平介绍闻名乡里史可法,因祖上对朝廷的功勋得以世袭锦衣百户,称北京锦衣卫籍。
传说史可法的母亲梦见文天祥来到她的屋里而受孕怀胎。
万历三十年(1602年)十一月初四日寅时,史可法出生于河南省开封府祥符县。
史可法早年以孝闻名于乡,师从左光斗崇祯元年(1628年),史可法登进士第,出任西安府推官,后迁户部主事、员外郎、郎中。
镇压民变崇祯八年(1635年),史可法迁升为右参议,负责镇守池州、太平两地。
同年秋,侍郎卢象升大举攻打农民,史可法被改封副使,巡行安庆、池州等地,监江北队。
黄梅农民攻掠宿松、潜山、太湖等地,史可法率追击潜山天堂寨的农民。
崇祯九年(1636年),滁州的农民被祖宽击败后,逃往河南。
十二月,农民首领马守应联合罗汝才、李万庆从郧阳向东进犯,史可法转驻太湖,扼守要道。
崇祯十年(1637年),任佥都御史,巡抚安、庐、池、太及河南光州、光山、固始、罗田,湖广蕲州、广济、黄梅,江西德化、湖口。
正月,农民从安庆石牌的小路突围出去,驻扎在桐城。
参将潘可大将其击败,农民逃走途中又被庐、凤两地的队阻拦,叛被迫又逃回桐城,早桐城周围劫掠。
史可法与潘可大率围剿,叛败走庐江,史可法与左良玉又在枫香驿将叛击败。
明朝史可法
明朝史可法史可法(1602—1645),字宪之,号道邻,河南祥符(今开封市)人。
万历三十年十一月四日(1602 年12 月16 日)生于顺天府大兴(今北京)①。
少时家境清寒,冬日短衣无火,往往寒涕交颐,但他苦学不懈,很有抱负。
十九岁时在北京一座古刹中读书。
有一天,风雪交加,非常寒冷,他疲劳困顿,不觉伏案而睡。
当时,顺天督学左光斗进庙避风雪,读了案上的文稿,十分嘉许他的苦学精神与志略,把自己的貂裘脱下来,给熟睡的史可法盖上,默记他的姓名,掩门而去。
次年,史可法试入庠,补诸生,左光斗将他拔为北直隶八府之冠,并收他为弟子,留于馆署。
此后,史可法愈加刻厉勤奋,在左光斗忠孝节义思想的熏陶下,立志以身忠君报国。
天启五年(1625),左光斗因反对阉党魏忠贤而被革职下狱,饱受摧残,奄奄一息。
史可法冒死贿赂狱卒,入监探视恩师。
左光斗不愿史可法受牵累,将他强行赶出牢狱。
左光斗宁死不屈的亮节高风使他铭感难忘,以后常常流泪向人讲述这些往事,称赞“吾师肺肝皆铁石所铸造也”②。
左光斗惨死后,他又设法入狱殓尸,将老师安葬。
崇祯元年(1628),史可法中进士,授陕西西安府推官,协助洪承畴镇压陕北农民起义,三年后以功迁户部云南司主事,历官户部郎中等。
崇祯八年(1635),史可法见皖西义军蜂起,又自请赴皖西镇压农民军,官至安庐兵备道,兼任总理卢象升的副使。
史可法身躯矮小,面黑貌陋,而双目有神,精明强干。
他能与士卒同甘苦,甚至驰驱江淮间十几天衣不解带;有时天寒,夜里坐在草上,与士兵背靠着背瞌睡一会儿,甲胄上结满冰霜,每欠身站起来,甲胄上冰声嘎嘎作响。
在对农民军作战前线时,他杂处行伍间,士兵不饱自己不先吃,士卒未发衣自己不先穿,律己严而待人诚,因此士卒皆服他的指挥,强悍善战。
史可法一度丁忧归。
崇祯十六年(1643),他官至南京兵部尚书,参赞机务。
次年,李自成农民军攻占北京,崇祯帝自尽煤山。
史可法闻讯悲恸不已,与大臣们商议在南京重建明廷。
《明史·史可法传》阅读训练及答案参考译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 题。
史可法,字宪之,祥符人。
举崇祯元年进士。
八年,迁右参议,监江北诸军。
黄梅贼掠宿松、潜山,将犯安庆,可法追击之潜山天堂寨。
可法廉信,与下均劳苦。
军行,士不饱不先食,未授衣不先御,以故得士死力。
十七年四月朔闻贼犯阙誓师勤王渡江抵浦口闻北都既陷会南都议立君风阳总督马土英潜与既大绒计议主立福王。
士英与黄得功、刘良佐、刘泽清、高杰发兵送福王至仪真,于是可法等迎王。
可法仍掌兵部事,士英仍督师凤阳。
当是时,士英旦夕冀入相。
及命下,大怒,以可法七不可书奏之王。
可法遂请督师,出镇淮、扬。
十五日,王即位。
可法去,士英辈益无所惮。
得功、泽清、杰争欲驻扬州。
杰先至,大杀掠,尸横野。
泽清亦大掠淮上。
临淮不纳良佐军,亦被攻。
朝命可法往解,得功、良佐、泽清皆听命。
六月,大清兵击败贼李自成,自成弃京师西走。
可法请颁监国、登极二诏,慰山东、河北军民心。
开礼贤馆,招四方才智。
八月出巡淮安,阅泽清士马。
比大清兵已下邳、宿,可法飞章报。
士英谓人曰"渠欲叙防河将土功耳。
"慢弗省。
而诸镇逡巡无进师意,且数相攻。
明年,正月,饷缺,诸军皆饥。
时大兵已取山东、河南北,逼淮南。
四月朔,可法移军驻泗州。
可法檄诸将救盱眙。
俄报盱眙已降大清,泗州援将侯方岩全军没。
可法一日夜奔还扬州。
可法撒各镇兵,无一至者。
二十日,大清兵大至。
诸文武分牌拒守。
旧城西门险要,可法自守之。
越二日,大清兵薄城下,炮击城西北隅,城遂破。
可法自刎不殊,遂被执。
可法大呼曰"我史督师也。
"遂杀之。
可法死,觅其遗骸。
逾年,家人举袍笏招魂,葬于扬州郭外之梅花岭。
(选自《明史·史可法传》,有删减)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十七年四月朔/闻贼犯阙/誓师/勤王渡江抵浦口/闻北都既陷/会南都议立君/凤阳总督马士英潜与阮大铖计议/主立福王/B.十七年四月朔/闻贼犯阙/誓师勤王/渡江抵浦口/闻北都既陷/会南都议立君/凤阳总督马士英潜与阮大铖计议/主立福王/C.十七年四月朔/闻贼犯阙/誓师勤王/渡江抵浦口/闻北都既陷/会南都议立君/凤阳总督马士英潜/与阮大铖计议/主立福王/D.十七年四月朔/闻贼犯阙/誓师/勤王渡江抵浦口/闻北都既陷/会南都议立君/凤阳总督马士英潜/与阮大铖计议/主立福王/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扬州,古称广陵、江都、维扬,"九州"之一,有"淮左名都,竹西佳处"之称。
综合评价历史上明朝24臣,有功臣也有奸臣(全面)
综合评价历史上明朝24臣,有功臣也有奸臣(全面)1.徐达——功高盖世、食鹅疾终的开国功臣徐达(1332年—1385年),字天德,汉族,中国明朝开国军事统帅,民族英雄,濠州钟离(今安徽省凤阳东北)人,农家出身。
元朝末年,徐达参加了朱元璋领导的起义军。
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大败陈友谅。
至正二十四年(1364年),朱元璋任他为左相国。
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率军消灭张士诚地方割据势力。
同年任征虏大将军,与副将军常遇春一起挥师北伐中原,推翻元朝残暴黑暗的统治。
洪武元年(1368年)攻入大都(今北京),元朝灭亡。
以后又连年出兵打击元朝残余势力。
官至右丞相,封魏国公。
他为人谨慎,善于治军,戎马一生,建立了不朽的功勋。
为明朝开国第一功臣。
死后大明帝国开国皇帝明太祖朱元璋追封其为中山王。
2.刘基——孔明再世、运筹帷幄的开国谋臣刘基(1311年7月1日-1375年5月16日),汉族,字伯温,青田县南田乡(今属浙江省文成县)人,故称刘青田,元末明初的军事家、政治家、文学家,明朝开国元勋,明洪武三年(1370年)封诚意伯,故又称刘诚意。
武宗正德九年追赠太师,谥号文成,后人称他刘文成、文成公。
刘基通经史、晓天文、精兵法,与宋濂、叶琛、章溢合称浙东四大名士。
中国民间广泛流传着“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前朝军师诸葛亮,后朝军师刘伯温”的说法。
他以神机妙算、运筹帷幄著称于世。
3.胡惟庸——奸党魁首、叛逆之臣胡惟庸(?—1380年),汉族,濠州定远(今属安徽)人,与李善长同乡。
明朝开国功臣,最后一任中书省丞相。
因被疑叛乱,爆发了胡惟庸案,后遭朱元璋处死。
4.方孝儒——舍生取义、惨遭十族之诛的明朝大臣方孝孺(1357年—1402年),宁海人,明朝大臣、学者、文学家、散文家、思想家,字希直,一字希古,号逊志,曾以“逊志”名其书斋,因其故里旧属缑城里,故称“缑城先生”;又因在汉中府任教授时,蜀献王赐名其读书处为“正学”,亦称“正学先生”,后因拒绝为发动“靖难之役”的燕王朱棣草拟即位诏书,牵连其亲友870余人全部遇害。
《明史·史可法传》全文翻译
《明史·史可法传》全文翻译《明史·史可法传》原文:史可法,字宪之,祥符人。
祖应元举于乡,官黄平知州,有惠政。
语其子从质曰:「我家必昌。
」从质妻尹氏有身,梦文天祥入其舍,生可法。
以孝闻。
举崇祯元年进士,授西安府推官,稍迁户部主事,历员外郎、郎中。
可法短小精悍,面黑,目烁烁有光。
廉信,与下均劳苦。
军行,士不饱不先食,未授衣不先御,以故得士死力。
十二年夏,丁外艰去。
服阕,起户部右侍郎兼右佥都御史。
十七年四月朔,闻贼犯阙,誓师勤王。
渡江抵浦口,闻北都既陷,缟衣发丧。
凤阳总督马士英潜与阮大铖计议,主立福王。
群臣入朝,王色赧欲避。
可法曰:「王毋避,宜正受。
」既朝,议战守。
可法曰:「王宜素服郊次,发师北征,示天下以必报仇之义。
」王唯唯。
可法祭二陵毕,上疏曰:「陛下践阼初祗谒孝陵哭泣尽哀道路感动若躬谒二陵亲见泗凤蒿莱满目鸡犬无声当益悲愤愿慎终如始。
」王嘉答之。
总兵官高杰居扬州,桀骜甚。
可法开诚布公,导以君臣大义。
杰大感悟,奉约束。
杰帅师北征,至睢州,为许定国所杀。
部下兵大乱,屠睢旁近二百里殆尽。
变闻,可法流涕顿足叹曰:「中原不可为矣。
」遂如徐州。
俄报盱眙已降大清,可法一日夜奔还扬州。
大清兵大至,薄城下,城遂破。
可法自刎不殊,一参将拥可法出小东门,遂被执。
可法大呼曰:「我史督师也。
」遂杀之。
可法年四十余,无子,其妻欲置妾。
太息曰:「王事方殷,敢为儿女计乎!」可法死,逾年,家人举袍笏招魂,葬于扬州郭外之梅花岭。
(选自《明史·史可法传》,有删改)译文:史可法,字宪之,祥符人。
祖父史应元乡试中举,授官黄平知州,有仁惠之政。
对他的儿子史从质说:「我家必定昌盛。
」史从质的妻子尹氏有身孕,梦见文天祥进入屋舍,生史可法。
以孝顺闻名。
考中崇祯元年进士,授予西安府推官,逐渐升迁为户部主事,依次担任员外郎、郎中。
史可法短小精悍,面貌黑,双目烁烁有光。
清廉守信用,与部下同甘共苦。
军队出行,将士不吃饱自己不先吃,没有发放衣服自己不先穿,因此得到将士的拚死作战。
史可法
史可法史可法(1602~1645)明末著名大臣。
顺天大兴(今北京市)籍,河南祥符(今河南开封)人。
字宪之,号道鄰。
崇祯元年(1628)进士。
初授西安府推官,迁户部主事,八年,迁江西右参议。
时农民军张献忠等部出没于河南、湖北之间,史可法自请为池州(今安徽贵池)、太平(今安徽当涂)兵备道,以遏农民军东进。
明廷改任他为卢象昇副使,分巡安庆、池州,监江北诸军。
因其与农民军作战有功,崇祯十年升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巡抚安庆、庐州(今安徽合肥)、太平、池州四府。
翌年夏,因逾期未能击败农民军,被谴,命戴罪立功。
史可法更加奋勉,开府于安庆,四方有警则出击,老回回马守应军为其所败。
十一年冬,他立营六安以防农民军,捐俸修葺六安城,奏免被灾地方田租,除差马之弊。
十四年冬,起为户部侍郎、总督漕运,巡抚凤阳等处。
崇祯十六年七月,升南京兵部尚书,参赞机务。
十七年三月李自成攻占北京,马士英等拥立福王于南京,授史可法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
时议设江北四镇,以可法为兵部尚书,督师扬州。
江北四镇本各有汛地,刘泽清、刘良佐、高杰、黄得功划地分守,但皆悍将骄兵,不受约束。
高杰由泗州、徐州南下,沿途掠夺,攻扬州未下;刘泽清大掠淮上;刘良佐攻临淮。
史可法调停其间,令各归镇。
又设礼贤馆招四方之士,以淮安府推官应廷吉主之。
六月初,史可法闻农民军已弃京师西走,即上疏请遣使北行,主张联合清军共讨农民军。
七月,命四镇赴督府调用,然皆不奉行,史可法不得不往来淮上各方调停。
时清摄政王多尔衮致书史可法,严辞相胁。
而史可法复书仍然幻想与清“合师进讨,问罪秦中,共枭逆贼之头,以泄敷天之愤”。
顺治元年(崇祯十七年,1644)十一月,清兵分三路南下,史可法知事态严重,他由扬州至白洋河,部署诸镇图巩固河防。
总兵许定国诱杀高杰,率部渡河北降清。
大河以南大乱,各镇欲兼并高杰所部兴平军及其汛地,高营将士汹汹欲斗,史可法又调停其间,始罢兵。
史可法退保扬州。
顺治二年四月,左良玉以清君侧讨伐马士英、阮大铖为名,由武汉举兵东下,福王急令史可法赴安徽上流堵截。
抗清名将史可法
抗清名將史可法
史可法,字宪之,河南祥符(今河南开封)人,是明末著名的抗清将领。
史可法的母亲因梦见文天祥来到他的屋里而受孕怀胎,生下了史可法。
史可法从小因孝顺而名闻乡里,而后中进士,被任命为西安府推官,后做户部主事,因功绩显著,调任南京兵部尚书,却遭马士英排挤,外调驻守扬州。
明朝末年,清兵大举进攻中原,一路势如破竹。
史可法身为督师驻守扬州,而此时左良玉叛乱,朝廷便召史可法前去讨伐。
史可法渡江抵达燕子矶,得知左良玉叛军已被消灭,于是星夜飞奔回扬州防守。
而扬州城中,士民听信谣言,全都砸坏城门,外出逃命。
清军逼近扬州,史可法命令文臣武将登上城墙拒敌守城。
扬州旧城的西门形势险要,史可法亲自把守,视死如归,给家人写下遗嘱,抱定了为国捐躯的念头。
两天后,清兵逼近城下,用火炮轰城,扬州陷落,史可法拔刀自杀未死,被清军抓住,史可法大声呼叫说“我是史督师”,被一清兵所杀。
一年后,史可法的家人用他的官袍和笏板为他招魂,并埋葬在城外梅花岭上,这就是著名的“衣冠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直,辽东人,与其子死东门。缵爵,鄞人,工部尚书佐孙。志畏,亦鄞人,进士,年少好气,数遭杰将士窘辱,求解职。会伏龙至,可法命代之。伏龙,新喻人。故梓潼知县,受代甫三日。振熙,临海人。道正,余姚人。志端,孝丰人。思诚,字纯一,贵池人。
渭,字渭生,长洲诸生,可法出镇淮、扬,谓等伏阙上书,言:「秦桧在内,李纲居外,宋终北辕。」不纳。居礼贤馆久,可法才渭。渭方岁贡,当得官,不受职,而拟授昆山归昭等二十余人为通判、推官、知县。甫二旬,城陷,渭监守钞关,投于河。昭死西门,从死者十七人。
十七年四月朔,闻贼犯阙,誓师勤王。渡江抵浦口,闻北都既陷,缟衣发丧。会南都议立君,张慎言、吕大器、姜曰广等曰:「福王由崧,神宗孙也,伦序当立,而有七不可:贪、淫、酗酒、不孝、虐下、不读书、干预有司也。潞王常讠芳,神宗侄也,贤明当立。」移牒可法,可法亦以为然。凤阳总督马士英潜与阮大铖计议,主立福王,咨可法,可法以七不可告之。而士英已与黄得功、刘良佐、刘泽清、高杰发兵送福王至仪真,于是可法等迎王。五月朔,王谒孝陵、奉先殿,出居内守备府。群臣入朝,王色赧欲避。可法曰:「王毋避,宜正受。」既朝,议战守。可法曰:「王宜素服郊次,发师北征,示天下以必报仇之义。」王唯唯。明日再朝,出议监国事。张慎言曰:「国虚无人,可遂即大位。」可法曰:「太子存亡未卜,倘南来若何?」诚意伯刘孔昭曰:「今日既定,谁敢复更?」可法曰:「徐之。」乃退。又明日,王监国,廷推阁臣,众举可法、高弘图、姜曰广。孔昭攘臂欲并列,众以本朝无勋臣入阁例,遏之。孔昭勃然曰:「即我不可,马士英何不可?」乃并推士英。又议起废,推郑三俊、刘宗周、徐石麒。孔昭举大铖,可法曰:「先帝钦定逆案,毋复言。」越二日,拜可法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与士英、弘图并命。可法仍掌兵部事,士英仍督师凤阳。乃定京营制,如北都故事,侍卫及锦衣卫诸军,悉入伍操练。锦衣东西两司房,及南北两镇抚司官,不备设,以杜告密,安人心。
史可法,字宪之,大兴籍,祥符人。世锦衣百户。祖应元举于乡,官黄平知州,有惠政。语其子从质曰:「我家必昌。」从质妻尹氏有身,梦文天祥入其舍,生可法。以孝闻。举崇祯元年进士,授西安府推官,稍迁户部主事,历员外郎、郎中。
八年,迁右参议,分守池州、太平。其秋,总理侍郎卢象升大举讨贼。改可法副使,分巡安庆、池州,监江北诸军。黄梅贼掠宿松、潜山、太湖,将犯安庆,可法追击之潜山天堂寨。明年,祖宽破贼滁州,贼走河南。十二月,贼马守应合罗汝才、李万庆自郧阳东下。可法驰驻太湖,扼其冲。十年正月,贼从间道突安庆石牌,寻移桐城。参将潘可大击走贼,贼复为庐、风军所扼,回桐城,掠四境。知县陈尔铭婴城守,可法与可大剿捕。贼走庐江,犯潜山,可法与左良玉败之枫香驿,贼乃窜潜山、太湖山中。三月,可大及副将程龙败殁于宿松。贼分其党摇天动别为一营,而合八营二十余万众,分屯桐城之练潭、石井、陶冲。总兵官牟文绶、刘良佐击败之挂车河。
可法初以定策功加少保兼太子太保,以太后至加少傅兼太子太傅,叙江北战功加少师兼太子太师,擒剧盗程继孔功加太傅,皆力辞,不允。后以宫殿成,加太师,力辞,乃允。可法为督师,行不张盖,食不重味,夏不箑,冬不裘,寝不解衣。年四十余,无子,其妻欲置妾。太息曰:「王事方殷,敢为儿女计乎!」岁除遣文牒,至夜半,倦索酒。庖人报殽肉已分给将士,无可佐者,乃取盐鼓下之。可法素善饮,数斗不乱,在军中绝饮。是夕,进数十觥,思先帝,泫然泪下,凭几卧。比明,将士集辕门外,门不启,左右遥语其故。知府民育曰:「相公此夕卧,不易得也。」命鼓人仍击四鼓,戒左右毋惊相公。须臾,可法寤,闻鼓声,大怒曰:「谁犯吾令!」将士述民育意,乃获免。尝孑处铃阁或舟中,有言宜警备者,曰:「命在天。」可法死,觅其遗骸。天暑,众尸蒸变,不可辩识。逾年其名号以行,故时谓可法不死云。
国家遘此大变,陛下嗣登大宝,与先朝不同。诸臣但有罪之当诛,曾无功之足录。今恩外加恩未已,武臣腰玉,名器滥觞。自后宜慎重,务以爵禄待有功,庶猛将武夫有所激厉。兵行最苦无粮,搜括既不可行,劝输亦难为继。请将不急之工程,可已之繁费,朝夕之燕衎,左右之进献,一切报罢。即事关典礼,亦宜概从节省。盖贼一日未灭,即有深宫曲房,锦衣玉食,岂能安享!必刻刻在复仇雪耻,振举朝之精神,萃万方之物力,尽并于送将练兵一事,庶人心可鼓,天意可回。
六月,大清兵击败贼李自成,自成弃京师西走。青州诸郡县争杀伪官,据城自保。可法请颁监国、登极二诏,慰山东、河北军民心。开礼贤馆,招四方才智,以监纪推官应廷吉领其事。八月出巡淮安,阅泽清士马。返扬州,请饷为进取资。士英靳不发,可法疏趣之。因言:「迩者人才日耗,仕途日淆,由名心胜而实意不修,议论多而成功少。今事势更非昔比,必专主讨贼复仇。舍筹兵筹饷无议论,舍治兵治饷无人才。有摭拾浮谈、巧营华要者,罚无赦!」王优诏答之。
初,可法虞杰跋扈,驻得功仪真防之。九月朔,得功、杰构兵,曲在杰。赖可法调剂,事得解。北都降贼诸臣南还,可法言:「诸臣原籍北土者,宜令赴吏、兵二部录用,否则恐绝其南归之心。」又言:「北都之变,凡属臣子皆有罪。在北者应从死,岂在南者非人臣?即臣可法谬典南枢,臣士英叨任凤督,未能悉东南甲疾趋北援,镇臣泽清、杰以兵力不支,折而南走。是首应重论者,臣等罪也。乃因圣明继统,钅未钺未加,恩荣叠被。而独于在北诸臣毛举而概绳之,岂散秩闲曹,责反重于南枢、凤督哉。宜摘罪状显著者,重惩示儆。若伪命未污,身被刑辱,可置勿问。其逃避北方、俳徊而后至者,许戴罪讨贼,赴臣军前酌用。」廷议并从之。
当是时,陕寇聚漳、宁,分犯岷、洮、秦、楚、应、皖,群盗遍野。总理卢象升既改督宣、大,代以王家祯,祖宽关外兵亦北归。未几,上复以熊文灿代家祯,专抚贼。贼益狂逞,盘牙江北,南都震惊。七月擢可法右佥都御史,巡抚安庆、庐州、太平、池州四府,及河南之光州、光山、固始、罗田,湖广之蕲州、广济、黄梅,江西之德化、湖口诸县,提督军务,设额兵万人。贼已东陷和州、含山、定远、六合,犯天长、盱眙,趋河南。可法奏免被灾田租。冬,部将汪云凤败贼潜山,京军复连破老回回舒城、庐江,贼遁入山。时监军佥事汤开远善击贼,可法东西驰御,贼稍稍避其锋。十一年夏,以平贼逾期,戴罪立功。
可法去,士英、孔昭辈益无所惮。孔昭以慎言举吴甡,哗殿上,拔刀逐慎言。可法驰疏解,孔昭卒扼甡不用。可法祭二陵毕,上疏曰:「陛下践阼初,祗谒孝陵,哭泣尽哀,道路感动。若躬谒二陵,亲见泗、凤蒿莱满目,鸡犬无声,当益悲愤。愿慎终如始,处深宫广厦,则思东北诸陵魂魄之未安;享玉食大庖,则思东北诸陵麦饭之无展;膺图受箓,则念先帝之集木驭朽,何以忽遘危亡;早朝晏罢,则念先帝之克俭克勤,何以卒隳大业。战兢惕厉,无时怠荒,二祖列宗将默佑中兴。若晏处东南,不思远略,贤奸无辨,威断不灵,老成投簪,豪杰裹足,祖宗怨恫,天命潜移,东南一隅未可保也。」王嘉答之。
可法无子,遗命以副将史德威为之后。有弟可程,崇祯十六年进士。擢庶吉士。京师陷,降贼。贼败,南归,可法请置之理。王以可法故,令养母。可程遂居南京,后流寓宜兴,阅四十年而卒。
任民育,字时泽,济宁人。天启中乡举,善骑射。真定巡抚徐标请于朝,用为赞画,理屯事。真定失,南还。福王时,授亳州知州。以才擢扬州知府,可法倚之。城破,绯衣端坐堂上,遂见杀,阖家男妇尽赴井死。
先皇帝死于贼,恭皇帝亦死于贼,此千古未有之痛也。在北诸臣,死节者无多;在南诸臣,讨贼者复少。此千古未有之耻也。庶民之家,父兄被杀,尚思穴胸断豆,得而甘心,况在朝廷,顾可漠置。臣愿陛下速发讨贼之诏,责臣与诸镇悉简精锐,直指秦关,悬上爵以待有功,假便宜而责成效,丝纶之布,痛切淋漓,庶海内忠臣义士,闻而感愤也。
得功、泽清、杰争欲驻扬州。杰先至,大杀掠,尸横野。城中恟惧,登陴守,杰攻之浃月。泽清亦大掠淮上。临淮不纳良佐军,亦被攻。朝命可法往解,得功、良佐、泽清皆听命。乃诣杰。杰素惮可法,可法来,杰夜掘坎十百,埋暴骸。旦日朝可法帐中,辞色俱变,汗浃背。可法坦怀待之,接偏裨以温语,杰大喜过望。然杰亦自是易可法,用己甲士防卫,文檄必取视而后行。可法夷然为具疏,屯其众于瓜洲,杰又大喜。杰去,扬州以安,可法乃开府扬州。
时大兵已取山东、河南北,逼淮南。四月朔,可法移军驻泗州,护祖陵。将行,左良玉称兵犯阙,召可法入援。渡江抵燕子矶,得功已败良玉军。可法乃趋天长,檄诸将救盱眙。俄报盱眙已降大清,泗州援将侯方岩全军没。可法一日夜奔还扬州。讹传定国兵将至,歼高氏部曲。城中人悉斩关出,舟楫一空。可法檄各镇兵,无一至者。二十日,大清兵大至,屯班竹园。明日,总兵李栖凤、监军副使高岐凤拔营出降,城中势益单。诸文武分陴拒守。旧城西门险要,可法自守之。作书寄母妻,且曰:「死葬我高皇帝陵侧。」越二日,大清兵薄城下,砲击城西北隅,城遂破。可法自刎不殊,一参将拥可法出小东门,遂被执。可法大呼曰:「我史督师也。」遂杀之。扬州知府任民育,同知曲从直、王缵爵,江都知县周志畏、罗伏龙,两淮盐运使杨振熙,监饷知县吴道正,江都县丞王志端,赏功副将汪思诚,幕客卢渭等皆死。
当是时,士英旦夕冀入相。及命下,大怒,以可法七不可书奏之王。而拥兵入觐,拜表即行。可法遂请督师,出镇淮、扬。十五日,王即位。明日,可法陛辞,加太子太保,改兵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士英即以是日入直,议分江北为四镇。东平伯刘泽清辖淮、海,驻淮北,经理山东一路。总兵官高杰辖徐、泗,驻泗水,经理开、归一路。总兵官刘良佐辖凤、寿,驻临淮,经理陈、杞一路。靖南伯黄得功辖滁、和,驻庐州,经理光、固一路。可法启行,即遣使访大行帝后梓宫及太子二王所在,奉命祭告凤、泗二陵。
可法短小精悍,面黑,目烁烁有光。廉信,与下均劳苦。军行,士不饱不先食,未授衣不先御,以故得士死力。连败贼英山、六合,顺天王乞降。十二年夏,丁外艰去。服阕,起户部右侍郎兼右佥都御史。代硃大典总督漕运,巡抚凤阳、淮安、扬州,劾罢督粮道三人,增设漕储道一人,大浚南河,漕政大厘。拜南京兵部尚书,参赞机务。因武备久弛,奏行更新八事。
可法每缮疏,循环讽诵,声泪俱下,闻者无不感泣。
比大清兵已下邳、宿,可法飞章报。士英谓人曰:「渠欲叙防河将士功耳。」慢弗省。而诸镇逡巡无进师意,且数相攻。明年,是为大清顺治之二年,正月,饷缺,诸军皆饥。顷之,河上告警。诏良佐、得功率师扼颍、寿,杰进兵归、徐。杰至睢州,为许定国所杀。部下兵大乱,屠睢旁近二百里殆尽。变闻,可法流涕顿足叹曰:「中原不可为矣。」遂如徐州,以总兵李本身为提督,统杰兵。本身者,杰甥也。以胡茂顺为督师中军,李成栋为徐州总兵,诸将各分地,又立杰子元爵为世子,请恤于朝。军乃定。杰军既还,于是大梁以南皆不守。土英忌可法威名,加故中允卫胤文兵部右侍郎,总督兴平军,以夺可法权。胤文,杰同乡也,陷贼南还,杰请为己监军。杰死,胤文承士英旨,疏诮可法。士英喜,故有是命,驻扬州。二月,可法还扬州。未至,得功来袭兴平军,城中大惧。可法遣官讲解。乃引去。